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从严治警”的几点思考

关于“从严治警”的几点思考

一、对“从严治警”的几点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黎亚薇[1](2021)在《对公安院校法学专业学生“三全育人”模式的几点思考》文中研究说明":三全育人"理念的推广和应用,是全国各高校研究和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特别是如何切合各高校自身的特点以及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构建与之相适应的"三全育人"模式,更是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文章针对公安院校法学专业学生的特点,探讨以"忠诚"和"公正"为内核的思想价值理念与行为准则,从而构建公安院校法学专业学生"三全育人"新模式,同时对相关院校和专业"三全育人"模式的构建提出相关建议。

郝小辉,王国荣[2](2021)在《新形势下公安队伍建设的思考》文中研究表明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各类社会矛盾不断出现,公安民警面临的执法环境日趋复杂,暴力抗法、侮辱诽谤、恶意投诉及网络舆论暴力等现象时有发生,不仅影响了公安工作的正常开展,给民警的身心健康带来一定伤害,而且也损害了人民警察的执法权威和公安机关的执法公信力,给公安机关维护社会稳定工作带来巨大挑战。疫情期推动公安队伍建设,着力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治安环境,是当前急需思考的问题。

刘义江[3](2021)在《新时代公安院校大学生廉政文化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韩春梅,杨宏基,张玉琢[4](2021)在《科技兴警战略的发展脉络、行动逻辑及推进路径》文中研究指明科技兴警作为重大战略对公安机关迎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通过技术演化理论梳理科技兴警战略的发展脉络,分析内在行动逻辑,探寻推进科技兴警战略的实践路径,有助于进一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警之路的自觉自信,推动公安科技信息化事业的长足发展。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兴警在时间、空间、技术以及警务形态四个维度上不断演化,形成了价值理念、认知论、方法论和实践应用四个方面的行动逻辑。面对新时代传统安全因素和非传统安全因素耦合叠加、相互抬升和共振效应不断凸显,公安机关必须高站位谋篇布局,强力推进科技兴警战略,发挥科学技术在社会风险防控、打击预防犯罪以及行政服务中的作用。在立足于当前科技兴警战略的内在逻辑和时代要求下,公安机关应坚持"重视国家安全,持续创新协同,打造跨界融合,优化社会治理"的"四位一体"发展之道,推动警务科技内涵式、高质量发展。

马武艺[5](2021)在《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探索与思考》文中提出近年来,广东省汕头市公安机关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把‘枫桥经验’坚持好、发展好,把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好、贯彻好"的重要指示精神,积极开展"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创建活动,积极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涌现出了金园、隆都派出所两个全国、全省的先进典型。笔者以汕头市金园、隆都派出所为样本,简要总结开展"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创建活动的经验做法,并就下一步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谈几点思考。

李一昊[6](2020)在《“放管服”背景下边检机关后勤保障社会化研究 ——以广州边检总站为例》文中认为边检机关是国家在对外开放的口岸设立的出入境边防检查机关,是国家设立在对外开放口岸的重要执法力量,担负着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社会秩序,管理人员和交通运输工具出入境的重要职责。近年来,我国深入开展了“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为加强党对移民和出入境管理工作的全面领导、更好地服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对外开放新格局,2018年,按照《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将公安部的出入境管理、边防检查职责整合,组建国家移民管理局,由公安部管理。在此背景之下,边检机关积极进行后勤体制和制度改革,不断探索并努力实现社会化保障,尝试借助社会力量,利用市场资源,不断提高后勤保障能力。但在当前体制转型初期阶段,边检机关后勤保障社会化还存在不全面、不协调、不平衡的问题,改革遇到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比较突出。本文以深化“放管服”改革为背景,结合合作治理、交易成本等相关理论,采用内容分析法、对比研究法和访谈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广州边检总站,对其在后勤保障社会化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原因进行深入剖析。同时,对标国外边检机构后勤保障社会化的典型做法,总结提炼完善广州边检总站后勤保障社会化建设和发展的经验启示,推动建设全面系统的广州边检总站后勤保障社会化模式。本文围绕在“放管服”背景下建立和完善边检机关后勤保障社会化制度这一命题,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有针对性地提出具体的对策和建议,最大限度地保障执法执勤、安保任务、维稳处突等中心任务,优化资源结构,统筹资源配置,用主责主业的成效来检验后勤服务保障的成效。

范慧鹏[7](2020)在《基于行为科学理论的H省公安队伍建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下,在全面深化公安体制改革的背景下,全球高速融合带来国际间执法合作加速,经济形势不断攀升带来经济领域犯罪猛增,社会矛盾复杂激化带来政府治理压力,公安队伍文化素质、业务能力的更新变化加快,凸显出原有的公安队伍管理模式、机制已经不能够满足目前发展的需要,以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为目标的公安队伍建设,形势紧迫又任重道远。如何提高政工部门的建设能力,提高分类管理的领导水平,提升公安民警的职业素养,使公安队伍建设向高水平迈进,是当前的一项热门课题。其中,立足公安民警自身,研究行为科学理论在公安队伍建设中的实践应用,以激发公安队伍活力、提高工作效率,成为了笔者的研究重点。论文依据行为科学理论,参考相关学者的研究成果,通过实地调研和调查问卷等方式,对H省公安队伍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对H省公安机关民警思想状况进行了分析,并发现了H省公安机关队伍建设中凸显的问题。H省公安机关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工作压力、职业荣誉、职业素养、思想政治工作、机构改革等多个方面。通过引入行为科学的多种理论,同时在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警察队伍以警为本所采取的职业道德教育和工资福利保障的基础上,针对H省公安机关队伍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队伍建设的原则,从强化工作措施、坚持以警为本、强化教育训练、改进工作方法、强化监督管理等方面对公安队伍建设提出对策,同时对完善H省公安机关政工工作体系、建设原则以强化队伍建设做出了探索和设想。

胡伟[8](2020)在《宿迁公安智慧警务建设研究》文中指出目前,互联网和云计算在全球范围内飞速发展,随之引领了大数据时代的大潮,而大数据技术中的海量信息和数据挖掘的特征又恰恰迎合了智慧警务发展的需要,推动着智慧警务建设不断发展。作为国内中小城市,公安机关如何顺应这一流行发展趋势,推进大数据技术与警务业务的统合,如何在新形势下实现从“汗水警务”向“智慧警务”的转型升级,实现警务智能化,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本文在深入研究大数据和智慧警务相关概念内涵的基础上,以宿迁智慧警务建设应用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案例分析、比较研究等研究方法,剖析宿迁公安智慧警务建设应用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及深层诱因,针对性提出可操作性强的解决方案和对策建议。本文的主要内容有:研究智能警务建设的历史背景和现实意义,宿迁公安智慧警务建设的历史发展和取得成效,了解国内外个别城市智慧警务建设的研究进展。并从大数据、智慧警务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出发,研究宿迁公安智慧警务建设所采取的举措与取得的成效,分析探讨工作中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针对问题,再通过学习借鉴国外与国内其它地区智慧警务建设的先进经验,研究分析出进一步加强宿迁公安智慧警务建设的对策和建议。本文通过对大数据的相关研究,结合宿迁公安智慧警务建设应用实际探索宿迁公安警务智能化建设的一条可持续发展道路,希望能对智慧警务建设应用发挥一定的借鉴作用。

张志鹏[9](2020)在《戒毒基层民警激励机制研究 ——以上海市S强制隔离戒毒所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激励机制是管理学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对人的内在动力有激发、导向、保持和延续作用,合理发挥激励机制的作用,能够努力提升个体工作积极性与工作效率,激发个体的工作主动能动性,促使工作目标的实现。戒毒基层民警是我国人民警察的一个特殊群体,直接参与一线强制隔离戒毒工作。激励机制的构建与完善是上海戒毒基层民警队伍管理的一个重要课题,有利于实现上海市戒毒基层民警的自我价值,提高上海戒毒民警工作积极性,更有利于促进上海市戒毒基层民警队伍战斗力提升,推动上海戒毒工作发展。然而,当前的戒毒基层民警激励机制存在着一些弊端,不适应戒毒工作发展,致使部分戒毒基层民警在工作上存在懈怠,难以提高工作积极性。本文从公共管理角度探析戒毒基层民警激励机制问题,并尝试提出一些完善措施。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案例分析法,以需求层次理论、期望理论为理论基础,结合参考相关研究成果,对上海市S强制隔离戒毒所基层民警激励机制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找出了存在的问题。上海市S强制隔离戒毒所基层民警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薪酬制度不合理、绩效考核不完善、教育培训机会过少、精神激励缺乏等方面。对出现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找出政府政策支持力度有待加强、队伍结构和社会环境给戒毒基层民警思想状况带来变化、精神激励缺乏难以满足戒毒基层民警职业归属的需要等原因,并从完善薪酬制度、绩效考核制度、警晋升制度等方面来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以期最大化的实现上海市戒毒基层民警的自我价值,提高上海戒毒民警工作积极性,寻求提升上海戒毒民警队伍战斗力、工作效能的有效管理方式,以期为上海戒毒民警激励机制的完善提供参考,更好地开展上海戒毒工作。本文以公共管理理论为框架研究戒毒基层民警激励机制问题,在研究对象与角度上有一定创新,所得结论能为上海以及国内其他地区戒毒民警激励机制构建提供参考价值。

邹宇璇[10](2020)在《“互联网+”背景下基层公安警务改革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入,在人民生活质量得到大幅提高的同时,社会治安形势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人民群众对公安机关的期待也在不断提高。传统的只依靠警力运转的基层警务工作方式已不能适应新时期警务发展需求,公安机关综合治理能力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回应群众期待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在此大背景下,恰逢以“互联网+”等新科技为代表的新时代浪潮渗透到了社会各个领域,如何将“互联网+”技术手段融入基层警务改革,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以满足人民群众对警务工作越来越高的需求以及缓解基层民警越来越大的压力,已成为近年来公安机关的新课题。本文首先梳理了国内外运用互联网手段深化公安改革效果方面的文献研究以及本论文的研究思路。从理论上对“互联网+”背景下基层警务改革的概念进行界定,并对本文所使用的麦肯锡7S模型适用性进行分析。本文以麦肯锡7S模型为理论基础及分析工具,运用了案例分析、逻辑分析、比较研究等研究方法。其次,以东城公安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其在互联网背景下推动基层警务改革举措为基础,运用麦肯锡7S模型,从七个方面综合分析其所面临的问题。认为东城公安分局秉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调整部分组织架构,着重基层科技发展,试点各类“科技警务”的亮点工程,实现了执法办案智能化、社会管理精细化的发展。但在实际推进过程中,发现其顶层设计滞后,缺乏统筹意识、互联网思维及创新文化未形成;协同机制缺乏,数据交流不通畅;制度建设落后,缺乏对基层民警的考核激励制度、培训制度,以及专业团队建设制度。最后,总结借鉴国内其他省市的做法,并基于7S视角提出完善东城公安“互联网+”背景下警务改革的对策。认为东城公安在推进基层警务改革过程中需要强化统筹规划,推进互联网思维的变革,形成全警创新的文化氛围;搭建组织架构,构建警务大数据共享平台,深化数据资源的综合利用;同时加强对基层民警的考核激励及互联网应用培训,建设专业的运维团队以保障互联网技术的良好运转。文章试图紧扣新时期警务发展的需求,运用麦肯锡7S模型,突出研究的系统性、全面性、具体性,力求使研究结果可靠、实用,凸显研究对策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旨在一定程度上为东城公安完善“互联网+”背景下基层警务改革的长效发展提供政策指导和决策参考。

二、对“从严治警”的几点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从严治警”的几点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对公安院校法学专业学生“三全育人”模式的几点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公安院校法学专业学生“三全育人”体系构建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二、公安院校法学专业学生“三全育人”的模式的核心理念
三、构建公安院校法学专业“三全育人”模式的具体构想
    (一)以党建为引领,构建学生管理育人新格局
    (二)以课程思政为依托,突出专业育人新渠道
    (三)以导学制为抓手,推行全员育人思想教育新模式

(2)新形势下公安队伍建设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当前公安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表现形式
    (一)内源性因素
        1.部分公安民警纪律作风涣散,个人素质参差不齐。
        2.警营文化建设滞后。
    (二)社会因素
        1.负面舆论对公安机关造成不良影响。
        2.盲目乐观估量当前形势。
二、对当前基层公安队伍建设的建议
    (一)抓好纪律作风建设,铸就忠诚警魂
        1.坚持党对公安工作的领导。
        2.立足实际,强化政治意识。
        3.落实从严治警各项措施。
    (二)补齐素质短板,打造公安铁军
        1.强化实战大练兵,提升实战能力。
        2.运用大数据提升执法效果。
    (三)完善从优待警
        1.将从优待警落到实处。
        2.注重公安民警身心健康。
    (四)强化警营文化建设
    (五)引导涉警舆论,传播积极文化
        1.加强警营自媒体建设,宣传警察正面形象。
        2.强化社会舆情管控,依法处置网络舆情案件。
        3.加强舆论引导和危机公关。
三、对疫情防控期间保障办案效果的几点思考
    (一)坚持以警为本
    (二)疫情防控期间的办案方针
        1.及时查处案件。
        2.强化沟通协调。
        3.加强宣传教育。

(4)科技兴警战略的发展脉络、行动逻辑及推进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
二、科技兴警战略演化模型建构
    (一)技术演化理论
    (二)模型构建
三、科技兴警战略的演化脉络
    (一)时间演化:孕育阶段—萌发阶段—成熟阶段
        1. 阶段演化:政治力量—经济力量—技术力量
        2. 阶段特征演化:稳定性—开放性—层次性
    (二)空间演化:社会空间—物理空间—数字空间
    (三)技术演化:落后—跟随—赶超
    (四)警务模式演化:传统—管理—服务
四、科技兴警战略的行动逻辑
    (一)价值理念
        1. 实践优先与理论滞后
        2. 始终贯彻国家意志和国家决策
        3. 科技兴警与政治的张力
    (二)认识论
        1. 科技兴警需要顶层设计与政策支持
        2. 科技兴警的历史流变反映出对公安科技的认识走向深入
    (三)方法论
        1. 重视公安科技人才培育
        2. 技术吸纳契合科技内在需求
    (四)实践应用
        1. 攻坚克难实现提质增效
        2. 聚焦科技成果转化
五、新时代推进科技兴警战略的内在逻辑与路径
    (一)新时代推进科技兴警战略的内在逻辑
        1. 总体国家安全的“使命逻辑”
        2. 以人为本理念的“内涵逻辑”
        3. 公安科技发展的“演进逻辑”
        4. 新时代国内外安全环境推动的“内在逻辑”
    (二)新时代科技兴警战略推进路径
        1. 立足之本:注重政治功能,巩固国家安全
        2. 协同创新:发挥大数据先行优势,促进技术与警务深度融合
        3. 跨界融合:依托智慧警务,打造全息化合成作战平台
        4. 治理效能:推动智能化社会治理,提升社会治理能力
结语

(5)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探索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从城市到农村:两种不同警务模式的比较
从传承到发展:创建“枫桥式公安派出所”的启示
从共建到共享:坚持发展“枫桥经验”的路径选择

(6)“放管服”背景下边检机关后勤保障社会化研究 ——以广州边检总站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实践与理论研究现状
        1.2.1 关于后勤保障社会化发展进程的研究
        1.2.2 关于后勤保障社会化理论视角的研究
        1.2.3 关于后勤保障社会化实现路径的研究
        1.2.4 关于放管服背景下后勤保障社会化创新的研究
        1.2.5 简要评述
    1.3 研究思路
        1.3.1 研究结构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第二章 主要概念和理论基础
    2.1 概念及特征
        2.1.1 边检机关
        2.1.2 后勤保障社会化
        2.1.3 边检机关后勤保障社会化特征
    2.2 理论基础
        2.2.1 合作治理理论
        2.2.2 交易成本理论
    2.3 “放管服”背景下边检机关后勤保障社会化的理论阐释
        2.3.1 机关后勤“放管服”的必要性
        2.3.2 “放管服”与边检机关后勤保障社会化的契合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广州边检总站后勤保障社会化进展和现状
    3.1 边检机关后勤保障社会化进展阶段和举措
        3.1.1 计划经济体制下军队办社会保障机制
        3.1.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初期阶段
        3.1.3 新时期边检机关后勤保障转型
    3.2 广州边检总站后勤保障社会化基本情况
        3.2.1 广州边检总站后勤保障机构概况
        3.2.2 广州边检总站后勤保障队伍情况
        3.2.3 广州边检总站后勤保障社会化总体情况
        3.2.4 广州边检总站各项后勤保障社会化情况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广州边检总站后勤保障社会化问题及其原因
    4.1 后勤保障社会化面临的问题
        4.1.1 后勤保障管理模式落后
        4.1.2 后勤管理部门未形成合力
        4.1.3 后勤保障经费不足
        4.1.4 后勤保障队伍能力素质不足
        4.1.5 后勤保障社会化规章制度不完善
    4.2 后勤保障社会化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4.2.1 工作精细化程度不足
        4.2.2 资源整合不够有力
        4.2.3 管理体制不够科学
        4.2.4 对后勤保障存在认识偏见
        4.2.5 推动社会化改革的主体构成复杂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国外边检机关后勤保障社会化经验与启示
    5.1 国外边检机关后勤保障社会化的概况
    5.2 有益经验和发展启示
        5.2.1 国外边检机关后勤保障社会化有益经验
        5.2.2 国外边检机关后勤保障社会化发展启示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推进广州边检总站后勤保障社会化的对策思考
    6.1 积极推进后勤保障社会化理念创新
        6.1.1 市场竞争的理念
        6.1.2 规范管理的理念
        6.1.3 法治保障的理念
    6.2 完善后勤保障社会化的分工与管理
        6.2.1 理顺关系,为边检机关后勤社会化奠定基础
        6.2.2 着力构建覆盖后勤保障社会化全流程管理体系
        6.2.3 引入区域联勤联保机制推动后勤保障社会化
    6.3 强化后勤保障社会化人才培养
        6.3.1 深入思想教育,提升人员职业素养
        6.3.2 建好后勤保障社会化管理队伍
        6.3.3 加强岗位培训,提升专业化水平
    6.4 坚持科技引领打造信息化保障模式
        6.4.1 加大科技投入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6.4.2 积极推进“互联网+”后勤保障建设
        6.4.3 构建后勤保障管理信息化综合系统
    6.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7)基于行为科学理论的H省公安队伍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选题意义
        一、选题的背景
        二、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一、国内文献综述
        二、国外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其基本思路
        二、研究的主要方法
    第四节 论文创新之处与不足
        一、论文创新点
        二、论文不足
第二章 公安机关队伍建设与研究理论基础
    第一节 公安机关队伍建设相关概念界定
        一、公安队伍和公安队伍建设的含义
        二、公安机关队伍建设的特征
        三、公安机关队伍建设的阶段划分
    第二节 行为科学理论
        一、行为科学中对个体行为的研究理论
        二、行为科学理论的对公安队伍建设的现实意义
第三章 公安机关队伍建设的现状
    第一节 公安机关队伍建设面临的形势
    第二节 H省公安机关队伍建设的现状
    第三节 H省公安机关思想政治工作建设凸显的问题
第四章 H省公安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第一节 H省公安机关队伍建设和民警思想状况调查结果
    第二节 H省公安机关民警存在的问题
        一、工作生活压力大,身心健康堪忧
        二、人民警察职业荣誉感弱化
        三、职业能力素养有待提升
        四、政治工作方式亟待转变
    第三节 H省公安机关政工部门存在的问题
        一、思想教育走过场
        二、心中不知民警情
        三、不找上门不谈心
        四、解决问题一锅煮
        五、政工干部唱单弦
第五章 H省公安机关队伍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第六章 加强和改进H省公安机关队伍建设的对策
    第一节 强化工作措施,切实为基层公安机关减负
    第二节 坚持以警为本,进一步激发队伍活力
    第三节 强化教育训练,进一步增强职业素质能力
    第四节 改进工作方法,筑牢思想建设阵地
    第五节 强化监督管理,持之以恒加强纪律作风建设
结语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问卷调查 H省公安队伍建设和民警思想状况调查问卷
致谢

(8)宿迁公安智慧警务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大数据
        2.1.2 智慧警务
        2.1.3 智慧警务建设
    2.2 理论基础
        2.2.1 社会治理理论
        2.2.2 犯罪预测理论
        2.2.3 情报主导警务理论
3 宿迁公安智慧警务建设现状分析
    3.1 宿迁公安智慧警务建设目前所采取的举措与成效
        3.1.1 所采取的举措
        3.1.2 取得的成效
    3.2 宿迁公安智慧警务建设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3.2.1 建设目标规划可持续性不强
        3.2.2 数据汇聚共享仍然存在不足
        3.2.3 数据应用的主动参与程度不高
        3.2.4 专业人才和组织机构相对欠缺
    3.3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3.3.1 顶层设计及保障机制的缺乏制约了目标规划的可持续发展
        3.3.2 数据汇聚共享意识的欠缺导致了数据共享不足
        3.3.3 平台建设与基层实践存在偏差或缺乏积极有效的沟通导致了应用程度不高
        3.3.4 晋升渠道不畅和培养体制不健全导致了人才和机构的缺失
4 国外与国内其它地区智慧警务建设的经验借鉴
    4.1 国外智慧警务建设概况
        4.1.1 美国——基于大数据的犯罪预测
        4.1.2 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支持警察执法的智能交通系统
        4.1.3 阿联酋阿布扎比市——精确调度巡逻车的大数据驱动系统
        4.1.4 印度——智能警察系统(IPS)框架搭建
    4.2 国内其它地区智慧警务建设概况
        4.2.1 浙江——“云上公安·智能防控”大数据战略规划
        4.2.2 贵州——“贵州公安多彩警务云”建设
        4.2.3 中山——公安大数据建设应用的“中山模式”
        4.2.4 盐城——深化公安大数据战略
    4.3 经验借鉴
        4.3.1 重视大数据的支撑作用
        4.3.2 结合自身特色开展智慧建设
        4.3.3 加强综合智能平台建设应用
        4.3.4 科学规划服务体系
5 进一步加强宿迁公安智慧警务建设的对策分析
    5.1 强化全市智慧警务建设的整体规划和保障能力
        5.1.1 对全市智慧警务建设进行科学的规划和设计
        5.1.2 加强组织、机构、人员保障
        5.1.3 完善智慧警务基础设施建设
    5.2 吸收市局内部警种和全市社会单位数据资源汇入平台建设
        5.2.1 确保全局各类警务数据资源纳入平台建设
        5.2.2 吸收全市各类社会单位数据接入平台建设
    5.3 高度重视针对全局民警的需求调研和“客户体验”
        5.3.1 主动开展待建项目的需求调研
        5.3.2 认真对待每一个“客户体验”
    5.4 加强智慧警务实战应用
        5.4.1 推动智慧警务全警应用提质增效
        5.4.2 通过平台深度应用反哺全市智慧警务建设进一步优化升级
    5.5 打造专业的智慧警务建设和服务团队
        5.5.1 积极引进外部高素质专业人才
        5.5.2 优化调整内部人才结构
        5.5.3 建立信息化专业人才的培养体系
6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9)戒毒基层民警激励机制研究 ——以上海市S强制隔离戒毒所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综述
        1.3.2 国内研究综述
        1.3.3 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评述
    1.4 研究方法和思路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思路
    1.5 创新之处和存在的不足
第2章 核心概念和理论基础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强制隔离戒毒所
        2.1.2 戒毒基层民警
        2.1.3 激励机制
    2.2 理论基础
        2.2.1 期望理论
        2.2.2 需求层次理论
    2.3 相关理论对戒毒基层民警激励机制研究的启示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上海市S强制隔离戒毒所基层民警激励机制建设现状
    3.1 上海市S强制隔离戒毒所情况简介
        3.1.1 上海市S强制隔离戒毒所概况
        3.1.2 上海市S强制隔离戒毒所职能履职概述
    3.2 上海市S强制隔离戒毒所激励机制现状
        3.2.1 薪酬激励
        3.2.2 绩效考核激励
        3.2.3 职业保障激励
        3.2.4 晋升激励
        3.2.5 其他激励
    3.3 上海市S强制隔离戒毒所基层民警激励机制实施的成效分析
        3.3.1 研究工具设计
        3.3.2 上海市S强制隔离戒毒所基层民警激励机制的满意度分析
        3.3.2.1 戒毒基层民警对戒毒工作的总体满度
        3.3.2.2 戒毒基层民警对薪酬待遇情况的满意度
        3.3.2.3 戒毒基层民警对绩效考核情况的满意度
        3.3.2.4 戒毒基层民警对职业保障情况的满意度
        3.3.2.5 戒毒基层民警对晋升情况的满意度
        3.3.2.6 戒毒基层民警对其他激励机制的满意度
        3.3.3 上海市S强制隔离戒毒所基层民警激励机制需求分析
    3.4 上海市S强制隔离戒毒所基层民警激励机制特殊性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上海市S强制隔离戒毒所基层民警激励机制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4.1 上海市S强制隔离戒毒所基层民警激励机制存在问题
        4.1.1 薪酬制度不合理
        4.1.2 绩效考核制度不完善
        4.1.3 教育培训机会过少
        4.1.4 晋升渠道不通畅
        4.1.5 精神激励相对缺乏
    4.2 上海市S强制隔离戒毒所基层民警激励机制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4.2.1 政府政策支持力度有待加强
        4.2.2 队伍结构和社会环境给戒毒基层民警思想状况带来变化
        4.2.3 精神激励缺乏难以满足戒毒基层民警职业归属的需要
        4.2.4 工作压力导致难以满足戒毒基层民警被尊重的需要
        4.2.5 单一激励措施难以满足戒毒基层民警自我实现的需要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上海市戒毒基层民警激励机制完善对策
    5.1 注重政府顶层设计
        5.1.1 政府加强宏观指导
        5.1.2 政府赋予基层更多灵活性
    5.2 完善物质激励机制
        5.2.1 完善戒毒基层民警的薪酬制度
        5.2.2 构建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机制
        5.2.3 完善戒毒基层民警晋升机制
        5.2.4 全面落实“从优待警”政策
    5.3 加强精神激励机制
        5.3.1 注重戒毒基层民警人文关怀,提高归属感
        5.3.2 优化戒毒基层民警教育培训机制
        5.3.3 协助戒毒基层民警缓解工作压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访谈纲要
附录B 调查问卷
致谢

(10)“互联网+”背景下基层公安警务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3.3 结论与思考
    1.4 研究方法、思路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思路
        1.4.3 研究内容
        1.4.4 技术路线图
        1.4.5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2.1 “互联网+”背景下基层公安警务改革的概念界定
        2.1.1 “互联网+”的基本内涵
        2.1.2 “互联网+”基层警务改革的概念
        2.1.3 基层公安机关警务改革面临时代的挑战
    2.2 理论基础
        2.2.1 麦肯锡7S管理模型的概念
        2.2.2 麦肯锡7S管理模型适用性分析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互联网+”警务改革实践研究
    3.1 北京市东城区警务系统概况
        3.1.1 推进基层改革夯实安全稳定根基
        3.1.2 紧扣“互联网+”背景促进改革深化
    3.2 北京市东城区“互联网+”警务改革现状
        3.2.1 强调以民为本的共同价值观
        3.2.2 着重基层大数据建设的改革战略
        3.2.3 推进扁平化的办案结构
        3.2.4 鼓励创新发展科技化的技能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互联网+”背景下基层公安警务改革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4.1 “互联网+”背景下基层公安警务改革存在的问题
        4.1.1 缺乏改革统筹意识
        4.1.2 未转换互联网思维
        4.1.3 未形成创新驱动的文化
        4.1.4 缺乏数据交流平台
        4.1.5 基层民警缺乏考核激励制度
        4.1.6 基层民警缺乏大数据平台应用培训
        4.1.7 未充分利用科技技能
    4.2 “互联网+”警务改革问题成因分析
        4.2.1 顶层设计滞后,整体规划不明确
        4.2.2 协同机制缺乏,数据共享不通畅
        4.2.3 体制建设落后,效能发挥不充分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我国部分省市公安机关的做法
    5.1 吉林公安机关的做法
    5.2 浙江公安机关的做法
    5.3 南京市公安机关的做法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7S视角完善东城公安“互联网+”基层警务改革的对策
    6.1 强化统筹规划
    6.2 推进理念变革
    6.3 形成创新驱动的文化
    6.4 完善警务大数据体系
    6.5 完善基层民警考核机制
    6.6 提高民警应用“大数据”水平
    6.7 强化运维团队培养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四、对“从严治警”的几点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对公安院校法学专业学生“三全育人”模式的几点思考[J]. 黎亚薇. 经济师, 2021(11)
  • [2]新形势下公安队伍建设的思考[J]. 郝小辉,王国荣. 贵州警察学院学报, 2021(04)
  • [3]新时代公安院校大学生廉政文化教育研究[D]. 刘义江.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2021
  • [4]科技兴警战略的发展脉络、行动逻辑及推进路径[J]. 韩春梅,杨宏基,张玉琢. 公安学研究, 2021(01)
  • [5]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探索与思考[J]. 马武艺. 派出所工作, 2021(01)
  • [6]“放管服”背景下边检机关后勤保障社会化研究 ——以广州边检总站为例[D]. 李一昊.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6)
  • [7]基于行为科学理论的H省公安队伍建设研究[D]. 范慧鹏. 南宁师范大学, 2020
  • [8]宿迁公安智慧警务建设研究[D]. 胡伟.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8)
  • [9]戒毒基层民警激励机制研究 ——以上海市S强制隔离戒毒所为例[D]. 张志鹏.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3)
  • [10]“互联网+”背景下基层公安警务改革研究[D]. 邹宇璇. 北京工业大学, 2020(06)

标签:;  ;  ;  ;  ;  

关于“从严治警”的几点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