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学毕业生就业介绍

美国大学毕业生就业介绍

一、美国高校毕业生就业介绍(论文文献综述)

曲秀钰[1](2021)在《美国高校学生职业指导研究 ——以卡内基梅隆大学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学生自主就业的深入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校意识到“职业指导”对学生就业的重要性。对于高校学生职业指导这一问题的研究,主要源于当前高校学生职业指导的发展现状,研究主要目的是通过探究美国高校学生职业指导的开展情况,借鉴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高校的成功经验,在高校学生职业指导方面提出策略建议与路径选择。美国在职业指导方面,具有相对成熟的理论基础以及相对完善的实践体系,通过梳理美国高校学生职业指导的发展脉络,有助于进一步了解美国高校职业指导的不同发展阶段的变化过程和特征。现阶段,美国高校学生职业指导已进入相对完善期:具有相关法案支持,具有专业的指导人员和职业测评手段,以职业生涯发展为指导理论,以学生自我为导向,基于叙事模式的后现代职业指导方式,逐步确立的评估指标。研究选取卡内基梅隆大学作为个案研究对象:在职业指导机构方面,该校职业生涯发展中心通过“人员-网站-资源”三要素组成运行系统,通过高效的线上线下手段,协助学生进行前期的职业评估和规划,中期的职业探索和决策,后期的职场体验和建立人脉关系网。在职业指导模式方面,该校摸索出“My Career路径”职业指导模式,包括“自我-故事-人脉”三个层次,从探索自我职业兴趣、核心价值观、职业技能,到自我故事的表达与创造,再到人脉关系网的搭建与丰富,三者相互联结而又层层递进。卡内基梅隆大学职业指导具有过程持续、内容建构、方式多元、结果有效四维特征,实施效果较好并在实践过程中,锻炼了学生的“审辩思维”,促进了学生的职业认同感,协助学校探索“定制化服务”目标。最后,在借鉴美国高校学生职业指导的发展历程、卡内基梅隆大学现有成功经验与不足的基础之上,寻求完善高校学生职业指导的可行性方向和发展路径:探寻符合国情与学生发展的理论指导体系,发挥政府与高校的政策联动作用,构建高校个性化学生职业指导模式,促进高校线上线上职业指导协同发展,发挥学校校友资源优势。

王玥[2](2021)在《T市政府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就业问题在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中日益凸显,其越来越成为群众关心和关注的重要民生问题。高校毕业生作为重要就业群体中的一员,他们的就业问题不仅仅是个人问题,更多涉及到的可能是无数个家庭的问题。在现今知识经济盛行的时代,在国家对学生的教育力度不断加大、社会对青年一代成长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青年一代必然成为新时代社会主义接班人的综合态势下,高校毕业生如何就好业、提升就业成功率,确保就业高质量等是国家必须做好的重要民生课题。T市作为江苏省高质量发展的中部支点城市,教育作为其城市发展的亮点特色和发展重点,如何将新兴培养出的人才建设家乡、回馈社会,破除高校毕业生迈出校门后的消息壁垒,做好高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之间的沟通桥梁,是现今乃至未来很长时间内需要写好的民生答卷。本研究在新公共服务理论、凯恩斯就业理论、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等理论支撑下,通过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分析法对T市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进行系统分析,了解政府在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取得的成效。同时对T市已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就业促进各项举措实施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出T市在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存在的问题。其主要体现在就业政策未成统一体系、政策举措执行有欠缺、实施效果缺乏持续关注和有效评估、政府服务职能发挥不够、信息不对称现象依旧存在和未能提供足够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权益保障等方面。在对国外促进就业举措和周边地市的对策借鉴的研究下,建议从制定完备的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体系、深化举措的执行力和推广度、建立政策实施跟进机制、优化政府服务职能、完善信息联动共建机制和健全高校毕业生就业保障机制等方面着手,促进在T的高校毕业生能够顺利就业、持久就业,吸引本地户籍高校毕业生建设家乡,切实保障劳动力市场的健康活跃发展,为T市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

鄂义强[3](2020)在《中国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实施扩招政策以来,中国高等教育由培育“精英”逐渐走向大众化,大学毕业生人数从扩招后第一届(2003年)的212万人次上升到2019年的834万人次,在就业市场化的今天,大学生就业难成为社会的热点问题之一。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随着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凸显,中国政府对大学生就业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大,已将大学生就业问题上升到一个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高度加以重视,同时国家层面不断出台系列的就业政策引导和促进大学生就业。在此背景下,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的问题研究显得十分迫切和必要。本文选择了中国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进行研究,也就是把大学生就业与政府责任这两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将大学生就业置于整体政府责任的建构逻辑中去考察,从而有助于厘清政府在大学生就业中要承担的有关责任,在此基础上展开问题研究,就可以明晰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构建的重点。厘清中国大学生就业中的政府责任,是开展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研究的逻辑起点。通过对大学生就业与政府责任之间关系的省思,依据责任政府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民本观、市场失灵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依据现实中政府维护公民基本生存和发展权的政府基本职责,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社会主义国家政府职责,阐释政府对大学生就业履行责任的必要性,厘定中国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为政府调控责任、政府服务责任、政府监督责任。一般而言,研究社会现象和相关问题,都不能割裂历史的纵向联系,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在不同就业制度时期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政府责任履行状况进行考察,也就是于历史演进中去考察大学生就业政府责任的履行,阐释大学生就业中政府履行责任的合理性及存在的问题,凸显20世纪末大学生自主择业时期政府责任履行上存在的问题,确保当代大学生就业政府责任研究的历史承续性,为进行深层次的问题研究打下基础。呈现当代中国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调控责任、政府服务责任、政府监督责任履行的总体现状,在此基础上开展中国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的问题研究。为提高研究的可信度与客观性,以网络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进行实证研究。编制《毕业年级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情况调查问卷》,调查对象涵盖全国52所高校、20 197名大学毕业生,通过社会学统计软件SPSS对问卷数据进行分析,主要采用频率分析法和交叉分析法,分别得出频率分析结果和交叉分析结果。同时对部分用人单位负责人和政府官员进行个案访谈。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调控责任、政府服务责任、政府监督责任三个向度的问题研究。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调控责任履行上的问题为:就业政策对大学生个人需求关注不够,就业政策的规划性与协同性亟待提升。大学生就业中政府服务责任履行上的问题为:高校以就业服务促进大学生就业主体意识不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促进大学生就业作用不明显。大学生就业中政府监督责任履行上的问题为:回应大学生就业状况的高等教育质量有效监督不足,大学生平等就业法治环境建设滞后,大学生就业政策监督机制不健全。深入研究英国、美国、日本、瑞典等发达国家,俄罗斯等经济转型国家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状况,从中得到有益启示。在此基础上,立足中国国情,提出中国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的重要性与特殊性,以及中国大学生就业政府责任构建必须坚持的中国道路。最后在现实的逻辑上回应理论逻辑中所厘定的大学生就业中的政府责任。探索立足中国国情的大学生就业政府责任履行的建构性策略:在政府调控责任上的策略建议为,树立以人为本的就业政策理念,提升就业政策的规划性与协同性;在政府服务责任上的策略建议为,强化高校就业服务促进大学生就业的主体意识,增强公共就业服务的大学生就业服务供给能力;在政府监督责任上的策略建议为,以政府监督优化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以法律制度保障大学生平等就业,以主体问责制提升就业政策执行实效性。从而在现实的逻辑上,形成中国大学生就业中的政府责任促进机制,力求逐步破解中国的大学生就业问题。

刘帅[4](2020)在《美国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演进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美国是全球范围内最早开始实施创业教育的国家,特别是在高校创业教育课程领域具有鲜明的特色。美国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演进也经历了曲折发展的过程,1947年哈佛大学商学院成功开创世界范围内第一门创业教育课程,为创业教育课程在高校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由于战争和经济等因素的影响,20世纪50-80年代美国高校创业教育进入了缓慢发展时期;从20世纪90年代起,创业教育迎来了发展的新契机,“全校性”创业教育项目开始出现并发展,到21世纪,初步建立起跨学科、重实战、多要素联动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经过70年的探索与发展,美国高校创业教育课程形成了较为完备的课程体系。我国创业教育课程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末,经过近20年的探索与发展,我国的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与美国相比,在课程设置、项目管理、师资水平、实战化演练等方面仍需不断丰富和完善。因此,通过对美国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演变的历史过程的分析,以期为我国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提供建设性的建议。本论文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开展研究:第一部分是引言部分。主要介绍了本论文的选题背景及意义,并结合已有研究进行相关评述,了解现阶段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现状,为本论文的进一步研究做好准备工作。第二部分是本论文的主体部分,共包含五章内容。第一章主要介绍了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在美国兴起的历史背景,和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在美国的发端及缓慢发展时期的概况,分析了初创时期美国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第二章主要介绍了90年代美国在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调整改革,包括课程目标的设定,“全校性”创业教育项目的出现与发展,麻省理工学院创业教育中心的课程设置,和调整改革时期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第三章主要介绍了进入21世纪以来,美国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发展与逐步完善的过程。从课程数量的增多、跨学科课程体系的建立、多样化实践课程的实施、学术研究的发展、专业型师资的补充等方面分析创业教育课程的发展特点,和发展时期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第四章主要分析了影响美国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演进的内外部因素。第五章通过上述分析得出对我国完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启示。第三部分是结语部分。在学习美国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演进的历史过程中,结合中国高等教育的自身实际,不断完善中国高校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杨东民[5](2020)在《文科类毕业生就业指导的社会工作实务研究 ——以M大学为例》文中研究说明社会工作近年在我国发展较为迅速,其专业理论和专业方法在各个领域都可以发挥较好作用,诸多学者将其应用于教育工作领域,辅助解决学生问题。高校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一直是各相关领域共同研究主题,社会工作介入高校学生就业工作也是学者们研究探讨方向之一,但是对于介入文科类毕业生就业指导的实务研究相对较少。本文旨在通过对社会工作介入高校文科类毕业生就业指导的实务研究,探索有效的介入方案,助力大学生尤其是文科类毕业生就业困境的解决、丰富社会工作的实务研究。本研究以M大学为例,采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深入访谈等方式,了解文科类毕业生就业困境现状与就业指导需求、结合对当前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局限性的探讨,分别以就业心理调适为主题设计个案工作、以就业能力提升为主题设计小组工作两套介入方案。随后依据所设计的方案,招募15名文科类毕业生以就业能力提升为主题开展小组工作,并对其中1名就业心理困难学生开展个案工作,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通过调查分析与设计验证,本文证实了所设计的社会工作介入文科类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方案的可行性,总结了社会工作在工作理念和评估体系专业化、指导内容和对象多样化等方面的介入优势,在专业性和长效性方面的实践困境,并针对性提出了优化介入工作的思路展望。

高丽贤[6](2020)在《呼和浩特市大学生就业服务质量提升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高等教育普及,高校扩大招生,大学毕业生待就业人数不断增加。在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背景下,经济结构的调整,导致劳动力市场供需矛盾增大,影响大学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从而引发各种社会问题。改善大学生就业状况已成为社会、政府、高校及大学生自身广泛关注的焦点。为解决大学生就业现状,我国在“十三五”规划中提出,要把就业作为经济发展的优先目标,实施优先策略及创造积极的就业政策环境,减少大学生就业压力,提高就业水平。大学生就业服务由政府主导,高校提供就业技能培训、社会组织提供其他服务的多元主体参与。我国大学生就业服务的发展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通包通分”阶段,由国家统一进行提供服务。第二阶段为市场经济过渡时期的“双向选择”阶段,高校开始建立就业指导中心。第三阶段为市场经济时期的“自主择业”阶段。政府逐渐完善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高校设置相应的就业指导课程,提高大学生就业技能,提升大学生就业质量。随着呼和浩特市高校毕业生人数不断增加,大学生就业形势变得非常严峻。虽然政府不断完善就业服务体系,但劳动力市场的供需失衡仍存在,提升呼和浩特市大学生就业质量已成为大学生就业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呼和浩特市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发放呼和浩特市大学生就业服务质量调查问卷,并对收集的问卷采用信度效度分析、描述性统计分析、方差分析,探究呼和浩特市大学生就业服务质量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最后提出提升呼和浩特市大学生就业服务质量的对策建议。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介绍了本文研究背景和意义,并对国内外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确定论文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以及创新点与难点。第二章为概念界定与相关理论,阐释了公共就业服务、大学生就业服务、就业服务质量、服务质量差距模型及servqual服务质量方法等核心概念;解释了新公共服务理论、公共物品理论及公共服务质量管理理论,为本文奠定了理论研究基础。第三章为大学生就业服务政策及现状分析,梳理了我国政府、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及呼和浩特市政府出台的相关大学生就业服务政策,并对呼和浩特市大学生就业质量进行分析。第四章为呼和浩特市大学生就业服务质量实证研究,通过服务质量差距模型与servqual量表的五个维度,结合大学生的特点,制定出呼和浩特市大学生就业服务质量调查问卷。通过对各高校发放问卷,对收集的问卷进行spss数据分析,检验问卷的信度效度、通过描述性分析测量期望服务质量与感知服务质量之间的差距,并使用方差分析,计算出各维度的期望服务与感知服务之间是否存在着显着性差异。第五章为呼和浩特市大学生就业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基于第四章的数据分析,揭示呼和浩特市大学生就业服务质量存在的问题,并分析问题的主要原因。第六章,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第七章为结语,是对文章内容的总结及展望。

陈沛酉[7](2019)在《从就业导向到生涯导向:高等职业院校组织转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社会环境的急剧变迁导致发展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日益严峻。这一情形使得“转型”成为各类组织解决危机、谋求生存的不二法则。高等职业院校组织亦是如此。但转型不是对未来的空想式建构,须是站在已有积淀上的优化与完善。因此,亟待从组织的视角和历史的眼光来审视改革开放40年来高职院校转型的过程、要素及逻辑。本研究综合运用文献考察法、历史研究法以及延伸个案法等质性研究方法和基于新制度主义学派的“组织场域”、“制度逻辑”以及伯顿·克拉克创业型大学组织转型理论搭建的分析框架,深入考察了围绕着高职院校组织的诞生与转型所形成的场域关系、转型要素及其中的多重制度逻辑。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首先,本研究基于国家(政府)、行业企业、高职院校以及受教育者及其家庭等多方行动体的核心利益考量,本研究将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发生、变化及解决作为高职院校组织转型的“核心议题”,从而确立了高职院校组织从升本导向到就业导向再到生涯导向的转型历程:(1)升本导向阶段(1980年~2003年)。1980年,“收费、走读、短学期、不包分配”的短期职业大学的相继成立,标志着中国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的蹒跚起步。而后经由1996年“三改一补”、1997年规范命名、1998年“三教统筹”、1999年高校扩招以及2000年管理权下放等等正式制度供给,以职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高等专科学科为组织形式的高职院校组织种群获得了数量上的跨越式发展。(2)就业导向阶段(2003年~2010年)。2003年,在扩招后第一届本科毕业生就业之际,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爆发。基于此,中央政府部门确立了职业教育的“就业导向”转型目标,并综合运用择优项目引领示范与人才培养评估等举措,引导建立“地方政府主责、行业企业参与、高职院校实施”的组织转型场域关系。高职院校组织场域行动体对“高职的基本特征是什么、高职应该如何办”达成多项规范性共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双师型教师、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顶岗实习等等办学观念深入人心。(3)生涯导向阶段(2010年至今)。就业导向组织转型带来了就业率显着提升,但以数字为单一表征方式的一次就业率并不能完全、真正地反映各高校的就业情况。高职院校毕业生在就业质量和职业生涯发展等指标上的表现却不尽如意。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新危机引起高职院校组织场域中的行动体围绕着“提升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和“提高职业教育吸引力”为主要内容的内涵式转型策略。在《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顶层设计推动下,地方政府、行业企业和高职院校组织间的互动关系得以制度化,高职院校组织亦与四年制大学重新建立起合作交流。同时,高职院校组织自身开始强调职业素养教育。其次,高职院校组织转型的制度逻辑。在升本导向阶段,受国家政策分层歧视与升格诱导、市场生源选择偏好以及大学理性神话的规范性和模仿性力量等多重逻辑制约下的高职院校选择了模仿本科院校学科教育,即把升为本科院校当做规划目标,把大学课程进行“压缩饼干式”删减、把毕业生“专升本”率高低当做招生噱头的“漂移性”组织生存策略。在就业导向阶段,支配组织场域行动体实现就业导向组织转型的制度逻辑有:“教育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就业是民生之本”的国家逻辑,“项目驱动”的科层制逻辑,“生源充盈”、“满足企业需求”的市场逻辑以及“职业主义”的教育逻辑。在生涯导向阶段,高职院校组织场域行动体受到“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国家逻辑、“国家推动、地方创新”的科层制逻辑以及“生源危机”、“产业转型升级下的企业新需求”的市场逻辑和教育“成人”逻辑的共同支配。

刘海涛[8](2019)在《中国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研究 ——以研究型大学为例》文中指出在我国高等教育全力推进“双一流”建设和加快实现内涵式发展的关键阶段,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尤其是本科教育质量,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根本任务。而我国本科教育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便开始进行以专业设置为核心的教学制度设计,并将专业始终视为高校本科人才培养的基本单位,这直接决定了专业设置在本科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但长期以来,受我国高等教育规模扩大和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等内外部环境变化的影响,我国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始终表现出一定的随意性与盲目性,至今也没有得以有效解决。研究型大学作为大众化时代承担精英教育责任的主体,其本科专业设置对其他类型高校起着重要的引领与示范作用。对其本科专业设置进行研究,对于提高我国整体本科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对此,本文以研究型大学为切入点,对高校本科专业设置进行了系统研究。最终目的是为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的优化路径,及高校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提供相应的论据和对策思考。为实现这一目标,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文本分析、数据分析、访谈调查等方法,基于实践与理论的双向建构,将论文主要分为三个层面:理性认识、实证研究及理论探讨。第一,在理性认识层面,通过问题提出、文献综述以及研究设计,剖析了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的内涵,并将其概括为一个纵横交错的体系。就纵向而言,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包括过程与结果两个方面,即完整系统的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包括从专业生成到专业建设与发展的全过程。就横向而言,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又表现为客观属性与主观价值的统一体,即科学合理的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具有“相关逻辑特性总和”与“各利益相关主体权力与需求适应性”的双重特征。而且,高校本科专业设置行为主体权力与需求的适应性,与其多元逻辑的特性总和是相互影响、对应统一的,并分别通过本科专业设置的过程与结果得以反映。由此,本研究将对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的理性认识概括为:高校本科专业设置是过程与结果的统一;高校本科专业设置要遵循多元逻辑的协调统一;高校本科专业设置要兼顾利益相关主体权力与需求的统一。并在此基础上,分别通过对专业设置各逻辑历史演变与基本诉求的分析,以及专业设置各利益主体权益的审视,对该理性认识进行了具体分析。第二,在实证研究层面,基于对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的理性认识,主要从过程与结果两个方面对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进行实践分析。就其过程而言,主要包括本科专业内容确定、专业设置模式设计,以及各主体权力划配,即设置什么专业、怎样设置专业和谁来设置专业三个基本方面。研究发现,目前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主要表现为,基于“统一管理,分级备案或审批”的国家行为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虽然各高校在专业设置模式设计等方面具有一定的话语权,但仍然无法超越政府的主导作用,而社会与学生主体更是处于被相对忽略的状态;就其结果而言,主要包括专业结构布局状态与专业内涵建设状态两个方面。研究发现,无论是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数量所呈现的静态与动态状况,还是本科专业布局所呈现的外部与内部结构,亦或是学生对各专业及其课程的认知状态,均表明各高校更为重视专业结构调整而忽视专业内涵建设。第三,在理论探讨层面,通过对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过程与结果的实践研究,本文将其基本特征主要总结为以下几点:本科专业设置管理体制表现出明显的统一性与计划性特征;本科专业布局与结构表现出较强的稳定性与趋同性特征;本科课程设置表现出较强的专业化与形式化特征。根据对其特征的分析,本文认为,相对于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的精英性目标而言,其本科专业设置的特殊性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在此基础上,本研究透过特征表面从学理层面,进一步对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背后的问题本质进行理论反思。主要认为,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制度改革存在一定的历史惯性;本科专业设置多元逻辑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失衡与冲突;本科专业设置中的利益关系存在一定的强制性割裂。基于此,本研究从专业作为一种课程组合来进行人才培养的本质内涵出发,基于“淡化专业、强化课程”的合理性,结合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的精英性目标,主要提出,研究型大学应该从明确人才培养理念、健全专业管理体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三个方面来调整专业价值取向、淡化本科专业结构、强化本科课程设置。

邓圆[9](2019)在《我国计算机专业本科毕业生工作技能水平及其回报率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背景下,我国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发展计划,提出了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发展目标。实现这些目标的基础是我国需要打造智能制造人才队伍和构建多层次的人才队伍,这为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其中,计算机专业是打造未来人才最相关的专业,该专业的高校毕业生应该在劳动力市场上受到追捧。然而,该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却令人堪忧,于此同时,劳动力市场中与计算机相关的行业也面临着人才缺乏的问题。面对以上问题,我国高校计算机专业应该充分利用市场信号做出人才培养目标的调整和方法的改进,才能在提升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同时,满足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从根本上解决该专业人才供需矛盾的问题。这一背景下,本文利用麦可思研究院对2014届大学本科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调查数据和毕业三年后的跟踪调查数据,对我国计算机专业本科毕业生工作技能水平及其回报率进行研究,以期从市场对劳动力技能的反应的角度,为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提出建设性意见。研究的主要内容为:第一,对我国计算机专业本科毕业生工作技能水平进行分析,并结合我国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工作与该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的现状,找出我国计算机专业出现的问题,以及人才培养与毕业生就业质量之间的矛盾。第二,分析毕业生工作技能回报率研究的理论基础和影响机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模型的建构。运用该模型对计算机专业本科毕业生工作技能回报率进行实证研究,得出工作技能的回报率,并进行异质性分析。随后运用多种计量分析工具对估计进行检验。第三,在现状分析和实证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借鉴国外经验,立足我国国情,提出我国高校本科人才培养改革的政策建议。研究运用了文献研究法、统计分析法、计量研究法、和比较分析法,最后得出以下结论:第一,计算机专业本科毕业生掌握的工作技能水平对收入有正向的、显着的影响,且对就业中期收入的影响大于对就业初期收入的影响。在不同工作技能类型中,―电脑编程‖技能对收入的影响最大,且就业初期和中期的影响都极为显着。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工作技能对收入中等的毕业生的收入影响最大,但是对最高水平收入的毕业生的收入的影响不显着。第二,高校计算机专业的学科水平对毕业生就业初期的收入有非常显着的影响,且一所高校的计算机专业在学科评估中排名越高,其毕业生就业初期收入越高。然而在就业中期,高校计算机专业的学科水平对毕业生的收入没有显着的影响,在此阶段,毕业生的工作技能水平起到了更大的作用。第三,在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工作技能回报率的异质性分析中,男性、毕业于学科排名前40%高校、就业于私有部门、计算机相关行业和非东部区域的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工作技能回报率高于女性、毕业于学科排名后60%高校、就业于公共部门、非计算机相关行业和东部区域的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第四,计算机专业本科毕业生总体工作技能满足度仅百分之八十。其中―口头沟通‖技能的满足度最高,属于技术技能类别的―电脑编程‖和―疑难排解‖技能的满足度最低。具体来看,该专业本科毕业生有68.62%工作技能不足,不能满足工作岗位的需求,―电脑编程‖技能的技能不足现象最为明显,有80.65%的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在―电脑编程‖技能方面存在技能不足。结合研究结论与我国高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和毕业生就业质量现状,发现我国高校人才培养存在一定的问题:(1)高校在制定人才培养计划时,对劳动力市场需求反应度不够,体现在人才培养目标与劳动力市场需求的契合度不高。(2)高校在提高其学科建设水平时,没有将学生的工作技能的培养放在重要的位置。(3)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存在问题,主要反映在对人才的个性化,差异化培养重视程度不够,无法满足―弱势群体‖学生的需求。(4)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差强人意,没能满足劳动力市场对人才的技能需求。针对我国高校本科人才培养的问题,结合国际经验,最后提出了三项改进建议:(1)我国高校本科人才培养应以适应社会人才需求为导向,提升学生的就业技能为主要目标,强化学校优势和特色,加大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力度。(2)在培养的过程中,需要转变学生学习理念,并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教学技术,优化人才培养过程,保证高校教育质量。(3)我国高校应该建立以学生学习成果为中心的评价体系,并结合市场的反馈,对高校本科人才培养质量进行全面的跟踪评价。在国内外现有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本文的主要的贡献有:第一,研究选题方面的创新。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工作技能是否重要,且哪项或哪些技能最重要,是改进我国高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工作以及打造智能制造人才队伍的关键性问题。迄今为止,我国都还没有针对高校任何专业的毕业生的工作技能水平及其回报率的相关研究,因此高校无法掌握劳动力市场对于毕业生工作技能的偏好。本文通过实证研究,试图分析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工作技能对毕业生收入的影响,以及不同工作技能回报率的差异,为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并弥补我国该方面研究的空白。第二,理论机制方面的创新。本文在人力资本理论的基础上,研究了毕业生工作技能对收入的影响机制,沿着―高校人才培养—大学生获得工作技能—企业增加工作技能投资‖的逻辑路线,探索工作技能在劳动力市场上收入溢价的内在机理,在毕业生工作技能回报率的理论研究方面具有创新意义。传统的估计教育回报率的计量模型的前提假设,是所有劳动者所受的教育质量和劳动者的学习能力是一致的,本文根据影响机制研究的成果对明瑟收入模型进行改进,构建了能够体现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差异的工作技能回报率计量模型。第三,检验方法方面的创新。由于潜在的测量误差和遗漏变量问题,对毕业生工作技能回报率的估计可能存在偏差,本文在寻找合适的工具变量和遗漏变量方面的尝试具有创新意义。本文首先采用毕业生―大学成绩‖这一工具变量,并运用2SLS、LIML和GMM方法进行检验,结果显示―大学成绩‖是一个比较好的工具变量,且―主观测量‖会造成估计结果向下的偏差。在进行遗漏变量问题检验时,增加毕业生―大学成绩‖、―家庭职业背景‖和毕业三年内的―晋升次数‖控制变量,在与基本模型的估计结果进行对比后发现,利用大学生毕业时掌握的工作技能水平估计其就业初期技能回报率没有偏差,而对就业中期技能回报率的估计存在向上的偏差。

热孜万古丽·阿巴斯[10](2019)在《我国教育管理学知识图谱研究 ——基于1979-2018期刊文献的实证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在知识高度分化与新兴学科不断涌现的整体背景下,我国教育管理学逐渐走向成熟与专业化。基于四十余年纷繁复杂的研究成果,对学科已有研究开展系统性、理论性的回顾与反思,既有助于厘清学科发展的历史脉络,又有助于准确掌握学科的内在逻辑结构,是学科建设中不可或缺的基础性研究工作。然而,现有对学科整体审视的研究,多为学者凭借自身知识积累所作的阶段性的回顾与展望,又或是囿于某一分支学科、具体研究领域当中。既有研究在视角上缺少全景维度与长时间段的系统检视,难以从海量繁杂信息中洞悉学科发展的真实样貌和客观动态规律,系统性的学科审思需引入新的研究范式加以完善。知识图谱作为反映科学知识发展进程以及结构关系的一种知识管理工具,能有效克服以上不足。通过对海量复杂信息开展缜密的数据挖掘与分析,可动态展现学科的演进特征,探究学科发展的动力机制,发现学科发展过程中的缺失与薄弱环节,对拓宽学科研究广度与挖掘研究深度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与实践价值。鉴于此,本研究尝试将知识图谱方法运用于我国教育管理学学科发展的研究当中,以学科归宗、学科渗透、学科价值为研究基点,以正视学科发展的复杂本质、顺应跨学科的发展态势为研究原则,通过构建三维矩阵(以学科给养、主题演化、知识流动、学术群体为目的维,以各类知识单元为对象维,以统计分析、引文分析、共引分析、聚类分析等科学计量分析为方法维),将CNKI中1979-2018年我国教育管理学38162篇文献信息转化成一系列的知识图谱,以期更深层次地揭示学科结构的相似性与承接性,具体的研究过程及研究发现如下:(1)“学科给养”视角。分别从人力、物力、财力等层面呈现学科演进与发展的动力来源与基础条件。总体来说,学科目前仍处于成长阶段,学科发展的内部与外在条件整体较好,高等院校引领拉动学科发展,但机构之间“贫富”差距较大。此外,研究成果分布在829种不同的期刊上,涉及教育学、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等14个学科,呈现学科交叉性强,领域广泛等特性。(2)“发展轨迹”视角。前述文献样本涉及到的50351个关键词之间存在强弱关系,通过对这些关键词开展共现分析与聚类分析,挖掘出学科知识结构之间的亲疏关联。整体来看,学科经40年的发展,已形成了较明确的范畴体系,整体呈现“核心—衍生—边缘”的主题格局。阶段性分析表明,学科演进过程中新老话题的更替,存在明显的“政策依赖”特性,与繁荣的应用研究相比,基础性研究量少质低,纵向连贯性研究不足。(3)“知识关联”视角。通过探测突现词把握学科研究前沿。学科研究中具有时代特征“变”的研究域,是学科发展对时代变迁和社会发展的积极回应。综合“主题演化”的分析结果可知,关注度高的热点领域,容易聚集集体智慧创造新知识,引领学科的发展方向。对前述38162篇文献样本涉及到的144618篇参考文献开展引文分析,结果显示,滋养学科发展的奠基性文献在学科发展初期较为欠缺,这与学科发展初期学术研究规范性存在欠缺有关,因学科研究更注重现实性与实用性,学术积累在延续性和体系上较为薄弱。(4)“学术群体”视角,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分别对作者合作与作者共被引形成的“显性网络”与“隐性网络”进行考察。整体而言,作者合作构成的“显性网络”密度低,“权威学者”之间的学术联系不紧密,“师生型”、“同事型”是合作的主要方式,网络中派系林立的程度值不高,整体科研合作网络仍处于待优化的初级阶段。基于核心作者共被引构成的“隐性网络”按照研究领域可分为10个学术群体,研究跨领域特性明显,但不具备明显的学派效应。整体上来看网络连通性好,信息传递快,具有典型的“小世界”效应,存在“学术明星”现象。(5)综合上述分析,研究基于知识图谱视角,总结出我国教育管理学学科发展的范式特征,并对学科研究中存在的现实问题进行反思。从建构均衡化教育管理学学科体系、打造本土化教育管理学学术格局、完善教育管理学学科制度化建设等层面提出完善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的一系列建议。研究借由宏观概括、中观分析、微观扫描对我国教育管理研究的四十年进行回溯与总结,结合学科发展范式特征提出展望,客观呈现学科总体图景、发展态势与结构特征,为后续研究把握研究重点、捕捉研究前沿、规范学科布局奠定了研究基础。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未来还需进一步扩充基础数据,扩大文献样本的来源范围,将学术着作、学位论文吸纳进来,同时增加中外教育管理学研究的横向对比,以客观评价我国教育管理学在国际学术领域的地位、优势与差距。此外,还需丰富研究内容,将学科研究成员的知识结构与研究取向纳入学科建设的重点考察范围,进一步完善本研究。

二、美国高校毕业生就业介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美国高校毕业生就业介绍(论文提纲范文)

(1)美国高校学生职业指导研究 ——以卡内基梅隆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高校毕学生就业问题事关国家民生
        1.1.2 我国高校学生职业指导工作尚需完善
        1.1.3 美国高校职业指导工作具有借鉴性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1.3.1 国外文献综述
        1.3.2 国内文献综述
        1.3.3 文献研究述评
    1.4 理论基础和概念界定
        1.4.1 理论基础
        1.4.2 概念界定
    1.5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技术路线图
2 美国高校学生职业指导的发展脉络
    2.1 美国高校学生职业指导的萌芽期
        2.1.1 社会和教育背景
        2.1.2 职业指导运动
        2.1.3 阶段性发展特征
    2.2 美国高校学生职业指导的发展期
        2.2.1 社会和教育背景
        2.2.2 相关法案的通过
        2.2.3 阶段性发展特征
    2.3 美国高校学生职业指导的初步成熟期
        2.3.1 社会和教育背景
        2.3.2 职业指导理念发生转变
        2.3.3 阶段性发展特征
    2.4 美国高校学生职业指导的相对完善期
        2.4.1 社会和教育背景
        2.4.2 STW运动与后现代职业指导
        2.4.3 阶段性发展特征
3 卡内基梅隆大学学生职业指导模式
    3.1 职业指导机构——职业生涯发展中心(CPDC)
        3.1.1 CPDC核心要素——团队人员
        3.1.2 CPDC支撑要素——网站平台
        3.1.3 CPDC关键要素——服务资源
    3.2 职业指导模式:My Career路径
        3.2.1 引领学生发觉“我的自我”
        3.2.2 指导学生整合“我的故事”
        3.2.3 帮助学生搭建“我的人脉”
4 卡内基梅隆大学学生职业指导特征、效果与意义
    4.1 卡内基梅隆大学学生职业指导的特征
        4.1.1 学生职业指导过程的持续性
        4.1.2 学生职业指导内容的主观建构性
        4.1.3 学生职业指导方式的多元集中性
        4.1.4 学生职业指导结果的有效性
    4.2 卡内基梅隆大学学生职业指导的实施效果
    4.3 卡内基梅隆大学学生职业指导的实施意义
        4.3.1 有助于促进学生“审辩思维”的再锻炼
        4.3.2 有助于塑造学生“职业认同感”
        4.3.3 有助于学校探索“定制化服务”指导倾向
5 美国高校学生职业指导的启示
    5.1 探寻符合国情与学生发展的理论指导体系
        5.1.1 关注职业指导的学术理论构建
        5.1.2 重视高校职业指导的制度建设
    5.2 发挥政府与高校的政策联动作用
        5.2.1 顶层决策的政策联动性
        5.2.2 实施过程的政策联动性
    5.3 构建高校个性化职业指导模式
        5.3.1 注重学生职业指导的“定制化服务”
        5.3.2 培养学生的职业认同感
        5.3.3 挖掘职业指导的高校特色化
    5.4 促进学校多元化资源的协同发展
        5.4.1 加强校内信息网站资源建设
        5.4.2 发挥学校校友资源优势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关于卡内基梅隆大学职业指导情况的访谈提纲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2)T市政府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目的
        1.1.1 选题的背景
        1.1.2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1.4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高校毕业生就业
        2.1.2 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2.2 理论基础
        2.2.1 新公共服务理论
        2.2.2 凯恩斯就业理论
        2.2.3 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
第3章 T市政府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3.1 T市政府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具体措施
        3.1.1 扎实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政策实施
        3.1.2 深入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有力举措
        3.1.3 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补贴实施
    3.2 T市政府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实施成效
    3.3 T市已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及分析
第4章 T市政府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4.1 T市政府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存在的问题
        4.1.1 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未成统一体系
        4.1.2 政策举措的执行上有欠缺
        4.1.3 实施举措的成效和反响关注不到位
        4.1.4 政府的服务职能发挥不够
        4.1.5 信息不对称现象依旧存在
        4.1.6 未能提供足够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权益保障
    4.2 T市政府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4.2.1 政府重视程度不够
        4.2.2 执行部门政策落实不到位
        4.2.3 全方位跟进监管模式尚未建成
        4.2.4 服务体系和服务能力仍有短板
        4.2.5 政府信息传递与沟通未形成联动
        4.2.6 就业保障的实施仍不完备
第5章 国内外政府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经验借鉴
    5.1 国外政府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举措
        5.1.1 美国:政策扶持和就业引导
        5.1.2 日本:全民参与式的就业促进
        5.1.3 德国:强化公共服务职能的效用发挥
    5.2 周边地市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对策借鉴
        5.2.1 苏州:先行人才落户机制为就业保驾护航
        5.2.2 南通:运用“互联网+”实现政校企精准对接
        5.2.3 扬州:注重职业教育培养高质量技能人才
    5.3 各地就业促进对策比较分析及归纳
第6章 T市政府进一步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对策建议
    6.1 制定完备的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体系
        6.1.1 转变思想认识
        6.1.2 增加资金投入
        6.1.3 深入挖掘高校毕业生和企业双向需求
    6.2 深化各大举措的执行和推广
        6.2.1 厘清政策目标
        6.2.2 扩大政策宣传
        6.2.3 强化部门间的协同发力
    6.3 建立政策实施跟进机制
        6.3.1 注重评估体系的构建
        6.3.2 建立长效监管模式
    6.4 优化政府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服务职能
        6.4.1 完善网格化人力资源服务体系
        6.4.2 有效提升服务水平,发挥就业引导实效
    6.5 完善信息联动共建机制
        6.5.1 形成多方共建模式
        6.5.2 依托“互联网+”建设实名制人才就业信息库
        6.5.3 赋能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一网通办”经办平台
    6.6 健全高校毕业生就业保障机制
        6.6.1 保障高校毕业生在劳动关系中的合法权益
        6.6.2 加大就业援助的支持力度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T市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问卷
附录2: 走访企业访谈提纲
致谢

(3)中国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一)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二)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内容
    五、研究方法
        (一)文献分析法
        (二)实证研究法
        (三)比较研究法
    六、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一)创新之处
        (二)不足之处
第一章 大学生就业与政府责任关系的理论概述
    一、大学生就业与政府责任的概念界定
        (一)大学生就业的概念界定
        (二)政府责任的概念界定
    二、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的理论基础
        (一)责任政府理论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民本观
        (三)市场失灵理论
        (四)新公共服务理论
        (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
    三、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的现实依据
        (一)维护公民基本生存和发展权是政府的基本职责
        (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国家政府职责的内在要求
    四、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厘定
        (一)政府须对大学生就业履行调控责任
        (二)政府须对大学生就业履行服务责任
        (三)政府须对大学生就业履行监督责任
第二章 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的实践历程
    一、“统包统分”就业制度时期:政府包办、计划配置
        (一)“统包统分”就业制度下政府责任履行概况
        (二)历史合理性与问题分析
    二、“供需见面”就业制度时期:计划配置为主、调节为辅
        (一)“供需见面”就业制度下政府责任履行概况
        (二)历史合理性与问题分析
    三、“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就业制度时期:市场配置与政府调控相结合
        (一)“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就业制度下政府责任履行概况
        (二)历史合理性与问题分析
第三章 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的现状与问题
    一、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的总体现状
        (一)政府调控责任履行现状
        (二)政府服务责任履行现状
        (三)政府监督责任履行现状
    二、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的实证研究
        (一)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调查设计
        (二)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调查概况
        (三)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频率分析结果
        (四)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交叉分析结果
    三、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存在的问题与成因
        (一)政府调控责任履行存在的问题与成因
        (二)政府服务责任履行存在的问题与成因
        (三)政府监督责任履行存在的问题与成因
第四章 国外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状况与启示
    一、发达国家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状况与启示
        (一)发达国家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状况
        (二)发达国家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状况的启示
    二、经济转型国家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状况与启示
        (一)经济转型国家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状况
        (二)经济转型国家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状况的启示
第五章 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的策略建议
    一、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调控责任履行策略建议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就业政策理念
        (二)提升就业政策的规划性与协同性
    二、大学生就业中政府服务责任履行策略建议
        (一)强化高校就业服务促进大学生就业的主体意识
        (二)增强公共就业服务的大学生就业服务供给能力
    三、大学生就业中政府监督责任履行策略建议
        (一)以政府监督优化高校人才培养机制
        (二)以法律制度保障大学生平等就业
        (三)以主体问责制提升就业政策执行实效性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 毕业年级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情况调查问卷
    附录 B 用人单位对大学生人才要求访谈提纲
    附录 C 大学生就业政府责任履行访谈提纲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4)美国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缘由
        (一)全球视野:高校开展创业教育成为各国共识
        (二)国内视野:开展创业教育利于解决诸多问题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三、核心概念界定
        (一)创业教育
        (二)创业教育课程
        (三)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四)美国高校
    四、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五、主要研究方法
        (一)文献分析法
        (二)历史分析法
        (三)个案研究法
    六、主要的创新点与不足
第一章 美国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初创与缓慢发展时期(1947-20世纪80年代末)
    一、美国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兴起的历史背景
        (一)创业教育概念的不断涌现
        (二)大企业发展催生创业教育
        (三)创业精神的引导
        (四)政府法案的助力
        (五)就业压力的释放
    二、美国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从初创到缓慢发展
        (一)哈佛大学创业教育课程的开创
        (二)麻省理工的初探
        (三)斯坦福大学的探索
        (四)其他高校的尝试
    三、缓慢发展时期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科学理论指导
        (二)课程目标定位模糊
        (三)课程实施范围单一
第二章 美国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调整改革时期(20世纪90年代初-21世纪初)
    一、历史背景
        (一)经济发展对创业人才的渴求
        (二)政府和学术界的热切关注
        (三)高校学生对创业教育课程提出新要求
    二、课程目标的设定
        (一)知识目标
        (二)技能目标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三、“全校性”创业教育项目开始兴起
        (一)兴起的原因
        (二)兴起的特点
    四、麻省理工学院马丁信托创业中心的组建
        (一)马丁信托创业中心的任务与使命
        (二)马丁信托创业中心的运行与实施
        (三)课程设置
    五、调整改革时期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成效与存在的问题
        (一)调整改革时期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成效
        (二)调整改革时期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第三章 美国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发展与逐步完善时期(21世纪初至今)
    一、历史背景
        (一)学生的强烈需要
        (二)就业市场不稳定
        (三)同类院校的激烈竞争
    二、多样化的课程内容设置
        (一)创业教育课程数量显着增加
        (二)创业课程与专业课程的融合
        (三)跨学科的创业教育课程
        (四)多元体验式活动平台的搭建
        (五)课程类型结构日趋完善
    三、完备的课程保障体系
        (一)学科建设及学术研究的飞速发展
        (二)美国国家创业教育标准的出台
        (三)专业型师资队伍的建设
        (四)“大学-企业-政府”的良性互动机制
        (五)较完善的创业教育课程评价机制
        (六)创业教育课程地位不断提升
    四、发展与逐步完善时期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成效与存在的问题
        (一)发展与逐步完善时期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成效
        (二)发展与逐步完善时期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第四章 影响美国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演进的因素分析
    一、外部因素
        (一)政治因素
        (二)经济因素
        (三)社会文化因素
        (四)科技因素
    二、内部因素
        (一)学界大师的引领
        (二)学生因素
        (三)教师因素
        (四)高校竞争发展因素
第五章 美国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一、中国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现状
        (一)革新教育理念,完善课程内容设置
        (二)缺乏目标意识,思想认识不到位
        (三)课程内容单一,学科综合性不强
        (四)课程结构失衡,实战性训练不足
        (五)课程保障缺失,缺少互动性机制
    二、美国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一)完善跨学科课程体系
        (二)举办实战性创业赛事
        (三)建设多方面保障机制
        (四)创建专业化管理平台
        (五)打造专业型师资队伍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5)文科类毕业生就业指导的社会工作实务研究 ——以M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理论依据
    1.4 研究综述
        1.4.1 国内研究综述
        1.4.2 国外研究综述
        1.4.3 文献评述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方法
    1.6 创新之处
第二章 M大学文科类毕业生就业指导调查
    2.1 调查情况简介
    2.2 调查结果分析
        2.2.1 问卷调查数据分析
        2.2.2 访谈结果分析
    2.3 社会工作介入文科类毕业生就业指导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3.1 社会工作介入文科类毕业生就业指导的必要性
        2.3.2 社会工作介入文科类毕业生就业指导的可行性
第三章 社会工作介入文科类毕业生就业指导的方案设计
    3.1 社会工作介入文科类毕业生就业指导的经典案例
    3.2 社会工作介入文科类毕业生就业指导的方案设计
        3.2.1 介入方案的设计依据与策略选择
        3.2.2 个案工作方案
        3.2.3 小组工作方案
第四章 社会工作介入文科类毕业生就业指导的实践
    4.1 小组工作介入
        4.1.1 小组工作的准备阶段
        4.1.2 小组工作的介入阶段
        4.1.3 小组工作的评估
    4.2 个案工作介入
        4.2.1 案例背景
        4.2.2 问题分析
        4.2.3 服务目标与计划
        4.2.4 服务过程
        4.2.5 效果评估
第五章 反思与展望
    5.1 社会工作介入文科类毕业生就业指导的反思
        5.1.1 社会工作介入文科类毕业生就业指导的主要优势
        5.1.2 社会工作介入文科类毕业生就业指导的实践困境
    5.2 社会工作介入文科类毕业生就业指导的优化思路
        5.2.1 完善社会工作的服务机制
        5.2.2 厘清角色定位,加强追踪回访
        5.2.3 确立筛选指标,构筑支持网络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6)呼和浩特市大学生就业服务质量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2.3 研究评述
    1.3 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的内容
    1.4 研究的创新点与难点
        1.4.1 研究的创新点
        1.4.2 研究的难点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相关理论
    2.1 概念界定
        2.1.1 公共就业服务
        2.1.2 大学生就业服务
        2.1.3 就业服务质量
        2.1.4 服务质量差距模型
        2.1.5 serqual服务质量评价方法
    2.2 理论借鉴
        2.2.1 新公共服务理论
        2.2.2 公共物品理论
        2.2.3 公共服务质量管理理论
第3章 呼和浩特市大学生就业服务政策梳理及现状分析
    3.1 大学生就业服务政策
        3.1.1 我国大学生就业服务政策
        3.1.2 内蒙古大学生就业服务政策
        3.1.3 呼和浩特市大学生就业服务政策
    3.2 呼和浩特市大学生就业服务工作的具体做法
        3.2.1 建设创业内蒙古行动
        3.2.2 开通高校毕业生服务平台
        3.2.3 完善高校毕业生基层成长计划
    3.3 呼和浩特市大学生就业服务质量取得的成效
        3.3.1 打造具有特色的大学生创业园
        3.3.2 构建内蒙古大学生智慧就业创业平台
        3.3.3 促进高校大学生多渠道就业
第4章 呼和浩特市大学生就业服务质量实证分析
    4.1 大学生就业服务量表的设计
        4.1.1 问卷结构
        4.1.2 确定量表的维度及项目指标
    4.2 呼和浩特市大学生就业服务质量现状调查
        4.2.1 样本统计
        4.2.2 信度效度分析
        4.2.3 描述性分析
        4.2.4 方差分析
    4.3 研究结果总结与讨论
第5章 呼和浩特市大学生就业服务质量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5.1 呼和浩特市大学生就业服务质量存在的问题
        5.1.1 大学生就业服务机制不健全
        5.1.2 高校大学生就业服务体制不完善
        5.1.3 私营职业介绍机构发展不健全
    5.2 呼和浩特市大学生就业服务质量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5.2.1 政策制定不全面
        5.2.2 高校就业服务的改革不够彻底
        5.2.3 私营职业介绍机构不规范
第6章 提升呼和浩特市大学生就业服务质量的对策
    6.1 建立健全呼和浩特市大学生就业服务机制
        6.1.1 完善大学生就业服务政策,扩宽就业渠道
        6.1.2 保障大学生就业服务质量
        6.1.3 充分发挥社会舆论引导作用
    6.2 完善高校就业指导服务体系
        6.2.1 开设形式多样的就业指导课程
        6.2.2 加强个性化与全程化的就业指导
        6.2.3 切实做好就业服务保障机制
    6.3 强化私营职业介绍机构的作用
        6.3.1 规范私营职业介绍机构的交易
        6.3.2 加强私营职业介绍机构与高校之间的合作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论文存在的不足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7)从就业导向到生涯导向:高等职业院校组织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问题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国内“高校组织转型”相关研究
        二、国外“高校组织转型”相关研究
        三、“高职转型”相关研究
        四、研究述评
    第三节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第二章 研究设计
    第一节 核心概念的界定
        一、高等职业院校
        二、组织转型
        三、就业导向与生涯导向
    第二节 研究方法的选取
        一、文献考察法
        二、历史研究法
        三、延伸个案法
    第三节 分析框架的建立
        一、高职院校组织转型的场域互动与要素变化
        二、高职院校组织转型的制度逻辑
    第四节 篇章结构的安排
        一、高职院校组织转型的“关键节点”:就业问题的变化
        二、高职院校组织转型的阶段划分:从升本到就业再到生涯
第三章 升本导向下高职院校组织“漂移性”诞生
    第一节 改革开放带来的高校与环境矛盾
        一、数量供给不足造成的人才浪费
        二、结构供给矛盾造成的人才缺失
    第二节 高职院校组织种群的混乱“前世”
        一、高职院校的雏形:职业大学的兴起、扩散与分流
        二、“三教统筹”:高职院校组织种群的形成与缓慢发展
        三、1999 年扩招后高职院校组织种群的激增
    第三节 案例院校“升本导向”组织要素的建构
        一、“专升本”目标的形成
        二、领导管理理念与直线职能式组织结构运行
        三、学科本位的人才培养模式
        四、组织文化整合
    第四节 “漂移性诞生”的制度逻辑
        一、高职院校组织诞生与扩散的逻辑
        二、高职院校组织漂移的逻辑
第四章 就业导向下高职院校组织“规范化”转型
    第一节 “就业难”与“技工荒”的吊诡
        一、“难中之难”: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
        二、悖论:“中国制造”下的“技工荒”
    第二节 国家引导下的高职院校转型历程分析
        一、转型目标的生成:“以就业为导向”
        二、转型项目的启动:“示范校”建设
        三、转型成果的扩散
    第三节 案例院校“就业导向”组织要素的转型
        一、目标使命调整:安心做职教
        二、领导“职教”办学理念形成与组织结构调整
        三、“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变革
        四、组织文化:新公共管理主义盛行与企业文化融入
    第四节 “规范化转型”的制度逻辑
        一、国家的逻辑
        二、科层制的逻辑
        三、市场的逻辑
        四、教育的逻辑
第五章 生涯导向下高职院校组织“内涵式”转型
    第一节 “好就业”与“就好业”的新矛盾
        一、目标替代:就业导向异化为就业率导向
        二、就业率导向形成的根源
    第二节 质量观变化与高职院校转型分析
        一、“服务社会需求”的高职院校质量提升运动
        二、“服务学生需求”的精英高职院校实践探索
        三、后示范期组织场域行动体满足双需求的举措
    第三节 案例院校“生涯导向”组织要素的转型
        一、目标使命调整:从“示范”到“优质”
        二、领导办学理念更新与组织结构优化
        三、“促进学生生涯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四、组织文化:自主发展的开放型文化模式
    第四节 “内涵式转型”的制度逻辑
        一、国家的逻辑
        二、科层制的逻辑
        三、市场的逻辑
        四、教育的逻辑
第六章 结语与展望
    第一节 总结
        一、场域互动关系:高职院校组织转型的“脉络”
        二、自主发展探索:高职院校组织转型的“特色”
        三、多重制度逻辑:高职院校组织转型的“指南”
    第二节 研究创新点、不足与展望
        一、研究创新点
        二、研究不足
        三、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8)中国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研究 ——以研究型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意义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二、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三、已有相关研究述评
    第三节 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与范围的界定
        二、分析框架
        三、研究思路
        四、研究方法
第二章 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的理性认识
    第一节 高校本科专业设置是过程与结果的统一
        一、核心概念的界定
        二、过程与结果:本科专业设置内涵的综合反映
    第二节 高校本科专业设置要遵循各逻辑的协调统一
        一、学科知识逻辑: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的内在规律
        二、市场需求逻辑: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的社会应用
        三、个体发展逻辑: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的价值回归
        四、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多元逻辑的整合与统一
    第三节 高校本科专业设置要兼顾各利益主体权力与需求的统一
        一、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利益主体的构成
        二、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各主体的权益审视
        三、高校本科专业设置中利益关系的制衡与统一
第三章 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过程的实践研究
    第一节 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内容确定的实践分析
        一、基于国家层面的实践分析
        二、基于高校层面的实践分析
        三、基于专业内容变化的实践分析
    第二节 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模式的实践分析
        一、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口径与方向
        二、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时间与空间
    第三节 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权力配置的实践分析
        一、对政府权力的分析
        二、对高校权力的分析
        三、对社会权力的分析
        四、对学生权力的分析
第四章 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结果的实践研究
    第一节 研究型大学学科专业布局与结构的实践分析
        一、从学科专业数量看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布局与结构
        二、从学科专业结构看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布局与结构
        三、从社会人才需求看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布局与结构
    第二节 研究型大学本科课程设置的实践分析
        一、研究型大学本科课程结构体系
        二、研究型大学本科课程设置对社会需求的适用性
        三、研究型大学本科课程设置对学生发展的适用性
    第三节 基于学生认知视角的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结果分析
        一、访谈样本的选择
        二、访谈过程的实施
        三、访谈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第五章 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的特征分析与理论反思
    第一节 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的特征分析
        一、专业设置管理体制表现出明显的统一性与计划性特征
        二、专业布局与结构表现出较强的稳定性与趋同性特征
        三、本科课程设置表现出较强的专业化与形式化特征
        四、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的特殊性
    第二节 关于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的理论反思
        一、本科专业设置制度改革的历史惯性
        二、本科专业设置多元逻辑的失衡与冲突
        三、本科专业设置中利益关系的割裂
第六章 淡化专业、强化课程: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的理性回归
    第一节 “谈化专业、强化课程”的合理性
        一、基于内涵的合理性
        二、基于管理的合理性
        三、基于目标的合理性
    第二节 “淡化专业、强化课程”的对策思考
        一、明确人才培养理念,调整专业价值取向
        二、健全专业管理体制,淡化本科专业结构
        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本科课程设置
结语
附录
    附录一: 2017年度36所研究型大学名单
    附录二: 2012-2017年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变化一览表
    附录三: 2007与2017年度36所研究型大学专业布点与专业结构统计表
    附录四: 案例高校2017届本科毕业生规模前20位的专业及其就业率
    附录五: 研究型大学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精品资源共享课—览表
    附录六: 基于学生认知视角的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访谈提纲
    附录七: 学生访谈编码手册(Codebook)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9)我国计算机专业本科毕业生工作技能水平及其回报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思路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
    1.4 研究方法
    1.5 本文创新与不足
        1.5.1 本文创新
        1.5.2 不足之处
2 相关概念、理论与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
        2.1.1 技能的定义
        2.1.2 技能的分类
        2.1.3 技能回报率
        2.1.4 计算机专业
        2.1.5 就业状况
    2.2 相关理论
        2.2.1 人力资本理论
        2.2.2 技能匹配理论
        2.2.3 信号发送理论
        2.2.4 供求关系理论
    2.3 文献综述
        2.3.1 技能对就业状况的影响
        2.3.2 毕业生技能回报率
    2.4 本章小结
3 计算机专业本科毕业生工作技能水平、人才培养与就业现状
    3.1 计算机专业本科毕业生工作技能水平
        3.1.1 毕业生工作技能的重要程度
        3.1.2 毕业生掌握的工作技能水平
        3.1.3 工作岗位要求的工作技能水平
        3.1.4 工作技能的满足度和匹配情况
        3.1.5 现状研究结果及分析
    3.2 计算机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现状
        3.2.1 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的发展
        3.2.2 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
        3.2.3 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
        3.2.4 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的问题
    3.3 计算机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现状
        3.3.1 就业率
        3.3.2 月收入和薪资涨幅
        3.3.3 工作与专业相关度
        3.3.4 毕业生就业满意度
        3.3.5 雇主数和晋升次数
        3.3.6 现状研究结果及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毕业生工作技能回报率研究的影响机制及模型构建
    4.1 毕业生工作技能对收入的影响机制
        4.1.1 高校培养大学生工作技能
        4.1.2 企业增加工作技能的投资
        4.1.3 待检验假设
    4.2 毕业生工作技能回报率研究的模型构建
        4.2.1 明瑟收入模型及其局限
        4.2.2 明瑟收入模型的改进
        4.2.3 基本模型
    4.3 本章小结
5 计算机专业本科毕业生工作技能回报率实证研究
    5.1 变量选取与方法说明
        5.1.1 变量选取
        5.1.2 模型的估计方法
        5.1.3 模型的检验方法
    5.2 数据说明与描述性统计
        5.2.1 数据说明
        5.2.2 描述性统计
    5.3 我国计算机专业本科毕业生工作技能回报率
        5.3.1 OLS回归结果
        5.3.2 对不同学科水平毕业生的考量
        5.3.3 对不同收入层次毕业生的考量
    5.4 计算机专业本科毕业生工作技能回报率的异质性
        5.4.1 工作技能回报率的性别差异
        5.4.2 工作技能回报率的学科排名差异
        5.4.3 工作技能回报率的部门类型差异
        5.4.4 工作技能回报率的行业差异
        5.4.5 工作技能回报率的区域差异
    5.5 模型的检验
        5.5.1 异方差检验
        5.5.2 多重共线性检验
        5.5.3 测量误差问题检验
        5.5.4 遗漏变量问题检验
    5.6 实证结果的讨论
        5.6.1 毕业生工作技能回报率研究结果的讨论
        5.6.2 工作技能回报率的异质性研究结果的讨论
    5.7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政策建议
    6.1 主要结论
        6.1.1 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工作技能回报率研究结论
        6.1.2 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工作技能水平研究结论
    6.2 国际经验借鉴
        6.2.1 欧洲博洛尼亚进程的就业能力目标
        6.2.2 美国密涅瓦大学的主动式学习策略
        6.2.3 英国教学卓越框架的学习成果评估
    6.3 政策建议
        6.3.1 适应社会人才需求
        6.3.2 优化人才培养过程
        6.3.3 评估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一览

(10)我国教育管理学知识图谱研究 ——基于1979-2018期刊文献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核心概念及文献综述
        一、核心概念界定
        二、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设计
        一、研究问题与研究思路
        二、技术路线
        三、可能的创新点
    第四节 研究基础
        一、数据来源及检索策略
        二、研究方法
        三、知识图谱绘制流程
        四、辅助软件
第二章 我国教育管理学“学科给养”的知识图谱
    第一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文献的时序分布
        一、我国教育管理学期刊论文时序分布
        二、基于学科成长规律的基本判断
    第二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文献的空间分布
        一、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机构分析
        二、我国教育管理研究文献的期刊分布
    第三节 我国教育管理研究基金项目分析
        一、我国教育管理学基金项目资助年度分布
        二、我国教育管理学基金类别分析
        三、我国教育管理学典型基金项目分析
    第四节 结论与讨论
        一、学科知识生产仍处于成长阶段
        二、学科发展呈现交叉性强领域广的特点
        三、学科发展存在分化不均的现象
第三章 我国教育管理学“发展轨迹”的知识图谱
    第一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的整体展现
        一、数据选择与研究方法
        二、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的整体性分析
    第二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的时间演化
        一、1979-1989 年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分析
        二、1990-1999 年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分析
        三、2000-2009 年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分析
        四、2010-2018 年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分析
    第三节 结论与讨论
        一、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的特点总结
        二、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的演进总结
第四章 我国教育管理学“知识关联”的知识图谱
    第一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前沿
        一、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二、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前沿的整体分析
        三、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前沿的阶段分析
    第二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知识基础
        一、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二、我国教育管理学文献共被引分析
        三、我国教育管理学期刊共被引分析
    第三节 结论与讨论
        一、基于研究前沿的分析
        二、基于研究基础的分析
第五章 我国教育管理学“学术群体”的知识图谱
    第一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科学者分布状态
        一、高产作者界定标准
        二、高产作者产出与分布分析
    第二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合作网络解析
        一、数据选择与研究方法
        二、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合作状况整体分析
        三、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合作网络特征分析
    第三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学术群体的知识图谱
        一、数据来源和分析架构
        二、作者共被引网络分析
    第四节 结论与讨论
        一、基于学者合作状况的分析
        二、基于学术群体构成的分析
第六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第一节 主要工作及发现
        一、基于“学科给养”视角的研究发现
        二、基于“发展轨迹”视角的研究发现
        三、基于“知识关联”视角的研究发现
        四、基于“学术群体”视角的研究发现
    第二节 知识网络视角下我国教育管理学学科发展特点
        一、我国教育管理学学科发展的动力机制
        二、学科交叉与互涉促进分支学科不断生成
        三、以混合团体为基础聚合的学术共同体
    第三节 学科视角下完善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的展望
        一、建构均衡化的教育管理学科体系
        二、打造本土化的教育管理学学术格局
        三、完善教育管理学学科制度化建设
    第四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一、研究不足
        二、后续研究设想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术语缩写列表
    附录二 数据索引
    附录三 本研究涉及的部分法律与政策文件
    附录四 1979-2018 年我国教育管理学部分着作统计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四、美国高校毕业生就业介绍(论文参考文献)

  • [1]美国高校学生职业指导研究 ——以卡内基梅隆大学为例[D]. 曲秀钰.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2)
  • [2]T市政府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D]. 王玥. 扬州大学, 2021(09)
  • [3]中国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研究[D]. 鄂义强.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4]美国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演进研究[D]. 刘帅. 沈阳师范大学, 2020(12)
  • [5]文科类毕业生就业指导的社会工作实务研究 ——以M大学为例[D]. 杨东民.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2)
  • [6]呼和浩特市大学生就业服务质量提升研究[D]. 高丽贤. 西南大学, 2020(01)
  • [7]从就业导向到生涯导向:高等职业院校组织转型研究[D]. 陈沛酉. 天津大学, 2019(01)
  • [8]中国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研究 ——以研究型大学为例[D]. 刘海涛. 厦门大学, 2019(08)
  • [9]我国计算机专业本科毕业生工作技能水平及其回报率研究[D]. 邓圆. 西南财经大学, 2019(10)
  • [10]我国教育管理学知识图谱研究 ——基于1979-2018期刊文献的实证分析[D]. 热孜万古丽·阿巴斯.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8)

标签:;  ;  ;  ;  ;  

美国大学毕业生就业介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