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英国文学中的两姐妹:穆里尔·斯帕克和爱丽丝·默多克

当代英国文学中的两姐妹:穆里尔·斯帕克和爱丽丝·默多克

一、当代英国文坛两姐妹:缪里尔·斯帕克和艾丽斯·默多克(论文文献综述)

顾盼[1](2021)在《现实的视域与人性的聚焦 ——布克奖获奖小说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布克奖作为英国当代文学发展史上最有影响力的文学奖项,自1969年创立至今,截止到2019年,已走过了51年的历程,并评选出了54部优秀小说。来自于亚洲、非洲、大洋洲、美洲和欧洲的获奖小说,跨越了半个世纪之久的文学审美历程,不论是从个人还是集体的角度来看,都反映了英国动态的、民族性的、世界性的、非单一性的文学形象和文化时刻,而布克奖对大英帝国的传统文化遗产的继承和批判,对全球化资本流通和市场经济的适应和争议,都为其带来了广阔的世界舞台上的迥异却多元的文化形态。从早期大英帝国的殖民扩张、到殖民紧缩、去殖民化和后殖民主义,英国的民族和国家的意识形态的变化是对应着世界历史的发展趋势的,布克奖获奖小说的选择,不仅是英国的审美趣味的选择,也是英国乃至世界文化的历史抉择。本文由七个章节组成。绪论部分首先论述了本选题的研究意义,对布克奖进行了基本介绍,并分析了英国中心论的衰微与文学浪潮的交织,以及帝国变迁中的人性反思;其次回顾和梳理了国内外以布克奖及其获奖小说为研究对象的资料综述;最后提出了本选题的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一章主要论述了布克奖在宏大叙事的历史背景中所采取的运营策略和发展模式。布克奖在英国社会引发的“布克效应”以及一步步成为当代英国文学的重要媒介之一,而大英帝国的历史背景,则奠定了布克奖的帝国主题。第二章至第六章通过分析布克奖获奖小说的类型和主题,来探索布克奖对时代众多焦点的选择和兼顾,其获奖小说表现的英国式的审美意趣、美学价值和艺术精神。其中第二章主要聚焦于后殖民历史重写以及小说中展现的异域文化。布克奖的后殖民小说以1981年萨曼·鲁西迪《午夜之子》的夺冠为元年,吹响了对大英帝国中心式的话语霸权的终结的号角。后殖民文学以完全不同的视角审视了殖民与被殖民的关系问题,曾经被殖民的人民重新获得权力以及民族身份,他们通过取代以往的帝国主义立场而将自己的话语赋予价值,进而恢复自己的声音。后殖民的主题由布克奖推向世界舞台的中心,成为当代英国文学最重要的分支之一。第三章则分析了两次世界大战对人性的摧残,以及个体如何在创伤记忆里对自我与他者、中心与边缘之间的关系进行调整和重塑。在战争这种极端语境下,人类更加渴望文明的修葺和重建。第四章论述了新历史视域下对后现代历史叙事的反思性关注。从“元叙事”到“小叙事”的过渡让公众话语转向个人话语,对帝国历史的戏仿和重构深刻反映了文化和个体身份之间的矛盾与冲突。第五章探讨了布克奖获奖小说中的女性生存和意识图景,女性作为性别概念中的“他者”,在对抗父性制的中心话语的同时,对本体性和自我意识一再重申,从而逐渐获得了对个体存在的证明和回归。第六章分析了在西方资本主义的人性危机和文化矛盾中自我与他者的身份认同困惑,其中的性别、种族、阶级、宗教、家庭社会、伦理道德等身份认同问题都呈现了不同程度上的冲突、分裂和无序状态,自我的意志和人性的价值都需要被放置在“他者”的理论体系中被重新思考和感知。第七章论述了布克奖获奖小说的文化反思问题。布克奖商业和美学理想的结合,声望经济和艺术价值观之间的关系,以及布克奖在文学领域占据重要的一席之地的多方因素。布克奖对人性的洞察、对新历史观和多元叙述的探索,对未来的英语小说具有指导性的价值和文学发展的启发性意义。结语部分则回溯了本文的主要论点,指出了文学文本和国家政治、经济与意识形态在某种程度上形成了一种同步关系。布克奖在推动英国的非殖民化进程中占据着重要的文化领域地位,其在不断变化的国际关系和经济局势中,包容且赞赏的接纳和承认非英国中心地区与国家的文化符号,打开了一个多民族、多种族和多元文化的世界性的注视目光。

何凯悦[2](2019)在《缪里尔·斯帕克“新小说”的空间研究》文中认为缪里尔·斯帕克是一位对英语文学的发展做出过卓越贡献的英国现代作家。在《驾驶席》(1970)和《勿打扰》(1971),斯帕克两部“新小说”中,她以空间为媒介,展现了空间、权力和后现代危机的关系。虽然这两部小说得到了众多评论家的关注,现有关于小说中空间的研究仍存在拓展空间:一方面,大多数评论关注的是两部小说中的时间,对空间关注甚少。另一方面,从空间角度出发的评论,大多是分散在学术专着中的、针对个别空间场景的文本分析,在一定程度上缺乏理论依据和系统性。因此,本研究拟通过异托邦的角度解读小说背后的主题意义,丰富对斯帕克作品的空间研究。除了引言和结语部分,本论文一共分为三个章节。第一章主要聚焦《驾驶席》中北方和南方的社会空间,借助福柯的异托邦理论、列斐伏尔的空间理论、以及詹姆逊的后现代主义空间理论,分析主人公莉兹在这两个异托邦空间的身份建构,探讨斯帕克所揭露的后现代社会中的社会准则和父权制对女性和边缘群体的压迫。第二章重点探讨《勿打扰》中城堡和图书馆这两个异托邦空间。以福柯的异托邦理论为理论支持,本章首先分析了小说中仆人如何通过操纵城堡这一异托邦空间从而占据主人的城堡、权力和地位,并通过种种手段从他们的死亡的惨剧中牟利的现象;其次,第二章还探讨了图书馆这一封闭空间中所发生的性别、暴力和死亡交织的冲突,以及这些事件背后警察、仆人、媒体互相勾结牟利的现象所反映的社会问题,以此思考空间与权力、危机之间的关系。第三章首先分析斯帕克如何在法国“新小说”的影响下,对两部小说空间形式进行创新,其次阐释了她在后现代社会语境下对社会危机和媒体化背后的操纵力的揭露。通过分析这两部“新小说”的空间和空间形式,本研究指出,斯帕克巧妙地运用空间场景和时空并置,刻画了警察、报社和仆人们用权力维护社会准则、操纵媒体,继而压迫女性和边缘群体,并维护自身统治和利益的现象。本论文认为,小说中的空间折射出人们在后现代社会所面对的困境以及身份和社会危机。因此,空间不仅构成了这两部小说的背景和形式,更升华了两部作品在后现代社会语境下的主题意义。

王如菲[3](2014)在《控制与操纵—斯帕克《带着意图徘徊》和《肯辛顿的遥远哭喊》三类人物探析》文中提出穆丽尔·斯帕克是战后英国文坛一位重要的女作家,其作品关注善与恶、秩序与混乱、人性的弱点等一系列问题,以独特的方式表达了作家对生活在现代世界的普通人的关切。斯帕克的写作植根于其天主教信仰,因此也常被评论家们称为天主教作家、讽刺家和道德家。本文选择斯帕克《带着意图徘徊》和《肯辛顿的遥远哭喊》两部作品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人物分析,联系作者的宗教背景及艺术风格,探讨“控制与操纵”这一主题在斯帕克文学创作中的深刻内涵。《徘徊》和《哭喊》是作者晚年两部以第一人称叙述的小说,具有明显的自传性。在斯帕克四十余年的创作生涯中,“勒索”一直是她多部小说中不可或缺的情节,由此分化出勒索者与受害者两类人物。与此同时,小说中往往还存在第三类人,即身兼信徒与艺术家双重角色的主角。三类人物都与“控制与操纵”这一主题密切相关。在这两部作品中,勒索者对他人的操纵昭示了其邪恶的本质,受害者对自己命运的失败控制则象征着人的固有弱点和自由的局限,而艺术家则以信仰为根基,独有控制自我的能力和艺术“操纵”的力量。这种控制与操纵代表着实现自由的可能,以及对信仰和真理的追求。第一章分析了勒索者对他人的邪恶操纵,而这种力量本身是不稳定、不可靠的。斯帕克把勒索者刻画为魔鬼的象征,表现了他们巨大的破坏力。但进一步细究可以发现,作者又在有意削弱邪恶的力量,一方面着意表现勒索者的软弱可笑,无法拥有一贯的控制力,另一方面又强调邪恶往往呈现在平凡的日常生活中。第二章关注几位受害者在控制个人命运时的软弱无力,她们的悲剧象征着人的固有弱点以及人的自由的局限。天主教人性论认为人生而有罪,同时人性内存在各种因素的内在斗争,唯有真正的信仰可以引导人走向善与光明。由于信仰缺失,这几位受害者只能在外部力量与固有缺陷的共同作用下受命运的摆布,对自己因何受难的问题始终盲目无知。第三章探讨艺术家/信徒角色在故事中的关键作用。基于信仰,清醒的觉知使她们能够辨别善恶、对错、真假,从而拥有控制自我的能力,并意识到自由的局限性与可能性并存;艺术的力量则使她们能够通过虚拟的“操纵”,神秘地影响着故事的发展,并获得充分的空间去追求秩序与真理,实现平衡。斯帕克的小说对人性善恶以及人的苦难给予深切关注,而控制与操纵这一命题则集中体现了这些问题的复杂性和普遍性。在斯帕克的文学世界中,有对恶的批判与鄙夷,对人的弱点的反省与剖析,但更重要的是,艺术与信仰能够赋予人最大程度的自由与力量,而追求真理的过程则是永无止境的。

张莹颖[4](2014)在《论缪丽尔·斯帕克的创作特征 ——以《死的警告》等作品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起,整个西方社会由于受到了来自两次世界大战的全面冲击,很多固有的价值观念、道德标准和规范等都开始逐步崩塌,西方人的理想主义和人道主义信念也早已被血淋淋的战争消磨殆尽,整个欧洲社会的人们都感受到了各种不稳定、不确定且无序的生存现实。来自英国的女性小说家——缪丽尔·斯帕克,其作品大都问世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因而作品中常常反映出了战争过后混乱无序的社会现实。她与其他后现代主义作家一同打破了传统小说的叙述模式,解构了传统小说中具有确定性的人物、情节、主题和语言特点的创作手法,抛开了传统宗教的生死观念,在作品中设置了大量的死亡情节。她多变的创作风格赋予了作品以别样的美学意蕴。非线性的叙事结构是斯帕克小说中一道亮眼而又独特的风景线,她在作品中常常呈现给读者一种不连贯、不稳定的故事情节与故事时间,然而看似混乱无序的时间和结构其实是斯帕克的精心设计,反映了生活的本质就是分裂且无序的,而人生存的目的许就在于在混乱的生活中寻找到秩序与意义。除了解构传统的叙事模式,斯帕克的很多作品还体现出了后现代主义文学中的不确定性特征,如结构扑朔迷离,故事前后矛盾,人物行为缺乏说得通的动机等等,不确定性的背后所显现的其实是作品文本的开放性、多元性与相对性特点。此外,斯帕克作品的无限魅力就在于其客观冷静的文字背后常彰显出一种耐人寻味的深刻意义:语言越是冷淡、克制,文字就越有张力,特别是大量设置的死亡情节,总能让读者不自觉的向内思考,反省生命。本文将从斯帕克小说的创作特点出发,从形式批评的角度对作品中的叙事特点、不确定性特征、客观的写作风格及时时处处设置的死亡情节这四方面的内容进行分析,发掘斯帕克的创作特色并解读其创作形式背后所蕴含的美学情韵以及所展现出来的后现代主义文学倾向。

李艳[5](2013)在《《布罗迪小姐的青春》的多元主题分析》文中指出穆里尔·斯帕克(1918--2006)是英国二战后着名的苏格兰女作家、英国文坛着名的“常青树”。被评论家称为天主教作家、讽刺家、超现实主义作家及道德家。她的小说在二战后独树一帜,其作品内容新奇而怪异、情节复杂而离奇、写作方法独特而新颖。英国评论家弗兰克·克默德认为她是“那一代作家中最有魅力的。”我国学术界也有人称其为“英国战后杰出的小说家”。她以敏锐的洞察力、过人的才智和非凡的创作才能,不断尝试文学创作,作品涉猎广泛、题材多样,其代表作《布罗迪小姐的青春》使她的写作事业达到了巅峰,其多元的主题吸引了很多评论家的注意力。该论文将分别对《布罗迪小姐的青春》中的主要人物、故事情节进行深入探讨研究,从而挖掘作家穆里尔·斯帕克的宗教观、政治观以及两性观。首先,论文作者运用加尔文教和罗马天主教相关教义,对小说中的女主人公进行细致的人物形象分析,由此挖掘体现在小说中的宗教主题,同时揭示宗教信仰与人的生存及发展的重要关系,从宗教观分析布罗迪小姐悲剧的原因。同时,论文运用福柯的权力理论揭示隐藏在人物关系中的人际关系网,论述由权力引起的反抗、发现权力与反抗这种永动并存的关系和反抗意义的局限性,本部分从政治观分析布罗迪小姐悲剧的原因。该论文最后从两性关系的角度分析布罗迪小姐悲剧的原因,两性关系是人类存在的永恒主题。该小说展现了女性的内在世界,揭示了女性的复杂的性格、艰难的处境和多变的命运的本来面目;突出了女性在爱情、婚姻问题上觉醒的自我意识,反映其在社会生活、工作事业和人生追求奋斗中的困惑与痛苦。

戴鸿斌[6](2012)在《《驾驶席》的新小说技巧》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驾驶席》是当代着名英国女小说家缪里尔·斯帕克代表作之一,在创作技巧上具有明显的新小说特征:作者借助几近匿名的主人公形象和超然物外的思想情感表现出典型的非个性化叙述倾向;为拒斥故事情节的正常有序发展,她使用了两种别具一格的策略——现在时态叙事、第三人称叙述结合"闪前"。这些特征成其为"用英语创作的最成功的新小说作品"。

王兴刚[7](2011)在《《吉恩·布罗迪小姐的青春》的后现AI写作作特征》文中认为《吉恩·布罗迪小姐的青春》这部小说是斯帕克小说创作的一个高峰,是代表作,但同时也是她创作的一个转折点。斯帕克前期的作品都一直努力书写人的自由意志与神秘力量或上帝力量的对抗,颇具哥特式小说的风格。但《吉恩·布罗迪小姐的青春》似乎不在有浓重的哥特风格,反而后现代主义气息十足。关于这部小说的主题,读者和批评家历来争论不休,其实这正体现了后现代小说的特点。后现代主义理论指出,现代小说具有复杂性,开放性。即不相一致的原因和解释都存在于同一个文本之中,从而使“读者面临意义过于丰富的困境”。意义的不确定性在于有小说提供的多种可能的、不相一致的解释,同时也在于缺少说明一种选择优于其他选择的证据。读者不能合乎逻辑地拥有所有的解释,然而他又不能提供证据在多种选择中确定一个。事实上,斯帕克小说也正是如此。后现代主义强调着深度模式的消失,其特点是文本内容充满了不确定性,碎片化,和开放性等特征。这部小说本身并没有复杂的情节,但使人困惑的却是如何对主人公布罗迪小姐做出正确的判断。她究竟是好人还是坏人?她对学生的影响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这些问题正体现了斯帕克小说中心意义的消解,展现的该文本的开放性。正文共分七个部分。第一部分简要介绍了斯帕克的人生经历和写作生涯,以及中篇小说《吉恩·布罗迪小姐的青春》的内容。第二部分简要介绍了后现代主义的基本理论及其定义,发展过程和主要特征。本章也是本论文的主要理论支撑。第三部分主要分析后现代主义理论的不确定性在《吉恩·布罗迪小姐的青春》中的体现。这一章主要从主题不确定性,人物不确定性和语言不确定性三方面进行讨论。第四部分主要分析后现代主义理论的多元性在《吉恩·布罗迪小姐的青春》中的体现。这一部分主要从后现代主语对于文本互文和存在主义的借鉴方面加以论述。第五部分主要分析后现代主义理论的语言实验和话语游戏在《吉恩·布罗迪小姐的青春》中的体现。第六部分综合上述分析,指出研究斯帕克这部小说的意义。第七部分是结论。

戴鸿斌,杨仁敬[8](2011)在《斯帕克元小说叙事策略解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英国女作家斯帕克在一生的小说创作中经常采用元小说的叙事策略,在结构上采用特殊的"同素内置",突显其元小说的虚构性:小说人物对文本的评价;虚构与现实之间模糊的界限;现实对小说的模仿。其元小说策略还体现在小说跨体裁的特征上:斯帕克在文本中评论小说的创作,总结自己对作家、作品及读者等问题的观点和看法,并在小说中掺杂诗歌、日记、信件等。这一切展现了斯帕克在创作过程中的自我反省和自我意识,使她成为当代英美元小说的奠基者。

刘晓华[9](2010)在《失落与回归:默多克小说中人的本质问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艾丽丝·默多克是20世纪英国着名的女作家。她的创作跨越诗歌、戏剧、小说、哲学,但始终紧紧围绕一个中心问题,那就是在上帝已死的时代,现代西方人如何重新找到本质归属,结束精神流浪。默多克的小说既展示了失去本质后人的挣扎与痛苦,也对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进行了探讨。围绕这一主题,本论文共包含一篇绪论、五章正文和一篇结语。无论是在普通读者中还是在学术研究领域内,艾丽丝·默多克在中国都还是一个相对陌生的名字。因此,绪论将先简单介绍默多克的生平、创作及其思想,然后根据默多克研究综述陈述本论文的选题意义,并对本论文的关键词“本质”进行阐述。论文主体部分共包括五章:第一章为“失家与返家:默多克对人的本质之思”。作为正文的第一章,本章力图在与同时代作家作品的对比分析中辨析出默多克笔下人物的独特性,以对默多克毕生关注的主题进行一个概观。默多克的生存时限几乎横跨整个20世纪,其间各种流派纷纷热闹登台又迅速退场,但默多克从不盲从,一直坚守自己的舞台。对人的本质的关注就是默多克的阿基米德支点,从50年代的处女作到90年代的收山之作,这个主题一以贯之。对信仰宗教的人来说,上帝代表着人的本质归属,将世界与人联系在一起。而到了默多克生活的年代,神已被宣判了死刑,这使人与人联系的纽带断裂,人失去本质的归依,成了一个个毫无联系的独立个体,一种偶然。默多克笔下的人就是失去本质归依的现代西方人的代表。失去本质使得他们成为精神流浪者,忍受着失家的痛苦和彷徨,但是他们从未放弃重新回归本质的努力。而在现实中对物质之家的失去与找回常常成为对他们本质之家的失去与返回的隐喻。第二章为“‘我’是‘非他’:求诸于自身的本质”。神的秩序被破坏了,那么人不得不自己重新建立秩序。有的人试图通过对权力的争夺和对灾难的转移在现实中使自己成为掌握秩序的人来达成这一目的,还有的人试图借助虚构来达成目的,通过在自我叙述中歪曲他人的现实来为自己建立本质,达成自我实现,这在当今是一种更为隐蔽也更为广泛的暴力方式。这两种方式都是本质失落的表现,也都是人妄图为自己和他人创造本质的尝试。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前提,那就是“我”与“他”的对立,即认为。“他”的实现会阻碍、剥夺“我”的实现,其实都体现了当今个人主义的狂妄,最终也都因其固有的悖谬性而无法达到回归本质的目的。第三章为“‘我’是‘他’:寄放于他者的本质”。除了上文所论述的,仅寻求在自身建立本质的狂妄做法之外,还有一些人把寻求本质的努力建立在“我”是“他”的基础上,即把回归本质的方式完全建立在他者那里。这其实反映了人们对传统方式的怀念,就像当初人们把本质归属的方式寄放在上帝那里一样。一种从表面看来更接近于传统的模式是现代的造神运动。出于对本质失落的恐惧和对回归本质的渴望,人们有意地神化并膜拜某个人物,期望他能填补上帝离去的空缺。但是,上帝已经死了,把希望寄托在现代的造神运动上必定是要失望的。最终,人们会发现他们所膜拜的不过是一个假上帝。还有一种更为现实也更为普遍的模式,那就是摹仿身边的人。人们总是从身边的人身上看到自己所欠缺的完满,既心生羡慕又时刻准备攫取,其结果却总是在这种爱恨交织中导致悲剧。这两种模式都是人在上帝死亡之后的无奈选择,但是,上帝已经死去了,这些现代变种都难以成为拯救现代西方人的良方。第四章为“伦理乌托邦:回归本质的道德努力”。默多克的小说不仅展示了本质失落后人的悲剧处境,以及现代西方人试图在自身或他者那里建立本质的努力及其悖谬性,而且也展现了自己对解决这一问题的探索,那就是渗透于其小说和哲学着作中对伦理乌托邦的构想。这个乌托邦既反对唯“我”独尊,也反对将“他”神化,而是希望在降低自我与提升他人的基础上达到一种平衡。这一乌托邦的基础来自默多克对偶然性的认识。她认为,面对充满偶然的社会现实,人们应该放弃恐惧,不要把它简单看作是本质失落后的凌乱无序,而应该正视这个现代性的后果,并在这个基础上寻找获得拯救的方法。人的偶然性就是人的独立性和个体性,这表明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主体,人们之间应该是平等关系,和谐关系,共生关系。因此,应该尊重他人,并在爱的氛围中达成主体之间的对话,这是使人在现代回归本质的道德努力。第五章为“神秘主义诗学:回归本质的艺术努力”。默多克认为艺术与道德在本质上是一样的,她相信艺术的拯救功能,认为艺术也可以带领人回归本质。其独特的神秘主义诗学就传达了这一概念。它是建立在现实主义基础上的神秘主义,是在现实主义叙述的主体上常常加上神秘因素的点缀。它不同于当时盛行的神秘主义中对提升自我的满足,而是恰恰相反,是对自我的降低和对他人的提升。神秘主义诗学是默多克的现实观、语言观、个体观和伦理观的集中体现,最终都指向了回归本质的艺术努力。结语部分对全文内容进行了总结,包括默多克的影响和前景,理解默多克的基本前提,其道德哲学的意义,以及文学与伦理学的结合。

戴鸿斌[10](2009)在《缪里尔·斯帕克的后现代主义小说艺术》文中认为缪里尔·斯帕克(1918-2006)是英国文坛着名的“常青树”,也是当代最重要的作家之一。她既是编辑、剧作家、评论家,又是诗人、小说家。1957年,年届不惑的她才出版了第一部长篇小说《安慰者》(The Comforters)。此后,她文思泉涌、笔耕不辍,以惊人的速度创作了二十多部小说,其中包括脍炙人口的《琼·布罗迪小姐的盛年》(The Prime of Miss Jean Brodie)和《驾驶席》(The Driver’s Seat)。《公众形象》(The Public Image)和《带着意图徘徊》(Loitering with Intent)分别在1969年和1981年获得布克奖提名。虽然最终与该奖项失之交臂,她仍然令人瞩目,获得其他包括大卫·科恩英国文学终身成就奖在内的大奖和各种荣誉称号,并且得到众多评论家的青睐,被戴维·洛奇和弗兰克·克默德等人誉为其同时代作家中最有天赋和最具创新精神。本文作者从后现代主义小说艺术的角度切入,通过分析斯帕克小说中具有特色的互文性、新小说、和元小说技巧的应用,试图得出结论:就小说技巧的角度而言,斯帕克的创作具有明显的后现代主义倾向。论文的选题依据及意义在于:由于对斯帕克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国内对该作家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相关成果甚少。虽然国外对斯帕克的研究较为全面和深入,对其阵营的从属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相当一部分评论家认为她属于后现代主义阵营,但他们仅限于泛泛而言,未能进行令人信服的全面论证。虽然有人论及斯帕克的小说技巧等问题,但也未能从该角度出发,细致地探讨其后现代主义创作倾向。因此,从后现代主义的角度对斯帕克的小说艺术进行探讨,将提供斯帕克研究的新视野,从而加深对其小说的理解。本文作者以具体的小说理论—关于互文性、新小说、及元小说技巧的理论—为指导,从斯帕克小说创作的艺术技巧入手,以文本细读为基础,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对代表其主要创作阶段的三部小说进行了细致深入的系统研究。斯帕克的后现代主义小说艺术以其独到之处展现了无限魅力,在世界小说艺术史上独树一帜。斯帕克的创作颇丰,在小说中使用多种多样的后现代主义小说技巧,但它们具有许多共性。首先,她的小说艺术最大的特色在于,借助各种后现代主义小说技巧,斯帕克增加了小说的趣味性和吸引力。她在刻意革新小说艺术的同时,兼顾读者的品味与喜好,在创作时常常选取激发读者兴趣的题材,使用质朴无华的语言,杜绝玩弄文字游戏,因此,她的小说与其他后现代作家迥然不同,并未显得深奥晦涩或枯燥无味。也正因如此,她的小说常常成为畅销书。其次,她的小说大都体现出作者对小说创作的自觉意识,强调作品的自涉特性,突出作品的虚构本质。最后,她对后现代小说技巧的试验坚持不懈,从第一部小说《安慰者》开始,直至最后一部作品《精修学校》(The Finishing School, 2004),始终致力于小说艺术的试验与创新,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后现代主义小说技巧。本论文包括导言、正文和结论三部分。其中正文分为三章,每章选定一部小说,对其中的一种后现代主义技巧进行深入探讨。研究范围仅限于三部小说和三种技巧,目的在于体现每种技巧的典型性和详细深入地解读相应文本。导言部分首先肯定了斯帕克的成就及其地位,指出她多次荣获大奖,并且享有各种荣誉,在英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占有不容忽视的一席之地;接着提出本论文的研究主题、研究目的、选题意义,认为从后现代主义角度讨论斯帕克小说创作既为研究提供新思路,又开拓了小说阅读与接受的新视野,加深了对小说的理解和把握;随后提出论文研究所借鉴和采用的理论方法—与互文性、新小说和元小说相关的具体小说技巧理论;最后简要介绍论文的框架结构,总结各章主要的思想内容,阐述作者的观点及结论。第一章讨论了斯帕克长篇小说的开山之作—《安慰者》中的互文性技巧。作者首先介绍了关于互文性技巧的小说理论及其在文学创作中的地位和作用,随后详细分析了该技巧在《安慰者》中的运用。该章的基本观点源于互文性理论:作家在创作文本之前必然阅读了大量其他文本;每个文本的产生都出自对其他众多文本的改写和组合。笔者认为,在创作之前,斯帕克详尽阅读过《圣经旧约》中的《约伯记》以及格林的《爱情的结局》,深受启发和影响,从中汲取一些素材及思想,经过思考和加工,使之融入她创作的《安慰者》。因此,两部作品中的主人公经历、小说技巧、内容和情节等在《安慰者》中留下清晰的印迹,从而凸显了它们之间的互文关系。此外,斯帕克还在《安慰者》中戏拟了侦探小说的传统,反映出她改进该文学体裁的意愿和她对小说创作的思考。小说的互文性体现出斯帕克创作的后现代主义倾向。第二章聚焦斯帕克本人的至爱小说—《驾驶座》,讨论该文本中的新小说技巧。笔者先介绍了有关新小说技巧的理论以及新小说代表作家的主要观点,接着论证了新小说技巧在《驾驶座》中的主要体现:强调作者的超然、客观态度以排斥个人情感的参与;在小说中有意瓦解故事结构、中断情节的发展。作者的超然态度体现在各个方面:几乎把小说主角莉丝当作无名氏,对其进行过于客观的非人性化描述;描写公共场所或私人住处时不带任何感情色彩;过分细致、精确地描述人物单调的举止言行等细节;叙事时,用单一乏味的句型,尽量减少句式的变化,以最大程度限制情感的表露。作者超然客观的写作态度有助于读者的阅读,使之摆脱来自外界的感情影响,进行独立思考,通过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做出客观公正的价值判断。小说也因此变成了“可写的”而非“可读的”,从而体现了《驾驶座》的后现代主义特征。在《驾驶座》中,斯帕克为了瓦解故事结构,中断情节发展,主要采用两种手段:首先,与传统小说大都使用一般过去时叙事不一样,她主要采用一般现在时态;其次,她使用了富有创意的时间技巧—预叙”(也有人称之为“闪前”)。一般现在时态的应用有利于作者随时在文中插入一般将来时叙事,“预叙”技巧因此可以得到随心所欲的发挥。斯帕克在小说中大量使用“预叙”技巧,并结合第三人称角度叙事,反映出现代人时间观念的转变,体现了作者有意介入叙事,避免故事呈线性发展。读者未能一如既往、舒适自在地享受阅读,接受完整、连续的故事情节,而是被迫时常中断阅读,以琢磨作者的用意,并会不由自主地关注小说的虚构性。小说的后现代主义特征籍此得到体现。第三章讨论了《带着意图徘徊》的元小说技巧。该小说探讨了写作理论,体现出斯帕克对以往创作的思考,也指导和规范了她日后的创作,因此在她的作品中处于承上启下的地位。本章伊始,笔者解释了元小说的起源、定义及分类,接着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来具体阐述《带着意图徘徊》的元小说特征。结构上,“小说中的小说”和“同素内置”体现了最典型的元小说特征;此外,本应隶属不同文类的叙事成分,在小说中互相交织组合,也体现了元小说结构上的不协调性特征。内容上,斯帕克描述了现实和虚构之间复杂的关系,揭示了小说的虚构性特征。此外,斯帕克还以小说主人公芙蓉为传声筒,发表其对文学创作的评论,提出其关于作家、作品和读者等问题的观点和看法。她高度肯定作家的地位和作用,认为作家在创作中,理应享有特权,可以“编造神话”;他们像上帝一样,在小说中把一切处理得井然有序,在生活中发挥着非同寻常、不可或缺的作用。她指出,作家应该表达真实情感,反映社会现实,并凭其创作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谈到作品时,斯帕克强调小说与诗歌的密切关系,认为小说应具备简洁的风格和凝炼的语言,可以视为连续不断的诗歌。她提出用简约的文字传递复杂的信息。由于长期坚持这一原则,斯帕克的小说大都篇幅短小、言简意赅,却是内涵丰富、蕴意深刻。斯帕克对读者的期望值极高,认为应该着力培养高水平的读者群,提高他们的理解和领悟能力。她觉得,只有如此,小说中的内涵和意义才能得到充分的理解。她指出自己的小说颇具难度,只适合那些精明的、富有洞察力的读者。据此,她在文中大胆创新,并经常借助神话、典故,无形中提升了小说的深度。斯帕克在小说《带着意图徘徊》中时常发表对文学创作的评论,体现了其典型的元小说特征。结论部分简要回顾和总结了各章主要观点以及相关论据,并得出结论:就创作艺术而言,由于在小说中大量使用互文性、新小说及元小说技巧,斯帕克的创作具有明显的后现代主义倾向。随后,笔者指出:虽然斯帕克是个多产作家,创作的小说甚多,其中出现的后现代主义技巧远远不止这些,但这三种技巧最为突出,出现的频率也极高,因此笔者仅限于讨论这三种技巧,这样有助于对其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更好地突出它们的典型性。此外,如果论及更多的小说和技巧,虽然可能会较为全面、客观,但限于论文篇幅,那样将流于空泛肤浅,结果反倒得不偿失,有鉴于此,笔者在论文中仅仅讨论三部小说和三种技巧。

二、当代英国文坛两姐妹:缪里尔·斯帕克和艾丽斯·默多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当代英国文坛两姐妹:缪里尔·斯帕克和艾丽斯·默多克(论文提纲范文)

(1)现实的视域与人性的聚焦 ——布克奖获奖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选题的意义
        (一)何谓布克奖
        (二)英国中心论的衰微和文学浪潮的交织
        (三)帝国变迁中的人性反思
        (四)选题的提出
    二、研究综述
        (一)以布克奖为研究对象的研究综述
        (二)以布克奖获奖小说为研究对象的研究综述
    三、选题的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
第一章 布克奖的设立及其经营模式
    一、二战后的英国文坛与布克奖
    二、布克奖的设立与运营策略
        (一)布克奖的设立
        (二)“布克效应”与运营策略
    三、布克奖的发展模式
        (一)英国出版业的转变
        (二)当代英国文学的媒介
        (三)评选模式的“钟摆运动”
        (四)布克的帝国主题
第二章 异域文化与后殖民历史重写
    一、帝国审视和后殖民意象的重写
    二、英国式的思乡病
    三、轮回与重构
    四、后殖民的话语革命
        (一)异国情调和不可靠的历史叙述
        (二)被打破的二元范式关系
        (三)叙述形式和内容之间的矛盾对立
        (四)多元文化身份的探索
第三章 在人性深处透视战争罪恶
    一、战争扩张与非人世界
    二、苦难的英国记忆
        (一)献祭文化的永续
        (二)与创伤记忆的对话:一个愿景
    三、西方文明的塌陷
        (一)中心与边缘的失衡
        (二)“距离背后的哀伤”
        (三)权力转换的隐喻
        (四)对帝国中心的批判与篡权
    四、帝国建构的精神失落
第四章 新历史视域下的洞察与反思
    一、元叙事的终结
    二、历史的戏仿与浸入
        (一)反讽时代与自觉的文化反思
        (二)“罗曼蒂克”与后现代叙事的平衡
    三、时间和空间的消解与重构
        (一)对后现代历史叙事的反思性关注
        (二)不被定义的小说家
        (三)作者之死
        (四)历史和现实的调解与谈判
        (五)“小叙事”对元叙事的拆除
第五章 女性的生存与意识图景
    一、“他者”的再商榷和布克奖女性文学
        (一)“他者”的性别投射
        (二)女性作家的文学声音
    二、疏离的孤独流亡者
        (一 ) “乌龟”姑娘与流亡者
        (二)自我边缘化
    三、女性主体性的僭越与透视
        (一)“欲望中的暴力”
        (二)“他者”身份的漂移与回归
第六章 在自我与他者中身份认同困惑
    一、西方资本主义的人性危机和文化矛盾
        (一)人性的危机
        (二)文化聚合力的断裂
        (三)布克奖获奖小说中的人性图解
        (四)布克奖获奖小说中的文化话语
    二、裂隙中的自我身份认同
        (一)创伤性崇高下的身份认同重塑
        (二)性别身份中的裂痕与平衡
        (三)种族身份中的错位与和解
        (四)介入他者的叙述方式
    三、美的哀悼
        (一)阶级身份的桎梏
        (二)主体身份的追寻
    四、身份符号的隐匿与错置
        (一)文化身份的分歧与同化
        (二)宗教与信仰息争的可能性
        (三)从“他者”中读取新身份
第七章 布克奖获奖小说的文化反思
    一、布克奖的声望经济
        (一)艺术价值和商业价值是对立且共存的
        (二)声望经济是象征性的文化资本
        (三)英国中心的文学场域
    二、文学领域的资格竞争
    三、语种守望与世界性文学意图之间
    四、小说与语言的权力
        (一)小说的权力和语言的力量
        (二)小说的文化身份
    五、窄意图与宽冲击的当代反思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1969-2019 年布克奖获奖小说名单
附录2:1969-2019 年布克奖入围小说短名单
附录3:1969-2019 年布克奖评委名单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2)缪里尔·斯帕克“新小说”的空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摘要
Abstract
Abbreviations
Introduction
Chapter One Space,Identity and Oppression in The Driver’s Seat
    1.1 The North:Heterotopia of Deviance
    1.2 The South:Heterotopia of Placelessness
Chapter Two Space,Power and Crisis in Not to Disturb
    2.1 The Castle:Heterotopia of Power
    2.2 The Library:Heterotopia of Crisis
Chapter Three Spatial Form and Significance of Spark’s“New Novels”
    3.1 Juxtaposition of Time and Space
    3.2 Space and Social Crises in the Postmodern Society
Conclusion
Bibliography

(3)控制与操纵—斯帕克《带着意图徘徊》和《肯辛顿的遥远哭喊》三类人物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摘要
ABSTRACT
Introduction
Chapter One The Blackmailer:The Evil Manipulation of Others
    I. The Destructiveness of Evil Manipulation
    II. The Limited and Unstable Power of Control
    III. Banality and the Impaired Evil Power
Chapter Two The Victim:The Limited Control over Oneself
    I. The External Forces of Suffering
    II. The Internal Drives of Self-victimization
Chapter Three The Artist,Believer:Self-Control,Fictional Manipulation and the Pursuit of Truth
    I. The Artist's Self-control and Perception
    II. The Artist/Believer's Manipulation and Control in Art
Conclusion
Works Cited

(4)论缪丽尔·斯帕克的创作特征 ——以《死的警告》等作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作家及创作基本状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3 本论文研究视角及方法
2. 非线性的叙事结构
    2.1 错乱的时间
    2.2 分裂的结构
3. 作品内容的不确定性
    3.1 人物形象的不确定
    3.2 小说主题的不确定
    3.3 情节的不确定
    3.4 语言的不确定性
4. 客观的写作风格
    4.1 新闻报道式的视角
    4.2 作品题材——普通人的故事
    4.3 白描的对话风格以及反高潮的处理
5. 时时处处的死亡情节
    5.1 独特的寻死情节
    5.2 消解死亡过程的悲剧感
    5.3 明显的荒诞特点与哲理性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5)《布罗迪小姐的青春》的多元主题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Abstract
摘要
Contents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1.1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Muriel Spark and Her Works
    1.2 Organization of The Thesis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2.1 Studies on Muriel Spark Abroad
    2.2 Studies on Muriel Spark at Home
CHAPTER THREE USURPATION AND CONVERSION—SPARK'SRELIGIOUS TENDENCY
    3.1 Miss Brodie and Her Religious Temperament
        3.1.1 Miss Brodie and Her Predestinarianism
        3.1.2 Miss Brodie's Paradoxical—Catholic Temperament
    3.2 Sandy Strange and Her Catholicism
        3.2.1 The Development of Sandy's Self-Consciousness
        3.2.2 Sandy's Betrayal of Miss Brodie
CHAPTER FOUR POWER AND RESISTANCE—THE RELATIONSHIPBETWEEN MISS BRODIE AND HER ACQUAINTANCES
    4.1 The Power of the Traditional Discipline
        4.1.1 The Main Disciplinary Power from Headmaster
        4.1.2 Ubiquitous Eyes of Disciplinary Power
    4.2 Miss Brodie's Disciplinary Power and Resistance
        4.2.1 Miss Brodie's Domination over the Girls
        4.2.2 Miss Brodie's Domination over Her Colleagues
    4.3 Resistance to Miss Brodie's Discipline Power
        4.3.1 Resistance from the Girls in the Brodie Set
        4.3.2 Resistance from Her Colleagues
CHAPTER FIVE BRODIE'S FAILING LOVE—REFLECTION OF SPARK'SIDEOLOGY OF SEXUAL RELATIONSHIP
    5.1 The Roots of Miss Brodie's Tragedy
    5.2 Love Shift-Miss Brodie's Love Affairs with Two Men
        5.2.1 Miss Brodie's Displaced Love for Mr. Lloyd
        5.2.2 Miss Brodie's Possessive Love for Mr. Lowther
    5.3 Brodie Set's Awareness of Brodie's Illicit Sexual Behavior
        5.3.1 The Germination of Brodie Set's Adolescence
        5.3.2 The Enlightenment of Brodie Set's Self-Consciousness
CHAPTER SIX CONCLUSION
BIBLIOGRAPHY

(6)《驾驶席》的新小说技巧(论文提纲范文)

一、小说的非个性化叙述
二、有序情节的拒斥

(7)《吉恩·布罗迪小姐的青春》的后现AI写作作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CHAPTER Ⅰ INTRODUCTION
    1.1 The Literary Achievements of Muriel Spark
    1.2 The Plot Summary of The Prime of Miss Jean Brodie
    1.3 Thesis Statement
CHAPTER Ⅱ POSTMODERN WRITING FEATURES
    2.1 Definition of Postmodernism
    2.2 The Development of Postmodernism Novels
    2.3 The Main Writing Features of Postmodernism
        2.3.1 Indeterminacy
        2.3.2 Pluralism
        2.3.3 Language experiments and language games
CHAPTER Ⅲ INDETERMINACY EMBODIED IN THE PRIME OF MISS JEAN BRODIE
    3.1 Theme Indeterminacy
        3.1.1 Religious Conversion
        3.1.2 Pursuit of Freedom
    3.2 Character Indeterminacy
        3.2.1 Miss Jean Brodie
        3.2.2 Sandy
    3.3 Language Indeterminacy
CHAPTER Ⅳ PLURALISM EMBODIED IN THE PRIME OF MISS JEAN BRODIE
    4.1 Exploiting Techniques of Intertextuality
        4.1.1 Brodie’s Arbitrary Language and the Warning Phone Calls in Mementto Mori
        4.1.2 Sandy’s Conversion and Caroline’s Conversion in The Comforters
    4.2 Exploiting Techniques of Existential Novel
        4.2.1 Irony of the Black Humor
        4.2.2 Absurdity of the Theatre of the Absurd
CHAPTER Ⅴ THE EXPERIMENT OF LANGUAGE GAMES IN THE PRIME OF MISS JEAN BRODIE
    5.1 Parody of Characters
        5.1.1 Parody of God’s Power
        5.1.2 Parody of Hitler and Mussolini’s Ruling
    5.2 Pastiche of Spark’s Life Experience
        5.2.1 Christiana’s Education
        5.2.2 Spark’s Catholic Conversion
    5.3 Dialogues Full of Arbitrariness and Tricks
        5.3.1 Brodie’s Arbitrary Way of Speaking
        5.3.2 Sandy and Other Girls’Tricky Rebellion
CHAPTER Ⅶ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PRIME OF MISS JEAN BRODIE
    6.1 Depicting the Absurdity and Meaninglessness of the Reality
    6.2 Revealing the Dissimilation and Disorientation of Human
    6.3 Exposing the Disappearance and Vacancy of the Truth
CONCLUSION
NOTES
Bibliography
攻读学位期间完成的学位论文
Acknowledgement

(8)斯帕克元小说叙事策略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一、小说结构的多层次
二、小说虚构性的呈现
三、小说的跨体裁模式
结语

(9)失落与回归:默多克小说中人的本质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初识默多克
    第二节 研究综述及选题意义
    第三节 关于“本质”的叙说
第一章 失家与返家:默多克对人的本质之思
    第一节 与存在主义的对话
    第二节 与愤怒青年的对话
    第三节 从失家到返家——本质的失落与回归
第二章 “我”是“非他”:求诸于自身的本质
    第一节 逃离巫师——自我成神
    第二节 人人都是叙述者
第三章 “我”是“他”:寄放于他者的本质
    第一节 膜拜的冲动——对本质的渴求
    第二节 假上帝——现代神化的失败
    第三节 镜像化自我实现
第四章 伦理乌托邦:回归本质的道德努力
    第一节 默多克的伦理思想概说
    第二节 “我”与“他”——天平的两边
    第三节 降低自我
    第四节 提升他人
    第五节 爱——偶然的对话
第五章 神秘主义诗学:回归本质的艺术努力
    第一节 艺术与道德
    第二节 神秘主义诗学概说
    第三节 神秘主义是现实的本义
    第四节 神秘主义是语言界限的剩余
    第五节 神秘主义是人把握世界的方式
    第六节 神秘主义是一种伦理追求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10)缪里尔·斯帕克的后现代主义小说艺术(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摘要
Abstract
Introduction
Chapter One Intertextuality in The Comforters
    I. An Overview of the Theory of Intertextuality
    II. Relations between The Comforters and the Book of Job
    III. Intertextual Reference to The End of the Affair
    IV. Parody of the Detective Novel
Chapter Two The Art of the Nouveau Roman in The Driver’s Seat
    I. The Nature of the Nouveau Roman and its Relation with Postmodernism
    II The Impersonal Writings of the Fiction
    III. The Rejection of the Sequential Plot
Chapter Three The Craft of Metafiction in Loitering with Intent
    I. Some Issues of Metafiction
    II. The Metafictional Structure of Loitering with Intent
    III. The Exposure of Artificiality
    IV. Discussion about the Criticism of Fiction
Conclusion
Bibliography

四、当代英国文坛两姐妹:缪里尔·斯帕克和艾丽斯·默多克(论文参考文献)

  • [1]现实的视域与人性的聚焦 ——布克奖获奖小说研究[D]. 顾盼.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2]缪里尔·斯帕克“新小说”的空间研究[D]. 何凯悦.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9(09)
  • [3]控制与操纵—斯帕克《带着意图徘徊》和《肯辛顿的遥远哭喊》三类人物探析[D]. 王如菲. 南京大学, 2014(03)
  • [4]论缪丽尔·斯帕克的创作特征 ——以《死的警告》等作品为例[D]. 张莹颖. 四川师范大学, 2014(01)
  • [5]《布罗迪小姐的青春》的多元主题分析[D]. 李艳. 内蒙古大学, 2013(S2)
  • [6]《驾驶席》的新小说技巧[J]. 戴鸿斌.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2(02)
  • [7]《吉恩·布罗迪小姐的青春》的后现AI写作作特征[D]. 王兴刚.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1(07)
  • [8]斯帕克元小说叙事策略解读[J]. 戴鸿斌,杨仁敬. 当代外国文学, 2011(02)
  • [9]失落与回归:默多克小说中人的本质问题[D]. 刘晓华. 南开大学, 2010(07)
  • [10]缪里尔·斯帕克的后现代主义小说艺术[D]. 戴鸿斌.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09(01)

标签:;  ;  ;  ;  ;  

当代英国文学中的两姐妹:穆里尔·斯帕克和爱丽丝·默多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