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溶质输运模型的优化数值算法

地下水溶质输运模型的优化数值算法

一、地下水溶质运移模型的优化数值算法(论文文献综述)

刘玲,陈坚,牛浩博,李璐,殷乐宜,魏亚强[1](2022)在《基于FEFLOW的三维土壤-地下水耦合铬污染数值模拟研究》文中提出土壤-地下水耦合数值模拟是定量刻画水流和溶质运移的主要手段。现有大范围场地尺度的研究受到数据采集难度及模拟计算量的限制,多是将土壤和地下水分成两个系统,这种方式不利于模型之间的计算反馈,易出现计算误差,因此将土壤和地下水作为整体系统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为精确刻画实际场地土壤-地下水系统中污染物迁移规律,揭示变饱和反应溶质迁移模型的参数敏感性,以某铬污染场地为研究对象,基于现场试验及前人研究所获数据,采用Galerkin有限元法建立三维土壤-地下水模型,定量描述六价铬在土壤-地下水中的迁移规律。在此基础上,通过改变补给条件,研究潜水面在土壤-地下水系统中的波动。并讨论阻滞系数和反应常数对溶质运移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土壤中,污染物最大水平迁移距离为场地东南侧300 m;地下水中污染晕最大分布面积约为1.632 km2;垂向上土壤中的六价铬仅需15.6 h即可下渗至潜水面,第6天贯穿含水层。当潜水面随着补给量变化而波动时,地下水中六价铬会随水流进入土壤,影响土壤中污染分布。对溶质运移参数的讨论显示,当反应常数由0增大至10-6 s-1时,迁移出场区边界时地下水中污染物浓度约减少2 000 mg/L,较难迁移至涟水河。基于FEFLOW的数值模型,能够解决各系统之间交互性差的问题,提供较为精确的模拟结果。

王梦凌[2](2021)在《海水抽水蓄能电站库盆渗漏规律研究及防渗方案安全评价》文中研究表明抽水蓄能电站建设中渗漏问题是设计和运行时的重中之重,工程中也采取多种措施来阻止上库盆渗漏,而针对海水抽水蓄能电站而言,上库库盆渗漏相较于常规更加重要。首先,在水库中渗漏等同于能量损耗;再者,渗漏会对库周建筑基础以及岸坡稳定产生影响;最后,针对电站生态环境而言,也会造成破坏。总之,在修建海水抽水蓄能相关工程时,上库防渗性能以及防渗材料等需要很高的要求,并且海水与淡水相比较腐蚀性会更强,对库盆材料影响会更加严重。为了研究淡水抽水蓄能电站库盆防渗方案对海水抽水蓄能电站的适用性,本文结合日本冲绳海水抽水蓄能电站,通过VISUAL MODFLOW和GEOSTUDIO软件模拟上水库不同防渗方案下稳定性和地下水溶质运移分析,总结分析其规律,并且建立海水抽水蓄能电站库盆防渗方案体系,针对海水抽水蓄能电站库盆防渗形式进行系统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VISUALMODFLOW软件运用有限差分法,基于MODFLOW-2000水流模型和MT3DS溶质运移模型,研究冲绳抽水蓄能电站初始流域水系作用下上库盆海水离子化合物(TDS)运移场规律。结果表明:原始流域水系下,时间越长,离子扩散范围越大,对库周环境植被影响越大,且离子影响范围垂直方向数量级很小,溶质运移场多沿表层扩散。(2)通过GEOSTUDIO的SEEP/W-SLOPE/W-CTRAN/W运用有限元法耦合,选取氯离子浓度(Cl-)和海水离子化合物总量(TDS)作为特征离子,预测不同库盆防渗方案、是否存在排水结构、气象因素影响下海水离子溶质迁移以及对区域及地下水系统造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库盆防渗方案能有效减少渗漏,降低浸润线,减小海水离子的运移浓度影响范围,采取防渗方案时离子浓度影响范围减小90%,安全系数增加86%;同一位置,同一时间,海水浓度越大,相应的离子浓度越高,海水浓度增加对离子运移速度起到促进作用:排水结构的存在使离子运移场明显减小,且强台风等天气因素作用下对稳定不利,加剧库盆渗漏离子溶质运移速率,扩大运移环境影响范围。(3)通过构建由5个二级、14个三级指标组成的库盆防渗方案体系,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评判不同防渗方案对海水抽水蓄能电站的适用性。结果表明:土工膜系列(PVC,HDPVC,HDPE)最终综合评价指标值相差不大,高密度(HD)系列比常规系列更优越;钢筋混凝土防渗方案得分最低(75.643),EPDM得分最高(85.519),验证了日本采用EPDM防渗方案的优越性。

胡开友[3](2021)在《基于高密度电法的地下水硝酸盐污染分布研究》文中指出水资源是自然界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之一,而地下水作为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地下水资源的污染不断被加剧。由于地下水所处的地质环境复杂,其一旦被污染,治理和修复难度均较大且所带来环境破坏往往难以逆转。环境地球物理作为一门交叉学科,在地下水污染调查领域应用广泛。主要利用地球物理的方法和原理来研究地下水污染区域与围岩物质之间的物理特性变化,在解决地下水污染调查等相关问题,地球物理方法和技术以其高效、准确等优势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研究高密度电法在地下水污染调查中的应用。在总结高密度电阻率法理论的基础上,对数据采集方式进行优化,增加野外数据采集的数据点,进一步提升高密度电法的准确性。在研究区域内共布设了 32条测线,合计长度4.5 km,在化肥厂内部及地下水流方向上进行多条测线的布设,调查地下水污染的污染羽展布情况。在高密度电法数据采集的基础上进行水化学数据采集,采集21个地下水水样,包括一个当地农业灌溉水样和13个土样。最后,利用GMS构建水文地质模型,随后构建溶质运移模型,研究污染物在该区域随时间的运移情况。具体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如下:(1)对阵列进行优化并计算其模型分辨率发现,传统的dipole-dipole阵列在14米以下表现为低分辨率,而经过迭代40次的CR法,在整个区域内相对分辨率均高于0.9。通过对经典案例的复刻和含有地层边界的地下水污染模型进行数值模拟,均发现优化后的阵列相较于传统阵列其分辨率均较高,通过实测数据再次验证优化后的阵列优于传统阵列。基于时间因素,本文选用迭代40次的CR法进行野外数据采集。(2)高密度电法反演结果表明,在研究区内部存在多处低阻异常区,研究区北部和西部存在部分低阻异常区,其余位置均表现为相对高阻异常区。通过高密度电法查明了研究区的污染羽尚未向四周扩散,但存在向西扩散的趋势;结合地质资料发现,研究区北部存在的高阻异常区为低渗透性的红叠石,在一定程度上阻滞了污染物的扩散,对北部居民区的浅层生活用水尚未造成影响。在高密度电法探测的基础上,进行了水样和土样的采集。综合高密度电法反演结果与水化学结果,研究区的电阻率分布于水化学结果相吻合,高密度电法和水化学结果相互印证,最终确定研究区内化肥厂排放的工业废水为当地下水污染的污染源。(3)经高密度电阻率法调查确认污染源后,GMS模拟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污染物随水流方向逐渐扩散,最开始由于污染并未扩散至低渗透区域,污染扩散方向为西北偏北,但随着扩散范围的增大,污染扩散至低渗透区域后,运移扩散方向逐渐转为向西北偏西方向扩散。在模拟预测的2039年,污染物已经扩散至离污染源约350 m远,污染范围达到约0.17 km2。

王国帅[4](2021)在《河套灌区不同地类间水盐运移规律及盐分重分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内蒙古河套灌区是我国三个特大型灌区之一,随着节水改造工程的实施,灌区引水量大幅度减少,引水量减少20%以上,排水量显着减少50%左右。灌区土壤和地下水系统发生了巨大变化,灌溉带来的盐分无法排出灌区,仅能在灌区内部进行再分配。河套灌区内土地类型较多,且分布复杂,主要为耕地、非耕地(荒地)、沙丘与海子。灌区内的盐分除在土壤深层与地下水中储存外,主要在这些地类间转化,也是今后灌区土壤盐分控制的主要场所。本文选取灌区典型地类(耕地-荒地-海子系统、沙丘-荒地-海子系统)为研究对象,对灌区不同地类水文过程和盐分重分配机制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与研究。成果可为相近灌区盐分控制与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撑。(1)通过氢氧同位素二端元混合模型和水盐平衡模型以及地质统计学、溶质动力学理论揭示了耕地-荒地-海子系统中水分和盐分的运移关系和系统盐分表观平衡。研究发现,在灌溉期,耕地地下水主要受灌溉水补给,占94%,其中渠系灌溉水通过地下侧向径流给耕地地下水贡献76%,农田灌溉水贡献18%,降雨贡献6%。荒地地下水主要受耕地地下水补给,占2/3以上,为71%,降雨占29%。而海子主要受降雨与荒地地下水补给,各占57%和43%。渠系灌溉水通过侧向径流贡献给耕地地下水的水量基本全部迁移给荒地地下水。海子亏水631.2mm~706.3mm。耕地地下水盐分平均增加861kg/hm2,耕地地下水迁移给荒地的平均盐量为3232kg/hm2,荒地地下水迁移给海子的平均盐量为3140kg/hm2。耕地1m土体盐分通过灌溉期淋洗,积盐率仍为56%,秋浇后,脱盐率为44%,土壤深层(100cm)有轻微积盐现象,积盐为871kg/hm2;荒地1m土体积盐率为58%,秋浇后,脱盐率为62%,荒地盐分在全年呈现轻微脱盐趋势,脱盐3870 kg/hm2。(2)基于Hydrus_1D模型模拟了耕地、荒地和海子边界不同土层水分和盐分的运移特征。根据2018和2019年田间实测数据分别对模型进行率定和验证,对耕地、荒地和海子边界不同土层水分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灌后第5天,耕地0-20cm和20-60cm土层含水量分别增加了27%~41%和14%~20%,60-100cm荒地土壤含水量增加了12%~15%,而海子边界土壤含水量变化较小。灌后第87天,耕地0-60cm土层含水量下降幅度分别比荒地和海子边界高11%~14%和24%~44%。在生育期内,耕地深层渗漏量为应用水量的34%~40%。耕地、荒地和海子边界的毛细上升量分别为其蒸散量的28%、36%~46%和67%~77%。耕地、荒地和海子边界土壤表层积盐分别为13%、37%和48%,深层土壤积盐分别为34%、15%和13%。为控制盐渍化,应降低荒地和海子边界表层的土壤盐分含量和耕地深层土壤盐分含量。耕地、荒地、海子边界1m土层盐分平均增加19%、27%和37%。海子边界毛管上升的盐分是荒地的3倍。(3)通过对沙丘-荒地-海子系统构建水盐均衡模型揭示了沙丘-荒地-海子系统中水分和盐分的运移关系。研究发现,在生长期,沙丘地下水向海子方向运移,在秋浇期和封冻初期,海子地下水向沙丘方向运移,地下水盐分动态变化受地下水迁移路径的影响。沙丘、沙丘-荒地交界和荒地地下水垂向补给土壤盐量分别为648kg/hm2、575kg/hm2和357kg/hm2。沙丘地下水迁移给荒地-沙丘交界地下水的盐量为481kg/hm2,荒地-沙丘交界地下水迁移给荒地地下水盐量为222 kg/hm2,荒地地下水迁移给海子的盐量为104 kg/hm2。(4)基于Hydrus_1D模型模拟沙丘、荒地和沙丘-荒地交界不同土层水分和盐分运移特征。根据2017和2018年田间实测数据分别对模型进行率定和验证,对沙丘、荒地和沙丘-荒地交界不同土层水分盐分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沙丘-荒地交界和荒地可以维持土壤水分平衡,而沙丘在秋浇后期,仍亏水67~102mm。荒地腾发量是沙丘的2倍,沙丘-荒地交界的介于二者之间,荒地地下水补给量为沙丘的3~5倍。沙丘、沙丘-荒地交界和荒地1m土体在生育期积盐率分别为34%~51%、14%~17%和25%,秋浇后,沙丘、沙丘-荒地交界积盐率分别为47%~59%和3~6%;荒地脱盐率为0.7~5%,沙丘、沙丘-荒地交界全年处于积盐状态,荒地在秋浇后处于轻微脱盐状态。

万祖鹏[5](2021)在《会仙岩溶湿地睦洞河小流域浅层地下水氮磷污染及其模型模拟》文中研究表明目前,桂林市会仙湿地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带来了一些生态环境问题。在农业活动影响下,通过地表径流、地下入渗等方式造成的氮磷等污染物对会仙湿地地下水造成了污染。因此,探究非点源污染对会仙湿地地下水的污染程度,分析氮磷污染物在浅层地下水的迁移过程,对会仙湿地乃至漓江流域的地下水资源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论文以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会仙岩溶湿地睦洞河小流域(面积31.09km2)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调查、监测试验、室内实验和模型模拟相结合的方法,通过2019.1-2020.12月浅层地下水、地表水氮磷监测试验,分析了地下水中总氮、硝态氮、总磷的含量变化,研究氮磷污染物之间的相关性,揭示研究区氮磷时空分布特征;运用改进SPA-TFN模型法等方法,依据《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GB/T14848-2017)对地下水水质等级进行评价;基于地下水模拟系统(Groundwater Modeling System,简称GMS)构建了会仙湿地睦洞河小流域的地下水流数值模型,对研究区的水位及溶质运移进行了模拟。主要结论如下:(1)综合分析两年的监测数据,2019-2020年TP浓度在灌溉期>非灌溉期,峰值0.98mg/L;NO3--N和TN在2019年是灌溉期浓度>非灌溉期,2020年则相反,年际呈现差异。NO3--N在两年间变化不显着,其平均值为4.68-6.49mg/L。浅层地下水氮磷污染总体呈现研究区南北两端向中部(盆地)浓度逐渐加深的趋势。重复数据方差分析法显示,TN、NO3--N浓度在空间上均有显着性差异(p=0.016、0.021),TP在时间、空间均无显着性差异,且组间无显着性差异。pearson相关性方法计算表明,2020年灌期-非灌期TN与NO3--N存在显着的正向相关关系。(2)经三种方法综合评价,在2019-2020年监测期间,有68.75%-69.23%监测井的浅层地下水氮磷指标属Ⅴ类水质等级标准,TN污染较TP严重。且浅层地下水的水质低于地表河流。(3)基于GMS软件的水流模拟结果显示,水位实测值与模拟值差不超过1.2m的监测数据样本达到了80%以上;总氮识别模型显示,模拟值与监测值差值在20%~40%的情况占22.2%,小于20%的占66.7%,说明模型中边界条件、源汇项、水文地质参数、水头设置等基本符合实际。5年期模拟结果显示,氮磷污染物主要汇集在研究区右下区域的陡门居民区以及睦洞湖处,在左下区域的凤凰山周围因为有养殖场及少量稻田的缘故,污染状况也愈加严重,且有向东扩散至睦洞村的趋势。

刘玲[6](2021)在《某铬污染场地三维饱和-非饱和溶质运移数值模拟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人类活动产生的有害物质越来越多,土壤和地下水状况不断恶化,环境质量急需改善,特别是重金属污染,严重危及人类及生态环境安全。包气带被视为潜水和承压水体系的上部边界,与潜水和承压水体系之间进行水分和溶质交换,形成一个饱和-非饱和水分及溶质的运移相互协同的耦合体系。由于数据采集难度大和模拟计算量受限,现有研究多是用一维方程描述包气带水分运移,而仅对饱和地下水采用三维模拟。用包气带模型计算对饱和地下水的补给流量,将其代入饱和带方程计算新的地下水位,更新非饱和带的下边界。这种方式不利于模型之间的计算反馈,易出现计算误差。因此,建立一个非饱和-饱和系统的耦合模型将对于实现地下水保护工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概述了我国土壤和地下水重金属污染现状;回顾了非饱和带和饱和带数值模拟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确立了本文的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为了精确刻画实际场地非饱和-饱和系统中污染物迁移规律,揭示变饱和反应溶质迁移模型的参数敏感性,本文以某铬污染场地为例,使用FEFLOW软件建立了三维非饱和-饱和水流运动及溶质运移模型。分析了在补给量增大时,地下水位变动引起的非饱和带污染羽分布的变化;并讨论了阻滞系数和反应常数对溶质运移的影响。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针对非饱和带系统和饱和带系统交互性差的问题,本文基于变饱和的原理,使用FEFLOW软件建立了非饱和-饱和水流运动及溶质运移模型。模型无需预先假设潜水面,划定非饱和带和饱和带。软件通过给定的初始水位、边界条件以及水文地质参数等计算所得。由此建立的非饱和-饱和水流模型相对更加接近实际场地的非饱和带、饱和带以及二者之间的地下水流运动。(2)通过参数调整,得到研究区初始流场,在此基础上,进行溶质运移模拟。本文模型分别模拟了六价铬在非饱和带及饱和带的水平和垂向运移,并且模拟了当补给量增大时,由于地下水位的波动导致的非饱和带及饱和带中污染物浓度和分布的变化,相关研究拓展了地下水数值模拟研究范围,丰富了污染场地评价的手段。(3)本文最后讨论了阻滞系数和反应常数对溶质运移的影响,结果显示反应常数的影响最为强烈,为今后的污染防治工作提供一定参考价值。

黄荷[7](2021)在《复杂岩溶矿区地下水化学组分演化研究及充水条件辨识 ——以云南毛坪铅锌矿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西南地区金属矿产资源丰富,其中滇川地区是全国五大铅锌矿采选冶生产基地之一,位于云南省昭通市彝良县的毛坪铅锌矿区作为该区域典型代表矿床品位高、储量大,且开采历史长、开采深度大。随着矿区的延深开采,矿区地下水位显着下降,涌排水量不断增大,成为制约矿山安全开发的主要因素,也构成了典型的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地下水系统。因此,系统地、准确地辨识矿区充水水源及径流通道显得十分迫切,是矿区地下水防治工作的基础和重点,也帮助认识人类活动影响下复杂岩溶水系统的响应与表征。毛坪铅锌矿区以石炭系、泥盆系碳酸盐岩地层为主要赋矿地层,矿区外围以二叠系灰岩、峨眉山组玄武岩为主,而二叠系、石炭系、泥盆系这三套主要岩溶含水层则分别为二叠系下统梁山组、石炭系下统万寿山组组成的相对隔水层所间隔。矿区区域构造活动强烈、岩溶含水层结构复杂,属于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岩溶裂隙充水矿床,其充水来源与通道问题复杂且一直未有定论:虽然矿区充水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但其主要充水岩层、补给区域、径流方向有待商榷;矿区延深开采中不断揭露深层低温热水,其来源与成因尚未明确,贯穿矿区的洛泽河渗漏是否构成矿区主要补给来源也仍存疑。水文地球化学方法是岩溶水系统补给来源与径流通道认识的重要、有效的工具。本文以地下水系统理论为基础,基于不同路径、不同深度、不同时期的矿区水化学取样及分析工作,针对性地综合利用多种水化学指标对矿区主要充水水源与径流通道等进行系统辨识,并结合水文动态监测的系列数据加以论证,同时拓宽了若干地下水水化学组分指标对于充水条件研究的指示意义。结合历史时期数据,分析总结了矿区在长期开采过程影响下的地下水水化学组分演化特征与规律,及其反映出的矿区充水条件变化。本文取得以下主要研究结论和认识:(1)基于硝酸盐组分总结了矿区浅层水源的补给来源与径流通道。矿区岩溶含水层受到不同程度的硝酸盐污染,这种硝酸盐污染通常伴随着低水温、富集重同位素等特征,指示了来自东侧洼地区的浅层水源补给。地下水硝酸盐浓度的空间分布特征指示了矿区岩溶含水层的优先径流通道,并帮助揭示了石炭系、泥盆系岩溶含水层间由断层控制的北东向或北东向的直接的水力联系通道。尽管并未发现地下水中的硝酸盐浓度随深度增大而增大的趋势,但矿区地下水受硝酸盐污染影响深度之大,揭示了随矿区不断延深开采浅层地下水径流深度加大的结果。同时,矿区地下水中的硝酸盐浓度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特征,且在各次降雨事件中反映出的先升高后下降的动态特征表现为淋滤作用控制,结合地下水的其他物理化学指标,可以很好说明矿区所处的岩溶水系统的含水介质仍是以裂隙介质控制为主。总的来说,硝酸盐组分是矿区地下水补给来源、径流通道、滞留时间的良好示踪剂。(2)基于热储系统研究认识了矿区深层热水的补给来源与循环特征。矿区所揭露的深部低温热水氢氧同位素组成比当地泉水或冷水异常偏负,普遍适用的高程效应理论难以解释其偏负的组成特征,反映其主要接受古气候环境下偏冷时期的大气降水补给。该类低温热水属未成熟水,阳离子温标基本不适用,K-Mg温标和石英温标最为合适估算该类热储系统平衡温度,计算所得热储温度为50~65℃,循环深度约1900m,矿区低温热水主要是降水入渗后深循环过程中受地温增温梯度控制而形成。偏重的硫、碳同位素等数据及其表现出的p H降低,HCO3-、SO42-等浓度显着升高的特征,指示了与成矿背景相关的深部CO2、H2S等来源影响,从而使得碳酸盐岩继续溶解、硫化矿物氧化生成硫酸盐。深部地下水与围岩的长期水岩相互作用使得深部低温热水富集了放射性成因锶,并为深部水源贡献比例评价提供了更为适宜的混合模型。综上,矿区深层低温热水水化学组成特征与成矿地球化学背景密切相关。(3)基于低电导率背景揭示了地表水渗漏补给矿区的模式与程度。长期采矿活动影响下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导致矿区主要地表水系—洛泽河目前属于亏水河状态,构成了河流渗漏补给地下水的客观条件。地表水直接入渗补给河床下部孔隙水后,主要是在松散含水层中沿平行河流的方向快速径流,因此上下游监测孔对河床扰动试验表现出即时、同步的水位响应;受第四系下部粘土层的控制,孔隙水向下伏岩溶水垂向补给河床扰动后需经数天达到新的平衡状态,并在阳离子交换过程下形成极低电导率,这种低电导率背景指示了孔隙水与下伏岩溶水之间垂向补给过程之缓慢;钻孔稀释试验证明,河床下部岩溶含水层周边存在径流滞缓带,经多方法估算地下水流速在10-2m/d数量级,指示投入示踪剂后需数月才可消减迁移。总体而言,受控于河床沉积结构,地表水渗漏补给并不构成矿区主要充水水源。(4)基于矿区地下水化学时空演化规律阐明了开采影响下充水条件变化。在长期开采影响下,矿区岩溶水系统演化特征主要表现在:矿区涌排水量逐渐增大,水位下降的同时形成明显的降落漏斗,石炭系、泥盆系岩溶含水层间水力联系增强,且泥盆系岩溶含水层的补给来源和径流方向则明显改变;石炭系、泥盆系岩溶含水层在矿区开采影响下的水化学演化模式不同,前者水化学组成变化较小,而后者包括硫酸盐浓度在内的离子组分、矿化度大幅减少,SO4型、SO4·HCO3型向HCO3型、HCO3·SO4型转化;黄铁矿等硫化矿物氧化过程仍是矿区岩溶水硫酸盐组成的主要来源之一,这是集中开采前期异常偏高SO42-组成及当前南部深层热水SO42-浓度较高的主要原因;泥盆系岩溶含水层水化学变化主要得益于北部石炭系浅层水源的跨层补给、南部泥盆系深层水源托顶补给及其两者的混合过程。综上,地下水径流条件变化越大,水化学组成变化程度也就越大,长期开采活动下的径流条件变化是矿区水化学演化的主要控制过程。本文研究的主要特色在于:(1)基于水化学、同位素的方法全面地讨论了毛坪铅锌矿可能的充水来源及其贡献,包括浅层大气降水补给、深层低温热水补给及地表河水渗漏补给,这些水源问题在滇川铅锌矿集区具有共性,可以为研究区其他复杂岩溶金属矿区的防治水研究提供借鉴,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2)在传统水文地球化学方法解析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了相关水化学指标的指示意义,如硝酸盐组分对于补给来源与通道的示踪、锶同位素混合模型较之氢氧同位素混合模型的优势等;(3)矿区作为典型的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岩溶水系统,本研究结合历史数据分析了长期开采活动对地下水径流条件的改造,及其径流条件变化控制下的水化学演化特征与规律,是后续进一步探讨水动力场与水化学场耦合演化规律的基础。

张雨[8](2021)在《甘肃某戈壁区包气带土—水特征及核素迁移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积极发展核电是中国改善能源结构、保障能源供给、应对减碳排放计划和落实国家安全防控的重大战略选择,经过四十余年的努力,当前中国已经从核电落后国跨入世界核电大国行列。在中国大力发展核电的同时也产生了大量放射性核废料,给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压力,如何经济、安全和有效地处置核废料已经成为当前社会的重点关注问题。为提高核燃料利用率和压缩核废料体积,中国采用闭式核燃料循环政策,首先对乏燃料进行淬取、浓缩及分离等后处理工序,分离回收可用核素,对于不可回收利用的核废料,将按照辐射等级分别进行近地表处置和深地质处置。在核废料运输、暂存、后处理及近地表处置的过程中绝对安全是无法保证的,一旦发生核泄漏,放射性污染物将率先进入包气带,并沿包气带向地下水迁移。核素在水中主要以离子、络合离子、分子、胶体等形式存在,当核素与包气带接触及在其内部内迁移时,在物理、化学、生物等作用下,包气带能够有效阻滞、延缓核素向地下水迁移,并使得部分核素吸附在有机质内和土壤颗粒表面,大幅度减缓核素向生物圈扩散的速度。由于不同包气带因自身特异性对核素阻滞能力有较大差异,因此,只有查明包气带土体成分组成、土-水特征及核素迁移规律,才能使核废料相关厂区选址及后续建设更加合理,从而充分发挥包气带在核事故下保护地下水的天然屏障作用。本文以位于中国甘肃某戈壁区的乏燃料后处理厂预选厂区为研究背景,对厂区包气带土体成分、结构和非饱和土-水特征进行了详细调查;在查明厂区及近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和包气带非饱和水力参数的基础上,模拟了核素3H、60Co和137Cs在包气带内的迁移、累积行为;参考当前核废料相关厂区国际常用防护措施,并结合研究区包气带特异性与核素迁移规律,提出了三种建议性防护措施,随后通过数值模拟的方式对各防护措施进行了评估与验证。全文研究内容对于戈壁区包气带土-水特征研究及该乏燃料后处理厂预选厂区和类似土质厂区的适宜性评价、危险性评估、应急措施建设以及紧急事故救援具有重要参考意义。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基于野外现场调查与资料收集,对预选厂区及近区域气象、水文和地质条件进行了详细分析与总结,从多角度对预选厂址适宜性进行了讨论,并为包气带内核素迁移数值模拟提供基础数据支撑。调查与统计结果显示:预选厂区为典型的大陆性干旱气候、全年降雨稀少,地下水流速缓慢、水位变幅小,地层稳定、第四系包气带厚度适中,近区域内无密集人口。厂区位置具有突出的水文地质优势、气候优势和地理优势,作为乏燃料后处理厂厂址具有良好的适宜性。(2)通过室内试验对预选厂区内包气带土样进行了物质组成和基本物理性质分析,以对包气带形成机制、土体成分、结构和基本物理性质有更好的了解。测试结果表明:预选厂区包气带为第四系冲洪积土体,包括全新统冲洪积层和上更新统冲洪积层;土体粒度跨度较大,包含黏粒组、粉粒组、砂粒组、砾粒组和碎石组,均一性极差;整体呈弱碱性,为亚氯盐渍土、弱盐渍土;平均干密度分别为1.798 g/cm3和1.815 g/cm3,平均孔隙率分别为37.8%和36.1%。(3)在预选厂区开展了包气带饱和垂向渗透系数试验和包气带水分运移试验,并结合室内滤纸法试验,对包气带土-水特征进行了详细调查,以此获取包气带非饱和水力参数和总结包气带内水分迁移规律,并对数值模型的建立与验证提供基础数据。试验结果表明:双环法测量包气带饱和垂向渗透系数与单环法和改进IAM法相比具有更高的置信度,改进IAM法不适用于砾砂和砾石含量较高的地层,包气带内全新统冲洪积层与上更新统冲洪积层饱和垂向渗透系数相差较大,平均值分别为6.962m/d和0.240m/d;由于土体粒径跨度较大,研究区包气带在自然脱湿过程中含水率与基质吸力随时间变化曲线呈明显的阶段性,应用“毛细管束模型”能够较好的解释这一现象;当地层含水率在饱和状态和自然状态之间变化时,其基质吸力主要属于毛细作用阶段;细粒土能够有效提高戈壁区包气带的持水能力,随着黏粒与粉粒含量的升高,低含水率状态下,上更新统冲洪积层基质吸力明显高于全新统冲洪积层,且随着含水率降低,基质吸力差值逐渐升高。(4)结合现场水分运移试验与改进滤纸法室内试验获取了预选厂区包气带土体全范围土-水特征曲线数据,随后利用VG模型对土-水特征曲线进行了公式拟合,并求得模型参数。在拟合土-水特征曲线过程中得到以下结论:通过改进滤纸法,能够有效对含砂量高、结构性较弱的土体进行基质吸力测量;应用lsqcurvefit函数对土-水特征曲线数学模型进行拟合求解具有方法简单、结果精确度较高的特点;VG模型能够较好的描述甘肃戈壁区包气带土-水特征曲线;与Hydrus官方参考值相比,预选厂区包气带土体非饱和土-水特征参数与砂质壤土和壤质砂土两种土质较为相近。(5)依据预选厂区多年气象统计数据与包气带非饱和水力参数,通过Hydrus-1D软件模拟了不同降雨强度下核素3H、60Co和137Cs在包气带内的迁移、累积行为。模拟结果表明:在1000年模拟期内仅核素3H迁移至地下潜水位处,而核素60Co和137Cs始终滞留在包气带内;泄漏后的第42天地下水潜水位处3H放射性活度浓度达到国际污染标准;大时间尺度下,随着降雨强度的增大,地下水潜水面处核素3H放射性活度浓度峰值逐渐升高、滞留核素60Co和137Cs在包气带内的竖向迁移距离大幅度提升;针对包气带内滞留核素,初始浓度主要影响核素在包气带内放射性活度浓度峰值,分配系数主要影响核素在包气带内放射性活度浓度峰值位置与最大迁移距离。(6)根据预选厂区包气带特异性与包气带内核素迁移规律,参考当前核废料相关厂区国际常用防护措施,提出了隔绝地表渗水、包气带置换黏土层和设置降水群井三种建议性防护措施,并通过数值模拟的方式进行了验证与评估。模拟结果显示:三种防护措施对紧急事故下及事故后阻滞、延缓核素向地下水迁移具有较好的效果,能够有效降低泄漏初期单位时间核废液入渗量、延后地下水放射性活度浓度达到污染标准的时间、压制地下水潜水面处核素放射性活度浓度峰值、降低滞留核素在包气带内的迁移距离。

潘东东[9](2020)在《复杂岩溶裂隙-管道介质注浆扩散模拟分析方法及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岩溶地区地下工程施工通常伴随着复杂的地质条件,岩溶裂隙-管道纵横交错,地下水径流条件异常复杂,导致突涌水灾害频发且治理难度极大。在地下工程突涌水灾害治理中,注浆是最常用的方法,浆液的扩散运移规律对工程设计和施工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岩溶介质的复杂性导致浆液扩散过程极具隐蔽性,其扩散规律无法被直观的判定,因此复杂岩溶介质三维地质模型的构建是开展注浆扩散机理研究的基础。另一方面,岩溶地区工程地质环境复杂多变,浆液在动水条件下的扩散规律及封堵机理缺乏有效的研究手段,数值计算方法可以实现浆液扩散过程的可视化仿真,但是浆水相互作用理论不完善限制了其推广应用。此外,岩体介质的不同必然导致浆液扩散过程产生较大差异,其中所涉及的注浆扩散理论也将不同,针对复杂的岩溶裂隙-管道介质目前尚缺乏一种统一的注浆模拟分析方法。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以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及试验验证为主要研究手段,提出了一种确定与随机相结合的复杂岩溶裂隙-管道介质三维地质建模方法,建立了一种统一的裂隙-管道介质动水注浆扩散模拟分析方法,并开展了数值方法的验证及应用研究,以期为实际工程浆液选型、注浆参数确定以及注浆工艺优化提供理论依据。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及成果如下:(1)根据节理、层理在岩体表面的出露特点分别进行数据采集,利用区域生长算法提取面状节理的产状信息;结合三维空间点云数据以及真实图像数据开展人工干预的半自动线状层理信息采集。从几何学、地质统计学的角度给出三维空间中复杂结构面的分组、空间密度分布函数,并编制相应的计算程序,完成裂隙网络模型构建,最终提出了一种裂隙网络确定-随机识别与建模方法(DSIM-Deterministic-Stochastic Identification and Modelling),降低了岩体内部的不确定性。利用ICMC(Improved Coupled Markov Chain)理论建立了考虑地层变异性的裂隙岩体模型,利用傅里叶变换方法实现了粗糙管道表面模型构建。在现有三维空间数据可视化技术基础上,针对性的开展了石灰石矿山三维空间数据建模分析,探索研究了多源复杂空间数据的一体化管理、空间分析等关键技术,为注浆扩散模拟分析提供了基础模型。(2)提出了注浆分序扩散固化模型与数值模拟方法(SDS-Sequential Diffusion and Solidification),将注浆过程离散为一个分序扩散固化过程,比传统方法具有明显优势,不同序次浆液注入后服从各自的粘度时变函数,合理表征了浆液粘度变化的时间特性;并基于计算流体力学、多相流理论,追踪和更新不同序次浆液注入后的空间位置变化,进而合理表征了浆液粘度变化的空间特性,最终解决了浆液黏度时空双变难以表征和数值实现的难题。基于SDS方法建立了以粘性不可压缩多相流模型为基础,并采用流体体积法在固定欧拉网格下追踪分序相界面的移动,引入逆梯度处理方法确保了分序相界面的尖锐性,利用通量修正传输算法保证了分序次浆、水相分数的有界性,进而解决了分序次浆、水相界面的精细刻画与界面追踪问题。针对浆液固化期粘度指数增大计算不收敛的关键问题,基于实验测试和理论研究,提出了浆液固化期粘度阈值模型,解决了考虑粘度时空双变、浆液扩散区域空间搜索及浆液扩散形态追踪等复杂问题并存条件下的计算收敛性问题,实现了动水注浆过程浆液扩散与相变固化过程模拟。SDS方法采用统一的多相流理论和数值算法表征不同序次浆液和水的相互作用,模型和数值算法不依赖于被注裂隙或管道的介质特征,同时适用于裂隙层流、裂隙紊流和管道紊流,因此,SDS方法和处理思想统一了裂隙-管道介质的动水注浆模拟分析,避免了不同介质采用不同模型和算法带来的介质耦合模拟问题,实现了裂隙-管道介质浆液扩散过程粘度-压力-速度时空演化全过程仿真分析。(3)开展了 SDS方法在静水、动水条件下裂隙介质的有效性及可行性分析,探究了动水流速对注浆压力的变化、浆液的逆流扩散距离以及顺流扩散形态的影响规律。该模型较为真实的刻画了裂隙动水注浆扩散沉积形态,并进一步在工程尺度验证了该模型在溶蚀宽大裂隙、三维复杂裂隙网络注浆扩散机理研究方面的适用性及可行性。利用管道动水注浆模拟试验系统,开展了速凝类浆液动水注浆室内试验研究,对比验证了 SDS计算方法在管道型动水注浆模拟方面的有效性及可行性,并进一步在工程尺度验证了 SDS方法在粗糙管道动水注浆扩散机理研究方面的可行性,为揭示工程尺度管道介质动水注浆封堵机理提供了合理有效的方法。(4)针对大流量岩溶管道动水注浆封堵难题,利用SDS模拟分析方法揭示了控流降速及双孔联合注浆的作用机理,以期为实际注浆生产提供理论基础,优化注浆设计方案,为合理浆液选型提供依据。管道控流降速以及双孔联合注浆堵水机理方面的研究成果应用于广西平南特大涌水治理工程,指导了注浆方案的设计,实现了大流量岩溶管道的成功封堵,解放了水害影响下的矿产资源。

张琪[10](2020)在《多孔介质中双分子反应物质运移及尺度依赖性研究》文中提出多孔介质中反应性物质运移的量化研究是环境地质学科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之一,其研究成果对地下水污染防治、水环境管理和保护及地下工程建设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以亮蓝作为惰性溶质、硫酸铜(Cu SO4)和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2Na)作为反应性溶质,分别开展了实验室大尺度的溶质运移实验和数值模拟研究;结合数字成像和图像处理技术对其运移过程进行动态监测和识别;建立对流-弥散方程(ADE)和考虑不完全混合的反应性对流-弥散方程(IM-ADRE),分别对惰性和反应性物质运移过程进行数值模拟,探究多孔介质中溶质运移的尺度依赖性。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1)图像分析法可有效监测和识别多孔介质中显色溶质运移的浓度变化过程。灰度值和对应浓度的线性相关系数R2值大于0.989,说明图像分析法具有较高的识别精度,同时可以有效避免传统取样和传感器检测方法对运移过程的影响。(2)不同实验条件下多孔介质中水力梯度J与流速v存在明显的线性关系,符合达西定律,说明孔隙水流为达西流,且渗透系数K随着孔隙度增大而增大。(3)采用ADE模型对惰性溶质亮蓝的穿透曲线进行拟合分析,结果表明总体拟合精度较好,可以有效反映运移过程中的浓度变化趋势。同时穿透曲线存在早到、拖尾等非费克现象,且随着运移速度、介质粒径和运移尺度的增加较为明显。(4)采用IM-ADRE模型对双分子反应性物质运移的穿透曲线进行拟合,不同实验条件下实验与拟合结果的峰值误差均低于3.71%,拟合精度很高,改善了传统ADRE模型由于溶质间不完全反应而存在的拟合峰值“过度预报”问题,有效模拟物质在反应运移过程中浓度变化。IM-ADRE模型的参数D、m和β0受到不同实验条件的影响。随着运移尺度的增加,参数D、m和β0均增加;随着运移速度的增加,参数D和β0值增加,m值减小;随着介质粒径的增加,弥散系数D增加,参数β0和m值减小。基于敏感度分析可知模型受参数m影响最大,受参数D的影响最小。参数拟合结果和规律分析可为模型应用提供参考。(5)多孔介质中Peclet(Pe)数与纵向弥散系数与分子扩散系数的比值(DL/Dd),满足DL/Dd=a Pen的规律,符合孔隙介质水动力弥散研究的相关成果。(6)实验验证了多孔介质中弥散系数D在运移中存在尺度依赖性,与运移距离符合lg∝a lg L的分维理论经验公式,室内试验与场地弥散实验空隙介质的非均质差异,造成室内实验计算的分维数结果偏低。弥散系数的尺度依赖性还受介质粒径和运移速度的影响,随介质粒径和运移速度的增大,弥散系数均保持增加趋势。

二、地下水溶质运移模型的优化数值算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地下水溶质运移模型的优化数值算法(论文提纲范文)

(2)海水抽水蓄能电站库盆渗漏规律研究及防渗方案安全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抽水蓄能电站现状分析
        1.2.2 海水抽水蓄能电站现状分析
        1.2.3 库盆渗漏及防渗措施研究进展
        1.2.4 溶质运移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海水抽水蓄能电站库盆防渗方案概述
    2.1 国内抽水蓄能站址统计
    2.2 库盆防渗方案统计
        2.2.1 帷幕灌浆
        2.2.2 钢筋混凝土面板
        2.2.3 沥青混凝土
        2.2.4 土工膜
        2.2.5 新型材料分析
    2.3 工程造价以及施工难易程度分析
    2.4 海水腐蚀因素分析
    2.5 初拟防渗方案分析
    2.6 本章小结
3 流域模型分析
    3.1 自然地理概况
        3.1.1 地理位置
        3.1.2 气象条件
    3.2 工程地质概况
        3.2.1 地形地貌
        3.2.2 地层岩性
        3.2.3 地质构造
    3.3 水文地质条件
    3.4 项目简述及参数
    3.5 流域模型分析
        3.5.1 理论基础
        3.5.2 边界条件
        3.5.3 模型建立
        3.5.4 结果分析
    3.6 本章小结
4 工程典型剖面分析
    4.1 理论基础
    4.2 工况一(防渗形式)
        4.2.1 边界条件
        4.2.2 模型建立
        4.2.3 结果分析
    4.3 工况二(排水结构)
        4.3.1 边界条件
        4.3.2 模型建立及结果分析
    4.4 工况三(台风影响)
        4.4.1 台风统计
        4.4.2 边界条件
        4.4.3 模型建立及结果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构建海水抽水蓄能电站防渗方案体系
    5.1 模糊综合评价的思路
    5.2 层次分析法
    5.3 模糊综合评判步骤
    5.4 指标体系构建
    5.5 计算过程及结果分析
    5.6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3)基于高密度电法的地下水硝酸盐污染分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高密度电法在环境地球物理应用研究现状
        1.2.2 高密度电阻率法阵列优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基本理论
    2.1 电阻率法的基本理论
        2.1.1 电阻率法理论基础
        2.1.2 高密度电阻率法的原理
        2.1.3 高密度电法的基本测量装置
    2.2 高密度电法的正演和反演
        2.2.1 高密度电阻率法正演理论
        2.2.2 高密度电阻率法反演理论
    2.3 溶质运移的基本理论
        2.3.1 潜水运动的基本微分方程
        2.3.2 溶质运移数学模型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高密度电法测量阵列的优化研究
    3.1 CR法的优化原理
    3.2 CR法数值模拟
        3.2.1 经典案例验证
        3.2.2 层状污染模型的优化模拟效果对比
        3.2.3 错断状污染模型的优化模拟效果对比
    3.3 优化阵列效果的实际数据验证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工程案例研究
    4.1 研究区概况
        4.1.1 自然地理概况
        4.1.2 水文地质条件
        4.1.3 污染场地概况
    4.2 高密度电法数据采集
        4.2.1 测线布设
        4.2.2 数据采集与处理
    4.3 水化学数据采集
        4.3.1 地下水采样
        4.3.2 土壤采样
    4.4 调查结果分析
        4.4.1 高密度电法结果分析
        4.4.2 水化学特征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地下水污染运移模拟分析
    5.1 水文地质概念模型
        5.1.1 模型范围及边界条件概化
        5.1.2 模型地层结构的概化及水动力特征
    5.2 研究区地下水流数值模型的建立
        5.2.1 水文地质参数分区与参数确定
        5.2.2 源汇项的处理
        5.2.3 边界条件和初始水头的设定
    5.3 地下水流模型校核验证
        5.3.1 地下水水位拟合
        5.3.2 地下水均衡校核
    5.4 溶质运移模型的构建
        5.4.1 模型参数的赋值
        5.4.2 污染源的概化
    5.5 溶质运移模拟结果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与建议
        6.2.1 展望
        6.2.2 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与取得的成果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4)河套灌区不同地类间水盐运移规律及盐分重分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氢氧同位素在不同水体的示踪研究
        1.2.2 地下水与土壤水盐迁移研究
        1.2.3 土壤盐分空间变异与地下水埋深关系的研究
        1.2.4 干旱区荒漠绿洲水分运移研究
        1.2.5 水盐运移模拟研究
        1.2.6 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 论文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
    2.1 河套灌区概况
        2.1.1 气候
        2.1.2 土壤
        2.1.3 引排水量
        2.1.4 灌区年际地下水变化
        2.1.5 灌区海子分布特征
    2.2 试验区基本资料
        2.2.1 耕地-荒地-海子系统试验区
        2.2.2 沙丘-荒地-海子系统试验区
3 基于氢氧同位素耕地—荒地—海子系统水分运移转化
    3.1 利用氢氧同位素研究不同水体的基本原理
        3.1.1 稳定同位素测试标准物
        3.1.2 氢氧稳定同位素分馏
        3.1.3 氢氧稳定同位素组分分析
    3.2 试验方法
        3.2.1 取样方案
        3.2.2 样品采集
        3.2.3 水位量测
    3.3 试验设备及研究方法
        3.3.1 试验装置
        3.3.2 研究方法
    3.4 结论与分析
        3.4.1 不同类型水分中δD和δ18O关系
        3.4.2 不同类型水分特征分析
        3.4.3 不同类型水分转化比例
        3.4.4 土壤剖面水分运动
    3.5 本章小节
4 河套灌区耕地—荒地—海子间水盐运移规律及平衡分析
    4.1 试验布设及数据采集
    4.2 水盐运移模型构建
        4.2.1 耕地-荒地-海子系统水分平衡模型构建
        4.2.2 耕地-荒地-海子系统盐分平衡模型构建
    4.3 结果与分析
        4.3.1 耕地-荒地-海子系统不同时期地下水运移特征
        4.3.2 耕地-荒地-海子系统水分平衡分析
        4.3.3 耕地-荒地-海子系统盐分重分配
    4.4 本章小结
5 耕地-荒地-海子系统盐分时空变化特征及地下水埋深对土壤盐分影响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设计与取样方案
        5.1.2 研究方法
        5.1.3 数据处理
    5.2 结果与分析
        5.2.1 耕地-荒地间典型土壤横剖面盐分时空变化特征
        5.2.2 耕地-荒地不同土层盐分时空变化及盐分表观分析
        5.2.3 耕地地下水、荒地地下水和海子盐分时空变化特征
        5.2.4 地下水埋深对土壤盐分的影响
        5.2.5 荒地盐分不同来源估算
    5.3 讨论
    5.4 本章小结
6 基于HYDRUS_1D模型对耕地-荒地-海子系统土壤水盐运移模拟与评估
    6.1 土壤水盐动态模型
        6.1.1 土壤水分运移方程
        6.1.2 土壤盐分运移方程
        6.1.3 潜在蒸腾和蒸发速率的计算
    6.2 模型构建
        6.2.1 模型离散化
        6.2.2 初始条件及边界条件
        6.2.3 参数确定
        6.2.4 模型率定与验证评价参数
    6.3 模型率定与验证
        6.3.1 模型率定
        6.3.2 模型检验
    6.4 土壤水盐动态分析
        6.4.1 典型时期土壤不同土层水分变化定量评估
        6.4.2 典型时期土壤不同土层盐分变化定量评估
    6.5 水盐平衡分析
    6.6 讨论
    6.7 本章小结
7 河套灌区沙丘-荒地-海子系统间水盐运移规律
    7.1 研究方法
        7.1.1 裘布依假设
        7.1.2 地下水波动法
        7.1.3 沙丘、荒地和海子水分平衡模型
        7.1.4 沙丘-荒地-海子系统地下水盐分迁移模型
    7.2 结果与分析
        7.2.1 沙丘-荒地-海子系统不同时期地下水运移特征
        7.2.2 沙丘-荒地-海子系统水分迁移分析
        7.2.3 沙丘-荒地-海子系统盐分迁移分析
    7.3 讨论
    7.4 本章小结
8 基于HYDRUS_1D模型对沙丘-荒地-海子系统水盐运移模拟与评估
    8.1 土壤水盐动态模型
    8.2 模型建立
        8.2.1 模拟单元划分
        8.2.2 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
        8.2.3 土壤参数
        8.2.4 模型率定与验证评价参数
    8.3 模型率定与验证
        8.3.1 模型率定
        8.3.2 模型验证
    8.4 土壤水盐动态
        8.4.1 沙丘土壤水盐动态
        8.4.2 沙丘-荒地交界土壤水盐动态
        8.4.3 荒地土壤水盐动态
    8.5 水盐平衡分析
        8.5.1 沙丘水盐平衡分析
        8.5.2 沙丘-荒地交界水盐平衡分析
        8.5.3 荒地水盐平衡分析
    8.6 讨论
    8.7 本章小结
9 结论与展望
    9.1 主要结论
    9.2 论文主要创新点
    9.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5)会仙岩溶湿地睦洞河小流域浅层地下水氮磷污染及其模型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依据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会仙湿地氮磷污染
        1.2.2 地下水氮磷污染及其水质评价
        1.2.3 地下水氮磷污染的模型模拟
    1.3 研究目标、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特色和创新点
    1.4 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区域概况
    2.1 自然地理条件
        2.1.1 地理位置
        2.1.2 土壤条件
        2.1.3 气象及水文条件
    2.2 地质构造与地质条件
    2.3 地下水水文地质条件
        2.3.1 区域含水层组的划分及富水性
        2.3.2 地下水的补给、径流及排泄条件
        2.3.3 地下水水位动态特征
        2.3.4 地下水水化学特征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睦洞河小流域浅层地下水氮磷污染时空特征
    3.1 野外监测与室内实验
        3.1.1 浅层地下水监测点布设
        3.1.2 水样采集及测定方法
    3.2 浅层地下水氮磷时空分布
        3.2.1 氮磷季节差异性
        3.2.2 氮磷相关性分析
        3.2.3 氮磷时空显着性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浅层地下水水质评价
    4.1 地下水水质评价方法
        4.1.1 单因子评价法
        4.1.2 模糊综合评价法
        4.1.3 改进SPA-TFN模型法
    4.2 评价结果与分析
    4.3 浅层地下水污染的影响因素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浅层地下水流场模拟
    5.1 水文地质概念模型
        5.1.1 边界及含水层概化
        5.1.2 水文地质参数收集
        5.1.3 源汇项概况
    5.2 水流数学模型
    5.3 水位识别与验证
    5.4 水均衡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污染物溶质运移模拟
    6.1 溶质运移数学模型
    6.2 非点源污染概化
    6.3 模型识别
    6.4 模型验证及预测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1.1 地下水氮磷浓度时空特征
        7.1.2 浅层地下水水质评价
        7.1.3 浅层地下水总氮运移模拟
    7.2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6)某铬污染场地三维饱和-非饱和溶质运移数值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非饱和带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1.2.2 饱和带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1.2.3 非饱和带-饱和带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气象水文
    2.3 地形地貌
    2.4 区域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
        2.4.1 地层结构
        2.4.2 地质构造
        2.4.3 地下水类型与富水程度
        2.4.4 地下水的补给、径流及排泄
    2.5 研究区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
        2.5.1 地层结构
        2.5.2 水文地质条件
    2.6 本章小结
3 研究区非饱和-饱和水流数值模型
    3.1 水文地质概念模型
    3.2 非饱和-饱和水流数学模型
    3.3 非饱和-饱和数值模型
        3.3.1 模型初始和边界条件
        3.3.2 模型参数选取
        3.3.3 数值模型求解过程
    3.4 模型结果分析与识别验证
        3.4.1 水流模拟结果分析
        3.4.2 水流模拟结果识别验证
    3.5 本章小结
4 研究区溶质运移数值模拟
    4.1 场地污染现状
        4.1.1 样品采集与检测
        4.1.2 非饱和带污染分布特征
        4.1.3 地下水污染分布特征
    4.2 铬污染运移概念模型
    4.3 溶质运移数学模型
    4.4 污染物运移数值模型
    4.5 模拟预测结果分析
        4.5.1 非饱和带模拟预测结果
        4.5.2 饱和带模拟预测结果
        4.5.3 垂向模拟结果
    4.6 潜水面波动及对污染物运移的影响
    4.7 参数敏感性讨论
        4.7.1 阻滞系数对溶质运移的影响
        4.7.2 反应常数对污染物运移的影响
    4.8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7)复杂岩溶矿区地下水化学组分演化研究及充水条件辨识 ——以云南毛坪铅锌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矿区充水条件研究
        1.2.2 水化学组分演化研究
        1.2.3 发展趋势及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创新点
        1.3.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滇东北毛坪铅锌矿概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气象水文
    2.2 基础地质与成矿背景
        2.2.1 地层岩性
        2.2.2 地质构造
        2.2.3 成矿背景
    2.3 水文地质条件
        2.3.1 含水岩组划分
        2.3.2 矿区开采历史
        2.3.3 关键水文地质问题
    2.4 研究工作概况
        2.4.1 水文地质调查
        2.4.2 河床扰动试验
        2.4.3 样品采集分析
第三章 基于硝酸盐组分的浅层水源识别
    3.1 地下水补给来源
        3.1.1 地下水硝酸盐特征
        3.1.2 浅层水源补给识别
    3.2 地下水径流通道
        3.2.1 跨层联系通道
        3.2.2 优先径流通道
        3.2.3 通道深度特征
    3.3 硝酸盐动态特征
        3.3.1 季节尺度的动态特征
        3.3.2 暴雨事件中动态特征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多元同位素的深层水源识别
    4.1 热水补给来源
        4.1.1 热水水化学特征
        4.1.2 补给高程与时期
    4.2 热水循环深度
        4.2.1 热储温度计算
        4.2.2 循环深度计算
    4.3 水岩相互作用
        4.3.1 放射性Sr来源
        4.3.2 深部碳源补给
        4.3.3 硫同位素组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矿区地表河流渗漏补给模式辨识
    5.1 渗漏条件分析
        5.1.1 前人研究基础
        5.1.2 河道沉积结构
    5.2 低电导率指示
        5.2.1 低电导率背景
        5.2.2 钻孔稀释试验
    5.3 水文动态指示
        5.3.1 水温序列监测
        5.3.2 河床扰动试验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开采影响下的矿区充水条件演化
    6.1 水文地球化学演化
        6.1.1 时空演化特征
        6.1.2 地球化学过程
        6.1.3 演化过程研究
    6.2 矿区充水通道变化
        6.2.1 地下水位变化
        6.2.2 径流途径变化
    6.3 矿区充水水源变化
        6.3.1 补给来源变化
        6.3.2 补给比例计算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7.1 结论
    7.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8)甘肃某戈壁区包气带土—水特征及核素迁移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历史与现状
        1.2.1 包气带水分运移
        1.2.2 土-水特征曲线
        1.2.3 包气带核素迁移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本文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区水文地质条件概况
    2.1 引言
    2.2 自然地理概况
        2.2.1 地理位置
        2.2.2 气象水文
    2.3 地质背景
        2.3.1 地形地貌
        2.3.2 地层岩性
        2.3.3 地质构造
        2.3.4 构造稳定性
    2.4 水文地质特征
        2.4.1 地下水类型和水文地质单元划分
        2.4.2 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
        2.4.3 地下水水力联系与水位变化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包气带土体成分特征及基本性质
    3.1 引言
    3.2 取样位置介绍
    3.3 研究区包气带土体的物质组成
        3.3.1 粒度组成
        3.3.2 化学成分
        3.3.3 矿物成分
        3.3.4 土体易溶盐和酸碱度
    3.4 研究区包气带土体的基本物理性质
        3.4.1 土体干密度
        3.4.2 土体饱和含水率及孔隙率
    3.5 研究区包气带土体的热物性
        3.5.1 土体比热容
        3.5.2 土体导热系数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包气带土-水特征试验及土-水特征曲线拟合
    4.1 引言
    4.2 现场试验位置选定
    4.3 包气带饱和垂向渗透系数试验
        4.3.1 试验位置与过程
        4.3.2 试验结果与分析
    4.4 包气带水分运移试验
        4.4.1 试验目标与原理
        4.4.2 试验位置与过程
        4.4.3 试验结果与分析
    4.5 包气带土-水特征曲线拟合
        4.5.1 基于现场包气带水分运移试验土-水特征曲线数据筛选
        4.5.2 改进滤纸法对现场试验数据补充
        4.5.3 土-水特征曲线拟合及参数求解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包气带内核素迁移模拟研究及厂区防护措施建议方案
    5.1 引言
    5.2 Hydrus软件及控制方程介绍
        5.2.1 软件介绍
        5.2.2 Hydrus-1D基本控制方程
    5.3 泄漏源假定及核素迁移主要参数取值
        5.3.1 中放废液储存库及事故假定
        5.3.2 核素选取及迁移条件假设
        5.3.3 水文地质模型及土-水特征参数
    5.4 模型建立与边界条件
    5.5 饱和垂向渗透系数校正与模型验证
    5.6 包气带内核素迁移模拟结果
        5.6.1 地下水污染时间
        5.6.2 包气带内核素滞留
        5.6.3 滞留核素迁移速度随深度变化
        5.6.4 核素初始浓度与分配系数敏感性分析
    5.7 研究区防护措施建议方案及数值模拟验证
        5.7.1 国际核泄漏案例与厂区布设防护措施的必要性
        5.7.2 国际常用厂区防护措施
        5.7.3 研究区防护措施建议方案
        5.7.4 拟定方案数值模拟验证
    5.8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致谢

(9)复杂岩溶裂隙-管道介质注浆扩散模拟分析方法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复杂岩溶介质地质模型构建方面
        1.2.2 裂隙岩体注浆扩散理论方面
        1.2.3 岩溶管道动水注浆扩散理论方面
        1.2.4 复杂岩溶涌水注浆治理方法方面
    1.3 目前存在的问题
    1.4 本文主要内容与创新点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4.3 创新点
第二章 复杂岩溶裂隙-管道介质三维地质模型构建方法
    2.1 岩溶裂隙-管道介质特征
    2.2 岩体结构面识别与信息提取方法
        2.2.1 非接触测量方法的特点及意义
        2.2.2 点云数据获取与预处理
        2.2.3 岩体面状节理信息提取方法
        2.2.4 岩体线状层理信息提取方法
    2.3 确定-随机裂隙网络模型识别与构建(DSIM)方法
        2.3.1 裂隙的三维形状和尺寸模拟方法
        2.3.2 裂隙产状特征参数量化方法
        2.3.3 裂隙的空间位置和密度
        2.3.4 裂隙网络模型构建实例分析
        2.3.5 离散裂隙网络模型的有效性验证
    2.4 考虑地层变异性的裂隙岩体模型建立
        2.4.1 CMC模型基本假设
        2.4.2 二维CMC模型条件概率
        2.4.3 ICMC模型转移概率矩阵估计
        2.4.4 地层变异性计算流程及数值试验
    2.5 岩溶管道探查方法及模型构建
        2.5.1 岩溶管道路径探查与建模
        2.5.2 管壁分形特征及模型构建
    2.6 三维空间多源数据综合建模及实例分析
        2.6.1 工程背景
        2.6.2 基于DSIM方法的裂隙网络建模
        2.6.3 钻孔数据连续地层建模
        2.6.4 三维空间多源数据综合建模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岩溶裂隙-管道动水注浆分序扩散固化(SDS)模拟分析方法
    3.1 浆液粘度时变特性分析
        3.1.1 浆液的流变特性分析
        3.1.2 速凝类浆液粘度时变性分析
    3.2 浆-水相互作用理论模型及求解方法
        3.2.1 浆-水相互作用基本理论模型
        3.2.2 浆-水作用相界面的尖锐性
        3.2.3 浆-水作用数学模型的数值离散
        3.2.4 浆-水作用相分数的有界性
    3.3 SDS模拟分析方法及数值实现
        3.3.1 浆液粘度阈值函数时变模型
        3.3.2 分序扩散固化模型数值实现
        3.3.3 SDS方法数值实现流程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裂隙介质SDS方法适用性分析及应用
    4.1 引言
    4.2 裂隙介质SDS方法的有效性验证
        4.2.1 裂隙静水注浆扩散过程有效性验证
        4.2.2 裂隙动水注浆扩散过程分析
    4.3 SDS方法参数敏感性分析研究
        4.3.1 正交数值实验工况设计
        4.3.2 动水注浆参数变化响应规律
        4.3.3 SDS参数敏感性分析
    4.4 岩溶宽大裂隙动水注浆扩散与封堵机理
        4.4.1 复杂岩溶宽大裂隙模型概化
        4.4.2 宽大裂隙动水注浆扩散沉积规律
        4.4.3 浆液扩散过程速度场响应规律
        4.4.4 注浆压力及裂隙出口流量分析
        4.4.5 正交数值实验设计及结果分析
    4.5 三维裂隙网络SDS方法适用性研究
        4.5.1 三维裂隙网络模型构建及参数设计
        4.5.2 裂隙网络对浆液扩散影响规律
        4.5.3 浆液选型对注浆压力影响规律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管道动水注浆封堵试验及SDS方法可行性分析
    5.1 管道动水注浆封堵模型试验系统
        5.1.1 试验系统设计
        5.1.2 注浆设备及注浆管道
        5.1.3 动水控制装置及管道
        5.1.4 数据监测采集设备
    5.2 静水条件下SDS方法的有效性验证
        5.2.1 试验工况设计
        5.2.2 浆液扩散沉积形态对比分析
        5.2.3 注浆压力对比分析
    5.3 动水条件下SDS方法的有效性验证
        5.3.1 试验工况设计
        5.3.2 浆液扩散沉积形态对比分析
        5.3.3 动水流速变化规律对比分析
        5.3.4 注浆压力变化规律对比分析
        5.3.5 管道动水注浆SDS方法适用性讨论
    5.4 粗糙岩溶管道动水注浆SDS方法适用性研究
        5.4.1 模型基本参数与信息监测
        5.4.2 浆液扩散形态及沉积特征分析
        5.4.3 浆液扩散过程流速变化规律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SDS方法的控流降速与双孔联合注浆堵水机理分析
    6.1 岩溶管道控流降速堵水机理
        6.1.1 控流降速计算模型及参数
        6.1.2 控流降速动水响应规律
        6.1.3 控流降速对浆液扩散沉积的影响
        6.1.4 管道出口流量及浆液流失率
        6.1.5 控流降速影响下管道流速分布
        6.1.6 注浆压力及管道流体压力分布
    6.2 双孔联合注浆动水封堵机理
        6.2.1 双孔联合注浆模型概化及计算参数
        6.2.2 双孔孔联合注浆管道流速变化规律
        6.2.3 双孔联合注浆扩散过程压力分析
        6.2.4 双孔联合注浆扩散沉积与流失规律
        6.2.5 管道封堵效果及方案优化分析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复杂岩溶管道涌水注浆封堵工程应用
    7.1 地质条件分析及三维可视化模型构建
        7.1.1 矿区岩溶发育特征
        7.1.2 涌水主要形式及特点
        7.1.3 矿区三维地质模型构建
        7.1.4 三维地质模型应用及意义
    7.2 大流量岩溶管道涌水治理原则与方法
        7.2.1 涌水治理基本原则与技术路线
        7.2.2 关键导水通道连通性分析
        7.2.3 非连续帷幕设计及优化
        7.2.4 控流降速注浆封堵技术
    7.3 区域水文监测及注浆效果评价
        7.3.1 水位观测孔监测方法
        7.3.2 监测结果分析
        7.3.3 整体效果评价与分析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博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博士期间申请的专利
博士期间获得的奖励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10)多孔介质中双分子反应物质运移及尺度依赖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多孔介质溶质运移研究进展
        1.2.2 双分子反应物质运移研究进展
        1.2.3 溶质运移示踪技术研究进展
        1.2.4 溶质运移尺度依赖性研究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1.3.1 本文研究内容
        1.3.2 本文研究方法
        1.3.3 本文技术路线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2.1 多孔介质
        2.1.1 孔隙性
        2.1.2 渗透性
        2.1.3 压缩性
        2.1.4 水文弯曲度
    2.2 多孔介质中水动力弥散方程及相关概念
        2.2.1 溶质运移特征及水动力弥散理论
        2.2.2 对流弥散方程的建立与求解
    2.3 双分子反应物质溶质运移数学模型
        2.3.1 模型建立
        2.3.2 模型求解方法
第三章 多孔介质水力及溶质运移实验
    3.1 实验装置介绍
        3.1.1 实验装置
        3.1.2 监测装置
    3.2 实验材料
        3.2.1 实验用水
        3.2.2 实验模型填充介质
        3.2.3 实验器材及药品
    3.3 实验原理及步骤
        3.3.1 实验原理
        3.3.2 图像检测方法
        3.3.3 实验步骤
第四章 多孔介质中水力实验及惰性溶质运移研究
    4.1 水力实验研究分析
        4.1.1 1.5-2.0mm玻璃珠填充介质水力实验
        4.1.2 2.5-3.0mm玻璃珠填充介质水力实验
        4.1.3 3.5-4.0mm玻璃珠填充介质水力实验
    4.2 多孔介质中示踪剂浓度标准曲线分析
    4.3 不同实验条件下多孔介质溶质运移结果及对比拟合分析
        4.3.1 不同介质条件下溶质运移实验结果及拟合分析
        4.3.2 不同运移速度下溶质运移实验结果及拟合分析
        4.3.3 不同运移尺度下溶质运移实验结果及拟合分析
        4.3.4 不同实验条件下溶质运移拟合参数分析
        4.3.5 惰性溶质运移规律分析
第五章 多孔介质中反应性物质运移实验研究
    5.1 双分子反应性物质运移结果及拟合分析
        5.1.1 介质条件对反应性运移过程的影响及拟合分析
        5.1.2 运移速度对反应性运移过程的影响及拟合分析
        5.1.3 运移尺度对反应性运移过程的影响及拟合分析
    5.2 不同条件下IM-ADRE模型拟合参数分析
        5.2.1 IM-ADRE拟合参数结果
        5.2.2 IM-ADRE拟合参数灵敏度分析
第六章 多孔介质溶质运移的尺度依赖性研究
    6.1 多孔介质溶质运移弥散系数与Pe数的关系
    6.2 多孔介质反应性物质运移弥散系数的尺度依赖性
        6.2.1 多孔介质溶质运移弥散系数和迁移距离的关系
        6.2.2 不同介质条件对弥散系数尺度依赖性的影响
        6.2.3 不同运移速度条件对弥散系数尺度依赖性的影响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四、地下水溶质运移模型的优化数值算法(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FEFLOW的三维土壤-地下水耦合铬污染数值模拟研究[J]. 刘玲,陈坚,牛浩博,李璐,殷乐宜,魏亚强.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22(01)
  • [2]海水抽水蓄能电站库盆渗漏规律研究及防渗方案安全评价[D]. 王梦凌.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3]基于高密度电法的地下水硝酸盐污染分布研究[D]. 胡开友. 山东大学, 2021(11)
  • [4]河套灌区不同地类间水盐运移规律及盐分重分布研究[D]. 王国帅.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01)
  • [5]会仙岩溶湿地睦洞河小流域浅层地下水氮磷污染及其模型模拟[D]. 万祖鹏. 桂林理工大学, 2021(01)
  • [6]某铬污染场地三维饱和-非饱和溶质运移数值模拟研究[D]. 刘玲.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1
  • [7]复杂岩溶矿区地下水化学组分演化研究及充水条件辨识 ——以云南毛坪铅锌矿为例[D]. 黄荷. 中国地质大学, 2021(02)
  • [8]甘肃某戈壁区包气带土—水特征及核素迁移规律研究[D]. 张雨. 吉林大学, 2021
  • [9]复杂岩溶裂隙-管道介质注浆扩散模拟分析方法及应用[D]. 潘东东. 山东大学, 2020(08)
  • [10]多孔介质中双分子反应物质运移及尺度依赖性研究[D]. 张琪. 合肥工业大学, 2020

标签:;  ;  ;  

地下水溶质输运模型的优化数值算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