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量和利润的损益临界图相关问题探讨——对文献的质疑[1]

基于数量和利润的损益临界图相关问题探讨——对文献的质疑[1]

一、关于量利式盈亏临界图有关问题的探讨——关于文献[1]的质疑(论文文献综述)

江帆[1](2018)在《“粮改饲”背景下山东牧草种植成本效益分析》文中提出我国长期存在种植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重粮经轻饲草的结构导致国内粮食库存过高,受国际市场的影响,从2015年起国内粮食出现价格暴跌,种粮食成本高、价格低局面已经导致连续三年亏损,种粮农民效益损失,农业资源遭到浪费。“粮改饲”政策的提出旨在解决我国农业结构现存的问题,节约对粮食的消耗,缓解人畜争粮矛盾,保障粮食安全;促进畜牧业转型升级,提高畜产品质量,保障食物安全;降低对土地的集约利用程度和减少农业生产资料的投入量,改良土壤生态环境。目前山东省也存在种植结构并不合理的问题,牧草种植比例和规模小,规范的牧草交易市场尚未建立,成本效益信息匮乏,缺乏种植效益信息的问题己经对农民种植牧草的积极性产生了影响。因此,本研究通过查阅文献、实地调研、走访专家,同时从财务会计视角和管理会计视角进行分析,综合运用成本效益分析法、比对分析法、定性分析等方法,从山东省牧草种植现状、种粮与种草的成本效益对比、牧草生产企业成本效益分析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证,最后提出改进牧草种植生产水平、提高种植效益的对策建议。山东种植牧草在自然资源条件方面同时存在优势和问题困难,这对种植生产的成本效益均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关于关于优势方面主要是山东的气候条件适合种植牧草,且目前的市场需求对生产有刺激作用。存在的问题主要来自于山东不合理的种植结构造成的一系列负面影响、克服天然条件劣势的需要的代价以及市场环境带来的风险。根据2016年和2017年课题组对山东部分“粮改饲”示范点的牧草种植农户与企业的调研数据和信息,计算分析牧草种植和加工的成本效益。调研内容主要为牧草种植和加工过程发生的成本、价格、效益等信息,既有对牧草种植户的调研,也有对牧草种植企业和牧草加工企业的调研,本部分列支了种植和加工过程可能发生的各项费用,对山东省目前苜蓿、全株青贮玉米的种植成本、价格、效益等情况做了详细分析。以山东省主要粮食作物的统计资料为基础,对主要粮食作物生产近11年间的成本利润变化进行分析,发现目前粮食种植存在成本逐年升高、价格波动大的问题,利润基本已经达到瓶颈。根据山东实施“粮改饲”三年以来的情况,对农民的收入影响总体上是有正向作用,但距离行业整体实现盈利还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单个小规模农户基本不盈利,收入不如种粮,对于大规模种植的企业或养殖场经济效益较好。在牧草产品生产过程中会发生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山东目前的牧草产业市场环境主要决定了牧草产品的价格,生产技术水平主要决定了单位面积产量水平,为了进一步验证“粮改饲”政策实施环境中牧草生产企业具体的生产成本效益情况,提出更加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还需要作更加具体的分析。运用成本效益分析方法中的本—量—利分析方法对生产过程中的具体的盈亏状况进行分析,并对牧草产品的定价进行了讨论。最后本文提出了关于改进牧草种植生产水平、提高种植效益的对策建议:倡导畜牧业供给侧改革,提高牧草消费终端的经济效益;完善牧草补贴政策,提高牧草种植效益;改良生产技术,提高管理水平,提高生产效率;建设社会化服务体系,分散投资风险;发挥草产业龙头企业带动作用,降低中小农户种植成本。

马超[2](2011)在《高速公路成本补偿方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1984年,我国开始利用“贷款修路、收费还贷”的政策来解决公路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正是这一制度的实施加快了我国高速公路的发展历程,短短27年间,高速公路通车历程跃居世界第二位,公路的瓶颈作用逐渐得以缓解。随着高速公路网的逐渐形成,收费制度对于资源流动及国民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慢慢显现出来。一方面,我国收费公路的存量相当大,影响面广且影响程度深,另一方面,为了实现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高速公路的建设又必须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仅以现有的收费理论研究,很难指导我国高速公路收费制度和高速公路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本文就是在此背景下展开研究的。本文首先对高速公路的经济属性进行分析,得出现行收费制度不是高速公路成补偿的唯一方式,由此提出零基运输模式的高速公路成本补偿方式,即:从高速公路给区域经济带来收益的增量中,按照一定的比例,用来补偿高速公路的成本,实现高速公路的免费通行,采取的是间接补偿的方式;其次,从“谁受益、谁负担”的公平原则出发,引入边际的理论,确定零基运输模式实现的经济性条件:当非直接使用者收益能补偿高速公路的成本且非直接使用者的边际收益大于直接使用者的阶段;最后,计算高速公路的收益和成本,并以此为依据,实现高速公路成本的补偿。在证明零基运输模式具有可行性的同时,通过与现行收费制度的比较,在具体操作层面明确了补偿主体、补偿对象、补偿的量化及补偿的方式,并从直接成本、社会收益和社会公平角度进行对比,得出零基运输模式具有较优性。这种模式下,不仅处理好了高速公路收入最大化与社会收益最大化的矛盾,而且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了社会公平、使国民经济的总体运行实现最优。

刘小杏[3](2010)在《本量利分析模型的扩展与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量利分析是企业内部管理的一项重要工具,本量利分析的研究以成本性态划分为前提,并基于三个基本假设。随着制造环境的的变化,企业成本结构发生变化,传统以单动因为基础的成本性态的划分呈现出狭隘性,其基本假设也限制着本量利分析在实际中的应用。本论文以多元成本动因诠释成本性态为出发点,建立传统本量利分析的扩展模型,并突破原有假设条件的限制,提高本量利分析在实践中的应用价值。本论文采用文献研究法、比较法和案例研究法对扩展的本量利分析模型进行理论体系研究和实际应用分析,研究和分析的结果都表明扩展的本量利分析能为企业提供更准确的决策信息,具有更广泛的应用价值和实际意义。

才晓宇[4](2010)在《COSLDPC应对危机与实现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石油是工业的血液,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作为石油战略先行者的地球物理勘探行业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涉及国家能源安全和社会稳定,特别是在经济危机的大环境下,如何使石油企业保持可持续战略性发展,对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笔者从事海洋地球物理勘探行业近二十年,在这二十年中,从一名基层技术人员成长为国营大中型企业的中级干部,参与了二十年来中国海洋石油勘探事业的发展和壮大,尤其是从走上企业管理岗位后,在石油波动的整整一个轮回中,参与中国海洋地震资料处理行业的经营管理工作。在实际工作中见证海洋地震资料处理行业尤其是中海油服数据处理中心在石油价格波动中的起伏跌荡。了解传统国营石油企业在石油波动轮回中的优势和不足,以及传统国营石油企业的管理观念和企业文化在石油危机中所受到的冲击。同时随着国营企业改革的逐步深化和国有垄断企业的逐步市场化,中国海洋石油地震资料处理行业正面临着挑战和竞争越来越大,处于危机的边缘,这种危机并非来自于外部,更多的来自于企业的内部。笔者通过两年的学习,试图探索出基于本岗位角度出发的如何使中海油服数据处理中心渡过危机并保持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论文运用波特的竞争战略理论,对资源性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相关因素进行了分析,并结合中海油服数据处理中心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定量与定性的描述确立了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采用供应链原理分析了企业所处的可持续发展阶段;结合企业实际选取了企业发展的核心项目,对研究对象的各业务单元进行了重新组合;采用SWOT方法制订出了企业战略选择方向,并进行了战略匹配分析;提出了企业战略发展过程中的重点问题,并就人才支持策略提出保障措施。本文是在总结以往企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根据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可持续发展要素整合理论和可持续发展实现途径理论,是在认真分析中海油服数据处理中心内外环境和现状的基础上,结合企业的实际特点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对同类技术服务性企业制订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李来儿[5](2006)在《成本信息供需论》文中认为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发展,特别是中国加入WTO以后,国内市场的逐步开放,国外的技术、资金、先进的管理和服务理念大量进入,企业将面临着市场被瓜分和盈利空间逐步缩小的挑战,来自国内外日益激烈的竞争使得企业的盈利空间越来越小。是否拥有一个有效的、能够为企业产品定价、生产决策、市场定位以及成本控制等决策提供准确成本信息的成本系统,对企业来说非常重要。在如此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了解每个产品或服务的成本,识别哪些是盈利的,或至少哪些对间接费用和最终盈利能力是有贡献的,这些都至关重要。因此,企业如果要保持并增强竞争优势,必须拥有一个有效的成本信息供需系统,支持帮助管理者寻求途径改善企业经营效率,提高竞争力。随着成本会计的发展,成本信息作用增大,企业的概念在变化,经营模式也在变化。企业的发展,使其所需的成本信息也在变化,目前的情况是,企业经营管理中成本信息供需矛盾突出,主要表现为:宽型成本信息需求与窄型成本信息供给的矛盾;高质量成本信息需求与低质量成本信息供给的矛盾。本文主要从理论上对成本信息的供需问题进行研究。本文共分六部分:第一部分成本信息供需问题研究的相关理论概述。主要从成本信息供需研究的理论基础、方法论基础和成本信息供需平衡理论三方面做深入细致的研究,并建立一个科学的研究框架。成本信息供需问题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一般包括信息经济学理论、信息管理学理论和社会学理论。信息经济学的有关理论对我们研究成本信息供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成本信息首先是属于信息的范畴,它跟其它信息有同样的特点及其衡量标准,成本信息价值的大小,一般是以信息对决策者的各种有用程度来区分的。成本信息只有在适当的时机才能发挥其价值。

石新武[6](2001)在《论现代成本管理模式》文中认为《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挤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强凋指出:要推进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完成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搞好国有企业,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必须十分重视企业内部的改革和管理。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以市场为中心转换经营机制,实行科学决策制度,推行现代管理科学,重点加强质量管理和财务、成本管理,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对我国企业的成本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研究现代成本管理的模式问题,具有十分深远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制度下,成本管理要以马克思的成本价格理论和邓小平经济理论为理论基础,以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运筹学等新兴学科的理论为方法论基础,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理论成本、财务成本、管理成本3个层次为成本概念体系。本文所述的现代成本管理模式是指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企业制度下的相对应于传统成本管理模式而言的成本管理模式。这种模式可概括为:建立以马克思的成本价格理论和邓小平经济理论为理论基础,以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运筹学等新兴学科的理论为方法论基础,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保证,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理论成本、财务成本和管理成本3个层次为成本概念体系,以战略成本管理为指引,微观管理要求企业成本管理现代化并推行全面成本管理,宏观管理实行成本间接调控和行业目标成本管理,二者紧密结合、相互促进的成本管理体系。 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是: 一是从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提出了现代成本管理的总体模式,即以战咯成本管理为指引,微观上实行成本管理现代化并推行全面成本管理,宏观上实行成本间接调控和行业目标成本管理。 二是提出了现代成本管理要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保证,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理论成本、财务成本和管理成本3个层次为成本概念体系的观点。 三是提出了现代成本管理要以马克思的成本价格理论和邓小平经济理论为理论基础,以现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特别是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运筹学等新兴学科的理论为方法论基础的观点。 四是提出了企业成本管理现代化的概念,并论述了企业成本管理现代化的目标和实施步骤。 五是提出了现代成本管理是全面成本管理的观点,并提出了建立现代成本管理体系的思路。 六是提出了成本信息系统是现代成本管理的基本手段和建立成本模型是现代成本管理的重要方法的观点,并阐述了建立成本信息系统和成本模型的方法与具体途径。 七是提出了宏观成本管理的核心是提高经济效益和宏观成本管理是企业成本管理的前提的观点,并提出了建立以间接调控和行业目标成本管理为核心的宏观成本管理体系的思路。 八是首次提出了现代成本管理是战略成本管理的观点,并详细阐述了作业成本、产品寿命周期成本、成本企画、资本成本、质量成本、人力资源成本、环境成本等战略成本管理的基本内容,论证了知识经济与成本管理创新的关系。 本文主要内容和主要观点如下: 一。从成本内涵出发研究成本管理模式,对于建立符合我国国憎的现代成本管理模式,具有盂要意义。不同的经济体制,不同的企业制度,对应于不同的成本管理模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休制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对成本管理提出了严峻的桃战。现代成本营理模式是指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企业制度下的相对应于传统成本管理模式而言的成本瞥理模式。 (一)成本内涵,即成本概念有会计学成本概念和经济学成本概念。会计学成本概念可分为3个层次。第1个层次为成本的理论概念;第2个层次为财务成本概念,第3层次为管理成本概念。经济学成本概念通常包括传统的生产成本、边际成本和机会成本,及现代的交易成本、代理成本和信息成本。 L 成本管理模式是指某一种成本管理体制的基本规定性的概括、基本框架及主要运行原则的总和,是成本管理体制的理论抽象。研究成本管理模式,有利于明确企业成本管理的方向,有利于强化成本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有利于企业各项改革措绝配套成龙。协调发展,推动整个企业管理的科学化。 (三)经济体制和成本管理模式密切相关。与经济体制相适应,有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成本管理模式和完全充分的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成本管理模式之分。前者宏观上叫直接管理型、微观上叫算帐报帐型;后者宏观上叫自由放任型、微观卜叫经营管理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要很好地吸收两种成本管理模式的长处,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现代成本管理模式。 (四)不同的企业制度对应于不同的成本管理模式。现代企业制度具有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特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郭东强,王志江[7](2000)在《关于量利式盈亏临界图有关问题的探讨——关于文献[1]的质疑》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对文献 [1]在利润敏感性分析中关于利润线为直线、利润增量与产品的单价增量成正比的提法提出了异议。作者指出 :产品单价的变动要影响到产品的销售量 ,提高产品的单价并不一定能够增加企业的利润。最后本文还结合实例说明了这一观点。

二、关于量利式盈亏临界图有关问题的探讨——关于文献[1]的质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量利式盈亏临界图有关问题的探讨——关于文献[1]的质疑(论文提纲范文)

(1)“粮改饲”背景下山东牧草种植成本效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与目的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6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牧草相关概念
    2.2 农作物成本理论
    2.3 成本效益分析法及对比分析法
3 山东牧草种植生产基本情况
    3.1 种植生产优势
        3.1.1 自然条件优势
        3.1.2 山东饲草供不应求为卖方市场提供价格优势和利润空间
    3.2 种植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与困难
        3.2.1 种植业结构不合理
        3.2.2 生产、加工存在限制条件增加了成本
        3.2.3 草产品市场不稳定性,增加种植效益风险
4 “粮改饲”实施后山东牧草种植和加工成本效益分析
    4.1 种植牧草成本效益分析依据与数据来源说明
    4.2 调查样本情况
    4.3 苜蓿和全株青贮玉米种植成本效益分析
    4.4 山东粮食种植成本效益分析
        4.4.1 粮食种植成本分析
        4.4.2 粮食种植效益分析
    4.5 牧草和粮食种植成本效益对比分析
    4.6 山东牧草与全国、国外成本效益对比分析
5 牧草生产企业成本效益分析
    5.1 牧草成本效益分析的理论假设描述
    5.2 本量利分析
        5.2.1 销量盈亏平衡点分析
        5.2.2 成本构成及经营杠杆影响
        5.2.3 种植面积盈亏平衡点分析
        5.2.4 价格和单产变动对盈亏临界点的影响分析
        5.2.5 价格和单产变动的敏感性分析
    5.3 牧草产品的定价讨论
6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关于降低牧草种植成本、提高种植效益的建议
        6.2.1 倡导畜牧业供给侧改革,提高牧草消费终端的经济效益
        6.2.2 做好“粮改饲”用地规划,降低用地成本
        6.2.3 完善牧草补贴政策,提高牧草种植效益
        6.2.4 改良生产技术、提高管理水平,降低变动成本
        6.2.5 建设社会化服务体系,分散投资风险
        6.2.6 发挥草产业龙头企业带动作用,降低中小农户经营成本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2)高速公路成本补偿方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由来
    1.2 研究背景和意义
    1.3 相关研究综述
        1.3.1 直接补偿方式的研究综述
        1.3.2 间接补偿方式的研究综述
        1.3.3 评价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5 论文内容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高速公路发展概述
    2.1 高速公路的发展概况
    2.2 高速公路的经济属性
        2.2.1 高速公路的准公共产品属性
        2.2.2 高速公路的外部性
        2.2.3 高速公路的公益性
    2.3 高速公路的受益者
    2.4 高速公路成本的分担
    2.5 高速公路成本补偿方式的现状及问题
    2.6 零基运输模式的提出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实施零基运输模式的经济性条件
    3.1 本量利分析方法
        3.1.1 基本方法
        3.1.2 高速公路的本量利图
    3.2 高速公路的边际收益
        3.2.1 相关概念
        3.2.2 边际收益的比较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实施零基运输模式经济性条件的定量分析
    4.1 高速公路的成本
        4.1.1 直接成本
        4.1.2 外部成本
    4.2 高速公路的收益
        4.2.1 高速公路直接使用者收益
        4.2.2 高速公路非直接使用者收益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零基运输模式与现行收费制度的比较
    5.1 补偿方式具体操作层面的对比
        5.1.1 补偿主体
        5.1.2 补偿对象
        5.1.3 补偿的量化
        5.1.4 补偿的方式
    5.2 补偿方式与直接成本
        5.2.1 高速公路收费系统的运营成本
        5.2.2 高速公路使用者所发生的费用
    5.3 补偿方式与社会收益
    5.4 补偿方式与社会公平
        5.4.1 经营性收费公路的公平问题
        5.4.2 代际平衡问题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主要创新点
    6.3 研究局限性
    6.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3)本量利分析模型的扩展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传统本量利分析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3 成本性态的研究现状
    1.4 扩展的本量利分析的研究现状
    1.5 研究的方法与研究的内容
2 本量利分析概述
    2.1 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原理
    2.2 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内容
        2.2.1 盈亏平衡分析
        2.2.2 目标利润分析
        2.2.3 敏感性分析
    2.3 本量利分析在应用中的决策指标
        2.3.1 边际贡献
        2.3.2 盈亏平衡点销售量(额)、安全边际
3 本量利分析模型扩展的背景
    3.1 传统成本性态分析的缺陷
    3.2 本量利分析的假设条件需要拓宽
4 扩展的本量利分析模型
    4.1 扩展的成本性态分析
        4.1.1 变动成本
        4.1.2 作业成本
        4.1.3 固定成本
    4.2 扩展的本量利分析模型
        4.2.1 扩展的本量利分析模型的建立
        4.2.2 保本销售量分析和保本作业量分析
        4.2.3 扩展的目标利润分析
        4.2.4 扩展的敏感性分析
    4.3 扩展的本量利分析模型的相关决策指标
        4.3.1 产品边际贡献和作业边际贡献
        4.3.2 产品安全边际和作业安全边际
    4.4 本量利分析模型假设条件的拓展
        4.4.1 线性假设的拓展
        4.4.1.1 传统的本量利分析模型
        4.4.1.2 扩展的本量利分析模型
        4.4.2 单一品种假设的拓展
        4.4.2.1 传统的本量利分析模型
        4.4.2.2 扩展的本量利分析模型
        4.4.3 产销平衡假设的拓展
        4.4.4 确定条件的拓展
        4.4.4.1 传统的本量利分析模型
        4.4.4.2 扩展的本量利分析模型
    4.5 扩展的与传统的本量利分析的比较
5 本量利分析的应用研究
    5.1 案例介绍
    5.2 传统本量利分析的应用
    5.3 扩展的本量利分析的应用
    5.4 两种本量利分析的应用比较
6 结论
    6.1 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4)COSLDPC应对危机与实现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本文拟解决的问题
        1.3.1 恢复和提高客户满意度
        1.3.2 通过延伸价值链来提高市场份额
        1.3.3 打造团队执行力与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
        1.3.4 通过做好两级培训提高企业员工技术水平
        1.3.5 通过企业内部创新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第二章 现状分析
    2.1 石油勘探行业现状分析
        2.1.1 国内海洋地震勘探行业现状
        2.1.2 国内石油勘探服务行业情况
    2.2 中海油服物探数据处理解释中心现状分析
        2.2.1 中海油服数据处理中心现状
        2.2.2 中海油服数据处理中心存在的问题
        2.2.3 目前中心不能适应环境变化而产生危机的原因
        2.2.4 目前中心所面临着的经营危机
第三章 理论综述
    3.1 客户满意度理论
        3.1.1 客户的概念
        3.1.2 客户满意度的概念及内容
    3.2 价值链理论
        3.2.1 价值创造与企业价值链
        3.2.2 价值链与竞争优势
        3.2.3 价值链与成本优势
    3.3 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理论
        3.3.1 外生竞争优势与企业战略
        3.3.2 系统结构与企业战略
        3.3.3 创新与企业战略
        3.3.4 公司再造与企业战略
        3.3.5 组织学习与企业战略
        3.3.6 SWOT 分析方法
第四章 改进方案
    4.1 COSL 处理中心危机特点分析
        4.1.1 危机的定义
        4.1.2 危机的种类
        4.1.3 COSL 处理中心渡过危机的方法
    4.2 COSL 处理中心的可持续发展要素
    4.3 SWOT 分析
        4.3.1 中心内部优势分析(STRENGTH)
        4.3.2 中心的内部弱点(WEAKNESS)
        4.3.3 中心潜在外部机会(OPPORTUNITY)
        4.3.4 潜在的外部威胁(THREAT)
    4.4 发展规划及可行性方案
        4.4.1 第一阶段-消除内耗渡过目前的危机并打下良好基础
        4.4.2 第二阶段-谋求可持续发展走技术创新的道路
        4.4.3 学习“蓝海战略”寻求新的增长点
第五章 经济效益分析
    5.1 拓展海外市场经济(缅甸市场)效益分析
        5.1.1 缅甸仰光建站的软硬件以及成本情况分析
        5.1.2 缅甸仰光建站的软硬件系统配置
        5.1.3 缅甸建站的成本分析
        5.1.4 缅甸建站的市场发展以及本地化建议
        5.1.5 缅甸建站项目组人员结构
        5.1.6 缅甸建站时间表(见图5-3 甘特图)
        5.1.7 投资回收周期与利润分析
        5.1.8 难点与问题
    5.2 PSDM 技术推广效益分析
        5.2.1 叠前深度偏移软件应用情况
        5.2.2 叠前深度偏移技术投入
        5.2.3 叠前深度偏移技术市场应用情况
        5.2.4 叠前深度偏移技术收益预测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5)成本信息供需论(论文提纲范文)

0. 导论
    0.1 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0.3 本文的研究方法和思路
    0.4 本文主要创新与不足
1. 成本信息供需问题研究的相关理论概述
    1.1 成本信息供需研究的基础理论
    1.2 成本信息供需研究的方法论基础
    1.3 成本信息供需平衡理论
2. 成本信息供需的一般分析
    2.1 成本信息供需中的成本效益分析
    2.2 成本信息供需矛盾分析
    2.3 信息技术与成本信息供需
3. 成本设计与成本信息供需
    3.1 成本设计的理论与实践
    3.2 战略管理成本设计与成本信息
    3.3 产品成本设计与成本信息
4. 成本控制与成本信息供需
    4.1 成本控制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4.2 新经济环境下成本控制理念的创新与成本信息供需特征表现
    4.3 基于价值链的成本控制与成本信息供需:方法层面分析(一)
    4.4 基于产品生命周期的成本控制与成本信息供需:方法层面分析(二)
    4.5 ERP 环境下成本控制与成本信息供需:技术层面分析
5. 成本整合与成本信息供需
    5.1 企业经营环境的改变与成本整合问题的提出
    5.2 成本概念整合:成本信息供需矛盾协调的基点
    5.3 成本方法整合:成本信息供给质量的保证
    5.4 成本信息系统整合:成本信息供给及时高效的手段
6. 成本信息供需模式
    6.1 成本信息供需模式概述
    6.2 不同成本管理模式下的成本信息供需模式
    6.3 产业特性与成本信息供需模式
    6.4 组织结构与成本信息供需模式
参考文献
后 记
致 谢

(6)论现代成本管理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导论
上篇 现代成本管理模式的方法论
    第1章 经济体制与成本管理模式
        1.1 成本的经济实质
        1.2 经济体制与成本管理模式
        1.3 现代企业制度与成本管理模式
        1.4 现代成本管理模式的基本架构
    第2章 现代成本管理模式的发展历程
        2.1 成本的经验管理阶段
        2.2 成本的科学管理阶段
        2.3 成本的现代管理阶段
        2.4 建国以来我国成本管理的发展历程
        2.5 现代成本管理的发展历程对我们的启示
    第3章 现代成本管理模式的方法论
        3.1 系统理论与现代成本管理
        3.2 信息理论与现代成本管理
        3.3 控制理论与现代成本管理
        3.4 组织理论与现代成本管理
        3.5 行为理论与现代成本管理
        3.6 决策理论与现代成本管理
中篇 成本管理现代化与现代成本管理
    第4章 成本管理现代化之路
        4.1 成本管理现代化的实质
        4.2 成本管理现代化的指导原则
        4.3 成本管理现代化的目标和步骤
        4.4 成本管理现代化的内容
        4.5 邯钢经验:成本管理现代化的一个成功范例
    第5章 现代成本管理是全面成本管理
        5.1 现代成本管理体系
        5.2 现代成本管理的基础工作
        5.3 成本信息系统与现代成本管理
        5.4 成本模型与现代成本管理
    第6章 宏观成本管理与现代成本管理
        6.1 宏观成本管理的核心是提高经济效益
        6.2 宏观成本管理是企业成本管理的前提
        6.3 建立以间接调控和行业目标成本管理为核心的宏观成本管理体系
        6.4 经济布局合理化,促使资源配置更加有效
        6.5 完善产业结构,促进生产专业化和协作化
        6.6 培育市场体系,建立新的价格机制
        6.7 加强管理靠改革,节约资源靠科技
下篇 战略成本管理与现代成本管理
    第7章 现代成本管理是战略成本管理
        7.1 战略成本管理的特点
        7.2 成本动因分析在战略成本管理中的应用
        7.3 不断加强成本管理战略的研究
        7.4 科技驱动型成本管理:美菱集团战略成本管理的成功范例
    第8章 战略成本管理的基本内容
        8.1 以作业为基准的现代成本管理战略架构
        8.2 产品寿命周期成本的战略应用
        8.3 成本企画是成本管理战略的表现形式
        8.4 资本成本是战略成本管理的重要内容
    第9章 战略成本管理的新发展
        9.1 质量成本的战略拓展
        9.2 人力资源成本的战略管理
        9.3 环境成本管理:现代成本管理的一个新课题
        9.4 知识经济与成本管理创新
后记
主要参考文献

四、关于量利式盈亏临界图有关问题的探讨——关于文献[1]的质疑(论文参考文献)

  • [1]“粮改饲”背景下山东牧草种植成本效益分析[D]. 江帆. 山东农业大学, 2018(09)
  • [2]高速公路成本补偿方式研究[D]. 马超. 长安大学, 2011(04)
  • [3]本量利分析模型的扩展与应用研究[D]. 刘小杏. 北京林业大学, 2010(10)
  • [4]COSLDPC应对危机与实现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D]. 才晓宇. 天津大学, 2010(01)
  • [5]成本信息供需论[D]. 李来儿. 西南财经大学, 2006(11)
  • [6]论现代成本管理模式[D]. 石新武.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1(01)
  • [7]关于量利式盈亏临界图有关问题的探讨——关于文献[1]的质疑[J]. 郭东强,王志江. 运筹与管理, 2000(04)

标签:;  ;  ;  ;  ;  

基于数量和利润的损益临界图相关问题探讨——对文献的质疑[1]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