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农产品的味道会逐年下降?

为什么农产品的味道会逐年下降?

一、农产品口味缘何逐年退化(论文文献综述)

王昆[1](2021)在《土地制度变迁背景下农村老年人的养老策略分析 ——基于生命历程的视角》文中认为

易文燕[2](2021)在《农产品伦理购买行为形成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全球消费急速增长,一系列由消费而引发的环境和社会弊病突显。大众开始意识到后果的严重性并越来越多地关注消费的伦理属性,重视自身购买行为对身体健康、环境保护和社会长远发展带来的影响。购物已经成为与伦理相关的决策过程。在农产品领域,消费者对伦理因素的重视尤为明显,伦理危机感也更加紧迫。我国消费者对农产品需求的焦点逐渐从数量和种类转向安全、健康、生态、社会责任、可持续等伦理因素方面,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表示会选择对身体、生活和社会更有益的伦理农产品。然而,那些持有伦理态度和意图的消费者却很少进行真正的伦理购买,农产品伦理消费存在着一定的“意图-行为”差距。在这一背景下,研究我国消费者的农产品伦理购买行为形成机制问题尤为必要。本研究在梳理相关经典理论和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构建农产品伦理购买行为形成机制模型,探讨农产品伦理购买行为的构成维度及测量,对模型变量间的作用机制进行实证研究,并分别从消费者、企业和政府的角度对促进农产品伦理购买提出建议。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结论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研究内容一:农产品伦理购买行为形成机制模型构建研究本研究对伦理消费领域和消费者行为与决策领域的相关理论和文献进行了回顾,以Ajzen的计划行为理论和Hunt-Vitell的伦理决策模型为理论基础,结合农产品消费特征和中国文化背景,构建农产品伦理购买行为形成机制模型。研究模型共包含农产品伦理购买态度、伦理依从、面子意识、伦理行为控制、农产品伦理购买意图、农产品伦理购买计划、伦理情境、农产品伦理购买行为8个变量。其中农产品伦理购买态度、伦理行为控制、农产品伦理购买意图、农产品伦理购买行为这4个变量是计划行为理论和Hunt-Vitell的伦理决策理论框架下的原始变量;伦理依从、面子意识这两个变量是本研究依据中国特色对计划行为理论进行修正后的变量;农产品伦理购买计划、伦理情境这两个变量是本研究引入的新解释变量。研究内容二:农产品伦理购买行为构成维度及测量研究农产品伦理购买行为是一个独特而复杂、具有多重属性的概念。它并不是纯粹的经济行为,而是集合了公共康健、生态环境、社会责任、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综合性行为,其内涵十分丰富。本研究系统探讨了我国消费者农产品伦理购买行为的内涵维度及测量量表,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最终确认农产品伦理购买行为包括生态安全伦理购买、营养健康伦理购买、认证标识伦理购买、社会责任伦理购买、自然渠道伦理购买5个维度共17项指标。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本研究得出受访消费者在农产品伦理购买行为中各个维度的均值。其中,营养健康伦理购买维度得分排在首位,其次是生态安全伦理购买维度,再接下来是认证标识伦理购买维度和自然渠道伦理购买维度,得分最低的是社会责任伦理购买维度。研究内容三:农产品伦理购买行为形成机制实证研究本研究根据规范的量表设计流程进行了问卷设计,根据科学的调查流程实施了问卷的发放和数据的收集整理,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确定了测量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与效度,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提出的农产品伦理购买行为形成机制模型进行了验证和假设检验。研究的结果显示:农产品伦理购买行为形成受到直接效应和中介效应的作用。(1)直接效应:农产品伦理购买行为受到农产品伦理购买意图、伦理行为控制、农产品伦理购买计划的正向直接作用。其中作用力最大的是农产品伦理购买意图,其次是伦理行为控制,再次是农产品伦理购买计划;农产品伦理购买意图受到农产品伦理购买态度、伦理依从、面子意识、伦理行为控制的正向直接作用。其中,作用力最大是伦理依从、其次是面子意识,再次是农产品伦理购买态度,最后是伦理行为控制;农产品伦理购买意图对农产品伦理购买计划产生正向直接作用。(2)中介效应:农产品伦理购买态度、伦理依从、面子意识、伦理行为控制通过农产品伦理购买意图正向作用于农产品伦理购买行为。研究内容四:农产品伦理购买“意图-行为”差距形成研究消费者声称会进行伦理购买,但并没有恰当地反映在销售中。本研究表明,农产品伦理购买“观念-行为”差距确实存在,鸿沟的形成同时受到内部因素(包括消费者自我效能和农产品伦理购买计划)和外部因素(包括购买行为可控性和伦理情境)的综合影响。研究的结果显示:农产品伦理购买“意图-行为”差距的形成会受到三类效应的作用:(1)二因子因果中介效应:农产品伦理购买意图和农产品伦理购买行为之间的关系会受到农产品伦理购买计划的中介。农产品伦理购买态度、伦理依从、面子意识、伦理行为控制通过农产品伦理购买意图正向作用于农产品伦理购买计划继而正向作用于农产品伦理购买行为。(2)调节效应:农产品伦理购买计划与农产品伦理购买行为之间并非只是简单的相关关系,而是受到了伦理情境的调节。具体而言,在实体环境较好和伦理营销刺激较大的购买情境中,农产品伦理购买计划对农产品伦理购买行为的影响要高于在实体环境较差和伦理营销刺激不佳的购买情境中的影响。(3)直接效应:农产品伦理购买行为除了受到农产品伦理购买意图的直接作用之外,还受到伦理行为控制的直接作用。基于主要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了实践建议:(1)消费者需要建立伦理消费的价值观和态度;培养伦理消费的生活方式和购物模式;提升自身伦理购买能力。(2)企业需要提升伦理农产品感知价值,加大消费者伦理购买意图;合理制定伦理农产品价格并完善分销渠道,提升消费者感知行为控制;加大农产品伦理购买促销力度,提升伦理营销情境的作用;协助消费者完成农产品伦理购买计划;将成就与伦理消费联系起来。(3)政府需要加强宣传引导,构建伦理社会规范;加强伦理消费的教育与培训;完善信任机制,建立伦理认证;提供技术支持和给予政策倾斜。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1)对现有的农产品伦理购买行为内涵维度和测量进行了新的发展和丰富。在已有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本研究提炼出农产品伦理购买行为分为5个维度,共17个测量题项。其中,认证标识伦理购买和自然渠道伦理购买是本研究提炼的两个新维度,这使得现有的研究更符合我国市场的特有属性和伦理消费的动态发展。(2)将消费者伦理理论与行为理论相结合,构建并实证研究了农产品伦理购买行为形成机制模型,完整展现了消费者农产品伦理购买“态度-意图-行为”的全过程。在模型的8个变量中,农产品伦理购买态度、伦理行为控制、农产品伦理购买意图、农产品伦理购买行为4个变量是计划行为理论和Hunt-Vitell的伦理决策模型框架下的原始变量。伦理依从、面子意识是本研究依据中国特色对计划行为理论进行修正后的变量。农产品伦理购买计划、伦理情境是本研究引入的新解释变量。从模型分析的结果来看,计划行为理论和Hunt-Vitell的伦理决策模型在农产品伦理消费领域是适用的,依据中国文化特色对原有理论的修正是非常必要的,引入的新变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原有理论在农产品伦理购买行为形成机制解释中的不足。(3)采用单一乘积指标方法,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研究模型中的调节效应进行检测。本研究的外生变量和内生变量均为潜变量,且调节变量为题项数量较多的连续性潜变量。相对于传统的SPSS分层回归分析,在应对复杂变量间关系模型时,采用单一乘积指标方法对于分析变量之间的交互效用更加有效。

沈费伟[3](2018)在《资源型村庄的“任务型治理”研究 ——基于浙北荻港村的个案考察》文中指出实现资源型村庄有效治理的内在机理是什么,通过怎样的策略能够振兴资源型村庄,如何培育和保持资源型村庄内生发展的长久活力,这是本文的核心问题。围绕着上述问题,本文从后农业税时代下中国乡村振兴的背景出发,通过对浙江省湖州市荻港村典型案例的实证检验,应用“任务型治理”的理论框架,探析了现阶段资源型村庄实现有效治理的内在机理,设计和总结新的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所谓资源型村庄的“任务型治理”,是一种围绕解决资源型村庄治理过程中不同阶段的特定任务而采取的方式、手段与途径。在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中,能否有效地实现治理目标,促进村庄的可持续发展,其关键点和难点正是对于任务的界定,以及根据各个不同阶段的任务而不同治理主体分工协作所达成的一种良好的“一主两辅”治理结构。根据国家对农村的政治战略安排和乡村振兴的发展实践,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的总任务是实现乡村振兴。围绕着乡村振兴这个总任务框架,资源型村庄的“任务型治理”建构过程一般包括三个阶段,分别是: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的初始期,需要解决的是村庄的基础任务,具体包括了村庄的经济基础任务、村庄的组织基础任务和村庄的环境基础任务,应该形成以村民自治组织为主,政府组织和市场组织为辅的“一主两辅”治理结构。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的过渡期,需要解决的任务是提供村庄的公共服务,具体包括了村庄环境服务供给、村庄文化服务供给和村庄制度服务供给,应该形成以政府组织为主,村民自治组织和市场组织为辅的“一主两辅”治理结构。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提档期,需要解决的任务是塑造村庄的特色品牌,主要包括村庄旅游资源开发、休闲观光农业建设和传统文化弘扬,应该形成以市场组织为主,政府组织和村民自治组织为辅的“一主两辅”治理结构。由于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的不同阶段需要完成不同的任务,因此各个治理主体在应对不同阶段任务中的力量发挥有差异,但是不管哪个治理主体处于主导地位,这只是体现了治理结构中各个治理主体的力量强弱差异,其本质依旧是稳态的“一主两辅”治理结构。通过构建资源型村庄的“任务型治理”,不仅能够取得重振村庄组织活力、复兴产业实力、重塑文化魅力、再造环境美化等村庄外在层面的振兴,而且更能够达到村民主体性的确立、社会资本的培育、多元参与的建立以及乡村精神的重塑等村庄内在层面的培育,真正实现资源型村庄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因此,本研究的目标主要有两方面:其一,是从理论层面来解析“任务型治理”的内在逻辑,明确“任务型治理”的内涵、过程和绩效,不仅有利于推动治理理论的深化与拓展,而且也有利于构建和阐释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的理论内涵。其二,是从实践层面通过考察资源型村庄的典型代表浙江省湖州市荻港村“任务型治理”的具体过程和内容,提炼和总结荻港村成功治理的实践逻辑和成功经验,整合农村社会资源,寻找和克服村庄衰败的根源,为中国其余类似荻港村的资源型村庄有效治理提供具体的经验支持和参考意见,对于推动新农村建设,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为实现以上研究目标,论文以七个章节的篇章结构围绕村庄治理议题展开理论分析和案例阐述,以求对资源型村庄的“任务型治理”模式得以深刻的理解。第一章,导言。这是本文的开篇之章,一是分析了村庄治理与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进而明确当前研究资源型村庄有效治理的实践意义和学术价值。二是通过对既有文献进行了详细的评述,进而明确既往研究与本研究的关系,阐明了本文的研究定位。三是根据本文的研究需求,界定了“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两个核心概念及其内涵。四是交代了调研村庄浙北荻港村的基本概况和本文主要的研究方法。五是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思路、技术路线和章节安排。第二章,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本章主要从政治与行政学科的理论视角出发,阐述了“任务型治理”的理论内涵以及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构建的分析框架。在具体的内容安排上,一是提出“任务型治理”的学术命题,以此表明当前。“任务型治理”概念的提出并不是偶然因素使然,而是基于深刻的政治经济背景下顺应社会发展规律而适时产生的新的理论体系。二是从利益相关者理论、合作治理理论、资源依赖理论以及结构功能理论对“任务型治理”的主体、过程、关系和功能四方面进行理论解读。三是通过治理主体分析、总体任务界定、阶段任务划分、治理结构塑造、任务有效执行的行文思路来论证资源型村庄的“任务型治理”构建机理,以此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四是交代了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的制度基础,主要包括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的历史沿革、制度安排以及浙江省乡村振兴的实践与发展三方面内容。第三章,初始期:资源型村庄的“基础任务”治理。本章主要探讨的是在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初始期的任务是完善村庄基础任务,具体包括了健全资源型村庄组织基础、增强资源型村庄经济基础和改善资源型村庄环境基础三方面,而每个方面的任务又可以细化为更基础、具体的任务。在健全资源型村庄基础任务方面,可以划分为通过换届选举而重建村民自治组织、以基层维稳而重建六老组织、推动村庄治理而组建各类民间组织。在增强资源型村庄经济基础方面,可以划分为兴办青鱼合作社、村办集体企业改制以及成立村经济合作社。在改善资源型村庄环境基础方面,可以划分为整治油脂化工企业、开展清水河道工作和构建村庄长效管理机制。在上述所有任务开展过程中,应该形成以村民自治组织为主,政府组织和市场组织为辅的“一主两辅”治理结构,能够促进农村生产建设和社会发展。之所以突出村民自治组织的力量,这是缘于我国的村民自治组织是实施村民自治的主要形式,在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初始期,村民自治组织在农村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不断提升,凭借其在乡村社会独特的资源,在提供村庄基础服务与促进乡村善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第四章,过渡期:资源型村庄的“公共服务”供给。本章主要探讨的是在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过渡阶段的任务是供给村庄公共服务,具体包括了供给资源型村庄文化公共服务、提升资源型村庄环境公共服务和健全资源型村庄制度公共服务三方面。在资源型村庄环境公共服务方面,分为村庄五水共治、农民新房建设和各类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在资源型村庄文化公共服务方面,包括修复村庄古建筑文物、开展各类文化项目、获选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在资源型村庄制度公共服务方面,涵盖了实施六百工作制、推行网格化管理、完善制度化机制。在上述所有任务开展过程中,应该形成以政府组织为主,村民自治组织和市场组织为辅的“一主两辅”治理结构。之所以在该阶段要着重突出政府组织的力量,这是缘于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是政府的内在职责,政府应该向村庄提供那些因市场失灵、村民自治组织无法有效提供的、但对村民群体有益的、必需的服务,从而提升资源型村庄的治理绩效。第五章,提档期:资源型村庄的“特色品牌”塑造。本章主要剖析了在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提档期的任务是塑造资源型村庄的特色品牌,具体包括了开发资源型村庄的旅游资源、建设资源型村庄的观光农业和弘扬资源型村庄的传统文化三方面。在开发资源型村庄的旅游资源方面,主要开展了创办荻港古村旅游公司、获选国家4A级旅游景区以及招商引资挖掘村庄资源等工作。在建设资源型村庄的观光农业方面,进行了修复桑基鱼塘、创建丝绸风情小镇和营造凤凰洲生态农业项目等活动。在弘扬资源型村庄的传统文化方面,完成了创办荻港渔庄、举办鱼文化节和渔家乐的传承的任务。在上述所有任务开展过程中,应该构建以市场组织为主,政府组织和村民自治组织为辅的“一主两辅”的治理结构。之所以要突出发挥市场组织的作用,缘于市场组织在资源型村庄的品牌塑造中有着先天的优势,能够整合优化资源型村庄的资源配置,提升资源型村庄的社会影响力,进而实现资源型村庄的治理目标。第六章,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的论证与构建。本章从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的实践逻辑、内在机理、优势解析和治理策略四方面来论证和反思资源型村庄治理方式的话题。在乡村振兴时期,由于社会转型的压力、政府政策的驱动、乡村精英的助推、村民利益的诉求等,有着强大的村庄治理动机,因而需要构建有效的资源型村庄的治理方式。基于对荻港村治理经验的提炼和总结,认为“任务型治理”是其中一种有效的资源型村庄的治理方式。当前,在构建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问题上,首先,明确资源型村庄治理中各个治理主体的治理边界;其次,合理划分资源型村庄治理中的阶段性任务;再次,塑造“一主两辅”的良好治理结构;最后,提升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的实质绩效。第七章,总结。本章对全文进行总结,并提出了四大富有意义的研究结论。

王振[4](2018)在《基于产消互动的消费者食物安全信任构建路径研究 ——以B市农夫市集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食物是人类社会诞生以来永恒的话题,食物在某种程度上等于人类,人类以食物为生存来源,食物又成为人类的研究对象。食物的数量保障和质量获得是食物研究的两大主题,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各有侧重。在现代中国,食物数量安全已经处于历史最高水平,而食物的质量安全与营养保障成为当下民众关心的社会话题之一。本研究从食物质量安全困境和治理现状出发,聚焦食物的科学指标安全和消费者对食物安全产生信任危机这一核心矛盾,从社会信任缺失、食物安全事件频发以及食物安全谣言肆意等多元视角分析当前消费者主观意义上的“食物不安全”心理以及消费者食物安全信任危机的形成原因。在此基础上,本研究提出消费者基于食物安全自我保护而自发组织的替代性食物市场,进而落脚到位于B市的食物生产—消费共同体环境中,采用质化研究方法,以半结构访谈为主要调查手段,结合结构化调查问卷收集一手资料,研究食物安全保障过程中包括生产者、消费者、中介组织、研究者和志愿者等相关利益主体的行为和态度等影响因素。初步研究发现,在食物生产和消费结构中,生产者、消费者与中介组织形成了事实上的信任共同体,生产者、消费者基于“安全食物”交换为原始出发点,以熟人关系为基本纽带,形成了紧密的信任关系。而此间的中介组织承担着信任中介的功能,在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形成了双向筛选的机制,通过约定俗成的规则和利益化为导向的制度建设,从源头上促进食物生产过程的公开化,继而中介组织借助与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多层互动,将生产—消费关系进一步拉近,形成了民间食物安全自保的食物产消共同体。进一步研究发现,在信任共同体内,生产者、消费者和承担信任中介功能的中间组织在理念认同、消费者教育、农业多功能性等方面有着相对较高的一致性特征,生产者对安全食物生产的追求与消费者基于购买意愿和购买能力形成的关系逐渐强化。考察食物产消互动下的信任共同体这一关系下的信任度较强,但忠诚度相对较弱,而在国家食物安全治理能力不断提升的背景下,信任共同体内部的食物品质与一般食物市场上的品质差距在逐步缩小,同时生产者追求资本化和工业化农业的冲动感始终存在,且在技术变革的环境中逐渐出现生产者与消费者脱离“面对面”互动的倾向。这些因素都影响着信任共同体的稳定性和持续性。而在基于食物安全追求下的生产者与消费者直接对接,也在品质“下降”(消费者主观意义上)的情况下出现松动的迹象,部分生产者对食物生产全程的把控能力下降,消费者对生产者和食物安全的信任程度也可能出现松动,即基于食物安全形成的熟人关系,在国家食物安全治理能力提升的背景下,产消互动的紧密程度下降,双方的信任关系步入瓶颈。最终,本研究结合实地调查,认为信任共同体这一“模式”的小众化只能形成于特殊的历史阶段,从更为长远的历史视野来审视食物安全领域的信任问题,终究要回归到更具普遍性的制度信任层面。基于上述研究,本研究从公共管理视角针对当前中国食物质量安全保障提出几项对策和建议:第一,从食物生产环节采取安全的生产方式,注重从源头上把控食物的质量安全,尤其注重化学农药等可能危及食物安全的药物的使用量。国家需要加大对有机农业、绿色农业和无公害农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对采取生态环境友好型的农业种养殖进行补贴,同时注重发挥农业的多元价值,改善食物生产的农业环境。第二,普及法律与普及科学素养相结合,且重视后者工作,建立健全消费者教育的普遍性制度。国家在食物安全这一具有公共安全属性的领域,针对公众开展全民科普教育,提升公众对农业和食物的认知水平。同时,健全国家和各级地方层次的专家资源库,提升科学社群的权威性。第三,从技术和法律的角度健全食品安全谣言治理水平,让真相走在谣言前面。第四,采取开放性和包容性政策容纳民间食物安全自保机构或组织,从健全制度的角度将民间食物安全保障行动正规化、合法化。第五,针对小规模农户设定专门的市场准入和扶持政策,从政府的角度打破小农户进入食物市场的“双重排斥”。本研究主要创新之处在于从社会学和公共管理学以及伦理学角度等学科出发,借助信任这一相对小众但至关重要的视角,审视当前中国食物安全领域出现的消费者信任度低的问题。在研究内容上,本研究注重从微观层面观察当前产消关系的分裂与弥合,透过食物生产与消费形成的信任共同体,研究消费者重建消费者食物安全信任的过程节点和信任获得的基本要素,在研究中将生产者、消费者、中介组织和其他相关利益主体纳入考察范畴,形成多元主体下的消费者食物安全信任研究。同时,本研究将回归国家现代治理体系中的食物安全治理,以小观大,尝试探究更大范围内重建消费者食物安全信任关系的有效路径,并以此为切入点,指向社会信任重建这一更大视野。

阿沙[5](2015)在《四川藏区农牧民生计变迁研究 ——以阿坝县索朗村为例》文中认为本文以四川藏区一个典型村落的生计模式变迁为切入点,探讨了转型期藏区乡村社会的失范问题。以生计变迁为线索,通过生计转型的困境来呈现藏区诸多失范行为的社会经济原因,进而认识和理解藏区的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所面临的挑战及其出路。研究表明,无论是民主改革以前,还是集体化时期,藏区农牧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形成了农牧结合的传统生计模式。在青藏高原这一特定的生态环境下,藏民族发展出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文化体系和环境知识。农牧民的生态理念和族群文化对于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多元文化有机共生及各民族和谐相处具有特殊价值和重要意义。农牧结合的传统生计模式蕴含着丰富的本土性智慧并具有重要的生态学意义。改革开放以来的市场化进程引发了藏民生计模式的变迁,但由于自然环境、历史和文化等因素的影响,藏民的生计并未实行顺利转型。改革开放以来的30多年间,藏民家庭生计分化为牛羊饲养和虫草采集两大类型。大部分家庭放弃牧业,以挖虫草、贝母为家庭主要生计来源。由于比较收益低下,青稞种植日益被边缘化,而虫草采集的不稳定性又迫使藏民不能放弃作为最后的社会保障的小规模家庭农业。农牧民在社会转型期的生计困境引发了一系列社会后果:生态失衡、社区失范和文化失调。不仅对高原脆弱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也对藏民原有的文化观念形成了巨大冲击,越轨行为和对传统文化的挑战大量出现。

王冰雪[6](2015)在《都市映像:新世纪华莱坞电影媒介景观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将华莱坞电影作为阅读都市的一种方法,从新世纪电影工业的全球化想象与跨地实践入手,思考“全球化语境下华莱坞电影如何展开对都市空间的影像描摹?”这一核心问题。研究者认为,媒介景观是都市研究的重要维度,但是在以往的研究中将媒介景观与都市研究相结合的讨论,特别是放置在都市化进程与产业化发展的双重背景下的考量尚未得到更为具体的分析与探讨,然而在都市空间与电影媒介共同发生巨变的今日,对于两者之间关系的讨论则显得愈发重要。因而围绕本文研究核心问题,以阿帕杜莱“景观理论”为切入,在全球化理论、城市研究相关理论框架中,将新世纪作为研究时间,华莱坞电影作为研究空间,媒介地理学作为研究视阈,通过对华莱坞电影影像文本、数据信息及文献资料的梳理,经由华莱坞电影所描摹的都市映像,解析全球化时代华莱坞电影媒介景观的都市传播图景。研究从四个部分,六个章节展开。第一部分,绪论。围绕研究关键词“华莱坞电影”、“媒介景观”从全球化语境及相关研究文献分析切入,提出研究问题,展开对研究背景、研究现状、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研究价值等内容的梳理论述,辨析并界定相关概念,明晰研究对象与范围,搭建分析框架。第二部分,第二章。电影作为阅读都市的一种方法见证了全球化时代都市的发展与变迁。新世纪以来华莱坞电影所绘制的光影地图包含两个分析层面,一方面立足地理学视角剖析新世纪以来华莱坞电影都市样本的选择倾向及呈现特点;另一方面通过对影像文本的梳理,分析新世纪华莱坞电影的都市阶梯及其成因。第三部分,第三、四章。对新世纪华莱坞电影都市空间的景观化想象及其呈现进行讨论,重点分析都市空间中的地理景观与电影虚拟空间的互动;探讨全球化时代电影想象与都市生活情感空间的多样景观,并结合个案研究具体分析都市交往空间中的电影传播景观,剖析其传播规律、景观特点、产业作用等深层因素。第四部分,第五、六章,结合新世纪华莱坞电影传播与实践的互动景观,探寻在全球化的外部传播环境与商业化的内部生产机制交互作用中,华莱坞电影工业的都市传播困境,以此延伸对华菜坞电影工业进行整体性思考,提出从本土到全球的华莱坞电影传播路径。

郑鹏[7](2014)在《现代性、国家与人口治理术(1949-1980年)》文中指出转型与现代性是社会学的根本议题。本研究旨在对毛泽东时代社会主义现代性追求过程及其独特性进行探究和阐释,试图给出一个关于社会主义现代性的竞争性解释版本。现代性的核心意识形态是对其所辖的人口满足与解放的承诺。在历史上,马尔萨斯与马克思/恩格斯就现代性的前景与可欲性进行过激烈的争论。前者认为,“大自然宴席的席位”极其有限,现代性只能扩展到有限的人群,没有席位的多余人必须离开。后者认为,只要解除资本主义对物质技术现代性的桎梏以及对解放现代性的异化,现代性能够为所有人带来美好的承诺,即社会主义接管的现代性能够“保证永远不再因人口过剩而恐惧不安”。不过,马克思的人口理论同样指出过,“每一种特殊的、历史的生产方式都有其特殊的、历史地起作用的人口规律”;“不同的社会生产方式,有不同的人口增长规律和过剩人口增长规律”,那么是否能够对社会主义的人口规律做出归纳?沿寻这一个问题,本研究的视角聚焦在1949年以后毛泽东的时代,这是一个用理想建构现实的时代,然而现实却并不乐观。社会主义国家不得不竭尽全力弥合社会主义的“短缺”与给予其人民生命确定性之间的紧张。在改善意愿的逻辑之下,社会主义国家设计—实施了持续不断的社会工程,如福柯所言,在这些社会工程的施工中,国家必须构建出相应的人口治理术。既然“国家只是一个多重治理术体制所带来的可变结果”,既然“历史已经表明,社会主义只有嫁接到各种治理术的类型之上才能运转”,那么,“为了追求社会主义现代性,国家构建并实施了怎样的人口治理术呢?”。这就是本研究所展开探讨的问题。本研究在性质上属于理论性探讨,在文本呈现上是批判的、解释性的,本文采取了国家对人口筹划的事件——过程为研究切入点。首先,本文在总体上提出了一个“国家—现代性—人口治理术”的研究框架,以此对社会主义现代性追求过程中所实施的各种社会工程,特别是对社会主义剩余人口的管理工程做出阐释。根据毛时代社会主义现代性的历史与逻辑,“社会主义现代性—国家—人口治理术”的解释框架包括三个方面的核心要点:(1)价值—乌托邦性,即社会主义现代性的动力与归宿:普遍拯救的承诺;(2)控制—工程性,即为物质技术现代性与解放现代性而开启的经济现代化赶超与人口改造;(3)等级化—分类—排除性,即下放经济剩余人口和秩序剩余人口,既以“下放”本身证明“拯救”的事实性,又迫使失序的社会恢复到社会主义现代性所承诺的状态。最终,以拯救为出发点和归宿,国家追求现代性的过程制造出了:“‘组织起来’/‘人口单位化—‘包下来’—‘等级化/分类/排除’—‘改造’”的人口治理环路。为了对本研究提出的解释框架做出应用或再解释,在本文的接下来的第四、五章进行了相对独立的案例研究,研究对象选取了毛时代的重大事件,分别是“大跃进”(1958)及“大精简”(1962-1963)、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1950—1980)。事件清晰地展示了毛时代社会主义现代性追求过程,现代性层次的转换,所采取的整体性方案、程式、技术。“大跃进”是毛时代时里的一场时空压缩的赶超型经济现代化试验。它试图在资本极度短缺的条件下,以共产党娴熟的群众运动方式将无限供给的过剩劳动力转换为资本,以此完成国家的经济现代化赶超。大跃进”引爆的“大危机”导致的直接后果是在最密集的时空里制造出大规模的经济过剩人口。庞大的经济剩余人口相对于冷却的现代化显得极为多余,而相对于社会主义国家“包下来”的现代性承诺而言则是无法承受的人口包袱。因此,紧急性地、大规模地清理—排除城市经济剩余人口成为治理危机的根本途径。事先制造的农村剩余人口堆积地为转嫁城市危机提供了运作空间。如果说大跃进引发的大精简是一项危机治理,那么知青下放运动则说明了毛时代里周期性的政治经济危机治理手段的常态化。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前后持续长达1/4个世纪,改变了近2000万青年人命运,是一项堪称设计周密、动员完备,共和国历史上最旷日持久的社会工程。知青下放运动的工程性质与目的是多重的、并且处于变化之中。在运动之初,它主要是为了解决受教育的失业者的就业问题,一直到1968年经济动机都处于首要地位,同时,它也是应对周期性的经济危机的常规方式。但到1968年,它成为重建社会政治秩序的政治危机治理手段,之后,政治动机越发超越经济动机,导致知青下放转为一场青年人口的政治改造工程。此外,它还笼罩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为社会主义新型农民,缩小三大差的光环。总体而言,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本质是毛时代社会主义中国对剩余人口——经济与秩序的双重剩余——管理与改造的工程。毛去世之后,现代性层次从解放现代性降入技术物质现代性,人口治理术也随之转型。新的人口治理术宗旨是:国家将“包下来”的生命政治框架中的人口再生产成本转给个人,将人口包袱交给市场管理。知青自发形成的返城运动冲击波是促成这场转型的关键性力量之一。知青运动的终结标志着毛时代乌托邦工程谢幕。最后,本文提出了反思现代性的愿景。马克思的“自由人”;市场经济下的“无印痕公民”;马尔库塞的“单向度的人”;资本主义下的“庸众”;福柯微观权力技术下的“驯顺的肉体”,这都是现代性理论家为寻求真实的自由而对现实的人的境遇的反思。本文提出,在一个复杂社会里的自由既需要面对现实,又需要为现实加入理想。如果国家真诚地为所有人创造自由,就无须惧怕权力或计划转而与它作对。但是,多元开放、包容异见、允许不服从是将国家建设为人们获得自由的工具(而不是异化为压迫手段)的先决条件。在现代社会里,知识分子必须重拾批判与自我解放,与主流保持距离和张力,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提出主流之外的叙事,由此为社会提供另一种可能性。并且倡导一种自我的生存美学。

秦岭[8](2013)在《在水一方——中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纪实》文中研究说明前言:一次宿命的行走我穿行在荒山枯岭之中,却恰似一叶小舟,独行水上。水在哪里?抬望眼,到处都是旱地。安全的行走,却在考察中国农村饮水的安全与不安全。水,生命之源,它是在呼唤我吗?我宁可相信,给我安排这样一次行走的,是水,更是命运。二者必然是兼而有之的。水既然能成为生命之源,必然与命运有关。我的行走,由北国到江南,由内地到边陲,因水而来,为水而去。中国农民与安全的饮用水之间,撼动我的,是缺一口水而遭遇的死亡、流血以及满脸泥石流一样的眼泪;是得到一口水

陈世伟[9](2011)在《土地流转背景下的村社治理研究 ——基于浙江镇海乡村社区的实证考察》文中指出土地制度是农村基本的经济制度,也是农村社会组织与管理体制的基础。现存的农民与集体、国家与农民的关系以及农村基层组织与管理体制在相当程度上是基于农村土地权属关系建立起来的。在历史上,每一次土地分配及产权归属的重大变化,最终都导致农村社会结构及组织管理制度的变化。本文以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乡村社区为对象,考察土地流转与村社治理的关联,认为土地流转对农村社区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组织体系、服务体系、社会稳定等各方面造成了深远的影响。在这个过程中,传统农村社会由相对单一、封闭走向多元、开放,村庄的地域边界、人口边界、经济边界、组织边界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建立在土地集体产权和户籍身份基础上的村民自治运行环境逐步瓦解,居民对村委会等传统组织的认同感下降,关系纽带日益松弛,所有这些都对村社治理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推动村社治理从“村民自治”向“社区自治”转型。第一章对土地流转的政策和实践进行了概括和分析。认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地制度改革和发展的方向是在不断扩大、强化和稳定农民的土地产权,土地政策主要围绕稳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步允许土地流转展开。特别是党的十七届三中以后,进一步强调保障并扩大土地流转,农地流转更加迅速和普遍。本章首先梳理了我国土地流转的政策演变和实践历程,概括并评析几种土地流转的代表性模式,然后重点考察不同时期镇海的土地流转情况,最后对几个重点问题展开进一步讨论。第二章考察土地流转与社区经济结构变迁。重点考察土地流转对社区技术结构、就业结构、产业结构、分配结构的影响,认为土地流转促进了土地的规模经营,提升了农业的现代化水平,农村从业劳动力的构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在这个过程中,集体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农民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第三章对土地流转与社区社会结构转型进行考察。土地流转和人员流动使传统相对封闭的城乡二元社会走向城乡一体化。在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结构变化的推动下,农村社区社会结构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动,就业结构、城乡结构、阶层结构等子结构都有了较大的改善。第四章对土地流转与社区组织体系进行分析。适应农村社区化管理改革的需要,镇海把构建具有农村社区化特色的组织网络作为重点和切入点,在传统的“三驾马车”之外建立了新兴的融合性社会组织。新兴组织的出现和私营企业主阶层主政给村社治理增添了新的变量,改变了社区的权力结构。第五章对土地流转与社区服务体系进行考察。镇海推行的农村社区化管理改革实践结果表明,在社区这个平台,国家公共服务与社区自服务、国家管理与农民自我管理实现了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通过合理划定社区规模、搭建服务平台、建设社工队伍、构建服务机制,建立了政府公共服务、社区自助互助服务和自愿者服务、市场商业化服务“三位一体”的服务体系,实现了农村社区服务的全覆盖。在实践运作中,镇海创造性的形成了“81890”服务模式和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初步形成了政府支持、社区运作、社会参与、需求导向的基层合作治理社会公共服务的新模式。第六章考察土地流转对社区社会稳定的影响。发现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利益冲突加剧,引发的纠纷也逐渐增多,对社会稳定造成了负面影响。究其因,主要是因为土地规则是不确定的,或者说规则是被不断“选择性执行”的。因此,我们必须对各种损害农民利益的行为保持足够的警惕。第七章对土地流转与村社治理变迁的机制机理进行分析。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一是解释土地制度、产权流动与村治变迁的机制机理;二是认为土地流转和人口流动使村庄的地域边界、人口边界、产权边界、组织边界等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济边界开放与社会边界封闭存在冲突与共生的关系;三是从共产党土地制度的历史变迁特别是土地的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变化和调整来考察国家与农民的关系,揭示乡村土地政治的本质。最后是结论和展望,认为随着人地流动的加剧,建立在土地集体所有制和户籍身份基础上的村民自治无法满足居民的民主诉求和民生需要,为此,需要建构更具包容性和开放性的村社治理模式。作为未来可能的新型乡村治理形式,农村社区“居民自治”是新时期村民自治的继承与发展,也是国家政权整合乡村社会的平台和载体。要推动村社治理从“村民自治”向“社区自治”顺利转型,就要在尊重居民自身需求和发挥农民主体作用的基础上,着力在赋予农民完整的土地产权、加快农村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实行村民委员会与村经济合作社分离上下功夫。

陈思[10](2011)在《中国原料奶和鲜奶价格波动与调控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奶业发展迅速,但长期以来奶农增收困难,奶农的收益主要取决于原料奶的价格,原料奶价格波动就会造成原料奶生产的波动,因此原料奶收购价格的过分波动直接影响中国原料奶的生产和供给,也造成了乳制品安全事故不断,严重影响中国奶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本文使用CensusX12季节调整法、Hodrick-Prescott滤波法对原料奶和鲜奶价格波动情况进行研究。本文在对中国奶业生产、消费波动情况进行介绍、总结的基础上,利用Hodrick-Prescott滤波法对2008年1月-2010年12月的原料奶收购价格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长期看原料奶收购价格呈上升趋势,分析期内横跨两个周期,第二个周期的幅度大于第一个周期。利用CensusX12季节调整法对2000-2009年度各月鲜奶零售价格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从长期趋势来看,鲜奶零售价格总体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通过对每一年数据的分析发现鲜奶零售价格序列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动,季节变动为先上升再下降再上升的变化趋势,随着时间的推移鲜奶零售价格季节波动的趋势在增强。再通过Hodrick-Prescott滤波分离趋势成分和周期成分,发现鲜奶零售价格长期趋势线呈现平滑向上—稳定平滑向下—较快平滑向上的规律,长期趋势在样本期内有4个明显的拐点。从周期成分来看,2000-2009年鲜奶零售价格分为4个较明显的周期,周期平均长度为四年。利用Holt-Winters季节乘积模型预测原料奶和鲜奶价格,结果显示在未来的两年里价格都会有明显的上涨。最后通过对原料奶和鲜奶价格波动情况的分析,结合国内外成功实践经验,提出建立原料奶价格形成机制、利益分配机制、第三方机制和奶源机制的建议,完善我国原料奶和乳制品价格调控机制,实现奶业一体化。

二、农产品口味缘何逐年退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农产品口味缘何逐年退化(论文提纲范文)

(2)农产品伦理购买行为形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伦理消费主义的蓬勃发展
        1.1.2 农产品消费观的转变
        1.1.3 农产品伦理购买的“意图-行为”差距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1.3 研究方法
        1.3.1 文献研究
        1.3.2 专家访谈
        1.3.3 问卷调查
        1.3.4 统计分析法
    1.4 技术路线和研究框架
        1.4.1 研究技术路线
        1.4.2 研究框架和内容安排
    1.5 可能的创新点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重要概念的界定
        2.1.1 伦理
        2.1.2 伦理购买行为
        2.1.3 农产品伦理购买行为
        2.1.4 伦理农产品
        2.1.5 伦理消费者
    2.2 理论基础
        2.2.1 伦理的两大基本理论
        2.2.2 Hunt-Vitell的伦理决策理论
        2.2.3 理性行为理论与计划行为理论
    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2.3.1 农产品伦理购买行为构成维度与测量的相关研究
        2.3.2 消费者伦理决策模型的相关研究
        2.3.3 计划行为理论在伦理购买中应用的相关研究
        2.3.4 消费者伦理购买“意图-行为”差距的相关研究
        2.3.5 文献评述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农产品伦理购买行为形成机制模型构建研究
    3.1 农产品伦理购买行为形成因素的提取
        3.1.1 计划行为理论和伦理决策理论研究框架下的变量
        3.1.2 中国文化背景下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修正变量
        3.1.3 引入可能的新解释变量
    3.2 农产品伦理购买行为形成因素之间的关系和假设的提出
        3.2.1 修正的计划行为理论下的假设路径
        3.2.2 购买意图、购买计划、购买行为的假设路径
        3.2.3 购买意图和购买计划的二因子因果中介效应假设路径
        3.2.4 伦理情境的调节效应假设路径
    3.3 农产品伦理购买行为形成机制研究模型
        3.3.1 研究模型的架构
        3.3.2 研究模型的描述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农产品伦理购买行为构成维度及测量研究
    4.1 农产品伦理购买行为的价值导向与核心价值原则
    4.2 农产品伦理购买行为测量初始问卷的设计
        4.2.1 农产品伦理购买行为量表初始测量题项的提出
        4.2.2 小组讨论
        4.2.3 专家访谈
        4.2.4 小范围调查
        4.2.5 农产品伦理购买行为初始测量问卷的确定
    4.3 农产品伦理购买行为量表的探索性因子分析
        4.3.1 前测的数据收集
        4.3.2 探索性因子分析的测评方法和标准
        4.3.3 项目分析的结果
        4.3.4 探索性因子分析的结果
        4.3.5 信度分析的结果
    4.4 农产品伦理购买行为构成维度的验证性因子分析
        4.4.1 正式调查的数据收集
        4.4.2 验证性因子分析的测评方法与标准
        4.4.3 农产品伦理购买行为量表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4.4.4 一阶验证性因子分析的结果
        4.4.5 农产品伦理购买行为量表信度与效度检验的结果
        4.4.6 二阶验证性因子分析的结果
    4.5 结论与讨论
        4.5.1 农产品伦理购买行为正式量表与题项的讨论
        4.5.2 农产品伦理购买行为被删除题项的讨论
        4.5.3 中国消费者农产品伦理购买行为概况统计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农产品伦理购买行为形成机制实证研究
    5.1 农产品伦理购买行为形成机制实证研究设计
        5.1.1 农产品伦理购买行为形成机制解释变量的测量
        5.1.2 农产品伦理购买行为形成机制问卷的设计
        5.1.3 小规模访谈
        5.1.4 前测与农产品伦理购买行为形成机制量表的调整
    5.2 农产品伦理购买行为形成机制问卷的数据收集
        5.2.1 正式问卷样本单位数的确定和发放
        5.2.2 样本概况
    5.3 农产品伦理购买行为形成机制模型分析与检验方法介绍
        5.3.1 结构方程模型
        5.3.2 AMOS分析工具
    5.4 农产品伦理购买行为形成机制模型数据分析
        5.4.1 农产品伦理购买行为形成机制量表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5.4.2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5.4.3 农产品伦理购买行为形成机制量表的验证性因子分析
        5.4.4 农产品伦理购买行为形成机制量表的信度与效度检验
    5.5 农产品伦理购买行为形成机制模型拟合与假设检验
        5.5.1 模型的初始拟合评价
        5.5.2 模型拟合度修正与检验
        5.5.3 潜变量的路径分析
        5.5.4 直接效应的假设验证结果
        5.5.5 直接效应的结果讨论与作用机制分析
    5.6 农产品伦理购买行为形成机制模型的中介效应分析
        5.6.1 中介效应的界定和分析方法
        5.6.2 农产品伦理购买意图的中介效应检验
        5.6.3 农产品伦理购买意图的中介效应假设验证结果
        5.6.4 农产品伦理购买意图的中介效应结果讨论与作用机制分析
    5.7 人口统计因素的检验
        5.7.1 性别对农产品伦理购买行为影响的差异性检验
        5.7.2 受教育程度对农产品伦理购买行为影响的差异性检验
        5.7.3 收入对农产品伦理购买行为影响的差异性检验
    5.8 本章小结
第6章 农产品伦理购买“意图-行为”差距形成研究
    6.1 农产品伦理购买“意图-行为”差距形成因素模型
    6.2 二因子中介效应:购买意图和购买计划对差距形成的作用
        6.2.1 二因子因果中介效应的界定
        6.2.2 购买意图和购买计划的二因子因果中介效应检验
        6.2.3 二因子因果中介效应假设的验证结果及作用机制分析
    6.3 调节效应:伦理情境对差距形成的作用
        6.3.1 调节效应的界定和分析方法
        6.3.2 伦理情境的调节效应检验
        6.3.3 调节效应假设的验证结果及作用机制分析
    6.4 农产品伦理购买“意图-行为”差距形成研究结果讨论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7.1 研究结论
        7.1.1 确认了我国农产品消费朝着伦理消费的方向发展
        7.1.2 明确了农产品伦理购买行为内涵及其度量
        7.1.3 构建了农产品伦理购买行为形成机制模型
        7.1.4 剖释了农产品伦理购买行为形成机制
        7.1.5 剖析了农产品伦理购买“意图-行为”差距的形成
    7.2 实践与管理应用
        7.2.1 应用于消费者的策略建议
        7.2.2 应用于企业的策略建议
        7.2.3 应用于政府和相关组织的策略建议
    7.3 研究局限和展望
        7.3.1 研究的局限性
        7.3.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农产品伦理购买行为形成机制调查问卷
附录B 中介效应检定语法编写
附录C 调节效应检定中Ping (1995)计算公式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致谢

(3)资源型村庄的“任务型治理”研究 ——基于浙北荻港村的个案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选题论证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国内村庄治理的研究述评
        二、国外村庄治理的研究述评
        三、既往研究与本研究的关系
        四、本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第三节 基本概念的界定
        一、资源型村庄
        二、任务型治理
    第四节 个案选择与研究方法
        一、个案的影响力与代表性
        二、荻港村简介
        三、研究方法
    第五节 研究思路、技术路线与章节安排
        一、研究思路
        二、技术路线
        三、章节安排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第一节 “任务型治理”的学术命题提出
        一、“任务型治理”议题的研究回顾
        二、“任务型治理”的内涵解析
        三、“任务型治理”的核心特征
        四、“任务型治理”的作用价值
    第二节 “任务型治理”的理论解读
        一、利益相关的主体解读
        二、互动合作的过程解读
        三、彼此依赖的关系解读
        四、功能多元的价值解读
    第三节 资源型村庄的“任务型治理”构建:一个理论框架
        一、资源型村庄的三元治理主体分析
        二、资源型村庄的任务界定与治理结构
        三、资源型村庄的阶段划分与任务执行
        四、资源型村庄的任务治理绩效与意义
    第四节 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的制度基础
        一、资源型村庄治理的历史沿革
        二、资源型村庄治理的制度安排
        三、浙江省乡村振兴的实践与发展
第三章 初始期:资源型村庄的“基础任务”治理
    第一节 资源型村庄“基础治理任务”的界定与执行
        一、资源型村庄组织基础健全任务的界定与执行
        二、资源型村庄经济基础增强任务的界定与执行
        三、资源型村庄环境基础改善任务的界定与执行
    第二节 资源型村庄的组织基础健全任务
        一、村庄合并与换届选举
        二、六老组织与基层维稳
        三、社会组织与村庄治理
    第三节 资源型村庄的经济基础增强任务
        一、村庄集体经济薄弱
        二、青鱼合作社的创办
        三、村庄集体企业改制
        四、成立村经济合作社
    第四节 资源型村庄的环境基础改善任务
        一、油脂化工企业整治
        二、清水河道工程开展
        三、村庄长效管理构建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过渡期:资源型村庄的“公共服务”供给
    第一节 资源型村庄“公共服务供给任务”的界定与执行
        一、资源型村庄环境公共服务的界定与执行
        二、资源型村庄文化公共服务的界定与执行
        三、资源型村庄制度公共服务的界定与执行
    第二节 资源型村庄的环境公共服务供给
        一、五水共治:以龙八港为例
        二、农民新房建设与村庄洁化
        三、服务设施完善与环境美化
    第三节 资源型村庄的文化公共服务供给
        一、古村落文化资源的消失
        二、政府政策支持古村修复
        三、文化项目提升村民素质
        四、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获选
    第四节 资源型村庄的制度公共服务供给
        一、实施六百工作制
        二、推行网格化管理
        三、完善制度化机制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提档期:资源型村庄的“特色品牌”塑造
    第一节 资源型村庄“品牌塑造任务”的界定与执行
        一、资源型村庄旅游资源开发任务的界定与执行
        二、资源型村庄观光农业建设任务的界定与执行
        三、资源型村庄传统文化弘扬任务的界定与执行
    第二节 资源型村庄的旅游资源开发任务
        一、荻港古村旅游公司的创办
        二、国家4A级旅游景区获选
        三、招商引资与旅游资源开发
    第三节 资源型村庄的观光农业建设任务
        一、桑基鱼塘修复
        二、丝绸小镇创建
        三、凤凰洲生态农业项目
    第四节 资源型村庄的传统文化弘扬任务
        一、荻港渔庄的创建
        二、鱼文化节的举办
        三、“渔家乐”的传承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的论证与构建
    第一节 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的实践逻辑
        一、资金缺乏与项目产业支持
        二、精神空虚与文化复兴
        三、纠纷频发与治安维稳
        四、环境污染与村庄整治
    第二节 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的内在机理
        一、村民主体性的确立
        二、社会资本的培育
        三、多元参与的建立
        四、乡村精神的重塑
    第三节 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的优势解析
        一、城市与乡村:和合共生
        二、传统与现代:互相融合
        三、发展与文化:持续和谐
        四、五位一体:共同推进并实现
    第四节 资源型村庄的治理策略:任务型治理
        一、资源型村庄治理的动力机制考察
        二、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的适用性与局限性
        三、构建资源型村庄的“任务型治理”
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4)基于产消互动的消费者食物安全信任构建路径研究 ——以B市农夫市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与研究问题
    1.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3 核心概念与文献评述
    1.4 研究意义、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消费者食物安全信任困境的逻辑与表征
    2.1 社会领域中的信任困境
    2.2 食物生产与消费链条的异化
    2.3 食物安全:错位的理解认知与谣言盛行
    2.4 食物安全治理参与主体的多重失灵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消费者食物自保行动与替代性食物网络的兴起
    3.1 食物安全困境与民间自保行动的兴起
    3.2 民间食物自保策略:替代性食物网络的兴起
    3.3 初入田野:农夫市集的观察和消费者群体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消费者食物安全信任构建的过程与特征
    4.1 农夫市集:制造信任共同体与产消双向筛选
    4.2 生产者与消费者参与多维度互动
    4.3 农夫市集信任构建的特征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农夫市集:信任共同体的挑战
    5.1 信任中介组织及食物标签的合法化困境
    5.2 食物品质“下降”的信任隐患
    5.3 较高的信任构建成本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本结论与讨论
    6.1 主要结论
    6.2 讨论
第七章 展望:消费者食物安全信任治理的政策建议
    7.1 食物生产过程的去化学化与食物市场的开放化
    7.2 消费者教育与科学社群权威的重塑
    7.3 多元主体参与的消费者食物安全信任共治:监管、技术与包容性
    7.4 对作为个案的农夫市集等替代性食物网络的兼顾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录 1: 主要知情人方案提纲
    附录 2: 消费者食物安全信任调查问卷
    附录 3: 农夫市集农友调查问卷
    附录 4: 农夫市集志愿者调查问卷
    附录 5: 35家农场基本情况
    附录 5: 养殖类PGS农场拜访表清单
    附录 6: 种植类PGS农场拜访清单
个人简介

(5)四川藏区农牧民生计变迁研究 ——以阿坝县索朗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缘起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
        1.2.2 国内研究
        1.2.3 研究述评
    1.3 概念界定
        1.3.1 藏区
        1.3.2 生计
        1.3.3 失范
    1.4 研究视角
    1.5 研究方法
        1.5.1 田野调查概况
        1.5.2 资料收集方法
        1.5.3 资料分析方法
第2章 高原环境与传统生计
    2.1 村庄的历史演进
        2.1.1 农奴制时期
        2.1.2 民主改革时期
        2.1.3 集体化时期
    2.2 村民的传统生计
        2.2.1 种植业
        2.2.2 饲养业
    2.3 农牧结合的特性
        2.3.1 生存性智慧
        2.3.2 生态学意涵
第3章 市场经济与生计变迁
    3.1 传统生计的衰落
        3.1.1 青稞种植
        3.1.2 牛羊饲养
    3.2 现代生计的建构
        3.2.1 外出打工
        3.2.2 药材采集
    3.3 生计转型的困境
第4章 生计转型期的社会失范
    4.1 高原生态失衡
    4.2 村庄社区失范
    4.3 族群文化失调
第5章 总结与反思
    5.1 总结
    5.2 反思
    5.3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卷内备考表

(6)都市映像:新世纪华莱坞电影媒介景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内容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综述
        1.1.1 “全球-本土”语境中的新世纪电影工业
        1.1.2 华莱坞电影作为一种视野
        1.1.3 电影,阅读都市的方法
    1.2 概念辨析
        1.2.1 景观、奇观、意象与风景
        1.2.2 媒介景观:日常生活世界的影像描摹
        1.2.3 媒介地理学视域中的华莱坞电影媒介景观
    1.3 研究框架
        1.3.1 问题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内容结构
        1.3.4 创新价值
2. 绘制光影地图
    2.1 在电影中构筑都市
        2.1.1 作为文本的都市
        2.1.2 以光影记录生活
    2.2 新世纪华莱坞电影的都市阶梯
        2.2.1 全球城市
        2.2.2 主要城市
        2.2.3 边缘城市
    2.3 全球化想象中的跨地景观
        2.3.1 电影传播中的跨地流动
        2.3.2 在跨国拍摄中展示全球化
        2.3.3 个案研究:唐人街,跨国想象中的独有景观
3. 光影都市的景观化想象
    3.1 都市空间中的地景呈现
        3.1.1 地标建筑:建构都市“存在感”
        3.1.2 家居景观:居住空间中的都市变迁
        3.1.3 街道网络:都市生活的展演舞台
        3.1.4 交通工具:穿越城际的移动媒介
    3.2 都市生活中的多样景观
        3.2.1 青春景观
        3.2.2 爱情景观
        3.2.3 家庭景观
4. 都市交往与互动的传播景观
    4.1 技术控制下的都市生活
    4.2 作为社会实践的电影事件
        4.2.1 电影事件:情感动员与消费选择的关联
        4.2.2 个案研究:杜汶泽事件引发的观影实践
    4.3 被忽略的都市危机
        4.3.1 “风险共同体”的启示
        4.3.2 全球风险中的都市想象
    4.4 都市观影驱动下的票房景观
        4.4.1 重复与模仿中的电影生产逻辑
        4.4.2 粉丝驱动下的明星效应
        4.4.3 作为本土电影试验品的“综艺大电影”
5. 华莱坞电影景观实践中的反思
    5.1 新世纪以来都市传播的困境与焦虑
        5.1.1 繁盛后的低迷
        5.1.2 走出家门的迷失
        5.1.3 喧嚣背后的危机
    5.2 从本土到全球的传播之路
        5.2.1 挖掘本土电影传播力
        5.2.2 找寻多样生存空间
        5.2.3 延伸动力与拓展维度
6.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参考电影简表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工作和研究成果

(7)现代性、国家与人口治理术(1949-1980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图-表-专栏目录
第一章 导言
    1.1 研究缘起与研究问题
    1.2 文献综述
        1.2.1 现代性研究
        1.2.2 治理术研究
        1.2.3 国家、现代性与人口治理术的综合评述
    1.3 研究设计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框架
        1.3.3 研究方法
        1.3.4 研究借鉴
第二章 “包下来”:社会主义现代性与生命政治的建构(1949-1980年)
    2.1 总体性危机的社会诊断:由国家重建社会
    2.2 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方案:“组织起来”
        2.2.1 “一张白纸,正好写字”:毛的现代性图景
        2.2.2 “组织起来”:人口治理的总战略
        2.2.3 “包下来”与“单位化”:社会主义现代化与生命权力
第三章 “下放”:稀缺的现代性席位与剩余人口的治理术(1949-1980年)
    3.1 社会主义的“剩余人口”生产与排除
        3.1.1 作为现代性读本的《人口论》与《新人口论》:“人口剩余”与“席位稀缺”
        3.1.2 社会主义的“剩余人口”生产机制
        3.1.3 分类与排除的人口治理术:人民与人口的断裂
    3.2 小结:社会主义现代性的特征及其人口治理术的逻辑
第四章 “招之即来,挥之即去”:发展危机与人口分流术
    4.1 规训乡村:剩余人口堆积空间的制造
        4.1.1 降服“作为变数”的乡村与“难对付的”农民
        4.1.2 剩余人口堆积地的制造与强制移民工程的开启
    4.2 紧急的现代化:“大跃进”与“大危机”
        4.2.1 启动大跃进的缘由
        4.2.2 大跃进的极端现代化本质
        4.2.3 “大跃进”:时间的压缩与数字的跃进
        4.2.4 “大危机”的爆发及其诊断
    4.3 治理“危机”:“人从哪里来,回到哪里去”
        4.3.1 人“从哪里来”?
        4.3.2 回到“哪里去”?
        4.3.3 “哪些人”回去?怎样送“他们”回去?
    4.4 小结
第五章 “知识青年到农村去”:剩余人口管理与改造的社会实验
    5.1 教育大跃进与“受教育的”失业者:“就业”的新动向
    5.2 经济剩余人口下放工程的系统构建:从危机到常规的治理术
    5.3 从经济剩余到秩序剩余的人口治理术:改造人的政治工程与乌托邦
        5.3.1 降服“红卫兵”
        5.3.2 谁是下放者:“青年”、“社会青年”到“知识青年”的构建
        5.3.3 最后的乌托邦?剩余人口的管理与青年人的改造
    5.4 下放运动为何止于1980年:现代性话语的重构与人口治理术的转型
        5.4.1 社会主义现代性的层次转换:从革命到发展
        5.4.2 生命政治的重构与人口治理术的转型:从拯救到满足
        5.4.3 构建发展:“知青下乡运动”的去政治化
        5.4.4 “倒逼”:知青的命运抗争与领导人的加快顺应
        5.4.5 解决之道:政治问题的经济化治理方式
第六章 结语
    6.1 “社会主义现代性—国家—人口治理术”的解释框架
    6.2 乌托邦之殇
    6.3 反思现代性:复杂社会里的自由与自我解放
参考文献

(9)土地流转背景下的村社治理研究 ——基于浙江镇海乡村社区的实证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图表目录 绪论
一、选题的缘起及意义
    (一) 研究的缘起
    (二) 研究意义
二、相关研究进展及理论综述
    (一) 制度和产权的视角
    (二) 国家与社会的关系视角
    (三) 土地制度的内在矛盾及改革方向
    (四) 土地制度改革及对乡村社会政治的影响
三、研究思路与本文结构
    (一) 研究思路
    (二) 本文结构
四、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五、相关概念的简要说明 第一章 土地流转的政策与实践
一、土地流转政策的历史演变
    (一) 1982~1983年底:不允许土地流转
    (二) 1984~1991年:初步允许土地流转
    (三) 1993年~至今:土地流转日趋规范化
二、土地流转的几种代表性模式
    (一) 以两田制为特征的山东平度模式
    (二) 以土地股份合作制为特征的广东南海模式
    (三) 以土地换社保为特征的浙江嘉兴模式
    (四) 以宅基地换房为特征的天津模式
    (五) 以农村土地资本化为特征的成都温江模式
三、镇海土地流转概况
    (一) 20世纪80年代中期:土地流转开始起步
    (二) 20世纪90年代:土地流转加速
    (三) 本世纪以来:土地流转全面铺开
四、进一步的讨论
    (一) 土地流转是否必然带来规模经营?
    (二) 如何看待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
    (三) 为什么地方政府和村干部热衷于土地流转?
五、几点启示
    (一) 土地流转一定要尊重农民的意愿和利益
    (二) 土地流转一定要因时因地制宜 第二章 土地流转与社区经济结构变迁
一、传统农业升级换代
二、农民就业日益多元
三、产业结构显着优化
四、村集体经济迅速发展
五、农民收入不断提高 第三章 土地流转与社区社会结构转型
一、城乡二元体制的建构
二、社会结构的艰难转型
三、社会阶层变动与形塑
    (一) 社会分层的理论诠释
    (二) 建国后我国农村社会分层的历史变迁
    (三) 个案呈现 第四章 土地流转与社区组织体系重构
一、镇海的村社组织体系
    (一) 传统组织
    (二) 新兴组织
二、社区内部组织关系
    (一) 传统"三驾马车"的相互关系
    (二) 村民委员会与社区工作站的关系
    (三) 村民委员会与专业经济合作社的关系
三、乡村组织关系
    (一) 乡镇党委与村党组织的关系
    (二) 乡镇政府与村委会的关系
四、进一步的讨论
    (一) 社区工作站会不会导致村委会虚化和边缘化?
    (二) 如何监督"一权独大"的村党组织书记?
    (三) 如何看待私营企业主主政的能人治理模式? 第五章 土地流转与社区服务体系
一、"服务下乡":国家对乡村社会的服务性渗透
二、"国家单方供给":我国农村公共服务的制度困境
    (一) 我国农村公共服务模式的路径依赖
    (二) 农村公共服务"国家单方供给"的制度困境
三、"多元合作治理":社区服务体系的重构
    (一) 社区公共服务
    (二) 社会组织在公共服务中的介入: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
    (三) 农村社区化管理:国家公共服务与社区自服务的有效衔接
    (四) "81890"服务模式:多元合作治理的范例 第六章 土地流转与社区社会稳定
一、土地流转的利益冲突
二、土地流转对乡村社会稳定的影响 第七章 土地流转背景下的村社治理
一、土地制度、产权流动:村治的变迁
    (一) 土地改革与乡村治理体系的重建
    (二) 合作化、集体化与乡村治理体系的重组
    (三) 家庭联产承包背景下的乡村治理变革
    (四) 土地流转及其对乡村治理的挑战
二、土地流转与村社边界:开放与封闭的冲突与共生
    (一) 经济边界开放
    (二) 社会边界封闭
三、土地、农民与国家:乡村土地政治
    (一) 国家建构与阶级解放:土改时期国家与农民
    (二) 全面控制与依附:合作化和人民公社时期的国家与农民
    (三) 国家赋权与公民权的生长:家庭承包制时期的国家与农民 结论与展望
一、村社治理转型的演进逻辑
    (一) 村社治理转型的逻辑起点:什么农村与谁在创造?
    (二) 村社治理转型的方向:从"村民自治"到"社区自治"
二、村社治理转型的基础和条件
    (一) 赋予农民完整的土地产权
    (二) 加快农村社区服务体系建设
    (三) 实行村民委员会与村经济合作社分离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10)中国原料奶和鲜奶价格波动与调控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引言
    (一) 选题背景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1. 农产品价格分析
        2. 原料奶价格分析
        3. 乳制品价格分析
        4. 调控机制研究
        5. 已有文献中值得借鉴和不足之处
    (三) 概念界定
        1. 原料奶
        2. 乳制品
        3. 液态奶
        4. 乳清粉
        5. 鲜奶
    (四) 研究目的和意义
        1. 研究目的
        2. 研究意义
    (五) 研究方法
    (六) 创新点和不足
        1. 创新点
        2. 不足
二、中国乳制品市场波动情况
    (一) 中国乳制品产业主要特点
        1. 乳制品加工业发展情况
        2. 奶源基地建设情况
        3. 乳制品市场竞争情况
    (二) 奶业生产波动情况
        1. 奶业生产波动
        2. 牛奶产量波动
    (三) 乳制品消费波动情况
    (四) 原料奶收购价格波动情况
三、中国原料奶与鲜奶价格波动的实证分析
    (一) 模型与数据
        1. Hodrick-Prescott滤波法
        2. CensusuX12季节调整方法
        3. 数据来源及说明
    (二) 原料奶收购价格波动的实证分析
    (三) 鲜奶零售价格波动的实证分析
        1. 鲜奶零售价格的长期趋势
        2. 鲜奶零售价格的趋势成分和周期成分
四、中国原料奶和鲜奶价格的预测分析
    (一) 季节指数预测
        1. 季节指数预测法
        2. 鲜奶零售价格预测
    (二) Holt-Winters季节乘积模型预测
        1. Holt-Winters季节乘积模型
        2. 原料奶价格预测
        3. 鲜奶零售价格预测
五、中国原料奶与鲜奶价格波动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 原料奶价格波动的影响因素
        1. 供给方面的因素
        2. 需求方面的因素
    (二) 鲜奶价格波动的影响因素
        1. 供给方面的因素
        2. 需求方面的因素
六、中国原料奶与乳制品价格调控机制
    (一) 中国原料奶和乳制品价格调控的必要性
        1. 价格波动对奶农的影响
        2. 价格波动对消费者的影响
        3. 价格波动对奶业产业链的影响
    (二) 国内外原料奶和乳制品价格调控机制的经验
        1. 国外成功实践经验
        2. 国内探索模式
    (三) 完善中国原料奶和乳制品价格调控机制
        1. 完善原料奶价格形成机制
        2. 形成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
        3. 建立第三方机制
        4. 建设奶源基地机制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四、农产品口味缘何逐年退化(论文参考文献)

  • [1]土地制度变迁背景下农村老年人的养老策略分析 ——基于生命历程的视角[D]. 王昆. 吉林大学, 2021
  • [2]农产品伦理购买行为形成机制研究[D]. 易文燕.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2)
  • [3]资源型村庄的“任务型治理”研究 ——基于浙北荻港村的个案考察[D]. 沈费伟. 南京农业大学, 2018(07)
  • [4]基于产消互动的消费者食物安全信任构建路径研究 ——以B市农夫市集为例[D]. 王振. 中国农业大学, 2018(12)
  • [5]四川藏区农牧民生计变迁研究 ——以阿坝县索朗村为例[D]. 阿沙. 华东理工大学, 2015(07)
  • [6]都市映像:新世纪华莱坞电影媒介景观研究[D]. 王冰雪. 浙江大学, 2015(12)
  • [7]现代性、国家与人口治理术(1949-1980年)[D]. 郑鹏. 中国农业大学, 2014(08)
  • [8]在水一方——中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纪实[J]. 秦岭. 中国作家, 2013(06)
  • [9]土地流转背景下的村社治理研究 ——基于浙江镇海乡村社区的实证考察[D]. 陈世伟. 华中师范大学, 2011(05)
  • [10]中国原料奶和鲜奶价格波动与调控机制研究[D]. 陈思. 内蒙古大学, 2011(10)

标签:;  ;  ;  ;  ;  

为什么农产品的味道会逐年下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