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苏云金芽孢杆菌防治大风菌

用苏云金芽孢杆菌防治大风菌

一、用苏云金芽孢杆菌防治大蜡螟(论文文献综述)

王杰,戴康,孔祥鑫,曹莉,屈玲,金永玲,李玉玲,谷星慧,李江舟,徐成体,韩日畴[1](2021)在《昆虫病原线虫与环境生物、非生物因素关系的研究进展》文中提出昆虫病原线虫(Entomopathogenic nematodes)是业已商业化的昆虫寄生性天敌,对农林和卫生等重要害虫具有安全和有效的控制作用。这类线虫与环境生物和非生物因素存在密切的联系。影响昆虫病原线虫的环境生物因素包括同类线虫、共生细菌、寄主昆虫、寄生真菌以及其它昆虫病原物等;影响昆虫病原线虫的环境非生物因素主要有土壤类型、温湿度、盐度、紫外线等。本文从昆虫病原线虫与环境生物、非生物因素的关系综述这类线虫的研究进展,为昆虫病原线虫的研发和应用提供参考。

苏晓玲,陈道印,赵东绪,华启云,曾志将[2](2021)在《大蜡螟防控技术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大蜡螟Galleria mellonella L.是蜂群中普遍存在的害虫,其幼虫蛀毁巢脾,造成封盖蛹不能孵化出房,使蜂群群势下降甚至飞逃。当前,大蜡螟作为试验昆虫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而其防控技术的研究相对薄弱,蜡螟危害仍是限制养蜂发展的因素之一。本文对国内外大蜡螟的防控技术进行了梳理总结,为我国制定蜡螟综合防控措施提供思路,并展望未来蜡螟防控发展方向。

毛敏敏[3](2021)在《大蜡螟幼虫肠道中降解聚乙烯微生物的鉴定及表征》文中认为聚乙烯稳定且优秀的性能使其被广泛应用于人类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近年来世界范围内生产量和需求量最大的塑料制品原材料之一。其难以被分解的化学结构及使用完毕后不当的处理方法也造成废弃聚乙烯在自然界中大量存积,持续污染水体、土壤并对植物、动物甚至人类造成直接或潜在的危害。目前已在多片水域、陆地、多种生物体内及可食用产品中发现聚乙烯的存在。传统处理废弃聚乙烯制品的方法会造成资源浪费且对环境产生不可逆的污染。因此生物降解聚乙烯的相关研究,如探寻可降解聚乙烯的微生物成为了近几年的关注热点之一。有研究发现,大蜡螟可取食聚乙烯并通过肠道微生物的作用将其分解为乙二醇。本实验室前期将大蜡螟幼虫作为实验对象,以聚乙烯为唯一碳源,从其肠道中筛选出LYF-1、LYF-2两株细菌,并进行了部分生理生化鉴定。本论文从多个方面对这两株细菌的生长及降解特性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究,并得到如下结果:1.绘制LYF-1、LYF-2在37℃及28℃两温度条件下的生长曲线,并通过生长曲线确定两菌生长进入稳定期的时间。通过测定培养液稳定期的OD600值,探究在两温度条件下培养LYF-1、LYF-2的最适装液量、最适接菌量及最适初始p H范围。结果显示,在两温度条件下,LYF-1、LYF-2的生长状态良好,但生长周期有明显不同:37℃条件下两菌的稳定期短但繁殖速度较快,28℃条件下两菌的稳定期长但繁殖速度较慢。在两温度条件下培养LYF-1、LYF-2的最适装液量均为30 ml;最适p H范围为6-7;最适接种量则未出现明显规律。2.将LYF-1在发酵罐中扩大培养,分离产物得到菌体和胞外液。将菌体、胞外液及两者混合物分别涂抹在聚乙烯薄膜上,以探究不同组分对聚乙烯的降解效果。24 h后观察到涂于菌体组、两者混合物组表面的物质均发生干裂,完全与聚乙烯薄膜脱离。涂抹于胞外液组的溶液则在薄膜上蒸发并有部分物质残留,30 d后仍未发现薄膜形态上的变化。证明该实验方法不可行。3.将LYF-1、LYF-2两菌分别单独及混合接种到以线性低密度聚乙烯颗粒为唯一碳源的M9液体培养基中,同时设置接种大肠杆菌的阴性对照组和不接种任何菌的空白对照组。降解33 d后将培养基制成冻干粉末。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各组冻干粉末及聚乙烯颗粒的基团变化。结果证实两菌对线性低密度聚乙烯有一定程度的降解能力。4.将LYF-1、LYF-2两菌分别单独及混合混合接种到以两种常见聚乙烯薄膜为唯一碳源的M9液体培养基中,同时设置无菌的M9液体对照组和dd H2O对照组。降解12 d后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各组聚乙烯薄膜的变化。结果显示,LYF-1、LYF-2能够对聚乙烯薄膜产生降解作用且效果明显:单独接种LYF-1、LYF-2组的聚乙烯薄膜出现明显褶皱,呈现凹凸不平的状态,在扫描电子显微镜下可观察到孔洞状或丝絮状裂痕;混合接种LYF-1、LYF-2组的聚乙烯薄膜褶皱状态更为强烈,出现肉眼可见的小孔洞,在扫描电子显微镜下可观察到孔洞周围呈现大量絮状或片状破碎。5.在37℃及28℃两温度条件下设置同上分组实验,通过每2 d测OD600值和将培养液于涂平板观察菌的生长量两种方式来评价菌种的生长状况,探究其与聚乙烯降解效果之间的关联性。结果显示OD600值的大小并不能全然揭示菌的生长状况。且未发现OD600值大小和菌的生长状况两指标与聚乙烯降解效果的直接关联。两温度条件下接菌组聚乙烯的形态变化未展现出明显的差异性。

刘淑琴[4](2020)在《大蜡螟人工饲料优化及资源利用的研究》文中提出大蜡螟(Galleria mellonella)是养蜂业的重要害虫,主要危害蜂巢巢脾,过去对它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生物学特性及防治上。近些年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大蜡螟易于室内大量饲养、生长周期短,对大蜡螟的开发利用逐渐扩展到试验昆虫应用、天敌昆虫扩繁、生物农药开发、优良饵料加工等方面。为了降低大蜡螟人工饲养成本,研制开发更为经济、便捷的饲料配方显得尤为重要。在前期实验中偶然发现授粉昆虫——熊蜂的工厂化生产中产生大量巢脾废弃物,主要由熊蜂巢脾、蜂尸、蜂蜜、蜂蜡、蜂花粉等成分组成。本研究首先针对利用熊蜂巢脾废弃物饲养大蜡螟的可行性进行系统研究。同时,也针对大蜡螟的资源利用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工作。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大蜡螟人工饲料的优化筛选:以大蜡螟为供试虫源,对人工饲料配方A、人工饲料配方B(熊蜂巢脾废弃物替代人工饲料配方A中的蜂蜜、蜂蜡)和熊蜂巢脾废弃物的饲养效果进行比较与评价。结果表明熊蜂巢脾废弃物完全能够替代人工饲料饲养,满足大蜡螟幼虫期的营养需要,该处理组的大蜡螟老熟幼虫体重、雌蛹重显着高于另外两组,而成虫寿命和平均产卵期、产卵量与另外两组无明显差异。2.大蜡螟用于昆虫病原线虫筛选、致病力相关研究:本试验在河北及北京地区采集土样21 1份,利用大蜡螟分离筛选出10个线虫品系,土样线虫检出率为4.74%。扩增各线虫品系ITS基因和28S基因进行分子鉴定,结果表明10个线虫品系均与异小杆线虫Heterorhabditis beicherriana同源性达到99%以上。10个线虫品系对大蜡螟5龄幼虫均具有很高致病力,其中H.beich errianaHJ-2品系致病力最高,处理24 h大蜡螟死亡率达到96.67±5.77%。以H.beicherriana HJ-2线虫品系为研究对象,以大蜡螟、黄粉虫和大麦虫为试虫,进行不同寄主扩繁效率的比较,结果表明大蜡螟更适合作为活体扩繁寄主用于昆虫病原线虫的大量扩繁。3.大蜡螟塑料降解性能的相关研究:本实验选取聚乙烯地膜、聚乙烯塑料袋和聚苯乙烯泡沫3种塑料制品,比较大蜡螟、黄粉虫和大麦虫取食、消解3种塑料的能力。结果表明大蜡螟取食塑料的能力优于黄粉虫和大麦虫。与仅以塑料制品为唯一碳源的处理组相比,在添加一定量营养物质之后大蜡螟幼虫的存活率和平均重量都有所改善,同时延长了幼虫消解塑料的时间。大蜡螟对塑料的降解主要依赖其肠道共生菌,大蜡螟取食塑料驯化10 d后对其肠道菌进行分离纯化,得到15个菌落形态各异的菌种,经分子鉴定证实其中6个菌种分别与嗜麦芽窄食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粘质沙雷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粪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alis、溶血性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haemolyticus、鸡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gallinarum、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 sp.同源性达到 100%。4.大蜡螟在食品加工的应用研究:通过简单脱水干燥及研磨处理,制备了大蜡螟虫粉蛋白。本试验比较了不同大蜡螟虫粉蛋白添加量对饼干外观、气味及口感的影响。最终获得一份大蜡螟虫粉蛋白饼干配方:低筋面粉44%、白砂糖16%,黄油31%,全蛋液7%,奶粉2%,大蜡螟虫粉蛋白1%。该饼干成品色泽浅黄,气味香甜,口感酥脆,无任何异味。通过与市售饼干营养成分含量进行比较,发现大蜡螟虫粉蛋白饼干的蛋白含量和碳水化合物含量均高于市售饼干,脂肪和膳食纤维含量低于市售饼干。该饼干不仅具备市售饼干的感官品质,营养较前者也更为丰富。

吴正伟,刘始迎,郑碧瑜,李亚,何红,胡汉桥,林巧玲[5](2021)在《一株分离自红树林沙雷氏菌的鉴定及杀虫活性测定》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为开发用于害虫生物防治的细菌杀虫剂,对分离自红树林的一株沙雷氏菌进行鉴定并初步测试其杀虫活性。【方法】采用形态特征比较、细菌理化特性测定和基于16S rDNA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对从湛江红树林根际分离的菌株ZJ9进行综合鉴定,采用喂毒法和注射法进行杀虫活性测定。【结果】该菌为黏质沙雷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对草地贪夜蛾3龄幼虫7d校正死亡率为80.21%,且与苏云金芽孢杆菌和隐地杆菌无显着差异,菌体及菌液对大蜡螟老熟幼虫血腔注射24 h死亡率均达100%。【结论】菌株ZJ9为黏质沙雷氏菌,对草地贪夜蛾具有很好杀虫活性,可用作害虫的生物防治资源。

曹兰,谢和芳,刘佳霖,高丽娇,杨金龙,王小平,王瑞生,罗文华[6](2020)在《不同引诱剂对大蜡螟幼虫的引诱效果研究》文中指出为更好地防治中蜂主要敌害大蜡螟(Galleria mellonella),本试验研究不同引诱剂对大蜡螟幼虫的引诱效果,以达到引诱大蜡螟幼虫、减少对蜂群危害为目的。根据大蜡螟幼虫在蜂箱内的食物嗜性,以酯类、能量、蛋白质及其他等四类食物设计9种引诱剂,筛选大蜡螟幼虫的最优引诱剂。结果表明,以巢脾、花粉、蜂蜜和蜡渣为原料制作的引诱剂诱导大蜡螟幼虫的效果最好。此外,引诱剂中的水分含量也能显着影响其对大蜡螟幼虫的诱导效果。引诱剂水分含量低于11.31%的引诱率均为0%,水分含量为15.57%~18.32%的引诱剂41 h后引诱率达(2.9±1.1)%~(62.9±13.0)%。

刘佳[7](2020)在《嗜线虫致病杆菌几丁质酶和几丁质结合蛋白的特性和功能》文中指出嗜线虫致病杆菌(Xenorhabdus nematophila)属于肠杆菌科(Enterobacteriaceae),是一类与小卷蛾斯氏线虫(Steinernema carpocapsae)互惠共生的革兰氏阴性细菌,具有广谱的杀虫和抑菌活性,其分泌的杀虫毒素以及抑菌活性物质中包括几丁质酶和几丁质结合蛋白。为了明确嗜线虫致病杆菌几丁质酶和几丁质结合蛋白的特性和功能,本研究对其基因组中的几丁质酶基因和几丁质结合蛋白基因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通过原核表达获得了重组几丁质酶和几丁质结合蛋白,随后测定了重组几丁质酶和几丁质结合蛋白的生理生化特征以及生物活性,最后通过敲除几丁质酶基因Xn-chi60和Xn-chi70来了解这两种几丁质酶与Xn-Tc毒素的关系。现将主要结果总结如下:1.嗜线虫致病杆菌基因组中含有4个几丁质酶基因和1个几丁质结合蛋白基因,其编码的几丁质酶分别属于18家族几丁质酶和20家族几丁质酶。通过对GenBank中嗜线虫致病杆菌基因组进行分析,从中找到了 2个18家族几丁质酶基因 Xn-chi60和Xn-chi70(登录号:KC701470 和 KC701471)、2 个 20家族几丁质酶基因Xn-chi1 01和Xn-chi25(登录号:MT199128和MT219905)和1个几丁质结合蛋白基因Xn-cbp(登录号:KY817118)。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可知Xn-chi60基因序列全长为1608bp,编码535个氨基酸,蛋白质理论分子量为59.3kDa,等电点为4.51;Xn-chi70基因序列全长为1947bp,编码648个氨基酸,蛋白质理论分子量为72.4kDa,等电点为4.89;Xn-chi101基因序列全长为2700bp,编码899个氨基酸,蛋白质理论分子量为101.43kDa,等电点为6.94;Xn-chi25基因序列全长为678bp,编码225个氨基酸,蛋白质理论分子量为25.31kDa,等电点为10.21;Xn-cbp基因序列全长为600bp,编码199个氨基酸,蛋白质理论分子量为22.08kDa,等电点为8.00。这五种蛋白均为水溶性蛋白,都不含跨膜结构域,除Xn-Chi60和Xn-Chi70外,其余三种蛋白均含有信号肽。二级结构预测显示Xn-Chi60蛋白含有19个α螺旋和14个β折叠;Xn-Chi70蛋白含有24个α螺旋和20个β折叠;Xn-Chi101蛋白含有25个α螺旋和36个β折叠;Xn-Chi25蛋白含有8个α螺旋和6个β折叠;Xn-CBP蛋白含有4个α螺旋和7个β折叠。三级结构预测显示,Xn-Chi60和Xn-Chi70蛋白具有典型的(β/α)8双桶结构,属于18家族几丁质酶;Xn-Chi101和Xn-Chi25蛋白具有α/β桶形折叠,属于20家族几丁质酶。从进化图谱中可以看出18家族几丁质酶Xn-Chi60和Xn-Chi70来自于同一分支,20家族几丁质酶Xn-Chi101和Xn-Chi25来自于同一分支,Xn-CBP与致病杆菌属和发光杆菌属细菌的几丁质结合蛋白来自于一个分支。2.嗜线虫致病杆菌几丁质酶和几丁质结合蛋白基因的表达及重组蛋白的纯化。构建了Xn-chi101基因和Xn-cbp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pET-28a-chi101和pET-28a-cbp,分别将其转入到大肠杆菌(Es cherichi coli)Transetta(DE3)和 Trans BL21(DE3)中,成功表达出了重组蛋白Xn-Chi1 01和Xn-CBP。重组蛋白均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在诱导温度为28℃,IPTG浓度为0.5mmol/L时,包涵体表达量最高。经过对包涵体的变复性后,均得到了条带单一的可溶性蛋白。底物结合性试验结果表明,Xn-CBP对胶体几丁质的结合能力最强。3.明确了嗜线虫致病杆菌几丁质酶的酶学特性。利用DNS法对重组几丁质酶Xn-Chi60、Xn-Chi70和Xn-Chi101的酶学性质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Xn-Chi60的最适pH为6.0,最适温度为50℃,Ca2+、Cu2+、Fe3+、DTT、SDS和EDTA对该酶有抑制作用,Zn2+和Mn2+对该酶有促进作用;Xn-Chi70 的最适 pH 为 6.0,最适温度为 50℃,Ca2+、Cu2+、Fe3+、Fe2+、DTT、SDS和EDTA对该酶有抑制作用,Zn2+和Mn2+对该酶有促进作用;Xn-Chi101的最适pH为7.0,最适温度为40℃,Ca2+、Cu2+、Fe3+、DTT和SDS对该酶有抑制作用,Mg2+对该酶有促进作用。底物特异性以及酶动力学试验结果表明,三种几丁质酶均能特异性的结合胶体几丁质,且Xn-Chi70的结合能力高于Xn-Chi60和Xn-Chi101。4.重组几丁质酶和几丁质结合蛋白的杀虫和抑菌活性。杀虫活性结果表明,浓度为1mg/mL时,几丁质酶和几丁质结合蛋白对棉铃虫2龄幼虫的体重抑制率均达到80%以上。其中Xn-Chi70对棉铃虫的生长抑制作用最强,与Bt-Chi73类似,体重抑制率超过90%。不同的几丁质酶对Bt Cry1Ac毒素和Xn-Tc毒素增效作用差别较大,其中Xn-Chi70对Bt Cry1Ac毒素和Xn-Tc毒素的增效作用均最高,与Bt-Chi73类似。Xn-Chi101的增效作用不明显,Xn-Chi60和Xn-CBP无增效作用,但是Xn-CBP能提高几丁质酶对毒素的增效作用。抑菌活性结果表明,几丁质酶和几丁质结合蛋白对葡萄白腐病菌、棉花枯萎病菌、马铃薯早疫病菌和马铃薯黑痣病菌的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总体来看,来自嗜线虫致病杆菌几丁质酶的抑菌活性明显低于来自苏云金芽孢杆菌的Bt-Chi73。5.明确了嗜线虫致病杆菌几丁质酶Xn-Chi60和Xn-Chi70与Xn-Tc毒素的关系。通过pJQ200SK自杀质粒敲除系统成功的筛选出了Xn-chi60单基因敲除株、Xn-chi70单基因敲除株以及Xn-chi60和Xn-chi70双基因敲除株。提取野生型菌株以及敲除株的Xn-Tc毒素进行杀虫活性测定,结果表明,Xn-chi60单基因敲除株、Xn-chi70单基因敲除株以及Xn-chi60和Xn-chi70双基因敲除株Xn-Tc毒素对棉铃虫的毒力较野生型菌株分别降低了 3.861倍、4.517倍和102.240倍。该结果说明这两个几丁质酶的存在对Xn-Tc毒素的毒力是不可或缺的。

刘琪[8](2020)在《植物精油活性组分对大蜡螟的生物活性及作用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蜡螟(Galleria mellonella)是重要的农业害虫之一,它是一种极具破坏性的昆虫,会攻击和破坏蜂巢,这给养蜂业造成了严重的伤害。茶树油和桉树油资源丰富,具有杀虫灭菌等功效。对其活性成分杀虫效果的评估在实际应用中具有指导作用。本文主要研究茶树油和桉叶油的几种主要成分α-松油烯、γ-松油烯、异松油烯、松油烯-4-醇、1,8-桉叶素、混配精油以及复配精油对大蜡螟的触杀活性;制备纳米乳剂,测定其杀虫活性;测定了混配精油纳米乳液剂对乙酰胆碱酯酶、羧酸酯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探讨其触杀作用机制。为植物源农药的研究开发、农业害虫的绿色防控以及降低精油杀虫剂使用成本提供技术支撑。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五种活性成分对大蜡螟的触杀活性α-松油烯、γ-松油烯、异松油烯、松油烯-4-醇、1,8-桉叶素对大蜡螟有一定的触杀活性,但杀虫效果具有差异性。五种化学物质对大蜡螟幼虫的触杀作用具有一定的剂量效应,对大蜡螟幼虫的触杀作用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增强。松油烯-4-醇和1,8-桉叶素的触杀效果最好,α-松油烯、γ-松油烯、异松油烯、松油烯-4-醇、1,8-桉叶素对大蜡螟的LD50值分别为1953.428 ug/larva、3320.422 ug/larva、2670.531 ug/larva、765.743 ug/larva、765.743 ug/larva。2、混配配方对大蜡螟的触杀活性研究了混配精油和复配精油对大蜡螟的触杀效果,研究其混配增效作用。混配精油和复配精油对比单一活性成分触杀效果有所增强。不同稀释倍数的混配精油和复配精油对大蜡螟的毒杀作用存在显着差异,且随着处理剂量的的增加,大蜡螟死亡率增加,二者呈正相关性。复配精油的触杀效果比混配精油显着增强,LD50分别为144.327 ug/larva和433.116 ug/larva。3、精油纳米乳液对大蜡螟的触杀活性配置三种不同配比的精油纳米乳液和精油粗乳液,经粒子测定发现F3配方的结果最好,液滴粒径40.8nm,PDI值为0.268。数据显示乳液的粒径大小和分散度随着表面活性剂吐温80变化而变化,其液滴粒径随着吐温80浓度的增加减小,含有高浓度的纳米乳液液滴分散的更为均匀一些。精油纳米乳液的触杀活性比粗乳液显着增强,LD50分别为28.99 ug/larva、514.056 ug/larva。4、精油纳米乳液对大蜡螟的触杀机制精油纳米乳液对大蜡螟体内乙酰胆碱酯酶、羧酸酯酶活力具有显着的抑制作用。其随着精油纳米乳液处理剂量的增加,抑制作用整体呈现增加的趋势,在最大处理剂量206.16 ug/larva下,精油纳米乳液对大蜡螟体内AchE、CarE活力的抑制率分别为48.81%、41.92%,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着(p<0.05)。大蜡螟体内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力处理剂量的增加无明显的变化规律。

何欢[9](2019)在《大蜡螟附生微生物多样性研究》文中认为大蜡螟(Galleria mellonella)属鳞翅目、螟蛾科、蜡螟亚科、蜡螟属昆虫。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是养蜂业的重要害虫。早期,作为养蜂业的重要害虫,主要是对其防治方法的研究。近些年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认识到大蜡螟蛋白质含量丰富、生长周期短、食料来源丰富、易于繁殖以及可食用等优点,更重要的是其在医学、药学、生理学、农学等学科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国内外对于大蜡螟作为试验昆虫,在昆虫病原线虫、寄生蜂、新型隐球菌、抗菌肽、抗菌免疫机制等方面的研究已取得大量的研究成果。最近,研究者从其幼虫肠道中分离出的细菌菌株,证实其在实验室环境中能够取食和分解聚乙烯塑料,这使得大蜡螟幼虫具有降解塑料的功能得到广泛的关注。本研究利用传统可培养技术结合ITS rDNA、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技术,对三种不同饲养条件(用塑料驯化大蜡螟、饲料喂养大蜡螟、野生大蜡螟)大蜡螟各部位(肠道、口器、粪便、体表、丝)的可培养微生物(真菌、细菌)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从而对其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进行评价分析。该研究一方面进一步补充和丰富了大蜡螟的研究内容,为大蜡螟相关的生物学研究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不但有利于昆虫资源的开发利用,而且也有利于从昆虫这一特殊“生境”中挖掘具有特殊功能的微生物资源,用于开辟生物转化新途径,发展生物质新能源等。本研究从三种不同饲养条件大蜡螟不同部位共计分离真菌72株,分别隶属于2个门,子囊菌门Ascomycota、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其中子囊菌门为优势门,共计分离到58株真菌,占比81.69%。7个纲,13个目,21个属,其中优势属为青霉属(Penicillium),占比19.72%,其次是曲霉属(Aspergillus),占比15.49%。从三种不同饲养条件大蜡螟不同部位共计分离细菌173株,分别隶属于3个门:厚壁菌门Firmicutes、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其中优势菌门为厚壁菌门,共计分离菌株149株,占比85.99%,8个目,10个科,以及19个属,其中芽孢杆菌属Bacillus、肠球菌属Enterococcus为最优势属,分别占比41.40%、35.67%。对于三种不同饲养条件大蜡螟不同部位的分离率,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Margalef指数,Pielou指数)分析得出以下三个主要结论。1)可培养微生物菌株的分离因饲养条件及分离部位的不同而具有较大差异:从整体上分析,对于三种不同饲养条件大蜡螟来说,细菌(173株)的分离率较显着的大于真菌(71株)分离率。从不同部位分析,可培养真菌更容易从体表获得,而细菌则是从肠道部位获得。2)群落的组成和分布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真菌的曲霉属、青霉属普遍存在与大蜡螟的粪便、体表、丝这几个部位,细菌的肠球菌属、芽孢杆菌属则普遍存在于各个部位,且均为为优势属;而真菌的分子孢子属只分布于口器部位,细菌的赖氨酸芽孢杆菌属、嗜冷芽孢杆菌属只分布于丝的部位,且分离率都较低。3)群落多样性分析得出,真菌群落多样性最高的是饲料喂养大蜡螟,而细菌群落多样性最高是塑料驯化大蜡螟,;而就分离部位来说,真菌多样性体表部位最高,细菌多样性肠道最高。

程冰晓,张大卫,杨柳,魏月,马晶军[10](2019)在《生物杀虫剂在蜂业生产中的应用进展》文中研究指明蜂业生产中使用化学杀虫剂在有效抵抗病虫害的同时也可能给蜂产品带来一定程度的污染,因此,开发环境友好型生物杀虫剂势在必行。近年来,低毒、低残留的生物杀虫剂在蜂业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详细介绍了蜂业生产中常见的生物杀虫剂及其分类和作用机理,总结了国内外生物杀虫剂在蜜蜂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对生物杀虫剂在蜂业生产中应用的可行性进行了评估,旨在为广大养蜂者提供更安全、高效的防治蜂群病虫害的方法,以期实现生物杀虫剂在蜂业生产中的合理应用。

二、用苏云金芽孢杆菌防治大蜡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用苏云金芽孢杆菌防治大蜡螟(论文提纲范文)

(1)昆虫病原线虫与环境生物、非生物因素关系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昆虫病原线虫与环境生物因素
    1.1 昆虫病原线虫
        1.1.1 昆虫病原线虫种类
        1.1.2 昆虫病原线虫的培养和贮存
        1.1.3 不同种昆虫病原线虫对同一寄主的竞争感染
        1.1.4 多种昆虫病原线虫对昆虫的协同作用
        1.1.5 昆虫病原线虫的功能基因和酶
        1.1.6 昆虫病原线虫信息物质蛔甙的作用
    1.2 昆虫病原线虫与共生细菌的共生关系
        1.2.1 共生细菌及其作用
        1.2.1.1 共生细菌种类
        1.2.1.2 共生细菌的形态和生理生化特征
        1.2.1.3 共生细菌对昆虫和植物病原的控制作用
        1.2.1.4 共生细菌代谢物的抑菌活性
        1.2.1.5 共生细菌的杀虫活性
        1.2.1.6 已应用的共生细菌基因和蛋白
        1.2.2 昆虫病原线虫与共生细菌的专化性
        1.2.2.1 昆虫病原线虫携带共生细菌的位点
        1.2.2.2 共生细菌的信息专化性
        1.2.2.3 共生细菌的营养专化性
        1.2.2.4 共生细菌的定殖专化性
        1.2.2.5 共生细菌的杀线虫专化性
    1.3 昆虫病原线虫与寄主的关系
        1.3.1 昆虫病原线虫防治害虫或蜱类
        1.3.2 昆虫病原线虫与化学药剂混用防治害虫
        1.3.3 昆虫病原线虫与寄主昆虫的交互作用
    1.4 昆虫病原线虫与寄生、腐生真菌的关系
    1.5 昆虫病原线虫与植物病原线虫的关系
    1.6 昆虫病原线虫与其它昆虫病原的关系
        1.6.1 苏云金芽胞杆菌
        1.6.2 病原真菌类
2 昆虫病原线虫与环境非生物因素的关系
    2.1 温度
    2.2 湿度
    2.3 土壤质地
    2.4 渗透压
    2.5 紫外线
3 展望

(2)大蜡螟防控技术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物理防控
2 化学防控
    2.1 化学药物防控
    2.2 植物源杀虫剂
        2.2.1 熏杀作用
        2.2.2 触杀作用
        2.2.3 胃毒作用
3 生物防控
    3.1 寄生蜂防控
    3.2 昆虫微生物防控
        3.2.1 昆虫病原细菌
        3.2.2 昆虫病原真菌
        3.2.3 昆虫病毒
        3.2.4 昆虫病原线虫
    3.3 雄性不育技术
    3.4 昆虫信息素
        3.4.1 性信息素
        3.4.2 其他信息素
4 小结与展望

(3)大蜡螟幼虫肠道中降解聚乙烯微生物的鉴定及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 塑料的发展现状
        1.1 塑料的生产及使用现状
        1.2 塑料的污染现状
        1.2.1 对水体的污染
        1.2.2 对土壤的污染
        1.2.3 对人体的影响
        1.3 塑料的相关政策
        1.4 塑料的生物降解相关研究进展
        1.4.1 生物降解塑料的发展
        1.4.2 聚乙烯的生物降解过程
        1.4.3 参与聚乙烯降解的微生物
        1.4.4 微生物降解聚乙烯的表征方法
    2 大蜡螟的研究进展
        2.1 大蜡螟的生物学特性
        2.2 大蜡螟的防治方法
        2.3 大蜡螟幼虫作为试验昆虫的利用现状
        2.4 大蜡螟降解聚乙烯的研究进展
    3 本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第二章 菌种的生长特性研究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及其处理
        2.1.1 供试菌株
        2.1.2 试验材料
        2.1.3 试验材料灭菌处理
        2.2 主要仪器和试剂
        2.2.1 主要仪器
        2.2.2 主要试剂
        2.3 试验方法
        2.3.1 菌种的活化
        2.3.2 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的制备
        2.3.3 牛肉膏蛋白胨液体培养基的制备
        2.3.4 生长曲线的测定
        2.3.5 最适装液量的测定
        2.3.6 最适接菌量的测定
        2.3.7 最适初始pH范围的测定
    3 结果与讨论
        3.1 结果
        3.1.1 生长曲线测定结果
        3.1.2 最适装液量测定结果
        3.1.3 最适接菌量测定结果
        3.1.4 最适pH范围测定结果
        3.2 讨论
第三章 菌体及胞外液对聚乙烯降解作用的探究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供试菌株
        2.1.2 试验材料
        2.2 主要仪器和试剂
        2.2.1 主要仪器
        2.2.2 主要试剂
        2.3 试验方法
    3 结果与讨论
        3.1 结果
        3.2 讨论
第四章 菌种对线性低密度聚乙烯的降解作用研究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及其处理
        2.1.1 供试菌株
        2.1.2 试验材料
        2.1.3 试验材料灭菌处理
        2.2 主要仪器和试剂
        2.2.1 主要仪器
        2.2.2 主要试剂
        2.3 试验方法
        2.3.1 M9液体培养基的制备
        2.3.2 菌种对线性低密度聚乙烯降解作用的探究
        2.3.3 培养基冻干粉末的制备
        2.3.4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制样流程
        2.3.5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制样流程
    3 结果与讨论
        3.1 结果
        3.1.1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测定结果
        3.1.2 X射线光电子能谱测定结果
        3.2 讨论
第五章 菌种的聚乙烯降解特性研究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2 试验材料及其处理
        2.2.1 供试菌株
        2.2.2 试验材料
        2.2.3 试验材料灭菌处理
        2.3 主要仪器和试剂
        2.3.1 主要仪器
        2.3.2 主要试剂
        2.4 试验方法
        2.4.1 菌种对聚乙烯塑料降解效果的探究
        2.4.2 降解过程中OD值及菌种生长状况的测定
    3 结果与讨论
        3.1 结果
        3.1.1 扫描电子显微镜观测结果
        3.1.2 降解过程中OD值的测量结果
        3.1.3 菌在降解聚乙烯过程中的生长状况研究结果
        3.1.4 两温度条件下塑料降解的对比结果
        3.2 讨论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1 总结
    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4)大蜡螟人工饲料优化及资源利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大蜡螟概述
        1.1.1 大蜡螟生物学特性及危害
        1.1.2 大蜡螟防治
        1.1.3 大蜡螟资源应用研究
        1.1.4 大蜡螟室内饲养技术
    1.2 昆虫饲养技术研究进展
        1.2.1 昆虫人工饲养技术概述
        1.2.2 昆虫饲料
    1.3 昆虫资源利用开发
        1.3.1 食用昆虫
        1.3.2 饲用昆虫
        1.3.3 药用昆虫
        1.3.4 科研模式昆虫
        1.3.5 昆虫文化资源开发
    1.4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供试寄主昆虫
        2.1.2 供试线虫
        2.1.3 饲料原料
        2.1.4 供试塑料
        2.1.5 供试培养基
        2.1.6 实验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大蜡螟人工饲料的优化筛选
        2.2.2 大蜡螟的资源利用
3 结果分析
    3.1 大蜡螟人工饲料的优化改良
        3.1.1 不同饲料配方对大蜡螟幼虫存活率的影响
        3.1.2 不同饲料配方对大蜡螟老熟幼虫重量的影响
        3.1.3 不同饲料配方对大蜡螟雌雄蛹重的影响
        3.1.4 不同饲料配方对大蜡螟产卵量的影响
        3.1.5 不同饲料配方对大蜡螟产卵历期的影响
        3.1.6 不同饲料配方对大蜡螟雌雄蛾寿命的影响
        3.1.7 不同饲料配方成本核算
    3.2 大蜡螟资源利用
        3.2.1 大蜡螟用于昆虫病原线虫的相关科学研究
        3.2.2 大蜡螟降解塑料的性能研究
        3.2.3 大蜡螟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4 讨论
    4.1 大蜡螟人工饲料的优化筛选
    4.2 大蜡螟在昆虫病原线虫相关科学研究的应用前景
    4.3 大蜡螟应用于塑料降解的研究
    4.4 大蜡螟应用于食品加工的研究
5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5)一株分离自红树林沙雷氏菌的鉴定及杀虫活性测定(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昆虫
    1.2 供试菌株及其分离培养
    1.3 生理生化反应
    1.4 DNA提取及16S rDNA序列扩增
    1.5 系统发育分析
    1.6 生物测定
    1.7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菌株ZJ9的菌落形态及生理生化性状
    2.2 菌株ZJ9的分子鉴定
    2.3 菌株ZJ9杀虫活性
3 讨论

(6)不同引诱剂对大蜡螟幼虫的引诱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
    1.2 试验材料
        1.2.1 试验虫源。
        1.2.2 试验器材。
        1.2.3 引诱剂原料。
    1.3 引诱剂组方设计
    1.4 制料方法
    1.5 试验方法
        1.5.1 初选引诱剂试验。
        1.5.2 终选引诱剂试验。
    1.6 指标测定
        1.6.1 大蜡螟幼虫引诱率。
        1.6.2 引诱剂的营养成分。
    1.7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引诱剂对大蜡螟幼虫的引诱效果
    2.2 不同引诱剂部分常规营养指标
3 结论与讨论
    3.1 水分是构成大蜡螟引诱剂的关键成分
    3.2 大蜡螟对蛋白饲料有偏嗜性
    3.3 大蜡螟卵幼虫存活率可能与引诱剂的水分含量有关
    3.4 引诱剂脂肪含量和p H值对大蜡螟幼虫喜好的影响

(7)嗜线虫致病杆菌几丁质酶和几丁质结合蛋白的特性和功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共生菌的分类和发展
    1.2 共生菌的生物学特性
        1.2.1 共生菌的生理和生化特征
        1.2.2 共生菌的表型变异
        1.2.3 共生菌和线虫的共生关系
        1.2.4 共生菌的致病性
    1.3 共生菌代谢物的研究
        1.3.1 杀虫毒素
        1.3.2 几丁质酶
        1.3.3 几丁质结合蛋白
    1.4 基因敲除技术
        1.4.1 同源重组法
        1.4.2 CRISPR/Cas系统敲除法
    1.5 立题目的意义
第二章 嗜线虫致病杆菌几丁质酶和几丁质结合蛋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2.1 生物信息学分析软件和网址
    2.2 几丁质酶和几丁质结合蛋白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几丁质酶和几丁质结合蛋白的基因序列分析
        2.3.2 几丁质酶和几丁质结合蛋白基因所编码蛋白质的性质和特征
        2.3.3 几丁质酶和几丁质结蛋白的二级结构
        2.3.4 几丁质酶和几丁质结蛋白的三级结构
        2.3.5 几丁质酶和几丁质结蛋白的系统进化分析
    2.4 小结
第三章 嗜线虫致病杆菌几丁质酶和几丁质结合蛋白基因的克隆及表达
    3.1 试验材料
        3.1.1 供试菌株和载体
        3.1.2 供试药品和试剂盒
        3.1.3 供试培养基
        3.1.4 试验仪器
        3.1.5 供试试剂的配制方法
    3.2 试验方法
        3.2.1 嗜线虫致病杆菌HB310基因组DNA提取
        3.2.2 引物设计
        3.2.3 PCR扩增及产物回收
        3.2.4 扩增产物平末端加A
        3.2.5 目的基因与pMD18-T载体连接转化
        3.2.6 阳性克隆的检测和测序
        3.2.7 质粒的酶切
        3.2.8 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3.2.9 重组蛋白的诱导表达
        3.2.10 包涵体的变性和复性
        3.2.11 重组蛋白的纯化及含量测定
        3.2.12 几丁质结合蛋白底物结合能力的测定
    3.3 结果与分析
        3.3.1 目的基因的扩增
        3.3.2 载体的酶切验证
        3.3.3 重组蛋白的诱导表达
        3.3.4 重组蛋白的可溶性分析
        3.3.5 重组蛋白的变复性和纯化
        3.3.6 几丁质结合蛋白的底物结合活性
    3.4 小结
第四章 嗜线虫致病杆菌几丁质酶的酶学性质研究
    4.1 试验材料
        4.1.1 供试几丁质酶
        4.1.2 供试药品
        4.1.3 试验仪器
        4.1.4 试验所需溶液的配制
    4.2 试验方法
        4.2.1 标准曲线的制作
        4.2.2 重组几丁质酶酶活力测定
        4.2.3 pH对重组几丁质酶活力及稳定性影响的测定
        4.2.4 温度对重组几丁质酶活力及热稳定性影响的测定
        4.2.5 金属离子和化学试剂对重组几丁质酶活力影响的测定
        4.2.6 重组几丁质酶底物特异性和动力学常数的测定
    4.3 结果与分析
        4.3.1 标准曲线的制作
        4.3.2 pH对各几丁质酶活力和稳定性的影响
        4.3.3 温度对重组几丁质酶活力的影响
        4.3.4 金属离子和化学试剂对重组几丁质酶活力的影响
        4.3.5 重组几丁质酶底物特异性和动力学常数
    4.4 小结
第五章 几丁质酶和几丁质结合蛋白杀虫和抑菌活性的研究
    5.1 试验材料
        5.1.1 菌株、蛋白和试虫
        5.1.2 供试培养基
    5.2 试验方法
        5.2.1 几丁质酶和几丁质结合蛋白的杀虫活性及对毒素的增效作用测定
        5.2.2 几丁质酶和几丁质结合蛋白抑菌活性测定
    5.3 结果与分析
        5.3.1 几丁质酶和几丁质结合蛋白的杀虫活性及其对毒素的增效作用
        5.3.2 几丁质酶和几丁质结合蛋白的抑菌活性
    5.4 小结
第六章 嗜线虫致病杆菌Xn-Chi60和Xn-Chi70几丁质酶与Xn-Tc毒素的关系
    6.1 试验材料
        6.1.1 菌株和载体
        6.1.2 供试药品和试剂盒
        6.1.3 供试培养基
        6.1.4 供试仪器
        6.1.5 供试试剂的配制方法
    6.2 试验方法
        6.2.1 嗜线虫致病杆菌HB310菌株抗生素耐受水平检测
        6.2.2 嗜线虫致病杆菌HB310基因组DNA提取
        6.2.3 引物设计
        6.2.4 PCR扩增
        6.2.5 融合PCR法扩增全长片段
        6.2.6 目的片段与载体的双酶切
        6.2.7 同源重组载体的构建
        6.2.8 菌液PCR验证
        6.2.9 单基因敲除株的筛选
        6.2.10 双基因敲除株的筛选
        6.2.11 野生型菌株和敲除株Xn-Tc毒素对棉铃虫杀虫活性的测定
    6.3 结果与分析
        6.3.1 嗜线虫致病杆菌HB310菌株抗生素耐受性水平
        6.3.2 Xn-chi60和Xn-chi70基因上下游同源臂序列及抗性标记的独立扩增
        6.3.3 融合片段的全长扩增
        6.3.4 同源重组载体的构建及鉴定
        6.3.5 构建并获得单基因敲除株
        6.3.6 构建并获得双基因敲除株
        6.3.7 野生型菌株和敲除株Xn-Tc毒素对棉铃虫的杀虫活性
    6.4 小结
第七章 讨论
    7.1 几丁质酶和几丁质结合蛋白的结构
    7.2 几丁质酶和几丁质结合蛋白的性质
    7.3 几丁质酶和几丁质结合蛋白的杀虫活性
    7.4 几丁质酶和几丁质结合蛋白的抑菌活性
    7.5 几丁质酶和Tc毒素关系
第八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作者简历
致谢
附件

(8)植物精油活性组分对大蜡螟的生物活性及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植物源杀虫剂概述
    1.2 植物精油杀虫剂概述
        1.2.1 植物精油杀虫剂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1.2.2 植物精油杀虫剂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1.3 松油烯-4-醇及1,8-桉叶素概述
        1.3.1 松油烯-4-醇研究进展
        1.3.2 1,8-桉叶素研究进展
    1.4 精油纳乳液杀虫剂概述
    1.5 大蜡螟及其防治概述
    1.6 研究内容及意义
第二章 植物精油几种组分对大蜡螟的触杀活性
    2.1 材料与方法
        2.1.1 供试昆虫
        2.1.2 供试精油及主要试剂
        2.1.3 主要仪器设备
        2.1.4 精油对大蜡螟的触杀作用
        2.1.5 数据处理
    2.2 结果与分析
        2.2.1 α-松油烯对大蜡螟的触杀作用
        2.2.2 γ-松油烯对大蜡螟的触杀作用
        2.2.3 异松油烯对大蜡螟的触杀作用
        2.2.4 松油烯-4-醇对大蜡螟的触杀作用
        2.2.5 1,8-桉叶素对大蜡螟的触杀作用
        2.2.6 混配精油对大蜡螟的触杀作用
        2.2.7 复配精油对大蜡螟的触杀作用
    2.3 小结与讨论
第三章 精油纳米乳液对大蜡螟的触杀活性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供试昆虫
        3.1.2 供试精油及主要试剂
        3.1.3 主要仪器设备
        3.1.4 精油纳米乳的制备
        3.1.5 乳液粒径测量
        3.1.6 精油纳米乳液及精油粗乳液对大蜡螟的触杀作用
        3.1.7 数据处理
    3.2 结果与分析
        3.2.1 精油纳米乳液的表征
        3.2.2 精油纳米乳液的粒径
        3.2.3 精油纳米乳液与精油粗乳液触杀毒力
        3.2.4 精油纳米乳液对大蜡螟幼虫的触杀作用
        3.2.5 精油粗乳液对大蜡螟幼虫的触杀作用
    3.3 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精油纳米乳液对大蜡螟的触杀机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供试昆虫
        4.1.2 供试精油及主要试剂
        4.1.3 主要仪器设备
        4.1.4 试虫处理
        4.1.5 酶液制备
        4.1.6 乙酰胆碱酯酶活性测定
        4.1.7 羧酸酯酶活性测定
        4.1.8 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测定
    4.2 结果与分析
        4.2.1 纳米精油乳对大蜡螟体内AchE活力影响
        4.2.2 纳米精油乳液对大蜡螟体内CarE活力影响
        4.2.3 纳米精油乳液对大蜡螟体内GST活力影响
    4.3 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总结与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9)大蜡螟附生微生物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大蜡螟研究概括
        1.1.1 大蜡螟的生物学特性
        1.1.2 大蜡螟的防治方法
        1.1.2.1 生物防治
        1.1.2.2 物理防治
        1.2.2.3 化学防治
        1.1.3 大蜡螟作为试验昆虫资源的利用现状
        1.1.3.1 用于昆虫病原线虫的研究
        1.1.3.2 用于寄生蜂的扩繁和效果评价研究
        1.1.3.3 用于新型隐球菌的研究
        1.1.3.4 用于抗菌肽的研究
        1.1.3.5 用于抗菌免疫机制的研究
        1.1.3.6 用于塑料降解的研究
    1.2 昆虫共生微生物
        1.2.1 昆虫共生微生物的多样性
        1.2.2 昆虫共附生微生物的功能
        1.2.2.1 营养、代谢与行为
        1.2.2.2 免疫保护
        1.2.2.3 昆虫繁殖和发育的调节
        1.2.3 昆虫共附生微生物的应用
        1.2.3.1 农业害虫的共生管理
        1.2.3.2 控制携带病原体的昆虫载体的共生管理
        1.2.3.3 保护有益昆虫的共生管理
    1.3 共生微生物研究方法
        1.3.1 传统培养方法
        1.3.2 分子生物学研究方法
    1.4 本课题研究内容及意义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与仪器
        2.1.1 样品来源与处理
        2.1.2 主要的仪器与试剂
    2.2 试验与方法
        2.2.1 大蜡螟幼虫各部位菌株分离纯化
        2.2.2 菌株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2.2.2.1 真菌DNA提取及ITS基因片段的扩增
        2.2.2.2 细菌DNA提取及16S rRNA基因片段的扩增
        2.2.2.3 序列结果检测及剪切
        2.2.2.4 序列的BLAST初步分析
        2.2.2.5 真菌系统发育树的构建
        2.2.2.6 细菌系统发育树的构建
        2.2.3 大蜡螟附生微生物多样性分析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大蜡螟附生真菌
        3.1.1 大蜡螟幼虫各部位真菌分离情况
        3.1.2 大蜡螟幼虫附生真菌的同源序列比对分析及系统发育分析
        3.1.3 大蜡螟附生真菌的分子系统学研究结果
        3.1.3.1 曲霉科Aspergillaceae
        3.1.3.2 Debaryomycetaceae
        3.1.3.3 Irpicaceae
        3.1.3.4 间座壳目Diaporthales
        3.1.3.5 踝节菌属Talaromyces
        3.1.3.6 接合酵母属Zygosaccharomyces
        3.1.3.7 镰刀菌属Fusarium
        3.1.3.8 毛壳菌属Chaetomium
        3.1.3.9 分子孢子菌属Cladosporium
        3.1.3.10 柱孢菌属Stagonospora
        3.1.3.11 Xenodidymella
        3.1.3.12 栓菌属Trametes
        3.1.3.13 Sistotrema
        3.1.3.14 附毛菌属Trichaptum
        3.1.3.15 红酵母属Rhodotorula
        3.1.3.16 小丛梗孢属Moniliella
        3.1.4 真菌多样性
        3.1.4.1 不同饲养条件大蜡螟附生真菌组成及分布
        3.1.4.2 不同饲养条件大蜡螟附生真菌的多样性及相似性分析
    3.2 大蜡螟附生细菌
        3.2.1 大蜡螟幼虫各部位细菌分离情况
        3.2.2 大蜡螟幼虫附生细菌的同源序列比对分析及系统发育分析
        3.2.3 大蜡螟附生细菌的分子系统学研究结果
        3.2.3.1 芽孢杆菌科Bacillaceae
        3.2.3.2 肠球菌属Enterococcus
        3.2.3.3 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
        3.2.4 细菌多样性
        3.2.4.1 不同饲养条件大蜡螟附生细菌组成及分布
        3.2.4.2 不同饲养条件大蜡螟附生细菌的多样性及相似性分析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4.1 讨论
    4.2 主要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10)生物杀虫剂在蜂业生产中的应用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生物杀虫剂及其作用机理
    1.1 生物杀虫剂概述
    1.2 生物杀虫剂分类
    1.3 生物杀虫剂的作用机理
2 生物杀虫剂在国内外蜂产业中的研究进展
    2.1 微生物源生物杀虫剂
        2.1.1 活体微生物
        2.1.2 微生物代谢产物
    2.2 植物源生物杀虫剂
    2.3 动物源生物杀虫剂
        2.3.1 动物毒素
        2.3.2 昆虫激素
        2.3.3 昆虫信息素
3 生物杀虫剂在蜂产业中应用的可行性评估
    3.1 对蜜蜂等非靶标生物的安全性评价
    3.2 蜂产品中的残留研究
    3.3 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4 展望

四、用苏云金芽孢杆菌防治大蜡螟(论文参考文献)

  • [1]昆虫病原线虫与环境生物、非生物因素关系的研究进展[J]. 王杰,戴康,孔祥鑫,曹莉,屈玲,金永玲,李玉玲,谷星慧,李江舟,徐成体,韩日畴. 环境昆虫学报, 2021(04)
  • [2]大蜡螟防控技术研究进展[J]. 苏晓玲,陈道印,赵东绪,华启云,曾志将. 环境昆虫学报, 2021(03)
  • [3]大蜡螟幼虫肠道中降解聚乙烯微生物的鉴定及表征[D]. 毛敏敏. 浙江师范大学, 2021(02)
  • [4]大蜡螟人工饲料优化及资源利用的研究[D]. 刘淑琴. 河北农业大学, 2020(06)
  • [5]一株分离自红树林沙雷氏菌的鉴定及杀虫活性测定[J]. 吴正伟,刘始迎,郑碧瑜,李亚,何红,胡汉桥,林巧玲.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2021(01)
  • [6]不同引诱剂对大蜡螟幼虫的引诱效果研究[J]. 曹兰,谢和芳,刘佳霖,高丽娇,杨金龙,王小平,王瑞生,罗文华. 现代农业科技, 2020(19)
  • [7]嗜线虫致病杆菌几丁质酶和几丁质结合蛋白的特性和功能[D]. 刘佳. 河北农业大学, 2020(01)
  • [8]植物精油活性组分对大蜡螟的生物活性及作用机制研究[D]. 刘琪.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1)
  • [9]大蜡螟附生微生物多样性研究[D]. 何欢. 贵州大学, 2019(09)
  • [10]生物杀虫剂在蜂业生产中的应用进展[J]. 程冰晓,张大卫,杨柳,魏月,马晶军.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19(07)

标签:;  ;  ;  ;  ;  

用苏云金芽孢杆菌防治大风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