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和”——孔子“人学”思想的再评价

人生的“和”——孔子“人学”思想的再评价

一、生命之“和”——孔子“人学”思想再评价(论文文献综述)

陈珊[1](2020)在《庞朴“一分为三”说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代着名学者庞朴最为重要的学术贡献是阐发了中华文化密码“三”,提出了“一分为三”说。他对“一分为三”理论的创造性发展在于诠释了“中庸”基本形态,提出了对立统一有“包”“超”“导”三种形式,指出了“一分为三”的三种主要形态,梳理出了一部较为系统的中国“三分学说史”。作为一名哲学史、文化史专家,庞朴自觉利用“一分为三”哲学方法论开展中国文化史专题研究,最终实现了理论建构与学术实践的完美融合,取得了诸如原始儒家“三重道德”论、文化“三分结构”理论、“忧乐圆融”的人文精神等一系列的研究成果。可以说,“一分为三”的哲学方法论正是庞朴学术研究成果的精髓,也是他从事中国文化史研究工作的学术武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国学术界渐渐兴起了一个以庞朴、雷正良、周德义等为代表的“一分为三”学派。学界倡导“一分为三”论、庞朴论证“一分为三”说的直接根源在于对抗“文革”期间登峰造极的“左”倾教条“一分为二”思维。“文革”结束后兴起旨在反对封建专制主义与马列教条主义的思想解放运动,思想文化界深刻反思“文革”中的极端“二分”思维,深度思考如何通过文化推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面对这些敏感而又棘手的时代课题,庞朴深挖中国传统文化、反思“一分为二”思维模式,逐渐走上了探究中国古代辩证法智慧的学术道路,最终融汇以“中庸”为代表的儒家辩证法和以黑格尔、马克思为代表的西方辩证法,创造性地阐释了中国辩证法的精髓一一“一分为三”。总体而言,“一分为三”说是对“一分为二”思维的修正和完善,既是对中国古代辩证法的继承,也是发展了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教条化的“一分为二”过分夸大矛盾的斗争性,而否定强调对立面之同一性的“合二而一”。“一分为三”说则认为,“一分为二”仅仅是认识的初级阶段,虽然正确但不够完善,“一分为二”之后还需一个“合二而一”阶段。作为儒家辩证法的继承,“一分为三”说的根基在于“中庸”,强调“中”“和”“权”,既不执“一”也不执“二”,以达“参”之境界。庞朴基于“一分为三”说的学术实践,主要致力于深入到中国传统文化内部,挖掘传统文化密码“三”之存在性的文史证据。首先是通过对“太一生水”“六番”“五行”“黄帝”等古老而又重大的学术问题的缜密分析,大致梳理出了一条中国“三分”思想形成史;其次是通过对马王堆汉墓、郭店楚墓出土简帛文献的考证、释读,阐明了先秦儒家的“五行说”和“三重道德”思想。除了寻找文化密码“三”的文史证据之外,庞朴还在八十年代“文化热”期间陈述了文化之“时代性”与“民族性”的辩证关系,进而提出了至今仍广受学界认可的文化“三分结构”理论、论证了“忧乐圆融”的中华文化精神。庞朴的“一分为三”说产生过重要的学术影响,且在认识论、实践论、审美观等方面彰显出了中西哲学之异,但完整建设“一分为三”理论体系任重道远。从学术根基上看,“一分为三”说主要奠基于儒家“中庸”思想。庞朴对“中庸”基本形态的创造性阐述在“中庸诠释史”上的学术地位,在于对接融合了中西辩证法、打破了僵化教条的“二分”思维。在很大程度上,庞朴对“一分为三”理论的研究工作推动了中国当代辩证法之“一分为三”学派的形成与发展,但学派内部意见分歧较大,最为根本的是“一分为三”与“一分为多”的包容性问题。“一分为三”说也足进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正本清源,实现了中西辩证法的融合创新。学界对“一分为三”论的批评主要集中于“三”与“二”、“中”与“中介”、“一分为三”与“对立统一”之间的关系问题,尤其是因“一分为三”难与“一分为二”、“一分为多”严格划清界线,且容易泯灭唯物、唯心“二分法”而流于“二元论”等问题,致使“一分为三”理论的建设遭遇阻力。“一分为三”论的学术地位需要更多的理论建设工作方能巩固。作为哲学方法论的“一分为三”说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价值。“三”作为中华传究文化的密码,被揭露、被认识并不是最终目的,它的揭秘将有利于我们更加自觉也发扬、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一分为三”说除了“三分法”和“参”这两个最基本的日常生活与工作方法论外,还有两个极为重要的社会价值。一是,“忧乐圆融”说之“和”的审美境界以及“一分为三”说的和谐原理对于构建社会主义阳谐社会提供了传统文化上的理论资源。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要求我们赋予“三重道德”以新的时代内涵,将“三重道德”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独合贯通起来,成为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有机构成。总之,庞朴从中华“传统文化”中梳理出的中国“文化传统”就是“一分为三”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蕴藏着极其独特的中华文化密码。庞朴从浩瀚的文化史籍中发掘出的中华文化密码“三”及其相关文七理论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创新与建设都具有积极意义。21世纪的中国,要自觉开辟一个超越西方现代性的后工业文明时代,亟需发扬光大中华传统文化所内蕴的人文精神密码——“忧乐圆融”,以此消解市场经齐带来的普遍物质主义倾向、抵抗西方人文主义文化中的负面因素的侵蚀。

李楠[2](2020)在《解构与重建 ——新文化运动与孔学的命运》文中指出中国的近代史是伴随着血和泪开始的。1840年,中国在鸦片战争惨败,被迫与英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从此,中国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地位,沦为半殖民地,不情愿地加入到世界秩序中去,开始了近代史的历程。随后,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让西方帝国在中国取得了政治上、经济上、军事上、文化上等一系列特权。与此同时,西方的科学技术和文化大量地涌进中国,中国传统的社会结构面临崩溃,中国的社会性质也发生了改变,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学在中国社会的权威地位也遭到了威胁。中国未来向何处去?中国的出路在哪里?一批又一批拥有爱国情怀的学人纷纷去探寻中国未来的出路。他们先后从器物层面、制度层面进行了尝试与改良,但都不足以拯救内忧外患的中国。伴随着国内政局的急剧恶化,广大人民的苦恼烦闷,近代中国人把改革的视角转向了文化心理、伦理层面,即转向了代表着中国固有文化的儒家学说。在这一意义语境下,爆发了新文化运动。其实,自19世纪末,一些知识分子就已经对孔子及儒学产生过质疑,他们也进行过一些改良,孔子及儒学的地位也因此受到动摇,但大多都是皮毛的。20世纪前十年,制度层面的变革使得孔子及儒学的地位发生了改变。尤其是在1901年清朝政府推行的“新政”,在客观上加速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1905年,废除科举制,儒学因缺少教育与人才选拔制度的保障,其独尊地位开始动摇。加之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社会黑暗,政治腐败,民族危机加重,封建复辟的逆流越来越嚣张,这让一部分民主主义人士认识到,此时的中国不仅是经济落后,更重要的是思想和文化的落后,民族要觉醒、要复兴,就势必要进行一场思想文化的彻底大革命。思想文化要革命,那么两千年以来一直作为官方意识形态存在的孔子思想势必成为革命的重点。从此,传统儒学面临着空前危机,康有为式的借助基督教的形式改造儒学计划也宣告破产。新文化运动由此开始。在新文化运动中,以陈独秀、李大钊、易白沙、吴虞、胡适等人为代表的文化激进主义者提倡“民主”和“科学”,拥护“德先生”和“赛先生”,试图在中国建立一个真正的民主共和国。他们认为只有提倡“民主”和“科学”,拥护“德先生”和“赛先生”才能拯救中国。而若要达到这一目标,就必须要宣传民主主义的新思想和民主主义的新文化,与此同时,批判封建主义的旧思想、旧道德、旧文化,若要批判封建主义的旧思想、旧道德、旧文化,就必须要批判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陈独秀等人以反对康有为的孔教运动和反对封建帝制复辟为导火索,批判孔子及儒家思想,又由批判孔子及儒家思想,进而否定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他们将儒家思想约化为“三纲”和礼教,认为“三纲”和礼教是儒学的全部,将礼教比作是吃人的。而儒家思想中蕴含着普世价值的仁学、忠怒之道、“五常”等思想,他们并未提及。文化激进主义者对孔子及儒学不遗余力的批判和摈弃,对中国传统文化造成了极大的破坏,这是有史以来中国传统文化的首次猛然断裂。在这场声势浩大的文化运动中,孔子、儒学遭受了巨大的打击,儒学在国人心目中的地位也受到严重动摇,如此之大规模的全盘性反传统主义在其他社会历史中亦从未出现过。然而,任何事情都具有两面性。由于新文化运动而造成的社会的变革与现代化进程对于古老的儒学而言,既是挑战,又是机遇。经历这场运动的洗礼,孔学的这一“解构”也正意味着它的再一次“重生”。这是因为,孔学在被文化激进主义者无情鞭挞和抛弃的同时,客观上却激发了孔子思想的重新崛起。可以说,经此运动“解构”了她与传统的社会制度、家族制度、社会积习等方面的联系。经过新文化运动的洗礼,偶像化的孔子已经开始从人们的思想中淡去,平民化、真实的孔子逐渐呈现在世人面前,这在很大程度上为后人理性、客观地评价孔子创造了条件,也使得儒学开始由传统形态向现代形态过渡。新文化运动之后,文化激进主义者和文化保守主义者围绕着中西文化问题、中国向何处去、儒学能否担当中国救亡图存的重任等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先后出现了中西文化论战、新旧文化观的论争、科学与玄学论战等。随着争论的不断深化,文化激进主义者与文化保守主义者最终分化成了中国马克思主义、自由主义西化派和现代新儒家三大思潮。这三大思潮相互对立又相辅相成,形成了 20世纪中国思想学术界三足鼎立的局面。其中,现代新儒家学派着重于儒家思想的固守和重建,成为新文化运动之后儒学发展的关键性一环,现代新儒家也成为20世纪振兴儒学发展的主要力量。现代新儒家的代表们以现代西方文化为参照,以复兴儒学为宗旨,力图重新诠释孔子学说,使孔子思想重新焕发生机。他们试图通过反省、融合、更新,完成中国传统旧思想的现代转换,并且开始尝试着从新的角度、从哲学的层面,理性地定位孔子及儒学。他们更多地关注孔子思想本身,关注孔子的人生哲学,希望用重振孔子人生哲学的办法来复兴儒学,进而从儒家文化中彰显出中国文化发展的内在理路,构成中国文化的未来走向。在第一代、第二代以及第三代现代新儒家学者的不断努力下,从20世纪初到21世纪初一百年的时间里,儒学在中国本土实现了形成、发展、沉寂以及重新回归和全面复兴。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儒学的种子再一次生根、发芽,展现出一派生机景象,不仅表现在学术领域中知识分子对儒学的新思考和新建构,而且还表现在民间大众之间,民间儒学、大众儒学、乡村儒学等等的兴起,使得儒学又重新走进中国广大人民的日常生活之中。

孙晓美[3](2020)在《曲阜孔子文化节研究(1984-2004)》文中提出纪念孔子,不仅仅是一种活动,更多地承载了对孔子和以儒家思想为主流的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改革开放以后,在曲阜举办的“孔子文化节”,更赋予纪念孔子以现代价值和意义,它是在传统的孔子诞辰纪念活动基础上的变革和升华,在纪念先哲,弘扬与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同时,成为加强国际间文化交流的一个载体。曲阜孔庙的祭孔活动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文化积淀,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为历代统治者所推崇,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的“国之要典”,曲阜孔庙的祭孔活动持续到1948年。1984年以孔子像复原揭幕为契机,于农历八月二十七日举行孔子诞辰纪念活动。此后,这种活动成为定制。2004年政府举行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公祭孔子的纪念活动,是从国家层面对孔子及儒家文化的认同,被称为是“祭孔大典”,孔庙祭典活动逐渐成型,但这并不意味着成熟。新时期孔庙祭典的内涵已经发生变化,仪式也大大简化,在仪式展演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加强文化认同与交流。依托孔庙祭典活动的悠久历史而举办的“孔子文化节”,以纪念先哲为核心,同时将学术研讨、文化旅游、经贸合作融于一体。文化节期间,孔子诞辰纪念与学术讨论会以及孔子学术会堂的开展,大大推动儒学研究的进程。一方面,学者们对儒家思想及儒学史的研究不断深化,研究的范围也趋向于多元化;另一方面,学者们将关注的重点转移到关于儒学现代价值的思考方面,从政治、经济、文明对话、道德伦理、生态、教育等多个方面阐释儒家思想的现代价值以及在建设现代文明中的重要作用。20世纪90年代,时代又赋予孔子文化节新的使命“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政府在举办文化节的同时,营造招商引资的氛围,搭建经贸合作的桥梁,在这样的环境之下,商品的展销、贸易的洽谈成为文化节不可缺少的内容,因此文化节每年都会举办经贸洽谈会及各种推介会、论证会等。随着时代的进步与活动主题的凸显,经贸活动取得显着成果,政府也逐步引入市场机制,调动企业参与的积极性。孔子文化节作为招商引资的平台与媒介,有效地带动曲阜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与经济的发展。

王明华[4](2020)在《王阳明心物关系论探析》文中指出阳明早年立圣人之志,格物失败后对“朱子格物论”始有疑难,直至在龙场危难困境中悟得“圣人之道,吾性自足”,方才解开之前种种通“志”之疑惑。龙场所悟之道的凝练便是“心即理”。“心即理”是统贯阳明心学之基,其将世间万物统摄于人心,阳明由此也延展出其心物关系论。阳明所言之心,即天即性即理即良知。“心即理”“心在物为理”,阳明所言之心是本体论意义上的“心”,是人人具足之本体。阳明所言之物分别为意之所在之物和明觉感应之物,前者多训“物”作“事”字解,多强调的是道德实践意义上的知行合一;后者“物”与“事”往往各指且相互彰显,多强调的是致良知下的“万物一体”。阳明心物关系论主要由“心外无物”与“物外无心”以及“万物一体”三个命题构成。阳明“心外无物”所强调的是“心”对外部客观世界之感通关联,即一种实践行为,客观存在物之意义依靠“心”之彰显。主体之“心”不仅收摄了“物”“事”“理”等事实概念,还收摄了“义”“善”等价值概念,由此延伸出“心外无义”“心外无善”等命题。阳明针对当时静坐之修养工夫所带来的“悬空守静”“喜静厌动”之弊病,进而教人致良知于一切事事物物,强调“事上磨”,阳明“物外无心”之论便由此而来。阳明“物外无心”是本体必落实于工夫的“即用求体”,是在良知前提下,本体与工夫在现实生活中的合一。阳明提出“天地万物俱在我良知的发用流行中”,内含良知与万物的关系。阳明“致良知”提出以后,其心物关系论往往被转化为良知、仁等与万物的关系论,阳明也基于此阐释了己之万物一体思想。阳明创造性的把“万物一体”建立在良知本体的基础之上,在彼此关联、互相感通之关系中,考察与定位人之存在及其价值,并经“拔本塞源”“重建秩序”“大人之学”“圣人之境”四个方面表征出内圣带动外王之为学进路,以人己不分、物我无间、圣愚一致等观点将“一体”观用于社会伦理、社会秩序的重构之中。

张娟[5](2020)在《康有为政治伦理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风云激荡的近代中国,新旧交替、中西冲突使保种、保教、保国成了时代的主题。从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经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中国上演了一幕幕轰轰烈烈的思想重构和社会变革的历史活剧,其核心命题就是救亡图存。康有为作为戊戌维新的核心人物和领导者,是近代政治变革的先驱,他在这一特定的历史时期积极探索社会变革之路,他的政治变革主张既内涵深厚的政治意蕴,又富有精湛的伦理思辨。他的政治伦理思想折射出中国近代社会对个体的重视以及对民权、平等、博爱等价值理念的普遍追求,也昭示了近代中西方伦理思想由交锋到融合的可能。康有为的政治理念并非铁板一块,而是充斥着明显的分歧和断裂。戊戌政变前,他高呼“民权”、“平等”、“博爱”等资产阶级政治价值观来反对封建专制、等级伦理以及禁欲主义,提倡君主立宪政治制度,希冀对腐而不亡的封建君主专制以及等级伦理进行全面的变革。康有为的政治伦理思想是新兴资产阶级在反封建斗争中形成的资产阶级道德,体现了资产阶级要求获得平等的政治地位以发展资本主义的要求,在革命高潮尚未掀起之前,符合时代的发展趋势。这一时期的康有为是站在时代的前列向西方学习救国真理的“先进中国人”。辛亥革命后,君主专制政治退出中国的历史舞台,资产阶级革命迅猛发展,康有为的政治思想却仍停留于原位,固执地把“忠君”与“救国”、“封建皇帝”与“变法”联系起来,皇帝成为变法成功与救亡图存的必要条件,由此他提出“保皇”、“立教”的政治主张,甚至不惜参与违背历史发展的复辟帝制运动,曾经的维新派领导人物退变为最大的保皇派与反动的封建遗老。很显然,康有为后期政治伦理思想的价值诉求已经不再是争取民权与平等,而是侧重于对君主的效忠和对君权的坚守,这无疑是对传统等级伦理的复辟。与顺应了时代潮流与国情发展的革命思潮相比,康有为后期的政治伦理思想具有明显的倒退性与反动性。康有为为何没有继续顺应时代的发展而投入革命,他所谓的保皇、立宪、渐进、改良又是出于怎样的考量,看似矛盾的政治伦理思想背后是否隐藏着连接与贯穿的线索?他于历史交替之际所进行的政治变革与道德转型对于当今的政治改革和社会发展有何警醒与借鉴,这些问题都是我们今天来深入探讨康有为政治伦理思想的原因所在。康有为政治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生而平等的政治伦理基础、君主立宪的制度伦理设计、渐进改良的政治伦理实践以及太平大同的政治理想。贯穿于康有看似矛盾与断裂的政治伦理思想中的线索即“为民”与“为人”的仁道关怀。深受西方社会契约论以及天赋人权论的影响,康有为将国视为民之公产,认为君与民应是对等的关系,均为天下之主。又因人皆由元而生,人在本质上是平等且独立的,由此得出人人皆有自主之权。在生而平等的人类公理指引下,康有为指出非人道的专制政治终将被凸显人地位与价值的民主政治所取代,立宪政治体现了归之于众的政治正义,君主立宪制度则是近代中国在现实国情下能够发扬君主优势以克制激进民主乱相的最佳策略。康有为的政治伦理实践也遵循以“仁”为核心的价值指向,他执着于君主制与改良、反对激进革命的原因就在于最大程度地避免流血与伤民,“保民”、“安民”、“治安为尚”是其主张渐进路径的重要考量。为实现富国以养民,他提出发展物质为近代中国救国之急方。同时,重视“智”在世界竞争中的重要作用,主张近代教育体制改革,主张平民教育与普及教育,通过凸显“智”的先行性来修正儒家传统文化中“仁为本,智为辅”的仁本主义哲学体系;游离于政治实践之外,康有为构建了一幅远高于现实的大同理想社会的蓝图。大同以人人生而平等为构建准则,以仁道进化为前进动力,以“去苦求乐”为终极追求,在政治、经济、社会绝对公享、公有的制度化构建基础上,大同最终实现了德福一致的至乐境界。康有为的现实政治实践意在为国人“救苦”,而社会理想则意在为全人类“救苦”,为全人类谋求幸福是康有为政治伦理思想的最终目的,现实与理想这两条看似平行的思想线最终统一于“救苦”与“求乐”的人道关怀之中。受时代与阶级属性的限制,康有为的政治伦理思想具有无法避免的历史局限与理论缺陷:他努力吸收西方的新文化和新观念,却又固执地将其镶嵌在传统文化的框架之中,带有“旧瓶装新酒”的色彩,反映了其革新思想的不彻底性;他宣扬民主与民权,却又顽固地坚守君主立宪;他设计了大同理想社会,却又用三世进化理论将其置于空想。总之,康有为的政治伦理思想具有进步与保守的两面性,由于这些局限,导致他后期政治伦理思想明显的倒退与反动。他的政治伦理思想反映了近代思想变革的历史悲剧,但也是一种历史的探索,通过分析他的政治伦理思想,我们能够感受到他深厚的学识涵养与强烈的爱国爱民情怀结合下所产生深邃洞见、他审视世事的理性精神、贯穿于其思想体系中的仁道情结与人道关怀、对人欲的认肯以及以“人”为政治价值核心的确立。这些积极的因素,值得后人借鉴。

邓林[6](2018)在《戴震《孟子字义疏证》新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孟子字义疏证》(以下简称《疏证》)承载了戴震对儒家之“道”的追求,是戴震一生最为重视的着作。本文将戴震及其《疏证》置于儒学的历史脉络与理论视野下进行考察,分别从着作的“背景”、“内容”、“宗旨”与“意义”四个方面进行探讨。先说《疏证》的“背景”。戴震受到清初以来儒学新风的影响,尤其是继承了顾炎武“理学,经学也”一语的精神要旨,即依“经”求“理”,将“理学”纳入“经学”之中。清代有所谓的“汉宋之争”,原本只是在儒家经学的范围内来说的,代表了宗主“汉学”与“宋学”两种不同的治经取向,后来逐渐演化为“考据”与“义理”相争的流俗之见。但无论是在哪一种意义上,戴震始终都未曾陷入“汉宋之争”,所谓“尊汉反宋”的晚年论学转向其实也并不存在。相比“汉宋之争”而言,“儒释之辨”才是戴震及其《疏证》真正关心的问题。士林佛学是乾隆年间兴起的一股“潜流”,代表人物彭绍升就曾与戴震辩论儒佛问题。戴震的“儒释之辨”主要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正陆、王之失;二是辟老、释之说;三是辨儒、释之界。再论《疏证》的“内容”。戴震在《疏证》中有“破”也有“立”,既批评和修正了程朱理学的若干理论错误,也借助“字义”的疏解提出了许多自己的义理见解。在晚年戴震与宋明理学的关系问题上,通过以《疏证》为核心的文本分析可以发现,传统的“反理学”说存在需要补充或修正的地方,如:戴震对待“程朱”与“陆王”是有差别的;戴震对程朱理学的批评只针对“其言”,却始终礼敬“其人”;戴震与程朱之间在本质上是貌离而神合的。另一方面,戴震“反理学”虽然立足于学术批评,但其批评目标最终指向的是社会现实。这一点在《疏证》中体现得尤为明显,主要表现在:一是戴震有意凸显理学的最大危害是“祸民”,二是戴震的批判矛头直指“今之治人者”。在《疏证》中,戴震提出的以“人心”为中间环节的理论逻辑既是他用来连接学术与现实之间的桥梁,也是其“反理学”的重要理论依据。再谈《疏证》的“宗旨”。《疏证》的着述宗旨核心在于“闻道”,回归以六经、孔、孟为代表的原始儒学传统。《疏证》书题标举“孟子”是戴震有意为之的,《疏证》尊孟主要有三个缘由:一是作为戴震用来“援据”的主要“经言”依据;二是作为戴震建构的儒家道统论中的先师人物;三是作为戴震的学术宗主。在《疏证》的“闻道”宗旨问题上,由于戴震承认“经”是“道”的承载者,故而求“道”就只能以治“经”作为基本途径,由字义训诂入手的解经之法也就成为了求道的基本方法。《疏证》将“道”分为“天道”与“人道”,然后用“性”作为沟通二者之间的中介。但是,戴震所说的“道”大体上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是类似于“本原”的“道”,二是类似于“真理”的“道”,在后者的意义上才是指向《疏证》的“宗旨”。而且,戴震追求的儒家之“道”还存在两种取向值得注意:一是理论性的“原儒”取向,二是现实性的“经世”取向。最后讨论《疏证》的“意义”。戴震作《疏证》在儒学史上不仅有“批评”的价值,也具有“建设”的意义。《疏证》的主要思想贡献是在“生生”、“民本”与“教化”等方面实现了对儒家思想传统的“保守”与“开新”。近代以来,《疏证》中的义理内容已然成为了各种“戴震哲学”论述的基础。从《疏证》的现代学术价值着眼,如果要在“戴氏之义理”的基础上再发展出某种现代哲学,“情感哲学”(或“情欲哲学”)与“语言哲学”可以代表两个较有潜力的理论方向。

姚勇[7](2017)在《述礼作仁 ——孔子哲学思想历史性展呈之仄论》文中研究说明本文的研究内容是孔子哲学思想中“礼”、“仁”之意涵及其关系。所运用的研究方法是作为方法论视域的历史性“展呈”。经过比较深入的文本阐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是“述礼作仁”。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哲学家的孔子,其思想兼具自觉性和系统性。他自觉对古代历史文化进行了反复、深入地思索,从而提出了以“礼”、“仁”为主干的系统性的思想学说。在遵循传统、阐述传统的“述”和创作新物、阐扬新物的“作”之间,孔子选择了“述而不作”的态度,其实质却是“既述且作”。本文为了深入解读《论语》选取了作为方法论的历史性“展呈”此一视域。“展呈”体现着由展开之横向与呈现之纵向所建构的立体性,其意义基于时间而生成,是兼具“横向”、“纵向”、“立体”三向度和“共时性”、“历时性”、“整体性”三维度的方法论式的理论视域。本文对相关研究文献进行了回顾和梳理。在礼、仁的意涵上,认为“礼”是偏向于外在的、群体的社会规范,“仁”是偏向于内在的、个体的道德规范。在礼、仁的关系上,论述可被归纳为三种不同的型类,分别为“仁本说”、“礼本说”和“仁礼统一说”。通过从字形、字音与字义相统一即考据式的视角出发而对“礼”、“仁”的原初意涵的梳理和分析,可知:其本字为“豊”而由“示”、“豊”会意兼形声而构成的“礼”的原初意涵是侍奉神灵从而获致福佑,意谓人应当遵循的具有宗教性的规范,体现的是神、人之间的宗教性关系。其本字为“(?)”而由“人”、“心”会意兼形声而构成的“仁”的原初意涵是密切的亲爱之情,意谓人应当践行的具有社会性的行为,体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性关系。孔子关于“礼”、“仁”之意涵及其关系的论说大致分划为两个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的阶段。第一阶段的两个时期界划于孔子由讲学授徒而出仕、从政于鲁国,第二阶段的两个时期界划于孔子由流浪列国而返回于鲁国。分划为两个阶段的孔子思想途程是:以“礼”居于主导地位的第一阶段,以“仁”居于主导地位且“礼”、“仁”关系呈现出复调错织的第二阶段。第一阶段的三个时期分别界划于孔子设教授徒和孔子由讲学授徒而出仕、从政于鲁国,第二阶段的两个时期界划于孔子由流浪列国而返回于鲁国。在早年的学习活动中,孔子对“礼”的内容理解侧重于“礼”的“宗教性”(规范人、神关系),对“礼”的态度持信仰的取向。在中年的授徒讲学的教育活动中,孔子对“礼”的内容理解侧重于“礼”的“伦理性”(规范人、人关系)和“政治性”(规范人、群关系),对“礼”的态度持理论的取向。在中年的鲁国的政治活动中,孔子对“礼”的内容理解侧重于“礼”的“伦理性”和“政治性”,对“礼”的态度持实践的取向。面对往昔的阅历和当下的困顿境遇,孔子对“礼”进行了深刻的省思与突破,进而凸显、彰着了意蕴深厚的“仁”。孔子对“仁”之意涵的理解和论说呈现出复杂的多元化的面向。综括《论语》全文,孔子对“仁”之意涵的理解和论说大体上可以被归纳、诠解为四个面向,即“仁”的内容、特性、效果和典范。首先,“仁”的具体内容具有政治的维度和修养的维度。其次,“仁”的特性表现为注重自我践履和对其他道德或美德具有超越性和基础性。再次,“仁”在政治实践和个人修养上都具有重要的效果。最后,“仁人”的典范是具有高度的道德情操和煊赫的政治事功的古代的圣贤。在孔子一生的思想途程中,他对“仁”、“礼”之意涵及其关系的理解和论说是不断发展变化着的,可能并不具有“一以贯之”的、线性的中心思想。在其晚年,他对“礼”、“仁”关系的理解与论说呈现出由单一主导到维度不同、侧重点不一的动态变化的、双向多元的复调错织的样态。

刘笑丹[8](2017)在《孔子仁学思想的当代价值—立足《论语》文本的考察》文中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做人的思想工作,核心关注人的道德和信仰;思想政治教育主要解决中国人的道德和信仰问题,必须植根中华文化传统。在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立足神祉、土地和常识基础上的各流派思想激荡碰撞,辩鉴融通,形成以儒家思想为主轴的文化传统。《论语》是表达儒家思想的原初经典,集中阐述了以仁为中心,以礼为形式,由孝、忠、信、义、和、恕等道德信仰拱卫支撑的一套价值建构及理论体系,润泽五千年华夏文明连绵不断,持续繁荣,引领前现代社会世界文明潮流,并蕴含许多通达现代性乃至后现代性的宝贵思想资源,“仁”与“人”之间内在统一关系就是这种宝贵思想资源的基本内核。“仁”的中心是“人”,仁学实为人学,即研究人的学问。“仁”是作为规范“人”行为的道德准则而存在的,同时,“人”之于“仁”亦有其客体性、主体性乃至个体性特质,二者交织缠绕,贯穿仁学始终。遗憾的是,这些现代性特质被传统文化,尤其是传统仁学的等差性结构所遮蔽,甚至扼杀,亟待实现创造性转换。孔子仁学思想对当代社会具有借鉴价值,其对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助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好践行、以及化解“现代性之隐忧”都是可供借鉴的宝贵思想资源,这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根植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以及化解社会转型时期价值迷失,促使中华文明延绵不绝,均有重要意义。

张天明[9](2016)在《中国传统教学思想研究的百年沉浮(1912-2014)》文中研究指明中国传统教学思想是中国教学论的文化根基。对这一文化根基的研究,是基于文化传承进行的与时俱进的诠释和探索,是中国教学论发展的基础研究。而中国传统教学思想研究之研究,是指从学术史角度对“中国传统教学思想研究”进行的梳理与审视,是中国传统教学思想学术研究发展的内在要求,是我国教学改革立足“本土根基”的实践需要,是中国特色教学理论构建与形成的应然选择,是中华民族教学自信培育与提升的重要途径。但到目前为止,人们对百年中的中国传统教学思想研究只是进行了较为零星地探讨。为此,有必要从学术史视角对中国传统教学思想百年研究的变化沉浮展开系统梳理,总结其中的利弊得失,以便为中国传统教学思想的未来研究和现代转换提供基础与参考。百年中国传统教学思想研究经历了三大时期:第一个时期为1912-1949年的“沉寂与兴起”时期。该时期的传统教学思想研究在“全盘西化”、“文化本位”、残酷战争等因素影响下先后经历了沉寂、兴起、微弱延续三个阶段。该时期的研究进展主要体现于三个维度:一是专题研究初步兴起。传统教学目的研究阐释了“闻道”和“育人”,但较为零散;传统教学原则方法研究整体相对繁荣,学法研究初步显现;有关传统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时机、考试等其他思想研究有所涉及,但论述不多。二是比较类研究处于“表层对比”层次。虽出现了许多比较类的研究,但主要是追求民族教学自信下思想本身的对比。三是研究视角上史观多样。研究开始运用了实证史观、进化史观、实用史观、唯物史观等史学观点,不过,史观之外的其他视角非常缺乏。虽然该时期研究取得了较大成绩,但如下问题不得不让人思考:传统教学思想研究基本藏匿于教育思想研究之中;研究主要在教育史领域中展开,而极少进入教学论的学科视域;研究多为解读性研究,缺乏真正的实践教学运用;传统教学思想研究与外国教学理论研究呈现出难以融合样态。第二个时期为1949-1976年的“缓行与异变”时期。该时期的研究在“全盘苏化”、“中国化”、“革命化”等因素影响下先后经历了冷落、缓行、异变三个阶段。整个研究时期,相关论着不多,进展缓慢。该时期出现了学而不厌、启发教学、师生关系、闻道与行道、教学活动史等方面的研究专文,首部传统学习思想研究专着问世,传统教学思想研究初步独立。但是,该时期传统教学思想批判性“研究”铺天盖地,比较类研究集中于儒家教学思想与法家教学思想之间的对比。经过对这段时期的研究进行梳理后发现,该时期的研究在发展态势上处于踟蹰状态,研究总体“下沉”,但以潜隐的方式继续前行;研究性质逐步走向了异变,在文革时期达到高峰;研究主体的整体学术心态呈现出鲜明的“纠结”特征。第三个时期为1977-2014年的“恢复与发展”时期。该时期研究在“拨乱反正”、“国学热”、“本土化”等因素影响下逐步从恢复走向发展,进而达到相对兴盛。研究进展主要体现在三个维度:一是研究总体上走向独立化与体系化,出版了多部传统教学思想的相关学术着作;二是专题研究“百花齐放”。传统教学目的研究兼有整体与细微,开始延伸到“自然”层面;传统教学过程研究出现多种阶段论,其本质观也渐受重视;传统教学内容研究深入细化,出现总体概述和纵向梳理,阴阳学教学内容受到重视;传统教学原则与教学方法研究全面繁荣,古代读书法备受关注;教学艺术日渐受到重视,出现了禅宗教学艺术的专门研究;教学主体研究上,教师研究集中于社会地位和德能素质,师生关系研究主题和视角有所拓展。此外,其他方面的专题研究也取得一定进展。三是比较类研究涉及更多主题与人物,开始深入到文化内层。该时期的研究取得了很大成绩,看上去非常繁荣,但这种“繁荣”却令人担忧:其研究论着数量的飙升只是相对于以往研究绝对性的数字增长,这些论着在研究内容上内含大量重复,其所谓内容之丰富并非完全真实,而是具有一定的虚假性,且其研究话语的表达西方化,缺少中国自身话语的运用。纵观百年,我国传统教学思想研究呈现出“高-低-高”的起伏态势,研究从“教育藏匿”走向“教学独立”,研究从重于“教学”走向偏重学习,研究从重于事实叙述转向重视问题评论,研究从思想本身走向文化内层。百年里,我国传统教学思想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着很多问题:重复性研究较多,许多主题未能拓展细化;研究地位边缘化,传统教学思想长期缺乏应有的重视;研究材料挖掘不够,原始材料与外延材料忽缺;研究视角与方法依然狭窄,难以对传统教学思想做到客观审视;研究话语他者化和政治化,非科学性显着。鉴于此,我国传统教学思想未来研究应该在如下几个方面努力:注重已有成果的学术梳理,挖掘原始典籍之教学本意,构建中国特色的教学话语,加强研究视角与方法的多维运用,强调中外教学思想的融合创生。

姜普敢[10](2014)在《王阳明心学思想及其实践性研究》文中指出宋明儒学从程朱理学发展到阳明心学,是一次重要的哲学转向,在宋明理学内部呈现出了新特征:“道”不在外,而在内、在心,形而上与形而下是充分贯通的。王阳明一生的志业就是读书学圣贤,实现儒生的两大理想:“内圣”与“外王”,达到“立德、立言、立功”的境界,确实也做到了“三不朽”。学者对王阳明思想理论的研究已非常丰富,但对其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仍有很多值得探讨空间,因此本文以王阳明的实践为研究主轴、辅之以阳明心学的义理梳理,着重探讨阳明心学的实践价值。首先,通过王阳明所处时代背景和成长历程,梳理时代和成长对其理论形成的影响,进而依据原着文本来说明其思想的前后三变如何一以贯之体现其“做第一等事、第一等人”的终极理想,以此说明其坚定的意志、追求理想的动力、成就人生价值的执着与其一生实践成就的密不可分。其次,通过对阳明心学思想“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与“四句教”等内涵的解读,分析其思想在作为儒家道统继承者如何与宋儒(以程朱理学为主)思想发生碰撞并分野,进而开始反思,在回归孔孟,承接陆九渊思想的基础上建构出自身特色的心学体系。本文透过历史分析法探究阳明心学与孔子、孟子、大学与中庸的思想关系,由此来梳理宋明心学一派的脉络,从程明道“天地万物浑然一体”,谢上蔡“心与天地同流、体与神明为一”,陆象山“复其本心,先立其大”、“心同理同”以及陈白沙“静中养出端倪”的“自得之学”与阳明心学的内在关系。从核心范畴上讲,陆王思想在义理上并无太大分歧,差别只是在实践工夫的方法和次第上有所不同。阳明心学要建立一个“虚灵不昧,众理具而万事出”的“心”。透过心的发用,世界万物与人产生了关系,而世界也从一个本然世界转化成意义世界,这就是王阳明所说“仁者以天地万物一体,使有一物所失,便是吾仁有未尽处”。阳明心学是即工夫即本体、体用一源、知即行、行即知的一体论述,本文尝试在建构其本体论的良知学同时,亦阐述了其工夫修养论的精随,并藉此展现其思想义理最重要的价值仍是在致良知的知行合一之论上。再次,王阳明在外王的表现是儒生的典范,实现了历代儒家的夙愿:治国平天下,可与其良知学并传于世。本文又从王阳明在军事、政治、经济、教育等具体实践作为来说明其外王成就的丰功伟绩着手,其哲学思想是其外王实践的根基,其成就更是其心学妙用的外在展现,论述了其外王成就(杀山中贼)与其内圣思想(杀心中贼)是合二为一的,从未分为二事,并论述王阳明如何从“立君行道”转化为“立民行道”,进而建立了“四民同道”的新价值体系。最后,以在王学后人影响较大的泰州学派对阳明心学的继承和转化作为结论。反思了安身保身的泰州学派为什么却是中国历史上几个极少的为真理而杀身成仁的学派,论述了为什么这种矛盾性是对阳明心学的继承和发展。

二、生命之“和”——孔子“人学”思想再评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生命之“和”——孔子“人学”思想再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庞朴“一分为三”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思路与论文框架
第一章 破“左”倾教条迷雾:“一分为三”说产生的历史背景
    第一节“文革”时期“一分为二”思维的泛滥
        一、“矛盾论”庸俗化为“一分为二”
        二、“评法批儒”运动中登峰造极的“二分”思维
    第二节 两次“合二而一”大讨论的来龙去脉
        一、“文革”前的“合二而一”大讨论
        二、“反封建”运动中“合二而一”大讨论的重启
    第三节 “文化热”及文化保守主义的兴起
        一、“文化热”与传统文化再审视 30二、当代文化保守主义的现实诉求
        二、当代文化保守主义的现实诉求
第二章 跳出一元主义窠臼:庞朴“一分为三”说的学术进路
    第一节 由马列主义转入中国哲学史
        一、自黑格尔回到真实的“否定的否定”
        二、开启探究中国古代辩证思想的历程
    第二节 从“二”到“中”:“一分为三”说的发轫
        一、反思“文革”及对“二分”思维的批判
        二、“一分为三”的最初提出与《“中庸”平议》
    第三节 走向多元主义文化保守主义
        一、庞朴对1980年代“文化热”的反思
        二、倡导和而不同以超越各种一元主义
    第四节 “一分为三”说的建构与完善
        一、庞朴对“一分为二”的总体认识与批评
        二、理论梳理与思想考释的终极成果——“三分学说史”
        三、庞朴“一分为三”说的哲学观概述
第三章 通达辩证之三境界:庞朴“一分为三”说的核心观念
    第一节 “一分为三”的理论基石是“中庸”
        一、“中庸之道”与调和“两端”的折衷主义之辩
        二、孔子评价与“中庸”的四种基本形态
        三、庞朴的“中庸”诠释特色及在“中庸解释史”上的地位
    第二节 “一分为三”的中心思想是“不执一”
        一、“一”与“执一”的内涵
        二、“执一”的两种表现:极端与片面
        三、“不执一”:尚中但不执于中
    第三节 “一分为三”的修养境界是“辩证之三
        一、“三”代表“中”
        二、“三”代表“圆融”
        三、“三”代表动态平衡
第四章 探索中华文化密码:庞朴“一分为三”说的学术实践
    第一节 庞朴对文化密码“三”的探源
        一、“太一生水”的辩证性
        二、混沌与黄帝的思想交织
        三、六峜→五行→阴阳
    第二节 庞朴对儒家“三重道德”的挖掘
        一、天人三式与“三重道德”
        二、“三重道德”内容体系:“六德”“四行”“五行”
        三、儒家“三重道德”的内在关系及现代解构
    第三节 基于“一分为三”说的中国文化理论
        一、文化的“三分结构”理论
        二、“忧乐圆融”的中华人文精神
第五章 建设一分为三理论:庞朴“一分为三”说的推进与争鸣
    第一节 “一分为三”学派的内部辩难与发展
        一、雷正良、杨远富的“一分为多”论与庞朴的批评
        二、周德义对“一分为三”认识观的发展及对庞朴的批评
    第二节 建设“一分为三”理论的可能性探究
        一、理清“一分为三”与对立统一规律的纠缠关系
        二、学界对“一分为三”论的几条批判
        三、建设“一分为三”理论的阻力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庞朴重要论文首版情况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学术论文发表目录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2)解构与重建 ——新文化运动与孔学的命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意义和目的
    二、研究现状分析
    三、创新点
第一章 孔学地位的升降隆替与新文化运动的由来
    一、孔学在近代社会变革中的升降隆替
        1. 鸦片战争前后今文经学的复活与孔子的重读
        2. 太平天国运动时期汉学与宋学的消长
        3. 洋务运动时期孔子及儒学与“数千年未有之变局”
        4. 戊戌维新时期对孔子及儒学的触动与改造
    二、辛亥革命前后尊孔与反孔的对峙
        1. 革命派对孔子及儒学的批判
        2. 国粹派对孔子和儒学的态度
        3. 无政府主义对孔子的批判
        4. 辛亥革命后出现的尊孔复古论思潮
第二章 新文化运动与“打倒孔家店”
    一、《新青年》创办与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1.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2. 《青年》杂志的创办
    二、“打倒孔家店”——对孔学的极端否定
        1. 陈独秀对孔学的批判
        2. 李大钊对孔学的批判
        3. 易白沙对孔学的批判
        4. 吴虞对孔学的批判
        5. 胡适对孔学的批判
        6. 鲁迅对孔学的批判
        7. 钱玄同对孔学的批判
    三、“礼教吃人”——对中国文化的彻底否定
    四、新文化运动的反思
第三章 “昌明孔学”与中西文化之争
    一、激进与保守——中西文化之争
        1. 中西文化论战
        2. 新旧文化观之论争
        3. 科玄论战
    二、“昌明孔学”——东方文化派对孔学的坚守
        1. 东方文化派出现的原因
        2. 东方文化派的特点
        3. 东方文化派的“昌明孔学”
        4. 反对定孔教为国教
        5. 东方文化派的历史意义
    三、“昌明国粹,融化新知”——学衡派对孔学的挺立
第四章 新儒家的兴起与孔学的重生
    一、对狭义的文化保守主义的责斥
        1. 什么是文化保守主义
        2. 新文化运动时期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的发展
        3. 现代新儒学的兴起
    二、对文化激进主义的批判
    三、为孔子出头与现代新儒家学派的形成
        1. 为孔子出头
        2. 现代新儒家学派的形成
第五章 20世纪孔学的命运
    一、新文化运动与百年孔学
    二、否定与传承的变奏
    三、情感与理性的纠结
    四、理想与现实的张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3)曲阜孔子文化节研究(1984-2004)(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创新之处
一、曲阜孔子文化节的“来龙去脉”
    (一)曲阜孔子文化节的兴起
        1.时代背景与文化土壤
        2.政府支持与旅游开发
        3.历史遗迹与区域资源
    (二)曲阜孔子文化节的发展
        1.文化节起步
        2.节庆成规模
二、曲阜孔子文化节中的祭典活动
    (一)历史上的曲阜孔庙祭典活动
        1.曲阜孔庙的建立及动能
        2.历史上的曲阜孔庙对孔子的祭典活动
    (二)新时期曲阜孔子文化节祭典活动的举办
        1.孔子文化节祭典活动的探索
        2.孔子文化节祭典活动的丰富与发展
    (三)文化展演的表达
        1.祭典内涵的转变
        2.文化认同与交流
三、曲阜孔子文化节中的学术交流活动
    (一)孔子诞辰纪念与学术讨论会
        1.儒家思想及儒学史研究
        2.儒学的现代价值思考
        3.儒学在未来社会的前景
    (二)孔子学术会堂的举办
        1.主讲人群体考察
        2.孔子与儒家思想剖析及价值
四、曲阜孔子文化节中的旅游与经济活动
    (一)营造招商氛围与环境
        1.旅游资源的盘活
        2.基础设施的完善
        3.经贸平台的打造
    (二)经济活动的发展
        1.发展环境分析
        2.经济主题的凸显
        3.市场机制的注入
    (三)招商引资的文化节
        1.搭建合作桥梁与洽谈交流平台
        2.文化旅游深探与旅游效益显着
        3.产业结构调整与相关产业发展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4)王阳明心物关系论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创新点与不足
第一章 龙场悟道与“心外无物”
    第一节 立必为圣人之志
    第二节 对朱子格物论之疑难
    第三节 龙场所悟之道
第二章 阳明所言之心
    第一节 心之本体
    第二节 立言宗旨
    第三节 心在物为理
第三章 阳明所言之物
    第一节 意之所在便是物
    第二节 明觉之感应谓之物
第四章 阳明心物关系论
    第一节 心外无物
        一、心外无物之内涵
        二、心外无物之外延
    第二节 物外无心
        一、物外无心之由来
        二、物外无心之内容
    第三节 阳明之万物一体思想
        一、拔本塞源
        二、重建秩序
        三、大人之学
        四、圣人之境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5)康有为政治伦理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研究的依据和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三、研究的方法和思路
    四、研究的创新点和难点
第一章 康有为政治伦理思想产生的背景
    第一节 近代中国的历史剧变和时代主题
        一、内外交困的生存危机
        二、“天命论”衰弱带来的价值危机
        三、救亡图存的时代主题
    第二节 康有为的学术历程
        一、幼年家庭影响
        二、师从朱次琦
        三、广涉西学新思想
        四、转向今文经学
    第三节 近代中国政治伦理思想的冲突与转折
        一、传统儒家政治伦理思想的衰败
        二、近代西方政治伦理思想的东传
        三、近代中国新旧政治伦理的交锋
第二章 康有为政治伦理思想的理论来源和哲学基础
    第一节 中国传统思想渊源
        一、先秦儒家政治伦理思想
        二、今文经学托古改制理论
        三、佛教的慈悲平等观念
    第二节 西方近代思想的影响
        一、民主政治价值观念
        二、自然科学理论
        三、空想社会主义思想
    第三节 政治伦理的哲学基础
        一、以元统天的本体论
        二、爱恶自然的人性论
        三、天欲人理的理欲观
        四、三世进化的历史观
第三章 生而平等的政治伦理理论基础
    第一节 人人平等——平等为先验之公理
        一、平等思想的本土源流
        二、平等为人类之公理
        三、平等之法最益于人道
    第二节 天赋民权——人人有自主之权
        一、中国民权思想的缘起
        二、人人有自主之权的论证
        一、国非一人一家所得私有
        二、以君主之法行民权之意
第四章 君主立宪的制度伦理设计
    第一节 破旧立新——专制政治的必然灭亡
        一、君之专制其国鱼肉其臣民
        二、废除专制为人道之所以然
    第二节 立宪政治——归之于众的政治正义
        一、中国宪政思想的缘起
        二、宪政者合君民而共治
        三、归之于众的政治正义
    第三节 君主致治——扬君之势的现实策略
        一、升平之世必君主立宪
        二、千年制度非一日可除
        三、共和之制今必不可行
第五章 渐进改良政治伦理实践的救国方略
    第一节 渐进改良——治安为尚的路径选择
        一、共和之制共争共乱
        二、先求不乱而后求治
        三、三世进化的渐进性
    第二节 物质救国——近代中国的救国之方
        一、中西道义论与功利论的冲突
        二、发展物质为救国之急药
        三、欧美胜于物质中国胜于道德
    第三节 以智为导——智统四端的伦理文化
第六章 太平大同的政治理想
    第一节 众生平等——均平主义的制度构建
        一、平等的制度构建
        二、平等的实现路径
    第二节 去私为公——天下大同的社会构想
        一、去私为公的经济正义
        二、天下为公的政治公正
    第三节 以仁为本——顺乎人道的为政理念
        一、“本体论说”的新立意
        二、“仁道进化”的新构想
    第四节 去苦求乐——德福一致的终极关怀
        一、去苦求乐的终极追求
        二、德福一致的最终实现
第七章 康有为政治伦理思想的历史局限与当代启示
    第一节 历史局限与理论缺陷
        一、对资产阶级政治思想实质的掩盖
        二、对中西方政治伦理思想认识与利用的扭曲
        三、君主立宪制度表象与实质之间的相悖
        四、政治伦理思想进步与保守的两面性
        五、后期政治伦理思想的倒退与反动
        六、大同社会理想的空想与虚妄
    第二节 历史价值
        一、强调了政治伦理的价值基础是以人为本
        二、提倡以理性指导社会改造
        三、启迪了近代的政治变革
    第三节 当代启示
        一、政治伦理的建构要吸收本土文化资源
        二、政治改革要顺应国情与大势
        三、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需有创新精神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6)戴震《孟子字义疏证》新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缘起:戴震学术形象变迁的反思
    1.2 现状与问题:《疏证》专题研究述评
    1.3 选题价值与研究思路
    1.4 主要内容与创新之处
第2章 《疏证》的背景
    2.1 清初以来的儒学新风
        2.1.1 明清之际学风的转变
        2.1.2 “经学即理学”说
        2.1.3 考证学典范及其超越
    2.2 汉宋之争的问题
        2.2.1 汉宋之争的由来
        2.2.2 汉宋之争的意涵
        2.2.3 戴震的不争汉宋
    2.3 儒释之辨的问题
        2.3.1 士林佛学的兴起
        2.3.2 戴震与彭绍升之辨
        2.3.3 儒释之辨的三个层次
第3章 《疏证》的内容
    3.1 《疏证》对“理”的诠释与修正
        3.1.1 “理”的疏解与区分
        3.1.2 驳“如有物焉,得于天而具于心”之“理”说
        3.1.3 “理气之辨”
        3.1.4 “理欲之辨”
    3.2 戴震“反理学”说再考察
        3.2.1 “反理学”说的由来与问题
        3.2.2 “程朱”与“陆王”的差别对待
        3.2.3 “敬其为人”,针对“其言”
        3.2.4 貌离神合:戴震与“程朱”之同
    3.3 《疏证》“反理学”的现实指向与理论逻辑
        3.3.1 “反”的重心:“祸民”
        3.3.2 “理学”的主体:“今之治人者”
        3.3.3 理论逻辑:“人心”居中
        3.3.4 附论:戴震学术思想分期的问题
第4章 《疏证》的宗旨
    4.1 《疏证》尊孟的缘由
        4.1.1 作为经言依据
        4.1.2 作为道统先师
        4.1.3 作为学术宗主
    4.2 《疏证》的“闻道”之旨
        4.2.1 “闻道”的途径与方法
        4.2.2 《疏证》对“道”的论述
        4.2.3 “道”的层次与两种取向
第5章 《疏证》的意义
    5.1 《疏证》对儒家思想传统的保守与开新
        5.1.1 生生:“遂其生”的仁德与“相生养”之道
        5.1.2 民本:“自下摩上”的视角与“人”的隐现
        5.1.3 教化:“正人心”的志业与“美言”的警惕
    5.2 从“义理”的探索到“哲学”的基础
        5.2.1 “戴氏之义理”的探索
        5.2.2 胡适的“新哲学”说及其问题
        5.2.3 “情感哲学”与“语言哲学”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7)述礼作仁 ——孔子哲学思想历史性展呈之仄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题解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述礼、作仁之义析
    第三节 展呈、仄论之义解
    第四节 小结
第一章 综述礼、仁之意涵及其关系诸论说
    第一节 仁本说
    第二节 礼本说
    第三节 仁礼统一说
    第四节 上述三种论说之检讨
    第五节 小结
第二章 礼、仁释义
    第一节 释义之必要性
    第二节 礼之义释
    第三节 仁之义释
    第四节 小结
第三章 孔子哲学思想历史性展呈之“述礼”(上)
    第一节 思想途程与阅历途程之分划
    第二节 殷、周礼之演变
    第三节 早年时期的学习活动与对礼的信仰取向
    第四节 小结
第四章 孔子哲学思想历史性展呈之“述礼”(下)
    第一节 中年时期的教育活动与对礼的理论取向
    第二节 中年时期的政治活动与对礼的实践取向
    第三节 小结
第五章 孔子哲学思想历史性展呈之“作仁”(上)
    第一节 列国流浪
    第二节 省思与突破
    第三节 小结
第六章 孔子哲学思想历史性展呈之“作仁”(下)
    第一节 仁之彰着
    第二节 仁之意涵
        一、仁的内容
        二、仁的特性
        三、仁的效果
        四、仁的典范
    第三节 复调错织的礼、仁关系
    第四节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学术简历
致谢

(8)孔子仁学思想的当代价值—立足《论语》文本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意义
        1.文化传承意义
        2.现实意义
    (二)学术史综述
        1.境外研究现状
        2.国内研究现状
    (三)创新与不足之处
        1.创新之处
        2.不足之处
    (四)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方法
        2.比较研究方法
一、《论语》中的“仁”及孔子的仁学思想
    (一)“仁”字探源及本义分析
        1.“仁”字探源
        2.“仁”字本义分析
    (二)《论语》中“仁”的阐述
    (三)孔子仁学思想之具体表现形式
        1.孝—本义之仁
        2.礼—形式之仁
        3.忠—国家之仁
        4.信—交往之仁
        5.义—原则之仁
        6.和—境界之仁
        7.恕—普世之仁
    (四)本章小结
二、《论语》中的“仁”中之“人”
    (一)“仁”的中心是人
        1.“人”是“仁”的行为载体
        2.“仁”是“人”的心理意念与行为规范
    (二)“仁”中之“人”的客体性
        1.“人”之于“仁”的对象性
        2.“人”之于“仁”的延伸性
        3.“仁”中之“人”的关系性
    (三)“仁”中之“人”的等差性
    (四)《论语》中“人”的主体性和个体性精神
三、孔子仁学思想的当代价值
    (一)孔子仁学思想对于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意义和价值
        1.丰富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理论
        2、以“仁”之力培养健全人格
    (二)孔子仁学思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会与贯通
        1.“仁”与核心价值观的融通互鉴
        2.以“仁”之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孔子仁学思想对化解现代性困境的意义和价值
        1.现代世界的困境
        2.以“仁”之力化解现代性之隐忧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9)中国传统教学思想研究的百年沉浮(1912-2014)(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一、论文选题的缘由
        (一) 中国传统教学思想学术研究发展的内在要求
        (二) 我国教学改革立足“本土根基”的实践需要
        (三) 中国特色教学理论构建与形成的应然选择
        (四) 中华民族教学自信培育与提升的重要途径
    二、研究的基本现状
        (一) 传统教学思想研究之研究的发展概况
        (二) 传统教学思想研究之研究的内容梳理
        (三) 传统教学思想研究之研究存在的问题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沉寂与兴起:1912-1949年的传统教学思想研究
    一、研究的发展脉络:沉寂--兴起--微弱延续
        (一) 清朝晚期传统教学思想研究的开端
        (二) 1912-1927年传统教学思想研究的沉寂
        (三) 1928-1942年传统教学思想研究的兴起
        (四) 1943-1949年传统教学思想研究的微弱延续
    二、研究的主要进展:专题研究初兴·表层对比·史观多样
        (一) 传统教学目的研究:零散性地阐释“闻道”和“育人”
        (二) 传统教学原则方法研究:整体相对繁荣与学法研究初步显现
        (三) “边缘化”教学专题研究:简要探讨中潜含着较大发展空间
        (四) 比较类研究:追求民族教学自信下的“表层对比”
        (五) 研究视角:史观解读的多样与其他视角的缺乏
    三、研究初步兴起之反思
        (一) 传统教学思想研究基本藏匿于教育思想研究之中
        (二) 传统教学思想研究主要在教育史领域中展开
        (三) 传统教学思想研究大多为解读性研究
        (四) 传统教学思想与外国教学理论研究难以融合
第三章 缓行与异变:1949-1976年的传统教学思想研究
    一、研究的发展脉络
        (一) 1949-1955年传统教学思想研究的冷落
        (二) 1956-1965年传统教学思想研究的缓行
        (三) 1966-1976年传统教学思想研究的异变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专题研究细化·首着问世·儒法比较
        (一) “元素性”研究状况:从“整体观照”走向“专题细化”
        (二) 研究初步独立的标志:首部传统学习思想研究专着问世
        (三) 研究异变集中表现:传统教学思想批判性“研究”铺天盖地
        (四) 比较类研究之转向:儒与法教学思想比较“研究”最受关注
    三、研究缓行异变之省思
        (一) 研究发展之基本态势:踟蹰
        (二) 研究性质之变化状况:异变
        (三) 研究主体之学术心态:纠结
第四章 恢复与发展:1977-2014年的传统教学思想研究
    一、研究的发展脉络:恢复--发展--兴盛
        (一) 1977-1983年传统教学思想研究的恢复
        (二) 1984-1996年传统教学思想研究的发展
        (三) 1997-2014年传统教学思想研究的兴盛
    二、研究的主要进展:独立化·百花齐放·文化内层
        (一) 研究走向独立化与体系化,多部研究着作诞生
        (二) 教学目的研究兼顾整体与细微,延伸到“自然”层面
        (三) 教学过程研究出现多种阶段论,教学本质观引起注意
        (四) 教学内容研究深入细化,出现纵向梳理和阴阳学研究
        (五) 教学原则与方法研究全面繁荣,读书法备受关注
        (六) 教学艺术日渐受到重视,出现禅宗教学艺术专门研究
        (七) 教学主体关系研究视角拓展,教师地位和德能颇受重视
        (八) 比较类研究涉及更多主题与人物,开始深入文化内层
    三、研究兴盛繁荣之忧思
        (一) 总体繁荣景象之简要描绘
        (二) 数量飙升之思:绝对与相对
        (三) 内容丰富之思:真实与虚假
        (四) 研究话语之思:西方与中国
第五章 特点与趋势:百年传统教学思想研究之总体论析
    一、纵向观照:百年传统教学思想研究嬗变的主要特点
        (一) 研究呈现出“高-低-高”的起伏态势
        (二) 研究从“教育藏匿”走向“教学独立”
        (三) 研究从重于事实叙述转向重视问题评论
        (四) 研究从重于“教学”走向偏重学习
        (五) 研究从“思想本身”走向“文化内层”
    二、横向反思:百年传统教学思想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重复性研究普遍,许多主题未能深入细化
        (二) 研究地位边缘化,长期缺乏应有的重视
        (三) 研究材料挖掘不够,原始和外延材料忽缺
        (四) 研究视角与方法依然狭窄,难以客观审视
        (五) 研究话语他者化与政治化,非科学性显着
    三、未来展望:我国传统教学思想研究发展的应然趋势
        (一) 清思待进------注重已有成果的学术梳理
        (二) 返璞归真------努力挖掘材料的教学本意
        (三) 话语重构------构建中国特色的教学话语
        (四) 立体透视------加强视角方法的多维运用
        (五) 融合创生------强调中外思想的有机结合
主要参考文献
读博期间的科研成果
后记

(10)王阳明心学思想及其实践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架构
第一章 王阳明传奇人生及其一生的志业
    第一节 朝廷昏乱,家世非凡
        一、政治社会环境
        二、学术文化环境
        三、非凡家世环境
    第二节 年少慕圣,泛观博览
        一、传奇出生,天赋超群
        二、踏入圣学,格竹穷理
    第三节 困学寻道,返归儒门
        一、落第修心,勤研兵法
        二、体悟佛道,共倡圣学
    第四节 龙场悟心,创立学说
        一、百死千难,大彻大悟
        二、学以致用,随处讲道
    第五节 南赣平乱,此心光明
        一、破山中贼,正自家心
        二、平宁王乱,得致良知
        三、感化思田,传世良知
第二章 阳明心学对《四书》的扬弃
    第一节 宋明心学传承与脉络
        一、宋朝心学的先行者:程明道与谢上蔡
        二、宋朝心学的创始人:陆象山
        三、明朝心学的先驱者:陈白沙
    第二节 《论语》中的心学资源
        一、学与致知
        二、约礼与知行合
        三、仁与心即理
    第三节 《孟子》中的心学资源
        一、性善与良知
        二、集义与致良知
    第四节 《中庸》中的心学资源
        一、命性于天的本体
        二、戒慎恐惧的工夫
    第五节 《大学》中的心学资源
        一、何为大人之学
        二、工夫修养与次第
第三章 阳明心学的核心内涵
    第一节 良知学说
        一、良知即心之本体
        二、良知即天道
    第二节 良知的工夫实践
        一、必为圣人之志
        二、省察克治之法
        三、事上磨练之法
        四、格物正心之法
        五、戒惧谨独之法
    第三节 知行合一
        一、真知真行
        二、知行本是一体两面
        三、一念之动便是行
    第四节 四句教
        一、无善无恶心之体
        二、有善有恶意之动
        三、知善知恶是良知
        四、为善去恶是格物
第四章 阳明心学的实践价值
    第一节 王阳明的军事实践
        一、王阳明的军事潜能及养成
        二、王阳明的致胜之道
        三、王阳明的实战军功
    第二节 王阳明的政经实践
        一、以仁为政的实绩
        二、设立县治
        三、建设仓廪
        四、税务改革
        五、四民同道新价值的建立
    第三节 王阳明的教育实践
        一、士之学——由内而外实践圣学
        二、民之学——由外而内实践圣学
        三、教育建设的实践
        四、教师人格的实践
        五、幼童教育的实践方法
        六、理想人格的典范——君子
        七、教育的终极理想:拔本塞源论
第五章 泰州学派对阳明心学实践性的继承与转化
    第一节 泰州学派对阳明心学的继承
        一、继承的矛盾性
        二、矛盾的合理性
    第二节 泰州学派对阳明心学的转化
        一、出位之思
        二、性命之精
    第三节 结语
        一、十六字心传概述
        二、十六字心传的王学解读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四、生命之“和”——孔子“人学”思想再评价(论文参考文献)

  • [1]庞朴“一分为三”说研究[D]. 陈珊. 山东大学, 2020(12)
  • [2]解构与重建 ——新文化运动与孔学的命运[D]. 李楠. 山东大学, 2020(09)
  • [3]曲阜孔子文化节研究(1984-2004)[D]. 孙晓美.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4]王阳明心物关系论探析[D]. 王明华. 西藏民族大学, 2020(08)
  • [5]康有为政治伦理思想研究[D]. 张娟.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6]戴震《孟子字义疏证》新探[D]. 邓林. 湖南大学, 2018(06)
  • [7]述礼作仁 ——孔子哲学思想历史性展呈之仄论[D]. 姚勇. 南京大学, 2017(12)
  • [8]孔子仁学思想的当代价值—立足《论语》文本的考察[D]. 刘笑丹. 辽宁师范大学, 2017(04)
  • [9]中国传统教学思想研究的百年沉浮(1912-2014)[D]. 张天明. 南京师范大学, 2016(05)
  • [10]王阳明心学思想及其实践性研究[D]. 姜普敢. 南京大学, 2014(05)

标签:;  ;  ;  ;  ;  

人生的“和”——孔子“人学”思想的再评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