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工程院20世纪20大科技成就

美国工程院20世纪20大科技成就

一、美国工程院评出20世纪20项最伟大技术成就(论文文献综述)

杨波[1](2019)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科学素养”的培育》文中认为高中学生“科学素养”的培育是我国21世纪课程改革和新一轮高考改革的现实需要,在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的背景和改革开放全面深入的背景下,全面提高普通高中学生核心素养,培育学生的现代实证方法和科学精神,提高公民“科学素养”,反映了“科学素养”在新时代的新要求。但就高中学生“科学素养”的培育而言,广大师生认为“科学素养”类似于理科能力,高中阶段课程教育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主要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等理科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来进行,而忽视“科学素养”对于高中历史等人文社会学科领域的重要性,文科学生的“科学素养”不尽如人意。所以本文撰写的目的旨在如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这些问题上从理论和教学实践上有所突破,以适应当今社会对培养文理交融、多元并举的高素质人才的必然要求。本文在撰写过程中参阅了大量关于历史教学中学生“科学素养”的培育相关的着述、论文,借鉴了一些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经验。如在历史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科学精神的培育;高中历史教师可以结合历史学科的自身特点,多角度挖掘教材中蕴含的科技内涵;寓科学教育与历史教学之中,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同时结合了本人对有关学生“科学素养”的培育的思考和实践积累。所有的这些都为本文的撰写提供了直接或者是间接的经验。本文共分为四个组成部分,第一部分是对“科学素养”进行理论上的探索,如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概念的界定与理论定位、“科学素养”的内涵,高中历史教材中“科学素养”教学资源的整合。第二部分在第一部分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科学素养”培育的重要性。第三部分是从实践的角度对关于高中历史教学中落实学生“科学素养”的培育进行的教学实践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具体的高中历史教学案例设计,并进行了教学反思和探讨。文章的第四部分则是对“科学素养”培育过程中学生价值观的培育问题。文章具体分析了高中历史教学对高中生科学素养以及历史价值观的塑造与培养的重要作用。本文的创新之处就在于给“科学素养”一个明确的概念界定,进一步明确了培育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性。本研究通过从微观层面研究历史教学中“科学素养”的培育,具体指出在高中历史教学内容中除了科技史内容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经济史、思想史、人物史等内容的教学也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而且论文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设计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最后通过解决问题而得出结论,因此具有明确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罗发龙[2](2018)在《参与与影响:1978年以来美国华人学者与中国高等教育的互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现今中国正处于产业转型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需要创新驱动作为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而创新驱动的核心要素是科技原始创新的能力和拥有具有创新能力人才的数量。高校在其中起着非常关键作用。中国高等教育虽然在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与西方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存在较大的差距。在美国高校和科研机构,有大批在学术科技界有重要影响力的华人学者。如何利用美国华人学者推动中国高校的体制机制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科学研究水平是本论文探讨的主题。本文基于详实的资料、准确的数据,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纵向与横向相结合,重点分析了四方面的内容:首先梳理了美国华人专业技术人才的历史发展、美国华人学者的现状以及美国华人学者与中国的互动情况;接着分析了美国华人学者与中国高等教育的互动以及美国华人学者对中国高等教育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影响;再次从美国、中国、个人三个层面总结了影响华人学者与中国高等教育互动的原因及回国华人学者发挥作用的原因;最后在前几章的基础上梳理论文的主要结论,并提出我国利用海外华人智力资源的政策建议,建构美国华人学者与中国高等教育互动的理论框架。通过上述分析,本文得出以下几个结论:(1)美国聚集了数量众多的华人学者,高端人才的数量甚至超过大陆本土,是中国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重要智力资源。(2)美国华人学者以各种方式参与中国高等教育,在中国高等教育的理念革新和制度变革上充当破局者,在科学研究上担任急先锋。有些华人学者回国直接参与中国高等教育的具体实践,有些华人学者则在美国通过科研合作、短期授课、参加学术会议、作为项目评审专家等方式来推动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3)美国华人学者的回国受到美国、中国以及个人等多方因素的影响。是否回国的核心问题在于华人学者的个人价值是否能实现。虽然中国的科教和生活环境在改进。但相比之下,美国依然是大多数华人学者实现科研理想和满足家庭需求的地方。华人的爱国主义也并非只有通过回国来体现。(4)随着中国科教环境的改善以及科技实力、高等教育水平的提升,吸引了不少华人学者回国,但是回归中国的华人学者数量仍然较少,顶尖华人学者回国人数更加少,回归的华人学者也以兼职为主并保留了在海外机构的职位。(5)归国华人学者要发挥作用,文化上的逆向适应至为关键,建立符合现代学术和科研规律的行政支持和激励机制以及所在机构高层的大力支持有利于他们更好开展工作。美国华人学者参与中国高等教育的程度取决于美国、中国和个人三方面的因素。其中美国华人学者对个人价值的界定起决定性作用,美国和中国方面的因素只是为美国华人学者个人价值的实现提供条件。但是美国华人学者的个人价值在学术生涯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表现。所以他们在不同时期对外在环境的需求也不一样。近年来中国科教学术环境的持续改善对美国华人学者参与中国高等教育始终是一种引力。这种参与不一定要以全职回国为最终目的。因为多种影响因素的叠加决定了美国华人学者参与中国高等教育方式途径的多样性。中国高校和研究机构引进美国华人学者的方式也可以多样。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是,由于中美之间在科技领域的竞争,美国政府加大了华人学者与中国开展学术交流活动的监控力度,甚至对有关华人学者进行指控。如果这一趋势进一步加强的话,美国华人学者与中国高等教育的互动将受到严重的影响,中国政府和高校要对这种情况予以重视。同时,要充分发挥所引进的美国华人学者的作用,必须在微观和实践层面营造符合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规律的环境,并且正确处理好引进人才和本土人才的关系。

卡尔·米切姆,尹文娟,黄晓伟[3](2016)在《工程面临的真正重大挑战——自我认知》文中提出2003年美国工程院提出了工程在21世纪面临的一系列"重大挑战"的议题。在21世纪的这十余年间,学者们从"重大挑战"出发对工程与社会关系问题进行了愈发激烈的讨论。所谓重大挑战,其实就是为了全社会的善用工程来解决的那些技术问题。然而如果用一种更为广阔的历史-哲学视角对这一措辞进行审视的话,会发现还有一项挑战被忽视了,即在一个日渐工程化的世界中培养工程师和公众的自我认知。最后笔者还论证了在工程教育中加入人文学科是促进工程自我认知的题中之义。

高芳祎[4](2015)在《华人精英科学家成长过程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代社会发展对于科技创新的日益依赖,导致精英科学家成为社会瞩目的焦点和各国政府争夺的对象,对不同群体精英科学家——如诺贝尔奖获得者、院士等——的研究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智力投入,但围绕精英科学家重要组成群体的高被引科学家,特别是华人高被引群体展开的相关研究却非常不足。对华人高被引科学家成长过程特征及影响因素的分析有助于我们丰富对精英科学家的培养、选拔和使用等方面的认识,为相关政策的制订、调整和完善提供理论基础。本论文在国内外已有研究基础上,针对研究问题——华人高被引群体的成长过程特征及影响因素——建立了七个方面的假设,采用量化研究与质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展开探讨。一方面,利用Web of ScienceJCR数据库,搜索高被引科学家的SCI论文发表信息和高被引论文发表期刊,并结合科学家的学术简历自建了四个数据库,使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并对部分假设进行了验证性研究;另一方面,通过搜集高被引科学家的传记、访谈等质性材料,对影响其成长的中介变量展开探索性分析。本论文的主要发现包括:(1)华人高被引科学家的论文产出力总体表现稳定,发表数量呈现一个持续相当长高产时间的梯形曲线,且存在多个出版高峰。具体而言,①他们在职业生涯早期(专业年龄0-6岁)即已表现出卓越的科研潜质,相比普通科学家发表了明显更多的SCI论文。②华人高被引学者的发表均值不仅显着高于普通科学家,在整个国际高被引群体中亦表现不俗。他们的优势专业包括数学、工程学、材料科学和计算机科学。③华人高被引学者职业生涯前段的论文发表量一般是稳步上升的,首个明显的产出高峰通常在博士毕业后10年前后到来,第二个比较突出的时期则出现在专业年龄20岁左右,30岁之后还会有一段比较稳定的高产期,有的科学家更是后劲惊人,甚至在专业年龄40岁以上还会迎来发表爆发期。在产出高峰阶段,他们的年均SCI论文发表量超过10篇,有的科学家甚至可以达到几十篇之多。④华人高被引青年科学家与中老年科学家在发表量上表现出较大的代际差异,青年组科学家的论文出版数量显着高于中老年组前辈,且这种遥遥领先的优势几乎贯穿在他们迄今为止学术生涯的所有阶段。(2)华人高被引群体的优质研究成果(本研究中主要指高被引论文)多出现在科学家职业生涯的中后段,且呈现明显的多高峰特征。这些高被引论文多数是原创性研究成果,主要发表在欧美高影响力的知名刊物上,表现出明显的“期刊集聚特点”,且发表模式大体可总结为两种:①“受欢迎作者+知名期刊”的强强联合模式;②“受欢迎作者+普通期刊”的带动提升模式。不过,与我们先前预测的不同,仅有很少一部分高被引论文发表在本领域超高影响因子的期刊上,甚至还有相当比例的文章发表在JCR Q2-Q4的刊物上。(3)华人高被引群体获得专业认可的速度和声望远高于普通科学家。主要表现在他们的职阶晋升速度明显更快;当选院士的平均年龄小于主要国家或地区院士当选时的平均年龄。但在专业声望的获取和优质研究成果取得的时间关系上却表现出多样化的特点。总体来看,他们基本上都是所在专业领域的科研奖励系统的优胜者,这似乎从一个侧面验证了默顿关于科研奖励系统与学术产出良性互动的观点。(4)质性材料分析的结果表明,个人素质、“重要他人”和组织环境三个维度的诸多因素都对华人高被引科学家成长产生了影响。其中,个人素质包括科学家的性别、社会出身、早期居住区域、勤奋与兴趣、志向与理想、专业眼光以及宗教(个案)等;“重要他人”包括所有教育阶段的老师、科研合作伙伴、亲属等;组织环境包括接受高等教育的机构、工作机构、实验室环境及专业学会组织,此外,科学家在不同机构之间的职业流动也是影响他们学术成长的重要变量。(5)最后,本文从理论上初步论证了中国文化(特别是传统文化)与华人高被引科学家成长之间的双重影响(既有积极影响又有消极影响),以及华人高被引科学家与中国文化发展之间的双向互动(既受文化制约又参与文化创造)关系。本研究的结果表明,我国当前的人才引进、资助、奖励政策制度中的部分规定不符合精英科学家的成长规律和特点。例如,精英科学家科研产出(包括优质成果产出)的多高峰特点不支持现有某些科研资助政策对单一年龄的刚性规定;华人高被引科学家优质研究成果发表的期刊分布特点不支持部分机构“紧盯”少数国际顶级期刊的科研奖励政策;此外,华人高被引科学家群体的专业分布特点也要求我们的人才引进政策更多考虑不同学科的实际情况,而华人高被引科学家成长的连续性更是提醒我们不能仅仅在培养的某个阶段重视其选拔,而应当着眼于更长远的规划。精英科学家的培养、选拔与使用需要基于研究来夯实基础,方能发挥更大的实际效用。

赵明[5](2012)在《杰出科学家的国家认可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科学哲学和科学社会学理论为指导,对杰出科学家的认可机制及其发展历程进行了理论探索和实证研究,研究显示,杰出科学家的认可过程实际上也是在科学形成和发展进程中,竞争、交流、合作的机制在发生作用的过程。本文在对杰出科学家认可机制发展演化的历史考察和理论分析基础上,进一步应用科学计量方法对中国杰出科学家认可形式的发展历史及其竞争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以中国的院士制度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制度这两大国家认可形式相互关联性为线索,结合中国的科学技术发展历史,从共时性和历时性两个方面,系统考察了我国杰出科学家两大国家认可形式的发展及其存在的问题,由此尝试提出改进完善我国科学建制和杰出科学家认可机制的运行模式和应对措施。本文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索和研究:首先,本文依据卡尔纳普、波普尔和库恩等科学哲学理论,探索了杰出科学家认可机制的哲学认识论来源,然后分析并解读了默顿科学规范的结构、科学社会学奖励系统理论以及杰出科学家社会分层理论和累积优势理论等,提出默顿科学社会学理论中规范理论的本质是保障杰出科学家竞争、交流和合作机制的正常运行,从而实现科学创新的竞争,而科学奖励系统理论是对杰出科学家竞争力认可的实现形式。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杰出科学家国家认可机制和科学技术发展的相关性,指出由于科学技术的竞争、交流和合作而导致杰出科学家的社会分层,科学奖励制度对于学术竞争、促进科学创新,实现科学发展累积优势,推动科技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其次,本文探索了世界杰出科学家认可机制的发展历程,指出这一发展所经历的三个阶段:在早期科学技术发展阶段,人类在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逐步产生了科学技术。由于早期人类对自然的敬畏,对杰出科学家的认可也显示出宗教和神话色彩,在古希腊时期,表现为“哲学思辨式”的科学,希腊化时期和古罗马时期表现为应用性的技术科学,在后来则表现为“经验试错式”的科学,由于缺乏科学发展的社会竞争机制,科学技术也没有产生持续的竞争、交流和合作机制,所以这种科学生产方式发展缓慢;小科学阶段前期,伽利略用数理逻辑和观察实验相结合的科学生产方式创立了现代科学,随着英国皇家学会的成立,科学逐渐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并得到发展,而资本主义制度和工商业的发展加剧了社会的竞争,带动了科学技术的竞争和发展;随着法国科学院和建立和德国大学的创立,科学家逐步实现了职业化,从而产生了更多的科学知识,推动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展;在大科学阶段,在激烈的科学技术竞争和社会竞争互动作用下,杰出科学家的认可机制也呈现出多元化发展。文章还对世界科学中心转移过程中杰出科学家认可机制的影响和作用进行了系统分析。最后,文章对我国杰出科学家的两大认可形式—一院士制度和国家科学奖励制度进行了系统的实证研究,具体分析了其问存在的问题,以及进一步改进完善的政策建议。总之,本文立足于杰出科学家认可机制的历史发展和理论分析,以杰出科学家认可机制和科学技术发展的相关性为出发点,系统考察了杰出科学家认可机制对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运用科学计量学方法,重点对中国的院士制度和国家科学奖励制度这两大国家认可形式及其关联性进行了较为细致的分析,指出了中国杰出科学家国家认可机制发展过程中的成就和不足,为如何建立一个理性的科学建制和杰出科学家认可机制提供了基于理论研究和数据分析为支撑的政策建议。

姚锐[6](2011)在《中国博士后制度发展 ——政策分析的视角》文中指出中国改革开放取得了引人瞩目的经济成就,激发起世界诸多学者对这一转型国家发展道路的浓厚兴趣。公共政策的演进过程在某种程度上能够反映一个国家制度变迁的基本路径,对公共政策进行分析有利于理解和总结中国转型的成功经验。中国博士后制度创建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其时正值改革开放之初。博士后制度与人才制度、科技制度以及高等教育系统有着紧密关系,提供了一个分析中国转型时期公共政策变革的样本。博士后制度是在工业革命和科技革命的宏观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科学技术本身不断增长的复杂性是博士后制度产生和发展的内在动力,科学技术的功利价值则是外部诱因。科学技术的发展导致了专业科学家的产生,随着科学革命的深化,攀登到“巨人的肩膀上”的历程更加漫长艰难,科学研究所需要的物质技术条件越来越超出科学家个人的负担能力,迫切需要进行有组织的、社会化的科学研究。科学技术的功利价值及其本身的复杂性,引发了政府的积极参与。科学科学技术的发展成果被应用于生产实践,证明了培根“知识就是力量”的洞见。工业革命对科技的需求进一步刺激了技术创新,形成了工业革命和科技革命的良性互动。知识生产最初是满足“闲逸的好奇”动机的个别活动,17世纪开始演变为以科学社团、科学期刊为载体的社会活动。随着19世纪末大企业建立的科研机构取代个别发明家占据主流地位,科技创新日渐体制化,推动一个有目的、有组织地进行知识生产的社会部门的崛起。科学家的培养则从手工作坊模式转变到与工业化生产相一致的生产线模式。科学技术是广泛发挥作用的生产要素,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对独立从事研究的科学家的需求日渐增长,最终导致了博士后制度的兴盛。20世纪后半期,世界主要发达国家都建立起博士后制度。博士后制度起源于培养青年科研人员的单纯目的,科学研究需要大批训练有素的年轻学者。理想的博士后制度安排是,博士学位获得者经历博士后研究阶段,提升科研能力,成为独立从事研究的科学家。然而在实际的发展进程中,博士后制度生成了一种附加功能。博士学位授予规模稳定增长,而学术职位的供给又随着经济景气程度而波动,从长期来看追求学术职位的人越来越多,学术职位供不应求。博士后研究就成了部分追求学术职位的博士学位获得者的一种过渡方案。中国博士后制度诞生于20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为了培养国家经济发展亟需的高层次人才,很短时期内恢复了高等教育秩序,建立起学位制度,派出留学生。李政道和国内一批学者的积极倡导建立博士后制度,得到国务院有关部委以及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大力支持,1985年国务院发文确定试点博士后制度。在博士后制度的创立过程中,学者、研究机构、大学、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党和国家领导人之间积极互动,形成了高效的政策关系网。中国博士后制度作为一种培养年轻高层次人才的制度,为促进我国教育、科技、经济及社会发展,培养高水平的科研和管理人才,发挥了重要作用。实践已经证明,博士后制度是一项富有远见的战略决策,是一条快速培养高水平人才的成功之路,是一种组织高水平科研活动的有效方法,是加强国际人才竞争的重要手段。我国博士后制度产生和发展过程中,政府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邓小平等积极参与了博士后制度的政策制定,国务院领导下出台了一系列跨部门的政策,提供各种优惠条件,打破了人才流动的各种体制性障碍,从而吸引优秀博士从事博士后研究。政策环境制约政府对公共政策工具的选择。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中国博士后制度的政策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市场最终被纳入解决公共问题的常规手段。在博士后制度的发展过程中,政府逐渐下放权力,从万能政府过渡到有限政府。解决问题的另一种手段是政府直接干预。政府作用的发挥是通过杠杆机制来实现的,可以用较少的资源引导社会其他部门投入更多资源来解决政策问题,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由于政府对博士后的重视,使博士后实际上演变为“准学位”制度,博士后成为光彩照人的头衔。地方政府引入博士后从政,更拔高了博士后的地位。从博士后制度的经验来看,政策引导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政府手段和市场手段都有各自擅长的领域,在商品生产领域,市场手段更有效;反之,政府手段对于解决公共问题则是必要的,在公共领域,政府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这正是一国政府发展科学、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合法性和必要性所在。美国政府在博士后制度的发展过程中逐渐扮演重要角色。一方面,联邦政府为绝大多数博士后提供了研究经费。最近几年,由联邦政府直接支持的博士后人数远远超过中国国家资助的博士后人数。另一方面,联邦机构开始着手关注博士后政策,改进博士后研究人员的生活和科研条件。美国博士后研究人员中绝大部分是外国人,许多来自发展中国家的博士后最后居留美国。博士后制度实际上成了美国从全球吸引高水科研人才、进行科技竞争的战略工具。博士后研究人员在博士后阶段为美国科技创新做出很大贡献,成为科学研究的生力军。大学是培养博士后的主要基地,授予博士学位的高校一般都设立博士后职位。美国大学是执行基础研究的部门,受到联邦政府巨额科研经费资助,大学用政府科研经费设立博士后职位,因而绝大部分博士后研究人员实际上间接得到联邦政府支持。基础研究具有重要战略地位,是科技创新的基石。博士后制度是美国政府保持竞争优势的战略工具。在美国,博士后是培养人才的成熟制度,绝大多数科学经历博士后训练后才能进入学术界。美国拥有世界最大规模的博士后群体,为美国学术界、产业界提供高水平的研发人才,保障了美国科研劳动力市场的充分供给。博士后研究人员中,绝大多数是外国学者,其中不少人在完成博士后训练后,留在美国从事研究工作。博士后制度成为美国从全世界掠夺人才的工具。美国政府在博士后制度中的作用常常被忽视。政府越来越多地直接参与博士后制度的发展,今后将更加积极地干预博士后制度。我们应当警惕美国政府有意隐瞒自己在公共事务中的作用,大肆渲染自由主义政策,声称政府撤出在经济中发挥的积极作用,并把自由放任政策当成普遍适用的模式,向发展中国家推销“华盛顿共识”。然而,美国通过科技政策深深地介入商业经济的各个环节,对国内产业大力支持。美国这种言行不一的做法被布洛克批评为“隐形发展主义”,具有较大的迷惑性和伪善性。隐形发展主义的实质是诱导发展中国家放弃政府的责任,从而在科技、人才等核心领域依附于发达国家,丧失竞争能力,维护自己的优势地位。当前我国博士后制度发展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地区发展不平衡,科技资源配置严重失衡;企业与研究机构和大学之间缺乏必要的协调机制,导致企业博士后发展缓慢,筹集科研经费、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研发水平的预期政策目标不理想;受制于理论上的争议和认识上的误区,博士后制度未来政策走向不明确。面对激烈的国际科技和人才竞争,发展博士后制度、培养高层次科技领军人才具有非常迫切的现实意义。中国博士后制度的发展在于政策创新。美国博士后制度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在联邦政府庞大的科研经费支持下,绝大多数博士后由主要执行基础研究的部门——大学来培养,博士后制度与科技体制、人才战略浑然一体。自我约束机制在欧美大学的成长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博士后制度也是依赖于自我约束增强适应能力,维持较高的学术水平,提高自身社会地位。借鉴美国经验不是盲目照搬,而应当保持自己的特色,我国博士后制度的特色是政府的积极支持。在借鉴美国经验的时候,要从我国的具体情况出发。我国博士后制度未来发展要特别警惕“隐形发展主义”的误导,坚持在公共领域积极主动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卡尔·波兰尼认为完全自由、不受政府干预的市场是虚假的幻象,从来没有真实存在过,政府干预对于市场经济的健康运行来说必不可少。美国政府鼓吹所谓的自由主义放任政策,而实际上通过发展科技加强对市场经济的干预,它实行的是“隐形发展主义”。我们必须认清其本来面目,从国际科技及人才竞争的现实出发,有针对地制定适当的政策。政策创新关键是机制创新。首先是决策机制,决策主体之间要互相协调,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适当分权,以形成统一高效的政策体系。其次是建立法制化的、随时间和具体条件改进的支持机制,保障博士后制度发展所需的充足资源。改革人才培养机制,提升人才培养的国际化水平,促进博士后制度的国际化。在政策制定和实施的过程中,注意政策主体以及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协调,提高政策的有效性。

汪红[7](2009)在《19世纪电磁感应定律发现的历史地位研究》文中提出恩格斯曾对十九世纪自然科学学说的发展给以高度评价,把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进化论,并列为19世纪的三大发现。但是根据作者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发现,19世纪电磁效应的发现也是很重要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对现实社会各方面的影响不亚于甚至超过三大发现中任何一项。人们一直同意恩格斯的观点,认为19世纪的三大发现为:细胞学说、能量守恒、进化论,本文研究没有去对恩格斯提出三大发现的依据进行探究,只是通过对大量史实、事例、文献、实际应用等方面来论证19世纪电磁感应定律的发现在人类发展过程中的重大意义及其影响。直到18世纪后期库仑定律的建立,证明了电力和磁力与距离平方成反比的关系,到19世纪头25年中静电学和静磁学理论在法国发展起来,从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电流磁效应到安培定律、欧姆定律、电磁感应定律的发现等都是在当时很着名也很有深远影响的发现,其中在这一时期出现了许多着名人物,他们对当时及现代所做的贡献都是很大的,比如:法拉第、安培、楞茨、麦克斯韦等人。本文要通过电磁学的发展过程及其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所起的作用,来论证在19世纪的最伟大科学发现中应该包括电磁效应,或者说应该与已定的三大发现并驾齐驱。电磁效应对人类的社会发展,为整个人类发展的历史都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研究希望人们对19世纪的电磁感应定律的发现的巨大意义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希望人们对自然科学发展的认识有一个新的高度。目前,人们只是在积极的去研究电磁学的在各方面的应用,开发出更多的对人类社会有益的新产品,而尚未注意到电磁效应的起源所处的地位。本文就是要将电磁感应定律与19世纪的三大发现的产生过程、发展、影响等方面作对比,以求给电磁感应定律在19世纪所处的历史地位一个合理的定位。

孔寒冰[8](2009)在《基于本体的工程学科框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工程学科分类是工程教育和科技教育管理的重大议题(theme),理想与实际的差距又使之成为一个严重问题(problem)。本文首先展现其相关背景,包括现有学科分类和实践的复杂景象、相应研究工作的欠缺和滞后,以及新世纪工程科技和工程教育的巨大变革对新的工程学科框架的迫切需要。本文分六章探讨工程学科框架的形态和性态。第1章“引言”,提出并界定了研究问题与解题思路。第2章“文献探讨”,辨析“工程”、“学科”、“专业”三个基本概念,梳理相关知识论、本体论和框架理论的理论元素,以便后续章节具体应用。第3章是框架形态研究,用第一手材料展现和分析中、美、俄、英、法、德、日、澳8个国家具有代表性的工程学科框架,是为第5章的实证研究提供可靠数据的基础。第4章是框架性态定性分析与综合,借助系统过程方式,以大量经考证的历史性资料,从工程活动、工程学科、工程知识体形成模式、工程职业、工程职能、工程过程、工程应用拓展与价值等多个侧面,挖掘出工程学科知识本体的基本元素,构筑了相应的本体模型,对其内涵和可能的应用进行了较为充分的讨论。第5章是框架性态实证研究,借助SPSS软件对被统计工程学科进行了多维标度分析(MDS)、因子分析(FA)和聚类分析(CA),给出表征框架性态的多个图谱,对可视化结果,以及所有框架全样本的主因子提取与可视化分析,并简要说明了它们的应用。第6章“结论”,总结全文主要工作,阐明创新点和研究不足,对未来研究予以展望。本文研究工作的结果表明:一、工程学科具有框架形态的多样性.各具特色的框架形态,分类层次、学科总数和学科名称不完全相同,当然各自的功用也不尽相同:三个英语国家的工程学科分类标准具有较宽的适用性,既用作统计,也供教育、研究、招生、就业等相关使用;而其他国家的分类标准则表现出应用的“专属性”,一些国家甚至在同类型应用中又有多个专门的标准。学科框架运作于不同的主客观环境,不加剪裁地照搬照抄以谋求统一框架显然并不可取。二、工程学科具有本体元素的同一性.不同学科框架具有相似的内在性态,即具有内在的知识本体元素同一性。框架性态蕴含在本体的基本概念集合中,包括与基础工程学科的同源派生关系、与数学及相关自然科学的亲缘互补关系、在功能对象领域的基本分布状态、在生命周期中的主要运作阶段、对工程科技的物质,以及能量和信息的负载状态。加上学科的结构指数,工程学科知识本体完整地表达了框架的性态和形态。三、工程学科框架的图谱给人新的认知.对12个框架1327个学科样本的多元分析与可视化,确认了工程学科体系中的设计、制造与矿业工程、物理学与电气工程、化学与化学工程、土木工程、生物学、数学的显着地位和作用;机械工程和力学是工程知识本体中最具普遍性的要素,对其他工程学科起着一种基础作用;工业工程在传统框架中处于弱势地位,大力发展与之关联的生产、经营和工程服务类的学科应成为新建框架的重要考虑。框架间的根本差异主要是在生产、经营、生命和生态等功能领域的不同侧重,以及对科学依赖或技术依赖的倾向性。四、工程学科框架的全貌得以清楚展现.由于直接采用原始资料,译词反复求证、认真校订,尽可能避免了国外信息的以讹传讹和先入为主。对全球代表性国家的典型学科分类的相对客观清晰的描述,展现了生动而丰富多彩的工程学科面貌,为今后的相关研究提供了可靠的资讯基础。五、学科、专业和工程概念得到进一步甄别.本文初步辨析和厘定了它们的内涵、区别与联系。除了给出“工程”的知识、活动和专业的三重定义外,本文还阐释了“学科”不是科学的专属品,科学以外的学问也可以有自己的学科;“专业”(profession)以及专业界、专业人才、专业领域、专业教育、专业资格论证等等术语中的“专业”,都是专门职业的意思,中国大学里的“专业”(相当于program)则是专门学业的意思。三个术语的内涵虽有重大区别,但可借助它们的知识定义和专业(组织)定义紧密联系。21世纪工程和工程教育的发展呼唤新的工程学科框架,以解放和促进工程科技生产力。加强工程学科知识系统的核心成分,调整学科结构,开辟新的领域,发展工程服务等等,均是构建新框架的重要途径。作为重要的理论主张,本文提出用“工程链”统合工程的过程链与价值链,对它的创新实践将创造一个“大E”的工程。

姚昆仑[9](2007)在《中国科学技术奖励制度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系统的发掘、搜集和考证中国25史与相关的史料为基础,对中国文明诞生以来科技奖励活动和理论进行了比较全面系统的研究,试图梳理清楚我国从古至今科技奖励的发展脉络,反映从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到今天各个历史阶段的科技奖励状况和特点。同时通过与国外科技奖励的简要比较,评述中国科技奖励的历史地位和作用,为今天的科技奖励提供历史和现实的借鉴。论文研究的重点是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探讨我国科技奖励在不同时期的发展特点和作用,并通过科技奖励的发展史实来深化对科技进步的认识和理解。论文的每章在历史分期的基础上,对不同时期的科技奖励史实、特点和作用进行了发掘和分析。每章的研究要点如下:第一章:阐述了从上古以来到明代末期中国非制度化科技奖励的演进过程。人类最早的科技奖励活动,是从对政治、军事方面有功的赏赐发展而来的。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有关对“格致学”和技艺方面的奖励有了较快的发展,从主要对天文学、医学的奖励扩展到对农业、军事科技、建筑等领域。这一时期,诸子百家对奖励的作用多有论述,并将其升华到一定的高度。这些论述和认识,直到今天仍有很大影响和积极的借鉴作用。第二章:阐述和分析了清代科技奖励的发展路线、转折及特点。清代是我国非制度化科技奖励走向制度化科技奖励的转型时期,这一转型既来自近代西方科学技术在我国传播的推动,也反映了在科学救国、科学强国思想下中国民众的自我觉醒。虽然这时的制度化科技奖励是建立在专利制度上的,但对推动近代科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促进技术产品从模仿到自我革新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第三章:论述了民国时期科技奖励制度的发展情况,并分析了科技奖励活动的特点。本章首先论述了从民国初年到抗战爆发之前,随着近代科学在中国的迅速发展和科学建制化出现,民国政府、研究院所和社团设立了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科技奖励的特点;其次论述了抗日战争这一特殊时期,民国政府科技奖励的侧重点,如注重实用技术和替代品的奖励,对基础研究激励重视不够等。第三是论述和分析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边区的科技奖励活动的特点和产生的积极影响。第四章:论述和分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科技奖励制度。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科技奖励进入了新的阶段。本章论述了五个发展阶段的特点,并重点分析了1999年国家科技奖励制度改革后我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的特点以及省市科学技术奖和社会力量设立科学技术奖的现状和特点,并简要概括了当代中国科学技术奖励的作用。第五章:对当代中国和国外科技奖励的某些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本章开头简要回顾了西方科技奖励发展的历史并着重分析了20世纪科技奖励的发展脉络。其后从文化背景和社会制度的视角对中外科技奖励在推荐形式、评审程序、奖金额度的变迁、影响奖励知名度的各种因素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比较,并着重对我国与当代最发达国家美国、毗邻的发展中国家印度的科技奖励制度进行了个案比较分析,最后指出了当代国外科技奖励制度的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此外,附录中对近一个世纪以来国外有关科技奖励的理论进行了简要评述。包括对国外科技奖励制度的各种起源理论、专利制度与奖励制度的关系、奖励制度与科学资助(基金)的关系以及国外激励心理学的论述和分析。总之,本文主要的努力方向是:对中国科技奖励的历史起源和发展进行全面的考证和系统的研究,从浩繁的文献资料中发掘出我国古今科技奖励的丰富史料,整理归纳古代贤哲有关奖励的论述和理论,分析不同时期科技奖励的特点。同时,对当代中国与国外科技奖励在评审、奖金强度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中国科技奖励制度与国外科技奖励制度的差异,探讨我国科技奖励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国外科技奖励制度中可资借鉴的内容。

车守同[10](2006)在《由台静农与庄严生平看迁台知识分子》文中提出人类的政治活动,强烈地牵动着社会的变迁。 本篇论文,从台北故宫博物院副院长庄尚严(庄严·慕陵)与台湾大学中国文学系系主任台静农(台静农)这二位的生命历程、死生交情,扩大追溯到上个世纪申,在北京大学自由学风成长,历经文学发展、新旧冲突、艰苦环境下知识分子的价值观,以及1987年两岸开放后的互动关系。 鸦片战争以来,中国蒙受了百年苦难,使得知识分子从来在心灵深处,反复思考着「中国往何处去」的问题。随着抗日战争的胜利,因于信仰的不同,使海峡两岸不幸分治至今,国族无法统一,这毋宁是当代中国人的最大缺憾。 笔者是来自台湾的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目睹成千上万优秀的知识分子跨海而来,他们或者大节凛然,坚忍图成:或者不泯名禄,不惑流俗。以理性克制感情及乡愁,甚至终生没有再回到神州故土,但是「志道、据德、依仁、游艺」,他们践履笃实,对民族的大爱,对文化的执着,可歌可泣,动人肺腑,亦足以成为民族的英范。 因此,透过这篇论文,笔者较为详尽的说明及分析知识分子的生命历程。而且笔者深信,只要中华文化存在一天,中国人的血脉必能相连。

二、美国工程院评出20世纪20项最伟大技术成就(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美国工程院评出20世纪20项最伟大技术成就(论文提纲范文)

(1)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科学素养”的培育(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选题依据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意义及方法
一、“科学素养”界定及教学资源整合
    (一)“科学素养”界定
    (二)高中历史教材中“科学素养”教学资源整合
二、培育高中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性
    (一)学生发展一般素养的要求
    (二)历史学科素养的要求
    (三)学生全面成才的需要
    (四)历史教育培养新公民和历史课程服务国民教育的需要
三、关于“科学素养”落实的专题教学设计
    (一)近代科学技术革命
    (二)现代科学革命
四、“科学素养”培养过程中学生价值观的培育
    (一)热爱科学,探究自然奥秘
    (二)尊重科学,尊重物质世界发展规律
    (三)崇尚科学,激发科学探索精神
结语
参考文献

(2)参与与影响:1978年以来美国华人学者与中国高等教育的互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四、研究方法
    五、研究对象、研究思路和研究框架
    六、创新之处
    七、主要内容
第一章 美国华人学者的现状分析
    1.1 美国华人专业技术人才的状况
    1.2 美国华人学者的现状
    1.3 小结
第二章 美国华人学者与中国高等教育的互动
    2.1 归国留学人员对中国高等教育和科研的推动作用
    2.2 美国华人学者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参与
    2.3 从美国回来的华人学者的特征分析
    2.4 小结
第三章 美国华人学者对高等教育和科研体制的影响
    3.1 美国华人学者影响中国高等教育体制机制的可能性
    3.2 美国华人学者推动学院或研究机构的改革
    3.3 推进大学的整体改革
    3.4 影响国家科教制度的出台和科研环境的改善
    3.5 小结
第四章 美国华人学者对中国科学研究的影响
    4.1 中国的科学研究在世界的影响力显着增强
    4.2 从美国回来的华人学者在科学研究上的成就
    4.3 美国华人学者与中国的科研合作
    4.4 小结
第五章 影响美国华人学者与中国高等教育互动的因素分析
    5.1 影响美国华人学者返迁、环流的因素分析
    5.2 影响回国美国华人学者发挥作用的因素分析
    5.3 小结
结语
    一、主要结论
    二、政策建议
    三、美国华人学者与中国高等教育互动的理论分析
参考文献
致谢

(3)工程面临的真正重大挑战——自我认知(论文提纲范文)

一、轴心时代
二、重谈两种文化
三、为什么是人文学科?
四、再次展望工程
五、后记:从作为舶来品的“工程”到中国式的工程

(4)华人精英科学家成长过程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提出
    二、概念界定
    三、研究意义
第一章 文献述评与研究设计
    第一节 文献述评
        一、高被引科学家的相关研究
        二、其他精英科学家的相关研究
    第二节 研究思路
        一、研究问题与分析框架
        二、研究假设
    第三节 研究设计与方法
        一、样本选择
        二、研究方法
        三、数据采集
        四、数据分析
第二章 华人高被引科学家成长周期及特征分析
    第一节 华人髙被引科学家学术产出的数量周期——以SCI论文为例
        一、论文产出总量与年平均量
        二、职业生涯早期的表现
        三、论文产出量的年龄变化规律
        四、华人高被引群体内部的论文产出力比较
        五、总结与讨论
    第二节 华人高被引科学家学术产出的质量分析——以科学家的高被引期刊论文为例
        一、高被引论文的发表时期
        二、高被引论文发表期刊的影响力
    第三节 华人高被引科学家专业认可的获致过程
        一、职阶晋升的规律
        二、专业声望的确立
    小结
第三章 华人高被引科学家成长的个人背景因素分析
    第一节 人口学特征
        一、年龄
        二、性别
    第二节 社会出身与早期居住区域
        一、社会出身信息
        二、对社会出身的理论分析
        三、早期居住区域
    第三节 科学家的个人素质
        一、已有相关研究
        二、勤奋与兴趣
        三、志向与理想
        四、宗教与科学
    第四节 科学家的专业特征
        一、专业分布
        二、专业眼光
    小结
第四章 华人高被引科学家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他人”
    第一节 师承及其影响
        一、基础教育经历及教师的影响
        二、高等教育阶段教师的影响
        三、名师的影响
    第二节 科研合作伙伴
        一、科学合作的重要性
        二、华人高被引科学家的科研合作情况
        三、有效的科研合作及其发生条件
    第三节 亲属及其他“重要他人”
        一、亲属对华人高被引科学家的影响
        二、其他人对华人高被引科学家的影响
    小结
第五章 华人高被引科学家成长的环境因素分析
    第一节 组织内部环境
        一、高等教育机构
        二、工作机构
        三、实验室环境
        四、专业学会组织的影响——以泛华统计协会为例
    第二节 组织外部环境——职业流动经历
        一、初职机构与近亲繁殖
        二、初次职业流动的时间与趋势
        三、职业流动的频率
    小结
第六章 华人文化与科学精英的成长
    一、中国文化与科学发展和科学家成长的关系
    二、从华人高被引科学家的成长看中国文化与科学发展
    三、创新文化、文化创新与科学发展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5)杰出科学家的国家认可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0.1 关于杰出科学家认可机制的研究背景
    0.2 本文研究的基本方法、目标、意义和基本内容
        0.2.1 本文研究的方法
        0.2.2 本文研究的目标和意义
        0.2.3 本文研究的内容
第1章 杰出科学家认可机制的理论探索
    1.1 杰出科学家认可机制相关概念辨析
    1.2 杰出科学家认可机制的理论探索
        1.2.1 杰出科学家认可的科学哲学分析
        1.2.2 杰出科学家认可机制研究的科学社会学理论
    1.3 国内杰出科学家认可机制的相关研究述评
        1.3.1 科技奖励学与院士制度研究
        1.3.2 杰出科学家认可机制的个案研究和科学史研究
        1.3.3 杰出科学家认可机制的理论研究
    本章参考文献
第2章 杰出科学家认可机制的历史发展
    2.1 科学发展早期杰出科学家的认可机制
        2.1.1 人类社会的产生和科学技术
        2.1.2 古希腊罗马时期的杰出科学家认可机制
        2.1.3 中世纪的科学技术与宗教
        2.1.4 文艺复兴时期的杰出科学家认可机制
    2.2 小科学时期杰出科学家的国家认可机制探索
        2.2.1 英国皇家学会与杰出科学家认可机制
        2.2.2 法国科学院对杰出科学家的认可机制
        2.2.3 德国大学与杰出科学家职业定位的关系
    2.3 大科学时代的杰出科学家认可机制
        2.3.1 美国早期的杰出科学家认可机制
        2.3.2 作为世界科学中心的杰出科学家认可机制
        2.3.3 知识经济时代的美国科学技术建制
    2.4 杰出科学家认可机制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关联性分析
        2.4.1 世界科学中心转移过程中的三大特点
        2.4.2 科学中心转移的三大特点与杰出科学家认可机制的关系
    本章参考文献
第3章 杰出科学家国家认可的两大形式及其关系概述
    3.1 院士制度及其对杰出科学家的认可
        3.1.1 西方主要国家院士制度现状概述
        3.1.2 院士制度的功能及其对科学家的认可机制简析
    3.2 科学技术奖励制度及其对杰出科学家的认可
        3.2.1 科技奖励制度概述
        3.2.2 科技奖励制度的特点和社会功能
    3.3 两大认可形式的关联及其互动关系
    本章参考文献
第4章 中国两院院士制度对杰出科学家的认可机制
    4.1 中国两院院士制度发展历程回顾
        4.1.1 中国科学院院士制度回顾
        4.1.2 中国工程院发展历史回顾
    4.2 中国科学院对杰出科学家的认可机制
        4.2.1 中国科学院对杰出科学家的认可机制概述
        4.2.2 中国科学院对杰出科学家的学术认可过程
    4.3 中国工程院对杰出科学家的认可机制
        4.3.1 中国工程院对杰出科学家的群体认可机制概述
        4.3.2 中国工程院对杰出科学家的学术认可过程
    本章参考文献
第5章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制度对杰出科学家的认可机制
    5.1 中国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基本制度概述
    5.2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励的地位及其科学社会学意义
    5.3 中国国家科学技术奖励与民间科学技术奖励的关系
        5.3.1 民间科学技术奖励概述
        5.3.2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和中国民间科学技术奖励的相关性分析
    5.4 国内外重大科学技术奖励和对杰出科学家认可的差异及其影响
第6章 中国杰出科学家两大认可形式的相关性研究
    6.1 中国杰出科学家国家认可机制的历史发展
        6.1.1 民国前后杰出科学家国家认可机制的历史发展
        6.1.2 新中国科学院院士制度和国家科技奖励制度的历史发展
    6.2 中国科学院院士制度和国家科技奖励制度相关性研究
        6.2.1 中国科学院院士制度和国家科技奖励制度的历时考察及联动关系
        6.2.2 中国杰出科学家的两大国家认可形式比较
    6.3 中国工程院和国家科技奖励制度相关性分析
        6.3.1 中国工程院院士制度和国家科技奖励制度的历时考察及联动关系
        6.3.2 中国工程科技专家的两大国家认可形式比较
    本章参考文献
第7章 杰出科学家认可机制对科技发展的影响
    7.1 两院院士制度和国家科技奖励制度对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
    7.2 国内外科学家分层认可机制中的竞争力对比和结论
    7.3 杰出科学家认可机制的科学社会学本质
    7.4 各种创新突破的体制化保障
    7.5 中国科技发展的体制规范与对策建议
    本章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6)中国博士后制度发展 ——政策分析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作为高等教育系统组成部分的博士后制度
    研究目的和意义
    分析框架
    核心概念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文献综述
第一章 博士后制度的起源与发展
    第一节 "博士后"概述
        一、定义
        二、部分国家博士后发展情况
    第二节 博士后起源与背景
        一、内在动力:科学本身不断增长的复杂性
        二、外部诱因:科学技术的功利价值
        三、知识生产的社会化与组织化
    小结
第二章 中国博士后制度创立与发展
    第一节 中国博士后制度创立时间的探讨
        一、首批博士后研究人员进站与政策确立时间
        二、官方认定的博士后制度创立时间
    第二节 中国博士后制度的发展
        一、发展阶段
        二、发展成就
    第三节 政策议程与政策主体间的互动
        一、政策议程的建立:从CUSSPEA项目到博士后制度
        二、政策主体的特殊性:国家最高领导人参与决策
        三、政策关系网
    小结
第三章 中国博士后发展过程中政策工具的选择与使用
    第一节 环境变革与政策的适应性
        一、社会转型与政策环境变革
        二、政策对环境变革的回应
        三、从万能政府到有限政府
    第二节 政策的作用机制
        一、政策杠杆与马太效应
        二、杠杆作用实例
    第三节 平衡政府与市场
        一、解决社会问题的部门
        二、平衡两种不完善的选择
    小结
第四章 美国博士后制度中的政府角色与"隐形发展主义"
    第一节 美国博士后制度发展
        一、美国博士后制度发展历程
        二、美国博士后制度特点
    第二节 美国博士后制度中的政府角色
        一、美国科技体制现代化进程中的政府
        二、作用战略工具的博士后制度
        三、美国博士后制度中政府的独特作用
    第三节 "隐形发展主义"的警示
        一、日渐加强的政府作用与"隐形发展主义"
        二、"隐形发展主义"的实质
        三、政府干预的必要性
    小结
第五章 中国博士后制度发展前瞻
    第一节 中国博士后制度发展面临的困难与问题
        一、区域发展不平衡
        二、企业博士后左右为难
        三、政策的不确定性
    第二节 如何对待美国经验
        一、美国经验:不可借鉴性
        二、美国经验:可借鉴性
        三、中国特色的继承与发扬
    第三节 我国博士后制度政策创新
        一、对隐形发展主义的回应
        二、博士后制度定位
        三、政策创新关键是机制创新
    小结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7)19世纪电磁感应定律发现的历史地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人类对电和磁的观察和应用
    1.1 古代电和磁现象的认识
        1.1.1 雷电现象和摩擦起电
        1.1.2 地光现象和磁石的发现
        1.1.3 磁现象的观察及磁屏蔽现象的发现
        1.1.4 原始指南针器、指南针的发明和应用
    1.2 电和磁的发展过程
        1.2.1 西方磁学诞生的过程
        1.2.2 电学的产生过程和发展过程
        1.2.3 奥斯特和电流磁效应的发现
        1.2.4 安培和他的科研成果
        1.2.5 关于欧姆定律的实验和理论基础
    1.3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电磁感应定律
    2.1 法拉第简介
    2.2 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定律的过程
        2.2.1 科学家对电磁现象的探索
        2.2.2 电磁感应定律的发现过程
        2.2.3 电磁感应定律的实验验证
    2.3 麦克斯韦电磁理论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19世纪的三大发现
    3.1 细胞学说
    3.2 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
    3.3 进化论
    3.4 19 世纪三大发现与电磁感应定律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电磁感应定律对人类社会影响
    4.1 电磁感应定律在当今社会中的应用
        4.1.1 电磁感应定律与第二次技术革命
        4.1.2 电磁科学与其他科学的关系
        4.1.2.1 生物学中的电磁效应—生物电磁学
        4.1.2.2 环境电磁学与地震电磁学
        4.1.2.3 煤岩体电磁效应
    4.2 20 世纪最伟大的20项技术成就与电磁感应定律的关系
    4.3 没有电磁感应定律的发现当今社会将会怎样
    4.4 本章小结
结语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8)基于本体的工程学科框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
        1.1.1 价值多元化与学科方向的迷失
        1.1.2 新世纪呼唤工程学科的新框架
    1.2 工程学科框架的研究问题
    1.3 解题思路与论文结构
2. 文献探讨:墓本概念和理论元素
    2.1 工程、学科和专业的概念
        2.1.1 “工程”概念辨析
        2.1.2 “学科”概念辨析
        2.1.3 “专业”概念辨析
    2.2 知识及其理论与方法
        2.2.1 多学科的知识观
        2.2.2 知识管理和知识工程
        2.2.3 知识可视化
    2.3 本体理论与框架理论
        2.3.1 本体概念与本体论
        2.3.2 本体的构建与实例
        2.3.3 典型的几种框架理论
    2.4 本章小结
3. 工程学科的典型框架分析
    3.1 英语国家的典型框架与分析
        3.1.1 美国的工程学科框架
        3.1.2 英国的工程学科框架
        3.1.3 澳大利亚的工程学科框架
    3.2 欧洲大陆和日本的典型框架与分析
        3.2.1 俄国的工程学科框架
        3.2.2 德国的工程学科框架
        3.2.3 法国的工程学科框架
        3.2.4 日本的工程学科框架
    3.3 中国的七个典型框架
        3.3.1 研究系统的学科分类
        3.3.2 教育系统的学科专业(专门学业)分类
    3.4 本章小结
4. 工程学科本体元素解析与合成
    4.1 工程活动及其知识体形成
        4.1.1 从20世纪的工程成就谈起
        4.1.2 工程学科的初生形态
        4.1.3 工程知识体生长模型
    4.2 工程职业、职能与过程的演化
        4.2.1 工程职业谱系和架构
        4.2.2 工程职能的拓展
        4.2.3 工程过程的演进
    4.3 需求与现实之间的工程学科
        4.3.1 “大E工程”模型 I:工程在理论与实践之间
        4.3.2 “大E工程”模型 II:工程在传统与现代之间
        4.3.3 工程学科本体元素的合成
    4.4 本章小结
5. 工程学科框架的实证分析与应用
    5.1 工程学科本体元素的数据描述
        5.1.1 分析样本的选择与说明
        5.1.2 样本变量的确定与赋值
    5.2 可视化的工程学科框架释义
        5.2.1 多维标度分析(MDS)
        5.2.2 工程学科框架图谱与解读
        5.2.3 学科框架性态的初步比较
    5.3 工程学科框架综合属性新解
        5.3.1 因子分析(FA)和聚类分析(CA)
        5.3.2 工程学科框架的主要成分
        5.3.3 利用因子得分的聚类结果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
    一、工程学科框架具有形态多样性
    二、工程学科具有本体元素的同一性
    三、框架图谱为工程学科提供了新的认知
    四、工程学科框架的全貌得以相对准确的展现
    五、理论和实践中的三个重要概念得到甄别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 美国 CIP的工程学科
    附录 B 美国 CIP的工程技术学科
    附录 C 英国 JACS的工程及其相关学科
    附录 D 俄罗斯学科方向与专业标准分类
    附录 E 法国 CGE硕士专业目录
    附录 F 中国工程院学部专业标准分类
    附录 G 框架统计变量与学科代码、名称对照
个人简介及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9)中国科学技术奖励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论文选题的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状况及研究资料
    三、论文的主要工作和基本框架
第一章 上古至明代末期的科技奖励
    第一节 古代奖励思想和理论
        一、赏罚是治国的权柄之一
        二、崇尚和奖励贤良之才
        三、赏罚要准确分明
        四、赏贵在精和及时
    第二节 古代科技奖励的形式
        一、授官赐爵
        二、赏赐金钱和物质
        三、树碑立传以留名青史
        四、赐姓、赐名或赐诗文等
        五、赏赐惠及家庭和后代
        六、其它奖励方式
    第三节 古代科技奖励的领域
        一、天文气象方面的奖励
        二、医学领域的奖励
        三、农田水利方面的奖励
        四、军事科技方面的奖励
        五、营造方面的奖励
        六、冶铸和工艺等领域的奖励
    第四节 古代科技奖励的特点
        一、授奖基本是帝王的个人行为
        二、科技奖励缺乏评审机制
        三、科技奖励与古代人才观紧密联系
        四、沿袭和丰富了非制度化科技奖励的形式
第二章 清代的科技奖励
    第一节 清代早期的科技奖励
        一、顺治与康熙期间的科技奖励情况
        二、乾隆至道光时期的科技奖励
    第二节 清代晚期的科技奖励及科技奖励制度萌芽
        一、洪仁玕等人的科技奖励思想
        二、洋务运动对科技奖励的推动
        三、中国的第一个科技奖励法规
        四、对留学归国科技人才的奖励
    第三节 清代科技奖励的特点和作用
        一、授奖的"奖品"注重官职
        二、随机性科技奖励与专利性质的奖励制度并存
        三、把西方专利制度纳入制定科技奖励制度的重要依据
        四、科技奖励的对象以人为主
        五、科技奖励与科普并重促进了近代科技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
第三章 民国时期的科技奖励制度
    第一节 民国政府的科技奖励政策
        一、对工艺品和技术发明的奖励
        二、对基础研究的奖励
    第二节 民国研究机构和社团的科技奖励
        一、中央研究院等研究院所的奖励
        二、学术团体所设的科技奖励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边区科技奖励
        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的科技奖励政策和制度
        二、陕甘宁边区的科技奖励活动
        三、激励科技人员的优惠政策和条件
    第四节 民国时期科技奖励的评价
        一、初步形成了政府、研究机构和社会团体相结合的科技奖励体系
        二、以科技创新成就突出的人员为授奖对象
        三、注重奖励应用技术和实用产品
        四、善于学习和借鉴国外科技奖励的先进经验
        五、解放区的科技奖励铺垫了新中国科技奖励发展的基石
第四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科技奖励制度
    第一节 新中国科技奖励的发展
        一、初创阶段(1949年—1966年)
        二、停滞阶段(1966年—1976年)
        三、恢复阶段(1977年—1984年)
        四、快速发展阶段(1985年—1999年)
        五、改革完善阶段(1999年至今)
    第二节 改革后国家科技奖励状况分析
        一、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二、国家自然科学奖
        三、国家技术发明奖
        四、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技合作奖
    第三节 省部级科技奖励分析
        一、省、部级科学技术奖励的现状分析
        二、省、部级科技奖励的特点分析
    第四节 社会力量设立科技奖励分析
        一、社会力量设立科学技术奖的登记和监督管理
        二、社会力量设立科学技术奖的特点和作用分析
        三、关于社会力量设立科学技术奖的几点思考
    第五节 当代中国科技奖励的作用
        一、承认和肯定科技人员在推动科技与社会文明进步中的贡献
        二、发挥了政策和科研的导向作用
        三、高度体现了政府和全社会对科技人才和知识的尊重
        四、加速了获奖项目的转化应用和知识的传播
        五、对遏制学术不端行为和加强学风建设产生了积极作用
第五章 当代中国与外国科技奖励的比较分析
    第一节 20世纪国外科技奖励制度分析
        一、以诺贝尔奖为代表的重大奖项推动了世界科技奖励的发展
        二、国际性组织设立的科技奖励
        三、发达国家的科技奖励
        四、发展中国家的科技奖励
        五、二十世纪全球科技奖励的几点探讨
    第二节 中外科技奖励运行方式的比较分析
        一、获奖候选人的遴选机制比较
        二、评委构成情况的比较
        三、评审方式的分析比较
    第三节 影响科技奖励声望的因素及其比较分析
        一、设奖的时间(历史)对奖励知名度的影响
        二、获奖人的科技贡献对奖励知名度的影响
        三、设奖机构的权威性对科技奖励知名度的影响
        四、奖项名称对科技奖励知名度的影响
        五、奖金强度对奖励知名度的影响
        六、奖励频度和规模对奖励知名度的影响
        七、颁奖规格和层次对奖励知名度的影响
        八、宣传力度对科技奖励知名度的影响
    第四节 科技奖励强度演变的比较分析
        一、英国等国家奖金强度的演变
        二、我国科技奖励强度的演变
    第五节 中国与美国、印度科技奖励比较
        一、美国的科技奖励系统
        二、印度的科技奖励系统
        三、中国与美国、印度科技奖励制度的分析比较
    第六节 国外科技奖励的特点及对中国的启示
        一、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奖励立法和评审工作
        二、重视和扶持学术团体等社会力量设奖
        三、奖励对象以人为主以项目为辅
        四、奖项的设立与时俱进
        五、重视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并重的奖励方式
        六、政府科技奖励遵循"少而精"的原则
    第七节 中国科技奖励制度的前景展望
        一、推动社会力量设立科学技术奖将逐渐成为设奖的主体
        二、逐步从奖励科技项目为主转向以奖励科技人才为主
        三、注重从科技战略的需求来设置科技奖项
        四、科技奖励管理工作步入专业化和职业化轨道
结语
    一、论文的主要贡献
    二、关于对中国科学技术奖励发展的几个阶段的认识
    三、几点结论
附录一 有关科技奖励理论的评述
    第一节 有关科技奖励制度起源说的评述
        一、关于优先权之争与科技奖励制度产生的评述
        二、关于专利制度与对科技奖励制度产生的影响的评述
        三、科技奖励制度对科学研究资助的影响
        四、科技奖励制度起源的交换理论
        五、关于对科技奖励信用循环理论的评述
    第二节 有关科技奖励的心理学评述
        一、西方激励理论的类型
        二、过程型激励理论
        三、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
    第三节 科技奖励其他问题的评述
        一、科技奖励导致的社会分层问题
        二、科技奖励中的"优势积累"——马太效应
附录二 中国科学技术奖励历史沿革
附录三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
后记

(10)由台静农与庄严生平看迁台知识分子(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一、研究现状分析。 二、论文选题说明。 三、论文取材说明。 四、研究思路。 五、附带说明。 第一章
    数点梅花天地心
    (启蒙时代) 第一节
    慕陵师与台先生的家庭。 第二节
    台、庄两位先生的初识。 第三节
    鲁迅的影响。 第四节
    离开北大—不同的职业·相同的兴趣。 第五节
    抗战以前的命运发展。 第二章
    山河破碎风飘絮
    (抗战播迁) 第一节
    国难之初的颠沛流离。 第二节
    艰难岁月。 第三节
    胜利复员。 第三章
    便下襄阳向洛阳
    (台湾光复) 第一节
    台先生来台时从上到下的好关系。 第二节
    光复后的语言与文字。 第三节
    光复后的台湾大学及中文系。 第四节
    台先生来台初期情况。 第五节
    许寿裳辞世让台先生开始面对现实。 第六节
    乔大壮其人。 第四章
    梦中忧患尚如山(两岸分治) 第一节
    离乱年代中流砥柱的傅斯年。 第二节
    故宫文物播迁来台。 第三节
    安定建设的开始。 第四节
    从北沟文物陈列室到士林故宫博物院。 第五节
    记忆上的错误。 第六节
    台先生主政时期的台大中文系。 第七节
    台先生是否遭到政治迫害。 第八节
    官方观点的鲁迅。 第五章
    清江一曲抱村流(文人生活) 第一节
    台先生的文风。 第二节
    酒与人生。 第三节
    台先生的教书与家居生活。 第四节
    慕陵师的教书与家居生活。 第五节
    慕陵师在书法上的成就。 第六节
    台先生在书法上的成就。 第六章
    每依北斗望京华(两岸开放) 第一节
    两岸通信的经过。 第二节
    大陆亲友的讯息。 第三节
    前后去世。 第四节
    回到故土。 第五节
    安贫乐道。 第六节
    中国结台湾情。 结语。 参考书目。 附录:台静农嵇阮论。

四、美国工程院评出20世纪20项最伟大技术成就(论文参考文献)

  • [1]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科学素养”的培育[D]. 杨波.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2]参与与影响:1978年以来美国华人学者与中国高等教育的互动研究[D]. 罗发龙. 暨南大学, 2018(06)
  • [3]工程面临的真正重大挑战——自我认知[J]. 卡尔·米切姆,尹文娟,黄晓伟.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5)
  • [4]华人精英科学家成长过程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D]. 高芳祎. 华东师范大学, 2015(10)
  • [5]杰出科学家的国家认可机制研究[D]. 赵明.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2(01)
  • [6]中国博士后制度发展 ——政策分析的视角[D]. 姚锐. 南京大学, 2011(07)
  • [7]19世纪电磁感应定律发现的历史地位研究[D]. 汪红. 贵州大学, 2009(S1)
  • [8]基于本体的工程学科框架研究[D]. 孔寒冰. 浙江大学, 2009(08)
  • [9]中国科学技术奖励制度研究[D]. 姚昆仑.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07(03)
  • [10]由台静农与庄严生平看迁台知识分子[D]. 车守同. 华东师范大学, 2006(11)

标签:;  ;  ;  ;  ;  

美国工程院20世纪20大科技成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