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学生干部素质培养

浅谈高校学生干部素质培养

一、浅议高校学生干部的素质培养(论文文献综述)

王东红[1](2021)在《大学生宪法意识培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宪法是我国的根本法,“全面依法治国”目标的实现,需要我国公民具有良好的法治意识,特别是宪法意识。大学生作为我国具有较高文化素养的青年群体,是当代中国学习、遵守、普及和维护宪法的重要力量,更是中国未来建成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中坚力量。大学生宪法意识是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统领,是最重要、最基础的法律意识,是大学生关于宪法的知识、观点、心理和思想的总和。它反映了大学生对现行宪法和宪法实施的基本看法和态度,具体包括大学生对宪法知识和基本原理的掌握程度、对宪法功能的认识、对宪法实施的评价、对基本权利保护和行使状况的感受、对宪法之治的渴望和践行的意志等。论文厘清宪法意识与法律意识、宪法意识与法治意识、宪法意识与公民意识、宪法意识与宪法思维、宪法意识与宪法信仰等相关概念的关系。揭示了宪法意识的横向结构,即包括宪法知识、宪法理想、宪法情感、宪法意志、宪法评价和宪法信仰六个方面内容。结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提出我国公民宪法意识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宪法至上意识、党的全面领导意识、基本权利意识、权力监督意识和遵守规则意识。论文对大学生宪法意识及其培育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在对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发现大学生宪法意识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宪法至上意识尚未形成、基本权利意识有待加强、权力监督意识有待提高等。对大学生宪法意识存在问题的主客观原因进行分析,发现影响大学生宪法意识的客观原因主要包括:社会因素方面,受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传统文化中封建残余观念的影响和宪法未得到全面实施的影响等。学校因素方面,对宪法教育重要性认识不够、主导师资力量不足、没有形成培育合力等。家庭因素方面,家长受自身宪法法律知识和宪法意识的限制,缺乏对孩子进行宪法意识培育重要性的认识;家长培养目标的功利性,缺乏对孩子个性自由的尊重;家长教育方式或溺爱或体罚,缺乏对孩子进行规则意识和监督意识的培养等。发现影响大学生宪法意识的主观原因主要是:宪法社会实践体验不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确立,认识能力分析能力较低,缺乏学习和思考的主观能动性等自身因素的影响。论文认为,大学生宪法意识培育,是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为指导思想,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推进大学生宪法意识提高为目标,遵循教育规律、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大学生成长规律,采用多种途径和方法进行培育的过程。论文明确了大学生宪法意识培育的目标和原则。强调通过优化社会环境、加强学校教育、重视家庭教育和强化自我教育四种途径加强大学生宪法意识培育。

杨忞[2](2020)在《高校理论学习型社团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 ——以部分上海市优秀大学生理论学习型社团为例》文中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亿万人民的事业,党的群团工作肩负着庄严使命。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一定要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锐意进取、扎实苦干,切实保持和增强党的群团工作和群团组织的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组织动员广大人民群众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的周围,把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汇聚成强大动力,共同谱写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篇章。”学生社团,既是高校重要的学生力量,也是身处高校的重要群团组织。切实增强学生社团,特别是理论学习型社团的政治性、先进性和群众性,能够切实有效地把广大学生凝聚在学生组织中间,动员和激励更广大学生参与到理论学习中来,让更多学生有机会学习最新理论,有机会共同进步,有机会更深刻地理解党和国家治国理政新战略新思想,把更多学生凝聚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共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不懈奋斗。在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全面提升高校立德树人育人质量的过程中,高校理论学习型社团承载着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本文以15家2017年度上海市优秀大学生理论学习型社团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理论学习型社团的发展现状与所处困境,透析理论学习型社团在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过程中存在的弱项和难点,提出理论学习型社团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优化的路径选择,以期在新时代新环境下,高校理论学习型社团能够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水平提升的重要助推力量,从而助力高校育人质量的提升和育人目标的实现。在导言部分,笔者详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和国内外现有研究,并对已有的关于高校理论学习型社团概念及功能、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状况进行了归纳总结。在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大背景下,提升高校理论学习型社团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具有理论引领、组织凝聚、骨干培养、途径创设、平台搭建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论文第一章主要概述了高校理论学习型社团的发展、内涵、功能和特点。高校学生社团随着时代变迁和高等教育的发展经历了非常漫长的发展阶段。理论学习型社团作为众多学生社团中的一部分,也随着社会发展经过起步、动荡、探索和发展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理论学习型社团的概念逐渐明晰。笔者认为,高校理论学习型社团是指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理论学习为主要活动内容,致力于提升学生思想政治水平和道德觉悟,培养新一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高校学生社团。它们不仅兼具学生社团的一般特点,更在政治性、时代性、学习性、实践性方面具有特殊表现,承担着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论文第二章,重点阐述了高校理论学习型社团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高校理论学习型社团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二者在目标、任务、内容上显着一致,能够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同向同行、同频共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高校理论学习型社团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高校理论学习型社团也已成为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从各大理论学习型社团的发展现状来看,理论学习型社团具有信念导向、精神激励、途径创新的功能,对于培养新一代马克思主义者、传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提供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机会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只有发挥好理论学习型社团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才能够实现理论学习型社团建立的初衷,从而拓宽思想政治教育途径,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论文第三章,通过对15家2017年度上海市优秀理论学习型社团的调研走访,重点分析了高校理论学习型社团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现状及问题。高校理论学习型社团在客观上会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主要表现在理论学习、树立理想、实践感悟、自我实现等方面,能够使学生在理论学习上凝聚成共识、在实践中丰富自我认知、在活动中提升个人素质、在社团中树立远大理想。与此同时,理论学习型社团在活动形式、学习积极性、学校指导、社团吸引力方面仍然面临一些困境,使得理论学习型社团安于现状、发展迟缓,也使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没能得到充分发挥。分析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是由于对于社团定位认识不足、理论学习流于形式、其他活动冲击较大、内部建设不到位等原因,概括表现为支持度不够、专业性不高、抵抗力不足、感召力不强。结合前文所述的困境及困境产生的原因,论文第四章从几个角度提出了高校理论学习型社团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优化路径。从学校角度来看,需要完善理论学习型社团发展的顶层设计,把理论学习型社团纳入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宏观规划中,提高对理论学习型社团的支持程度;从教师角度来看,需要完善导师指导制度,同步加强理论学习型社团的理论指导和事务指导;从社团主体来看,需要加强自身组织建设,切实发挥学生社团组织的重要作用,开展好各类理论学习活动,提升理论学习实效;从学生角度来看,要提升理论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踏踏实实学理论,认认真真学思想;从长期建设来看,理论学习型社团要通过不断地创新活动形式,打造属于自己的经典活动品牌以获取学生的关注和支持。在优化高校理论学习型社团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时,还必须遵循党的领导、以人为本、实事求是、改革创新等基本原则,不为创新而创新,要以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来实现创新。

余佩[3](2020)在《新时代高校中共离退休党员基层党组织建设研究 ——以W市“大学之城”为例》文中提出高校中共离退休党员基层党组织建设作为党组织工作的基础环节,是实现新时代我党战略目标的组织保障。新时代有新思想、新技术、新路线、新方针和新原则,新时代的新特征为高校中共离退休党员基层党组织建设提供了新方法、新途径和新思路。探析新时代高校中共离退休党员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现状,深入研究其存在的问题与成因,结合理论分析与实证探索,建构高校中共离退休党员基层党组织“五位一体”型协同模式,既有助于进一步规范化、系统化基层党建工作,又有利于促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有效延伸。本论文将围绕高校中共离退休党员基层党组织建设,从以下五个方面展开研究和讨论: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探讨新时代高校中共离退休党员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研究背景及意义,概括了国内外研究现状,具体阐释了论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第二部分对高校中共离退休党员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相关理论进行了概述,并对新时代高校中共离退休党员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概念进行界定,详细诠释了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理论来源及其功能,为高校中共离退休党员基层党组织建设研究奠定理论基础。第三部分对中外离退休党员基层党建的实践探索与基本经验进行了细致详尽总结。一是将我国近现代以来的高校中共基层党组织建设分为三个阶段进行研究,即建国后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高校中共离退休党员基层党组织建设、改革开放时期高校中共离退休党员基层党组织建设、新时代以来高校中共离退休党员基层党组织建设等阶段;二是探讨国外政党基层组织建设成功经验:即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日本共产党、越南共产党和朝鲜劳动党为代表的基层组织建设情况进行归纳总结,提炼出国外的发展路径、问题解决思路与实施方案;三是分析中外高校离退休党员基层党组织建设异同,并结合国内离退休党员基层党建优秀经验、借鉴国外成功经验,为高校离退休党员基层党组织建设提供有益参考。第四部分以W市“大学之城”为分析案例,运用实证调查法了解W市“大学之城”高校中共离退休党员基层党组织现阶段建设现状,分析得出高校离退休党员党组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即组织设置相对松散、队伍管理较宽松、党组织活动“碎片化”、服务平台载体单一、经费保障不足等问题,形成问题的主要原因是高校离退休党员基层党组织思想观念滞后、党务工作队伍管理制度不完善、主体责任未落实、传统工作模式固化、经费保障机制欠缺等方面。第五部分从现实的整体性出发,提出了新时代高校中共离退休党组织通过架构“五位一体”型协同模式为手段,进而解决现阶段高校中共离退休党员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新时代高校中共离退休党组织“五位一体”型协同模式通过突出离退休党员主体性为模式引领、以规范规章制度为模式基础、以优化工作运行机制为模式核心、以构建新型服务载体为模式提升、以健全经费保障机制为模式保障,五项构成要素针对当下高校离退休党组织出现问题而提出,构成要素之间环环相扣、协同统一,自成体系,以期对高校中共离退休党员基层党组织建设有所创新。综上所述,建设新时代高校中共离退休党员基层党组织,要把握新时代对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新要求和新趋势,构建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的高校离退休党员基层党组织协同发展的新模式,从而实现高校离退休党员基层党组织的新发展。

李语[4](2019)在《高校班级学生干部角色认同过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校班级是我国高校进行学校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而高校班级学生干部是班集体中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支柱。高校班级学生干部存在的角色冲突、角色不清、角色懈怠、角色失败等角色认同危机,不仅影响班级学生干部自身的成长,影响班级的凝聚力,而且会影响班级学生干部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因此,本研究基于已有研究成果,在北京市Z高校对班级学生干部角色认同过程进行探索性研究。本研究主要采用质的研究方法,对北京市Z高校的14名班级学生干部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通过对访谈文本的分析得出:第一,班干部是在角色冲突与不断调适过程中实现的干部角色认同。班干部在角色实践过程中会产生与同学之间的冲突、班干部相互之间的冲突和自身在时间上的冲突。发生冲突时班干部首先采取的策略是向他人倾述;角色冲突解决后班干部会反思自己的工作,调整自我角色期待和调整自我评价,强调自己在工作过程中的收获与成长;当再次遇到角色冲突时,班干部会改变工作的方式方法,并在工作中不断发现同学们的正向变化,从而肯定自己工作的价值和意义,进而实现干部角色认同。第二,他人负面评价是引起班干部角色冲突的关键因素。他人负面评价与班干部自我评价之间存在的差异,引起班干部自我怀疑自我否定,产生角色冲突。第三,调整自我评价是实现班干部角色认同的最重要调适策略。班干部完成任务时自我评价较高;当接收到他人负面评价时会反思工作,质疑自己工作的能力,对自己的评价降低;在之后的工作中,班干部不断调整自我评价焦点,肯定自己工作的价值,强调自己的成长和收获。根据本研究的发现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特点,对班主任和辅导员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第一,要给予班干部更多的关心和及时的关注。班主任和辅导员要能够与班干部定期沟通和交流;及时发现班干部角色困难,及时地给予班干部工作指导和心理疏导。第二,要给予班干部更多的鼓励性评价,班主任和辅导员要在工作中多表扬班干部,给予他们更多的肯定。第三,要提高班干部自我调适的能力。班主任和辅导员要提高班干部分析情绪的能力、提高班干部调整角色期望的能力和提升班干部理论素养。

周康乐[5](2017)在《民办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机制研究 ——以江西新能源科技职业学院为个案》文中研究指明民办高职院校在得到迅速发展之后,在校学生人数迅猛增加,对学生的有效管理,就成了摆在民办高职院校面前的一道考题。对于学生管理工作,不同的民办高职院校都有各自的做法,有成功的典范,也有失败的教训。如何有效的创新管理工作机制,解决学生管理工作中的难题,提高管理成效,实现民办高职教育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是当前民办高职院校都在探究和思考的问题。笔者通过对民办高职院校学生工作管理机制现状的调查和把握,找出了学生工作管理机制中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教学管理和学风建设机制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管理机制等三大主要方面的问题,然后分别针对性的提出了创新工作机制的思路,并就创新民办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机制进了综合性的思考。笔者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等,以江西新能源科技职业学院为个案,对民办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和研究。论文总共分为七大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内容包括本选题来源和研究意义,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本文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点。第二部分是阐述民办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机制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第三部分是从学生日常管理机制创新入手进行探讨,内容主要包括管理主体的创新、精细过程管理和革新管理手段。第四部分是从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机制方面的创新入手,内容主要是教育队伍的创新、教育方式的创新和教育内容的创新,通过新的队伍、新的内容和新的教育方式,达到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创新的目的。第五部分,切入点是学风管理机制的创新,从校风建设到班风建设,再到教风建设,形成三位一体立体化的学风管理创新机制。第六部分是在前面三大管理机制创新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思考,就是在法制思维和科技思维的角度下,如何进行实效性的管理机制的创新。第七部分是结语与展望。

张少波[6](2016)在《素质教育背景下高中学生社团的建设与管理研究 ——基于对泉州市洛江区部分中学的调查》文中研究说明素质教育,强调对学生潜能的开发,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和身体体质,促进全面发展。本论文主要是研究在素质教育背景下,高中学生社团的建设与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优化策略。力求通过发展高中学生社团,来促进高中学生的健康成长,提高综合素质,为学校的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指明方向。本文通过对泉州市洛江区部分完中学校的高中学生进行有关学生社团方面的调查问卷,目的在于了解和分析当前洛江区高中学生社团的发展现状,为洛江区高中学生社团的建设和管理,提供较为详实的数据依据和为学生社团的发展指明方向,力求给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在决策和管理方面提供参考依据,希望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能够关注和支持学生社团的发展,进而推动洛江区高中学生社团的健康发展,推动校园文化建设水平的提升和洛江区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本论文主要通过图书馆和网络的形式查阅相关文献资料,面对洛江区部分中学的高中学生开展问卷调查,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开展问卷调查的方式,既有深厚的理论依据,又有详实的数据作为支撑,真实有效地反映了洛江区当前高中学生社团建设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唤起学生、家长、学校和社会以及教育主管部门都来关注、重视和支持高中学生社团的建设和发展,从而推动我区高中学生社团的发展,进而为学校的特色办学和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乃至教育主管部门的综合评价,提供参考依据。

王晓燕[7](2016)在《高职院校学生干部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基于甘肃J学院的调查》文中认为高职院校学生干部是学校开展学生工作的有力助手,发挥着桥梁与纽带作用,是做好学生工作的重要依靠力量。随着教育教学活动的丰富和教育过程学生独立性和自主性的增强,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学生干部队伍已成为做好高职院校学生培养工作的迫切需要,也是高职院校做好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保证。目前,许多高校在管理学生干部方面都程度不同的存在各种问题,加强学生干部管理问题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也比较薄弱。因此,论文选择甘肃J学院学生干部管理的问题为对象进行研究,探讨高职院校加强对学生干部培养与管理的对策,有着较为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论文以甘肃J学院学生干部管理过程中的存在问题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访谈、文献分析等方法进行研究。主要对现有相关研究文献进行搜集分析,选择甘肃J学院三个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学生干部以及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调研,较全面的分析了甘肃J学院学生干部管理工作方面的现状,探讨了学校管理学生干部方面存在的问题及产生问题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就甘肃J学院加强和完善学生干部管理的工作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对策,并希望研究成果对指导和推动高职院校改进和完善学生干部队伍的管理具有积极参考作用。论文认为,甘肃J学院学生干部管理工作存在以下问题:学院管理学生干部的制度不健全;学生干部培养选拔机制欠缺合理性;学生干部培训制度欠缺;学生干部的管理部门对学生干部履职尽责缺乏信任感;学生干部工作素质较低;学生干部模范带头作用不够等六方面的突出问题。针对存在的六个方面的问题,论文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原因分析。论文最后提出了甘肃J学院加强和完善学生干部管理工作的建议与对策:加强学生干部管理制度建设;重视对学生干部管理教育理论与方法的学习;加强学生干部的培训体系建设;赋予学生干部责任和权力;科学激励和考核,充分调动学生干部的积极性。

孙月霞[8](2007)在《高校研究生干部组织管理之研究》文中指出大多数研究生干部思想成熟、阅历丰富,正逐步成为高校各项研究生活动的核心力量和学生领导者。研究生干部组织是高校中的一个边缘性学生组织,由于历史的原因,高校对研究生干部组织管理的特殊性,对扩招后研究生干部组织出现的种种问题还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管理上针对性不强,做出反应不够敏捷。结合研究生干部组织的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组织管理方法,才可提高研干组织的运作效率,从而通过该组织的辐射与渗透作用,推动研究生管理工作的进步,全面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本文围绕如何加强高校研究生干部组织的管理,采用文献研究、实证分析、访谈和问卷调查等方法,针对研究生干部组织的特点,结合我国高校的实际情况,在理论和实践层面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探讨,并给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全文共分为八个章节。首先,在第一章引言中提出问题,界定了相关概念,介绍了课题研究的目的、内容与方法。在第二章中,综合各种文献,探究了研究生干部组织管理的起源、发展及现状,并介绍了以往及当前专家学者在该领域的研究成果。第三章,通过问卷调查及访谈,对高校研究生干部组织的现状进行深入研究,找到问题,并分析原因。第四章,对研究生干部组织的架构、运作及其特点进行深入剖析,并对如何遵循研究生干部组织的架构、功能及特点管理研干组织进行探讨。第五章,高校研究生干部选拔和培养目标研究。第六章,讲述了研究生干部组织的沟通原则,分析了研究生干部组织的激励方式。第七章,结合实例,进一步探讨研干组织的管理。最后在第八章,结合前面的分析,对研干组织的管理进行反思,并对引言中提出的问题给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丛喜权[9](2021)在《新时代高校党建工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高校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的建设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的建设在高校这一特定领域中的具体体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党对高校的领导,多次对高校党的建设工作做出重要指示,“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保证。”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全面加强高校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对于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而深远历史和现实意义!本文主要围绕新时代高校党建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成就和存在的问题及新时代高校党建内容的理论逻辑和现实关系来论述新时代高校党的建设。通过对新时代高校党的建设概念分析,厘清高校党的建设涵义。探究新时代高校党的建设是以马克思、恩格斯及列宁关于党的建设的理论为起点,以我国几代领导人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论述为理论基础,特别是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校党的建设理论为新时代高校党的建设的遵循。阐述新时代高校党的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新任务。回顾和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高校党的建设历史和经验,我们既要看到高校党的建设取得的成绩,更要清醒地认识到通过巡视发现高校党的建设在政治思想、意识形态、组织制度、作风纪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出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为新时代高校党的建设问诊把脉。用以推动新时代高校党建工作的发展,从而保证党对高校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推动高校“双一流”建设,实现高校内涵式发展宗旨。本文以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为指导思想,以《中国共产党高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高校党建工作重点任务》及高校巡视通报等法规文件及会议精神为依据,既从学理的角度分析高校党的建设理论,又从高校党的建设政策法规的法理角度和高校党的建设实际情况的现实角度来研究,全面系统梳理了高校党的建设,探究全面加强新时代高校党的政治、思想、组织、作风、纪律建设内容。通过加强高校党的政治思想建设,保障高校办学坚定的政治方向,使高校领导班子成员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通过加强高校党的组织建设,增强高校党组织的领导力、组织力、创新力,提升高校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战斗力,保持高校党组织的先进性、纯洁性、人民性。通过加强高校作风纪律建设,把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进一步推进高校党风廉政建设。全面加强新时代高校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把高校党的制度建设贯穿各项建设始终,推进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实现“四个服务”目标。

李苹苹,刘晓旭,刘书琴[10](2020)在《学生干部“一岗双责”在思政教育中的实现路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巨大的挑战,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认同感和获得感尤为重要。学生干部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是受教育的客体,更是发挥大学生自我教育的重要主体,通过探讨学生干部"一岗双责"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现路径,重点发掘学生干部协助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先帮助学生干部树立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使其具备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素质。通过发挥学生干部的"头雁效应",带动其他大学生思想素质提升,推动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二、浅议高校学生干部的素质培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议高校学生干部的素质培养(论文提纲范文)

(1)大学生宪法意识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述评
    1.3 理论基础
        1.3.1 马克思主义法律观
        1.3.2 习近平法治思想
        1.3.3 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理论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的创新点
2 宪法意识概述
    2.1 宪法意识的概念
        2.1.1 宪法意识的内涵
        2.1.2 宪法意识与相关概念
    2.2 宪法意识的结构
        2.2.1 宪法知识
        2.2.2 宪法理想
        2.2.3 宪法情感
        2.2.4 宪法意志
        2.2.5 宪法评价
        2.2.6 宪法信仰
    2.3 宪法意识的功能
        2.3.1 指导科学立法功能
        2.3.2 促进严格执法功能
        2.3.3 保证公正司法功能
        2.3.4 引导全民守法功能
    2.4 我国公民宪法意识的基本内容
        2.4.1 宪法至上意识
        2.4.2 党的全面领导意识
        2.4.3 基本权利意识
        2.4.4 权力监督意识
        2.4.5 遵守规则意识
3 大学生宪法意识现状调查与分析
    3.1 调查问卷的设计、实施与回收
        3.1.1 问卷设计思路
        3.1.2 抽样方案设计
        3.1.3 问卷回收
    3.2 大学生宪法意识现状的整体特征
        3.2.1 对宪法重要性的认识有所提升
        3.2.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法理念认同度高
        3.2.3 对宪法基本知识有较好了解
        3.2.4 主动维权意识较好
        3.2.5 对宪法实施效果持肯定性评价
    3.3 大学生宪法意识差异性分析
        3.3.1 基于自然因素的差异分析
        3.3.2 基于成长背景因素的差异分析
        3.3.3 基于教育因素的差异分析
        3.3.4 基于海外生活经历、校外兼职的差异分析
4 大学生宪法意识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
    4.1 大学生宪法意识存在的主要问题
        4.1.1 宪法至上意识尚未形成
        4.1.2 基本权利意识有待加强
        4.1.3 权力监督意识有待提高
    4.2 大学生宪法意识生成的影响因素
        4.2.1 社会因素
        4.2.2 学校因素
        4.2.3 家庭因素
        4.2.4 自身因素
5 加强大学生宪法意识培育的目标与原则
    5.1 大学生宪法意识培育的目标
        5.1.1 认知目标
        5.1.2 情感目标
        5.1.3 行为目标
        5.1.4 发展目标
    5.2 大学生宪法意识培育的原则
        5.2.1 方向性原则
        5.2.2 求实性原则
        5.2.3 渗透性原则
        5.2.4 主体性原则
6 加强大学生宪法意识培育的途径与方法
    6.1 优化社会环境
        6.1.1 优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
        6.1.2 优化全面实施宪法的政治环境
        6.1.3 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法文化环境
        6.1.4 优化媒体融合传播的网络环境
    6.2 加强学校教育
        6.2.1 发挥“基础”课的主渠道关键课程作用
        6.2.2 开设“中国宪法”课程为通识必修课
        6.2.3 挖掘其他课程蕴含的宪法教育资源
        6.2.4 践行依宪治校引领校园文化建设
    6.3 重视家庭教育
        6.3.1 发挥家长的榜样作用
        6.3.2 培养遵守规则意识
        6.3.3 营造民主家风
    6.4 强化自我教育
        6.4.1 增强对宪法重要性认识
        6.4.2 积极参与宪法法治类实践
        6.4.3 发挥朋辈教育作用
7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大学生宪法意识调查问卷
附录B 问卷赋值题评分
附录C 访谈提纲及访谈对象基本情况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2)高校理论学习型社团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 ——以部分上海市优秀大学生理论学习型社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观点总结与研究述评
第一章 高校理论学习型社团的概念内涵
    第一节 高校理论学习型社团的发展和概念
        一、高校理论学习型社团的概念
        二、我国高校学生社团和理论学习型社团的发展
    第二节 高校理论学习型社团的特点和功能
        一、高校理论学习型社团的特点
        二、高校理论学习型社团的功能
第二章 高校理论学习型社团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及其具体体现
    第一节 高校理论学习型社团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一、高校理论学习型社团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理论学习型社团发展的有力保障
        三、高校理论学习型社团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内在一致性
    第二节 高校理论学习型社团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具体体现
        一、信念导向,培养新一代马克思主义者
        二、精神激励,传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三、创新途径,创设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平台
第三章 高校理论学习型社团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现状及问题
    第一节 高校理论学习型社团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现状
        一、理论学习凝聚共识
        二、传播理念树立理想
        三、实践感悟深化认识
        四、自我实现提升素质
    第二节 高校理论学习型社团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面临的困境
        一、发展目标不明确,教师指导不到位
        二、理论学习不充分,活动形式不丰富
        三、品牌效应不明显,辐射范围不够广
    第三节 高校理论学习型社团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存在困境的原因分析
        一、社团定位认识不足,支持度不够
        二、社会环境影响较大,专业性不足
        三、其他活动冲击较大,抵抗力不足
        四、社团缺少内部建设,感召力不强
第四章 高校理论学习型社团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优化路径
    第一节 优化高校理论学习型社团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基本原则
        一、坚持举旗定向的党的领导原则
        二、尊重学生需要的以人为本原则
        三、丰富活动形式的改革创新原则
    第二节 高校理论学习型社团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优化的路径选择
        一、完善发展顶层设计,加强导师理论指导
        二、强化社团组织建设,提升理论学习实效
        三、建强学生干部队伍,提高社员整体素质
        四、创新学习活动形式,打造社团活动品牌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2017年度上海市优秀大学生理论学习型社团调研问卷
    附录二 :理论学习型社团对大学生政治素养影响的调查问卷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3)新时代高校中共离退休党员基层党组织建设研究 ——以W市“大学之城”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研究述评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创新之处
    1.4 本章小结
第2章 高校中共离退休党员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理论分析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高校中共离退休党员内涵
        2.1.2 高校中共离退休党员基层党组织建设内涵
        2.1.3 新时代高校离退休党员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特点
    2.2 理论基础
        2.2.1 马克思恩格斯政党建设理论
        2.2.2 列宁基层党组织建设思想
        2.2.3 中国共产党人关于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想
    2.3 新时代高校中共离退休党员基层党组织功能
        2.3.1 组织功能
        2.3.2 教育功能
        2.3.3 宣传功能
        2.3.4 文化传承功能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中外高校离退休党员基层党建比较研究
    3.1 高校中共离退休党员基层党建的历史考察
        3.1.1 建国后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高校中共离退休党员基层党组织建设(1949 年-1978 年)
        3.1.2 改革开放时期高校中共离退休党员基层党组织建设(1978 年-2012 年)
        3.1.3 新时代以来高校中共离退休党员基层党组织建设(2012 年-至今)
    3.2 国外高校离退休党员基层党建概况
        3.2.1 新加坡人民行动党紧凑型的基层组织
        3.2.2 日本共产党体系完备型基层党组织
        3.2.3 越南共产党、朝鲜劳动党制度型基层党组织
    3.3 中外高校离退休党员基层党建研究经验借鉴
        3.3.1 中外政党基层组织建设的异同
        3.3.2 继承中共离退休党员基层党建优秀经验
        3.3.3 借鉴国外离退休党员基层党建成功经验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W市“大学之城”高校中共离退休党员基层党组织建设现状
    4.1 W市“大学之城”高校中共离退休党组织总体概况
        4.1.1 W市“大学之城”高校中共离退休党员党组织基本概述
        4.1.2 W市“大学之城”高校中共离退休党员党组织制度建设情况
        4.1.3 W市“大学之城”高校中共离退休党员党组织组织建设情况
        4.1.4 W市“大学之城”高校中共离退休党员党组织阵地建设情况
    4.2 W市“大学之城”高校中共离退休党员党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
        4.2.1 组织设置相对松散
        4.2.2 队伍管理较宽松
        4.2.3 党组织活动“碎片化”
        4.2.4 服务平台载体单一
        4.2.5 经费保障不足
    4.3 W市“大学之城”高校离退休党员党组织问题原因分析
        4.3.1 思想观念滞后
        4.3.2 党务工作队伍管理制度不完善
        4.3.3 主体责任未落实
        4.3.4 传统工作模式固化
        4.3.5 经费保障机制欠缺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建构新时代高校中共离退休党员党组织“五位一体”型协同模式
    5.1 突出离退休党员主体性
        5.1.1 以突出离退休党员主体性为引领
        5.1.2 激发离退休党员主体政治性
        5.1.3 以“优良家风”保障离退休党员主体性
        5.1.4 发挥离退休党员纽带功能
    5.2 规范规章制度
        5.2.1 以规范规章制度为基础
        5.2.2 规范高校中共离退休党员党组织职责职能
        5.2.3 增强高校中共离退休党员党组织规章制度执行力
        5.2.4 建立高校中共离退休党员党组织监督管理制度
    5.3 优化工作运行机制
        5.3.1 以优化工作运行机制为核心
        5.3.2 提升高校离退休党员党组织思想政治工作能力
        5.3.3 加强高校离退休党员党组织领导能力与方式
        5.3.4 建设高校离退休党员党组织活动量化标准体系
    5.4 构建新型服务载体
        5.4.1 以构建新型服务载体为提升
        5.4.2 打造“互联网+”智能服务信息平台
        5.4.3 重视智能服务信息平台大数据分析
        5.4.4 保障服务信息数据安全管理
    5.5 健全经费保障机制
        5.5.1 以健全经费保障机制为保障
        5.5.2 健全规范党费管理机制
        5.5.3 建立财政补贴机制
        5.5.4 建立健全财务制度
    5.6 本章小结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的研究成果
附录 A 新时代高校中共离退休党员基层党组织建设研究调查问卷

(4)高校班级学生干部角色认同过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回顾
    第一节 高校学生干部培养的相关研究
        一、高校学生干部分类及定位
        二、高校学生干部的地位和作用
        三、高校学生干部存在的问题
        四、学生干部能力和素质的培养
        五、学生干部培养机制的健全和完善
    第二节 角色认同的相关研究
        一、采用定量研究方法的相关研究
        二、采用质性研究方法的相关研究
    第三节 相关理论
        一、社会角色理论
        二、角色认同理论
第二章 研究设计与实施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一、班级学生干部(简称班干部)
        二、角色认同
    第二节 研究方法的选择
        一、资料收集方法
        二、资料分析方法
    第三节 研究方法的实施
        一、访谈对象的选定
        二、访谈提纲的拟定
        三、访谈的具体实施
第三章 访谈结果与分析
    第一节 对班干部角色的渴望阶段
        一、对班干部角色渴望的具体表现
        二、对班干部角色的理解
    第二节 班干部角色冲突阶段
        一、班干部角色扮演过程中的角色冲突
        二、班干部的消极情绪堆积
    第三节 班干部角色自我调适阶段
        一、班干部角色自我调适的结果
        二、实现角色认同的调节策略
    第四节 班干部角色认同过程中的教育疏导
        一、班干部缺乏系统地教育指导
        二、班干部的消极情绪缺乏心理疏导
第四章 结论与建议
    第一节 结论与讨论
        一、班干部是在角色冲突与不断调适过程中实现的干部角色认同
        二、他人负面评价是引起班干部角色冲突的关键因素
        三、调整自我评价是实现班干部角色认同的最重要调适策略
    第二节 建议
        一、要给予班干部更多的关心和及时的关注
        二、要给予班干部更多的鼓励性评价
        三、要提高班干部自我调适的能力
参考文献
致谢

(5)民办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机制研究 ——以江西新能源科技职业学院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来源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来源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1.2.2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之处
第2章 民办高职院校学生工作管理机制的现状
    2.1 学生工作管理机制调查问卷基本情况
    2.2 学生工作管理机制现状
        2.2.1 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机制
        2.2.2 教学管理和学风建设机制
        2.2.3 心理健康教育管理机制
    2.3 学生工作管理机制问题
第3章 学生日常管理机制创新
    3.1 管理主体的创新
        3.1.1 建立双主体管理模式
        3.1.2 采用导师制管理
        3.1.3 尝试学长制管理
    3.2 精细管理过程
        3.2.1 量化管理过程
        3.2.2 实行差异化管理
        3.2.3 绩效考核管理人员
    3.3 革新管理手段
        3.3.1 法制化管理
        3.3.2 科技化管理
        3.3.3 数据化管理
第4章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管理机制创新
    4.1 教育队伍创新
        4.1.1 重组教育队伍
        4.1.2 明确各自职责
        4.1.3 提升管理水平
    4.2 教育方式创新
        4.2.1 教育渠道创新
        4.2.2 教育媒介创新
        4.2.3 教育形式创新
    4.3 教育内容创新
        4.3.1 引入新的教育理念
        4.3.2 结合心理健康教育
        4.3.3 重点、针对性教育
第5章 学风管理机制创新
    5.1 校风建设
        5.1.1 准确定位校园文化建设
        5.1.2 立体开展校园文化活动
        5.1.3 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
    5.2 教风建设
        5.2.1 抓好教学革新
        5.2.2 更新教学理念
        5.2.3 注重课堂教学
第6章 关于民办高职学生管理工作创新机制的几点思考
    6.1 创新思维下学生管理工作机制的创新
        6.1.1 做好管理制度顶层设计,并有力执行
        6.1.2 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树立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6.2 科技思维下学生管理工作机制的创新
        6.2.1 民办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理念要结合“微时代”
        6.2.2 民办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要融入现代科技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所获荣誉
致谢

(6)素质教育背景下高中学生社团的建设与管理研究 ——基于对泉州市洛江区部分中学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第一章 高中学生社团概论
    第一节 社团与高中学生社团
    第二节 高中学生社团的特点
    第三节 高中学生社团的形式
    第四节 高中学生社团建设与管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第二章 洛江区高中学生社团开展状况的调查研究
    第一节 基本数据分析
    第二节 调查问卷样本的选择
    第三节 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第三章 高中学生社团建设与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节 社会上对高中学生社团的认可度不高和评价体系不健全
    第二节 学校对高中学生社团的重视和支持力度不够
    第三节 高中学生社团本身存在的一些问题
第四章 高中学生社团建设与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第一节 社会各方面对高中学生社团的影响
    第二节 学校管理与发展对高中学生社团的影响
    第三节 高中学生社团建设与管理中存在的自身原因
第五章 高中学生社团建设与管理的优化策略
    第一节 教育主管部门要建立完整的评价体系
    第二节 学校要建立健全学生社团建设和管理制度
    第三节 转变管理观念
    第四节 增加对高中学生社团活动的投入
    第五节 完善高中学生社团的队伍建设
    第六节 创新高中学生社团管理模式
结论
附录1 福建省泉州市洛江区高中学生社团发展状况调查问卷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7)高职院校学生干部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基于甘肃J学院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 研究背景
        1. 高等职业院校发展迅猛
        2. 学生干部作用至关重要
        3. 高职院校学生干部管理的问题
    (二)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 研究目的
        2. 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 相关概念界定
        1. 高职院校
        2. 学生干部
        3. 学生干部管理
    (二) 高职院校学生干部管理的研究现状
        1. 高职院校学生干部队伍的重要作用
        2. 学生干部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三、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 人本主义理论
    (二) 激励理论
    (三) 组织行为学理论
    (四) 新制度主义理论
四、研究思路、方法与实施过程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1. 文献分析法
        2. 问卷调查法
        3. 访谈法
    (三) 研究实施过程
五、甘肃J学院学生干部管理现状调查与分析
    (一) 甘肃J学院学生干部管理的现状
    (二) 甘肃J学院学生干部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1. 学院学生干部管理制度还不健全
        2. 学生干部培养和选拔机制缺乏合理性
        3. 学生干部培训制度欠缺
        4. 学生干部管理部门对学生干部的履职尽责缺乏信任感
        5. 学生干部工作素质较低
        6. 学生干部模范带头作用不够
    (三) 甘肃J学院学生干部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 对学生干部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存在一定的不足
        2. 学院对学生干部重使用与任用,轻管理与研究
        3. 学生在校学习时间短,学生干部工作缺乏延续性
        4. 缺乏学生管理的科学理论和方法指导
        5. 缺乏有效的激励和考核机制
        6. 高职院校学生干部素质参差不齐
    (四) 小结
六、加强和完善甘肃J学院学生干部管理的建议和对策
    (一) 加强学生干部管理制度建设
    (二) 重视对学生干部管理教育理论与方法的学习
    (三) 加强学生干部的培训体系建设
        1. 建立纵向横向相结合的网状培训系统
        2. 拓展学生干部培养渠道
        3. 注重学生干部的实践培养
    (四) 赋予学生干部责任和权力
    (五) 科学激励和考核,充分调动学生干部的积极性
        1. 建立并健全科学的学生干部管理的奖励机制
        2. 要建立并健全科学的学生干部管理的考核机制
    (六) 本章小结
七、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高职院校学生干部管理工作现状调查问卷(学生问卷)
附录2: 高职院校学生干部管理工作现状调查问卷(学生干部问卷)
附录3: 高职院校学生干部管理工作现状调查问卷(教师问卷)
附录4: 高校学生干部管理工作现状访谈提纲(学生访谈提纲)
附录5: 高校学生干部管理工作现状访谈提纲(学生干部访谈提纲)
附录6: 高校学生干部管理工作现状访谈提纲(教师访谈提纲)
攻读学位期间出版和公开发表论文
致谢

(8)高校研究生干部组织管理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概念界定
    第三节 研究目的、内容与方法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研究生干部组织管理的起源、发展及现状
    第二节 己有的研究成果和主要观点
    第三节 现有的研究成果存在的主要不足
第三章 研究生干部组织管理现状研究
    第一节 研究生干部组织管理现状调查
    第二节 原因分析
第四章 研究生干部组织结构分析与管理原则
    第一节 高校研究生干部组织的架构、功能及特点分析
    第二节 高校研究生干部组织的管理原则
第五章 高校研究生干部选拔研究与培养目标研究
    第一节 高校研究生干部选拔研究
    第二节 高校研究生干部培养目标研究
第六章 研究生干部组织的内部沟通与激励
    第一节 研究生干部组织的内部沟通
    第二节 研究生干部组织的激励
第七章 个案研究:某高校研究生会网络部的组织管理
    第一节 某高校研究生会网络部及所辖论坛介绍
    第二节 某高校研究生会网络部研究生干部的选拔
    第三节 某高校研究生会网络部的内部沟通
    第四节 某高校研究生会网络部的激励方法
第八章 关于研究生干部组织管理的反思和建议
    第一节 关于研究生干部管理的反思
    第二节 对策与建议
附录一、某高校研究生会网络部研究生干部网上管理平台界面截图
附录二、本研究使用的有关访谈提纲
附录三、本研究使用的有关调查问卷
附录四、某高校研究生论坛管理员、版主管理制度(060101)
参考文献
后记

(9)新时代高校党建工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的目的
        (二)研究的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现状的评述
    三、研究的方法及创新之处
        (一)研究的思路
        (二)研究的方法
        (三)研究的创新之处
    注释
第二章 新时代高校党建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
    一、新时代高校党建的概念解析
        (一)党建的涵义
        (二)高校党建的涵义
    二、新时代高校党建的形势和任务
        (一)新时代高校党建的新形势
        (二)新时代高校党建的新任务
        (三)新时代高校党建的新要求
    三、新时代高校党建的理论基础
        (一)马列经典作家关于党建思想
        (二)十八大前党的领导人关于高校党建论述
        (三)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校党建理论
    注释
第三章 新时代高校党建的成就及问题
    一、新中国高校党建的发展历程和基本经验
        (一)十八大以前高校党建的发展历程
        (二)新中国高校党建的基本经验
    二、新时代高校党建的新成就
        (一)高校领导班子建设切实加强
        (二)高校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
        (三)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进一步提升
        (四)高校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开展
    三、新时代高校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一些高校思想政治建设站位不高
        (二)一些高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执行不到位
        (三)一些高校基层党组织的效能发挥不充分
        (四)一些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落实不利
        (五)一些高校作风纪律建设有待加强
    四、新时代高校党建工作问题成因分析
        (一)思想认识上重视不够
        (二)体制机制建设滞后
        (三)“两个责任”落实不到位
    注释
第四章 全面加强新时代高校党的政治和思想建设
    一、把高校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
        (一)高校党的政治建设是根本性建设
        (二)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是加强高校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
        (三)严格开展党内政治生活是加强高校党的政治建设的根本途径
    二、高校党的思想建设是基础性建设
        (一)思想建设是高校党建的宝贵经验
        (二)坚定理想信念是高校党的思想建设根基
        (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党员干部
    三、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价值引领
        (一)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三)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作用
        (四)挖掘大数据网络化思想政治教育效能
    注释
第五章 全面加强新时代高校党的组织建设
    一、坚持和完善高校党的领导体制
        (一)发挥高校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
        (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三)全面加强高校领导班子建设
    二、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
        (一)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体制机制建设
        (二)提升院(系)党的组织力建设
        (三)加强师生支部和党员队伍建设
    三、培养和造就高素质专业化高校干部队伍
        (一)党的干部是教育事业的中坚力量
        (二)培养忠诚干净担当的高校干部
        (三)健全高校干部建设与管理体系
    注释
第六章 全面加强新时代高校党的作风和纪律建设
    一、坚持高校正风肃纪建设
        (一)作风建设是高校党建的长期任务
        (二)加强纪律建设是高校从严治党的治本之策
        (三)加强高校党员干部纪律建设
    二、加强高校纪检监察队伍建设和监管
        (一)加强高校纪检监察干部建设
        (二)加强高校纪检监察干部监管
        (三)加强高校纪(监)委组织和监督体系建设
    三、建立健全高校监督长效机制
        (一)建立健全党内监督机制
        (二)建立健全内控机制
        (三)建立健全巡视全覆盖新机制
    注释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10)学生干部“一岗双责”在思政教育中的实现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一、加强学生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一)提升学生干部综合素质
    (二)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
        1. 桥梁纽带作用
        2. 协助管理作用
        3. 示范榜样作用
        4. 团结凝聚作用
        5. 服务奉献作用
    (三)保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顺利开展
二、学生干部“一岗双责”基本概述
三、学生干部“一岗双责”的实现路径
    (一)能力培养,提升学生干部的工作能力
    (二)思想铸魂,营造思想政治教育氛围
        1. 开展调研,确定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2. 健全制度,保障理论学习质量
        3. 丰富形式,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三)价值导向,增强学生干部工作活力
        1. 价值引领,凝练价值观
        2. 文化育人,强化价值观
        3. 实践育人,践行价值观
    (四)党建引领,发挥学生干部“一岗双责”作用
        1. 讲政治
        2. 建团队
        3. 抓教育

四、浅议高校学生干部的素质培养(论文参考文献)

  • [1]大学生宪法意识培育研究[D]. 王东红.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8)
  • [2]高校理论学习型社团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 ——以部分上海市优秀大学生理论学习型社团为例[D]. 杨忞. 华东政法大学, 2020(04)
  • [3]新时代高校中共离退休党员基层党组织建设研究 ——以W市“大学之城”为例[D]. 余佩. 武汉理工大学, 2020(09)
  • [4]高校班级学生干部角色认同过程研究[D]. 李语.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2019(01)
  • [5]民办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机制研究 ——以江西新能源科技职业学院为个案[D]. 周康乐.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2017(02)
  • [6]素质教育背景下高中学生社团的建设与管理研究 ——基于对泉州市洛江区部分中学的调查[D]. 张少波. 福建师范大学, 2016(05)
  • [7]高职院校学生干部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基于甘肃J学院的调查[D]. 王晓燕. 西北师范大学, 2016(02)
  • [8]高校研究生干部组织管理之研究[D]. 孙月霞. 华东师范大学, 2007(03)
  • [9]新时代高校党建工作研究[D]. 丛喜权.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10]学生干部“一岗双责”在思政教育中的实现路径[J]. 李苹苹,刘晓旭,刘书琴. 现代交际, 2020(19)

标签:;  ;  ;  ;  ;  

浅谈高校学生干部素质培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