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小贤用祛痰药治疗妇科病经验

哈小贤用祛痰药治疗妇科病经验

一、哈孝贤应用祛痰药物治疗妇科疾病经验(论文文献综述)

袁琳[1](2021)在《基于数据挖掘的昆明姚氏妇科主要传承人治疗PCOS经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为了继承和发扬中医学术流派及名老中医的学术观点和临床经验,本研究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对云南昆明姚氏妇科流派第七代主要传承人徐涟主任辨治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的效验医案进行初步分析。总结徐涟主任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经验,为中医治疗提供思路,使其经验能够广泛应用于临床。方法:1.理论研究方面,基于云南昆明姚氏妇科流派学术思想,研究昆明姚氏妇科主要传承人徐涟主任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病因病机、辨证分型及治疗的认识,总结其关于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学术观点。2.临床研究方面,收集并整理2019年9月至2020年11月期间在徐涟主任门诊处就诊的PCOS患者,结合纳、排标准,标准化处理数据。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利用“古今医案云平台(机构版)V2.3.5”软件的“数据挖掘分析”模块,通过相关算法挖掘一般情况、四诊、中医病名、中医证型、处方中常用药物配伍、属性及核心中药构成等情况。结果:1.理论研究方面,徐涟主任继承和发扬云南昆明姚氏妇科流派的学术观点,认为PCOS的产生和肝、脾、肾密切相关,将PCOS辨证主要分为精血亏虚型;肝郁脾虚型;痰瘀阻络型三个证型。治疗上注重气血、肝脾、冲任的调和,以调整月经周期为主。2.临床研究方面,共收集徐涟主任治疗PCOS的483诊次医案资料,对病案数据进行数据挖掘得到的主要结果为:中医疾病以月经后期、月经过少为主;药物频次最高的药物为炙甘草、炒白术、当归、菟丝子、女贞子等;用药剂量最小的为甘草,剂量最大的为麦芽;用药以温性、平性为主,以甘味、辛味为主,主要归肝经、肾经、脾经;中药功效以滋补肝肾冲任为主;核心处方为逍遥散和四物汤。结论:徐涟主任作为云南昆明姚氏妇科流派第七代主要传承人,对于治疗PCOS有独到的经验。在治疗PCOS的遣方用药上,继承“姚氏中医妇科疗法”的基础上又有创新。以枢转气机,濡养精血,调益冲任为主,运用疏和、调达、温养、资助等法运动气机。调节气化,使经脉贯通,肝气调畅,脾运充沛,冲任盈盛,精血满溢,全身气血调和,阴阳平衡。常用清扬灵动的药物,用药亦少,剂量较为稳定,每个处方不超过17味药,体现姚氏妇科用药“以和为主”的思想。

李若晨[2](2021)在《从脾胃论治不孕症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研究第一部分对古籍文献的系统整理和总结研究,通过查阅先秦至清代时期包含不孕症病因病机论述的《傅青主女科》《校注妇人良方》《妇人大全良方》《沈氏女科辑要》《济阴纲目》《女科经纶》《女科撮要》《女科切要》《女科指要》《女科秘要》《妇科秘书》《女科秘旨》《女科要旨》《女科精要》《女科正宗》等女科名着及涉及脾胃与不孕症之联系论述的《脾胃论》《黄帝内经》《诸病源候论》《景岳全书》《医宗金鉴》等中医经典古籍,以及检索近25年涉及脾胃辨证治疗不孕症的文献,使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对近25年涉及脾胃辨治不孕症的文献进行系统分析,结合从古籍文献中探索的不孕之病因病机和脾胃与不孕症之生理病理联系,总结不孕从脾胃论治的辨证方法、用药特点、组方规律,从而论证脾胃与不孕症之重要联系。本研究第二部分为导师杜小利教授从脾胃论治不孕症的多年临证经验总结,进一步总结从脾胃治疗不孕的证治思路及用药特点。以上两部分相结合,共同为临床诊疗不孕症和有关不孕的学术研究提供实践基础及有效思路。方法:1.查阅先秦至清代时期包含不孕症病因病机论述的《傅青主女科》《校注妇人良方》《妇人大全良方》《沈氏女科辑要》《济阴纲目》《女科经纶》《女科撮要》《女科切要》《女科指要》《女科秘要》《妇科秘书》《女科秘旨》《女科要旨》《女科精要》《女科正宗》等女科名着及涉及脾胃与不孕症之联系论述的《脾胃论》《黄帝内经》《诸病源候论》《景岳全书》《医宗金鉴》等中医经典古籍,探讨不孕之病因病机和脾胃与不孕症之生理病理联系及其重要性。2.通过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知网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VIP)、万方数据库,进行检索近25年中医药治疗不孕症相关的文献医案,主要收集不孕症从脾胃论治的相关内容,借助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的频次统计分析法、聚类分析法、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分析法等分析与脾胃有关的不孕症证治方法及组方、用药规律。3.临床跟随导师出诊时,收集有关不孕症的病例,进行系统整理,分析和总结导师治疗该病的辨证思路及组方用药规律。结果:1.查阅先秦至清代时期包含不孕症病因病机论述的《傅青主女科》《校注妇人良方》《妇人大全良方》《沈氏女科辑要》《济阴纲目》《女科经纶》《女科撮要》《女科切要》《女科指要》《女科秘要》《妇科秘书》《女科秘旨》《女科要旨》《女科精要》《女科正宗》等女科名着及涉及脾胃与不孕症之联系论述的《脾胃论》《黄帝内经》《诸病源候论》《景岳全书》《医宗金鉴》等中医经典古籍,发现不孕症与脾胃联系密切,病机多以脾胃虚弱为根本,常从脾胃着手治疗。2.检索得出的符合诊断及纳入标准的429条文献医案,涉及248味中药,发现临床上从脾胃着手辨证不孕症分型有脾胃虚弱,痰湿内盛证;脾胃虚弱,气血两虚证;脾肾两虚,痰湿内阻证等;常用的治法为:健脾益胃,化痰祛湿;健脾益胃,补益气血;健脾补肾,化痰祛湿等。使用最高频的中药为甘草、陈皮、党参、半夏、黄芪、香附等,药物四性多为温性、平性,药物五味多为甘、辛、苦,药物归经依次为脾经、肝经、肾经、肺经、心经、胃经居于前六位。使用聚类分析出包括白术,茯苓;甘草,茯苓;白术,甘草等45组常用的药对组合,且其中涉及的药物与高频药物基本吻合。据设置相关指标得出药物核心组合23组,再用无监督熵层次聚类分析法,得出治疗不孕症潜在的新方组合18组。3.查阅先秦至清代时期古籍文献资料及检索近25年有关脾胃论治不孕症的文献及医案,结合临床随师出诊时所收集病例的治法方药归纳总结,发现不孕常与脾胃虚弱有关,可兼夹肾虚、肝郁、痰湿、血瘀等,符合导师对本病的辨治思路及用药特点,治以健脾胃、益气血为主,根据不同证型、症状、兼夹之邪视情况运用补肾、疏肝、化痰、活血等治法,并且恐某些药性伤胃,临证注意时时固护脾胃。结论:通过查阅古籍及检索近25年有关脾胃论治不孕症的文献、医案,可知脾胃与不孕症之密切联系,其主要治疗原则常为健脾胃、益气血。基于理论支撑证实杜小利教授从脾胃论治不孕症之思路准确可行,且经证临床收效甚佳,此经验可进一步指导临床治疗。

林致行[3](2020)在《温针灸联合归肾丸治疗肾虚血瘀型月经过少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在充分综合前人的研究基础上,总结关注肾虚血瘀证候在月经过少患者中的改变,本课题提出经后以归肾丸补肾填精、养血调经,经前以温针灸活血化瘀、养血调经,以此顺应月经周期不同阶段的改变。从中医临床证候、月经质量、子宫内膜厚度的变化为切入点探讨温针灸联合归肾丸对肾虚血瘀型月经过少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的形式,对2017年4月至2018年10月前来台湾春元中医诊所求医的女性患者,自愿加入60例符合月经过少的中医诊断并且中医辨证为肾虚血瘀型患者接受连续3个月经周期的治疗。详细告知诸位研究方案以及在研究过程中她们的义务及权利后,按就诊顺序交替分配至温针灸+归肾丸组或者普通针刺+归肾丸组。1.分组治疗方案两组患者均从月经来潮第7天开始口服归肾丸(按科学中药日剂量:熟地1g山药2g山萸肉1g茯苓1g当归1g枸杞1g杜仲1g菟丝子2g)口服,每日三次,连续2周。其中温针灸+归肾丸组患者从月经来潮前一周开始以温针灸,每日一次,连续7天。取穴:关元、气海、三阴交(双侧)。操作:常规消毒,选用1.5寸无菌毫针,单手进针法快速刺入,以有酸麻等得气感为佳。取得明显针感后开始温针灸。先将留有毫针针孔大小缝隙的硬纸片卡在针体上,防止艾柱燃烧过程中跌落造成皮肤烫伤。再将清艾条分割成艾柱,每段约1.5cm长,用棉签对准底部正中戳出一个空隙,便于套住针柄的尾部,每个穴位1柱,在燃烧的过程中,若患者自觉灼烫难忍,可在该穴区再添加硬纸片,以减弱火力,防止局部烫伤。待艾绒燃烧至灰烬即可,时间约20分钟。普通针刺+归肾丸组:取穴及进针手法同温针灸组,取得明显针感后仅留针20分钟。2.观察指标2.1记录年龄、病程等个人一般信息。2.2月经量评分:每片卫生巾血量计算:10ml出血量可渗透卫生巾面积80%,出血渗透面积不足或者超过80%则按实际面积按比例推算。2.3肾虚血瘀证中医证候评分。2.4盆腔彩超:于月经周期的第14-21天,行盆腔彩超检查,测量子宫内膜厚度。结果:1、可比性分析在治疗开始前收集记录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程以及月经周期的第14-21天子宫内膜厚度,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之间的差异无意义,组间基线均衡性好。其中接受温针灸组的患者平均年龄33.43士2.16岁,平均病程15.17士2.26月,平均内膜厚度5.36±0.70mm;接受普通针刺的患者平均年龄33.20士2.51岁,平均病程15.43士2.24月,平均子宫内膜厚度5.39±0.52mm。准备接受温针灸治疗的肾虚血瘀型的月经过少女性患者经量平均积分为7.10士1.47,经色、质平均积分为3.77士1.90,经行时间平均积分为4.43士1.14;而准备接受普通针刺治疗的肾虚血瘀型的月经过少女性患者经量平均积分为7.20士1.16,经色、质平均积分为3.13士1.80,经行时间平均积分为4.30士1.12。准备接受温针灸治疗的肾虚血瘀型的月经过少女性患者腰酸足跟痛积分为5.60士2.46,耳鸣耳聋积分为1.20士1.49,性欲减退积分为1.50士1.53,五心烦热积分为3.20士2.04,小腹刺痛积分为2.60士2.46;而准备接受普通针刺治疗的肾虚血瘀型的月经过少女性患者腰酸足跟痛积分为5.80士2.48,耳鸣耳聋积分为1.50士1.53,性欲减退积分为1.70士1.51,五心烦热积分为2.10士2.25,小腹刺痛积分为2.80士2.48。以上数据对比后显示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可进行进一步治疗后的比较(P>0.05)。2、对子宫内膜的改善方面所有患者接受3个月经周期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均明显增厚(P<0.05),有统计学意义。提示在口服归肾丸后,无论接受温针灸治疗还是普通针刺治疗均能增厚肾虚血瘀型月经过少女性患者子宫内膜厚度。接受了温针灸的肾虚血瘀型月经过少女性患者子宫内膜增长厚度明显多于仅接受普通针刺的患者。(P<0.05),有统计学意义。提示温针灸与归肾丸在增加子宫内膜厚度上有明显的协同增强作用。3、月经量积分的比较所有患者接受3个月经周期治疗后表示月经量比治疗前增多了,月经来潮时间更长,经色、质也有明显改善。差异数据经统计检验提示有意义(P<0.05);接受了温针灸的肾虚血瘀型月经过少女性患者明显比仅接受普通针刺的患者经量增多,经色、质明显改善,经行时间延长(P<0.05),有统计学意义。提示温针灸对归肾丸在增加月经量,改善经血颜色及质地、增加行经时间方面均有明显的协同增强作用。4、中医证候积分的比较所有患者接受3个月经周期治疗后腰酸足痛、耳鸣耳聋、五心烦热、小腹刺痛、性欲减退方面明显较治疗前改善,统计学检验提示此部分数据差异有意义(P<0.05);肾虚血瘀型月经过少女性患者在接受了温针灸后小腹刺痛的改善方面明显比仅接受普通针刺的患者更好(P<0.05),有统计学意义。然而在腰酸足痛、耳鸣耳聋、性欲减退和五心烦热的方面两组患者无甚差异(P>0.05)。提示温针灸对归肾丸在小腹刺痛的改善方面均有明显的协同增强作用。结论:1、归肾丸是治疗肾虚型月经过少的有效经典方剂,可增加子宫内膜厚度,增加月经量,改善经血颜色及质地、增加行经时间,明显改善患者腰酸足痛、耳鸣耳聋、五心烦热、小腹刺痛、性欲减退等肾虚证候。2、温针灸和普通针刺相比,与归肾丸配合可进一步增加子宫内膜厚度上增加月经量,改善经血颜色及质地、增加行经时间、腰酸足痛、耳鸣耳聋、小腹刺痛等。

鲁周南[4](2020)在《产后出血中医古籍文献及知识获取方案研究》文中指出产后出血为产褥期发生的异常阴道出血性疾病,影响产后恢复,严重者甚至影响到产妇的生命。近年来剖宫产手术普及、二胎政策开放,产妇生活环境、个人生活观念、生活习性也发生了改变,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增高。产后出血在中医古籍中以“产后恶露不绝”“产后血崩”“产后下血不止”等病名呈现,内容丰富,有深厚的文献积累。如何从中医的角度认识产后出血,发掘中医临床治疗优势?首先离不开对其源流以及学术思想的梳理总结;此外,如何在浩如烟海的古籍中高效获取产后出血专科知识,亦是本论文的主要研究目的之一。论文的第一部分首先确定产后出血病名的中医内涵与外延,以朝代为序,研究纳入文献的病名演变、病因病机、诊断以及理法方药的流变脉络。第二部分针对导师团队研究提出的古籍、医家、知识“三维一体”获取思路,笔者采取专家访谈方法对“三维一体”进行专家意见征集,进一步补充完善了“三维一体”数据模型,论证并确定了各知识要素层级,使其更符合中医古籍知识的特性并具有可操作性。论文最后以产后出血文献为例,对产后出血古籍文献知识基于不同获取方案进行探索性研究,提出不同阶段、不同需求的古籍阅读选择建议,对中医古籍知识的学习利用提出方法学借鉴。先秦至秦汉时期,产后病统称为“乳余疾”,出现产后疾病之萌芽。《黄帝内经》首次记载产后疾病“乳子病热”,创造性地提出了通过望诊、问诊、切诊综合进行妇人疾病的诊断及预后判断,开创了产孕奇经理论之先河。《金匮要略》根据产后亡血伤津的生理特点,将产后常见疾病归纳为痉病、郁冒、大便难。魏晋南北朝时期,晋·王叔和编撰的《脉经》首次系统提出从产妇脉象的表里、寒热、大小、缓急进行预后预判,奠定了产科脉诊的基础。该时期文献至少记载了近20余种用于产后疾病治疗的药物。此期尚无“产后出血”的专篇记载,但在实践方法上却形成“产后出血”专病诊断及治疗的萌芽,该时期,产后出血疾病相关记载多以某方适应症形式提出。隋唐时期,《经效产宝》《诸病源候论》开始对产后出血相关病名有相对集中论述。《诸病源候论》记载恶露不尽、血崩病因病机为外感寒邪、虚损、瘀血。《备急千金要方》第一次提出恶露不尽与产后时间密切相关,且强调腹痛与恶寒两大伴随症状,明确了恶露不绝部分内涵,具有开创性意义。该时期产后出血相关治疗方剂数量较前丰富,共计30余首,有论有方,但未见专篇论述。宋金元时期,产后出血病名数量较前明显增加。此时期记载产后恶露不绝病因有虚损、瘀血、寒邪互结。产后血崩病因病机较前增加饮食不节、情志、药物因素。《妇科秘兰全书》能够较好的反映妇科产后出血诊疗思路。提出以产后7日为节点,结合腹痛情况辨虚实用药,记载成方当归建中汤、独圣散、泽兰汤、瑞莲散4首。并顺从产前、临产、产后生理状态加以调护,及时纠正产妇气血运行异常状态,预防产后出血。《卫生家宝产科备要》提出崩漏一定程度上是产后恶露不尽病情进一步发展出现的临床表现,认为两者之间存在转化关系。郑氏女科提倡产后应大补气血。推出产后出血四物汤通治方,形成以四物汤为主要治疗思路与手段的完整治疗方案。梳理金元大家张元素、李东垣、罗天益、刘河间等着作,整理出产后辨治思路三条。产后需扶持荣卫,调养血气;属邪气实者需攻之;产后宜大补气血为先。并整理产后处方用药30余条。该时期产后出血文献得到长足发展,疾病概念已内含“审因论治”理念;将产后出血引入急症观念,纳入到急症治疗体系中,能够清晰地根据缓急予以分化治疗;此时期着作开始出现明显学派特色,学术思想承前启后。明代,产后出血进一步发展到以出血量、势进行区分。命名呈多样化,命名称谓中明确其危重症的含义。此阶段发展了恶露不绝、血崩冲任、脏腑病因病机学说,并从病因病机层面认识到胎前、临产、产后调护的失当与产后疾病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学术思想主要继承宋代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体系与朱丹溪“产后大补气血”说。创新主要表现在张景岳的辨证思维与体质辨识相结合的理论创新、赵献可从阴阳真假辨治血证思路的创新、薛己的产后出血脏腑辨证理论创新。明代产后出血常用成方为四物汤与生化汤及加减体系。产后用药禁忌较前人增加活血破气药物,如三棱、莪术、红花、苏木、牛膝等14种;清热药物黄芩、黄连、栀子、黄柏4种;慎用方剂为大承气汤、五苓散,丰富了产后出血用药禁忌内涵。清代《妇科冰鉴》首次较为准确的概括产后恶露不绝定义,认为恶露超过七天,日久不断,为恶露不绝。较前增加了“产后一月恶露重来”“产后崩淋带下”病名。恶露不绝、血崩较前代增加了冲任瘀血以及虚实夹杂病因病机。脏腑理论方面,补充产后气血、营卫概念以及肝疏泄无度、肾闭藏无权病因病机。《胎产新书》完整地提出了饮食、情志、房事损伤是导致产后出血的重要病因病机。清代古籍,针对出血的创新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即瘀血理论之创新;气、血、水、火的理论创新;奇经学说在产后的创新应用;中西医结合运用于临床的创新及大量原创新方出现。四物汤与生化汤辨治产后出血的体系进一步丰富发展,生化汤发展至清代,已经成为产科常用方,也是产后出血常选方剂之一。第二部分主要着重于对中医知识获取方法与思维的研究。基于本次产后出血文献研究,首先提炼出“医家个人经验”“官方医学教育”两种常见的知识获取方法;同时,对导师团队提出的“三维一体”获取方法进行了专家访谈论证研究。为有序快速获取古籍知识,寻求中医知识获取普适性的方法,导师团队参考人脑获取知识的思维模式,针对计算机对古籍知识的获取特点,提出“三维一体”数据模型。基于知识元、知识体概念,笔者设计出针对方法学专家、临床专家、文献专家深度访谈的问卷,对“三维一体”知识体在知识获取中的重要性、权重关系以及三个知识体所包含的23个知识元在知识体构成中的角色与重要性等进行问卷调研与深度访谈;通过深入研究,系统地对“三维一体”数据模型进行了全面补充与完善;与此同时,整理元数据赋权及知识推送专家深度访谈意见,为数据模型建立提供专家意见基础。深度访谈意见包含模型中知识体、知识元的权重建议;关于不同历史时间与不同学科古籍在数据模型中的时间、空间建议;用户意见量化建议等。“以史为鉴,知往鉴来”是中医临床文献研究的重要目的。如何将古代医家丰富的治疗经验与当今临床实际问题相结合,为中医产科临床提供理论思维与治疗依据,寻求中医妇产科的进一步发展是本论文研究的出发点。论文最后结合本次产后出血古籍文献研究,综合三种不同途径的知识获取方法,整理出4种产后出血知识获取临床思维路径与69种推荐书目,为产后出血古籍知识获取提供了方法学借鉴。

翟佳琪[5](2020)在《基于数据挖掘研究津沽妇科名家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学术思想传承》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目的:通过研究津沽妇科名家的文献及书籍,归纳总结其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辨治特色,结合历史环境分析其辨证思路的异同及经验方的组成,达到充实津沽妇科流派内容的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方法,回顾性总结韩冰教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病例,以发现病、证、方、药之间的联系及其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用药规律,为总结名老中医学术思想及临床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提供辨证及用药新思路。研究方法:结果以新中国成立为节点,选择代表性的五位医家分别为张锡纯、陆观虎、哈荔田、韩冰及哈孝贤作为研究对象。计算机检索以下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期刊数据库)、万方医学网数据库等文献数据库,筛选出能体现名家治疗内异症一病相关的文献,并查找五位医家所着书籍及其流派传承人所整理的书籍资料。整理津沽妇科名家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辨治特色。收集韩冰教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案,利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建立相应数据库,并进行一般资料的描述性统计,运用IBM SPSS Modeler 14.1软件,实现Apriori算法,采用关联规则进行相关分析探索其对应关系,将数据导入IBM SPSS Statistics 23.0统计软件对数据聚类分析,提取出韩冰教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核心药对和常用组合。研究结果:1.共检索出妇科名家治疗内异症相关文献178篇,删除重复文献、阅读文献题目及摘要后删除无关文献,获得文献113篇,阅读全文,最终得到文献59篇。整理书籍资料共19本。新中国成立以前选取了张锡纯、陆观虎为主要研究对象,张锡纯所着《医学衷中参西录》中记载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病证的方子主要集中在“论女子瘕治法”的部分,张锡纯在治疗症瘕一病时,处处注重攻补兼施,在保证消瘕的前提下,强调顾护正气的必要性。陆观虎《陆观虎医案》中收录一瘀案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症状相类似,治疗以理气、祛瘀、健脾、止痛、散积为主,陆老强调在祛瘀的过程中,不可攻伐过猛,旦夕图功。新中国成立以后选取了哈荔田、韩冰、哈孝贤为主要研究对象,哈荔田对内异症患者尤为痛苦的痛经一症有独到见解,并提出痛经四治以通为顺的治疗准则。韩冰教授认为瘀血内停是其发生发展的基本病理,气、血、痰是本病的关键,在治疗时应将理气、活血、化瘀、软坚、消痰、散结诸法有机结合,才能解除痰瘀,化症瘕于无形。哈孝贤教授认为本病的病理基础是血瘀,瘀血阻滞,脉络不通致痛经;瘀血停聚,久而成积致症瘕;瘀久化热致经行发热;瘀阻胞脉致不孕等。但本病的发病过程中常兼夹其他证候,如气滞、痰湿、寒凝、郁热、气虚、肾虚等。2.共收集韩冰教授门诊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病例151例,处方共955首。其中包括痰瘀互结证,共571首,其中气滞血瘀证139首,肾虚血瘀证102首,气虚血瘀证56首,湿热瘀阻证52首,寒凝血瘀证35首,分别进行数据挖掘。结论:1.津沽妇科名家在对内异症辨证论治的过程中,将辨病与辨证相结合,认为本病主要以血瘀证为主,结合患者兼症审寒热虚实,或温、或清、或补、或行,均以调经、止痛、消症、助孕为主要目的。因津沽地处北方,易受寒邪,在哈荔田教授时期,内异症的一大主症痛经以寒性较为常见,而至现代,因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气滞血瘀型痛经变得更为多见,这也使得医家们对本病病机的认识有所侧重。津沽妇科名家认为内异症一病以血瘀为主要病因,结合患者其他症状,辨证多以气滞血瘀、寒凝血瘀、湿热瘀阻、肾虚血瘀、痰湿血瘀为主,病位多在下焦,涉及肝、肾、脾,病性多本虚标实。津沽妇科名家对内异症一病治法以活血化瘀为主,兼理气、化痰、解郁、温经、清热、补肾等法。2.韩冰教授在治疗内异症时以“活血化瘀,软坚散结”为大法,以创制方药“妇痛宁”为主方,根据痰瘀互结证、气滞血瘀证、肾虚血瘀证、气虚血瘀证、湿热瘀结证、寒凝血瘀证加减用药,并结合患者主诉,对止痛、消症、助孕各有所侧重。通过关联规则及聚类分析得出韩冰教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核心药对和常用组合,为临床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提供新的思路。

程雅雅[6](2020)在《归葫止痛方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疗效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归葫止痛方与少腹逐瘀汤对比,以评价归葫止痛方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76例,采集时间为2018年5月至2020年1月,地点为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门诊。以病人的就诊顺序编号,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对照组38例。均于月经来潮的前5天开始服药,连服7天,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本研究以VAS评分、痛经症状评分、中医证候评分、WHOQOL-BREF评分作为最终的疗效评价指标,以评价归葫止痛方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结果:1.痛经症状疗效评价:对照组痊愈4例,显效5例,有效23例,无效4例,愈显率为25.00%,总有效率为88.89%;治疗组痊愈6例,显效13例,有效14例,无效3例,愈显率为52.78%,总有效率为91.67%。经检验两组愈显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对痛经症状的改善,归葫止痛方优于少腹逐瘀汤。2.中医证候疗效评价:对照组痊愈3例,显效6例,有效22例,无效5例,总愈显率为25.00%,有效率86.11%;治疗组痊愈6例,显效12例,有效15例,无效3例,愈显率为50.00%,总有效率91.67%。经检验两组愈显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对中医证候的改善,归葫止痛方优于少腹逐瘀汤。3.VAS疗效评价:组内比较:两组治疗后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比较:两组治疗后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均能有效止痛,且两组止痛效果类似。4.WHOQOL-BEEF疗效评价:组内比较:两组治疗后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两组治疗后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均能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且两组改善效果类似。5.完成治疗的72例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归葫止痛方温经散寒,祛瘀止痛,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疗效确切,特别是在改善痛经症状和中医证候方面优于少腹逐瘀汤。因此临床使用归葫止痛方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李青霖(Lee Ching Lam Jessica)[7](2019)在《近20年中医活血化瘀法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文献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对中医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研究文献进行收集,在挖掘近20年中医治疗子宫肌瘤文献研究的过程中发现,自2013年开始出现以中医活血化瘀法为观察组研究文献,选出符合纳入标准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文献进行中医活血化瘀法Meta分析,并以中医活血化瘀法、单用中药内服方为中药治疗子宫肌瘤的用药规律作研究,进行统计学频数分析、聚类分析,以期望能探索出新的临床治疗和处方用药思路。方法:通过电子检索有关中医药治疗子宫肌瘤的文献进行整理,收录符合纳入标准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文献,利用统计软件Revman 5.3进行中医活血化瘀法治疗子宫肌瘤文献进行Meta分析;使用EXCEL建立方药数据库整理,SPSS 26.0软件进行统计学频数分析、聚类分析,总结及归纳出中医药治疗子宫肌瘤的用药规律。通过电子检索有关中医药治疗子宫肌瘤的文献进行整理,收录符合纳入标准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文献,利用统计软件Revman 5.3进行中医活血化瘀法治疗子宫肌瘤文献进行Meta分析;使用EXCEL建立方药数据库整理,SPSS 26.0软件进行统计学频数分析、聚类分析,总结及归纳出中医药治疗子宫肌瘤的用药规律。1.Meta分析:系统评价用方法学评价主要采用Cochrane协作网推荐的偏倚风险评价工具进行纳入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文献质量评价文献;对中医活血化瘀法治疗子宫肌瘤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文献中的纳入与排除标准、疗效判定标准、随机法、样本含量、盲法的运用、治疗方法、统计学方法、随访、退出与失访等内容进行描述性分析。纳入中医活血化瘀法治疗子宫肌瘤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文献进行Meta分析,应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统计软件Revman 5.3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评价中医活血化瘀法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2.中医药的频数及聚类分析:检索1998-2018年中医活血化瘀法、单纯中药内服药物,治疗子宫肌瘤文献。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进行统计学分析,主要利用Excel软件及SPSS 26.0统计软件,建立数据库,进行用药规律的频数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1.Meta分析:检索1998-2018年期间有关子宫肌瘤的临床研究文献,共检索出1,032篇,经文献质量评价,本研究纳入30篇文献均为C级文献,总体文献质量偏低。纳入30篇中医活血化瘀法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研究文献进行Meta分析。(1)中医活血化瘀法(包括单用中医活血化瘀法、中医活血化瘀法联合米非司酮)对米非司酮对照研究中,总有效率、子宫体积缩小、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水平降低方面均优于米非司酮疗法(P<0.01)。不良反应差异在米非司酮疗法大于中医活血化瘀法。肌瘤体积的缩小、孕酮(P)、黄体生成素(LH)水平降低在中医活血化瘀法对米非司酮疗法的差异性并无统计学上意义。中医活血化瘀法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0.23,95%,CI(0.17,0.29),P<0.00001],中医活血化瘀法的总有效率优于米非司酮疗法(P<0.01)。子宫体积缩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58.60,95%,CI(-67.22,-49.97),P<0.00001],中医活血化瘀法的子宫体积缩小优于米非司酮疗法(P<0.01)。雌二醇(E2)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49.70,95%,CI(-52.86,-46.55),P<0.00001],雌二醇(E2)水平降低在中医活血化瘀法优于米非司酮疗法(P<0.01)。卵泡刺激素(FSH)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2.15,95%,CI(-2.65,-1.66),P<0.00001],卵泡刺激素(FSH)水平降低在中医活血化瘀法优于米非司酮疗法(P<0.01)。不良反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2.38,95%,CI(1.59,3.56),P<0.0001],不良反应差异在米非司酮疗法大于中医活血化瘀法。(2)单用中医活血化瘀法对米非司酮对照研究中,总有效率、子宫体积的缩小、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水平降低方面均优于米非司酮疗法(P<0.01);不良反应差异在米非司酮疗法大于中医活血化瘀法。肌瘤体积的缩小、孕酮(P)、黄体生成素(LH)水平降低、月经量减少在中医活血化瘀法对米非司酮疗法的差异性并无统计学上意义。单用中医活血化瘀法(观察组)对米非司酮(对照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0.21,95%,CI(0.16,0.28),P<0.00001],总有效率在单用中医活血化瘀法优于米非司酮疗法(P<0.01)。子宫体积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59.04,95%,CI(-68.11,-49.98),P<0.00001],中医活血化瘀法的子宫体积缩小优于米非司酮疗法(P<0.01)。雌二醇(E2)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50.05,95%,CI(-53.26,-46.84),P<0.00001],P<0.00001],雌二醇(E2)水平降低在单用中医活血化瘀法优于米非司酮疗法(P<0.01)。卵泡刺激素(FSH)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2.15,95%,CI(-2.68,-1.61),P<0.00001],卵泡刺激素(FSH)水平降低在中医活血化瘀法优于米非司酮疗法(P<0.01)。不良反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2.21,95%,CI(1.41,3.47),P=0.0006],不良反应差异在米非司酮疗法大于中医活血化瘀法(P<0.01)。2.频次分析:(1)中医活血化瘀法常用的药物种类频次依次是理气药(21.75%)、活血化瘀药(21.28%)、清热药(17.97%)、利水渗湿药(14.89%)、补虚药(14.89%)。常用的药物频次依次是赤芍(8.75%)、丹皮(8.51%)、桂枝(8.27%)、桃仁(8.27%)、茯苓(8.27%)、当归(8.04%)、香附(7.57%)、枳壳(7.09%)、乌药(7.09%)、薏苡仁(6.62%)。(2)单纯内服中药方常用的药物种类频次依次是活血化瘀药(27.17%)、补虚药(19.29%)、清热药(16.00%)、理气药(9.42%)、利水渗湿药(6.40%)。常用的药物频次依次是桃仁(4.77%)、赤芍(4.43%)、获苓(4.28%)、桂枝(4.12%)、丹皮(4.00%)、莪术(3.94%)、三棱(3.69%)、当归(3.69%)、香附(2.58%)、黄芪(2.34%)。虫类药在175味药物占6味,占所有药物3.43%,使用频次79味次,占全部用药频次达2.43%。按出现频数计算,依次是水蛭、±鳖虫、地龙、僵蚕、蜈蚣、虻虫。消食药占5味,是所有药物的2.86%,使用频次48味次,占全部用药频次达1.48%。按出现频数计算,依次是鸡内金、山楂、谷芽、莱菔子、神曲。3.聚类分析结果:C1:莪术、三棱C2:乌药、鸡血藤、薏苡仁、枳壳、香附、红花C3:穿山甲、水蛭、牛膝、海藻、昆布、鳖甲、丹参、夏枯草、牡蛎、甘草、川芎、白术、党参、黄芪C4:当归C5:茯苓、桂枝、丹皮、桃仁、赤芍结论:本文的研究运用统计学Meta分析、频次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对子宫肌瘤的用药规律做了系统整理研究以及比较中西药的有效率,综合起来,本文的研究成果及结论如下:1.中医活血化瘀法治疗子宫肌瘤的Meta分析中医活血化瘀法(包括单用中医活血化疲法、中医活血化瘀法联合米非司酮)对米非司酮对照研究中,总有效率、子宫体积的缩小、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水平降低方面均优于米非司酮疗法(P<0.01);不良反应差异在米非司酮疗法大于中医活血化瘀法。肌瘤体积的缩小、孕酮(P)、黄体生成素(LH)水平降低、月经量减少在中医活血化瘀法对米非司酮疗法的差异性并无统计学上意义。Meta分析结果显示中医活血化瘀法对米非司酮对照研究在不同方面有优势,中医活血化瘀法适用于治疗气滞血瘀型子宫肌瘤。西药米非司酮疗法的不良反应明显大于中医活血化瘀法(P<0.01),其疗效不确定且易复发,容易诱发闭经。随着中医活血化瘀法治疗子宫肌瘤研究日渐增加,为未来单纯中药治疗子宫肌瘤临床研究进一步观察。中医活血化瘀法治疗子宫肌瘤是有一定成效,但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学质量低,存在较高的偏倚风险;以后在临床随机对照试验中应严谨地遵循循证医学相关原则,严格把握控制质量,并需要进行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研究中医药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和优势,为中医药物疗法的临床推广应用提供循证医学的证据。2.中医药治疗子宫肌瘤的用药规律通过频次分析、聚类分析结果显示中医活血化瘀法及单纯内服中药方的药物包含首五味药赤芍、丹皮、桂枝、桃仁、茯苓,提示治疗子宫肌瘤主要以桂枝茯苓丸作基础方;治法治则以活血化瘀法、补益肝肾脾、滋养阴血疗法、益气扶正法;治疗子宫肌瘤不同阶段使用的中药剂型。虫类药药性猛、起效速、疗效佳,适用于子宫肌瘤重症。应用虫类药时宜辨证论治,严格掌握剂量,中病即止。配伍消食药助消食化积,防止药物伤脾,护脾胃以免进一步损伤正气。本文的创新性:在挖掘近20年中医治疗子宫肌瘤文献研究的过程中发现,自2013年开始出现以中医活血化瘀法为观察组研究文献,2013年至2018年40篇文献研究共选出30篇符合纳入标准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文献进行Meta分析,并以38篇单用中医活血化瘀法为中药治疗子宫肌瘤的用药规律作为研究。随着未来中医活血化瘀法治疗子宫肌瘤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文献增加,为单纯中药治疗或中西药结合治疗子宫肌瘤临床进一步研究。本文的不足与展望:关于用药规律的研究局限于单纯内服中药方,未有全面包括中西药结合治疗、针灸法治疗、针灸结合中药等的文献研究,希望将来能更深层地挖掘中医治疗子宫肌瘤的用药,通过研究获取更有价值的临床用药规律。由于个人时间与能力所限,未能有系统全面地评价子宫肌瘤的文献,希望以后能再加以补充深入研究。

刘欣蓉[8](2019)在《王秀霞教授治疗不孕症的临床经验及用药规律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统计学分析王秀霞教授治疗不孕症的处方,总结出王秀霞教授治疗不孕症的常用治法、用药特点以及学术思想。方法:收集整理2016年9月至2018年12月王秀霞教授治疗不孕症的病案,对患者就诊的首方进行整理归纳,应用Excel软件建立数据库,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22.0版本软件进行频数分析、聚类分析、因子分析等,总结归纳出王秀霞教授治疗不孕症的辨证思路、遣方用药等学术思想。结果:1.频数分析结果:333例处方里共用中药130种,总使用频数为4867次。其中治疗不孕症的主要药物是使用频数在20次以上的49味中药,累计频率达92.48%。治疗不孕症的核心药物是使用频数均在84次以上的25味中药,累计频率达68.79%。对中药的药性即“四气”进行统计,使用频率最高的是温性药,其次是平性药物,再次是微温性和微寒性药物。对中药的基本味道即“五味”进行统计,出现频率最高是甘味药物,其次是辛味、苦味药物,再次是酸、微甘、涩、咸、淡、微苦、微辛味药物。对药物的归经进行统计,使用频率较高的药物归经依次为肝经、肾经、脾经、心经以及肺经。对药物所属类别进行统计,使用频率最高的药物类别为补虚药,其次为活血祛瘀药、清热药、收涩药、化痰药、理气药、利水渗湿药、祛风湿药、化湿药、安神药、平肝熄风药、解表药、消食药、温里药、止血药、泻下药、开窍药。2.聚类分析结果:本研究对总使用频率92.48%以上,频数在20次以上的49味中药运用聚类分析进行数据分析。研究发现王秀霞教授治疗不孕症的常用药对共计13个,由3味药组成的药物组合有6个,由多味药组成的药物组合有4个。3.因子分析结果:本研究对总使用频数92.48%以上,频数在20次以上的49味中药运用因子分析进行数据分析,经过分析发现12个公因子可以从多个层次、不同角度反映王秀霞教授治疗不孕症,从治法治则方面出发,以遣方用药作为依据的学术思想。结论:1.治疗不孕症的药性多属温、平,味多甘、辛、苦,多属补虚药、活血化瘀药、清热药,运用药物较多的有丹参、山茱萸、杜仲、巴戟天、鸡血藤、香附、山药、淫羊藿、当归、覆盆子、生地、川芎、益母草、泽兰、夏枯草、赤芍、菟丝子、鹿角霜、仙茅、郁金、甘草、苍术、浙贝母、鳖甲、茯苓等。2.治疗不孕症常用的药对及药组共计35个。依据不同病情采用补肾调经、补益肝肾、生血填精、活血化瘀、疏肝理气、燥湿化痰、软坚散结的药对及药组,体现了王秀霞教授治疗不孕症时的组方思维及组方特点等。3.王秀霞教授根据月经周期变化治疗不孕症。月经前半期的治疗以补肾填精,滋肾活血为主;月经后半期的治疗以补肾温阳,疏肝活血为主。4.王秀霞教授治疗不孕症的学术思想主要是:重视肝肾,兼顾脾胃;循经周期,遣方用药;中西结合,病证相参;注重情志,身心同治。

丁占文[9](2019)在《仲景方治疗妇人崩漏的研究》文中指出本文通过图书馆、知网等途径,查找现代相关研究,以案例真实可靠、论理翔实可信为依据进行归纳整理,以宋本《伤寒杂病论》原着为底本,以整理方证为主线,搜索兼证为辅线,找到整理后的每个症状各自涉及的相关条文。根据病机中有关对妇人崩漏有良好治疗效果的仲景方,采用文献研究的方式,从中找出针对治疗妇人崩漏病机的条文及对应方剂,再结合历代医家对其条文总结注释和在临床中使用经方治疗妇人崩漏的经验思路,从脾虚、肾虚、血热、血瘀四个方面研究经方在其治疗中的优势,通过辨证论治的方式探索仲景方治疗妇人崩漏的机理,为临床在治疗崩漏辨证施治、遣方用药上,给予实际操作提供规律,以扩大医者临证治病遣方的思路,望能为在临床中治疗妇人崩漏提供选择。

杨琴[10](2019)在《从肝论治闭经的理论探讨和临床证治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从肝论治闭经的立论依据,总结其临床证治规律,以期丰富闭经的临床诊疗思路。方法:本研究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通过查阅大量古今文献,挖掘整理古代、现代医家从肝论治闭经的独到见解和临床经验,探讨从肝论治闭经的立论依据;第二部分以总结归纳导师从肝论治闭经的临床证治规律;第三部通过列举分析临床验案,证明从肝论治闭经的有效性;第四部分通过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的现代文献,总结中医、西医学对闭经病因病机、治疗的研究概况。结果:肝藏血,司血海,是经血来源的重要保障;肝主疏泄,调节冲任气血,又调控全身脏腑经气,促进女子正常排卵行经。肝藏血充足,肝气调和,则血海定期溢满,月经按时来潮。肝藏血不足,疏泄失常是导致闭经的重要机理。肝统贯全身气血、阴阳,各脏腑功能离不开肝的调控,“肝为五脏之贼”,肝病常易累及它脏而共同致病。肝脏功能失调致闭经临床主要分为肝虚、肝郁、肝火。肝虚之为病,治以养血柔肝、滋肾养肝之法;肝郁之为病,治以疏肝通络、健脾、补肾之法;肝火之为病,治以清肝泻火、滋水清肝之法。结论:从肝论治闭经,当寻其病因,区分肝虚、肝郁、肝火之别,但又不可拘泥于此,应辨证论治,合理加减,复法合方。

二、哈孝贤应用祛痰药物治疗妇科疾病经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哈孝贤应用祛痰药物治疗妇科疾病经验(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数据挖掘的昆明姚氏妇科主要传承人治疗PCOS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一、云南昆明姚氏妇科流派独特经验和理论特色介绍
        1.历史沿革
        2.学术观点
        2.1 气血失调,首重肝、脾、冲、任
        2.2 女子气有余而血不足
        2.3 女子多郁火、多瘀
        3.诊疗方法
        3.1 强调问诊、切诊
        3.2 注重机体气化功能
        4.用药特点
        用药“轻、灵、疏、和”
        5.常用方
        5.1 常用名方
        5.2 常用验方
        6.常用药对
        6.1 橘核荔枝核
        6.2 益母草红糖
        6.3 桑寄生续断香附
        6.4 太子参黄芪
        6.5 荆芥荷叶顶
    二、徐涟主任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经验
        1.徐涟主任简介
        2.学术观点介绍
        3.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认识
        3.1 辨证分型
        3.2 治疗
第二部分 临床病案研究
    一、资料与方法
        1.研究对象
        2.诊断标准
        2.1 西医诊断标准
        2.2 中医诊断标准
        3.纳入标准
        4.排除标准
        5.研究方法
        5.1 医案信息采集
        5.2 建立医案数据库
        5.3 数据标准化
    二、数据分析及结果
        1.一般情况
        2.四诊
        2.1 症状
        2.2 舌苔
        2.3 舌质
        2.4 脉象
        3.中医疾病
        4.用药
        4.1 中药频次
        4.2 中药剂量
        4.3 中药属性
        4.4 中药功效
        4.5 中药关联分析
        4.6 中药聚类分析
        4.7 中药复杂网络分析
    三、结果分析
        1.一般情况
        2.四诊
        3.中医疾病
        4.中药频次和剂量
        5.中药属性
        6.方剂
    四、临床经验探讨
        案例1 不孕案
        案例2 闭经案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多囊卵巢综合征中西医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表 多囊卵巢综合征病案信息采集表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发明专利
致谢

(2)从脾胃论治不孕症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从脾胃论治不孕症的文献研究
    一、古籍文献研究
        1.不孕症概念、中医定义及病名溯源
        2.不孕的发病年龄
        3.不孕症的病因病机
        4.脾胃与不孕症
        5.小结
    二、近现代文献研究
        1.研究方案
        1.1 研究目的和内容
        1.2 不孕症的中西医诊断标准
        1.3 纳入及排除标准
        1.4 研究方法
        2.研究结果
        2.1 从脾胃论治不孕症的证型
        2.2 从脾胃论治不孕症的治则治法
        2.3 从脾胃论治不孕症的药物频次
        2.4 从脾胃论治不孕症的性味归经
        2.5 高频药物核心组合及其关联性分析
        2.6 新方统计分析
    三、讨论
        1.从脾胃论治不孕症的证型、治则治法
        2.从脾胃论治不孕症的高频药物及其性味归经
        3.从脾胃论治不孕症高频药对及其关联性
        4.组方的熵层次聚类分析
第二部分 从脾胃论治不孕症的临证经验总结
    一、导师从脾胃论治不孕症的理论基础
    二、导师对不孕症病因病机认识
    三、导师对不孕症的诊疗思路
        1.辨证思路
        2.治疗特点
        3.用药特点
    四、病案举隅
讨论
结论
适用性与局限性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不孕症的临床研究概况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个人简介
开题、中期及学位论文答辩委员组成

(3)温针灸联合归肾丸治疗肾虚血瘀型月经过少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1.1 中医对月经过少的认识及诊治进展
        1.1.1 辨明虚实,古已有之
        1.1.2 现代中医对月经过少的认识细致且全面
        1.1.3 月经过少的现代中医经验传承
        1.1.4 针灸的在妇科疾病中的作用
    1.2 现代医学对月经过少的认识
        1.2.1 月经过少的危险因素和发病机制
        1.2.2 月经过少的现代治疗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2.1 研究资料
        2.1.1 病例来源
        2.1.2 月经过少的中医诊断标准
        2.1.3 肾虚血瘀型的中医辨证标准
        2.1.4 纳入标准
        2.1.5 排除标准
    2.2 研究方法
        2.2.1 治疗方法
        2.2.2 观察指标
        2.2.3 统计方法
    2.3 研究结果
        2.3.1 可比性分析
        2.3.2 治疗结果
第三部分 讨论
    3.1 肾虚血瘀型月经过少的特点
        3.1.1 肾虚先行
        3.1.2 瘀血随行
    3.2 温针灸联合归肾丸治疗肾虚血瘀型月经过少的优势
        3.2.1 “归肾丸”补肾填精为月经来潮提供基础
        3.2.2 经前温针灸推动肾精化血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4)产后出血中医古籍文献及知识获取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1 辨证论治研究
    2 方药研究
        2.1 生化汤临床研究
        2.2 专家经验方研究
    3 针灸外治法研究
    4 名老中医治验
前言
第一部分 产后出血古籍文献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古籍选择原则
        1.2 产后出血中医概念范围界定
        1.3 古籍选择结果
    2 先秦至秦汉时期对产后疾病的早期认识
        2.1 早期病名之萌芽
        2.2 产孕诊断思想之发端
        2.3 创奇经为产孕生理病理之先河
        2.4 产孕疾病早期治疗方法
        2.5 小结
    3 魏晋南北朝开创产后出血论述之先河
        3.1 病名认识的积累
        3.2 产后诊断的早期探索
        3.3 产后出血治疗的开端
        3.4 小结
    4 隋唐时期产后出血论述积累期
        4.1 病名积累与发展
        4.2 病因病机的探索
        4.3 产后出血治疗的积累
        4.4 产后调护观念的萌芽
        4.5 小结
    5 宋金元时期产后出血理论初步形成
        5.1 宋金元时期产后出血性古医籍
        5.2 病名逐步完善
        5.3 病因病机理论逐渐丰富
        5.4 产科调护的逐步积累
        5.5 产后出血治疗的发展
        5.6 小结
    6 明时期产后出血理论发展时期
        6.1 明代产后出血性古医籍
        6.2 病名沿革
        6.3 病因病机理论的发展
        6.4 产科调护的理论进步
        6.5 诊断理论的发展
        6.6 治疗理论系统基本形成
        6.7 小结
    7 清时期产后出血理论成熟时期
        7.1 清代产后出血性古医籍
        7.2 清代产后出血病名
        7.3 病因病机逐步丰富完善
        7.4 产后出血诊断发展
        7.5 产后出血治疗理论的完善
        7.6 调护理论的发展
        7.7 小结
第二部分 古籍文献知识获取方案研究
    1 现有古籍文献知识获取
        1.1 医家个人经验
        1.2 以官方教育、考试制度为准的知识获取
    2 研究方法
        2.1 归纳法
        2.2 元数据研究方法
        2.2.1 元数据概念
        2.2.2 元数据制定原则
        2.2.3 元数据模板组成
        2.3 专家访谈法
        2.3.1 访谈对象
        2.3.2 访谈方法
        2.3.3 访谈资料的整理、存档
        2.3.4 访谈提纲
        2.4 名中医推荐法
    3 研究结果
        3.1 元数据研究结果
        3.2 深度专家访谈结果
        3.2.1 选择古籍经验
        3.2.2 选择医家经验
        3.2.3 中西医病名统一经验
        3.3 妇科名中医阅读经验研究结果
        3.4 产后出血相关知识示范性研究结果
        3.5 产后出血相关书目推荐
    4 结论
讨论
    产后出血文献给予临床的启示
    古籍文献知识获取对学习与教学的启示
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附录 产后出血相关古籍内容提要

(5)基于数据挖掘研究津沽妇科名家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学术思想传承(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津沽妇科名家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辨治特色
    1 研究目的
    2 研究对象
    3 资料来源与收集方法
    4 资料检索结果
    5 津沽妇科名家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学术经验整理
第二部分 基于数据挖掘研究韩冰教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用药规律
    1 研究目的
    2 研究方法
    3 分析方法
    4 研究结果
        4.1 纳入病例结果
        4.2 患者信息统计
        4.3 疾病统计结果
        4.4 药物统计结果
        4.5 韩冰教授治疗不同中医证型内异症的数据挖掘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数据挖掘方法在总结名老中医临证经验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6)归葫止痛方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痛经及温经散寒中药治疗PD的中医文献梳理
    1 中医古籍对痛经的论述
    2 痛经病因病机
    3 中医古籍对实寒性痛经的论述
    4 温经散寒中药治疗痛经的当代应用
    5 温经散寒中药治疗痛经的作用机制研究
    参考文献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2 研究方法
    3 不良反应观察
    4 统计方法
    5 技术路线图
    6 一般资料
    7 治疗结果
    8 不良反应结果
    9 小结
讨论
    1 立论依据
    2 病因病机
    3 治疗法则
    4 服药时机及中医调摄
    5 选方依据
    6 少腹逐瘀汤对痛经的治疗作用
    7 疗效性分析
    8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一 原发性痛经的中医临床研究进展
    1 痛经病名的发展源流
    2 现代医家对PD病因病机的认识
    3 祖国医学对痛经的治疗
    4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二 原发性痛经的西医临床研究进展
    1 原发性痛经的定义
    2 原发性痛经的流行病学研究
    3 原发性痛经的相关因素
    4 原发性痛经的病理机制
    5 原发性痛经的治疗
    6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7)近20年中医活血化瘀法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文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第一节 西医研究概况
        一、西医学病因
        二、西医学诊断标准
        三、西医学治疗现状
    第二节 中医研究概况
        一、中医学病因
        二、中医学病机
        三、证型
        四、中医诊断标准
        五、中医学治疗现状
第二章 中医活血化瘀法治疗子宫肌瘤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
    一、制定检索策略
    二、文献检索
    三、献纳入排除标准
    四、文献质量评价标准方法
    五、Meta分析方法
    六、评价结果
    七、中医活血化瘀法Meta分析
第三章 中医药治疗子宫肌瘤的用药规律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方法
    三、文献检索
    四、文献纳入排除标准
    五、统计分析与结果
第四章 讨论
    一、中医活血化瘀法Meta分析
    二、中医药治疗子宫肌瘤的用药规律
第五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统计学审核证明

(8)王秀霞教授治疗不孕症的临床经验及用药规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文献综述
    1.历代医家对不孕症的认识
        1.1 不孕症病名沿革
        1.2 古代医家论不孕症的病因病机
        1.3 古代医家论不孕症的辨证分型
        1.4 古代医家论不孕症的治则治法
        1.5 现代医家论不孕症的病因病机
        1.6 现代医家论不孕症的辨证分型
        1.7 现代医家论不孕症的治则治法
    2.现代医学对不孕症的认识
        2.1 病因病机
        2.2 治疗方案
    3.流行病学调查
王秀霞教授治疗不孕症的用药特点与辨证论治
    1.研究资料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2.统计结果
        2.1 一般情况
        2.2 频数分析
        2.3 聚类分析
        2.4 因子分析
        2.5 辨月经周期用药的分析
讨论
    1.关于核心药物的应用与解读
    2.关于性味归经类别的归纳与分析
    3.关于聚类分析的配伍意义
    4.关于因子分析的诠释组方功效
    5.关于月经周期辨证用药的基本规律探讨
    6.典型病例举隅
    7.不足与展望
王秀霞教授辨治不孕症的学术思想探讨
    1.重视肝肾,兼顾脾胃
    2.循经周期,遣方用药
    3.中西结合,病证相参
    4.注重情志,身心同治
创新点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9)仲景方治疗妇人崩漏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文献综述:崩漏病因及证治文献探讨
中医对妇人崩漏的认识
    第一.中医对崩漏的简单概括
    第二.仲景对崩漏的认识
对治疗妇人崩漏15首仲景方之探索
    1.从脾虚论治妇人崩漏
        1.1 理中丸
        1.2 小建中汤
        1.3 桃花汤
        1.4 旋覆花汤
        1.5 小结
    2.从瘀血论治妇人崩漏
        2.1 桂枝茯苓丸
        2.2 当归芍药散
        2.3 温经汤
        2.4 小结
    3.从血热论治妇人崩漏
        3.1 小柴胡汤
        3.2 甘麦大枣汤
        3.3 小结
    4.从肾虚论治妇人崩漏
        4.1 黄连阿胶汤
        4.2 胶艾汤
        4.3 当归四逆汤
        4.4 真武汤
        4.5 肾气丸
        4.6 乌梅丸
        4.7 小结
讨论
结论
本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个人简介

(10)从肝论治闭经的理论探讨和临床证治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从肝论治闭经的理论探讨和临床证治规律研究
    1 从肝论治闭经的理论探讨
    2 从肝论治闭经的临床证治规律研究
    3 第三部分导师从肝论治闭经的验案分析
讨论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四、哈孝贤应用祛痰药物治疗妇科疾病经验(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数据挖掘的昆明姚氏妇科主要传承人治疗PCOS经验研究[D]. 袁琳. 云南中医药大学, 2021
  • [2]从脾胃论治不孕症的研究[D]. 李若晨. 宁夏医科大学, 2021(02)
  • [3]温针灸联合归肾丸治疗肾虚血瘀型月经过少的临床研究[D]. 林致行.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8)
  • [4]产后出血中医古籍文献及知识获取方案研究[D]. 鲁周南.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0(01)
  • [5]基于数据挖掘研究津沽妇科名家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学术思想传承[D]. 翟佳琪.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0(04)
  • [6]归葫止痛方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疗效观察[D]. 程雅雅.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0(04)
  • [7]近20年中医活血化瘀法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文献研究[D]. 李青霖(Lee Ching Lam Jessica).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8)
  • [8]王秀霞教授治疗不孕症的临床经验及用药规律的研究[D]. 刘欣蓉.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9(01)
  • [9]仲景方治疗妇人崩漏的研究[D]. 丁占文.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19(02)
  • [10]从肝论治闭经的理论探讨和临床证治规律研究[D]. 杨琴.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9(02)

标签:;  ;  ;  ;  ;  

哈小贤用祛痰药治疗妇科病经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