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材料结构分析前后处理及网格自动划分研究

复合材料结构分析前后处理及网格自动划分研究

一、组合结构分析的前后处理与网格自动划分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宋家锋[1](2021)在《基于带节秸秆的轻质吸能结构仿生研究》文中认为缓冲结构广泛地应用在车辆工程、农业工程、航空航天和国防工业等领域中,设计出吸能特性好、质量轻的缓冲吸能结构对保障人员和设备安全具有重大的科学意义和应用前景。本文基于工程仿生学原理,以自然界中轻质高强的秸秆为仿生原型,采用理论与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薄壁结构、泡沫填充结构和蜂窝结构进行了仿生优化设计,主要结论如下:(1)根据相似性分析,选取轻质高强的高粱和芦苇秸秆作为仿生原型,宏微观结构分析表明:两种秸秆宏观上表现为变壁厚的锥形结构,且规律分布着节特征。沿着茎秆自上而下,其壁厚和直径逐渐增大的趋势,而节间距表现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两种秸秆的截面特征有所不同,芦苇秸秆圆环形中空截面,而高粱秸秆截面为渐进式具有凹槽的非圆截面填充结构。微观上,两种秸秆均由纤维组织层、多孔基质以及大小维管束簇结构组成,且基本组织均为梯度变化的多孔结构,不同的是维管束的组织形式存在一定差异。(2)通过对高粱和芦苇秸秆的静/动态力学性能分析发现,拉伸时,节特征表现为负面作用;而在压缩、弯曲以及冲击时节特征则表现为增强作用。高粱/芦苇的有节试样的轴向抗压强度、径向抗压强度、抗弯强度分别较相同部位无节试样高出4.1/4.4,0.66/13和8.4/5.3倍。动态冲击试验表明,高粱/芦苇的有节试样的轴向抗冲击峰值载荷较相同部位无节试样分别高出了2.1/1.9和1.6/1.8倍,冲击韧性高出了5/4.5倍。力学试验表明:节特征可以有效的提升秸秆的承载能力,对于空心芦苇秸秆结构,节特征的增强作用占据主导作用;而对于高粱秸秆的实心结构,髓芯和节的共同作用使得其力学性能更优。(3)为明晰节特征对茎秆的增强作用,基于Micro-CT技术,建立了高粱和芦苇秸秆节特征以及维管束结构精细数字模型;并结合力学试验和各向异性材料本构关系,建立了高粱和芦苇秸秆的CT和CAD有限元模型。有限元仿真分析可知:与传统CAD模型相比,CT重构模型的仿真结果与真实的试验现象更为接近,误差为10.77%。同时分析了节特征对秸秆的增强作用,从理论上推导了适用于高粱和芦苇秸秆中节结构径向压缩时临界屈曲应力的力学模型。(4)根据高粱秸秆的非圆截面特征,提出了仿生凹槽管的设计方法,试验结果表明:仿生凹槽管的比吸能、抗弯强度、压溃力效率分别比普通圆管提高93.10%、50.97%、15.05%,质量降低了2%。根据高粱和芦苇秸秆中空、凹槽以及节特征,对泡沫填充结构进行了仿生优化设计,试验结果表明:仿生泡沫填充结构中,锥孔型仿生设计方法所得到的泡沫填充结构质量最轻;其中,泡沫填充碳纤维增强管的比吸能较完全填充碳纤维增强管提高了32%,且质量下降了29.01%。根据两种秸秆节特征处微观层面的多孔结构及梯度特性,提出了仿生蜂窝晶胞及边线结构的设计方法,分析结果表明:共有3种方法及6种结构的表现优于六边形蜂窝结构的性能。其中表现最优的为五边形-圆形组合式蜂窝管,与六边形蜂窝结构相比,其吸能提高41.06%,比吸能提高了39.98%。(5)基于各薄壁吸能结构的仿生优化设计研究结果,提出了一种仿生三级缓冲结构。单腿准静态试验表明:仿生三级缓冲结构与传统三级缓冲结构相比,其质量下降了22.37%,比吸能提升15.94%。着陆冲击试验表明:在硬地面冲击测试时,仿生三级缓冲结构可以有效的消除52.3%过载效应,比传统三级缓冲结构的高出18.06%。在松软地面冲击测试时,仿生三级缓冲结构可以有效的消除45.9%过载效应,比传统三级缓冲结构高出27.15%。本文在对自然界中两种带节秸秆进行宏微观结构分析和力学特性试验的基础上,提取了非圆截面、梯度壁厚特征、增强节特征、特征晶胞及边线结构等特征,对薄壁吸能结构进行了仿生优化设计,研究成果可以为吸能结构设计、性能分析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阮一晨[2](2021)在《基于数据驱动的杭州萧山区公共中心体系认知与优化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由高速增长转为高质量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变,城市生活性空间的发展随之转变为引领城市建设、提升城市居民生活幸福感的主要动力之一。城市公共中心体系是承载城市居民生活性活动的主要空间,在城市公共服务与消费空间的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近年来,城市研究数据与技术快速发展,特别是大数据与机器学习算法的引入,为城市空间结构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量化支撑。但同时也引申出公共中心体系研究中,数据表征的充分性、研究方法的适应性、表征关系的实效性等数据技术应用层面的问题。为此,本研究以杭州市萧山区为对象,针对城市公共中心体系研究,在数据技术选择与应用、影响要素与机制分析、优化布局手段等多方面文献综述基础上,结合规划研究中数据应用的特征,总结出本研究着力探索的三个主要问题:如何观察并总结公共中心的特征、公共中心体系发展类型特征与影响要素有哪些、怎样正确引导公共中心空间优化。并借鉴弱假设强表征的数据驱动范式,形成了由理论线索指导表征数据,再构建表征关系,从而推导特征规律的研究逻辑,将之应用于研究问题所对应的空间认知、空间分析与空间优化三个主要流程,以实现空间认知与优化的研究目的,解释公共中心体系空间特征与规律,完善其优化方法与流程。研究内容与结论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公共中心体系的识别与空间特征认识。从供给与需求的角度入手,针对公共中心体系的构成要素,搭建手机信令、POI与调研数据结合的多源数据识别框架,实现杭州市萧山区公共中心体系识别,并从中心的空间布局、结构关系与功能关联认识其基本空间特征。初步认识了体系内的公共中心路径依赖与道路亲缘特征规律与“一主一副数次多基”的4级中心体系,同时发现政府主导配置的公共服务设施在中心关联中具有重要引领性作用。二是在公共中心体系的发展程度与影响要素分析。构建常态化和非常态化两大层面的分析框架:在常态化层面,遵循先扩样后收缩的思路,从浙江省扩样识别公共中心体系的初长型、增长型、成熟型、完善型四大聚类,定位出与萧山区近似的成熟型与完善型聚类样本。同时地形条件、经济规模、人口规模、城市建设、居民消费力与公共交通6类影响要素存在显着的类型性差异,其变化特征主要由发展初期政府主导的投资拉动型增长模式转变为后期由市场引领的消费主导型发展模式。各影响要素间呈现相互作用的网络机制,其中人口规模是发展程度最直接最核心的影响要素。在非常态化要素方面,萧山区公共中心体系深受G20、亚运会与新冠疫情防控等大事件中正向推动力的促进,并在后续使其持续影响。三是在公共中心体系优化分析。杭州市萧山区的研究范围,通过人口与公共中心体系具有强关联的线索,从人口的居住、就业、旅游三方面入手构建“人口—公共中心”的空间关联模型,推导出中心优化的空间基础。在此基础上借助三方面目标准则:一是通过公共中心发展的监督学习模型、满意度与亚运会大事件分析结合,总结出经验目标。二是通过人本主义价值尺度下总结出效率与公平的发展目标,三是在公共中心现状特征中总结的规律性原则。最终在空间与非空间两个层面提出了针对萧山区公共中心体系的优化指引。经三方面内容的逐层推进,实现了公共中心体系认知与优化的数据驱动研究框架搭建,通过实证案例分析与认知,总结具有时空背景的特征经验与一般性的规律,丰富了新数据环境下的城市空间结构研究。

冯凯[3](2021)在《伞形单层空间网格结构多目标形态优化及力学性能研究》文中指出

曹斌华[4](2021)在《设计基础课程的整合与重构 ——以南京艺术学院教学实验为例》文中提出随着数字化设计从普及到升级到变向的发展过程,当代设计发生了突飞猛进的变化,已然超越了简单的视觉图像层面而趋向于更为综合、系统与跨界。然而,大部分院校的设计基础教学却不容乐观,年级分段式的、简单化的、被分割的单元课程学习模式,依旧涵盖于几乎所有国内院校的设计教学之中,即所谓的素描、色彩、装饰及构成等课程。由此可知,专业化与碎片化的分门别类的知识训练和当下综合性与交叉性的设计发展趋势的矛盾,已然对设计教育特别是设计基础课程方面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针对此问题,本文应对的方法及研究方向即是:通过课程的整合与重构,尝试建构起一种主题性、综合型的设计基础教学模式,以课题整合与作业编排为教学方法,以多种形式“语法”、“手法”、“看法”为作业途径,从而对基础教学展开反思与实验。本论文首先以包豪斯设计基础教学的整合性、多元性特质为讨论的出发点,在其课程的整体架构中反思中国自身设计教育在诸多方面过于碎片化的问题;其次,依据教育学视野和学科学理的角度讨论专业发展、现实情境以及学生条件等三方面的设计现状;再次,以整合的角度对中外国际联合教学工作坊、建筑设计以及当代艺术等相关基础教学的课题展开参照性地描述;从此,以设计基础的基本要素作为出发点揭示出以“形式”为学理取向的设计基础课程的发展方向;最后,以课程模式、课题设计、作业条件、主题切入等内容作为课程整统的要点,以此展开“整合”观念下的“物象”、“方法”、“交叉”、“专业”等四类方向的12个主题性、综合型设计教学案例的讨论,并对教学成效进行记录与分析。本文所提及的主题性教学法的核心是通过课题整合手段,将原有以技法、材料为区分的课程内容重构于主题之下,并围绕简单到复杂的系列主题教学单元展开教学活动与实践。这一教学改革旨在打破分门别类的传统课程模式,倡导教学理念回归到设计学交叉性、跨学科性的特质中,并与当下极具整合意义的设计趋向相吻合,因此,对于设计基础中新教学体系的构建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

徐祉康[5](2021)在《水平轴风力发电机组塔筒法兰连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风力发电场可以高效利用风能,同时具有建设时间短,装机规模灵活,相较于其它新能源运行和维护成本低等优点,已成为风能的主要利用形式。塔筒作为风力发电机组上部叶片和机舱的支撑构件,其关键连接件法兰尤为重要,强化连接部分的性能能有效提升塔筒整体强度,而采用高强度螺栓连接是工程中常用的、安装较为便捷的方式。本文主要介绍了风机塔筒法兰螺栓的理论计算、条段模型试验和有限元分析,对结构强度、刚度及破坏状况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根据实际工程案例,结合Petersen理论对L型法兰螺栓条段进行弹塑性分析,研究了结构失效状态,得到构件在受拉极限荷载作用下时的破坏模式。2、对风力发电机组塔筒M64螺栓法兰进行拉伸试验。试验过程中主要使用高精度位移计和三维扫描仪记录所需数据。通过对比三组试验数据,对构件刚度进行了分析。3、采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上述模型与试验进行对比,验证了计算结果的可靠性;获得了荷载位移曲线,并与Petersen理论进行对比;通过试验和模拟数据得到整体构件伸长量,与材料力学理论计算值进行对比,阐述该数值计算方法的可行性。4、提出一种法兰螺栓连接的抗拉刚度估算方法,即通过比较法兰螺栓的实际刚度和等效刚度,确定其比值,从而在结构刚度计算时将该比值作为简化系数,反映法兰螺栓的连接性能,为法兰连接设计提供依据。5、针对一种新型钢-混凝土法兰连接方式,进行了承载性能有限元分析,得到了荷载位移曲线、应力应变状况以及破坏模式,为该连接的应用提供了依据。

王鹏[6](2021)在《基于板料成形模拟的汽车覆盖件冲压模具结构强度分析与优化》文中提出冲压模具是影响汽车覆盖件成形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冲压模具处于循环的高载荷冲击之下,容易因应力过大导致模具破损,因此冲压模具的结构强度分析十分重要。在结构强度分析中,载荷信息传递一般有均布载荷加载和载荷映射两种方式,均布载荷加载是将载荷平均分布在实体模具型面网格上,该方法得到的分析结果不精确。载荷映射是将板料网格节点力映射至实体模具型面网格,实现载荷信息的传递,然后进行结构强度的计算,该方法获得的结果更精确,但对于型面特征较复杂的汽车覆盖件,该方法的计算时间长,成本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研究了基于板料成形模拟的汽车覆盖件冲压模具结构强度分析与优化方法,通过接触摩擦传递载荷信息。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基于板料成形数值模拟技术求解了冲压载荷。基于罚函数法,构建了汽车覆盖件板料与冲压模具的接触模型,基于修正的库伦摩擦定律,构建了摩擦模型,并结合基于Hill屈服准则的材料模型,实现了板料成形模拟,获得了合理的工艺参数值、成形力和板料网格节点力,为实现模具结构分析奠定基础。2)提出了基于模具弹塑性体模型的板料成形数值模拟方法。将Dynaform板料成形数值模拟技术应用于模具结构强度的研究,实现了冲压工艺参数的快速调整和冲压仿真有限元模型的高效构建,引入了模具弹塑性体模型,通过接触摩擦求解实体模具型面网格节点力,避免了复杂的载荷映射过程,最后对比了基于载荷映射方法的模具结构分析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3)基于变密度法实现了汽车覆盖件冲压模具结构拓扑优化。提出了划分实体构建模具有限元网格的方法,保证了结构优化和结构分析的模具型面节点信息一致,避免了载荷映射的节点搜索和插值计算过程,实现了载荷信息的快速传递,并基于变密度法,实现了冲压模具结构拓扑优化,最后结合优化结果和实际模具设计经验重新构建了模具模型,改善了模具结构的受力情况。4)设计开发了汽车覆盖件冲压模具结构强度分析与仿真系统,并利用该系统实现了地板横梁拉延凸模的结构强度分析。基于退步横向移动算法,实现了汽车覆盖件冲压模具物理运动模拟,基于系统窗口调用的方法,集成了模具结构分析功能。

刘晓肖[7](2021)在《弹簧成形机几何误差模型建立与精度控制策略研究》文中认为弹簧零件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轨道交通、军工等高端制造业,弹簧零件的质量直接影响我国制造业的发展。随着我国核心科技零部件国产化替代的推动,国产弹簧的精度亟待提升。弹簧成形机作为弹簧零件成形的专用制造装备,其精度直接影响所成形弹簧的品质。因此,研究弹簧成形机的精度是提高弹簧精度的必要手段和必经途径。在研究弹簧成形机精度时面临着弹簧成形机刀具组合多样,建模难度大的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以弹簧结构特征为建模依据,将其拆分为圆弧、折角、螺旋形和直线,并依据形状特征选取成形机的三个刀具轴进行研究,对成形机的几何误差进行建模。在研究成形机精度时,按照功能将弹簧成形机划分为成形刀具组和送线总成两大部分。针对成形刀具组,本文提出了补偿脉冲值的刀具定位误差补偿方法,对曲线规定位误差与节距刀定位误差实施了补偿试验;研究送线总成精度时,采用了正交试验法与有限元分析法对送线总成的结构与送线工艺参数进行优化。最后建立了弹簧成形机精度试验方法与弹簧尺寸统计方法,验证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误差补偿方法可切实提升弹簧成形机的精度、提高弹簧成形一次合格率。本论文开展了如下四个部分研究内容:(1)依据多体系统理论与齐次坐标变换方法为弹簧成形机几何误差建模的理论基础,建立成形机刀具链和钢丝链的拓扑结构描述,并识别出弹簧成形机20项几何误差。依据成形点在刀具坐标系和钢丝坐标系重合的原理,建立了包含20项几何误差的弹簧成形机几何误差完备模型。(2)为解决成形机几何误差完备模型参数多,难以监控和补偿的问题,使用Sobol灵敏度分析方法建立了20项几何误差量化分析的灵敏度分析模型。并使用蒙特卡洛随机模拟取样方法生成20000组几何误差值,完成了20项几何误差对弹簧尺寸影响程度的量化分析,确定了关键几何误差项,为后续成形机刀具链的误差补偿对象选择提供理论依据。(3)针对送线精度优化问题,选取送线总成为研究对象,对送线链精度进行研究。设计了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识别出影响送线精度的显着因素,并搭建送线过程的有限元分析模型。以钢丝的受力情况和钢丝表面应力分布情况为考核指标对送线滚轮的结构进行了优化,并完成了送线滚轮工艺参数寻优。(4)提出一种弹簧成形机刀具定位误差补偿方法。选取曲线规为研究对象,基于成形机PMAC系统对电机脉冲值进行补偿进而完成刀具定位误差补偿。补偿后刀具定位误差减小44.6%,弹簧尺寸合格率由67%提高为93%。

翟佃森[8](2021)在《基于拓扑优化的电动拖拉机造型创新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以电动拖拉机为代表的新型清洁能源农业机械在农业领域中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在实际造型设计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电动拖拉机造型设计作为吸引消费者的重要因素在实际的造型设计中得不到重视,不能够满足用户对电动拖拉机的情感需求;其次,在电动拖拉机造型设计中,车灯、格栅、车窗等车身造型元素具有较低的结构强度。其在车身表面不同的设计位置都会对驾驶室、前机罩等车身的结构强度产生不同影响。但是设计师在实际造型设计中,缺乏根据车身结构的受力特征对车身造型元素设计位置进行合理性划分。针对当前所面临的问题,如何满足用户的情感需求和提高电动拖拉机造型设计方案结构的合理性是本文的研究重点。针对当前电动拖拉机造型设计所面临的问题,本文以电动拖拉机的前机罩和驾驶室以及其所包含的车身造型元素为主要研究对象,提出将结构的拓扑优化设计与基于产品感性意象的造型设计应用到电动拖拉机造型设计中。首先在感性工学理论框架下,利用语义差异法、因子分析等研究方法获取符合电动拖拉机感性意象的车身造型元素;其次利用Ansys软件通过有限元分析、拓扑优化设计等技术手段对前机罩和驾驶室等车身结构进行分析,获取拓扑优化后的车身结构;通过将感性意象车身造型元素和优化后的车身结构进行耦合,设计出既能满足用户情感需求又具有合理车身结构的电动拖拉机造型设计方案。最终利用有限元分析和用户感性评价对最终设计方案进行验证并证明其合理性。本文将结构设计与造型设计应用于产品设计中,为设计师提供了一种创新的产品设计方法,为后续该方面的研究提供了参考案例。同时符合用户情感需求的造型设计方案对新能源农机在农业领域的推广以及吸引青年人口从事农业生产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管航[9](2021)在《基于Moldex3D与Abaqus/FE-safe的注塑模具结构及疲劳寿命分析》文中提出本文以某平板支架模具和某桶形凹腔模具为研究对象,基于Moldex 3D和Abaqus/FE-safe,进行注塑-结构-疲劳耦合分析,旨在为工程设计人员提供更为可靠简便的模具变形及疲劳寿命的预测评估手段,具体工作内容如下:(1)提出了针对注塑模具结构分析的模型简化规则,并利用UG软件对平板支架的注塑模具进行简化,建立分析模型并将其分为模架和型芯型腔两部分,在Moldex 3D中以型芯型腔作为模座进行模流分析,得到平板支架的模流仿真结果。(2)基于Moldex 3D软件FEA介面模组与Abaqus的数据接口,以某平板支架模具为仿真对象,确定型腔压力最大时刻并输出此刻压力作为载荷,进行注塑-结构耦合分析。利用CT2010静态应变仪对此套注塑模具进行电阻应变测试,将测试结果与注塑-结构耦合分析结果进行分析对比,实验结果证明仿真结果具有较高的准确性。(3)基于材料力学,对矩形型腔注塑模具的腔壁和腔底模板建立力学模型,并推导出矩形模板的刚度强度力学分析计算公式。参考注塑-结构耦合接触面应力分析结果,对平板支架模具的刚度和强度进行计算验证,利用计算结果对型腔腔壁和型腔底板进行尺寸结构优化,并再次通过注塑-结构耦合分析验证刚度。基于以上研究内容,整理总结出预测模具变形的详细流程,为工程设计人员提供预测模具变形的理论依据及分析方法。(4)将多软件的耦合场分析应用到注塑模具的疲劳寿命研究中,基于注塑-结构耦合分析结果,以某凹腔模具为研究对象,将Abaqus中结构分析导出的OBD结果文件导入FE-safe中,完成注塑-结构-疲劳耦合分析。(5)设计正交试验和响应面试验,研究保压压力、型腔腔壁厚度和型腔腔底厚度三个因素对于注塑模具疲劳寿命的影响显着性和定量关系。以注塑-结构-疲劳耦合分析为主要手段完成试验,利用Excel、SPSS和Minitab等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得到保压压力、型腔腔壁厚度和型腔腔底厚度三个因素对于注塑模具疲劳寿命的影响程度及回归方程,并对回归方程进行实例分析验证,结果表明回归方程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参考价值。本文针对注塑模具在结构应力应变和疲劳寿命预测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注塑-结构-疲劳耦合分析,探索了计算模具变形的科学方法和预测模具寿命的回归方程,用于指导模具的设计开发,具有较好的工程应用价值。

杨锐[10](2021)在《高层剪力墙结构开洞改造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也得到很大的改善与提高,不在满足于基本的衣食住行需求。人们对于建筑物的使用要求也早已不再局限于最基本的遮风挡雨,对建筑的使用功能提出了更为丰富多样的要求。许多既有建筑在使用功能上稍显落后,为了使其更好的满足人们生产生活的需要,往往需要对既有建筑进行改造和提升。针对剪力墙结构,由于其结构的局限性,剪力墙结构使用空间不够灵活,因此越来越多的剪力墙需要进行开设洞口的改造。对于剪力墙结构进行洞口的开设,一方面使得剪力墙墙体的抗剪切性能降低,同时也破坏了原有结构的完整性,降低了原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因此,对剪力墙开洞后的受力性能以及抗震性能进行分析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对于此类问题的研究,对类似加固改造类项目提供了理论依据,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以河北省某17层办公楼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改造项目为例,通过有限元分析法,对该工程建筑的剪力墙进行开洞研究,选取三种不同开洞模型,从开洞形状、大小以及位置几个方面分析剪力墙结构上后开洞口对结构受力性能和抗震性能的影响。通过ANSYS软件对开设不同洞口的剪力墙结构的三维有限元模型进行模态分析和地震模拟。主要分析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借助ANSYS有限元软件分别对开洞前的原始剪力墙结构、开设不同楼层不同洞口形状洞口的剪力墙进行有限元建模,对有限元模型进行模态分析;(2)本文对各种开洞形式的结构有限元模型分别进行模态分析,对各种开洞形式下的模型的前6阶频率、前三阶振型以及在各方向的主振型情况进行分析研究;(3)分析每种模型在天津波作用下各楼层平均层间位移角以及平均位移,层间平均剪切力;(4)以实际工程为例,采取合理可靠的加固措施,分析加固后结构的受力及抗震性能,与原结构进行对比,验证加固方案的有效性。

二、组合结构分析的前后处理与网格自动划分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组合结构分析的前后处理与网格自动划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带节秸秆的轻质吸能结构仿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秸秆结构力学特性研究现状
        1.2.1 秸秆茎秆收获机械力学
        1.2.2 秸秆茎秆作物力学
        1.2.3 秸秆茎秆力学模型
    1.3 仿生吸能结构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仿生薄壁管
        1.3.2 仿生吸能板
        1.3.3 仿生多胞管
    1.4 着陆缓冲结构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着陆器研究现状
        1.4.2 着陆缓冲结构国外研究现状
        1.4.3 着陆缓冲结构国内研究现状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1.5.1 主要内容
        1.5.2 技术路线
第2章 带节秸秆宏微观结构分析
    2.1 引言
    2.2 仿生原型选择
        2.2.1 原型选择依据
        2.2.2 相似性分析
        2.2.3 仿生原型基本特点
    2.3 试验材料、设备及方法
        2.3.1 试验目的
        2.3.2 结构分析设备与研究方法
    2.4 宏观结构分析结果
        2.4.1 直径沿茎秆变化规律
        2.4.2 壁厚沿茎秆变化规律
        2.4.3 节间距沿茎秆变化规律
        2.4.4 秸秆截面特性
    2.5 细/微观结构分析结果
        2.5.1 细观结构分析
        2.5.2 微观结构分析
    2.6 茎秆化学成分及官能团分析结果
        2.6.1 官能团分析
        2.6.2 EDS能谱分析
    2.7 本章小节
第3章 秸秆力学特性分析
    3.1 引言
    3.2 试验材料、设备与方法
        3.2.1 试验样本
        3.2.2 准静态力学试验
        3.2.3 动态力学性能试验
    3.3 准静态力学性能试验结果
        3.3.1 拉伸性能
        3.3.2 抗压性能
        3.3.3 抗弯性能研究
    3.4 动态力学性能试验结果
        3.4.1 轴/径向抗冲击特性
        3.4.2 抗弯冲击特性
    3.5 本章小节
第4章 秸秆节结构三维重构及力学模型构建
    4.1 引言
    4.2 高粱和芦苇秸秆节结构逆向重构
        4.2.1 秸秆截面影像数据采集
        4.2.2 秸秆逆向重构
        4.2.3 重构模型简化
    4.3 秸秆本构关系参数确定
    4.4 重构模型有限元仿真分析
        4.4.1 有限元分析流程
        4.4.2 仿真结果分析
    4.5 茎秆节结构受力分析
    4.6 本章小节
第5章 轻质吸能结构仿生优化设计及仿真分析
    5.1 引言
    5.2 茎秆结构特征与力学特性的关联性
    5.3 主要评价指标
    5.4 薄壁结构截面仿生设计与分析
        5.4.1 薄壁结构仿生截面设计
        5.4.2 仿生薄壁结构参数化研究
        5.4.3 响应面优化设计分析
    5.5 薄壁结构梯度仿生设计与分析
        5.5.1 薄壁结构仿生设计
        5.5.2 仿真分析
        5.5.3 验证试验
        5.5.4 多角度斜向加载分析
        5.5.5 响应面优化
    5.6 泡沫填充结构仿生设计与分析
        5.6.1 泡沫结构仿生设计
        5.6.2 试验及结果分析
    5.7 蜂窝结构仿生设计分析
        5.7.1 蜂窝结构仿生设计
        5.7.2 仿真及对比分析
        5.7.3 试验及分析
    5.8 本章小结
第6章 面向着陆腿吸能结构仿生设计研究
    6.1 引言
    6.2 缩比着陆器样机设计
    6.3 三级缓冲结构冲击仿真分析
        6.3.1 单腿压缩仿真分析
        6.3.2 结果分析
    6.4 单腿压缩及缩比着陆器冲击测试系统
        6.4.1 缩比着陆器样机制备
        6.4.2 组合式缓冲结构制备
        6.4.3 测试系统搭建
    6.5 着陆器多腿动态缓冲性能试验
        6.5.1 试验原理
        6.5.2 单腿压缩试验
        6.5.3 硬地面着陆冲击试验
        6.5.4 松软地面着陆冲击试验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和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1.发表的学术论文
    2.申请的发明专利
    3.参与项目
    4.获奖情况
导师及作者简介
致谢

(2)基于数据驱动的杭州萧山区公共中心体系认知与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变带来的新需求
        1.1.2 公共服务规划地位提升形成的新定位
        1.1.3 数据科学革命引领的新视野
        1.1.4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的新要求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主要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数据驱动
        1.3.2 公共中心体系
    1.4 研究内容与范围
        1.4.1 研究主要内容
        1.4.2 研究范围
    1.5 研究方法
        1.5.1 定性研究方法
        1.5.2 定量分析方法
    1.6 技术路线与章节安排
        1.6.1 研究技术路线
        1.6.2 章节组织
2 相关研究综述
    2.1 研究的理论基础
        2.1.1 城市形态发展与演化理论中的城市中心
        2.1.2 城市空间组织理论中的城市中心
    2.2 城市公共中心体系的识别
        2.2.1 城市中心识别数据源
        2.2.2 城市中心及其体系识别方法
    2.3 城市公共中心体系的演变趋势与影响要素
        2.3.1 城市多中心结构的实践与效能
        2.3.2 公共中心体系的发展趋势
        2.3.3 公共中心的形成机制与影响要素
    2.4 公共中心与城市服务的空间布局优化
        2.4.1 公共中心的布局优化
        2.4.2 各类城市服务的布局优化
    2.5 借鉴与启示
        2.5.1 研究借鉴
        2.5.2 研究启示
3 研究框架
    3.1 数据驱动的发展脉络
        3.1.1 大数据的发展及利用
        3.1.2 机器学习发展历程
        3.1.3 数据驱动在城乡规划中的应用
    3.2 表征学习与城市空间科学互动的研究理念
        3.2.1 表征学习的应用难点
        3.2.2 分析框架的基本流程
        3.2.3 数据分析的基本逻辑
        3.2.4 数据获取的基本原则
    3.3 数据驱动的公共中心体系研究框架
        3.3.1 研究主要问题难点
        3.3.2 测度识别的理论先验
        3.3.3 影响要素分析的理论先验
        3.3.4 优化策略的理论先验
    3.4 本章小结
4 萧山区公共中心体系识别与空间特征
    4.1 供需视角下的中心度评级体系与数据基础
        4.1.1 中心度的评价
        4.1.2 中心度计算的数据基础
    4.2 中心度计算结果与空间特征
        4.2.1 指标权重计算
        4.2.2 设施聚合度:多中心结构展现
        4.2.3 设施规模度:中心集聚特征显着
        4.2.4 设施使用度:就近满足的网络结构
        4.2.5 中心度:内聚外散,北密南疏的整体格局
    4.3 识别与特征分析
        4.3.1 基于密度阈值的公共中心识别流程设计
        4.3.2 公共中心的空间分布特征
        4.3.3 公共中心的体系结构特征
        4.3.4 功能关联特征
    4.4 本章小结
5 萧山区公共中心体系的发展程度与影响要素
    5.1 公共中心体系发展程度的表征
        5.1.1 公共中心体系的总能级
        5.1.2 公共中心体系的总数量
        5.1.3 公共中心体系的均衡度
    5.2 基于集成学习的中心度表征模型
        5.2.1 特征构造与模型设计
        5.2.2 模型精度检验方法
        5.2.3 模型训练与精度表现
    5.3 基于集成模型省域区县中心度拟合
        5.3.1 中心度的分块拟合
        5.3.2 中心体系的采样结果
        5.3.3 省域区县公共中心体系表征
    5.4 常态化影响要素分析
        5.4.1 公共中心体系常态化影响要素的选择
        5.4.2 中心度的多元线性回归
        5.4.3 公共中心发展程度的聚类及其特征
        5.4.4 公共中心体系的演化趋势分析
        5.4.5 常态化影响要素构成与影响机制构建
    5.5 萧山区公共中心体系的非常态化影响要素
        5.5.1 公共服务设施配置
        5.5.2 基础设施建设
        5.5.3 城市空间调整
        5.5.4 经济发展
        5.5.5 城市品牌价值提升
        5.5.6 城市治理能力提升
    5.6 本章小结
6 萧山区公共中心体系布局优化
    6.1 人口与公共中心体系布局的空间关联
        6.1.1 基于人口的公共中心体系布局先验
        6.1.2 人口分布的空间特征与空间关联
        6.1.3 人口与公共中心的空间关联模型构造
        6.1.4 模型结果与分析
        6.1.5 人口与公共中心体系关联中的主要特征
    6.2 公共中心优化目标
        6.2.1 经验目标
        6.2.2 价值目标
        6.2.3 规律原则
    6.3 公共中心体系布局优化指引
        6.3.1 空间优化指引
        6.3.2 服务优化策略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主要结论
        7.1.1 公共中心识别与空间特征分析
        7.1.2 公共中心的影响要素与机制分析
        7.1.3 公共中心的优化指引
    7.2 主要创新之处
        7.2.1 引入了多源数据与算法适应的公共中心识别系统
        7.2.2 尝试了表征数据与理论结合的影响要素解释机制
        7.2.3 构建了集成框架与机制协同的目标估计监督模型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7.3.1 研究内容的深入挖掘
        7.3.2 研究理论的深化演绎
        7.3.3 数据技术的更新适应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浙江省区县中心体系发展程度影响要素
    附录2 集成树分类规则
    附录3 网络调查问卷中公共中心体系相关问题
个人简介

(4)设计基础课程的整合与重构 ——以南京艺术学院教学实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关于课题研究的缘由
        一、艺术设计的发展与综合性、交叉性特征
        二、设计基础教学瓶颈与深化实验
        三、团队教学实验平台与个人实践基础
    第二节 关于课题研究的目的
        一、对主题性设计基础教学的意义、价值的认知
        二、对主题性设计基础教学实验的整理
        三、对设计基础学理的反思与知识系统的重构
    第三节 关于论文的准备
        一、对设计基础教学相关文献的解读
        二、有关设计教学发展与现状的反思
        三、论文撰写所参考的方法与思路
第一章 关于“设计基础课程”的延伸与发展
    第一节 整体性与碎片化的演绎,关于包豪斯基础课的延伸
        一、发端与演化:包豪斯基础课程的若干特征
        二、理性与消解:乌尔姆基础课程的变向及终结
        三、变革与升华:阿尔伯斯在美国的基础课程教学
        四、回望与纪念:包豪斯百年主题教学工作坊
    第二节 关于国外基础课程的发展
        一、多元与个性:多样教学思想主导下的教学景观
        二、形式与散发:美国基础课程的体系构成
        三、逻辑与功能:雷曼的产品设计基础教学方法
    第三节 关于中国设计基础课程的历程与现状
        一、发端与缺失:绘画+图案模式
        二、引进与误解:对构成教学的反思
        三、程式与格局:设计素描+装饰色彩+三大构成
        四、变异与修补:局部改革与片断探索
        五、介入与挑战:数字化情景中的新课题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教育学视野与学理解读中对设计基础课程的改革条件
    第一节 外生性:艺术设计发展的专业氛围
        一、发展认知:提升与设计功能扩展
        二、数字媒体:从辅助设计到智能化设计
        三、走向综合:从单一化设计到系统设计
    第二节 内生性:艺术设计教育的现实情境
        一、程式与单一:绝大多数院校的重复单一
        二、改革实践:极少数院校的改革实践
        三、工科介入:理性建构中的技术性与工具性
        四、改写因素:数字化技术的普及及教学形态的渐变
    第三节 原生性:艺术设计学科学生的基础条件
        一、基础的标准:入学专业统考条件下的命题及应试
        二、修订与确立:培养目标与课程标准的改写
        三、矛盾与理想:教与学的局限与愿景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关于主题性设计基础课程的参照与启示
    第一节 知识的综合与媒介的交叉
        一、侯世达:《哥德尔/埃舍尔/巴赫——集异壁之大成》
        二、莫霍利·纳吉:《新视觉-绘画、雕塑、建筑、设计的基础》及教学实验
        三、“透明性”:时空交错中的多维视觉设计启示
    第二节 来自国际联合教学工作坊的示范
        一、案例1:“笔记与思维”设计创意工作坊
        二、案例2:“从绘画到设计”综合设计工作坊
        三、案例3:“综合材料”绘画工作坊
        四、案例4:“在障碍中行动”舞台空间工作坊
        五、案例5:“二十四节气”实验艺术工作坊
    第三节 来自建筑教育的参照与启示
        一、现代空间模型与现代性练习设计
        二、AA建筑学院中当代艺术与空间教学的交叉
        三、鲁安东的建筑电影与空间认知课题
        四、顾大庆的制图/构成/绘画/模型的综合课题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关于设计基础课程的知识结构与学理取向
    第一节 关于设计基础的基本要素
        一、造型:从结构性造型到主题性造型
        二、色彩:从自然色彩到数码色彩
        三、形式:从方法主题到哲理主题
        四、装饰:从经典图式到图案构成
        五、材料:从真实材质到抽象质感
    第二节 关于课程的知识谱系与表现要素
        一、构成语法:从和谐关系到解构拼贴
        二、视觉维度:从超写实描绘到超现实表现
        三、形式要素:从平面表现到运动时空交错
        四、媒介技法:从材料手工到声音媒体运用
        五、数字媒体:从辅助手段到思维导向
    第三节 关于设计基础课程的学理取向
        一、对形式概念的解读与分析
        二、多元形式的内涵意义与图式表现
        三、“形式美”与“有意味的形式”
        四、形式的戏剧性展开与形式感的生成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关于设计基础课程设计的途径与方法
    第一节 关于课程模式的反思与教学结构的设计
        一、关于对单元制课程体系的反思
        二、关于对片断式教学实验的小结
        三、关于对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参照与融汇
        四、关于对主题性教学模式的参照与融汇
    第二节 关于建构主题性、综合型课程结构
        一、变单元设置为结构整合
        二、主题切入:物象/方法/交叉/专业
        三、内容整合:形式/要素/维度/媒介
    第三节 关于课题设计的要素与法则
        一、资源与情境:从对象到内容的认知
        二、切入与转换:从主题到课题的变异
        三、叙述与媒介:从视觉到形式的演绎
        四、方法与游戏:从理性到趣味的改写
    第四节 关于作业系列的编排与组合
        一、规定性与自由性的结合
        二、逻辑性与趣味性的结合
        三、分析性与发散性的结合
        四、单一性与交叉性的结合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主题性与综合型设计基础教学实验(一)
    第一节 以“要素”为切入方式的课题设计
        一、演绎方式:从正常到非正常
        二、分析方式:从抽象到泛象
    第二节 以“对象”为切入方式的课题设计
        一、课题1:寻找与归纳,来自自然的形式
        二、课题2:构成与解构,来自建筑的形式
        三、课题3:观念与拼贴,来自当代艺术的形式
    第三节 以“方法”为切入方式的课题设计
        一、课题1:看法/关于视觉体验的方法
        二、课题2:语法/关于形式分析的方法
        三、课题3:手法/关于艺术表现的方法
    第四节 关于综合型教学方法
        一、课题与课程、教学大纲及教学
        二、课题设计与作业编排的方法
        三、教学研究与教案编制
        四、课题作业作为教材的核心内容与体例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主题性、综合型设计基础教学实验(二)
    第一节 “物象”课题与实验作业
        一、自行车—对机械形态特征视觉认知多样性的体验与表达
        二、芭蕉—对自然形态特征视觉认知多样性的体验与表达
        三、纸—对日常材料形态特征视觉认知多样性的体验与表现
    第二节 “方法”课题与实验作业
        一、变体—对经典作品的研习以及方法的运用与拓展
        二、拼贴—多样化形式元素的组合与重构
        三、分形—隐藏秩序的发现与操作
    第三节 “交叉”课题与实验作业
        一、建筑—抽象视觉要素与空间构成的综合
        二、音乐—视听转化与表现性的形式演绎
        三、园林—传统图式的表达与时空构造的演绎
    第四节 “专业”课题与实验作业
        一、服装—从身体的观念到形式的媒介
        二、装置—从空间解读到材料象征
        三、迷宫—从二维图形到三维空间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5)水平轴风力发电机组塔筒法兰连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风机塔筒法兰螺栓研究的问题与意义
    1.3 风机塔筒法兰连接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本文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第2章 钢塔筒M64螺栓法兰受拉承载力试验
    2.1 概述
    2.2 试验构件参数
        2.2.1 试件尺寸设计
        2.2.2 各项材料属性
    2.3 试验方案
        2.3.1 试验装置
        2.3.2 加载方案及过程
        2.3.3 三维激光扫描
    2.4 试验结果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钢塔筒法兰螺栓受拉性能有限元模拟
    3.1 引言
    3.2 承载力计算理论
        3.2.1 Petersen理论
        3.2.2 法兰螺栓承载力计算
    3.3 法兰螺栓有限元模拟方法
        3.3.1 Seidel试验简介
        3.3.2 有限元建模
        3.3.3 有限元模型及数据对比
    3.4 钢塔筒法兰螺栓模拟
        3.4.1 模型本构及材料属性
        3.4.2 单元选用及网格划分
        3.4.3 接触设置
        3.4.4 边界条件和加载方式
    3.5 M64钢塔筒法兰螺栓有限元结果分析
        3.5.1 Petersen理论验证
        3.5.2 构件伸长量与理论值对比
        3.5.3 与试验结果对比分析
    3.6 构件刚度分析
        3.6.1 法兰螺栓条段抗拉刚度分析
        3.6.2 完整塔筒固有频率分析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钢和混凝土塔筒组合结构强度分析
    4.1 引言
    4.2 有限元模型
        4.2.1 混凝土参数
        4.2.2 单元选用
    4.3 组合塔筒有限元模拟
        4.3.1 材料属性
        4.3.2 网格划分与接触设置
    4.4 有限元结果
        4.4.1 荷载位移曲线
        4.4.2 应力应变云图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情况
致谢

(6)基于板料成形模拟的汽车覆盖件冲压模具结构强度分析与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2.1 冲压载荷求解研究现状
        1.2.2 冲压模具结构强度分析研究现状
        1.2.3 冲压模具结构拓扑优化研究现状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2 基于汽车覆盖件板料成形模拟的冲压载荷求解
    2.1 引言
    2.2 汽车覆盖件结构工艺分析
    2.3 汽车覆盖件冲压载荷求解的关键技术
        2.3.1 基于板料成形模拟的有限元网格划分
        2.3.2 基于罚函数法的接触处理
        2.3.3 基于修正库伦摩擦定律的切向摩擦处理
        2.3.4 基于Hill屈服准则的材料模型处理
    2.4 汽车覆盖件冲压载荷求解的工艺参数处理
        2.4.1 工具和板料网格模型的检查
        2.4.2 基于汽车覆盖件板料成形模拟的拉延筋设计
        2.4.3 基于汽车覆盖件板料成形模拟的压边力计算
        2.4.4 汽车覆盖件冲压载荷求解的输出处理
    2.5 汽车覆盖件冲压载荷求解实例及分析结果
    2.6 本章小结
3 基于模具弹塑性体有限元模型的汽车覆盖件冲压模具结构强度分析
    3.1 引言
    3.2 汽车覆盖件冲压模具几何模型清理
        3.2.1 汽车覆盖件冲压模具几何模型简化
        3.2.2 汽车覆盖件冲压模具间隙模拟
        3.2.3 汽车覆盖件冲压模具行程确定
    3.3 基于板料成形模拟的冲压模具结构强度分析有限元模型构建
        3.3.1 汽车覆盖件冲压模具体网格划分
        3.3.2 汽车覆盖件冲压模具的运动曲线控制
        3.3.3 汽车覆盖件冲压模具与板料的接触模型构建
        3.3.4 汽车覆盖件冲压模具弹塑性体模型构建
    3.4 冲压模具结构强度分析的有限元模型求解及实例分析
        3.4.1 基于动力学的冲压模具结构非线性分析
        3.4.2 冲压模具结构强度分析实例及结果
    3.5 本章小结
4 基于变密度法的汽车覆盖件冲压模具结构拓扑优化
    4.1 引言
    4.2 汽车覆盖件冲压模具结构拓扑优化模型的构建
        4.2.1 冲压模具结构拓扑优化区域的确定及网格划分
        4.2.2 冲压模具结构拓扑优化的边界条件处理
        4.2.3 冲压模具结构拓扑优化的工艺制造约束处理
        4.2.4 基于SIMP材料插值模型的结构优化参数处理
    4.3 汽车覆盖件冲压模具结构拓扑优化模型求解
        4.3.1 近似模型拟合及收敛条件的处理
        4.3.2 多起点寻优及约束屏蔽的处理
    4.4 汽车覆盖件冲压模具结构拓扑优化实例分析及结果
        4.4.1 汽车覆盖件冲压模具几何重构
        4.4.2 汽车覆盖件冲压模具结构拓扑优化结果对比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汽车覆盖件冲压模具结构强度分析与仿真系统开发
    5.1 引言
    5.2 汽车覆盖件冲压模具结构强度分析与仿真系统总体设计
        5.2.1 系统开发平台及工具的选择
        5.2.2 汽车覆盖件冲压模具结构强度分析与仿真系统框架设计
    5.3 汽车覆盖件冲压模具结构强度分析与仿真系统开发的关键技术
        5.3.1 汽车覆盖件冲压模具结构强度分析与仿真系统环境搭建
        5.3.2 汽车覆盖件冲压模具物理运动仿真
        5.3.3 汽车覆盖件冲压载荷求解功能实现
        5.3.4 冲压模具结构强度分析与优化功能实现
    5.4 汽车覆盖件冲压模具结构强度分析与仿真系统实例应用
    5.5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7)弹簧成形机几何误差模型建立与精度控制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成形机误差管控研究现状
        1.2.2 弹簧成形精度研究现状
        1.2.3 几何误差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2章 多工位弹簧成形机几何误差完备建模
    2.1 多工位弹簧成形机几何误差识别
        2.1.1 弹簧结构分解
        2.1.2 弹簧成形机结构分解
        2.1.3 弹簧成形机几何误差定义
    2.2 弹簧成形机拓扑描述
    2.3 弹簧成形机完备误差建模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几何误差灵敏度分析
    3.1 灵敏度分析方法原理
    3.2 Monte Carlo估算
    3.3 弹簧成形机关键误差项识别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残余应力的送线精度控制策略
    4.1 送线总成分析
        4.1.1 送线总成组成分析
        4.1.2 送线总成受力分析
        4.1.3 影响送线精度的主要因素
    4.2 送线精度敏感因素识别
        4.2.1 送线精度正交试验设计
        4.2.2 送线精度因素敏感性分析
    4.3 送线仿真试验设计优化
        4.3.1 有限元模型建立
        4.3.2 有限元模型参数设置
        4.3.3 结构优化分析
        4.3.4 工艺参数优化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刀具定位误差补偿及验证
    5.1 成形过程管控及质量评价方法
    5.2 刀具定位误差补偿方法建立
    5.3 误差补偿试验验证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8)基于拓扑优化的电动拖拉机造型创新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电动拖拉机造型设计国外研究现状
        1.2.2 电动拖拉机造型设计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 课题研究的内容
    1.5 课题研究创新点
    1.6 课题研究的技术路线
第2章 拓扑优化与造型设计相关理论研究
    2.1 拓扑优化相关理论
        2.1.1 拓扑优化概念
        2.1.2 拓扑优化发展现状
        2.1.3 拓扑优化方法
        2.1.4 基于Ansys的拓扑优化设计流程
    2.2 造型设计相关理论
        2.2.1 造型设计方法阐述
        2.2.2 感性意象概念
        2.2.3 感性意象研究现状
        2.2.4 感性意象设计研究方法
        2.2.5 感性意象设计流程
    2.3 相关软件介绍
        2.3.1 SPSS软件
        2.3.2 ANSYS有限元软件
    2.4 感性意象造型设计与拓扑优化结构设计的关联
        2.4.1 结构与形态
        2.4.2 结构与功能
        2.4.3 结构与色彩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电动拖拉机感性意象车身造型元素获取
    3.1 电动拖拉机车身造型元素分析
        3.1.1 电动拖拉机车身造型元素构成分析
        3.1.2 前机罩造型分析
        3.1.3 驾驶室造型分析
        3.1.4 车身颜色分析
        3.1.5 车灯造型分析
        3.1.6 格栅造型分析
    3.2 电动拖拉机感性意象车身造型元素的获取
        3.2.1 用户群体分析
        3.2.2 获取感性词汇库及造型样本
        3.2.3 感性词汇的初步筛选
        3.2.4 语义差异分析
        3.2.5 主成分分析与代表性感性词汇的获取
        3.2.6 电动拖拉机感性意象车身造型元素的提取
    3.3 本章小节
第4章 电动拖拉机车身结构有限元分析与拓扑优化
    4.1 电动拖拉机车身结构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4.1.1 车身结构简化模型的建立
        4.1.2 材料属性的设置
        4.1.3 模型网格划分
        4.1.4 网格质量检查
        4.1.5 载荷说明
        4.1.6 工况分析及静态力学分析
    4.2 电动拖拉机车身结构拓扑优化
        4.2.1 确定优化设计区域
        4.2.2 定义目标函数
        4.2.3 定义约束条件
        4.2.4 拓扑优化设计结果分析
    4.3 本章小节
第5章 基于拓扑优化的电动拖拉机造型设计实践与验证
    5.1 感性意象车身造型元素与拓扑优化结构模型的耦合
    5.2 电动拖拉机造型设计方案
        5.2.1 车身形态设计
        5.2.2 车灯设计
        5.2.3 格栅设计
        5.2.4 驾驶室设计
        5.2.5 颜色设计
        5.2.6 电动拖拉机次要车身造型元素设计
        5.2.7 最终方案呈现
    5.3 最终方案可行性验证
        5.3.1 电动拖拉机车身结构强度验证
        5.3.2 电动拖拉机造型用户感性评价
    5.4 其他方案设计
        5.4.1 无人驾驶电动拖拉机设计方案
        5.4.2 轻量化设计方案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论文总结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插图注释
附录 A 感性意象词汇调查问卷
附录 B 核心感性意象词汇的筛选
附录 C 语义差异及造型偏好实验调查问卷
附录 D 电动拖拉机感性意象调查问卷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附件

(9)基于Moldex3D与Abaqus/FE-safe的注塑模具结构及疲劳寿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前言
    1.2 研究概况
        1.2.1 模具的力学计算分析
        1.2.2 基于有限元CAE技术的注塑模具结构分析
        1.2.3 注塑模具疲劳寿命研究方法
        1.2.4 基于有限元CAE技术的注塑模具疲劳分析
    1.3 研究内容
        1.3.1 模具变形研究
        1.3.2 疲劳寿命研究
第2章 基于Moldex 3D和 Abaqus的注塑-结构耦合分析
    2.1 插值映射原理
    2.2 注塑模具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2.3 基于Moldex3D的模流分析
    2.4 基于Abaqus的结构分析
    2.5 型腔最大压力时刻的确定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注塑模具的力学模型建立与尺寸优化
    3.1 注塑模具最大允许变形量的确定
    3.2 力学模型的建立与计算公式的推导
        3.2.1 组合式注塑模具力学模型与公式推导
        3.2.2 整体式注塑模具力学模型与公式推导
    3.3 模架的力学分析计算
        3.3.1 型腔底板力学分析计算
        3.3.2 型腔侧板力学分析计算
        3.3.3 模架的刚度验证
    3.4 尺寸结构优化及分析结果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注塑过程中的模具变形测量
    4.1 电阻应变测量理论
        4.1.1 电阻应变仪测量原理
        4.1.2 惠斯通电路
    4.2 设备与操作
        4.2.1 应变测量的实验设备
        4.2.2 应变测量的实验操作
    4.3 应变数据的结果与分析
    4.4 仿真应变分析结果和应变测量结果数据的统计分析
    4.5 模具变形分析规程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FE-safe软件的凹腔模具疲劳寿命分析
    5.1 注塑模具的疲劳及失效分析
        5.1.1 注塑模具的失效形式
        5.1.2 注塑模具的疲劳寿命影响因素
    5.2 凹腔模具的疲劳分析
    5.3 正交试验
        5.3.1 正交试验设计
        5.3.2 正交试验结果统计分析
    5.4 响应面试验
        5.4.1 响应面试验设计及结果
        5.4.2 响应面模型检验
    5.5 回归方程的实例验证
    5.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申请的专利

(10)高层剪力墙结构开洞改造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剪力墙结构抗震构造及加固措施
        1.2.1 剪力墙结构抗震加固必要性分析
        1.2.2 既有剪力墙结构存在问题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1.3.1 研究内容
        1.3.2 创新点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第2章 剪力墙结构开洞及加固研究现状
    2.1 剪力墙结构抗震及有限元模拟研究
        2.1.1 研究现状
        2.1.2 存在的问题
    2.2 高层剪力墙结构开洞相关研究
        2.2.1 研究现状
        2.2.2 存在的问题
    2.3 剪力墙结构加固研究
        2.3.1 研究现状
        2.3.2 存在的问题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框剪结构开洞的有限元非线性分析理论
    3.1 框架剪力墙结构理论
        3.1.1 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基本假定
        3.1.2 剪力墙布置中应注意的问题
        3.1.3 框架剪力墙结构协同工作原理
    3.2 有限元分析理论
    3.3 剪力墙结构有限元模拟及常用软件
        3.3.1 有限元模拟常用软件
        3.3.2 剪力墙结构有限元模型
    3.4 剪力墙结构本构关系模型及算法
        3.4.1 剪力墙结构
        3.4.2 本构关系模型
        3.4.3 迭代算法
        3.4.4 收敛准则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剪力墙结构开洞对抗震性能影响分析
    4.1 工程概况
    4.2 ANSYS有限元模型建立
        4.2.1 模型及参数定义
        4.2.2 材料属性定义
        4.2.3 单元定义
        4.2.4 网格划分
    4.3 开洞前后结构整体模型计算
        4.3.1 开洞前结构整体模型计算
        4.3.2 开洞后结构整体模型计算
    4.4 模型承载力和抗震性能分析
        4.4.1 不同开洞模型承载力分析
        4.4.2 不同开洞抗震性能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剪力墙结构加固措施分析
    5.1 常用加固方法对比
        5.1.1 传统抗震加固方法
        5.1.2 新型抗震加固方法
    5.2 本工程采用的加固措施
        5.2.1 工程概况
        5.2.2 加固处理方案
    5.3 加固后结构整体模型计算
        5.3.1 加固后承载力分析
        5.3.2 加固后抗震性能分析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致谢

四、组合结构分析的前后处理与网格自动划分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带节秸秆的轻质吸能结构仿生研究[D]. 宋家锋. 吉林大学, 2021
  • [2]基于数据驱动的杭州萧山区公共中心体系认知与优化研究[D]. 阮一晨. 浙江大学, 2021(01)
  • [3]伞形单层空间网格结构多目标形态优化及力学性能研究[D]. 冯凯.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
  • [4]设计基础课程的整合与重构 ——以南京艺术学院教学实验为例[D]. 曹斌华.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5]水平轴风力发电机组塔筒法兰连接研究[D]. 徐祉康. 北京建筑大学, 2021(01)
  • [6]基于板料成形模拟的汽车覆盖件冲压模具结构强度分析与优化[D]. 王鹏. 浙江大学, 2021
  • [7]弹簧成形机几何误差模型建立与精度控制策略研究[D]. 刘晓肖. 机械科学研究总院, 2021(01)
  • [8]基于拓扑优化的电动拖拉机造型创新设计研究[D]. 翟佃森. 齐鲁工业大学, 2021(10)
  • [9]基于Moldex3D与Abaqus/FE-safe的注塑模具结构及疲劳寿命分析[D]. 管航. 青岛科技大学, 2021(01)
  • [10]高层剪力墙结构开洞改造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D]. 杨锐.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2021(01)

标签:;  ;  ;  ;  ;  

复合材料结构分析前后处理及网格自动划分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