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醉”像“泥”

为什么“醉”像“泥”

一、“烂醉”为什么如“泥”(论文文献综述)

知知[1](2021)在《语文知乎》文中研究指明"烂醉如泥"不是"泥"妞妞:我有一个叔叔,他每次喝完酒都软得像一滩泥,真是烂醉如泥!知知:你说错啦,"烂醉如泥"中的"泥"可不是泥!妞妞:啊?为什么?知知:我们经常用成语"烂醉如泥"来形容一个人醉得很严重,就好像一堆软泥一样软绵绵的,了无生息。很多人往往会错误地认为这个成语里所说的"泥",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泥土。这种解释貌似很合理,其实是不确切的。事实上,这里的"泥"并不是指泥土,而是一种水虫!

谢鑫[2](2020)在《课外侦探组系列之龙骑士归来(三)》文中研究说明"那好,我问你,成语‘烂醉如泥’中的‘泥’字怎么解释呢?"米多西又出一题。"这还不简单?烂醉如泥,意思就是喝高了、喝大了,像泥巴一样瘫倒在地上,‘泥’字当然指的是泥巴。"马威卡自信满满地回答。

李佩瑜[3](2020)在《《历朝杭郡诗辑》整理与研究》文中提出浙江图书馆藏《历朝杭郡诗辑》清稿本四十卷,是丁丙仿吴颢《国朝杭郡诗辑》编纂体例,在《武林耆旧集》残本内容的基础上纂1而成的一部地域性通代诗选集。《诗辑》以“人、传、诗”的形式收録杭郡一地六朝迄明的诗人2625位,诗作5720首,小传2487条。其中,卷一至卷三十二爲南朝至明代科名与闲人;卷三十三爲闺秀艺伎;卷三十四爲名流寄寓;卷三十五至卷三十七爲僧人;卷三十八至卷三十九爲道士;卷四十爲无名氏与仙鬼謡谚。《诗辑》立足於乡邦文献的挖掘和整理,与《国朝杭郡诗辑》前後相续,展现杭郡一地诗歌繁荣昌盛的历史风貌,凸显杭州地区的自然山水、人文景观、地域文化等特色。整理研究此书能爲杭郡文献的存续补遗、诗史的谱系构建、文学的地域特色研究发挥重要作用,是一部从文献、文学、文化等方面对杭郡地区都非常重要的地域诗歌总集。本文主要分研究编和文献编两大部分。研究编包含绪论、正文。绪论部分主要对《历朝杭郡诗辑》的版本作详细介绍并阐明其研究价值及意义。目前学界还未对《历朝杭郡诗辑》有过任何的整理爬梳,更无具体的作品介绍和详细系统性的研究,可借鉴《国朝杭郡诗辑》系列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对《历朝杭郡诗辑》展开深入的研究。正文部分包含四章,从文本、内容及其价值等方面进行介绍和研究。第一章阐述了丁丙编纂《诗辑》的社会背景与个人机缘。其中,论证了《国朝杭郡诗辑》系列和《武林耆旧集》二者对《历朝杭郡诗辑》编纂的重要影响,揭示其内在联系。第二章从内容样貌与收録标准两方面阐释《诗辑》的基本体例。内容样貌包括了内容形式与编排次序;收録标准包括收録范围、收诗标准、收传原则。其中,收诗标准与丁丙的诗学倾向密不可分。第三章从诗歌的来源、题材和小传的来源、内容两大主体部分对《诗辑》着録的内容进行全面详细地展现。第四章揭示了《诗辑》的文献、文学、史料价值及地域文化特色。文献编是对《历朝杭郡诗辑》四十卷的整理点校。附録部分爲《历朝杭郡诗辑》中,人物介绍条目所提及诗集诗稿的名目存録整理。

万萌萌[4](2020)在《彭孙贻及其诗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彭孙贻生于明末,出身于海盐望族。明清易代之际,众多族亲死难,父亲彭期生抗清殉国,彭孙贻入清后遂绝意仕进,杜门着书,以遗民终老。彭孙贻而立之年经历家国之难,其人生以明清易代分为前后两期,特殊的家族背景和人生经历让他将满腔悒郁托诸诗歌,一生为诗七千余首,篇什宏富,堪称高产。其诗歌在记录、反映明清之际的社会现实和描绘清初遗民内心情感世界方面具有很高的认识价值。本文在充分梳理和解读文史资料的基础上,介绍彭孙贻的家世背景、生平经历以及交游情况,较全面地归纳和探析诗歌的题材意蕴、创作特色和大致的诗学趣尚。本文由八部分组成:绪论简要梳理学界对于彭孙贻及其诗歌创作的研究现状,揭示选题原因以及研究意义。正文五章,第一章梳理彭孙贻的家世和生平,介绍海盐彭氏由武入文的家族历程和族中隐逸文化以及其父彭期生抗清殉国和族亲死难的情况,指出这诸多因素对彭孙贻诗歌创作和人生选择的影响。其次探讨彭孙贻的生平经历与其诗学活动和创作心态的关系。第二章考述彭孙贻的交游情况,与之往来密切者有彭氏族亲、隐逸、官员、方外四个群体,他们对彭孙贻的诗歌创作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第三章归纳分析彭孙贻诗歌的题材意蕴,其中感事诗反映明清之际的社会现实,记录遗民故国情思,具有较强的纪实性;记录旅况的述怀诗抒发怀古之情、山水之好和乡愁之思;理趣诗玄想多感,主要抒写人生感悟,清谈佛理禅趣,吟玩闲情哲思;咏物题画诗既有状物之作,也有托物言志之作,颇具创作个性;应酬诗主要为题、赠、贺、悼之作,情感真挚。此外对彭孙贻诗歌中的爱情、游仙、边塞、任侠等题材内容进行较深入分析,挖掘其意蕴。第四章概括彭孙贻诗歌在体式结构、审美风格、艺术手法以及语词技巧四方面的艺术特征。指出其诗在体式上众体兼备且以律诗为主;审美风格以“沉壮郁勃”为主兼有轻松诙谐之趣;擅长细节描写、巧设典故等多种艺术手法的综合运用;语词技巧方面,语言雅俗共赏,炼字独具匠心。第五章总结阐述彭孙贻的诗学趣尚,观照彭孙贻编选的《明诗钞》考察其以宗尚七子为主兼取宋诗之长的诗学趣尚。结语评价彭孙贻在清初诗坛的地位以及诗歌的文学史意义。附录汇纂彭孙贻年谱简编。

孙晓利[5](2019)在《“烂醉如泥”之泥非泥土》文中研究指明"烂醉如泥"一词最早出自《后汉书》。掌管宗庙礼仪的官员周泽,以身作则,常常斋戒后睡在斋宫里。他的妻子怜惜他年老多病,来探望他。不料周泽见到妻子,非但不感激妻子的慰问,反而大怒,以妻子触犯了斋戒期间禁令的名义,将妻子下狱。当时的人很同情周泽妻子的遭遇,写了一段话表达同情和怜悯:"生世不谐,作太常妻,一岁三百六十日,三百五十九日斋。一日不斋醉如泥。"意思是说周妻命不好,嫁给太常周泽做妻子后,一年三百六十天,周泽有三百五十九天都在斋戒,还有一天虽然

周彩云[6](2019)在《《伏特加政治》(节选)翻译报告》文中研究说明笔者选取《伏特加政治》中第十到第十一章节的内容完成英译汉的翻译实践报告。该书讲述俄国自16世纪起为何一直沉浸在伏特加的诱惑中,深入剖析伏特加在俄国专制体制中所扮演的角色。迄今为止,该书至今未有译本问世。说起翻译理论,人们更多想起的是尤金奈达所提出的的功能对等等。受韩礼德系统语法和语言“层次”分类的影响,英国着名语言学家卡特福德提出了翻译转换理论,该转换理论核心是源语进入译入语过程中离开形式对应。卡特福德转换理论主要分为两大类型,即层次转换和范畴转换,而范畴转换又再细分为结构转换、类型转换、单位转换以及内部系统转换。本篇翻译报告通过运用层次转换,完成英语动词时态、名词单复数、形容词比较级与最高级的翻译;通过运用结构转换,完成被动与主动的转换、否定与肯定的转换、长难句与分句的转换;通过运用类型转换,完成名词变动词、介词变动词等转换;通过单位转换,完成单词到短句、短语到分句的转换。笔者希望借助转换理论,翻译质量有所保障,达到最大限度的“功能对等”。本报告主要本篇翻译报告由四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对翻译报告文本的介绍,分为文本介绍、作者介绍以及报告框架,第二部分是关于翻译文本过程的描述,分为译前准备、翻译辅助工具以及译后修改;第三部分是案例分析,通过运用卡特福德的转换理论具体指导翻译,第四部分是总结和反思报告的不足。

张百钰[7](2019)在《从成语看俄语语言世界图景中的“醉酒”观念》文中研究说明成语是语言的精华,是最具有表现力的语言单位。成语以语言的形式记录并反映着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政治制度、地理环境、宗教信仰等方面的知识。本文中研究的成语是广义定义下的成语,它包括了成语、谚语、俗语、熟语等等在内。本文的研究对象是有关“醉酒”的俄语成语,并对俄语中的“醉酒”观念、俄罗斯人世代爱酒的原因进行多方面的分析。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通过对俄语中“醉酒”观念和对“醉酒”成语这一具有代表性的语言载体进行研究分析,揭示“醉酒”观念在俄罗斯人特有的语言世界图景中的地位、结构和丰富内涵,了解俄罗斯的地理、气候等自然因素和历史、宗教等人文因素对俄罗斯人性格塑造的重要影响,从而在个人交际、文化和商业往来时更加轻松地交流、沟通,并加深彼此的理解与互信。论文由摘要、绪论、正文、结论和参考文献五部分组成,正文部分分为三章。摘要部分简要指出了本文的研究对象和研究目的,介绍其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在第一章《本论文的理论研究综述》中将详细阐述语言世界图景理论;在第二章《俄语中“醉酒”观念表征成语的词汇语义类型》中主要将列举各个类型的含有“醉酒”观念的成语,根据不同词汇语义类型进行分类。在第三章《俄语中“醉酒”观念表征成语的文化内涵》中从俄语“醉酒”成语反映出俄罗斯的地理气候、民族性格、价值观念等特点,从而构建俄语成语中的语言世界图景,分析“醉酒”观念中所体现的俄罗斯民族性格的个性与共性。在结论部分对本文的研究进行归纳总结,得出结论。

刘锴[8](2015)在《“烂醉如泥”的误解》文中认为由土和水合成的泥,是生活中最常见之物了。不过此物虽常见,但实实在在会"被误解。翻开报刊和词典,常见将"烂醉如泥"一词解释成一个人由于饮酒过量而醉得瘫成一团泥的样子———"烂醉如泥"中的"泥"成了"烂泥、稀泥"。这是望文生义的结果,是—种误解:这里的"泥"并非"土和水合成的东西",而是—种水虫。宋、明、清三代真有人为此做了专门的"考证"。宋人吴曾在《能改斋漫录》一书中,对"醉如泥"中的"泥"作如下考辨:"南海有虫,无骨,名曰

曾文华[9](2013)在《英语明喻习语构式的喻体成分构成及其语义特征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对六部习语词典中的明喻习语进行了统计与分析,着重探讨明喻习语构式中常常被忽略的一些非典型现象,分析了这类非典型性明喻习语构式的喻体成分构成及其语义特征,指出非典型性明喻习语构式的喻体成分构成更为复杂多变,在喻体中心词的前或后往往带有明确的限定修饰语;英语明喻习语构式除了具有一喻体多喻义、一喻义多喻体的语义特征外,部分习语构式还呈现喻体与喻义相反的特征。

倪培森[10](2012)在《“烂醉如泥”溯源》文中研究说明辞书上对俗语"烂醉如泥"的解释,几乎千篇一律,都是"形容人喝酒过量醉得很深(烂醉),浑身瘫软得好像一团泥(如泥)"。不言而喻,都是把作为喻体的"泥"字当作水和土的合成物来理解;至于该词的由来也都未加说明。笔者查阅了一些有关"泥"的古代文献,发现"烂醉如泥"中的"泥",其字义竟然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虫名。宋代精于训诂的学者吴曾在其所着之《能改斋漫录·事实》(秘阁藏书)一书中记载:"南海有虫,无骨,名曰泥。在水中则活,失水则醉。"

二、“烂醉”为什么如“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烂醉”为什么如“泥”(论文提纲范文)

(1)语文知乎(论文提纲范文)

“烂醉如泥”不是“泥”
“惨淡经营”不没落
“忘八端”是口误吗?
“衣冠禽兽”曾为褒义?
马屁是怎么来的?

(3)《历朝杭郡诗辑》整理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研究编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意义
        第二节 研究方法及价值
    第一章 《历朝杭郡诗辑》编纂缘起
        第一节 杭郡的社会文化环境
        一、官方政策对民间的影响
        二、地域意识日渐凸显
        三、乡邦文献的需要
        第二节 丁丙的编纂机缘
        一、不忍文献纸毁帙散
        二、藏书、刊刻、编者的身份优势
        三、契机出现:《武林耆旧集》
        小结
    第二章 《历朝杭郡诗辑》基本体例
        第一节 文本体例
        一、文本形式
        二、编排次序
        第二节 收録体例
        一、诗人收録范围
        二、诗歌收録标准
        三、小传遴选原则
        小结
    第三章 《历朝杭郡诗辑》内容概述
        第一节 《诗辑》收诗情况
        一、诗作来源
        二、内容题材
        第二节 《诗辑》选传情况
        一、小传来源
        二、小传内容
        小结
    第四章 《历朝杭郡诗辑》价值
        第一节 《诗辑》的文献与校勘价值
        第二节 《诗辑》的文学价值
        第三节 《诗辑》的史料价值
        第四节 《诗辑》的地域文化特色
        小结
    结语
文献编
    《历朝杭郡诗辑》点校凡例
    《历朝杭郡诗辑》
附録 《历朝杭郡诗辑》存録诗集诗稿
徵引文献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4)彭孙贻及其诗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彭孙贻的家世与生平
    第一节 彭孙贻的家世背景
        一、远祖武人本色,以军功起家:彭胜、彭寿、彭玉等
        二、近祖浸染书香,以科举入仕:彭端、彭大年、彭绍贤等
    第二节 彭孙贻的生平经历
        一、少年时颖悟聪慧,随父宦游(一至十五岁)
        二、青年时读书勤学,安居海盐(十六至三十岁)
        三、中年时家国巨变,隐居乡野(三十岁至五十三岁)
        四、晚年时北上游京,海盐谢世(五十四岁至五十九岁)
第二章 彭孙贻的交游概况
    第一节 彭孙贻与彭氏族亲的交游
        一、与长辈彭长宜等人的交游
        二、与从弟彭孙遹的交游
    第二节 彭孙贻与遗逸群体的交游
        一、与前朝遗民的交游:冒襄、周筼、李天植、陆圻等
        二、与征鸿博前的布衣名士的交游
    第三节 彭孙贻与清朝官员的交游
        一、与新朝闻人的交游
        二、与仕清贰臣的交游
    第四节 彭孙贻与方外之人的交游
        一、佛门出身,本为衲师
        二、文士出身,由儒入释者
第三章 彭孙贻诗歌的题材意蕴
    第一节 纪实写志的感事诗
        一、反映现实,哀叹民生
        二、吟咏心史,明志守节
        三、缅怀节烈,寄托哀思
    第二节 记录旅况的述怀诗
        一、怀古咏史
        二、山水景物
        三、羁旅怀人
    第三节 玄想多感的理趣诗
        一、生命感悟
        二、佛理禅趣
        三、闲情哲思
    第四节 状物写情的咏物题画诗
        一、摹写物态
        二、托物言志
        三、缘画寄情
    第五节 应酬诗及其他
        一、应酬诗
        二、游仙诗
        三、宫怨诗、爱情诗
        四、边塞诗、任侠诗
第四章 彭孙贻诗歌的艺术特征
    第一节 类型各异,自具胜场的体式特点
        一、众体兼备
        二、长于律诗
    第二节 沉郁为主,偶见诙谐的审美风格
        一、沉壮郁勃
        二、幽默诙谐
    第三节 各臻其妙,不拘一格的艺术手法
        一、细节描写
        二、移情想象
        三、名句典故
        四、个性化意象
        五、其他常见修辞格
    第四节 别开生面,精心锤炼的语词技巧
        一、巧用口语,雅俗共赏
        二、炼字用词,独具匠心
第五章 从《明诗钞》看彭孙贻的诗学趣尚
    第一节 《明诗钞》成书的清初诗坛背景
        一、唐宋之争
        二、选政之风
    第二节 彭孙贻的诗学趣尚
        一、前期:推崇七子,标举典范
        二、后期:取径趋宽,融通唐宋
结语
附录 彭孙贻年谱简编
参考文献
后记

(6)《伏特加政治》(节选)翻译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摘要
Chapter One Task Description
    1.1 Introduction to the Source Text
    1.2 Introduction to the Author
    1.3 Significance of the Translation
    1.4 Structure of the Report
Chapter Two Process Description
    2.1 Preparation for the Translation
    2.2 Assistant Tools and other references
    2.3 The Post-translation Management
Chapter Three Case Study
    3.1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Catford's Shift Theory
    3.2 Level Shifts
    3.3 Category Shifts
        3.3.1 Class Shifts
        3.3.2 Structure Shifts
        3.3.3 Unit Shifts
Chapter Four Conclusion
    4.1 Summary
    4.2 Limitations for the Translation Report
Bibliography
Acknowledgements
Appendix

(7)从成语看俄语语言世界图景中的“醉酒”观念(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Автореферат
0.绪论
    0.1 研究背景及现状
    0.2 论文结构及研究方法
    0.3 研究目的和创新点
1.本论文的理论研究综述
    1.1 语言世界图景理论及其特点
        1.1.1 世界图景理论的起源与定义
        1.1.2 世界图景与语言世界图景
        1.1.3 语言世界图景的释义与特点
    1.2 作为语言世界图景基础的观念
        1.2.1 观念的形成与定义
        1.2.2 观念与语言世界图景
    1.3 作为语言世界图景片段的“醉酒”观念
        1.3.1 “醉酒”观念的形成与俄罗斯酒文化的发展历程
        1.3.2 “醉酒”观念在俄语语言文学中的反映
    1.4 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综述
        1.4.1 俄罗斯学者对“醉酒”成语的研究
        1.4.2 中国学者对“醉酒”成语的研究
2.俄语中“醉酒”观念表征成语的词汇语义类型
    2.1 表示基本概念特征的词汇意义
        2.1.1 不醉
        2.1.2 微醉
        2.1.3 大醉
        2.1.4 烂醉
    2.2 表示初始形象特征的词源意义
        2.2.1 多来自地方方言
        2.2.2 多借用外语词汇
        2.2.3 多来自行业词
        2.2.4 多取自宗教、神话典故
    2.3 表示补充概念特征的词汇意义
        2.3.1 行为意义
        2.3.2 评价意义
        2.3.3 心理状态
3.俄语中“醉酒”观念表征成语的文化内涵
    3.1 反映俄罗斯的地理环境与历史文化
        3.1.1 俄罗斯的地理环境特点
        3.1.2 俄罗斯的社会历史状况
        3.1.3 俄罗斯的酒文化特点
    3.2 反映俄罗斯民族的性格特点
        3.2.1 俄罗斯民族性格中的矛盾性
        3.2.2 俄罗斯民族性格中的极端性
        3.2.3 俄罗斯民族性格中的集体性
    3.3 反映俄罗斯民族的价值观念
        3.3.1 俄罗斯民族的名誉观
        3.3.2 俄罗斯民族的财富观
结论
参考文献

(9)英语明喻习语构式的喻体成分构成及其语义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非典型性明喻习语中喻体N的成分构成
3. 非典型性明喻习语构式的语义特征
    3.1 一喻体多喻义与一喻义多喻体
    3.2 语义的差异性与反义性
4. 结语

四、“烂醉”为什么如“泥”(论文参考文献)

  • [1]语文知乎[J]. 知知. 小学生(上旬刊), 2021(01)
  • [2]课外侦探组系列之龙骑士归来(三)[J]. 谢鑫. 青少年法治教育, 2020(05)
  • [3]《历朝杭郡诗辑》整理与研究[D]. 李佩瑜.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2)
  • [4]彭孙贻及其诗歌研究[D]. 万萌萌.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5]“烂醉如泥”之泥非泥土[J]. 孙晓利. 作文通讯, 2019(17)
  • [6]《伏特加政治》(节选)翻译报告[D]. 周彩云. 暨南大学, 2019(02)
  • [7]从成语看俄语语言世界图景中的“醉酒”观念[D]. 张百钰.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9(08)
  • [8]“烂醉如泥”的误解[J]. 刘锴. 人才资源开发, 2015(05)
  • [9]英语明喻习语构式的喻体成分构成及其语义特征分析[J]. 曾文华. 疯狂英语(教师版), 2013(03)
  • [10]“烂醉如泥”溯源[J]. 倪培森. 文史杂志, 2012(06)

标签:;  ;  ;  ;  ;  

为什么“醉”像“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