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黄灌区林草间作模式研究

内蒙古黄灌区林草间作模式研究

一、内蒙古黄灌区退耕还林林草套种种植模式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张国昕[1](2017)在《生态文明理念下西北宁陕地区移民宜居环境建设研究》文中提出在国家新型城镇化发展背景和生态文明理念视野下,生态移民宜居环境建设已成为当前亟需开展研究的领域。本文针对西北生态脆弱地区生态移民面临的实际问题,选择建国以来移民历史最长的宁夏西海固山区和移民规模最大的陕南秦巴山区作为研究区域。在研究区域5个市、11个县(区)、13个镇(乡)、16个移民点开展现场调研的基础上,综合运用生态学、系统学、规划学、建筑学、社会学等学科的原理和方法,从理论、历史、实践、技术四个层面开展了西北宁陕地区生态移民宜居环境建设研究,形成了本文研究的基本框架。重点探讨生态移民宜居环境空间演变规律、空间开发规划优化、宜居建筑设计理念更新、社会融合和社会成本分析等问题,意欲为优化移民宜居环境建设,推动移民安置工作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方法和技术支撑。针对移民搬迁安置过程面临的各种挑战,本文首先开展了移民宜居环境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研究。通过移民宜居环境空间内涵分析、中国传统文化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生态文明理念剖析,归纳和分析了移民人居环境空间演变的基本规律和移民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依据;通过对人类和自然、主体和客体、现代和传统、全球和本土、有序和无序、传承和创新六对关系的分析,从哲学、历史学和动力学三个维度解读生态文明理念的内涵;在此基础上,探讨构建了移民生态文明建设三维结构优化调控体系。三维结构包括:由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调控目标维,由政府行为、市场行为、公众行为构成的调控对象维,由观念转变、制度保障、技术更新构成的调控任务维。通过对中国历史上人口迁徙的回顾和研究区域传统村落、传统建筑的案例分析,开展了移民宜居环境建设历史的研究。在开展传统村落依山傍水而建的空间分布特征基础上,总结了凤堰明清古梯田农耕模式;在开展传统建筑特征分析基础上,总结了生土建筑结构与营建技术的本土化特色;在开展宁夏吊庄四代移民建筑分析基础上,总结了吊庄移民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典型案例分析为生态脆弱地区移民宜居环境建设提供了地域文化传承的历史启迪。通过调查移民规划实施过程在观念转变和行为规范方面存在的实际问题和主要障碍,开展移民宜居环境空间开发规划实践的研究。通过开展研究区域移民安置区资源环境承载力分析、移民迁出区生态修复环境影响分析、移民产业发展规划和经济收入分析、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分析、以及移民安置成本和社会融合分析,从生态、经济、社会、文化各方面展开技术经济评价和故障分析,尝试建立生态脆弱地区移民宜居环境建设规划实践综合评价方法体系。在此基础上,探索构建了以满足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为核心,包括规划3个阶段、9项生态文明制度、29项具体指标构成的移民宜居环境建设规划优化全过程控制的“3929”制度保障体系,并通过移民宜居环境空间开发规划实践案例分析,进一步论证了制度保障的重要性。针对研究区域移民宜居环境建设规划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根据移民生态、生产、生活三大空间开发实践过程反映的技术需求,开展了移民宜居环境建设规划优化和建筑设计理念更新的技术研究。重点针对研究区域传统文化传承及移民宜居环境建设持续发展等问题,探索构建传承地域文化特色,包括三大空间组团设计、生态农业产业化设计、本土化建筑设计、整体性设计和分类指导设计等5项策略和27项技术措施组成的移民宜居环境建设规划设计更新的技术策略体系,并通过分散安置移民传统民居建筑更新工程和集中安置移民新村设计更新工程的案例分析,为技术策略体系应用提供工程示范。

车将[2](2015)在《西北生态农业及产业化模式研究》文中指出对西北生态农业建设理论体系进行了创新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区域生态农业建设的理论价值,而且对西北生态农业具体的建设,形成了的实用性宏观生态农业模式体系,由于具体区域的具体实用性微观模式的建立是建立在具体区域的自然、社会等方面的条件基础之上的,所以本研究围绕西北县域生态农业的实用性微观模式的建立,采用了统计和聚类分析的方法,在西北地区各省选取具有区域代表性的县为例,深入的探讨了县域生态农业的实用性生态农业模式的建立方法,从而总结出了西北县域生态农业模式建立的分类特点和规律,为西北生态农业的建设提供实用性方法。在此基础上又根据国内外生态农业的发展趋势,提出了西北生态农业的发展方向是走有西北特色的生态农业产业化的道路,在西北生态农业模式建设的基础上,提出了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宏观模式体系。并以陕西省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的建设,对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区域模式的建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本研究采取统计资料分析、典型调查与大范围考察相结合,定量分析与定性论证相结合,理论创新、实例分析与前人成果相结合的方法,围绕西北生态农业创新发展这一核心,开展相关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西北生态农业理论体系的建立。西北生态农业是在全球替代农业类型发展影响下,结和中国具体国情,以生态学、农学、经济学、资源环境学、工程学等学科理论与技术为指导,全面、协调、循环、持续为特征,具有区域特色,与时俱进,以实现良性循环的农业生态系统,生态、经济与社会效益相一致为目标的新型农业产业体系。2)根据区域生态农业理论,总结了9个主要类型区的主要生态农业模式,为西北生态农业建设提供思路。西北农业的地域性非常明显,自然条件的纬度、经度、垂直地带差异很大,农村社会经济基础差异明显,这种地域性差异对农业生产、农村市场和农业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在西北地区发展生态农业要尊重地域性差异,从区域自然资源条件、经济社会特点、人文特色和环境保护与产业发展的双赢需求出发,构建区域生态农业理论模式。3)国外生态农业建设对中国西北生态农业建设的启示。研究发现,国外可持续生态农业的模式选择是同资源利用和生态保护联系在一起;国外生态农业理论虽然不是很成熟,实践规模也很小,但影响却非常深远,它充分体现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代表了农业的发展方向;由于西北地区的地理自然环境与国外沙、埃、澳等国家存在着一定的相似性,因此可以借鉴它们在生态农业建设中的经验,并从中得到启发。西北地区受荒漠化严重,粮食安全、贫困问题,以及环境脆弱等压力的困扰,其生态农业发展的复杂性更大。所以,在生态农业模式的选择上就不能机械地照搬发达国家,应该寻求适宜西北地区的发展模式。4)依据西北的自然和经济特征划分了不同的生态区,西北地区可分为:西北内陆生态农业区和西北地区的黄土高原区(不包括山西和河南部分)。在黄土高原生态农业区发展集水型生态农业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集水型生态农业是在黄土高原半干旱地区农业发展的生产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对于西北区内陆生态农业区,可分为高山、山地及山前坡地和平原、盆地(绿洲),在高山、山前坡地和平原区,适合的生态农业模式主要是立体开发利用型模式,在盆地(绿洲)区,通过与农户的结合,发展在农户的水平上的小规模食物链型生态农业或者商品规模化生产型生态农业。5)在西北地区县域基础上,就西北地区生态农业县域具体发展模式展开研究。通过对中国西北15个县的生态农业模式及其地域分异规律的研究,利用聚类分析模型的方法来分析西北具体的建设模式,得出了六种类型,明确不同区域主攻方向和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发现总结了其中的一些特点和规律。为区域生态农业建设提供了方法。6)建设优势产业是建设西北经济的必然选择。西北地区有丰富的物种资源和气候资源,遵循“发挥自己的优势,做出自己的特色”的原则,围绕棉花、糖料、烟叶、水果、肉类、奶类、花卉、中药材等优势资源,积极发展了诸多特色农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并建立了各类农产品生产基地,逐渐形成以特色农业产业为重点的区域布局。7)为推进西北地区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以陕西省为例,探索了西北地区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具体发展模式。设计了关中平原、陕北黄土高原、陕南盆地的不同生态农业产业化的模式,陕北地区处在生态环境脆弱经济条件贫困的双重困境中,该分区应当主要采用生态恢复和治理模式。陕南地区经济情况、区位条件相对一般、资源状况较好,适合以生态标志型产品(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为主的开发模式。关中地区经济情况发达、区位条件优越、自然资源相对紧缺,适合通过加快农业及农村结构模式调整,以生态农业科技园区等组织结构方式,构建具有农业生产、加工、示范、研发、培训、休闲观光等多功能的都市型农业经济。前述西北不同地区的生态农业模式正好可以作为产业化模式建设发展的蓝本,在此基础上能够有效地设计产业化系统发展模式。8)建立了西北生态农业的对策建议和政策保障体系。发展西北生态农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因此必须针对西北具体地情况,按照农业循环经济的要求,通过构建生态理念、生态制度、生态科技、生态主体、生态生产等多种途径,推进西北生态农业的稳定发展。

陈芳淼[3](2013)在《区域荒漠化演变机制的六元法研究 ——以我国西部地区荒漠化问题为例》文中指出从历史演变状况看,荒漠化问题区域特征明显,整体可归属于地理系统问题。因此,用地理系统方法衡量与评价荒漠化问题具有科学性。地理学是实践科学。使用地理系统方法在认识荒漠化演化机制的同时,可以为防治工作提供重要理论指导。依据地理学特征,可将区域荒漠化问题划分到耕地、草地、林地、湿地-水系、沙地、社区六元结构板块,进行基本状况、发展趋势、主要原因及演化机制认识(简称六元法)。我国西部地区地域辽阔、政治地位重要、文化结构多元,其可持续发展对我国乃至整个亚太地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近半个多世纪以来,该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但与此同时出现了区域荒漠化问题加重、生态环境恶化、地理系统变化剧烈等问题,严重影响区域协调发展。本研究用六元法,从村庄、县域、省域、区域尺度,对西部地区荒漠化问题进行逐级研究验证,分析认识区域荒漠化演化机制,探索防治对策,同时检验六元法的有效性。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我国西部地区荒漠化演化基本机制通过六元法多层次、多点、长历史时段考察,得出我国西部地区荒漠化演化机制为:耕地扩张,耕地质量下降;天然草地缩减、人工草场扩大,草地整体退化严重;天然林遭到严重破坏,近期人工林地面积稳步扩大,林地生态经济功能较弱;湿地-水系萎缩,地表水面积减少,河流径流不稳定性增加,地下水位下降,冰川融化加剧;沙地系统局部得到控制,整体扩张:社区扩张明显,城镇居民区和工矿区建设步伐快,大量占用郊区优质耕地。上述发展趋势反映出耕地、社区、人工林地扩张,草地、湿地-水系显着退化,沙地整体形势严峻,西部地区荒漠化形势不容乐观。进一步分析表明,导致西部荒漠化问题严峻化的基本因素为人为因素与自然因素。其中,人为因素占主导方面。2、我国西部地区防治荒漠化对策建议研究对未来西部地区防治荒漠化工作提出如下建议:1)加强区域防治荒漠化管理机构与机制建设;2)彻查全区资源环境状况,为防治工作提供依据;3)严格控制耕地、社区发展,其中包括工矿业经济发展,建立严格的草地、湿地-水系保护体系;4)将防治荒漠化措施落实到每一个村庄或嘎查;5)尊重民族区域防治荒漠化的传统经验,制定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经济综合发展政策;6)采取措施,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在西部地区产生的荒漠化效应;7)全面加强防治荒漠化的科学技术体系建设,为防治工作提供理论指导与技术支撑。3、六元法应用认识对“六元法”的实际应用得出如下认识:1)利用“六元法”进行区域荒漠化研究可覆盖全地理区域,研究方法简洁,研究结果条理清晰,问题定位准确,容易得出明确结论;2)“六元法”适用于多尺度地理系统(从村庄到全球系统)研究,上下尺度间研究结果互为印证,利于原因诊断;3)可分别六单元进行纵向历史发展趋势演变研究,借以从历史角度清晰地判明各自的发展轨迹与彼此演替机制;4)可分别区域地理特征,判断单元荒漠化轻重关系与主次矛盾:5)县域及以下尺度的研究中,注意从主体地理单元把握荒漠化现状及其演化过程的细节,寻求针对性防治对策;县域以上尺度的研究中,注意对各地理单元变化趋势进行归纳总结,理清演变机制。

周鹏[4](2013)在《中国西部地区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世纪以来,世界经济活动迅速扩展,地区资源耗竭和环境问题正在演变为全球问题,全球生态经济环境整体呈恶化趋势。由于我国人口规模庞大,人均资源占有较少,资源环境发展失衡,土地可使用率较低等因素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恶化。特别是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欠发达,农牧民存在过度垦殖、过度放牧的问题。生态环境脆弱地区的农牧民对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不强,致使一些地区陷入了“越穷越垦,越垦越穷”的恶性循环中,要打破这一怪圈,促进当地可持续发展,就需要进行生态移民建设工程,把西部生态环境恶化地区的农牧民转移出来,使生态贫困地区的生态、经济得到良性发展。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生态环境良好”、“生态文明”建设的生态建设要求。“十八大”正式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强调“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生态移民作为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和经济扶贫开发的重要举措,被广泛实施于我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和扶贫开发中,并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赞同。我国西部地区生态移民是一个涉及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多方面的系统工程。移民的可持续安置是实现西部地区经济、社会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重要举措。生态移民问题研究不仅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具有很强现实针对性的问题。研究西部地区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问题目的于全面总结我国生态移民历史经验,探讨西部地区农村牧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以及生态移民生产生活方式转变,实现农牧区、农牧民可持续发展。本文以人口迁移定律、可持续发展理论,公平理论、生态恢复与生态经济理论、生态移民制度选择影响因素理论、外部性理论等为基础,以实地调研、实证研究与规范研究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统计分析与比较分析相结合等为研究方法,在比较全面梳理国内外学界生态移民研究已有成果及借鉴国内外经验的基础上,立足于国家“十二五”规划及国家《生态移民建设规划》,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对生态移民问题进行研究,根据我国西部地区地理区位条件和现实条件,通过对不同类型移民模式的探索来选择适合西部地区的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模式,并对整个西部地区生态移民的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一个合理的、科学的评价,一方面有助于完善我国生态移民理论,为后续生态移民的可持续发展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另一方面通过发现生态移民可持发展面临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中国西部地区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和原则、移民过程及后续发展的耦合机制和实现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方广玲[5](2010)在《盐池北部风沙区LUCC驱动机制及效应研究》文中认为沙区具有植被覆盖度低、生物多样性差、系统稳定性差、水资源匮乏等生态脆弱特征。与此同时,毁林开荒、垦殖草地、过度放牧、滥采滥挖等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在破坏沙区生态系统平衡过程中起到加速作用。因此,沙区长期处于经济发展缓慢与生态环境恶化的双重困境。如何协调沙区生态环境建设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促进二者良性发展,成为一个重要课题。沙区土地利用变化作为人地关系作用结果的平面投影,成为该区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研究的的切入点。在此基础上,探索合理的沙区土地利用模式,是指导如何正确处理“生态脆弱区”人地关系,实现沙区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需要,也是“生态脆弱区”人居环境建设的重要途径。盐池北部风沙区生态环境脆弱,经济发展落后,土地利用粗放,农业结构不合理,在沙区中具有一定典型性。本文通过对研究区五个乡(镇)大面积的实地调查,初步掌握该区土地利用结构特点,以及90年代以来的土地利用和农村经济变化情况。进一步搜集相关资料,进行遥感影像解译、统计数据处理与分析,计算描述土地利用变化的各项指数,进行盐池北部风沙区土地利用时空变化分析。在此基础上,利用主成分分析、典型相关分析法,对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机制、社会经济效应进行研究。利用土地利用类型格局指数与沙地景观格局指数,分析盐池北部风沙区土地利用格局变化下的沙地景观响应。在上述综合分析基础上,建立研究区土地利用系统指标体系,对土地生态子系统与土地社会经济子系统耦合关系进行分析。研究目的在于,提出有利于沙区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土地利用模式,对实现沙区人类与环境协调发展具有现实意义,同时也为沙区土地利用系统研究,以及政府决策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方向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主要的研究结论如下:(1)盐池北部风沙区近19年来土地利用变化比较剧烈,耕地和沙地的减少是1989-2007年间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的核心问题。禁牧封育、退耕还林还草促进了耕地、沙地向草地转化,也推动了草地覆盖度增加,以及草地向林地的转化。研究区水资源缺乏、风沙活动强度大,容易导致林地退化为草地,是沙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草地是较为稳定的土地利用类型,只要避免人为垦殖和过度放牧,草地沙化的可能性较小。应合理配置林地、草地、耕地比重,选择耐干旱、耐风蚀的灌木树种与优质牧草复合经营,是今后土地利用优化的方向。(2)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是盐池北部风沙区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其中,人为因素对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的贡献率达到89.2%,自然因素的贡献率为10.8%。人为因素在驱动土地利用变化过程中居于主导地位,包括生态保护政策、农业科技进步、农牧业经济发展、人口增长。生态保护政策与农业科技进步,对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过程的影响最显着。退耕还林还草政策实施对耕地变化的解释力最强,封育措施对沙地、草地变化的解释力最强,灌溉面积增加对林地变化的解释力最强。耕地、沙地向林地、草地的转化,最主要是生态保护政策实施与农业灌溉能力增强,保障沙漠化治理长期而稳定进行的强大动力源于政策支持。(3)研究区近19年来的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具有良好的生态、社会、经济效应,促进了区域生态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在土地利用变化过程中,集中连片的沙地景观基本消失,以草地和林地为主导的土地利用格局正在形成。这表明通过恢复林草植被,构造合理的土地利用格局,能够有效防治沙漠化。耕地、沙地向草地、林地的转化,对农村经济总量与结构、农民就业与收入具有积极影响。发展林草产业,是促进沙区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4)1989-2007年,研究区近50%的沙化面积来源于耕地、林地和草地,一方面是由于近年来的人类活动影响,另一方面原因是历史时期人类地理环境变化所引起的自然环境变化。林业生态建设在沙漠化防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草地初期固沙效果不及林地明显,但是林地容易退化为草地和沙地是不容忽视的问题。针对沙区,需要进行传统林业生态建设思想的转变与模式的改进。沙区不适宜发展种植业,在农村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应建立“半自给型种植业,商品型牧业,保护型林业”的农业结构,加大外界环境的物质、资金、技术输入,最大限度地控制生产用地。

郭雨华[6](2009)在《中国西北地区退耕还林工程效益监测与评价》文中认为国家退耕还林工程已经实施八年,工程效益的好与坏,是项目决策与管理者十分关注的问题。国家林业局决策启动了北方地区退耕还林工程效益监测与评价课题。该课题选择了青海大通县、宁夏盐池县、新疆奇台县、陕西吴旗县、安塞县、山西中阳县、甘肃定西县、河北涉县、内蒙古卓资县等9个工程县作为效益监测与评价的基地,对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效果进行全面系统的科学评价。本文以9个工程县中的青海大通县、宁夏盐池县、新疆奇台县三个工程县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试验监测、遥感影像分析等手段方法,统计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内容,并结合我国退耕还林工程的实际情况,建立了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从分析退耕还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入手,开展退耕还林工程的综合效益监测与评价。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应用物种多样性分析不同植物群落物种组成。结果表明:退耕还林地从低龄林向高林龄的发展过程中,生物多样性经历了一个物种丰富度、多样性“低-高-低”、而优势度、均匀度“高-低-高”的变化过程。在退耕还林植被演替发展过程中,群落物种多样性并不呈单调上升(或下降)的变化趋势。因此,在进行植物组成评价时,要充分考虑到植物群落演替的规律性。2、以土壤剖面特征指数、土壤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最大持水量、毛管持水量、土壤团粒、大团聚体含量、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钾、CEC、PH值等参数为指标,评价退耕还林地土壤理化性质,结果表明,随着退耕时间的延伸,退耕还林还草地不断从农耕地剖面向天然次生林地剖面的层次发育过渡,理化性质越来越接近于天然林地。3、水文效应分析表明,植物群落植冠层截留量、枯落物持水量随退耕年限的延长而增大。枯落物容水量与枯落物厚度、枯落物蓄积、退耕年限、生物量相关性显着。4、以大通县、盐池县、奇台县退耕还林不同时期TM影像数据为基础,对退耕还林各时期土地利用/覆被及景观格局变化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后,大通县、盐池县、奇台县耕地面积均减少,从退耕还林前到2007年,分别减少了0.79%、2.5%、0.08%;林地面积分别增加了8.89%、2.07%、0.43%,大通县草地面积减少了6.78%,主要是由于人为原因导致草场退化,未利用地减少了2.25%;盐池县草地面积增加了1.61%,未利用地减少了约3%,部分未利用地转化为草场;奇台县草地面积由2000年的9.26%增加到2007年的13.03%,未利用地减少了4.17%。5、按盐池县不同乡镇边界将盐池县划分为不同空间地域单元,提取并分析了不同乡镇荒漠化程度综合指数,揭示了该区荒漠化发展程度的地域分布规律。结果表明,盐池县从北向南荒漠化程度总体上呈现逐渐减弱的趋势。6、采用机会成本法、恢复费用法等方法,计算出大通县2000~2007年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初始总价值为13.14亿元;盐池县2000~2005年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初始总价值为17.61亿元;奇台县2000~2006年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初始总价值为3.77亿元。7、采用典型调查与宏观分析相结合对退耕还林工程的间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进行了评价。

胡兵辉[7](2009)在《毛乌素沙地农业生态系统耦合及其时序测度》文中研究指明位于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的毛乌素沙地,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区,也是农业与畜牧业交错、耦合发展的典型区域。由于处在森林-草原-荒漠的“生态应力带”上,加上植被覆盖度低、土壤组成物质疏松以及易受人为干扰等因素影响,具有典型的生态脆弱性,系统的敏感性强、稳定性差,人类不合理的生产经营活动极易造成生态系统环境的迅速退化。因此,毛乌素沙地农业生态系统的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论文重点选择毛乌素沙地偏农区的榆阳区与偏牧区的乌审旗为比较研究对象,在近50a的时间尺度上,在区域、县域和户域研究的空间尺度上,运用区域调研与试验验证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研究相结合、动态评价与静态分析相结合及归纳与演绎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毛乌素沙地农业生态系统的耦合原理与机制、耦合环境、耦合效应及耦合系统的协调发展状况等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耦合农业生态系统的优化模式体系及其稳健发展的长效机制。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毛乌素沙地草地、绿洲、荒漠在没有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之前,是通过水资源分布及其可利用性的联系而形成的一个自然耦合生态系统。在人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基础上进行的农业社会经济活动对大系统的干扰,促进了各农业子系统之间能流、物流和信息流的交换与循环,从而使其农牧业系统、农产品加工业系统及与外界系统实现了多途径耦合。同时,理想的毛乌素沙地农业生态系统耦合格局,应当打破行政割据,形成半包庇式系统耦合带谱,带谱沿线有“陶乐-银川-永宁-灵武-盐池-定边-靖边-横山-榆阳-神木-府谷等”主要城市群,起着极其重要的辐射带动作用。(2)在近50a里,毛乌素沙地气候逐渐趋于暖湿化,年内光温水等相对匹配,当地应在适当发展夏粮作物的同时,大力发展人工牧草种植,充分利用夏秋气候资源集中的优势。研究发现,沙地东南缘的6县、区均为牧草的适宜生长区,其中神木(B,0.82)适宜程度最高,定边(B,0.57)最低;热量资源和光照资源均属丰富,水分资源普遍缺乏,定边(S水,0.39)缺乏最严重;带内各县、区气候资源量一般,光、热、水匹配较差,资源利用率有差异,相比神木(K,0.77)最高;气候功能评价结果的大小顺序:神木>府谷>靖边>榆阳=横山>定边,总体呈现东北高西南低的走向;水分是整个毛乌素沙地气候功能发挥的主要限制因子。(3)人地关系矛盾突出是毛乌素沙地沙漠化的内在根源和决定因素,是沙漠化的直接动力,但无论是从时间上还是空间上讲,该区的土地沙漠化都处于整体逆转的阶段。研究发现,近58a在沙漠化的自然因子和社会因子中,耕地面积、蒸发量和大风日数对榆阳区沙漠化的影响较对乌审旗大,而农牧业人口数量、牲畜数量和降水量对乌审旗沙漠化的影响较对榆阳区大,农牧业人口数量是对两地沙漠化影响均最大的重要因子;人为因子对两地土地沙漠化作用力的合力是持续增加的,且乌审旗人为因子对沙漠化的贡献率大于榆阳区,人为因子是两地导致沙漠化的主要作用力;乌审旗沙漠化因子综合影响大于榆阳区,从长远看,乌审旗沙漠化发展驱动力强,沙漠化可能性较榆阳区大。(4)区域土壤水分结构特征是毛乌素沙地景观形成的本底要素。从田间景观尺度看,裸地比作物地日蒸发量和年蒸发量都大,受干沙层影响,裸地仅呈单峰曲线变化;作物地生育期内土壤水分含量存在剧烈变化层,且裸地水分保有量较作物地为好;农田水分渗漏量约为141.25mm,玉米与马铃薯的作物蒸腾量约为175.3mm与183.91mm,而农田实际蒸散量即作物耗水量约分别为306.48mm与303.29mm。从农业产业结构看,榆阳区种植业是主导产业,而畜牧业是最具发展潜势的产业,应处理好种植业与畜牧业协调发展的关系,适当控制其规模与结构,注意发展草食畜牧业,减少耗粮型生猪生产对粮食生产的压力;乌审旗种植业和畜牧业均处于发展期,畜牧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应加大畜群品种改良优化,提高饲草料的转化利用率,可适当发展特种养殖业;榆阳区和乌审旗林业、渔业尚有较大的发展空间。(5)受重大生态工程(退耕还林)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榆阳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表现为:林地和牧草地是总价值的主要构成,且各种土地利用类型的服务价值均表现为急剧变化期和平缓变化期的阶段性特征;林地、园地、交通地及总价值依时间序列从快速增加至缓慢增长方向演变,耕地、牧草地、未利用地价值依时间序列从快速减少至缓慢减退方向演变;退耕还林工程前后系统总价值增加了0.19×109元,单位面积增加值为254元;价值增加的乡镇主要分布在东南部和北部两片,而减少的主要在中部和西部连片,且各乡镇价值及其单位面积价值的分布具有北部风沙草滩区大,南部黄土丘陵沟壑区小的特点。(6)在近27a中,粮食生产在榆阳区初级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牧草始终是乌审旗初级生产力的最主要部分,说明两地偏农型和偏牧型农牧耦合发展模式的特点;榆阳区有以耗粮型生猪、禽类生产为主的势头,乌审旗有以节粮型草食动物生产为主的势头;榆阳区农牧系统比乌审旗较为开放,其与外界的能流、物流、信息流交换较频繁,系统调控力度大,产出高;榆阳区种植业与畜牧业之间的能值转换率较高,畜牧业内部品种结构也较合理,品种的更新换代较快,其系统耦合度较高,而乌审旗发展系统耦合的潜势巨大。(7)毛乌素沙地偏农区偏重不可更新工业辅助能投入,而偏牧区偏重可更新有机能投入。模式Ⅱ(榆阳区偏农型典型农户单元生态经济系统模式)在农、牧户经营层面,更具有竞争力和优势,其经济效益较模式Ⅰ(乌审旗偏牧型典型牧户单元生态经济系统模式)为好,且经济发展程度和农牧业集约化程度高,对环境依赖性小,系统的自我控制和调节反馈能力强,有较强自稳定性,抗外界干扰能力也较模式Ⅰ强,故应防止产业无序竞争和过度开发,同时由于其长期处于较高的环境负荷力下,系统有可能产生不可逆转的功能退化或丧失。模式Ⅰ和模式Ⅱ的可持续性指数均属消费型生态经济系统范畴,模式Ⅰ的可持续性较好,且优化调控空间较大,农牧耦合潜势尚待发挥。(8)近27a榆阳区和乌审旗早期的发展主要是依靠消耗REn(资源环境)承载力为代价的,在人口基数还不是很大的有利条件下,脆弱的生态环境、有限的资源以及滞后的SE(社会经济)很难形成良好的系统协调发展态势,且不损害REn承载力的发展模式又面临技术、资金和市场的多重约束。随着区域生态环境建设与农业经济结构的优化,榆阳区和乌审旗的SE发展度、REn承载力及SEREn(社会、经济、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度基本上均沿时间序列增加,SE与REn协调发展的类型也均逐渐趋于更高水平,农牧业产业结构也逐渐由以资源环境消耗为主的资源密集型向以资金、科技利用为主的技术密集型转变。受人类活动强度与农业生态系统开放性的影响,两地SEREn的承载力和发展度产生了相应时序演变特征,使得SE与REn协调发展状况也发生相应变化。(9)毛乌素沙地耦合农业生态系统模式的改良优化必须着眼系统功能的有效化,协调处理好系统内的农业与畜牧业、农业与林业、农业与能源开发工业的关系,积极搭建以防护型生态结构、节水型种植结构、稳定型畜牧结构和效益型农业产业结构为中心内容的脆弱性耦合农业生态系统优化模式体系,并加强模式之间的互补、协调与整合。同时,农牧结合是系统的结构特征,农牧矛盾高度紧张是系统的功能特征,构建稳定、安全的农牧系统耦合结构是实现毛乌素沙地脆弱农业生态系统稳健发展的核心问题。

李保伟[8](2009)在《我国退耕还林政策绩效审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以“3E”为标准的绩效评价,极大地推动了世界各国政府绩效审计的发展。我国《审计署2008至2012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要求国家审计机关,注重从体制、机制、制度以及政策措施层面发现和分析研究问题,提出审计意见和建议,促进政策、法律、制度的落实和完善,推进深化改革,加强宏观管理。退耕还林政策是迄今为止我国政策性最强、投资最大、涉及面最广、群众参与程度最高的一项生态建设政策。2003年新增退耕地面积指标为333万hm2。但是,从2004年开始,每年新增退耕地面积指标大幅减少,直至2008年的0.76万hm2。这一政策的重大转变,引发了社会各界对其进行重新审视。(1)本研究的主要内容本研究以新公共管理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公共政策理论为支撑,从绩效审计基本理论出发,阐释政策绩效审计的理论框架以及政策绩效审计的本质、目标、假设、标准、程序与方法及报告等审计要素;以我国退耕还林政策绩效审计为例,阐释我国退耕还林政策绩效审计目标的确定、退耕还林政策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和审计综合评价模型的选用;以我国样本县退耕还林政策实施情况为基本数据,对退耕还林政策绩效进行审计评价;对我国退耕还林政策制定和执行提出审计建议。1)政策绩效审计理论结构基本框架及要素本研究以政策绩效审计本质为逻辑起点,以政策绩效审计目标、政策绩效审计假设、政策绩效审计标准、政策绩效审计程序与方法和政策绩效审计报告作为理论要素来设计政策绩效审计理论结构的基本框架。首先,政策绩效审计本质决定政策绩效审计目标。其次,政策绩效审计目标影响政策绩效审计假设。政策绩效审计假设是围绕政策绩效审计目标而设计的各种可能性的假定,是实现政策绩效审计目标的各种前提条件,这种前提条件是受到政策绩效审计目标的影响和制约的。再次,政策绩效审计假设是对政策绩效审计实践活动包括审计标准、审计程序与方法和审计报告等产生作用的理论范畴。政策绩效审计的本质,是对政策绩效责任履行情况的检查和评价。政策绩效审计假设应具有的内容是:①独立性假设;②政策责任关系假设:③正当怀疑假设;④政策绩效的可验证性假设;⑤政策绩效审计结果的可信赖假设;⑥政策绩效可以分为社会绩效、经济绩效和生态绩效的基本假设。我国的政策绩效审计程序应包括的5个步骤是:确定审计项目、制订审计方案、收集和评价审计证据、编制和提交审计报告、跟踪检查。政策绩效审计方法主要有前后对比法、目标群体评定法、专家评估法和成本—绩效分析法等。我国政策绩效审计报告的框架应当包括:①标题页:②审计摘要;③审计事项的背景;④审计发现的情况:⑤审计结论;⑥审计建议;⑦相关单位的反馈意见;⑧附件。2)我国退耕还林政策绩效审计目标、审计标准、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和模型运用公共政策资源是否达到了既定绩效,即公共政策目标是否得到实现,以及目标的实现可否归因于该政策,是政策绩效审计的总目标——效果性目标。我国退耕还林政策绩效审计的总体目标是,国家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对退耕还林政策资源的运用绩效进行检查和评价,提出审计建议,以促进退耕还林政策的落实和完善。国家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对退耕还林政策资源运用的环境性绩效和公平性绩效进行检查和评价,提出建议,以促进退耕还林政策的落实和完善,是我国退耕还林政策绩效审计的环境性目标和公平性目标。环境性目标和公平性目标统一于效果性目标。参照我国“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国家林业局退耕还林效益监测指标等各类相关评价指标,经过理论预选、专家筛选,本研究分析得出我国退耕还林政策绩效审计评价的19个具体指标。我国退耕还林政策绩效审计标准可以分为生态绩效标准、经济绩效标准及社会绩效标准三类。可以采用专家打分法,也可以以国家权威部门公布的相关指标值作为退耕还林政策绩效审计评价的具体标准。本研究采取归纳与综合相结合的方法构建出了我国退耕还林政策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指标体系在层次上分为A、B、C、D四级,从高到低分别是:综合指标、分领域指标、合成指标、具体(单项)指标。以综合评价数学模型为基础,选定了适合我国退耕还林政策绩效审计综合评价的模型。3)我国退耕还林政策绩效审计理论应用于样本县审计案例X省Z县是我国退耕还林政策实施的首批试点县区。以X省Z县为样本,运用我国退耕还林政策绩效审计评价理论和模型,分别对Z县退耕还林政策的生态绩效、经济绩效、社会绩效和综合绩效进行审计评价。Z县退耕还林政策绩效审计评价结论认为,Z县退耕还林政策实施以来,生态绩效明显,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z县的生态环境:增加了退耕农户的收入,改善了农村经济结构,为退耕农户收入提高和农村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退耕农户的耕地面积减少、人均粮食生产量下降,给当地粮食供给带来压力,同时退耕还林解放出来的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向非农产业转移;审计综合评价数据显示,在1999—2006年之间,X省Z县退耕还林政策绩效呈现出持续而稳定增长的良好态势。4)我国退耕还林政策绩效审计建议政策绩效审计建议,是以审计评价为基础,以提高政策绩效为目的,对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提出建议。结合X省Z县审计案例和全国退耕还林政策制定和执行的实际情况,对我国退耕还林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提出建议。在政策制定上,中央政府应承担退耕还林全部成本,足额核拨地方政府工作经费;应紧密联系各地实际,进一步细化补助标准;在部分地区先行试点,建立林业产权收购制度。在政策执行上,各级政府应树立正确的“生态”政绩观,将退耕还林绩效纳入政绩考核;坚持“林业部门牵头,跨部门、跨行业合作”,切实编制好退耕还林规划;推动退耕农户参与管理和监督。(2)本研究的结论纵观全文,本研究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①政策绩效审计位于绩效审计的“高端”根据绩效审计对象,我们可以将绩效审计分为政策绩效审计、项目绩效审计、组织绩效审计以及管理绩效审计。由于绩效审计对象的不同,导致上述各类绩效审计处于不同的地位。“政策”对其他对象具有指导和制约作用。正是由于“政策”的“高端”地位,使得政策绩效审计位于其他绩效审计类型之上,成为“高端”的绩效审计。②政策绩效审计是对政策资源运用的效果性、环境性及公平性的检查和评价政策绩效审计的本质,是对政策资源的绩效责任履行情况的检查和评价。政策绩效审计的总目标,就是对政策目标实现效果的检查和评价。政策绩效审计的环境性目标和公平性目标,是分别从不同角度对政策效果的实现程度进行检查和评价,即从不同角度检查和评价政策资源的运用是否达到了环境保护和促进公平的效果。环境性目标和公平性目标,统一于效果性目标。③我国退耕还林政策绩效审计是以环境性审计目标为主的效果性审计,具有宏观性特征我国退耕还林政策的首要目标是维护我国的生态安全。围绕这个中心目标,本研究构建了以生态绩效为主的我国退耕还林政策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在我国退耕还林政策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中,生态类指标的个数多且权重大。本研究以我国退耕还林政策为绩效审计对象,借用了政策理论等的方法,分析和评价了退耕还林政策的绩效,提出了完善和改进我国退耕还林政策制定和执行的审计建议,体现了政策绩效审计的宏观性特征。(3)本研究可能的创新从绩效审计的角度看,本研究可能的创新包括以下几点:①将政策绩效审计从绩效审计中“剥离”出来进行研究。文章揭示了政策绩效审计的本质是对政策绩效责任履行情况的检查和评价:以政策绩效审计本质为逻辑起点,以政策绩效审计目标、政策绩效审计假设、政策绩效审计标准、政策绩效审计程序与方法和政策绩效审计报告作为理论要素构建了政策绩效审计理论结构的基本框架。②构建了我国退耕还林政策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审计署2008至2012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要求和我国退耕还林政策目标,通过理论预选和专家筛选,确定了我国退耕还林政策绩效审计评价的19个具体指标,构建了我国退耕还林政策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AHP确定了指标体系中各指标权重。

徐丽萍[9](2008)在《黄土高原地区植被恢复对气候的影响及其互动效应》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植被覆盖变化及其环境效应的研究是认识人类重大工程活动对区域环境影响的重要途径之一。研究不同尺度下植被覆盖的时空演化格局、变化过程、驱动机制和效应强度,对正确认识人类重大生态工程影响环境演变的作用机制及其效应强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科学价值。本研究基于实地观测资料、利用长时间序列(1982~2003)美国国家航天航空局(NASA)最新的全球植被指数变化研究(Global Inventory Modeling and Mapping Studies)数据(简称GIMMS/NDVI数据)、短时间序列(2000~2005)美国NASA近年来EOS计划的MODIS数据、长时间气候及其它辅助资料,运用趋势、相关、差分分析等多种方法,分析了黄土高原地区植被覆盖变化的时空演变特征及与气候因子的关系,揭示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实施以来,植被覆盖变化对该区气候环境的作用机制及效应。主要结论如下:(1)黄土高原地区1982~2003年植被覆盖变化特征1982~2003年,黄土高原地区植被NDVI年际上总体表现为增加趋势,表明整个区域的植被覆盖有所好转,但局部地区也存在负变化趋势;在季节尺度上,就整个黄土高原而言,夏季和冬季平均NDVI并没有明显的变化趋势,春季和秋季NDVI呈上升趋势,其中春季NDVI增长趋势最为显着;在常年平均NDVI月变化特征上,1~8月份为NDVI上升的时段,8月份至来年1月份NDVI为下降阶段,4~9月为植被主要生长季,7~8月为植被典型生长季。8月份期间的植被覆盖度最高,因此,8月份的NDVI对黄土高原地区的植被覆盖水平具有最好的代表性。(2)黄土高原地区2000~2005年退耕初期植被覆盖变化特征从黄土高原地区典型生长季平均NDVI的变化分析可知,2000~2005年黄土高原地区整体植被覆盖状况呈显着增加的趋势,表明退耕还林草以来整个区域的植被覆盖有所好转,植被在恢复过程中。(3)黄土高原延安地区1982~2003年植被NDVI与气候因子的关系对延安地区植被而言,在年的尺度上,全年年均温、降水、相对湿度等对植被NDVI动态变化具有正效应,植被NDVI与各气候因子相关不显着;在季节尺度上,植被NDVI与降水和相对湿度的敏感性较强,温度的敏感性较弱,其中春季的降水量、夏季的相对湿度和冬季的气温对植被NDVI的影响较大。同时,降水与植被NDVI存在隔季滞后相关效应。(4)黄土高原延安地区退耕初期2000~2005年植被NDVI与气候因子的关系黄土高原延安地区典型生长季降水和相对湿度对植被生长具有正效应,温度对植被生长具有负效应。7月的降水、相对湿度对8月的植被生长具有正效应,说明植被生长和气候因子存在一定的时滞效应。对整个黄土高原而言也具有类似效应。(4)黄土高原地区植被覆盖变化驱动机制及其区域气候效应总的来说,气候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驱动形成了黄土高原地区植被覆盖的时空演化格局。近年来人为因素在大范围区域内产生较大驱动作用,同时对区域气候环境和局地小气候产生了一些影响。在区域尺度上,植被恢复的气候效应表现为大风日数减少,大气能见度好转,局部水土流失得到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遏制了土地沙漠化的扩展,高寒草甸产草量提高等方面。(6)黄土高原地区植被恢复对局地小气候的影响及其生态效应为验证植被恢复与重建后对局地生态环境条件的改善程度和效应强度。采用定位观测的方法,以裸露荒坡为对照对典型退耕区栽植的3种类型的人工植被(混交林、灌木林和草地)样地的小气候特征进行了监测;又对退耕地上建立的人工植被和撂荒形成的自然植被群落进行了大气温湿状况、土壤水热状况等小气候特征的观测分析,并以裸露农地为对照,比较人工植被和撂荒植被对小气候的影响效应强度;并且对郁闭度为75%和40%人工灌木林的小气候效应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a)混交林、灌木林、草地光照强度日均值分别比对照小3.9×104,3.4×104,0.9×104 lx,气温日均值分别比对照低1.53,1.32,0.51℃,表土0 cm土层最高温与对照相差14.9,16.8,10.7℃;日均大气相对湿度分别比对照增加8.38 %,7.34 %,2.04 %;光照强度、气温、土壤温度、大气相对湿度及其变动幅度的大小顺序为混交林<灌木林<草地<对照;土壤湿度及其变动幅度为灌木林<混交林<草地<对照。各植被类型样地内的光照强度、气温、大气相对湿度和土壤温度之间均存在一定相关。各类型人工植被均起到了调节小气候,改善生态环境条件的作用。(b)退耕还林营造人工林后,下垫面的变化引起局地水热循环的变化,具体表现为降温效应、增湿效应、改土效应和阻风效应,尤其是在植被生长旺盛的夏季,人工植被区近地层1.0m处日均气温明显下降,低于撂荒植被区2.2℃;日均相对空气湿度增大,高于撂荒植被区1.97%;日平均风速降低,日均减风效益高于撂荒植被区28%,同时,土壤导热性能提高,土壤物理性质得到改良。局地小气候环境的改善,说明人工林草工程这一措施对脆弱生态的恢复改造有明显的效果。(c)不同郁闭度林地的地温随深度的下降而下降,郁闭度高的林地表层温度比低郁闭度的林地低,表层以下高郁闭度(75%)林地比低郁闭度(40%)林地相同层次的地温低;随高度的升高,气温逐渐上升,但郁闭度越大规律越稳定。对不同郁闭度林地的地温与气温进行相关分析,相关系数均显着。不同郁闭度林地的空气相对湿度均随高度的上升而下降,但郁闭度越大,最低值出现的时间越落后。由此可见,退耕还林草过程中应该合理密度,在恢复过程中对密植的林地进行适当截伐,以达到光、温、水的充分利用。综上所述,本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缺乏对黄土高原地区植被恢复对气候及其生态效应整体影响研究的不足,从植被覆盖时空变化、与气候因子的关系、驱动机制、植被恢复产生的区域气候效应和局地小气候生态效应研究等多个方面展开了初步的尝试性研究,分析方法、分析手段、研究结论等方面也有一定程度的创新。同时也发现了一些迫切需要改进和深入研究的问题,如在植被覆盖变化与气候相互作用研究方面要同时考虑人类重大工程影响、人类重大工程环境影响还需要遥感定量研究和野外采样等,这些问题的深入研究将有助于人类认识植被覆盖变化的规律和量化人类工程措施的贡献率,为进一步科学地指导生态建设作更为细致的服务。

孙策[10](2007)在《西北地区退耕还林还草模式研究》文中认为西北地区包括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青海省、甘肃省和陕西省,面积共计338万平方公里,占全国陆地面积的41%;人口约1.2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3.4%,是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同时又是我国生态环境极其脆弱的地区;西北地区的生态问题,严重威胁到东部发达地区的发展。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是中共中央、国务院为改善我国西部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实施退耕还林,改善生态环境,不仅能够促进西部地区林业生产力及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而且可以促进全国生产力的健康发展,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退耕还林还草,提高了植被覆盖度,有利于减少坡地水土流失和防治风沙区的风蚀沙化;有利于减灾防灾;有利于调整农村产业和农业经济结构;保障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是文明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本文首先对退耕还林还草政策实施基础进行分析,详细介绍了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概念、组成要素、结构层次以及运行机制;其次追述西北地区生态环境的历史变迁,分析西北地区生态环境的现状,从中探寻导致西北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以此作为构建西北地区生态经济建设机制的基本出发点,这涉及两方面的内容,即生态环境问题上的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最后在详细查阅、收集西北地区环境变化、人口、资源、农业及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植被建设模式、现有人工植被建设所依托的自然环境条件和技术措施、植被演替等现有资料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以往相关研究成果,对西北退耕还林区进行区域划分,分析各类型区生态系统退化的状况及其所处阶段;同时结合对西北地区现有人工植被成效调查分析,归纳总结出西北地区退耕经验以及主要的退耕模式;并且针对退耕还林工程目前存在的问题,分别从相关制度建设、法律完善、资金筹措、工程质量和效益检测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

二、内蒙古黄灌区退耕还林林草套种种植模式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内蒙古黄灌区退耕还林林草套种种植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生态文明理念下西北宁陕地区移民宜居环境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当代西北地区生态移民的缘起和发展
        1.1.2 当前生态移民面临的挑战和发展态势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2.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1.2.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1.2.3 国内外相关研究启示
    1.3 项目研究意义
    1.4 研究目标、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方法
    1.5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2 研究区域生态环境特征和典型案例选择
    2.1 研究区域选择
        2.1.1 生态移民概念界定
        2.1.2 研究区域和研究范围选择
    2.2 研究区域生态环境特征
        2.2.1 宁夏回族自治区生态环境特征
        2.2.2 陕西省生态环境特征
    2.3 研究区域生态移民规划
        2.3.1 宁夏“十二五”中南部地区生态移民规划
        2.3.2 陕南移民搬迁安置总体规划(2011-2020 年)
    2.4 典型案例选择
    2.5 本章小结
3 生态移民宜居环境和生态文明建设
    3.1 移民宜居环境空间内涵和行为主体
        3.1.1 移民宜居环境空间内涵和功能定位
        3.1.2 移民宜居环境空间行为主体
    3.2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文明理念
        3.2.1“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观念
        3.2.2“体国经野”的宜居环境系统规划理念
        3.2.3“师法自然”的建筑设计理念
    3.3 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生态文明理念
        3.3.1“以人为本”的环境伦理观
        3.3.2 以人口、资源、环境承载力为核心的生态学原理
        3.3.3 建筑设计理念更新的生态学原理
    3.4 移民宜居环境建设生态文明理念内涵解读
        3.4.1 生态文明的哲学思考
        3.4.2 文明冲突的历史思考
        3.4.3 生态文明的动力学思考
        3.4.4 移民宜居环境建设生态文明内涵解读
    3.5 移民宜居环境生态文明建设调控体系构建
        3.5.1 移民宜居环境生态文明建设调控体系构建原则
        3.5.2 移民宜居环境生态文明建设调控体系构建框架
    3.6 本章小结
4 研究区域移民居住环境空间开发历史的研究
    4.1 移民居住环境空间的历史演变
        4.1.1 中国历史上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变化和人口迁徙
        4.1.2 宁夏西海固山区移民人口迁徙和空间开发的历史回顾
        4.1.3 陕南秦巴山区移民人口迁徙和空间开发的历史回顾
    4.2 研究区域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特征
        4.2.1 传统村落与传统村落保护
        4.2.2 宁夏西海固山区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特征
        4.2.3 陕南秦巴山区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特征
    4.3 研究区域传统民居建筑特征及其文化传承内涵
        4.3.1 传统民居建筑和传统民居建筑保护
        4.3.2 宁夏西海固山区传统民居建筑特征
        4.3.3 陕南秦巴山区传统民居建筑特征
    4.4 宁夏吊庄移民居住环境建设的历史回顾
        4.4.1 宁夏吊庄移民的历史背景
        4.4.2 银川市月牙湖吊庄移民居住环境建设案例分析
    4.5 宁陕生态脆弱山区移民宜居环境建设的历史启示
        4.5.1 对爱辉——腾冲直线的重新认识
        4.5.2 凤堰明清古梯田的生态文明启示
        4.5.3 传统民居建筑的历史启示
        4.5.4 宁夏吊庄移民“四代建筑”的历史启示
    4.6 本章小结
5 研究区域移民宜居环境建设实践的研究
    5.1 宁夏地区“十二五”规划实施现状分析
        5.1.1 银川市移民安置区建设“十二五”规划实施现状分析
        5.1.2 彭阳县移民迁出区生态修复规划实施现状分析
    5.2 陕南地区“十二五”移民规划实施现状案例分析
        5.2.1 陕南地区“十二五”移民搬迁安置工作进展情况
        5.2.2 安康市生态移民集中安置区建设案例分析
        5.2.3 陕南地区移民迁出区生态修复规划实施现状
    5.3 研究区域生态移民宜居环境建设实践综合评价
        5.3.1 安置区人口资源环境承载力及空间开发环境影响分析
        5.3.2 迁出区生态空间修复规划实施影响分析
        5.3.3 生态移民经济收入统计分析
        5.3.4 生态移民住宅建筑满意度分析
        5.3.5 生态移民安置社会成本和社会融合分析
    5.4 移民宜居环境建设存在问题和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5.4.1 移民宜居环境建设存在的问题的再认识
        5.4.2 移民宜居环境建设规划优化和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构建
    5.5 本章小结
6 研究区域移民宜居环境建设技术策略研究和工程实践
    6.1 生态脆弱地区移民宜居环境建设技术策略选择原则
        6.1.1 技术策略选择基础
        6.1.2 技术研究的主要领域
        6.1.3 技术策略选择原则——“一优先三结合”原则
    6.2 研究区域移民宜居环境建设技术策略体系构建
        6.2.1 生态优先特色的三大空间组团设计技术策略
        6.2.2 满足资源条件的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技术策略
        6.2.3 符合当地人文特色的本土化建筑设计适宜技术策略
        6.2.4 结合系统控制的整合性设计技术策略
        6.2.5 按照安置模式特点分类指导的设计技术策略
    6.3 移民宜居环境建设工程实践
        6.3.1 分散安置移民传统民居建筑改造更新工程
        6.3.2 集中安置移民新村宜居环境建设设计更新工程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建议
    7.1 论文总结—对移民宜居环境持续发展的再认识
        7.1.1 移民宜居环境建设理论与方法的研究
        7.1.2 移民宜居环境建设历史的研究
        7.1.3 移民宜居环境建设实践的研究
        7.1.4 移民宜居环境建设规划优化和建筑设计更新的技术研究
    7.2 主要结论——论文的创新点
    7.3 建议——对移民宜居环境建设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7.4 展望——对后续研究的思考
致谢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的研究工作及成果

(2)西北生态农业及产业化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中国农业发展遇到的严峻问题
        1.1.2 西北生态环境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l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生态农业研究概况
        1.3.1 国外生态农业研究概况
        1.3.2 国内生态农业研究概况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4.3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生态农业及其产业化的理论基础与基本概念探析
    2.1 生态农业基本概念
        2.1.1 生态农业概念的缘起
        2.1.2 中国生态农业的概念
        2.1.3 生态农业模式的概念
        2.1.4 生态农业产业化概念的源起
        2.1.5 生态农业产业化的概念
    2.2 生态农业理论
        2.2.1 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本内容
        2.2.2 中国生态农业基本特征
    2.3 生态农业产业化理论
        2.3.1 生态农业产业化的理论基础
        2.3.2 生态农业产业化和农业产业化的区别与联系
        2.3.3 生态农业产业化的阶段性分析
    2.4 生态农业模式与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的关系与功能优势
        2.4.1 生态农业模式与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的关系
        2.4.2 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的优势
    2.5 区域生态农业发展理论
        2.5.1 生态农业的区域差异性
        2.5.2 区域生态农业生产存在的问题及机遇
        2.5.3 区域生态农业模式构建
        2.5.4 区域生态农业理论模式概述
        2.5.5 区域生态农业推进战略
第三章 国内外生态农业及其产业化建设对西北的借鉴
    3.1 国外生态农业及其产业化建设
        3.1.1 国外生态农业的概况
        3.1.2 沙特,埃及,澳大利亚生态农业及其产业化建设的经验
        3.1.3 西北生态农业及其产业化对沙特,埃及,澳大利亚经验的借鉴
        3.1.4 以色列生态农业及其产业化建设的经验
        3.1.5 西北生态农业及其产业化对以色列经验的借鉴
        3.1.6 国外发达国家生态农业的借鉴
        3.1.7 国外生态农业产业化支撑体系建构及其对西北的借鉴
    3.2 国内生态农业及其产业化建设
        3.2.1 国内生态农业的概况
        3.2.2 国内生态农业存在的问题
        3.2.3 国内生态农业产业化现状
        3.2.4 中国生态农业产业化的主要类型
        3.2.5 国内生态农业产业化存在的问题
        3.2.6 国内生态农业模式的借鉴
        3.2.7 国内生态农业政策的借鉴
第四章 西北生态农业的现状及其发展模式分析
    4.1 西北的自然与经济建设特征
        4.1.1 西北内陆生态农业区
        4.1.2 黄土高原生态农业区
    4.2 西北生态农业现存主要问题
        4.2.1 自然条件
        4.2.2 社会经济条件
    4.3 西北地区生态农业模式分析
        4.3.1 国内外生态农业模式研究概况
        4.3.2 西北建设生态农业模式的借鉴
    4.4 西北生态农业微观模式与技术
        4.4.1 黄土高原生态农业区
        4.4.2 西北区内陆生态农业区
    4.5 西北生态农业宏观主导模式模型
        4.5.1 黄土高原生态农业区模型
        4.5.2 西北区内陆生态农业区模型
第五章 西北县域生态农业模式选择及其地域分异规律
    5.1 西北县域生态农业模式设计方法概论
        5.1.1 模式设计的基本概念
        5.1.2 模式设计基本指导思想与原则
        5.1.3 模式设计分类层次如下
        5.1.4 模式设计的因素分析
        5.1.5 模式设计程序
        5.1.6 模式设计的文字表述
    5.2 西北县域生态农业模式及其地域分异规律分析
        5.2.1 西北主要生态农业模式及其区域分布
        5.2.2 生态农业模式类型的比重和覆盖度分析
        5.2.3 生态农业模式建设的相似性聚类
        5.2.4 结果
    5.3 实例:陕西省县域生态农业模式及其地域分异规律的借鉴
        5.3.1 陕西省主要生态农业模式及其区域分布
        5.3.2 生态农业模式类型的比重和覆盖度分析
        5.3.3 模式建设的相似性聚类及其区域分布特点
        5.3.4 结果
第六章 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现状及其发展模式分析
    6.1 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建设的必要性
        6.1.1 建设优势产业是建设西北经济的必然选择
        6.1.2 建设优势产业是增加就业和提高居民收入的重要途径
        6.1.3 西北优势产业的建设对于民族和睦具有重大意义
        6.1.4 国家主体功能区政策对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影响
    6.2 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6.2.1 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指导思想
        6.2.2 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指导原则
    6.3 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的条件分析
        6.3.1 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的优势分析
        6.3.2 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劣势分析
    6.4 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辨析
        6.4.1 生态农业产业化与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的区别
        6.4.2 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分区设计对生态农业产业化建设的意义
        6.4.3 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设计
第七章 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案例
    7.1 案例:陕西省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探析
    7.2 陕西省生态农业产业化的模式选择
        7.2.1 关中地区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
        7.2.2 陕北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
        7.2.3 陕南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
第八章 西北生态农业及其产业化发展的对策建议与政策保障
    8.1 西北生态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8.1.1 树立科学的生态农业理念
        8.1.2 树立生态建设与富民增收并举的经济发展观
        8.1.3 创新先进的生态农业科技
        8.1.4 构建以节水为核心的生态农业模式
        8.1.5 健全生态农业人才、技术、资金的保障机制
    8.2 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8.2.1 建立生态发展观
        8.2.2 理清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建设基本思路
        8.2.3 加强生态农业产业化基础设施建设
        8.2.4 发展合理的生态农业产业
        8.2.5 完善生态农业产业化制度
        8.2.6 做强绿色龙头企业
        8.2.7 绿色产品品牌化
        8.2.8 建设生态农业基地,实现农业生态产业化标准化管理
        8.2.9 提升生态农业产业化的科技水平
        8.2.10西北优势产业的选择
    8.3 西北生态农业建设的政策保障
        8.3.1 国家在项目建设政策上支持西北
        8.3.2 实行更加优惠的税收政策
        8.3.3 加大金融信贷支持政策,建立西北开发专项资金
        8.3.4 加大优化西北投资环境,吸引外来资金和人才政策
        8.3.5 建立支持西北国家级开发区建设的政策
        8.3.6 产业政策
        8.3.7 建立不同的绩效评价指标和政绩考核政策
        8.3.8 建立培育绿色农产品市场体系的政策
        8.3.9 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服务水平
        8.3.10乡镇企业参与生态农业产业化建设
        8.3.11重视农业立法,推进农业法律体系政策建立
第九章 结论与讨论
    9.1 主要结论
        9.1.1 创新设计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与西北生态农业模式的必要性
        9.1.2 西北生态农业模式
        9.1.3 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
        9.1.4 西北生态农业发展的保障
    9.2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3)区域荒漠化演变机制的六元法研究 ——以我国西部地区荒漠化问题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与目的
    1.2 研究综述与理论发展
        1.2.1 荒漠化研究进展
        1.2.2 研究理论的发展与建立
    1.3 研究方法与内容
        1.3.1 研究范围划分
        1.3.2 研究材料与方法
        1.3.3 研究技术路线
        1.3.4 研究内容
第二章 村庄尺度地理系统演变研究
    2.1 耕地系统演变
    2.2 草地系统演变
    2.3 林地系统演变
    2.4 湿地-水系演变
    2.5 沙地系统演变
    2.6 社区系统演变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县域尺度地理系统演变研究
    3.1 舟曲县、九寨沟县地理系统演变对比研究
        3.1.1 基本背景
        3.1.2 地理系统演变过程对比
        3.1.3 生态环境结果
    3.2 生态工程作用下安塞县地理系统演变研究
        3.2.1 基本背景
        3.2.2 地理系统演变过程
        3.2.3 生态环境结果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省(区)尺度地理系统演变研究
    4.1 内蒙古自治区地理系统演变研究
        4.1.1 耕地系统演变
        4.1.2 草地系统演变
        4.1.3 林地系统演变
        4.1.4 湿地-水系演变
        4.1.5 沙地系统演变
        4.1.6 社区系统演变
        4.1.7 基本认识
    4.2 新疆维吾尔自治地理系统演变研究
        4.2.1 耕地系统演变
        4.2.2 草地系统演变
        4.2.3 林地系统演变
        4.2.4 湿地-水系资演变
        4.2.5 沙地系统演变
        4.2.6 社区系统演变
        4.2.7 基本认识
    4.3 云南省地理系统演变研究
        4.3.1 耕地系统演变
        4.3.2 草地系统演变
        4.3.3 林地系统演变
        4.3.4 湿地-水系演变
        4.3.5 沙地(喀斯特地貌)系统演变
        4.3.6 社区系统演变
        4.3.7 基本认识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大区域尺度--黄土高原地理系统演变研究
    5.1 耕地系统演变
    5.2 草地系统演变
    5.3 林地系统演变
    5.4 湿地-水系演变
    5.5 沙地系统演变
    5.6 社区系统演变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西部地区荒漠化问题综合研究
    6.1 西部地区地理系统演变
        6.1.1 耕地系统演变
        6.1.2 草地系统演变
        6.1.3 林地系统演变
        6.1.4 湿地-水系演变
        6.1.5 沙地系统演变
        6.1.6 社区系统演变
    6.2 综合评价
    6.3 西部地区荒漠化演变机制特征
        6.3.1 耕地、社区扩大是地理系统变化的起点,在西北地区表现为系统间争水、在西南地区表现为系统间争地
        6.3.2 湿地-水系萎缩带来全局性影响,水资源争夺更是西北地区荒漠化的源头
        6.3.3 草地、林地是地理系统发展趋向优劣化的重要风向标
        6.3.4 自然灾害频发,是不可抗拒的自然发展趋势
    6.4 西部荒漠化演变机制根因分析
        6.4.1 自然原因
        6.4.2 根本原因
        6.4.3 直接因素
        6.4.4 综合分析
    6.5 西部地区地理系统未来发展建设对策建议
        6.5.1 加强区域防治荒漠化管理机构与体制建设
        6.5.2 彻查整个区域资源环境情况,为管理建设提供依据
        6.5.3 严格控制耕地、社区(包括工矿业经济)发展,建立完善的草地、湿地-水系保护体系
        6.5.4 将防治荒漠化措施落实到每一个村庄或嘎查
        6.5.5 尊重民族区域防治荒漠化的传统经验,制定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经济综合发展政策
        6.5.6 采取措施,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在西部地区产生的荒漠化效应
        6.5.7 全面加强防治荒漠化的科学技术体系建设,为防治工作提供理论指导与技术支撑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六元法”应用认识
    7.1 “六元法”应用方法讨论
    7.2 基于“六元法”西部荒漠化演变机制研究成果归纳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8.1 结论
    8.2 创新点
    8.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附录
    附录一 问卷
    附录二 附表

(4)中国西部地区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导论
    1. 选题的目的与价值
    2. 研究相关动态
    3. 主要内容
    4. 主要研究方法
    5.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6. 论文的研究思路
第1章 生态移民相关概念及理论依据
    1.1 生态移民
        1.1.1 生态移民的内涵和外延
        1.1.2 生态移民的类型和特点
        1.1.3 影响生态移民的因素和原则
    1.2 生态移民研究的理论基础
        1.2.1 人口迁移定律
        1.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1.2.3 公平理论
        1.2.4 生态恢复与生态经济理论
        1.2.5 生态移民制度选择影响因素理论
        1.2.6 外部性理论
    1.3 生态移民对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
        1.3.1 生态移民有利于促进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1.3.2 生态移民有利于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恢复与可持续
        1.3.3 生态移民有利于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1.3.4 生态移民有利于加快西部地区城镇化进程
        1.3.5 生态移民有利于推动西部地区扶贫开发
第2章 中国西部地区生态移民概况及特点
    2.1 西部地区生态移民实施的背景
        2.1.1 西部地区生态移民的生态环境背景
        2.1.2 西部地区生态移民的社会经济背景
        2.1.3 西部地区生态移民的文化背景
    2.2 西部地区生态移民状况及特点
        2.2.1 西部地区生态移民的概况
        2.2.2 西部地区生态移民的特征
        2.2.3 西部地区生态移民的途径及形式
    2.3 西部地区生态移民的经验
        2.3.1 政府重视生态移民安置及后续产业发展
        2.3.2 对生态移民地区进行合理规划,制定合理方案
        2.3.3 有效合理的政策支持在生态移民中形成了积极的引导作用
        2.3.4 多样化的融资渠道提供了坚实的经济保障
        2.3.5 生态移民过程中注重保护民族传统文化
    2.4 西部地区生态移民案例分析—以果洛州玛多县生态移民为例
        2.4.1 玛多县生态移民的原因
        2.4.2 玛多县生态移民的过程
        2.4.3 玛多县生态移民的效益分析
        2.4.4 影响玛多县生态移民的因素分析
第3章 中国西部地区生态移民效果及存在的问题
    3.1 西部地区实施生态移民的意义
        3.1.1 改善生态环境
        3.1.2 促进产业化发展
        3.1.3 消除贫困
        3.1.4 促进城镇化发展
        3.1.5 推进新农村建设
    3.2 西部地区实施生态移民的效果
        3.2.1 生态效益
        3.2.2 经济效益
        3.2.3 社会效益
        3.2.4 文化效益
    3.3 影响西部地区生态移民效果的因素
        3.3.1 政策因素
        3.3.2 自然因素
        3.3.3 社会因素
        3.3.4 民族文化因素
    3.4 西部地区生态移民存在的问题
        3.4.1 移民自身迁移意愿不足
        3.4.2 生态移民工程规划欠科学
        3.4.3 移民资金投入规模小,投资回报率低
        3.4.4 移民生产和生活方式转变较慢,适应性较差
        3.4.5 移民就业困难
        3.4.6 土地资源有限
        3.4.7 地方政府的配置资金和配套设施不匹配
        3.4.8 迁出地区和迁入地生态环境问题
        3.4.9 法律介入不足
    3.5 西部地区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的二重性矛盾
        3.5.1 自然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3.5.2 移民的可持续发展
        3.5.3 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矛盾
第4章 西部地区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的思路、机制与对策
    4.1 实现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和原则
        4.1.1 实现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路
        4.1.2 实现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4.2 生态移民中政府职能与角色安排
        4.2.1 生态移民中的政府职能
        4.2.2 生态移民中的政府角色安排
    4.3 西部地区生态移民过程耦合机制
        4.3.1 个人移民决策和政府决策的耦合
        4.3.2 迁出地与迁入地的耦合
        4.3.3 移民诉求与制度供给的耦合
        4.3.4 生产生活方式转变的耦合
    4.4 西部地区移民的后续发展耦合机制
        4.4.1 政府政策与移民安置的耦合
        4.4.2 迁入地产业发展与移民就业的耦合
        4.4.3 移民的素质技能与就业的耦合
        4.4.4 迁入地经济政治文化与移民心理的耦合
        4.4.5 生态移民的代际的耦合
    4.5 实现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4.5.1 制定可行的移民计划和规划
        4.5.2 优化产业结构,加强培训,扩大就业
        4.5.3 多大融资渠道,加大资金支持
        4.5.4 加快和完善移民定居区硬件和软件建设
        4.5.5 关注民族文化特点,加强心理疏导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后记

(5)盐池北部风沙区LUCC驱动机制及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LUCC研究进展
        1.3.1 土地利用结构、格局及其变化过程研究
        1.3.2 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机制与模型研究
        1.3.3 土地利用变化的效应研究
        1.3.4 土地利用系统的研究
    1.4 存在问题和研究趋势
2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自然条件
        2.2.1 地质地貌条件
        2.2.2 气候条件
        2.2.3 土壤条件
        2.2.4 草场资源
        2.2.5 林业资源
        2.2.6 水资源
    2.3 社会经济条件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3.1 研究内容
        3.1.1 土地利用时空变化分析
        3.1.2 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机制分析
        3.1.3 土地利用变化的效应分析
        3.1.4 土地生态子系统与土地社会经济子系统耦合关系分析
    3.2 研究方法
        3.2.1 数据来源
        3.2.2 分析方法
    3.3 技术路线
4 土地利用时空变化分析
    4.1 土地利用时间变化分析
        4.1.1 土地利用结构变化
        4.1.2 土地利用变化的速度
        4.1.3 土地利用程度变化
        4.1.4 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变化
    4.2 土地利用空间变化分析
        4.2.1 土地利用类型空间分布
        4.2.2 土地利用类型空间转移
    4.3 小结
5 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机制分析
    5.1 土地利用变化的自然驱动因素
        5.1.1 气温
        5.1.2 降水
    5.2 土地利用变化的人为驱动因素
        5.2.1 人口因素
        5.2.2 社会因素
        5.2.3 农村经济发展与农业结构因素
        5.2.4 技术因素
        5.2.5 政策因素
    5.3 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因素定量分析
        5.3.1 指标选择
        5.3.2 数据无量纲化
        5.3.3 相关分析
        5.3.4 主成分分析
        5.3.5 驱动因素指标对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的影响
    5.4 土地利用变化驱动机制分析
    5.5 小结
6 土地利用变化的效应分析
    6.1 土地利用变化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6.1.1 沙地景观的时空变化
        6.1.2 土地利用格局变化
        6.1.3 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对沙地景观的影响
        6.1.4 土地利用结构对沙漠化的影响
    6.2 土地利用变化对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6.2.1 土地利用的社会经济效益变化分析
        6.2.2 土地利用变化对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影响的定量分析
        6.2.3 土地利用变化的社会经济效应分析
    6.3 小结
7 土地生态子系统与土地社会经济子系统耦合关系分析
    7.1 土地生态子系统与土地社会经济子系统耦合度
        7.1.1 耦合关系研究指标体系
        7.1.2 土地利用系统指标无量纲化
        7.1.3 土地利用系统指标权重
        7.1.4 土地利用子系统综合值
        7.1.5 土地利用子系统耦合度结果与分析
    7.2 土地利用子系统耦合关系对土地利用结构的影响
    7.3 小结
8 结论与建议
    8.1 结论
    8.2 建议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6)中国西北地区退耕还林工程效益监测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立题的目的和意义
    1.3 退耕还林工程的历史回顾
        1.3.1 国外退耕还林工程的历史回顾
        1.3.2 中国退耕还林工程的历史回顾
    1.4 退耕还林(草)的相关研究
        1.4.1 退耕还林政策和管理措施的研究
        1.4.2 关于退耕还林技术的研究
        1.4.3 关于退耕还林效益方面的研究
    1.5 退耕还林效益评价(评估)研究
        1.5.1 森林生态环境效益评价的方法
        1.5.2 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评估
        1.5.3 退耕还林工程效益评价现状
    1.6 亟待解决的问题
2 研究区概况
    2.1 大通县概况
        2.1.1 大通县自然概况
        2.1.2 大通县社会经济状况
        2.1.3 大通县退耕还林工程概况
    2.2 盐池县概况
        2.2.1 盐池县自然概况
        2.2.2 盐池县社会经济状况
        2.2.3 盐池县退耕还林工程概况
    2.3 奇台县概况
        2.3.1 奇台县自然概况
        2.3.2 奇台县社会经济状况
        2.3.3 奇台县退耕还林工程概况
3 研究方法
    3.1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3.1.1 研究内容
        3.1.2 技术路线
    3.2 外业试验监测
        3.2.1 标准样地设置及选择
        3.2.2 生物多样性分析方法
        3.2.3 植物群落的土壤特性研究方法
        3.2.4 植物群落的森林水文作用研究方法
    3.3 遥感影像分析
        3.3.1 遥感影像资料及预处理
        3.3.2 遥感影像最佳波段选择与合成
        3.3.3 地形图拼接及遥感影像裁剪
        3.3.4 基于遥感的LUCC空间数据库的建立
    3.4 退耕还林工程效益评价指标与评价方法
        3.4.1 退耕还林工程效益评价指标
        3.4.2 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评价方法
4 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分析
    4.1 退耕还林工程生物多样性分析
        4.1.1 退耕还林不同配置模式植物群落的生物多样性特征
        4.1.2 不同退耕年限植物群落的生物多样性特征
        4.1.3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生物多样性特征
    4.2 退耕还林工程生态功能分析
        4.2.1 退耕还林区土壤质量分析及评价
        4.2.2 退耕还林区水文效应分析与评价
    4.3 小结
5 退耕还林区土地利用/覆被及其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5.1 大通县土地利用/覆被及其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5.1.1 大通县土地利用/覆被动态变化分析
        5.1.2 大通县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5.2 盐池县土地利用/覆被及其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5.2.1 盐池县土地利用/覆被动态变化分析
        5.2.2 盐池县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5.3 奇台县土地利用/覆被及其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5.3.1 奇台县土地利用/覆被动态变化分析
        5.3.2 奇台县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5.4 小结
6 退耕还林区荒漠化动态变化规律研究
    6.1 盐池县荒漠化面积变化分析
    6.2 盐池县荒漠化土地演化规律分析
        6.2.1 模型构建
        6.2.2 荒漠化土地演化规律分析
    6.3 盐池县荒漠化程度综合指数(IIODD)分析
        6.3.1 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荒漠化程度等级权重
        6.3.2 基于IIODD的盐池县荒漠化评价
    6.4 盐池县荒漠化程度时空变化规律分析
        6.4.1 不同地域单元荒漠化程度综合指数的提取
        6.4.2 基于IIODD的盐池县荒漠化时空变化规律分析
    6.5 小结
7 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评价
    7.1 大通县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评价
        7.1.1 退耕还林保护水资源价值
        7.1.2 退耕还林保育土壤价值
        7.1.3 退耕还林固碳制氧价值
        7.1.4 退耕还林净化环境价值
        7.1.5 改善小气候价值
        7.1.6 退耕还林保护生物多样性价值
        7.1.7 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总价值
    7.2 奇台县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评价
        7.2.1 退耕还林防风沙效益
        7.2.2 退耕还林固碳制氧价值
        7.2.3 退耕还林净化环境价值
        7.2.4 改善小气候价值
        7.2.5 退耕还林保护生物多样性价值
        7.2.6 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总价值
    7.3 盐池县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评价
        7.3.1 退耕还林保护水资源价值
        7.3.2 退耕还林保育土壤价值
        7.3.3 退耕还林固碳制氧价值
        7.3.4 退耕还林净化环境价值
        7.3.5 改善小气候价值
        7.3.6 退耕还林保护生物多样性价值
        7.3.7 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总价值
    7.4 小结
8 退耕还林工程经济和社会效益评价
    8.1 大通县退耕还林工程经济和社会效益评价
        8.1.1 退耕还林工程经济效益评价
        8.1.2 退耕还林工程社会效益评价
    8.2 奇台、盐池县退耕还林工程经济和社会效益评价
        8.2.1 退耕还林工程经济效益评价
        8.2.2 退耕还林工程社会效益评价
    8.3 小结
9 结论与讨论
    9.1 研究结论
    9.2 问题讨论
    9.3 创新之处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导师简介
致谢

(7)毛乌素沙地农业生态系统耦合及其时序测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有关概念的进一步澄清
        1.1.1 土地荒漠化与沙漠化有关概念的剖析
        1.1.2 土地沙漠化的分布特点
        1.1.3 沙漠与沙地的分布特点及其属性异同
        1.1.4 “毛乌素沙地”学术称呼的统一化问题
    1.2 生态系统耦合的研究概况
        1.2.1 生态系统耦合理论的研究
        1.2.2 生态系统耦合的研究方法
        1.2.3 生态系统耦合模式与效益的研究
        1.2.4 生态系统耦合研究的发展趋势
    1.3 毛乌素沙地农业生态系统的研究历程
        1.3.1 基础研究阶段
        1.3.2 整治开发研究阶段
    1.4 毛乌素沙地农业生态系统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思考
    1.5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1.5.1 研究内容
        1.5.2 创新点
    1.6 研究思路与方法
        1.6.1 研究思路
        1.6.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农业生态系统及其耦合的诊断与分析
    2.1 毛乌素沙地农业生态系统的诊断与分析
        2.1.1 毛乌素沙地地理位置及资源
        2.1.2 毛乌素沙地农业生态系统的过渡性
        2.1.3 毛乌素沙地农业生态系统资源环境本底的脆弱性
        2.1.4 毛乌素沙地农业生态系统社会经济条件的脆弱性
        2.1.5 毛乌素沙地农业生态系统自然灾害的频发性
    2.2 毛乌素沙地农业生态系统耦合的诊断与分析
        2.2.1 农业生态系统耦合的基本原理与机制
        2.2.2 农业生态系统耦合的潜力
        2.2.3 农业生态系统耦合的基本类型
        2.2.4 毛乌素沙地农业生态系统的耦合条件
        2.2.5 毛乌素沙地农业生态系统耦合的实现过程
        2.2.6 毛乌素沙地农业生态系统耦合的理想格局
        2.2.7 毛乌素沙地农业生态系统耦合的现实意义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耦合农业生态系统的气候特征及其功能定量
    3.1 毛乌素沙地耦合农业生态系统的气候特征
        3.1.1 气温走高与光照充裕
        3.1.2 降水与蒸发同向缓慢趋减
    3.2 毛乌素沙地耦合农业生态系统气候功能的定量
        3.2.1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3.2.2 评价指标的选取及其权重确定
        3.2.3 草地畜牧业系统气候要素隶属函数的建立
        3.2.4 草地畜牧业系统的气候指数
        3.2.5 草地畜牧业系统气候功能综合评价数学模型的建立
        3.2.6 毛乌素沙地东南缘草地畜牧业系统气候功能综合评价
        3.2.7 毛乌素沙地东南缘草地畜牧业系统气候功能多层次评价
        3.2.8 毛乌素沙地东南缘草地畜牧业系统气候功能定量评价的结果与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耦合农业生态系统的土地沙漠化及其因子定量
    4.1 毛乌素沙地耦合农业生态系统的土地沙漠化
        4.1.1 土地沙漠化状况
        4.1.2 土地沙漠化成因
    4.2 毛乌素沙地耦合农业生态系统土地沙漠化因子定量
        4.2.1 偏农区榆阳区与偏牧区乌审旗概况
        4.2.2 土地沙漠化因子筛选
        4.2.3 土地沙漠化因子的定量分析模型
        4.2.4 土地沙漠化因子影响系数的对比变化
        4.2.5 土地沙漠化人为因子、自然因子及其综合影响系数的变化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耦合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特征及其分析
    5.1 毛乌素沙地耦合农业生态系统微域土壤水分结构
        5.1.1 沙地土壤水分结构试验的布置
        5.1.2 沙地农田水分的测定方法
        5.1.3 沙地农田水分平衡结构的计算方法
        5.1.4 沙地农田水分结构的日变化
        5.1.5 沙地农田水分结构的周年变化
        5.1.6 沙地农田水分结构的垂直变化
        5.1.7 沙地农田储水量的结构变化
        5.1.8 沙地农田水分的平衡结构
    5.2 毛乌素沙地耦合农业生态系统宏观农业产业结构
        5.2.1 评价指数及方法
        5.2.2 研究区选择
        5.2.3 榆阳区与乌审旗县域耦合农业生态系统结构的组分优势度
        5.2.4 榆阳区与乌审旗县域耦合农业生态系统结构优势度
        5.2.5 榆阳区与乌审旗县域耦合农业生态系统稳定性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干扰(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对耦合农业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
    6.1 研究区选择及数据说明
        6.1.1 研究区概况
        6.1.2 数据说明
    6.2 生态系统服务的研究方法
        6.2.1 土地利用变化
        6.2.2 生态系统服务
    6.3 县级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系统服务效应
        6.3.1 县级土地利用结构变化
        6.3.2 县级土地利用的动态变化
        6.3.3 县级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构成变化
        6.3.4 县级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动态演变
    6.4 乡镇级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系统服务效应
        6.4.1 乡镇级土地利用变化及其构成
        6.4.2 乡镇级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
        6.4.3 乡镇级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空间分布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耦合农业生态系统生产力的演变与耦合状况
    7.1 研究数据来源与方法
        7.1.1 数据来源
        7.1.2 能量与能值的研究方法
        7.1.3 农牧系统耦合度
    7.2 毛乌素沙地耦合农业生态系统生产力演变及分析
        7.2.1 典型县域农牧耦合系统初级生产的能值产出演变与比较分析
        7.2.2 典型县域农牧耦合系统次级生产的能值产出演变与比较分析
    7.3 毛乌素沙地农业生态系统耦合状况的演变规律
    7.4 毛乌素沙地耦合农业生态系统生产力发展建议
        7.4.1 榆阳区农牧耦合系统生产力稳健发展的建议
        7.4.2 乌审旗农牧耦合系统生产力持续增进的建议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耦合农业生态系统内农牧户单元生态经济系统分析
    8.1 研究区概况
    8.2 能值分析理论
    8.3 能值分析流程
    8.4 有关能值的计算方法
    8.5 毛乌素沙地县域典型农、牧户单元生态经济系统能值投入产出的对比分析
        8.5.1 能值投入结构的对比分析
        8.5.2 能值产出结构的对比分析
    8.6 毛乌素沙地县域典型农、牧户单元生态经济系统能值综合指标的对比分析
        8.6.1 净能值产出率
        8.6.2 能值投资率
        8.6.3 环境负荷力
        8.6.4 能值功率密度
        8.6.5 单位面积生产力
        8.6.6 人均能值用量和人均能值占有量
        8.6.7 系统生产优势度和稳定性指数
        8.6.8 系统可持续性指数
    8.7 毛乌素沙地县域典型农、牧户单元生态经济系统发展策略选择
        8.7.1 基于能值分析的偏牧区牧户生态经济系统产业模式优化及发展策略
        8.7.2 基于能值分析的偏农区农户生态经济系统产业模式优化及发展策略
    8.8 本章小结
第九章 耦合农业生态系统SEREN 协调发展的时序测度
    9.1 耦合农业生态系统SEREN 协调性理论体系
        9.1.1 SEREn 构成理论
        9.1.2 SEREn 协调机制理论
    9.2 耦合农业生态系统SEREN 协调发展测度模型构建
        9.2.1 SE 系统发展度与REn 系统承载力评价模型
        9.2.2 SEREn 协调度
        9.2.3 SE 与REn 协调发展的测度模型
        9.2.4 SE 与REn 协调发展基本类型的综合判定法则
    9.3 毛乌素沙地耦合农业生态系统SE 与REN 协调发展的时序测度
        9.3.1 SEREn 协调发展测度的指标体系设计
        9.3.2 SEREn 协调发展测度的指标权重
        9.3.3 SEREn 协调发展测度的指标功效系数
        9.3.4 毛乌素沙地耦合农业生态系统发展度与承载力的时序演变
        9.3.5 毛乌素沙地耦合农业生态系统SE 与REn 协调发展度的动态演变
        9.3.6 毛乌素沙地耦合农业生态系统SE 与REn 协调发展演变状况的综合判定
    9.4 本章小结
第十章 耦合农业生态系统优化模式及其稳健机制
    10.1 毛乌素沙地耦合农业生态系统缺陷
        10.1.1 耦合系统缺陷的内部特征
        10.1.2 耦合系统缺陷的外部特征
    10.2 毛乌素沙地耦合农业生态系统优化模式体系构建
        10.2.1 防护型生态结构
        10.2.2 节水型种植结构
        10.2.3 稳定型畜牧结构
        10.2.4 效益型农业产业结构
    10.3 毛乌素沙地耦合农业生态系统稳健发展的长效机制
        10.3.1 政策支持体系
        10.3.2 法规制度支撑体系
        10.3.3 资金保障体系
        10.3.4 技术服务支撑体系
    10.4 本章小结
第十一章 结论与讨论
    11.1 结论
    11.2 讨论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附表

(8)我国退耕还林政策绩效审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国外文献综述
    1.2 国内文献综述
    1.3 国内外研究存在的几个问题
第2章 绪论
    2.1 研究背景和问题的提出
        2.1.1 研究背景
        2.1.2 问题的提出
    2.2 概念界定、研究目标及研究意义
        2.2.1 概念界定
        2.2.2 研究目标
        2.2.3 研究意义
    2.3 研究的技术路线与方法
        2.3.1 研究的技术路线
        2.3.2 研究方法
第3章 理论借鉴
    3.1 新公共管理理论
        3.1.1 新公共管理理论基本内容
        3.1.2 本文对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借鉴
    3.2 可持续发展理论
        3.2.1 可持续发展理论基本内容
        3.2.2 本文对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借鉴
    3.3 公共政策理论
        3.3.1 公共政策理论基本内容
        3.3.2 本文对公共政策理论的借鉴
第4章 政策绩效审计理论结构的基本框架
    4.1 政策绩效审计理论结构基本框架设计
        4.1.1 审计理论结构基本框架
        4.1.2 政策绩效审计理论结构基本框架的搭建
    4.2 政策绩效审计的本质
        4.2.1 政策绩效审计的本质
        4.2.2 政策绩效审计与专项审计调查的比较
        4.2.3 政策绩效审计与政策评价的比较
    4.3 政策绩效审计假设
        4.3.1 国内外学者提出的绩效审计假设
        4.3.2 政策绩效审计假设的构想
    4.4 我国政策绩效审计程序及方法
        4.4.1 我国政策绩效审计程序设计
        4.4.2 我国政策绩效审计方法
    4.5 我国政策绩效审计报告的框架结构
        4.5.1 绩效审计报告特点及框架结构
        4.5.2 我国政策绩效审计报告的框架结构
第5章 我国退耕还林政策绩效审计目标的设定
    5.1 政策绩效审计目标
        5.1.1 绩效审计目标:从3"E"到5"E"
        5.1.2 政策绩效审计目标:效果性、环境性及公平性
    5.2 我国退耕还林政策绩效审计总目标的确定
        5.2.1 我国退耕还林政策目标
        5.2.2 我国退耕还林政策绩效审计总目标
    5.3 我国退耕还林政策绩效审计具体目标的确定
        5.3.1 退耕还林政策绩效审计的环境性目标
        5.3.2 我国退耕还林政策绩效审计的公平性目标
第6章 我国退耕还林政策绩效审计评价指标和审计评价标准
    6.1 我国退耕还林政策绩效审计评价指标的选取
        6.1.1 退耕还林政策绩效审计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
        6.1.2 我国退耕还林政策绩效审计评价指标选取的来源
    6.2 我国退耕还林政策绩效审计评价指标的确定
        6.2.1 我国退耕还林政策绩效审计评价指标的理论预选
        6.2.2 我国退耕还林政策绩效审计评价指标的专家筛选
    6.3 我国退耕还林政策绩效审计评价标准
        6.3.1 政策绩效审计评价标准的确定
        6.3.2 我国退耕还林政策绩效审计评价标准的确定
第7章 我国退耕还林政策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和模型
    7.1 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依据及其构成
        7.1.1 我国退耕还林政策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7.1.2 我国退耕还林政策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依据
        7.1.3 我国退耕还林政策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
    7.2 基于AHP的我国退耕还林政策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指标权重确定
        7.2.1 AHP基本原理
        7.2.2 我国退耕还林政策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确定
    7.3 我国退耕还林政策绩效审计评价指标数据的标准化处理
        7.3.1 我国退耕还林政策绩效审计评价指标数据类型的一致化
        7.3.2 我国退耕还林政策绩效审计评价指标数据的无量纲化方法
        7.3.3 我国退耕还林政策绩效审计评价指标数据无量纲化方法的确定
    7.4 我国退耕还林政策绩效审计综合评价模型
        7.4.1 综合评价的数学模型
        7.4.2 我国退耕还林政策绩效审计综合评价模型的确定
第8章 我国退耕还林政策绩效审计评价案例
    8.1 我国退耕还林政策绩效审计评价样本县的选择
        8.1.1 样本县选择的理由
        8.1.2 样本县退耕还林概况
    8.2 样本县退耕还林政策生态绩效、经济绩效与社会绩效的审计评价
        8.2.1 样本县退耕还林政策生态绩效审计评价
        8.2.2 样本县退耕还林政策经济绩效审计评价
        8.2.3 样本县退耕还林政策社会绩效审计评价
    8.3 退耕还林政策绩效审计综合评价模型在样本县案例中的运用
        8.3.1 样本县退耕还林政策绩效审计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成
        8.3.2 退耕还林政策绩效审计综合评价模型在样本县案例中的运用
第9章 我国退耕还林政策绩效审计建议
    9.1 我国退耕还林政策制定方面的几个建议
    9.2 我国退耕还林政策执行方面的几个建议
第10章 结论
    10.1 研究结论
    10.2 研究可能的创新
    10.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几个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9)黄土高原地区植被恢复对气候的影响及其互动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产生背景、目的和意义
    1.2 相关研究进展
        1.2.1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和植被覆盖的基本概念、定义和内涵
        1.2.2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环境效应
    1.3 遥感在大范围植被覆盖变化生态效应研究的应用
        1.3.1 遥感技术的发展
        1.3.2 遥感资料在植被覆盖变化及其生态效应研究中的作用
    1.4 相关研究中的一些问题
    1.5 研究内容和可能创新点
        1.5.1 选题来源及研究内容
        1.5.2 研究思路
        1.5.3 本文可能的创新处
第二章 基本理论、基础资料和研究方案
    2.1 植被与气候研究的相关理论
        2.1.1 植被覆盖对气候影响反馈过程和机理的理论分析
        2.1.2 植被覆盖变化与气候影响的能量方程分析
    2.2 基础资料来源和研究方法
        2.2.1 资料来源
        2.2.2 资料选取及处理介绍
        2.2.3 遥感资料介绍
    2.3 研究方案和试验设计
        2.3.1 研究目标
        2.3.2 研究内容
        2.3.3 研究方案与试验设计
第三章 研究区概况及植被分区
    3.1 研究区概况
        3.1.1 自然概况
        3.1.2 人文概况
    3.2 植被生态分区
        3.2.1 生态分区的定义
        3.2.2 植被分区的原则
        3.2.3 植被生态分区
第四章 黄土高原植被覆盖的时空演化格局
    4.1 资料和方法
        4.1.1 数据来源
        4.1.2 数据处理方法
    4.2 黄土高原整体植被覆盖变化特征
        4.2.1 黄土高原地区植被覆盖特点
        4.2.2 黄土高原地区整体植被覆盖变化的时间特征
        4.2.3 黄土高原植被覆盖变化在空间上的差异
    4.3 退耕还林草工程初期黄土高原的植被变化过程
        4.3.1 黄土高原典型生长季NDVI 的变化
        4.3.2 植被覆盖变化的空间分布差异
    4.4 黄土高原植被覆盖变化经历的阶段
    4.5 小结
第五章 黄土高原植被覆盖变化与气候因子的关系
    5.1 资料来源与处理方法
        5.1.1 遥感数据
        5.1.2 处理方法
        5.1.3 气象资料
    5.2 黄土高原延安地区概况
    5.3 黄土高原延安地区平均NDVI 与气候因子的关系
        5.3.1 延安地区年平均NDVI 与年气候因子的变化趋势及相互关系
        5.3.2 延安地区季平均NDVI 与气候因子的变化趋势及相互关系
    5.4 黄土高原延安地区退耕初期植被覆盖变化和气候因子的关系
        5.4.1 延安地区退耕以来典型生长季NDVI 变化
        5.4.2 延安地区近年来当季气候因子的变化
        5.4.3 延安地区NDVI 与气候因子的时滞相关分析
    5.5 黄土高原地区退耕初期植被NDVI 和气候因子的关系
        5.5.1 黄土高原典型生长季平均NDVI 与气温的变化分析
        5.5.2 黄土高原典型生长季平均NDVI 与降水量的变化分析
        5.5.3 黄土高原典型生长季平均NDVI 与当季气候因子的相关分析
    5.6 小结
第六章 黄土高原植被覆盖变化的驱动机制及区域气候影响效应
    6.1 黄土高原植被覆盖变化的驱动因素分析
        6.1.1 黄土高原植被覆盖变化的气候驱动因素
        6.1.2 黄土高原植被覆盖变化的人为驱动因素分析
    6.2 黄土高原植被覆盖变化驱动机制
    6.3 黄土高原植被恢复对气候影响效应的空间差异性探讨
        6.3.1 人类活动与天然植被
        6.3.2 植被变化对气候的影响
        6.3.3 黄土高原人工植被生态恢复的区域气候效应
        6.3.4 典型生态区植被恢复对气候的影响及生态证据
    6.4 小结
第七章 人工植被影响微域小气候的生态效应
    7.1 小气候概述
        7.1.1 小气候的定义
        7.1.2 研究小气候效应的意义
    7.2 试验设计
        7.2.1 试验区概况
        7.2.2 研究项目与方法
    7.3 不同类型人工植被小气候日动态及生态效应
        7.3.1 试验观测点描述
        7.3.2 人工植被的光照效应
        7.3.3 人工植被的温度效应
        7.3.4 人工植被的湿度效应
        7.3.5 人工植被的风速效应
        7.3.6 不同类型人工植被对水面蒸发的影响
        7.3.7 不同类型人工植被小气候要素回归关系分析
        7.3.8 结论与讨论
    7.4 人工植被与自然植被小气候效应强度的比较研究
        7.4.1 试验样地描述
        7.4.2 近地层大气动力与热力状况的日间变化
        7.4.3 土壤的水热状况日间变化
        7.4.4 近地层大气湿度的日间变化
        7.4.5 人工植被和撂荒植被小气候因素效应强度比较
        7.4.6 结论与讨论
    7.5 不同郁闭度人工林小气候效应的比较
        7.5.1 郁闭度不同的灌木林地温度的日变化动态
        7.5.2 郁闭度不同灌木林地的湿度效应
        7.5.3 结论与讨论
    7.6 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进一步研究展望
    8.1 全文研究内容总结
        8.1.1 近年来黄土高原地区植被覆盖变化特征
        8.1.2 黄土高原地区植被NDVI 与气候因子的关系
        8.1.3 黄土高原地区植被覆盖变化的驱动机制及区域气候影响效应
        8.1.4 黄土高原人工恢复植被局地小气候生态效应
    8.2 本文的特色与创新
    8.3 本文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讨论
    8.4 本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10)西北地区退耕还林还草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退耕还林的历史背景
        1.1.2 退耕还林的重大意义和作用
        1.1.3 主要政策措施
        1.1.4 建设目标和建设任务
    1.2 研究目的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退耕还林的历史回顾与研究现状
        1.3.2 国内退耕还林工程研究进展
    1.4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1.5 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二章 西北地区退耕还林还草工程进展
    2.1 陕西退耕还林进展
    2.2 甘肃退耕还林进展
    2.3 宁夏退耕还林进展
    2.4 青海退耕还林进展
    2.5 新疆退耕还林进展
第三章 西北地区退耕还林还草的生态基础及分区
    3.1 生态基础
        3.1.1 自然条件
        3.1.2 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情况
    3.2 西北地区退耕区划
        3.2.1 西北地区自然条件地域分异规律
        3.2.2 区划的一般原则和方法
    3.3 小结
第四章 西北地区退耕还林还草主要模式
    4.1 黄土高原退耕还林还草区
        4.1.1 陕北长城沿线风沙地退耕还灌还草区
        4.1.2 陕北黄土丘陵沟壑退耕还林还草区
        4.1.3 渭北黄土高原沟壑退耕还林区
        4.1.4 关中平原农田林网建设区
        4.1.5 陇中南部亚湿润退耕还林(灌)区
        4.1.6 陇中北部亚干旱退耕还草(灌)区
        4.1.7 银川平原农田林网建设区
        4.1.8 盐同香山丘陵沙地退耕还灌还草区
        4.1.9 西海固黄土高原退耕还灌还草区
        4.1.10 青海东部黄土丘陵退耕还灌还草区
    4.2 陇秦山地退耕还林区
        4.2.1 陕南秦巴山地退耕还林区
        4.2.2 陇南湿润山地退耕还林区
    4.3 青藏高原封育草地建设区
        4.3.1 青南高寒水源涵养林、草地建设区
        4.3.2 甘南高寒水源涵养林、草地建设区
        4.3.3 青藏高原冻融监督封育区
        4.3.4 青海湖环湖退耕还草区
    4.4 西部温带荒漠植被保护草地、农田、林网建设区
        4.4.1 柴达木盆地沙漠化防治、农田林网建设区
        4.4.2 河西中温带干旱区农田林网建设区
        4.4.3 河西走廊西部、阿尔金山干旱荒漠植被保护区
        4.4.4 祁连山高寒亚干旱退耕还林还草封育区
        4.4.5 塔里木盆地干旱沙漠化防治、封山育林、农田林网建设区
        4.4.6 准噶尔盆地干旱、半干旱荒漠植被保护,防护林网、草地建设区
        4.4.7 伊梨河谷退耕还林还草封育、农田林网建设区
        4.4.8 吐哈盆地干旱荒漠植被保护区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5.1 结论
    5.2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四、内蒙古黄灌区退耕还林林草套种种植模式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生态文明理念下西北宁陕地区移民宜居环境建设研究[D]. 张国昕.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7(06)
  • [2]西北生态农业及产业化模式研究[D]. 车将.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5(09)
  • [3]区域荒漠化演变机制的六元法研究 ——以我国西部地区荒漠化问题为例[D]. 陈芳淼. 中国农业大学, 2013(04)
  • [4]中国西部地区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研究[D]. 周鹏. 中央民族大学, 2013(11)
  • [5]盐池北部风沙区LUCC驱动机制及效应研究[D]. 方广玲. 北京林业大学, 2010(09)
  • [6]中国西北地区退耕还林工程效益监测与评价[D]. 郭雨华. 北京林业大学, 2009(10)
  • [7]毛乌素沙地农业生态系统耦合及其时序测度[D]. 胡兵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9(10)
  • [8]我国退耕还林政策绩效审计研究[D]. 李保伟. 西南大学, 2009(12)
  • [9]黄土高原地区植被恢复对气候的影响及其互动效应[D]. 徐丽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8(11)
  • [10]西北地区退耕还林还草模式研究[D]. 孙策.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7(06)

标签:;  ;  ;  ;  ;  

内蒙古黄灌区林草间作模式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