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静脉尿路造影效果评价

数字静脉尿路造影效果评价

一、数字化静脉尿路造影的效果评价(论文文献综述)

杨桂林,罗仕珍,梁敏群[1](2021)在《改良静脉肾盂造影在泌尿系疾病诊断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文中提出目的:探讨泌尿系统疾病诊断过程中改良静脉肾盂造影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1年4月于我院实施静脉肾盂造影检查的62例患者,随机分组为研究、对照组别,对照组采取传统人工方式注入造影剂,研究组采取改良静脉肾盂造影法,对比两种造影方法的显影效果及显示输尿管全程所用时间差异。结果:研究组3min肾实质密度增加显影达标率、5min肾盂肾盏显影达标率、8min肾盂输尿管结合部位显影达标率、10min输尿管上中下段显影达标率与对照组比较均显着提高(P<0.05);研究组改良静脉肾盂造影方法显示输尿管全程所用时间较对照组显着缩短(P<0.05)。结论:改良静脉肾盂造影的应用有效提高了图像的显影效果,并缩短了全程检查时间,为泌尿系统疾病诊断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路鑫[2](2021)在《排石清对大鼠泌尿系感染性结石防治效果的实验研究》文中认为目的:在临床泌尿外科当中,较为多见的疾病之一便是泌尿系结石,其中感染性结石是泌尿系结石中风险较大的结石类型,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命安全。单纯的手术治疗虽然结石的清除率较高,但术后存在容易复发的风险,而现有的术后预防治疗措施均有着一定的弊端。针对目前的情况,我们基于中医药的理论知识并结合临床特点,组成了此次用于泌尿系感染性结石方剂排石清,在临床一段时间的使用过程中,反馈出了不错的效果。本研究进一步系统评价排石清在防治感染性结石的效果,并初步探索其作用机制,旨在为排石清的临床应用提供一个有力的实验数据支撑和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实验,将60只大鼠按12只一组随机分成5组,分别为:空白组A、对照组B、动物饮用水组C、排石清低剂量组D和排石清高剂量组E。通过手术将带菌异物置入大鼠膀胱内引发感染,复制感染性结石模型,在给予排石清方剂灌胃20天之后,对大鼠进行解剖,留取血液、尿液以及膀胱组织的标本,测量相关生化指标,观察膀胱内壁粘膜形态,并进行结石成分分析,从而评估排石清药物对感染性结石的防治效果,并根据测量指标的变化,对排石清药物的作用机制做出一个初步的推论。结果:五组大鼠尿液中尿隐血的差异具有显着意义(p<0.05),从尿隐血++和+++两项之和的占比率(即尿隐血阳性程度)来看,C组、D组、E组尿隐血阳性程度的降低较B组均具有显着差异(p<0.05),E组尿隐血阳性程度的降低较C组和D组具有显着差异(p<0.05)。五组大鼠尿液中尿白细胞含量的差异具有显着意义(p<0.05),从尿白细胞++和+++两项之和的占比率(即尿白细胞阳性程度)来看,C组、D组尿白细胞阳性程度的降低较B组和C组具有显着差异(p<0.05)。五组大鼠尿液中尿蛋白含量的差异具有显着意义(p<0.05),从尿蛋白+++和++++两项之和的占比率(即尿蛋白阳性程度)来看,C组、D组尿蛋白阳性程度的降低较B组具有显着差异(p<0.05),D组尿蛋白阳性程度的降低较C组具有显着差异(p<0.05)。五组大鼠尿液中尿亚硝酸盐的差异无显着意义(p>0.05),五组大鼠尿液中尿PH值的差异具有显着意义(p<0.05),C组、D组、E组尿PH值的差异较B组无显着意义(p>0.05)。五组大鼠尿液中尿比重的差异具有显着的意义(p<0.05),D组尿比重的降低较B组和C组具有显着差异(p<0.05),E组尿比重的升高较B组和C组具有显着差异(p<0.05)。五组大鼠尿液中Mg离子浓度的差异具有显着意义(p<0.05),C组、D组、E组尿Mg离子浓度的差异较B组无显着意义(p>0.05)。五组大鼠尿液中Ca离子浓度的差异具有显着意义(p<0.05),C组、D组尿Ca离子浓度的降低较B组具有显着差异(p<0.05)。五组大鼠尿液中P离子浓度的差异具有显着意义(p<0.05),E组尿P离子浓度的升高较B组、C组、D组具有显着差异(p<0.05)。五组大鼠血清Ca离子浓度的差异具有显着意义(p<0.05),C组、D组、E组血清Ca离子浓度的降低较B组具有显着差异(p<0.05),D组血清Ca离子浓度的降低较C组具有显着差异(p<0.05)。五组大鼠血清Mg离子浓度的差异具有显着意义(p<0.05),C组、D组、E组血清Mg离子浓度的差异较B组无显着意义(p>0.05)。五组大鼠血清P离子浓度的差异具有显着意义(p<0.05),D组血清P离子浓度的降低较B组具有显着差异(p<0.05)。五组大鼠血清二氧化碳含量的差异具有显着意义(p<0.05),C组、D组血清二氧化碳含量的降低较B组具有显着差异(p<0.05)。结论:1.排石清方剂的治疗可以降低大鼠尿隐血和尿白细胞的阳性程度,进而降低大鼠泌尿系感染的程度。2.排石清方剂的治疗亦可降低尿液中钙离子的浓度、血清中钙离子、磷离子浓度和血清二氧化碳的含量,进而降低大鼠感染性结石的发生概率。3.低剂量排石清方剂治疗还可降低大鼠尿蛋白阳性程度,一定程度上减少肾脏的损伤。

王伟伟[3](2020)在《腹腔镜结合计算机辅助手术系统在儿童重复肾精准治疗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 探讨腹腔镜结合计算机辅助手术系统(Hisense computer-assisted surgery,Hisense CAS)在儿童重复肾输尿管畸形精准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和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0月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等四家医院行腹腔镜下重复肾输尿管切除术的52例(55侧)患儿临床资料,所有患儿术前均行泌尿系统超声、泌尿系统增强计算机断层尿路造影(computed tomographic urography,CTU)等检查。其中在CTU检查基础上行Hisense CAS三维重建的30例(31侧)患儿作为实验组,未行三维重建的22例(24侧)患儿作为对照组。所有患儿均行腹腔镜下重复肾输尿管切除术,收集比较两组病例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正确识别重复肾变异血管情况、是否放置腹腔引流管、术后住院时间与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相关数据资料。结果1.52例患儿中51例行腹腔镜下半肾输尿管切除术,1例中转开放。双侧重复肾患儿分次手术治疗。术中探查及术后病理均提示重复肾输尿管畸形。所有患儿术后规律随访(5~24)个月。2.根据是否行Hisense CAS三维重建分为两组:对照组22例(24侧手术)患儿,实验组30例(31侧手术),男性患儿20例,女32例,平均年龄(6.14±2.09)月。左侧重复肾共31例,右侧15例,双侧3例。其中1例为下肾重复肾,余均为上肾型重肾。52例重复肾患儿均合并肾积水、巨输尿管;同时合并膀胱输尿管返流13例;合并输尿管末端囊肿19例。对照组与实验组患儿在性别、年龄、测别、伴随症状及手术适应证等一般资料之间存在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实验组CAS三维重建图像准确提供重复肾大小、位置、毗邻关系及重复肾血管变异走行等信息,与术中探查情况相符。实验组患儿平均手术时间(107.94±12.12)min,术中估计出血量(6.59±3.69)mL;对照组平均手术时间(122.33±14.12)min,术中估计出血量(12.38±5.46)mL,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66、4.811,P<0.05)。实验组初次识别上肾变异血管准确率96.77%(30/31);对照组准确率66.67%(16/24),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术后平均住院时间(6.13±1.61)d,留置血浆引流管病例17侧;对照组术后住院时间(6.54±1.84)d;留置血浆引流20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3.33%(4/30);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40.91%(9/22),结果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通过Hisense CAS三维重建对重复肾输尿管畸形进行诊断性分析、手术规划及术中实时导航,实现腹腔镜下重复肾输尿管的精准切除,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许林木[4](2019)在《平床改造数字化摄影改良压迫法在静脉肾盂造影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平床改造数字化摄影(DR)改良压迫法在静脉肾盂造影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玉山县中医院收治的疑似泌尿系统疾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行静脉肾盂造影(IVP)检查,然后通过平床改造DR改良压迫法行IVP检查,比较两种方法成像质量及诊断准确率。结果平床改造DR改良压迫法IVP检查成像清晰率显着优于传统IV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平床改造DR改良压迫法IVP检查诊断准确率高于传统IV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平床改造DR改良压迫法能够显着提高IVP成像质量以及准确率。

陈圣文,陈章,杨娇君,李良荣,华优发,谢寅林,吕鹏[5](2019)在《应用泌尿系解剖位置的特殊性动态观察静脉尿路造影肾积水病人与CT检查的比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临床应用泌尿系解剖的特点评价多体位摄片方式对静脉尿路造影中肾积水患者的检查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10月期间的96例疑诊为肾积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先进行静脉尿路造影,并采用平卧位、头低足高位、半立位、俯卧位、侧位、斜侧位等多体位X线摄影,后进行常规CT检查。总结分析多体位静脉尿路造影对于提高肾积水诊断率的作用。结果 CT检查肾积水的检出率、漏诊率、误诊率分别为68.8%,6.3%,25.0%,静脉尿路造影分别为90.7%,3.1%,6.3%,2组检出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静脉尿路造影对肾积水的原因和梗阻部位检出率高于CT(P<0.05)。结论多体位X线摄影对于提高肾积水诊断率有着理想的临床效果,优于CT检查,诊断更准切,费用低,值得推广。

李大刚[6](2019)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下犬五种尿路造影方法的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影像学检查在小动物泌尿系统疾病诊断中占有重要地位,而CT尿路造影术因其图像具有优良的高分辨率和较高的诊断效能已逐渐应用于小动物临床,但对于CT尿路造影方法的研究却鲜有报道。故本文对传统快注法、腹部加压快注法、小剂量呋塞米对比剂快注法、小剂量呋塞米分次团注对比剂快注法和低张力免压对比剂快注法在犬CT尿路造影中的应用进行了比较。选取4只12月龄中华田园犬,公母各半,健康无病史,分别进行五种方法的CT尿路造影。试验过程中均采用丙泊酚诱导,异氟烷维持麻醉,碘海醇造影,操作16排CT在30 s肾皮质期、1 min肾髓质期、5 min肾脏排泄早期、10 min肾脏排泄中期和20 min肾脏排泄晚期进行扫描。所得图像经Linux系统软件后处理,均采用多平面重组法、最大密度投影、容积再现法和曲面重组法成像模式,对试验犬泌尿系统各组织结构各时间段显影密度进行同组间对比分析,同时对肾脏排泄期进行泌尿系统解剖学结构显示质量、输尿管连续性、管腔CT值和输尿管管腔最大径进行对比分析,借此对比五种方法应用在犬CT尿路造影中的优劣。并在整个试验的前期、中期和后期进行血压脉搏、全血细胞计数和肝肾生化指标的测定与对比。试验结果如下:(1)试验所使用的碘海醇对试验犬血压脉搏、全血细胞计数和肝肾生化指标无影响(P>0.05)。(2)肾皮质和肾髓质最佳显影密度在5 min肾脏排泄早期;肾盏、肾盂、输尿管最佳显影密度在10 min肾脏排泄中期;膀胱最佳显影密度在肾脏排泄晚期20 min。(3)在泌尿系统解剖学结构显示质量方面:小剂量呋塞米对比剂快注法和小剂量呋塞米分次团注对比剂快注法在整个肾脏排泄期都无显着差异(P>0.05);在整个肾脏排泄期都优于传统快注法、腹部加压快注法和低张力免压对比剂快注法,存在显着差异(P<0.05);传统快注法、腹部加压快注法和低张力免压对比剂快注法之间无显着差异(P>0.05)。(4)在输尿管连续性方面:小剂量呋塞米对比剂快注法和小剂量呋塞米分次团注对比剂快注法在整个肾脏排泄期都无显着差异(P>0.05);在整个肾脏排泄期都优于传统快注法和低张力免压对比剂快注法,存在显着差异(P<0.05);在5 min肾脏排泄早期和20 min肾脏排泄晚期都优于腹部加压快注法,存在显着差异(P<0.05)。腹部加压快注法在10 min肾脏排泄中期解开腹压带,与小剂量呋塞米对比剂快注法和小剂量呋塞米分次团注对比剂快注法无显着差异(P>0.05);优于传统快注法和低张力免压对比剂快注法,存在显着差异(P<0.05)。传统快注法和低张力免压对比剂快注法在整个肾脏排泄期都无显着差异(P>0.05);在5 min肾脏排泄早期和20 min肾脏排泄晚期与腹部加压快注法无显着差异(P>0.05)。(5)在10 min肾脏排泄中期管腔CT值方面:在肾盂和输尿管上段,小剂量呋塞米对比剂快注法和小剂量呋塞米分次团注对比剂快注法无显着差异(P>0.05);明显低于传统快注法、腹部加压快注法和低张力免压对比剂快注法,存在显着差异(P<0.05);传统快注法、腹部加压快注法和低张力免压对比剂快注法无显着差异(P>0.05)。在输尿管中段,腹部加压快注法高于小剂量呋塞米对比剂快注法和小剂量呋塞米分次团注对比剂快注法,存在显着差异(P<0.05),与传统快注法和低张力免压对比剂快注法无显着差异(P>0.05);传统快注法、小剂量呋塞米对比剂快注法、小剂量呋塞米分次团注对比剂快注法和和低张力免压对比剂快注法无显着差异(P>0.05)。在输尿管下段,传统快注法、腹部加压快注法、小剂量呋塞米对比剂快注法、小剂量呋塞米分次团注对比剂快注法和和低张力免压对比剂快注法无显着差异(P>0.05)。(6)在10 min肾脏排泄中期输尿管管腔最大径方面:在输尿管全段,传统快注法、腹部加压快注法、小剂量呋塞米对比剂快注法、小剂量呋塞米分次团注对比剂快注法和和低张力免压对比剂快注法都无显着差异(P>0.05)。综合分析以上试验结论,小剂量呋塞米应用于犬CTU中,造影剂浓度被稀释,使图像更加清晰,组织结构显示质量更优,并能使输尿管全程充盈,输尿管连续性佳,便于对犬泌尿系统的观察。小剂量呋塞米对比剂快注法和小剂量呋塞米分次团注对比剂快注法两种方法在犬CTU图像的显示质量和泌尿系统连续性等方面皆无显着差异,且都优于传统快注法、腹部加压快注法和低张力免压对比剂快注法,故两种方法都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武利兵[7](2019)在《肾结石解剖学病因三维数字化测量、虚拟手术设计及临床应用》文中指出目的对30个正常人和肾结石患者采集肾脏CT的扫描数据,通过图像分割和融合来重建肾脏的三维立体模型;测量与肾结石病因的相关解剖结构数据,比较和分析正常人与肾结石患者之间这些数据的差异,以期为肾结石的病因提供基础数据参考。然后,在重建的肾结石患者的数字化三维模型上进行经皮肾镜碎石术(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PCNL)虚拟手术,比较虚拟手术与这些患者在实际手术的穿刺路径、穿刺点、穿刺深度和通道选择等指标的差异。同时比较经术前虚拟手术规划和模拟的PCNL手术与未经PCNL虚拟手术规划模拟的常规PCNL手术在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手术效果、并发症和术后出血等指标方面的差异,从而为提高PCNL的手术效果,减少并发症提供新的思路。材料与方法随机选取肾结石患者和正常人各30例,分别作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选取的是2017年12月到2019年2月在北京房山区良乡医院就诊的肾结石患者,对照组是同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的正常人。两组患者采集肾脏CT的扫描数据后,通过图像分割和融合来重建肾脏的三维立体模型;测量与肾结石病因的相关解剖结构数据(肾脏长度、肾脏宽度、肾窦长径、肾窦宽径、肾盂与输尿管连接处直径、肾上缘至棘突纵线距离、肾下缘至棘突纵线距离、肾门至棘突纵线距离),比较和分析两组研究对象之间这些数据的差异。根据三维数字化测量结果和重建的三维模型,对肾结石的患者采用PCNL仿真手术器械进行穿刺路径、穿刺点、穿刺深度、通道选择等的手术规划和设计,并通过虚拟仿真手术操作模拟来熟悉患者的肾内结构及其与毗邻脏器之间的关系,虚拟手术操作包括留置导管、建立通道、碎石过程和留置造瘘管等,虚拟手术后进行真实的PCNL手术;记录虚拟手术与实际手术时穿刺部位、穿刺通道、穿刺深度,来比较虚拟手术与实际手术的符合度。此组经虚拟手术后行PCNL手术的肾结石患者,为A组。查询同期因肾结石在我院住院治疗未经虚拟手术的常规PCNL手术患者为B组。比较A、B两组患者在真实PCNL手术中的差异(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总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所有研究对象的肾脏螺旋CT扫描是在空腹时进行,扫描体位为平卧位,扫描时期为平扫期、动脉期、静脉期和肾盂排泄期共四个时相。将所获取的四个时相的CT图像数据导入三维图像处理和编辑软件(MIMICS16.0)来产生3D图像,并通过编辑、图像分割、三维重建来形成肾结石的三维图像模型。图像分割技术主要采用的是阈值分割法和区域生长法等,图像分割和三维重建均由软件进行自动处理,但为了使图像数据更为准确,贴近真实,还需要进行人工校对。三维图像的质量评估和控制则由两名经验丰富的泌尿外科专业医师进行评估,根据评估标准来判断重建的三维模型的有效性。虚拟仿真手术则是由3D Studio Max软件和FreeForm Modeling Plus(3D触觉式设计系统)来共同完成的。重建的三维模型可以被放大和缩小,还可以通过旋转来观察肾脏三维空间的位置和大小,透明化可以观察肾脏内部结构。研究过程中获取的数据在统计软件SPSS20.0中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双侧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肾结石患者与正常人的肾在肾脏长度、肾脏宽度、肾窦长径、肾窦宽径、肾盂与输尿管连接处直径、肾上缘至棘突纵线距离、肾下缘至棘突纵线距离、肾门至棘突纵线距离方面的三维数字化测量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肾结石患者肾脏解剖学多参数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肾结石患者的肾脏长度、肾脏宽度、肾窦长径、肾窦宽径、肾盂与输尿管连接处直径、肾上缘至棘突纵线距离、肾下缘至棘突纵线距离、肾门至棘突纵线距离等与肾结石的形成无明显相关性(P>0.05)。3、共采集了30套肾结石患者四个时相的64层CT图像,建立了30例患者的肾结石三维模型,其中有效完整的模型共29例,有效性96.7%。重建的肾脏三维模型具有很好的可视性,肾脏轮廓及其与毗邻器官的关系清晰可见,模型评分较高,肾动脉的主干及其分支和肾静脉主干及回流属支均清晰可见。透明化处理后,结石形态、数目、大小一目了然,集合系统的扩张程度也清晰可见。4、虚拟仿真手术穿刺部位16例选在肾上极,13例选在肾中极;26例通道位置选在11肋间,3例通道位置选在12肋下,平均穿刺深度为(6.51±0.94)厘米。5、虚拟仿真手术有16例穿刺入路选择在上盏,13例选在中盏;26例穿刺点选在第11肋间,3例选在第12肋下;29例通道选择均为单通道;而实际手术中17例选在上盏,12例选在中盏;26例穿刺点选在第11肋间,3例选在第12肋下;28例通道选择为单通道,1例为双通道。虚拟仿真手术与实际手术的穿刺路径、穿刺点、穿刺通道符合度分别为96.6%(28/29)、100%(29/29)和96.6%(28/29),且虚拟仿真手术中平均穿刺深度为(6.51±0.94)厘米,实际手术中的平均穿刺深度为(7.05±0.83)厘米,虚拟手术与实际手术的穿刺路径、穿刺点、穿刺通道和穿刺深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经虚拟仿真手术方案设计与模拟的PCNL手术组(A组)的平均手术时间为(75.13±25.69)分钟,平均住院时间为(14.30±5.27)天,平均出血量为(40.67±59.38)毫升,术后住院时间为(7.20±1.75)天,术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为0%;而常规PCNL手术组(B组)的平均手术时间为(83.95±60.14)分钟,平均住院时间为(16.54±6.13)天,平均出血量为(104.27±51.48)毫升,术后住院时间为(9.15±2.24)天,术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为6.9%;两组的住院时间、平均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平均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肾结石患者的肾脏长度、肾脏宽度、肾窦长径、肾窦宽径、肾盂与输尿管连接处直径、肾上缘至棘突纵线距离、肾下缘至棘突纵线距离、肾门至棘突纵线距离等对肾结石的形成无明显相关性。2、肾结石虚拟手术与实际手术具有较好的符合度,术前通过重建的肾结石三维模型进行虚拟手术设计规划和模拟,有助于减少PCNL手术的出血量,减少术后住院时间和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巨积辉[8](2019)在《足部瓦合皮瓣修复拇手指皮肤脱套伤的数字化设计与临床应用》文中研究说明拇手指皮肤脱套伤,多因为脱套的皮肤缺损或毁损,很难通过吻合血管的方法进行原位再植术,根据手术的复杂、难易程度,其治疗大致分为残端修整、再植、皮瓣修复、再造四个时期。要完全恢复伤指的外形和功能又要尽量减少供区的损伤的确非常困难,目前患者对于修复后的外形和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选用甲瓣或第二趾甲皮瓣仍是修复效果最为理想的方法,如果不考虑对供区损伤导致的不足,其方案可以说达到了以假乱真的修复水平,也最大程度的体现了精细的显微外科技术水平。但是由于切取甲瓣或第二趾甲皮瓣造成足趾个数的缺失,加重了供区的损伤,逐步成为临床上面临的难题。为了减少供区的损伤问题,我们将脱套伤的拇指或手指分为两个部分来进行修复,提出分区修复的概念,即将拇手指的创面分为背侧和掌侧两个区域分别进行修复。针对拇指皮肤脱套伤,背侧采用趾背侧甲皮瓣来修复,除了达到覆盖创面的目的以外,更重要的是重建指甲;掌侧采用同足或对侧足的第二趾胫侧皮瓣或足背皮瓣来修复,重点是重建脱套指的指腹及恢复精细的感觉功能。针对手指皮肤脱套伤,背侧采用第二趾背侧甲皮瓣来修复,覆盖创面和重建指甲;掌侧采用同足或对侧足的趾腓侧皮瓣来修复,重点是重建指腹、恢复精细的感觉功能。我们于2012年开始临床上应用分区修复拇手指皮肤脱套伤的方法,开展了多种足部瓦合皮瓣修复的术式,获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应用足部瓦合皮瓣修复拇手指皮肤脱套伤,在保留甲瓣和第二趾甲皮瓣可以恢复伤指完美外形的基础上,避免了供区足趾个数缺失的问题,获得了精细的显微外科修复,代表了该领域的最新进展。但是在临床应用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对于脱套伤伤情的判断及手术方案的设计主要依赖于医生的临床经验,要确定缺损的面积、几何形状以及术中的组织瓣的设计,单靠术者的经验或者简单的一些测量工具,不能做到精确的术前设计,有时在手术中间已经切开供区皮肤时发现血管变异,被迫改变手术方案,造成了新的损伤、增加了手术时间和手术难度。临床迫切的需要能够显示术前伤情、供区血管结构、术中可视化的设计等三维图像系统,改变传统的临床医生培训模式,为术者提供精确的术前设计、手术过程的虚拟仿真,并在实际皮瓣切取过程中进行指导,同时针对不同的脱套伤情,建立三维的伤情数字化显示,做到精准化的手术设计、达到减轻供区损伤的目的。本研究结合了临床影像学技术、计算机医学技术、解剖学、皮瓣外科学、显微外科学技术,进行多学科、跨学科的交叉研究;利用三维扫描技术、数字化图像处理技术建立拇手指皮肤脱套伤的三维数字化模型,并进行分区重建,精确测量需要的组织量及几何形状;利用3D-DSA动脉造影技术明确足部供区组织瓣的血供类型、是否存在变异等,为精确的手术设计切取提供依据;并在临床上开展数字化设计的足部瓦合皮瓣修复拇手指皮肤脱套伤的研究。本研究内容分为以下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研究拇手指皮肤脱套伤数字化重建:探讨利用CT扫描图像数据采集,Arigin 3D Pro,Materialise Magics软件制作拇手指皮肤脱套伤数字化设计的可行性;利用三维重建的拇手指皮肤脱套伤模型,采用分区修复的理念将脱套指的皮肤重建为掌侧、背侧两部分,为精准设计足部瓦合皮瓣修复该类损伤提供可视化的前提。选取一侧新鲜上肢标本,行CT扫描结合软件完成未损伤的手部数字化重建。制作拇指掌指关节平面,示指远指间关节平面,中指近指间关节平面,环指掌指关节平面皮肤脱套伤模型。CT扫描脱套伤模型,数据以DICOM格式储存,采用医学影像软件Arigin 3D Pro,对脱套手指及脱套皮肤三维重建,分别获得拇手指皮肤脱套伤及脱套皮肤的数字化重建,将其切割为掌侧、背侧两个部分,测量所需要的皮肤面积及形状。将实际脱套皮肤的数据与软件制作模型的数据导入GraphPad Prims 7进行统计学分析,比照重建数据的准确性。并对三维拇手指皮肤脱套伤模型,进行虚拟仿真手术的皮瓣设计。结果显示,成功构建了 1-4指皮肤脱套伤数字化伤情,获得了清晰、立体的皮肤脱套伤结构及可视化的三维图像模型,脱套伤平面定位准确,和正常皮肤分界清楚,能够有效地显示肌腱及指骨的解剖结构。利用三维测量软件可以测量、分割修复拇手指皮肤脱套伤模型所需要的掌侧及背侧皮肤的面积和形状,尤其是对脱套皮肤可以进行三维条件下的测量、切割,为脱套皮肤的分区设计确定提供可视化的前提。获得脱套皮肤的实际数据及数字化设计的具体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皮尔森相关系数分析结果提示软件制作模型的各项数据与实际脱套皮肤的数据具有显着相关性。第二部分研究足部瓦合皮瓣修复拇手指皮肤脱套伤的数字化设计:探讨应用3D-DSA造影技术、重建软件对足部血管进行三维重建,采用Philips DICOM Viewer6.0图像浏览器软件数字化设计足部瓦合皮瓣组合修复拇手指皮肤脱套伤的可行性;应用重建的瓦合皮瓣血管数字化模型,结合第一部分已经完成的拇手指皮肤脱套伤情模型,术前模拟仿真手术设计、切取,为精准切取足部瓦合皮瓣修复拇手指皮肤脱套伤提供可视化的三维图像。选取3侧新鲜成人尸体下肢标本,采用3D-DSA造影,数据导入Philips DICOM Viewer6.0图像浏览软件,构建足部血管三维图像。结合前期完成的拇手指皮肤脱套伤数字化伤情,根据构建的血管信息分别设计趾背侧甲皮瓣瓦合第二趾胫侧皮瓣、第二趾背侧甲皮瓣瓦合趾腓侧皮瓣、趾背侧甲皮瓣瓦合足背动脉皮瓣三类方法,数字化设计修复拇手指皮肤脱套伤,虚拟仿真操作,并模拟手术过程。结果显示,成功获取到足部动脉、静脉血管相关数据及3D图像,获得了清晰的立体的足部血管结构及可视化的、可以360°旋转的图像,准确的构建出本研究所需要的足背动脉、第一跖背动脉、趾固有动脉及其主要分支的走行、口径、形态分布等,尤其是可以直观的观察到血管的变异情况,为临床上应用瓦合皮瓣提供了精准的术前设计依据。基于DSA造影与设备自带的Philips DICOM Viewer6.0图像浏览器软件数字化设计重建的瓦合皮瓣,可以根据足部血管的信息进行各种形式的自由组合设计,修复拇手指皮肤脱套伤的数字化模型,并可以术前模拟切取,对临床精确手术设计及切取提供便利。第三部分研究数字化设计的足部瓦合皮瓣修复拇手指皮肤脱套伤临床应用:对于8例拇手指皮肤脱套伤的患者,术前采用CT扫描三维重建脱套伤数字化设计并通过三维软件进行缺损皮肤掌侧、背侧分割,测量所需要的掌背侧皮肤覆盖面积,下肢3D-DSA造影,所得数据传入Philips DICOM Viewer6.0图像浏览软件三维重建足部动脉及其分支的走行分布,根据血管信息设计趾背侧甲皮瓣与第二趾胫侧皮瓣或足背皮瓣瓦合来修复拇指,设计同足或双足第二趾背侧甲皮瓣瓦合第二趾胫侧皮瓣或趾腓侧皮瓣修复手指,并在数字化模型上模拟手术过程。结果显示,8例患者均通过CT扫描重建了拇指、手指皮肤脱套伤数字化伤情,应用三维软件对缺损皮肤掌侧、背侧进行分割、测量。8例均行下肢3D-DSA造影,并采用Philips DICOM Viewer6.0图像浏览软件重建了足部动脉的走行分布,根据血管信息分别设计了趾背侧甲皮瓣瓦合第二趾胫侧皮瓣或足背皮瓣修复拇指、同足或双足第二趾背侧甲皮瓣瓦合第二趾胫侧皮瓣或趾腓侧皮瓣修复手指的方法,并通过三维软件进行手术模拟,术中设计切取瓦合皮瓣与术前设计完全一致。8例均得到精准的瓦合皮瓣修复,皮瓣均顺利成活,足部供区植皮均完全成活,1例供区行游离腹壁浅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者,皮瓣远端出现部分坏死。随访4~17个月,修复后的拇手指指甲生长良好,感觉恢复S2~S3+,外形逼真,按照中华医学会拇手指再造功能评价标准评定,均属优。足部供区植皮满意,1例轻度色素沉着,其余无色素沉着,无明显的瘢痕挛缩及破溃现象,不影响患者行走。通过以上研究,成功构建了拇手指皮肤脱套伤数字化伤情,能够清晰、动态、立体的显示脱套伤的结构特点。利用三维测量软件可以测量、切割拇手指皮肤脱套伤数字化设计所需要的掌侧及背侧皮肤的面积和形状,简单、快捷、直观的进行分区皮瓣设计,并且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自由组合设计,为临床上设计足部瓦合皮瓣修复拇手指皮肤脱套伤提供了直观的、立体的、数字化的前提,尤其是对修复脱套伤所需要的皮肤可以进行三维条件下的测量、切割、外形的构建,使手术设计更加直观、充分。基于3D-DSA造影技术与Philips DICOM Viewer6.0图像浏览器软件相结合可准确、有效地构建足部血管的数字化设计,整个的构建过程能准确的显示出足部的血管分型、口径、形态学分布及变异情况。可以满足临床上分区修复拇手指皮肤脱套伤的设计需要,可以使术者在术前即能轻松获取所需皮瓣的面积与形状、足部血管的信息,有助于术前规划,使手术设计更加精准化。临床上采用CT扫描重建伤情数字化设计,供区足部3D-DSA造影三维可视化重建足部血管,设计了多种瓦合皮瓣修复拇手指皮肤脱套伤的术式,可以在术前明确足部血管信息、模拟手术操作以及精准的显微外科修复,最大程度的减少供区的损伤,获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

武利兵,李筱贺,李志军[9](2019)在《泌尿系统结石数字化三维重建及测量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泌尿系结石是泌尿系统的常见病与多发病。螺旋CT是临床常用的检查方法之一。泌尿系统解剖结构复杂,病变范围广,二维检查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三维重建技术通过对普通CT扫描图像进行多层面重建、最大密度投影、表面阴影遮盖、容积再现技术、曲面重建和虚拟内镜技术处理后,能重建薄层,更立体、直观地呈现泌尿系统的解剖结构,从多角度显示结石病变部位、形态、大小及其立体空间位置关系,且借助三维重建技术为数字化仿真虚拟手术提供了可能,对泌尿系结石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就三维重建及仿真手术进行总结分析,总结其不足,为临床个性精确手术提供参考。

赵浩,刘凤军,张玉玲,史新怀,朱晓娟[10](2019)在《低张法和腹部加压法对猫排泄性尿路造影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为了提升猫泌尿系统造影技术并提供相关疾病诊断方法,采用低张法和腹部加压法,分别以420 mg/kg、720 mg/kg、1 020 mg/kg剂量的碘海醇为造影剂,进行静脉注射,对猫排泄性尿路造影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显示:在低张组,肾盂和输尿管在造影剂注射后180~300 s显影最佳;在腹部加压组,肾盂和输尿管在造影剂注射后300~600 s显影最佳。在低张组,造影图像质量随碘海醇剂量的增加而增加(1 020 mg/kg>720 mg/kg> 420 mg/kg),而在腹部加压组,随碘海醇使用剂量增加,造影图像质量变化不明显,低剂量碘海醇(420 mg/kg)就能够达到诊断要求。腹部加压法优于低张法,可以用于猫泌尿系统的相关研究及临床诊断。

二、数字化静脉尿路造影的效果评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数字化静脉尿路造影的效果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改良静脉肾盂造影在泌尿系疾病诊断过程中的应用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两种静脉肾盂造影方法泌尿系统显影达标情况比较
    2.2 两种静脉肾盂造影方法泌尿系统显影达标情况比较
3 讨论

(2)排石清对大鼠泌尿系感染性结石防治效果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理论研究
    1.泌尿系结石的概述及流行病学
    2.泌尿系结石的分类
        2.1 按病因分类
        2.2 按晶体成分分类
        2.3 按部位分类
        2.4 按x线是否显影分类
    3.泌尿系结石的诱因和危险因素
        3.1 代谢的异常
        3.2 尿路的梗阻、感染及异物的影响
        3.3 易成石药物的服用
    4.泌尿系结石的诊断
        4.1 影像学检查
        4.2 实验室检查
    5.泌尿系结石的治疗
        5.1 一般治疗
        5.2 止痛解痉治疗
        5.3 药物排石溶石治疗
        5.4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
        5.5 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URL)
        5.6 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PNL)
        5.7 腹腔镜手术和开放性手术
    6.泌尿系结石的中医认知
        6.1 淋证的历史发展
        6.2 淋证的病因病机
        6.3 淋证的分证论治
    7.泌尿系结石防治中排石清的研究思路
1.实验目的
2.实验材料
    2.1 实验动物
    2.2 实验耗材
    2.3 实验器械
3.实验方法
    3.1 菌液及异物制备
    3.2 分组
    3.3 造模
    3.4 给药
    3.5 收集
    3.6 检测指标
    3.7 统计学方法
    3.8 技术路线图
4.实验结果
    4.1 五组大鼠的成石情况及结石成分分析
    4.2 五组大鼠的膀胱组织结构的观察
    4.3 五组大鼠尿液的尿常规分析
    4.4 五组大鼠尿液的尿Mg、尿Ca、尿P离子浓度分析
    4.5 五组大鼠血清的Ca、Mg、P离子浓度和血清二氧化碳含量分析
5.实验小结
讨论
    1.研究思路来源
    2.研究讨论
    3.实验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1.英文符号缩略表
    2.文献综述 泌尿系感染性结石的诊治进展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致谢

(3)腹腔镜结合计算机辅助手术系统在儿童重复肾精准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材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与分组
    2 病例选择
    3 辅助检查
    4 手术方法
    5 评价指标
    6 统计学处理
结果
    1 实验组与对照组一般资料比较(表1)
    2 海信CAS三维重建结果
    3 手术结果
    4 围手术期相关数据比较(表2)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缩略词表
致谢

(4)平床改造数字化摄影改良压迫法在静脉肾盂造影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临床评价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种方法成像清晰率比较
    2.2 两种检查方法诊断准确率比较
3 讨论

(5)应用泌尿系解剖位置的特殊性动态观察静脉尿路造影肾积水病人与CT检查的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种方法的肾积水检出率比较
    2.2 两种方法检出结果比较
3 讨论

(6)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下犬五种尿路造影方法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缩写和符号清单
文献综述
    1 CT的研究进展
        1.1 CR和DR
        1.2 CT
        1.2.1 CT成像原理
        1.2.2 CT组成部件
        1.2.3 CT图像特点
        1.2.4 CT检查范围
    2 造影剂
        2.1 碘造影剂的发展
        2.2 碘造影剂的副作用及发病机制
        2.2.1 造影剂肾病
        2.2.2 全身性毒副反应
        2.2.3 发病机制
        2.3 碘造影剂的副作用的预防和处理
    3 犬泌尿道系统
        3.1 犬泌尿系统概论
        3.1.1 肾脏
        3.1.2 输尿管
        3.1.3 膀胱
        3.2 犬泌尿系统疾病
        3.3 犬泌尿系统实验室检查
        3.3.1 血液检查
        3.3.2 尿液检查
        3.3.3 影像学检查
        3.4 犬泌尿系统CT影像
    4 CTU
        4.1 犬CTU概述
        4.1.1 造影前准备
        4.1.2 造影条件的选择
        4.1.3 影响造影质量的因素
        4.2 犬CTU方法
        4.2.1 传统快注法
        4.2.2 腹部加压快注法
        4.2.3 小剂量呋塞米对比剂快注法
        4.2.4 小剂量呋塞米分次团注对比剂快注法
        4.2.5 低张力免压对比剂快注法
        4.3 犬CTU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4.3.1 适应症
        4.3.2 禁忌症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 试验动物
        1.1.2 试验药品
        1.1.3 试验耗材
        1.1.4 试验仪器
    1.2 试验方法
        1.2.1 试验犬安排
        1.2.2 造影前准备
        1.2.3 CT参数的设定
        1.2.4 拍摄时间
        1.2.5 试验犬麻醉及保定
        1.2.6 犬CTU方法
        1.2.6.1 传统快注法
        1.2.6.2 腹部加压快注法
        1.2.6.3 小剂量呋塞米对比剂快注法
        1.2.6.4 小剂量呋塞米分次团注对比剂快注法
        1.2.6.5 低张力免压对比剂快注法
        1.2.7 造影后处理
    1.3 数据采集
        1.3.1 血压和脉搏的测定
        1.3.2 血液样本的采集和测定
        1.3.3 影像信息的采集
    1.4 数据处理方法
        1.4.1 CT图像质量评价方法和数据测量
        1.4.1.1 CTU泌尿系统解剖学结构显示质量评分原则
        1.4.1.2 CTU泌尿系统连续性评分原则
        1.4.1.3 CTU管腔CT值测量原则
        1.4.1.4 CTU输尿管各段管腔最大径测量原则
        1.4.2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血压和脉搏的测定结果
    2.2 血液检查的测定结果
        2.2.1 全血细胞计数
        2.2.2 血液生化指标
    2.3 CTU各组织结构显影统计
        2.3.1 传统快注法
        2.3.2 腹部加压快注法
        2.3.3 小剂量呋塞米对比剂快注法
        2.3.4 小剂量呋塞米分次团注对比剂快注法
        2.3.5 低张力免压对比剂快注法
    2.4 CTU泌尿系统解剖学结构显示质量评分对比
    2.5 CTU泌尿系统连续性评分对比
    2.6 CTU管腔CT值对比
    2.7 CTU输尿管各段管腔最大径对比
3 讨论
    3.1 CTU在泌尿系统疾病临床诊断中的优势
    3.2 预防造影剂毒性措施的概述
    3.3 CTU图像成像模式的对比分析
    3.4 五种CTU方法各组织结构显影对比分析
    3.5 五种CTU方法综合对比分析
        3.5.1 CTU泌尿系统解剖学结构显示质量和管腔CT值
        3.5.2 CTU泌尿系统连续性
        3.5.3 CTU输尿管管腔最大径
        3.5.4 综合分析
    3.6 本研究不足与展望
4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7)肾结石解剖学病因三维数字化测量、虚拟手术设计及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缩略语表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个人简介
致谢

(8)足部瓦合皮瓣修复拇手指皮肤脱套伤的数字化设计与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拇手指皮肤脱套伤伤情的数字化重建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足部瓦合皮瓣修复拇手指皮肤脱套伤的数字化设计建立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足部瓦合皮瓣修复拇手指皮肤脱套伤数字化设计的临床应用研究
    资料与方法
    结果
    典型病例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总结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二、研究的主要成果
    三、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四、研究中尚存在的问题
    五、今后进一步研究思路
结论
综述一:手部皮肤脱套伤分型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综述二:3D可视化设计在穿支皮瓣移植术中的应用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编写着作情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缩略词表
附录
    发表论文一
    发表论文二
    发表论文三
    发表论文四
    发表论文五
    发表论文六
致谢

(9)泌尿系统结石数字化三维重建及测量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泌尿系结石临床常见诊断方法比较
2 CT三维重建图像后处理技术
3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和测量对泌尿系结石诊断的优势
4 泌尿系统结石数字化三维重建和测量的意义与价值
5 小结

(10)低张法和腹部加压法对猫排泄性尿路造影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动物
    1.2 试验仪器和设备
    1.3 主要试剂
    1.4 试验方法
    1.5 评分标准
    1.6 数据处理
2 试验结果
    2.1 不同剂量碘海醇造影效果评价
        2.1.1 低张法3种剂量造影效果评价
        2.1.2 腹部加压法3种剂量造影效果评价
    2.2 不同方法碘海醇造影效果评价
        2.2.1 420 mg/kg碘海醇剂量肾盂造影效果
        2.2.2 720 mg/kg碘海醇剂量肾盂造影效果
        2.2.3 1 020 mg/kg碘海醇剂量肾盂造影效果
        2.2.4 420 mg/kg碘海醇剂量输尿管造影效果
        2.2.5 720 mg/kg碘海醇剂量输尿管造影效果
        2.2.6 1 020 mg/kg碘海醇剂量输尿管造影效果
3 讨论
4 结论

四、数字化静脉尿路造影的效果评价(论文参考文献)

  • [1]改良静脉肾盂造影在泌尿系疾病诊断过程中的应用价值[J]. 杨桂林,罗仕珍,梁敏群. 黑龙江医药, 2021(06)
  • [2]排石清对大鼠泌尿系感染性结石防治效果的实验研究[D]. 路鑫.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腹腔镜结合计算机辅助手术系统在儿童重复肾精准治疗中的应用研究[D]. 王伟伟. 青岛大学, 2020(01)
  • [4]平床改造数字化摄影改良压迫法在静脉肾盂造影中的应用[J]. 许林木. 医疗装备, 2019(23)
  • [5]应用泌尿系解剖位置的特殊性动态观察静脉尿路造影肾积水病人与CT检查的比较[J]. 陈圣文,陈章,杨娇君,李良荣,华优发,谢寅林,吕鹏. 基层医学论坛, 2019(26)
  • [6]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下犬五种尿路造影方法的对比研究[D]. 李大刚. 安徽农业大学, 2019(05)
  • [7]肾结石解剖学病因三维数字化测量、虚拟手术设计及临床应用[D]. 武利兵. 内蒙古医科大学, 2019(03)
  • [8]足部瓦合皮瓣修复拇手指皮肤脱套伤的数字化设计与临床应用[D]. 巨积辉. 苏州大学, 2019(04)
  • [9]泌尿系统结石数字化三维重建及测量的研究进展[J]. 武利兵,李筱贺,李志军. 中国医药导报, 2019(07)
  • [10]低张法和腹部加压法对猫排泄性尿路造影的影响[J]. 赵浩,刘凤军,张玉玲,史新怀,朱晓娟.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1)

标签:;  ;  ;  ;  ;  

数字静脉尿路造影效果评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