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医疗实践中的五种人道主义海水淡化现象

浅析医疗实践中的五种人道主义海水淡化现象

一、试析医学实践中人道主义淡化的五种现象(论文文献综述)

林心杰[1](2021)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医学人道主义发展的审视》文中指出人道主义是医学实践的最主要伦理原则,是医德的永恒主题,是中国优秀医德传统所饱含的精华。但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产生了如人道主义与科学技术应用的冲突、医务人员职责与利益的冲突、公益原则与利益化服务理念的冲突等问题。分析这些现象的背后原因,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对于推动医疗事业长期健康的发展,深入贯彻科学的人道主义精神具有现实意义。

蔡承志[2](2018)在《版画“民族化”观念重审》文中提出本文通过对版画“民族化”观念的“重审”,在历史视域中探究这一命题在二十世纪不同时期的表现及生成原因,追问版画“民族化”观念存在的局限性及在今天所具有的意义,通过“重审”开启一种本土版画精神与创作路向重建的可能性,进而指导我们——当然首先是我个人的——创作实践。本文主要采用图像研究、文献分析与个案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同时强调一种批判意识。本文的第一部分主要梳理版画“民族化”观念在二十世纪不同阶段的表现及影响,主要从考察艺术作品与艺术事件入手,重点研究在不同历史时期由该观念引起的版画图像、图式的变化以及引发的其它艺术现象。第二部分主要考察历史进程中版画“民族化”观念产生的背景及原因,在历史语境中揭示该命题的意义及局限。该部分从三个维度展开考察:首先是“历史境遇”,重点考察二十世纪初以及改革开放后的历史背景,分析两次国门开放所带来的社会变革对于该命题的影响;其次是“民族觉醒”,该命题的提出是“民族主义”的直接显现,考察近代“民族主义”观念的演进及其与该命题的关系;最后是“政治意志”,考察抗战时期以及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政治文艺方针对于该命题的直接作用。本文的第三部分从形而上学的角度考察版画“民族化”观念的局限性,探寻超越局限的可能性。该部分首先从思想来源的角度,分析西方传统形而上学“对象化”思维对于该观念生成的重要影响以及产生的局限性。其次,分析当下艺术创作的语境,明晰目前版画创作的境遇。最后,通过对西方版画传统以及中国传统艺术精神展开分析,探寻“传统”中所蕴含的超越该命题局限性的积极方面。

徐珑绫[3](2018)在《新媒体时代下我国灾难报道的新闻伦理失范研究》文中认为灾难是一种具有很强破坏性和伤害力的突发变动。无论是自然界中非人为因素产生,人类不可抗拒的自然性灾难,还是由人为因素或社会群体诱发而成的社会性灾难都频繁出现,危及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极大的冲击及震撼,严重影响社会的正常秩序。在新媒体日益发展的今天,新媒体通常会在事件发生后极短的时间内争相报道,引起社会各界高度重视,进而迅速成为各类媒体争相报道的主体内容。由于新媒体的特殊性,以及现阶段对新媒体的监管不力,当灾难发生时,新媒体对新闻的报道几乎不择手段,新闻伦理也被远远地抛诸脑后。冷漠无情、弄虚作假、耸人听闻的情况屡见不鲜,新闻伦理失范相当严重。何谓新闻伦理?是新闻报道在其产生及传播过程中的伦理,是由业内人士制定的相关规约,对新闻从业者自律,自我约束的道德规范,也是社会外界对新闻从业者新闻报道价值评判的衡量标准。由于灾难性报道的特殊性以及新媒体报道的快捷性和多元性,新媒体对灾难新闻的报道对人民群众及正常社会秩序的影响较之传统媒体有过之而无不及。准确、及时、适当的新闻报道能够实践其监测环境、告知警示、激励引导,帮助灾后救助,满足受众的知情权,安抚群众动荡不安的情绪,维护社会正常秩序的功能。反之,新闻伦理失范的新闻报道不仅不能充分实践其促进社会稳定、发展进步的积极作用,且因为失范的行为对其部分群体造成灾后的二次伤害。在新媒体时代,灾难新闻的报道方式和报道渠道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往往是从个人新媒体发出信息,然后官方媒体跟进报道,继而引起更多的国内媒体关注。由于新媒体的迅捷、广泛、成本低廉,灾难新闻的深度、广度和时效性都大大增强,新媒体的管理和控制难度加大,新闻伦理失范现象更加严重,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新媒体传播伦理受到了极大的考验。针对以上情况,本文通过多种研究方法,分析灾难报道中新媒体所存在的新闻伦理问题,运用因果分析法对新媒体传播伦理失范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梳理相关文献,结合内容分析法,对新闻伦理失范的现象提出了解决策略,以期重构新媒体在灾难报道中的新闻伦理,让新媒体在遇到灾难时能够正确对待。

曹强[4](2016)在《医学研究生的科研伦理道德规范问题研究》文中认为作为理论化知识体系的科学,是以自然、社会及思维客观规律为研究对象,而生物医学研究则是为了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而进行的一系列理性和感性活动,其本质上是一个探寻客观规律的过程,是一个去伪求真、追求真理的过程,容不得半点虚假。鉴于生物医学研究不同于科学技术、自然科学等研究,它总是间接或直接的为人类的生命与健康服务,不管医学科研工作者是否意识到,整个医学科研活动都会始终在人类的道德天平上接受道德检验。所以,作为未来医学领域的传承者,医学研究生是推动生物医学技术进步的重要力量,不仅要知道医学是一门关于“是什么”的学科,还应该在一定程度上知道“应当是什么”,只有深刻理解生物医学研究的内在伦理道德规范,认清自己所肩负的社会责任,才能更好的承担起“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历史使命。笔者在广泛查阅大量国内外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梳理出国内外关于科研伦理道德规范研究现状,总结分析我国医学研究生的科研伦理道德规范缺失问题,并从主客观两方面探析医学研究生科研伦理道德规范缺失的原因,结合国内外先进经验,探讨如何加强医学研究生的科研伦理道德规范教育。本文主要分为四章节:第一章是绪论,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思路及国内外有关医学研究生科研伦理道德规范研究现状;第二章是全文的理论研究,重点界定了科研伦理道德规范的相关概念,阐述了医学研究生科研伦理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第三章从科研伦理道德规范内容出发,指出了医学研究生科研伦理道德失范的行为表现,并从主客观两面进行深刻剖析了失范行为产生的原因,主观因素包括科学道德素质低下,学术观错位,伦理道德自律缺乏等。客观因素包括社会环境、导师的影响、学术评价标准的片面性、网络信息的便利降低越轨成本、监督管理措施不到位等;第四章是依据第三章的原因分析,在借鉴国内外有关科研伦理道德规范的理论研究、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就如何加强医学研究生的科研伦理道德规范提出了建议。

张美玲[5](2014)在《先秦两汉时期的谬误思想研究》文中指出谬误问题是逻辑学的基本问题之一,这一问题在世界逻辑思想起源的三大体系中均有所体现。而在中国古代谬误思想中,尤以先秦两汉时期的谬误思想贡献最大、成果最多、最具中国古代逻辑特色。因而,有必要以先秦两汉时期的谬误思想为研究对象,对先秦两汉谬误思想进行系统梳理和总结,揭示其历史发展脉络;并通过与西方谬误思想及因明过论的比较分析,明确先秦两汉谬误思想的特点;运用当代谬误研究的新方法和新视角挖掘其合理的思想价值。先秦两汉时期的谬误思想主要有两条基本线索:以名实关系为线索的关于名的谬误和在古代论辩中各派互訾而出现的关于辩的谬误,二者构成了先秦两汉时期谬误思想发展的核心。名的谬误是以名实是否相符为标准加以评判的,其实质是要求思想以及表达思想的语言要与存在相一致,三者中的任两者不一致都会造成谬误。辩的谬误则涉及到论辩过程中有关推理规则、论说内容、语言、道德等多方面的要求。它是先秦两汉思想家们为了维护自家学说的地位,从而试图掌握如何论证自己观点的正确,如何找出对方论证的错误这一必要工具的需要而产生的。先秦两汉的谬误思想与其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个人的哲学思想、社会政治追求等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先秦时期,诸子思想呈现多元化特点,不同学派的思想分别代表不同阶级的利益,体现不同的价值观。百家争鸣实质上是诸子是己非异的批判与反批判过程。这使得诸子皆以自己学派的思想导向作为判别谬误与否的标准,它构成了先秦谬误思想的分类主线。秦汉时期的《吕氏春秋》和《淮南子》,继承、发展了先秦时期的名辩谬误思想并对其进行了总结。但此时期百家争鸣局面消失,各思想交融过渡,逐渐转向定于一尊,名辩谬误思想发展逐渐缓慢。而且两汉时期神化儒学、谶纬迷信泛滥,社会政治腐败,这些都促使了谬误研究朝着与名辩谬误思想不同的方向推进,王充的虚妄论即为此时期谬误思想的代表。其特点是以效验与证验为标准,将与事实相悖、不合理性思考的言论看作谬误,显示出客观实际的检验和逻辑论证与反驳对谬误的批驳力量。东汉后期,谬误思想主要集中于对政治弊端的批判,因而逻辑意义相对较弱,这也使得之后的谬误思想发展益趋缓慢。现阶段先秦两汉谬误思想的研究是以前人研究的成果为基础的。近代中国学者借助近代传入中国的西方谬误思想对先秦两汉时期的谬误思想进行了初步研究,其成果主要表现为:梁启超首次运用西方谬误理论进行中国古代谬误思想研究的方法,阐述了墨家的谬误思想;胡适在运用中西比较方法的基础上,更注重历史分析的方法,因而他结合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文化背景以及各家的社会政治理想,考察并分析了先秦时期的谬误思想;章士钊以亚里士多德的谬误思想作为体系架构,将先秦两汉时期零散的谬误思想纳入一个整体的系统中加以研究。另外,当代西方学者立足西方文化视角,主要从语义学和语用学角度对先秦谬误思想也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和研究。近代中国学者和当代西方学者对先秦两汉谬误思想研究的成果和局限,为现阶段先秦两汉谬误思想的重新挖掘和整理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重要的借鉴意义。先秦两汉作为我国谬误思想的初创时期,其对谬误的分析与研究相对浅显、零散,没有形成系统的论述。为了使先秦两汉时期的谬误思想更为系统,使我们能更为深入了解其特征,应该对先秦两汉时期的谬误思想进行重新分类与现代分析。从重新分类上看,先秦两汉时期的谬误思想虽然在范围上并不仅限于逻辑,而是涉及到传知达意的整个言语交际过程,但其对各种谬误的讨论,都是围绕着名、辞、说、辩的思维形式而展开的。因而我们以名、辞、说、辩这四种思维形式为线索,将先秦两汉的谬误思想分为名的谬误、辞的谬误、说的谬误和辩的谬误。从特点上看,先秦两汉的谬误思想主要不是关于语形的谬误,其更注重从语词的内涵而非外延方面分析名、辞、说、辩,而且有关名、辞、说、辩及其谬误的思想主要是一个关于语言在社会生活领域中的运用的问题。因此,它更多的是关于语义和语用的谬误。这跟当代非形式逻辑视角下的谬误研究有许多相似之处。因此,运用非形式逻辑视角下的谬误理论,对先秦两汉时期的谬误思想进行现代分析,可以挖掘其现代价值,有利于实现对先秦两汉谬误思想的透彻理解和深入反思。

张清河[6](2012)在《晚明江南诗学研究》文中认为晚明清初是中国诗学鼎盛的时期。本文以江南诗学为研究对象,对晚明诗学现象、诗学进程作尽可能深入的解读和阐述,以期将明清诗学还原为一个生命整体。明代文学发展的重心由北向南转移,至晚明,江南文士完全成为文坛的主体。他们尽管不如王世贞才富学赡,不如袁宏道穷新极变,亦不如钟、谭矫异抉幽,但秉承世家“隐读”传统,以才艺相尚,客观上形成了金陵、杭嘉湖、苏松常三个较大的区域诗学群体,并在日常交往中,与“后七子派”、“公安派”、“竟陵派”相游处而不失主见,相讨论而不瘟不激,相砥砺而清雅自况,以其独立的诗学品格,铺垫了一条从摹古通向融今、从格调通向神韵、从全面宗唐通向合理祧宋的稳健途径,为清诗的全面发展及理论成熟作出了巨大贡献。全文共分导论、七章主体部分与结语:导论介绍研究缘起、研究对象界定、研究现状及创新之处。主体部分内容如下:第一章回顾“文学江南”与“江南文学”传统,通过回溯“江南”空间意象沿革的历史,说明晚明江南发展为以金陵、苏州、杭州为城市中心的三大区域具有必然性。通过梳理江南文学发展史,考察“江南文学”经过六朝、南唐、南宋、元末明初阶段持续沿“诗缘情”文学特征发展、最终才得以形成以“绮靡”为主流的诗学格局。第二章探讨晚明江南诗学背景。晚明政治、经济、科举、书籍行业以及家庭教育等都呈现出与明代前中期不同的面貌,构成了江南诗学的生成背景,促成了晚明诗学的高度繁荣。第三、四章,按照文学“四要素”的理论,概括介绍晚明江南诗学的世家主体论以及“尚博、崇艺、主情”的作品特征论;选择社会或文化“风气”作为考察视角,探讨晚明江南诗学的品评风气;这种热衷于品评的风气,也是江南诗学容易结成群体的重要原因。第五至七章是本文的重点,分别论证“金陵诗学群”、“杭嘉湖诗学群”、“苏松常诗学群”的群体诗学活动、诗学特征以及主要代表的诗学思想。第五章以《金陵雅游集》的作者、三位魁元诗人为代表,分别探讨焦竑、顾起元、朱之蕃的诗学活动和诗学思想。焦竑主张博雅,在晚明多元的诗学格局中自成一家;顾起元主张神理,将变雅变声导入中和雅正之途;朱之蕃通过其诗学编辑活动,初步改变了“诗以初盛唐为宗”的格局,将中晚唐诗人纳入理论畛域。第六章探讨浙西杭嘉湖诗学具有更典型的世家结社、鉴藏、参禅、着述等群聚特性,形成了“古雅”、“侧艳”的群体诗风。冯梦祯疏朗通脱的诗学观念、黄汝亨清妙醇雅的诗学理想、周履靖情景事意的诗学法则、李日华平淡恬雅的诗学风格、朱国桢清丽雍容的诗学品格以及董斯张而绮丽自成的“吴下体”诗学实践,扩大了江南诗学的影响。第七章从两个传统解释苏松常诗学群体的整体面貌,一个是“吴派”浪漫主义艺术传统,一个是“东林复社”古典主义诗学传统,这两派成员其实同出一地,有交叉重叠处,但他们不同的生存形态决定了其诗学理论的整体性差异。“吴派”以王穉登、赵宦光、董其昌、冯时可、陈继儒为代表。游吟诗人王穉登,以“清嘉蕴藉”为宗尚;斋居诗人赵宦光,以“情性格调”为主张;董其昌追求真实平淡、“元神”丰融的艺术境界;冯时可重拾“后七子”风雅诗教学说;陈继儒反对后七子以“粗悍拗硬”之语压倒一世的作派,强调以真性情抒写“便娟轻俊”的“古今粹言”。“东林复社”以顾宪成、高攀龙、顾大章、魏大中、黄尊素、李应升、张溥、陈子龙等为代表。其中,顾宪成、高攀龙强调文以致用、学思结合;顾大章、魏大中强调自然化工、文道合一;黄尊素、李应升强调兴观以群、养气致静;张溥、陈子龙强调兴复古学,经世复雅。第八章为结论,晚明江南文士在北方诗学(“齐风”)与公安竟陵派诗学(“楚风”)的“裹挟”下,形成了其独特的清丽婉雅的诗学(“吴歈”)。晚明多元化的诗歌风气,使吴中士子先后笼罩在“后七子”、“公安竟陵”以及“云间派”的氛围中,其诗学是保持现状,还是寻求突变,种种矛盾困扰着他们。立场上“复古与创新”的矛盾、观念上“格调与神韵”的矛盾、对象上“宗唐与宗宋”的矛盾是三组主要矛盾。晚明江南文士主张各种“调和论”化解上述矛盾,他们以博学调和古今,以艺术调和韵调,以情致调和唐宋,在诗学互动、人才储备、思想酝酿等各个方面,为清初诗学的殿堂搭建了高水准的平台。

卫崇文[7](2011)在《先秦时期应对灾异方式中的非理性因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灾害史研究是近十多年来学界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纵观我国灾害史研究,可以归纳为如下几个特点:从研究者的学术背景上看,自然科学居多,人文社会科学较少;从研究的时段上看,近现代最多,明清、唐宋次之,先秦最少;从研究的内容上看,对灾害现象的简单罗列较多,分析灾害救助的相关政策和制度次之,论及应对灾害救助背后的思想根源较少;从研究的视角上看,从政治制度史上论述者多,从社会史上论述者次之,从思想史上论述者少;从评价上看,肯定古代救灾措施者多,对古代救宋措施持怀疑和否定态度者少;从研究的范围上看,讨论自然灾害的多,研究异常现象的少。特别是近年来,从环境史方面研究中国古代灾害救助的过程中,把古代一些救灾、防灾措施所带来的客观效果,说成是古人已有的科学思想,因而在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有着误读历史、曲解古人(如对“天人合一”的认识)的现象,有的甚至刻意拔高古人。究其原因,是在研究中学者过多地注意了灾异救助中的理性因素,而忽视了非理性因素的作用。因此,我们认为重新审视中国古代灾异救助方式中的非理性因素是十分必要的。本文正是基于以上关于灾害史研究中的欠缺和不足之处,对先秦时期应对灾异方式中的非理性因素进行探讨。本文从先秦典籍中关于“灾”之内涵的研究入手,认为古人所谓的“灾”,既包括自然灾害,又包括日食等异常现象,故而我们采用了“灾异”的说法。本论文从对“灾异”概念的界定入手,在把自然灾害和日食等异常天象同时列入研究范围,对“灾异”救助方式中的非理性因素进行全面系统研究是本文的特色之一即从模拟巫术和阴阳五行的角度研究先秦时期应对灾异的救助方式。论文第一部分对近百年来的灾害史研究进行了回顾和总结;第二部分主要通过对大禹治水与禹步、商汤祷雨与焚巫尪,以及雩祭与做土龙的分析中,讨论了在模拟巫术和阴阳五行思想指导下,古人应对水旱灾害救助方式的仪式化过程,指出了非理性因素对灾异救助方式的影响;第三部分结合先秦时期应对日食、地震、虫灾、火灾和疾疫等灾异救助方式的分析,探讨了非理性因素在灾异救助方式中的作用。指出非理性行为既有消极影响,又起到了稳定社会心理和维护统治的积极作用;第四部分是本论文的重点,综合运用文化人类学、社会学和历史学的理论和方法,对在先秦时期应对灾异救助方式中的非理性因素进行了系统归纳。到了战国时期以邹衍为代表的一派阴阳家们,以及汉代“天人感应”原理,都与巫术有着密切的关系。非理性因素在灾异救助方式中的作用和影响虽不容忽视,但是也不能估计得过高。只有这样才能客观地把握先秦时期的灾异救助方式,才能更加透彻地理解自秦汉直到现代社会灾异救助方式中非理性措施存在的原因,从而也才能从根源上消除迷信,倡导科学。

龙珠多杰[8](2011)在《藏传佛教寺院建筑文化研究》文中认为佛教的传播促使了建筑文化的交流,在西藏近千年的传播为我们留下了很多珍贵的寺院建筑文化遗产,物化的建筑依存是历史信息的最佳承载者,藏传佛教寺院建筑是藏族传统文化的载体和象征符号,除了所部包含的外在物质文化特征之外,更重要的是它所承载的藏传佛教文化,为延续和传承藏族文化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藏传佛教信仰藏区深入人心,并成为高原藏族文化的核心部分,影响着人们的行为规范和价值取向,就建筑而言,不论寺院或乡土聚落,在选址、外部装饰、内部环境的营造和建筑的仪式中,处处显示着藏传佛教文化和传统的建筑工艺存在,藏传佛教寺院代表着藏族建筑的整体技术和水平,在长期的建筑实践中,能工巧匠们留下了宝贵的建筑技术和经验。只有其进行深入的了解和研究之后,才能进行更好的保护和继承,这也是本人选择这个课题的原因。本论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组成,绪论部分主要包括:论文选题目的与意义,研究相关动态、主要内容、主要研究方法。正文的内容主要如下的五章节组成。第一章藏传佛教寺院建筑文化发展的基本历史。首先,对佛教传入藏地之前的苯教建筑做了分析,然后以佛教传入藏区的历史为主线,应用历史文献和建筑实例,将藏传佛教寺院建筑的历史分为初萌、兴起、成熟三个阶段,并总结了各个阶段的建筑特征与成因,梳理了其发展的基本历史脉络。其次,由于各民族文化、地域、气候环境等的不同,从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藏传佛教寺院建筑,在此对藏传佛教在国内外的传播和寺院建筑的特点也做了简要的分析总结。第二章藏传佛教寺院建筑的基本类型。从建筑学的视角出发对藏传佛教院建筑进行了分类,建筑材料和技术的不同,可分为石木结构、土木结构、砖混结构、井干式建筑的四种建筑类型;建筑风格的不同,可分为藏式平顶、藏汉混合、汉式藏传佛教寺院建筑三种类型;建筑选址的不同,可以分为平川式、山顶式、依山式三种类型。除此之外还包括石窟寺、帐篷寺等比较典型的寺院建筑类型。从佛教的教义和传统文化的影响分析藏传佛教寺院建筑的布局,表达了苯教以山为中心的建筑传统、曼荼罗式佛教宇宙观和三界的思想和教义。从藏传佛教寺院单体建筑功能类型的不同,分为佛殿、经院建筑、僧居建筑、佛塔建筑、附属建筑等类型。体现了佛教寺院佛、法、僧三宝具备的寺院建筑理念。不同类型的建筑共同组成了藏传佛教寺院建筑群,展示了传统藏族传统建筑技艺和建筑布局。第三章藏传佛教寺院建筑文化的内涵,从两个方面来解析寺院建筑文化的内涵。首先,分析了藏传佛教寺院建筑选址的文化,由于藏区自然环境的恶劣,自古以来藏文化中对周围的自然环境有一种敬畏和顺从思想。佛教传入后与其融合形成了适合青藏高原的选址文化和建筑习俗,其过程包括相地、净地、请地,向地神敬献宝瓶,保护土地、山川、湖泊的完整性,体现了藏族文化中人与自然和谐一面。另外,通过对寺院建筑过程中的仪式解读,来分析传统的藏族建筑习俗及其文化内涵。其次,从寺院建筑外部装饰的象征寓意和内部陈设的描述,来探明佛教文化在藏族建筑中的表现。佛教中身、语、意是佛教建筑陈设的基本思维,以此来分析佛教寺院建筑内部的基本陈设。第四章藏传佛教寺院建筑文化的基本特征。探明藏传佛教寺院寺院建筑文化要素的来源,分析印度和中原建筑文化对藏传佛教寺院建筑文化的影响,形成了既不同于印度、也不同于中原的藏传佛教建筑文化。随后从藏传佛教寺院建筑的选址布局、风格、架构和色彩、象征、文化五个方面入手,总结了藏传佛教寺院建筑的五个基本特征。第五章藏传佛教寺院建筑研究的若干思考。在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依据自搜集的资料对藏传佛教寺院建筑的基本历史、基本类型、基本特征和文化内涵研究之后,本章主要探讨了研究藏传佛教寺院建筑的启示。论述了建筑与文化之间的联系,先以文化的角度分析建筑,再从建筑实体入手,阐释了藏传佛教寺院建筑所表现的文化内涵和场所精神,进一步思考藏传佛教寺院建筑文化的保护与继承的问题,如何使传统的藏族建筑文化能融入到现代化的建筑设计中,提出了些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从作者参与修复的一个寺院个案来研究阐明了如何修缮传统的寺院建筑。

彭昊[9](2010)在《曾国藩与道家思想》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晚清重臣曾国藩是中国传统士大夫的重要代表,也是近代经世思潮中承前启后的关键人物,其思想言行体现出以道补儒的鲜明特征。本文在从政、治军、处世、为文和养生五个方面,彰显曾国藩以道补儒的努力,揭示道家思想在曾国藩思想中的地位,分析曾国藩接受和践行道家思想对近代经世思潮形成的价值,发掘以道补儒对近代中国士大夫的意义。论文全面而具体地展示曾国藩在内圣和外王两个层面以道补儒的人生历程,指出他借鉴黄老道家兼容百家和经世致用的精神后,形成与黄老道家一致的思维方式。论文认为他不仅吸纳虚无、清静、无为、自化的道家思想以养心体道,追求心灵的虚静、恬淡与超越,而且从实用理性出发,自觉汲取道家思想,将之运用到为政、治军和处世等外王之道的实践中,弥补儒家理论的不足而获得成功。他的政治理想和执政实践,在儒家思想之外,涉猎黄老,也主张清静无为。他遵循知雄守雌和卑弱自持的策略处理与高层、同僚和士民的关系,在拒不北援、天京争功、谦下求才和处理曾左关系等方面,都表现出黄老道家色彩。他吸收道家论兵主阴主哀的战争观,灵活运用主柔守静的道家战略战术原则,此后逐渐占据战争中的主动权。基于持盈保泰的未雨绸缪,曾国藩在人生早期就形成了功成身退的道家式人生设计,一生中不时提及,但是由于诸多原因,他功成后最终未能如愿身退。曾国藩的诗文创作深受道家思想影响,分别体现在对境界、风格、语言的追求和诗文欣赏中。此外,他注重养心养神,吸纳和践行了道家养生理论。从清代思想史的发展历程来探求,清初王夫之等人已经采取援道入儒的方式批判理学;乾嘉古文经学家对道家的注解开启了以道家补救儒学空疏不足的学术融合历程;为了应对内忧外患的时局危机,以魏源为代表的今文经学家推动了“以道经世”思潮的发展;不少理学家借鉴道家学说以调和儒道,旨归于经世致用;同时,湖湘地域文化中的崇道传统,也进一步强化曾国藩对道家思想的接受和运用。在近代中国的经世思潮中,曾国藩发掘出道家思想的经世内涵和价值,成为承上启下的关键人物。从个人思想体系来分析,曾国藩的思想体系的主要部分无疑为儒家,次要部分为道家,相对次要部分是墨家、法家、兵家和佛教等各家思想,这些思想都统一归向于匡时济世和安身立命的目的。儒家之外,道家思想成为曾国藩思想的重要来源,这也符合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主要特征。其思想体系中,佛教的分量极轻,没有如苏轼等人一样执着于以佛补儒,他一生致力于以诸子补儒,特别是援道入儒,在内圣外王之中实践了以道补儒。从人生轨迹来追寻,曾国藩在汲汲于实现儒家人生理想时,不忘借助道家思想追求心灵自由,超越现实困境。早年曾国藩,在研习儒家经典之余也沉醉于道家典籍,京官时期的诗文风格就明显受到《庄子》的滋养,从此对《庄子》爱不释手,诗文创作中显示出不同于程朱理学的风格。曾国藩在领兵作战后的军政事务中,不时闪现出道家色彩。咸丰七年到八年这一年半时间的居家反省,他重新体悟了道家精蕴,认识到以道补儒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进一步汲取黄老道家的智慧,主动改变以往做法,注重以柔弱胜刚强,自觉采用道家思想处理各种危机,结果受益匪浅,日益相信以道补儒的效果,于是在为政、处世、诗文、养生的理论与实践中融入更多的道家思想。攻克天京后,他更加遵循顺天安命和持盈保泰的道家信条,以豁达恬淡的心态面对功名生死。正因为他的内圣外王之道以儒家思想为主体,所以他功成后未能身退逍遥,并且不惜蒙受诟辱,以换取弱国的和平局面,最终成为儒家褒扬的“三不朽”人物,体现出大多数中国传统士大夫的文化抉择。

李军靖[10](2005)在《《洪范》与古代政治文明》文中指出本文将《洪范》置于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大背景中,考察其产生的社会政治、文化基础以及产生后的影响和作用,力图发掘其在古代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始终被统治者重视、推演、利用的根源所在。 第一章——综述 对《洪范》成书后,所受到的关注和相关研究作出基本的梳理。对开展《洪范》研究的意义、本文主要探索的着眼点、创新点作出简要介绍。 第二章——关于《洪范》着作时代的再思考。历史上关于《洪范》着作时代的探讨由来已久,主要形成了相对集中的几种观点。本章走出单纯从《洪范》首节关于周武王与箕子的谈话记录,去判断该书成书时期,和一度流行的传统认识,将《洪范》的成书置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中去思索,结合新发现的金文资料和《洪范》原文文字的时代性,从而产生《洪范》篇章稳定于西周鼎盛时期,即西周中期的新认识。 第三章——关于《洪范》政治文明的时代特征。本章通过对夏商、周初政治思想主线的梳理,探求《洪范》成就的思想政治基础。通过对《洪范》内涵进一步的解读,进而发掘其所蕴含的时代特征:作为“政书”,《洪范》既延续了古代政治文明中明显的伦理政治特色,又具有强化君王特权的印迹,可以说具有多重政治特色。尤其重要的变化是,它将家族伦理进一步固定化、抽象化、系统化,使之上升为政治伦理观念。夏商以及周初诰书政令中,更多显示的是围绕具体的宗族利益为轴心的伦理思想;在《洪范》中,则将一般意义上的自然天象、人事社会以及天人关系等“政治”,作出系统的认识和规范。尽管它还具有浓郁的伦理政治色彩,但是,较前更突出了政治理念。 第四章——先秦时《洪范》的历史际遇。先秦时期,由于《洪范》政治内涵的多重性,导致这一时期诸子百家学派各取所需,对其争相征引。但在政治实践中,《洪范》中关于君权至上的思想,深受主张社会变革的政治派别的关注和青睐;以政治伦理思想为基础的“王道”政治却备受冷落;受到冷落的先贤们,将热情转向哲学文化领域,他们将宗族伦理思想的核心“德”,进一步内化升华为仁、义、

二、试析医学实践中人道主义淡化的五种现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析医学实践中人道主义淡化的五种现象(论文提纲范文)

(1)市场经济背景下医学人道主义发展的审视(论文提纲范文)

一、市场经济背景下医学人道主义的发展困境
    1. 人道主义与科学技术应用的冲突。
    2. 医务人员职责与利益的冲突。
    3. 公益原则与利益化服务理念的冲突。
二、市场经济背景下医学人道主义发展困境的成因
    1. 技术主义影响下医患关系技术化趋势的加强。
    2. 去道德化倾向的加剧。
    3. 现实状况下医疗事业发展的诉求。
三、市场经济背景下医学人道主义发展困境的破解
    1. 坚持技术治愈的前提下增强医患之间的情感交流。
    2. 坚持依法行医的前提下推进以德行医。
    3. 坚持公益为先的前提下兼顾多方利益的实现。

(2)版画“民族化”观念重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有关版画“民族化”观念的历史现象
    第一节 版画“民族化”观念的先声——郑振铎和鲁迅
    第二节 从“民族形式”到“民族化”——解放区版画作为重点
    第三节 “中国气派”与“新中国”版画
    第四节 多元与本土——“新时期”版画的“民族化”实践
第二章 版画“民族化”观念形成及演进的原因探析
    第一节 触发版画“民族化”观念的几次历史境遇
        一 西学东渐与民族救亡
        二 观念更新与民族复兴
    第二节 版画“民族化”观念与民族意识的觉醒
        一 版画“民族化”观念与近代“民族”意识
        二 民族救亡与思想启蒙诉求下的版画“民族化”观念
        三 作为一种“精神光圈”效应的版画“民族化”观念
    第三节 版画“民族化”观念中的政治意志
        一 从“阳春白雪”到“下里巴人”
        二 从“苏联模式”到“双百”方针
第三章 版画“民族化”观念的形而上学分析及其超越
    第一节 作为一种“对象”的版画“民族化”观念
        一 符号化的民族性
        二 被建构的传统
    第二节 版画“民族化”观念的当代语境
        一 “变异”的技术
        二 “终结”的艺术
        三 “超真实”的世界
    第三节 版画“民族化”观念的超越性可能
        一 艺术作为一种智性模式
        二 传统作为一种活性基因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3)新媒体时代下我国灾难报道的新闻伦理失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选题的缘起
    1.2 研究背景
    1.3 研究意义
    1.4 文献综述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综述法
        1.5.2 案列分析法
        1.5.3 跨学科分析法
    1.6 研究内容
2 基本概念:灾难报道与新闻伦理概述
    2.1 灾难报道与传播意义
        2.1.1 灾难事件的特征
        2.1.2 灾难报道
    2.2 灾难报道的传播意义
    2.3 新闻伦理及其价值
        2.3.1 新闻伦理的概念
        2.3.2 新闻伦理的基本原则
3 新媒体时代灾难报道新闻伦理失范的表现
    3.1 失实报道
    3.2 侵犯采访对象隐私权
    3.3 片面追求惨烈效果
    3.4 泛娱乐化传播
    3.5 媒介审判
4 新媒体时代灾难报道新闻伦理失范的原因
    4.1 社会环境影响
    4.2 行业发展制约
    4.3 职业道德下降
    4.4 法制不完善
    4.5 自律机制不完善
    4.6 人文关怀意识的缺乏
5 新媒体时代灾难报道中新闻伦理失范的解决策略
    5.1 新媒体传播者应该怀有崇高的理想和奉献精神
    5.2 新媒体传播者应有高度的责任意识和全局观
    5.3 新媒体传播者应有强烈的人文关怀意识
    5.4 新媒体传播者应该具有高度的新闻敏感
    5.5 新媒体传播者应该具有精湛的技能和业务素质
    5.6 新媒体工作者应加强自律,追求社会效益
6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4)医学研究生的科研伦理道德规范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 问题的提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国外研究现状
        2.1.1 国外有关科研伦理道德规范理论研究
        2.1.2 国外有关科研伦理道德规范实践研究
        2.2 国内研究现状
        2.2.1 医学研究生科研伦理道德规范内容研究
        2.2.2 医学研究生科研伦理道德失范行为研究
        2.2.3 医学研究生科研伦理道德规范缺失原因研究
        2.2.4 提高医学生研究生科研伦理道德规范途径研究
        2.3 简要评析
    3 研究的思路、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3.1 研究思路
        3.2 研究方法
        3.3 技术路线
        3.4 创新之处
第2章 科研伦理道德规范相关理论研究
    1 科研伦理的基本理论
        1.1 科研伦理思想
        1.2 科学规范理论
        1.3 科学精神
    2 科研伦理道德及科研伦理道德规范的含义
        2.1 科研伦理道德的含义
        2.2 科研伦理道德规范的含义
    3 医学科研伦理道德规范的含义及主要内容
        3.1 医学科研伦理道德规范的含义
        3.2 医学科研伦理道德规范主要内容
    4 有关科学规范结构理论
    5 本章小结
第3章 当前医学研究生科研伦理道德规范缺失的表现及其原因
    1 医学研究生科研伦理道德规范缺失的主要表现
        1.1 学术行为不规范
        1.1.1 论文选题缺乏事实依据
        1.1.2 伪造、篡改实验数据
        1.1.3 抄袭或剽窃他人成果
        1.1.4 一稿多投及署名不当
        1.2 对受试者的相关权利模糊不清
        1.3 动物实验伦理意识匮乏
        1.3.1 生命伦理意识淡薄
        1.3.2 缺乏对动物实验的科学认知
        1.3.3 实验动物伦理的相关知识匮乏
        1.3.4 动物实验操作缺乏规范
        1.4 缺乏团队合作精神与创新能力
    2 医学研究生科研伦理道德规范缺失原因分析
        2.1 客观因素
        2.1.1 社会环境
        2.1.2 科研评价标准的片面性
        2.1.3 监督管理不到位
        2.1.4 网络信息技术的便利降低越轨成本
        2.1.5 医学院校科研伦理道德教育的缺失
        2.1.6 导师的影响
        2.2 主观方面
        2.2.1 缺乏科研伦理道德素质
        2.2.2 学术价值观错位
        2.2.3 道德自律匮乏
        2.2.4 侥幸心理形成
第4章 加强医学研究生科研伦理道德规范途径探讨
    1 社会层面
        1.1 发挥社会舆论导向性
        1.2 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2 学校层面
        2.1 建设科研伦理道德规范高水平教师队伍
        2.2 完善学术评价标准
        2.3 营造良好的科研伦理道德规范教育氛围
        2.4 医学研究生科研伦理道德规范教育常态化实施路径
        2.4.1 立足实际构建层次性科研伦理道德规范目标
        2.4.2 分门别类有效融合科研伦理道德规范内容
        2.4.3 丰富多样全方位突出科研伦理道德规范教育者主导性
        2.4.4 科研伦理道德规范灌注于医学研究生培养全过程
    3 医学研究生层面
        3.1 加强科研伦理道德学习提升科研伦理道德素养
        3.2 端正学术价值观强化科研伦理道德意识
        3.3 以 3R原则为实验导向 细、优化实验方案
    4 本章小结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访谈提纲
已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情况

(5)先秦两汉时期的谬误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
    第二节 选题意义
    第三节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第四节 研究对象及范围
    第五节 研究方法
第一章 先秦时期谬误思想的发展
    第一节 儒家的谬误思想
        1.1.1 孔子的谬误思想
        1.1.2 孟子的谬误思想
        1.1.3 荀子的谬误思想
    第二节 名家的谬误思想
        1.2.1 邓析的谬误思想
        1.2.2 公孙龙的谬误思想
    第三节 墨家的谬误思想
        1.3.1 墨子的谬误思想
        1.3.2 后期墨家的谬误思想
    第四节 其他学派的谬误思想
        1.4.1 道家庄子的谬误思想
        1.4.2 宋尹学派的谬误思想
        1.4.3 法家韩非的谬误思想
        1.4.4 纵横家鬼谷子的谬误思想
第二章 秦汉时期谬误思想的发展
    第一节 《吕氏春秋》的谬误思想
        2.1.1 《吕氏春秋》谬误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和思想倾向
        2.1.2 《吕氏春秋》有关谬误的思想
        2.1.3 《吕氏春秋》谬误思想的特点分析
        2.1.4 《吕氏春秋》谬误思想的影响
    第二节 《淮南子》的谬误思想
        2.2.1 《淮南子》谬误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和思想倾向
        2.2.2 《淮南子》有关谬误的思想
        2.2.3 《淮南子》谬误思想的特点分析
        2.2.4 《淮南子》谬误思想的影响
    第三节 王充的谬误思想
        2.3.1 王充谬误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和思想倾向
        2.3.2 王充有关谬误的思想
        2.3.3 王充谬误思想的特点分析
        2.3.4 王充谬误思想的影响
    第四节 两汉时期其他学者的谬误思想
        2.4.1 董仲舒的谬误思想
        2.4.2 杨雄的谬误思想
        2.4.3 王符的谬误思想
        2.4.4 徐干的谬误思想
        2.4.5 仲长统的谬误思想
第三章 中国近代对先秦两汉谬误思想的研究与评价
    第一节 西方谬误理论的传入
        3.1.1 西方逻辑传入中国的过程
        3.1.2 西方谬误理论的传播
    第二节 借助西方逻辑对先秦两汉谬误思想的研究
        3.2.1 梁启超的研究
        3.2.2 胡适的研究
        3.2.3 章士钊的研究
        3.2.4 郭湛波的研究
        3.2.5 其他学者的研究
    第三节 对中国近代先秦两汉谬误思想研究的评价
        3.3.1 中国近代对先秦两汉谬误思想研究的成就
        3.3.2 中国近代对先秦两汉谬误思想研究的局限
第四章 当代西方学者对先秦两汉谬误思想的研究与评价
    第一节 西方中国逻辑研究的兴起
        4.1.1 西方中国逻辑研究的基本状况
        4.1.2 西方中国逻辑研究主要代表人物的思想倾向
    第二节 西方学者对先秦两汉时期谬误思想的研究
        4.2.1 西方学者论先秦各家的正名思想
        4.2.2 西方学者论中国古代有关“悖”的思想
        4.2.3 西方学者论后期墨家有关推理谬误的思想
        4.2.4 西方学者论道家有关谬误的相对性的思想
    第三节 对西方先秦两汉时期谬误思想研究的评价
        4.3.1 西方学者对先秦两汉谬误思想研究的特点和成就
        4.3.2 西方学者对先秦两汉谬误思想研究的局限
第五章 先秦两汉时期谬误思想的重新分类与现代分析
    第一节 先秦两汉时期谬误思想的重新分类
        5.1.1 西方历史上对谬误的分类
        5.1.2 因明对谬误的分类
        5.1.3 对先秦两汉时期谬误思想的重新分类
    第二节 先秦两汉时期谬误思想的非形式逻辑思考
        5.2.1 非形式逻辑视角下的谬误理论
        5.2.2 对先秦两汉时期谬误思想的非形式逻辑分析
    第三节 正名问题中谬误思想的社会文化性思考
        5.3.1 制名原则中逻辑性与社会文化性的统一
        5.3.2 “三惑”说中逻辑批判与政治批判的统一
        5.3.3 正名思想中求真和求善功能的统一
    第四节 对名家因“独特”而遭非议的所谓谬误的辩证思考
        5.4.1 名家“独特”思想被视为谬误的原因分析
        5.4.2 名家“独特”思想中所蕴含的辩证思维精神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6)晚明江南诗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
    第二节 研究对象的界定
        一、何处是“江南”
        二、“诗学”定义说
    第三节 国内研究现状
    第四节 本文论旨及创新之处
第一章 文学江南与江南文学
    第一节 文学江南:水乡意象与城市中心
    第二节 江南文学:六朝唐宋总关情
第二章 晚明江南诗学的生成背景
    第一节 政治环境的恶化
    第二节 江南经济的质变
    第三节 江南科举的发展
    第四节 江南书院、书楼、书坊的兴盛
    第五节 江南文学世家的繁衍
第三章 晚明江南诗学的主体特征论
    第一节 江南诗学主体论
        一、世家文士与群聚活动
        二、金陵诗社世家主体考论
        三、杭州诗社世家主体考论
        四、苏松诗社世家主体考论
    第二节 江南诗学特征论
        一、北方诗学特征:求真、遵道、言志
        二、江南诗学特征:尚博、崇艺、主情
第四章 晚明江南诗学与品评风气
    第一节 品评风气之成因
    第二节 清玩世风、清议士风与清言文风
        一、“清玩”世风
        二、“清议”士风
        三、“清言”文风
    第三节 从几个话题看品评风气
        一、李杜优劣论
        二、各体“压卷”说
        三、唐无古诗、宋无诗说
第五章 金陵诗学群
    第一节 概览
        一、集团结伙:群体之原委
        二、乡贤世家:群体之构成
        三、群体活动:金陵雅集与乡贤题咏
        四、金陵诗群之风格:以清雅为主流
    第二节 焦竑
        一、文学活动
        二、文学思想及流派倾向
        三、诗学成就:以《澹园集》为例
    第三节 顾起元
        一、文学活动
        二、文学思想
        三、从《懒真草堂集》看其诗学主张
    第四节 朱之蕃
        一、诗学活动
        二、诗学编着
第六章 杭嘉湖诗学群
    第一节 概览
        一、失落的文明:杭嘉湖文学世家群体
        二、湖上的诗社:诗学世家群体举隅
        三、世家成员的其他群聚方式
        四、“古雅”、“侧艳”的群体诗风
    第二节 杭州诗学:以冯梦祯、黄汝亨为例
        一、冯梦祯的文学活动
        二、冯梦祯的诗学思想
        三、黄汝亨及其《寓林集》
    第三节 嘉兴诗学:以周履靖、李日华为例
        一、周履靖的诗学活动及其思想
        二、李日华的诗学活动
        三、李日华的诗学思想
    第四节 湖州诗学:以朱国桢、董斯张为例
        一、朱国桢诗学活动及主张
        二、董斯张生平及其诗论
第七章 苏松常诗学群
    第一节 概览
        一、吴门、松江诗人群
        二、吴派“平淡”诗风——以“拟陶”为例
        三、常州东林、苏州复社、松江几社诗人群
        四、东林、复社与几社诗学思想
    第二节 王穉登、赵宦光与吴门诗学
        一、王穉登的诗学活动
        二、王穉登的诗学思想
        三、赵宦光的诗学活动
        四、赵宦光的诗学思想
    第三节 董其昌、冯时可、陈继儒与松江诗学
        一、董其昌的诗学活动
        二、董其昌的诗学思想
        三、冯时可的交游
        四、冯时可的诗论
        五、陈继儒的文学活动
        六、陈继儒的诗论
    第四节 顾、高诸君子与东林诗学
        一、“东林八子”的诗学:以顾宪成、高攀龙为例
        二、东林六君子、七君子诗学
    第五节 张溥、陈子龙与复社、几社诗学
        一、张溥的诗学思想
        二、陈子龙的诗论主张
第八章 结论
    第一节 晚明江南诗学的三种矛盾
        一、立场上:复古与创新
        二、观念上:格调与神韵
        三、对象上:宗唐与宗宋
    第二节 晚明江南诗学的三种调和
        一、以博学调和古今
        二、以艺术调和韵调
        三、以情致调和唐宋
    第三节 余论
附录一 晚明大江以南诗学世家点将录(配论诗绝句)
附录二 晚明大江以南诗学简明年表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7)先秦时期应对灾异方式中的非理性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一、学术史回顾
    二、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三、主要讨论的问题
    四、方法论
    五、几点说明
        (一) 灾异概念的界定
        (二) 本论文研究断限的说明
第二章 应对水旱灾害方式中的非理性因素研究
    一、大禹治水与禹步
    二、商汤祷雨到焚巫尫
    三、雩祭与作土龙
    四、小结
第三章 日食、虫灾、地震、火灾、疾疫救助方式及其非理性因素
    一、日食救助方式中的非理性因素
        (一) 日食之记载
        (二) 日食之救助
    二、虫灾救助方式中的非理性因素
        (一) 虫灾之记载
        (二) 虫灾之救助
    三、地震救助方式中的非理性因素
        (一) 地震之记载
        (二) 地震之解释
        (三) 地震之救助
    四、火灾救助方式中的非理性因素
        (一) 火灾之记载
        (二) 火灾之解释
        (三) 火灾之救助
    五、疾疫救助方式中的非理性因素
        (一) 疾疫之记载
        (二) 疾疫之解释
        (三) 疾疫之救助
    六、其它灾异救助中的非理性因素
    七、小结
第四章 应对灾异方式中的非理性因素分析
    一、救助与巫术原理
        (一) 巫术原理
        (二) 农业文明与巫术
        (三) 巫术的礼制化
    二、巫术与阴阳五行
        (一) 巫术与阴阳
        (二) 巫术与五行
        (三) 巫术与阴阳五行
    三、阴阳五行观念下的灾异观
        (一) 阴阳五行灾异观的形成
        (二) 阴阳五行灾异观的应用
        (三) 阴阳五行灾异观的影响
    四、小结
第五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8)藏传佛教寺院建筑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的目的及其意义
        一、选题目的
        二、选题的意义
    第二节 研究的相关动态
        一、国内相关研究
        二、国外相关研究
    第三节、主要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藏传佛教寺院建筑发展的基本历史
    第一节 藏传佛教寺院建筑根植的自然环境
        一 地理概况
        二 气候特征
    第二节 藏传佛教寺院建筑发展的历史脉络
        一佛教传入西藏前的藏族建筑文化
        (一) 史前时期的建筑
        (二) 早期的苯教建筑
        二、藏传佛教寺院建筑文化发展的历史脉络
        (一) 藏传佛教寺院建筑的初萌期
        (二) 藏传佛教寺院建筑的形成期
        (三) 藏传佛教寺院建筑的成熟期
    第三节 藏传佛教寺院建筑文化对外的传播
        一、国内的藏传佛教寺院建筑
        二、藏传佛教寺院建筑在国外
第二章 藏传佛教寺院建筑的基本类型
    第一节 藏传佛教寺院建筑的形式类型
        一、按建筑的材料分类
        (一) 石木结构的寺院建筑类型
        (二) 土、砖木结构的寺院建筑类型
        (三) 藏东林区的寺院建筑类型
        (四) 典型寺院建类型
        二、按照建筑的风格分类
        (一) 藏式平顶的寺院建筑
        (二) 藏汉风格结合的寺院建筑
        (三) 汉式风格的藏传佛教寺院建筑
    第二节 藏传佛教寺院建筑的功能类型
        一、殿堂建筑
        二、经院建筑
        (一) 措钦大殿
        (二) 扎仓
        (三) 辩经院
        (四)印经院
        三、僧居建筑
        (一) 活佛府邸
        (二) 僧侣居所
        四、藏式佛塔建筑
        (一) 藏式佛塔建筑的历史变迁
        (二) 藏式佛塔的种类
        (三) 藏式佛塔建造的基本程序
        (四) 藏式佛塔的象征意义
        (五) 佛塔建造的个案分析
        五、静修地
        六、附属建筑
        (一) 经幡
        (二) 玛尼廓康
        (三) 桑烟台
        (四) 本康
        (五) 厨房
    第三节 藏传佛教寺院建筑的空间布局
        一、早期苯教文献中建筑布局
        二、传统以山为中心的建筑空间
        (一) 依山而建的寺院
        (二) 据山而立的寺院
        三、佛教宇宙观空间聚集
        四、佛教三界空间观
第三章 藏传佛教寺院建筑文化的基本内涵
    第一节 藏传佛教寺院建筑中的仪式
        一、藏传佛教寺院建筑的选址文化
        二、建筑选址文化中的仪式解读
        (一) 选址
        (二) 选址中的宗教仪式
        (三) 藏传佛教寺院建筑建造中仪式
    第二节 藏传佛教寺院建筑装饰的文化内涵
        一、藏传佛教寺院建筑的外部装饰
        (一) 屋顶装饰
        (二) 门窗装饰
        (三) 梁、柱装饰
        (四)外墙装饰
    二、藏传佛教寺院建筑的内部陈设
        (一) 身之所依
        (二) 语所依
        (三) 意所依
    小结
第四章 藏传佛教寺院建筑文化元素来源及基本特征
    第一节 藏传佛教寺院建筑文化的影响
        一、印度佛寺建筑文化对藏族建筑文化的影响
        (一) 空间布局
        (二) 建筑工艺
        二 中原建筑文化对藏传佛教寺院建筑的影响
        (一) 早期的中原建筑文化对西藏的影响
        (二) 广泛的交流与融合时期
    第二节 藏传佛教寺院建筑的基本特征
        一、藏传佛教寺院建筑文化层次的阐述
        (一) 建筑文化的外层
        (二) 建筑文化的中间层面
        (三) 建筑文化的核心层面
        二、藏传佛教寺院建筑的基本特征
        (一) 主次分明,灵活自由
        (二) 粗旷厚重、风格独特
        (三) 色彩鲜艳、架构独特
        (四) 佛义厚重,象征博古
        (五) 兼收并蓄、多元一体
第五章 藏传佛教寺院建筑文化研究的若干思考
    一、藏传佛教寺院建筑文化的保护
    二、藏传佛教寺院建筑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结语
附件一
附件二
附件三
参考书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后记

(9)曾国藩与道家思想(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曾国藩去世后至20 世纪70 年代
        1.2.2 20 世纪80 年代以来的新时期
    1.3 研究的结构和要点
        1.3.1 研究的结构安排
        1.3.2 研究的创新点
        1.3.3 研究的重点
        1.3.4 研究的难点
第2章 曾国藩道家思想来源考述
    2.1 清代学术的内在嬗变
        2.1.1 理学批判者的援道入儒
        2.1.2 古文经学家的以道补儒
        2.1.3 今文经学家的道家经世
        2.1.4 理学家的调和儒道
    2.2 湖湘文化的崇道传统
    2.3 个人的生活经历
        2.3.1 家族的道教习俗
        2.3.2 治学的博览群经
        2.3.3 僚友的道家兴趣
第3章 曾国藩的从政之道与道家思想
    3.1 涉猎黄老清净为政
    3.2 知雄守雌卑弱自持
        3.2.1 与高层的交往
        3.2.2 与同僚的交往
        3.2.3 与士民的交往
    3.3 小结
第4章 曾国藩的治军之道与道家思想
    4.1 对道家战争观的吸收
        4.1.1 兵果不祥之器
        4.1.2 兵者阴事
        4.1.3 哀兵必胜
        4.1.4 除暴安民
    4.2 对道家战略战术的运用
        4.2.1 守柔曰强弱中伏强
        4.2.2 以静制动后发制人
        4.2.3 反客为主以退为进
        4.2.4 奇正互用雕剿游击
    4.3 小结
第5章 曾国藩的处世之道与道家思想
    5.1 顺天安命的人生态度
        5.1.1 勤劳而以恬淡出之
        5.1.2 等生死于昼夜信长短之有涯
    5.2 功成身退的人生设计
        5.2.1 道家功成身退人生设计的意义
        5.2.2 明岁泽九州功成返湫底
        5.2.3 十年苦忆钧天奏老大真怜未拂衣
        5.2.4 功成而终未身退的原因
    5.3 持盈保泰的人生智慧
        5.3.1 道家持盈保泰观
        5.3.2 持盈保泰得免速致颠危
    5.4 小结
第6章 曾国藩的为文之道与道家思想
    6.1 境界:崇尚雄奇瑰玮
    6.2 风格:追求自然真切
    6.3 语言:力主诡谲恣肆
    6.4 欣赏:倡扬养性怡情
    6.5 小结
第7章 曾国藩的养生之道与道家思想
    7.1 致虚守静养神不药
    7.2 俭啬寡思惩忿窒欲
    7.3 顺乎自然淡食恬眠
    7.4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目录
致谢

(10)《洪范》与古代政治文明(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综述
    第一节 关于《洪范》的研究与意义
        一、《洪范》研究的简要梳理
        二、《洪范》研究的意义
    第二节 本文关于史料的甄别与应用
        一、关于传说史料与《洪范》
        二、关于《尚书》及《洪范》的史料价值
        三、关于青铜器和竹简帛书的史料认识
        四、关于史料的运用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方法及主要突破点
第二章 关于《洪范》的成书时代
    第一节 对《洪范》着作时代主要观点的回顾
        一、《洪范》殷商说
        二、周初说
        三、战国说
    第二节 殷周时期关于《洪范》着作时代的历史佐证
        一、从殷商社会发展状况看《洪范》的成书时代
        二、从周初的政治实践认识《洪范》的着作时代
        三、《洪范》用韵及文字运用的西周特征
        四、(?)公盨对《洪范》成书时代的佐证
        五、《洪范》的“五行”和“天人关系”特征
    第三节 先秦时期《洪范》的流传与引用
        一、《洪范》相关内容在《诗》中的反映
        二、先秦文集对《洪范》的称引
第三章 《洪范》政治文明的内涵及其思想基础
    第一节 《洪范》内涵的解读
    第二节 《洪范》所承接的历史信息和思想基础
        一、“河洛文化”、《洛书》与《洪范》
        二、《洪范》民本思想的历史渊源
        三、《洪范》政治伦理思想的发源根基
        四、周初伦理政治为《洪范》提供的基本思想素材
    第三节 《洪范》的历史进步性和时代特征
        一、初具理性的系统社会政治蓝图
        二、抽象与凝炼政治行为
        三、朴素直观的“天人关系”意识
        四、以德“向民”的政治主张和纯朴直观的“恩威”观念
        五、中国传统哲学观念的孕育
        六、政治思维的新拓展
        七、以政治伦理为特征的王道政治
        八、隆升君权的政治走势
第四章 《洪范》在先秦时期的历史际遇
    第一节 先秦时期关于《洪范》思想内涵的演变
        一、先秦对《洪范》关注的焦点
        二、以道德为本位的政治伦理学体系的创立
        三、天道与人道的结合
        四、《洪范》与五德终始说
    第二节 强力政治思想的构建及实践
        一、对《洪范》隆升君权思想的认同
        二、“强力非命论”、“名实”学说的创建
        三、构建法、术、势相结合的政治理论体系
        四、强力政治的成功实践
第五章 秦以后《洪范》与古代政治文明的发展演变
    第一节 汉唐之际政治的调整以及对《洪范》五行的推衍
        一、关于汉承秦制
        二、汉初治国方略的调整
    第二节 隋唐时期政治哲学的融合与发展
        一、社会表层结构与深层结构再出裂痕
        二、儒、佛、道三教合流的形成和新思维的孕育
    第三节 宋代以后政治哲学的发展与演变
        一、宋代《洪范》学的盛行
        二、宋以后的《洪范》学与政治文明的发展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四、试析医学实践中人道主义淡化的五种现象(论文参考文献)

  • [1]市场经济背景下医学人道主义发展的审视[J]. 林心杰.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06)
  • [2]版画“民族化”观念重审[D]. 蔡承志. 中国美术学院, 2018(01)
  • [3]新媒体时代下我国灾难报道的新闻伦理失范研究[D]. 徐珑绫. 四川外国语大学, 2018(11)
  • [4]医学研究生的科研伦理道德规范问题研究[D]. 曹强. 重庆医科大学, 2016(02)
  • [5]先秦两汉时期的谬误思想研究[D]. 张美玲. 南开大学, 2014(04)
  • [6]晚明江南诗学研究[D]. 张清河. 武汉大学, 2012(06)
  • [7]先秦时期应对灾异方式中的非理性因素研究[D]. 卫崇文. 陕西师范大学, 2011(07)
  • [8]藏传佛教寺院建筑文化研究[D]. 龙珠多杰. 中央民族大学, 2011(10)
  • [9]曾国藩与道家思想[D]. 彭昊. 湖南大学, 2010(07)
  • [10]《洪范》与古代政治文明[D]. 李军靖. 郑州大学, 2005(08)

标签:;  ;  ;  ;  ;  

浅析医疗实践中的五种人道主义海水淡化现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