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美化情境的营造

浅谈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美化情境的营造

一、浅谈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审美化情境的创设(论文文献综述)

夏安琪[1](2021)在《基于生活审美化理念的小学美术教学实践研究》文中提出

师丽俊[2](2021)在《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的审美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全球汉语热的传递以及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汉语逐渐成为在全世界更为通用的语言。本论文从审美化教学的概念入手,将审美化教学与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相结合,分析审美化教学各个要素在汉语口语课堂教学中的具体体现,旨在通过审美化途径促进口语教学质量的提高,提升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在对对外汉语口语教学审美化的相关理论思考的基础上,初步提出了对外汉语口语教学审美化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路径。本文从审美化教学的理论分析着手,对审美化教学的内涵、特点、原则、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审美路径等审美化教学各个要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探究其在对外汉语口语教学中的具体体现。从汉语口语的形式美与内容美两个角度深入分析了汉语口语语音之美、词汇对称美以及意蕴美等诸多方面。充分运用教师自身审美化、审美导入、形象展示、意蕴暗示、美感体验以及审美发现等多种审美资源及其展示和运用,并结合具体的审美化口语教学案例为例分析,通过调查问卷和实地访谈的方式收集教学效果的反馈信息,以探究审美化教学在口语教学中实施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在反馈信息中分析实施的优势和不足,反思不足之处及其产生的原因,提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具体建议。研究认为,审美化教学实践在对外汉语口语教学中能收到显着的教学效果。具体体现为:汉语口语之美达到了形式美与内容美的高度统一;形象展示、意蕴暗示、美感体验以及审美发现等方法在对外汉语口语教学中能够收到显着的教学效果;在对外汉语口语教学中融入审美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马洋[3](2021)在《化学绘本的开发及其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当今社会发展迅猛,新时代提出了新要求,即提高全体国民素质和人才培养质量,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面对新的机遇与挑战,绘本教学要在基础教育中发挥积极作用。绘本一直被视为幼儿阅读的首选,对建构精神世界有重要作用。随着绘本的发展,绘本的受众扩展到高年级学生甚至成人。知识型绘本的出现更是引起了学生和教师的关注,目前的应用研究主要停留在幼儿和小学阶段,收效甚佳,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助于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高中阶段化学学习难度增大,让很多学生无法适应,导致学习兴趣降低,学习效果下降,本研究尝试将绘本引入高中化学教学。研究的第一个难点也是研究的创新之处,即化学绘本的开发。本研究采用文献分析法、实践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访谈调查法开展研究工作,具体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对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内容及方法作了介绍,利用文献分析法对绘本、绘本教学、美育等内容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作了梳理。第二部分是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对化学绘本、化学绘本教学、美育、化学美育作了概念界定,介绍了理论基础:双重编码理论、审美心理结构以及高中生心理特点。第三部分是研究设计与实施,结合教学实际,选取人教版必修2中与化学史相关的内容,自主开发适用于高中化学教学的化学绘本,以两种方式在高一开展实践教学:化学绘本融入课堂全程的整节课式化学绘本教学、化学绘本应用于某些教学环节的片段式化学绘本教学,并且此过程中学生需要创作故事、模型、化学绘本以进行审美模仿和审美表现。实践教学前后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第四部分是实践效果分析,对问卷和访谈调查的数据、学生自创作品、学习成绩进行分析,探究化学绘本教学对学生学习兴趣、化学美育、学业成绩的影响情况。研究发现化学绘本教学受到学生的喜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化学美育培养有一定帮助,提升了学生的化学成绩。第五部分是研究结论与展望,本研究自主开发的化学绘本适用于现在的高中生,鼓励中学教师深入挖掘素材,自主开发绘本;化学绘本教学是一种有趣的化学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的化学学习;化学绘本教学对学生化学美育的培养有一定帮助,但效果不显着,还需深入研究。自主开发化学绘本并将其引入高中化学课堂是有益的尝试,不仅有助于学生的学习,而且有助于学生审美观、文化观的建构,为高中化学教学提供了新的视角,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持续推广。

孟翀[4](2021)在《整合技术视角下小学语文教师教学反思的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教师作为教育变革的核心参与者,是确保教育质量的中坚力量。围绕为什么培养教师,培养什么样的教师,如何培养教师等课题的研究方兴未艾,一直贯穿教育教学变革的始终。教师反思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也逐渐成为广大教育决策者、管理者以及一线教师关注教师发展的重要问题。信息技术作为新兴的学科领域,正以惊人的速度不断地融入到教师教育当中,为教师队伍建设提供助力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信息技术对教师教育的影响,已经由早期的配合者、支持者角色转变为教师教育的参与者,并逐步走进教师教育的课程教学的内核,成为当前教师教育变革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整合技术视角下的教师应该怎样进行教学反思?整合技术视角下教师教学反思的影响因素有哪些?成为教师教育领域研究的重要议题,特别是整合技术视角下教师教学反思的影响因素研究,对教师个体的专业成长至关重要。有鉴于此,本研究利用信息技术领域内的技术接受与使用模型、教师反思性教学理论以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理论,构建了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影响因素的理论框架,采用量化与质化相结合的混合研究方法,来探索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的影响因素以及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并提出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发展的有效策略与发展建议。研究发现,第一,为了预先掌握与呈现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发展现状,为后续质化的个案研究以及实证验证提供坚实的现实基础。研究根据相关理论,确定了整合技术视角下小学语文教师教学反思发展的实践、认知、情感、元认知、批判以及道德等六个方面的维度,利用李克特五级量表问卷法收集样本原始数据,采用SPSS 22.0中的独立样本T检验(Independent samples T-test)和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的数据分析方法,来反映小学语文教师教学反思的整体发展水平。研究结果表明,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整体发展水平并不理想,在性别属性、年龄、学历背景、教龄、工作职称等方面存在显着差异。为后续质化的个案研究以及实证验证提供了坚实的现实基础。第二,因为具体教学情境的不确定性,以及教师教学反思行为的不稳定性,本研究离不开具体的课堂教学情境与教学中具体的教学决策。因此,研究根据样本的水平将总样本分为低等水平组、中等水平组以及高等水平组,在分组基础上选择了教师M、N以及O三个个案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深度访谈法、非参与式课堂教学观察法、生活史分析相融合的研究方法收集数据,采用扎根理论的开放性编码、主轴性编码及选择性编码三阶段理论,凝练与归纳了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影响因素的核心类属与次级类属,确定了内部影响因素、外部影响因素和过程影响因素,并深度描绘影响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影响相关因素的本质内涵,以及确定相关影响因素之间定性结构关系。为后续量化实证研究奠定了基础。第三,本研究在前期理论框架建构与个案研究相关结论基础上,建构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影响因素理论假设,设计调查问卷进行测量,同样选择个案的样本总量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基于偏最小二乘法的结构方程模型(PLS-SEM)和基于协方差的结构方程模型(CB-SEM)相结合的模型法进行实证研究,确定了内部影响因素、外部影响因素和过程影响因素之间的定量结构关系。最后,本研究综合考量个案研究的质化结论与问卷调查法的量化研究结构,以及影响因素的定性结构关系与量化结构关系的相关研究结论,从教师教学反思发展的文化根基、实践范式、发展逻辑、平台建设、监控体系建设等方面,提出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能力发展的建议。同时,针对实施中存在的争议或问题,并结合本研究从学科环境创设、信息技术课程培训、保障措施等提出优化策略。

岳晓林[5](2021)在《发现学习理论在小学高段诗歌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小学高段的诗歌阅读教学存在效率低下等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以发现学习理论为指导,建构了小学高段诗歌阅读教学的相关理性认识。在明确小学高段诗歌阅读教学现状的基础上,从目标设计、实施、评价和保障四个方面,探究在小学高段诗歌阅读教学中应用发现学习理论的有效策略,以培养学生在诗歌阅读中的发现学习能力,提高小学高段诗歌阅读教学效益。本文分四章论述发现学习理论在小学高段诗歌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第一章是绪论,主要阐述了研究意义、相关概念界定、研究综述、研究目标与内容以及研究方法。第二章,旨在建构小学高段诗歌阅读教学中应用发现学习理论的认识框架。基于发现学习理论的主要内容、实践模式与教学要求,明确小学高段诗歌阅读教学中应用发现学习理论的特点,包括阅读诗歌文本的主动性、诗歌形象思维的启发性、提取诗歌信息的有效性、发现阅读过程的探究性等。在此基础上,提出小学高段诗歌阅读教学应用发现学习理论的要求,形成小学高段诗歌阅读教学应用发现学习理论的思路。第三章,旨在通过小学高段诗歌阅读教学中应用发现学习理论的现状调查,从教师和学生角度,围绕教师的理论认知、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情况编制了师生问卷调查表。通过总结与分析,主要有以下原因:教育理念滞后、教学形式过度、师生定位不准、教师对发现学习过程的指导不足和学生的发现学习意识与能力薄弱等。第四章,旨在提出小学高段诗歌阅读教学应用发现学习理论的主要策略。首先,结合课标、教材的要求,完善目标设计策略。其次,根据发现学习理论的主要内容,提出具体实施策略。再其次,围绕教师和学生,形成评价策略。最后,为发现学习提供实施条件,优化保障策略。

汪玲[6](2021)在《具身认知视域下初中语文词语教学研究》文中认为语言文字承担着交际和信息传递的重要责任,是人类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词语是语言的基本构成单位,承担了大部分的语义传递功能,对于语文课程教学意义重大。《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明确阐述了针对各学段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在初中语文词语教学方面也有相关表述,如“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等,但通过梳理相关文献,发现初中阶段的词语教学实践难点较多,词语教学目标难以完成。具身认知理论作为第二代认知科学的代表逐渐受到研究者们的关注,它指出认知是身体、环境以及二者交互作用的结果。该理论认为,人类的语言表达在认知基础上逐渐概念化和范畴化,最终产生词汇。换言之,词汇的建构和认知带有“具身”和“隐喻”特性。具身认知理论视野下的词语特性为初中语文词语教学提供了新思路。论文由以下三部分组成:第一章,绪论部分。从初中语文词语教学的现状和具身认知研究在教学领域的发展两方面阐述了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阐述具身认知的理论基础并对相关概念作出明确界定,对研究目标与内容作了具体说明。第二至六章,正文部分。首先,分别从课程、教材、教学层面对初中语文词语教学相关情况进行概述,并通过学生问卷、教师访谈等方法调查初中语文词语教学现状,在此基础上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其次,研究从理论关系与实践指导两方面阐述具身认知理论指导初中语文词语教学的立论依据;然后针对目前初中语文词语教学存在的问题,深入探讨具身认知视域下初中语文词语教学的特点及原则,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有效的教学策略;最后,研究以初中语文部编版教材七年级上册《秋天的怀念》为例,在具身认知理论指导下对其词语教学进行设计,并在L中学选择两个班级分别作为实验班和对照班实施教学,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对具身认知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语文词语教学设计以及效果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研究进行反思。第七章,结语部分。此部分对研究完成的主要工作进行梳理总结,指出研究的不足之处,并为后续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向。

毛蓉晨[7](2021)在《英文歌曲对小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14年教育部制定并颁布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文件中提出“教育部将组织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而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以及社会参与这三个方面。因此,国家致力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提倡多学科融合,在划分不同学科的同时又淡化了学科与学科之间的界线,以求让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而英文歌曲具有丰富的人文底蕴,契合了核心素养中的文化基础方面;其次,歌曲具有趣味性和音乐特色,因而受到广泛的关注。英文歌曲在英语课堂的运用,体现了英语学科和音乐学科的有机融合,以求学生获得更多维的发展。本研究选择英文歌曲作为研究对象,围绕英文歌曲对小学生英语课堂的实际影响这一方向进行深入探究。笔者先以《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对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英文歌曲的要求为依据,划分五个维度,编制教师和学生问卷,对英文歌曲在小学中的现状进行初步了解和调查。再以译林版小学英语教材为参照,深度剖析教材内容和课文主题思想;并结合小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和身心发展程度,精心选取英文歌曲,设计英文歌曲教学活动,并进行进行实践探索和案例研究。最后,笔者以两个五年级班级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实验研究。通过实验,以求探究英文歌曲对小学生产生的实际影响。研究主要结论:一是师生问卷发现:教师认为英文歌曲对于小学生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的作用是均衡的;而小学生认为英文歌曲的作用对五个维度的作用存在差异,其中对文化意识的作用是微弱的。二是根据问卷调查发现的的问题,笔者对教材内容和歌曲内容进行剖析,发现歌曲中存在的内容和知识是丰富的:大量的语言块、多样的语境、生动的情感、各种词汇和语法结构以及丰富的西方文化知识和背景等等。三是对英文歌曲的实际运用,探究其对小学生的影响:首先是对听力的影响;其次是对说的影响,体现在语音语调方面;最后是对文化知识的影响,丰富小学生对西方文化的认识以及思考中西文化的异同。此外,英文歌曲对小学生还有隐性影响,如:审美能力等。本研究的调查和实验对象受区域限制,取样范围具有一定局限性,实践案例可能不具有推广性。但是,本研究期望通过实验和教学案例,能为英语教学改革实践带来新的探索,能为人们思考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师生互动的英语课堂形式,带来一定的借鉴与启发。

史册[8](2020)在《智慧学习环境下教育戏剧课程对师范生教师专业素质提升的实证研究》文中指出教师作为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不仅是教育现代性的标志,也是教育现代化的基石,更是教育领域的重中之重。育人由育师始,教师教育是教育事业的母机,党和国家对教师工作历来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教师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并要求对这项工作要从战略高度来认识,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的工作来抓。在我国教育进入加速发展的今天,培育、塑造出众多杰出教师,努力使全体教师的综合素质,特别是教师专业素质得以提升已刻不容缓。“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已被列入教育现代化十大战略之中,这一政策文本的靶向性为未来教师培养与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高素质的培养塑造亟需与时代精神进行关联性思考,未来教师不仅是工具性问题的解决者,更是向真、向善、向美的引领者;不仅需要具备教学技能、知识体系等教学素质,更需要具备审美、心理等教师专业素质。从某种意义上,审美素质、心理素质和教学素质等教师专业素质将成为人工智能时代教师最后的“杀手锏”。教师的专业素质培养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设进程,是“国家综合实力之所系,全民族素质之所系”。而目前师范院校中师范生的教师专业素质培养存在诸多短板,培养理念、内容和培养方式亟待变革。教育戏剧作为教师专业素质提升的教学内容和方法,面向师范生开展课程设计与实践是教师教育的创新。20世纪初进入中国的教育戏剧在英美等国家已有近百年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的历史。教育戏剧运用戏剧的手段与方法,结合学习者特点及学习环境特征,选择相应的教学习式,通过情境设立、即兴表演、模仿游戏、角色扮演等教学方式,以个性化学习、讨论式学习、反思式学习等学习方式塑造、促进学习者心理、审美和教学等方面素质的提升,一直受到国内外教育工作者和应用戏剧研究者的推崇。在智慧学习环境下开展教育戏剧实践,符合对未来教师教育培养要求,教师教育与教育信息化的有机融合也正是智慧教育的题中应有之意。智慧学习的理念引领信息时代高阶学习由数字学习环境进入智慧学习环境,使智慧学习环境成为智慧学习的基本依托。师范生是未来教师的主要组成部分,他们和同龄人一道被称为“数字原住民”,是在网络时代成长起来的一代人,生活与学习无时不被数字技术所包围,选择智慧学习环境符合师范生对学习方式选择的天然诉求。我国高校智慧教室建设速度与水平也为智慧学习环境的提供创造了可能。智慧教室作为支撑学习发生的重要场所,从资源、方式、方法各个方面都将对“学与教”形成冲击和产生新鲜感。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有利于形成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方案,并实时捕捉学生的学习信息,以形成科学分析,进而改进教学,使教育戏剧教学更有效、更精准地服务于师范生教师专业素质的提升。本研究根据以往教师专业素质的研究和教育戏剧教学自身的特点,界定本研究的教师专业素质模型,将教师专业素质分为心理素质、审美素质和教学素质三个维度。以智慧教室为学习环境,以师范生为研究对象,以教育戏剧为研究手段,以提升教师专业素质中的审美素质、心理素质和教学素质为研究目的,促使教师专业素质生成过程中始终富于生机勃勃的求真意识、向善意识和审美意识,为教师专业素质培养提供关照,最终赋予智能时代教师的价值与尊严以新的内涵。论文基于教育戏剧干预教师专业素质提升的研究背景,在分析了信息技术、课程整合等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基于ARCS理论、ADDIE理论,对应智慧学习环境下进行教育戏剧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对师范生的教师专业素质提升进行实证研究。通过数据收集、T检验的数据分析进行量化研究之后,再通过视频分析和教育叙事等研究方法对智慧学习环境下教育戏剧对师范生教师专业素质干预活动进行质化研究。研究发现,智慧学习环境为教育戏剧的实施提供了有效的情境保证和学习资源,并基于量化与质化的研究得出在智慧学习环境下教育戏剧对师范生教师专业素质中的积极乐观、情绪稳定的心理素质,审美设计的审美素质,以学定教、应对策略的教学素质的提升产生了积极作用,拓展了师范生培养的方式和场域,并在实证研究结论基础上,总结提炼了有效提升教师专业素质的教育戏剧应用策略。

林清芝[9](2020)在《高中语文古诗词审美化教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优美的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它以优美的语言,灵动的形象、丰富的意蕴流传千年,深深地植根于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中华儿女代代相传的文化基因。因此,古典诗词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陶冶学生情操、塑造高尚人格,激发审美兴趣与提高审美鉴赏能力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的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还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尝试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当前古诗词教学存在的问题,梳理人教版教材中古诗词的篇目,深入挖掘其蕴含的审美因素,尝试从审美的角度切入来探讨古诗词教学。希望能够为进一步加强语文核心素养在学科中的落实与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提供参考意见。本论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部分。首先叙述了研究缘起,主要是基于目前基础教育改革的要求和笔者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的思考。其次,阐述了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再次,对审美化教学研究和古诗词审美化教学研究进行了文献综述。最后说明本文的三种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为高中语文古诗词审美化教学概述。首先对有关审美化教学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并对审美化教学的特点和功能进行概述。第三部分为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问题及归因。笔者通过对菏泽市巨野县地区的三所高中进行问卷调查以及对古诗词课堂的观察,发现目前的古诗词教学还存在教师教学以学科知识为主,忽视审美目标;教学内容“套路化”;教学方法陈旧;教学评价单一;学生自主理解诗词的能力较低以及缺乏审美兴趣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对问题进行了归因。第四部分为审美化教学的依据。该部分以人教版教材为例整理出古诗词在教材中的分布情况以及古诗词篇目的编写特点,在此基础上深入挖掘诗词中的审美特质,梳理出古诗词审美化教学的四大依据:语言美、意象美、意境美、情感美。第五部分为高中语文古诗词审美化教学的策略部分。笔者主要从观念的树立,古诗词课前准备的审美设计和课堂教学的审美设计三个方面出发,结合古诗词教学存在的问题给出具体的教学策略。

高天娇[10](2020)在《初中地理课程美学资源的挖掘及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迫切需要统筹提出各学段各学科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着力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审美情趣。《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设定上,确立了“增强对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好奇心,提高学习地理的兴趣以及对地理环境的审美情趣”。而地理学科是一门兼有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性质的基础学科,蕴含着丰富的地理课程美学资源,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这些都要求初中地理教师要格外重视在实践中挖掘初中地理课程美学资源。本文以初中地理课程美学资源的挖掘为主题,主要阐述如何在教学实践中挖掘地理课程美学资源。通过文献资料法归纳出初中地理课程美学资源的内涵、分类和特点,分析了挖掘初中地理课程美学资源的必要性和理论基础;通过教师问卷调查法对初中地理课程美学资源的挖掘现状进行了调查,并运用SPSS数据分析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出目前初中地理课程美学资源挖掘现状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最后,运用教育叙事法,依据自身多年的初中地理教学经验,明确了初中地理课程美学资源的挖掘及实践的原则,并从教师、学生、挖掘的深度以及挖掘的条件几方面出发,提出了初中地理课程美学资源的挖掘及实践对策,并且详细地列举出初中地理四册教材中的地理课程美学资源体系。本文充分发挥笔者作为初中一线地理教师的便利条件,根据自身多年的初中地理教学经验,运用教育叙事法,对论文的大部分进行了实例阐述,有理有据,说服力强;并对初中地理四册教材中可挖掘的显性的和隐性的美学资源进行了详细、系统地归纳,对广大一线教师挖掘初中地理课程美学资源具有借鉴价值。

二、浅谈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审美化情境的创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审美化情境的创设(论文提纲范文)

(2)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的审美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
    1.5 审美化教学相关理论
        1.5.1 审美化教学的教育心理学基础
        1.5.2 审美化教学的生理学基础
        1.5.3 美感理论的借鉴
第二章 审美化教学的内涵、特征和实施路径
    2.1 审美化教学的基本内涵
    2.2 审美化教学的特点
        2.2.1 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2.2.2 实效性与审美性的统一
        2.2.3 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
    2.3 审美化教学的原则
    2.4 教学的审美化路径
        2.4.1 教学因素的审美转化
        2.4.2 教学过程的审美转化
        2.4.3 教学主体审美关系的建构
第三章 汉语口语教学的审美因素分析
    3.1 汉语口语的形式美
        3.1.1 汉语口语的语音美
        3.1.2 汉语口语词汇的对称美
    3.2 汉语口语的内容美
        3.2.1 汉语口语的含蓄美
        3.2.2 汉语口语词汇的具象性
        3.2.3 汉语口语的意蕴美
第四章 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的审美化实践
    4.1 教师自身的审美价值
        4.1.1 树立正确的审美教育理念
        4.1.2 提升教师的审美素养
    4.2 教学过程的审美化
        4.2.1 优选教学媒体,进行课堂导入
        4.2.2 运用审美化教学方法开展教学
        4.2.3 第二课堂作业布置的审美化设计
第五章 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的审美化设计
    5.1 审美化教案设计
        5.1.1 课前分析
        5.1.2 《旅游》教案教学实施
    5.2 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的审美化评估与建议
        5.2.1 问卷调查
        5.2.2 实地访谈
        5.2.3 教学效果
        5.2.4 教学建议
第六章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对外汉语口语课堂教学审美化调查
附录2 学生访谈分布表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3)化学绘本的开发及其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及思路
    1.5 研究方法
2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2 研究理论
3 研究设计与实施
    3.1 研究设计
    3.2 开发化学绘本
    3.3 应用化学绘本
4 实践效果分析
    4.1 对学习兴趣影响分析
    4.2 对化学美育影响分析
    4.3 对学业成绩影响分析
5 研究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反思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校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4)整合技术视角下小学语文教师教学反思的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一、研究背景
        (一)教育契机:回应小学语文教学实践对信息技术的现实需要
        (二)教育旨归:适应新时代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需要
        (三)教学反思:信息时代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途径
        (四)实践基础: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深度整合的教育实践
    二、研究问题
    三、研究设计
    四、研究方法
        (一)质化研究方法
        (二)量化研究方法
    五、研究工具
    六、研究意义
        (一)研究的理论意义
        (二)研究的实践意义
    七、研究创新性与局限性
        (一)研究的创新性
        (二)研究的局限性
第二章 文献综述
    一、教师教学反思的相关研究
        (一)教师教学反思水平差异的研究
        (二)教师教学反思培养策略的研究
        (三)教师教学反思影响因素的研究
    二、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的相关研究
        (一)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适切性与匹配性的研究
        (二)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工具开发与运用的研究
    三、技术接受视角下教师专业发展的相关研究
        (一)教师采纳信息技术行为过程的研究
        (二)教师采纳信息技术影响因素的研究
        (三)教师采纳信息技术行为策略的研究
    四、研究述评
第三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基础
    一、教师教学反思核心概念的界定
        (一)小学语文教师教学反思
        (二)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
    二、教师反思性教学相关理论
        (一)反思性教学理论
        (二)教师的个人理论
        (三)教师专业发展理论
    三、技术接受相关理论
        (一)技术接受模型(TAM)及其拓展模型
        (二)技术接受和使用统一模型(UTAUT)
        (三)个人计算机使用模型(MPCU)
        (四)社会认知理论(SCT)模型
        (五)整合TAM与 TPB(C-TAM-TPB)模型
    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相关理论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阶段理论
        (二)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理论
    五、本章小结
第四章 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的影响因素理论框架构建
    一、小学语文教师教学实践与教学反思关系的理论构建
        (一)教学反思以追求教学实践合理性为核心目标
        (二)教学反思是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互动的中介力量
        (三)教学反思与教学实践的良性互动是以教师个体经验为前提的
    二、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的内部影响因素
        (一)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的绩效预期
        (二)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的困难预期
        (三)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的群体影响
        (四)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的便利条件
    三、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的过程影响因素
        (一)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的意向
        (二)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的行为
    四、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的外部影响因素
    五、本章小结
第五章 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水平现状及差异分析
    一、调查研究设计方案
        (一)研究方法与数据统计方法
        (二)问卷编制与问卷题项修订
        (三)研究场所与研究对象选择
        (四)调查问卷效度与信度检验
    二、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水平现状在不同维度的差异分析
        (一)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总体发展水平
        (二)整合技术教学反思水平在不同性别属性方面的差异比较
        (三)整合技术教学反思水平在不同年龄阶段方面的差异比较
        (四)整合技术教学反思水平在不同学历背景方面的差异比较
        (五)整合技术教学反思水平在不同教龄阶段方面的差异比较
        (六)整合技术教学反思水平在不同工作职称方面的差异比较
    三、调查研究结论
        (一)整合技术教学反思整体发展水平并不理想
        (二)整合技术教学反思水平在不同性别属性方面存在显着差异
        (三)整合技术教学反思水平在不同年龄阶段方面存在显着差异
        (四)整合技术教学反思水平在不同学历背景方面存在显着差异
        (五)整合技术教学反思水平在不同教龄阶段方面存在显着差异
        (六)整合技术教学反思水平在不同工作职称方面存在显着差异
    四、本章小结
第六章 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影响因素个案实证研究
    一、个案研究设计方案
        (一)研究个案的选择与确定
        (二)研究数据的收集与分析
        (三)三级编码结果及信息饱和度检验
        (四)研究信度、效度与伦理
    二、小学语文教师M的个案研究
        (一)行动前的反思:小学语文教师M个案的生活史追忆
        (二)行动中的反思:小学语文教师M个案的课堂教学观察
        (三)行动后的反思:小学语文教师M个案的课堂教学访谈
    三、小学语文教师N的个案研究
        (一)行动前的反思:小学语文教师N个案的生活史追忆
        (二)行动中的反思:小学语文教师N个案的课堂教学观察
        (三)行动后的反思:小学语文教师N个案的课堂教学访谈
    四、小学语文教师O的个案研究
        (一)行动前的反思:小学语文教师O个案的生活史追忆
        (二)行动中的反思:小学语文教师O个案的课堂教学观察
        (三)行动后的反思:小学语文教师O个案的课堂教学访谈
    五、个案研究结论
        (一)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的内部影响因素
        (二)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的外部影响因素
        (三)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的过程影响因素
        (四)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影响因素的结构关系
    六、本章小结
第七章 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的影响因素模型验证研究
    一、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影响因素假设模型与测量
        (一)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影响因素假设模型
        (二)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影响因素测量
    二、基于偏最小二乘法的结构方程模型验证
        (一)影响因素PLS-SEM初始模型的识别与评估
        (二)影响因素PLS-SEM修正模型的识别与评估
    三、基于协方差的结构方程模型验证
        (一)影响因素CB-SEM初始模型的识别与评估
        (二)影响因素CB-SEM修正模型的识别与评估
    四、实证研究结论
        (一)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的内部影响因素
        (二)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的外部影响因素
        (三)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的过程影响因素
    五、本章小结
第八章 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的发展策略与建议
    一、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的发展策略
        (一)创设适宜教师采纳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情境
        (二)提供更多的信息技术培训课程弱化教学困惑
        (三)提供更为健全且系统的信息技术保障措施
    二、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的发展建议
        (一)个人哲学: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能力发展的文化根基
        (二)实践批判: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能力发展的实践范式
        (三)技术知识: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能力发展的逻辑起点
        (四)虚拟共同体: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发展平台建设
        (五)技术参与监控: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的监控体系建设
第九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一、研究结论
        (一)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影响因素
        (二)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的影响因素模型
        (三)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影响因素之间的作用关系
    二、研究展望
        (一)开发更为完善的研究工具
        (二)拓展研究对象的选择范畴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发展现状调查问卷
    附录二: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行为课堂观察量表
    附录三: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课堂教学反思访谈提纲
        (一)小学语文教师M个案访谈提纲
        (二)小学语文教师N个案访谈提纲
        (三)小学语文教师O个案访谈提纲
    附录四: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5)发现学习理论在小学高段诗歌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意义
        1.1.1 有利于落实新课标对小学诗歌阅读教学的要求
        1.1.2 有利于满足小学高段学生在诗歌阅读中发展想象力的需要
        1.1.3 有利于提高小学高段学生在诗歌阅读中的发现学习能力
        1.1.4 有利于培养小学生在“发现”中传承诗歌文化的意识与能力
        1.1.5 有利于促进教师转变诗歌阅读教学观念
        1.1.6 有利于促进小学语文诗歌阅读教学方式的创新
    1.2 关键词界定
        1.2.1 发现学习理论
        1.2.2 诗歌阅读教学
        1.2.3 小学高段诗歌阅读教学
        1.2.4 应用研究
    1.3 研究综述
        1.3.1 关于发现学习理论的研究
        1.3.2 关于小学高段诗歌阅读教学的研究
        1.3.3 基于发现学习理论的小学高段诗歌阅读教学研究
    1.4 研究目标和内容
        1.4.1 明确发现学习理论应用于小学高段诗歌阅读教学的理论问题
        1.4.2 明确基于发现学习理论的小学高段诗歌阅读教学现状及其原因
        1.4.3 探索发现学习理论在小学高段诗歌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研究法
        1.5.2 个案研究法
        1.5.3 访谈法
        1.5.4 问卷调查法
2 基于发现学习理论的小学高段诗歌阅读教学的理论认知
    2.1 发现学习理论的主要内容
        2.1.1 自主学习
        2.1.2 情境学习
        2.1.3 探究学习
        2.1.4 有意义学习
    2.2 发现学习理论的实践模式与教学要求
        2.2.1 发现学习理论的实践模式
        2.2.2 发现学习理论的教学要求
    2.3 小学高段诗歌阅读教学中应用发现学习理论的特点与要求
        2.3.1 小学高段诗歌阅读教学中应用发现学习理论的特点
        2.3.2 小学高段诗歌阅读教学中应用发现学习理论的要求
    2.4 小学高段诗歌阅读教学中应用发现学习理论的思路
        2.4.1 以培养自主探究学习能力为核心
        2.4.2 通过情境学习提升学生的诗歌探究能力
        2.4.3 利用小学高段学生的想象力聚焦发现内容和方式
        2.4.4 “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相结合
3 发现学习理论视阈下小学高段诗歌阅读教学的现状与原因分析
    3.1 调查设计
        3.1.1 调查目的
        3.1.2 调查对象
        3.1.3 调查方法
        3.1.4 调查内容
    3.2 现状描述
        3.2.1 教师现状
        3.2.2 学生现状
    3.3 成因分析
        3.3.1 教师方面
        3.3.2 学生方面
4 在小学高段诗歌阅读教学中应用发现学习理论的主要策略
    4.1 目标设计策略
        4.1.1 培养学生发现意识、习惯和能力的目标设计
        4.1.2 诗歌阅读中发现学习的一般性目标设计
        4.1.3 不同类型诗歌的发现性教学目标设计
    4.2 实施策略
        4.2.1 自主诵读,品味诗歌韵律美
        4.2.2 创设情境,探究诗歌意境美
        4.2.3 探究学习,体验诗歌理趣美
        4.2.4 评价反馈,获得有意义的阅读发现
        4.2.5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迁移发现
    4.3 评价策略
        4.3.1 强化评价策略的三个特征
        4.3.2 激活评价的多元主体
        4.3.3 评价工具与方法
    4.4 保障策略
        4.4.1 学校的指导和规范策略
        4.4.2 提升教师“引导发现”的意识和能力
        4.4.3 重视学生的发现主体作用
5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发现学习理论在小学高段诗歌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现状调查(教师版)
附录二 发现学习理论在小学高段诗歌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现状调查(学生版)
致谢

(6)具身认知视域下初中语文词语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具身认知研究
        1.2.2 初中语文词语教学研究
        1.2.3 具身认知视域下语文词语教学研究
    1.3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1.3.1 具身认知
        1.3.2 教学活动
    1.4 研究目标和内容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实施方案
        1.5.1 研究方法
        1.5.2 实施方案
2 初中语文词语教学概述
    2.1 课程层面:课程标准对初中语文词语教学目标的规定
        2.1.1 教学目标的隐含性
        2.1.2 教学目标的指导性
    2.2 教材层面:初中语文教材中的词语教学内容编排特点
        2.2.1 纵向:水平、难度
        2.2.2 横向:位置、形式
    2.3 教学层面:初中语文词语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2.3.1 内容:词语教学是语文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2.3.2 学段:初中阶段的词语教学在语文课程中的作用
    2.4 初中语文词语教学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2.4.1 现状调查
        2.4.2 现状分析
        2.4.3 原因分析
3 具身认知理论指导初中语文词语教学的立论依据
    3.1 具身认知理论概述
        3.1.1 哲学基础
        3.1.2 心理学基础
        3.1.3 具身认知理论的基本主张
    3.2 具身认知理论指导初中语文词语教学的必要性
        3.2.1 理论关系上的必然联系
        3.2.2 实践指导上的积极意义
4 具身认知视域下初中语文词语教学分析
    4.1 具身认知视域下的初中语文词语教学特点
        4.1.1 在身心的共同参与中积累与建构
        4.1.2 在真实的语言情境中梳理与整合
        4.1.3 在主体的交互过程中运用与巩固
    4.2 具身认知视域下的初中语文词语教学原则
        4.2.1 具身性
        4.2.2 情境性
        4.2.3 活动性
        4.2.4 交互性
        4.2.5 生成性
5 具身认知视域下初中语文词语教学策略探讨
    5.1 唤醒身体,为情境中的活动找准核心
        5.1.1 强调身体参与,获得词语感性体验
        5.1.2 基于身体联想,把握词语丰富内涵
    5.2 创设情境,为身体参与活动提供条件
        5.2.1 创设“实感”之境,切身感知词语
        5.2.2 创设“实境”之境,置身体会词语
        5.2.3 创设“离线”之境,想象理解词语
    5.3 设计活动,为身体与情境的沟通搭桥
        5.3.1 明确活动目标,注重词语教学生成性
        5.3.2 组织活动过程,注重词语教学交互性
6 具身认知理论指导初中语文词语教学的案例分析
    6.1 具身认知理论指导初中语文词语教学案例举要
        6.1.1 《秋天的怀念》教学设计
        6.1.2 《秋天的怀念》词语教学设计
        6.1.3 《秋天的怀念》词语教学设计分析
    6.2 具身认知理论指导初中语文词语教学效果分析
        6.2.1 效果分析
        6.2.2 个人反思
7 结语
    7.1 完成的主要工作
    7.2 研究的不足与反思
    7.3 后续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7)英文歌曲对小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新时代对教育发展提出新的要求
        二、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新的要求
        三、深化课程改革对课堂教学手段提出新的要求
    第二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理论意义与价值
        三、实际意义与价值
    第三节 文献综述
        一、关于英文歌曲的国内外研究
        二、关于小学英文歌曲的国内外研究
        三、关于英文歌曲中的美学及其国内外研究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英文歌曲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现状调查
    第一节 研究问题
        一、针对教师
        二、针对学生
    第二节 调查对象
    第三节 调查设计
        一、问卷调查法
        二、师生问卷数据收集
    第四节 调查结果
        一、教师层面
        二、学生层面
第二章 英文歌曲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实践探索
    第一节 英文歌曲的教学目的
        一、帮助学生语言知识的记忆
        二、促进学生语言技能的发展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
    第二节 英文歌曲及教材的内容分析
        一、英文歌曲的内容分析
        二、教材内容的详细分析
    第三节 英文歌曲教学的设计理念
        一、密切联系教材及相关内容,促进英文歌曲教学效用
        二、加强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在英文歌曲教学中的培养
        三、善用美学情思,贯穿英文歌曲教学
        四、巧设歌曲教学活动,培养学生思维品质
        五、挖掘歌曲潜在魅力,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第四节 英文歌曲教学的实践案例
        一、In Front Of,Behind,Between歌曲教学
        二、Make New Friends歌曲教学
        三、Animals,Animals歌曲教学
        四、Hobbies歌曲教学
        五、Goodbye Song歌曲教学(节选)
        六、Jobs Song歌曲教学(节选)
        七、London Bridge Is Falling Down歌曲教学(节选)
        八、Weekend Song(节选)歌曲教学
        九、Jingle Bells歌曲教学
        十、We Wish You a Merry Christmas歌曲教学
第三章 英文歌曲对小学生英语学习的效果分析
    第一节 研究步骤
    第二节 研究变量
        一、自变量
        二、控制变量
        三、因变量
    第三节 研究对象
    第四节 研究过程
        一、前测
        二、实验研究
        三、后测
    第五节 研究结果及效果分析
        一、实验前测试结果比较分析
        二、实验后测试结果比较分析
        三、前后测中实验组得分分析
        四、前后测中对照组得分分析
        五、实验后学生访谈记录
        六、对小学生英语学习效果分析
第四章 结语
    第一节 研究结论
        一、英文歌曲能促进小学生英语学习的发展
        二、英文歌曲增强学生的审美感受
    第二节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及引发的思考
        一、本研究存在的不足
        二、本研究的改进意见
参考文献
附录A 教师问卷
附录B 学生问卷
附录C 实验前语音知识和文化测试题
附录D 实验后语音知识和文化测试题
附录E 英文歌曲教学实录
致谢

(8)智慧学习环境下教育戏剧课程对师范生教师专业素质提升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问题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内容与思路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思路
    四、研究方法
        (一)准实验研究法
        (二)问卷调查法
        (三)访谈法
        (四)视频分析法
        (五)教育叙事法
第一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教育戏剧理论及实践研究
        (一)教育戏剧的理论研究
        (二)教育戏剧的实践研究
    二、智慧学习环境下促进教师专业素质提升研究
        (一)智慧学习环境研究梳理
        (二)智慧学习环境对教师教育效果研究
    三、已有文献研究的反思
    四、本研究关于教师专业素质的解读
        (一)对素质的解读
        (二)国外对教师专业素质的相关研究
        (三)国内对教师专业素质的相关研究
        (四)本研究对教师专业素质的模型建构
第二章 核心概念和理论基础
    一、核心概念
        (一)智慧学习环境
        (二)师范生
        (三)教师专业素质
        (四)教育戏剧
    二、理论基础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理论
        (二)情境学习理论
        (三)具身认知理论
        (四)智慧教育理论
        (五)戏剧表演理论
第三章 智慧学习环境下师范生教育戏剧课程设计与实施
    一、教育戏剧课程设计的理论与模型
        (一)教育戏剧课程设计理论
        (二)教育戏剧课程设计模型
    二、教育戏剧课程的内容与结构设计
        (一)教育戏剧课程内容
        (二)教育戏剧课程结构
    三、教育戏剧课程的教学方法与评价方法设计
        (一)教育戏剧课程教学方法
        (二)教育戏剧课程评价方法
    四、智慧学习环境对教育戏剧课程的支持作用分析
        (一)智慧学习环境与教育戏剧的关联
        (二)智慧学习环境下信息技术作用机理分析
    五、教育戏剧课程的实施
        (一)课程实施准备
        (二)课程实施过程
第四章 智慧学习环境下教育戏剧课程对师范生教师专业素质提升效果的定量分析
    一、研究假设、信效度及伦理
        (一)研究假设
        (二)研究信效度以及伦理
    二、数据收集与统计
        (一)数据收集种类设置
        (二)问卷收集与统计
        (三)被试人口社会学特征
    三、教育戏剧干预效果定量分析
        (一)被试教师专业素质基线水平
        (二)实验数据分析
        (三)实验结果分析讨论
    四、本章小结
第五章 智慧学习环境下教育戏剧课程对师范生教师专业素质提升效果的定性分析
    一、教育戏剧干预效果视频分析
        (一)视频分析框架
        (二)教师专业素质表征方式分析
        (三)个案分析
    二、教育戏剧课程实施过程教育叙事分析
        (一)教育戏剧课程概况
        (二)智慧教室为教育戏剧课程开展提供强力支撑
        (三)教育戏剧促进积极乐观心理素质的提升
        (四)教育戏剧促进情绪稳定心理素质的提升
        (五)教育戏剧促进以学定教教学素质的提升
        (六)教育戏剧促进应对策略教学素质的提升
        (七)教育戏剧促进审美设计能力的提升
    三、教育戏剧干预效果小结
第六章 研究结论及建议
    一、研究结论
        (一)关于智慧学习环境下教育戏剧课程设计与实施
        (二)关于课程效果
        (三)本研究的局限与不足
    二、策略建议
        (一)智慧学习环境对教育戏剧课程的支持建议
        (二)提升师范生教学素质的教学范式建议
        (三)提升师范生心理素质的语言艺术建议
        (四)提升师范生心理素质的非语言艺术建议
        (五)提升师范生审美素质的物理空间建议
    三、未来规划与展望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致谢

(9)高中语文古诗词审美化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三、研究综述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审美化教学概述
    第一节 审美化教学相关概念界定
        一、审美
        二、审美教育
        三、审美化教学
    第二节 审美化教学的特点
        一、人文性
        二、审美性
    第三节 高中语文古诗词审美化教学的功能
        一、优化学生学科知识的掌握方式
        二、陶冶情操,塑造心灵
        三、积极引导,和谐互动
第二章 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问题及归因
    第一节 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问卷调查
        一、调查目标与调查内容
        二、调查过程与调查方法
    第二节 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问题分析
        一、教师“教”的方面
        二、学生“学”的方面
    第三节 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问题归因
        一、教学任务繁重,教师缺乏对学生的阅读指导
        二、网络文化冲击,学生自身的审美需要不急切
第三章 高中语文古诗词审美化教学的依据
    第一节 高中语文古诗词教材(人教版)选篇梳理
        一、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古诗词分布情况
        二、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古诗词编写特点
    第二节 高中语文古诗词审美化教学的依据
        一、语言美
        二、意象美
        三、意境美
        四、情感美
    第三节 审美化教学切合高中生的审美心理特征
        一、审美感知敏锐,审美想象丰富
        二、审美理解深刻,审美情感丰富
        三、审美意识发展,审美态度不稳定
第四章 高中语文古诗词审美化教学的策略
    第一节 古诗词审美化教学观念的树立
        一、教师方面
        二、学生方面
    第二节 古诗词课前准备的审美设计
        一、审美化教学目标的设计
        二、审美化教学内容的设计
        三、审美化教学方法的设计
        四、审美化教学评价的设计
    第三节 古诗词课堂教学的审美设计
        一、多样导入,激发审美兴趣
        二、对比阅读,加深审美理解
        三、情境创设,发挥审美想象
        四、以读促写,鼓励审美创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10)初中地理课程美学资源的挖掘及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 绪论
    (一) 研究背景和意义
        1. 研究背景
        2. 研究意义
    (二) 研究内容和方法
        1. 研究内容
        2. 研究方法
        3. 技术路线
    (三) 研究综述
        1. 课程美学资源的研究综述
        2. 地理课程美学资源的研究综述
二、 初中地理课程美学资源概述
    (一) 初中地理课程美学资源的内涵
    (二) 初中地理课程美学资源的分类
        1. 按照地理学科课程内容划分
        2. 按照地理课程美学资源的传递形式划分
        3. 按照对学生的情感影响划分
    (三) 初中地理课程美学资源的特点
        1. 内容形式多样化
        2. 传递过程直观化
        3. 具有丰富的思想性
        4. 具有较强的趣味性
三、 挖掘初中地理课程美学资源的必要性和理论基础
    (一) 挖掘初中地理课程美学资源的必要性
        1. 践行地理课标教学理念的要求
        2. 丰富地理课程资源的客观要求
        3. 构建学生地理审美观的迫切需要
    (二) 挖掘初中地理课程美学资源的理论基础
        1.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四、 初中地理课程美学资源的挖掘及实践的调查及现状分析
    (一) 问卷调查
        1. 调查目的
        2. 调查对象
        3. 调查内容
    (二) 问卷统计分析
        1. 地理教师的基本信息
        2. 教师对地理课程美学资源的了解状况分析
        3. 教师对地理课程美学资源的挖掘及实践状况分析
        4. 教师对地理课程美学资源的挖掘及实践的意见和建议
    (三) 初中地理课程美学资源的挖掘及实践现状
        1. 地理课程美学资源的挖掘及实践现状的优点
        2. 地理课程美学资源的挖掘及实践现状存在的问题
五、 初中地理课程美学资源的挖掘及实践
    (一) 初中地理课程美学资源的挖掘及实践原则
        1. 以地理课标和教材为依据的原则
        2. 与生活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3. 将三维目标有机结合的原则
        4. 显性与隐性美学资源相结合的原则
    (二) 初中地理课程美学资源的挖掘对策
        1. 提高教师挖掘地理课程美学资源的意识和能力
        2. 拓展地理教材中的课程美学资源的内容
        3. 鼓励学生参与地理课程美学资源的挖掘
        4. 善于整合网络上相关的地理课程美学资源
    (三) 初中地理课程美学资源体系
        1. 七年级上册地理课程美学资源体系
        2. 七年级下册地理课程美学资源体系
        3. 八年级上册地理课程美学资源体系
        4. 八年级下册地理课程美学资源体系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调查问卷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致谢

四、浅谈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审美化情境的创设(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生活审美化理念的小学美术教学实践研究[D]. 夏安琪.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2]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的审美化研究[D]. 师丽俊. 西安石油大学, 2021(12)
  • [3]化学绘本的开发及其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马洋.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4]整合技术视角下小学语文教师教学反思的影响因素研究[D]. 孟翀.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5]发现学习理论在小学高段诗歌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岳晓林.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6]具身认知视域下初中语文词语教学研究[D]. 汪玲.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7]英文歌曲对小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研究[D]. 毛蓉晨. 喀什大学, 2021(07)
  • [8]智慧学习环境下教育戏剧课程对师范生教师专业素质提升的实证研究[D]. 史册.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9]高中语文古诗词审美化教学研究[D]. 林清芝.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10]初中地理课程美学资源的挖掘及实践研究[D]. 高天娇. 长春师范大学, 2020(08)

标签:;  ;  ;  ;  ;  

浅谈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美化情境的营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