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地芩方汤”治疗湿疹

“白地芩方汤”治疗湿疹

一、“白地芩防汤”治疗湿疹(论文文献综述)

祝勇[1](2016)在《王莒生老师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浮楮清热除湿汤治疗急性湿疹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2012年我荣幸成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王莒生的学术经验继承人,在三年的跟师学习过程中,结合王老师的耐心讲解及自身感悟,我深刻体会到老师在临床中的治病理念与诊疗技巧,较全面的总结出王老师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王莒生老师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皮科主任医师,国家级名老中医,全国第四、五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在几十年的行医生涯中,累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治疗白癜风、湿疹、银屑病、荨麻疹、痤疮等皮肤科常见病。对于内科呼吸道疾病、老年性便秘等疾病的防治也有着自己独特的观点;对于儿科皮肤病、呼吸道疾病等也颇有研究。王莒生老师的学术思想主要受赵炳南和关幼波等中医专家影响,一是“药疗”与“话疗"相结合的中医治疗整体观,讲究诊病时药物治疗与心理疏导相结合,真正做到整体治疗;二是“肝肺同治”治疗皮肤病的治疗观;三是内科杂病及疑难杂症“从肝论治"的思想。临床经验总结方面,我系统总结了王老师治疗湿疹、白癜风、银屑病、荨麻疹、痤疮、慢性咳嗽、老年性便秘等疾病的经验,归纳整理了老师特色的治疗方法和学术思想,总结了老师在药物应用及方剂使用方面的特色,着重介绍了能体现老师学术价值的代表方剂和常用药物的使用经验。本文的主要内容分为三大部分:一、王莒生老中医药专家学术渊源王莒生老师提倡尊崇经典,融会新知。推崇《黄帝内经》的养生理念;善用《伤寒论》、《金匮要略》的经典方剂治疗疾病,主张“古方今用”;在学习经典的基础上,积极吸取现代医学成果,从各种疾病的最新治疗指南到中药药理学新进展,靡不涉猎。王莒生老师曾师从我院多名中医大师,其中医学术特点的形成与其工作经历息息相关。王老师从科研及门诊两方面与各位名老中医进行学习,继承并发扬了他们的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内科治疗尊崇关幼波老师气血辨证理论,与八纲辨证相结合,形成“十纲辨证”法,重视”从肝论治”,应用于多种疾病的辨证治疗中。皮肤病诊治思想深受皮科泰斗赵炳南先生影响,效法赵老外病内治思想,善于外病内治,整体治疗,并提出“肝肺同治”,在皮肤病治疗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呼吸病深受许公岩、滕宣光、林杰豪、曹希平等人的学术思想影响,强调痰湿是咳喘病久治不愈的重要内因,主张治咳喘重在明确咳喘与五脏的关系,从脏腑失衡方面入手进行治疗。儿科受温振英老中医影响,推崇补益气阴,并将这一治疗理念运用到许多儿科疾病的治疗当中。二、学术思想主要特点1.“药疗”与“话疗”相结合的中医治疗整体观王莒生老师从整体观念出发,辨证时既重视当前病证,又重视全面观察分析与现病证相关的其他病证及隐患。论治时紧抓根本,在考虑解决主要症状的同时,对其他病证适当兼顾。她认为真正的医学模式应该是与社会、环境、身心相关的模式,讲究诊病时药物治疗与心理疏导相结合,真正做到整体治疗,并用于指导临床治疗。2.皮肤类疾病应“肝肺同治”的思想王莒生老师认为皮肤病虽发于外,但常常与内脏有着密切的关系。尤其是与“肺”、“肝”二脏的关系密切,一方面“肺主皮毛”,空气污染等外在因素直接影响到皮肤病变;另一方面社会压力增大,导致患者肝气不舒,加之皮肤病常常反复发作,干扰患者的日常生活,常致肝郁,因此“疏肝理气”、“开肺窍”是王莒生老师治疗皮肤科疾病的重要的学术思想。3.“从肝论治”治疗内科杂病及疑难杂症的思想临床诊治内科杂病时,王莒生老师尤其强调“疏肝”的重要性,诊病施治时,时时注重对肝脏的调理,其重视“疏肝”的思想不仅要体现在皮肤科病证的诊治方面,在内科其它各种疾病的诊治过程中,也需贯彻这一思想,故在临床中立足“疏肝”,论治多种疾病,往往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4.临床经验主要特点系统总结王老师治疗湿疹、白癜风、银屑病、荨麻疹、痤疮、慢性咳嗽、便秘等疾病的经验,归纳整理了老师特色的治疗方法和学术思想,总结了老师在药物应用及方剂使用方面的特色,着重介绍了能体现老师学术价值的代表方剂和常用药物的使用经验。三、专病研究通过临床试验反映王莒生老师治疗湿疹的学术思想及经验特色为开肺窍;王老师运用浮楮清热除湿汤治疗急性湿疹的机理在于该方药可以通过细胞因子白介素的调节对急性湿疹进行治疗,临床试验发现该方剂对细胞因子IL-2、IL-4、INF-γ有一定的干预作用,有望找到中药治疗该疾病的靶点所在,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刘建萍[2](2007)在《地肤子皂苷及抗过敏作用的研究》文中提出地肤子为藜科植物地肤Kochia Scoparia(L.)Schrad.的干燥成熟果实,为我国传统中草药。据药理学研究,地肤子水提取物有抑制单核-巨噬系统的吞噬功能及迟发型超敏反应(DTH)。70%醇提物对速发型及迟发型变态反应有抑制作用。学者对地肤子化学成分的研究中分离出了多种三萜皂苷及皂苷元,但是化学成分与生物活性相结合的研究报道不多,对于地肤子皂苷的构效关系不是很清楚。而构效关系的信息,对从自然界中寻找抗变态反应先导化合物(leadcompounds)和进行结构改造或修饰,以及对创制新药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项课题针对目前地肤子研究中有待解决的几个问题,采用活性跟踪法探明地肤子皂苷硅胶柱层析的活性部位,并对活性部位进行分离、纯化,以期得到高纯度的具有生物活性的皂苷类化合物单体,利用波谱技术确定其结构,进而检测各种单体的抗变态反应活性,通过分析单体化合物结构与其抗变态反应活性大小的关系,获得地肤子皂苷构效关系的信息;对地肤子皂苷进行进一步的抗过敏实验,对地肤子的药用价值和药理机制获得更加充分的认识;对大孔吸附树脂富集、纯化地肤子总皂苷的有关参数进行初步研究,旨在获得一种无有机溶剂残留,成本低,洗脱率、得率和精制度较高的工艺,为地肤子总皂苷的工业化生产提供技术支撑;本论文为更加有效地开发地肽子这一天然植物资源提供坚实的应用理论基础,为研制高效,副作用小的抗变态反应天然药物提供科学依据。试验研究结果归纳如下:1.地肤子皂苷活性部位的筛选把柱层析与活性跟踪法相结合,采用小鼠过敏性皮肤瘙痒模型,对地肤子总皂苷硅胶柱层析的不同部位进行抗变态反应能力检测,以筛选出活性部位。首次明确了地肤子皂苷硅胶柱层析,氯仿-甲醇梯度洗脱的活性段,即:氯仿-甲醇9:1第2BV→6:4梯度段是地肤子皂苷的活性部位,抗变态反应活性成分主要集中在:氯仿-甲醇为9:1的第2、3柱床(BV),8:2的1~3BV,7:3的1~3BV洗脱液中。这对于地肤子抗变态反应有效成分的深入研究和新型抗变态反应药物开发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2.活性成分的分离及其结构鉴定本研究采用经典的柱层析法将地肤子粗皂苷上硅胶柱(6×90cm,200-300目)进行柱层析,按照活性部位筛选试验结果,用9:1→6:4的氯仿-甲醇(活性部位)进行梯度洗脱,以极性不同的展开剂进行薄层层析(TLC)为检测手段,合并相同流份后再经硅胶柱层析,对地肤子皂苷活性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离纯化,以期得到含量较高的单体化合物。结果:分别从部位4、5、6(氯仿-甲醇8:2的第1BV、2BV、3BV)得到化合物Ⅰ;分别从部位3、4(氯仿-甲醇9:1的第3BV、8:2的第1BV)得到化合物Ⅱ、从部位2、3(氯仿-甲醇9:1的第2BV、3BV)得到化合物Ⅲ。通过理化反应、TLC及IR、1H-NMR、13C-NMR光谱分析手段鉴定了这3个化合物,化合物Ⅰ为齐墩果酸3-O-β-D-吡喃木糖(1→3)β-D-吡喃葡萄糖醛酸苷(3-O-β-D-Xylopyranoyl(1→3)-β-D-glucuronopyranosyl Oleanolic acid,Ⅰ)、化合物Ⅱ为齐墩果酸3-0-β-D-吡喃木糖(1→3)β-D-吡喃葡萄糖醛酸甲酯苷(3-O-β-D-Xylopyranoyl(1→3)-[6-O-Methyl-glucuronopyranosyl]Oleanolic acid,Ⅱ)、化合物Ⅲ为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Ⅲ)。3.地肤子总皂苷及其单体化合物抗变态反应作用的研究首次以地肤子总皂苷为材料,通过小鼠过敏性皮肽瘙痒模型和组胺致小鼠足肿胀试验,进一步研究地肤子皂苷抗变态反应的药理作用,并对地肤子总皂苷的剂量药效关系进行探索,结果,地肤子总皂苷具有抵抗4-氨基吡啶(4-AP)所致过敏性皮肤瘙痒作用和抵抗组胺所致小鼠足肿胀,说明总皂苷为其抑制速发型变态反应的有效成分,其作用机制可能与稳定肥大细胞膜,减少组胺的释放及对抗过敏介质的致炎作用有关。地肤子总皂苷的抗变态反应作用具有量效关系,32mg/kg为其有效阀剂量,150mg/kg为其良效剂量。以分离得到的单体化合物为材料,通过4-AP致过敏性皮肤瘙痒模型,研究其抗变态反应作用大小,再比较它们的结构特点,探究其构效关系,结果显示皂苷元齐墩果酸具有一定的抗过敏作用,但与其皂苷齐墩果酸3-O-β-D-吡喃木糖(1→3)β-D-吡喃葡萄糖醛酸苷相比,抗过敏能力弱得多,齐墩果酸3-O-β-D-吡喃木糖(1→3)β-D-吡喃葡萄糖醛酸甲酯苷未表现出抗过敏作用。说明齐墩果酸的第3碳原子连接的二糖中β-D-吡喃葡萄糖醛酸的羧基是重要的官能团,甲酯化后其抗过敏活性消失。提示修饰此官能团可能会引起抗过敏作用的较大改变。首次得到的这一结论,为未来合成、研制新型抗变态反应药物提供了参考。4.大孔树脂纯化地肤子总皂苷工艺的研究首次把大孔树脂柱色谱法用在地肤子总皂苷的纯化上。通过5种树脂对地肤子皂苷的静态吸附和解吸试验,选取了D-101-Ⅰ来富集、纯化地肤子总皂苷。研究表明,D-101-Ⅰ树脂富集、纯化地肤子皂苷的最优条件为:上样量为2.238g生药/ml,先用3BV蒸馏水洗去杂质,然后以3BV的50%乙醇溶液洗脱。通过大孔树脂富集与纯化后,地肤子总皂苷洗脱率为90.56%,总皂苷得率为42.89%,总皂苷精制度高达263.59%。

邓向阳[3](2007)在《中医药治疗湿疹的系统评价》文中认为研究背景:湿疹是一种多发病,常见病。在古今医学文献中,记载和报导了中医药对湿疹确有疗效。因此,对这些治疗的系统性评价是十分重要的,现今临床研究对方法学的重视仍不够,而影响了研究结论的推广和国外医学的承认。循证医学及系统分析的方法和结果日益得到国际医学和卫生决策部门的认可和重视,利用循证医学及系统分析的方法,对文献进行综合数据的Meta分析,以促进中医药走向世界、走向现代化。研究目的:本系统评价的目的在以循证医学、系统分析的方法,评价对中医药治疗湿疹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研究方法:对国内发表的中医药治疗湿疹临床疗效的随机对照文献进行研究。文献检索资料: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 Web)和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CQVIP),期间为1979-2006年发表的文献。纳入标准:(1)文章的内容提示有湿疹的临床研究报导;(2)文章中的分组法中出现“随机”的字样,组间均衡性较好,具有可比性;(3)研究中有一定含量的样本作了统计分析。根据临床流行病学/DME原则和方法,制定《湿疹中医药治疗性文献系统评价表》,从随机、组间均衡性、纳入排除标准、对照、样本含量、盲法、统计学方法、受试因素的标准化、疗效判断标准等9个方面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出各种情况的百分比,并评价其质量。在此基础上,利用RevMan进行随机效应模型的Meta分析;对不同纳入标准的结果进行了敏感度分析;用漏斗图分析发表性偏倚。结果:总共检索出治疗湿疹的文献1651篇,有173篇随机对照试验符合纳入标准。整体随机质量低下,其中只有10篇为完全随机。173篇研究中,组间均衡“具有可比性”。在诊断标准中,明确采用中医辨证与西医诊断标准者没有1篇,采用中医辨证诊断标准者有41篇,占23.70%,采用西医诊断标准者有43篇,占24.86%;有明确纳入标准有10篇,占5.78%;有明确排除标准的11篇,占6.36%。样本研究确定不严谨,无1篇文献说明的样本含量的计算方法、分配隐匿和意图治疗分析;运用盲法研究很少,仅有7篇采用盲法(包括1篇双盲法,6篇单盲法)。绝大部分文献没有进行统计检验,未对统计学方法进行说明者2篇,占1.16%。173篇文章均为研究中医药疗法,在试验用药的标准化方面,以药物组成、剂型、用量、用法、疗程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评价。158篇文献有疗效判断标准,占91.33%。33篇文献报导了不良反应,占19.08%;10.40%(18/173)有随访。中医药治疗(有效率)的效应值(试验组与对照的的疗效的比)OR=0.30,95%可信区间CI[0.20,0.45]。讨论:由于临床流行病学/DME在中医临床、科研人员中的普遍推及,已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中医界临床科研的质量也有了很大的改善,在进行临床科研时,采用论证强度最高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CT),存在不少问题,如随机分配方法、样本含量的估算等等。应严格设计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双盲、对照、安慰剂平行临床试验,以提供更具有说服力的证据。疗效判断指标的选择,失访及不良反应的观察等等,临床试验的报告应规范化等。纳入研究数量少且质量不高,因此其论证强度较弱,尚需更多高质量研究以增加论证强度。结论:经过Meta分析的结果,中医药治疗湿疹确有一定的疗效,但如能有更多质量佳的中医药治疗湿疹的研究文章出现,将使本文章因果关系的论证强度更高,期待有高质量的完全随机对照临床的文献数量来对本研究的结果能更一进步的证实。

潘爱军[4](2004)在《“白地芩防汤”治疗湿疹》文中研究指明

二、“白地芩防汤”治疗湿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白地芩防汤”治疗湿疹(论文提纲范文)

(1)王莒生老师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浮楮清热除湿汤治疗急性湿疹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王莒生老中医专家学术渊源概述
    1. 王莒生简介
    2. 王莒生学术思想渊源
    参考文献
王莒生老师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总结
    王莒生老师学术思想概述
        1. “药疗”与“话疗”相结合的中医治疗的整体观
        2. 皮肤病从“肝肺论治”
        3. 内科杂病及疑难杂症“从肝论治”
        4. 结论
    王莒生老师诊疗经验总结
        1. 湿疹诊疗经验总结
        2. 白癜风诊疗经验总结
        3. 银屑病诊疗经验总结
        4. 痤疮诊疗经验总结
        5. 荨麻疹诊疗经验总结
        6. 慢性咳嗽病诊疗经验总结
        7. 便秘症诊疗经验总结
    参考文献
王莒生浮楮清热除湿汤辨治急性湿疹(湿重于热证)的研究
    文献综述 湿疹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1. 古代中医文献对湿疹的论述
        2. 湿疹的病因病机研究进展
        2.1 湿疹现代医学病因病机的研究进展
        2.2 湿疹中医病因病机的研究进展
        3. 湿疹中医辨证施治的进展
        4. 中药单方验方治疗湿疹的进展
        5. 中西医结合治疗
        6. 湿疹的相关研究
        7.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前言
    临床资料
        1. 研究目的
        2. 资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诊断标准
        2.3 病例选择标准
        2.4 研究方法
        2.5 疗效评价指标
        2.6 疗效判定
        2.7 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
        2.8 统计学处理
        3. 结果
        3.1 基线比较
        3.2 疗效比较
        3.3 二组安全性检测及评价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2)地肤子皂苷及抗过敏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国内外研究动态
        2.1 抗变态反应药物研制进展
        2.2 天然产物中抗变态反应活性物质的研究进展
        2.3 地肤子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2.3.1 地肤子的临床应用
        2.3.2 地肤子化学成分的研究
        2.3.3 地肤子药理作用的研究
    3.论文工作目标与研究内容
第二章 地肤子皂苷活性部位的筛选
    1.材料与仪器
        1.1 试验材料
        1.2 主要仪器
        1.3 主要试剂
    2.试验方法
        2.1 总皂苷的制备
        2.2 硅胶的预处理
        2.3 装柱
        2.4 总皂苷各分离部位的制备
        2.5 小鼠过敏性皮肤瘙痒模型的建立
        2.5.1 4-氨基吡啶(4-AP)溶液的配制
        2.5.2 4-AP诱发小鼠过敏性皮肤瘙痒试验
        2.6 活性部位的筛选
        2.6.1 灌胃溶液的配制
        2.6.2 各部位物质抗过敏试验
    3.结果与分析
        3.1 小鼠过敏性皮肤瘙痒模型的建立
        3.2 活性部位的筛选
    4.讨论
        4.1 关于小鼠过敏性皮肤瘙痒模型
        4.2 关于活性部位的筛选
    5.小结
        5.1 建立了小鼠过敏性皮肤瘙痒模型
        5.2 筛选出地肤子皂苷的抗变态反应活性部位
第三章 地肤子活性成分的分离及其结构鉴定
    1.材料与仪器
        1.1 试验材料
        1.2 主要仪器
        1.3 主要试剂
    2.试验方法
        2.1 化合物的分离
        2.2 化合物的提取与分离工艺流程
    3.结构分析与鉴定
        3.1 化学定性反应
        3.1.1 Molish试剂的配制
        3.1.2 Molish反应
        3.1.3 醋酐-浓硫酸反应(Liebemann Burchard反应)
        3.1.4 薄层层析条件
        3.2 光谱鉴定
        3.3 化合物Ⅰ的鉴定
        3.4 化合物Ⅱ的鉴定
        3.5 化合物Ⅲ的结构鉴定
    4.讨论
    5.小结
第四章 地肤子总皂苷及其单体化合物抗变态反应作用的研究
    1.地肤子总皂苷抗过敏作用及其量效关系的研究
        1.1 材料与仪器
        1.1.1 试验材料
        1.1.2 主要仪器
        1.1.3 主要药品
        1.2 试验方法
        1.2.1 溶液配制
        1.2.2 小鼠过敏性皮肤瘙痒试验
        1.2.3 组胺致小鼠足肿胀试验
        1.3 结果与分析
        1.3.1 总皂苷抗4-AP致过敏性皮肤瘙痒作用
        1.3.2 总皂苷抗组胺致小鼠足肿胀作用
    2.单体化合物构效关系的研究
        2.1 材料与仪器
        2.1.1 试验材料
        2.1.2 主要仪器
        2.1.3 主要药品
        2.2 试验方法
        2.2.1 溶液配制
        2.2.2 不同化合物抗过敏作用比较
        2.3 结果与分析
    3.讨论
        3.1 关于地肤子总皂苷的抗过敏作用及其量效关系
        3.2 关于化合物的构效关系
    4.小结
第五章 大孔树脂纯化地肤子总皂苷工艺的研究
    1.试验材料与主要仪器、试剂
        1.1 试验材料
        1.2 主要仪器
        1.3 主要试剂
    2.试验方法
        2.1 地肤子总皂苷检测方法的建立
        2.1.1 溶液的配制
        2.1.2 最佳检测波长的确定
        2.1.3 标准曲线的建立
        2.1.4 精密度与稳定性的考察
        2.1.5 加样回收率试验
        2.1.6 检测限的考察
        2.2 地肤子总皂苷纯化工艺的研究
        2.2.1 地肤子总皂苷纯化工艺路线
        2.2.2 大孔吸附树脂的预处理及装柱
        2.2.3 静态吸附试验
        2.2.4 动态吸附试验
        2.2.5 洗脱溶媒的选择
        2.2.6 洗脱体积的选择
        2.2.7 重复验证试验
    3.结果与分析
        3.1 地肤子总皂苷检测方法的建立
        3.1.1 最佳检测波长的确定
        3.1.2 标准曲线的绘制
        3.1.3 精密度与稳定性的考察
        3.1.4 加样回收率试验
        3.1.5 检测限的确定
        3.2 地肤子总皂苷纯化工艺的研究
        3.2.1 树脂的筛选
        3.2.2 吸附量的确定
        3.2.3 洗脱溶媒的选择
        3.2.4 洗脱体积的选择
        3.2.5 重复验证实验
    4.讨论
        4.1 关于地肤子皂苷的分光光度检测法
        4.2 关于地肤子皂苷的纯化方法
    5.小结
        5.1 建立了地肤子皂苷的分光光度检测法
        5.2 建立了地肤子总皂苷的柱色谱分离纯化的优化工艺
主要创新点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3)中医药治疗湿疹的系统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1 问题的提出
2 中医药治疗湿疹系统质量评价
    2.1 研究对象与方法
    2.2 研究结果
3 中医药治疗湿疹Meta分析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发表论文

(4)“白地芩防汤”治疗湿疹(论文提纲范文)

1 方剂组成及方解
2 典型病例

四、“白地芩防汤”治疗湿疹(论文参考文献)

  • [1]王莒生老师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浮楮清热除湿汤治疗急性湿疹的临床研究[D]. 祝勇.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6(08)
  • [2]地肤子皂苷及抗过敏作用的研究[D]. 刘建萍. 湖南农业大学, 2007(04)
  • [3]中医药治疗湿疹的系统评价[D]. 邓向阳.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07(02)
  • [4]“白地芩防汤”治疗湿疹[J]. 潘爱军. 江苏中医药, 2004(01)

标签:;  ;  ;  ;  ;  

“白地芩方汤”治疗湿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