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叉口空间设计中的人文反思

交叉口空间设计中的人文反思

一、交叉路口空间设计的人性体现(论文文献综述)

王亚男[1](2021)在《工业园区街道景观风貌提升策略研究 ——以呼和浩特市金川工业园区为例》文中指出国家经济水平的日益发展,城市街道景观设计手法推陈出新,但大部分工业城市的街道景观风貌还停留在上世纪的景观形象。工业城市与其他城市相比不同的是,其主要功能为工业生产、物流运输、仓储等,在一定程度上忽略街道景观对于城市风貌的提升作用以及对城市内适用人群的生活幸福指数的提高。随着国家的发展,我国居民的经济水平和对生活品质要求的提高,对工业园区内的景观风貌有了更高标准的要求,在满足工业生产的防护景观需求外,工业园区街道景观风貌表现要更多考虑人的使用需求。城市街道是最先向来往人群展现城市面貌的场景,工业园区街道景观肩负展现城市形象,为使用人群提高生活幸福感的重要使命。本文通过运用文献研究、实地调查、案列分析、三维模拟、实例例证等方法,结合理论知识,探究工业园区城市街道景观风貌提升的总目标和具体策略,将策略运用到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金川工业园区街道景观风貌提升的设计实践当中,论文具体内容如下:(1)国内外理论知识研究。对国内外关于工业园区、城市街道景观风貌理论研究历程进行归纳,对相关的理论概念进行分析,界定工业园区的相关概念以及总结风貌提升设计原则与方法。(2)实践案例研究。通过对国内外工业园街道以及与金川工业园区有共同点的城市街道景观进行景观风貌现状分析,总结其不足之处和设计要点,在对工业园区街道景观风貌提升进行策略研究时提供经验借鉴。(3)对工业园区街道景观风貌现状问题以及工业园区景观设计原则进行研究,总结工业园区街道景观风貌提升的目标,以此为基础探寻影响工业园区街道景观风貌具体方法,对沿街绿地、夜间景观、沿街建筑、道路交叉口等景观风貌进行具体策略和方法的探究,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展现工业园区街道景观风貌的生态性、地域性、游憩性和安全性,提升人们的幸福感和安全感。(4)金川工业园区街道景观风貌现状分析。在理论研究基础上,对金川工业园区的现状进行分析,通过三维模拟、实地调查等手段对城市地形地貌、道路交叉口、街道建筑色彩等方面进行专项研究,总结归纳各类研究要素的现状特征和风貌提升方向,为金川工业园区街道景观风貌提升的设计实践提供依据。(5)通过实例验证策略。对金川工业园区内两条城市主干道和三条城市次干道的人行道路进行整体规划,增设活动停留空间;结合金川区当地地域特色以及历史文化,打造夜景文化,丰富夜间生活,优化改善园区环境;提升街道两侧建筑外貌景观,进而提升城市整体形象。

门壮[2](2021)在《就地城镇化背景下高陵区新型农村社区街巷空间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以来在城乡界限逐渐淡化的条件下,以往的城镇功能要素和活动逐渐向乡村聚集,部分经济发达地区或乡村呈现就地城镇化趋势,而新型农村社区则成为就地城镇化的手段之一。高陵区是关中地区就地城镇化的试点地区,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快速生硬的剥离居民传统生产与生活方式,导致村民对传统街巷空间特质的需求得不到传承,精神层面有所缺失。社区聚落空间类型逐渐多样化,但街巷空间的营造出现缺失。宏观街巷网络空间的组织混乱,街巷空间形态尺度不合理,街巷传统交往空间的缺失,以及对传统血缘、地缘关系的忽视。通过本文研究,以期探索出一个能够保留传统记忆、寄托村民情感,体现时代精神的新型农村社区街巷空间营造方法,并为高陵区绿色宜居性新型农村社区街巷空间营造提供参考思路。在传统乡村聚落中,除了疏导交通的需求,街巷空间的尺度规模直接影响着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是村民日常居住活动的重要空间要素需求。本文通过对新型农村社区街巷空间进行结构分类,从街巷网络—交通组织—交往空间三个层次进行系统分类研究。首先,对高陵区传统乡村街巷空间的尺度规模和街巷空间交往特质进行本底研究;其次,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对现有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概况和街巷空间进行研究,梳理其在街巷空间营造上的问题;最后,借鉴传统街巷空间营造策略并结合就地城镇化发展趋势,提出高陵区新型农村社区街巷空间优化策略和营造模式。论文结论如下:(1)街巷网络空间布局的演变式发展建设,现阶段就地城镇化建设初期阶段的棋盘格栅式路网模式——就地中期格栅环通路网模式——就地城镇化后期的尽端路宜居社区路网模式;(2)交通组织结构的层级划分,在街巷空间尺度上对社区主干道、支路、巷道、宅前小路进行系统设计。倡导步行,通过“共享街道”组织“人行优先的”交通组织策略;(3)注重邻里交往的街巷、宅前空间营造。

武昭凡[3](2021)在《儿童友好视角下西安曲江新区城市街道空间评估与优化策略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发生,再次突显了儿童的脆弱性与城市环境的紧密联系,同时街道空间作为儿童活动使用频繁的公共空间也面临进一步提升品质和重塑活力的需求。因此对如何发挥城市街道空间“交通通行—公共生活”的双重空间属性,将“儿童友好视角”抽象理论上升到可评估和可操作层面,从而建设一个适宜儿童成长的城市街道环境提出迫切要求和挑战。本研究以西安曲江新区城市街道作为实证研究对象,以7-14岁儿童为研究主体对象,以切实提升儿童友好性,建立可以破解现代儿童面临的驯养化、结构化、孤岛化问题,满足儿童心理行为特性的街道空间为目标。基于儿童的心理行为特性与街道空间特性之间交互作用关系,挖掘本土化的儿童友好视角,并试图将儿童友好抽象理论科学转译为城市街道空间要素,从而对以儿童友好空间为基点,步行距离400m为半径范围内的城市街道空间展开评估分析,以此为基提出包含规划布局、景观设计、管理运营等方面的城市街道空间优化策略。基于上述的研究分析框架与研究步骤,本论文的主要结论和创新点有以下三个方面:1)对“儿童友好视角”与“儿童友好街道空间”概念的重新界定和基于此的“儿童心理-儿童行为-街道环境”三者互动关系作用的机理分析;2)构建儿童友好视角下多层次的城市街道空间评估框架,并将具身视角下的儿童对于城市街道的安全性、舒适性、便捷性、趣味性的空间需求,转译为21项涵盖街道空间各维度的指标清单,创建城市街道空间儿童友好性评估工具;3)基于评估结果所归纳的五方面儿童友好现状问题,提出以现状问题和未来价值双重导向下“串联·游戏·成长·参与”的4维12点优化策略框架,以此作为儿童友好相关理论的深化,也为西安曲江新区开展相关实践提供参考。

万梦延[4](2020)在《城市双修背景下的道路景观提升规划设计研究 ——以大泉路为例》文中认为我国在快速城镇化发展和城市扩张建设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同时,因对长远规划的认识和考虑不足,在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城市文化、城市品质方面留下了大量的历史欠账,对此“城市双修”成为我国新时期城市发展的重要方向。城市道路作为城市公共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面临着“城市病”带来的问题与挑战如:轻视慢行交通空间,忽视公共交往空间功能,“千街一面”,美化形式有余而生态功能不足等问题。城市道路景观提升也是城市双修的重要内容之一,将“城市双修”理论应用于城市道路景观规划设计之中,对城市道路景观和城市发展都有着积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指导意义。首先,本文详尽梳理了国内外城市道路景观更新的相关理论和发展历程,指出了城市道路景观人性化、个性化、生态化的发展趋势。随后对城市道路景观的概念、构成要素和特点做出简要论述。研究“城市双修”理论内涵,分析“城市双修”和城市道路景观更新的互动关系,并就“城市双修”如何指导城市道路景观提升工作进行探讨。综合以上,文章从城市道路景观提升原则、提升策略和提升要点三个层面,结合相关案例,提出“城市双修”背景下的道路景观提升方法。最后,将上述理论研究应用于大泉路景观提升工程规划设计中,通过实地调研,现状分析,展开方案设计。以期为我国“城市双修”的城市建设与道路景观提升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张丹阳[5](2020)在《基于站城一体的高铁枢纽公共空间体系及其“公共性”研究》文中提出高铁枢纽具有“巨硕空间”的特征,密集地承载了城市中各类人群的行为活动,构成一个复杂的空间系统,而直接承载这些行为活动的高铁枢纽公共空间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本文从站城一体的视角出发,以系统性的思维对高铁枢纽公共空间进行体系化的归纳以及多维度的“公共性”研究,着重强调高铁枢纽公共空间同时具有的城市场所价值和交通节点价值,并分析其在高铁客站与周边城市之间如何发挥“粘合剂”的作用,符合高铁枢纽在站城融合过程中的动态发展特征和多主体参与特征,对把握我国站城一体发展过程中高铁枢纽公共空间体系的构成及其良性动态发展规律来说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基础研究。在研究交通建筑公共空间物质层面的基础上加入对其公共性的探索,即是关注城市特色和人的需求,是在以新的思维研究轨道交通的站城一体化发展。自20世纪90年代末至今,我国高铁枢纽地区的空间建设累积了诸多问题,从城市设计和场地设计的尺度来看,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我国高铁枢纽的设计多侧重对机动车进行交通规划,而忽视步行系统对高铁枢纽内外公共空间的串联,造成枢纽与城市之间被高架车行道隔离以及枢纽内外各层次公共空间的碎片化;第二,高铁枢纽内外的公共空间存在空间边缘化、活力不足、可达性不足、场所灵活性不足、管理运营方式落后以及地域性缺失等问题;第三,现状大量高铁枢纽的设计注重“上帝视角”的附加美学价值,忽略了复杂的人群在与交通建筑公共空间互动过程中所展示出的城市公共空间“公共性”;第四,我国对于高铁枢纽公共空间的研究集中于站前广场和换乘空间,而忽视了以系统整合的方法对高铁枢纽公共空间进行整体性的归纳分析。本文从现实问题出发,对高铁枢纽公共空间进行现状问题总结及原因剖析,聚焦问题的根源在于其缺少系统性、多维度的分析研究框架。进而,以高铁枢纽发展的“站城一体”为远期目标,选定能够多维度判定公共空间价值的“公共性”属性作为研究视角,强调高铁枢纽公共空间在“站”与“城”的融合过程中的触媒价值,应用城市公共空间“公共性”的理论从“城”的视角研究“站”的空间,具有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的创新性。笔者从“站城一体”的视角和公共空间“公共性”的视角,分别进行高铁枢纽公共空间的基础理论研究,其中,从站城一体化视角出发的研究内容包括站城一体化开发的相关理论与实践、高铁枢纽公共空间的范围界定、类型分析、类型界定方式总结和模式梳理,为构建高铁枢纽公共空间体系提供基础理论支撑;从公共空间“公共性”视角出发的研究内容包括东西方社会背景下的“公共性”理论溯源、“公共性”评价模型及维度的梳理、“公共性”评价维度的归纳总结以及以日本轨道交通百年来的发展为例探究其公共空间“公共性”的转变。在此基础上,笔者基于基础理论研究选取4个日本新干线枢纽和我国高铁枢纽进行实地调研,从枢纽基本情况、空间布局、出入口复合空间、站前复合空间、乘降空间、步行系统以及与步行系统直接接驳的城市公共空间入手进行详细的调查分析,从而构建高铁枢纽公共空间体系,并分析其特征与问题。其次,笔者以高铁枢纽公共空间的优化提升为评价目标,以“公共性”评价为研究方法,对评价维度进行释义并分析评价指标的影响要素,尝试构建多维度评价指标体系。最后,为验证评价体系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笔者选取两个公共空间子体系,对前述4个枢纽案例进行“公共性”多维度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提出针对性的优化提升策略,为高铁枢纽公共空间的持续性更新改造提供有针对性的支撑,并为高铁枢纽公共空间研究提供新的视角以期促进我国高铁枢纽与周边城市区域的站城融合。

马璐[6](2020)在《环境行为学视野下商业街区空间组织与设计手法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商业街区空间使用者行为活动作为切入点,商业街区空间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使用者行为活动与商业街区空间设计与组织手法之间的关系,以期得到具有现实意义的设计策略。从实际三个商业街区空间作为研究案例,使用者自发性行为以及使用者集聚行为作为研究切入点,以商业街区空间各类物质空间环境作为研究要素,通过定性结合定量的研究方法,得出商业街区空间设计语义以及组织策略。主要涉及以下四个部分:(1)商业街区空间案例的解析:介绍本文主要的三大理论基础,以及分析街区空间以及分使用者行为过程中使用的理论依据。(2)使用者行为活动分析:在理论层面分析三个商业空间的空间组合类型、空间序列类型,再根据调研资料分析空间构成的各项要素。为后续研究做好铺垫。主要集中分析使用者行为活动与其在各街区空间中的关系。从使用者年龄结构、性别结构,使用者集聚数量,使用者行为活动分类等方面进行分析,多层面多种类的反应出商业街区空间使用者行为活动的真实状态。(3)商业街区空间剖析:基于行为场景理论,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筛选商业街区空间中,影响使用者行为活动的主要物质空间要素;基于格式塔知觉理论,研究使用者分布的密度反映出商业街区空间的空间形态和空间组织与使用者聚散行为的关系。(4)商业街区空间设计策略总结:基于需求层次理论提出立足于设计以人为本、满足使用者行为心理需求的原则,对提出商业街区空间组织的相关手法以及空间设计语义。

夏欣萌[7](2020)在《城市慢行系统设计研究 ——以大连市辽河中路—辽河东路区段慢行系统设计为例》文中指出现如今我国正处在机动化交通高速发展的时代,机动车数量急速上涨的同时,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空气质量指数上涨等问题层出不穷,城市慢行系统设计也因此重新受到关注。近年来,我国多数大城市积极响应“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交通思想,开始着手建设各城市特有的城市慢行系统,并先后提出了合理、有效的慢行系统发展策略。但当下我国多数城市的慢行系统发展仍处在起始阶段,国民对慢行系统的重视程度、认识深度仍需不断提高。本课题基于城市慢行系统设计为主要研究对象,首先阐明了选题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及研究的主要内容,并对国内外成功的城市慢行系统建设的理论与案例进行充分分析,扬长避短,吸收经验教训,继而获取对此次研究的可鉴之处。其次,明确了城市慢行系统的相关内容,并提出了城市慢行系统设计策略与设计方法。在此基础上,对大连市辽河中路至辽河东路区段慢行系统设计场地的内外坏境进行了前期分析,即包括文化、政策、旅游资源、自然条件等内容的外环境分析,包括交通、植被、基础设施布置等内容的内环境分析。同时对场地现状进行调研,其中包括调研节点选取、调研场地慢行系统类型分类、节点路网形态、节点空间断面形式等内容,并对发放的问卷调查进行整理分析,总结出目前场地慢行系统现状中存在缺乏骑车&停车空间、交叉路口交通状况复杂、慢行路权不明确等主要问题。以调研结果和分析结论为依据,笔者提出打造特色化、实现多样化、保障安全性、满足舒适性的后期设计目标,并相应的提出了设计策略。文章的最后,依托城市交通现状、人文和自然环境等逐层递进,最大化利用现有基础设施,针对大连市辽河中路至辽河东路区段不同类型慢行系统进行设计实践,同时对各类骑行设施提出新的设计策略。

张渡也[8](2019)在《儿童友好型社区公共空间设计研究 ——以深圳市新田社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儿童的成长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物质环境的影响,对儿童友好的成长环境能够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地发展。但是在以成年人为主导的社会中,儿童作为“受保护”对象,在城市公共事务中难以发声,其空间权益被长期地忽视,高密度的城市建筑、以汽车为主的街道空间都在剥夺儿童户外活动的空间,由此引发的儿童肥胖、自然缺失症、暴力、自闭等问题都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我国作为联合国《儿童友好公约》签约国之一,对儿童的发展给予了充分的重视,“保障儿童合法权益”被列入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部分城市也积极比照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颁布的《建设儿童友好型城市:一个行动框架》,制定了针对儿童的城市战略规划及相应的工作计划。社区是社会最基本的单元,社区公共空间是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儿童户外活动最频繁的场域。但是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许多社区并没提供适合儿童户外活动的空间,这就需要站在儿童的角度,对社区公共空间进行优化以满足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多样化的空间需求。本文以满足儿童对于社区公共空间的需求为出发点,以儿童心理学、环境行为学以及儿童友好理论为理论依据,结合国内外相关实践案例,提出了构建儿童友好型社区公共空间的基本要素,并总结形成了与之相对应的儿童友好型社区评价标准。通过参与相关活动、实地观察和问卷调查等方式对深圳市宝安区新田社区进行实地调研,在充分了解该社区公共空间的使用现状后,从儿童友好的角度对新田社区现有公共空间做出评价,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优化意见。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笔者希望通过这篇文章唤起政府以及相关从业人员对于儿童这一年龄弱势群体的关注,创造更加适合儿童成长和发展的社区公共空间,并为今后相关方面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提供有益的参考。

杨浩然[9](2019)在《城市商业街道转角空间研究》文中认为商业街道转角空间是城市中的重要节点,其广步于城市中,人们通过它们而进一步地认识城市,了解城市,对人们城市整体意象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商业街道转角空间作为商业街道的起始和转折空间,是构成城市空间节点的重要组成要素,但往往被建筑师、规划师作为一个独立的要素去考虑,未将其置于更大的城市背景乃至城市文脉中去深入探讨,对商业街道转角空间的景观展示效应,连接效应等关注不足。因此,如何通过有效的设计控制手段来创造出高质量的城市商业街道转角空间,是当前提升城市空间品质,展现城市空间特色的一个重要课题。商业街道转角空间设计建筑设计、城市设计、景观设计等多个层面,本文以城市设计最关注的要素——空间为重点,围绕商业街道转角空间和商业街道,通过大量的实例调研,对城市商业街道转角空间设计的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进行提炼分类,并按照因地制宜的理念,针对不同的商业街道转角空间现状问题,提出具体的设计策略和方法。第一章是绪论,主要阐述了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和研究对象,以及目前国内外对于街道转角空间的研究现状,继而提出本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框架。第二章对城市商业街道的空间性质及构成要素进行了讨论。先通过研究历史上街道中活动空间的变化,总结出商业街道所应具有的空间性质,再对商业街道的类型、平面布局模式、侧界面的构成方式以及商业街道与路网格局之间的关系进行逐一探讨分析,最后讨论了商业街道中转角空间的价值。第三章是对于商业街道转角空间的基本特征及属性的总结。首先指出了街道转角空间的两个基本属性:空间转换与视觉焦点。并讨论了商业街道转角空间在不同层面所拥有的价值。最后按照商业街道转角空间的特性,将其分为两个类型:流动型转角空间、停驻型转角空间。第四章指出了商业街道转角空间存在的三大现状问题:只存个体,不存城市;只存建筑,不存空间;只存转角,不存节点,并说明了背后的原因第五章首先介绍了商业街道转角空间的两大组成部分,然后分别分析了商业街道转角空间两侧的街道、商业街道转角空间的角度、商业街道转角处的建筑、商业街道转角处的小品及街廓设施以及街道转角处的活动这六个街道转角空间的构成要素,并系统的归纳与阐述了这些构成要素对于街道转角空间性质及品质的影响。第六章是商业街道转角空间的设计策略。这一章首先提出了街道转角空间设计的基本原则,基于街道转角空间的构成要素以及现状问题,分别提出针对性的设计优化策略。最后一章是结语。本章系统地总结了全篇,再次强调了商业街道转角空间在城市中的重要性,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要点和重要结论,并指出研究过程中的缺点和不足。

王聪[10](2019)在《榆林市道路交叉口城市设计引导研究 ——以人民路为例》文中提出城市道路交叉口作为城市的重要节点空间,具有展现城市形象、营造公共空间场所的重要意义。道路交叉路口其区域的构成要素丰富又复杂,而且周围总是汇聚着来自不同方向的行人、车辆,是城市中公共活动最为集中的特殊场所。处理好各道路间的空间形态和周围要素的相互关系,对于保证道路交叉口的空间流畅性和形象性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的写作以榆林市道路交叉口为案例,希望能结合城市道路交叉口的特性、构成、类型,给出给出具体的、一般模式的城市设计导则,更好的指导道路交叉口城市设计,为市民提供高品质的公共场所。本文从城市设计的实践意义出发,首先基于对交叉口相关学科理论的梳理,分析了城市道路交叉口具有的特殊属性,以及其构成的物质要素和非物质要素,从而明确了道路交叉口的城市设计内涵。其次,依据整体到个案的方法,对榆林市道路交叉口现状进行解读,并以人民路八个道路交叉口为具体案例深入分析,明确了榆林市道路交叉口的现状问题和缺失。再次,基于现状交叉口认知和前期的理论分析,提出以目标为导向的方法,总结提出道路交叉口的城市设计要素。包括空间平面格局、交通活动组织、沿街立面设计、建筑组群空间、景观环境设施等五部分第一层次要素,以及数个具体的第二层次要素,并有针对性的提出具体的城市设计方法和措施。最后,按照不同道路交叉口类型,提出具体的和有针对性的引导措施与控制方法,并且采用“图+表+文”的表达方式,以人民路交叉口为实例,进行道路交叉口城市设计导则的实证研究。

二、交叉路口空间设计的人性体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交叉路口空间设计的人性体现(论文提纲范文)

(1)工业园区街道景观风貌提升策略研究 ——以呼和浩特市金川工业园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案例研究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工业园区
        2.1.2 街道景观
        2.1.3 风貌提升策略
    2.2 工业园区街道景观的特点
    2.3 国内外研究现状
        2.3.1 国内研究现状
        2.3.2 国外研究现状
    2.4 案例研究
        2.4.1 怀柔科学城
        2.4.3 上海杨浦滨江景观
        2.4.4 苏州工业园区
        2.4.5 西安兴善寺东街街道景观
        2.4.6 澳大利亚堪培拉宪法大道
        2.4.7 小结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工业园区街道景观风貌提升策略
    3.1 工业园区与街道景观风貌的现状问题
        3.1.1 植物空间结构缺乏层次感
        3.1.2 季节性景观不明显
        3.1.3 生态防护效果差
        3.1.4 街道景观色彩协调性差
        3.1.5 缺乏地域特色
    3.2 工业园区街道景观设计原则
        3.2.1 以人为本原则
        3.2.2 生态性原则
        3.2.3 地域性原则
        3.2.4 游憩性原则
        3.2.5 安全性原则
    3.3 工业园区街道景观风貌提升目标
        3.3.1 提高绿化景观品质
        3.3.2 提升街道活力
        3.3.3 优化街道功能结构
        3.3.4 传承城市历史文脉
    3.4 工业园区街道景观风貌影响要素
        3.4.1 街道绿化景观
        3.4.2 城市基础设施
        3.4.3 街道夜景观
        3.4.4 门户景观节点
        3.4.5 沿街建筑
        3.4.6 地形地貌
    3.5 工业园区街道的分类
        3.5.1 风景型街道
        3.5.2 产业型街道
        3.5.3 生活型街道
        3.5.4 商业型街道
        3.5.5 城市门户型街道
    3.6 工业园区街道的分类提升策略和方法
        3.6.1 风景型街道景观风貌提升策略和方法
        3.6.2 产业型街道景观风貌提升策略和方法
        3.6.3 生活型街道景观风貌提升策略和方法
        3.6.4 商业型街道景观风貌提升策略和方法
        3.6.5 城市门户型街道景观风貌提升策略和方法
    3.7 工业园区街道景观风貌提升的具体策略与方法
        3.7.1 街道绿地景观风貌提升
        3.7.2 夜间景观风貌提升
        3.7.3 沿街建筑风貌提升
        3.7.4 道路交叉口景观风貌提升
    3.8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呼和浩特市金川工业园区街道景观风貌现状分析
    4.1 金川工业园区概况
        4.1.1 区位概况
        4.1.2 街道类型
    4.2 金川工业园区历史背景
    4.3 地形互动性分析
        4.3.1 高程分析
        4.3.2 坡度分析
        4.3.3 坡向分析
    4.4 街道交叉口景观分析
        4.4.1 环岛交叉路口
        4.4.2 丁字形交叉路口
        4.4.3 转角形交叉路口
        4.4.4 十字形交叉路口
    4.5 沿街建筑色彩分析
        4.5.1 沿街建筑色彩总体分析
        4.5.2 沿街居住建筑色彩分析
        4.5.3 沿街商业建筑色彩分析
        4.5.4 沿街办公建筑色彩分析
        4.5.5 沿街工业建筑色彩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金川工业园区街道景观风貌提升设计实践
    5.1 设计目标与总体规划策略
        5.1.1 设计目标
        5.1.2 总体规划策略
    5.2 重塑
        5.2.1 城市门户街道交叉口景观风貌提升
        5.2.2 沿街建筑景观风貌提升
    5.3 激活
        5.3.1 沿街绿地景观风貌提升
        5.3.2 城市基础设施风貌提升
    5.4 连接
        5.4.1 夜景观风貌提升
        5.4.2 城市街道慢行系统升级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结论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2)就地城镇化背景下高陵区新型农村社区街巷空间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城镇化”快速发展背景
        1.1.2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时代背景
        1.1.3 城乡统筹发展与城乡差距的现实背景
    1.2 高陵区新型农村社区研究的必要性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基本概念诠释
        1.4.1 就地城镇化
        1.4.2 新型农村社区
        1.4.3 街巷空间
        1.4.4 传统乡村
    1.5 研究方法与思路
    1.6 研究框架
    1.7 本章小结
2 基础理论研究
    2.1 国内相关理论研究
        2.1.1 就地城镇化基本理论探究
        2.1.2 就地城镇化背景下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理论研究
        2.1.3 村落街巷空间理论研究
    2.2 国外相关理论研究
        2.2.1 国外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发展研究
        2.2.2 国外街巷空间设计研究
    2.3 研究现状的不足
    2.4 本章小结
3 高陵地区传统乡村街巷空间本底研究
    3.1 关中传统乡村聚落空间概况
        3.1.1 关中传统乡村分布的地域差异
        3.1.2 关中村落布局与地形地貌的关系
        3.1.3 关中传统乡村聚落规模类型及用地组织
    3.2 高陵区传统乡村街巷空间历史特性研究
        3.2.1 高陵区传统乡村街巷空间调研概况
        3.2.2 高陵区传统乡村聚落空间的历史演变
        3.2.3 高陵区传统乡村街巷空间与邻里交往
    3.3 高陵区传统乡村街巷空间营造特性研究
        3.3.1 传统乡村街巷组结构组织方法
        3.3.2 高陵区传统乡村街巷空间处理方法
        3.3.3 高陵区乡村街巷空间营造不足
    3.4 本章小结
4 高陵区新型农村社区街巷空间建设实践研究
    4.1 调研简述
        4.1.1 调研目的与意义
        4.1.2 调研方法与内容
    4.2 高陵区就地城镇化新型农村社区规划与建设研究
        4.2.1 高陵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就地城镇化建设研究
        4.2.2 高陵区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建设原则
        4.2.3 高陵区新型农村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4.2.4 高陵区新型农村社区耕作管理半径规划
        4.2.5 高陵区新型农村社区规
    4.3 高陵区新型农村社区街巷空间研究
        4.3.1 高陵区鹿苑街道东樊社区街巷空间研究
        4.3.2 高陵区通远街道何村社区街巷空间研究
        4.3.3 高陵区新型农村社区街巷网络空间对比分析研究
    4.4 高陵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与街巷空间营造的现状问题
        4.4.1 高陵区就地城镇化建设对新型农村社区街巷空间营造的影响因素
        4.4.2 高陵区新型农村社区街巷空间营造的具体现状问题
    4.5 本章小结
5 高陵区新型农村社区街巷空间设计研究
    5.1 高陵区新型农村社区街巷空间设计原则与要点
        5.1.1 高陵区新型农村社区街巷空间基本设计原则
        5.1.2 高陵区新型农村社区街巷空空间设计指导思想
        5.1.3 就地城镇化背景下高陵区新型农村社区街巷空间设计要点
    5.2 高陵区新型农村社区街巷网优化设计
        5.2.1 新型农村社区聚落空间布局方法
        5.2.2 新型农村社区有机再生的街巷网络空间模式
    5.3 新型农村社区交通组织方法
        5.3.1 新型农村社区交通组织结构优化设计
        5.3.2 新型农村社区“人行优先”交通组织方法
        5.3.3 新型农村社区停车组织设计
    5.4 新型农村社区传统邻里交往空间设计
        5.4.1 社区街巷邻里交往空间设计
        5.4.2 宅前邻里交往空间设计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
    6.1 主要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6.2.1 研究不足
        6.2.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图录
表录
附录
    附录1:高陵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相关资料
    附录2:高陵区新型农村社区村情概况调查表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3)儿童友好视角下西安曲江新区城市街道空间评估与优化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1.1.1 国际背景与问题——儿童成长与城市环境
        1.1.2 国内背景与问题——社会转型与国家战略
        1.1.3 学科背景与问题——空间品质与儿童友好
        1.1.4 本研究所涉及的关键科学问题
    1.2 研究范围与对象
        1.2.1 西安曲江新区城市街道空间
        1.2.2 西安曲江新区典型样本街道
        1.2.3 西安曲江新区案例选取依据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意义
        1.4.1 现实意义
        1.4.2 学科意义
    1.5 研究综述
        1.5.1 城市街道空间规划
        1.5.2 儿童友好城市规划
        1.5.3 儿童友好街道空间
        1.5.4 相关主题研究评述
    1.6 研究内容
    1.7 研究方法
        1.7.1 儿童友好视角混合研究方法
        1.7.2 资料与数据收集方法
        1.7.3 资料与数据分析方法
    1.8 研究框架
2 相关概念与理论方法研究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儿童”概念及年龄界定
        2.1.2 “儿童友好视角”概念界定
        2.1.3 “儿童友好空间”概念界定
        2.1.4 “城市街道空间”概念界定
        2.1.5 “儿童友好街道空间”概念界定
    2.2 儿童心理行为学相关理论
        2.2.1 儿童生理发展特性
        2.2.2 儿童心理发展特性
        2.2.3 儿童行为发展特性
        2.2.4 相关研究理论在本研究的应用
    2.3 儿童与环境互动关系相关理论
        2.3.1 环境心理学
        2.3.2 生态心理学
        2.3.3 生态系统论
        2.3.4 相关研究理论在本研究的应用
    2.4 儿童友好视角相关研究方法
        2.4.1 儿童的街道空间需求研究方法
        2.4.2 街道儿童友好性评估研究方法
        2.4.3 相关研究方法在本研究的应用
    2.5 基于上述理论与方法的分析框架
        2.5.1 本研究的理论假设
        2.5.2 本研究的分析框架
        2.5.3 基于分析框架的研究步骤
    2.6 本章小结
3 儿童友好视角下城市街道空间评估框架与工具研究
    3.1 儿童友好视角下评估维度与评估对象研究
        3.1.1 评估维度分析
        3.1.2 评估对象分析——城市儿童主体
        3.1.3 评估对象分析——城市街道空间
    3.2 城市街道空间儿童友好性评估工具研究
        3.2.1 评估内容选取与体系性构建原则
        3.2.2 评估内容的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3.3 基于儿童街道空间需求的评估准则研究
        3.3.1 具身视角下的评估准则框架研究
        3.3.2 儿童生理特性与街道一米视角
        3.3.3 儿童心理特性与街道空间认知
        3.3.4 儿童行为特性与儿童独立活动
        3.3.5 评估准则层因子以及内部逻辑
    3.4 城市街道空间儿童友好性评估指标研究
        3.4.1 评估指标来源与筛选分析方法
        3.4.2 街道空间安全性影响因子分析
        3.4.3 街道空间舒适性影响因子分析
        3.4.4 街道空间便捷性影响因子分析
        3.4.5 街道空间趣味性影响因子分析
    3.5 创建城市街道空间儿童友好性评估工具
        3.5.1 评估指标修正
        3.5.2 指标测度方法
        3.5.3 评估权重分析
    3.6 儿童友好视角下城市街道空间评估框架
        3.6.1 评估框架
        3.6.2 评估过程
    3.7 本章小结
4 儿童友好视角下西安曲江新区城市街道空间评估
    4.1 曲江新区概况与儿童友好空间现状研究
        4.1.1 曲江新区概况及相关规划解析
        4.1.2 曲江新区居民及儿童概况解析
        4.1.3 曲江新区儿童友好空间现状
        4.1.4 曲江新区城市道路交通现状
    4.2 曲江新区城市街道空间概况与样本街道选取
        4.2.1 曲江新区城市街道分类
        4.2.2 街道空间现状调研分析
        4.2.3 基于调研的典型样本区域选取
    4.3 曲江新区儿童城市街道空间需求研究
        4.3.1 儿童街道概况调研与数据获取
        4.3.2 曲江新区儿童的街道心理特性
        4.3.3 曲江新区儿童的街道行为特性
        4.3.4 儿童街道空间诉求与现状矛盾
    4.4 曲江新区城市街道空间儿童友好性评估
        4.4.1 样本街道调研与数据获取
        4.4.2 样本街道分区评估结果
        4.4.3 样本街道分项评估结果
    4.5 儿童友好视角下西安曲江新区城市街道空间现状解析
        4.5.1 儿童友好空间孤岛化,儿童缺失连续性空间体验
        4.5.2 儿童街道互动被驱逐,社会困境下空间矛盾突显
        4.5.3 非正式街道活动消逝,儿童缺失物理性空间交互
        4.5.4 场所安全感供给不足,缺乏适宜儿童基础性设施
        4.5.5 空间育智性诉求强烈,儿童缺失社会性学习空间
    4.6 本章小结
5 儿童友好视角下西安曲江新区城市街道空间优化策略
    5.1 优化策略框架研究
        5.1.1 问题导向下的优化策略寻解
        (1)理论寻解
        (2)案例寻解
        5.1.2 价值导向下的优化目标寻解
        (1)国际背景回应·儿童友好价值
        (2)国内背景回应·立德树人价值
        (3)学科背景回应·城市精神价值
        5.1.3 双导向下的优化策略框架
        (1)双导向下的优化策略“关键”提取
        (2)基于“关键”的优化策略框架
    5.2 串联儿童生活空间,形成覆盖全域的童径网络
        5.2.1 对抗空间孤岛,串联儿童生活空间
        5.2.2 激发儿童活动,规划设计童径网络
    5.3 提升街道品质,营造安全健康、舒适高效的街道空间
        5.3.1 安全健康街道,全面改善学校区域
        5.3.2 高效便捷街道,自由抵达儿童空间
        5.3.3 舒适安闲街道,沉浸自然语汇场所
    5.4 营建在游戏中成长的“儿童街”,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5.4.1 智育街道:实体空间学习,触摸知识来源
        5.4.2 美育街道:文化遗产传承,激发艺术邂逅
        5.4.3 德育街道:社会空间营造,增强全龄互动
        5.4.4 游戏街道:儿童游戏设施,移动游戏盒子
    5.5 构建全流程下的儿童友好城市街道空间规划与管理
        5.5.1 协同机制,多方共建培育儿童友好城市文化
        5.5.2 儿童参与,建立参与式规划途径与长效机制
        5.5.3 评估管理,动态生成街道儿童社会生活场所
    5.6 本章小结
6 结语
    6.1 主要结论
        6.1.1 核心概念再界定和基于此的理论分析框架初建
        6.1.2 构建儿童友好视角下的城市街道空间评估框架
        6.1.3 创建多维度城市街道空间儿童友好性评估工具
        6.1.4 归纳曲江新区城市街道空间儿童友好现状问题
        6.1.5 优化目标与关键下建立4维12 点优化策略框架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6.2.1 研究不足
        (1)研究样本数量受限使评估结果存在误差
        (2)评估指标权重赋值分析主观性较强
        6.2.2 研究展望
        (1)进一步探讨儿童友好与建成环境的相关性分析
        (2)拓展儿童友好街道研究尺度加强宏观层面分析
        (3)深化本土化儿童友好理论以指导街道空间研究
        (4)挖掘全球数字时代之下儿童街道生活方式变迁
致谢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后记
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附录

(4)城市双修背景下的道路景观提升规划设计研究 ——以大泉路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道路景观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研究现状总结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意义
        1.4.1 理论意义
        1.4.2 现实意义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研究框架
第2章 城市双修与道路景观更新的互动关系研究
    2.1 城市道路景观
        2.1.0 城市道路景观概念定义
        2.1.1 城市道路景观分类
        2.1.2 城市道路景观构成要素
    2.2 城市双修
        2.2.1 城市双修的概念辨析
        2.2.2 城市双修的策略特征
        2.2.3 城市双修的主要内容
    2.3 城市双修与道路景观更新的互动关系
        2.3.1 城市道路景观更新促进“城市双修”
        2.3.2 “城市双修”理论指导城市道路景观提升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城市双修背景下的道路景观提升策略
    3.1 城市双修背景下的道路景观提升原则
        3.1.1 尊重发展过程——渐进性与针对性原则
        3.1.2 重振城市活力——系统性与催化性原则
        3.1.3 重塑公共空间——人性化原则
        3.1.4 重铸文化认同——个性化原则
        3.1.5 重整自然生境——生态性原则
    3.2 城市双修背景下城市道路景观提升策略
        3.2.1 优先改善慢行交空间品质
        3.2.2 道路景观营造公共生活场所
        3.2.3 道路景观彰显城市风土特色
        3.2.4 强化城市道路景观雨洪管理功能
        3.2.5 道路景观细部设计体现城市品质
    3.3 城市双修背景下的道路景观提升要点
        3.3.1 城市道路景观物质空间修补
        3.3.2 城市道路景观生态系统修复
        3.3.3 城市道路景观社会生活改善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黄石市大泉路景观提升工程规划设计方案
    4.1 项目概况
        4.1.1 项目背景
        4.1.2 设计范围
    4.2 上位规划
    4.3 现状分析
        4.3.1 道路景观分析
        4.3.2 交通问题分析
        4.3.3 建筑立面分析
        4.3.4 附属设施分析
    4.4 总体规划
        4.4.1 设计目标与总体定位
        4.4.2 总体布局及结构
    4.5 道路景观生态修复设计
        4.5.1 增加植物类型,丰富绿化层次
        4.5.2 凸显山水风貌,保护生态节点
        4.5.3 因地制宜增加雨水基础设施
    4.6 道路景观功能修补设计
        4.6.1 营造街头公园,增加公共活动空间
        4.6.2 优化交通组织,完善道路配套设施
        4.6.3 建筑立面改造,优化道路景观界面
        4.6.4 附属设施升级,提升户外生活品质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5)基于站城一体的高铁枢纽公共空间体系及其“公共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缘起
        1.1.1 关于我国枢纽综合开发的问题
        1.1.2 关于提升客运枢纽旅客出行品质的问题
        1.1.3 关于高铁枢纽公共空间公共性的问题
    1.2 研究综述
        1.2.1 高铁枢纽公共空间价值相关理论
        1.2.2 我国高铁枢纽公共空间相关研究
    1.3 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范围
    1.4 研究内容与创新
        1.4.1 研究内容
        1.4.2 创新点
    1.5 研究目标与意义
        1.5.1 研究目标
        1.5.2 研究意义
    1.6 研究方法与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框架
2 高铁枢纽公共空间的基础理论研究
    2.1 站城一体化开发相关理论与实践
        2.1.1 概念释义
        2.1.2 相关理论
        2.1.3 开发实践
        2.1.4 发展特征
    2.2 相关概念辨析与研究范围界定
        2.2.1 高铁枢纽相关概念辨析
        2.2.2 高铁枢纽地区的空间范围界定
        2.2.3 高铁枢纽公共空间范围界定
    2.3 我国高铁枢纽公共空间类型研究和模式梳理
        2.3.1 我国高铁枢纽公共空间类型分析
        2.3.2 我国高铁枢纽公共空间类型界定
        2.3.3 我国高铁枢纽公共空间模式梳理
    2.4 我国高铁枢纽公共空间体系及子体系构建
        2.4.1 构建原则
        2.4.2 体系归纳
3 高铁枢纽公共空间的“公共性“理论研究
    3.1 东西方社会背景下的“公共性”理论溯源
        3.1.1 西方社会公共领域与公共空间
        3.1.2 中国社会转型与公共性建构
    3.2 城市公共空间“公共性”评价模型及维度梳理
        3.2.1 城市公共空间“公共性”评价模型梳理
        3.2.2 城市公共空间“公共性”评价模型的维度梳理
    3.3 高铁枢纽公共空间“公共性”评价维度构建
        3.3.1 相关评价模型的特征总结
        3.3.2 本文应用的基础评价模型
        3.3.3 本文“公共性”评价维度的构建
    3.4 探究交通枢纽公共空间“公共性”变化——以日本轨道交通枢纽为例
        3.4.1 日本轨道交通枢纽公共空间的发展脉络梳理
        3.4.2 各阶段日本轨道交通枢纽公共空间“公共性”分析
        3.4.3 分析与小结
4 高铁枢纽公共空间体系构建的实证研究
    4.1 调研计划
        4.1.1 调研目的
        4.1.2 调研准备
        4.1.3 调研内容概述
    4.2 日本新干线枢纽公共空间体系探究——以东京站枢纽、品川站枢纽为例
        4.2.1 东京站公共空间调研
        4.2.2 品川站公共空间调研
    4.3 我国高铁枢纽公共空间体系探究——以北京南站、北京西站高铁枢纽为例
        4.3.1 北京南站公共空间调研
        4.3.2 北京西站公共空间调研
    4.4 高铁枢纽公共空间类型界定及体系构建——以调研案例为例
        4.4.1 类型界定
        4.4.2 体系构建
        4.4.3 特征分析及问题总结
5 高铁枢纽公共空间的“公共性”多维度评价研究
    5.1 构建思路
    5.2 构建原则
    5.3 评价维度
        5.3.1 基础维度
        5.3.2 扩展维度
    5.4 指标体系构建的影响要素
        5.4.1 限定性要素
        5.4.2 激活性要素
        5.4.3 特异性要素
    5.5 指标体系构建
        5.5.1 指标体系
        5.5.2 评价过程
    5.6 案例多维度评价
    5.7 评价结果分析
        5.7.1 东京站
        5.7.2 品川站
        5.7.3 北京南站
        5.7.4 北京西站
    5.8 公共空间优化提升策略——以北京南站为例
        5.8.1 站房空间布局
        5.8.2 站前复合空间
        5.8.3 站内乘降空间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结论
        6.1.1 建构了高铁枢纽公共空间的系统性理论研究框架
        6.1.2 建构了高铁枢纽公共空间的类型界定方式
        6.1.3 建构了高铁枢纽公共空间体系及所含子体系
        6.1.4 建构了高铁枢纽公共空间的“公共性”多维度评价体系
        6.1.5 提出了基于多层次分析的高铁枢纽公共空间优化提升策略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6.2.1 研究的视角问题
        6.2.2 研究的量化问题
        6.2.3 研究的本土性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A 评价指标体系的评分标准
附录B 应用评价体系进行“公共性”多维度的评价表格
索引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6)环境行为学视野下商业街区空间组织与设计手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社会背景
        1.1.2 学术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意义
        1.2.2 研究目的
    1.3 研究对象及界定
        1.3.1 研究对象的概念
        1.3.2 研究对象范围的界定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
        1.4.1 国外商业街区空间发展
        1.4.2 国内商业街区空间发展
    1.5 研究问题及方法
        1.5.1 研究问题
        1.5.2 研究方法
    1.6 研究框架
第二章 相关研究理论
    2.1 研究基础理论
        2.1.1 行为场景理论
        2.1.2 格式塔知觉理论
        2.1.3 需求层次理论
    2.2 空间分析相关理论
        2.2.1 空间组合关系
        2.2.2 空间程序组合
        2.2.3 空间形态分析
        2.2.4 空间构成要素
    2.3 使用者行为分析相关理论
        2.3.1 户外活动类型
        2.3.2 适应水平理论
        2.3.3 感知距离
        2.3.4 外部模数理论
        2.3.5 阴角空间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研究案例
    3.1 研究案例的选取及概况
        3.1.1 选取原则
        3.1.2 基本情况
    3.2 研究案例空间组织分析
        3.2.1 图底关系
        3.2.2 空间组合关系
        3.2.3 程序组合分析
    3.3 研究案例空间构成要素分析
        3.3.1 联系空间
        3.3.2 领域空间
    3.4 使用者行为分析
        3.4.1 调研数据的获取
        3.4.2 活动类型
    3.5 使用者行为统计
        3.5.1 基于点统计的空间分区
        3.5.2 使用者属性分析统计
        3.5.3 人群类型与行为活动
    3.6 初步分析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商业街区空间剖析
    4.1 基于行为场景理论的商业街区空间设计剖析
        4.1.1 变量介绍
        4.1.2 筛选主要影响因素
    4.2 基于格式塔知觉理论的商业街区空间组织剖析
    4.3 其他相关实例
        4.3.1 博多运河城
        4.3.2 柏林索尼中心
        4.3.3 斯特勒格大街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商业街区空间组织设计策略
    5.1 设计原则
        5.1.1 人性化原则
        5.1.2 鼓励交往原则
        5.1.3 功能综合化原则
    5.2 商业街区空间组织手法
        5.2.1 “统一中求变化,变化中求统一”的空间布局
        5.2.2 “引导前进或停留”的空间形态
        5.2.3 “良好的内部秩序”的空间序列
        5.2.4 “立体化交通”的空间流线
    5.3 商业街区空间设计语义
        5.3.1 柔性边界=“联结体”
        5.3.2 街道沿街业态=“人流的引导”
        5.3.3 商铺密度=“满足感”
        5.3.4 高宽比=“感官尺度”
        5.3.5 街道交叉路口=“易读性”
        5.3.6 小品设施=“人与空间对话”
        5.3.7 单位面积内人数=“视觉感受”
        5.3.8 商业活动=“有序、引导”
        5.3.9 座位=“逗留机会”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反思
    6.1 总结
    6.2 反思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附录 B:图片索引
附录 C:表格索引
附录 D:统计数据表格
附录 E:建立模型步骤

(7)城市慢行系统设计研究 ——以大连市辽河中路—辽河东路区段慢行系统设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相关研究综述
        1.3.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1.3.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1.3.3 国内外相关实践综述
        1.3.4 相关经验总结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1.5 必要性分析
    1.6 研究方法
    1.7 研究技术框架
第二章 城市慢行系统内容综述
    2.1 城市慢行系统的相关理论
    2.2 城市慢行系统的功能特点
    2.3 城市慢行系统使用者需求
        2.3.1 出行需求
        2.3.2 安全需求
        2.3.3 交流需求
        2.3.4 审美需求
    2.4 城市慢行系统空间类别与交通组织
        2.4.1 空间类别
        2.4.2 交通组织
    2.5 城市慢行系统设计要素
        2.5.1 立体式叠加
        2.5.2 资源合理布局
        2.5.3 道路通达
        2.5.4 慢行设施设计
        2.5.5 慢行空间品质
第三章 城市慢行系统设计策略与方法
    3.1 城市慢行系统设计策略
        3.1.1 完善慢行系统交通组织
        3.1.2 慢行路段交通设计
        3.1.3 交叉口设计
    3.2 城市慢行系统设计方法
        3.2.1 慢行交通设施
        3.2.2 服务设施
        3.2.3 标识与广告系统
        3.2.4 市政设施
        3.2.5 步行通道
        3.2.6 行车通道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项目实践-大连市辽河中路至辽河东路区段慢行系统规划设计
    4.1 大连市基本概况
    4.2 外环境分析
        4.2.1 文化分析
        4.2.2 政策分析
        4.2.3 旅游资源和自然条件分析
        4.2.4 交通现状分析
    4.3 内环境分析
        4.3.1 项目选址
        4.3.2 交通分析
        4.3.3 植被分析
    4.4 现状调研
        4.4.1 调研内容与调研概况
        4.4.2 节点慢行系统类型分类
        4.4.3 节点周边路网形态分析
        4.4.4 节点空间断面形式分析
        4.4.5 自行车停放设施分析
        4.4.6 问卷调查整理分析
        4.4.7 现状问题总结
    4.5 项目提出理由
    4.6 设计目标、理念及策略
        4.6.1 设计目标
        4.6.2 设计理念
        4.6.3 设计策略
    4.7 设计方案
        4.7.1 总平面图
        4.7.2 重要交叉路口
        4.7.3 桥下空间+自行车广场
        4.7.4 公共交通接驳路段
        4.7.5 商业路段
        4.7.6 立体过街设施路段
        4.7.7 高校路段
    4.8 骑行设施设计
        4.8.1 服务设施设计
        4.8.2 信息技术指导系统设计
        4.8.3 照明系统设计
        4.8.4 减速系统设计
        4.8.5 景观小品设计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大连市慢行系统研究调查问卷
附录 B 图片来源
作品集

(8)儿童友好型社区公共空间设计研究 ——以深圳市新田社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市发展过程中对儿童需求的忽视
        1.1.2 我国城市儿童的户外活动问题不容小觑
        1.1.3 儿童的成长受到重视
    1.2 研究的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儿童及儿童权利
        1.3.2 儿童友好
        1.3.3 社区
        1.3.4 社区公共空间
    1.4 研究方法和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框架
第2章 儿童友好型社区理论研究
    2.1 儿童心理与行为
        2.1.1 儿童对环境的认知
        2.1.2 儿童行为与环境和需求的关系
        2.1.3 不同年龄段儿童的心理及行为特征
    2.2 儿童户外活动类型及特点
        2.2.1 户外活动种类
        2.2.2 儿童户外活动层级
        2.2.3 儿童户外行为模式特征
    2.3 儿童友好理论的提出
        2.3.1 理论沿革
        2.3.2 国内外对于儿童友好理论的内涵解析
        2.3.3 国内外对于儿童友好型社区的探索
        2.3.4 国内现有理论和实践存在的不足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国内外在建设儿童友好型社区上的探索
    3.1 国外儿童友好型社区案例分析
        3.1.1 案例选择:荷兰代尔夫特市
        3.1.2 社区的选取
        3.1.3 poptahof社区
        3.1.4 Kuperwijk-zuid社区
    3.2 国内儿童友好型社区建设案例分析
        3.2.1 深圳红荔社区
        3.2.2 长沙万科儿童友好社区项目
        3.2.3 上海社区花园项目
    3.3 小结
第4章 儿童友好型社区构建要素及评价标准
    4.1 组成儿童友好型社区的要素
    4.2 建立儿童参与的长效机制
        4.2.1 当下社区治理在儿童参与方面存在的问题
        4.2.2 搭建儿童参与的组织平台
        4.2.3 儿童参与的多种形式
    4.3 拓展有序列的儿童户外活动空间
        4.3.1 空间序列与组织形式
        4.3.2 满足儿童不同需求的儿童户外活动空间
        4.3.3 儿童友好的活动场地设计要素
    4.4 安全连续的儿童出行路径
        4.4.1 安全的出行环境
        4.4.2 儿童出行路径设计要素
    4.5 儿童友好型社区公共空间评价指标
        4.5.1 基本规定
        4.5.2 儿童参与
        4.5.3 布局形式
        4.5.4 安全性
        4.5.5 舒适性
        4.5.6 趣味性
第5章 基于儿童友好理论的新田社区公共空间优化设计
    5.1 设计对象概况
        5.1.1 设计对象的选取
        5.1.2 调研方法
        5.1.3 新田社区概况
    5.2 儿童参与的前期探索
        5.2.1 儿童参与的平台
        5.2.2 儿童参与的形式
        5.2.3 儿童参与评价
        5.2.4 改进建议
    5.3 新田社区公共空间调查
        5.3.1 新田社区儿童活动特征
        5.3.2 新田社区公共空间布局形式调查
        5.3.3 新田社区公共空间布局优化方案
        5.3.4 空间选址
    5.4 儿童活动空间的评价与优化
        5.4.1 美盛玩耍街道
        5.4.2 植物天地
        5.4.3 新田旧村中心乐园
        5.4.4 诚信主题公园
        5.4.5 趣味桩园
        5.4.6 水库绿带
    5.5 儿童出行路径
        5.5.1 儿童出行路径现状评价
        5.5.2 优化意见
第6章 结语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9)城市商业街道转角空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概念的界定
        1.3.1 街道与道路
        1.3.2 城市商业街道
        1.3.3 街道转角空间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4.1 国外相关研究
        1.4.2 国内相关研究
    1.5 课题研究的方法与框架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研究框架
2 城市商业街道空间特征
    2.1 街道中活动空间的变迁
        2.1.1 北宋东京的“侵街”现象
        2.1.2 市民活动的宽敞空间——巴黎的街道
        2.1.3 近代街道活动空间的衰败
        2.1.4 当代街道的回归
    2.2 商业街道的分类
        2.2.1 人车共行商业街道
        2.2.2 商业步行街道
    2.3 商业街道的平面布局模式
        2.3.1 直线型
        2.3.2 折线型
        2.3.3 曲线型
    2.4 商业街道侧界面的构成方式
        2.4.1 围合方式
        2.4.2 立面形式
    2.5 商业街道与路网格局
        2.5.1 路网类型
        2.5.2 路网密度
    2.6 商业街道的转角空间
        2.6.1 转角空间的位置
        2.6.2 转角空间的商业街道空间中的作用
    2.7 本章小结
3 商业街道转角空间特征
    3.1 街道转角空间的基本属性
        3.1.1 空间转换
        3.1.2 视觉焦点
    3.2 商业街道转角空间的价值
        3.2.1 城市层面
        3.2.2 建筑层面
    3.3 商业街道转角空间的类型
        3.3.1 流动型
        3.3.2 停驻型
    3.4 本章小结
4 商业街道转角空间的现状问题
    4.1 只存个体,不存城市
        4.1.1 街道转角空间私有化
        4.1.2 建设管理机制混乱
    4.2 只存建筑,不存空间
        4.2.1 商业街道转角建筑与城市空间脱节
        4.2.2 步行空间质量下降
        4.2.3 缺乏人性化尺度的考虑
        4.2.4 缺乏对于景观绿化的考虑
        4.2.5 户外活动设施不够完善
    4.3 只存转角,不存节点
        4.3.1 商业街道转角空间不够流畅
        4.3.2 商业街道转角空间缺乏可识别性
    4.4 本章小结
5 商业街道转角空间的构成要素
    5.1 商业街道转角空间的两大组成部分
        5.1.1 空间界面
        5.1.2 空间形态
    5.2 商业街道转角空间两侧的街道
        5.2.1 不同类型街道相交汇对于街道转角空间的影响
        5.2.2 街道通行速度对街道转角路缘石转弯半径的影响
        5.2.3 街道尺度对商业街道转角空间的影响
    5.3 商业街道转角的角度
        5.3.1 街道转角的角度分类
        5.3.2 路口格局与街道转角角度的对应关系
    5.4 商业街道转角处的建筑
        5.4.1 街道转角建筑对于街道转角空间的意义
        5.4.2 建筑转角的类型
    5.5 商业街道转角处的过街天桥及地下通道出入口
    5.6 商业街道转角空间的活动类型
        5.6.1 交通性活动
        5.6.2 商业性活动
        5.6.3 休闲社交性活动
        5.6.4 文化艺术性活动
    5.7 商业街道转角处的小品及街廓设施
        5.7.1 小品和街廓设施
        5.7.2 街道转角的户外媒体
    5.8 本章小结
6 商业街道转角空间设计策略
    6.1 商业街道转角空间设计的基本原则
        6.1.1 整体性原则
        6.1.2 连续性原则
        6.1.3 归属感原则
        6.1.4 可识别性原则
        6.1.5 导向性原则
    6.2 商业街道转角空间与其它城市空间产生互动
        6.2.1 墨尔本联邦广场——作为广场入口的街道转角空间
        6.2.2 纽约时代广场——作为广场中心的街道转角空间
        6.2.3 南京1912——作为街区内商业步行街出入口的街道转角空间
    6.3 商业街道转角空间与转角建筑互相关联
        6.3.1 城市空间与建筑空间互相关联
        6.3.2 突出建筑转角的可识别性
        6.3.3 增强建筑体量的视线呼应
        6.3.4 立面构图的连续化
        6.3.5 建筑体量的连续化
    6.4 增强商业街道转角空间的活力
        6.4.1 步行空间优化
        6.4.2 公共艺术的介入
    6.5 改善商业街道转角空间环境品质
        6.5.1 多元化的停驻空间
        6.5.2 局部空间尺度宜人化
        6.5.3 改善建设管理机制
    6.6 本章小结
7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A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B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10)榆林市道路交叉口城市设计引导研究 ——以人民路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市空间品质提升的现实要求
        1.1.2 城市道路交叉口的空间价值
        1.1.3 被忽略的道路交叉口设计
        1.1.4 榆林道路交叉口的现实问题
    1.2 研究概念界定
        1.2.1 道路交叉口
        1.2.2 道路交叉口城市设计
        1.2.3 研究内容及对象
    1.3 相关理论与启示
        1.3.1 城市设计理论
        1.3.2 场所文脉理论
        1.3.3 公共空间理论
        1.3.4 环境心理学理论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2.道路交叉口的空间特性与构成要素
    2.1 城市道路交叉口空间特性认知
        2.1.1 交通性
        2.1.2 公共性
        2.1.3 节点性
        2.1.4 美学性
        2.1.5 文化性
    2.2 道路交叉口区域的物质要素
        2.2.1 第一边界空间构成要素
        2.2.2 第二边界空间构成要素
    2.3 道路交叉口区域的非物质要素
        2.3.1 车辆
        2.3.2 行人
    2.4 小结
3.榆林城市道路交叉口建设现状
    3.1 榆林城市道路建设发展历程
        3.1.1 70 年代前榆林道路形态
        3.1.2 70-90年代榆林道路形态
        3.1.3 现代榆林道路形态
    3.2 榆林城市道路交叉口分类与特征
        3.2.1 根据道路类型
        3.2.2 根据空间形式
        3.2.3 根据建筑功能
    3.3 人民路交叉口的现状认知
        3.3.1 第一边界空间
        3.3.2 第二边界空间
    3.4 人民路交叉口的现状感知
    3.5 榆林道路交叉口建设现状与问题
    3.6 小结
4.榆林道路交叉口城市设计的体系与方法
    4.1 道路交叉口的城市设计原则
    4.2 道路交叉口的城市设计要素构建
        4.2.1 相关设计
        4.2.2 目标导向
        4.2.3 要素整合
    4.3 交叉口城市设计要素的技术导向
        4.3.1 空间平面格局
        4.3.2 沿街立面设计
        4.3.3 交通活动组织
        4.3.4 建筑组群空间
        4.3.5 景观环境设施
    4.4 交叉口城市设计引导方式
    4.5 小结
5.榆林市交叉口城市设计的案例应用
    5.1 榆林市不同类型道路交叉口设计原则
        5.1.1 商业型交叉口
        5.1.2 生活服务型交叉口
        5.1.3 景观休闲型交叉口
        5.1.4 综合型交叉口
        5.1.5 交通型交叉口
    5.2 人民路交叉口的城市设计案例
        5.2.1 人民路-新建北路交叉口设计方案
        5.2.2 人民路-常乐路交叉口设计方案
        5.2.3 人民路-滨河路交叉口设计方案
        5.2.4 人民路-文化北路交叉口设计方案
        5.2.5 人民路-榆林大道交叉口设计方案
6.结语
    6.1 基本结论
    6.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Ⅰ 图录
附录 -Ⅱ 表录
附录 -Ⅲ 现状调研
附录 -Ⅳ 研究生学习阶段发表论文

四、交叉路口空间设计的人性体现(论文参考文献)

  • [1]工业园区街道景观风貌提升策略研究 ——以呼和浩特市金川工业园区为例[D]. 王亚男. 北方工业大学, 2021(01)
  • [2]就地城镇化背景下高陵区新型农村社区街巷空间设计研究[D]. 门壮.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
  • [3]儿童友好视角下西安曲江新区城市街道空间评估与优化策略研究[D]. 武昭凡.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4]城市双修背景下的道路景观提升规划设计研究 ——以大泉路为例[D]. 万梦延. 湖北工业大学, 2020(04)
  • [5]基于站城一体的高铁枢纽公共空间体系及其“公共性”研究[D]. 张丹阳.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6]环境行为学视野下商业街区空间组织与设计手法的研究[D]. 马璐.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7]城市慢行系统设计研究 ——以大连市辽河中路—辽河东路区段慢行系统设计为例[D]. 夏欣萌. 大连工业大学, 2020(08)
  • [8]儿童友好型社区公共空间设计研究 ——以深圳市新田社区为例[D]. 张渡也. 深圳大学, 2019(09)
  • [9]城市商业街道转角空间研究[D]. 杨浩然. 重庆大学, 2019(01)
  • [10]榆林市道路交叉口城市设计引导研究 ——以人民路为例[D]. 王聪.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标签:;  ;  ;  ;  ;  

交叉口空间设计中的人文反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