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总目录

《沉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总目录

一、《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总目次(论文文献综述)

罗继岩[1](2021)在《金代禁榷制度研究》文中认为本文在总结学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金代的禁榷制度进行了系统全面的研究,金代的禁榷制度主要借鉴于唐、辽、宋三代,然而在真正的贯彻中又呈现出与历代不同的特点。在金以前的历代禁榷制度中多为盐铁并举,即盐、铁皆为禁榷商品中最重要的两部分,但是金代的禁榷制度中仅以榷盐为主,铁的禁榷仅存在于金初的地方经济体系中,在海陵确立禁榷制度后,铁的禁榷已经不复存在;唐宋时期盛行的榷茶制度在金代则受到严格的限制。在官商合营的榷盐与榷铜制度中,以政府定价来保证政府收益、限制物价和私人工商业的发展属于其首创。作为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在崛起之后积极汲取汉地的制度文化以之完善自己的统治,并因时因地进行调整,形成适应自己发展的制度,这是难能可贵的。本文第一章对学界关于禁榷制度起源于春秋的管子“官山海”还是汉武帝时期的盐铁专营存在的争议进行了考证,得出“官山海”在春秋时确实存在并得到贯彻的结论,由此确定禁榷制度起源于春秋。同时,对不同时期、不同政权禁榷制度的演变进行了简要的论述,从而梳理出金代以前禁榷制度发展演变的过程,并指出了不同时期诸政权采取禁榷制度的原因与目的。第二章在对金代禁榷制度的发展与演变的论述中,指出在金初地方的经济体系中已经存在部分商品的政府专卖,但并未上升为国家层面的经济管理制度,金代作为国家层面的禁榷制度确立于海陵时期。本章还就世宗至宣宗时期禁榷制度的变革以及变革的原因进行了阐述,指出金朝中后期社会的动荡、政府财政的窘迫是促使金朝变革禁榷制度的重要原因。第三章对金代的榷盐制度进行了系统论述,指出在官商合营的禁榷制度中,由政府制定禁榷商品的价格是金代的首创;同时还指出金代的禁榷制度中存在着民族歧视因素。第四章对金代铜、铁等矿产资源的禁榷进行了论述,指出金代的禁榷制度中铁的禁榷仅作为一种经济管理形式存在于金初,在《金史》所载酒、曲、茶、醋、香、矾、丹、锡、铁、盐的榷货十目之外,金、银、铜、碱亦在禁榷范围之内,并对金、银、铜、锡等矿产资源的分布进行了考证,同时分析了各类矿产资源禁榷的特点。第五章对金代关于生活物资类商品酒、茶、香、醋的禁榷进行了系统阐述,其中对酒、香的禁榷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指出章宗以后频繁调整禁榷制度是为了解决因动荡导致的国用不足问题。第六章在前文研究的基础上,对金代禁榷制度的特点与影响进行了分析,把金代禁榷制度的基本特征呈现出来。结语部分对研究金代禁榷制度的史学价值与现实意义以及本文在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与今后研究的方向作出简单的表述。

付鹏[2](2021)在《正史目录医籍着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史记》至《清史稿》以来的二十六部正史中,共有七部含艺文志或经籍志:《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宋史·艺文志》《明史·艺文志》《清史稿·艺文志》。这七部正史目录中均有医籍着录材料。在辑录和编码7部正史目录医籍着录材料,形成“正史目录医籍着录史料长编”的前提下,主要进行两大部分的研究内容。第一部分是正史医籍目录的具象文本研究。第一章至第七章分别以七部正史目录出现的历史顺序,分为七章。以七部正史目录医籍着录为中心,重点探讨其编撰、体例和内容。编撰方面主要介绍正史医籍目录的撰修史、一代内府藏书与编目史和正史目录的史料来源。体例方面主要介绍正史医籍目录文本的撰写原则和法度、与相关目录的部类比较和编撰体例特点。内容方面其一是细类分析下引述文本和种卷计数研究,其二是相关问题论述作为细类分析的拓展与延伸,其三是据细类分析统计和绘制7幅各部正史目录细类种、卷分布图,以图表直观形象地展示正史目录医籍着录内容的内部结构。编撰、体例和内容的三个方面是立足于正史医籍目录文本本身的全面阐述,共同构成本文对于七部正史医籍目录的具象文本研究。第二部分是正史医籍目录通史研究与正史目录利弊评价。一方面,对于正史目录医籍着录之实,绘制正史医籍目录类系流变图,将正史医籍目录史分为两个阶段和三个时期,并分析提炼它们的内部分期和时期特征。首先分为汉至元阶段,以纪一代藏书为特征;明至今阶段,纪一代着述为特征。在此范畴下,又划分汉至隋、唐至元和明至今三个时期。其中汉至隋时期又可分为《七略》至《汉志》时期(西汉至东汉[前33至前7间—56至106间])和七分与四部共荣时期(三国至隋[235-597]);特征是六略之一,医分为四。唐至元时期分《隋志》至二唐志时期(唐至五代[629-1060])和宋国史志至《宋志》时期(宋元[1016-1345]);特征是子部医方,从方至科。明至今时期分《明志》至《清志稿》时期(明至20世纪80年代末[1441-1989])和王绍曾《清史稿艺文志拾遗》至《清史艺文志》时期(20世纪90年代至今[1992至今]);特征是一代医着,类属森然。另一方面,对于正史目录着录之事,分析其在不同历史时期所产生的不同价值和发挥的多种功用,以及正史目录的缺陷。通过上述两方面的阐述,以期更加客观地评价正史医籍目录。通过本文的史料汇编(“附录正史目录医籍着录史料长编”)和系统研究(正文),一是能够补充和纠正已有专门正史目录医籍着录资料的缺憾(附录)。二是对正史目录中的医籍目录首次进行通史性地整理和研究,填补正史目录之医籍目录研究空缺(第一章至第七章)。三是提出不同于传统以朝代变迁分期的正史医籍目录史分期新观点,更能反映其本质特征(第八章)。四是运用数据图表,展示正史目录医籍着录特点与类系流变(第一章至第七章最后一节、第八章第四节)。五是分析正史医籍目录的利弊,提出“志书不同、价值迥异”的新认识(第九章)。本研究能较为清晰深刻地展现正史目录医籍着录的基本情况,揭示正史医籍目录史的一般规律,于医古文、中医文献、医学史等领域的研究有所借鉴,乃至为今后开展史志、私家、官修目录医籍着录和古代医学专科目录打下研究基础。

陈妍[3](2021)在《新时代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衔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党的传家宝,也是我党的政治优势。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我党以卓有成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各个历史时期中心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并把思想政治工作上升到“生命线”的高度加以重视。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十分重视加强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红”与“专”的关系、政治立场的极端重要性等高度来认识和开展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开放以来,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逐步走上了规范化、科学化的道路,尤其是进入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历史定位对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新历史使命和目标任务,党中央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高度重视培养一大批政治信仰坚定、政治素质过硬、政治智慧水平高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党中央、国务院以及中宣部、教育部等部门陆续颁布了一系列加强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文件,为推动新时期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不断朝着学科化、科学化方向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方向引领和政策支持。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能否把青年培养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关键靠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能否担负起“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取决于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受制于多种因素,其中思想政治教育衔接是否合理与科学是直接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重要环节。进入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对学校教育提出了新使命,也对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要求。当前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衔接中还存在的各种各样与新时代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实现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科学衔接,己成为新时代教育发展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衔接问题实际上就是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性、系统性构建问题,包括大中小学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以及组织实施等各个方面。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衔接问题历来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无论是2005年颁布的《教育部关于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的意见》,还是2019年《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都强调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为了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讲话以及在全国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的指示精神,2020年教育部专门成立了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指导委员会,对整体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专业指导。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衔接”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的一个重要内容,衔接是否无缝,是否有机,是否科学将直接影响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的构建,学界对于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衔接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也未曾中断。总体看来,以往学界对思想政治教育衔接问题的研究尚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联系新时代发展要求对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衔接问题进行全面系统的探索尚未开启。随着新时代发展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对新时代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衔接问题进行系统深入研究势在必行。本研究适应了新时代教育发展的新要求,基于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衔接的理论基础与现实基础,对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衔接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并对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衔接的核心要素和基本原则进行探讨,最后落脚于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衔接的实现路径。全文分六部分展开,具体如下:第一部分“绪论”主要阐述本论题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本研究遵循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怎么办的思维逻辑展开。研究设计从历史与现实两大维度出发,遵从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论原则,将理论透视、历史梳理与实证调研结合起来,力求揭示我国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衔接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适应新时代场发展的创新性改进方案。第二部分是概念阐释。首先对“新时代”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基本特征进行了梳理,特别对“新时代”这一概念提出的重大意义进行了阐释,这是本论题立论的时代境遇和前提条件。对“思想政治教育衔接”这一概念的内涵和特征进行梳理之外,主要对这一概念的本质要求进行探讨,这是开展本论题研究的逻辑起点。第三部分“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衔接的理论来源与现实依据”主要依据马克思主义时空理论、马克思主义矛盾学说、马克思主义需要理论和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四大理论,并运用心理学、伦理学、教育学等学科理论来检视思想政治教育衔接工作的当代境遇和创新之路。第四部分“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衔接的当代境遇”首先对以往相关实践经验进行了回顾总结,然后梳理当前学校思政政治教育衔接所存在脱节、断层的具体表现,再深挖其所引发的消极影响,并剖析造成这一困境的深层次原因。第五部分“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衔接的核心要素和基本原则”尝试勾勒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衔接的核心要素和基本原则。重申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衔接必须统筹规划、协同制定好目标衔接、课程衔接、教材衔接、内容衔接、方法衔接、管理衔接、队伍衔接七大核心要素。并提出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衔接应该遵循整体性原则、协同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和创新性原则四大基本原则。第六部分“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衔接”针对当前学校思政政治教育衔接所存在的断层和脱节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四大建议:科学做好顶层设计、发挥各级学校之间的协同作用、创新思政教育沟通机制和牢固夯实“娃娃教育”的基础。新时代是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也必须在教育效果上追求高质量,那就是满足青少年知识、能力、情感等各个方面的更高需要,培养服务于新时代发展的合格人才。针对有的地方和学校对思政课重要性认识还不够到位、教材内容还不够鲜活,教师选配和培养工作仍存在短板、体制机制不够完善、评价和支持体系有待健全等客观问题,高质量地实施新时代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势在必行。因此,批判性地检视新时代背景下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衔接理论与实践的不足,并剖析其根本原因,是本论题研究的前提条件。在此基础上将各教育阶段思想政治教育衔接作为一个高度统一、有机延续的整体进行研究,从核心要素界定、遵循原则廓清,到顶层设计调控、学段层次协同、承载形式创新、沟通机制创新和幼儿教育等多个角度进行系统的理论研究,力争破除传统研究的视野和方法局限,力求最大程度地完善新时代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衔接体系建构,最大限度地实现衔接的有序与高效。本论文力求在研究结论、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上有所创新。就研究结论来说,联系新时代发展给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与挑战,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和青少年成长规律,在以往主要对纵行衔接研究的基础上,深入探索新时代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各要素、全过程、全方位等系统衔接,试图构建新时代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衔接行之有效的运行模式。在要素衔接上,把教育内容、方法、队伍等各要素囊括其中;在过程衔接上,注重“从娃娃抓起”的家庭教育,夯实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在方位衔接上,把组织领导、课程思政、校园文化、社会环境建设等纳入其中,充分拓展新时代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衔接的有效空间,实现其服务于新时代发展的目的。在研究视角和方法上,本研究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心理学、伦理学等为理论基础和学科基础,主要依据马克思主义时空理论、马克思主义矛盾学说、马克思主义需要理论和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四大理论,通篇贯穿系统科学方法,从历史与逻辑、理论与实践两大维度展开,以新时代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衔接为研究主体,来检视思想政治教育衔接工作的当代境遇和创新之路。

黄小菊[4](2021)在《版本视域下《三国志演义》经典化研究》文中提出小说在中国古代历来被视为“小道”,由小说走向经典经历了艰难的过程。明中后期随着思想文化的重大变革,反程朱理学的泰州学派、王阳明心学以及李贽童心说在文化领域掀起一股改革的风潮,小说和戏曲在此风潮的影响下得到蓬勃的发展。文人对小说戏曲开始改观,不再视为“史之余”而是作为独立的文类。《三国志演义》借《三国志》之名进入文人的视野,罗贯中的文人化改编使其天然的具有精英阶层的烙印,而文人以通俗历史看待《三国志演义》,将其视为普及历史教化民众的通俗读物,嘉靖壬午本、周曰校刊本等“演义”系统诸本增加其历史性,而叶逢春刊本、余象斗刊本、朱鼎臣刊本在射利的目的下降低阅读的难度,降低发行的成本使得《三国志演义》不再局限于精英文人而是对文化水平低下的普通识字民众也敞开了阅读大门,极大了推动了《三国志演义》的传播。直到李贽打破文人对小说的成见,叶昼模仿李贽批评《水浒传》评点《三国志演义》,真正的跳出历史,将其当作一部文学作品进行评点,刊刻者也改变传统按卷编排的形式,将二百四十段的《三国志演义》合并为一百二十回,虽然此时的回目还不对偶,不甚精美,两段也只是简单的合并,并没有完全融合,但是按回编目的形制标志着对《三国志演义》文体定位的改变,对《三国志演义》的经典地位的确立有重要的作用。其后毛宗岗父子学习金圣叹评改《水浒传》对《三国志演义》进行了大范围的删改,使得《三国志演义》的语言风格得到统一、人物形象更加典型和思想主旨得到升华,成为了真正的经典文本,取代了之前流传的所有刊本,成为主流文本。本文主要探讨《三国志演义》版本演义过程中不同阶段,不同版本体系所呈现了不同发展趋势,及其原因和特色。认为《三国志演义》版本演化经历了文人化、历史化、通俗化和学术化的过程,这些过程对《三国志演义》经典化文本的确立共同起着推动作用。以书坊主为主要发行者和整理者的《三国志演义》天然的具有商品属性和文学属性,不同的书坊因为面向读者不同侧重也不同,江南刊本在兼顾商品属性时注重其文学性与历史性,因此呈现出文人化、历史化的发展趋势,使得《三国志演义》成为通俗历史读物,提高了它在文人心中的地位。建阳刊本以低廉的价格与江南刊本形成竞争优势,又通过增加图像的形式降低阅读门槛,插入大众耳熟能详的三国人物英雄故事吸引普通民众的兴趣,对《三国志演义》的广泛传播起到推动作用,使得《三国志演义》不再仅限于精英阶层阅读,而是取代《三国志平话》等民间戏曲成为普通大众了解三国历史人物故事的主要渠道。随着明末清初小说评点的兴起,文人对《三国志演义》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入,由早期视为通俗历史读本到注意演义与历史的区别,不再将《三国志演义》当作“史之余”和教化民众的工具,而是开始重视历史演义本身的文学价值。对历史演义文体全新认识是《三国志演义》摆脱历史的束缚,回归小说评论语境的关键,为《三国志演义》经典化作了理论准备。毛评本《三国志演义》总结了文人化、历史化、通俗化、学术化的经验,形成了雅俗共赏的文体风格,同时对“拥刘反曹”主题思想和强化,使得《三国志演义》与传统儒家观念和统治阶层的利益相符合,被上下阶层共同接受。《三国志演义》版本在经济和思想文化共同作用下不断演化,最终形成了经典文本毛评本,经典文本的确立为进一步扩大《三国志演义》的影响奠定了条件,是《三国志演义》经典地位确立的基础。

赵安妮[5](2021)在《包世臣经世散文研究》文中指出包世臣散文涉及内容十分广泛,包括河、漕、盐、农、礼、刑、兵、货币、鸦片、抗夷等多个方面,体现了明确的经世意图。包世臣经世思想与散文创作是明清时期实学思想和经世散文发展的重要一环,对近代思想和经世散文的创作起到了重要的启蒙作用。本论文以包世臣文集《安吴四种》中相关经世散文篇目及《说储》《小倦游阁文稿》部分经世散文作为研究对象,从其生平交游、文集编纂体例、传记书信研究以及价值影响四个大的方面入手,对包世臣经世散文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论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主要考论包世臣的生平和交游。关于包世臣的生平,本文主要在学界已有的研究成果基础上,以其经世散文创作为分期做一简单论述。研究包世臣的文学交游,主要论述以张琦为主的常州派文人对包世臣作经世文章的影响。本章重点和创新之处是在笔者所辑包世臣佚文的基础上对其交游做一补述。第二章是对包世臣文集版本及别集《安吴四种》编纂体例的研究。包世臣晚年手编的《安吴四种》并未遵循文人别集编纂体例的传统,而是另辟蹊径,赋予了文集体例突出的经世思想。故本章的重点即通过对包世臣编纂《安吴四种》过程、体例的论述,去深入挖掘包世文集编纂体例背后蕴含的经世致用思想,以及包世臣手编《安吴四种》在文集编纂体例史上的价值。第三章是包世臣经世散文研究综论。首先,对学界关于明清时期实学的概念以及起止时间分期的讨论以及明清时期经世散文的创作情况做一概述,将包世臣经世散文研究置于更大的视野下,更加客观、合理地看待其经世散文的价值。其次,对包世臣的经世散文整体的思想内容做一概述。第四章重点研究包世臣的书信和传记。包世臣作有一篇传记理论,明确地论述了传主选择的标准、作传目的及叙事理念。而他的书信,又能最为直观体现他的经世致用思想。故本论文选择其传记、书信两种文体作为研究重点,深入研究他经世散文中蕴含和体现的“务为有用”的经世思想。第五章研究包世臣经世散文在明清经世思想和散文创作发展中的价值和影响。主要有在两个方面:一是他的经世散文中包含的未被后人重视的首发之语,客观上对鸦片战争之后的创作风气产生了影响。二是他在经世散文创作中运用的艺术手法对龚自珍、魏源等人的经世散文创作亦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可以说,他开启了经世散文创作的风气,算得上是启蒙民智的先驱。

高玥鑫[6](2020)在《大豆振兴计划背景下辽宁省农户大豆种植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 ——以194户大豆种植户为例》文中提出大豆在我国第一批实行价格市场化农产品名单中,同时具有双重身份——油料作物兼粮食作物,是中美贸易战中农业领域关键变量,在社会经济等方面的高速发展背景下,人们饮食及消费结构改善,养殖行业饲料发展步伐拉快,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对大豆需求量,国内大豆无法满足需求,大豆进口快速增加。在当前情况下,国外进口大豆冲击国内市场,种植户种植积极性不高,国内大豆种植规模萎缩,产量持续下降,大豆产业整体形势发展迟缓。2019年国家提出大豆振兴计划,截止2020年,大豆种植规模全国力争扩大到933万公顷。政策的加持下,了解农户种植意愿、保护种豆农民利益和发展国产大豆产业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选取辽宁省昌图、普兰店作为主要调查地点,在调研期间共发出207份问卷,回收有效答案194份。在实地调查和问卷访谈的基础上,对农户基本特征、大豆种植经营特征、大豆销售市场外部特征及农户政策感知情况四个方面进行现状分析,了解目前辽宁地区农户大豆种植情况及其种植意愿。构建二元logistic计量模型,对大豆振兴计划背景下影响辽宁农户大豆种植意愿的因素进行分析,为进一步完善相关大豆振兴政策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1)大豆种植意愿不高,仅31.96%农户持有积极意愿(2)目前制约大豆种植的难题:农户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种植不成规模,多为小散户,缺少技术培训,大豆产量低。销售渠道单一,大豆种植户对于大豆振兴及相关政策的了解度不足,且对当前补贴满意度不高。(3)农户大豆种植意愿是一个由多种因素综合影响所决定的,其中农户年龄、教育程度、上期售价、比较作物收益高低、大豆产量、农户对大豆振兴计划了解程度,在1%水平上对农户大豆种植意愿具有显着影响;大豆政策补贴满意度、大豆种植技术掌握情况,在10%水平上对农户大豆种植意愿有显着影响。因此,为进一步推进国产大豆发展,提高农户大豆种植积极性提出以下建议。第一,提高农业劳动力素质,加强大豆种植技术培训。第二,多角度齐发力,提高大豆单产水平。第三,平衡比较作物收益,提高大豆补贴综合标准。第四,推进大豆振兴计划,加大政策宣传。

张超轶[7](2020)在《清原县农户借贷行为调查与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我国作为农业大国,随着各个领域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农业结构的调整步伐也随之加快。随着农业逐渐步入现代化、专业化的进程,农村地区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也不断增加,农户对资金的需求也愈发强烈。但是,由于政府管制、金融供给不足等原因,农村地区依旧存在资金较为短缺的现象。尤其近年来,农村金融机构缺失现象变得愈发严重,农户资金严重不足,这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重大障碍。因此,进一步优化农村金融供给机构,更新信贷类金融产品,是有效解决农村地区资金短缺问题的重要手段。在这样的背景下,农户作为农村金融组织所提供服务的直接体验者,将农户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借贷行为与影响因素,有助于更切实地了解农户在信贷市场的需求,对农村金融供给组织进一步完善信贷业务具有重要的理论参考价值。本文在借鉴现有理论的基础上,以辽宁省抚顺市清原县381个农户为样本,对其借贷行为进行调查分析。首先采用描述统计分析方法,分析样本区农户整体借贷行为现状,根据结果总结农户借贷行为的基本特征。其次,分别利用二元Logistic模型和多分类Logistic模型,实证检验农户借贷行为及农户借贷渠道选择行为的影响因素。结合前文的分析,得出本文主要的结论:研究发现当前清原县农户对资金的需求量较大,农户借贷行为发生率较高。随着农户年龄的增加,其逐渐退出借贷市场,受教育程度、劳动力人数、耕地面积、收入水平、贷款经历均对农户借贷行为存在正向影响。从借贷渠道的选择来看,劳动力人数越多、具有贷款经历、与金融机构距离较近,都会促使农户选择正规渠道进行借贷;受教育水平和收入水平较高的农户更倾向选择正规借贷,同时也容易发生多渠道借贷行为。而随着农户耕地面积的增加,其在不同渠道的借贷行为发生率都显着提升;只有当农户对信贷产品了解程度较高时,才会选择正规借贷,反之其更愿意选择非正规借贷。最后,结合清原县的实际情况,提出强化正规金融服务方式和金融产品创新、扩大农户借贷抵押品范围、规范非正规金融的发展等政策建议。

梁维[8](2020)在《辽代春捺钵研究》文中认为有辽一代,契丹皇一年四季都在进行传统的四时捺钵。每年一、二、三月份,辽帝都要率领群臣,在水草丰美之地进行传统的钩鱼、捕鹅及射猎活动,同时还要处理大量政治事务。太平二年(1022)后,随着皇帝捺钵地的东移,辽帝开始在春捺钵地处理辽朝东部乃至全国的军政事务,使春捺钵的政治地位进一步上升。本文利用《辽史》《金史》及宋人笔记,结合出土的石刻与考古材料,对有辽一代春捺钵的地点、路线、区域等问题进行考察,并分析其产生变化的影响因素。同时,综合考证春捺钵的运营机制与传统活动内容,分析其中的变化过程。在前文研究基础上,最后分类探讨春捺钵政治活动的内容,并归纳政治职能的特点与变化。全文共分为绪论和正文两部分。绪论主要叙述全文的写作缘起、学术及应用价值、国内外研究现状、涉及的相关概念及研究方法等。在正文部分共分为四章内容。第一章“辽代春捺钵地点的选择”。本章对文献记载的辽代春捺钵的地点做全面梳理,以太平二年(1022)为分界点,考证前后两个时期的春捺钵地点共129个。在对地点的位置进行辨析的同时,对前人未考证的和考证不足的地点给出新的阐释,并对“春水”在地理层面的概念做出了解读。春捺钵的路线以太平二年(1022)为界,之前呈现出由北向西、转而向南,之后则转向东北方向,并固定在长春州区域的变化过程。总体来看,春捺钵的地点与路线主要分布在潢河及土河、南京、西京和长春州四个主要区域。同时,辽帝春捺钵地点的择选主要受自然和政治两种因素的影响。第二章“辽代春捺钵的运营机制”。本章主要根据《辽史》、宋人笔记并结合石刻材料,讨论了春捺钵时随行人员的构成、营盘结构和物资供给三方面的内容。依据史料的记载,考证出春捺钵时的随行人员主要有王公贵戚、南北臣僚和扈从部队三个部分。利用石刻资料与前人研究成果,考订出春捺钵的各类随驾官员三十余位。关于春捺钵的营盘,主要对营盘中皇帝斡鲁朵、王公大臣的营帐及运营毡车等设施的大小、布局及形制进行考察,并对随行人员的驻扎方式做了考证,总体上体现出以皇帝斡鲁朵为中心,王公、百官及扈从部队在其外围,呈环状包围式分布。他们共同护卫皇帝进行春捺钵,移动时也保持着距离,营盘呈现星散式分布的特征。本章还对春捺钵在不同区域的驻扎方式进行了分析,在平原和山地,春捺钵营帐是驻扎在相对平坦之处,而在长春州附近水网密布之地,则驻扎在高大的土包台上,同时春捺钵的住所呈现逐渐固定的趋势。春捺钵的物资供给主要分为外来物资供给和当地物资供给两部分,并由专门的官员及行宫斡鲁朵户进行统一的管理与运输。第三章“辽代春捺钵的传统活动”。本章从史料记载和考古学成果入手,以太平二年(1022)为界对捕鹅、捕鱼、射猎及祭祀活动的对象、工具、过程、环境等内容进行考察,并对捕鹅、捕鱼和山地射猎的活动予以列表,从中可以看出春捺钵的传统活动在太平二年(1022)前后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同,所捕之鹅从前期的多种禽类动物到后期只捕天鹅一种,后期所捕之鱼也是体型巨大的鳇鱼,这都体现出春捺钵活动内容的变化。这种变化与环境的改变及文化的发展存在一定的关系。渔猎活动之后,契丹皇帝要率领群臣举行“头鹅宴”“头鱼宴”。春捺钵初期的祭祀活动主要有祭天、祭祖等契丹民族的传统活动,至辽中后期增加了佛教祭祀的内容,这表明春捺钵的活动内容也在不断丰富与发展。第四章“辽代春捺钵的政治活动及职能演变”。本章将辽代春捺钵的政治活动分为处理国内政务和解决边疆问题两个方面进行论述。主要对国内政务中的军国大政、制定经济政策、任命和赏罚官员、处理司法,处理部族事务、赈济灾民及对解决西北边疆、西南边疆,南部和东部边疆等诸多问题进行分类梳理考证,予以列表并分析其原因。最后对春捺钵政治职能的演变从重视当地事务、治理域内民族、处理对外关系三个角度进行阐述,并归纳其特点。本章主要运用统计学的方法,对春捺钵时的政治活动予以分类,探讨其政治职能的特点和变化,并得出春捺钵在辽朝中后期政治地位上升的结论。

杨芹[9](2020)在《从都察院到平政院(1901-1916) ——清末民初的官员监督与惩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都察院是清代专门的监察机关,上以启沃君心,中以纠劾官邪,下以舒表民志,在朝廷治理中发挥独特作用。都察院之职由各道监察御史和六科给事中等科道言官行使,他们“匡君德,儆官邪,达民情”,地位清要,享有威权。迨至清末新政时期,科道不仅继续弹劾贪墨权贵,揭参违法官吏,而且就新政改制发表卓见,还通过处理吏民申冤,监督地方,为中央集权助力。然而,因内外交困启动的新政,很快走上仿行西法、改革官制的快车道,传统的六部九卿、翰詹科道官制受到巨大冲击。就都察院而言,倡议裁撤者有之,反对裁改者有之,主张都察院代下议院者颇有其人,提议改都察院为行政或惩戒裁判所者亦不乏。一时议论纷纷,莫衷一是。其中,左都御史陆宝忠、御史汪凤池、王步瀛、赵炳麟、江春霖等人颇多建言和运作,引人瞩目。这不仅反映出中外思想观念的杂糅和碰撞,也意味着监察体制的新旧转型即将来临。尽管直至辛亥革命爆发都察院仍然存留,但其编制和人员大为缩减,影响力也颇见式微。1912年民国成立,除旧布新,都察院被大总统袁世凯下令裁撤。但是,官员的监督和惩戒仍是亟待考虑的问题。1914年平政院设立,附设肃政厅,专司纠弹官吏。一方面,平政院评事和肃政史颇多前清科道出身,肃政厅与都察院设置相仿,职能相近,可见新旧监察制度的延续性。另一方面,肃政厅设在平政院,除弹劾以肃政史的名义,其他公文往来冠以平政院,并非完全独立的机构。肃政史依据纠弹法案行使职权,对弹劾案件进行调查取证,由平政院审理,再依违法还是犯罪,分别由文官高等惩戒委员会惩处或法庭裁判,最后上呈大总统定夺。这不同于前清由堂官、督抚查核,吏部议处的程序。因此,民初的机构分工更加凸显分权制衡,更加追求弹劾与惩戒程序的司法化,在行政案件的审理上初步实现了近代转型。进言之,平政院并非具有裁决权的审判机关,其对官员赃私案构成犯罪的审理后,交大理院裁决执行;对官员渎职违法应予惩戒的交惩戒委员会处分。平政院仅为接收行政案件的机构,对一些行政决定做出维持或者撤销、变更的决定,对官员违法情事不具有裁决权。因此,平政院设立之初职务较为清简,与惩戒委员会、肃政厅之间也存在权限之争。不论在职权还是公署的争取上,平政院都频频落败。后来平政院长周树模改任文官高等惩戒委员会委员长以后,要求各省呈劾属员的案件交付惩戒委员会惩戒,不必再交平政院审理;加以司法官惩戒委员会、审计官惩戒委员会相继成立,官员惩戒的专门化逐渐实现。伴随着袁世凯政权的起落,肃政厅从1914年设立到1916年裁撤。此期延续传统监察制度与仿行西式建制并行,是旧制度与新举措交汇之时。从都察院到平政院肃政厅,从御史到肃政史,从台规到纠弹法,名称的变化不仅蕴含着制度变迁的内在机理,也反映着由帝制到共和的政治体制变革。但改革背后一直不变的主题,就是对官员的监督与惩戒。中国历来重治吏,通过各种方式掌握大小官吏的动向,监督一切官吏,监督官吏的一切。这是中国古代治吏的传统情形,是巩固皇权的重要手段。这种治吏的方式发展到清代,历经清末民初的改革,不仅机构形式有所不同,而且职能也多有改变。本文从清末都察院的改革切入,从都察院上奏纠弹、审判覆核、申冤呈请到肃政厅专职弹劾,再到平政院受理诉讼、惩戒委员会职司惩处,挖掘制度变化的复杂性、丰富性与内在的张力。在各个事件中探寻真相,揭示机构的制度设计与运行状况,以期展现1901-1916年间官员监督与惩戒制度的延续、改革和探索。

宏格尔珠拉[10](2020)在《噶勒桑《蒙汉合璧论语》君子观研究》文中指出《论语》是儒家经典着作之一,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代表之一。从16世纪以来《论语》被译成几十国语言,噶勒桑《蒙汉合璧论语》译本有其独特的风格,对后世亦有深远影响,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君子一词在《论语》中有重要地位,是唯一贯穿整部《论语》的概念,研究噶勒桑蒙译《论语》中的君子观,一方面可以了解噶勒桑对君子的解读与诠释是否精准,另一方面也可以加深对君子内涵的把握。噶勒桑生活在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是一位精通满、蒙、汉、藏语的蒙古族学者、翻译家,曾是清朝宣统皇帝的老师。《蒙汉合璧四书》是其重要的代表作。《论语》中君子的内涵有“有位者”与“有德者”之区分。噶勒桑在《蒙汉合璧论语》中将君子解读为“有优秀品质和高尚人格的学者”。集中体现在“仁德”、“学识”、“勇于作为”三个方面。首先,噶勒桑解读“仁”为仁德、仁爱,认为“仁”具备的第一要义便是爱心。其次,解读“知”为学识、聪明。最后是“勇于作为”,主张君子比别人更加勇敢,更有英雄志向。噶勒桑认为君子需要通过修养达成。他从不断修习和以规则约束自身两个方面讲何以成为君子。学习是成为君子不可或缺的工夫,亦认为通过内涵的提升,可以成为君子;噶勒桑认为君子需要遵循规则并加以自持。噶勒桑认为君子可以实现理想人格。他对比了君子与小人、圣人的关系。噶勒桑对小人最直白的理解是渺小、卑微。不同于朱熹说君子小人是公私之间的差异,噶勒桑更突显君子小人因地位差距而产生在人格行为上的区别。对于圣人,噶勒桑解释为古时学识、智慧和德行均优于别人的人。总之,噶勒桑对君子内涵的解读和诠释,有些与汉族学者相通,有些与汉学者不同。

二、《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总目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总目次(论文提纲范文)

(1)金代禁榷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
    四、创新之处
第一章 金代禁榷制度的历史渊源
    第一节 春秋至隋朝时期的禁榷制度
        一、禁榷制度的兴起——“官山海”
        二、汉代禁榷制度的发展
        三、三国至隋代的禁榷制度
    第二节 唐代的禁榷制度
        一、唐代禁榷制度的确立
        二、刘宴的盐法改革
        三、唐代的榷酒制度
        四、唐代榷茶制度的兴起
        五、唐代对矿产的禁榷
    第三节 辽、宋时期的禁榷制度
        一、辽代禁榷制度的发展
        二、宋朝禁榷制度的发展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金代禁榷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第一节 金初地方的商品专卖
        一、金初商品专卖的出现及其原因
        二、金初商品专卖的管理
    第二节 金代禁榷制度的确立
        一、金代禁榷制度确立前的政治变革
        二、金代禁榷制度的确立
    第三节 金代禁榷制度的发展与没落
        一、金世宗时期禁榷制度的发展
        二、金章宗时期禁榷制度的改革
        三、金宣宗时期禁榷制度的没落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金代的榷盐制度
    第一节 金代盐务机构与职官的设置
        一、金代盐务机构的设置
        二、金代盐务机构职官的设置
        三、金代盐务机构职官的选任
    第二节 金代榷盐制度下的盐业运营
        一、金代食盐的运营模式
        二、盐课的征收
    第三节 金代对私盐的打击
        一、私盐兴起的原因
        二、政府对私盐的打击
        三、打击私盐的机构
    第四节 盐官的管理
        一、对盐务机构职官执法的监管
        二、金代盐官的考核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金代铜铁等矿产资源的禁榷
    第一节 金代的榷铁制度
        一、金初对铁的禁榷
        二、金熙宗以后对铁的禁榷
    第二节 金、银、铜的禁榷
        一、金代金、银产地的分布与禁榷
        二、金代铜的禁榷
    第三节 矾、锡、丹、碱的禁榷
        一、金代矾、锡、丹的禁榷
        二、金代碱的禁榷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金代酒茶等生活物资的禁榷
    第一节 金代酒、曲的禁榷制度
        一、金初对酒的禁榷
        二、金代榷酒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三、榷酒制度下的管理机构及职官
    第二节 金代茶、醋、香的禁榷
        一、金代茶叶的禁榷
        二、醋与香的禁榷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金代禁榷制度的特点与影响
    第一节 金代禁榷制度的特点
        一、禁榷制度在政府的完全管控下运行
        二、禁榷商品具有地域性和阶段性特点
        三、禁榷商品表现为一家独大的局面
        四、战争是促进金代禁榷制度发展的重要因素
        五、金代的禁榷制度呈现“歧视”与“体恤”的双重性
    第二节 金代禁榷制度的影响
        一、金代禁榷制度是一把双刃剑
        二、金代禁榷制度为后世树立了典范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其在学期内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2)正史目录医籍着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一章 《汉书·艺文志·方技略》
    第一节 编撰
    第二节 体例
    第三节 内容
        一、细类分析
        二、种卷计数与略序
        三、相关问题论述
        四、种卷分布
第二章 《隋书·经籍三子·医方》
    第一节 编撰
        一、四部分类的出现与定型
        二、七分法的复古与成熟
        三、七分与四部共荣
        四、七分与四部融合
        五、关于撰者
    第二节 体例
    第三节 内容
        一、分集甲乙丙
        二、细类分析
        三、医方、道经、佛经的种卷计数与序文
        四、相关问题论述
        五、种卷分布
第三章 《旧唐书·经籍志·丙部子录》之经脉类与医术类
    第一节 编撰
        一、盛唐开元官修目录《群书四录》《古今书录》
        二、中、晚唐时期的官修目录编修活动
        三、《旧唐志》的编撰
    第二节 体例
    第三节 内容
        一、细类分析
        二、经脉类、医术类种卷计数
        三、相关问题论述
        四、种卷分布
第四章 《新唐书·艺文志·丙部子录》之明堂经脉类与医术类
    第一节 编撰
        一、《新唐志》的撰修背景
        二、《新唐志》的史料来源
        三、《新唐志》的补史艺文志目录性质
    第二节 体例
    第三节 内容
        一、细类分析
        二、明堂经脉类、医术类种卷计数
        三、种卷分布
第五章 《宋史·艺文志·子类·医书类》
    第一节 编撰
        一、《宋史》的撰修背景
        二、《宋志》的史料来源
        三、《宋志》的补史艺文志目录性质
    第二节 体例
    第三节 内容
        一、细类分析
        二、《宋志·医书》种卷计数
        三、相关问题论述
        四、种卷分布
第六章 《明史·艺文志·子类·艺术类·医术》
    第一节 编撰
        一、《明史》的撰修经过
        二、明代内府藏书与编目
        三、《明志》的史料来源
    第二节 体例
    第三节 内容
        一、细类分析
        二、《明志·医书》种卷计数
        三、种卷分布
第七章 《清史稿·艺文志·子部·医家类》
    第一节 编撰
        一、《清志稿》的撰修经过
        二、清代内府藏书与编目
        三、《清志稿》的史料来源
        四、《清志稿》后的相关目录撰修活动
    第二节 体例
    第三节 内容
        一、细类分析
        二、《清志稿·医家》种卷计数
        三、相关问题论述
        四、种卷分布
第八章 正史目录医籍着录流变
    第一节 汉至隋时期: 六略之一,医分为四
        一、《七略》至《汉志》时期(西汉至东汉,[公元前33至前7间—公元75至106间])
        二、七分与四部共荣时期(三国至隋,[235-597])
    第二节 唐至元时期: 子部医方,从方至科
        一、《隋志》至两唐书时期(唐至宋初[629-1060])
        二、宋国史志至《宋志》时期(宋元)(1016-1345)
    第三节 明至今时期: 一代医着,类属森然
        一、《明志》至《清志稿》时期(明至20世纪80年代末)(1441-1989)
        二、王绍曾《清志稿拾遗》至《清志》时期(20世纪90年代至今)(1992至今)
    第四节 正史医籍目录类系流变
第九章 正史目录医籍着录利弊
    第一节 正史目录医籍着录特点
        一、正史医籍目录的各本特征
        二、正史医籍目录的一般特点
    第二节 正史目录医籍着录得失
        一、正史目录的共性利弊
        二、正史医籍目录的价值与缺陷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正史目录医籍着录史料长编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3)新时代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衔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问题的缘起及研究意义
        1. 问题的缘起
        2. 研究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1.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2.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三) 本论题研究的基本方法和研究思路
        1. 研究方法
        2. 研究思路
    (四) 本文的基本结构和主要创新点
        1. 本文的基本结构
        2.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一、新时代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衔接的概念阐释
    (一) 新时代呼唤教育新气象
        1. 确立了新时代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新使命
        2. 对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要求
    (二) 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衔接的概念阐释
        1. 思想政治教育衔接的概念内涵
        2. 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衔接的本质要求
        3. 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衔接的特性
二、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衔接的理论来源与现实依据
    (一) 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衔接的直接理论基础
        1. 马克思主义时空理论
        2. 马克思主义矛盾学说
        3. 马克思主义需要理论
        4.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
    (二) 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衔接的学科理论基础
        1. 心理学科域: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理论
        2. 伦理学科域: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3. 思政学科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规律及链式教育规律
    (三) 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衔接的现实依据
        1. 各教育阶段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要求
        2.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长期性要求
        3. 新时代的应然要求
三、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衔接的当代境遇
    (一) 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衔接的基本经验
        1. 党和政府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纵向衔接
        2. 基本构成了相互衔接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和网络
        3. 注重思想政治教育衔接的理论研究
        4. 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交流逐步加强
    (二) 当前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脱节的突出表现
        1. 目标衔接缺乏一体化的宏观规划
        2. 课程衔接缺乏差异性的统筹设计
        3. 教材衔接缺乏整体性的内容安排
        4. 内容衔接缺乏层次性的教学要求
        5. 方法衔接缺乏感染性的有效手段
        6. 管理衔接缺乏统一化的沟通机制
        7. 队伍衔接缺乏有序性的工作格局
    (三) 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脱节的消极影响
        1. 政策政出多门,政策效力逐层递减
        2. 评价体系人为断裂,评价结果部分失真
        3. 信息传递不畅,有效信息逐级缩水
        4. 成效收效甚微,终极目标的实现大打折扣
    (四) 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脱节的原因
        1. 管理机构庞大,管理压力过大
        2. 学段层次硬性分隔,沟通交流片面应付
        3. 衔接意识不到位,“堵点”“盲区”阻滞
四、新时代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衔接的核心要素和基本原则
    (一) 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衔接的核心要素
        1. 目标衔接:整体规划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目体系
        2. 课程衔接:调整创新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体系
        3. 教材衔接: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教材建设
        4. 内容衔接:协同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建设
        5. 方法衔接:分类实施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
        6. 管理衔接:统一制定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政策体系
        7. 队伍衔接:一体化构建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队伍
    (二) 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衔接应遵循的原则
        1. 整体性原则
        2. 协同性原则
        3. 系统性原则
        4. 创新性原则
五、新时代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衔接的实现路径
    (一) 更加科学地做好顶层设计
        1. 健全和完善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统一领导体制
        2. 构建大中小学一体化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体系
        3. 创新大中小学一体化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
        4. 加强大中小学一体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教材建设
        5. 加强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一体化建设
    (二) 更加有效地发挥各级学校间的协同作用
        1. 强化不同学段协同育人理念
        2. 搭建信息化的协同育人平台
        3. 创新实践性的协同育人载体
        4. 优化层次性的协同育人过程
    (三) 更加积极地创新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沟通机制
        1. 强化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衔接意识
        2. 加强大中小学间的合作与交流
        3. 健全和完善学生成长建档制度
        4. 创新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评价体系
    (四) 更加牢固地夯实“娃娃教育”的基础
        1. 提升家庭教育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
        2. 增强家庭教育参与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性
        3. 优化家庭教育与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互补性
        4. 加强家庭教育与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性
参考文献
致谢

(4)版本视域下《三国志演义》经典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三国志演义》的经典化
    二 《三国志演义》版本演变
第一章 嘉靖壬午本:《三国志演义》的文人化
    第一节 “证文辞、通好尚”:嘉靖壬午本的文人化
    第二节 正文内容的历史化
    第三节 “羽翼信史”:《三国志通俗演义》文人化的特点及影响
    小结
第二章 周曰校刊本《三国志演义》的历史化
    第一节 版本形制上的历史化
    第二节 “按鉴音释”:正文内容的历史化
    小结
第三章 志传本:《三国志演义》的通俗化
    第一节 “志传”诸本形制特征及通俗化表现
    第二节 “志传”诸本正文内容的通俗化表现
    小结
第四章 李卓吾评本:《三国志演义》的学术化
    第一节 李卓吾评本前的《三国志演义》批评
    第二节 李卓吾评本及其对《三国志演义》的批评
    第三节 “人各一是非”:《三国志演义》学术化特色及意义
    小结
第五章 毛评本:《三国志演义》经典文本的确立
    第一节 “雅俗共赏”:毛评本对《三国志演义》文体风格的修订
    第二节 情节的修订
    第三节 毛评本的评点思想及意义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一)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

(5)包世臣经世散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概念及研究范围界定
    二 研究综述
    三 选题意义
    四 研究思路
第一章 包世臣的生平及交游
    第一节 包世臣生平——以经世散文创作为主之分期
        一 早涉忧患,零散为文
        二 心存大志,“文”如泉涌
        三 晚年归隐,着书编集
    第二节 包世臣的文学交游及交游补述
        一 与常州文派的文学交游
        二 辑佚基础上的交游补述
第二章 包世臣文集版本及编纂体例研究
    第一节 包世臣文集版本研究
        一 《安吴四种》版本梳理
        二 单行本版本梳理
        三 《包世臣全集》
    第二节 《安吴四种》编纂体例所体现的经世思想研究
        一 中国古代文人别集编纂体例概说
        二 包世臣别集编纂过程及体例
        三 《安吴四种》编纂体例所蕴含的思想及价值
第三章 包世臣经世散文研究综论
    第一节 包世臣经世思散文创作背景
        一 明至清中叶实学思想的发展以及与经世散文创作的关联
        二 明中叶至清前中期经世散文创作概述
    第二节 包世臣经世散文的思想内容
        一 “饬邪禁非,有益于世”的经世之旨
        二 “更法图强,改革政治”的变世之法
        三 “重义轻利,礼制改革”的处世之思
    第三节 包世臣经世散文的风格趋向
        一 严谨务实的创作态度
        二 针砭时弊的批判精神
        三 平和保守的语言风格
第四章 包世臣经世散文专题研究---以传记、书信为例
    第一节 包世臣的传记理论与实践
        一 包世臣的传记创作理论
        二 包世臣传记的经世主题及表达方式
    第二节 包世臣书信研究
        一 包世臣书信的经世思想
        二 包世臣书信的经世表达
        三 包世臣书信中经世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第五章 包世臣经世散文的价值与影响
    第一节 对近代国人心智的启蒙
        一 包世臣对于“衰世”的书写
        二 包世臣对待科举制的态度
        三 包世臣对西方长技的认识及其禁烟抗夷的决心
    第二节 包世臣对近代经世散文创作风气及艺术手法的引领
        一 包世臣对近代经世散文艺术手法的引导
        二 对后世经世散文创作风气的引导
    第三节 包世臣经世散文的地位
        一 上承亭林、常州余绪
        二 下启龚、魏及近代改革之风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包世臣佚文
        对坝逼溜说
        辨爬沙船转水墩之误
        宝稧室法帖序
        简学斋诗存记
        咏秋词轩序
        津桂苑云梯定知得敢路云绮语用续哀词
    附录二:包世臣作品系年
        凡例
        作品系年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6)大豆振兴计划背景下辽宁省农户大豆种植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 ——以194户大豆种植户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目标及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本文的创新点及不足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国内外研究综述
        2.1.1 大豆生产发展与大豆振兴相关研究
        2.1.2 大豆补贴政策演变研究
        2.1.3 关于种植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
        2.1.4 文献述评
    2.2 概念界定
        2.2.1 农户
        2.2.2 种植意愿
    2.3 理论基础
        2.3.1 农户行为理论
        2.3.2 计划行为理论
第三章 大豆振兴计划及辽宁省大豆种植发展概况
    3.1 大豆振兴计划改革情况
        3.1.1 大豆振兴计划提出的背景
        3.1.2 大豆振兴计划的内容
    3.2 大豆种植概况
        3.2.1 大豆种植面积情况
        3.2.2 大豆种植产量情况
        3.2.3 大豆种植成本收益情况
        3.2.4 大豆种植区域分布
第四章 调查方案设计及描述性统计分析
    4.1 调查区域概况
    4.2 问卷设计
    4.3 数据来源
    4.4 样本特征描述性统计分析
        4.4.1 农户个体及家庭特征描述
        4.4.2 农户大豆生产经营特征描述
        4.4.3 大豆销售及市场情况分析
        4.4.4 农户对大豆振兴认知情况分析
    4.5 农户大豆种植意愿统计分析
        4.5.1 农户大豆种植意愿特征描述
        4.5.2 农户个体及家庭特征与大豆种植意愿交叉分析
        4.5.3 农户生产经营特征与大豆种植意愿交叉分析
        4.5.4 市场销售特征与大豆种植意愿交叉分析
        4.5.5 农户政策感知特征与大豆种植意愿交叉分析
第五章 农户大豆种植意愿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5.1 模型设定
    5.2 变量选择与预期相关性
    5.3 模型估计结果及分析
        5.3.1 模型检验
        5.3.2 结果分析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6.1 主要研究结论
        6.1.1 大豆种植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6.1.2 农户大豆种植意愿及影响因素
    6.2 研究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大豆振兴计划背景下农户大豆种植意愿研究调查问卷
致谢

(7)清原县农户借贷行为调查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1.3.1 国外研究动态
        1.3.2 国内研究动态
        1.3.3 研究述评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1.5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农户
        2.1.2 农户借贷行为
    2.2 理论基础
        2.2.1 农村金融理论
        2.2.2 行为经济学理论
        2.2.3 信用理论
第三章 农户借贷行为现状及特征分析
    3.1 样本区概况
    3.2 问卷设计和数据来源
    3.3 样本特征
    3.4 样本农户借贷行为及其特征
        3.4.1 样本农户借贷行为现状分析
        3.4.2 样本农户借贷行为总体特征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农户借贷行为的影响因素
    4.1 模型的构建与变量设置
        4.1.1 模型的构建
        4.1.2 变量设置
    4.2 实证结果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及政策建议
    5.1 结论
    5.2 政策建议
        5.2.1 强化正规金融服务方式和金融产品创新
        5.2.2 扩大农户借贷抵押品范围
        5.2.3 规范非正规金融的发展
        5.2.4 提高农民的综合能力
        5.2.5 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制建设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8)辽代春捺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现状
    三、相关概念的界定
    四、研究思路及方法
    五、重点与难点
    六、创新点
第一章 辽代春捺钵地点的选择
    第一节 捺钵体制溯源
    第二节 辽太祖至圣宗太平二年的春捺钵地点
        一、辽太祖、太宗时期的春捺钵地点
        二、辽世宗至景宗时期的春捺钵地点
        三、辽圣宗初至太平二年的春捺钵地点
    第三节 辽圣宗太平二年至辽末的春捺钵地点
        一、辽圣宗后期至兴宗时期的春捺钵地点
        二、辽道宗至辽末的春捺钵地点
    第四节 春捺钵的区域、路线变化及影响因素
        一、春捺钵的区域
        二、春捺钵的路线变化
        三、春捺钵路线变化的影响因素
第二章 辽代春捺钵的运营机制
    第一节 春捺钵的随行人员
        一、王公贵戚
        二、南北臣僚(官员)
        三、诸行宫斡鲁朵(宫)户及扈从部队
    第二节 春捺钵的营盘
        一、皇帝的行宫与扈从官员的营帐
        二、春捺钵的营盘结构
    第三节 春捺钵的物资供给
        一、外来的物资供给
        二、当地的物资供给
        三、物资管理
第三章 辽代春捺钵的传统活动
    第一节 捕鹅放鹰
    第二节 渔猎活动
        一、河湖捕鱼
        二、山地射猎
    第三节 祭祀活动
第四章 辽代春捺钵的政治活动及职能演变
    第一节 处理国内政务
        一、商议军国事务
        二、制定经济政策
        三、任命及赏罚官员
        四、处理司法问题
        五、处理统治区内部族事务
        六、赈济灾民及其他
    第二节 解决边疆问题
        一、解决西北、西南部边疆问题
        二、解决南部边疆问题
        三、解决东部边疆问题
    第三节 春捺钵政治职能的特点与演变
        一、春捺钵政治职能的特点
        二、春捺钵政治职能的变化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后记

(9)从都察院到平政院(1901-1916) ——清末民初的官员监督与惩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及价值
    二、研究现状述评
    三、研究思路、方法与内容
第一章 清末都察院的编制及职权
    第一节 清末都察院的编制
        一、1906年官制改革前的编制
        二、1906年官制改革后的编制
    第二节 清末都察院的规章
        一、《钦定台规》的内容
        二、台规与会典、例律的关联
        三、台规的效力与意义
    第三节 清末都察院的职权及其保障
        一、都察院的职权
        二、科道行使职权的方式
        三、科道行使职权的保障
第二章 科道的纠弹与冤抑受理
    第一节 官吏纠参与申冤的律例规定
        一、被参官吏的处分之例
        二、构成犯罪的处罚之律
        三、被参官吏的宽免与申诉
    第二节 科道对京官的纠弹
        一、弹劾王公亲贵案
        二、弹劾官员舞弊:以邮传部李德顺案和吏部受贿案为例
        三、都察院堂官弹劾科道案
    第三节 科道对外官的纠弹
    第四节 清末都察院受理革员申冤
        一、赴都察院呈控的案件总体情况
        二、呈控人与当事人
        三、都察院受理革员京控的程序
        四、革员呈控的事由
        五、京控的拟断与呈控的差异
        六、革员呈控案的总体处理结果评析
        七、都察院在革员京控案中的功用评析
    小结
第三章 清末都察院的裁改争议
    第一节 裁改的动因与起始
        一、内忧外困的时势迫使变法改制
        二、迎合预备立宪的需要
    第二节 丙午官制改革前后都察院的裁改
        一、丙午官制改革前左都御史陆宝忠整顿都察院的努力
        二、丙午官制改革中都察院的改制方案
        三、反对都察院裁改的理据
        四、都察院官制初步厘订
        五、都察院奏定整顿章程
    第三节 都察院代下议院的争议
        一、都察院代下议院的倡议
        二、反对设下议院更改都察院
    第四节 再次厘订台规
    第五节 都察院裁改期间的民间舆论
        一、报刊舆论
        二、宋教仁的议论
    小结
    附录 清末科道对待新政的态度
第四章 都察院的裁撤与平政院的建立
    第一节 都察院的末路与科道的去留
        一、都察院的末路
        二、科道的去留
    第二节 平政院的设立及争议
        一、平政院筹设的过程
        二、平政院的设立与职权
        三、平政院与文官高等惩戒委员会的争议
        四、平政院与肃政厅的权限争议
    第三节 肃政厅的设立、规章与职权
        一、肃政史的产生
        二、肃政厅的法规
        三、肃政厅的职权与行使方式
    第四节 肃政史的上奏建言与监察纠仪
        一、上奏建言
        二、监察政务
        三、纠仪
    小结
第五章 肃政史的弹劾与惩戒委员会的惩戒
    第一节 民初官员弹劾与惩戒的法律规定
        一、肃政史弹劾的范围
        二、肃政史弹劾的程序
        三、官员的惩戒机构、处分与开复
    第二节 肃政史的弹劾案
        一、肃政史弹劾之预闻
        二、肃政史纠劾大员
        三、肃政史弹劾赌博、种烟
        四、肃政史弹劾中央部院案
        五、肃政史弹劾巡按使
        六、肃政史弹劾法官
        七、肃政史弹劾知事案
        八、肃政史平反冤案
    第三节 文官高等惩戒委员的惩戒
        一、文官高等惩戒委员会的惩戒程序
        二、惩戒滥押、疏脱监犯的案件
        三、惩戒由巡按使弹劾的其他案件
    第四节 其他惩戒委员会的惩戒
        一、司法官惩戒委员会
        二、审计官惩戒委员会
    小结
第六章 肃政厅的裁撤及后续
    第一节 肃政厅的最后光景
        一、肃政史奏劾复辟
        二、肃政史弹劾筹安会及反对帝制
    第二节 肃政厅裁撤始末
        一、主要人物请辞
        二、改制与合署办公
        三、裁撤书记官及人员安置
        四、废止法令
        五、肃政史的流向
    第三节 外界对于肃政厅肃政史的评价
        一、对于肃政厅肃政史之质疑
        二、对于平政院与肃政厅关系之论评
        三、肃政厅裁撤之后的评议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后记

(10)噶勒桑《蒙汉合璧论语》君子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现状
    (二)研究价值
    (三)研究方法
一、噶勒桑其人其书
    (一)噶勒桑生平简介
    (二)噶勒桑《蒙汉合璧论语》概述
二、君子具有的内涵品质
    (一)君子具有仁德——“仁”
    (二)君子具有学识——“知”
    (三)君子勇于作为——“勇”
三、君子需要通过修养达成
    (一)君子需要不断修习
    (二)君子以规则约束自身
四、君子可以实现理想人格
    (一)君子与卑下之人
    (二)君子与圣贤之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四、《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总目次(论文参考文献)

  • [1]金代禁榷制度研究[D]. 罗继岩. 吉林大学, 2021(01)
  • [2]正史目录医籍着录研究[D]. 付鹏.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2)
  • [3]新时代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衔接研究[D]. 陈妍. 华中师范大学, 2021(02)
  • [4]版本视域下《三国志演义》经典化研究[D]. 黄小菊.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8)
  • [5]包世臣经世散文研究[D]. 赵安妮. 兰州大学, 2021(02)
  • [6]大豆振兴计划背景下辽宁省农户大豆种植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 ——以194户大豆种植户为例[D]. 高玥鑫. 沈阳农业大学, 2020(05)
  • [7]清原县农户借贷行为调查与分析[D]. 张超轶. 沈阳农业大学, 2020(11)
  • [8]辽代春捺钵研究[D]. 梁维. 吉林大学, 2020(08)
  • [9]从都察院到平政院(1901-1916) ——清末民初的官员监督与惩戒[D]. 杨芹. 吉林大学, 2020(08)
  • [10]噶勒桑《蒙汉合璧论语》君子观研究[D]. 宏格尔珠拉.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标签:;  ;  ;  ;  ;  

《沉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总目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