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2010年太湖流域防洪建设目标与总体安排

2001-2010年太湖流域防洪建设目标与总体安排

一、太湖流域2001~2010年防洪建设的目标和总体部署(论文文献综述)

刘子龙[1](2020)在《长江流域涉水权利冲突的法律规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作为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战略定位,要求针对长江流域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应秉持系统性、整体性思维,要求针对长江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保育等不同诉求之间的关系进行统筹协调、综合平衡。进而逐步形成契合于“三律”(自然规律、经济规律、社会规律)要求、和谐有序、绿色可持续的长江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格局。然而,受制于传统的,呈现出离散化、割裂化特征的权利(力)理论,并基于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快速推进的大趋势、大背景,以长江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为核心内容的各类权利(力)之间发生冲突的风险和几率正不断增大,长江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之间的冲突也由此而不断加剧和凸显。鉴于此,本文研究试图从方法论的视角切入,在充分揭示长江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之间冲突现状的基础上,提炼出法学问题——长江流域涉水权利冲突。进而深入剖析冲突产生的方法论根源——还原主义方法论。在此基础上,针对性的提出、论证整体主义方法论的优越性及法学意蕴,并引入与整体主义方法论具有内在一致性的价值排序理论。在整体主义方法论、价值排序理论的指引下,探索实现长江流域涉水权利冲突规制的新路径。本研究的行文架构主要由五章构成,各章的内容安排如下:第一章揭示长江流域涉水权利冲突的现状图景及问题。首先,廓清长江流域涉水权利的范畴,明确研究的边界,着重阐明长江流域涉水权利的缘起、内涵、类型及意义。其次,基于“冲突——权利冲突——长江流域涉水权利冲突”这一逻辑思路,一步步聚焦于涉水权利冲突。并根据功能维度、价值维度、资源维度(流域典型性)对长江流域涉水权利冲突进行类型化梳理。第三,从长江流域涉水权利的构造、涉水权利的配置、涉水权利间关系这三个维度揭示出长江流域涉水权利冲突产生的法律原因,即涉水权利构造的不完备、涉水权利配置的离散性、涉水权利关系的局限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挖掘冲突产生的方法论根源——还原主义方法论。最后,从法律理性、生态理性、风险理性三个维度揭示出长江流域涉水权利冲突规制的基本诉求。第二章探究长江流域涉水权利冲突规制的理论基础。首先,在前章已揭示出还原主义方法论是造成涉水权利冲突的根源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还原主义方法论的合理性及局限性。针对还原主义方法论局限性之克服,提出整体主义方法论。并对整体主义方法论的优越性及法学内涵进行阐释。其次,阐释价值排序的理论内涵,通过分析价值排序理论与长江流域涉水权利冲突规制的契合性,以论证引入价值排序理论的正当性、合理性。并基于价值排序理论,明晰长江流域涉水权利的新价值排序,凸显生态价值的重要性。最后,基于整体主义方法论和价值排序理论,在长江流域涉水权利的构造中融入和谐价值与安全价值,以破解涉水权利构造的不完备和割裂性;在长江流域涉水权利的配置中确立综合模式,以破解涉水权利配置的离散性;在对长江流域涉水权利关系属性的理解中引入环境法律关系理论,以破解涉水权利关系的局限性。第三、四、五章则是分别针对极具长江流域典型性的三个冲突:长江流域水污染防治权与排污权冲突、长江流域航运开发利用权与水能开发利用权冲突、长江流域渔业养殖权与生态用水权冲突,所进行的类型化、流域典型性、冲突产生机理的分析,以及对因应的冲突规制路径所进行的探析。具体内容如下:第三章从类型化的角度将长江流域水污染防治权与排污权冲突界定为长江流域涉水生存权与长江流域涉水发展权冲突、生命支撑功能型长江流域涉水权利与经济功能型长江流域涉水权利冲突。而就该冲突的流域典型性而言,则从长江流域涉水权利的流域管理与区域管理冲突、冲突所为围绕的核心客体——流域水环境容量的重要性这两个维度进行了论证和阐释。就该冲突产生的机理而言,则揭示出流域水污染防治与区域排污权在制度设计、运行过程中存在明显断裂,未形成有效的协调与衔接,进而导致流域水污染防治无法有效约束、控制区域的排污行为。由此揭示出冲突化解的核心制度需求。在此基础上,结合长江流域涉水权利冲突规制理论基础,提出生存安全价值优先的冲突化解理念,并针对冲突产生的机理和冲突化解的制度需求,提出因应的制度设计——长江流域省界断面水质监测制度。最后,通过对长江流域省界断面水质监测制度进行实证分析,以发现制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而以完善改进该制度。第四章从类型化的角度将长江流域航运开发利用权与水能开发利用权冲突界定为长江流域涉水发展权之间的冲突、经济功能型长江流域涉水权利之间的冲突。而就该冲突的流域典型性而言,则从长江流域涉水权利的行业冲突、冲突所围绕的核心客体——流域水量的重要性这两个维度进行了论证和阐释。就该冲突产生的机理而言,则揭示出不同行业基于自身发展的需要而对流域控制性水库进行离散化、割裂化的调度,从而导致对流域水量的割裂化利用,结果导致冲突的产生。由此揭示出冲突化解的核心制度需求。在此基础上,结合长江流域涉水权利冲突规制的理论基础,提出统筹协调的冲突化解理念,并针对冲突产生的机理和冲突化解的制度需求,提出因应的制度设计——长江流域控制性水库联合调度制度。最后通过对长江流域控制性水库联合调度制度进行实证分析,以发现制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而以完善改进该制度。第五章从类型化的角度将长江流域渔业养殖权与生态用水权冲突界定为长江流域涉水发展权与长江流域涉水环境权冲突、经济功能型长江流域涉水权利与生态功能型长江流域涉水权利冲突。而就该冲突的流域典型性而言,则从长江流域涉水权利的空间冲突、冲突所围绕的核心客体——流域水域空间的重要性这两个维度进行了论证和阐释。就该冲突产生的机理而言,则揭示出伴随着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理念的确立,水生态空间的恢复和拓展诉求日益凸显,由此对传统渔业养殖空间产生了明显的挤压和侵蚀,结果引发冲突的产生。由此揭示出冲突化解的核心制度需求。在此基础上,结合长江流域涉水权利冲突规制的理论基础,提出生态优先的冲突化解理念,并针对冲突产生的机理和冲突化解的制度需求,提出因应的制度设计——长江流域生态补偿制度。最后,通过对长江流域生态补偿制度的实证分析,以发现制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而以完善改进该制度。

伍永年,黄玙盟,张祎旸,章杭惠[2](2019)在《太湖流域防汛抗旱减灾体系建设与成就》文中提出1流域概述1.1自然概况太湖流域地处长江三角洲的南翼,北抵长江,东临东海,南滨钱塘江,西以天目山、茅山为界,地跨江苏、浙江、上海两省一市和安徽省一部分,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流域面积为36 895 km2,行政区划分属江苏、浙江、上海和安徽三省一市,其中江苏省19 399 km2,占52.6%;浙江省12 095 km2,占32.8%;上海市5 176 km2,占14.0%;安徽省225 km2,占0.6%。

杨晶晶[3](2018)在《长江经济带经济与生态关系演变的历史分析(1979-2015年) ——以水环境为中心》文中研究指明长期以来,长江流域作为中国人口集聚多、经济体量大、发展潜力足的经济地带,在协调区域发展、培育增长动能、优化空间结构中发挥重要的战略支撑作用。改革开放以来,长江经济带在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伴随而来的是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沿江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减弱、沿岸居民的生产生活面临严峻挑战,长江经济带发展模式的转变迫在眉睫。2014年9月,国务院颁布《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标志着长江经济带作为一个整体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与“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并列为新时期中国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的“三大支撑带战略”。随后,习近平提出“长江经济带发展需要正确把握五大关系”,明确“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赋予了长江经济带探索协同推进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新路子的历史重任。因此,探索长江经济带实现绿色发展的可能路径,进而为中国探索协同推进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新路子提供成功经验,不仅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也具有重大理论意义。本文是基于重大现实问题而开展的经济史研究,综合运用历史学、生态经济学、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等相关方法,以国家经济发展战略与环境政策演变轨迹为背景,以长江经济带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演变的互动关系为主线,分阶段考察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失衡的原因,进而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提出实现长江经济带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思路。第一章,主要是考察历史上的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与环境变化情况,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分水岭,梳理长江流域历史环境演变及流域开发进程。在具有数千年历史的长江流域开发与保护进程中,秦汉时期尽管华夏文明以黄河流域发展为主,但对长江流域有意识的开发活动逐渐增多。到宋代中后期,全国政治、经济、文化重心最终从黄河流域转移到了长江流域。明清时期,奉行鼓励人口增长的政策,长江流域人口呈现爆炸式增长,人地矛盾突出。在古代农业文明时期,长江流域始终以农耕文明为主,农业发展是流域开发的基础形态和主要经济活动。长江流域的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比较协调。近代以来,随着手工业的兴起,长江流域内由于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相对落后,且没有大规模、持久性的工业生产,生态环境状况总体尚好,但生态环境污染问题已经显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受国家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大跃进”运动、“文革”等影响或冲击,经济发展形势严峻,出现产业发展极度不平衡的问题,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也呈现出“重数量增长,轻质量提升”的局面。在中国工业大发展背景下,农业发展相对缓慢,只能满足最基本的生活需求。这一时期,长江流域的污染特征表现为从农业污染向农业、工业污染源并存转变,流域全域性、系统性的生态环境污染问题开始凸显。第二章,主要是研究1979-1991年长江经济带的经济发展与环境变化。这一时期,长江经济带各省市借助改革开放政策,充分发挥自身区位优势和环境优势,取得显着经济社会效益。各省市经济增长均取得明显提升,宏观经济产业结构整体上向第二、三产业倾斜,但三次产业结构变化规模较小。与此同时,来自长江流域城市和工矿企业的点源、农业面源及航运流动源的污染迅速增加。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污染主要来自农业生产中化肥使用数量的增加,及流域工矿企业排污时未经处理的三废(废水、废气和废渣)污染物排放影响的加剧。其间,尽管治理污染的投资不断加大,但仍无法有效遏制水环境污染趋势恶化。同时,水土流失亦不断加重,长江流域洪涝灾害在爆发次数和破坏程度上位于中国七大水系之首。从国家发展战略和经济发展方式上看,尽管这一时期长江经济带的经济发展整体进入了快车道,探索出了一条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经济建设新路子,但未能根本上改变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此前的赶超型经济发展思维,仍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经济表现。于是,在工业尤其是乡镇工业的高速发展、农业化学化的快速推进和掠夺性资源开发的多重压力下,长江流域生态环境进入快速恶化期。第三章,主要研究1992-2001年长江经济带经济快速发展与环境污染加剧的情况。这一时期,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市场化方向的确立和开放区域由沿海地区向广大内陆地区的推进,极大地促进了长江经济带的经济发展。长江流域各种污染源及其污染强度随之快速增加。受国际环境形势及国内生态环境状况的快速恶化的影响,国家在1990年代中期制定并实施了可持续发展战略,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治理明显受到更多重视。中央和长江流域管理机构开始有计划、有目标地加大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治理力度。但实践中,长江流域地区各级政府仍过于追求经济效益,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仍显不足。而且,随着长江流域经济总量的高速增长和产业规模的快速扩大,流域生态承载力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冲突日益激化。第四章,主要考察2002-2015年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平行推进与互动。中国加入WTO以后,长江沿江区域的区域开发、人口集聚、工业化、城市化和港口建设高速推进,下游地区的污染密集型传统产业开始向中上游转移。长江流域水环境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大生态压力。这一时期,中央和长江流域管理机构均对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给予了高度重视,制定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环保政策,显着提高了环保投入水平。但长江流域生态环境在总体上呈加速恶化趋势,极大地制约了流域乃至中国的经济发展。传统粗放型发展方式在长江流域已难以为继,切实转变发展方式,尽快完善可持续发展实现机制,彻底扭转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环境保护滞后于经济发展的局面,真正实现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同步推进,已成为长江经济带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第五章,主要分析导致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失衡的原因。本文认为,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直接原因是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人们对生态环境容量与特性认识不足,虽然存在自然因素的天然属性差异,但是人类对环境不合理地开发和干扰,才是加剧失衡趋势的主要因素。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具有推动和制约的双重效用。长江流域经过多年开发后,可利用资源已日趋减少,有限的资源与快速的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主要原因是未能有效建立协调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实现机制。即使中国已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二十余年,长江经济带乃至整个长江流域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依然是“两张皮”,“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仍未从概念落实为行动。深层原因是处于工业化中期的中国所采取的高消耗、高污染的传统经济发展方式。这种发展方式从根本上制约了环保认知水平、环保投入水平和环保制度体系建设水平的提升。不从根本上彻底扭转这种发展方式,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和“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长江经济带发展原则,将难以得到有效贯彻落实。第六章,主要提出了实现长江经济带经济社会与环境绿色协调发展的思路。本章首先简要梳理了长江流域开发的历史进程,回顾了长江经济带战略演变的过程,总结其演变特征。其后,考察了国外大河流域发展经验和经济发展模式。在此基础上,阐明长江经济带从过去的大开发转变为大保护,体现了发展理念的根本性转变,有其重要的内涵意义,也是历史的必然选择。因此,未来长江经济带的发展必须采取一种新型的发展模式,即以着力构建保护优先、全面保护的大保护体制和中央与流域区域共抓、共管的大保护机制,实施以重大项目为依托、以生态修复为核心的大保护工程。通过观念、制度、机制上的彻底转变,实现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重心从大开发转变为大保护,进而实现绿色发展的历史性转变。

何伟[4](2018)在《杭嘉湖平原传统风景营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中国城乡建设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升,寻找身份与文化认同逐渐成为当代人的精神追求。中国千姿百态的地域环境孕育了不同地区多样化的风景面貌,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智慧,是现代区域风景管理和城镇格局营建的得失参照与灵感来源。文章选取地域独立的杭嘉湖平原作为研究对象,运用空间形态的研究方法,结合实地调研与案例分析,第一部分以杭嘉湖平原传统风景营建的背景研究为主,从空间支撑性的视角出发关注该区整体地域的环境背景;第二部分从空间的延续性和集约性的角度出发,以该区传统风景营建过程、营建内容的解析为主体;第三部分从空间的功能性和差异性的角度出发,分析杭嘉湖平原风景营建的机制和特征;第四部分总结杭嘉湖平原风景营建的传统智慧,并予以展望。本文基于风景园林的多重角度,展开对“杭嘉湖平原传统风景营建”的研究。首先从空间支撑性的视角出发,界定杭嘉湖平原的研究范围,分析其自然环境基础。其次从空间延续性视角茶法,通过地域文化基础、城乡建制历程、水网环境梳理和农业环境生成四部分研究该区风景营建的发展脉络。基于上述研究,分别从先秦至清末的不同阶段分析杭嘉湖平原城乡营建的动态变化,并对农田水利的形成过程进行深入剖析,研究发现运河和海塘的开凿、西险大塘的建设为水网开发提供发展契机,四围河网的生成为农业开发提供了稳定的环境,农田水利的开发最终形成了杭嘉湖平原水网纵横、田野阡陌的风景本底。而后从空间集约性的视角出发,将杭嘉湖平原传统的风景营建划分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两大部分。自然景观通过释山、叙水分析区域内自然山水的形成过程和特征;人文景观首先以该区的运河水网和农业格局为对象,通过对水网分区、特征、工程设施和农田类型、特征、农耕制度,解读最终形成的农田水利格局;其次为该区的三府十一县及城镇网络营构,包括古城的相地选址、形胜布局、城池营构,市镇格局以及簇群地段的形成过程与特征。根据以上对风景营建过程及内容的解析,从空间功能性的视角出发,挖掘其营建机制。城池的营建源于政治影响、环境制约和建筑技艺;合形辅势的园林格局源于历朝各代多种类型的园林营造;山水相辅的规画方式、平原水网的交通营造和农桑共济的生产因素影响着郊野景观的营建;传统的风水观、诗画、城乡八景等人文意向影响着城镇与山水的整体态势。进而得出杭嘉湖平原传统风景营建的主要特征,从空间差异性的视角出发,通过人化风景演替天然风景的过程特征、城池营构相似性与差异性的比较分析和区域风景营建的体系特征三个层面分析该区传统风景营建特征。最后通过风景营建的变迁特征分析全球化影响下该区域景观格局的变化。文章建构出杭嘉湖平原传统风景营建的多维分析框架,在理论研究层面,扩展了人居环境风景营建的研究方法;在该方法指导下,通过对地域典型案例、城镇各阶段景观特征的分析,总结出了杭嘉湖平原风景的演变规律,以及“理水、务农、营城”的人工管控和城镇内外景观营建因素的协同作用对区域风景“默化、主导、牵引、渗透”的营建,对杭嘉湖平原地区历史风景营建的基础内容进行补充完善。本文创新点主要体现在成果创新、方法创新及思路延展三个方面。具体为从风景园林学的综合视角出发,结合历史地理学、人居环境学等理论,通过由区域到城市、由整体到典型的研究思路,构建了杭嘉湖平原区域—城市;城郊—城内等多重空间维度下的传统地域景观研究框架。本研究填补了杭嘉湖平原在这一领域的研究空白,拓展了研究尺度,以分层研究的方法探讨传统地域景观的动态发展与格局特征,总结出传统地域景观的营建经验与生态智慧,为开展国土层面地域风景营建的研究奠定基础。

杨柳[5](2017)在《长三角典型区域城镇化对平原河网水系及其调蓄能力的影响 ——以苏州水网区为例》文中认为城市的河网水系被誉为“城市之脉”,是一座城市经济发展、社会文明程度与人居环境的综合反映。伴随着城镇化的进程,区内人口激增,城镇建设用地扩张,导致众多河流淤积,河道被挤占、填埋,造成河网水系数量及长度明显减少,河网结构简化。一方面,引发水系衰减、产汇流过程异动、河网调蓄能力改变等问题,使得区域洪涝孕灾环境发生剧变,加剧了洪涝风险。另一方面,城镇化进程持续深入又直接导致区内人-地(城镇化与河网水系)矛盾突出,严重制约了城市与河流系统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因此,科学地对待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人-地关系、人-水关系,是当前保障城镇化进程健康发展,实现“人水和谐”的关键。本文针对长三角地区流域快速城镇化进程中,水系衰减引起的洪涝灾害频发以及城镇化与河网水系保护之间矛盾突出的难题,综合运用遥感与地理信息空间分析技术、及河流地貌学、城市水文学、经济地理学和自然地理学等多学科交叉分析方法,以城镇化下“河网水系演变及影响-水文过程变化-河网调蓄能力变化及洪涝淹没影响”为主线,揭示快速城镇化背景下苏州河网水系演变特征与规律,剖析城镇化与水系发展趋势、协调性及阈值,阐述剧烈人类活动下降雨与河道水位变化特性及驱动力,从而模拟分析城镇化下河网水系调蓄能力的变化及城镇化对洪涝淹没的影响。论文的研究内容与主要成果如下:(1)城镇化下河网水系的演变及其影响研究以1:50000地形图和高分遥感影像为主要数据来源,结合全国水利普查数据及高分遥感影像,通过数字化水系、河流等级划分、经实地调查验证、水系数据处理与校对、水系特征指标体系构建以及数据空间分析等工作,研究了 1960s、1980s和2010s苏州河网水系数量、形态结构的演变特征。基于此,以城镇化与河网水系的发展趋势、协调性为视角,重点分析了研究期内,城镇化与河网水系的关系及影响。结果表明:①近半个世纪以来,苏州河网数量衰减,形态结构趋于简单,而高等级河道拓宽明显。河网数量衰减以一般河道最为明显,河网密度、水面率、分形维数、支流发育系数和河流曲度分别减小5.6%、19%、1.2%、3.1%和3.4%,而面积长度比增加1.5%。②城市化率与降水变化分别都是河网密度、水面率、分形维数和支流发育系数的先发因子。苏州水系变化对于城镇化的响应更为敏感,近半个世纪河网水系的变化约三分之二以上由城镇化引起。③河网水系与城市化率之间存在“倒U型”曲线关系的特征,并呈现出“先松弛,后紧密”的特点,目前二者处于由“自然发展到拮抗”向“高度协调”过渡的阶段。其转折点出现在上世纪80年代中前期。随着时间推移,城镇化对河网水系的影响增强,城镇化与河网水系逐渐趋向于进入发展的良性协调状态,但还未达到最佳协调度,应不断提高河网综合指数,以满足当前和未来城镇化对于水系功能的需要。(2)城镇化下水文过程变化及其影响分析以1960-2014年逐日降水和水位观测数据为基础,首先分析了近半个世纪以来汛期和非汛期降雨、水位的变化趋势、离散性以及不同雨型条件下洪水位的特征,然后采用变动范围法,分析了研究区水文变异规律。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区内城镇化影响下产水量的变化。并采用弹性分析法,着重探讨了城镇化及降水变化对于河道水位变化的贡献率。结果表明:①近半个世纪以来,研究区表现出降水量增加,河道水位整体抬升,离散程度降低,重现期变大,洪涝风险加剧。②在城镇化发展水平较高的苏州高水位脉冲次数减少,但延时拉长,中高度变异指标占一半以上,水文改变度大。其中,相比降水而言,城镇化对水位变化的影响约为三分之一。水位等级越低,城镇化对其影响越显着。③城镇化率较低的情况下,空间上产流相对更为均匀。而城市化率快速提高后,产流总量增加,且加大了区内产水量的空间差异性。(3)城镇化对河网水系调蓄能力及区域洪涝淹没的影响研究通过构建平原河网地区河网调蓄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分析了典型平原河网水系的不同等级河道调蓄功能及时空变化特征;剖析了高度城镇化地区产水量变化、水利设施及排涝能力的时空特点及相互关系;分析了城市大包围对于不同雨型条件下苏州各区河网洪涝淹没变化情况。结果表明:①近半个世纪以来,受城镇化正面影响,研究区河网整体的槽蓄能力和可调蓄能力有所提升。②城镇化水平高的苏州市辖区和昆山产水量的增加明显,且最大容蓄能力提高不及产水量的增加,研究区总体产水量是最大容蓄能力的7倍。③以城镇化率为主导因素,得出苏州河网密度在2020年应当不低于3.1,水面率应大于12.5,河网单位面积可调蓄能力应大于4.6×104 m3/km2,均有待提高以满足城市化率增长到80%的需要。④重现期越大,城市大包围对于防洪减灾的作用明显,但到一定时期,其作用有限。城市大包围的建设使得城市洪涝灾害风险向周边区域转移。本研究针对高度城镇化进程中水系衰减引起的洪涝灾害频发和人-地(城镇化与河网水系)矛盾突出的难题,以高度城镇化典型平原水网区的苏州为研究区,借鉴多学科分析方法,通过建立平原河网水系形态结构以及调蓄能力变化特征指标分析体系,揭示了高度城镇化下平原河网水系与调蓄能力的变化规律,从城镇化与河网水系互馈关系的角度,构建城镇化与河网水系综合评价体系,重点分析城镇化对河网水系与河网调蓄能力的影响机制。在研究视角与理念、研究途径以及研究成果与结论等方面有一定特色与创新,研究成果有助于为长三角地区水系保护以及防洪减灾提供支持。

王一新[6](2017)在《超大城市洪涝灾害情景评估及其在太湖流域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发展越来越快,城市规模迅速扩张形成了超大城市甚至呈现出区域城市群的发展特点,它们受到洪涝灾害的严重威胁,防洪减灾问题非常突出。因此,开展“超大城市洪涝灾害情景评估及其在太湖流域应用研究”,对完善城市防洪减灾体系,全面提高城市防洪减灾能力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本文分析了城市洪涝灾害构成与特点,研究构建了超大城市洪涝灾害情景评估指标体系,建立了熵权TOPSIS-PCA耦合优化评估模型,开展了超大城市防洪减灾能力评估并选择太湖流域城市群进行洪涝灾害情景评估与预测应用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从现状特点、演变特征和灾害成因三个方面综合分析城市洪涝灾害构成。城市洪涝灾害呈现出突发性强、灾害严重、损失特性变化和风险增大的特点;城市洪涝灾害演变特征表现为新生孕发机制、灾害系统连锁反应以及受灾影响突变效应;进而从自然、社会经济和灾害管理三个方面综合分析城市洪涝灾害成因,有助于深刻认识城市洪涝灾害特性,为构建超大城市洪涝灾害情景评估指标体系,开展超大城市洪涝灾害情景评估理论与方法研究提供依据。(2)分析了超大城市洪涝灾害情景评估特点和指标体系构建原则,综合考虑防洪减灾工程、社会经济、灾害管理、应急救灾、灾后重建、生态环境等方面,研究构建了超大城市洪涝灾害情景评估指标体系,并根据指标特点和数据获取方式,对情景评估指标进行分级分类,提出了指标值的确定和标准化方法,实现了情景评估指标标准化。(3)探讨了熵权TOPSIS法和主成分分析法进行城市洪涝灾害评估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并采用熵权TOPSIS法改进主成分分析法,建立了熵权TOPSIS-PCA耦合优化评估模型,进一步完善了超大城市洪涝灾害情景评估理论体系。(4)采用熵权TOPSIS-PCA耦合优化评估模型,筛选出17个情景评估指标,对21座城市的防洪减灾能力进行综合评估,根据结果对6个超大城市的防洪减灾能力进行排序。(5)超大城市的发展往往以区域城市群的形式呈现,以太湖流域城市群为研究对象开展洪涝灾害情景评估实证研究。采用Copula函数建立了太湖超汛限水位与台风发生时间的联合分布,构建了联合概率计算模型,并量化了太湖超汛限水位、天文大潮和台风遭遇概率;在此基础上选择典型太湖高水位、高潮位和台风,进行洪涝灾害情景模拟分析,结合实际灾情筛选出13个情景评估指标,采用熵权TOPSIS-PCA耦合优化评估模型对太湖流域城市群的受灾情景进行评估;通过预测太湖流域城市群的未来社会经济发展,对2030年和2050年未来灾害情景进行评估并量化了年期望损失,为防洪减灾提供支持。

雷超桂[7](2016)在《下垫面变化对不同重现期暴雨洪水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城镇化对下垫面的重新塑造及其引发的一系列洪涝灾害问题,是当前国内外水文科学研究的热点问题。近几十年来,国内外学者围绕河流水系演变、土地利用变化及洪水风险等问题已开展了众多研究,取得了一批卓有成效成果。但综合河流水系与土地利用格局分析下垫面变化对不同量级洪水的影响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相关思路及方法相对还不够完善。然而,随着城镇化发展,下垫面的不断硬化引起不透水面剧增,加快暴雨—洪水过程,导致洪水灾害渐趋严重。因此,开展下垫面变化对不同重现期暴雨洪水的动态影响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可丰富区域防洪治水研究的思路和内容,能提供更精确、有力的的防洪支持,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太湖流域不仅是我国经济、城镇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也是河流、湖泊最为密集的地区之一,尤以腹部地区最为典型。自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太湖流域城镇化高速发展,引起河流和湖泊的数量与结构不断衰减,以及建设用地等不透水面快速扩张,并通过改变降雨—产汇流条件影响暴雨洪水过程。近年来,太湖流域常年遭受一系列不同强度的洪水侵袭,“小(中)雨大灾”等现象尤其严重,使得流域水资源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承受越来越大的压力。因此,开展城镇化背景下水系演变与土地利用变化对不同量级暴雨洪水的影响研究,可为太湖地区的防洪减灾提供更精确的支持,有利于提高流域水安全保障能力,该研究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实际意义。本文以太湖腹部地区(武澄锡虞区和阳澄淀泖区)为例,以RS和GIS技术做支撑,综合运用河流地貌学、数理统计学、水文地理学和空间统计学等多学科方法和手段,以“城镇化背景下暴雨—水位响应变化→暴雨、洪水重现期变化→河流水系、城镇化等下垫面要素对不同量级洪水的影响差异→下垫面变化对不同等级洪水的综合作用”为主线,分析了城镇化背景下暴雨洪水量级的变化差异,揭示了下垫面变化对不同等级洪水的洪峰水位和洪水频次的影响规律。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特征时段暴雨—水位的响应变化以汛期连续最大1日、3日、7日和15日雨量和年最高水位为基础,对特征时段雨量与年最高洪水位进行相关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比分析1960-2014年特征时段降雨和洪峰水位的变化趋势,揭示了城镇化过程中洪水位和雨量响应特征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①在武澄锡虞区,年最高洪峰水位与汛期连续最大3日降雨相关性最好;在阳澄淀泖区,年最高洪峰水位与连续最大7日降雨相关性最好;②2000s以来,在降雨有所减少的条件下,年最高水位居高不下,同强度降雨产生的洪峰水位越来越高;③城镇化发展引起降雨—洪水位响应加快,洪峰水位逐步上升,高值水位发生频次明显增多。(2)暴雨洪水重现期变化通过运用PⅢ适线法模拟计算历年最大暴雨洪水频率,借助克里格插值技术对洪峰水位(年最大24h降雨)—重现期进行线性插值,绘制了 1960-2014年暴雨洪水重现期在的变化趋势图,定量分析了洪峰水位和对应最大24h降雨的重现期变化规律。结果表明:①洪峰水位与降雨的重现期变化趋势一致,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在1960s-1980s、2000s-2010s两个时段,降雨和峰值水位的重现期变化剧烈。在1980s-2000s期间,暴雨洪水频率波动相对较小;②与最大24h降雨相比,洪峰水位的重现期变化更明显;③城镇化发展使得量级越大的暴雨洪水的重现期变化幅度越大;④下垫面变化对小洪水事件影响更显着、更复杂,低等级暴雨洪水的重现期变化趋势性相对较弱。(3)下垫面单要素对暴雨洪水的影响通过构建水面率、河网密度、盒维数、河网发育系数以及不透水率、城镇用地年均扩展强度指数等指标描述下垫面主要特征,分析了太湖腹部区河流水系、城镇化特征等下垫面要素对洪峰水位、超警戒水位频次、洪水频次的影响,并总结了各下垫面因素对不同量级洪水的影响差异。结果表明:①河网水系数量、结构衰减均会引起洪峰水位上升,超警戒水位与高值水位发生频次增加;②不透水率增加、城镇扩张加快,同量级暴雨产生的洪峰水位逐步上涨,高量级洪水发生的概率越大;③在1960-2014年间,随着河流水系衰减、城镇化率增加、城镇扩张加快,2年一遇以上洪水频次增加,相应地,2年一遇以下洪水频次有所减少,从而致使洪水风险增加。(4)下垫面变化对不同等级洪水的综合作用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定量分析了太湖腹部区各下垫面要素与洪峰水位及其发生频次的关联大小,并探究了下垫面要素对不同等级洪水的贡献差异,对比总结出了与洪水事件关联性最好的影响因子。在此基础上,运用逐步多元回归法揭示了降雨、水系演变、城镇化发展对不同量级洪水的综合影响及差异。结果表明:①河网密度、盒维数与不透水率对洪峰水位、洪水频次的贡献性较大,而下垫面对小量级洪水事件的贡献更明显;②降雨、不透水面增加与水系衰减均会引起洪峰水位上升,对于10年一遇以下的洪水,与水系衰减率相比,不透水率增加对洪峰水位影响幅度更大;③下垫面对不同量级洪水发生风险的作用存在显着差异:1960-2014年期间,不透水率增加主要引起2年一遇以下洪水频次增加,而水面率减少会导致5年一遇以上洪水频次增加,而2年一遇以下洪水频次则有所减少,从而增加洪水危害性。

邓晓军[8](2015)在《太湖平原水系格局与连通变化及其对河网调蓄与自净功能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下的水循环和水环境变化是当前水科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而城市化等人类活动导致的流域下垫面与河网水系变化也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近几十年来,国内外学者在水系演化、连通评价和河流功能等方面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尽管如此,现有的研究却很少能同时从数量、形态和结构等方面定量描述河网水系格局演化的特征。与此同时,国内外的连通评价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相关的理论与方法还不够完善,可供参考的成功应用研究也非常有限。除此之外,当前的河流功能研究相对较少,且缺乏对水系演变的影响进行定量分析和实证研究。因此,开展城市化背景下水系格局演化与连通变化及其对河流主要功能的影响研究,可在一定程度上丰富相关研究的内容与方法,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和较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太湖流域是我国经济最为发达、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同时也是河流分布最为密集、湖泊数量最多的地区之一。然而,近几十年以来,在以城市化为代表的人类活动强烈干扰之下,太湖流域河网水系的分布格局、连通状况和主要功能均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并引发了洪涝灾害频发和水环境污染加剧等水安全问题,严重地威胁着流域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开展城市化背景下水系格局演化与连通变化及其对河网调蓄与自净功能的影响研究,可为太湖流域的防洪减灾和水环境保护提供支持,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和较为重要的实际意义。基于此,论文以太湖平原(太湖流域中部的平原河网地区)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RS和GIS技术、以及河流地貌学、水文地理学、景观生态学和空间统计学等多学科分析方法,以“河网水系格局演化→河网水系连通变化→河网调蓄与自净功能变化”为主线,揭示了城市化背景下太湖平原水系格局演化和连通变化的特征与规律,剖析了水系演变对河网调蓄与自净功能的影响机制。论文的研究内容与主要结论如下:(1)太湖平原河网水系格局演化以不同时期的地形图和遥感影像为基础数据,结合水利普查数据,并经实地调查核实,完成了水系数字化提取和河流等级划分工作。从河网水系的数量特征、平面形态和空间结构三个方面构建了包含河网密度、水面率、河流曲度、干流面积长度比、河流发育系数和盒维数六个水系特征指标的指标体系,并基于ArcGIS平台采用比较统计地图、重心迁移模型和空间自相关分析等方法对1960s-2010s太湖平原的河网水系格局进行时空分析。最后,结合土地利用变化等城市化进程,从人口城市化、经济城市化和空间城市化三个方面探讨了近50年来河网水系演化的城市化响应。结果表明:①河网水系的数量衰减速度加快、平面形态均一化明显、空间结构趋于简单化;②河网水系的分布格局差异较大,快速城市化时期河网发育系数格局变化显着;③河网水系变化的空间格局具有多样性共存的特征,但水系的保护需区别对待;④城市化发展对水系变化的影响显着,水面率的衰减主要受到城镇用地扩张的影响。(2)太湖平原河网水系连通变化在整理和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探讨了河网水系连通的概念和内涵。同时,从结构连通和功能连通两个方面建立了包含实际成环率、线点率、网络连接度和水文连通指数等指标的平原地区河网水系连通评价方法,并运用GIS空间分析、滑动平均、线性趋向估计、Mann-Kendall检验、滑动t检验和Yamamoto法等方法分析了近50年来太湖平原河网水系连通的时空变化特征。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典型区域河网水系改造对结构连通的影响,并通过建立包含网络连通指数和纵向连续性指数等指标的功能连通影响评价方法,揭示了水闸工程建设对典型河流功能连通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太湖平原骨干水系的结构连通有逐渐好转的趋势,但改善的程度非常有限;②太湖平原河网水系的功能连通水平也有略微提高,但空间差异的特征明显;③干流改造可部分缓解因支流衰减带来的结构连通水平下降的负面效应;④水闸工程建设对河网水系功能连通水平下降的影响具有明显的累积效应。(3)水系演变对河网调蓄与自净功能的影响通过建立槽蓄容量、可调蓄容量、槽蓄能力、可调蓄能力和洪水水位涨率等平原河网地区河网调蓄功能表征指标,分析了太湖平原河网调蓄功能的时空变化特征,并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揭示了水系演变对太湖平原调蓄功能的影响。同时,通过分析溶解氧、氨氮、总磷、总氮和高锰酸盐指数等河网水质的时空变化特征,建立了水质超标率和沿程降解率等河网和河道自净功能的表征指标,剖析了水系演变对河网自净功能的影响,以及河道形态特征对河流自净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①河网水系的静态调蓄功能退化明显,湖泊与支流调蓄功能的退化尤为显着;②河网水系的动态调蓄功能退化的速度明显加快,不同区域之间的差异较大;③水面率是河网调蓄功能的重要影响因素,但水系其它特征的影响也不能忽视;④近十年来河网水质一直非常差,总氮是主要污染物,且水质的时空差异较大;⑤水面率是河网自净功能的重要影响因素,干流面积长度比的影响也比较显着;⑥不同形态特征的河流其自净功能差异明显,河道分维对自净功能有重要影响。

曾微波[9](2015)在《基于GIS的平原河网水资源动态模拟与水量调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平原河网地区水网发达,河网水流方向顺逆不定,污染排放口分布范围较广,水环境模拟分析具有相当难度。为了更好的认清平原河网地区水文水质现状,实现区域水资源动态模拟与引水调度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在对当前水资源动态模拟及优化配置的相关概念、理论、方法和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了梳理和回顾的基础上,以平原河网—西溪湿地为例,通过分析污染物入河量与水体水质的关系、降雨与产流汇流的关系等,结合平原河网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水资源管理的需求,采用多学科交叉研究的方法,在引水总量控制条件下,通过对丰、平、枯不同典型年河网水质水量变化的分析,建立包括降雨产流、汇流、面源污染负荷、河网水量水质、河网动态纳污能力计算等方面的数学模型,提出适合平原河网地区水功能区动态管理的理论体系和计算模式。通过对研究区未来水质进行模拟预测,预先确定调水水量及分配过程,提高水量调度分配的预见性,并利用WebGIS与模型的耦合集成,实现平原河网水资源量质一体化的调度模拟。研究成果对于平原河网水功能区水资源动态管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本文开展的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研究区水资源与水环境综合评价与分析根据研究区水体的功能要求,综合考虑研究区水环境现状和污染物主要来源,采用单因子评价法进行研究区水质评价。从水质评价的结果来看,钱塘江引水入城工程运行前三年的总体达标断面在15%左右,运行后的区域河网断面达标率接近50%,丰水期达标率更高,为87%,说明钱塘江引水入城工程环境效益显着;从污染物随时间变化情况看,各断面水质枯水期较平水期与丰水期差;从区域水体的氨氮随着水体流动而普遍超标的实际情况来看,说明区域内居民的生活污染排放是研究区污染的主要来源。但由于区域内部生活污染随机排放,且钱塘江引水水质不稳定,造成区域河网水质不能稳定达标。入河污染物的总量统计结果表明:入河COD的最大来源是引水,其次是生活污染;入河氨氮的最大来源是生活污染,其次是引水;入河总磷的最大来源是生活污染,其次是引水。由此可见,进入区域河网的污染物以引水污染与生活污染为主,面源污染中,氨氮入河量也占相当的比重。从污染物质的成分分析得知,污染物因子以氨氮为主,总磷次之。(2)水量水质联合调度模型研究利用水量水质联合调度开展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是当今国内外水资源配置研究领域的主要研究方向。本文以研究区多年降水、流量、水位以及下垫面数据为基础,建立包括降雨产流、汇流、面源污染负荷、河网水量水质、河网动态纳污能力计算等方面的数学模型,并采用以上模型与参数模拟并验证了研究区河网流量与水位过程以及主要污染物因子的浓度变化过程。模型验证的结果表明:水位过程、流量过程的验证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模型模拟精度较高。整个验证期内,日平均流量实测值与模拟计算结果过程线峰谷基本对应,各监测断面流量模拟值与实测值之间的相关系数最大值为0.82,最小值0.78。日平均水位实测值过程线与模拟计算结果过程线基本重合,各监测断面水位模拟值与实测值之间的相关系数最大值为0.95,最小值0.94。而与水位流量过程的验证结果相比,区域水质过程的验证误差稍大。这主要是由于部分监测断面处于以农业用地和农村居住用地为主,且人口较为密集的区域,如:莲花港与冯家河,生活污染的排放存在较大的随机性,造成水质模拟难度加大。但从水质过程验证结果的总体情况来看,水质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研究区COD、氨氮和总磷的浓度变化过程。(3)典型年动态纳污能力分析、污染负荷削减与水质预测依据研究区降雨频率分析结果,确定降水典型年,结合自流式引水水源钱塘江的潮位分析结果,以潮位最低的2010年为引水条件,与降水典型年组合作为设计典型年。采用降雨产流模型,结合各典型年的降水与蒸发资料,计算各典型年的产流汇流与污染入河总量,结果表明:各典型年水资源总量差异不大;各典型年的面源污染入河总量与生活污染入河量相比,占比不大,各典型年的入河污染物COD、氨氮和总磷来源均以生活污染为主,其中,各典型年COD的生活污染排放占全部入河COD的比重最高,其次是总磷和氨氮。采用河网动态纳污能力模型,在不考虑污染物削减,仅以现状引水条件计算各典型年的动态纳污能力,结果显示,现状水平年(2010)的污染物入河总量与各典型年年均纳污能力相比,除总磷小于各典型年的年均纳污能力外,氨氮和COD的排放都超过了各典型年的年均纳污能力。显然,如不进行污染物的削减,丰水年、平水年、枯水年不到1000万m3的水量差异无法使水质达标。由于面源污染不易控制,而区域污染主要来源于生活污染,污染物的削减相应的考虑对生活污染的削减。以各典型年的污染物入河总量为依据,通过分析动态纳污能力,区域生活污染入河量削减至产生总量的10%以下,或削减至现状入河量的三分之一以下并辅以引配水措施,可以保证各典型年区域河网水质稳定达标。(4)给定水质约束条件下的典型年最小引水量分析通过引水与自动水质监测站点数据的联动调度,合理确定水量调度规则,可以准确地确定不同典型年条件下与污染物排放与削减相适应的全年最小引水量。本文研究中,设定区域河网各监测断面污染物浓度不能标,采取浓度达到水质标准限值的90%以上时,能引则引,否则设定最大引水流量不超过10m3/s的调度方式,可获得给定水质约束条件下各典型年的最小引水量。各典型年最小引水量都大大低于设计引水量,即使与现状水平年的实际引水量比较,最小引水需求比也有较大幅度的降低。(5)基于GIS的水资源动态模拟与可视化调度通过分析地理信息系统与水文环境模型的各种耦合方式及其优缺点,采用基于数据交换接口的耦合方式,研制了引水工程河网配置管理系统。系统采用地理建模方式,利用ModelBuilder建模工具,实现模型数据的自动提取;通过ArcGIS Schematics提取节点与河道中心线的逻辑关系,建立河网逻辑关系,实现水文模型各计算要素的逻辑组织与管理;利用线性内插的方式渲染河段污染物浓度,实现水量水质变化的静态展示与动态模拟;通过和水环境数学模型进行数据交互,获取水环境数学模型的模拟计算数据,实现引配水的实时调度与预见性调度。系统的实现为平原河网地区水功能区动态管理与调度决策提供技术支持。

季晓敏[10](2015)在《城市化背景下秦淮河流域水文过程与河流健康研究》文中指出变化环境下的水文水资源研究是当前水文科学的热点问题之一,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是造成流域水文过程变化的两个主导因素。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类对环境干扰强度的增加,水系结构、水文过程和河流健康受到的外源性干扰越来越大。城市化进程中,人类活动改变了河流下垫面,土地利用状况发生了显着变化,河流水系被改造,原有的自然平衡状态被打破。城市化发展对下垫面、河流水系的改造,必然引发流域水文过程的变化,进而导致区域洪涝灾害、水资源与水环境等问题频繁发生。因此,快速城市化地区的河流水系演变、水文过程变化以及由此引发的河流健康问题亟待研究。秦淮河流域位于长江下游的南京市和镇江市境内,半个世纪以来,随着城市扩展和开发区建设,高强度的人类活动导致流域洪涝和水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河网水系主干化,调蓄能力下降;汛期河道水位居高不下,小水大灾现象明显;河流自我修复能力下降,城市河流健康状态堪忧。因此,研究快速城市化下的秦淮河中下游平原区水系格局、水文效应及河流健康兼备理论和实践意义。基于自然地理学、河流地貌学、水文学等理论,综合运用RS和GIS、时间序列分析等方法,研究了秦淮河中下游地区河网水系演变及其对水文过程的影响。采用1960s、1980s、2010s年代三期水系与长序列水文气象数据,分析了以城市化为主的人类活动对河流水系、河网调蓄、降雨和水位的影响;借助分布式水文模型,开展了秦淮河流域城市化暴雨洪水响应的定量研究;并基于秦淮河流域河流健康综合评价,从城市、区域和流域三个节点层次提出了管理对策。首先,分析了城市化背景下秦淮河流域的下垫面和水系格局演变。基于不同时期遥感影像,运用ERDAS软件解译,得到流域土地利用分布图。计算土地转移矩阵和城市土地扩展强度指数,依此将水利片区划分为高、中、低度城市化区域,作为研究区城市化水平的判断依据。1979-2010研究区下垫面总体表现为城镇建设用地快速增加,水体面积微增,水田、旱地等农用地小幅下降、林地下降明显。利用1:50,000地形图,结合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提取1960s、1980s、2010s三期水系;采用河流地貌学水系结构参数,对该区水系特征、演变进行分析。研究表明,随着城市化水平提高,河网结构简化,河网稳定程度减弱,河网水系调蓄能力与城市化水平总体呈逆向关系。其次,研究了城市化背景下秦淮河流域水文过程变化。以1960-2010年降水实测数据为基础,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对城区和郊区若干降雨指标的差异进行对比分析。选取东山站及武定门站逐日数据,采用变化范围法,研究了人类活动前后的水位变化,探讨城市化对流域水文情势的影响。其中,月平均水位呈现中低度改变,汛期的改变较为显着;年最小极端水位呈现出较高幅度改变,年最大极端水位受到较低程度影响;年极端水位发生时间、高低水位的次数及延时、水位变化改变率及频率基本呈现出中低幅度改变。说明水文情势在人类活动干扰下已不同程度地偏离自然状态。建立流域降雨径流综合模拟模型,动态模拟快速城市化地区的降雨径流过程,主要分析了流域不同土地利用变化的暴雨洪水响应,为变化环境下水文规律分析提供支持。最后,综合评价了城市化背景下流域水环境及河流健康。以水文学、河流地貌学、景观生态学、环境科学等多学科作为理论支撑,在探讨河流水系变化对水循环要素以及水文过程影响的基础上,分析城市化流域水环境状况。基于传统的熵值分析法,将涵盖关联函数及关联度表达式的物元分析法运用到河流健康综合评价中,建立了河流健康的熵权物元模型,综合评价秦淮河流域河流健康的时空特征。基于河流健康的影响因素和机制,按照城市、区域和流域三个层次,提出了改善河流健康的对策措施,以期为秦淮河流域河流健康管理提供参考。综上,本文选取城市化快速发展、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的秦淮河流域,深入地探讨了城市化背景下区域河网水系、水文过程的变化,揭示了城市化等人类活动影响下水系演变的影响因素和水文过程变化主要特征。建立城市化地区水文模型,动态模拟了城市化后暴雨洪水过程,为该地区防洪减灾提供依据。进一步研究了城市化背景下河流健康的综合评价与管理对策分析,结论将为该地区水系保护、水资源持续利用、水环境保护提供有力支持,也为其他流域城市化区水文情势变化下的河流管理研究提供参考。

二、太湖流域2001~2010年防洪建设的目标和总体部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太湖流域2001~2010年防洪建设的目标和总体部署(论文提纲范文)

(1)长江流域涉水权利冲突的法律规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的缘起
    二、研究的意义
    三、研究的现状与评述
    四、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长江流域涉水权利冲突的现状与问题
    第一节 长江流域涉水权利范畴的界定
        一、长江流域涉水权利的缘起
        二、长江流域涉水权利的阐释
        三、长江流域涉水权利的类型
        四、长江流域涉水权利的意义
    第二节 长江流域涉水权利冲突的廓清
        一、“冲突”与权利冲突
        二、长江流域涉水权利冲突的阐释
        三、长江流域涉水权利冲突的类型
    第三节 长江流域涉水权利冲突的理论溯源与规制诉求
        一、长江流域涉水权利冲突的原因分析
        二、长江流域涉水权利冲突的理论根源:还原主义方法论
        三、长江流域涉水权利冲突规制的诉求
第二章 长江流域涉水权利冲突规制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方法论转换:从还原主义方法论到整体主义方法论
        一、还原主义方法论的阐释与评析
        二、还原主义方法论局限性之克服:整体主义方法论
        三、整体主义方法论的优越性
    第二节 价值论调整:从旧价值排序到新价值排序
        一、价值排序的理论阐释
        二、价值排序与长江流域涉水权利冲突规制的契合性
        三、长江流域涉水权利的新价值排序
    第三节 长江流域涉水权利冲突规制的实现
        一、长江流域涉水权利构造的价值拓展
        二、长江流域涉水权利配置的模式选择
        三、长江流域涉水权利关系的属性界定
第三章 长江流域水污染防治权与排污权冲突的规制
    第一节 长江流域水污染防治权与排污权冲突的分析
        一、基于功能与价值视角的长江流域水污染防治权与排污权冲突的类型化分析
        二、长江流域水污染防治权与排污权冲突的流域典型性分析
        三、长江流域水污染防治权与排污权冲突产生的机理
    第二节 长江流域水污染防治权与排污权冲突的破解路径
        一、冲突化解理念:生存安全价值优位
        二、核心制度需求:长江流域省界断面水质监测制度
        三、长江流域省界断面水质监测制度的设计
    第三节 长江流域省界断面水质监测制度的实证分析
        一、长江流域省界断面水质监测制度的现状
        二、长江流域省界断面水质监测制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三、长江流域省界断面水质监测制度的完善
第四章 长江流域航运开发利用权与水能开发利用权冲突的规制
    第一节 长江流域航运开发利用权与水能开发利用权冲突的分析
        一、基于功能与价值视角的长江流域航运开发利用权与水能开发利用权冲突的类型化分析#
        二、长江流域航运开发利用权与水能开发利用权冲突的流域典型性分析
        三、长江流域航运开发利用权与水能开发利用权冲突产生的机理
    第二节 长江流域航运开发利用权与水能开发利用权冲突的破解路径
        一、冲突化解理念:统筹协调
        二、核心制度需求:长江流域控制性水库联合调度制度
        三、长江流域控制性水库联合调度制度的设计
    第三节 长江流域控制性水库联合调度制度的实证分析
        一、长江流域控制性水库联合调度制度的现状
        二、长江流域控制性水库联合调度制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三、长江流域控制性水库联合调度制度的完善
第五章 长江流域渔业养殖权与生态用水权冲突的规制
    第一节 长江流域渔业养殖权与生态用水权冲突的分析
        一、基于功能与价值视角的长江流域渔业养殖权与生态用水权冲突的类型化分析
        二、长江流域渔业养殖权与生态用水权冲突的流域典型性分析
        三、长江流域渔业养殖权与生态用水权冲突产生的机理
    第二节 渔业养殖权与生态用水权冲突的破解路径
        一、冲突化解理念:生态优先
        二、核心制度需求:长江流域生态补偿制度
        三、长江流域生态补偿制度的设计
    第三节 长江流域生态补偿制度的实证分析
        一、长江流域生态补偿制度的现状
        二、长江流域生态补偿制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三、长江流域生态补偿制度的完善
结论:新时代长江流域法治的突破与转向
参考文献
致谢

(2)太湖流域防汛抗旱减灾体系建设与成就(论文提纲范文)

1 流域概述
    1.1 自然概况
    1.2 水文气象
    1.3 社会经济
    1.4 水旱灾害
2 流域防洪抗旱减灾体系建设
    2.1 太湖流域规划体系
        2.1.1《太湖流域综合治理总体规划方案》
        2.1.2《太湖流域防洪规划》
        2.1.3《太湖流域水资源综合规划》
        2.1.4《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
        2.1.5《太湖流域综合规划》
    2.2 工程措施
        2.2.1 太湖流域重要工程体系
        2.2.2 太湖流域重要城市防洪
    2.3 非工程措施
        2.3.1 监测预报
        2.3.2 工程调度
        2.3.3 洪水风险管理
        2.3.4 防汛信息化
3 流域防洪抗旱减灾成就
    3.1 流域防洪减灾成就
        3.1.1 防御1991年大洪水
        3.1.2 防御1999年大洪水
        3.1.3 防御2016年大洪水
    3.2 流域抗旱减灾成就
        3.2.1 成功应对2003年气象干旱
        3.2.2 成功应对2011年气象干旱
        3.2.3 成功应对2013年晴热高温
        3.2.4 有效保障了流域供水安全
4 加强流域防洪抗旱减灾能力的设想

(3)长江经济带经济与生态关系演变的历史分析(1979-2015年) ——以水环境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目的与意义
    二、已有研究成果综述
    三、相关概念和范围的界定
    四、研究的断限与分期
    五、研究思路和方法
    六、研究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长江流域历史环境演变概况
    第一节 1949年以前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演变
        一、第一阶段:秦汉时期
        二、第二阶段:魏晋南北朝到唐宋元时期
        三、第三阶段:明清时期至1949年
    第二节 1949-1978年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状况
        一、长江流域水利开发与治理情况
        二、长江流域农业发展对环境的影响
        三、长江流域工业发展对环境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环保体系初步构建时期长江经济带经济与生态互动发展(1979—1991)
    第一节 改革开放初期长江经济带发展概况
        一、长江流域开发与保护的情况
        二、经济发展战略和发展方式转变
        三、环保理念与政策的发展变化
    第二节 长江经济带区域经济的初步发展
        一、区域产业结构的变动趋势
        二、区域空间产业布局的变动
    第三节 区域环境污染与环保治理
        一、区域内环境污染情况及成因分析
        二、环保政策的出台及治理
    第四节 水环境的逐步恶化
        一、水土流失的加重与治理
        二、水体污染程度与变化特征
        三、洪涝灾害的发生频次提高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环保区域分治体系下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与生态变化(1992—2001)
    第一节 转轨时期长江经济带的发展状况
        一、国家宏观政策的变化
        二、经济发展方式的改革
        三、环保政策体系的完善
    第二节 长江经济带区域经济的加速发展
        一、经济加速发展概况
        二、区域经济差异明显
        三、产业结构矛盾突出
    第三节 经济增长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
        一、农业生产造成生态环境破坏
        二、乡镇企业生产环境问题突出
        三、经济开发加剧生态环境破坏
        四、水环境的污染与治理投入
    第四节 水环境持续恶化的表现
        一、水土流失的持续加重
        二、水污染局部特征明显
        三、洪涝灾害频发及成因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环保多元共治体系下长江经济带经济增长与生态演变(2002—2015)
    第一节 转型时期长江经济带发展概况
        一、规模化区域规划与环境保护
        二、经济发展方式内涵的转变
        三、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推进
    第二节 经济快速发展与生态环境变化
        一、经济保持平稳快速增长
        二、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扩大
        三、产业结构的演进特征
        四、环境问题全面凸显
    第三节 水环境快速恶化的表现
        一、水土流失情况严峻
        二、水污染流域恶化明显
        三、洪涝干旱灾害加重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失衡的原因分析
    第一节 长江经济带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相互影响
        一、生态环境变化对长江经济带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二、经济社会发展对生态环境修复带来的现实阻碍
        三、对长江经济带地域生态环境的评价分析
    第二节 长江经济带环境保护体制与经济发展的不协调
        一、区域管理缺乏统一制度安排
        二、区域协调管理机制不健全
        三、区域管理中环保投入不足
    第三节 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博弈
        一、宏观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
        二、产业结构调整与环境治理
        三、区域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博弈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对长江经济带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思考
    第一节 长江流域开发的历史特征
        一、长江流域开发的历史反思
        二、长江经济带战略的演变历程
    第二节 国外大河流域发展模式的借鉴与启示
        一、国外大河流域的开发模式
        二、国外大河流域的发展模式
        三、长江流域发展模式的借鉴与选择
    第三节 深入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的思考
        一、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的对策
        二、内涵的转变—从大开发到大保护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4)杭嘉湖平原传统风景营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本土文化的丧失
        1.1.2. 快速城镇化对历史地域风景保护的冲击
        1.1.3. 现代化背景下杭嘉湖平原历史城镇景观的危机
    1.2. 研究对象及研究时期
        1.2.1. 研究对象:杭嘉湖平原
        1.2.2. 研究时期:清末民初之前(传统范畴)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 概念辨析
        1.4.1. 风景(Landscape)及其相关概念
        1.4.2. 营建(Formation)及其相关概念
        1.4.3. 风景营建
    1.5. 文献综述
        1.5.1. 区域、城市、自然与文化的综合思考
        1.5.2. 不同视角的区域风景营建相关研究
        1.5.3. 古代杭嘉湖平原相关研究
    1.6. 研究方法、内容与技术路线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内容
        1.6.3. 研究技术路线
2. 杭嘉湖平原区位与自然环境基础
    2.1. 区位及地域范围
        2.1.1. 历史地理研究中的“杭嘉湖平原”
        2.1.2. 自然地理学中的“杭嘉湖平原”
        2.1.3. 政治经济区划中的“杭嘉湖平原”
        2.1.4. 本文中杭嘉湖平原研究范围的界定
    2.2. 自然环境基础
        2.2.1. 形势地貌
        2.2.2. 水文条件
        2.2.3. 气候条件
        2.2.4. 土壤条件
    2.3. 小结
3. 杭嘉湖平原风景营建过程分析
    3.1. 地域文化基础
        3.1.1. 杭嘉湖平原地域文化的过渡性
        3.1.2. 原始氏族的文化基础
        3.1.3. 吴越文化的发展与变迁
    3.2. 度地:城乡建置历程
        3.2.1. 先秦
        3.2.2. 秦汉六朝
        3.2.3. 隋唐五代
        3.2.4. 两宋
        3.2.5. 元明
        3.2.6. 清
    3.3. 理水:水网环境的梳理
        3.3.1. 总体发展
        3.3.2. 凿河建塘
        3.3.3. 分化河网稳固堤塘
    3.4. 务农:农业环境的生成
        3.4.1. 火耕水耨的远古农业
        3.4.2. 水网平原中开垦屯田
        3.4.3. 桑争稻田进程的加剧
        3.4.4. 垦殖加重带来环境负担
    3.5. 小结
4. 杭嘉湖平原风景营建内容解析
    4.1. 释山
        4.1.1. 天目山脉
        4.1.2. 内陆和滨海山体
    4.2. 叙水
        4.2.1. 太湖
        4.2.2. 钱塘江及杭州湾
        4.2.3. 苕溪水系
        4.2.4. 长兴水系
    4.3. 水网农田
        4.3.1. 秩序井然的纵横水网
        4.3.2. 因地制宜的良畴沃野
    4.4. 城池市镇
        4.4.1. 合形辅势的城池格局
        4.4.2. 缘水而生的市镇格局
    4.5. 小结
5. 杭嘉湖平原风景营建的机制
    5.1. 圈地营城
        5.1.1. 自上而下的政治影响
        5.1.2. 内外贯通的利水居行
        5.1.3. 就地取材的建筑技艺
    5.2. 园林成境
        5.2.1. 皇家园林
        5.2.2. 私家园林
        5.2.3. 寺庙园林
        5.2.4. 书院园林
    5.3. 规画治野
        5.3.1. 经营山水
        5.3.2. 优化交通
        5.3.3. 择优选种
    5.4. 人文赋意
        5.4.1. 山水为序
        5.4.2. 八景立意
        5.4.3. 风俗附会
    5.5. 小结
6. 杭嘉湖平原风景营建的特征
    6.1. 区域风景营建的演化特征
        6.1.1. 水
        6.1.2. 田
        6.1.3. 城
    6.2. 区域风景营建的体系特征
        6.2.1. “山—水—田—城—镇”融合的全局风景营建
        6.2.2. “焦点—天际—诗画”三位一体邑郊景观营建
        6.2.3. “边界—轴线—骨架—群域”集约化的城内景观营建
    6.3. 相似性与差异性比较分析
        6.3.1. 景观结构与影响力的相似性
        6.3.2. 景观分布与特色的差异性
    6.4. 当代风景营建的变迁特征
        6.4.1. 工业化进程逐渐加速的全局改造
        6.4.2. 城内外空间逐渐模糊的景观格局
        6.4.3. 风景名胜旅游区的景观保护进程
    6.5. 总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1.1. 默化:优越深厚的自然与文化基础
        7.1.2. 牵引:人与天调的水利农田营建
        7.1.3. 主导:因形就势体国经野的城镇营建
        7.1.4. 渗透:逐级开发自然相适的历史经验
        7.1.5. 现代语境中传承历史的发展策略
    7.2. 创新点
    7.3. 展望
附录一: 杭嘉湖平原各府境内主要山体统计
附录二: 截止2017年杭嘉湖平原主要河湖水系统计
附录三: 杭嘉湖平原清末民初测绘图汇总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5)长三角典型区域城镇化对平原河网水系及其调蓄能力的影响 ——以苏州水网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注释表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河网水系格局演化及对城镇化响应研究
        1.2.2 城镇化背景下水文响应研究
        1.2.3 河网水系调蓄能力的研究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1.4 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城镇化进程分析
    2.3 数据来源及处理
    2.4 研究方法
        2.4.1 河网水系演变特征综合评价及其与城镇化关系的分析方法
        2.4.2 城镇化对水位影响的分析方法
        2.4.3 河网调蓄能力综合评价分析方法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城镇化下河网水系的演变及其影响
    3.1 河网水系演变规律分析
        3.1.1 河网水系演变的特征
        3.1.2 河网水系的时空变化
    3.2 城镇化对河网水系的影响分析
        3.2.1 城镇化对河网水系变化的贡献率
        3.2.2 河网水系对城镇化的响应趋势分析
        3.2.3 城镇化对于河网水系变化的发展趋势
    3.3 城镇化对河网水系的综合影响分析
        3.3.1 城镇化与河网水系的协调性
        3.3.2 城镇化与河网水系的最佳协调度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城镇化下平原区水文过程变化及其影响
    4.1 站点选择
    4.2 降水变化特征分析
        4.2.1 长序列降水变化特征
        4.2.2 汛期非汛期降水变化特征
        4.2.3 不同等级降水变化特征
    4.3 平原水位变化特征分析
        4.3.1 长序列水位变化特征
        4.3.2 汛期非汛期水位变化特征
        4.3.3 不同雨型条件下洪水位变化特征
    4.4 城镇化下水文变异分析
    4.5 城镇化和降水对水位的影响
    4.6 城镇化下平原区产水量变化分析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城镇化对河网调蓄能力及洪涝淹没的影响
    5.1 河网调蓄能力分析
        5.1.1 河网调蓄特征水位
        5.1.2 河网调蓄能力的结构变化
        5.1.3 河网调蓄能力的时空变化
    5.2 区域产水量与河网最大容蓄能力分析
    5.3 水利设施对河网调蓄能力影响
        5.3.1 水利设施与河网可调蓄能力关系
        5.3.2 水利设施与河网排涝能力分析
    5.4 城镇化下水系及河网可调蓄能力阈值区间研究
        5.4.1 阈值约束范围
        5.4.2 阈值区间的确定分析
    5.5 河网阈值范围内洪涝淹没分析
        5.5.1 洪涝淹没空间高程
        5.5.2 河网洪涝淹没空间变化
        5.5.3 河网洪涝淹没水量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论文主要结论
        6.1.1 城镇化及河网水系演变的特征规律及驱动力
        6.1.2 城镇化对河网水系的综合影响
        6.1.3 城镇化背景下平原区水文过程的变化规律
        6.1.4 城镇化对河网调蓄能力及洪涝淹没的影响
    6.2 创新与特色之处
    6.3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成果
致谢

(6)超大城市洪涝灾害情景评估及其在太湖流域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城市洪涝灾害情景分析研究进展
        1.2.2 城市洪涝灾害评估指标体系研究进展
        1.2.3 城市洪涝灾害评估方法研究进展
        1.2.4 存在的不足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城市洪涝灾害构成综合分析
    2.1 城市洪涝灾害现状分析
        2.1.1 城市洪涝灾害突发性强、损失严重
        2.1.2 城市洪涝灾害损失特性变化
        2.1.3 城市化进程增大洪涝灾害风险
    2.2 城市洪涝灾害演变特征分析
        2.2.1 新生灾害孕发机制
        2.2.2 灾害系统连锁反应
        2.2.3 受灾影响突变效应
    2.3 城市洪涝灾害成因综合分析
        2.3.1 自然因素
        2.3.2 社会经济因素
        2.3.3 灾害管理因素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超大城市洪涝灾害情景评估指标体系研究
    3.1 情景评估指标体系设计
        3.1.1 指标体系构建意义
        3.1.2 指标体系设计思想
        3.1.3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3.1.4 情景评估指标特点
    3.2 超大城市洪涝灾害情景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3.2.1 社会经济指标
        3.2.2 城市建设指标
        3.2.3 洪涝灾害影响指标
        3.2.4 防洪减灾能力指标
        3.2.5 洪涝灾害管理指标
        3.2.6 防汛应急管理指标
        3.2.7 灾时救助与灾后重建指标
        3.2.8 生态环境与土地利用指标
    3.3 情景评估指标分类与计算
        3.3.1 情景评估指标分类
        3.3.2 情景评估指标计算
    3.4 情景评估指标标准化
        3.4.1 统计、计算类情景评估指标标准化
        3.4.2 定性情景评估指标标准化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超大城市洪涝灾害情景评估理论方法
    4.1 超大城市洪涝灾害情景评估研究
        4.1.1 情景评估基本要求
        4.1.2 情景评估基本步骤
        4.1.3 评估指标筛选方法
        4.1.4 评估指标权重确定方法
    4.2 超大城市洪涝灾害情景评估方法
        4.2.1 引入主成分分析法的必要性
        4.2.2 主成分分析法基本思路与相关概念
        4.2.3 主成分分析法数学模型与基本步骤
    4.3 基于熵权TOPSIS法与主成分分析法的耦合优化方法
        4.3.1 熵权法
        4.3.2 TOPSIS法
        4.3.3 熵权TOPSIS法
        4.3.4 熵权TOPSIS-PCA耦合优化评估模型构建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耦合优化模型的超大城市防洪减灾能力评估研究
    5.1 防洪减灾能力评估样本城市选择
        5.1.1 样本城市选择意义
        5.1.2 样本城市选择标准
    5.2 基于熵权TOPSIS-PCA耦合优化模型的防洪减灾能力评估
        5.2.1 防洪减灾能力评估指标的筛选
        5.2.2 防洪减灾能力主成分分析
        5.2.3 防洪减灾能力熵权TOPSIS分析
        5.2.4 基于熵权TOPSIS-PCA耦合优化模型的防洪减灾能力评估分析
        5.2.5 防洪减灾能力综合排名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联合概率的太湖流域城市群洪涝灾害情景分析
    6.1 太湖流域城市群基本情况
        6.1.1 洪水风险概况
        6.1.2 防洪工程概况
        6.1.3 安全设施状况
    6.2 基于联合概率的太湖超汛限水位、天文大潮、台风遭遇分析
        6.2.1 主要数据来源
        6.2.2 边缘分布概率模型
        6.2.3 超汛限水位、台风、天文大潮时间分布概率
        6.2.4 二元联合分布概率模型
        6.2.5 超汛限水位、台风时间联合概率分析
        6.2.6 超汛限水位、台风与天文大潮遭遇概率分析
    6.3 太湖流域城市群洪涝灾害情景设定与分析
        6.3.1 情景要素的选取
        6.3.2 洪涝灾害情景设定
        6.3.3 洪水分析模型
        6.3.4 不同灾害情景滞洪量计算
        6.3.5 典型灾害情景淹没情况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太湖流域城市群洪涝灾害情景评估与预测
    7.1 太湖流域城市群洪涝灾害情景评估
        7.1.1 情景评估指标选择与计算
        7.1.2 洪涝灾害情景主成分分析
        7.1.3 洪涝灾害情景熵权TOPSIS分析
        7.1.4 基于熵权TOPSIS-PCA耦合优化模型的洪涝灾害情景评估
        7.1.5 洪涝灾害情景评估结果分析
    7.2 太湖流域城市群洪涝灾害未来情景预测分析
        7.2.1 研究方法与预测模型
        7.2.2 未来社会经济情景预测结果分析
        7.2.3 未来洪涝灾害情景方案设定与评估
    7.3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7)下垫面变化对不同重现期暴雨洪水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选题意义
        1.2.1 城镇化对水系及土地利用变化影响研究亟待深入
        1.2.2 洪水量级的变化规律研究亟待深入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城市河网水系研究
        1.3.2 LUCC水文效应研究
        1.3.3 洪水量级变化研究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基础数据
    2.1 流域概况
    2.2 自然概况
        2.2.1 地形地貌
        2.2.2 水系
        2.2.3 水文气象
        2.2.4 洪涝灾害
    2.3 经济社会状况
    2.4 基础数据
第三章 不同量级暴雨洪水变化分析
    3.1 数据选取
    3.2 汛期暴雨对洪水位的贡献分析
        3.2.1 特征降雨与最高水位的相关分析
        3.2.2 暴雨—洪水位响应变化
        3.2.3 月最大降雨与水位Hurst指数变化
    3.3 暴雨洪水频率变化分析
        3.3.1 设计洪水一致性分析
        3.3.2 还现分析
        3.3.3 洪峰水位修正分析
        3.3.4 暴雨洪水重现期变化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下垫面单要素对暴雨洪水的影响分析
    4.1 河流水系演变对暴雨洪水的影响
        4.1.1 水系提取及分级
        4.1.2 河网水系的定量描述
        4.1.3 水系变化对暴雨洪水的动态作用
    4.2 城镇化发展对洪水事件的影响
        4.2.1 不透水率变化分析
        4.2.2 城镇用地扩展强度分析
        4.2.3 城镇化发展对区域洪水的影响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下垫面对不同量级洪水的综合作用
    5.1 灰色关联度分析法
    5.2 下垫面对不同量级洪水的贡献分析
        5.2.1 下垫面要素对洪水位的贡献差异
        5.2.2 对不同等级洪水频次的影响
    5.3 下垫面对洪水的综合作用
        5.3.1 下垫面变化与洪峰水位的多元回归分析
        5.3.2 下垫面变化与洪水频次的多元回归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1.1 特征雨量—水位响应变化特征与规律
        6.1.2 暴雨洪水重现期变化特征
        6.1.3 下垫面单要素对暴雨洪水的影响差异
        6.1.4 下垫面变化对不同等级洪水的综合作用
    6.2 创新与特色
    6.3 存在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致谢

(8)太湖平原水系格局与连通变化及其对河网调蓄与自净功能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河网水系格局演化研究
        1.2.2 河网水系连通评价研究
        1.2.3 水系演变对河流主要功能的影响研究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目标与内容
        1.4.2 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2.1.1 地质地貌
        2.1.2 气象水文
        2.1.3 土壤植被
        2.1.4 河网水系
    2.2 社会经济概况
    2.3 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2.3.1 洪涝灾害严重
        2.3.2 河网水质恶化
    2.4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
        2.4.1 数据来源与处理
        2.4.2 土地利用/覆被的总体变化
        2.4.3 城镇用地面积的空间变化
    2.5 城市化进程分析
        2.5.1 人口城市化进程
        2.5.2 经济城市化进程
        2.5.3 空间城市化进程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太湖平原河网水系格局演化
    3.1 数据来源与处理
        3.1.1 水系提取
        3.1.2 河流分级
    3.2 河网水系演化定量描述指标体系
        3.2.1 数量特征
        3.2.2 平面形态
        3.2.3 空间结构
    3.3 河网水系演化的总体趋势
    3.4 河网水系的分布格局演化
        3.4.1 河网水系的时空分布
        3.4.2 河网水系的重心分析
    3.5 河网水系演化的空间差异
        3.5.1 河网水系演化的全域自相关分析
        3.5.2 河网水系的区域自相关分析
    3.6 城市化对河网水系演化的影响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太湖平原河网水系连通变化
    4.1 河网水系连通的概念与内涵
    4.2 平原河网地区水系连通评价方法
        4.2.1 平原河网地区结构连通评价方法
        4.2.2 平原河网地区功能连通评价方法
    4.3 太湖平原河网水系结构连通变化
        4.3.1 数据来源与处理方法
        4.3.2 骨干水系结构连通的总体变化
        4.3.3 骨干水系结构连通的分区变化
        4.3.4 河网水系结构连通要素的空间变化
    4.4 太湖平原河网水系功能连通变化
        4.4.1 数据来源
        4.4.2 分析方法
        4.4.3 平均水文连通指数的总体变化
        4.4.4 平均水文连通指数的分区变化
        4.4.5 平均水文连通指数的分片变化
        4.4.6 年均水文连通指数的突变分析
    4.5 河网水系改造对结构连通的影响
    4.6 水闸工程建设对功能连通的影响
        4.6.1 功能连通影响评价方法
        4.6.2 太湖平原水闸工程分布现状
        4.6.3 典型河网功能连通影响评价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水系演变对河网调蓄与自净功能的影响
    5.1 太湖平原河网静态调蓄功能变化
        5.1.1 河网静态调蓄功能表征指标
        5.1.2 河网静态调蓄功能的总体变化
        5.1.3 河网静态调蓄功能的结构变化
        5.1.4 静态调蓄功能变化的空间差异
    5.2 太湖平原河网动态调蓄功能变化
        5.2.1 河网动态调蓄功能表征指标
        5.2.2 河网动态调蓄功能的总体变化
        5.2.3 河网动态调蓄功能的空间变化
        5.2.4 静态与动态调蓄功能之间的关系
    5.3 水系演变对调蓄功能的影响
        5.3.1 水系演变与湖泊静态调蓄功能之间的关系
        5.3.2 水系演变与支流静态调蓄功能之间的关系
        5.3.3 水系演变对河网调蓄功能的影响
    5.4 太湖平原河网水质时空变化
        5.4.1 河网水质的总体变化
        5.4.2 河网水质变化的时间差异
        5.4.3 河网水质变化的空间差异
    5.5 水系演变对河网自净功能的影响
        5.5.1 水系演变对河网总体自净功能的影响
        5.5.2 水系演变对各类河网自净功能的影响
    5.6 河道形态特征对河流自净功能的影响
        5.6.1 研究河段概况及其形态特征
        5.6.2 研究河段水质指标沿程降解率
        5.6.3 河道形态特征对河流自净功能的影响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论文主要结论
        6.1.1 太湖平原河网水系格局演化的特征与规律
        6.1.2 太湖平原河网水系连通变化的特征与规律
        6.1.3 水系演变对河网调蓄与自净功能的影响机制
    6.2 创新与特色之处
    6.3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成果
致谢

(9)基于GIS的平原河网水资源动态模拟与水量调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1.2.1 水资源动态模拟研究
        1.2.2 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
        1.2.3 地理信息系统在水资源配置研究中的应用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数据来源
        1.3.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质地貌
        2.1.2 人口
        2.1.3 区域下垫面
        2.1.4 社会经济概况
    2.2 上游汇水区域概况
        2.2.1 水文气象
        2.2.2 河流水系
    2.3 水利工程概况
        2.3.1 研究区河道整治工程
        2.3.2 钱塘江引水入城工程概况及其他配水格局
        2.3.3 运西片配水设施
        2.3.4 上游水利工程
    2.4 水环境综合整治
    2.5 区域水量与污染物入河总量
        2.5.1 区域水量分析
        2.5.2 区域污染物总量
        2.5.3 区域污染物来源分析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水环境综合评价与分析
    3.1 水质监测分析
    3.2 水质实验监测
        3.2.1 引水流量分配监测
        3.2.2 雨水监测
    3.3 水质现状评价
        3.3.1 水质评价方法
        3.3.2 水质评价标准与结果统计
        3.3.3 水质评价结论
    3.4 区域污染调查
        3.4.1 排放口调查
        3.4.2 生活污染产生与排放调查
        3.4.3 雨水污染监测
    3.5 主要环境问题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水量水质联合调度模型研究
    4.1 河网水量模型
        4.1.1 水量模型基本方程
        4.1.2 边界条件
        4.1.3 方程解法
    4.2 河网水质模型
        4.2.1 水质模型基本方程
        4.2.2 边界条件
        4.2.3 方程解法
    4.3 动态纳污能力模型
    4.4 产流汇流模型
    4.5 面源产污模型
    4.6 河网概化与断面概化
        4.6.1 河网概化
        4.6.2 断面概化
    4.7 模型参数选择
    4.8 模型验证
        4.8.1 流量过程验证
        4.8.2 水位过程验证
        4.8.3 水质过程验证
    4.9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研究区纳污能力与最小引水量研究
    5.1 典型年选取
        5.1.1 雨量频率分析
        5.1.2 钱塘江潮位分析
    5.2 典型年水资源总量与污染负荷
        5.2.1 丰水年水资源总量与污染负荷
        5.2.2 平水年水资源总量与污染负荷
        5.2.3 枯水年水资源总量与污染负荷
        5.2.4 典型年水资源总量分析
        5.2.5 典型年污染负荷来源分析
    5.3 典型年动态纳污能力、污染负荷削减及水质预测
        5.3.1 典型年动态纳污能力分析
        5.3.2 枯水年污染负荷削减与污染物量入河分配
        5.3.3 枯水年污染物削减后的水质分析
    5.4 典型年最小引水量研究
        5.4.1 最小引水量研究的意义
        5.4.2 典型年最小引水量测算
        5.4.3 最小引水量的局部水质恶化与对策研究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GIS的水资源动态模拟与可视化调度
    6.1 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
    6.2 地理信息系统在水资源配置中的应用
    6.3 地理信息系统与水文模型的耦合方式
        6.3.1 水文模型和GIS的松散耦合
        6.3.2 水文模型和GIS的紧密耦合
        6.3.3 水文模型和GIS的完全集成
    6.4 水资源动态模拟与可视化调度
        6.4.1 相关技术框架基础
        6.4.2 数据组织与管理
        6.4.3 地理信息系统与水文模型接口定义
        6.4.4 模型起算信息提取
        6.4.5 河网概化逻辑图
        6.4.6 水质可视化表达
        6.4.7 可视化水量调度模拟与成果分析
        6.4.8 闸门控制研究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及创新点
        7.1.1 主要结论
        7.1.2 论文研究特色与创新
    7.2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10)城市化背景下秦淮河流域水文过程与河流健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城市化对水系格局的影响
        1.2.2 城市化对水文过程的影响
        1.2.3 河流健康评价管理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意义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意义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城市化进程
    2.1 研究区自然和经济概况
    2.2 研究区选取及水利分区
    2.3 数据资料
    2.4 城市化进程与下垫面变化
        2.4.1 分析方法
        2.4.2 下垫面变化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城市化发展对河网水系的影响
    3.1 水系提取
    3.2 水系特征指标
        3.2.1 河流及湖泊分级
        3.2.2 水系结构参数
    3.3 城市化下的水系变迁特征分析
    3.4 河流水系变化对流域调蓄能力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城市化对水文过程的影响
    4.1 城市化对降雨的影响
        4.1.1 研究方法
        4.1.2 城郊降雨的对比分析
        4.1.3 城市化对汛期雨量的影响
        4.1.4 城市化对冬季雨量的影响
        4.1.5 不同类型降雨日数的比较
        4.1.6 集中度和集中期的比较
    4.2 城市化对水位的影响分析
        4.2.1 研究方法
        4.2.2 东山站的水位变化
        4.2.3 武定门站的水位变化
        4.2.4 人类活动对水文情势的影响及效应
    4.3 城市化对水文过程的影响模拟
        4.3.1 基于HEC-HMS的产汇流模型构建
        4.3.2 流域水文模型的应用
        4.3.3 城市化的水文效应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城市化下河流健康评价与管理对策分析
    5.1 城市化下河流水环境分析
        5.1.1 河流水质时空变化特征
        5.1.2 水量计算
        5.1.3 水质计算
        5.1.4 流域水环境分析
    5.2 城市化下秦淮河健康评价分析
        5.2.1 河流健康管理中的河流系统理论分析
        5.2.2 河流健康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5.2.3 物元模型综合评价
        5.2.4 基于熵权物元模型的河流健康评价分析
    5.3 河流健康管理对策
        5.3.1 河流健康管理概念及要素
        5.3.2 河流健康管理概念框架
        5.3.3 不同尺度下河流健康管理的对策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创新点
    6.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四、太湖流域2001~2010年防洪建设的目标和总体部署(论文参考文献)

  • [1]长江流域涉水权利冲突的法律规制[D]. 刘子龙.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20(07)
  • [2]太湖流域防汛抗旱减灾体系建设与成就[J]. 伍永年,黄玙盟,张祎旸,章杭惠. 中国防汛抗旱, 2019(10)
  • [3]长江经济带经济与生态关系演变的历史分析(1979-2015年) ——以水环境为中心[D]. 杨晶晶.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8(04)
  • [4]杭嘉湖平原传统风景营建研究[D]. 何伟. 北京林业大学, 2018(04)
  • [5]长三角典型区域城镇化对平原河网水系及其调蓄能力的影响 ——以苏州水网区为例[D]. 杨柳. 南京大学, 2017
  • [6]超大城市洪涝灾害情景评估及其在太湖流域应用研究[D]. 王一新. 天津大学, 2017(05)
  • [7]下垫面变化对不同重现期暴雨洪水的影响研究[D]. 雷超桂. 南京大学, 2016
  • [8]太湖平原水系格局与连通变化及其对河网调蓄与自净功能的影响研究[D]. 邓晓军. 南京大学, 2015
  • [9]基于GIS的平原河网水资源动态模拟与水量调度研究[D]. 曾微波. 南京大学, 2015
  • [10]城市化背景下秦淮河流域水文过程与河流健康研究[D]. 季晓敏. 南京大学, 2015

标签:;  ;  ;  ;  ;  

2001-2010年太湖流域防洪建设目标与总体安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