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岛油田Ng_(1+2)油藏评价及潜力分析

孤岛油田Ng_(1+2)油藏评价及潜力分析

一、孤岛油田Ng_(1+2)储层评价及潜力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侯腱膨[1](2018)在《孤南洼陷沙三中下亚段储层发育与隐蔽油气藏形成》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沉积学、储层地质学、地层学、地球物理学和石油地质学等理论和方法为指导,综合地震资料、测井和岩心等资料,利用地震属性分析、相干体分析、地震相分析、地震反演等技术,对孤南洼陷沙三中下亚段进行地层对比与构造解释,开展系统的沉积相研究,建立沉积体系模式,明确砂体分布,进行储层评价,对隐蔽圈闭目标进行识别预测。开展以岩性油气藏为主要类型的隐蔽油气藏的成藏解剖研究,明确其成藏关键因素,总结隐蔽油气藏形成和分布的规律和主控因素,建立油气成藏模式,为孤南洼陷下一步勘探开发提供依据。孤南洼陷是济阳坳陷沾化凹陷中的一个次级负向构造单元,其古近纪基底经历了中生代裂陷、地台演化、地台形成三个阶段,其中裂陷作用包括新近纪至第四纪坳陷作用与古近纪的断陷作用,烃源岩和油气储集岩主要在盆地断陷阶段形成。本文研究的目的层段沙三中下亚段可划分为六个砂层组,发育有三角洲平原、(扇)三角洲前缘、前三角洲、滨浅湖、半深湖、深湖六种亚相类型;(扇)三角洲前缘亚相以及滩坝等是有利储层的发育位置。通过波阻抗反演,主要是伽马和声波拟构建似声波曲线约束测井反演,来刻画复杂的储层分布,最终通过储层物性参数将孤南洼陷储层分为中孔中渗、低孔低渗、低孔特低渗三类,其中沙三中亚段3砂组和2砂组是研究区主要的储层发育层。岩性上倾尖灭油气藏和砂岩透镜体油气藏以及与不整合有关的不整合遮挡油气藏是孤南洼陷沙三中下亚段隐蔽油气藏的主要类型。其中烃源岩的异常高压是岩性尖灭以及砂岩透镜体油气成藏的主要动力来源,同时活动的断层既是油气垂向运移的有利通道,也可使油气发生二次运移成藏;而源内透镜体成藏,毛管压力差和异常地层压力是其主要动力,对油气向临近储层中充注有着决定作用,异常高压弥补了运移通道的不足,是该类型隐蔽油气藏的主要动力机制;不整合面则主要起疏导和遮挡作用。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孤南洼陷陡坡带地层不整合和断层-岩性油气藏成藏模式、缓坡带构造-地层油气藏成藏模式、洼槽带岩性油气藏成藏模式等。研究发现,断层-岩性油气藏多发育在滨浅湖亚相的滩坝砂体以及三角洲前缘;岩性上倾尖灭油气藏多集中在分流河道的两侧或者滨浅湖滩坝、浊积岩和三角洲前端的席状砂的边缘;地层油气藏则倾向于在孤南断层附近的陡坡带砂砾岩扇体区分布。

付勇[2](2018)在《大港羊二庄油田河流相砂岩油藏剩余油分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前,我国东部老油田普遍进入高含水—特高含水开发阶段,地下油水分布关系复杂,油田开发“三大矛盾”突出,剩余油分布呈“整体分布零散,局部相对集中”的特点。论文以羊二庄油田特高含水期油藏为主要研究对象,针对该油田现阶段存在的开发矛盾从层间、层内矛盾转化为砂体内部建筑结构的矛盾,剩余油分布复杂,而原有基于沉积微相的地质模型无法有效解决目前油田开发过程中的开发矛盾这一问题,论文在精细的储层构型理论的指导下,解剖砂体内部建筑结构,建立基于储层构型的精细地质模型,结合油藏工程分析和油藏数值模拟研究方法,总结剩余油分布规律和控制因素,建立研究区剩余油分布模式,为老油田二次开发方案调整提供依据。论文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研究区共发育三种类型曲流河:片状曲流河、交织条带状曲流河和孤立型曲流河,曲流河单一河道空间叠置模式包括深切大面积叠置型、浅切交错叠置型、非下切叠置型和孤立型四种类型。发育一种类型辫状河:深的常年性辫状河,单一辫流带叠置类型包括深切大面积叠置型、浅切小面积叠置型、非下切层状叠置型和孤立型。曲流河侧积层平均倾角为5°,滩头落淤层平均倾角为1.58°,滩尾落淤层平均倾角为0.69°,滩翼落淤层平均倾角为1.04°。研究区剩余油分布受断层、微构造、构型要素、构型界面、注采井网、射孔类型和井型影响。平面上剩余油主要分布在单一河道侧缘和河道切叠处、构造高部位和废弃河道附近;垂向上剩余油主要分布在叠置砂体上部、点坝砂体中上部和井距较大、波及程度差的油层中上部。在单一因素控制剩余油分布基础上,优选关键因素,总结研究区多因素耦合控制下剩余油分布模式。曲流河剩余油分布模式包括断层—微构造—复合河道—注采关系耦合控制模式、复合河道—单河道砂体切叠—注采井网—注采关系耦合控制模式、复合河道—单一河道内部非均质性—注采关系耦合控制模式和复合河道—侧积层—注采关系耦合控制模式。辫状河剩余油分布模式包括断层—微构造—复合河道—注采关系耦合控制模式、复合河道—单一辫流带内部非均质性—注采关系耦合控制模式和复合河道—落淤层—注采关系耦合控制模式。

张婷婷[3](2018)在《孤岛油田东区馆上段三砂组有利储层预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区孤岛油田东区处于沾化凹陷内“凹中之隆”的东翼,属于河流相沉积体系,东区馆陶组为构造背景下的河道砂岩性油藏。该区受构造和岩性的双重控制,地震分辨率低,且河道砂岩性变化快,识别描述难度大,砂体含油体性需要进一步评价等问题制约了该区的滚动开发。因此落实研究区目的层沉积相特征、预测有利储层平面展布、明确砂体含油规律,可以为下一步的油气勘探提供依据,指导该区滚动开发。本文针对该探区地质特征,利用地震储层预测技术作为研究手段,重点研究馆陶组上段三砂组储层。基于层序地层学与沉积学的学科原理,将目的层进行地层划分与对比,再次基础上展开沉积微相的研究,结合频谱分解技术、属性分析技术与测井约束稀疏脉冲反演技术对目的层进行有利出储层预测,在此基础上利用吸收衰减技术对含油气性进行分析;从而选出有利目标,进行储量估算。选出研究区目的层位有利储层及有利目标,为进一步勘探开发做好基础。此次研宄应用钻井、地质、地震、测井等资料,综合运用属性分析、地震相及反演技术对孤岛油田东区馆上段砂三组进行综合地震储层预测,最终明确了该区的油水界面和储层展布特征,预计新增含油面积1.2km2,地质资源量153万吨。探索出了一套适合孤岛地区薄层河道砂岩性油藏描述评价的工作思路和技术手段,为今后继续在该区开展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撑,对孤岛地区的滚动勘探工作具有较大的指导意义。

程子健[4](2018)在《东营凹陷单家寺地区馆陶组沉积相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在对岩心观察、分析以及描述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地震沉积学、石油天然气地质学以及层序地层学等相关理论和方法,通过对测井、录井、地震、岩心以及区域地质资料的综合分析,对单家寺地区馆陶组进行了基准面旋回及界面的识别、精细地层划分与对比、沉积相类型的识别、沉积相带与砂体展布规律的分析,并结合该区的构造特征及试油资料优选出了有效储层的展布范围。将研究区馆陶组分为Ng1、Ng2、Ng3、Ng4共四个砂层组,并对各个砂层组进一步细分,将Ng1砂层组划分为Ng1-1、Ng1-2;Ng2砂层组划分为Ng2-1、Ng2-2;Ng3砂层组划分为Ng3-1、Ng3-2、Ng3-3;Ng4砂层组划分为Ng4-1、Ng4-2、Ng4-3、Ng4-4,共11个小层。馆陶组主要发育有砾岩、含砂砾岩、粗砂岩、细砂岩、粉砂岩以及泥岩等岩石类型,Ng1砂层组及Ng2砂层组砂泥组合为典型的“泥包砂”特征,Ng3砂层组砂泥组合特征为“泥砂各半”,Ng4砂层组则为“砂包泥”特征。发育有板状交错层理、槽状交错层理、平行层理、波状层理以及冲刷面等沉积构造。岩石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低,为近源冲积-河流沉积体系。Ng4砂层组及Ng3砂层组以冲积扇-辫状河沉积为主,冲积扇发育有扇根泥石流、扇根主河道、扇中辫状河道、扇中漫流沉积、扇缘漫流沉积五种沉积微相,辫状河发育辫状河河道间、心滩、河床滞留沉积三种微相;Ng2砂层组表现为辫状河-曲流河沉积过渡,曲流河发育有边滩、河床滞留沉积、决口扇、天然堤、河漫滩五种微相,Ng1砂层组主要发育曲流河。馆陶组在纵向上,发育有多期冲积扇砂体、河道砂体,且单层厚度较大,垂向叠置频繁;平面上,砂体在低凸起周缘呈环状,整体呈条带状和片状分布,全区发育多个砂体高值带,整体展布形态为西南-东北向。根据砂体形态、物性及沉积相展布特征,分析单家寺地区馆陶组有效储层的展布规律,认为单家寺地区馆陶组Ng4砂层组为潜在含油气目标,并预测研究区滨县凸起周缘鼻状构造高部位的古地貌沟槽为有效储层砂体的展布范围。

汪涛[5](2018)在《羊二庄油田储层非均质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羊二庄油田馆陶组和明化镇组下段河流相油层作为该区主力开发层系,目前已进入开发后期特高含水阶段,油水关系复杂,剩余油认识不清。储层非均质性作为影响剩余油分布的关键因素,目前对其表征方法主要是基于沉积相和储层物性参数开展研究,而对砂体内部结构解剖不足,难以满足开发后期剩余油精细挖潜的需求。因此本文综合运用岩心、测井、录井、分析化验和生产动态等资料,开展了基于不同河流类型砂体内部结构的储层非均质性研究,并分析了储层非均质性对剩余油分布及油田开发的影响,取得了以下主要成果及认识:(1)河流相砂体5级至7级构型界面分别控制着研究区油组间、小层间、单砂层间隔层的发育,其中,单砂层间隔层稳定性差异较大,明下段曲流河成因砂体的单砂层间隔层整体上较馆陶组辫状河成因砂体的单砂层间隔层稳定。在整个目的层段中,NmⅢ4-2和NmⅢ4-3单砂层间隔层最稳定,发育率为94.4%,NgⅢ1-2和NgⅢ1-3单砂层间隔层最不稳定,发育率为56.5%。(2)9级构型界面对应的层内泥质夹层是研究区储层层内非均质性的主要影响因素,成因主要为辫状河心滩落淤层型和曲流河边滩侧积层型,分布受控于沉积因素,其中,研究区心滩落淤层型夹层倾角为0.5-2.5°,而边滩侧积层型夹层倾角为2-4°。(3)心滩、边滩、河道等8级储层构型单元的分布影响着储层平面非均质性,辫状河河道砂体形态以片状为主,曲流河河道砂体形态多样,呈片状、交织状、条带状。(4)储层非均质性对剩余油分布、吸水状况、产能特征的影响大,辫状河沉积储层层间剩余油主要分布在发育较差的单砂层间隔层底部,层内剩余油主要富集在心滩落淤层下部,平面剩余油则主要分布在河道侧缘物性较差,水洗程度低的地方;曲流河沉积储层层间剩余油主要分布在原始地质储量较大的砂体内部,层内剩余油则分布在受斜列侧积层隔挡的注采井网未能控制的侧积体中,平面剩余油除了分布在河道侧缘,还存在于边滩和河道主体原始地质储量大的砂体中。

赵学展[6](2018)在《渤76断块防砂工艺实验研究》文中指出出砂是指地层砂粒随采出液运移出来的现象,出砂本质归结于地层承受压力值超限。出砂影响主要包括造成井下、井口采油设备的磨损和腐蚀,缩短其使用寿命;井眼失稳而导致套管挤毁、油井报废;导致油井减产或停产。防砂方法最核心要素,是防治砂粒被流体带入采出液。目前防砂方法总体可划分为机械原理、化学作用、砂体自身防砂等。针对孤岛油田接触式胶结泥质砂岩地层,其泥质组分在收到冲刷后极易脱落,造成地层岩石骨架坍塌出砂的特点,本文在孤岛渤76断块前期防砂方面做了以下工作:(1)储层基本认识。通过研究得出,渤76区块储层孔隙分布不均。岩石学特征表明该断块为上粗下细河相沉积砂岩。平均孔率在28.45%-30.5%之间。(2)防砂技术思路。渤76断块稠油调整区储层结构异常疏松,生产中极易出砂,储层岩石以细砂岩、粉细砂岩为主。研究确定直斜井不同层系充填防砂砾石尺寸,其中Ng1+2层系选用0.3mm0.6mm,0.4mm0.8mm砾石,Ng4层系选用0.4mm0.8mm,0.6mm1.2mm尺寸砾石。选用粘土稳定剂(HCS、BC-61)减弱颗粒物的运移。采用土酸反向冲洗对伤害地层实施解堵。(3)防砂技术实验研究。开展防砂砾石和油层出砂2方面实验研究。防砂砾石渗流能力研究得出,对无粘土、有粘土及出砂后渗流能力进行研究,砾石粒径为0.3-0.6 mm,粘土含量敏感点在10%,且应控制近井地带砂粒运移。油层出砂研究得出,岩心中同时存在油、水两种物质时,含水比例越高,流体粘度越大,砂粒越容易被带出,当岩心含水量在29.5%时防砂效果明显。岩心实验认为,粒径0.4-0.8 mm砾石防砂效果最佳,充填厚度越大,滤砂能力越强。在实验验证的基础上,开展预充填双层绕丝防砂工艺的现场应用,分别开展施工过程、地层处理、砾石参数、防砂管柱等方面进行优化,并以GDB79X9和GDB76X50两口井为例对应用效果进行分析。调查表明该区块日液水平360左右,日油水平在110,生产周期由300 d延长至701 d,防砂效果明显,实现本论文研究的预期目标,为油田经济有效开发提供参考依据。

孙珂,陈清华,孙克兵[7](2016)在《孤岛油田中一区Ng1+2储层三维地质建模及储量评价》文中认为为了精确定量表征孤岛油田中一区Ng1+2储层结构、储层参数展布和石油储量分布,本项研究综合利用了研究区密井网条件下丰富的地质、测井、录井资料建立了该区的地质知识库。在此基础上,采用"相控建模"思路对研究区目的层开展了储层三维地质建模,并对石油储量进行了计算和评价。根据上述研究得到以下四点新认识:主力层(Ng1+27和Ng1+212)河道砂体内部泥岩隔夹层发育,可进一步划分为Ng1+27-1、Ng1+27-2、Ng1+212-1和Ng1+212-2四个单砂层;Ng1+2储层沉积相类型为网状河,沉积微相包括泛滥平原(冲积岛)、天然堤、决口沉积(决口扇或决口水道)、废弃河道、河道充填;物性好的储层发育于河道充填和废弃河道砂体中,泥岩隔夹层是控制储层参数空间非均质性的主要的因素;Ng1+2石油地质储量为719.65×104t,根据储量丰度将储层划分为四级,Ⅰ类储层为Ng1+27-2、Ng1+212-1、Ng1+212-2;Ⅱ类储层为Ng1+23、Ng1+24、Ng1+26、Ng1+27-1、Ng1+28、Ng1+29、Ng1+210,Ⅲ类储层为Ng1+211;Ⅳ类储层为Ng1+25。这些新认识对于指导孤岛油田中一区剩余油挖潜和井网调整具有重要意义。

郑镕钿[8](2016)在《孤岛油田中二区Ng1+2沉积特征与储层非均质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孤岛油田经过40余年注水开发,现已处于特高含水期,主力层产量不断递减,油气开发方向逐渐扩展至非主力油层。孤岛油田中二区馆陶组上段1+2砂层组(Ng1+2)为非主力油层,砂体分布零散,厚度薄,给开发带来诸多困难。因此,开展研究区目的层段的沉积特征及储层非均质性研究,揭示储层非均质性对油气分布的影响,拟为油田后期开发提供地质依据。论文综合利用地质、测井、实验室分析化验及油田生产动态资料,重点揭示了研究区Ng1+2的沉积微相及储层非均质特征,主要取得以下成果及认识:(1)建立了孤岛油田中二区Ng1+2精细地层格架,共划分3个四级沉积旋回,14个小层,其中14—10小层为第一旋回,9—6为第二旋回,5—1为第三旋回。(2)Ng1+2为网状河沉积,划分为4种亚相及8种微相类型,主要有河道、河道边缘、泛滥平原、废弃河道4种亚相;并阐述各微相剖面及平面展布规律,其中储层微相主要为网状河道微相和网状河砂坝微相。(3)从层内、层间、平面三个角度分析目的层储层非均质性:层内夹层以泥质夹层为主,层内非均质性较强;层间差异显着;平面非均质性主要受沉积微相控制。网状河道砂坝储层物性最好,非均质性最弱,河道微相次之,河道边缘的物性较差,非均质性也较强。(4)油气在单一储层的垂向分布与储层砂体的韵律性相关;层间非均质性导致研究区垂向油气不均匀分布于主力及非主力层中;砂体平面展布形态,砂体物性平面变化规律及沉积微相的展布规律对研究区油气的平面分布规律产生不同程度影响。

王春伟[9](2016)在《孔店油田馆陶组河流相储层非均质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孔店油田馆陶组储层非均质性强,砂体及隔夹层的展布特征及连通关系复杂,流体分布的主控因素认识不清,剩余油分布情况复杂。本文综合运用岩心、测井、地震和生产动态等资料,开展了沉积相及储层非均质性的研究,并分析了储层非均质性对开发及剩余油分布的影响进行,取得了以下主要成果及认识:根据研究区现有的地震、测井、岩心资料,应用陆相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将目的层段馆陶组划分为3个油组、10个小层和22个单砂层。孔店油田馆陶组河流相沉积物源主要来自西南方沧县隆起,馆二油组主要发育单一条带状曲流河、交织条带状曲流河,馆一三油组则主要为单一条带状辫状河、交织条带状辫状河,并结合新西兰拉凯河现代河流沉积实例建立起四种河流的沉积相模式。研究区储层非均质性强,层间隔层分布稳定。油组之间粒度、流体粘度差别大;单砂层之间物性、含油性以及动用程度差别大,造成开发层间干扰大。平面上条带状砂体相互组合关系复杂,使不同复合河道砂体的规模、物性分布规律以及井网的配置关系有较大差异,平面水驱方向性明显。研究区储层疏松,层内非均质性中等-较弱,层内韵律以简单正韵律、复杂正韵律、复合正韵律为主,零星分布的夹层有较强的隔挡作用。心滩内部槽状、板状、楔状交错层理特别发育,影响着渗透率的方向性。研究区储层非均质性主要受到沉积、构造、成岩三个方面的影响。储层非均质性对油气分布、吸水状况、产液状况的影响大,进而影响着剩余油的分布。层间剩余油主要分布在动用程度低的非主力层与物性差的主力层位。平面剩余油主要分布在低开采程度河道的心滩、辫状河道等主力相带中。曲流河储层内剩余油主要富集在受斜列夹层隔挡的注采井网未能控制的侧积体中,而辫状河储层则在心滩夹层下部。

白璞[10](2015)在《孤岛油田渤21断块Ng3-4构造精细解释》文中指出孤岛油田渤21断块经过了近半个世纪的开发,勘探初期的构造解释已经无法满足现在的生产需要,区块边部构造特征、储层及油水关系复杂,南部新井5X20发现新储层,北部原砂体尖灭区附近新井钻遇效果较好,单元周边构造特征及储层分布尚需深化研究;其次截止目前Ng3、Ng4砂层组已采用注水、注聚和热采等三种开发方式,单元主体区目前正在注聚,注聚区目前综合含水87.6%,单井控制剩余储量3.2×104t,具备剩余油挖潜潜力。为保证油田稳产扩边需求和剩余油挖潜需要,以国内外对滚动勘探开发与剩余油开发的大量实践经验为指导,通过地层精细划分与对比,建立细分层格架,并据此开展构造精细解释及边部储层预测,研究渤21断块边部油水分布规律,重点揭示渤21断块馆3、馆4砂层组断裂分布特征及油层分布,分析主体区微构造与剩余油的关系,为老油田滚动勘探开发和主体区挖潜有利区带预测提供地质依据。研究表明:工区主要发育曲流河沉积为主,研究区存在较为典型且发育十分广泛的标准层,从而保证了地层对比结果的准确性。工区馆陶组主力砂层,厚度大且分布广,有成为油砂体的优势。井震结合完成目的层段构造精细解释,渤21断块为自东向西倾没的单斜构造,构造较为简单,东陡西缓;针对该工区的主力小层Ng3-3、Ng3-4和Ng3-5进行以边部无井区为重点的储层预测,波阻抗反演预测结果准确性好于地震属性预测结果。结合油层精细构造研究及储层预测结果,落实主力油层边部油水边界及发现工区以发育正向微构造为主,且正向微构造附近,剩余地质储量和剩余油饱和度均好于负向微构造。根据边部储层与油水关系及主体区剩余油与微构造关系进行有利区带预测。

二、孤岛油田Ng_(1+2)储层评价及潜力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孤岛油田Ng_(1+2)储层评价及潜力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孤南洼陷沙三中下亚段储层发育与隐蔽油气藏形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隐蔽油气藏勘探现状
        1.2.2 国内隐蔽油气藏勘探现状
        1.2.3 隐蔽油气藏研究发展综述
    1.3 工区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3.1 研究现状
        1.3.2 存在问题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4.3 主要创新点及认识
第二章 工区地质概况
    2.1 地层发育特征
    2.2 沉积演化特征
    2.3 构造特征及演化
        2.3.1 孤南洼陷主要断裂带特征
        2.3.2 孤南洼陷构造带特征
        2.3.3 孤南洼陷构造演化
    2.4 生储盖组合
第三章 地层划分与对比
    3.1 地层划分方法及依据
    3.2 各亚段分界面特征及砂组层划分
        3.2.1 沙三下亚段底界
        3.2.2 沙三中亚段底界
        3.2.3 沙三中亚段顶界
    3.3 砂层组划分
        3.3.1 沙三下亚段砂层组划分
        3.3.2 沙三中亚段砂层组划分
    3.4 地层格架建立
第四章 沉积相与储层特征
    4.1 相标志识别
        4.1.1 沉积相类型及其特征
        4.1.2 测井相标志
    4.2 沉积相带展布特征
        4.2.1 单井相分析
        4.2.2 剖面相分析
        4.2.3 平面相分析
        4.2.4 沉积环境特征及演化
    4.3 波阻抗反演及储层预测
        4.3.1 反演方法选取
        4.3.2 属性提取与分析
    4.4 储层特征
        4.4.1 储层岩性特征
        4.4.2 储层物性特征
    4.5 储层综合评价
        4.5.1 储层分类评价标准
        4.5.2 储层评价
第五章 隐蔽油气藏形成条件及成藏模式
    5.1 烃源岩条件
    5.2 储层条件
    5.3 盖层条件
    5.4 运移条件
    5.5 圈闭条件
    5.6 现今油气藏分布特征
        5.6.1 陡坡带油气藏分布特征
        5.6.2 缓坡带油气藏分布特征
        5.6.3 洼槽带油气藏分布特征
        5.6.4 油气藏垂向分布特征
        5.6.5 油气藏平面分布特征
        5.6.6 典型油气藏成藏解剖
    5.7 隐蔽油气藏主控因素
        5.7.1 断裂活动
        5.7.2 沉积相带
        5.7.3 油气源
    5.8 隐蔽油气成藏模式研究
        5.8.1 陡坡带地层不整合及断层-岩性油气藏成藏模式
        5.8.2 缓坡带构造-地层油气藏成藏模式
        5.8.3 中部洼槽带岩性油气藏成藏模式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2)大港羊二庄油田河流相砂岩油藏剩余油分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论文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剩余油研究现状
        1.2.2 河流相储层构型研究现状
        1.2.3 油藏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1.3 研究区概况及存在问题
        1.3.1 研究区概况
        1.3.2 研究区存在问题
    1.4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等时地层格架建立
    2.1 地层对比研究方法
    2.2 地层划分与对比
        2.2.1 油层组划分对比
        2.2.2 砂组和单层划分与对比
    2.3 研究区地层展布特征
第三章 储层构型研究
    3.1 沉积特征
    3.2 储层构型界面划分方案
    3.3 复合曲流河(辫状河)特征与展布
        3.3.1 构型要素
        3.3.2 复合曲流河(辫状河)砂体平面展布特征
        3.3.3 复合曲流河(辫状河)砂体演化规律
        3.3.4 复合曲流河(辫状河)沉积模式
    3.4 单一曲(辫)流带识别与展布
        3.4.1 单一曲(辫)流带识别方法
        3.4.2 曲流河单一曲流带叠置特征及演化规律
        3.4.3 辫状河单一曲流带叠置特征及演化规律
        3.4.4 研究区单一河道层次构型模式
    3.5 点坝(心滩)识别与精细刻画
        3.5.1 点坝识别与精细刻画
        3.5.2 心滩识别与精细刻画
    3.6 点坝(心滩)内部结构表征
        3.6.1 点坝内部结构表征
        3.6.2 心滩内部结构表征
第四章 油藏工程分析
    4.1 油藏特征
        4.1.1 油藏静态参数特征
        4.1.2 渗流特征
        4.1.3 初期开发特征
    4.2 开发阶段划分及开发现状
        4.2.1 开发阶段划分
        4.2.2 开发现状
    4.3 开发效果评价
        4.3.1 压力变化特征
        4.3.2 产量变化特征
        4.3.3 含水变化特征
        4.3.4 水驱控制程度
        4.3.5 注采井数比
        4.3.6 水驱储量动用程度
    4.4 剩余可采储量
        4.4.1 剩余可采储量计算方法
        4.4.2 水驱特征曲线特征
        4.4.3 剩余可采储量计算
    4.5 油藏开发面临问题
第五章 油藏数值模拟
    5.1 油藏数值模拟原理
    5.2 油藏数值模拟模型
        5.2.1 地质模型
        5.2.2 流体模型
        5.2.3 渗流模型
        5.2.4 动态模型
    5.3 历史拟合
        5.3.1 提高历史拟合精度方法
        5.3.2 历史拟合参数调整原则
        5.3.3 历史拟合结果
第六章 剩余油分布研究
    6.1 油水运动规律
        6.1.1 层间油水运动规律
        6.1.2 层内油水运动规律
        6.1.3 平面油水运动规律
    6.2 剩余油分布规律
        6.2.1 层间剩余油分布规律
        6.2.2 层内剩余油分布规律
        6.2.3 平面剩余油分布规律
    6.3 剩余油分布控制因素
        6.3.1 断层和微构造
        6.3.2 井型和射孔类型
        6.3.3 储层内部建筑结构
    6.4 研究区剩余油分布模式
        6.4.1 曲流河剩余油分布模式
        6.4.2 辫状河剩余油分布模式
结论与认识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3)孤岛油田东区馆上段三砂组有利储层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沉积相研究现状
        1.2.2 储层预测研究现状
        1.2.3 研究区勘探现状及存在问题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思路
        1.4.2 技术路线及关键技术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研究区位置
    2.2 地层发育特征
    2.3 构造特征
        2.3.1 构造演化特征
        2.3.2 区域构造特征
第三章 地层划分对比
    3.1 地层划分对比
        3.1.1 地层划分对比的方法
        3.1.2 地层划分对比的步骤
        3.1.3 地层的划分与对比的结果
第四章 沉积特征研究
    4.1 相标志研究
        4.1.1 岩性特征
        4.1.2 测井相标志
    4.2 单井相特征
        4.2.1 孤岛东 21-3 井单井相
        4.2.2 孤岛东15-29 井单井相
    4.3 连井剖面相分析
    4.4 沉积相平面展布
        4.4.1 馆陶三砂组沉积微相特征
第五章 地质油藏特征研究与有利储层预测
    5.1 地质油藏特征
        5.1.1 储层岩性及岩石学特征
        5.1.2 储层物性特征
        5.1.3 储层敏感性及湿润性
        5.1.4 油藏特征
    5.2 有利储层预测
        5.2.1 速度分析
        5.2.2 河道砂体正演模型
        5.2.3 常规属性分析技术
        5.2.4 频谱分解技术
        5.2.5 测井约束稀疏脉冲反演技术
第六章 有利目标预测
    6.1 储层含油性检测
    6.2 储层分布规律
        6.2.1 储层预测效果
        6.2.2 储层有利区域预测
    6.3 储量评价
        6.3.1 计算方法
        6.3.2 含油面积
        6.3.3 有效厚度
        6.3.4 单储系数
        6.3.5 计算结果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4)东营凹陷单家寺地区馆陶组沉积相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3.1 冲积扇相研究现状
        1.3.2 河流相研究现状
        1.3.3 工区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4 主要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6 完成的工作量及主要成果
        1.6.1 完成的工作量
        1.6.2 主要认识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区域地理及构造位置
    2.2 构造特征
        2.2.1 构造单元的划分
        2.2.2 构造演化过程
    2.3 沉积特征
    2.4 地层发育特征
第三章 地层划分和对比
    3.1 地层的划分与对比思路
    3.2 地层划分对比流程
        3.2.1 基准面旋回及界面的识别
        3.2.2 关键井选取及骨架剖面建立
        3.2.3 地震层位标定
        3.2.4 剖面地层对比
        3.2.5 平面展布特征
第四章 沉积相类型及特征
    4.1 沉积相标志
        4.1.1 岩石学特征
        4.1.2 结构特征
        4.1.3 沉积构造特征
        4.1.4 测井相标志
        4.1.5 地震相特征
        4.1.6 相类型及特征
    4.2 单井相
        4.2.1 单气17 井单井沉积相分析
        4.2.2 滨2 井单井沉积相分析
    4.3 连井剖面相分析
第五章 砂体展布及平面相特征
    5.1 物源分析
        5.1.1 区域构造背景
        5.1.2 成分成熟度分析
    5.2 砂体平面展布特征
        5.2.1 均方根振幅属性约束下的砂体展布
        5.2.2 馆4-4 小层砂体平面展布特征
        5.2.3 馆4-3 小层砂体平面展布特征
        5.2.4 馆4-2 小层砂体平面展布特征
        5.2.5 馆4-1 小层砂体平面展布特征
    5.3 砂体纵向展布特征
        5.3.1 相干技术识别砂体
        5.3.2 单家寺地区馆陶组东—西向砂体连井剖面
        5.3.3 单家寺地区馆陶组南—北向砂体连井剖面
    5.4 沉积相的展布特征
        5.4.1 馆4-4 小层沉积相图
        5.4.2 馆4-3 小层沉积相图
        5.4.3 馆4-2 小层沉积相图
        5.4.4 馆4-1 小层沉积相图
    5.5 沉积模式
第六章 有效储层预测
    6.1 储层有效性分析
    6.2 有效储层范围预测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5)羊二庄油田储层非均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依据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取得的主要成果
第二章 研究区地质概况
    2.1 研究区构造位置及构造特征
    2.2 地层发育特征
        2.2.1 区域地层特征
        2.2.2 研究区目的层段等时地层格架
    2.3 主力层沉积特征及储层内部结构
        2.3.1 主力层沉积特征
        2.3.2 储层内部结构
    2.4 开发现状及存在问题
第三章 储层层间非均质性研究
    3.1 不同级次隔层成因及分布
        3.1.1 隔层成因类型
        3.1.2 隔层的分布规律
    3.2 砂体垂向叠置关系
    3.3 储层物性差异
    3.4 辫状河和曲流河层间非均质性对比
第四章 储层层内非均质性研究
    4.1 夹层成因类型及分布
        4.1.1 夹层成因类型及特征
        4.1.2 夹层分布特征
    4.2 储层物性非均质模式
    4.3 辫状河和曲流河层内非均质性对比
第五章 储层平面非均质性研究
    5.1 砂体平面展布特征及物性变化规律
        5.1.1 辫状河片状砂体非均质性特征
        5.1.2 曲流河片状砂体非均质性特征
        5.1.3 曲流河交织状砂体非均质性特征
        5.1.4 曲流河条带状砂体非均质性特征
    5.2 砂体侧向叠置关系
    5.3 构型单元平面组合类型
    5.4 辫状河和曲流河平面非均质性对比
第六章 储层非均质性对剩余油分布及油田开发的影响
    6.1 层间非均质性对剩余油分布及油田开发的影响
        6.1.1 隔层对剩余油的影响
        6.1.2 物性差异对产液状况及射孔动用程度的影响
    6.2 层内非均质性对剩余油分布及油田开发的影响
        6.2.1 夹层影响下的剩余油分布
        6.2.2 储层物性非均质模式影响下的剩余油分布
    6.3 平面非均质性对剩余油分布及油田开发的影响
        6.3.1 砂体变化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
        6.3.2 不同构型单元产能特征
    6.4 辫状河和曲流河储层非均质性对剩余油分布及油田开发的影响对比
结论与认识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6)渤76断块防砂工艺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背景及目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地层出砂机理及影响因素
        1.2.2 防砂工艺技术分类
        1.2.3 国内外防砂技术调研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论文研究内容
        1.3.2 拟解决以下问题
第二章 孤岛油田防砂技术分析
    2.1 储层特征基本认识
        2.1.1 岩石学特征
        2.1.2 储层微观孔隙结构
        2.1.3 成岩作用
        2.1.4 储层非均质性
    2.2 渤76断块前期防砂实验情况
        2.2.1 充填砾石尺寸的确定
        2.2.2 粘土稳定剂筛选实验
        2.2.3 地层伤害解堵实验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防砂砾石渗流能力实验研究
    3.1 无粘土的砾石充填渗流能力评价
        3.1.1 实验方法
        3.1.2 实验结果及讨论
    3.2 粘土对砾石层渗流能力的影响
        3.2.1 实验方法
        3.2.2 实验结果及讨论
    3.3 地层出砂对砾石层渗流能力的影响
        3.3.1 填砂长岩样实验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油层出砂性能实验研究
    4.1 无砾石层松散油砂样出砂规律及渗透率变化实验
    4.2 原油粘度对出砂的影响
        4.2.1 研究目的及方法
        4.2.2 实验结果及讨论
    4.3 产水率、毛管力对出砂规律影响
        4.3.1 研究目的及方法
        4.3.2 实验结果及讨论
    4.4 砾石对松散油砂样出砂影响
        4.4.1 研究目的及方法
        4.4.2 实验结果及讨论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预充填双层绕丝防砂现场应用
    5.1 预充填双层绕丝防砂工艺优化
        5.1.1 施工过程优化
        5.1.2 地层处理优化
        5.1.3 砾石参数优化
        5.1.4 防砂管柱优化
    5.2 预充填双层绕丝滤砂应用效果
    5.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表
致谢

(8)孤岛油田中二区Ng1+2沉积特征与储层非均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网状河研究现状
        1.2.2 储层非均质性研究现状
        1.2.3 研究区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图
    1.5 完成的工作量及主要成果
第二章 研究区地质特征
    2.1 研究区位置
    2.2 构造特征
    2.3 地层特性
第三章 地层精细划分对比
    3.1 细分对比标志
        3.1.1 馆陶组顶部泥岩标志
        3.1.2 馆陶组底部稳定泥岩标志
        3.1.3 12-14 小层间砂泥组合标志
        3.1.4 旋回对比标志
    3.2 地层对比方法
    3.3 细分对比模式
    3.4 细分对比结果
第四章 沉积特征研究
    4.1 沉积相标志
        4.1.1 相标志
        4.1.2 沉积层序特征
    4.2 沉积微相类型
    4.3 沉积相展布规律
        4.3.1 物源及古水流方向
        4.3.2 单井相分析
        4.3.3 连井相分析
        4.3.4 平面相分析
第五章 储层非均质性研究
    5.1 层内非均质性
        5.1.1 垂向韵律性
        5.1.2 夹层类型
        5.1.3 夹层特征
        5.1.4 夹层分布规律
        5.1.5 网状河夹层分布模式
    5.2 层间非均质性
        5.2.1 层间非均质性定量表征
        5.2.2 隔层特征
        5.2.3 隔层平面分布特征
    5.3 平面非均质性
        5.3.1 砂体几何形态
        5.3.2 砂体规模及连续性
        5.3.3 渗透率平面分布特征
第六章 储层非均质性对油气分布影响
    6.1 层内油气分布规律
    6.2 层间油气分布规律
    6.3 平面油气分布规律
结论和认识
参考文献
致谢

(9)孔店油田馆陶组河流相储层非均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s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1.1 课题来源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储层非均质性分类
        1.2.2 储层非均质性表征方法
    1.3 研究区概况及存在问题
        1.3.1 研究区地质特征及开发现状
        1.3.2 存在的主要问题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5 取得的主要成果
第二章 地层精细划分与对比
    2.1 标志层的选取
    2.2 地层划分对比依据
        2.2.1 组段划分对比依据
        2.2.2 油组划分对比依据
        2.2.3 小层、单砂层划分对比依据
    2.3 地层展布特征
第三章 沉积相研究
    3.1 区域沉积背景分析
    3.2 沉积相标志
        3.2.1 曲流河沉积相标志
        3.2.2 辫状河沉积相标志
    3.3 沉积微相类型及特征
        3.3.1 曲流河沉积微相类型
        3.3.2 辫状河沉积微相类型
    3.4 沉积相展布特征
        3.4.1 单一河道边界对比方法
        3.4.2 沉积相平面展布特征
    3.5 沉积相演化及沉积模式
第四章 河流相储层非均质性研究
    4.1 层间非均质性特征
        4.1.1 不同级次隔层特征
        4.1.2 油组之间非均质性
        4.1.3 小层之间非均质性
        4.1.4 单砂层之间非均质性
    4.2 平面非均质性特征
        4.2.1 砂体的几何形态
        4.2.2 砂体的规模
        4.2.3 砂体的连通性
        4.2.4 井网对砂体适应性
        4.2.5 砂体的物性变化
    4.3 层内非均质性特征研究
        4.3.1 夹层格架精细刻画
        4.3.2 夹层格架控制下的储层质量差异
    4.4 储层物性动态变化
        4.4.1 储层物性动态变化规律
        4.4.2 窜流通道定量表征
第五章 储层非均质性与开发及剩余油分布的关系
    5.1 油气分布的不均一性
        5.1.1 层间非均质性对油气分布的影响
        5.1.2 平面非均质性对油气分布的影响
        5.1.3 层内非均质性对油气分布的影响
    5.2 开发状况的不均一性
        5.2.1 层间非均质性对产液状况的影响
        5.2.2 平面非均质性对产液状况的影响
        5.2.3 层内非均质性对产液状况的影响
    5.3 剩余油分布不均一性
        5.3.1 层间非均质性与剩余油分布
        5.3.2 平面非均质性与剩余油分布
        5.3.3 层内非均质性与剩余油分布
结论与认识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10)孤岛油田渤21断块Ng3-4构造精细解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研究区位置
    2.2 地层特征
第三章 精细地层划分与对比
    3.1 对比标志的选择
        3.1.1 区域对比标志
        3.1.2 局部对比标准
    3.2 Ng3、Ng4细分对比
        3.2.1 对比思路
        3.2.2 对比模式
    3.3 划分对比结果
第四章 三维地震构造解释
    4.1 高精度合成记录标定
    4.2 层位及断层精细解释
        4.2.1 层位精细解释
        4.2.2 断层精细解释
    4.3 高精度速度场建立及时深转换
    4.4 精细构造成图
第五章 地震属性及储层预测研究
    5.1 基于地震属性分析的储层分布特征研究
        5.1.1 地震属性的提取及优选
        5.1.2 地震属性的地质标定
        5.1.3 目的层的地震属性表征
    5.2 地震反演方法及步骤
    5.3 子波估算和地震、地质综合标定及解释
    5.4 三维地震反演处理
        5.4.1 低频分量的补充
        5.4.2 高频分量的补充
    5.5 砂体厚度的计算
第六章 主力砂层微构造研究
    6.1 微构造类型及特征
    6.2 微构造配置模式及特征
第七章 有利区预测
    7.1 边部无井控制区有利区预测
        7.1.1 边部油水分布
        7.1.2 边部有利区预测
    7.2 主体区剩余油有利区预测
        7.2.1 微构造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
        7.2.2 微构造对油井生产的影响
结论与认识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四、孤岛油田Ng_(1+2)储层评价及潜力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孤南洼陷沙三中下亚段储层发育与隐蔽油气藏形成[D]. 侯腱膨.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8(01)
  • [2]大港羊二庄油田河流相砂岩油藏剩余油分布研究[D]. 付勇.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8(07)
  • [3]孤岛油田东区馆上段三砂组有利储层预测[D]. 张婷婷.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8(07)
  • [4]东营凹陷单家寺地区馆陶组沉积相研究[D]. 程子健.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8(07)
  • [5]羊二庄油田储层非均质性研究[D]. 汪涛.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8(07)
  • [6]渤76断块防砂工艺实验研究[D]. 赵学展.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8(07)
  • [7]孤岛油田中一区Ng1+2储层三维地质建模及储量评价[A]. 孙珂,陈清华,孙克兵. 2016油气田勘探与开发国际会议(2016 IFEDC)论文集(上册), 2016
  • [8]孤岛油田中二区Ng1+2沉积特征与储层非均质性研究[D]. 郑镕钿.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6(06)
  • [9]孔店油田馆陶组河流相储层非均质性研究[D]. 王春伟.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6(07)
  • [10]孤岛油田渤21断块Ng3-4构造精细解释[D]. 白璞.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5(07)

标签:;  ;  ;  ;  ;  

孤岛油田Ng_(1+2)油藏评价及潜力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