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甘香提取物理化性质的初步研究

野生甘香提取物理化性质的初步研究

一、野生枫香提取液的理化性质初步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孙凯[1](2021)在《氮素调控内生真菌枫香拟茎点霉与植物共生互作的机制研究》文中指出氮是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的主要元素之一。然而,不合理的施肥方式导致土壤氮素浓度升高、土壤氮素形态分布不均,引发一系列环境问题。近年来,大量研究集中于内生真菌促进植物对氮素的吸收与代谢。然而,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氮素调控了植物-内生真菌互作,影响有益真菌在农业中的应用前景。考虑到氮素和植物-内生真菌互作在农业中发挥的重要作用,阐明氮素调控植物-微生物共生的规律和机制,可以为有益真菌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创造条件。课题组前期从重阳木茎内皮分离出一株广谱内生真菌枫香拟茎点霉B3。该真菌能够与单子叶植物水稻和双子叶植物拟南芥建立共生关系,促进植物吸收氮素并提高作物产量。有趣的是,前期研究表明,低氮促进植物-枫香拟茎点霉共生,暗示着氮素水平调控了植物-内生真菌互作。此外,枫香拟茎点霉还具有较强的腐生能力,调控菌丝际的营养动态,与菌丝际细菌建立互作关系,并影响植物根际的无机氮素组成,暗示着氮素形态可能同样参与调控植物-枫香拟茎点霉互作。因此,本研究以水稻-枫香拟茎点霉和拟南芥-枫香拟茎点霉共生体系为研究对象,分别探究了氮素水平和氮素形态调控植物-微生物互作的规律和相关机制。首先,我们探究氮素水平对植物-微生物互作的影响。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农作物之一,依赖大量的氮肥投入获得高产,因此该部分研究以水稻-枫香拟茎点霉体系为研究对象。内生真菌的定殖水平被认为是由植物触发的免疫防御限制,而氮素参与植物防御类蛋白积累及信号转导等重要过程。我们假设,氮素水平影响宿主免疫,继而调控枫香拟茎点霉的定殖动态。结果表明,真菌接种14天后,即稳定共生后期,低氮促进真菌定殖,伴随着过氧化氢和一氧化氮的积累,表明真菌接种会在低氮条件下增强水稻的氧化响应。同时,低氮促进水杨酸在水稻组织中的积累,并提高水杨酸相关基因的表达,不依赖于内生真菌定殖。此外,我们发现枫香拟茎点霉接种并没有显着增强水稻防御酶活性。接下来,我们分别提取了水稻根部粗蛋白和真菌粗细胞壁,并进行对抗试验。结果表明,枫香拟茎点霉的根部定殖削弱了宿主降解真菌细胞壁的能力。最后,通过追踪真菌对水稻根部提取液的响应,我们发现真菌抗氧化酶活性没有显着受到真菌接种或氮素水平的影响。这些结果暗示着,高氮可能不是通过激活植物免疫限制内生真菌定殖。我们继而假设植物营养代谢参与了氮素水平调控的植物-微生物互作。我们追踪了不同氮素水平下水稻碳代谢随着时间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在低氮条件下,枫香拟茎点霉接种促进了水稻光合作用,包括水稻叶绿素和核酮糖二磷酸羧化酶/加氧酶(Rubisco)的合成。更重要的是,真菌接种促进了更多可溶性碳水化合物(WSCs)在根部和根系分泌物中的积累。体外和体内实验证明根部糖的积累有助于枫香拟茎点霉的生长和定殖。总的来说,这些结果表明,低氮条件下枫香拟茎点霉促进了水稻初级碳代谢,并诱导碳水化合物从源到库的分配过程,有利于共生互作的建立。我们进一步假设氮素通过影响碳水化合物的代谢来调控植物与真菌的相互作用。体外培养实验表明,内生真菌枫香拟茎点霉优先利用葡萄糖作为碳源。进一步实验将水稻-枫香拟茎点霉互作体系暴露于从氮缺乏到氮充足的浓度梯度下,以研究植物糖组分是否以及如何参与氮素介导的真菌定殖动力学。我们发现,真菌接种激活水稻根部酸性转化酶,根部己糖流量增加。己糖的增加对内生真菌的定殖产生积极影响,特别是在氮缺乏的条件下。进一步,我们通过外源糖添加、化学抑制剂处理和不同土壤类型来影响水稻转化酶活性;结果表明,环境因子对根部转化酶的干扰会减少内生真菌的定殖。总的来说,这些结果表明根部转化酶的活化与己糖的生成参与了低氮促进的真菌定殖。随后,我们探究了氮素形态对植物-微生物互作的影响,该部分研究以双子叶植物拟南芥-枫香拟茎点霉互作体系为研究对象。土壤无机氮素的不均匀分布造成很多农业问题。然而,硝酸盐(NO3-)或者铵盐(NH4+)对植物-真菌互作的影响及潜在机制有待阐明。真菌与植物建立共生前会在土壤中经历腐生生活周期,然而土壤无机氮素形态对该过程的影响知之甚少。体外实验条件下,相比于高浓度NH4+,枫香拟茎点霉偏好利用NO3-为氮源。随后我们发现,NO3-促进了菌丝在土壤中的扩散和对凋落物的利用,并有利于真菌更早与拟南芥建立共生关系。同时,土壤细菌参与了真菌菌丝对土壤高NH4+环境的适应。为了进一步探究菌丝际的细菌群落是否与真菌氮素利用的能力有关,我们利用CRISPR-Cas9系统构建了真菌亚硝酸还原酶缺失菌株(Δnir),该菌株几乎不利用NO3-,而利用NH4+的能力增强。随后,我们收集了毗邻菌丝的土壤,并进行了16S r RNA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菌丝际塑造了独特的细菌群落,富集了部分氮循环相关的细菌群落,例如固氮菌群。同时,BIOLOG分析表明菌丝际微生物具有显着增强的碳源代谢能力,与细菌群落的变化密切相关。这些结果表明,氮素形态影响了真菌在土壤中的生长和扩散,并依赖于真菌对氮素的利用能力,菌丝际细菌群落参与了真菌对氮素环境的适应。接下来,我们研究枫香拟茎点霉与拟南芥建立共生后,无机氮素形态对该互作的影响。本研究中,我们使用了野生型枫香拟茎点霉,已经被证明其偏好利用NO3-,而Δnir菌株则更好吸收NH4+。将真菌接种和未接种的拟南芥暴露于不同的无机氮素形态,以测量植物生物量、根部真菌定殖量以及根表NO3-和NH4+的离子浓度梯度和离子流。发现NO3-促进了有益的拟南芥-枫香拟茎点霉互作和共生效益,而NH4+削弱了这种共生互作。进一步研究发现,根部定殖的菌丝调节了植物-真菌界面中离子水平,导致根尖NO3-和NH4+离子流发生变化,影响了植物-真菌共生。转录组学分析表明,能量代谢和离子转运相关基因参与了氮素形态调控的共生互作。我们的数据表明,根部定殖真菌通过对植物-真菌界面中的离子水平的调节来影响宿主对不同无机氮素形态的适应。总的来说,本论文分别以水稻-枫香拟茎点霉和拟南芥-枫香拟茎点霉体系为研究对象,从氮素水平和氮素形态两个角度,揭示氮调控植物-内生真菌共生互作的规律和机制,为农业中氮素投入和微生物应用的综合管理提供理论基础,也有助于进一步认识内生真菌与植物之间的互作关系。

祖述冲[2](2020)在《红松(Pinus koraiensis Sieb. et Zucc.)籽资源评价与精深加工技术研究》文中认为本论文针对我国东北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林区6个不同产地采集的红松籽开展了红松籽资源评价研究和精深加工技术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摘要如下:1、在红松籽的资源属性特征评价方面:其资源形态特征,红松籽的平均籽长、籽宽、籽厚、长宽比、长厚比、籽壳厚是确定红松籽筛分、脱壳的技术参数,平均千粒重干重、平均含水率是确定红松籽运输和储存的技术参数,平均出仁率可评估红松籽原料的优劣和预期产量;其资源化学特征,红松籽仁的平均含油率为63.71%,是目前已知含油量较高的油料之一;红松籽仁不饱和脂肪酸的平均含量为91.94%,皮诺敛酸的平均含量为14.98%;其资源禀赋特征,营造25年结籽的人工红松林,不仅比需80年结籽的天然红松林结籽周期短,而且单产产量高、千粒重重,嫁接苗植苗培育人工红松林6年结实,超过野生红松籽千粒重,皮诺敛酸含量优于野生红松籽;说明人工红松籽的资源禀赋优势可充分满足红松籽油精深加工对工艺原料可持续利用的需求。2、在红松籽油精深加工技术研究方面:干式酶解法提取工艺提取率最高,过氧化值最低。与野生红松籽仁相比,人工红松籽仁出油率升高、皮诺敛酸含量增加,饱和脂肪酸含量降低、油渣中的残油率降低。工艺放大实验,出油率为60.80%,是目前出油率最高的红松籽油提取工艺;不同抗氧化剂对红松籽油过氧化值和丙二醛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迷迭香提取物能够有效提高红松籽油的氧化稳定性;抗氧化性结果显示,清除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OH自由基能力以及Fe2+还原力,酶解红松籽油均比传统加工红松籽油具有更强的抗氧化能力;单因素法优化得到红松籽油包合物的最优制备工艺,红松籽油固化率为70.95%,含油率为26.88%,激光粒度仪、FTIR、1H-NMR、DSC、TGA、XRD、SEM检测结果表明:与β-环糊精晶体结构相比包合物呈低结晶态,热稳定性与β-环糊精相似;工艺放大实验,所得红松籽油固化率为69%、含油率为27%;生物利用度及药代动力学检测结果显示,包合物组与红松籽油相比,包合物的生物利用度明显提高;皮诺敛酸脂肪酶浓缩法和尿素包合的最优纯化工艺结果显示,皮诺敛酸的纯度为93.51%,得率为13.56%。3本论文研究的创新点有:(1)应用资源属性特征理论和方法对人工红松籽和野生红松籽进行资源评价研究,说明人工红松籽在数量和质量上均可满足红松籽精深加工对工艺原料可持续利用的需求;(2)应用α-淀粉酶干式酶解法提取红松籽油并工艺放大实验,人工红松籽仁与野生红松籽仁相比,出油率高,饱和脂肪酸含量低、皮诺敛酸含量高,油渣残油率低,证明α-淀粉酶干式酶解法提取红松籽油是先进的制油工艺;(3)应用β-环糊精法固体包合红松籽油并进行工艺放大实验,固化率和含油率均为最高,包合物的生物利用度也明显提高;(4)应用脂肪酶浓缩和尿素络合纯化综合法纯化红松籽油中的皮诺敛酸,与同类研究成果相比,皮诺敛酸的纯度和得率均为最高。本论文研究开展的红松籽资源属性特征方面的资源评价为红松籽精深加工工艺原料可持续利用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研制出红松籽油干式酶解法提取工艺、固体包合物制备工艺、红松籽油中高纯度皮诺敛酸纯化工艺,为我国红松籽精深加工提供了先进技术。

郭堤[3](2020)在《密旋链霉菌Act12强化雪里蕻修复Cd、Zn污染土壤及其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植物修复被认为是一种环境友好、美观、非侵入性、节能且经济有效的技术。如何强化修复植物吸收重金属或者提高其生长速度/生物量成为国内外科研工作者所探索的一个热点问题。向重金属污染土壤中接种微生物强化植物提取过程的工作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然而,放线菌作为土壤中三大微生物类群之一,常被用于植物促生和病虫害生物防治方面的研究,而关于其应用于土壤修复的研究鲜有报道。本论文通过系统地对雪里蕻的Cd、Zn耐受性及富集特性、菌肥复合强化雪里蕻修复Cd、Zn污染土壤(植物生理生化响应、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群落及修复效率)和Act12强化植物修复技术初步机理进行研究,为雪里蕻修复Cd、Zn污染场地提供基础理论依据,为土壤重金属微生物强化植物修复技术提供科学技术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不同浓度梯度Cd、Zn胁迫下雪里蕻种子萌发及不同栽培方式下(土培和砂培)雪里蕻生长试验对雪里蕻Cd、Zn的耐受性及富集转运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雪里蕻种子发芽率受到Cd、Zn胁迫的抑制,在18.3~37.8%之间;低浓度的Cd、Zn胁迫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雪里蕻侧根的生长,但随着Cd、Zn浓度的不断升高雪里蕻生物量呈持续降低趋势;雪里蕻植株内Cd、Zn含量随生长基质中Cd、Zn浓度的增加呈线性增长趋势。土培雪里蕻植株内Cd、Zn的最高富集浓度分别为79.9和3318mg kg-1,而砂培雪里蕻植株内Cd、Zn的最高富集浓度分别为129和5195mg kg-1;雪里蕻对Cd、Zn具有较强的耐受性和富集转运能力,具有修复Cd、Zn污染土壤的潜力。(2)研究了不同浓度的EDTA单施或与柠檬酸(CA)和草酸(OA)联合强化雪里蕻植物提取的效率。结果表明,土壤中Cd和Zn的有效性因螯合作用而提高;雪里蕻中Cd和Zn的含量分别比对照提高了1.70、2.15倍(茎叶)和1.93、2.70倍(根系),然而植物茎叶和根系干重显着降低,分别为4.13~9.91和0.21~0.77g pot-1;螯合剂处理提高了雪里蕻苯丙氨酸解氨酶、多酚氧化酶、过氧化氢酶的活性,而降低了过氧化物酶的活性;总的来说,采用螯合剂的施用提高了雪里蕻修复冶炼厂污染土壤的效率,其顺序为:EDTA>EDTA+CA≈EDTA+OA>CK。(3)研究了施用Act12和堆肥对土壤肥力、Cd/Zn有效性及对雪里蕻植物提取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堆肥的施用相比对照降低了土壤p H值,同时显着提高了土壤的电导率(7.0倍)、速效磷(10.8倍)、有效钾(2.81倍)、溶解性有机碳(5.22倍)、有机质(4.93倍),与土壤脲酶(4.39倍)、脱氢酶(45.0倍)和碱性磷酸酶(123.9倍)的活性;Act12的接种提高了土壤的肥力,并提高了土壤中Cd和Zn的溶解性,从而提高了植物对Cd和Zn的吸收;复合施用堆肥和Act12具有协同作用,能够显着提高植物提取效率,Cd和Zn的金属提取量相比对照最高分别提高了9.64和11.4倍。(4)盆栽试验条件下,接种Act12后雪里蕻生物量和叶绿素含量均有所提高,而硫处理后茎叶鲜重、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分别下降了57.8%、38.2%和40.7%;硫的施用促进了丙二醛的产生,比对照提高了18.4~33.6%,过氧化物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均得到提高,而过氧化氢酶活性在Act12处理下受到抑制;硫与Act12联合施用显着提高了地上部和根系中Cd和Zn的浓度,而各处理下金属提取量的大小顺序为:Act12>对照>Act12+硫;Act12接种显着提高了土壤脲酶(20.4%)和脱氢酶(58.5%)活性,而降低了碱性磷酸酶(68.0%)活性(P≤0.05);土壤小分子有机酸产量由高到低依次为甲酸>草酸>苹果酸>丙酸;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的组成在门和属的分类上变化趋势一致,硫处理提高了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以及硫杆菌属(Thiobacillus)(12.3倍)、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2.47倍)和地杆菌属(Pedobacter)(1.03倍)的相对丰度。(5)盆栽试验条件下,Act12联合Hoagland营养液、腐殖酸和泥炭能够显着提高雪里蕻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从而促进植物生长;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分别比对照降低了28.2~41.4%和15.2~59.4%,而过氧化氢酶活性则随着Hoagland营养液和腐殖酸的添加而降低;金属提取量反映植物提取效率由大到小顺序为Act12+Hoagland营养液>Act12+泥炭>对照>Act12+腐殖酸;Hoagland营养液、腐殖酸和泥炭处理下土壤酶活性分别比对照提高了0.53~0.62倍(脲酶)、2.11~5.68倍(脱氢酶)和1.21~4.69倍(碱性磷酸酶);高通量测序共发现9个门和20个属为根际土壤优势细菌,其中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相对丰度最高,而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和硝化螺菌属(Nitrospira)相对丰度最低。(6)Act12发酵液处理下雪里蕻种子的发芽率从37.8%提高到50.0%,雪里蕻茎叶生物量比对照有所增加,而对于根系发育的促进作用尤为显着,其主根和侧根面积和长度增加明显;随着Cd、Zn胁迫浓度的不断升高,Act12发酵液处理下雪里蕻种子的发芽率先升高(在Cd 5mg L-1、Zn 250mg L-1处理下达到最高,为63.3%)后降低,表明Act12发酵液提高了雪里蕻种子对于Cd、Zn胁迫的抗性;Act12发酵液对污染土壤中的Cd、Zn的浸提能力优于液体培养基,但次于1M NH4OAC溶液,表明Act12可提高土壤中Cd、Zn生物有效性。综合以上研究认为,密旋链霉菌Act12是一株颇具研究潜力的Cd、Zn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剂,菌肥复合施用可在Cd、Zn污染土壤雪里蕻植物修复中发挥安全有效的强化作用。

陈进[4](2020)在《贵州马尾松外生菌根真菌多样性及分布特征研究》文中认为外生菌根真菌(Ectomycorrhizal fungi,EMF)是土壤中的特定真菌与高等植物营养根系形成的互惠共生体,它可以有效促进共生体植物对所需养分、水分和矿物元素的吸收,促进宿主植物抗病性、抗干旱、抗重金属性等逆境条件。马尾松是我国南方地区植被恢复的重要乡土先锋树种,同时也是重要的工业用材和用油经济树种,具有重要的生态经济价值和科研研究价值。本研究通过探讨贵州马尾松外生菌根真菌多样性分布格局开展了初步研究,从垂直海拔梯度和不同林龄梯度两个生境梯度揭示马尾松外生菌根真菌多样性及其分布特征。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1)贵州马尾松外生菌根真菌侵染率约95%,通过形态学分类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结合的方法,从8个研究马尾松林样地中的共8952个外生菌根根尖,获得305条ITS有效菌根真菌序列,在97%相似度上划分得到90个外生菌根真菌OTUs,均隶属于子囊菌门和担子菌门。贵州马尾松外生菌根真菌共有种(属)和特有种(属)分析得到,贵州马尾松外生菌根真菌存约70%左右的特有种(属),红菇属(Russula)和棉革菌属(Tomentella)是其重要的常见属。不同林龄马尾松外生菌根真菌分属15科21属48种,不同林龄马尾松外生菌根真菌优势属、种不同,在低林龄阶段,主要以红菇属(Russula)和棉革菌属(Tomentella)为主;到林龄后期主要以糙缘线革菌属(Amphinema)、毛皮革菌属(Piloderma)和棉革菌属(Tomentella)为主。不同海拔马尾松外生菌根真菌分属11科19属42种,其中,红菇属(Russula)和晶杯菌属(Hyaloscypha)是不同海拔马尾松外生菌根真菌的常见属。随着海拔的增加,各海拔梯度马尾松外生菌根真菌组成群落不同,但是红菇属(Russula)在各个海拔均为常见属。(2)在不同林龄马尾松林中,随着林龄的增加,外生菌根真菌的预估丰富度Chao2指数表现为随着林龄的增加而增加,即高林龄阶段马尾松外生菌根真菌丰度大于中林龄阶段大于低林龄阶段,但是,马尾松林的外生菌根真菌的预估丰度均小于马尾松针阔混交林。除此之外,物种多样性方面,不同林龄马尾松外生菌根真菌Shannon-Wiener指数表现为中林龄阶段大于低林龄阶段和高林龄阶段,但是均低于马尾松针阔混交林。随着马尾松林龄梯度的增加,外生菌根真菌的替代速率逐渐增加,林龄后期物种替代速率大于前期。在不同海拔马尾松林中,在1200~1600米海拔内,随海拔的增加,外生菌根真菌的物种预估丰富度随海拔增加而增加;在海拔1000 m和1600 m左右预估丰富度达最大,而在1200 m和1400 m丰富度较小。马尾松Ec M真菌多样性沿着海拔梯度的上升,物种的替代速率增加,且沿着海拔梯度的上升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逐渐增加。此外,马尾松外生菌根真菌多样性沿着海拔梯度(1200~1600米)的上升,物种的替代速率增加,且沿着海拔梯度的上升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逐渐增大。(4)通过统计得到与单株马尾松共生的外生菌根真菌数量平均值约为3.49个,采用马尾松树共生的外生菌根数量(N)与马尾松胸径(DBH)大小进行回归拟合得到,马尾松外生菌根真菌数与DBH符合二次项拟合,即N=0.53DBH-0.007DBH2-1.48,拟合度R2=0.198,模型拟合显着(P=0.0008<0.01)。(5)对贵州马尾松外生菌根真菌α多样性指数、Chao2指数与土壤因子以及地形因子做Pearson相关性分析得到:Shannon-Wiener指数(H指数)与海拔呈极显着正相关关系,Simpson优势度指数(P指数)与海拔呈显着正相关关系,Pielou均匀度指数(E指数)与土壤温度呈显着负相关关系。对不同海拔马尾松外生菌根真菌多样性与经纬度、海拔、坡度、土壤环境因子、地上植被叶面积指数以及共生体植物DBH做Pearson相关性分析得到:H指数和E指数与海拔、OTUs、显着正相关,与叶面积指数显着负相关;P指数与海拔和OTUs呈显着正相关关系。此外,贵州不同林龄马尾松外生菌根真菌多样性与H指数与全磷显着正相关,P指数与全磷显着正相关,与OTUs显着负相关;Chao2指数与全磷显着正相关,与有效磷显着负相关。(6)典范对应分析(Canonical Correspondence Analysis,CCA)得到7个显着的环境变量一共能解释Ec M真菌属综合测度总变异程度的45.38%,不同属对于环境变量偏好不同,例如角孢革菌属(Tylospora)和红菇属(Russula)对环境的适应范围广,对环境的依赖性不明显,而糙缘线革菌属(Amphinema)等更适合生存高p H和郁闭度较高的环境中;而棉革菌属(Tomentella)等适合栖息于土壤高湿度、高酸碱度的生境区域;锁瑚菌属(Clavulina)等更适合磷素较高和共生体植物林龄较大的土壤中,而头宽盘菌属(Phialocephala)喜欢有效磷较高的环境中。

赖玖鑫[5](2020)在《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 Hance.)叶色季节性变化及常彩叶机理研究》文中认为枫香是我国南方的重要造林树种与景观树种,因叶色丰富而备受推崇,近年来枫香新品种选育热情高涨,但与北美枫香已知品种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因此本研究对国内外枫香属的品种信息进行梳理,发现国内的枫香新品种选育工作主要聚焦于叶色变异,叶片呈紫色与红色的新品种最多,故选红色、紫色品种为主要研究对象,并以黄色和绿色枫香为对照,从细胞结构、代谢水平、基因调控、遗传关系分析其叶色差异的主要原因。‘福禄紫枫’在春夏秋皆能保持紫色,‘南林红’春秋叶片为红色,夏季叶片为绿色。秋季叶色已有较多研究,因此本研究主要关注春季叶色差异以及不同季节的变化,发现枫香叶色季节性变化主要受环境因素影响,而‘福禄紫枫’能在生长季保持彩色是因为遗传变异影响。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可分为以下四点:1.表型与细胞结构差异。利用徒手切片、石蜡切片、超显微结构观察品种间的色素分布差异与细胞结构差异,并选用春季叶片为黄色和绿色无性系为对照。发现‘福禄紫枫’叶片细胞结构更为紧密,色素在叶肉细胞中分布范围更广,对极端天气的适应性可能更好。2.代谢差异。利用比色法与高效液相色谱法依次比较四种不同叶色的色素成分与含量的差异,确定紫色与红色叶片中的主要呈色的色素成分是花青素,黄色叶片主要呈色成分是类胡萝卜素,其显色受温度影响。再利用广泛靶向代谢法对紫色叶片、红色叶片不同季节进行类黄酮代谢物定性与定量分析。发现‘南林红’的主要花青素成分是芍药花素类和矢车菊素类,且叶色随季节变化是由于花青素含量不一样,而颜色差异是色素组成比例不一样,其颜色季节性变化主要影响因子是光周期。‘福禄紫枫’的花青素主要成分有矢车菊素类、芍药花素类、飞燕草素类、天竺葵素类以及锦葵色素类,且5类色素比例相对均衡,飞燕草素与天竺葵素及其衍生物是使其呈现紫色的主要原因。3.候选关键基因。利用转录组与代谢组对‘南林红’与‘福禄紫枫’的花青素合成途径进行联合差异分析,并利用q RT-PCR分别比较‘南林红’不同季节以及两品种间的候选关键基因表达差异。结果表明,Lf F3’5’H基因是飞燕草素及其衍生物在‘福禄紫枫’春季叶片显着积累的主要原因。Lf MYBS3、Lf MYBC、Lfb HLH48、Lfb HLH63是枫香叶色的季节性变化的候选关键基因,Lf MYBS1基因是‘福禄紫枫’夏季保持紫色的候选关键基因。4.遗传原因。利用蛋白同源分析发现‘福禄紫枫’与‘南林红’的DFR基因发生了氨基酸突变,可能是‘福禄紫枫’积累天竺葵素且夏天能保持紫色的原因。对两个品种进行SSR遗传关系分析,发现其遗传距离较远,而‘福禄紫枫’与缺萼枫香无性系遗传距离更近。再利用叶绿体基因组分析‘福禄紫枫’的遗传关系,结果表明其可能是缺萼枫香的一个杂交种或变种,同时证明常彩叶枫香夏季保持彩色是因为遗传变异。本研究从生理结构到分子水平分析了枫香品种间叶色差异与季节性变化的关键因素,为彩叶枫香新品种选育奠定了理论基础。

高滢[6](2020)在《山白树新病害及化学成分与生物活性研究》文中指出山白树(Sinowilsonia henryi Hemsl.)是金缕梅科山白树属落叶乔木,具有重要的科研、生态和经济价值。本文对山白树叶斑病病原菌进行了鉴定,并对其树皮和树叶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结果如下:1、对山白树病样组织进行保湿培养及单孢分离,并对分离的菌株利用形态学和基于ITS和LSU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进行鉴定,最后利用菌丝块和孢子液接种法将菌株回接至活体山白树叶片检测其致病性。结果显示山白树叶斑病病原菌为尖色疣节梗孢Gonatobotryum apiculatum,为山白树一新病害。此外,本研究首次明确了G.apiculatum具体的分类地位,并首次发现其在培养基上能产生两类不同的孢子。2、采用甲醇提取,液液萃取分离、硅胶柱层析、凝胶柱层析等技术从乙酸乙酯相中分离了8个化合物。根据核磁共振氢谱、碳谱等波谱数据,对分离的单体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确定了其中6个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分别为:没食子酸甲酯、佛手柑内酯、3,5,7-三羟基-8,4’-二甲氧基黄酮、没食子酸、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牡荆素。6个化合物均首次从山白树中分离得到。3、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滤纸片法对山白树甲醇提取物、各萃取部位和化合物进行了抑菌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在质量浓度为1 mg/m L时,氯仿和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对5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较好。在质量浓度为5 mg/m L时,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对4种植物病原细菌具有抑菌活性。化合物的筛选结果显示:在质量浓度为100 mg/L时,化合物对5种供试植物病原真菌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其中,佛手柑内酯和没食子酸甲酯对水稻纹枯病病原菌的菌丝生长抑制率分别为48.94%和69.11%,牡荆素对玉米小斑病病原菌的抑制率为34.63%。在供试质量浓度为300 mg/L条件下,化合物对4种供试植物病原细菌均没有抑菌活性。

梁先利[7](2019)在《陆地棉叶色突变体花青素代谢及GhCHS,GhLAR和GhANR基因功能的初步分析》文中提出植物叶片呈色的原因是非常复杂的,直接原因是影响叶片呈色的花青素、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三种色素在叶片中的比例和分布。花色素苷是叶色呈彩色的主要色素之一,多种因素影响花色素苷在植物中的累积和色素沉着,花青素生物合成途径及调控因子研究是彩色叶片和果蔬色泽形成研究的重点和热点。但是在重要经济作物棉花中研究叶色突变和彩色纤维色泽形成机理的研究较少,而且大多数棉花品种/品系叶色是绿色,纤维色泽是白色,通过棉花叶片颜色突变的呈色机理研究对改良彩色纤维色泽具有很重要的作用。1.本论文主要研究21个棉花叶色突变体的叶片和纤维呈色与花青素代谢的关系。测定21个叶色突变体叶片的花青素含量变化,结果表明红色或紫色叶片的花青素提取液明显比非红色或紫色叶片突变体的颜色深。棉花叶色突变体15天纤维中花青素含量分析表明纤维花青素的累积和含量高则纤维色泽深,但是叶片和纤维中花青素含量变化不一致。为了更好地研究陆地棉叶色突变体呈色机理,按陆地棉叶色突变体叶片花青素含量“高~中~低”筛选出8个实验材料做后续实验。2.通过棉花全基因组分析,研究了花青素合成途径中花青素合成和转运相关基因GhCHS、GhLAR和GhANR的结构和基因家族的保守性。从棉属CHS家族成员进化树构建结果表明LOC107914136是单独分支,与其他成员距离较远。一级结构理化性质分析结果表明陆地棉CHS的15个拷贝中,除LOC107914136等电点是7.11,其他均小于7。通过同源性分析、进化树构建、理化性质、跨膜结构域、三级结构建模等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GhCHS、GhLAR和GhANR基因同源性高,保守型高。以该三个基因的保守区域为干涉的目标区段进行基因干涉研究,分析三个基因的功能。3.在筛选的8个陆地棉叶色突变体叶片和纤维不同发育时期中分析了GhCHS,GhANR,GhLAR基因的表达水平。该三个基因在白绿相间的花斑叶中表达量低,在紫色叶中的表达水平显着升高。在不同发育时期纤维中,三个基因在棕色纤维的紫花棉中表达极显着高。该研究结果表明这三个花青素通路合成和转运关键酶基因在棕色纤维色泽形成中起重要作用。4.本文构建了棉花GhANR,GhLAR,GhCHS基因干涉表达载体,通过病毒介导基因沉默(Virus induced gene silencing,VIGS)系统,获得大量彩色棉棕絮1号(ZX1)转基因干涉植株。检测了GhANR,GhLAR,GhCHS基因在GhANRi,GhLARi,GhCHSi株系纤维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水平,与对照相比,各干涉株系的基因表达量显着降低。测定分析了转基因干涉植株及对照幼叶、纤维种皮混合物、棉仁花青素含量变化,结果表明GhANR,GhLAR,GhCHS基因干涉株系幼叶和纤维中的花青素含量都比对照显着降低。通过对干涉株系的纤维色泽、目标基因表达水平和花青素含量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干涉株系基因表达水平越低,花青素含量越低,相应的纤维色泽越浅,进一步说明GhANR、GhLAR和GhCHS基因在纤维中的花青素合成累积及纤维色泽呈色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该研究为进一步研究棉花叶片和纤维呈色机理及培育出更多的多种颜色的彩色纤维的棉花品种奠定基础。

武倩[8](2019)在《观赏型文冠果新品种花期颜色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文冠果(Xanthoceras sorbifolia Bunge)是我国特有的集药用、油料、绿化、观赏于一身的树种,由于其兼具抗寒、抗旱和抗盐碱的特性,具有较高的研究和开发价值。“金花文冠”是课题组前期选育的观赏型新种质,为探究其花期呈现金黄色的独特花色特性和表型稳定性,本研究以金花文冠母株和嫁接繁殖的二代无性系植株为研究材料,采用高光谱分析和色素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金花文冠的形态特征、物候期特征和花色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明确了金花文冠的花色特征和表型稳定性,为观赏型文冠果优良新品种选育和呈色机理的深入研究奠定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金花文冠具有明显的形态特征,物候期与对照相比也有一定的差异。金花文冠无性系二代植株与母株的物候期和形态特征与对照相比表现为始花期和展叶期早、花期长、落叶晚,叶片厚大,叶量大,枝繁叶茂;花序和同放的幼叶在初花期到盛花期的花序呈黄色,末花期花瓣基部变红,叶片由黄变绿。(2)金花文冠花在始花期到盛花期表现出明显的金黄色花色特征,花瓣和幼叶黄酮含量和类胡萝卜素与叶绿素含量的对比关系导致了花色的差异。金花文冠花瓣黄酮含量显着高于对照,平均高18.03%,在始花期和盛花期,由类胡萝卜素引起的高光谱(430-470nm波段)反射值低,使花瓣基部呈黄色;在展叶初期和盛期金花文冠叶片叶绿素含量显着低于对照,黄酮含量显着高于对照,平均高出22.48%,到叶成熟期的叶片叶绿素含量逐步升高,叶片由黄变绿。(3)金花文冠的无性系第二代植株与母株相比,在物候期、形态特征、花色素含量特征一致,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而与对照差异显着。

孙春霞[9](2019)在《道地药材华重楼黑斑病菌(Alternaria alternata)对四种杀菌剂抗药性检测及其生物学性质》文中研究说明我国道地药材病害研究和防控滞后,严重制约了该产业的发展。野生华重楼产量有限;但其规模化种植,病害滋生。由华重楼黑斑病菌引起的黑斑病已经给生产造成严重损失。该致病菌还会侵染梨、苹果、草莓、土豆和小麦等农作物。目前,华重楼抗病品种匮乏;病害发生规律和防控鲜有系统研究;缺少经政府登记的药剂;病害防控借用登记于其他作物的杀菌剂。但是,这些药剂经多年使用,华重楼互隔交链孢菌对它们的抗药性状况不清楚。为此,本文从四川绵阳采集病样,进行分离纯化,检测其对苯醚甲环唑、速克灵、嘧霉胺和嘧菌酯四类杀菌剂的抗药性概况,并研究了抗药性菌株的生物学性质。主要进展如下:(1)病原菌的形态学和分子鉴定观察病原菌在PDA平板上的菌落形态以及显微下的孢子形状和大小,初步鉴定该真菌为链格孢(Alternaria sp.);提取代表菌株R20的基因组DNA,扩增其内转录间隔区(ITS)、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APDH和RNA聚合酶第二大亚基(RPB2)的基因序列,在NCBI网站进行BLAST 比对,并构建系统发育树,结合病原菌的形态学特征和分子鉴定结果,将引起华重楼黑斑病的病原菌鉴定为Alternaria alternata。(2)华重楼黑斑病菌对脱甲基酶抑制剂(DMIs)抗药性菌株频率及生物学性质在分离获得的22株华重楼黑斑病菌中,抗苯醚甲环唑菌株20株,抗性频率为90.91%;苯醚甲环唑抗性菌株的菌丝生长速率低于敏感菌株,但产孢能力相反;敏感菌株和抗性菌株间致病能力差异性显着,在烟草和梨上抗性菌株的致病力高于敏感菌株,但在西红柿上却相反;苯醚甲环唑与丙环唑或戊唑醇之间均不存在正交互抗性;对苯醚甲环唑敏感菌株和抗性菌株的AaCYP51基因测序和比对分析,发现突变均发生在P450区域,存在2种突变类型:三点突变(K715R+D1140G+T1628A)和双点突变(K715R+Y781C);AaCYP51蛋白质序列进行分子对接结果:华重楼黑斑病菌敏感菌株S13的对接得分5.6020均高于抗性菌株R19(三点突变)的3.8651和R37(双点突变)的4.4599,即敏感菌株对苯醚甲环唑的亲和力高于抗性菌株。(3)华重楼黑斑病菌对二甲酰亚胺类杀菌剂抗药性菌株频率及生物学性质在分离获得的22株华重楼黑斑病菌中,8株速克灵高抗菌株和14株速克灵低抗菌株,抗性频率分别为36.36%和63.64%;速克灵低抗菌株的菌丝生长速率大于高抗菌株;产孢能力相反;高抗菌株和低抗菌株间致病性差异显着;高抗菌株菌丝体胞内甘油含量均高于低抗菌株,并且经1.0 MNaCl处理高抗菌株2h后的胞内甘油含量较低抗菌株显着上升,对不同胁迫因子(细胞膜压力、渗透胁迫、重金属离子胁迫和细胞壁破坏因子)的敏感性表现不同;二甲酰亚胺类药剂速克灵和异菌脲之间不存在正交互抗性;菌株HR12-1和HR 40-2的AaOS1靶标序列发生点突变,分别由由丝氨酸变为亮氨酸(S1277L)和脯氨酸变为亮氨酸(P894L),其余菌株均无无突变;抗性菌株的AaHOG1和AaPI1均未发生突变。(4)华重楼黑斑病菌对苯胺基嘧啶类杀菌剂抗药性菌株频率及生物学性质所分离的22株华重楼黑斑病菌菌株中,14株是抗性菌株,抗性频率为63.64%。嘧霉胺敏感菌株S16-2的菌丝生长速率低于抗性菌株,但是其产孢速率却显着高于所有的抗性菌株,抗性菌株的致病力强于敏感菌株;苯胺基嘧啶类杀菌剂嘧霉胺和嘧菌环胺之间无正交互抗性;抗性菌株R39在MDL2发生3个点突变分别为苏氨酸到甲硫氨酸(T130M),半胱氨酸到谷氨酰胺(C357Q),赖氨酸到精氨酸(K494R),其余抗性菌株无点突变;测定POS5靶标基因,嘧霉胺抗性菌株R4发生由异亮氨酸到缬氨酸的点突变(I46V),抗性菌株R15发生由脯氨酸变为亮氨酸点突变(P214L),抗性菌株R39发生2个点突变,分别为缬氨酸变为亮氨酸(V7M),丙氨酸变为缬氨酸(A393V),其余菌株均无突变。(5)华重楼黑斑病菌对对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抗药性检测所分离的22株华重楼黑斑病菌菌株中,未获得嘧菌酯抗性菌株。所得嘧菌酯敏感菌株之间菌丝生长速率和产孢量差异显着,其中菌株S31生长最快,但其产孢能力最弱,菌株S19却相反。

张莉,陈燕仪,钟红梅,伍红,李键,陈炼红[10](2016)在《响应面法优化枫香树叶黑色素微波法提取工艺及其稳定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为确定枫香树叶黑色素提取的最佳工艺,并对其稳定性进行初步研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提取剂浓度、微波功率、固液比、提取时间为影响因素,利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方法进行4因素3水平试验设计,以枫香树叶黑色素的吸光度为响应值,进行响应面分析;同时研究温度、p H、糖、盐、金属离子对其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枫香树叶黑色素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提取剂浓度为60%、微波功率700 W、料液比为1:30、提取时间55 s;其热稳定性良好,具有耐酸性、耐糖性、耐盐性,对大部分金属离子较稳定,但耐碱性差,Al3+、Cu2+对其稳定性有一定的影响。结论:响应面法优化微波法提取枫香树叶黑色素高效、简单,可用作枫香树叶黑色素的最佳提取工艺;枫香树叶黑色素稳定性良好。

二、野生枫香提取液的理化性质初步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野生枫香提取液的理化性质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氮素调控内生真菌枫香拟茎点霉与植物共生互作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1章 绪论
    1.1 农用氮肥
        1.1.1 农用氮肥现状
        1.1.2 农用氮肥与植物-内生真菌互作
    1.2 植物内生真菌
    1.3 内生真菌的腐生生活周期
        1.3.1 腐生菌丝对氮素的利用
        1.3.2 腐生菌丝际的细菌群落
    1.4 内生真菌与植物免疫响应
        1.4.1 植物氧化应答
        1.4.2 植物激素防御信号
        1.4.3 植物防御酶系
    1.5 内生真菌与植物营养代谢
        1.5.1 内生真菌影响植物初级代谢
        1.5.2 植物来源的营养调控真菌定殖
    1.6 研究思路
    1.7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和意义
第2章 枫香拟茎点霉响应氮素水平对水稻免疫的调控
    2.1 材料与方法
        2.1.1 真菌菌株
        2.1.2 植物材料和种植条件
        2.1.3 枫香拟茎点霉定殖的检测
        2.1.4 过氧化氢(H_2O_2)和一氧化氮(NO)含量的检测
        2.1.5 水杨酸(SA)含量的检测
        2.1.6 分根实验的设计
        2.1.7 水稻防御酶活性的检测
        2.1.8 水稻根部粗蛋白的提取及对真菌细胞壁的降解
        2.1.9 水稻RNA提取和定量PCR分析
        2.1.10 枫香拟茎点霉菌丝抗氧化酶活的检测
        2.1.11 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
    2.2 结果
        2.2.1 枫香拟茎点霉定殖于水稻根部
        2.2.2 枫香拟茎点霉依赖氮素水平促进水稻生长
        2.2.3 低氮下枫香拟茎点霉增强水稻的氧化响应
        2.2.4 低氮促进水杨酸在水稻植株的积累
        2.2.5 枫香拟茎点霉对水稻防御酶活性的影响
        2.2.6 枫香拟茎点霉接种削弱了根部蛋白降解真菌细胞壁的能力
        2.2.7 水稻根部衍生物对枫香拟茎点霉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2.3 讨论
第3章 水稻碳水化合物动态参与了氮素水平调控的枫香拟茎点霉根部定殖
    3.1 材料和方法
        3.1.1 真菌菌株
        3.1.2 植物材料和种植条件
        3.1.3 枫香拟茎点霉定殖的检测
        3.1.4 水稻叶绿素和Rubisco含量的检测
        3.1.5 水稻地上和地下糖含量的检测
        3.1.6 水稻RNA提取和定量PCR分析
        3.1.7 水稻根系分泌物提取与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的检测
        3.1.8 体外实验分析水稻根部糖含量与真菌生长的关系
        3.1.9 体内实验分析水稻根部糖含量与真菌定殖的关系
        3.1.10 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
    3.2 结果
        3.2.1 枫香拟茎点霉在低氮条件下促进水稻生长
        3.2.2 枫香拟茎点霉影响水稻叶绿素积累
        3.2.3 枫香拟茎点霉影响水稻Rubisco积累及基因表达
        3.2.4 枫香拟茎点霉在低氮条件下促进根部可溶性碳水化合物的积累
        3.2.5 枫香拟茎点霉影响水稻地上部分和根部碳水化合物的动态
        3.2.6 枫香拟茎点霉在低氮条件下促进根系分泌物中可溶性碳水化合物的积累
        3.2.7 根部可溶性碳水化合物的积累与真菌的生长正相关
        3.2.8 根部可溶性碳水化合物的积累与真菌的定殖正相关
    3.3 讨论
第4章 氮素水平调控的枫香拟茎点霉-水稻共生与根部转化酶诱导的己糖形成有关
    4.1 材料与方法
        4.1.1 真菌菌株
        4.1.2 植物材料和种植条件
        4.1.3 枫香拟茎点霉定殖的检测
        4.1.4 水稻根部果糖、葡萄糖和蔗糖含量的检测
        4.1.5 水稻根部转化酶活性的检测
        4.1.6 水稻根部转化酶的原位染色
        4.1.7 外源糖添加实验的设计
        4.1.8 外源抑制剂处理实验的设计
        4.1.9 水稻RNA提取和定量PCR分析
        4.1.10 土壤微生态体系实验的设计
        4.1.11 数据统计与分析
    4.2 结果
        4.2.1 氮素水平调控了枫香拟茎点霉在水稻根部的定殖动态
        4.2.2 枫香拟茎点霉在水稻根部的定殖与己糖产生有关
        4.2.3 枫香拟茎点霉依靠转化酶获得植物来源的己糖
        4.2.4 枫香拟茎点霉激活水稻根部酸性转化酶活性
        4.2.5 水稻根部酸性转化酶参与了低氮促进的真菌定殖
        4.2.6 土壤类型影响了枫香拟茎点霉-水稻共生
    4.3 讨论
第5章 土壤细菌协助枫香拟茎点霉适应无机氮素环境
    5.1 材料与方法
        5.1.1 真菌菌株
        5.1.2 真菌对氮源利用的分析
        5.1.3 植物材料和供试土壤
        5.1.4 真菌菌丝扩散速率的检测
        5.1.5 土壤微区室中真菌菌丝定殖速率的检测
        5.1.6 枫香拟茎点霉对凋落物的降解
        5.1.7 真菌影响土壤氮素循环的实验设计
        5.1.8 基因鉴定和系统发育分析
        5.1.9 使用CRISPR-Cas9体系敲除枫香拟茎点霉NiR基因
        5.1.10 菌丝附近土壤16S rRNA高通量测序
        5.1.11 菌丝际微生物群落水平生理功能的检测
        5.1.12 数据统计与分析
    5.2 结果
        5.2.1 枫香拟茎点霉偏向利用NO_3~-营养
        5.2.2 无机氮素形态影响了枫香拟茎点霉在土壤中的扩散和共生建立
        5.2.3 无机氮素形态影响了枫香拟茎点霉对凋落物的利用
        5.2.4 土壤微生物参与了枫香拟茎点霉在土壤中的扩散
        5.2.5 枫香拟茎点霉对无机氮素的利用影响了菌丝际功能基因丰度
        5.2.6 菌丝际细菌群落组成
        5.2.7 菌丝际微生物对碳源的利用动态
    5.3 讨论
第6章 枫香拟茎点霉通过调节植物-真菌交界面NH_4~+/NO_3~-动态影响了植物对无机氮素形态的适应性
    6.1 材料与方法
        6.1.1 真菌菌株
        6.1.2 植物材料和种植条件
        6.1.3 枫香拟茎点霉定殖的检测
        6.1.4 自由菌丝的生长
        6.1.5 过氧化氢和细胞死亡的染色
        6.1.6 植物和真菌组织氮素含量以及酶活性的检测
        6.1.7 植物根尖和菌丝稳定离子流的检测
        6.1.8 植物根表稳定离子浓度梯度的检测
        6.1.9 拟南芥RNA提取和定量PCR分析
        6.1.10 真菌RNA提取和定量PCR分析
        6.1.11 拟南芥的转录组分析
        6.1.12 数据统计与分析
    6.2 结果
        6.2.1 无机氮素形态影响植物-真菌互作提供给宿主的促生效益
        6.2.2 枫香拟茎点霉调节植物-真菌界面中无机氮的离子水平
        6.2.3 枫香拟茎点霉菌丝偏向于吸收NO_3~-
        6.2.4 亚硝酸还原酶基因(NiR)的缺失改变真菌调节无机氮的能力
        6.2.5 NiR的缺失影响无机氮调控的植物-真菌相互作用
        6.2.6 枫香拟茎点霉-拟南芥互作响应不同无机氮素形态的转录应答
    6.3 讨论
第7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7.1 全文总结
    7.2 研究的主要创新
    7.3 研究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博士在读期间所获荣誉
致谢

(2)红松(Pinus koraiensis Sieb. et Zucc.)籽资源评价与精深加工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红松籽资源评价与红松籽精深加工对我国红松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意义
        1.1.1 我国红松籽资源的加工利用正在向由以原料粗加工为主向以原料精深加工为主的的战略方向转变
        1.1.2 红松籽精深加工将有利促进我国红松籽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1.2 红松籽的资源属性特征
        1.2.1 红松籽的资源形态特征
        1.2.2 红松籽的资源化学特征
        1.2.3 红松籽的资源禀赋特征
    1.3 红松籽油是我国食用植物油中的一个新油种
        1.3.1 食用植物油概述
        1.3.2 红松籽油概述
    1.4 干式酶解法提取红松籽油工艺研究
    1.5 红松籽油包合物工艺研究
        1.5.1 喷雾干燥法
        1.5.2 物理吸附法
        1.5.3 复合凝聚法
        1.5.4 乳液聚合法
        1.5.5 分子包埋法
    1.6 皮诺敛酸的纯化工艺研究
        1.6.1 低温结晶法
        1.6.2 分子蒸馏法
        1.6.3 精馏分离法
        1.6.4 吸附分离法
        1.6.5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法
        1.6.6 脂肪酶浓缩法
        1.6.7 尿素络合法
    1.7 课题解决的问题及研究意义
        1.7.1 解决的问题
        1.7.2 研究意义
    1.8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8.1 研究内容
        1.8.2 技术路线
2 红松籽资源属性特征的资源评价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和仪器
        2.2.1 实验材料
        2.2.2 实验仪器
    2.3 实验方法
        2.3.1 红松籽的采集
        2.3.2 红松籽资源形态特征测定
        2.3.3 红松籽资源化学特征测定
        2.3.4 红松籽资源禀赋特征分析
    2.4 结果和分析
        2.4.1 红松籽的资源形态特征
        2.4.2 红松籽的资源化学特征
        2.4.3 红松籽的资源禀赋特征
    2.5 本章小结
3 红松籽油干式酶解法提取工艺与理化分析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和仪器
        3.2.1 实验材料
        3.2.2 实验仪器
    3.3 实验方法
        3.3.1 红松籽的预处理
        3.3.2 红松籽仁含油量计算
        3.3.3 红松籽油提取率计算
        3.3.4 红松籽粕残油率计算
        3.3.5 不同工艺对红松籽油提取率影响
        3.3.6 固体酶制剂的筛选
        3.3.7 红松籽油提工艺单因素优化
        3.3.8 红松籽油的理化性质检测
        3.3.9 红松籽油脂肪酸成分检测
    3.4 实验结果与讨论
        3.4.1 红松籽仁的含油量
        3.4.2 不同红松籽油提取工艺的出油率、提取率及籽粕残油率
        3.4.3 提取酶的选择结果
        3.4.4 松籽油的α-淀粉酶干式酶解法提取工艺单因素优化
        3.4.5 松籽油提取最优工艺验证
        3.4.6 红松籽油的理化性质检测(脂肪酸成分分析)
        3.4.7 红松籽油的脂肪酸成分检测
    3.5 红松籽油干式酶解法制备工艺放大实验技术方案
        3.5.1 红松籽油干式酶解法制备工艺放大实验
        3.5.2 红松籽油干式酶解法制备工艺放大流程图
    3.6 本章小结
4 红松籽油的氧化稳定性评价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和仪器
        4.2.1 实验材料
        4.2.2 实验仪器
    4.3 实验方法
        4.3.1 过氧化值及丙二醛检测方法
        4.3.2 不同种类抗氧化剂对红松籽油的氧化稳定性影响
        4.3.3 红松籽油贮藏实验
    4.4 实验结果与讨论
        4.4.1 不同种类抗氧化剂对红松籽油氧化稳定性影响结果
        4.4.2 温度对红松籽油过氧化值影响
        4.4.3 光照对红松籽油过氧化值影响
        4.4.4 空气对红松籽油过氧化值影响
    4.5 本章小结
5 红松籽油的体外抗氧化评价
    5.1 引言
    5.2 实验材料和仪器
        5.2.1 实验材料
        5.2.2 实验仪器
    5.3 实验方法
        5.3.1 清除DPPH自由基
        5.3.2 清除ABTS自由基
        5.3.3 Fe~(2+)还原能力
        5.3.4 清除羟(~-OH)自由基
    5.4 实验结果与讨论
        5.4.1 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
        5.4.2 清除ABTS自由基能力
        5.4.3 Fe~(2+)还原力分析
        5.4.4 清除羟自由基能力
    5.5 本章小结
6 红松籽油固体包合物的制备工艺与表征
    6.1 引言
    6.2 材料和仪器
        6.2.1 实验材料
        6.2.2 实验仪器
    6.3 实验方法
        6.3.1 制备及检测方法
        6.3.2 单因素优化实验方法
        6.3.3 红松籽油包合物表征
        6.3.4 红松籽油包合物生物利用度及药代动力学
    6.4 实验结果与讨论
        6.4.1 单因素优化实验结果
        6.4.2 红松籽油包合物最优工艺验证
        6.4.3 红松籽油包合物表征结果
        6.4.4 生物利用度检测结果
    6.5 红松籽油固体包合物制备工艺放大技术方案
        6.5.1 红松籽油固体包合物制备工艺放大实验
        6.5.2 红松籽油固体包合物制备工艺放大流程图
    6.6 本章小结
7 红松籽油中皮诺敛酸(PLA)纯化制备工艺与结果验证
    7.1 引言
    7.2 实验材料和仪器
        7.2.1 实验材料
        7.2.2 实验仪器
    7.3 实验方法
        7.3.1 红松籽油游脂肪酸的制备
        7.3.2 PLA脂肪酶浓缩法制备
        7.3.3 PLA含量测定
        7.3.4 PLA尿素络合纯化法制备
        7.3.5 PLA脂肪酶浓缩法单因素优化
        7.3.6 PLA尿素络合纯化法单因素优化
    7.4 实验结果与讨论
        7.4.1 PLA标准曲线
        7.4.2 PLA脂肪酶浓缩法单因素优化结果
        7.4.3 PLA脂肪酶浓缩法结果验证
        7.4.4 PLA尿素络合纯化法单因素优化结果
        7.4.5 PLA尿素络合纯化法结果验证
    7.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东北林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3)密旋链霉菌Act12强化雪里蕻修复Cd、Zn污染土壤及其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土壤重金属污染
        1.1.1 土壤重金属的来源及危害
        1.1.2 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
    1.2 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技术
        1.2.1 植物修复的类型
        1.2.2 超富集植物的选择
        1.2.3 植物提取效率的影响因素
        1.2.4 植物修复技术强化措施
    1.3 植物促生根际微生物在植物提取技术中的应用
        1.3.1 微生物对于重金属抗性/耐受性机理
        1.3.2 微生物对植物的促生作用
        1.3.3 微生物对植物抗重金属胁迫的作用
        1.3.4 微生物强化植物修复技术的应用
    1.4 立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雪里蕻对于Cd、Zn的耐性及富集特征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准备
        2.1.2 不同栽培方式下雪里蕻Cd、Zn耐性及富集特性试验
        2.1.3 Cd、Zn胁迫下雪里蕻种子萌发试验
        2.1.4 植物指标的测定
        2.1.5 土壤指标测定
        2.1.6 植物提取指数计算
        2.1.7 数据统计分析
    2.2 结果与讨论
        2.2.1 对雪里蕻生长的影响
        2.2.2 对雪里蕻叶片中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2.2.3 对雪里蕻叶片中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2.2.4 对雪里蕻叶片中丙二醛和植物酶活性的影响
        2.2.5 对雪里蕻中Cd、Zn含量的影响
        2.2.6 对雪里蕻Cd、Zn富集和转运能力的影响
        2.2.7 雪里蕻种子对于Cd、Zn胁迫的耐受性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EDTA及小分子有机酸强化雪里蕻修复Cd、Zn污染土壤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准备
        3.1.2 试验设计
        3.1.3 植物指标的测定
        3.1.4 土壤指标的测定
        3.1.5 植物提取指数计算
        3.1.6 数据统计分析
    3.2 结果与讨论
        3.2.1 螯合剂对土壤中Cd和Zn有效性的影响
        3.2.2 螯合剂对雪里蕻生长的影响
        3.2.3 螯合剂对雪里蕻中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3.2.4 螯合剂对雪里蕻中Cd和Zn积累的影响
        3.2.5 植物提取指数计算
        3.2.6 相关性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Act12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及植物促生机理探讨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准备
        4.1.2 土壤培养试验
        4.1.3 盆栽试验
        4.1.4 植物指标测定
        4.1.5 土壤指标测定
        4.1.6 植物提取指数计算
        4.1.7 数据统计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对土壤速效磷和有效钾的影响
        4.2.2 对土壤中溶解性有机碳和有机质的影响
        4.2.3 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4.2.4 对土壤中Cd和Zn有效性的影响
        4.2.5 对雪里蕻生长的影响
        4.2.6 对雪里蕻富集Cd和Zn的影响
        4.2.7 植物提取指数计算
        4.2.8 冗余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Act12 联合硫对雪里蕻修复Cd、Zn污染土壤的影响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材料准备
        5.1.2 试验设计
        5.1.3 植物指标测定
        5.1.4 土壤指标测定
        5.1.5 植物提取指数计算
        5.1.6 数据统计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对雪里蕻生长的影响
        5.2.2 对叶片中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5.2.3 对丙二醛和植物酶的影响
        5.2.4 对雪里蕻富集Cd和Zn的影响
        5.2.5 植物提取指数计算
        5.2.6 对根际土壤中有机酸含量的影响
        5.2.7 对根际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5.2.8 对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5.2.9 对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的影响
        5.2.10 冗余分析
    5.3 讨论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Act12 联合施肥措施对雪里蕻修复Cd、Zn污染土壤的影响
    6.1 材料与方法
        6.1.1 试验材料准备
        6.1.2 试验设计
        6.1.3 植物指标的测定
        6.1.4 土壤指标的测定
        6.1.5 植物提取指数计算
        6.1.6 数据统计分析
    6.2 结果与分析
        6.2.1 对雪里蕻生长的影响
        6.2.2 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6.2.3 对雪里蕻叶片丙二醛含量和酶活性的影响
        6.2.4 对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6.2.5 对雪里蕻中Cd、Zn含量的影响
        6.2.6 植物提取指数计算
        6.2.7 对根际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6.2.8 对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6.2.9 对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的影响
        6.2.10 相关性分析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Act12 促进雪里蕻修复Cd、Zn污染土壤的初步机理研究
    7.1 材料与方法
        7.1.1 试验材料准备
        7.1.2 Act12处理下雪里蕻种子萌发和植物生长试验
        7.1.3 Act12 处理下雪里蕻种子Cd、Zn抗性试验
        7.1.4 Act12 影响土壤中Cd、Zn有效性试验
        7.1.5 数据统计分析
    7.2 结果与分析
        7.2.1 Act12发酵液对雪里蕻种子萌发和植物生长的影响
        7.2.2 Act12 发酵液对雪里蕻Cd、Zn抗性的影响
        7.2.3 Act12 发酵液对土壤中Cd、Zn有效性的影响
    7.3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主要创新点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4)贵州马尾松外生菌根真菌多样性及分布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文献综述
        1.2.1 外生菌根概述
        1.2.1.1 外生菌根
        1.2.1.2 EcM真菌的生态功能
        1.2.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2.1 EcM真菌群落多样性研究方法
        1.2.2.2 EcM真菌多样性
        1.2.2.3 EcM真菌分布特征
        1.2.2.4 EcM真菌分布影响因子
    1.3 本文研究思路
        1.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样地设置
        2.2.1 不同林龄马尾松样地设置
        2.2.2 不同海拔马尾松样地设置
    2.3 研究方法
        2.3.1 野外采样及实验数据获取
        2.3.1.1 植物群落调查
        2.3.1.2 叶面积指数的测定
        2.3.1.3 EcM样品采集和保存方法
        2.3.1.4 土壤样品采集方法
        2.3.1.5 土壤湿度的测定
        2.3.2 室内实验
        2.3.2.1 EcM分析方法
        2.3.2.2 DNA提取方法
        2.3.2.3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
        2.3.2.4 PCR结果检测
        2.3.2.5 DNA测序
        2.3.2.6 土壤16S rDNA二代测序
        2.3.2.7 土壤理化性质的测定
    2.4 相关计算公式
        2.4.2 重要值
        2.4.3 α多样性指数
        2.4.4 β多样性指数
        2.4.5 侵染率
    2.5 数据处理
第三章 马尾松植物群落与土壤环境特征
    3.1 结果与分析
        3.1.1 马尾松植物群落多样性
        3.1.2 马尾松林胸径、郁闭度和叶面积指数特征
        3.1.3 马尾松土壤性质特征
        3.1.3.1 不同林龄马尾松土壤理化性质
        3.1.3.2 不同林龄马尾松不同土层土壤理化性质特征
        3.1.3.3 不同海拔马尾松土壤理化性质
        3.1.3.4 土壤温湿度及电导率
        3.1.4 马尾松林土壤16S rDNA基因特征
    3.2 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不同林龄马尾松外生菌根真菌群落多样性
    4.1 结果与分析
        4.1.1 不同林龄马尾松EcM真菌形态学特征
        4.1.2 不同林龄马尾松EcM真菌分子鉴定结果
        4.1.3 不同林龄马尾松EcM真菌群落优势度
        4.1.4 不同林龄马尾松EcM真菌群落共有种和特有种
        4.1.5 不同林龄马尾松EcM真菌群落α多样性
        4.1.6 不同林龄马尾松EcM真菌群落β多样性
    4.2 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不同海拔马尾松外生菌根真菌群落多样性
    5.1 结果与分析
        5.1.1 不同海拔马尾松EcM真菌形态学特征
        5.1.2 不同海拔马尾松EcM真菌分子鉴定结果
        5.1.3 不同海拔马尾松EcM真菌群落优势度
        5.1.4 不同海拔马尾松EcM真菌群落共有种和特有种
        5.1.5 不同海拔马尾松EcM真菌群落的α多样性
        5.1.6 不同海拔马尾松EcM真菌群落β多样性
    5.2 小结与讨论
第六章 贵州马尾松外生菌根真菌多样性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
    6.1 结果分析
        6.1.1 贵州马尾松EcM真菌多样性及分布格局
        6.1.2 贵州马尾松EcM真菌多样性影响因素
    6.2 小结与讨论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介
        发表论文情况
        待发表论文情况
        参与会议情况
        参与科研项目情况
    附表1 菌根分析记录表
    附表2 真菌属中文名对照表
    附图 马尾松EcM真菌形态特征图

(5)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 Hance.)叶色季节性变化及常彩叶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1.1 研究背景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 研究目标与主要研究内容
        1.2.1 关键科学问题与研究目标
        1.2.2 主要研究内容
    1.3 研究技术路线
    1.4 项目来源与经费支持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枫香属已知品种信息数据收集与分析
        2.1.2 不同叶色枫香品种生理水平差异研究材料
        2.1.3 差异代谢物分析材料
        2.1.4 转录组测序及验证材料
        2.1.5 DFR蛋白同源分析材料
        2.1.6 两品种遗传差异分析材料
        2.1.7 ‘福禄紫枫’的进化关系分析材料
    2.2 试验方法
        2.2.1 枫香属已知品种叶色变异分析
        2.2.2 不同叶色品种的细胞结构差异分析材料与方法
        2.2.3 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及类黄酮比色法测定
        2.2.4 HPLC-DAD-ESI-MS法测定不同叶色品种的代谢成分
        2.2.5 UPLC-QQQ-ESI-MS测定‘南林红’不同季节类黄酮成分
        2.2.6 转录组测序方法
        2.2.7 DFR基因克隆与分析
        2.2.8 两品种的SSR遗传差异分析
        2.2.9 ‘福禄紫枫’的遗传关系分析
3 枫香品种叶色调查与叶片结构解剖
    3.1 结果
        3.1.1 枫香品种调查结果
        3.1.2 不同叶色枫香品种的叶片解剖结构
    3.2 分析
        3.2.1 枫香品种选育主要聚焦于叶色与冠型
        3.2.2 紫叶枫香与其余叶色品种细胞结构差异明显
    3.3 本章小结
4 枫香叶片色素成分差异及季节性变化分子机理
    4.1 结果
        4.1.1 比色法测定不同叶色品种的色素成分
        4.1.2 HPLC-DAD-ESI-MS法测定不同叶色品种的代谢成分
        4.1.3 UPLC-QQQ-ESI-MS测定‘南林红’不同季节类黄酮成分
        4.1.4 转录组测序及验证结果
        4.1.5 ‘南林红’叶色季节变化的分子机理
    4.2 分析
        4.2.1 类胡萝卜素积累是黄叶枫香的主要呈色原因
        4.2.2 红叶与紫叶枫香的主要呈色原因是花青素积累
        4.2.3 红叶枫香叶色季节变化是由于花青素浓度与组分比例变化
        4.2.4 不同季节‘南林红’基因差异表达明显
        4.2.5 Lf DFR基因促进‘南林红’矢车菊素类与芍药花素类物质积累
    4.3 本章小结
5 常彩叶枫香的呈色机理
    5.1 结果
        5.1.1 两品种间叶色差异的分子机制
        5.1.2 DFR蛋白同源分析
        5.1.3 两品种遗传差异
        5.1.4 ‘福禄紫枫’的进化关系分析
    5.2 分析
        5.2.1 LfF3’5’H基因的差异表达式两品种呈色差异的原因之一
        5.2.2 ‘福禄紫枫’的DFR蛋白相对‘南林红’发生氨基酸突变
        5.2.3 两品种遗传距离分析
        5.2.4 ‘福禄紫枫’的遗传关系分析
    5.3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2 讨论
    6.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致谢

(6)山白树新病害及化学成分与生物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山白树概况
    1.2 金缕梅科植物病害研究概况
    1.3 金缕梅科植物化学成分研究概况
    1.4 金缕梅科植物生物活性研究概况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2章 山白树新病害的病原鉴定
    2.1 材料与仪器
    2.2 试验方法
    2.3 结果与分析
    2.4 小结与讨论
第3章 山白树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3.1 材料与仪器
    3.2 试验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4 小结与讨论
第4章 山白树的生物活性研究
    4.1 仪器和材料
    4.2 抑菌活性测定
    4.3 结果与分析
    4.4 小结与讨论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附录 :化合物的核磁共振光谱图

(7)陆地棉叶色突变体花青素代谢及GhCHS,GhLAR和GhANR基因功能的初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植物彩叶呈色机理研究进展
        1.1 彩叶的定义及分类
        1.2 植物彩叶呈色机理内因的研究
        1.3 植物彩叶呈色机理外因的研究
    2 花青素通路关键酶基因与植物呈色
        2.1 花青素代谢通路简介
        2.2 与植物组织呈色相关的关键酶基因
    3 与植物呈色相关的转录因子
    4 实验方案设计
        4.1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4.2 主要研究内容
        4.3 实验流程
第二章 陆地棉叶色突变体叶片和纤维花青素代谢分析
    1 研究材料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所用试剂
    2 实验方法
        2.1 酸化甲醇法提取陆地棉叶色突变体花青素
        2.2 陆地棉叶色突变体叶片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提取
        2.3 统计学分析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3.1 陆地棉叶色突变体叶片花青素含量分析
        3.2 8个陆地棉叶色突变体叶片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分析
        3.3 6个陆地棉叶色突变体纤维花青素含量分析
    4. 讨论
第三章 陆地棉叶色突变体原花青素合成转运关键基因的表达分析
    1 研究材料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所用试剂
    2 实验方法
        2.1 CHS,ANR,LAR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2.2 RNA提取及反转录
        2.3 qRT-PCR引物设计
        2.4 荧光定量PCR
        2.5 统计学分析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3.1 CHS, ANR,LAR基因的进化分析和同源性比对
        3.2 GhCHS,GhANR,GhLAR蛋白理化性质分析
        3.3 GhCHS,GhANR, GhLAR蛋白的跨膜区和方向预测
        3.4 GhCHS,GhANR,GhLAR蛋白的保守结构域预测
        3.5 GhCHS,GhANR,GhLAR蛋白的二级结构预测
        3.6 GhCHS,GhANR,GhLAR蛋白的三级结构分析
        3.7 陆地棉叶色突变体叶片的GhCHS, GhANR,GhLAR基因表达分析
        3.8 陆地棉叶色突变体纤维不同发育时期GhCHS, GhLAR, GhANR基因的表达分析
    4. 讨论
第四章 VIGS干涉株系的GhCHS, GhLAR,GhANR基因表达及花青素代谢分析
    1 材料
        1.1 实验材料
        1.2 菌株及载体
        1.3 2%(W/V) CTAB(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溶液配制
        1.4 培养基配制
        1.5 实验用抗生素配制
        1.6 电泳缓冲液配方
        1.7 VIGS Buffer工作液配制
        1.8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2 实验方法
        2.1 PCR扩增基因干涉的目的片段
        2.2 PCR产物纯化和TA载体连接
        2.3 将病毒载体pCLCrVA和含有目的片段的质粒分别进行双酶切
        2.4 将目的片段连接pCLCrVA载体
        2.5 电击转化农杆菌GV3101
        2.6 彩色棉DNA的CTAB法提取
        2.7 引物设计
        2.8 电击转化农杆菌GV3101侵染棉花幼苗
        2.9 酸化甲醇法提取彩色棉幼叶花青素
        2.10 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VIGS干涉载体的构建及遗传转化
        3.2 转基因干涉株系表型观察
        3.3 转基因干涉株系不同时期纤维的GhCHS, GhANR, GhLAR基因的表达分析
        3.4 转基因干涉株系叶片花青素含量分析
        3.5 转基因干涉株系纤维种皮混合物花青素含量分析
        3.6 转基因干涉株系棉仁花青素含量分析
    4 讨论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1 本研究结论
    2 后续研究与展望
参考文献
研究生学习期间主要成果
致谢

(8)观赏型文冠果新品种花期颜色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前言
1 彩色叶文冠果品种选育研究现状
    1.1 文冠果资源现状
        1.1.1 文冠果资源现状及其栽培研究
        1.1.2 山西省文冠果的资源分布
    1.2 彩色叶观赏树种选育研究进展
        1.2.1 彩色叶观赏树种色素的研究
        1.2.2 彩色植物呈色机理
    1.3 文冠果优良品种选育研究现状
        1.3.1 文冠果高产优质新品种选育
        1.3.2 观赏型文冠果新品种选育
    1.4 金花文冠的选育与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1.4.1 金花文冠的选育
        1.4.2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2 研究材料与实验设计
    2.1 研究地概况
    2.2 研究方法
        2.2.1 研究思路和内容
        2.2.2 实验材料
    2.3 实验设计
        2.3.1 取样时间的方法
        2.3.2 色素含量测定
        2.3.3 高光谱反射特征测定
        2.3.4 数据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金花文冠物候期和形态特征的特异性
        3.1.1 金花文冠与对照的物候期
        3.1.2 金花文冠与对照的形态特征
    3.2 花瓣和叶片高光谱反射特征
        3.2.1 同一品种不同花期高光谱反射特征
        3.2.2 花期不同品种花瓣高光谱反射特征
        3.2.3 同一品种不同展叶期高光谱反射特征
        3.2.4 展叶期不同品种叶片高光谱反射特征
    3.3 花期、展叶期三种色素含量的品种差异
        3.3.1 不同花期花瓣三种色素含量的品种差异
        3.3.2 花期花瓣叶绿素、黄酮、花青素含量的品种差异
        3.3.3 不同展叶期叶片三种色素含量的品种差异
        3.3.4 展叶期叶片叶绿素、黄酮、花青素含量的品种差异
4 结论与讨论
    4.1 讨论
        4.1.1 观赏型文冠花期颜色特征
        4.1.2 观赏型文冠花期呈色机理
    4.2 结论
参考文献
Abstract
致谢

(9)道地药材华重楼黑斑病菌(Alternaria alternata)对四种杀菌剂抗药性检测及其生物学性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及缩略说明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华重楼黑斑病及其防治现状研究
        1.1 病原物特性
        1.2 危害症状
        1.3 病害循环
        1.4 发病因素
        1.5 华重楼黑斑病的防治研究现状
        1.5.1 农业防治现状
        1.5.2 生物防治现状
        1.5.3 化学防治现状
    2 四种杀菌剂及防治研究现状
        2.1 苯醚甲环唑
        2.2 速克灵
        2.3 嘧霉胺
        2.4 嘧菌酯
    3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1 材料和方法
        1.1 供试菌株
        1.2 供试药剂和培养基
        1.3 病原菌分离与鉴定
        1.3.1 菌株分离
        1.3.2 病原菌的鉴定
        1.4 抗性频率检测
        1.5 MIC值和EC_(50)值测定
        1.6 病原菌生物学性质测定
        1.6.1 菌丝生长速率测定
        1.6.2 产孢能力测定
        1.6.3 致病性测定
        1.7 交互抗性模式测定
        1.8 菌丝内甘油含量测定
        1.8.1 菌丝样品的制备和甘油的提取
        1.8.2 甘油含量测定
        1.9 渗透胁迫的敏感性测定
        1.10 华重楼黑斑病菌抗性菌株的序列分析
        1.11 分子对接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1 病原菌的鉴定
    2 华重楼黑斑病菌对四种药剂抗性频率的比较
    3 华重楼黑斑病菌对苯醚甲环唑抗药性菌株生物学性质
        3.1 生物学性质测定
        3.2 MIC值和EC_(50)值测定
        3.3 交互抗性模式测定
        3.4 华重楼黑斑病菌的苯醚甲环唑敏感菌株和抗性菌株的AaCYP51序列分析
        3.5 分子对接
    4 华重楼黑斑病菌对速克灵抗药性菌株生物学性质
        4.1 生物学性质测定
        4.2 交互抗性模式测定
        4.3 华重楼黑斑病菌的速克灵低抗和高抗菌株菌丝甘油含量测定
        4.4 华重楼黑斑病菌的速克灵低抗和高抗菌株对渗透胁迫的敏感性
        4.5 华重楼黑斑病菌的速克灵抗性菌株的AaOS1,AaHOG1和AaTPI1的序列分析
    5 华重楼黑斑病菌对嘧霉胺抗药性菌株生物学性质
        5.1 生物学性质测定
        5.2 交互抗性模式测定
        5.3 华重楼黑斑病菌的嘧霉胺敏感菌株和抗性菌株的MDL2和POS5序列分析
    6 华重楼黑斑病菌对嘧菌酯敏感菌株生物学性质
        6.1 华重楼黑斑病菌的嘧菌酯敏感菌株菌丝生长和产孢测定
        6.2 MIC值和EC_(50)值测定
第四章 讨论
参考文献
全文小结
致谢

(10)响应面法优化枫香树叶黑色素微波法提取工艺及其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试剂
    1.2 仪器与设备
    1.3 试验方法
        1.3.1 枫香树叶黑色素的提取工艺
        1.3.2 操作要点
        1.3.3 确定波长测试点[5]
        1.3.4 枫香树叶黑色素提取单因素试验
        1.3.5 响应面优化试验
        1.3.6 稳定性测定[14-17]
        1.3.6. 1 枫香树叶黑色素的热稳定性
        1.3.6. 2 p H变化对枫香树叶黑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1.3.6. 3 枫香树叶黑色素的耐糖性
        1.3.6.4枫香树叶黑色素的耐盐性
        1.3.6. 5 金属离子对枫香树叶黑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2 结果与分析
    2.1 单因素试验
        2.1.1 提取剂浓度对枫香树叶黑色素提取效果的影响
        2.1.2 微波功率对枫香树叶黑色素提取效果的影响
        2.1.3 固液比对枫香树叶黑色素提取效果的影响
        2.1.4 提取时间对枫香树叶黑色素提取效果的影响
    2.2 响应面优化试验
        2.2.1 模型方程的建立与显着性检验
        2.2.2 枫香树叶黑色素提取的响应面分析
        2.2.3 验证试验
    2.3 枫香树叶黑色素的稳定性测定
        2.3.1 枫香树叶黑色素的热稳定性
        2.3.2 p H变化对枫香树叶黑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2.3.3 枫香树叶黑色素的耐糖性
        2.3.4 枫香树叶黑色素的耐盐性
        2.3.5 金属离子对枫香树叶黑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3 结论

四、野生枫香提取液的理化性质初步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氮素调控内生真菌枫香拟茎点霉与植物共生互作的机制研究[D]. 孙凯.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2]红松(Pinus koraiensis Sieb. et Zucc.)籽资源评价与精深加工技术研究[D]. 祖述冲. 东北林业大学, 2020
  • [3]密旋链霉菌Act12强化雪里蕻修复Cd、Zn污染土壤及其机理研究[D]. 郭堤.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3)
  • [4]贵州马尾松外生菌根真菌多样性及分布特征研究[D]. 陈进. 贵州大学, 2020(02)
  • [5]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 Hance.)叶色季节性变化及常彩叶机理研究[D]. 赖玖鑫.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20
  • [6]山白树新病害及化学成分与生物活性研究[D]. 高滢. 长江大学, 2020(02)
  • [7]陆地棉叶色突变体花青素代谢及GhCHS,GhLAR和GhANR基因功能的初步分析[D]. 梁先利. 浙江理工大学, 2019(02)
  • [8]观赏型文冠果新品种花期颜色特征研究[D]. 武倩. 山西农业大学, 2019(07)
  • [9]道地药材华重楼黑斑病菌(Alternaria alternata)对四种杀菌剂抗药性检测及其生物学性质[D]. 孙春霞.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10]响应面法优化枫香树叶黑色素微波法提取工艺及其稳定性研究[J]. 张莉,陈燕仪,钟红梅,伍红,李键,陈炼红. 食品科技, 2016(11)

标签:;  ;  ;  ;  ;  

野生甘香提取物理化性质的初步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