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对流换热场协同唯象机理及其控制

增强对流换热场协同唯象机理及其控制

一、强化对流传热场协同唯象机制及其控制(论文文献综述)

舒思未[1](2020)在《基于场协同原理的板式换热器的传热性能数值研究》文中认为板式换热器作为工业上应用范围广,传热效率高,经济性成本低的高效换热器,在现如今高速发展趋势下,一直被不断优化和改进。本文的研究旨在通过CFD数值模拟方法,构建板片流道数学模型,设置一定的边界条件,通过改变三维数学模型结构,从而对流道内的传热和阻力起到优化。结合场协同原理探究板式换热器内部的传热特性,结构的改变是如何影响压力以及温度的协同性,以获得传热优化并取得在目前主流板型下的最优结构参数。本文根据目前主流换热器阿法拉伐M10-MFM板片的结构应用Solidworks软件进行数学建模,在合理划分网格后将模型导入fluent进行模拟,应用软件自带的udf编程软件把协同角语言输入,以求得出传热场云图以及协同角云图。之后使用控制变量方法,改变波纹倾角β、波纹深度h和波纹间距λ中的其中一个量,保持另外两参数不变,得到不同参数下的温度场、压力场、速度场以及协同角云图。在数据的后处理中,计算出不同参数下的平均压力协同角θm、平均温度协同角θn、Nu数和进出口压差,以探究压力场和流场的协同、温度场和流场的协同、传热和阻力的关系。在进行模拟的过程中可以发现,网格节点数量大于600万时,进出口压差变化趋于稳定,网格无关性得到验证。改变进口流量时,出口温度和进出口温差的变化趋势均与实验数据变化一致,说明本文模拟具有可靠性。影响板式换热器传热效果的最重要因素是板片流道内上下两板的触点接触方式,流体在触点处能够较多形成湍流是强化换热的根本。波纹倾角β取到50°时,流阻最小,传热最好。波纹深度h和波纹间距λ的增大都导致流阻的增大。h=3~4mm,λ=13~14mm时温度场和流场协同性最好。综合各条件来看,当β=50°,h=3~4mm,λ=13~14mm时,且λ/h=3~4 时,阿法拉伐M10-MFM板片组成的板式换热器传热性能和内部阻力会得到最好优化。

王群[2](2020)在《电场强化换热管对流传热场协同分析》文中指出强化传热技术多应用于电力、化工、冶炼等产业,其中强化对流换热的研究领域较为广泛。主要是对换热器的效率性能的改进,这有利于能源的充分利用,而且对生态环境保护也起着重要的作用。近几十年,研究学者在这个换热器这领域做了深入的研究,如各类强化异型管开发与应用,对提升传热效率有很显着的效果。但是随着人类社会发展,对能源的高效利用的迫切需求,各式各样的强化方式应运而生。电场(EHD)强化作为一种有源强化方式,有着强化效果明显,设备简单,耗能小等优点,是目前被重点研究的新方法和新手段之一。由于其强化机理较为复杂,还需更进一步的研究。本文创新性地将电场(EHD)有源强化和不同的异型管无源强化相结合,应用FLUENT提供的用户接口 UDF,用C语言编写电场方程,将模型导入FLUENT中对雷诺数(Re=600~1800)和雷诺数(Re=12000~36000)两种流动状态下进行数值模拟。得出不同电场电压、流量等参数下换热管内速度分布、温度梯度分布、压力梯度分布。并且应用场协同理论对电场、流场及热场三者协同性进行分析。得出电场对圆管、横纹管和波纹管管内对流换热流场中热流、质量流和流体流动驱动力之间的协同关系及其所反映的强化传热机理。得到以下结论:在三种换热管中布置电极施加电场,电场产生的电场力作用于管内流体从而增强扰动,形成小的漩涡,将热壁中的热量传递至主流中来促进传热,并且使换热管流场中矢量速度和温度梯度协同角β减小二者协同性增强,管内对流换热效率明显提高。与此同时使管内压降增大,矢量速度和压力梯度协同角θ增大二者协同性变差,管内流阻增加。由模拟换热管两种流动状态下对流换热,所得的努塞尔数Nu和流动阻力系数f,计算电场强化系数没和综合评价系数/>EC,发现电场对三种管型在电压OkV~40kV下均使换热效果增强,在较低的雷诺数对流换热有更好的强化效果,而更的高雷诺数流体中惯性力大,电场力推动流体的阻力增大,强化效果不明显。仅从换热角度来说,波纹管的电场强化系数Sf最大可以达到6.36,横纹管可以达到5.73。综合评价三种换热管的换热效果,横纹管换热效果最好,在一定条件下PEC在1.1~5.75之间;其次是圆管PEC在0.99~4.76之间;波纹管换热效果增强的同时流阻增幅也很大,PEC在0.67~4.19之间。

陈林根,夏少军[3](2019)在《不可逆过程广义热力学动态优化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广义热力学优化理论是热科学与技术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首先回顾了有限时间热力学、熵产生最小化理论、理论、广义热力学优化理论的产生与发展,深入剖析了上述热学优化理论的物理内涵及其相互间异同点,然后从传热过程、传质过程、电容器充电电路和经济贸易过程等不可逆过程动态优化研究方面介绍了广义热力学优化理论的研究进展,重点比较了熵产生最小化理论和理论在传热传质过程优化中的异同点,最后指出除在研究对象范围和研究内容方面进一步拓展与细化外,追求物理模型的统一性、优化方法的通用性和优化结果的普适性是广义热力学优化理论的另一重要发展趋势.

郑安博[4](2019)在《含蜡原油管输过程能流与(火用)流的线性不可逆唯象特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所产原油中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是含蜡原油,其常温流动性差,流变性复杂,需要加热输送。热油管道油流向前输送过程中,油流所携带的热量不断散失,溶解于原油中的蜡逐渐析出,并在管道中沉积,增加管道运行的能耗,给输送带来很多困难,影响管道的安全经济运行。因此,有针对性的降低含蜡原油管输能耗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目前的能耗分析只停留在熵和(火用)的表象分析上,忽略了基于非平衡态热力学“流”与“力”之间相互作用的唯象关系,此外,还忽略了能流与(火用)流传递的多场耦合作用机制。因此有必要深入探究含蜡原油管输过程能流与(火用)流多场耦合的线性不可逆唯象特性。本文在非平衡态热力学的基础上,根据不可逆过程的场平衡方程得到熵平衡方程一般形式。针对含蜡原油管道,将度量不可逆性的熵产转变为“力”与“流”的线性形式,综合考虑输油过程管输特性温度,依据液固两相平衡基础,结合热质能流耦合方程与能流的计算方法推导得到熵产率公式。确定能流唯象关系,据此提出建立包含能流密度比率、能流传递系数与能流阻力系数的能流传递多场耦合分析模型。考虑含蜡原油析蜡特性,结合所推导的压(火用)、热(火用)和扩散(火用)传递唯象关系,建立含蜡原油管输过程(火用)传递多场耦合方程。根据(火用)流唯象关系提出建立包含势场推动力、(火用)流密度、(火用)流传递与耦合系数和(火用)流场影响因子的(火用)传递多场耦合分析模型。以实际管道为例分析管道出站压力、出站温度、管输流量与保温层厚度变化对上述指标的影响,为原油管道节能输送提供理论基础。

吴光林[5](2019)在《沿海增养殖水域的水动力与溶解氧传输数学模型及特性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沿海地区人口密度持续增加,以及生产密集程度升高,造成水域环境容量持续下降。解决发展与保护之间的矛盾,势在必行。沿海增养殖水域是物理、化学、生态相互作用的场所,水文环境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学科交叉特点。探讨沿海增养殖水域水动力特性、溶解氧的传输机制与特性,是海洋养殖水文环境科学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对海洋环境动力学理论研究和预测预警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流体力学基础理论、湍动扩散理论等为理论基础,以发展数学模型和进行数值模拟为主要手段,开展相关研究,期间进行了部分实验研究。主要工作和成果如下:1.对水环境数学模型的复杂性进行哲学层面的思考,从认识论和方法论两个维度,分析水环境数学模型创新的思路和途径。梳理了沿海增养殖水域水动力和溶解氧传输数学模型的理论基础,包括:流场及物质输运控制方程、湍流模式理论、强化传质的场协同原理。2.基于“湍涡动量全流场传输,而非层间传递”假设,以指数概率密度分布作为流速在垂向剖面重新分布的基本规律,建立了一种一维湍流时均流速垂向剖面分布数学模型。引用文献报道的数据,将该模型与对数律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该模型在所做案例的精度中优于对数律模型。以悬浮物湍动扩散系数为衰减对象,建立了一种SSC垂向剖面分布模型,并与劳斯方程进行比较。在选用的对比案例中该模型的精度优于劳斯方程,并且不存在自由液面处浓度始终为0的问题。3.开展的实验模拟研究中,运用水槽三维搭载平台定位测点,采用声学式多普勒流速计测量三维水池环流流速。采用快速傅立叶变换方法,建立了计算分析时均流速、脉动流速、湍动强度的基本方法,结果表明方法可行。分析了水池环流的时均流速分布特点;对流速脉动强度分布进行了探讨。4.基于非恒定雷诺方程,有限容积数值方法,采用动网格方法解决叶轮旋转问题,开展养殖池中水车式增氧机工作时的流场过程特性数值模拟研究;与现场测量的流速历时数据比较,验证模型的可靠性。根据模拟结果,分析了增氧机布置方式对水动力特性的影响;并对流速的增长、衰减过程进行了计算和分析,得出了流速历时特性和规律。本文的数值模拟方法,为类似水域叶轮式机械驱动的三维流场的数值模拟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研究方法。5.在养殖池强制环流数值模拟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采用物质输运的对流扩散模型作为溶解氧输运模型,数值模拟了强制环流的水动力与溶解氧传输瞬态过程。运用场协同原理对溶解氧传输特性开展研究。通过两种代表性池型(矩形和狭长形),共7中增氧机布置方式,较详细分析了流场结构与浓度分布均匀性、溶解氧传输速率之间的关系;由此解释了养殖池溶解氧强化传输机制与规律;提出了增氧机在养殖池中布置的一般原则。本文建立的描述时均流速和悬浮物浓度垂向剖面分布数学模型,为海洋增养殖水文环境,特别是养殖水域湍流时均流速和悬浮物垂向剖面分布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应用模型。养殖池强制三维环流的室内实验和数值模拟研究工作,为环流集污、养殖生境、养殖机械节能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方法。水池环流的溶解氧-湍涡强化传输机制与规律的研究,为增氧机的合理布置提供了一般性原则。

郭丹丹[6](2016)在《顺逆流换热优化的熵产悖论及其热力学分析》文中指出在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中,80%以上的能量是以热能的形式加以利用的,而高性能换热设备的优化设计及制造是众多工业领域进行热能高效利用的基础。自从把熵产最小原理引入换热器的优化设计理论之后,虽然在高效换热器的设计方面已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逆流换热器的效能在0到0.5范围内所存在的熵产悖论,长期以来成为换热器优化设计理论中困扰人们的关键问题。本论文分析了目前换热器优化设计中两个典型的理论,即以熵产数反映换热过程性能的最小熵产理论,以热阻最小反映换热过程性能的积耗散优化理论,虽然后者能够更好地解决熵产悖论问题,但却是以忽略流动过程的耗散为前提。对熵产悖论问题的彻底解决,必须依赖于从热力学的角度对传热过程与流动传质相互作用而导致的传热强化机制的进一步理解。事实上,根据场协同理论得到的速度矢量与温度梯度矢量的夹角越小,流动换热强化的程度越高,对于这时所包含的两个矢量的夹角同向时为0及反向时为π这两种不同的情况,目前还没有从理论上解释其蕴含的物理意义。当熵流的变化为零时,对于稳定流动所构成的准孤立系统,有可能存在熵产大于零的自发过程驱动熵产小于零的非自发过程的情况。基于热流的散度方程,论文分析了流动换热过程蕴含了两种不同的热力学机制,即传热过程与流动传质过程均为自发过程时的场协同机制,以及流动传质过程为自发过程,传热过程为非自发过程时的热力学耦合机制。对于换热器,热流体侧满足场协同机制,所以流体的质量流与热流的夹角越小,换热效果越好。而冷流体侧满足热力学耦合机制,所以流体的质量流与热流的夹角越大,换热效果越好。顺流布置时,热流体侧的换热强化大体被冷流体侧的换热弱化所抵消,所以顺流布置既不强化又不弱化,而逆流布置时冷热流体侧的换热均得到了强化,这就是逆流换热优于顺流换热的根本原因。同时,对于逆流换热,由于冷流体侧符合热力学耦合原理,故传质过程的正熵产率越大时,由于热泵效应传热过程的负熵产率的值也越大,意味着流体的温度升高程度就越大,换热器的效能也就越大。换句话说,当冷流体侧的流动熵产率越大时,流动部分的正熵产率被传热过程的负熵产率抵消的成分越多,这时总的熵产率反而越小,所以对于逆流换热最终的效果依然是总熵产率越小,换热器的效能越高,即不存在逆流换热过程的熵产悖论。

卢小平[7](2016)在《热交叉现象广义场协同与热力学耦合》文中研究表明自然界存在大量的热质、热电及热磁交叉现象,其本质是传热过程与广义做功过程之间的交互作用。基于Onsager倒易关系(Onsager reciprocal relation)的经典线性非平衡态热力学的熵产率方程,只反映了交叉现象中同阶张量过程之间的弱相互作用,没有考虑孤立系统中导致时空有序化的非自发过程发生的可能。本文通过分析导致有序化的非自发过程与非平衡态热力学稳定性之间的关系,证明了时空上的有序化只可能出现在远离平衡的非线性区域。若非线性变化引起的熵产率由对称部分与反对称部分构成时,当其中的反对称部分熵产率的积分平均近似为零时,对称部分的熵产率可代表整个非线性变化的熵产率,这时不但最小熵产原理能够得到满足,而且非线性过程可以通过反映线性过程的熵产率方程进行描述,首次在热力学中引入了相位的概念,建立了蕴含非自发过程的全相位熵产率方程,既适用于线性非平衡热力学过程,又适用于反对称部分的平均熵产率为零的非线性非平衡热力学过程。不同相位关系决定了热力学过程为自发或非自发的性质,基于全相位熵产率方程,进一步分析了两个热力学过程构成的孤立系统中,满足熵产最小原理时存在的两种热力学机制,即当两个热力学过程均为自发过程时的广义场协同机制;当一个为自发过程,另一个为非自发过程时的热力学耦合机制。提出了广义Carnot定理及其两种基本模型,即传热过程为自发过程,广义做功过程为非自发过程时的广义热机模型,以及传热过程为非自发过程,广义做功过程为自发过程时的广义热泵模型。当Carnot定理热功转换过程的非线性熵产由对称部分与反对称部分构成时,不考虑热功转换过程的能量耗散,相当于视反对称部分的平均熵产率为零,这时对称部分的熵产率就表现为线性关系,所以,Carnot定理的本质为传热过程与广义做功过程之间的热力学耦合,其热功转换是通过非线性的熵流震荡来实现的。分析了强制对流过程的热质交叉现象,建立了反映其交叉机制的热流散度方程,揭示了传热与传质过程的交叉所蕴含的两种热力学机制。当流体向壁面放热时满足广义场协同机制,两种热力学流之间的夹角越小,换热强度越大。当流体从壁面吸热时满足热力学耦合机制,两种热力学流之间的夹角越大,换热强度越大。流动换热过程的两种热力学机制,不但揭示了场协同理论中速度矢量与温度梯度矢量最小夹角与最大夹角的不同物理意义,而且给出了逆流换热过程熵产悖论的合理解释。对于地幔自然对流过程的热质交叉现象,在广义位势能空间建立了孤立系统内热交叉过程的熵产率描述,揭示了地幔热对流的本质是地幔中自发传热过程对地幔机械运动过程的驱动效应,机械能的大小即流体机械运动的强度,不但与温差大小,而且与地幔向地表热量释放功率大小有关,从地幔对流所导致的板块移动与地震产生之间的因果关系,从全新的角度给出了包括火山喷发、地壳板块表面大坝的渗透及板块缝隙注水等地震诱发因素的热力学解释。对于热电与热磁交叉现象进行了一般性的热力学分析。建立了反映热电交叉效应的热流散度方程,对三种热电交叉效应给出了新的热力学解释。热流与电流均为自发过程时Thomson效应表现的两种广义场协同模式,即热流与电流方向相同时的Thomson放热效应,热流与电流方向相反时的Thomson吸热效应。热流与电流中一个为自发过程,另一个为非自发过程存在两种热力学耦合模式,即自发热流驱动非自发电流的Seebeck效应,自发电流驱动非自发热流的Peltier效应。另外,对于简单磁介质系统,给出了热磁致热效应与热磁致冷效应所满足的两种热力学耦合模式。

孙学敏,宋文武,刘育,田超超[8](2014)在《基于场协同理论的重力式热管新设计》文中研究表明为了优化重力式热管内流场和温度场的协同性、改善其内部传热特性,基于场协同理论,根据重力式热管内部的实际几何尺寸及场协同角度等因素,在重力式热管内部设置一种带有锥度的螺旋翅片扰流结构。建立了带有内螺旋翅片的热管模型,圆管长度Lmodel=500 mm,管径D=20 mm,内螺旋翅片长度L2=100 mm,装配尺寸L1=200 mm,管内工质为水,通过计算确定螺旋翅片的螺旋锥角为12.33°,螺旋升角为25.91°。利用流体力学软件对管内的传热与阻力特性进行的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重力式热管径向传热性能得到改善,在Re=1 800时,热通量增加18.7%,沿程阻力损失hf增加24.88倍,阻力系数f增加23.33倍。

杨虹,宣永梅[9](2014)在《场协同理论应用于强化换热技术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概述了场协同理论应用于有源强化技术、无源强化技术以及复合强化技术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场协同理论用于分析质传递过程的研究进展,指出可以通过增加外场来提高蒸发冷却过程中质传递的效率。

左青松[10](2014)在《微粒捕集器复合再生与场协同机理辨析及优化控制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柴油车保有量的日益增加,碳烟微粒尾气排放污染已严重地危害了环境以及人类的健康,其净化技术已成为当前控制汽车排放污染物的主要课题。微粒捕集器是当前国内外科研工作者普遍公认最为有效的净化柴油机排放微粒的后处理装置,其关键技术是过滤体再生和过滤材料,目前过滤材料的研究已经取得了较大突破,而过滤体再生技术的研究多年来一直是国内外汽车排放控制工作者探讨的重要课题之一。由于微粒捕集器过滤体单一再生方式存在诸多缺陷,多种单一再生方式相结合的复合再生技术已成为解决微粒捕集器再生问题的有效方法,其中微波加热技术结合催化剂助燃的过滤体再生方式是一种新型的复合再生技术。该技术不仅能有效提高微波的利用效率和减少其电能的消耗量,还能够利用低温催化剂技术降低过滤体内微粒的燃点温度,使微粒捕集器过滤体中的微粒在较低的温度下就能着火燃烧,从而降低了再生过程中过滤体所承受的热载荷,延长了微粒捕集器的使用寿命。然而,如何有效地正确评判不同影响因素条件下微粒捕集器复合再生的燃烧特性,辨析助燃催化剂与微波加热复合再生过程的时间及其强化传热的协同性,已成为微粒捕集器复合再生过程中实现有效调节与控制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本论文基于场协同理论,采用数值仿真优化与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在研究适量铈-锰基催化剂对微粒在过滤体内起燃温度影响规律的基础上,辨析微波加热和铈-锰基催化剂的复合再生方式下微粒捕集器过滤体复合再生性能与多场协同性能,确保温度场、速度场与复合再生过程协同一致,强化微粒捕集器过滤体复合再生过程传热传质以及微粒燃烧作用,以期能够实现降低微粒的起燃温度和电能的消耗,提高微波能的利用率和再生效率,扩大其再生窗口,并延长其使用寿命。课题研究成果不仅对柴油机排放控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应用价值,而且对治理移动污染源、保护环境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为此,本文以国家留学基金资助项目“多孔介质过滤体内微尺度燃烧强化机理及应用研究”(20130613003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微粒捕集器过滤体复合再生与多场协同机理及其优化研究”(5117604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柴油机微粒捕集器多孔介质过滤体失效辨析及抗失效机理研究”(51276056)及国家“863”项目子项“新一代环保高效柴油机研发”(2008AA11A116)等为依托,对微粒捕集器开展复合再生与场协同机理辨析及优化控制研究,主要创新点如下:(1)针对含有铈-锰基催化剂的柴油机微粒捕集器过滤体再生特性,建立了基于铈-锰基催化剂微粒捕集器的物理与数学计算模型,并结合其台架实验,对5种不同浓度的铈-锰基催化剂进行了燃点温度的研究。同时对含不同浓度的铈-锰基催化剂进行了活性评价,确定了铈-锰基催化剂成分的最优配比量和合理的添加浓度。(2)基于柴油机微粒捕集器瞬态复合再生机理,建立了微粒捕集器三维仿真模型,研究了微粒捕集器复合再生燃烧过程中不同时刻的温度梯度和速度矢量的变化规律特性。并针对微粒捕集器复合再生燃烧过程的模拟结果,采用多场协同原理对微粒捕集器复合再生燃烧性能进行了协同性分析,得出了微粒捕集器复合再生过程中速度场和温度场协同性最好时所对应的再生时间和其最优的再生燃烧区域。(3)采用模糊隶属度余弦值和欧氏距离公式建立了基于微粒捕集器复合再生影响因素模糊灰色关联分析模型,并基于微粒捕集器三维仿真实验,对影响微粒捕集器复合再生性能的特征指标重要性程度进行了模糊灰色关联度分析。同时根据其模糊灰色关联度的计算结果,对微粒捕集器综合性能的效能指标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微粒捕集器复合再生的特征性能指标中铈-锰基催化剂量对再生时间影响最大,排气氧浓度和排气温度分别对再生峰值温度和再生效率影响最大;且对微粒捕集器复合再生综合性能影响最大的为再生时间,再生效率次之,再生峰值温度影响效能最小。(4)采用单个不同预测模型的预测值作为其函数链神经网络的原始输入值,并在求得模糊函数链神经网络拟合的充要条件满足要求后,建立了基于模糊自适应变权重函数链神经网络的微粒捕集器过滤体再生时间预报模型,应用结果表明,该再生时间预报模型精度较高,误差较小。同时对微粒捕集器复合再生时间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和验证。(5)以场协同的微粒捕集器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微粒捕集器复合再生过程微波能量消耗真实的目标泛函,采用泛函理论中的变分法,对微粒捕集器复合再生过程微波能量消耗真实目标泛函进行了求解,得到微粒捕集器复合再生过程尾气最优升温速度轨线以及微波能量消耗率最优控制曲线。仿真结果与应用结果一致表明,复合再生终点预报准确,微粒捕集器复合再生效率较高,且微波能量消耗量降低较为明显。

二、强化对流传热场协同唯象机制及其控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强化对流传热场协同唯象机制及其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场协同原理的板式换热器的传热性能数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表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板式换热器研究现状
    1.3 场协同理论应用现状
    1.4 本文主要内容点
2 数值模拟的理论基础和方法
    2.1 数值模拟理论基础
        2.1.1 数值模拟方法
        2.1.2 湍流流动
        2.1.3 数学模型
    2.2 场协同理论
        2.2.1 速度场与温度场协同性
        2.2.2 速度场与压力场协同性
    2.3 板式换热器数值模拟方法及步骤
        2.3.1 研究对象
        2.3.2 网格划分
        2.3.3 边界条件设定
        2.3.4 后处理
    2.4 本章小结
3 人字形波纹板片的传热特性分析与研究
    3.1 可靠性验证
    3.2 换热器内流场、温度场、压力场分析
        3.2.1 换热器内部速度场
        3.2.2 换热器内部温度场
        3.2.3 换热器内部压力场
    3.3 场协同分析
    3.4 协同性与传热和流阻的关系
        3.4.1 热水侧协同性与传热和流阻的关系
        3.4.2 冷水侧协同性与传热和流阻的关系
    3.5 本章小结
4 人字形板片结构参数对传热性能影响分析
    4.1 结构参数设计
    4.2 不同参数对温度场、压力场和速度场的影响
        4.2.1 波纹倾角β对传热场和协同性的影响
        4.2.2 波纹深度h对传热场和协同性的影响
        4.2.3 波纹间距λ对传热场和协同性的影响
    4.3 不同参数对传热和阻力的影响
        4.3.1 波纹倾角β对传热和阻力的影响
        4.3.2 波纹深度h对传热和阻力的影响
        4.3.3 波纹间距λ对传热和流动阻力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协同角编程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2)电场强化换热管对流传热场协同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强化传热研究现状
        1.2.2 电场强化传热研究现状
        1.2.3 场协同理论提出及研究现状
    1.3 研究现状简析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电场强化传热原理及场协同理论
    2.1 电场强化传热模型
        2.1.1 电场强化传热基本方程
        2.1.2 电场强化传热电极模型
    2.2 对流换热中的场协同原理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电场强化圆管对流换热数值研究
    3.1 物理模型及网格划分
        3.1.1 物理模型
        3.1.2 网格划分及无关性验证
    3.2 有限体积法求解电场流场温度场的耦合场
        3.2.1 有限体积法
        3.2.2 耦合场数学计算模型
        3.2.3 求解器的选择及过程中UDF应用
        3.2.4 工质材料和耦合场中电场的设置
        3.2.5 数值方法的选择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模型验证
        3.3.2 电场作用下管内流体的速度分布
        3.3.3 电场作用下管内流体温度分布和热边界层厚度
        3.3.4 电场作用下管内对流换热平均努赛尔数Nu
        3.3.5 电场作用下管内流动阻力系数
        3.3.6 基于场协同理论电场强化圆管对流换热特性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电场强化异型管对流换热数值研究
    4.1 物理模型及数值方法
    4.2 计算工况及边界条件
    4.3 横纹管模拟结果与讨论
        4.3.1 电场作用下管内流体的速度分布
        4.3.2 电场作用下管内流体温度分布和热边界层厚度
        4.3.3 电场作用下管内对流换热平均努赛尔数Nu
        4.3.4 电场作用下管内流动阻力系数
        4.3.5 基于场协同理论对电场强化横纹管对流换热特性分析
    4.4 波纹管模拟结果与讨论
        4.4.1 电场作用下管内流体的速度分布
        4.4.2 电场作用下管内流体温度分布和热边界层厚度
        4.4.3 电场作用下管内对流换热平均努赛尔数Nu
        4.4.4 电场作用下管内流动阻力系数
        4.4.5 基于场协同理论对电场强化波纹管对流换热特性分析
    4.5 电场强化传热综合性能评价
    4.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4)含蜡原油管输过程能流与(火用)流的线性不可逆唯象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不可逆熵产的研究现状
        1.2.2 (火用)分析与(火用)传递的研究现状
        1.2.3 多场耦合问题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含蜡原油管输熵产率的线性唯象关系
    2.1 原油管输熵产率方程
        2.1.1 场平衡方程与熵平衡方程
        2.1.2 普适性熵产率方程
    2.2 含蜡原油液固两相平衡基础
    2.3 原油管输能流耦合的熵产率方程
        2.3.1 热质液固两相能流耦合方程组
        2.3.2 能流与熵产率的计算公式
    2.4 原油管输能流耦合熵产率方程的求解
        2.4.1 基础数据
        2.4.2 熵产率分布与变化规律
    2.5 管道参数对熵产率的影响机制
        2.5.1 出站温度变化对熵产率的影响
        2.5.2 出站压力变化对熵产率的影响
        2.5.3 管输流量变化对熵产率的影响
        2.5.4 保温层厚度变化对熵产率的影响
第三章 含蜡原油管输能流传递多场耦合唯象模型
    3.1 能流传递多场耦合分析模型的建立
        3.1.1 普适性能流传递分析模型
        3.1.2 含蜡原油能流传递分析模型
    3.2 原油管输能流传递多场耦合模型的求解
        3.2.1 能流密度
        3.2.2 能流传递系数
        3.2.3 能流阻力系数
第四章 含蜡原油管输能流传递多场耦合影响因素分析
    4.1 出站温度对能流的影响机制
        4.1.1 温度变化对管道能流密度的影响
        4.1.2 温度变化对能流传递系数的影响
        4.1.3 温度变化对能流阻力系数的影响
    4.2 出站压力对能流的影响机制
        4.2.1 压力变化对管道能流密度的影响
        4.2.2 压力变化对能流传递系数的影响
        4.2.3 压力变化对能流阻力系数的影响
    4.3 管输流量对能流的影响机制
        4.3.1 流量变化对管道能流密度的影响
        4.3.2 流量变化对能流传递系数的影响
        4.3.3 流量变化对能流阻力系数的影响
    4.4 保温层厚度对能流的影响机制
        4.4.1 厚度变化对管道能流密度的影响
        4.4.2 厚度变化对能流传递系数的影响
        4.4.3 厚度变化对能流阻力系数的影响
第五章 含蜡原油管输(火用)传递多场耦合唯象模型
    5.1 原油管输(火用)传递唯象关系的建立
        5.1.1 (火用)传递方程
        5.1.2 (火用)流唯象方程
    5.2 原油管输(火用)传递多场耦合方程的建立
        5.2.1 (火用)传递多场耦合方程
        5.2.2 (火用)流密度
        5.2.3 (火用)流多场耦合方程的计算公式
    5.3 原油管输(火用)传递多场耦合分析模型的建立
        5.3.1 普适性(火用)传递分析模型
        5.3.2 含蜡原油(火用)传递分析模型
    5.4 原油管输(火用)传递多场耦合模型的求解
        5.4.1 势场推动力
        5.4.2 (火用)流密度
        5.4.3 (火用)流传递及耦合系数
        5.4.4 (火用)流场影响因子
第六章 含蜡原油管输(火用)传递多场耦合影响因素分析
    6.1 出站温度对(火用)流的影响机制
        6.1.1 温度变化对管道(火用)流密度的影响
        6.1.2 温度变化对(火用)流传递及耦合系数的影响
        6.1.3 温度变化对(火用)流场影响因子的影响
    6.2 出站压力对(火用)流的影响机制
        6.2.1 压力变化对管道(火用)流密度的影响
        6.2.2 压力变化对(火用)流传递及耦合系数的影响
        6.2.3 压力变化对(火用)流场影响因子的影响
    6.3 管输流量对(火用)流的影响机制
        6.3.1 流量变化对管道(火用)流密度的影响
        6.3.2 流量变化对(火用)流传递与耦合系数的影响
        6.3.3 流量变化对(火用)流场影响因子的影响
    6.4 保温层厚度对(火用)流的影响机制
        6.4.1 厚度变化对管道(火用)流密度的影响
        6.4.2 厚度变化对(火用)流传递与耦合系数的影响
        6.4.3 厚度变化对(火用)流场影响因子的影响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文章目录
致谢

(5)沿海增养殖水域的水动力与溶解氧传输数学模型及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沿海地区人口和产业布局密度升高,环境容量下降
        1.1.2 陆海统筹,加强海洋环境监管与保护
        1.1.3 加强海洋养殖水文环境研究,升级改造海洋增养殖发展模式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沿海增养殖水域时均流速垂向剖面分布研究进展
        1.2.2 养殖池强制环流水动力及溶解氧传输研究进展
        1.2.3 目前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思路
    1.4 研究内容
第二章 水动力与溶解氧传输数学模型理论基础
    2.1 关于水环境数学模型的思考
        2.1.1 水环境数学模型概述
        2.1.2 水环境数学模型创新的认识论思考
        2.1.3 水环境数学模型创新的方法论思考
    2.2 流场及物质输运控制方程
        2.2.1 非恒定流物质输运问题的守恒形式基本方程
        2.2.2 流场中组分传输的控制方程
    2.3 湍流模型
        2.3.1 雷诺方程及速度表达
        2.3.2 雷诺应力湍流模型
        2.3.3 涡黏湍流模型
        2.3.4 湍流数值模拟方法
    2.4 对流强化传质的场协同原理
        2.4.1 稳态场传质场协同基本原理
        2.4.2 瞬态传质场协同基本原理
        2.4.3 质量积耗散极值原理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湍流时均流速与悬移质浓度垂向剖面分布模型研究
    3.1 流速垂向剖面分布经典模型
        3.1.1 层流剪切流的流速垂向剖面分布模型
        3.1.2 湍流剪切流的流速垂向剖面分布经典模型
    3.2 湍流脉动的全流域传输假设
    3.3 湍流时均流速垂向剖面分布模型
        3.3.1 模型建立
        3.3.2 模型特性分析
        3.3.3 模型验证
    3.4 海岸河口悬浮物浓度分布模型及验证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养殖池强制环流特性实验研究
    4.1 海岸带高位池养殖及增氧设施
        4.1.1 水池定义的讨论与分类
        4.1.2 增氧设备的基本功能与分类
    4.2 物理模型实验
        4.2.1 实验平台、仪器与造流方法
        4.2.2 研究内容与方法
        4.2.2 实验步骤与数据处理
        4.2.3 实验结果与结论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养殖池强制环流流速过程特性数值模拟研究
    5.1 曝气技术分类与性能比较
    5.2 三维环流过程特性研究
        5.2.1 数学模型
        5.2.2 三维环流模拟
        5.2.3 流场过程特性
        5.2.4 关于流场过程特性的讨论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养殖池溶解氧传输特性数值模拟研究
    6.1 数学模型及其求解步骤
        6.1.1 数学模型
        6.1.2 求解步骤
    6.2 矩形养殖池的溶解氧传输数值模拟及特性
        6.2.1 几何模型与计算参数
        6.2.2 数值模拟
        6.2.3 溶解氧传输特性
    6.3 狭长形养殖池溶解氧传输数值模拟及特性
        6.3.1 几何模型
        6.3.2 数值模拟
        6.3.3 溶解氧传输特性
    6.4 强化机制与增氧机布置原则
    6.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1)研究工作总结
    (2)研究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6)顺逆流换热优化的熵产悖论及其热力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从边界层理论到场协同
        1.1.1 流动边界层与强化传热
        1.1.2 对流换热的场协同原理
    1.2 基于强化传热的换热器优化理论
        1.2.1 场协同与换热器优化
        1.2.2 最小熵产化与换热器优化
        1.2.3 积耗散极值与换热器优化
    1.3 经典热力学与熵产悖论
        1.3.1 孤立系统的有序化与热力学耦合
        1.3.2 换热器优化中的熵产悖论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
第2章 对流换热的场协同原理
    2.1 场协同原理的提出
    2.2 对流传热的场协同分析
    2.4 场协同理论的局限性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换热器设计的基本方法
    3.1 传热过程的热阻分析
    3.2 对数平均温差法
    3.3 效能 -传热单元数法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换热器的优化及熵产悖论
    4.1 基于熵产最小原理的换热器优化
    4.2 基于积耗散极值原理的换热器优化
    4.3 换热器的熵产悖论与优化模型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流动换热强化的热力学机制及其对熵产悖论的解释
    5.1 线性非平衡态热力学的熵产率方程
    5.2 孤立系统内两个热力学过程之间的交叉原理
    5.3 对流换热的散度描述
    5.4 场协同及热力学耦合机制的散度分析
    5.5 换热器的热力学分析
    5.6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7)热交叉现象广义场协同与热力学耦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自然界的热交叉现象
        1.1.1 热质交叉现象与流动换热强化
        1.1.2 热电交叉现象
        1.1.3 热磁交叉现象
    1.2 孤立系统中的有序化与非自发过程
        1.2.1 生命系统的有序化
        1.2.2 非生命系统的有序化
        1.2.3 有序化结构的形成及其动力学条件
    1.3 孤立系统中的非自发过程与热力学耦合
    1.4 热交叉现象中面临的理论问题
    1.5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第2章 热交叉作用广义场协同与热力学耦合的相位描述
    2.1 孤立系统中的有序化与非自发过程
    2.2 Onsager倒易关系与系统涨落
    2.3 非平衡态热力学稳定性与有序化的非线性特征
        2.3.1 线性区域的热力学稳定性
        2.3.2 非线性区域的热力学稳定性
        2.3.3 非线性过程熵产率的线性表述
    2.4 线性非平衡态熵产率方程的全相位拓展
    2.5 基于最小熵产原理的广义场协同与热力学耦合
    2.6 能量传递转换的相位特征
    2.7 小结
第3章 热交叉的热力学耦合模式及广义Carnot定理
    3.1 边界热流的散度描述
    3.2 热交叉的全相位熵产率方程
    3.3 热力学耦合模式及广义Carnot定理
    3.4 几种热交叉效应及其解释
        3.4.1 热化学效应
        3.4.2 热磁效应
        3.4.3 热质交叉的温升效应
    3.5 小结
第4章 流动换热过程的热质交叉效应及其热力学原理
    4.1 流动换热的热流散度方程
    4.2 流动换热强化的广义场协同及热力学耦合分析
    4.3 流动换热强化的最小熵产原理
    4.4 顺逆流换热过程的热力学分析
        4.4.1 顺流换热的广义场协同与热力学耦合
        4.4.2 逆流换热的广义场协同与热力学耦合
    4.5 小结
第5章 地幔对流的热质交叉效应及其在广义位势能空间的描述
    5.1 地幔对流
    5.2 广义位势能空间的传递及转换原理
        5.2.1 广义位势能空间广延量的传递
        5.2.2 广义位势能空间热交叉过程的表述
    5.3 地幔对流的热力学分析
        5.3.1 地幔对流的能量方程
        5.3.2 地幔对流诱发地震的热力学解释
    5.4 小结
第6章 热电与热磁交叉效应的广义场协同与热力学耦合
    6.1 热磁交叉效应的热力学分析
        6.1.1 基于状态方程的热磁交叉效应分析
        6.1.2 热磁交叉效应的热力学耦合原理
    6.2 热电交叉效应的热力学分析
        6.2.1 基于唯象方程的热电交叉效应分析
        6.2.2 热电交叉效应的广义场协同与热力学耦合
    6.3 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8)基于场协同理论的重力式热管新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现有重力式热管内部传热性能
    1.1 场协同理论
    1.2 重力式热管的携带极限
    1.3 重力式热管传热性能分析
    1.4 带锥度的内螺旋扰流件的锥角和升角
        1.4.1 实验室测定
        1.4.2 理论计算
2 新式热管的结构设计
3 数值计算分析
4 结论

(9)场协同理论应用于强化换热技术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场协同原理的含义
2 场协同理论应用于无源强化技术
3 场协同理论应用于有源强化技术
4 场协同理论应用于复合强化技术
5 场协同理论应用于分析质传递过程
6 总结

(10)微粒捕集器复合再生与场协同机理辨析及优化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柴油车尾气排放微粒 PM 成分与形成机理
    1.3 汽车排放法规及其发展
    1.4 柴油机微粒排放控制技术
        1.4.1 碳烟微粒 PM 排放前控制技术
        1.4.2 碳烟微粒 PM 排放后控制技术
    1.5 微粒捕集器再生技术
        1.5.1 微粒捕集器 PM 捕集机理
        1.5.2 微粒捕集器过滤体材料
        1.5.3 微粒捕集器再生技术
    1.6 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技术概述
        1.6.1 汽车尾气催化剂技术研究现状
        1.6.2 铈锰基催化剂技术研究现状
        1.6.3 碳烟微粒净化催化剂的添加技术
    1.7 微粒捕集器过滤体再生性能研究现状
        1.7.1 微粒捕集器过滤体单一再生研究现状
        1.7.2 微粒捕集器过滤体复合再生研究现状
    1.8 场协同理论和应用概述
        1.8.1 场协同理论研究现状
        1.8.2 场协同理论应用研究现状
    1.9 课题来源与研究内容
第2章 基于铈-锰基催化剂的微粒捕集器微粒燃烧特性研究
    2.1 基于铈-锰基的燃油复合催化剂的催化机理与应用
        2.1.1 燃油催化剂在净化汽车尾气排放中的应用
        2.1.2 氧化铈催化剂的结构及储放氧性能
        2.1.3 铈-锰基复合催化剂的催化机理
    2.2 铈-锰基复合催化剂物性分析
        2.2.1 铈-锰基复合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2.2.2 铈-锰基复合催化剂的表征
        2.2.3 铈-锰基复合催化剂物相成分分析
        2.2.4 铈-锰基复合催化剂氧化性能分析
        2.2.5 铈-锰基复合催化剂还原性能分析
    2.3 基于铈-锰基催化剂的微粒捕集器微粒燃烧特性分析
        2.3.1 微粒捕集器计算模型
        2.3.2 实验方法与设备
        2.3.3 铈-锰基催化剂质量浓度对微粒燃点温度影响分析
        2.3.4 铈-锰基催化剂浓度活性分析与评价
        2.3.5 铈-锰基催化剂对微粒捕集器再生特性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柴油机微粒捕集器复合再生过程场协同分析
    3.1 柴油机微粒捕集器三维瞬态复合再生模型
        3.1.1 柴油机微粒捕集器复合再生原理及假设
        3.1.2 柴油机微粒捕集器三维瞬态复合再生数学模型
        3.1.3 柴油机微粒捕集器复合再生过程燃烧模型
    3.2 柴油机微粒捕集器复合再生场协同数学模型
    3.3 柴油机微粒捕集器复合再生性能仿真及其分析
        3.3.1 复合再生性能仿真模型建立及求解条件确定
        3.3.2 实验验证与分析
        3.3.3 复合再生燃烧过程性能特性分析
    3.4 柴油机微粒捕集器复合再生过程场协同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微粒捕集器复合再生性能影响因素分析
    4.1 微粒捕集器复合再生影响因素模糊灰色关联分析模型
        4.1.1 微粒捕集器复合再生特性指标
        4.1.2 模糊灰色关联分析模型
        4.1.3 模糊灰色关联分析模型验证
    4.2 基于模糊灰色关联的微粒捕集器复合再生影响因素分析模型应用
    4.3 微粒捕集器复合再生影响因素模糊向量综合评价
        4.3.1 模糊灰色关联差异度影响效能指标
        4.3.2 模糊互反判断矩阵和权重集的确定
        4.3.3 综合评价指标的加权集合
        4.3.4 微粒捕集器复合再生影响因素模糊向量综合评价应用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微粒捕集器铈-锰基催化剂和微波复合再生终点预报研究
    5.1 微粒捕集器复合再生时间模糊变权重 FLNN 预测模型
        5.1.1 复合再生时间影响因素及其规律
        5.1.2 复合再生时间模糊变权重 FLNN 预测模型建立
    5.2 微粒捕集器复合再生时间模糊变权重 FLNN 预测模型应用
        5.2.1 复合再生时间 FLNN 模型拟合的充要条件分析
        5.2.2 结果分析
        5.2.3 复合再生终点预报实验验证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微粒捕集器复合再生过程微波能量消耗最优控制
    6.1 泛函分析方法概述
        6.1.1 基本概念和基本性质
        6.1.2 泛函取得极值的必要条件
    6.2 微粒捕集器复合再生过程微波能量消耗最优化模型
        6.2.1 微粒捕集器复合再生过程加热阶段微波能量消耗最优化模型
        6.2.3 微粒捕集器复合再生过程燃烧阶段微波能量消耗最优化模型
    6.3 微粒捕集器复合再生过程微波能量消耗量最优控制应用
        6.3.1 微粒捕集器复合再生过程微波能量消耗量全局最优化
        6.3.2 微粒捕集器复合再生过程微波能量消耗量最优控制实现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研究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和专着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所参与的课题研究
致谢

四、强化对流传热场协同唯象机制及其控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场协同原理的板式换热器的传热性能数值研究[D]. 舒思未. 大连海事大学, 2020
  • [2]电场强化换热管对流传热场协同分析[D]. 王群. 东北电力大学, 2020(01)
  • [3]不可逆过程广义热力学动态优化研究进展[J]. 陈林根,夏少军. 中国科学:技术科学, 2019(09)
  • [4]含蜡原油管输过程能流与(火用)流的线性不可逆唯象特性研究[D]. 郑安博. 东北石油大学, 2019(01)
  • [5]沿海增养殖水域的水动力与溶解氧传输数学模型及特性研究[D]. 吴光林.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6]顺逆流换热优化的熵产悖论及其热力学分析[D]. 郭丹丹. 兰州理工大学, 2016(01)
  • [7]热交叉现象广义场协同与热力学耦合[D]. 卢小平. 兰州理工大学, 2016(12)
  • [8]基于场协同理论的重力式热管新设计[J]. 孙学敏,宋文武,刘育,田超超. 热能动力工程, 2014(06)
  • [9]场协同理论应用于强化换热技术的研究进展[J]. 杨虹,宣永梅. 洁净与空调技术, 2014(02)
  • [10]微粒捕集器复合再生与场协同机理辨析及优化控制研究[D]. 左青松. 湖南大学, 2014(09)

标签:;  ;  ;  ;  ;  

增强对流换热场协同唯象机理及其控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