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拌喷粉桩的设计与施工

深拌喷粉桩的设计与施工

一、深层搅拌粉喷桩的设计与施工(论文文献综述)

王伟[1](2020)在《水泥搅拌桩施工设备改进及无损检测方法研究》文中认为水泥搅拌桩技术是国内外最常用的软基处理方法之一。由于地质地层环境的复杂性,难以预测的水泥土流变特性及施工技术的不确定性都使得水泥搅拌桩的施工质量难以得到有效控制。针对上述问题,本文采用文献调研、理论分析,室内试验、现场实测的方法,对水泥搅拌桩施工设备进行了改进,并对无损检测方法应用于水泥搅拌桩的可行性进行了探索,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水泥与软土的相互作用主要分为三个过程:(1)水泥与软土中的水发生水解和水化作用;(2)软土中的黏土矿物与水泥水化物发生反应;(3)离子析出后的硬化反应。水泥土的抗压强度影响因素诸多,包括土体的工程性质、水泥土的掺入比、水泥土的龄期、水泥标号及类型等。其中土体的工程性质与水泥掺入比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在施工中应重点分析考虑。(2)基于PH-5D搅拌桩机进行水泥土搅拌桩施工设备改进,新型设备可根据打桩时钻杆下降的电流值可判断土层的软硬情况,调整不同深度的喷浆压力,避免了浆液的浪费,也能保证软弱土层不会因为钻进速度过快导致喷浆量不足。通过在搅拌桩机上安装的传感器结合物联网技术形成了施工智能监测系统,可实现对水泥土搅拌桩施工的远程监测。(3)将新型化水泥搅拌桩施工设备应用于某航道整治工程软基处理项目,结合钻孔取芯、标贯试验、静载试验对改进后搅拌桩的成桩质量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由于施工设备的改进及智能化监测的应用,新型水泥搅拌桩机施工的水泥搅拌桩较常规水泥搅拌桩芯样完整性较高、桩身强度更大、离散性更小,能达到设计极限承载力要求,具有一定的技术优势。(4)通过室内试验、现场测试对反射波动测法、电阻率法、地质雷达法等三种无损检测方法应用于水泥搅拌桩质量检测的可行性进行了探索,结果表明,反射波动测法既可通过时域曲线识别桩体缺陷,又能根据波速判断桩体强度,是一种比较好的无损检测方法,但在测试过程中,需针对性的优化测试方法,且要求测试人员具有较高的时域曲线分析能力。电阻率法通过建立视电阻率与桩芯强度的计算模型,可利用现场测井中电阻率值评价桩身强度,是一种实用的定量检测方法。地质雷达只能简要识别桩基位置,但对桩基缺陷及完整性无法识别,不适用于水泥搅拌桩的质量检测。

付登博[2](2020)在《洞庭湖区高速公路水泥搅拌桩-塑料排水板处治下软基沉降数值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湖南省洞庭湖区软基高速公路-南益高速公路因地质条件差且软基处理方式多变,在高速公路水泥搅拌桩和塑料排水板两种不同软基处理方式衔接处发生的差异沉降易引起路面裂缝,车辆颠簸,甚至断崖式沉降,严重影响车辆行驶安全。所以亟需对这两种软基处治措施沉降控制效果开展研究。本文从路基顶面工后沉降指标入手,利用现场监测和有限元数值模拟对两种软基处治措施诸因素对路基顶面工后沉降影响水平进行分析,并利用析因分析法和SPSS软件对水泥搅拌桩和塑料排水板各组合参数与路基顶面工后沉降的关系进行分析获得相应回归方程,为软基处理过渡段的优化设计提供数据支持。主要研究成果如下:根据已有的软基处理过渡段研究成果并结合现场实际情况,提出基于路基顶面工后沉降对不同软基处治措施进行分析。根据现场沉降监测和地基深层水平位移监测数据对两种地基处理方式进行分析,获得桩-板两种不同地基处理方式沉降规律和地基深层水平位移规律。然后利用双曲线法预测两种地基处理方式工后沉降,并与数值模拟结果对比以验证数值模拟结果可靠性。利用室内三轴试验获得数值模拟所需参数,通过有限元数值模拟,就塑料排水板和搅拌桩各因素对软基沉降影响水平进行分析,对比两种地基处理方式的沉降控制效果,确定对路基工后沉降影响显着的关键因素为水泥搅拌桩桩长、桩间距、塑料排水板板间距、路基填土高度。采用正交试验联合SPSS数据分析软件对这两种地基处治措施各关键因素进行分析得到关于路基顶面工后沉降的回归方程,利用回归方程计算洞庭湖地质条件下不同软基处理方式相应的路基顶面工后沉降。然后根据高速公路差异沉降及沉降坡差允许值的建议值利用回归方程为桩-板软基处理过渡段优化提供数据支持。

郑国萍,谢祥明,姚楚康[3](2019)在《粉喷桩在深厚淤泥质软土水闸地基加固处理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莲阳桥闸重建工程地基淤泥质软土层深厚,地基加固处理工艺及加固方案的选择、施工工艺参数的确定,关系到工程的质量、进度和成本。通过对比分析,采用水泥搅拌桩(粉喷桩)对水闸软土地基进行加固,并通过合理选择搅拌桩机设备、试验确定水泥掺入比和施工工艺参数,确保了水闸深厚淤泥软土层粉喷桩加固(加固深度达到22 m)的质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可为类似工程地基处理提供参考借鉴。

田良辉[4](2019)在《双向搅拌粉喷桩在深厚海相软土地基加固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软土在我国分布广泛,而粉喷桩技术是一种有效的软土地基加固方法。其中深厚海相软土地基具有工程性质差,地基加固时成桩难度大等特点,本文依托衢州至宁德铁路工程,通过海相软土路基进行粉喷桩加固地基试桩试验,探讨了双向搅拌粉喷桩的施工工艺,并分析了粉喷桩不同桩长在深厚海相软土地基加固过程中,成桩质量较好时的施工参数,以及施工技术要点和质量控制措施等,为粉喷桩技术更好的应用于工程实践提供参考和依据。

张其胜[5](2019)在《长板-短桩工法加固软土地基路堤的三维非线性有限元数值模拟》文中提出随着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有必要寻求更为科学有效的软土地基处理方式。排水固结法和粉喷桩复合地基法设计理论相对完善,施工快速简单,被广泛应用于工程实践中,但是两种方法均尚存在其不可避免的不足。结合两者优点的新型软土地基联合处理方法,即长板-短桩复合地基已获成功应用,但既有研究多集中于室内模型试验和现场试验,精细化的数值模拟分析尚未深入开展。本文主要针对长板-短桩复合地基的工程特性和影响因素,开展了三维非线性精细化有限元数值模拟,主要开展的工作如下:(1)通过文献调研和工程调研,扼要介绍了长板-短桩复合地基的组成、布置形式、工法特点和施工工序。(2)讨论了目前路堤荷载作用下复合地基有限元数值模拟的3种方法、分析原理,列举介绍了各自的代表性软件,评析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其中在利用平面分析法对长板-短桩复合地基开展有限元模拟中,详细介绍了呈空间分布的塑料排水板和粉喷桩的平面应变化方法及其适用条件。(3)基于岩土工程专业有限元软件PLAXIS 3D,分别构建了长板-短桩复合地基、粉喷桩复合地基、塑料排水板处理地基和无处理地基等4种工况的三维非线性有限元数值模型,比较了4种工况地基的沉降、固结特性、稳定安全性和桩土应力比,探究了长板-短桩工法中粉喷桩和塑料排水板各自作用,明确了长板-短桩复合地基的受力特点。(4)利用岩土工程专业有限元软件PLAXIS 3D,建立了长板-短桩复合地基在粉喷桩主要设计参数变化时的多组数值模型,比较分析了长板-短桩复合地基中粉喷桩桩长、桩径和桩间距对地基沉降、侧向位移、超孔隙水压力的影响规律。

马坤[6](2013)在《粉喷桩复合地基的工作机理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规模不断扩大。在工程建设中会经常遇到软弱地基,其承载力满足不了建筑物的建造要求。为了满足建筑物上部结构对地基的承载力以及变形要求,越来越多的工程采用复合地基来进行地基处理。复合地基根据竖向增强体材料的性质可分为散体材料桩复合地基、柔性桩复合地基、刚性桩复合地基三类。粉喷桩复合地基是柔性桩复合地基的一种,它在施工时无噪音、无振动、无土体位移、无废水污染、对环境影响小,而且施工简便、成本低、工期短。该技术在软土地基加固中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目前在郑州地区,粉喷桩处理软土地基的应用较少,而且该技术在桥梁工程中应用较多,在房建工程中应用较少,其加固机理、破坏机理等方面的理论研究还不完善,在实际工程中也出现过一些问题。本文研究了粉喷桩加固软土地基的作用机理、破坏模式,阐述了粉喷桩复合地基的承载力和沉降计算方法。以郑州市山水生态城住宅小区中粉喷桩处理软土地基为工程实例,计算了单桩以及复合地基的承载力,确定了桩径、桩长、桩间距、面积置换率、固化剂掺入量等设计参数。通过现场单桩竖向静载荷试验和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验证了有关承载力计算公式的适用性,同时总结阐述了粉喷桩复合地基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有关结论为郑州地区粉喷桩复合地基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王宏贵[7](2011)在《长板—短桩复合地基加固机理与工程应用研究》文中提出在深厚软基上修建高等级铁路是世界性难题,沿海地区多条在建及待建的客运专线与高速铁路的软土层厚度超过复合地基处理方法质量可控制的深度范围内。为此,提出长板-短桩复合地基新方法,并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高速铁路无碴轨道桩-筏复合地基固结特性与沉降控制机理研究(51078358)”以及铁路科技研究开发计划项目“客运专线复合加固深层软土技术研究(2008G005-C)”,以甬台温客运专线温州南站大面积深厚软土层处理加固工程为工程背景,采用了模型试验、工艺性试桩试验、现场试验依次递进的试验研究手段,结合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方法,对长板-短桩复合地基的加固机理与工程应用进行了深入系统研究。主要创新成果如下:1.基于相似理论,开展了长板-短桩复合地基大型室内模型试验研究,全面获取了复合地基的变形规律与力学性状;结合数值分析成果,为试验段地基处理方案设计拟定了合理的桩长及桩间距,有效指导了长板-短桩复合地基工程实践。2.实测数据表明试验段路基一直处于稳定状态,工后沉降在规范容许值范围内。这说明采用长板-短桩复合地基处理大面积深厚软土技术上是可行的,为沿海地区铁路客运专线地基处理提供了一种新方法。3.综合分析模型试验及现场测试成果,明确了长板-短桩复合地基加固机理:搅拌桩在减小地基总沉降量的同时,有效的提高了地基稳定性,从而确保施工期的填筑速率;塑料排水板显着提高了地基土固结排水速率与沉降速率,从而可缩短工期或减小工后沉降。4.通过模型试验首次系统测试了长板-短桩复合地基桩土界面荷载传递规律。测试结果表明桩侧摩阻力分布形状基本呈三段直线,桩顶区域承受负摩擦力,中性点约位于L/10处;桩底处桩身轴力很小,即长板-短桩复合地基中的桩可视为纯摩擦桩。5.首次完整测试了填筑期间长板-短桩复合地基桩土沉降差、桩顶及桩底刺入量的发展规律,获取了桩-土-褥垫层承载变形机理。测试结果表明在柔性荷载作用下,长板-短桩复合地基桩顶区域存在负摩擦力,加固区沉降以桩底刺入为王。6.基于长板-短桩复合地基荷载传递规律与变形性状,采用Boussinesq-Mindlin联合求解法计算复合地基下卧层附加应力,建立了长板-短桩复合地基复合层沉降解析计算方法;提出了长板-短桩复合地基复合层固结度解析计算方法。7.采用大型有限差分软件FLAC3D,基于流固耦合理论,考虑桩土相互作用,对长板短桩复合地基开展了数值分析研究,系统验证了本文的试验成果与理论分析成果,全面对比塑料排水板地基、搅拌桩复合地基与长板-短桩复合地基工程性状的差异,并深入研究了搅拌桩长度及置换率对长板-短桩复合地基工程性状的影响作用。

贺为民[8](2008)在《深层搅拌桩复合地基及止水帷幕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表明深层搅拌法是一种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目前在复合地基和止水帷幕中被广泛应用。论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工程需要,通过现场试验和理论分析,取得了以下研究结果。(1)利用前人研究成果,分析了影响水泥土强度和深层搅拌桩桩身强度的主要因素,提出了提高深层搅拌桩桩身强度的措施。(2)现场粉喷桩单桩、多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实测数据对比分析表明,粉喷桩复合地基承载力基本值随着复合地基载荷试验中桩数的增加而降低;复合地基变形模量随着载荷试验中桩数增加而减小;在同级荷载下,沉降量随着复合地基载荷试验中桩数增加而明显增大。根据复合地基载荷试验结果,初步提出了深层搅拌桩复合地基压缩模量群桩效应系数。(3)采用有限差分方法,建立了深层搅拌单桩、多桩复合地基数值分析模型,采用FLAC3D程序,获得了深层搅拌桩复合地基应力和位移分布规律。(4)研究了深层搅拌桩复合地基沉降量的计算方法,探讨了影响复合地基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提出了通过求取复合地基中总桩长(单桩长度总和)最小值来实现复合地基优化设计的思路。建立了矩形基础下(轴心荷载作用时)深层搅拌桩复合地基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以单桩长度和桩间距为优化设计变量,推导了深层搅拌桩复合地基优化设计的计算公式,编制了相应的计算程序。分析了影响总桩长最小值的主要因素,提出了一些优化设计的建议。(5)在深层搅拌桩止水帷幕设计中,指出了采用传统深层搅拌桩水泥掺入比公式计算水泥掺入量存在的浪费,推导出了深层搅拌桩止水帷幕水泥掺入比计算公式和厚度计算公式,经实际工程使用效果较好,并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6)从实际工程需要出发,在深层搅拌桩止水帷幕中提出了视搭接宽度的概念和大搭接宽度设计施工方法,较好地解决了止水帷幕中桩间开叉漏水的问题;大搭接宽度施工方法与传统搭接宽度施工方法相比,还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7)在地下可用空间狭小的场地,提出了在单排深层搅拌桩止水帷幕中套打钻孔灌注桩基坑支护截水技术设计方法和施工工艺,成功地解决了施工场地狭小的困难。

巨新昌[9](2007)在《粉喷桩处理盐渍化软基的试验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连云港至霍尔果斯国道主干线嘉峪关~安西一级公路路段的盐渍土软基处理为工程背景开展研究工作。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常规室内试验,对嘉安一级公路沿线的盐渍土工程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给出了基本物理力学指标的取值范围,为盐渍土的工程处理设计提供了基础数据。针对嘉安一级公路盐渍化软基的现场情况,采用粉喷桩进行加固处理。通过对现场试验结果分析,给出了盐渍土路基沉降特征和土压力及桩土应力比的变化规律,分析和总结了粉喷桩复合地基的受力变形特性。通过对粉喷桩桩长、水泥掺入比、置换率、喷灰量等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粉喷桩加固设计的技术参数。监测结果表明,采用了粉喷桩加固盐渍化软基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方法,可在类似地区的软基处理中推广应用。对盐渍土的腐蚀机理、主导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了盐渍土地基防腐蚀设计及措施。

石成[10](2006)在《粉喷桩加固软土地基的试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粉体搅拌桩作为软弱土地基处理的一种方法,具有施工方便、费用低廉、加固软弱土厚度大的优点,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但由于对其加固机理、破坏机理等方面理论研究还不完善,在实际工程应用上也出现过一些问题。从工程的安全和经济角度出发,重大工程项目一般都要通过现场试验以确定粉喷桩复合地基的可行性,为设计、施工及检测和监测提供科学的依据。本文介绍了粉喷桩复合地基的加固机理、设计和施工流程及检测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公寓加固工程,通过现场载荷试验对该工程的加固效果进行理论上的评价,同时本文分析了单桩及复合地基的破坏机理,运用不同的方法对载荷试验的结果进行分析比较,最后给出了单桩和复合地基承载力的特征值。与此同时,本文还对粉喷桩复合地基桩长与沉降量的关系以及桩长与承载力的关系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且得出了桩长与沉降量的近似关系曲线。最后通过对轻便型动力触探试验成果的分析,得出了水泥土无侧限抗压强度与N10的近似关系。总之,通过本文的试验研究工作,满足了工程的需要;同时也为该地区软弱土层的地基处理提供了一个有益的探讨,对类似工程的有着借鉴作用,也为粉喷桩复合地基的工程应用提供了有益的理论依据和参考。

二、深层搅拌粉喷桩的设计与施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深层搅拌粉喷桩的设计与施工(论文提纲范文)

(1)水泥搅拌桩施工设备改进及无损检测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水泥搅拌桩的施工技术发展现状
        1.2.2 水泥搅拌桩检测方法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水泥搅拌桩加固软基作用机理及影响因素
    2.1 水泥与软基作用机理
    2.2 水泥土强度的影响因素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水泥搅拌桩施工设备改造及工程应用
    3.1 智能化水泥搅拌桩施工设备
        3.1.1 智能打桩系统
        3.1.2 智能监测系统
        3.1.3 数据存储与分析系统
    3.2 工程概况
        3.2.1 地质构造
        3.2.2 工程地质条件
        3.2.3 水文地质条件
        3.2.4 软基处理方式
    3.3 工程应用效果评价
        3.3.1 标准贯入试验
        3.3.2 钻孔取芯试验
        3.3.3 静载试验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无损检测用于水泥搅拌桩质量检测的可行性研究
    4.1 反射波动测法
        4.1.1 测试方法
        4.1.2 试验方案
        4.1.3 试验结果与分析
    4.2 电阻率法
        4.2.1 测试方法
        4.2.2 试验方案
        4.2.3 试验结果与分析
    4.3 地质雷达法
        4.3.1 测试方法
        4.3.2 试验方案
        4.3.3 试验结果及分析
    4.4 几种无损检测方法的对比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2)洞庭湖区高速公路水泥搅拌桩-塑料排水板处治下软基沉降数值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研究现状
        1.2.2 塑料排水板排水固结法处理软基研究现状
        1.2.3 软土地基沉降计算研究现状
        1.2.4 现有研究不足
    1.3 本文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洞庭湖区软土地质状况及现场沉降监测研究
    2.1 引言
    2.2 工程概述
        2.2.1 工程地质概况
        2.2.2 水文地质条件
        2.2.3 土层分布特性
        2.2.4 洞庭湖区域性软土评价与整治
    2.3 现场沉降监测及分析
        2.3.1 软土地基处理方案
        2.3.2 洞庭湖区高速软基沉降监测方案
        2.3.3 现场监测数据分析
        2.3.4 双曲线法预测工后沉降量
    2.4 本章小节
第三章 洞庭湖区域性软土地基有限元模型分析
    3.1 引言
    3.2 软土地基有限元数值模拟原理分析
        3.2.1 Biot固结理论
    3.3 软土地基有限元本构模型分析
        3.3.1 软土本构模型分析
        3.3.2 修正剑娇模型参数获得
        3.3.3 初始应力状态分析
    3.4 塑料排水板及水泥搅拌桩软土地基简化方法
        3.4.1 塑料排水板软土地基简化方法
        3.4.2 水泥搅拌桩二维应变简化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和塑料排水板处理湖区软基沉降控制效果数值分析
    4.1 引言
    4.2 洞庭湖区软土地基有限元数值模型建立
        4.2.1 有限元数值模型尺寸确定
        4.2.2 路基顶部荷载与边界条件设定
        4.2.3 软土地基及路基模型参数汇总
    4.3 典型断面现场监测数据与数值模拟结果对比分析
    4.4 塑料排水板和水泥搅拌桩处理地基沉降机理分析
        4.4.1 塑料排水板处理洞庭湖区软基沉降机理分析
        4.4.2 水泥搅拌桩处理软基沉降控制机理分析
    4.5 塑料排水板堆载预压法沉降影响因素分析
        4.5.1 塑料排水板打设间距对沉降量影响
        4.5.2 路基填土高度对塑料排水板处理地基沉降量的影响
    4.6 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沉降影响因素分析
        4.6.1 水泥搅拌桩桩长对软基沉降量的影响
        4.6.2 水泥搅拌桩桩径对软基沉降量的影响
        4.6.3 水泥搅拌桩桩间距对软基沉降量的影响
        4.6.4 路基填土高度对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沉降量的影响
    4.7 塑料排水板和水泥搅拌桩处理高速公路软基沉降效果分析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湖区软基高速不同地基处治方式沉降控制技术正交试验分析
    5.1 引言
    5.2 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工后沉降非标准化系数方程计算
        5.2.1 考核指标的确定
        5.2.2 确立因素水平表
        5.2.3 基于正交试验的水泥搜拌桩复合地基数值模拟
    5.3 塑料排水板堆载预压处理路基工后沉降非标准化系数方程计算
    5.4 洞庭湖区不同软基处理方式工程实例沉降计算
    5.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3)粉喷桩在深厚淤泥质软土水闸地基加固处理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工程概况及地质条件
2 地基处理工艺选择及方案优化
    2.1 地基处理工艺选择
    2.2 地基处理方案优化
3 施工工艺参数的确定
    3.1 水泥掺量比的确定
    3.2 水泥搅拌桩施工工艺参数的选择
        3.2.1 设备选型
        3.2.2 施工工艺流程
        1) 桩机定位
        2) 搅拌钻进
        3) 提升喷粉、搅拌
        4) 复搅钻进
        5) 提升复搅、补喷
        3.2.3 现场工艺性试验
4 粉喷桩质量检测
5 结语

(4)双向搅拌粉喷桩在深厚海相软土地基加固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工程概况
    1.1 工程地质
    1.2 水文地质
2 粉喷桩复合地基加固机理分析
3 施工工艺及技术要点
    3.1 设计参数及要求
    3.2 粉喷桩试桩试验及施工参数的确定
    3.3 双向搅拌粉喷桩施工工艺
4 成桩质量检验方法及结果
5 结语

(5)长板-短桩工法加固软土地基路堤的三维非线性有限元数值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塑料排水板处治软土地基研究
        1.2.1 塑料排水板预压法的发展和特点
        1.2.2 塑料排水板预压加固原理
    1.3 粉喷桩处治软土地基研究
        1.3.1 粉喷桩的发展和特点
        1.3.2 粉喷桩加固原理
    1.4 长板-短桩工法加固软土地基研究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第2章 长板-短桩工法简介
    2.1 概述
    2.2 长板-短桩复合地基的组成
    2.3 长板-短桩复合地基的布置
    2.4 长板-短桩复合地基的施工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长板-短桩复合地基数值模拟方法探讨
    3.1 概述
    3.2 平面变形分析法
        3.2.1 塑料排水板的平面简化
        3.2.2 粉喷桩的平面简化
        3.2.3 代表性软件PLAXIS简介
    3.3 平面变形-空间渗流分析法
        3.3.1 平面变形-空间渗流固结理论
        3.3.2 代表性有限元程序PDSS简介
    3.4 空间变形-空间渗流分析法
        3.4.1 比奥三维固结理论
        3.4.2 代表性软件PLAXIS3D简介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长板-短桩工法加固软土地基路堤效果初探
    4.1 概述
    4.2 塑料排水板和粉喷桩在PLAXIS3D软件中的模拟实现
    4.3 数值模型的构建
        4.3.1 几何模型
        4.3.2 材料模型和参数
        4.3.3 网格划分
        4.3.4 边界条件和施工工序
    4.4 长板-短桩复合地基空间变形、空间渗流的特征
        4.4.1 沉降分布规律
        4.4.2 超孔隙水压分布规律
    4.5 不同加固方式处治效果、规律对比
        4.5.1 沉降规律
        4.5.2 地基侧向位移
        4.5.3 超孔隙水压力
        4.5.4 路堤稳定安全性
        4.5.5 桩土应力比
    4.6 长板-短桩复合地基的特点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长板-短桩复合地基设计参数的影响分析
    5.1 概述
    5.2 桩长对长板-短桩复合地基的影响
        5.2.1 地基沉降
        5.2.2 地基侧向位移
        5.2.3 地基超孔隙水压力
    5.3 桩径对长板-短桩复合地基的影响
        5.3.1 地基沉降
        5.3.2 地基侧向位移
        5.3.3 地基超孔隙水压力
    5.4 桩间距对长板-短桩复合地基的影响
        5.4.1 地表沉降
        5.4.2 地基侧向位移
        5.4.3 地基超孔隙水压力
    5.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6)粉喷桩复合地基的工作机理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绪论
    1.1 复合地基
        1.1.1 概述
        1.1.2 复合地基的分类
        1.1.3 国内外复合地基研究现状
    1.2 粉喷桩复合地基概述
        1.2.1 概述
        1.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3 适用条件和优缺点
    1.3 本文研究背景及内容
2 粉喷桩复合地基的基本理论
    2.1 概述
    2.2 粉喷桩复合地基的作用机理
        2.2.1 水泥的水解、水化作用
        2.2.2 粘土颗粒与水泥水化物的作用
        2.2.3 碳酸化作用
        2.2.4 复合地基的作用机理
        2.2.5 水泥土的工程特性
        2.2.6 粉喷桩复合地基的荷载传递机理
    2.3 粉喷桩复合地基的破坏模式
    2.4 粉喷桩复合地基的承载力计算
        2.4.1 单桩承载力计算
        2.4.2 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
    2.5 粉喷桩复合地基的沉降计算
        2.5.1 桩土复合层本身压缩变形S1的计算
        2.5.2 下卧层压缩量S2计算
3 粉喷桩复合地基的设计、施工与检测
    3.1 粉喷桩复合地基的设计
        3.1.1 粉喷桩设计的注意事项
        3.1.2 粉喷桩的设计方法
    3.2 粉喷桩复合地基的施工
        3.2.1 机械设备
        3.2.2 材料组织
        3.2.3 施工流程
        3.2.4 施工质量控制
        3.2.5 粉喷桩复合地基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3.3 粉喷桩复合地基检测
4 粉喷桩复合地基现场试验研究
    4.1 工程概况与地质条件
        4.1.1 工程概况
        4.1.2 地质条件
        4.1.3 粉喷桩复合地基处理方案
        4.1.4 单桩及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
    4.2 现场试验方案
        4.2.1 单桩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
        4.2.2 单桩竖向静载荷试验
        4.2.3 低应变动测
    4.3 现场试验结果分析
        4.3.1 34#楼试验结果及分析
        4.3.2 38#楼试验结果及分析
        4.3.3 43#楼试验结果及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本文主要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7)长板—短桩复合地基加固机理与工程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 排水固结法加固软基研究现状
        1.2.1 排水固结法加固软基理论研究
        1.2.2 排水固结法加固软基试验研究
        1.2.3 排水固结法加固软基数值模拟
    1.3 水泥土搅拌法加固软基研究现状
        1.3.1 水泥土搅拌法加固软基理论研究
        1.3.2 水泥土搅拌法加固软基现场试验研究
        1.3.3 水泥土搅拌法加固软基模型试验研究
        1.3.4 水泥土搅拌法加固软基数值模拟
    1.4 地基处理技术发展新动态
        1.4.1 排水固结法地基处理技术的演化
        1.4.2 复合地基处理技术的演化
    1.5 排水固结法与水泥土搅拌法联合应用研究
        1.5.1 长板-短桩复合地基工法的应用与研究
        1.5.2 袋装砂井与水泥土搅拌法联合应用研究
        1.5.3 排水粉喷桩复合地基工法的应用与研究
    1.6 存在的问题
    1.7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7.1 主要研究内容
        1.7.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长板-短桩复合地基室内模型试验研究
    2.1 复合地基相似模型试验设计
        2.1.1 试验目的
        2.1.2 需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2.1.3 相似模型设计原则
        2.1.4 相似条件的确定
        2.1.5 相似常数的确定
    2.2 模型箱尺寸及构造
    2.3 模型试验主要材料选取
        2.3.1 软土的获取
        2.3.2 水泥土搅拌桩的模拟
        2.3.3 塑料排水板的模拟
    2.4 模型试验测试方案
        2.4.1 沉降测试
        2.4.2 土压力测试
        2.4.3 侧向位移测试
        2.4.4 桩身受力性状测试
        2.4.5 孔隙水压力测试
    2.5 模型试验方案
    2.6 模型试验结果分析
        2.6.1 沉降量测试结果分析
        2.6.2 深层沉降测试结果分析
        2.6.3 侧向位移测试结果分析
        2.6.4 桩土压力测试结果分析
        2.6.5 荷载传递规律测试结果分析
        2.6.6 孔隙水压力测试结果分析
    2.7 模型土地基处理效果评价
    2.8 小结
第三章 长板-短桩复合地基现场试验研究
    3.1 试验段工程地质状况
    3.2 地基处理方案设计
    3.3 工艺性试桩研究
        3.3.1 施工工艺流程
        3.3.2 配合比试验
        3.3.3 原位静载试验
    3.4 地基处理与现场测试研究方案
        3.4.1 测点布置方案
        3.4.2 元件埋设及数据采集
    3.5 现场测试结果与分析
        3.5.1 沉降测试结果与分析
        3.5.2 孔隙水压力测试结果与分析
        3.5.3 桩土应力测试结果与分析
        3.5.4 侧向位移测试结果与分析
    3.6 路基填筑控制标准研究
    3.7 地基处理效果评价
        3.7.1 地基土物理性质指标对比分析
        3.7.2 地基土变形指标对比分析
        3.7.3 地基土强度指标对比分析
    3.8 小结
第四章 长板-短桩复合地基沉降预测研究
    4.1 长板-短桩复合地基荷载传递规律
    4.2 长板-短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方法
        4.2.1 复合层沉降计算方法
        4.2.2 下卧层沉降计算方法
    4.3 长板-短桩复合地基固结度计算方法
        4.3.1 复合层固结度计算方法
        4.3.2 下卧层固结度计算方法
        4.3.3 复合地基平均固结度计算方法
    4.4 实例分析
        4.4.1 总沉降计算结果
        4.4.2 沉降发展规律对比
        4.4.3 工后沉降预测
    4.5 小结
第五章 长板-短桩复合地基数值分析
    5.1 长板-短桩复合地基数值分析方法
        5.1.1 FLAC~(3D)简介
        5.1.2 修正剑桥模型
        5.1.3 搅拌桩的模拟
        5.1.4 塑料排水板析模拟
        5.1.5 网格划分
        5.1.6 加载曲线
    5.2 长板-短桩复合地基数值分析结果
        5.2.1 复合地基沉降规律
        5.2.2 复合地基固结特性
        5.2.3 复合地基荷载传递规律
    5.3 不同处理方式地基工程性状对比分析
        5.3.1 沉降规律对比
        5.3.2 固结特性对比
        5.3.3 荷载传递规律对比
    5.4 长板-短桩复合地基设计参数影响分析
        5.4.1 桩长的影响
        5.4.2 桩间距的影响
    5.5 小结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6.1 主要研究成果与结论
    6.2 主要创新点
    6.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8)深层搅拌桩复合地基及止水帷幕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深层搅拌法发展概况
        1.2.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进展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创新点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主要创新点
    1.4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2 水泥土的工程特性
    2.1 水泥土加固机理
        2.1.1 普通硅酸盐水泥的水解和水化反应
        2.1.2 粘土颗粒与水泥水化物的作用
    2.2 水泥土的强度
        2.2.1 水泥土无侧限抗压强度及影响因素
        2.2.2 水泥土抗拉强度
        2.2.3 水泥土抗剪强度
        2.2.4 水泥土变形模量
    2.3 水泥土的渗透性
    2.4 深层搅拌桩桩身强度
        2.4.1 深层搅拌桩桩身强度与实验室水泥土强度的差异
        2.4.2 提高深层搅拌桩桩身强度的措施
    2.5 小结
3 深层搅拌桩复合地基荷载传递特性
    3.1 荷载传递特性
        3.1.1 荷载传递法简述
        3.1.2 复合地基桩侧摩阻力分布的假定
        3.1.3 深层搅拌桩的临界桩长
    3.2 粉喷桩单桩与多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实测数据分析
        3.2.1 复合地基载荷试验概况
        3.2.2 复合地基载荷试验数据对比分析
    3.3 小结
4 复合地基载荷试验 FLAC~(3D)数值模拟
    4.1 FLAC~(3D)软件系统
        4.1.1 FLAC~(3D)简介
        4.1.2 FLAC~(3D)的基本原理
        4.1.3 FLAC~(3D)中的本构模型
        4.1.4 FLAC~(3D)模型运行流程
    4.2 复合地基载荷试验 FLAC~(3D)数值模拟分析
        4.2.1 模型的建立
        4.2.2 复合地基沉降数值模拟分析
        4.2.3 复合地基应力数值模拟分析
        4.2.4 复合地基数值模拟误差分析
    4.3 小结
5 深层搅拌桩复合地基优化设计
    5.1 深层搅拌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的估算
    5.2 深层搅拌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
        5.2.1 复合地基沉降量的组成
        5.2.2 加固体复合土层压缩量的计算方法
        5.2.3 下卧层土层沉降量的计算方法
        5.2.4 几种沉降计算方法的比较
    5.3 深层搅拌桩复合地基优化设计
        5.3.1 复合地基设计的基本资料
        5.3.2 复合地基优化设计的基本思路
        5.3.3 矩形基础复合地基优化设计模型与计算方法
        5.3.4 优化设计计算程序与算例
        5.3.5 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5.4 小结
6 深层搅拌桩止水帷幕研究与应用
    6.1 深层搅拌桩止水帷幕设计方法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6.1.1 止水帷幕的作用及制作方法
        6.1.2 深层搅拌桩止水帷幕设计方法及存在的问题
    6.2 深层搅拌桩止水帷幕水泥掺入比计算方法研究与应用
        6.2.1 止水帷幕水泥掺入比计算公式推导
        6.2.2 水泥掺入量设计方法与应用实例
    6.3 视搭接宽度概念及大搭接宽度设计施工方法
    6.4 深层搅拌桩止水帷幕厚度设计计算方法与应用
    6.5 单排深层搅拌桩止水帷幕中套打钻孔灌注桩基坑支护截水技术研究
        6.5.1 问题的提出
        6.5.2 工程场地岩土工程条件
        6.5.3 套打支护截水方案设计
        6.5.4 套打施工方法设计
        6.5.5 套打基坑支护截水效果
    6.6 小结
7 结论
    7.1 结论
    7.2 进一步工作的设想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深层搅拌桩复合地基(矩形基础)优化设计计算程序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9)粉喷桩处理盐渍化软基的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概述
    1.2 国内外研究及工程应用现状
        1.2.1 粉喷桩
        1.2.2 国内外对粉喷桩的研究
        1.2.3 粉喷桩工程应用现状
        1.2.4 粉喷桩的适用条件和优缺点
    1.3 课题的提出
    1.4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嘉安一级公路盐渍土工程性状试验
    2.1 工程概况
    2.2 盐渍土基本物理特性
        2.2.1 盐渍土概述
        2.2.2 盐渍土的物理特性
    2.3 盐渍土力学特性
        2.3.1 盐渍土的压缩性
        2.3.2 盐渍土的溶陷性
        2.3.3 盐渍土的膨胀性
        2.3.4 盐渍土的抗剪性
        2.3.5 盐渍土的透水性
    2.4 盐渍土压实特性
    2.5 盐渍土的腐蚀性
        2.5.1 土中硫酸盐的腐蚀
        2.5.2 硫酸盐(SO4~(2-))腐蚀分级
        2.5.3 水泥的耐腐蚀性
        2.5.4 砂浆、混凝土的耐腐蚀性
    2.6 小结
第三章 水泥粉喷桩现场试验
    3.1 工程背景
        3.1.1 工程地质条件
        3.1.2 方案选取
        3.1.3 地基承载力要求
    3.2 粉喷桩加固机理
    3.3 试验段粉喷桩加固设计
        3.3.1 桩身参数设计
        3.3.2 验算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
        3.3.3 粉喷桩置换率的确定
        3.3.4 粉喷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的确定
        3.3.5 桩的平面布置
        3.3.6 软弱下卧层地基强度的验算
        3.3.7 粉喷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
        3.3.8 试桩施工参数
        3.3.9 现场试验方案
        3.3.10 防腐蚀设计
    3.4 施工工艺
        3.4.1 施工机械
        3.4.2 施工工艺
        3.4.3 施工技术
        3.4.4 施工质量控制
        3.4.5 质量检验
第四章 水泥粉喷桩加固效果监测
    4.1 监测方案设计
        4.1.1 监测目的
        4.1.2 监测方案
    4.2 加固后路基受力与变形特征
        4.2.1 横断面竖向土压力及桩土应力比
        4.2.2 地表竖向位移
        4.2.3 横断面沉降曲线
    4.3 现场载荷试验
    4.4 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5.1 主要试验研究结论
    5.2 进一步研究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10)粉喷桩加固软土地基的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概述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1.2.1 国外发展现状
        1.2.2 国内发展现状
    1.3 粉喷桩的发展趋势
        1.3.1 夯实水泥土桩
        1.3.2 水泥土组合桩
        1.3.3 变掺入比的水泥土桩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1.5 本文研究的意义
第二章 粉喷桩的加固机理
    2.1 概述
    2.2 水泥土的加固机理
        2.2.1 水泥的水解和水化作用
        2.2.2 粘土颗粒与水泥水化物的作用
        2.2.3 碳酸化作用
    2.3 复合地基的作用机理
第三章 粉喷桩的设计与施工
    3.1 粉喷桩的设计
        3.1.1 承载力的设计
        3.1.2 桩身参数的设计
        3.1.3 置换率与桩数的设计
        3.1.4 布桩设计方案
    3.2 粉喷桩的施工
        3.2.1 施工机械和设备
        3.2.2 施工流程
        3.2.3 粉喷桩施工方法存在的问题
第四章 粉喷桩的质量检测方法
    4.1 粉喷桩质量检测的常用方法
        4.1.1 挖孔检查法
        4.1.2 轻便触探法
        4.1.3 标准贯入法
        4.1.4 钻探取芯法
        4.1.5 现场载荷试验
    4.2 粉喷桩质量检测的其他方法
        4.2.1 动测法
        4.2.2 地质雷达
        4.2.3 附加质量法
第五章 粉喷桩复合地基的试验研究与分析
    5.1 概述
        5.1.1 工程概况
        5.1.2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5.1.3 场地水文地质条件
        5.1.4 地基方案
    5.2 现场试验部分
        5.2.1 试验项目和工作量
        5.2.2 粉喷桩基本参数的设计
        5.2.3 桩位平面布置图
    5.3 试验成果的研究与分析
        5.3.1 水泥土特性的研究
        5.3.1.1 水泥土的微观结构及化学分析
        5.3.1.2 水泥土的强度变形特性
        5.3.2 载荷试验
        5.3.2.1 试验设备
        5.3.2.2 试验方法及试验步骤
        5.3.2.3 载荷试验确定复合地基承载力的方法
        5.3.3 试验桩参数一览表
    5.4 粉喷桩单桩载荷试验成果分析
        5.4.1 桩土的传递体系
        5.4.2 粉喷桩的破坏机理
        5.4.3 试验成果分析
    5.5 粉喷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成果分析
        5.5.1 复合地基桩土分担载荷的特性
        5.5.2 复合地基载荷试验成果
        5.5.3 粉喷桩复合地基桩长与沉降量及承载力的关系
        5.5.4 载荷试验综合分析和评价
        5.5.5 桩身质量检测的方法
        5.5.5.1 静力触探(CPT)测试
        5.5.5.2 低应变测试方法
        5.5.5.3 抽芯检测法
        5.5.5.4 轻型动力触探法
    5.6 桩身质量检测的成果分析
        5.6.1 轻便动力触探成果分析
        5.6.1.1 试验概述
        5.6.1.2 试验目的
        5.6.1.3 试验设备
        5.6.1.4 试验方法
        5.6.1.5 试验成果分析
        5.6.2 开挖试验成果分析
    5.7 现场桩身检测方法的比较
第六章 结论与体会
参考文献

四、深层搅拌粉喷桩的设计与施工(论文参考文献)

  • [1]水泥搅拌桩施工设备改进及无损检测方法研究[D]. 王伟. 重庆交通大学, 2020(01)
  • [2]洞庭湖区高速公路水泥搅拌桩-塑料排水板处治下软基沉降数值分析[D]. 付登博. 长沙理工大学, 2020(07)
  • [3]粉喷桩在深厚淤泥质软土水闸地基加固处理中的应用[J]. 郑国萍,谢祥明,姚楚康. 广东水利水电, 2019(09)
  • [4]双向搅拌粉喷桩在深厚海相软土地基加固中的应用[J]. 田良辉. 施工技术, 2019(S1)
  • [5]长板-短桩工法加固软土地基路堤的三维非线性有限元数值模拟[D]. 张其胜. 西南交通大学, 2019
  • [6]粉喷桩复合地基的工作机理及应用研究[D]. 马坤. 郑州大学, 2013(04)
  • [7]长板—短桩复合地基加固机理与工程应用研究[D]. 王宏贵. 中南大学, 2011(12)
  • [8]深层搅拌桩复合地基及止水帷幕研究与应用[D]. 贺为民.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8(08)
  • [9]粉喷桩处理盐渍化软基的试验研究[D]. 巨新昌. 长安大学, 2007(06)
  • [10]粉喷桩加固软土地基的试验研究[D]. 石成. 合肥工业大学, 2006(03)

标签:;  ;  ;  ;  ;  

深拌喷粉桩的设计与施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