把握曲线的定义,巧妙解决问题

把握曲线的定义,巧妙解决问题

一、抓住曲线的定义巧解难题(论文文献综述)

王琳[1](2021)在《成长期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知识融合影响因素及风险防控研究》文中指出在资源有限、创新技术和能力不足的情况下,加入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是企业实现创新获得收益的最佳方式。在成长期,联盟企业的合作创新逐渐起步,它的顺利开展为联盟持续发展和取得成功奠定了基础。知识融合过程能够收集分散在联盟中的知识,将其转换为统一的表达方式,再与企业内部知识结合,创造出新知识,可见,知识融合是联盟创新的重要途径。成长期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知识融合对联盟的健康发展,联盟企业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提升核心竞争力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研究成长期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知识融合的影响因素及风险防控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试图揭示哪些因素对成长期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知识融合产生重要影响,哪些风险会导致知识融合失败,所以本文围绕以下问题展开研究:成长期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知识融合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各因素对成长期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知识融合的影响作用关系如何?各影响因素对成长期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企业选择参与知识融合决策行为的影响是怎样的?成长期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知识融合会遇到哪些风险?战胜风险的措施有哪些?因此,本文以成长期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为切入点,综合运用支持向量机(SVM)、扎根理论、实证研究、博弈分析和粒子群改进BP神经网络等研究方法,结合生命周期理论、社会网络理论、资源拼凑理论和组织学习等理论,系统研究了知识融合影响因素以及风险的防控,以揭示各影响因素对知识融合的作用,探讨各因素对成长期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中的企业选择参与知识融合决策行为的影响,提出成长期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知识融合风险因素以及应对策略。本文主要开展了以下几方面工作:(1)基于扎根理论方法,揭示成长期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知识融合的影响因素。首先,筛选出成长期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中的企业。构建了基于支持向量机(SVM)的联盟生命周期阶段划分模型,通过与BP神经网络模型的对比,验证了支持向量机(SVM)的联盟生命周期阶段划分模型的准确性。利用基于支持向量机的联盟生命周期划分模型与联盟发展阶段测量量表划分联盟生命周期,筛选出成长期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中的企业。共选出成长期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中的企业296家。其次,基于扎根理论对成长期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知识融合影响因素进行挖掘。通过访谈等方式获取基础材料,对材料进行整理和编码,最终提取出50个初始概念、30个初始范畴、9个主范畴和5个核心范畴,其中包括联盟网络、资源拼凑、组织学习、联盟内部合法性和程序公平。(2)基于对影响因素的探索性研究,构建了这些影响因素对成长期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知识融合的作用关系模型,并实证检验了模型的正确性以及各因素的不同维度的作用,填补了知识融合影响因素作用关系研究的空白,丰富了相关研究。本文首先对联盟网络、资源拼凑、组织学习、程序公平和联盟内部合法性等因素进行定义和内涵维度划分,然后构建成长期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知识融合的影响因素作用关系模型,再通过问卷调查法收集数据,使用SPSS22.0软件分析和验证模型。研究结果证明:资源配置网络对知识融合的影响效应最大;技术创新网络、资源配置网络和社会关系网络对知识拼凑、关系拼凑、探索性学习、利用性学习具有正向影响。其中,社会关系网络对知识拼凑的影响作用最大,资源配置网络对关系拼凑、探索性学习和利用性学习影响效应最大;知识拼凑、关系拼凑、探索性学习、利用性学习在技术创新网络、资源配置网络和社会关系网络对知识融合的影响中发挥中介作用。其中,关系拼凑在社会关系网络与知识融合的关系中发挥完全中介作用,知识拼凑、探索性学习和利用性学习在资源配置网络与知识融合的关系中发挥完全中介作用;知识拼凑、关系拼凑、探索性学习、利用性学习对知识融合具有正向影响。其中,关系拼凑对知识融合的影响作用优于知识拼凑,利用性学习对知识融合产生作用大于探索性学习;联盟内部合法性和程序公平在技术创新网络、资源配置网络和社会关系网络对知识拼凑、关系拼凑之间关系中发挥正向调节作用;联盟内部合法性和程序公平在技术创新网络、资源配置网络和社会关系网络对探索性学习、利用性学习之间关系中发挥正向调节作用。(3)分别采用静态博弈和动态博弈分析方法,分析联盟网络、组织学习、资源拼凑、程序公平和联盟内部合法性等因素对成长期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企业选择参与知识融合决策行为的影响。构建的博弈模型充分考虑联盟网络(资源配置网络、技术创新网络和社会关系网络)、组织学习(利用性学习、探索性学习)、资源拼凑(知识拼凑、关系拼凑)、程序公平和联盟内部合法性等因素,并将这些因素纳入到博弈模型中;以完全理性为前提构建静态博弈模型,分析在一方企业决策既定的情况下另一方企业的选择策略;以有限理性为前提构建动态演化博弈模型,分析均衡点和演化稳定策略,再对动态博弈模型进行仿真,详细分析了联盟网络(资源配置网络、技术创新网络和社会关系网络)、组织学习(利用性学习、探索性学习)、资源拼凑(知识拼凑、关系拼凑)、程序公平和联盟内部合法性等因素对企业参与知识融合决策行为的影响。(4)以扎根理论研究结果为基础,识别了成长期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知识融合风险因素,构建了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分别是主体风险、关系风险和联盟内部环境风险。其中,主体风险包括学习能力风险、资源拼凑能力风险、知识重构能力风险、知识搜索能力风险;关系风险包括资源交换关系风险、技术合作研发关系风险和人际交互关系风险;联盟内部环境风险包括公平性风险、联盟内部合法性风险。其次,构建了基于粒子群(PSO)改进BP神经网络的风险评价模型。通过与BP神经网络模型的评价结果进行对比,验证粒子群(PSO)改进BP神经网络的风险评价模型的准确性和可行性;再次,建立成长期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知识融合风险控制体系,实现对知识融合风险的监控。风险控制体系包括风险监测、风险评估、风险预警和风险控制等过程;最后,提出了有效、可执行的风险防范措施。

廖正文[2](2021)在《基于资源的铁路运输能力理论与计算方法》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铁路运输网络特别是高速铁路网络的快速扩张,铁路运输供给和需求均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铁路运输能力计算问题研究运输资源投入与运输产品产出的定量关系,贯穿铁路规划、设计和运营全过程,需要在日新月异的铁路供需形势下发挥重要的指导作用。但是,既有的铁路运输能力计算方法考虑的因素不够全面且建模精度有限,在复杂的路网布局、运力资源配置和运输产品结构下,难以全面、准确地刻画铁路运输生产过程,能力计算结果的准确性有待提高。因此,有必要从铁路运输能力的形成机理出发,研究铁路运输能力计算问题的基本特征,提出各类复杂条件下的铁路运输能力计算方法,以指导铁路运输资源的配置和利用。本文从铁路运输生产系统中运输资源投入与运输产品产出的定量出发,分析、抽象铁路运输能力的要素和影响因素,将铁路运输能力计算问题归结为在运输资源约束下求可实现的最大运输产出的组合优化问题。结合现实中铁路运输能力计算问题的复杂性,基于优化图解法铺画满表列车运行计划的能力计算原理,提出“多资源”“多粒度”“多类别列车共线运行”的铁路运输能力计算模型及求解算法,具体的研究工作如下。(1)基于资源的铁路运输能力理论分析。从运输资源投入与运输产出的关系出发,分析铁路运输能力的形成机理,梳理铁路运输能力的概念谱系,分析铁路运输能力的影响因素。结合铁路运输生产特点,指出铁路运输能力计算亟待研究的关键问题。进一步地,从运输资源运用角度出发,抽象铁路运输能力计算问题的共性特征,利用“移动”和“资源”要素构建基于资源的铁路运输能力计算特征模型,将铁路运输能力计算问题一般化为在运输资源约束下求最大运输产出的组合优化问题,并给出0-1规划实例。在此基础上,根据实际铁路运输能力计算问题的复杂性,演绎特征模型中“资源”“移动”“运输产出”概念,分别提出“多资源”“多粒度”“多类别列车共线运行”3个具体的能力计算问题,形成具体的铁路运输能力计算框架。(2)考虑多种资源适配的铁路运输能力计算方法。梳理铁路运输资源利用的典型建模方式和大规模问题求解方法:将各类铁路运输资源建模方式归纳为基于资源请求冲突和基于资源时空状态两类,分别采用这两种建模方法对特征模型中的“资源”进行多类别演绎,以解决固定设备和活动设备资源适配下的铁路运输能力计算问题,以京津城际铁路为例验证。1)考虑区间、车站到发线、动车组资源约束,构建基于资源请求冲突的能力计算模型,采用时间域滚动算法求解;2)采用混杂时空网络描述区间和动车组资源适配,构建基于资源时空状态的铁路运输能力计算模型,采用拉格朗日松弛算法实现按资源类别分解的求解算法。(3)考虑多粒度资源运用协调的铁路运输能力计算方法。为了解决铁路点、线作业协调下的能力计算问题,在铁路点、线能力的影响因素及二者的关联性的基础上,对特征模型中的“移动”进行多粒度演绎,分别构建基于区间资源的宏观模型和基于车站轨道电路区段资源的微观模型。根据列车运行过程在宏观模型与微观模型中的一致性这一关键特征,构建基于多粒度时空网络的铁路运输能力计算模型,实现面向粒度自适应的行生成算法,根据宏观解中的微观冲突,有针对性地生成微观资源运用约束迭代求解,以实现能力计算精度与问题规模的平衡。以京津城际铁路及北京南站、天津站城际场为例验证。(4)面向多类别列车共线运行的铁路运输能力计算方法。采用列车数量表征运输能力难以表达不同类别列车在资源争用情况下数量“此消彼长”的关系。针对此问题,分析铁路运输能力在特征模型解空间中的意义,提出以“面”代“点”的铁路运输能力表征方式。在此基础上,演绎特征模型的目标函数,将能力计算的“最大化列车总数”的单目标扩展为“最大化各类列车数量”的多目标,并采用帕累托最优前沿表征铁路运输能力。构造与列车类别对应的多目标函数,分别设计基于列车流和基于列车运行图的多目标能力计算模型,采用约束法求解得到运输能力的帕累托最优前沿,并设计人机交互的帕累托最优解比选方法,为运营者分析比选符合运营偏好的能力利用方案提供支撑。以京津城际铁路为例验证。(5)实例分析。为了验证以上能力计算方法在实际问题中的适用性,以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管辖范围内的高速铁路和城际铁路网为例,在给定列车初始备选集的前提下,首先采用基于列车流的多目标能力计算模型计算不同径路列车竞争条件下的铁路网运输能力,得到各运行径路可以运行的最大列车数及列车备选集作为输入条件,综合运用“多资源”“多粒度”能力计算方法,铺画在区间、车站、动车组等资源约束下的满表运行图,计算铁路网运输能力,并分析动车组、关键枢纽车站等影响因素与运输能力的定量关系。实例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能力计算方法可以系统地解决大规模的、涵盖复杂资源投入与产出的铁路运输能力计算问题。图73幅,表23个,参考文献162篇。

成向东[3](2021)在《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认为研究“国际合作”问题就是研究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国际合作现象与行为的普遍性与复杂性使理论研究成为一大难题。随着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的发展,人类文明也进入多层次、多元化、多问题碰撞交融、竞争合作的阶段,单一或局部的、简单的方式已经无法解决世界所面临的动态性、开放性、复杂性以及系统性的发展问题。在多元全球化加速发展的进程中,人类的命运越来越紧密地联结在一起,寻求合作将会更加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在更为广泛的意义上,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如何走向和合共生、命运与共的道路既是扬弃旧的世界秩序,构建世界新秩序的过程,也是人类走向合作文明的重大实践课题。从全球的视野和胸怀去理解“合作”已经成为理论与实践的迫切需要,“合作”理应成为当今世界“大理论”视阈中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尽管现实主义者们看到的是世界之乱与大国冲突的种种现实,但人类终究是向前看的“智慧生灵”,需要以非凡的勇气、足够的“智慧”走出冲突的困境。冲突与合作是一个可以相互转化的统一体,只要有解决冲突的架构,就会有合作的基础。实践构成了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根本逻辑。如何以“大合作”的实践形式走向未来是当代世界面临的共同课题。问题驱动发展转型,危机生成发展共识。当人类社会面临共同的发展难题时,如何促进人类对全球发展问题进行理性思考和深刻反思,将决定着人类的未来走向。如果国际合作世界观、国家能力与国际制度三个变量系统之间形成良性互动,在实践层面的增量改进与优化的共同作用下,实现国际秩序和谐化的可能性要素就会不断积累增加。“霸权稳定”的终结与新的“合作稳定”秩序的产生将不可避免,代替旧有观念的,将是新的“合作文明”的实践与真正“命运共同体”的实现。本研究旨在全面系统分析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基础概念、立论基础、范式结构、实践逻辑、现实困境与深化路径。具体而言,就是从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方法出发,以系统化理论框架解释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实践。探求建立在“实践”基础之上的三个基本变量因素,即“世界观-能力-制度”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国际合作。中国与世界的良性互动关系是怎样影响国际体系的变动,促进世界走向和平发展的历史进程这一规律。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理论建构的最终目的是从复杂的国际合作现象中发现合作的“中国逻辑”与“中国特色”。论文除导论和结语之外,共分为六章。第一章是研究起点。集中阐释了国际合作的相关基本概念,对“中国特色国际合作”这一研究主题进行概念界定,并阐明“理论整体性”研究的意义。第二章是立论基础。主要从四个维度阐述了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理论渊源,构成了本文的立论基础。第三章是理论分析。尝试构建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理论分析的系统框架,即国际合作的“世界观-能力-制度”系统结构,着力探讨世界观与国际合作的关系、国家能力与国际合作的关系、国际制度与国际合作之间的互动关系,从而根本上揭示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规律性。第四章是实践考察。论述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特色国际合作思想的历史演变;从“世界观-能力-制度”结构范式出发对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实践创新进行案例分析;系统总结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基本经验;第五章是现实困境。从世界观、国家能力、国际制度三个层面对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现实困境进行深入分析;第六章是深化路径。有针对性地提出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实践路径。

毕卫涛,唐帆,胡永煌,佘振苏[4](2020)在《基于结构系综理论发展可靠工程转捩模型的一种新思路》文中研究说明边界层转捩是一个科学与工程难题。当代工程转捩模型建立在间歇因子的唯象演化基础上,包含大量的经验参数和关联函数,其物理意义模糊导致适用范围不明确。随着高速流动的物理新因素的增加,出现了模型复杂性迅速增长,而可靠性越来越低的尴尬状况。根本性的瓶颈在于缺乏完整的湍流边界层理论,这一状况在壁湍流的结构系综理论诞生后出现了显着变化。该理论将固壁对湍流脉动形成的对称性约束表述为形成少数个结构系综,利用结构系综的广义拉伸对称性假设,完成了对于规范边界层平均速度和湍动能的完整剖面的统一描述,与大量实验和计算数据精确符合。将该理论应用于描述边界层的流向变化,便自然形成了从层流到过渡区再到湍流充分发展区的三系综刻画,实现了对转捩全过程的完整描述。本文提出了一个构建典型工程边界层转捩模型的新思路:依据实验和可靠的计算数据确定转捩边界层的流向结构系综,提炼反映转捩边界层物理状态和相似性的多层结构参数,进而形成物理图像清晰、定量描述精确的新型转捩模型。针对自由来流湍流诱发的平板边界层强迫转捩和有攻角的高超声速尖锥转捩两类流动,证明了上述思路的可行性,获得了对大湍流度下平板转捩的全分量、全流域的精准理论描述。将所发展的SED-SL代数转捩模型应用到高超声速尖锥的计算,得到了与实验一致的计算结果。通过细致刻画边界层流动的多层结构系综,有望推动转捩模型研究进入一个物理化、精确化的新阶段。

钱铭,朱福进[5](2020)在《数学解题中“会而不对”的现象分析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1问题提出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们常常会碰到这样一种奇怪的现象:许多学生对一些题目感觉会做,也能下笔求解,但就是不能得出正确的答案,在做作业与考试时自己浑然不知,满以为是对的,等到与别人交流或老师讲评时才恍然大悟,这就是所谓的"会而不对"的现象.有些教师将学生解题时出现的"会而不对"的现象称之为"低级错误",不少学生则将其归咎为"粗心大意"或"一时疏忽",都误以为只要在解题时细心一些就可以避免.

常红梅[6](2020)在《中国初中算术教科书发展史研究(1902-1949)》文中研究说明算术是数学的一个分支,是数学的初级形态,专门研究有理数的性质和运算。算术在科学、数学、生活中处于重要的基础地位。在清末民国时期,算术作为代数、几何、三角等学科的基础,在小学和初中均设置,新中国成立后直至1962年才取消初中算术。初中算术作为小学算术的承接,是算术学科更高阶段的学习,在初步计算的基础上强调运算原理的学习与研究。初中算术同样与初中代数、几何相结合,在教科书中设置简单的代数、几何知识等。本研究以清末民国时期(1902—1949)初中算术教科书为研究对象,分四个时期,即清末时期(1902—1911)、民国初期(1912—1922)、民国中期(1923—1936)、民国后期(1937—1949),采用历史研究法、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个案研究法,探究中国初中算术教科书的发展历程;分析不同时期具有代表性初中算术教科书的编写理念、编排形式、内容体系、编写特点等;总结影响中国初中算术教科书变迁的内外部主要因素、初中算术教科书发展的整体特点;挖掘初中算术教科书编写者所持的数学教育观;得出可供当代中小学数学教科书编写借鉴的典型经验。本研究主要研究内容为以下6个部分。1.清末时期,学习日本学校制度建设经验,建立中国近代新学制与新型数学课程制度。教科书编写群体主要以留日人员为主,以翻译、编译日本教科书为主。在近代教科书审定制度初定时期,初中算术教科书编写、出版呈现多元化趋势,为教科书的本土化探索奠定了基础。代表性教科书在编写理念、内容等方面体现出新颖性、生活化的特点。2.中华民国建立初期,民国政府建立新型的民主共和体制,制订、颁布《壬子癸丑学制》,在模仿日本等国外教科书的基础上,教科书编写逐渐本土化。教科书内容体系注重小学算术与初中算术的衔接性,凸显了初中算术实用性与生活化的特点。代表性教科书编辑者展现了先进的数学教育观,为近代数学教育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3.民国中期,中国学制系统取法欧美,1922年建立“六三三”学制。初中实行混合数学,算术与代数、几何、三角相融合编排设置。1929年转为混合与分科制并行。初中算术教科书编写坚持混合与单科并行策略,教科书呈现多元化趋势,编写出版达到了民国时期的高峰。混合数学教科书呈现各科知识巧妙融合及融入数学史内容丰富的特点,单科初中算术教科书注重算术内部各科知识的衔接性。4.民国后期,基本沿用“六三三”学制,数学课程标准在1936年课程标准基础上进行调整。以商务印书馆和正中书局、开明书店为代表的出版机构在资源短缺、条件困难的情况下,坚守教科书的出版,推动初中算术教科书的编辑、出版保持平稳前进。《实验初中算术》、《国防算术》、《中级算术》的编写出版极具代表性。5.阐释1902至1949年间分数概念表述与分类表述的发展演变历程。分数概念表述经历了份数定义、商定义交替使用或混合使用的复杂演变过程。分数分类表述经历了不同时期对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繁分数的表述演变。演变过程同样体现出分数如何使用及继承中国传统分数表述方法和接纳域外分数界的数学文化的演变。6.通过上述五部分的具体分析,总结影响1902—1949年中国初中算术教科书变迁的内外部主要因素有:初中算术教科书的编写,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及日本、欧美的影响。探析初中算术教科书发展的宏观与微观特点,得出可供当代中小学数学教科书编写借鉴的有益经验。

张然[7](2020)在《“珞珈龙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心雕龙》研究是中国古代文论研究领域的显学,自黄侃先生拉开了《文心雕龙》研究的现代序幕,一代代学者砥砺前行。现如今,《文心雕龙》研究被称为“龙学”,这项研究已经成果斐然、蔚为大观。武汉大学位于中国的中部,其前身是晚清名臣张之洞在1893年创办的自强学堂,武大是名副其实的中国最早的百年老校之一。《文心雕龙》与武汉大学的缘分,也已有百年历程。1914至1919年,黄侃先生于北京大学传授《文心雕龙》。1919年离开北大后,他将有关《文心雕龙》的课程带至武昌高等师范学校、武昌中华大学等高校,珞珈龙学由此开启。时至今日,已逾百年。黄侃、朱东润、刘永济、刘绶松、刘纲纪、吴林伯、易中天、罗立乾、李建中等多位先生的薪火相传,力保珞咖龙学历经风雨,仍龙脉不断。梳理珞珈龙学的百年历程,可分成三个阶段:阶段一,珞珈龙学初创期(20世纪初至50年代),这一阶段的代表学人有黄侃、朱东润、刘永济三位先生。黄先生是导夫先路之人,在学术研究和三尺讲坛上,均点燃了珞珈龙学的星星之火。朱先生接棒,以一部《中国文学批评史大纲》,贡献了精彩的“刘勰”一章,进一步强化了对义理阐释的重视。刘先生则是筑其重镇式的学者,《文心雕龙校释》一书成为“龙学”经典,由此奠定了珞珈龙学重义理阐释、重宏观研究的学派特质。这三位先生皆注重理论阐释,尤其关注刘勰的创作论思想,此研究倾向对路珈龙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其后的俊贤们基本都沿着这一方向,不断深化、拓展。同时,对理论阐释重视的背后,也有着学者们借古鉴今的良苦用心,注重现实的研究品格开始逐渐显现。简言之,初创期的珞珈龙学之特点可以概括为:开始重视对义理的阐释,并从整体、全面的角度对《文心雕龙》做研究。阶段二,珞珈龙学发展期(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这一阶段的代表学人有刘绶松、刘纲纪、吴林伯、易中天、罗立乾五位先生。刘绶松先生的学术蓬勃期遇上了政治运动的蓬勃期,他的“龙学”研究有着深刻的时代印记,时时处处都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角度,去分析刘勰文学思想中的文学与政治关系的相关理论。虽然这种研究视角在无形中削弱了对《文心雕龙》审美思想的探讨,但却成为珞珈龙学现实品格的一种独特的表现。珞珈龙脉传至刘纲纪先生,刘先生凭借极高的理论水平,使珞珈龙学又上了一个高度。他以极强的逻辑性建构了刘勰美学思想的理论体系,并将刘勰及《文心雕龙》定位为哲学家与哲学典籍,这一观点仍时常被后学征引。同时,其专着《刘勰》是较早在台出版的来自大陆的学术专着,是珞珈龙学扩大对外影响的一个范例。吴林伯先生则是珞珈龙学中不容忽视的一位大家,虽着作等身,但所获声名并不相称,这与其专着《<文心雕龙)义疏》《<文心雕龙>字义疏证》出版时间较晚有关,但吴先生真正做到了校注释义全面发展,又因国学基本功扎实,其“龙学”着述功力深厚,是“龙学”界亟待挖掘的一座宝藏。吴先生还指导过一篇硕士论文《<文心雕龙)美学思想论稿》,此文的作者是易中天先生,他同刘纲纪先生一样也研究了《文心雕龙》的美学问题。这篇讨论《文心雕龙》美学问题的论文,历经多次修改后,出版了同名专着《<文心雕龙>美学思想论稿》,是首部研究《文心雕龙》美学思想的专着。发展期的最后一位代表人物是罗立乾先生,他同吴先生一样,在校注释义方面均有建树。他对刘永济先生及《文心雕龙校释》素有研究,其《新译文心雕龙》明显有《校释》的影子。罗先生还注重探讨《文心雕龙》的当下之用,在珞珈龙学现实品格方面,极具代表性。发展期的这几位代表人物,沿着初创期先贤们奠定的重义理、重宏观的研究方向,继承并光大了珞珈龙学的这种学统。无论是刘绶松先生被誉为“《文心雕龙》理论研究的奠基石”①的《<文心雕龙)初探》,还是刘纲纪、易中天两位先生在建构刘勰美学思想理论体系方面的努力,抑或是吴林伯先生对刘勰文学思想与其它典籍理论之间关系的厘清,以及罗立乾先生对《文心雕龙》理论精义当下之用的多番探讨,这些都彰显了珞珈学人对初创期先贤们理论品格的自觉追求,以及对刘勰文学思想古为今用的现实性考虑。概言之,发展期的珞珈龙学承接了初创期的研究方向与学术品格,在政治运动纷杂的历史时期没有放弃对刘勰及《文心雕龙》的研究,并想方设法从各种角度为刘勰及《文心雕龙》赋予“新生”,这也使得现实的品格一直流淌在珞珈龙学的血脉中,并成为其一大亮点。改革开放后,珞珈龙学的发展日益蓬勃。研究领域及方向日渐多元,理论着述都具有较高的研究水平,对外交流不断扩大。这些都使珞珈龙学的实力得到了极大的增强,现今珞珈龙学已成为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都不容忽视的“龙学”学派。阶段三,珞珈龙学拓新期(2001至2019年),这一时期的珞珈龙学成果不断,学人辈出,李建中先生是此期代表。他在《文心雕龙》文本的译注,理论的阐释与解读,刘勰的人格精神,“龙学”的学术史等多个研究领域,皆有涉猎。依靠以中西比较和古今对话的学术思路,他为新世纪的珞珈龙学不仅贡献了《文心雕龙讲演录》《文心雕龙导读》《龙学档案》等重要成果,还凭借“青春版《文心雕龙》”成功地完成了《文心雕龙》课程的教改。拓新期的其他珞珈学人同样在注重理论研究,强调现实针对性方面做出了诸多努力,对《文心雕龙》各种重要理论、观点、命题的探讨仍旧是主要的研究选题。尤其是珞珈讲坛上的老师善于把《文心雕龙》的理论研究与学科的学术动向相结合,对学生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珞珈龙学整体发展情况良好、有序。尤其是2011年成功承办中国《文心雕龙》学会年会后,珞珈龙学更是维持每年都有相关“龙学”着述发表的势头,而这也体现了珞珈龙学积极的人才培养工作和合理的人员梯队建设。总体而言,新时期珞珈龙学的着述质量及学界认可度均较高,研究具有多学科、跨学科及多视角的特点,并开始有意识地总结前辈学人及整个学派的研究成果。不过,发展至百年的该学派仍然没有出现可以比肩《文心雕龙校释》的经典之作,缺乏可以扛鼎的“龙学”专着。这是种遗憾,但更是对珞珈龙学的鞭策与期待。总之,珞珈龙学以20世纪初黄侃先生在武昌高等师范学校的讲坛上传授《文心雕龙》为发端,以刘永济先生在武汉大学讲授《文心雕龙》并将讲义集结成书,作为其学统正式确立的重要标志。代表学人及作品有刘永济先生的《文心雕龙校释》、刘纲纪先生的《刘勰》、吴林伯先生的《<文心雕龙>义疏》、易中天先生的《<文心雕龙)美学思想论稿》、罗立乾先生的《新译文心雕龙》以及李建中先生的《文心雕龙讲演录》等。该学派的主要特点在于注重对《文心雕龙》做整体性的研究,善于从义理阐释的角度去剖析刘勰的文学思想,突出学术研究的现实品格并着力与教学相结合。

周作昂[8](2020)在《精准扶贫对就业的影响研究 ——基于四川省的区域性实证分析》文中指出中国的精准扶贫战略和政策实践,在解决农村绝对贫困问题上取得了突出成效,为世界减贫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本文抓住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精准扶贫和脱贫攻坚的时代主题,将精准扶贫与促进就业结合起来,在国内外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深入分析精准扶贫对就业促进的影响机理和实践效应;并基于社会学、经济学方法和劳动力市场、反贫困理论,充分利用统计调查数据资料,从宏观和微观多个层面开展四川省区域性实证研究,探讨如何通过精准扶贫解决贫困人口的就业难题,实现贫困群众稳定脱贫致富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本研究聚焦精准扶贫促进劳动力就业的主题,按照问题的提出——理论基础——现状分析——影响机理——实证研究——对策建议的思路进行。在全面梳理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以反贫困、劳动力就业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支撑,构建本文的理论基础框架。然后,结合我国贫困、就业现状与精准扶贫政策实践,深入分析精准扶贫对就业的影响机理;在此基础上,通过全国、县域、村级和农户四个层面,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视角,以就业规模、就业结构、就业质量为三个维度,全面分析精准扶贫特别是产业扶贫和转移就业扶贫对就业规模、就业结构、就业质量的经济学影响和实践效应。再后,以四川省为例,利用农业普查、贫困调查、乡村振兴监测等微观数据和统计资料,开展精准扶贫对就业影响的区域性实证研究,深入分析和评估精准扶贫促进就业的影响逻辑和实施效果。最后,围绕精准扶贫促进就业提出解决我国贫困人口就业难题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对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展望。全文包括九个部分,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第一章:导论。主要阐述论文研究背景和意义、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创新点和可能存在的不足。本文既系统梳理已有的理论研究成果,又进行了宏观和微观层面的实证分析和创新研究,旨在为贫困、就业与可持续发展提供可行的研究范式,同时为各级党委政府建立城乡扶贫促进稳定就业的长效机制和科学决策提供参考依据,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第二章: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在对国内外研究文献进行回顾和总结的基础上,梳理本文的理论基础。一是全面梳理马克思、缪尔达尔、纳尔逊、阿马蒂亚·森等关于贫困与反贫困的理论,准确把握精准扶贫实践研究的研究立场、研究视角和研究方向,为分类对症施策、提升可行发展能力提供理论支撑;二是重点提出劳动力市场分割、人力资本、就业歧视、理性选择等关于劳动就业的理论,为研究我国精准扶贫实践下的劳动力市场和就业问题提供分析思路;三是强调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脱贫攻坚、生态保护的关系,解决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可持续生计、构建脱贫致富长效机制、实现经济社会生态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第三章:我国农村贫困、就业现状与精准扶贫实践。该部分主要梳理我国农村贫困和就业现状及精准扶贫政策实践的发展演进,重点分析西部贫困地区农村的贫困与就业状况,从时间、空间、结构上对农村贫困和就业进行比较分析,为精准扶贫对就业的影响逻辑、影响效应及区域性实证研究打好基础。研究发现,我国西部地区深度贫困问题还比较严峻,农村贫困人口还有一半以上集中在西部地区和“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贫困地区贫困群众收入明显提升,但占比仅为全国农村居民人均收入水平的七成。我国农村就业人员占比下降但农村劳动力规模特别是农民工总量仍然较大,就地就近就业和省内就业人数增加、占比提升,贫困地区劳动力外出就业九成集中在二、三产业。产业扶贫和转移就业扶贫成效显现,西部地区是精准扶贫促进就业的重点地区;精准扶贫推动农村居民就近就地择业成为新的选择,对推动农村贫困人口实现稳定就业脱贫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路径。第四章:精准扶贫对就业的影响机理和实践效应。该部分主要从宏观视角和全国层面探讨精准扶贫对就业的影响逻辑和实践效应。扶贫对就业的影响路径,沿着“贫困人口出现——贫困原因分析——实施扶贫开发——重点发展扶贫产业和转移就业——扩大就业规模——优化就业结构——提升就业质量——稳定脱贫防止返贫——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路线展开。扶贫是解决贫困人口就业难题的重要方式,就业促进是反映精准扶贫成效的战略举措,精准扶贫通过就业促进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精准扶贫对就业的影响主要通过加大教育、培训和人力资本投入,提升贫困劳动力的就业可行能力;通过发展特色扶贫产业、增加就业岗位,扩大就业规模;通过调整产业结构、行业结构、城乡结构,优化劳动力就业结构;通过增加就业收入、提升就业福利、增强工作稳定性、创造发展机会,提升劳动力就业质量。研究发现,精准扶贫通过产业扶贫和转移就业扶贫系列举措,全国上千万贫困劳动力实现就业和稳定脱贫;精准扶贫推动农村贫困人口向城镇和二、三产业转移就业,就业结构逐步优化;精准扶贫对就业质量具有明显的正向影响,对贫困群众的就业增收、福利水平提升、工作持续稳定、职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第五章:四川省精准扶贫促进就业的政策实践。在全国精准扶贫对就业影响机理和效应分析的基础上,选择四川省作为区域实证研究的案例,对精准扶贫的政策实践进行总结梳理,重点分析四川省产业扶贫和转移就业扶贫政策实践对贫困人口就业促进的成效,为后文的微观实证分析打好基础。研究发现,四川省的精准扶贫开发政策体系比较完整,推出一系列产业和转移就业政策组合拳,累计通过发展特色扶贫产业和转移就业带动300多万人实现脱贫增收,累计减少贫困人口600多万。四川省坚持以产业扶贫引领脱贫攻坚,大力发展贫困地区特色扶贫产业,充分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作用,重视农产品品牌打造,增强贫困地区产业扶贫支撑保障;通过促进就地就近就业、开展有组织劳务输出、支持贫困劳动力自主创业、强化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实施免费职业技能培训等具体举措,就业扶贫成效显着。第六-八章:四川省精准扶贫就业效应的实证研究。这三个部分在前面宏观和区域视角研究的基础上,充分运用四川省农业普查、人口普查、乡村振兴监测、88个贫困县县域数据和历年统计年鉴资料,发挥数据资源优势,从县域、村级和农户三个层面,运用静态面板数据模型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及工具变量模型,开展精准扶贫特别是产业和转移就业扶贫对四川省贫困地区就业规模、就业结构、就业质量影响效应的区域性实证研究,探索精准扶贫特别是就业扶贫推动就业质量提升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路径。结果表明:精准扶贫对就业结构和就业质量具有显着影响;在农业经营主体吸纳就业方面,规模较大的专业大户和龙头企业在促进贫困就业和贫困村退出方面的影响不明显,反而是规模相对较小的家庭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显着提高了该村退出贫困的概率,农民专业合作社对非农就业和外出就业的影响都较为显着。本文提出针对不同的生产经营主体,制定差异化的就业扶贫政策,主要向类似于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这样能带动贫困劳动力就业增收的主体倾斜,对贫困劳动力重点开展农业相关的培训,适当鼓励劳动力外出务工。第九章:结论、建议与展望。该部分是对全文研究的主要观点和结论进行总结和提炼,依据精准扶贫对就业规模、就业结构和就业质量影响效应的实证分析,总结研究结论,探讨对策建议,提出本文未尽之处和未来研究展望。本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研究主题和视角创新。精准扶贫和就业促进都是我国重要的民生工程,本文将精准扶贫与就业促进结合起来分析两者之间的理论关系和作用机制,通过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视角,从就业规模、就业结构、就业质量三个维度着手,深入分析精准扶贫对就业的影响逻辑、影响路径和实践效应,为贫困、就业与可持续发展提供可行的研究范式,在主题选择和研究视角方面具有一定创新性。二是研究资料分析创新。本文对精准扶贫与就业促进有关政策从中央到地方都有所涉及,有关数据资料从宏观到微观都有所体现。通过详细梳理各类扶贫政策,充分利用各类调查统计数据,既对全国和区域层面的宏观数据进行描述,又从县域、村级、农户等中观和微观视角开展实证分析,特别是充分使用了四川省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乡村振兴监测、贫困调查等丰富的微观调查数据资料,对精准扶贫促进就业的影响逻辑进行了多层次、全方位的验证。因此,在研究资料整理和使用方面来说,本文具有一定创新性。三是研究结论应用创新。不同于单独的措施建议,本文基于扶贫与就业协同推动的基本思路,融合扶贫脱贫、就业促进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求,提出坚持“三个围绕”即围绕精准推进扶贫,围绕就业稳定脱贫,围绕发展长效脱贫。认为既要从全国和宏观层面出台普适性的政策措施,又要分区分类分级出台针对性的促进就业措施;既要重视农村贫困人口的脱贫致富,又要适时扩大范围,实现城乡扶贫统筹推进;提出就业扶贫政策向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能带动贫困劳动力就业增收的主体倾斜的对策建议。从研究结果的应用角度来看,本文具有一定创新性。精准扶贫对就业的影响体现在方方面面,因资料不足和研究水平限制,对扶贫与就业的相互关系和影响机理分析还不透,对就业质量的实证分析还不深,对相对贫困和城市贫困问题研究还不够,有待进一步的深入分析和实证检验。

袁超[9](2020)在《基于改进鸟群算法的分时电价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当前市场经济下,电能的需求量日益增长。伴随着电力市场日趋完善,人们对需求侧资源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需求侧响应作为需求侧管理的解决方案之一,在如今智能电网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分时电价作为基于价格的需求侧响应中的一种,可通过实施分时电价,引导用户参与到负荷调控中来,从而达到削峰填谷的效果。合理的分时电价对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本文对需求侧管理和需求侧响应进行研究和分析,同时论述了模糊数学和消费者心理学相关理论,为之后的时段划分以及分时电价数学模型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其次,通过模糊隶属度函数和模糊聚类的方法对分时电价的时段进行了划分;通过消费者心理学理论,分析用户响应规律,以此为基础建立了用户响应模型;以削峰填谷和用户综合满意度为目标建立了分时电价的数学模型。然后,详细的论述了鸟群算法的原理,针对其存在的不足,采用一种改进的鸟群算法,论述了改进的方法,并对改进后的算法通过测试函数进行验证。最后,通过实例对模型进行验证。将改进的鸟群算法与粒子群算法进行对比,证明了改进鸟群算法优化效果优于粒子群算法;利用改进鸟群算法对模型进行优化求解,得出最优的分时电价定价,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和可行性;考虑到未来分布式光伏发电对负荷曲线的影响,将光伏发电量与负荷曲线结合得到等效负荷曲线,并对其进行优化得到含光伏发电时的分时电价。

李进[10](2020)在《新媒体时代个体性社会泄愤事件舆论引导研究》文中提出当前,社会结构正经历“洗牌式”的转型重塑,各个领域迎来了颠覆性的变化,影响社会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偶有社会个体通过极端暴力手段宣泄情绪、报复社会的事件发生,给国家发展、社会稳定、人民生活和生命安全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本文将个体采用极端手段宣泄情绪或报复社会的事件称为“个体性社会泄愤事件”。进入以互联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时代,每次发生个体性社会泄愤事件都能吸引公众注意力,并引发舆论强烈关注和激烈讨论。笔者对个体性社会泄愤事件的定义、特征及整体情况展开分析,并从政治、社会和传媒三个角度探究后发现,体制性迟钝、抗争性话语、公众情绪感染、网络群体意识、新媒体优势和事件所具有的新闻价值都能成为个体性社会泄愤事件舆论生成、扩散的动因。通过文献研究法和案例研究法,本文对近十年(2010—2019)来,发生在我国的个体性社会泄愤事件的舆论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发现舆论的主要变化在参与主体、传播平台、关注主题、表现形式和演化周期几方面。本文将个体性社会泄愤事件的舆论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舆论的爆炸式增长期,舆论数量呈指数型增长;第二阶段是舆论焦点的转移和变异期;第三阶段是舆论记忆的被动唤醒期;第四阶段是舆论的平复消退期。对个体性社会泄愤事件的应对而言,舆论引导重要且关键。本文基于舆论引导主体角色,探索政府部门、新闻媒体、意见领袖在舆论引导上的有效经验和存在问题。经验体现在:政府部门舆论引导意识和方法有所改进、新闻媒体舆论引导技巧趋于成熟、意见领袖挖掘利用影响力资源开展舆论引导。问题体现在:政府部门舆论引导还存有短板、新闻媒体公信力遭遇危机、意见领袖舆论引导独立分散等。在综合分析后,本文尝试就如何开展个体性社会泄愤事件舆论引导提出对策建议:政府部门通过加强自身舆论引导工作建设,建立完善的舆论引导机制,积极主动修复政府形象,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新闻媒体通过诉诸事实增强引导,强化媒体报道的议程设置,疏导公众情绪,提高舆论引导成效;开发利用意见领袖的影响力资源,加强对政府和民间意见领袖的育植,强化对意见领袖群体的规范管理;发挥其他手段协调补充功能,共同做好个体性社会泄愤事件舆论引导工作。

二、抓住曲线的定义巧解难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抓住曲线的定义巧解难题(论文提纲范文)

(1)成长期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知识融合影响因素及风险防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评阅意见
答辩决议书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现实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技术路线与结构安排
        1.5.1 结构安排
        1.5.2 技术路线
    1.6 本章小结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理论基础
        2.1.1 生命周期理论
        2.1.2 社会网络理论
        2.1.3 资源拼凑理论
        2.1.4 组织学习理论
        2.1.5 博弈论
    2.2 社会网络相关研究综述
        2.2.1 社会网络分类
        2.2.2 社会网络的特征
        2.2.3 现有相关研究述评
    2.3 知识融合相关研究综述
        2.3.1 知识融合的定义
        2.3.2 知识融合的相关研究
        2.3.3 现有相关研究述评
    2.4 资源拼凑相关研究综述
        2.4.1 资源拼凑的概念
        2.4.2 资源拼凑的维度划分
        2.4.3 影响因素研究
        2.4.4 影响效果研究
        2.4.5 现有研究述评
    2.5 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知识融合相关研究综述
        2.5.1 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知识融合影响因素
        2.5.2 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知识融合博弈分析
        2.5.3 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知识融合风险研究
        2.5.4 现有研究述评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成长期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知识融合影响因素探索性研究
    3.1 基于支持向量机SVM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生命周期阶段划
        3.1.1 联盟生命周期阶段划分指标体系
        3.1.2 基于支持向量机SVM联盟生命周期阶段划分模型的构建
        3.1.3 联盟生命周期阶段划分实证研究
    3.2 基于扎根理论的成长期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知识融合影响因素挖掘
        3.2.1 研究设计
        3.2.2 研究过程
        3.2.3 成长期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知识融合影响因素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影响因素及其作用关系的理论模型构建与假设提出
    4.1 相关概念及内涵维度
        4.1.1 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企业的知识融合
        4.1.2 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企业的资源拼凑
        4.1.3 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企业的组织学习
        4.1.4 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网络
        4.1.5 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程序公平
        4.1.6 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内部合法性
    4.2 理论模型构建
    4.3 研究假设提出
        4.3.1 成长期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网络与知识融合
        4.3.2 成长期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网络与资源拼凑
        4.3.3 成长期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网络与组织学习
        4.3.4 资源拼凑与知识融合
        4.3.5 组织学习与知识融合
        4.3.6 组织学习、资源拼凑的中介作用
        4.3.7 联盟内部合法性的调节作用
        4.3.8 程序公平的调节作用
    4.4 控制变量的解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实证研究
    5.1 研究设计
        5.1.1 问卷设计
        5.1.2 样本选取
    5.2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5.3 信度和效度检验
        5.3.1 信度分析
        5.3.2 效度分析
    5.4 假设检验
        5.4.1 变量相关性分析
        5.4.2 联盟网络与知识融合关系的检验
        5.4.3 联盟网络、资源拼凑与知识融合关系的检验
        5.4.4 联盟网络、组织学习与知识融合关系的检验
        5.4.5 联盟内部合法性的调节作用检验
        5.4.6 程序公平的调节作用检验
    5.5 研究结果与分析
        5.5.1 联盟网络对知识融合的影响分析
        5.5.2 联盟网络、资源拼凑与知识融合的影响分析
        5.5.3 联盟网络、组织学习与知识融合的影响分析
        5.5.4 联盟内部合法性的调节作用
        5.5.5 程序公平的调节作用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影响因素对知识融合决策行为作用的博弈分析
    6.1 成长期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知识融合博弈要素
    6.2 博弈分析模型参数与收益矩阵
    6.3 成长期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知识融合静态博弈分析
    6.4 成长期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知识融合动态博弈分析
        6.4.1 动态演化博弈基本模型
        6.4.2 动态演化博弈模型分析
        6.4.3 演化博弈模型分析及仿真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成长期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知识融合风险分析与防控
    7.1 成长期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知识融合风险因素识别
        7.1.1 联盟知识融合主体风险
        7.1.2 联盟企业之间合作关系风险
        7.1.3 联盟内部环境风险
    7.2 成长期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知识融合风险评价
        7.2.1 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7.2.2 基于PSO-BP神经网络的成长期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知识融合风险评价模型
    7.3 成长期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知识融合风险控制体系
        7.3.1 风险监测
        7.3.2 风险评估
        7.3.3 风险预警
        7.3.4 风险控制
    7.4 成长期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知识融合风险防范对策
        7.4.1 主体风险防范措施
        7.4.2 关系风险防范措施
        7.4.3 联盟内部环境风险防范措施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总结与结论
    8.2 创新点
    8.3 研究局限与展望
        8.3.1 研究局限
        8.3.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2)基于资源的铁路运输能力理论与计算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铁路运输能力的定义与影响因素研究
        1.3.2 铁路通过能力计算方法研究
        1.3.3 铁路输送能力计算方法研究
        1.3.4 研究现状总结
    1.4 研究内容和论文结构
2 基于资源的铁路运输能力理论
    2.1 铁路运输能力的内涵
        2.1.1 铁路运输能力的形成
        2.1.2 铁路运输能力的相关概念
        2.1.3 铁路运输能力计算的意义
    2.2 铁路运输能力的影响因素
        2.2.1 技术条件因素
        2.2.2 运输组织因素
    2.3 铁路运输能力计算的关键问题
        2.3.1 需求不均衡特征与资源均衡使用期望的矛盾
        2.3.2 铁路运输资源一般性与特殊性的矛盾
        2.3.3 铁路运输能力“大尺度”与“小尺度”的矛盾
        2.3.4 铁路运输能力复杂内涵与简单表征方式的矛盾
    2.4 基于资源的铁路运输能力计算特征模型
        2.4.1 铁路运输能力的抽象要素
        2.4.2 铁路运输能力计算特征模型
        2.4.3 特征模型的实例化
    2.5 铁路运输能力计算框架与研究边界
        2.5.1 铁路运输能力计算框架
        2.5.2 研究边界
    2.6 本章小结
3 考虑多种资源适配的铁路运输能力计算方法
    3.1 铁路运输资源利用的一般建模与求解方法分析
        3.1.1 基于资源请求冲突建模方法分析
        3.1.2 基于资源时空状态建模方法
        3.1.3 基于资源请求冲突与基于资源时空状态建模方法的关系
        3.1.4 大规模铁路运输资源利用问题求解方法分析
    3.2 按时间域分解的多资源铁路运输能力计算方法
        3.2.1 基于资源请求冲突的铁路运输能力计算模型
        3.2.2 时间域滚动算法
        3.2.3 案例分析
    3.3 按资源类别分解的多资源铁路运输能力计算方法
        3.3.1 基于资源时空状态的铁路运输能力计算模型
        3.3.2 按资源类别分解的拉格朗日松弛算法
        3.3.3 案例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考虑多粒度资源运用协调的铁路运输能力计算方法
    4.1 铁路点、线能力利用协调下的运输能力计算问题
        4.1.1 区间通过能力
        4.1.2 车站通过能力
        4.1.3 点、线能力利用协调
    4.2 不同粒度资源下列车运行过程建模
        4.2.1 不同资源粒度下列车运行过程表达方法
        4.2.2 多粒度列车运行过程建模思路
        4.2.3 宏观粒度列车运行过程建模
        4.2.4 微观粒度列车运行过程建模
        4.2.5 宏观—微观模型的一致性关系
    4.3 多粒度资源运用协调的铁路运输能力计算方法
        4.3.1 多粒度能力计算模型
        4.3.2 面向粒度自适应的行生成算法
    4.4 案例分析
        4.4.1 点、线能力利用协调下的铁路运输能力
        4.4.2 车站设备对运输能力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5 面向多类别列车共线运行的铁路运输能力计算方法
    5.1 多类别列车共线运行的铁路运输能力
        5.1.1 多类别列车共线运行的资源利用特点
        5.1.2 既有能力表征方法的局限性
        5.1.3 铁路运输能力的帕累托表征
    5.2 基于多目标优化的铁路运输能力计算方法
        5.2.1 计算思路
        5.2.2 基于列车类别的能力计算目标函数
        5.2.3 基于列车流的多目标优化模型
        5.2.4 基于运行图的多目标优化模型
        5.2.5 帕累托最优前沿求解方法
        5.2.6 人机交互帕累托解比选
    5.3 案例分析
        5.3.1 不同径路列车共线运行能力计算与分析
        5.3.2 不同停站方案列车共线运行能力计算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基于资源的铁路运输能力计算实例分析
    6.1 实例分析概述
        6.1.1 实例场景简介
        6.1.2 实例分析思路
        6.1.3 列车运行径路及停站方案备选集
    6.2 不同径路列车共线运行下的铁路运输能力计算
    6.3 铁路网运输能力计算与分析
        6.3.1 运输能力利用情况分析
        6.3.2 动车组资源对运输能力的影响
        6.3.3 关键枢纽车站对运输能力的影响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工作总结
    7.2 主要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附录 B
附录 C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3)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二、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创新之处与研究难点
        (一)创新之处
        (二)研究难点
第一章 相关概念辨析与研究议题界定
    第一节 基础概念及关系辨析
        一、“合作”与“国际合作”
        二、国际合作与竞争、斗争
        三、国际合作与冲突、战争
        四、国际合作与和平发展
    第二节 研究议题界定
        一、理论与实践的“中国特色”之辩
        二、国际关系理论中的“国际合作”之题
        三、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理论与实践“整体性”之维
第二章 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立论基础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国际合作思想的指导
        一、国际合作的根本动力:生产力的发展
        二、国际合作的本质属性:国家的阶级性
        三、国际合作的基本原则:民族独立自主平等
        四、国际合作的价值旨归:人类的解放
    第二节 中国传统“和合”文化精髓的滋养
        一、人的范畴:人性善与道义传统
        二、国家范畴:“和合主义”
        三、世界范畴:“天下主义”
    第三节 苏俄社会主义国家国际合作的经验教训
        一、苏俄社会主义国家国际合作的积极探索
        二、大国沙文主义的危害
        三、大国争霸的历史镜鉴
    第四节 西方主流国际合作理论的批判
        一、西方主流国际合作理论“基本立场”批判
        二、西方主流国际合作理论“基本观点”批判
        三、西方主流国际合作理论“基本方法”批判
第三章 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理论分析:一种系统框架分析
    第一节 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理论分析的系统框架
        一、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结构范式
        二、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实现机理
        三、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实现形式
    第二节 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基本运行规律
        一、世界观与国际合作的互动规律
        二、国家能力与国际合作的互动规律
        三、国际制度与国际合作的互动规律
    第三节 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理论属性
        一、人民性
        二、实践性
        三、发展性
        四、包容性
        五、正义性
第四章 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理论的实践考察
    第一节 中国特色国际合作思想的历史演进
        一、起点与基础:实现“站起来”的国际合作思想
        二、开创与拓展:实现“富起来”的国际合作思想
        三、传承与创新:实现“强起来“的国际合作思想
    第二节 三种类型国际合作的实践创新——基于“世界观-能力-制度”的案例分析
        一、“维护支持型”国际合作:中国参与世界卫生组织的实践
        二、“参与塑造型”国际合作:上海合作组织
        三、“倡导引领型”国际合作:“一带一路”合作倡议
    第三节 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实践经验
        一、党的领导:国际合作的根本保证
        二、独立自主:国际合作的基本原则
        三、求同存异:国际合作的基本方针
        四、互利共赢:国际合作的基本精神
        五、和平发展:国际合作的核心目标
第五章 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现实困境
    第一节 国际合作的“世界观”认同困境
        一、西方价值观的弊端与分化
        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挑战
        三、中国和平发展的“信任”困境
    第二节 国际合作能力面临的现实挑战
        一、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二、大国博弈与国际秩序的不确定性
        三、国际合作的责任能力的不对称性
    第三节 全球合作体制“低效失灵”
        一、联合国权威体系受到挑战
        二、全球合作治理的制度供给滞后
        三、国际合作机制运行功能紊乱
第六章 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深化路径
    第一节 增强国际合作“世界观”的认同
        一、“命运共同体”的“价值认同”
        二、“和平发展”的“诚意决心”
        三、“和合共生”的“文化自觉”
    第二节 提升实现和平发展的竞合“能力”
        一、国际合作中的动力与原则底线
        二、国际合作中的竞争与斗争本领
        三、国际合作中的能力与责任共担
    第三节 推进全球合作体系的“制度”创新
        一、国际合作的“核心”体制
        二、国际合作的“制度”供给
        三、国际合作的“关系”网络
结论:人类合作文明的理论前景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后记

(4)基于结构系综理论发展可靠工程转捩模型的一种新思路(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结构系综理论新思路
    1.1 结构系综理论对转捩边界层的描述
    1.2 研究复杂转捩边界层的SED方法
2 对平板转捩的全分量和全流域的刻画
    2.1 SED-SLT2.0和SED-SLT3.0代数转捩模型
    2.2 对湍动能的理论描述
3 应用于高超声速尖锥转捩流动
    3.1 适用于高超声速尖锥的SED-SL模型
    3.2 对尖锥高超转捩研究的设想
4 结论与展望

(5)数学解题中“会而不对”的现象分析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问题提出
2 现象分析
    2.1 概念模糊、似懂非懂导致会而不对
    2.2 审题偏差、遗漏条件导致会而不对
    2.3 分类不全、顾此失彼导致会而不对
    2.4 盲目变形、忽视等价导致会而不对
    2.5 书写马虎、计算出错导致会而不对
3 对策研究
    3.1 突出概念教学,建构深度理解,解决“似懂非懂”的问题
    3.2 加强学法指导,养成良好习惯,解决“审题偏差”的问题
    3.3 注重解题回顾,提升反思能力,解决“顾此失彼”的问题
    3.4 渗透化归思想,优化思维品质,解决“忽视等价”的问题
    3.5 强化运算训练,培养运算能力,解决“计算出错”的问题

(6)中国初中算术教科书发展史研究(1902-194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问题
        1.3.1 概念界定
        1.3.2 研究范围
        1.3.3 研究内容
    1.4 文献综述
        1.4.1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1.4.2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1.5 研究方法与思路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思路
    1.6 创新之处
第2章 1902—1911年中国初中算术教科书
    2.1 清末时期历史背景
    2.2 数学教育制度
        2.2.1 数学课程标准的演变
        2.2.2 初中(高等小学)算术教科书的审定
    2.3 初中算术教科书概述
    2.4 高等小学用算术教科书个案分析——以《高等小学用最新笔算教科书》为例
        2.4.1 编译者简介
        2.4.2 编写理念与编排形式
        2.4.3 内容简介
        2.4.4 名词术语
        2.4.5 具体例析
        2.4.6 特点分析
    2.5 初中算术教科书译作个案分析——《中学算术新教科书》
        2.5.1 编译者简介
        2.5.2 编写理念与主要内容
        2.5.3 具体例析
    2.6 小结
第3章 1912—1922年中国初中算术教科书
    3.1 民国初期历史背景
    3.2 数学教育制度
        3.2.1 学制与课程标准的演进
        3.2.2 初中算术教科书的审定
    3.3 初中算术教科书概述
    3.4 个案分析——以《中学校用共和国教科书算术》为例
        3.4.1 编者简介
        3.4.2 编写理念与编排形式
        3.4.3 内容简介
        3.4.4 名词术语介绍
        3.4.5 具体例析
        3.4.6 特点分析
    3.5 数学家寿孝天的数学教育观
        3.5.1 寿孝天与杜亚泉、蔡元培
        3.5.2 寿孝天对我国近代数学教育的贡献
        3.5.3 数学教科书及教授法编写中体现的数学教育观
    3.6 小结
第4章 1923—1936年中国初中算术教科书
    4.1 民国中期历史背景
    4.2 混合时期(1923—1928)初中算术教科书发展概况
        4.2.1 学制与课程标准的演进
        4.2.2 初中算术教科书的审定
        4.2.3 初中算术教科书概述
        4.2.4 个案分析(一)——混合数学中的算术
        4.2.5 个案分析(二)——以《现代初中教科书算术》为例
    4.3 混合与分科并行时期(1929—1936)初中算术教科书发展概况
        4.3.1 课程标准的演进
        4.3.2 初中算术教科书的审定
        4.3.3 初中算术教科书概述
        4.3.4 个案分析——以《复兴初级中学教科书算术》为例
    4.4 小结
第5章 1937—1949年中国初中算术教科书
    5.1 民国后期历史背景
    5.2 初中算术教科书发展概况
        5.2.1 数学教育制度
        5.2.2 初中算术教科书概述
    5.3 个案分析(一)——以《实验初中算术》为例
        5.3.1 编写理念
        5.3.2 主要内容、具体例析
    5.4 个案分析(二)——以《建国教科书初级中学算术》为例
        5.4.1 编者及教科书简介
        5.4.2 编写理念与编排形式
        5.4.3 内容简介
        5.4.4 具体例析
        5.4.5 特点分析
    5.5 小结
第6章 1902—1949年初中算术教科书个案分析——分数概念表述及分类表述之演变
    6.1 初中算术教科书中分数概念表述之演变
        6.1.1 分数由来及其认识
        6.1.2 清末初中算术教科书中分数的概念表述之演变
        6.1.3 民国时期初中算术教科书中分数概念表述之演变
    6.2 初中算术教科书中分数分类表述之演变
        6.2.1 编译初中算术教科书中分数的分类表述
        6.2.2 自编初中算术教科书中分数的分类表述
    6.3 小结
第7章 结论
    7.1 影响1902—1949年中国初中算术教科书变迁的主要因素
        7.1.1 初中算术教科书编写本身的影响
        7.1.2 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
        7.1.3 日本的影响
        7.1.4 欧美的影响
    7.2 初中算术教科书发展的特点
        7.2.1 宏观特点
        7.2.2 微观特点
    7.3 启示与借鉴
        7.3.1 教科书的编辑与出版传递一种文化担当
        7.3.2 探寻教科书编写的实用性
        7.3.3 学习教科书编着者的智慧与甘于奉献的精神
    7.4 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7)“珞珈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来源与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三、论文主要创新点
第一章 初创期的“珞珈龙学”
    第一节 珞珈龙学的奠基
        一、珞珈龙学之诞生
        二、黄侃与珞珈龙学
        三、朱东润的“龙学”成果
    第二节 刘永济:珞珈龙学之功臣
        一、“龙学”专着之特点
        二、《文心雕龙校释》义理研究
        三、“龙学”对词学的影响
        四、“龙学”的中西比较思维
第二章 发展期的“珞珈龙学”(上)
    第一节 珞珈龙学的发展
        一、珞珈龙学之长成
        二、胡国瑞的“龙学”成果
    第二节 刘绶松对“龙学”的贡献
        一、高度强调政治性的学术研究思路
        二、论《文心雕龙》中的现实主义
        三、关于《文心雕龙》研究的“阶级性”
        四、刘绶松“龙学”之特点
    第三节 刘纲纪的“龙学”成就
        一、对刘勰及其《文心雕龙》的定位
        二、《文心雕龙》的美学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三、刘勰的人格精神、佛学思想与思维模式
        四、对刘勰生平事迹之考证
        五、与刘纲纪先生的商榷
    第四节 吴林伯:珞珈“龙学”的巨匠
        一、极富特点的“龙学”着作
        二、论《文心雕龙》诸命题
        三、论《文心雕龙》与其它典籍的关系
        四、吴林伯“龙学”治学方法
第三章 发展期的“珞珈龙学”(下)
    第一节 易中天的“龙学”着作
        一、《文心雕龙》之文学本体论
        二、《文心雕龙》之创作规律论
        三、《文心雕龙》之审美理想论
        四、易中天对珞珈龙学的贡献
    第二节 罗立乾的“龙学”着述
        一、《新译文心雕龙》的“承”与“新”
        二、两大类“龙学”论文
        三、罗立乾对“龙学”的态度
第四章 拓新期的“珞珈龙学”
    第一节 新世纪的珞珈龙学
        一、论文的定量和定性分析
        二、珞珈龙学之壮大
    第二节 李建中:传承“珞珈龙学”的薪火
        一、发现《文心雕龙》的诗性智慧
        二、重释《文心雕龙》的关键词
        三、创生《文心雕龙》青春版
结语
    一、珞珈龙学的现实品格
    二、珞珈龙学的辐射效应
附录 “珞珈龙学”大事记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8)精准扶贫对就业的影响研究 ——基于四川省的区域性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导论
    1.1 问题提出和研究意义
        1.1.1 问题提出
        1.1.2 研究意义
    1.2 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1.2.1 主要研究内容
        1.2.2 结构安排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图
    1.4 可能的创新点和不足
        1.4.1 主要创新点
        1.4.2 存在的不足
2.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
    2.1 文献综述
        2.1.1 关于贫困与反贫困的研究
        2.1.2 关于劳动力就业的研究
        2.1.3 关于扶贫对劳动力就业的影响研究
        2.1.4 关于扶贫、就业与可持续发展的研究
        2.1.5 研究述评
    2.2 理论基础
        2.2.1 贫困与反贫困理论
        2.2.2 劳动力市场与就业理论
        2.2.3 经济增长与可持续发展理论
    2.3 本章小结
3.我国农村贫困、就业现状与精准扶贫政策实践
    3.1 我国农村贫困现状
        3.1.1 全国农村贫困基本特征
        3.1.2 贫困地区农村贫困状况
    3.2 我国农村就业现状
        3.2.1 农村就业总体特征
        3.2.2 贫困地区农村就业状况
    3.3 农村贫困与就业的时空比较分析
        3.3.1 时间序列比较
        3.3.2 区域比较
        3.3.3 结构比较
    3.4 反贫困实践:精准扶贫的实施
        3.4.1 精准扶贫的基本内涵与主要内容
        3.4.2 产业扶贫与转移就业扶贫实践
    3.5 本章小结
4.精准扶贫对就业的影响机理和实践效应
    4.1 扶贫与就业的理论与实践关系
        4.1.1 扶贫是解决贫困人口就业难题的重要方式
        4.1.2 就业促进是反映精准扶贫成效的战略举措
        4.1.3 精准扶贫通过就业促进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4.2 精准扶贫对就业的影响逻辑
        4.2.1 主要分析维度
        4.2.2 对就业规模的影响逻辑
        4.2.3 对就业结构的影响逻辑
        4.2.4 对就业质量的影响逻辑
    4.3 精准扶贫影响就业的实践效应
        4.3.1 就业规模维度
        4.3.2 就业结构维度
        4.3.3 就业质量维度
    4.4 本章小结
5.四川省精准扶贫促进就业的政策实践
    5.1 四川省精准扶贫政策实践
        5.1.1 主要政策梳理
        5.1.2 实践成效
        5.1.3 主要难点
    5.2 四川省产业扶贫政策实践
        5.2.1 政策梳理
        5.2.2 实践成效
    5.3 四川省就业扶贫政策实践
        5.3.1 政策梳理
        5.3.2 实践成效
    5.4 本章小结
6.四川省精准扶贫就业效应的实证研究——来自88 个贫困县的证据
    6.1 数据来源与样本描述
        6.1.1 数据来源
        6.1.2 按照年份分类的样本描述
        6.1.3 按照贫困程度分类的样本描述
        6.1.4 按照贫困县退出时间分类的样本描述
    6.2 实证分析
        6.2.1 模型设定和描述统计
        6.2.2 精准扶贫对就业规模的影响分析
        6.2.3 精准扶贫对就业结构的影响分析
        6.2.4 精准扶贫对就业质量的影响分析
    6.3 本章小结
7.就业扶贫及其效果的实证分析——来自四川省村级数据的证据
    7.1 政策依据与主要载体
        7.1.1 政策依据
        7.1.2 重要载体: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7.2 数据来源、关键变量和模型设定
        7.2.1 数据来源
        7.2.2 关键变量
        7.2.3 模型设定
    7.3 实证结果
    7.4 本章小结
8.就业扶贫及其效果的实证分析——来自四川省农业普查微观数据的证据
    8.1 数据来源与样本描述统计
        8.1.1 数据来源
        8.1.2 样本描述统计
    8.2 关键变量和模型设定
        8.2.1 关键变量
        8.2.2 模型设定
    8.3 实证结果
    8.4 本章小结
9.结论、建议与展望
    9.1 主要结论
        9.1.1 精准扶贫是解决就业难题实现脱贫致富的重要手段
        9.1.2 精准扶贫对优化就业结构、提升就业质量具有积极作用
        9.1.3 精准扶贫与就业促进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
    9.2 对策建议
        9.2.1 围绕精准推进扶贫
        9.2.2 围绕就业稳定脱贫
        9.2.3 围绕发展长效脱贫
    9.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表
致谢
博士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9)基于改进鸟群算法的分时电价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分时电价研究与实施现状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外实施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电价研究的相关理论
    2.1 电力需求侧管理理论
        2.1.1 电力需求侧管理内容
        2.1.2 实施DSM的意义
    2.2 电力需求侧响应
        2.2.1 基于价格的需求响应
        2.2.2 基于激励的需求响应
        2.2.3 PBDR与 IBDR之间的相互联系
    2.3 模糊数学
        2.3.1 模糊数学理论
        2.3.2 隶属度函数
    2.4 用户反应
        2.4.1 消费者心理学
        2.4.2 消费者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2.4.3 商品价格与消费心理
        2.4.4 消费者心理学的意义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分时电价时段划分及数学模型
    3.1 时段划分
    3.2 基于消费者心理学的用户响应模型
    3.3 分时电价的数学模型
        3.3.1 基本假设
        3.3.2 目标函数
        3.3.3 约束条件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改进的鸟群算法
    4.1 引言
    4.2 鸟群算法
        4.2.1 生物学原理
        4.2.2 BSA的简化规则
        4.2.3 各规则下的行为表述
    4.3 改进鸟群算法
        4.3.1 算法改进
        4.3.2 算法测试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算例分析
    5.1 分时电价的定价原则
    5.2 时段划分
    5.3 算法对比
    5.4 目标优化
        5.4.1 目标函数一的优化
        5.4.2 目标函数二的优化
        5.4.3 目标函数三的优化
        5.4.4 优化结果对比
    5.5 含光伏发电的分时电价优化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10)新媒体时代个体性社会泄愤事件舆论引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文献综述
        1.3.1 关于报复社会型犯罪研究
        1.3.2 关于社会泄愤事件的研究
        1.3.3 关于舆论引导的研究
        1.3.4 研究述评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创新点与不足
第2章 个体性社会泄愤事件:定义、特征及概览
    2.1 个体性社会泄愤事件的定义
    2.2 个体性社会泄愤事件的特征
    2.3 个体性社会泄愤事件概览(2010—2019)
第3章 个体性社会泄愤事件的舆论生成因素
    3.1 体制性迟钝与抗争性话语
        3.1.1 体制性迟钝:个体性社会泄愤事件舆论的助燃剂
        3.1.2 抗争性话语:个体性社会泄愤事件舆论的催化剂
    3.2 公众情绪感染和追求多数意见
        3.2.1 负面情绪共振:个体性社会泄愤事件舆论聚合反应
        3.2.2 公众追求多数意见:对泄愤者和无辜者的舆论合流
    3.3 新媒体优势和事件新闻价值
        3.3.1 新媒体优势:增容个体性社会泄愤事件舆论空间
        3.3.2 事件新闻价值:吸附个体性社会泄愤事件舆论注意
第4章 个体性社会泄愤事件的舆论发展
    4.1 个体性社会泄愤事件舆论特征分析
        4.1.1 舆论参与主体和传播平台层面
        4.1.2 舆论关注主题和表现形式层面
        4.1.3 舆论发展趋势和演化周期层面
    4.2 个体性社会泄愤事件舆论引导的复杂性
        4.2.1 舆论呈爆炸式增长,速度快体量大
        4.2.2 舆论焦点发生转移扩散和信息变异
        4.2.3 公众记忆被动唤醒,刺激舆论反复
        4.2.4 舆论发展不确定和不稳定因素增多
第5章 基于主体角色的舆论引导现状分析
    5.1 个体性社会泄愤事件舆论引导的成效
        5.1.1 政府部门的舆论引导意识逐步提升
        5.1.2 新闻媒体舆论引导技巧逐渐成熟
        5.1.3 意见领袖利用影响力开展舆论引导
    5.2 个体性社会泄愤事件舆论引导存在的问题
        5.2.1 政府舆论引导机制不完善,舆论引导和形象修复能力不足
        5.2.2 新闻媒体公信力遭遇危机
        5.2.3 意见领袖自由分散难以管理
第6章 个体性社会泄愤事件舆论引导的建议
    6.1 政府:完善舆论引导机制和政府能力提升工作
        6.1.1 健全政府协调联动的舆论引导机制
        6.1.2 提升新媒体时代的政府舆论引导能力
    6.2 新闻媒体:把握事实信息报道,强化议程设置
        6.2.1 坚持报道事实信息为主,全方位引导舆论
        6.2.2 强化议程设置,提高舆论引导成效
    6.3 意见领袖:广泛育植,加强规范管理
        6.3.1 广泛育植意见领袖
        6.3.2 强化意见领袖管理
    6.4 发挥其他方式的协调补充功能
        6.4.1 构建信息秩序,提升公众素养
        6.4.2 提高新媒体技术应用和科学研究
结语
附录:文中涉及和其他典型的个体性社会泄愤事件简述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致谢

四、抓住曲线的定义巧解难题(论文参考文献)

  • [1]成长期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知识融合影响因素及风险防控研究[D]. 王琳. 吉林大学, 2021
  • [2]基于资源的铁路运输能力理论与计算方法[D]. 廖正文. 北京交通大学, 2021
  • [3]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理论与实践研究[D]. 成向东. 兰州大学, 2021(09)
  • [4]基于结构系综理论发展可靠工程转捩模型的一种新思路[J]. 毕卫涛,唐帆,胡永煌,佘振苏. 空气动力学学报, 2020(06)
  • [5]数学解题中“会而不对”的现象分析与对策研究[J]. 钱铭,朱福进. 中学数学月刊, 2020(11)
  • [6]中国初中算术教科书发展史研究(1902-1949)[D]. 常红梅.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7]“珞珈龙学”研究[D]. 张然. 山东大学, 2020(11)
  • [8]精准扶贫对就业的影响研究 ——基于四川省的区域性实证分析[D]. 周作昂. 西南财经大学, 2020(02)
  • [9]基于改进鸟群算法的分时电价优化研究[D]. 袁超. 广西大学, 2020(02)
  • [10]新媒体时代个体性社会泄愤事件舆论引导研究[D]. 李进. 重庆工商大学, 2020(11)

标签:;  ;  ;  

把握曲线的定义,巧妙解决问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