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残雪、韩少功、史铁生的创作看文学的现实对抗

从残雪、韩少功、史铁生的创作看文学的现实对抗

一、从残雪、韩少功、史铁生的创作看文学的现实性对抗(论文文献综述)

刘洋[1](2020)在《困境与拯救 ——传统文化与史铁生救赎之路》文中提出史铁生年少患病,伴随着病痛的是他对人生、对灾难、对命运的思考,以及对生之意义,死之状态的追问。本文探讨了史铁生寻求拯救的精神历程以及这一过程中不同阶段的思想与传统文化的精神亲和性,进而分析了影响史铁生关于人的救赎终极指向的传统文化因素。本文除绪论、结语外分为三部分:第一章,分析史铁生早期(1985年以前)所做的自救尝试。第一节,分析史铁生残疾初期对于困境的认知即史铁生早期面临的社会现实困境。第二节,通过史铁生对残疾态度的改变,分析其接受困境的思路中隐含的儒家中庸方法论。第三节,阐述史铁生在面对自我价值的失落时对社会的自我价值的追求及这种追求与儒家的入世观之间的关系。第四节,本节主要阐述史铁生由自我拯救走向拯救他人的原因以及其中所隐含的儒家思想的因素,以及史铁生救他思想在儒学的朴素人道主义之上的发展。第二章,分析史铁生创作中期(1986年-1996年)对于精神困境的理解与突围。第一节,史铁生中期的创作中对于困境的表述相较于早期主要集中于表层的社会困境之下更深层的人的精神困境,包括死亡困境,欲望困境,命运困境等。第二节,分析史铁生对于死亡困境的回答以及其中隐含的道家思想。第三节,分析史铁生对于命运与欲望困境的突围,利用道家辩证法对精神困境进行思辨进而消解困境,对自我的存在进行再次认知,并从精神的困境中突围出一条抵御苦难的人生之路。第四节,史铁生主张创造审美的人生过程以对抗人生的一切困境,这样的态度一定程度上源于儒道互补的审美人生观的影响。但史铁生审美的人生观与道家的人生观之间存在区别。第三章,在史铁生创作的晚期(1996年-2010年),史铁生超越了对于具体个人的困境的思考,而上升到了一种形而上的普世的思考,关注到人的终极指向,这样的终极指向必然是与宗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是史铁生提出的人类最终的精神归宿却与宗教有着很大的区别,本章以史铁生宗教精神的特质出发,分析其中所隐含的宗教文化、特别是佛教文化因素。第一节,分析史铁生晚期对困境的形而上思索。由“残疾的人”即自我的苦难,转向了“人的残疾”即所有人共同面临的困境。第二节,阐述由宗教——主要是佛教——赋予的超越性视角对史铁生对于生存困境的解决方式的判断与彼岸对于人的意义的思考上的影响。第三节,分析史铁生救赎思想的核心概念——精神自救,精神自救在晚期即包括了前中期的思想又有所深化,包括个体审美人生的塑造和对他人超越性的救赎两方面,这两方面共同构成了史铁生救赎思想的全部内容。

谭霁[2](2019)在《论韩少功的寓言体小说》文中认为韩少功是中国当代一位笔耕不辍、锐意进取的文学探索者,也是一个极具文体自觉意识的作家。他积极突破创作的藩篱,开创了独具个人特色的寓言化的书写,在中国的文学版图上描绘了自己的独特审美空间。本论文尝试从寓言的角度出发,对韩少功寓言体小说创作的发展及主要类型进行梳理,对韩少功寓言体小说的创作成因、艺术特色、理性内核等做较系统和深入的研究,以期更好地揭示出韩少功作品的特质,凸显寓言体小说这一体式的文学价值,为今后当代寓言体小说的发展提供理论启示和经验借鉴。论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绪论主要介绍了寓言体小说的概念、寓言体小说在中西方的发展历史和韩少功寓言体小说的创作概况。第一章主要讨论了韩少功寓言性思维的形成原因,从巫楚文化的浸染、域外作家的影响、作家的文体追求这三个方面进行探究,对韩少功的寓言体小说创作追本溯源。第二章论述了韩少功寓言体小说的艺术特征。对他作品中出现的动物、植物、器物等各类寓言形象进行梳理。鬼魂叙事、幻觉描写、时空穿梭等寓言手法的运用,使韩少功的寓言体小说充满了奇幻的艺术魅力,形成了神秘奇丽的楚地特色和“寓庄于谐”的幽默谐趣之风。第三章探讨了韩少功寓言体小说的理性内涵。结合时代背景和具体作品,从韩少功对民族文化的守护、对革命运动的反思和对时代弊病的揭示三方面对其深邃的理性内核进行开掘。结语部分总结了韩少功寓言体小说的成就和寓言体小说的体式价值。

王元霞[3](2018)在《论残雪小说的悖论》文中研究说明残雪小说是一座“迷宫”,这座迷宫有两大重要组成要素,即“悖论”和“精神自由”。“悖论”是残雪小说的重要特点,“精神自由”也是残雪小说贯穿始终的内在主题,小说最终以悖论的方式到达精神自由。残雪小说中的悖论因素与残雪本身密不可分。首先,残雪的艺术世界与现实生活之间存在悖论,但二者之间的悖论却在残雪身上完美调和;其次,残雪父母的悖论经历和外婆的古怪行为对童年的残雪影响至深,同时其自身所具备的“苦行僧”性格及后来的学医经历,也为残雪增添不同常人的悖论气质;最后,残雪作为用汉语写作的中国作家,其作品在传播过程中却出现“墙里开花墙外香”现象,残雪多次获得国外大奖,在国内却冷清许多。残雪小说的各方面,包括人物形象、作品意象和故事情节等都充满悖论。首先,小说中的人物形象隐约不清,人物关系复杂不明,不合常规的小说人物与现实充满矛盾;小说中的意象似是而非复杂多义,它们虽是现实常见之物却往往具备非现实性,同时作品意象与人的正常情感存在冲突甚至相反;人物形象与作品意象中存在的悖论以及残雪独特的叙事手法,导致残雪小说故事情节破碎。这些就是“残雪之谜”的表现和由来。出谜就要解谜,揭示主题意蕴才能揭开残雪小说的神秘面纱。残雪小说给人的最初印象丑恶暴力,但这种“丑”只是表层感觉,其内在有“美”的渗透和指引;对于美丑,独立的“自我”无法参透,借助“他人”之镜才能观详,但他人始终无法代替自我,所以只能重新复归自我;“追寻”自我之路难免“失落”,但失落往往更能激起人的寻找欲,在追寻中感受生命的激情,同时追寻结果的失落也让人立足过程本身;追寻的尽头注定是黑暗的“死亡”之路,但死亡并不是生存的否定,这一眼望到的有限终点反而为人的漫长“生存”提供无限意义。从作家悖论到作品悖论再到命题悖论,每一部分都能让人感觉到残雪本人或其小说给人带来的颠覆感、冲击感甚至自由感。就这样,残雪小说以悖论的方式一步步到达精神自由。

唐善梅[4](2017)在《大学生现代文化人格养成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大学生现代文化人格的养成。现代文化人格这一概念的提出借鉴了文化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等领域的研究成果,鉴于中国当代国民素质的现状以及研究条件便利,将研究对象锁定为大学生。大学生现代文化人格内涵架构的立意基础是汲取中西方文化思想中的精华。养成对策虽然涵盖社会、家庭、学校等各个系统,重点研究高校的可为之处。首先透过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发现背后的问题本质,并从理论上分析问题形成的原因。研究中列举了十种大学生群体性问题行为。透过这些群体性问题行为暴露出的国民性问题有:理性思维缺乏、公共意识淡漠、创新行为缺少、超越精神缺失、诗意情怀丧失。其次分析了造成这些国民性问题的中国传统文化模式因素有:尊德性尚权威的思维方式、以血缘为基础的家族意识、懒于革新的守旧行为模式、积极入世的物质主义价值观、庸俗低俗粗俗的草根文化。进而通过三个角度的社会比较:东西方文明比较、不同社会形态比较、不同社会制度比较,论证了这五种传统文化因素存在的历史渊源以及对国民文化人格产生的影响。得出结论:造成这些群体性问题行为的背后原因就是国民文化人格中的前现代因素。并根据这个研究结论,建构了大学生现代文化人格,内涵包括:理性思维、公共意识、创新行为、超越精神、诗意情怀。再次以现代文化人格作为核心概念,参照英格尔斯等人的现代性测量问卷对南审大学生样本进行了人格现代化水平测量,分析了 13种变量对大学生文化人格的现代化水平产生的影响,研究得出对大学生文化人格现代性水平产生积极影响的最重要因素是:喜欢阅读人文书籍,其次重要的有:社会阅历丰富、有文艺特长、父母关系好、非独生子女、生活在南方、女性。以南京审计大学书院制文化育人为实验研究,介绍当前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一个创新方向,以书院为载体,整合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的功能,养成学生现代文化人格。具体分析了学院、书院、导师、辅导员、学生自治组织各自发挥怎样的作用。最后论述了大学生现代文化人格的养成对策。按照影响力从小到大顺序,依次包括:社会环境浸染、家庭环境熏陶、教育环境塑造、教育主体自主选择。本研究重点关注的是后面两个因素,如何围绕激发主体选择设计教育环境。

李婷[5](2016)在《论韩少功创作的怀疑主义倾向》文中指出本文以韩少功的怀疑主义精神为研究对象,采用知人论世和文本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析了怀疑主义精神在韩少功创作中的三大面向,分别是:人性层面的怀疑、历史层面的怀疑和哲学层面的怀疑。在正文的最后一部分,探讨了韩少功怀疑主义背后的精神支撑。全文分六个部分,具体框架如下:引言:韩少功是中国当代杰出作家,是新中国的见证者与弄潮儿。透过他的人生,可以看到这个国家建国几十年来的坎坷与苦痛;阅读他的作品,可以了解他这一代人的迷茫与坚守。怀疑主义不是一个具体的哲学流派,它只是人类进行思维和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怀疑主义表现为一种不畏强权、不屈服于权威,敢于打破旧有常规,摆脱独断、和专制束缚的可贵精神,这与韩少功的气质不谋而合。学界对韩少功的怀疑主义特质早有定论,却鲜有人进行深入研究。怀疑主义精神是打开韩少功精神世界的钥匙,应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第一章:韩少功在人性层面上的怀疑。首先表现在政治高压下人性的扭曲。在极权政治下,邻里、朋友、亲人之间的感情都变得格外脆弱,普通人的人性不堪一击;其次表现在金钱对人性的腐蚀,80年代以来以来,市场经济发展得如火如荼,在这种情况下不少人纷纷放弃做人的原则,只求在在金钱面前分一碗羹;最后还表现在对两性关系的悲观看待,认为两性就如同电磁场中异性相斥、同性相吸哆哆嗦嗦的小铁屑,实在没什么特殊和伟大,不过是上帝为了人类繁衍、基因延续所施的一个小计谋。第二章:韩少功在历史层面的怀疑。历史在个体身上表现为每个人的记忆。随着人生经历的增长,生活境遇的变换,记忆常常显出不可靠性,并且会随着时间的流逝披上一层温润的面纱;客观世界的真实性同样值得怀疑,韩少功常将现实和幻境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个破朔迷离、似是而非的世界,为人们推开未知的大门,带领读者走进另一个世界;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历史是一种不完全真实地叙述,每个人都应透过它的表象去挖掘其中的隐微。对韩少功来说,他对历史最大的困惑在于如何理解“文革”,这里将对“文革”史叙事中的几个主要问题展开论述,包括对“文革”研究中“宫廷化”倾向的批判、对“文革”中的经济成就重新再探讨等。第三章:韩少功在哲学层面的怀疑。首先表现在对宗教的怀疑,宗教不是压迫生命欲望的苛刻教规,不是鹦鹉学舌人云亦云的繁琐教条,更不是关于天国和来世的廉价许诺。它应该是一种精神和心智,一种通透的圆融,以柔软轻盈之姿态游刃于人世万物之中,从而保持一种积极进取的姿态;其次是关于现代知识持保留态度。对现代知识中不正视未知领域以及对未知武断下定义的态度十分不满。对现代知识的反思也体现在对知识分子的怀疑上,一些知识分子的敏感、自私、脆弱、处处算计、虚情假意使韩少功大失所望;从现代知识的产生与传播机制——大学体制来看,现代知识也是同样让人怀疑,大学不再追求“全才”的培养,而是要训练出某一种技术,是一种匠人培养;最后还有对新潮时尚的怀疑,没有什么新潮事物不被韩少功怀疑。在这里韩少功有对西洋化生活的过度追求的反思、对西方后现代理论的深刻解剖还有一些对反人性后现代技术的批判。第四章:韩少功怀疑主义背后的精神支撑。首先是自然的慰藉,韩少功在自然中恢复了感官的清明,在与动植物的交往中感受到天人关系的和谐,并在体力劳动中找到了美;其次是对道德的追求,韩少功认为精英知识分子应该在道德领域承担更多的责任。他将西方道德传统中的自律性、“文革”时期道德的制度保障还有传统的道德资源相结合,希望在当代社会重塑以公平正义为标准的道德规范;最后还有韩少功对理想的坚守。韩少功摆脱了乐观的政治理想主义和道德理想主义,不再对完美的人性和政治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不求至臻,只求不脱离真理和常识;不求根本解决,只求点滴进步。在他怀疑的背后是一种中庸式的人道理想主义精神、一种行动者的精神、一种悲观进取的精神。结语:怀疑主义是韩少功认识世界的一种思维方式,这样一种方式使他从未停止对外部世界和内心世界的谨慎思考。韩少功是怀疑论者,可他并未走向虚无,支撑他一路走来最根本的是传统的君子之道。虽然在对知识分子和“文革”的某些问题上,许多人无法与他保持完全一致,但他这种“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对读者来说却是一笔巨大精神财富。

顾林[6](2015)在《信仰与救赎—史铁生思想研究》文中提出史铁生是文学家中杰出的思想者,他的思想具有明确一贯的主题。在个体生命的层面,基于对生命三大根本困境的认识,即命运之无常、死亡之必然、孤独之不可逃避,史铁生对命运、死亡与孤独进行了探索,而爱情拯救孤独,由此孤独与爱情联系在一起;在社会政治层面,则是史铁生对人道主义思想的阐发;同时其创作后期以基督教上帝观为核心的信仰探索也体现了他社会政治层面的现实关切。这些主题涉及生命的本源性问题及社会、国族发展的根本性问题,“信仰与救赎”成为一根主线在个体救赎与群体救赎两个层面将这些问题串联起来。本文由绪论、本论六章、补编一章及结语构成。绪论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选题意义,论述了从信仰的角度对史铁生的思想进行探索的理论与现实意义;第二部分对当前国内外关于史铁生的研究进行了归纳与分析,并在此基础上从三方面申明了本论文的创新之处;第三部分简单陈述了本论文的逻辑结构和思路。第一章题为“爱命运”——史铁生的命运观。联系他痛苦的肉身境遇,指出他早年对绝望处境的坦诚书写是有意义的,其表明一个人敢于直面生命的悲剧而不是逃避。并联系蒂利希的思想对绝望的意义作了本体论上的阐发,指出对绝望的接受,本身就是信仰,体现了存在的勇气,不过史铁生基于肉身境遇关于命运初步的理性探索尚无哲学家超然的理性气质。史铁生关于命运的进一步探索则是受到圣经中约伯故事的启发,由此领悟到一种涉及宇宙整体与作为部分之个体关系的形而上学。藉此形而上学,他论证了人类苦难存在的必然合理性,阐扬了一种更为释然的面对命运的态度。但针对其在苦难问题上形而上学的预设和演绎,又提出了两点反思。第二章题为意义与永恒——史铁生的死亡哲学。在1986年的《我之舞》中,史铁生第一次对死亡展开理性的探索。但是他由否定绝对的虚无,继而否定死是虚无,从而推证出“我”不死,只是一种逻辑性的自洽,其论证没有充足有效性;而在以1999年开始发表的“病隙碎笔”系列为代表的作品中,他的论述摆脱了逻辑抽象性,有了更为具体的内涵。他将论述的重点放到了“我”上,提供了以下思路:一是佛教的“无我”观;一是基于一种建立在等级序列上的宇宙观和历史观所提出的“小我”融入“大我”以获得永恒的思路,但这一思路却使得意义与永恒之间构成了一种循环论证;不过,史铁生随后的作品所阐发的关于意义与永恒的新的认知,则启发我们意识到“我”之不死,“我”之永恒是建立在对生命意义的道德认知上。永恒指向质的而非量的无限性,它是精神人格的永恒,而非生物学意义上的无限,由此证明了其思想在救赎论上的有效性。史铁生坚信“我”之不死,也是因为他相信人确有灵魂而灵魂不死,他为此提供了几条实证思路;同时,他也从道德意义上论证了灵魂不死这一信念的重要性。而爱与求知应该成为生命最基本、最重要的主题,是史铁生的死亡哲学给予我们的重大启示。第三章题为孤独与爱的救赎——史铁生的爱情观。孤独意识具有二重性,这也体现了人本质的二重性:一方面,人需要走出孤独,走向群体;另一方面,人又需要确认他的独特性与不可替代性,由此人需要在群体中享有自我内在的封闭性,也即人有渴望孤独的内在需求。史铁生强调第一方面,却忽略了第二方面,这是他在孤独与爱情的探讨中陷入困境的根本原因。在其生命境遇中,他领悟到残疾与爱情是上帝向人类隐喻的两条最本质的人性密码,在孤独的意义上,残疾即指人间的防备、歧视等造成的人心灵上的压迫和损伤。他在前后期一系列的探索中都表达了消除人间防备、歧视的强烈渴望,但伴随而来的却是孤独是人之宿命的悲观体认。在此基础上,他指出唯有爱才能拯救孤独,而基于对人之孤独的救赎,他的爱指向了广博的爱愿,博爱是难以实现的理想,爱情是其中可实现的部分,由此他通过对爱情的探讨去表达消除孤独的渴望。但爱情的理想远景既然指向了博爱,便陷入了“爱情能否n对n”的难题。在《爱情问题》、《务虚笔记》、《我的丁一之旅》中他对这一问题的探讨逐次推进,但终未能得出令人信服的答案。论文最后联系弗洛姆的观点,回顾反思史铁生的思想,指出其在爱情难题上陷入困境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思路。第四章题为“上帝”与政治——史铁生的人道主义思想。史铁生社会政治层面的关切是以他的人道主义思想为核心的。他从“叛徒”的困境、“我们”的位置中,看到了人道主义应有之义,并联系基督文化、基督精神对人道主义的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进行了深入辨析。在他看来,政治问题和“上帝”信仰是不可分的,人道之上有“神在”、有“天命”,只有站在信仰的高度,才能真正击中时弊,找到出路。第五章题为“看不见而信”——史铁生的上帝观(一)。在后期,史铁生以基督教上帝观为核心阐发了他对信仰的认识。他的信仰观主要从两个方面启发了我们的思考:一是认识论上,他强调“看不见而信”,也即强调信仰的非理性特质,这是本章要阐述的问题;二是在救赎论的意义上,强调人神距离说,这是下一章的内容。在史铁生笔下,始终有两种上帝的形象:一是创世主、一是救世主。在早中期多是创世主的形象,而在后期,救世主的形象与精神得到了格外强调,正体现了他对基督文化与基督精神的赞赏。基于基督教“三位一体”的学说,史铁生通过救世主的存在领悟到创世主冷漠背后的恩慈,从而在不自由的宿命下找回了人的自由,并由此阐述了信仰的真意。但上帝的存在也即上帝的本体论问题是谈论上帝不可回避的问题,却没有引起史铁生特别的重视。他简单明了地指出信仰的本义是“看不见而信”,因为信仰在于人的信心、信念,一旦要求实证,就谈不上是信仰;同时,理性的有限也使之无能论证信仰。在他的作品中,上帝是以一正一反两条思路自然呈现的:正向的思路是,由对人之有限的认识,推到了无限之在,而这无限之在,即指上帝;反向的思路是指他基于救赎的意义强调了上帝存在的必要与价值。但这两条思路只建立了上帝存在的可能性及上帝存有的价值,却尚未建立起其真实性。而不能在心中建立起上帝的真实性,对于某些人而言,便无法真正地走近上帝信仰。但上帝的真实性终是不可证明的,在现代基督教思想家约翰.希克的启发下,我们由关于上帝存在的推论的健全性转换成对史铁生上帝信仰之合理性的研究。在这种考察中,我们看到了一种扩大了的经验和理性的范畴。正是在这广义的理性和经验里,史铁生的上帝信仰具有了合理性,也为我们走近上帝信仰提供了启示。第六章题为“人与神有着无限的距离”——史铁生的上帝观(二)。基于对人力有限的客观认识,更主要是基于对人性之恶的洞察及对中国历史、文化与现实的认识,史铁生在救赎论的意义上,突出强调了“人神距离说”,人与神的距离具体便体现在人力、人性、人智的有限或残缺与神的全能、绝对的圆满与美善的比照。史铁生明确指出他的“人神距离说”是在刘小枫的《走向十字架上的真》中找到的答案,他的这一思想也确实会让人联想到刘小枫在书中极为推崇的卡尔.巴特的思想。但通过与卡尔.巴特思想的比照可以发现,卡尔.巴特极端的神人隔绝理论无限地贬低了人,彻底取消了人的主体性;而史铁生在“人神距离说”的视野下,对有限(人)和无限(神)的辩证论述,则在认识论而根本上是生存本体论的意义上,建构了一种关于人的自由的辩证法,在神设定的“不自由”下,导向了人的超越的主体性。同时,基于社会现实的解决方案,我们将史铁生的“人神距离说”与别尔嘉耶夫以个体人格自由为核心的思想进行比较,以期引起对这一问题的思考,即病根是在极权文化上,还是根本源于人的奴性意识?最后针对学界关于史铁生是个无神论者或无神论意义上的泛神论者的普遍观点提出进一步的思考,指出从认识论的角度,我们无法对史铁生是否相信上帝作出准确判断,但从救赎论的角度,也是基于史铁生自己的明确表述,我们可以给史铁生一个准确的赋名,即史铁生是一个宗教精神的信仰者,这也是学者们的普遍共识。史铁生的信仰观尽管是在耶佛的比照下,以基督教上帝观为核心进行阐发的,但他信仰的并非某一具体宗教而是一种宗教精神,文中从五个方面对其宗教精神进行了概述。补编是史铁生的佛教思想,史铁生对信仰观的阐述是在耶佛的比照下展开的,不过佛教思想经常是被作为反例来运用的。但总体来看,史铁生所批评的并非原旨意义上的佛教思想,而是流于世俗化、功利化的民间信仰,由此他对佛教的批判有失公允,这是需要指出并加以澄清的。按照史铁生的论述逻辑,应把其对佛教的认识放在上帝观的两章,但在具体论述中会破坏这两章的逻辑和结构平衡,因此将之作为补编。史铁生基于他的信仰观,对佛教的理性主义、佛教的“灭欲说”以及佛教的功利性提出了他的批评。不过,在他的论述中,我们看到其思想及精神实质与大乘佛教是契合的,大乘佛教的的利他精神、忧悲情怀也正是史铁生明确表示赞赏的。而从大乘佛教思想出发,能够激发我们对佛教的积极认识,以此也能回应史铁生对佛教的质疑。结语题为“未完成式”——思想的文学性书写。对史铁生的信仰之路作出总结,指出理性的精神是其主要的特征,也是其思想及思想的探索之于我们的最大意义;同时,就思想与文学性书写的关系,在昆德拉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比照下,对史铁生的创作进行了简单的考察,指出在如何更好地融合思想的表达与文学性书写的关系上,史铁生的艺术探索仍是“未完成式的”,值得我们在此问题上继续思考。

王姣丽[7](2012)在《残雪小说的诗性叙事探析》文中研究说明残雪是当今文坛一位风格独特的作家,其作品有着多种解读的可能性。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就残雪小说多展现梦呓情境、向内而求、探寻灵魂世界的特点,从叙事学的角度提出残雪小说的一个重要特征即是“诗性叙事”,以求为解读残雪作品开辟一条新路径。引言主要是残雪作品简介和残雪小说研究综述。正文部分首先对“诗性叙事”进行了概念的界说和成因的分析,即诗性叙事在小说文本形式上主要指意象—象征系统的构成、梦幻叙述和诗化语言,在内涵上则体现为对诗性精神的追求;西方文学和巫楚文化的影响是其成因。在诗性叙事文本的建构上,选取了残雪各个创作阶段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文本进行细读,分别从叙事时空、叙事话语、叙事情节以及人物塑造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叙事时空的异境化,展现了灵魂孤绝的、地狱般的生存景象,为诗性叙事展开了想象空间,为意象、象征等诗性形式的生成提供了可能;人物利用非逻辑的叙事话语言说存在的真相,表达着灵魂追求自由的渴望;碎片式的叙事情节展现了对人类生存与精神状态的高度关注和思考;符号化的人物形象展示着高贵灵魂的孤独之舞,使小说诗性叙事的特征在内涵上更加丰富。最后则对诗性叙事的审美意义做了简要的分析,同时还从读者的阅读接受角度提出了一点反思。

苏前清[8](2010)在《韩少功的“底层写作”论》文中研究说明韩少功是当代着名作家,文学湘军的领军人物,当下评论界对他的研究已经非常深入而全面,但是对其作品从“底层”方面着手去研究的论文不多,更没有形成专论。本论文在前人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以韩少功表现底层的作品为研究对象,以“底层写作”为落脚点,对韩少功从70年代末期到新世纪的30余年创造历程进行深入分析,分别从当代文化语境下的“底层写作”,韩少功“底层写作”的阶段性特点和意识的嬗变,底层写作的诗性之美以及韩少功在艺术形式上的探索和尝试等方面入手进行研究。通过这样深入而全面的研究,既可以完善当代韩少功的研究现状,客观地评价韩少功在当代文坛的地位,又可以对当今文坛众说纷纭的“底层写作”的讨论有新的补充,以韩少功创作为个案,观照当下“底层写作”的现实困境,进一步探寻文学如何更好地实现底层关怀。

欧阳光明[9](2010)在《轮椅上的“思”与“诗”——史铁生小说论》文中指出史铁生是中国当代文坛上一个独特的存在。他的特殊人生经历,造就了他那独具特色的文风。身体的残疾把他带入了写作的殿堂,史铁生由此开始了“残疾人”的写作生涯。在他早期的创作中,残疾人所面临的肉体和精神上的双重困境,成为他倾心探讨的重点,因此小说中明显地表现出一种“残疾情结”。无可否认,“残疾情结”源于肉身的残疾,但“疾病的隐喻”也是形成“残疾情结”的重要原因之一。此时,绝望和宿命成了笼罩在他头上的魔咒,文风哀婉、悲愤。史铁生并没有深陷在“残疾人”的世界里,而是在困境中顽强地超越自我,最终由“残疾的人”发现了“人的残疾”。这是史铁生世界观的一次转变,也是艺术创作上的一次自我超越。在这一转变过程中,宗教精神给了他正视生命困境的巨大力量和勇气,史铁生由此洞悉了苦难之于人生的意义,进而在“此岸”对“彼岸”的眺望中,认识到“过程”之于人生的重要性。为了更加自由地抒发深藏在心底的困惑,表现人类被压抑的诗性记忆与梦想,探讨人生的多种可能性以及人类的各种欲望,史铁生逐渐放弃了以前的写作技巧,转而追求一种新的写作方式,即面对“心魂”的写作,从而使他的小说呈现出破碎、跨文体的审美特征,并由此完成了在艺术创作的第二次飞跃。

赵军才[10](2008)在《直面残缺的人生 ——试论史铁生创作的生命审美哲学》文中研究表明史铁生是当代着名作家。史铁生的创作,从自身遭际起笔,缘事而作,有感而发。尤其是对人生残缺状态的密切关注和深刻剖析,构成了他创作的独特格调。从个体的生命残缺中,看出了芸芸众生参差不齐的生存状态,并体味出残缺所特有的存在价值。在与命运的抗争中,他高扬爱的旗帜,追求人生的和谐统一。他的作品既忠实地反映了他的生存与思考,又表现出高昂的进取精神,极具艺术感染力。无论是对知青生活的回忆和反思,还是对残疾人乃至所有人命运的关注和思考,他的作品都体现出认真严肃,但又不乏从容乐观的人生态度,呈现平淡质朴而意蕴深沉的“散文化”“哲理化”的倾向。在当代作家中独树一帜。从审美的本源目的就是在于“生命的自由扩张”这个意义上来看,史铁生就是以他的人生和创作,在实践着一种审美行为。史铁生创作的美学意蕴在于,他通过切身的体会和深沉的感悟,把握了人类生存的本质特征,即人类无时无刻不处身于残缺之中。残缺不是一个充满悲观意味的灰色词语,正是由于残缺的存在,才标示了生命的意义,彰显了生命的价值。面对残缺,史铁生借助于思考,以写作的方式来对抗残缺,并用博大的爱意与关怀,弥补人生的缺憾。他以芸芸众生的生命状态作为审美对象,以思考和写作作为自己的审美方式,以博爱作为自己的审美追求。孤独而又执着地建立自己的审美世界。

二、从残雪、韩少功、史铁生的创作看文学的现实性对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残雪、韩少功、史铁生的创作看文学的现实性对抗(论文提纲范文)

(1)困境与拯救 ——传统文化与史铁生救赎之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早期:现实困境自救与儒家传统
    第一节 现实困境——宿命与社会意识的冲突
    第二节 史铁生心理平衡机制与中庸传统
    第三节 君子自强不息——以社会参与对抗社会困境
    第四节 己欲达而达人——儒家入世观下的自救
第二章 中期:精神困境突围中的道家精神
    第一节 灵魂的隐痛——生存悖论
    第二节 万物与我为一——对死亡困境的消解
    第三节 祸兮福所伏——对命运困境的回答
    第四节 审美的人生观——儒道互补的过程论
第三章 晚期:对困境的最终思考——佛教与拯救
    第一节 残缺的世界——人生皆苦难
    第二节 更为究竟——终极视角下的救赎
    第三节 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精神自救与超越性救他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2)论韩少功的寓言体小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韩少功寓言性思维的成因
    第一节 巫楚文化的浸染
    第二节 域外作家的影响
        一、来自昆德拉的启发
        二、魔幻现实主义手法的冲击
    第三节 作家的文体自觉
第二章 奇幻的艺术外壳
    第一节 浪漫神秘的寓言形象
        一、动物形象
        二、植物形象
        三、器物形象
    第二节 真幻合一的寓言手法
        一、鬼魂叙事
        二、幻觉描写
        三、时空穿梭
    第三节 奇诡风趣的寓言风格
        一、楚地特色
        二、幽默谐趣
第三章 讽喻的理性内核
    第一节 守护民族文化
    第二节 反思革命运动
        一、辩证看待“文革”
        二、批判二元对立思维模式
    第三节 针砭时代弊病
        一、对社会公正道义的呼唤
        二、对官僚主义的讽刺
        三、对拜金主义的抨击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后记

(3)论残雪小说的悖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研究缘起和意义
    (二)研究综述和思路
    (三)概念界定和创新
一、作家的悖论
    (一)艺术与生活
    (二)童年与经验
    (三)作品的传播
二、作品的悖论
    (一)人物形象
    (二)作品意象
    (三)故事情节
三、命题的悖论
    (一)美善与丑恶
    (二)自我与他者
    (三)追寻与失落
    (四)生存与死亡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4)大学生现代文化人格养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一)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解决当前面临的问题
        (二) 个人学术兴趣在于人格养成研究
        (三) 中国社会的现代化离不开中国人的现代化
        (四) 研究意义
    二、相关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一) 人的现代化研究历史与现状
        (二) 文化人格研究的思想资源与研究现状
        (三) 马克思人学思想研究现状
        (四) 思想政治教育人学取向的研究现状
        (五) 大学生人格养成研究的现状
    三、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一) 研究目标
        (二) 与本研究相关的概念界定
        (三) 研究内容
        (四)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和难点
    四、研究方法、技术路线、研究方案的可行性分析
        (一) 研究方法
        (二) 技术路线
        (三) 可行性分析
    五、论文可能的创新
第一章 大学生群体性问题行为背后的文化心理
    第一节 大学生群体性问题行为的表征
        一、非理性爱国者
        二、非理性消费者
        三、契约精神缺乏
        四、公共意识缺失
        五、创业氛围缺少
        六、创新意识缺乏
        七、精神信仰缺失
        八、担当精神缺少
        九、唐诗宋词失传
        十、审丑文化兴起
    第二节 问题行为背后的国民性格因素分析
        一、尊德性尚权威的思维方式
        二、以血缘为基础的家族意识
        三、懒于革新的守旧行为模式
        四、积极入世物质主义价值观
        五、草根文化取代了世家文化
    第三节 人格背后的历史文化因素比较
        一、中西方文明比较的视角
        二、不同社会形态比较的视角
        三、不同社会制度比较的视角
第二章 现代文化人格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文化人格的三种研究取向——文化心理学视角
        一、唤起性文化
        二、传承性文化
        三、普适性文化
    第二节 文化人格的要素
        一、思维方式
        二、价值观念
        三、行为模式
        四、精神信仰
        五、审美趣味
    第三节 现代文化人格定义及其特征
        一、思维方式理性化
        二、价值观念民主化
        三、行为模式创新化
        四、精神追求超越化
        五、审美情趣高雅化
第三章 大学生现代文化人格结构
    第一节 理性思维
        一、法治思维
        二、科学精神
    第二节 公共意识
        一、公德意识
        二、公益精神
    第三节 创新行为
        一、创意行动
        二、创业实践
    第四节 超越精神
        一、宗教情怀
        二、意义追求
    第五节 诗意情怀
        一、诗性精神
        二、诗意栖居
第四章 大学生文化人格现代性水平测量、分析与实验研究
    第一节 样本选择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工具的选择与设计
        二、样本选取的代表性与便利性
        三、研究方法的综合性与灵活性
        四、以个体访谈的方式研究群体
    第二节 大学生人格现代性水平测量结果及分析
        一、样本基本情况分析
        二、数据结果统计
        三、基于英格尔斯问卷的现代性分析
        四、基于当代社会特殊问题的现代性分析
    第三节 重要变量对比分析
        一、年龄差异
        二、性别差异
        三、年级差异
        四、成长环境
        五、地区差异
        六、父母职业差异
        七、父母学历差异
        八、文体特长差异
        九、读书多少差异
        十、社会阅历差异
        十一、是否住校差异
        十二、父母关系差异
        十三、是否独生子女
    第四节 研究结论推导
        一、影响理性思维的因素
        二、影响契约精神的因素
        三、影响创新意识的因素
        四、影响宗教情怀的因素
        五、影响诗意精神的因素
    第五节 实验研究
        一、学院的作用
        二、书院的作用
        三、导师的作用
        四、辅导员的作用
        五、学生自治组织的作用
        六、多元立交式文化育人模式
第五章 大学生现代文化人格的养成对策
    第一节 社会文化的浸染
        一、制度设计
        二、媒体良心
        三、价值导向
    第二节 家庭文化的熏陶
        一、父母和睦
        二、亲子和谐
        三、正面引导
    第三节 学校文化的塑造
        一、环境育人
        二、制度育人
        三、教师育人
        四、朋辈影响
    第四节 教育主体的自主选择
        一、博览群书
        二、独立思考
        三、爱好文体
        四、丰富阅历
附件:调查问卷及访谈记录
    Ⅰ 人的现代化调查问卷
    Ⅱ 大学生人格现代性调查
    Ⅲ 大学生现代文化人格调查问卷
    Ⅳ 访谈记录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后记

(5)论韩少功创作的怀疑主义倾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韩少功与其文学创作
    二、先行研究
    三、韩少功与怀疑主义
第一章 人性层面的怀疑
    一、政治高压下人性的扭曲
    二、金钱统治下人性的贪婪
    三、两性之间的鸿沟
第二章 历史层面的怀疑
    一、动态变幻的个体记忆
    二、庄周梦蝶的客观世界
    三、任人打扮的历史叙事
第三章 哲学层面的怀疑
    一、对宗教的怀疑
    二、对现代知识的怀疑
    三、对新潮时尚的怀疑
第四章 怀疑背后的精神支撑
    一、自然的慰藉
    二、道德的重塑
    三、理想的坚守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附件

(6)信仰与救赎—史铁生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及本文的创新之处
        (一)研究现状
        (二)本文的创新之处
    三、本文的研究思路
第一章“爱命运”——史铁生的命运观
    一、生命的悲剧意识
    二、绝望的意义
        (一)极端境遇与坦诚的书写
        (二)接受命运:原罪与宿命
    三、“爱命运”
        (一)约伯的启示
        (二)两点反思
第二章 意义与永恒——史铁生的死亡哲学
    一、死亡不是虚无,“我”不死
    二、“无我”:“我”在万物,万物在“我”
    三、永恒的渴望:“小我”融入“大我”
    四、意义与永恒
    五、灵魂不死的道德性确证及实证思路
    六、由死观生:永恒即是当下
第三章 孤独与爱的救赎——史铁生的爱情观
    一、孤独意识的二重性
    二、孤独与爱情
        (一)人性密码:残疾与爱情
        (二)宿命的孤独
        (三)爱情的救赎
    三、爱情悖论:爱与性的哲思演绎
        (一)爱情是属灵的
        (二)爱情可否n对n?
        1、《爱情问题》:孤独与爱情的悖论
        2、《务虚笔记》:L的爱情
        3、《我的丁一之旅》:理想的双刃剑
        4、爱情是一种信仰或一项决断
第四章“上帝”与政治——史铁生的人道主义思想
    一、“叛徒”的难题
    二、“我们”的位置
    三、真正的人道主义
第五章“看不见而信”——史铁生的上帝观(一)
    一、两种上帝:创世主与救世主
    二、“看不见而信”
    三、上帝信仰的合理性
        (一)宇宙的不确切性
        (二)“精神-经验”的证明
        (三)“深渊”境遇
第六章“人与神有着无限的距离”——史铁生的上帝观(二)
    一、人神距离说
        (一)三点认识
        (二)自由的辩证法
    二、病根是极权文化还是奴性意识?
    三、宗教精神的信仰者
        (一)非无神论者
        (二)宗教精神
第七章 补编 史铁生的佛教观
    一、佛教的“更为究竟”
    二、佛教的“灭欲”
    三、佛教信仰的功利性
    四、史铁生佛教思想之总结
    五、基于大乘佛教思想的回应
结语“未完成式”——思想的文学性书写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7)残雪小说的诗性叙事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诗性叙事的界说及成因
    1.1 诗性叙事的界说
    1.2 诗性叙事的成因
2 残雪小说诗性叙事的表现
    2.1 意象—象征系统的构成
    2.2 梦幻叙述
    2.3 诗化的语言
3 残雪小说诗性叙事的文本建构
    3.1 异境化的叙事时空
    3.2 非逻辑的叙事话语
    3.3 碎片式的叙事情节
    3.4 符号化的人物形象
4 残雪小说诗性叙事的解读与反思
    4.1 残雪小说诗性叙事的审美意义
    4.2 反思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8)韩少功的“底层写作”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当代文化语境下的"底层写作"
    1.1 "底层"的身份认定
    1.2 "底层写作"的概念界定
第2章 韩少功"底层写作"的阶段性特点
    2.1 知青视角下的民族苦难记忆
    2.2 湘楚地域的文化寻根
    2.3 现代性观照下的乡村世界
第3章 韩少功"底层写作"意识的嬗变
    3.1 拯救与悲悯
    3.2 寻找与批判
    3.3 现代性的反思
第4章 "底层写作"的"美"
    4.1 "美"、"丑"的形象观照
    4.2 优美的乡村环境
    4.3 湘楚特色的民风之美
第5章 渐变式的形式求新
    5.1 传统的批判写实
    5.2 先锋实验的探索
    5.3 乡土的"杂糅式"写作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9)轮椅上的“思”与“诗”——史铁生小说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绪论
    一 史铁生创作简述
    二 史铁生创作的研究概况
    三 本文的研究目标与价值
第一章 残疾背后的精神质色
    一 残疾人生与宿命观的形成
    二 身体的意义
    三 疾病的隐喻与残疾情结
    四 回忆性叙事视角在史铁生小说中的意义
第二章 走向"新生"的宗教皈依之路
    一 "上帝"的面孔
    二 洞悉苦难的意义
    三 自我救赎的完成
第三章 超越局限的"心魂写作"
    一 何谓"心魂"
    二 "心魂"的困境之思
    三 "心魂"的交流之旅
    四 "心魂"的自由呈现与碎片化的文本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一:史铁生生平及创作简表(1951-2009)
附录二:史铁生创作研究论文要目(1986-2009)
附录三: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文章
后记

(10)直面残缺的人生 ——试论史铁生创作的生命审美哲学(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生存是生命审美的主要对象
    第一节 残缺是存在的必然状态
    第二节 残缺是违背生命意志的
    第三节 残缺是生命的普遍状态
    第四节 残缺是人生不可或缺的动力
第二章 写作是生命审美的重要形式
    第一节 写作因人生的残缺而生
    第二节 写作是精神的欢歌
    第三节 写作应该是每个人的选择
第三章 博爱是生命审美的价值取向
    第一节 爱是由于被爱
    第二节 爱是一种关怀
    第三节 爱是一种信仰
参考文献

四、从残雪、韩少功、史铁生的创作看文学的现实性对抗(论文参考文献)

  • [1]困境与拯救 ——传统文化与史铁生救赎之路[D]. 刘洋.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2]论韩少功的寓言体小说[D]. 谭霁. 湖南师范大学, 2019(12)
  • [3]论残雪小说的悖论[D]. 王元霞. 云南大学, 2018(01)
  • [4]大学生现代文化人格养成研究[D]. 唐善梅. 南京师范大学, 2017(01)
  • [5]论韩少功创作的怀疑主义倾向[D]. 李婷. 海南师范大学, 2016(03)
  • [6]信仰与救赎—史铁生思想研究[D]. 顾林.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5(12)
  • [7]残雪小说的诗性叙事探析[D]. 王姣丽. 华中科技大学, 2012(07)
  • [8]韩少功的“底层写作”论[D]. 苏前清. 南昌大学, 2010(03)
  • [9]轮椅上的“思”与“诗”——史铁生小说论[D]. 欧阳光明. 暨南大学, 2010(10)
  • [10]直面残缺的人生 ——试论史铁生创作的生命审美哲学[D]. 赵军才. 南京师范大学, 2008(01)

标签:;  ;  ;  ;  ;  

从残雪、韩少功、史铁生的创作看文学的现实对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