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宽松环境,提升人才价值

营造宽松环境,提升人才价值

一、营造宽松环境 提升人才价值(论文文献综述)

胡彦鑫[1](2021)在《公司参股银行的效能及其风险管理研究》文中认为伴随着我国产业与金融业的改革与发展,一段时期以来,产融结合成为提升企业资本运营效率,降低交易成本和信息不对称的有效途径,也成为大型企业集团实现多元化的重要发展战略。“由产到融”以及“由融到产”的两种运营方式,相互渗透、组合互补,成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程中的重要探索。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这种探索,其初衷在于充分借鉴发达市场经济体产融结合的实践,探索拓宽我国商业银行资本补充的渠道,以满足巴塞尔协议有关资本充足率的监管要求。嗣后,三十余年的改革发展进程中,我国逐步形成了“由产到融”的政策实践,并极大提升了企业投资的活力,促进了产业资本与金融业的协同发展,满足了银行业的资本充足监管要求,提升了企业效能。然而,随着风险冲击和内外环境的改变,“由产到融”的政策实践在近期以来出现了风险积聚的现象,甚至诱发了严重的金融风险。如包商银行被“明天系”掏空,成为“明天系”企业的提款机,最终诱发严重的信用风险。2018年,监管当局专门出台针对性的金融监管文件,规范企业投资境内金融机构,防范交叉风险传染,促进企业与金融机构良性发展。回顾我国企业与银行业协同发展的历史实践,在充分肯定企业资金进入银行业提升运营效能的同时,亦宜反思这一进程中的风险形成,应如何正确认知效能提升与风险事件频发成为摆在理论研究与金融实践层面的一个颇为棘手的课题。基于此,本文聚焦于科学评估公司参股银行的效能及产生的风险这一时代课题,为提高我国公司参股银行的效能、有效规范公司参股银行行为、防范产融结合风险、实现实体经济健康持续的增长提供有益借鉴。本文从防范我国公司参股银行风险入手,根据当前公司参股银行后风险事件频发且实体企业与金融企业之间风险交叉传染的特点,梳理公司参股银行的动因、公司参股银行效能的机理以及风险产生的机理,构建公司参股银行效能及其风险管理的理论基础,拓展公司参股银行效能及其风险管理的经济学解释。回顾我国公司参股银行的发展历程,明确我国公司参股银行的动因,同时选取2008年-2018年非金融上市公司数据分析了我国公司参股银行后,在缓解约束与提高效率两方面的现状与问题,同时对我国公司参股银行关联交易风险、交叉传染风险进行进一步对比与分析,分析其产生的危害。进一步在理论梳理和现状剖析的基础上,采用2008-2018年非金融上市公司数据,利用混合效应面板回归、Probit、Tobit等方法实证分析了公司参股银行效能的影响,一方面验证了公司参股银行对公司融资约束的影响,另一方面验证了公司参股银行对公司投资效率的影响。通过参股商业银行,我国公司能够提高效能,但与此同时也产生了诸多风险;本文进一步将包商银行作为典型案例进行剖析,深入探究公司参股银行风险发生的原因及其危害,同时通过34家上市银行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公司参股银行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最后,对全文的结论进行归纳,并从稳定货币政策预期、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合理支付股利、规范公司参股银行市场秩序、完善企业及其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和强化外部监管等方面提出提高公司参股银行效能、加强我国公司参股银行风险管理的政策建议。本文的创新性体现在以下三点:第一,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公司参股商业银行的实际,梳理了公司参股银行后所产生的经济后果,一方面能提高参股公司的效能,另一方面也会产生较大的风险。公司参股银行通过信息效应、协同效应和银企关联效应三种渠道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公司参股银行影响投资效率的机理体现在:一是当企业所面临的融资约束相对较小时,相对充沛的内源资金会造成企业管理人员过度自信,进而为追求更大的利润空间而提高投资规模,而企业在这种情况下便很容易出现过度投资,从而导致企业投资效率的降低。二是当企业所面临的融资约束相对较大时,企业可以利用的资金就会相应降低,优先的可支配资金会使企业错过很多预期收益较高的投资项目,导致投资效率的降低;当企业缓解了融资约束,企业就会避免错失收益较高的投资项目,进而提高投资效率。三是因融资约束导致的企业资金量的减少从另一个角度可以促使企业在投资之前加强对投资项目的甄别,选择投资价值更大的项目,同时进一步加强投资项目的管理,从而提高投资效率。因此本文认为融资约束能够影响企业的投资效率。与此同时,公司参股银行后,主要存在两种风险,即关联交易风险,实体与金融交叉传染的风险。第二,通过历史分析法系统梳理了中国参股银行的发展历程及其动因,同时综合运用混合效应面板回归、Probit、Tobit等计量方法,揭示了公司参股银行后在提高效能方面存在异质性影响。公司参股银行之后,融资约束程度显着降低,企业所有制性质、国家宏观政策、区域发展和营商环境在缓解融资约束过程中发挥着调节作用;参股银行可以显着缓解由于融资约束造成的投资效率损失。第三,通过实证研究并辅以典型案例分析公司参股银行风险产生的危害,揭示了关联交易风险及交叉传染风险产生的原因,随着非国有股东占比的提高,银行的风险承担随之提升,并对不同银行产生非对称性影响。通过系统梳理包商银行发生风险事件的全过程,揭示产融结合风险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风险成因归结为市场秩序不规范、公司财务不稳健、银行公司治理不完善和外部金融监管失灵四方面,两类风险具有隐蔽性强、破坏性大和周期性等特征,损害中小股东合法权益的同时,容易诱发区域性金融风险。通过2008-2018年34家上市银行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公司参股银行后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整体来看,随着非国有股东参股银行比例的上升能显着提高银行的风险承担,非国有股东参股商业银行通过提高非利息收入占比,进而提高了银行的风险承担。非国有股东参股商业银行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存在非对称性,城商行非国有股东参股比例的提升能够促进银行风险承担的提升,而股份制银行非国有股东参股比例的提升抑制了银行风险承担,对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并未产生显着影响。

李祥平[2](2020)在《重庆市社区社会组织建设的政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从政策供给的角度观察,国家一系列有关社区社会组织的纲领性文件,为重庆市社区社会组织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为加强重庆市社区社会组织建设营造了良好的导向和氛围。随着政策环境的不断优化,重庆市社区社会组织迎来了规范化建设的新阶段。然而,在重庆市推进社区社会组织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在政策方面出现了部分领域政策滞后缺失、政策措施不均衡、政策执行有缺位等问题和短板,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重庆市社区社会组织管理体制的优化健全。基于政府是推进社区社会组织建设最重要、最积极、最核心的主导力量,加强社区社会组织建设的政策研究对于促进重庆市社区社会组织建设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借鉴国内外理论及实证研究的基础上,运用治理理论、资源依赖理论及政策工具理论的研究成果,以重庆市社区社会组织建设的政策系统作为研究对象,从政策系统的目标、政策系统的构成、政策系统的政策内容、政策系统的运行机制和政策系统的实施效果等维度进行了全面的政策分析,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重庆市社区社会组织建设的政策系统运行的满意度等开展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当前重庆社区社会组织建设的政策在部分领域还存在政策供给不足、政策差异化明显以及政策执行缺位等情况。针对政策实践中发现的问题,本研究认为:应该从加强政策体系建设、政策融合机制建设和政策运行水平三个方面,增强政策供给的有效性、化解政策的差异化程度以及提高政策执行的效果;应该通过进一步理顺体制机制,把党的建设、监督管理和培育扶持三者有机结合、一体推进,探索建立一套具有重庆特色的社区社会组织管理体制。

王星星[3](2020)在《基于文本分析的武汉设计之都政策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设计之都”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三大文化旗舰项目“创意城市网络”的七大主题类别之一,强调设计在城市文化保护、产业发展以及创意城市建设方面的突出影响。在创新经济时代,设计已成为各个国家重要的战略选择,坚持发展创意设计、建设创意城市成为各城市发展的重要方向。目前武汉设计之都建设所面临的部分设计产业基础薄弱、设计人才体系亟待完善、设计氛围营造不足等问题均制约着设计之都的发展。在此背景下,梳理武汉设计之都的相关政策并全面分析政策文本,探究当前政策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对未来武汉制定和优化设计之都相关政策从而更好地指导实践具有重要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在进行文献综述以及相关概念研究的基础上明确了设计之都建设的六大要素,以此作为审视设计之都发展的重要参照。从历史演变角度对政策进行阶段划分与分析,明确了各个阶段的主要演变特征。之后基于武汉设计之都的政策文本构建了二维分析框架,即政策要素维度——政策工具维度。政策要素维度主要包括政策内容、政策发文主体以及政策文种类型,主要运用统计分析方法进行研究;政策工具维度主要采用Rothwell和Zegveld提出的供给型、需求型以及环境型三种政策工具,在选取政策文本的基础上进行政策文本单元的定义、编码、统计,以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对政策文本展开深入分析。通过上述研究,最终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政策要素维度:主要存在政策内容聚焦失衡、政策发文主体单一以及政策指导性与可操作性弱等不足;(2)政策工具维度主要存在供给型政策工具运用不足、需求型政策工具存在缺位、环境型政策工具整体较弱等问题。最后,根据设计之都建设要素以及相关理论针对武汉设计之都政策制定提出以下建议:在政策要素维度方面,政策内容应倾向于设计之都的“软环境”建设;推动政策制定主体的多元化,强调多部门、多群体的社会参与;完善政策文种类型推动政策落地实施;在政策工具维度方面,应加强政策工具的合理使用,加强供给型、完善需求型、强化环境型政策工具。

刘蓓[4](2020)在《绿色劳动测度及多主体驱动研究》文中提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单一注重经济产出的生产方式也造成了劳动主体、劳动产出、劳动关系的非绿色化问题,如何把关注点从单一注重经济产出转移到实现整体多元劳动系统的绿色发展,成为当前我国劳动管理领域的重要议题。在我国全面实施绿色发展战略的时代背景下,推行绿色劳动,打造本质状态绿色、交互绿色、发展绿色和演化结果绿色的劳动样态对于有效解决多主体、跨层级的劳动管理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准确理解绿色劳动内涵,规划绿色劳动整体性建构逻辑及其实现路径,不仅是剖析当前国内劳动样态的现实境遇及其状态特征的有效手段,更是建设和谐中国的必然选择。本研究遵循“问题提出-理论溯源-实证研究-多主体仿真实验-政策提出”这一总体研究思路,结合行为学、哲学、心理学和统计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与研究方法,探析了绿色劳动理论模型,并基于空间状态线索和时间演化线索构建了立体的、演进的绿色劳动实现路径。具体来说,本研究通过7000余名调查对象的数据分析结果,通过文献研究、质性分析和实证研究等方式剖析了绿色劳动内涵与国内水平;更通过构建并修正绿色劳动多主体驱动模型、解析不同社会情景下绿色劳动多主体策略演化博弈研究以及仿真模拟实验等方式阐释了绿色劳动的多主体行为策略模型与驱动机理,并由此提出综合性政策建议,主要研究结论展示如下:一是构建绿色劳动内涵,对绿色劳动基本测度体系、相应测量指标进行开发与设计。(1)本研究界定了涵盖“内在状态绿色”、“外部交互绿色”、“发展过程绿色”和“演化结果绿色”的绿色劳动内涵,并基于空间线索界定了涵盖劳动者、组织和政府等多要素在内的绿色劳动核心主体,基于时间演化线索剖析了绿色劳动的核心演化要素;(2)绿色劳动是一个包含绿色劳动者、绿色行动、绿色作业、绿色关系、绿色防护、绿色制度、绿色氛围和绿色法制等8个基本测度、共48个指标题项的多维结构。二是国内绿色劳动现实水平解析,对低绿色劳动群体进行画像。(1)基于实证调研数据的分析结果表明,当前国内的绿色劳动水平低于中值,且各测度得分的劣性值检出率较高,表明当前国内劳动者的劳动状况并不理想;(2)国内绿色劳动现状的群体画像结果显示具备以下属性特征的群体是后续推动绿色劳动建设应当重点关注的对象:女性群体、相对年轻、低学历、低收入、未婚、工作年限短、从事相关办事工作和服务性工作、位于东部经济地区、全职劳动者。三是绿色劳动多主体驱动模型构建与修正,刻画了各劳动核心主体的空间存在现状与相互作用机制。(1)劳动者层面的实施意愿主要受到职业危机感、规避处罚、隐性约束等变量的直接影响,且支持感知变量的影响效用最大。工作自主性在相关直接因素变量与劳动者绿色劳动实施意愿的关系中起到中介作用,情景性因素与选择成本等因素也是调节劳动者工作自主性与其绿色劳动实施意愿之间关系的重要变量;(2)组织层面的绩效偏好、控制感知、员工储备等变量对其推动意愿产生显着影响,且反馈推动变量的影响效用最大。实施策略认知在这类变量与绿色劳动推行意愿之间起到中介效用,投入成本和行业竞争等变量可以影响实施策略认知与其绿色劳动推行意愿之间的关系;(3)政府层面的内生职责、形象塑造和诉求感知等变量对政府管理部门的绿色治理推行意愿产生显着影响,且诉求感知的直接影响效用最大,也是其他变量与绿色劳动推行意愿关系间的中介变量。治理投入和治理难度是调节诉求感知与政府管理部门绿色劳动推行意愿调节变量。该部分内容构建了整篇研究的“隐性”理论框架与实证基础,为后续深入解析各主体策略选择、探索空间线索下绿色劳动的实现路径提供实证依据。四是绿色劳动多主体多情景演化博弈分析,解构多维空间状态下的多主体绿色劳动策略演化模型。本节研究是关于空间线索下绿色劳动实现路径的具体解析,通过构建政策支持、员工反馈和诉求感知情景,分析不同行为主体策略选择的交互机制以及核心影响参数:(1)基于多情景的演化博弈结果表明劳动者、组织与政府之间的演化策略彼此影响、相互制约;(2)劳动者策略选择受到实施绿色劳动的成本与收益、政策红利、组织管理制度、向上反馈和诉求的成效与结果等因素的影响;(3)组织策略选择受到管理成本与收益、政策监管与惩戒、政策激励、劳动者诉求与反馈、舆论导向等因素的影响;(4)政府部门策略选择受到治理成本与收益、财政资源、政策实施、社会损失、舆情导向、组织和劳动者策略等因素的影响。五是多主体多情景行为策略仿真实验的开发与执行,解析时间线索下绿色劳动各主体的多维策略演化路径与变化特性。本节研究是关于时间演化线索下绿色劳动实现路径的具体解析:(1)政策支持情景下的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劳动者和组织主体的策略演化结果倾向于实施/推行绿色劳动,而政府在多主体策略演化过程中存在“搭便车行为”,此时实施降低治理成本、削减政策激励措施的“低成本、弱激励”措施,助力政府实施“强支持”策略,是未来实现绿色劳动的重要手段;(2)员工反馈情景下的仿真结果表明,劳动者积极的反馈举措是促使组织和政府实施相应绿色劳动措施的重要因素,但是劳动者会出于可获收益的考量而倾向于选择“不反馈”策略。此时引导劳动者的“高参与”观念是实现绿色劳动的重要途径。组织实施绿色劳动管理制度的同时会衡量实施成本与收益,因此提升组织实施绿色劳动管理制度的“高效能”感知,实现“低成本”发展,对于实现绿色劳动尤为重要;(3)诉求情景下的仿真结果表明,当政府积极推行绿色劳动治理,组织实施相应的绿色劳动管理制度时,劳动者存在“搭便车”行为。此时,提升劳动者的诉求收益,助力劳动者达成“强诉求高收益”状态是实现绿色劳动的重要途径之一。组织和政府会因为劳动者的“强诉求”措施而积极推行绿色劳动,尤其是助力组织实现“高效能”管理、政府实现“强推行低成本”治理是推行绿色劳动的重要途径。最后,基于针对各主体相互作用机制的空间状态视角以及行为策略的时间演化视角,本研究提出了具有要素集群建设属性的绿色劳动多维实现路径,为促进我国绿色劳动建设有序推进提供借鉴。该论文有图61幅,表170个,参考文献392篇。

刘洪翔[5](2019)在《促进创造力培养的大学生学业评价研究》文中认为学业评价是本科教学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具有诊断、导向、激励和监督等功能。目前的学业评价在促进创造力培养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但最核心的问题是导向性不够鲜明的问题,由此导致评价内容强调对现有知识的掌握而不重视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评价方式方法单一等等。发展创造力是大学生学业收获的重要内容,能否培养出拔尖创造性人才是衡量一所学校办学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探索以学业评价促进学生创造力培养的实现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以创造教育理论、学习过程理论及多元评价理论为研究的理论基础,对创造力培养和学业评价的关系做深入分析。研究发现,学业评价与创造力培养存在复杂的关联关系:学业评价对大学生创造力培养具有导向、激励和监控作用,是创造力培养的重要引导因素;学业评价所创设的学习情境,是产生创造动机的重要因素;学业评价可能促进也可能抑制学生的创造力,对创造力培养的影响有直接和间接两种情形,不同评价要素对创造力产生的影响程度也不一致。利用好课堂评价和课程结业考试两个评价环节对于创造力培养有关键性的意义。对学业评价内部各环节、各要素进行进一步分析,发现评价理念主要影响创造环境的创建、评价主体主要影响创造动机的激发、评价反馈主要影响创造意志的坚韧性、评价内容及方式直接影响创造思维品质的培养。以BJ大学和NC大学作为改革学业评价促进创造力培养的典型案例,分析其主要做法与成效,找寻可资借鉴的经验和启示。BJ大学学业评价的特色是“尊重选择、多元融合”,NC大学学业评价的特色是“强基础、重素质、个性化”。两所学校都非常重视发挥学业评价的导向作用,通过积极调整学业评价的内容和方式来培养创造性人才。利用《威廉斯创造力测验量表》和自编问卷对16所高校1204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我国高校开展学业评价改革促进创造力培养的现状。调查发现,学生普遍认为学业评价中不重视创造力评价与大学生创造力不足存在显着的相关关系;偏好不同课程测试题目类型的学生、偏好不同课程结业考试方式的学生在创造力发展水平上均存在显着差异。目前的学业评价在促进创造力培养方面主要存在导向性不强、过程性忽视、融合性不够、成效性不好等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有创造力培养目标的定位不清晰、评价促进发展的理念难以落实、对学生个性发展引导不够、对考核的内容缺乏科学监管、评价方式创新受到多方掣肘等等。基于学业评价与创造力培养关系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借鉴我国多元评价理论和创造教育理论的研究成果,从改革学业评价的五大要素提出我国高校以学业评价促进创造力培养的改革路径与实施建议。建议多渠道地开展学业评价改革:转变评价理念引导学生发展个性;调整评价内容引导学生关注创造;扩大评价主体引导学生参与评价;丰富评价方式引导学生激活思维;规范评价反馈引导学生增强自信。在具体的评价环节中,课程学习评价要根据课程性质、目标、教学方式的不同,采取灵活的多元化评价方式,在评价目的上要关注学生创造力的发展,在评价内容上要适度增加创造力的考察,在评价方式上要有利于促进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综合素质评价可建立“基础+分类评价”的评价模式。

李震[6](2019)在《中国共产党组织领导力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环境动荡加剧,组织发展面临的不确定性增加,越来越呈现出迪伊·哈克所揭示的“混序”的特征,即世界具有不连续性、不确定性、不可分离性和不可预测性,促使组织的兴衰更替在加速。即使处于领先地位的组织,如果不能有效整合组织内外资源并进行持续的革新,也有可能失去领先优势,甚至走向衰落和消亡。密歇根大学的科学家曾列出了人类社会所面临的十大根本威胁,除了核战争和全球性流行疾病,组织管理和领导的质量排在第三位。可见,组织管理不善将会对人类社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应对愈加复杂的环境,需要更加注重组织整体性、协调性和一致性,需要系统地提高组织整合内外部资源和支持力量的质量。实践证明,无论是在组织的运行、制度的建构、技术的创新,还是人才的吸引和潜能激发,领导力都是最活跃的因素,发挥着巨大的催化剂作用。“个体—领导者”的领导力是领导科学研究的中心范式。在领导科学的理论谱系中,无论是特质理论、行为理论还是情境理论、变革理论都是围绕着领导者作用的有效发挥而展开研究与实践的。但是,愈加复杂的环境、爆炸式增长的知识、飞跃发展的技术以及愈加强大的组织成员等严峻的挑战,使越来越多地组织开始意识到,仅仅依靠过去的以个体为核心的领导力发展是远远不够了,还必须形成和增强以组织为核心的领导力,从而形成一种应对复杂挑战的更加具有包容性的方法。理论界对组织的假设,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也从机械论向有机论转变,即从强调规则、程序与分体到重视弹性、融合与整体。领导科学的研究需要适应时代要求,逐步实现研究视角和研究范式的转换,由强调个人领导力到关注组织领导力,从而实现不断把研究重点从个体(特质、能力、素质)转移到团队(行为、关系、情景)再到组织(体制、机制、文化)的范式转变。这是一个组织随着实践需要,在解决问题中不断创新求变、破茧成蝶的过程。中国共产党的组织能力世界公认。可以说,党之所以能够不断战胜困难,取得辉煌成就,很大程度上都是得益于严密的组织、严明的纪律、高素质的队伍和执行的文化等组织因素。东西南北中,党政军民学,党是领导一切的。坚持和改进党的领导,既是对过去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不断取得胜利的经验总结,也是中国社会进入新时代更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组织是实现党的领导的保障,提高组织领导力就成为提高党的领导力的应有之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净化政治生态,以政治建设统领组织建设,增强了党的组织性和领导力。组织领导力,首先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力的关键要素,同时更是中国共产党实现领导力的重要途径。研究中国共产党的组织领导力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突出的实践意义。党的组织领导力的研究,通过研究领导力在组织目标确立、组织体系完善、组织文化建设、组织纪律执行、组织学习发展等过程中的作用机理,总结其规律,有助于丰富党的组织建设理论,更好地指导组织建设实践,有助于促进组织和领导者领导能力专业化水平的提高。本文将文献研究与调查研究相结合、制度分析与系统分析相结合、比较研究与案例研究相结合、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遵照“作用方式—存在问题—提升途径”的内在逻辑开展研究。在史实梳理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构建出中国共产党组织领导力发展作用机制的分析框架。基于此,把历史研究、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构建一个涵盖“势”“道”“术”的逻辑清晰、体系完整和重点突出的研究框架。本文共分七章,第一章在背景分析、文献综述和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对“中国共产党组织领导力”的概念阐释、评价标准、理论基础进行归纳。第二、三、四、五、六章从时间和空间的角度,研究组织领导力作用发挥的构成因素,从各个不同的角度解析组织领导力作用发挥机制及其相互关系。在对组织领导力作用发挥的五大要素进行归纳的基础上,提出组织领导力作用发挥的“五力互动”模型,这是本文的核心部分。第七章结语,对本文的论点进行强调,同时对组织领导力未来发展的的精神内核——组织特质进行展望。

查建友[7](2019)在《文化发展活力论》文中认为文化发展活力是影响文化强弱盛衰的深层次因素。本研究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条件下,如何顺应时势,创设条件,最大限度激发文化发展活力,推动文化发展繁荣,复兴中华文化,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本文的中心思想,要言之,文化主体与社会环境相互促进的实践论,即文化主体与社会环境是影响文化发展活力的两个基本要素,它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相互作用、有机统一,制约着文化发展活力的强弱盛衰。全文包括绪论、正文九章(分三大部分)和结语。绪论阐述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研究综述,研究方法、逻辑架构,以及研究的可能创新点。第一部分包括第一、二、三章,多维动态地界定文化发展活力概念:基本含义、表现形态和历史经验。第一章对论文的关键概念进行界定。论文中的“文化”涵盖了人们的一切精神活动及其成果,包含两个层次:浅层次是指精神文化、社会意识,它是观念形态的东西,可称为“观念文化”;深层次是指文化实践活动、精神生产活动,它是产生观念文化的基础,属于社会实践、社会存在范畴,可称为“实践文化”。文化发展活力是促进文化兴旺发达的生命力,它集中体现为文化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以及由此而来的文化生活的丰富性特别是文化创新,并能够促进人与社会的发展,它受到主体状况、社会环境最终是社会实践的制约。第二章研究文化发展活力的表现形态。文化发展活力的直接性表现是文化的供给与需求、主旋律与多样性、稳定性与变易性三个方面。在创造与消费、供给与需求中推动文化互动循环、供需两旺、发展繁荣;在主旋律与多样性的辩证统一、合理张力中,文化健康发展、长盛不衰;在稳定、变易再到新的稳定、变易……的循环往复状态中,文化生生不息、朝气蓬勃。文化发展活力的深层次特征是:文化主体的能动性,人民文化生活的丰富性,文化的创新性,文化促进人与社会的发展。文化发展活力说到底是文化主体的活力,主体的能动性即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是主体状态,文化丰富性特别是文化创新则是主体活动的产物、产品,促进人与社会的发展是根本目的、价值旨归。它们在逻辑上应当是由主体到产品、由文化整体状态到核心要素、由文化自身到社会大系统的逐步展开的过程。第三章研究文化发展活力的历史经验。论文对中国传统农业社会和苏联的文化发展历程进行梳理,并总结、反思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文化发展得失,提炼出具有普遍性(文化发展的一般性规律)又兼顾特殊性(社会主义国家文化发展的特殊性规律)的历史经验教训,如文化发展与知识分子的关系问题、文化发展与社会环境的关系问题、文化发展与文化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关系问题,等等。第二部分包括第四、五、六章,深入分析决定文化发展活力的基本因素:主体基础、社会条件和实践生成。第四章研究文化发展活力的主体基础。由每一个具体的个人构成的“人民”,是文化发展活力的主体——文化的生产创造主体、传播传承主体、消费享受主体、评价裁判主体。从根本上来看,文化发展活力根源于主体的文化生活需要,集中体现为文化自由:人民能根据自己的意愿,在不违背法律(良法)和社会公德的前提下,享有文化的创造、传播、享受和评价的自由,文化活力的本质特征是文化主体的自由;具体来看,文化发展活力来源于文化的个体性与群体性间的互动并保持一定的张力,来源于文化的多元主体间的相互作用并形成文化发展合力。总而言之,个体性的、多元化的文化主体是文化发展活力的根本来源和基础。第五章研究文化发展活力的社会条件。文化发展活力与经济、政治等社会环境息息相关,特别是受政治环境的根本制约。一定的经济条件是开展文化活动的必要前提,尤其是,文化发展的方向、文化生产消费的内容、文化发展的层次或程度等始终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政治活动是影响文化发展活力的关键因素,政治活动通过影响文化主体的利益、控制文化生产资料、影响文化生产和消费的内容来对文化活动进行调节。第六章研究文化发展活力的实践生成。文化是实践活动的产物,文化发展活力孕育在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微观上,文化主体(主要是个人)的生存状态的改变带来文化的改变,如人们的实际地位(经济、社会等)的跃升跌落、人与人的交往方式的演化嬗变等;中观上,文化系统内生力量推动文化不断演化更替,如文化不同领域间的分化与融合、古今文化间的传承与创新、中外文化间的交流与借鉴等;宏观上,社会整体(国内外)的实践状况,尤其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社会实践,是文化发展的活水源头,催生出强劲的文化活力、激发出蓬勃的文化生机。第三部分包括第七、八、九章,提出增强当代中国文化发展活力的对策思路:主体提升、社会保障、实践推进。第七章从文化主体的角度研究文化发展活力的提升问题。从目标定位、现实状况、提升路径三个方面来分析:目标是培育具备主体意识、主体能力和主体权利的文化主体;同时,从意识、能力和权利三个维度来考察和把握文化主体的客观状况,找准差距、明确不足;进而,参照目标,立足现实,从主体意识培养、主体能力训练和主体权利获取三个方面来努力提升文化主体活力。第八章从社会保障的角度来研究文化发展活力的提升问题。基于文化发展与经济、政治等的密切关系,必须从经济发展和政治体制改革两个主要的方面来努力:大力发展经济,协调好人们的利益关系,为人们创设更多的自由时间,并推动文化投入的稳定增长以建设更好的文化活动基础设施;逐步推动政治体制改革,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发展理念,创设宽松自由、开放包容的文化发展环境。第九章从社会实践的角度研究文化发展活力的现实推进。理论来源于实践,终要回归到实践。文化发展活力的实践推进,总体思路是逐步从文化管理走向文化治理,最终实现文化治理的现代化。具体路径主要是:坚决推进依法治文,实现文化发展的法治化;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集共识、聚心合力、引领发展;完善“思想文化市场”,推动古今中外文化的交流借鉴、融合创新、发展繁荣。结语部分展望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并概述当前的现实进路。

张俊[8](2019)在《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的留学人员统战工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政治优势和战略方针,其本质要求是大团结大联合,解决的是人心和力量问题。留学人员是统战工作的重要对象,留学人员统战工作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留学人员和留学人员统战工作。2015年,习近平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强调,留学人员是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统战工作新的着力点。这是党中央立足现实对留学人员统战工作所作的新指示、新要求和新部署。新时代,如何更好地开展留学人员统战工作,充分凝聚发挥留学人员的智慧和力量,对于进一步巩固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本文从历史和现实两个维度,对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的留学人员统战工作展开研究。留学人员作为统战工作的对象,同时也是知识分子群体的组成部分,因此留学人员统战工作是以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理论以及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理论为依据的。文章通过系统梳理新中国成立70年留学人员统战工作的具体实践,紧紧把握留学人员统战工作发展的两条主线:即留学人员统战工作历史进程的主线以及留学人员统战政策演变的主线。70年来我国留学人员统战工作从开端起步,到曲折发展、几经停滞,逐步恢复发展,再到快速发展,留学人员统战政策也经历了一个不断调整、规范和逐步优化的演进过程:从“保障回国”到“鼓励回国”,从强调“回国服务”到“回国服务”与“为国服务”并举,从“要求回国”到“来去自由”,从“改善待遇”到“创造条件,完善服务”等,为吸引和汇聚留学人才服务祖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提供了政策保障。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将宝贵的统战理论及统战智慧运用到留学人员统战工作当中,以“大团结、大联合”为主题,秉承“凝聚人、团结人”的宗旨,开展了一系列鼓励留学人员回国、创新留学人员报国方式的工作,取得了显着成效,积累了宝贵历史经验。对历史的深入研究,最终落脚点在于解决现实中存在的问题。本文基于地方性的实证调查和全国性的样本分析,点面结合,着重探讨了新时代留学人员统战工作的基本现状,分析当前我国留学人员统战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面临的外部挑战,进而从增强统战意识、健全统战机制、强化文化认同、优化统战环境、改善统战方法等方面提出新时代我国留学人员统战工作的对策思考,以期为新时代我国留学人员统战工作提供理论参考和政策建议,不断提高我国留学人员统战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切实增强统战效果。

张俊婷[9](2019)在《民国大学教授群体学术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大学是高层次人才的聚集之地,大学的发展与高层次人才息息相关。正如梅贻琦校长曾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竺可桢先生也说:“教授是大学的灵魂,一个大学学风的优劣,全视教授人选为转移。假使大学里有许多教授,以研究学问为毕生事业,以教育后进为无上职责,自然会养成良好的学风,不断地培育出来博学敦行的学者”。可见,大学教授作为大学的灵魂与核心,主导着高校教学科研的发展方向。即使在民国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经济凋零的时期,民国大学教授群体中也不乏出现了很多文人志士,涌现了一大批学术大师,创造出了丰厚的学术成果,奠定了我国学术发展的基础。而这些民国大学教授群体之所以至今被人书写和歌颂,主要在于他们身上的学术精神风貌感召后人,集中表现在民国大学教授群体的学术特征,依旧有很大的学术研究价值,这就有必要我们以史为鉴、以史为证,探寻民国大学教授群体的学术特征,推动当前大学教授群体的发展。因此,本文运用文献分析法和历史分析法,在界定大学、教授与学术特征概念的基础上,从大学的本质、大学的属性、大学的使命角度去分析教授的学术使命与责任,阐述大学与教授、大学学术组织与教授学术特征之间的关系。其次,概况和归纳了民国大学教授群体的两个来源及形成发展的三个阶段。最后,从学术视角归纳出民国大学教授群体的学术特征:一是学问渊博、博览群书,表现在学贯中西、学参文理、学通古今;二是学术水平卓越、视野开阔,表现在学术成果突出、学术思想先进;三是学术风格独特、各显其艺,表现在教学内容丰富,研究路径各异,教学和研究方法多样;四是学术道德高尚、学风严谨,表现在遵守学术规范、承担学术责任、开展学术批判。民国大学教授之所以具有上述学术特征,其原因在于:一是教授共同的学术追求和强烈的学术责任,二是大学教授制度的建立和自由的学术氛围,三是当时社会环境的影响和传统文化的熏陶。民国大学教授群体学术特征启示我们,只有提高教授素养、健全大学制度、营造宽松社会环境,才能凸显大学教授的学术水平,呈现大学教授应有的学术特征。

董文轩[10](2019)在《当代创业型大学产教融合的驱动机制及关键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华威大学经验提炼》文中指出2017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形成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而“四个协同”产业体系实现的前提是实现产教融合。同年12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指出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为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提供有力支撑。然而,由于长期产学研分离,高校主要集中在科学技术研究,甚少关注企业需求,从而导致高校科研技术供给与市场需求难以无缝对接。这种状况显然不利于我国高校实现产教融合,亦会阻碍我国现代化经济体系建立,因此迫切需要我们寻找到合适方式和路径指引高校进行深度产教融合。基于此,本文以国外典型创业型大学—华威大学为案例,探寻其在50多年发展过程中产教融合影响因素,并深入分析产教融合驱动机制,从而识别其关键影响因素。首先,本文广泛收集关于华威大学的学术研究文章、新闻报告以及官网资料,按照其发展时间顺序进行整理,并以此为扎根文本进行案例扎根;通过对华威大学案例进行文献编码分析,逐级归纳创业型大学产教融合的影响因素,最终得到由产教融合意愿培育、产教融合实践探索、产教融合能力提升和产教融合环境营造所构成的创业型大学产教融合影响因素体系。其中,产教融合意愿培育维度包括高校政策定位、一流大学愿景、高层创业态度、办学筹资压力、创业收益预期;产教融合实践探索维度包括创业氛围打造、创业制度构建、创业运营实作;产教融合能力提升维度包括商业禀赋形成、商业能力培养、商业价值彰显;产教融合环境营造维度包括社会观念转变、创业政策激励、技术市场需求。其次,综合衡量案例素材中影响因素的频次和中心度,从而提炼创业型大学产教融合中的关键影响因素。以频率为横坐标,中心度为纵坐标,发现“高层创业态度”和“创业氛围打造”是强影响因素,这两种因素可以作为创业型大学产教融合中的关键影响因素,对于创业型大学产教融合是否成功起到决定性作用。最后,通过回顾华威大学发展历程,分析不同阶段中创业型大学产教融合的驱动机制,从而构建由“产教融合意愿培育”、“产教融合实践探索”、“产教融合能力提升”、“产教融合环境营造”所构成的创业型大学产教融合演进模型。其中,产教融合意愿培育是前提,产教融合实践探索是中介,产教融合能力提升是结果,而产教融合环境营造对于产教融合活动起支撑作用。

二、营造宽松环境 提升人才价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营造宽松环境 提升人才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公司参股银行的效能及其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关于公司参股银行的文献综述
        1.2.2 关于公司参股银行效能的文献综述
        1.2.3 关于公司参股银行风险管理的文献综述
        1.2.4 小结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创新
    1.5 论文的基本结构
第2章 公司参股银行效能及其风险管理的理论分析
    2.1 公司参股银行的动因分析
        2.1.1 公司参股银行的内涵
        2.1.2 公司参股银行的动因
    2.2 公司参股银行的效能分析
        2.2.1 公司参股银行效能的内涵
        2.2.2 公司参股银行效能的机理分析
    2.3 公司参股银行的风险管理分析
        2.3.1 公司参股银行的风险及其危害
        2.3.2 公司参股银行风险形成的机理分析
        2.3.3 公司参股银行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2.4 公司参股银行的效能及风险管理的理论基础
        2.4.1 公司参股银行效能的相关理论基础
        2.4.2 公司参股银行风险管理的理论基础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我国公司参股银行效能及风险危害的事实描述
    3.1 我国公司参股银行的发展历程及评价
        3.1.1 我国公司参股银行的发展历程
        3.1.2 我国公司参股银行的总体特征
        3.1.3 我国公司参股银行现状的评价
    3.2 我国公司参股银行融资约束的事实描述及评价
        3.2.1 我国公司参股银行融资约束的现状
        3.2.2 我国公司参股银行融资约束现状的评价
    3.3 我国公司参股银行投资效率的事实描述及评价
        3.3.1 我国公司参股银行投资效率的事实描述
        3.3.2 我国公司参股银行投资效率现状的评价
    3.4 我国公司参股银行风险危害的事实描述及评价
        3.4.1 我国公司参股银行风险危害的事实描述
        3.4.2 我国公司参股银行风险危害现状的评价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我国公司参股银行效能的实证研究
    4.1 我国公司参股银行融资约束的实证研究
        4.1.1 数据来源
        4.1.2 指标选取
        4.1.3 实证模型设定
        4.1.4 实证结果分析
    4.2 我国公司参股银行融资约束下的投资效率实证分析
        4.2.1 数据来源
        4.2.2 指标选取
        4.2.3 实证模型设定
        4.2.4 实证结果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我国公司参股银行风险危害的实证研究
    5.1 我国公司参股银行关联交易风险、风险传染的典型案例分析
        5.1.1 包商银行基本概况
        5.1.2 包商银行风险事件梳理
        5.1.3 包商银行暴露的风险问题
    5.2 我国公司参股银行风险承担的实证分析
        5.2.1 模型设定
        5.2.2 变量设定与数据说明
        5.2.3 实证结果分析与讨论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提高公司参股银行效能、加强我国公司参股银行风险管理的对策
    6.1 有序推进产融结合、缓解融资约束
        6.1.1 稳定货币政策预期、缓解企业在银根收紧时期的融资约束
        6.1.2 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缓解营商环境较差地区的融资约束
    6.2 借力产融结合、提高投资效率
        6.2.1 发挥产融结合在提高国有大型企业投资效率中的积极作用
        6.2.2 合理支付股利、提高上市公司投资效率
    6.3 严格投资条件、有序规范公司参股银行的市场秩序
        6.3.1 严格规范公司参股商业银行的市场准入
        6.3.2 强化公司控股商业银行的资质要求
    6.4 规范公司出资来源与完善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并重、促进公司与银行良性互动
        6.4.1 规范公司参股银行出资来源、强化公司资本监管
        6.4.2 在实体公司和商业银行之间设立防火墙、防范风险交叉传染
        6.4.3 完善国内商业银行的信息管理系统、降低银企信息不对称
        6.4.4 提高监事会的独立性和专业性、防止内部监管失效
    6.5 强化外部监管、有效降低风险发生频率和风险危害
        6.5.1 完善产融结合的相关法律法规、强化法治保障
        6.5.2 多措并举完善穿透式监管、有效杜绝非公允关联交易和防范风险
        6.5.3 避免运动式金融监管、提高外部监管有效性
总结与展望
    一、总结
    二、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情况和其它科研情况

(2)重庆市社区社会组织建设的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的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文献评述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创新点
第2章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社区社会组织
        2.1.2 社区社会组织建设
        2.1.3 政策系统
    2.2 理论依据
        2.2.1 资源依赖理论
        2.2.2 治理理论
        2.2.3 政策工具理论
第3章 重庆市社区社会组织及政策系统现状分析
    3.1 重庆市社区社会组织的现状
        3.1.1 重庆市社区社会组织的数量规模
        3.1.2 重庆市社区社会组织的主要类型
    3.2 重庆市社区社会组织建设的政策系统
        3.2.1 重庆市社区社会组织建设的政策系统的目标
        3.2.2 重庆市社区社会组织建设的政策系统的构成
        3.2.3 重庆市社区社会组织建设政策的主要内容
        3.2.4 重庆市社区社会组织建设政策系统的运行
    3.3 重庆市社区社会组织建设的政策系统的运行效果
        3.3.1 社区社会组织建设合力得到有效凝聚
        3.3.2 社区社会组织建设规范化水平有效提升
        3.3.3 社区社会组织建设活力得到有效释放
第4章 重庆市社区社会组织建设政策的实证调查
    4.1 调查方案设计
        4.1.1 调查的方法的选择
        4.1.2 调查内容的设计
        4.1.3 调查对象的选择
    4.2 调查实施
        4.2.1 调查的实施过程
        4.2.2 调查样本的分析
        4.2.3 调查有效性的分析
    4.3 调查数据分析
        4.3.1 政策环境的总体满意度调查情况
        4.3.2 管理规范型政策的满意度调查情况
        4.3.3 党的建设政策的满意度调查情况
        4.3.4 培育扶持型政策的满意度调查情况
        4.3.5 政社互动关系的满意度调查情况
    4.4 调查结论与总结
第5章 重庆市社区社会组织建设政策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5.1 重庆市社区社会组织建设政策的问题
        5.1.1 部分领域存在政策供给不足的现象
        5.1.2 政策差异化现象比较明显
        5.1.3 政策执行存在缺位现象
    5.2 重庆市社区社会组织建设政策问题的原因分析
        5.2.1 政策制定的互动机制有待健全
        5.2.2 政策内容的统筹机制尚不完善
        5.2.3 政策系统运行的联动机制还需健全
第6章 完善社区社会组织建设政策的建议
    6.1 加强社区社会组织政策体系建设,不断优化政策供给水平
        6.1.1 强化党的建设,发挥党在政策体系中的领导核心作用
        6.1.2 优化政策内容,不断提高政策供给的有效性
        6.1.3 健全政策主客体之间的协商机制,不断提高政策供需的匹配程度
    6.2 加强政策融合机制建设,化解政策差异化程度
        6.2.1 健全“三位一体”工作机制,解决政策偏重不一的问题
        6.2.2 统筹资源配置,解决政策力度不一的问题
    6.3 优化政策系统运行水平,强化政策执行力度
        6.3.1 健全政策执行协作机制,保障政策执行效果
        6.3.2 细化政策措施,提高政策执行的操作性
        6.3.3 加强政策宣传,提高政策执行的配合度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1.重庆市社区社会组织建设的政策研究调查问卷
致谢

(3)基于文本分析的武汉设计之都政策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一) 研究目的
        (二) 研究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设计之都政策研究综述
        (二) 武汉设计之都研究综述
        (三) 政策文本分析方法综述
        (四) 研究述评
    四、研究内容、方法与重难点
        (一) 研究内容
        (二) 研究方法
        (三) 研究重难点
    五、研究结构与可能的创新点
        (一) 研究结构
        (二) 可能的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一、相关概念
        (一) 创意城市
        (二) 创意城市网络
        (三) 设计之都
    二、理论基础
        (一) 利益相关者理论
        (二) 3T理论
第三章 武汉设计之都的政策文本分析
    一、政策发展演变
        (一) 政策萌芽阶段
        (二) 政策探索阶段
        (三) 政策提升阶段
    二、政策文本选择
    三、政策文本分析框架构建
        (一) 政策要素维度
        (二) 政策工具维度
    四、政策文本单元编码
        (一) 定义分析单元
        (二) 分析单元编码
    五、政策文本统计分析
        (一) 政策要素维度
        (二) 政策工具维度
第四章 武汉设计之都政策文本研究结果分析
    一、政策内容聚焦要素存在失衡
    二、发文主体较单一联动性较差
    三、政策指导性与可操作性较弱
    四、供给型政策工具运用不足
    五、需求型政策工具存在失衡
    六、环境型政策工具有待完善
第五章 武汉设计之都政策文本优化建议
    一、重视政策内容的“软环境”建设
        (一) 重视设计教育体制的政策制定
        (二) 营造宽容包容的设计发展氛围
    二、调动多部门多主体参与政策制定
        (一) 建立多部门参与的政策制定机制
        (二) 调动公众参与政策制定积极性
    三、完善优化设计之都政策文种类型
        (一) 完善操作性强的政策文种类型
        (二) 开展专业的设计之都宣传培训
    四、加强供给型政策工具运用
        (一) 优化设计人才投入政策
        (二) 加强设计基础设施建设
    五、完善需求型政策工具结构
        (一) 提高创意设计产业政策占比
        (二) 重点引导开展国内外交流合作
        (三) 充分运用政府购买工具
    六、强化环境型政策工具应用
        (一) 牢固树立“大设计”理念
        (二) 丰富完善策略性政策措施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4)绿色劳动测度及多主体驱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选题意义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2 文献综述
    2.1 绿色发展理念
    2.2 劳动的概念及其演进趋势
    2.3 绿色劳动的提出及其相关理论
    2.4 绿色劳动影响因素
    2.5 文献述评
3 绿色劳动内涵及其测度体系解析
    3.1 绿色劳动内涵
    3.2 基于质性分析的绿色劳动测度体系构建
    3.3 基于实证分析的绿色劳动测度体系检验与修正
    3.4 绿色劳动现实水平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绿色劳动多主体驱动模型构建
    4.1 基于质性分析的绿色劳动多主体驱动因素识别
    4.2 研究变量筛选与界定
    4.3 绿色劳动多主体驱动模型构建与假设提出
    4.4 本章小结
5 绿色劳动多主体驱动模型实证研究
    5.1 量表设计与开发
    5.2 正式调研与样本概况
    5.3 绿色劳动劳动者层面驱动机理分析与假设检验
    5.4 绿色劳动组织管理者层面驱动机理分析与假设检验
    5.5 绿色劳动政府层面驱动机理分析与假设检验
    5.6 本章小结
6 绿色劳动多主体演化博弈与仿真研究
    6.1 各主体交互作用解析
    6.2 政策支持情景下的多主体演化博弈与仿真研究
    6.3 员工反馈情景下的多主体演化博弈与仿真研究
    6.4 诉求感知情景下的多主体演化博弈与仿真研究
    6.5 本章小结
7 绿色劳动多维实现路径政策建议
    7.1 基于空间线索下绿色劳动实现路径政策建议
    7.2 基于时间线索下绿色劳动实现路径政策建议
    7.3 本章小结
8 研究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主要创新点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5)促进创造力培养的大学生学业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三、研究问题与概念界定
    四、研究方法、思路与创新
第一章 学业评价与创造力培养的关联分析
    第一节 学业评价的理论及其要素
        一、学业评价的理论
        二、学业评价的基本要素
    第二节 学业评价与创造力培养的复杂关联
        一、创造力是学业收获的重要内容
        二、学业评价作为情境因素对学业收获的重要影响
        三、学业评价对创造力培养具有促进和抑制作用
        四、学业评价与创造力培养关系模型的初步构建
第二章 学业评价影响创造力培养的作用机理分析
    第一节 学业评价为创造力培养提供保障作用
        一、学业评价为创造力培养提供清晰的导向
        二、学业评价为创造力培养提供适度的激励
        三、学业评价为创造力培养提供必要的监控
    第二节 学业评价为创造力培养提供动力源泉
        一、评价主体影响创造动机的激发
        二、评价反馈影响创造意志的坚韧性
        三、评价内容及方式直接影响创造思维的发展
    第三节 关键性评价环节是创造力培养的重要场域
        一、课堂评价及时有效激发学生创造灵感
        二、课程结业考试灵活考察学生解决问题能力
第三章 促进创造力培养的大学生学业评价的改革实践:两所高校的案例分析
    第一节 BJ大学“尊重选择多元融合”学业评价
        一、明确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教育理念
        二、强调过程和方式多样的课程学习评价
        三、注重层次性和差异性的激励性评价
        四、促进学科交叉与融合培养复合型高素质人才
        五、成效、培养特色与建议
    第二节 NC大学“强基础、重素质、个性化”学业评价
        一、规范常规评价为创造力发展奠定基础
        二、重视创造力评价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三、实行个性化育人培养拔尖创造性人才
        四、成效、归因与建议
    第三节 从高校学业评价改革案例中得到的启示
        一、转变人才评价观念营造良好的创造环境
        二、激发学生作为“利益相关者”的创造动力
        三、改革学业评价的内容、组织形式和手段
        四、提升教师作为评价主体的教学与评价能力
第四章 我国高校促进创造力培养的大学生学业评价:不足与原因分析
    第一节 对16所学校调查的数据分析
        一、调查的工具与对象
        二、调查的数据分析
    第二节 学业评价促进创造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终结性评价手段单一,考察创造力的导向性不强
        二、形成性评价内容不精,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不足
        三、创造力评价渐被关注,与学科教学渗透融合不够
        四、激励性评价正常开展,促进创造力培养效果有限
    第三节 学业评价促进创造力培养效果微弱的原因分析
        一、创造力培养目标的定位不清晰
        二、评价促进发展的理念难以落实
        三、学生的个性发展缺乏充分引导
        四、评价的内容标准缺乏科学监管
        五、评价方式的创新受到多方掣肘
第五章 对我国高校促进创造力培养的大学生学业评价进一步改革建议
    第一节 以学业评价促进创造力培养的改革路径
        一、转变评价理念,引导学生发展个性
        二、调整评价内容,引导学生关注创造
        三、扩大评价主体,引导学生参与评价
        四、丰富评价方式,引导学生激活思维
        五、规范评价反馈,引导学生增强自信
    第二节 促进创造力培养的学业评价体系构建与改革建议
        一、促进创造力培养的学业评价体系的整体化构建
        二、促进创造力培养的课程学习评价的改革建议
        三、促进创造力培养的综合类学业评价的改革建议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中国共产党组织领导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价值
        一、研究背景
        二、选题价值
    第二节 概念界定
        一、相关概念界定
        二、核心概念界定
    第三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评价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思路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思路
        三、研究设计
        四、研究创新
    第五节 理论依据
        一、组织理论
        二、领导理论
        三、马克思主义组织建设理论
        四、马克思主义党的领导理论
    第六节 发展历程
        一、历史分期及特征
        二、经验综述:组织、环境与人的紧密互动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引领力
    第一节 组织引领力的作用方式
        一、使命:组织目标的确立
        二、愿景:组织目标的认同
        三、信仰:组织目标的坚守
    第二节 注重环境分析,确立正确组织目标
        一、领导环境及其作用
        二、环境分析方法
        三、环境因应逻辑
    第三节 以组织目标为引领,提高思想工作成效
        一、重视思想工作是党的优良传统
        二、组织要善于建构价值和意义
        三、要注意采取说服的方法
    第四节 以组织目标为检验,坚定信仰
        一、以群众利益为出发点,在与群众互动中坚定信仰
        二、明晰路径,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中坚定信仰
        三、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在理论创新中坚定信仰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的组织执行力
    第一节 组织执行力的作用方式
        一、组织结构的确立与调适
        二、组织关系的建立与维护
        三、组织成员的选拔与培养
    第二节 创新组织设置形式,发挥基层组织功能
        一、组织设置依据
        二、创新组织设置形式
        三、将支部打造为基本执行单元
    第三节 依托组织体系,打造创造性执行机制
        一、调研机制:了解真实情况
        二、试点机制:积累初步经验
        三、决策机制:达成行动共识
        四、用人机制:确定执行人选
        五、行动机制:目标衡量一切
        六、督查机制:总结经验教训
    第四节 贯彻民主集中制,发挥领导团队整体合力
        一、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领导制度
        二、发挥领导团队整体合力
    第五节 建设具有强大执行力的干部队伍
        一、明确角色定位
        二、提高授权水平
第四章 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凝聚力
    第一节 组织凝聚力的作用方式
        一、仪式感召
        二、榜样示范
        三、宣传引导
        四、理论创造
    第二节 冷静应对挑战,打造开放信任负责的组织文化
        一、组织文化建设面临的挑战
        二、建设开放信任负责的组织文化
    第三节 建立正向激励体系,营造干事创业氛围
        一、影响干部干事创业的因素分析
        二、营造宽松容错的组织氛围
        三、倡导“三个留人”的组织措施
        四、领导者要善于自我激励
    第四节 注重环境塑造,建设良好政治生态
        一、塑造组织环境
        二、营造良好政治生态
第五章 中国共产党的组织约束力
    第一节 组织约束力的作用方式
        一、明晰纪律要求
        二、加强纪律教育
        三、严格纪律执行
        四、培养遵纪自觉
    第二节 以政治纪律为统领,加强组织纪律建设
    第三节 建立请示报告制度,培养组织规矩意识
        一、请示报告制度的建立
        二、培养组织规矩意识
    第四节 加强历史传统教育,传承优良组织作风
        一、明晰历史定位
        二、学习工作方法
        三、增强精神动力
第六章 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学习力
    第一节 组织学习力的作用方式
        一、问题意识
        二、反思能力
        三、纠错方法
        四、制度建设
    第二节 坚持问题导向,严肃组织生活
    第三节 坚持整体提升,改进整党整风
        一、整党整风及其作用
        二、整党整风的历程
        三、提升整体效果
    第四节 突出政治教育,加强干部培训
        一、加强宏观管理
        二、突出政治教育
        三、推动方式创新
第七章 结语
    第一节 组织领导力的作用基础:五大要素
    第二节 组织领导力的作用模式:五力互动
    第三节 组织领导力的精神内核:组织特质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深度访谈提纲
附录三:访谈信息汇总
后记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

(7)文化发展活力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逻辑架构
    四、研究的创新点
第一章 文化发展活力的概念界定
    第一节 文化概念
        一、“文化”的内涵
        二、社会意识与文化
        三、经济、政治与文化
        四、“文化”的界定
    第二节 发展概念
        一、“发展”的含义
        二、文化发展与精神生产
    第三节 文化发展活力概念
        一、“活力”的含义
        二、文化发展活力与精神生产力
        三、文化发展活力与文化创新
        四、“文化发展活力”的界定
第二章 文化发展活力的表现形态
    第一节 文化的供给与需求
        一、供给与需求的辩证统一
        二、传播媒介的不可或缺
    第二节 文化的主旋律与多样性
        一、理性认知文化的主旋律
        二、理解接纳文化的多样性
        三、弘扬主旋律与提倡多样性的有机统一
    第三节 文化的稳定性与变易性
        一、文化的相对稳定性
        二、文化的动态变易性
        三、稳定与变易的辩证运动
    第四节 文化发展活力的深层次特征
        一、文化主体的能动性
        二、文化生活的丰富性
        三、文化创新勃发
        四、文化促进社会与人的发展
第三章 文化发展活力的历史经验
    第一节 中国传统农业社会文化发展的经验教训
        一、社会的自由度是影响文化发展的核心因素
        二、文化系统的开放性、包容性、竞争性是文化发展的重要条件
        三、封建专制制度是文化发展的根本障碍
    第二节 苏联文化发展的经验教训
        一、如何对待知识分子是文化发展的关键问题
        二、文化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是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遵循文化发展规律对文化发展至关重要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以来文化建设的经验教训
        一、从“阶级斗争”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二、从单一“红色文化”走向“多彩文化”
        三、逐步走向依法治文
第四章 文化发展活力的主体基础
    第一节 文化发展活力源于主体文化生活需要
        一、主体文化生活需要是文化发展活力的逻辑起点
        二、文化自由是主体文化生活需要的核心诉求
    第二节 文化的个体性、群体性及其互动
        一、文化的个体性
        二、文化的群体性
        三、文化的个体性与群体性的互动
    第三节 文化主体的多元性及其关系
        一、文化主体具有多元性
        二、多元文化主体的基本类型
        三、文化生产条件所有者与生产者的统一
        四、多元主体的文化合力
第五章 文化发展活力的社会条件
    第一节 经济对文化发展的基础性制约
        一、经济为文化活动创设基础条件
        二、经济制约文化发展的基本内容
        三、文化发展反作用于经济发展
        四、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的深度融合
    第二节 政治对文化发展的直接性调控
        一、政治活动调控文化活动的基本途径
        二、政治活动调控文化活动的基本类型
        三、文化发展反作用于政治活动
        四、文化与政治相互熔铸
第六章 文化发展活力的实践生成
    第一节 文化主体生存状态对文化的直接影响
        一、个人生存状态变化的直接作用
        二、个体自由度扩大的根本因素
    第二节 文化系统内生力量推动文化的演进更替
        一、文化各领域间的分化融合
        二、古今文化间的传承创新
        三、中外文化间的交流借鉴
    第三节 社会整体实践状况对文化的强力支撑
        一、社会整体实践状况是文化发展的活水源头
        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是文化发展的现实动力
第七章 文化发展活力的主体提升
    第一节 文化主体提升的目标定位
        一、主体的自觉意识
        二、主体的行为能力
        三、主体的保障权利
    第二节 文化主体提升的客观现实
        一、自发型文化主体与自觉型文化主体
        二、合格型文化主体与不合格型文化主体
        三、自立型文化主体与依附型文化主体
    第三节 文化主体提升的现实路径
        一、主体意识的培养
        二、主体能力的训练
        三、主体权利的落实
第八章 文化发展活力的社会保障
    第一节 发展经济以奠定坚实的文化发展基础
        一、改善文化主体的物质生活条件
        二、推进文化媒介的开发利用
        三、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标准化均等化
    第二节 推动政治体制改革以营造健康的文化发展环境
        一、厘清文化主体的重要地位及其作用
        二、理性把握主体的文化活动边界
        三、推进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发展理念
第九章 文化发展活力的实践推进
    第一节 逐步从管理走向治理
        一、文化治理的基本特点
        二、文化治理的必然趋势
        三、文化治理的基本格局
    第二节 依法治文
        一、依法治文的现实状况
        二、依法治文的推进举措
    第三节 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培育践行核心价值观以提升文化的价值引领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观念认同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推进
    第四节 逐步完善“思想文化市场”
        一、思想文化市场的基本内涵
        二、思想文化市场的重要价值
        三、澄清对思想文化市场的两种误解
        四、完善思想文化市场的现实进路
结语:逐步走向文化的复兴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8)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的留学人员统战工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一)国外研究概况
        (二)国内研究概况
        (三)研究现状评论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基本思路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二)研究的基本思路
    四、研究的主要方法
    五、研究对象及相关概念辨析
        (一)留学人员
        (二)统一战线
        (三)留学人员统战工作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留学人员统战工作的理论依据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统一战线的理论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统一战线的思想
        (二)列宁关于统一战线的思想
        (三)毛泽东关于统一战线的思想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一战线思想
    二、马克思主义关于知识分子的理论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知识分子的思想
        (二)列宁、斯大林关于知识分子的思想
        (三)毛泽东关于知识分子的思想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分子思想
第三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留学人员统战工作的历史考察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留学人员统战工作(1949-1956)
        (一)通过政治宣传发表留学人员回国号召
        (二)利用外交手段强化与资本主义国家的谈判协商
        (三)动员留学人员亲友密切海外联系
        (四)成立专门机构统筹留学人员归国事宜
    二、曲折发展时期的留学人员统战工作(1957—1977)
        (一)进行集中的思想政治学习
        (二)开展有步骤的“反修防修”教育
        (三)保护部分归国留学专家
        (四)对回国留学人员进行集中分配
    三、改革开放初期的留学人员统战工作(1978-1991)
        (一)优化政治环境消除留学人员思想顾虑
        (二)设立专项基金吸引留学人员归国
        (三)成立专门服务机构强化留学人员主体地位
    四、改革开放发展时期留学人员统战工作(1992-2011)
        (一)理顺关系、创新留学人员报国形式
        (二)加大支持力度夯实留学人员服务平台
        (三)鼓励、支持留学人员归国自主创业
    五、十八大以来的留学人员统战工作(2012-)
        (一)完善留学人员归国的政策法规
        (二)积极打造海外留学人才对接平台
        (三)营造留学人员创新创业的良好环境
第四章 我国留学人员统战工作的政策演进及主要成效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留学人员统战工作政策的历史演进
        (一)争取动员、资助回国、妥善安置
        (二)一视同仁、红专教育、统一待遇
        (三)保障回国、信任使用、政策吸引
        (四)鼓励回国、为国服务、政策照顾
        (五)发挥作用、重视使用、完善服务
    二、新中国成立以来留学人员统战工作的主要成效
        (一)奠定了新中国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亟需的人才基础
        (二)推动了中国高校学科建设及科学技术各领域的快速发展
        (三)形成了留学人员归国创新创业的热潮
第五章 我国留学人员统战工作的基本方法与经验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留学人员统战工作的基本方法
        (一)情感联络的方法
        (二)利益照顾的方法
        (三)民主协商的方法
        (三)理论实践教育法
        (四)显性隐性教育法
        (五)典型示范的方法
    二、新中国成立以来留学人员统战工作的基本经验
        (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核心领导地位
        (二)贯彻以人为本、为留学人员服务的理念
        (三)秉承凝集人心、汇集才智、发挥作用的宗旨
        (四)弘扬爱国主义的主旋律
        (五)坚持统战政策的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统一
第六章 新时代我国留学人员统战工作的现状分析
    一、我国留学人员统战工作的基本现状
        (一)基于广州留学人员统战工作现状的调研
        (二)基于全国留学人员统战工作现状的分析
    二、当前我国留学人员统战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留学人员统战工作认识亟待提高
        (二)留学人员统战工作机制尚不健全
        (三)留学人员思想理论水平有待加强
        (四)留学人员发挥作用的环境有待优化
        (五)留学人员统战工作方法创新不足
    三、新时代我国留学人员统战工作面临的外部挑战
        (一)世界人才争夺加剧带来的人才流失及人才移民挑战
        (二)世界多元文化渗透带来的意识形态安全与文化认同挑战
        (三)西方发达国家利用互联网技术优势带来的挑战
第七章 新时代我国留学人员统战工作的对策思考
    一、提升留学人员统战工作意识和统战工作能力
        (一)准确把握留学人员统战工作定位
        (二)着力提升统战干部工作能力水平
    二、建立健全留学人员统战工作机制
        (一)建立健全留学人员组织沟通及协调机制
        (二)建立健全留学人员服务及决策咨询机制
        (三)建立健全留学人员评估选拔及参与机制
    三、强化留学人员文化认同及思想引领
        (一)以中华传统文化为载体增进文化认同
        (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旨加强教育引导
        (三)以转变观念为主旨提高文化适应力
    四、优化留学人员发挥作用的整体环境
        (一)完善留学人员归国发展的政策环境
        (二)打造留学人员创新创业的科研环境
        (三)营造留学人员宜居宜业的人文环境
    五、探索留学人员统战工作的新路径
        (一)树立留学人员统战数据化的思维理念
        (二)构建常态化、法制化的网络统战大格局
        (三)运用统战智慧提升留学人员统战工作艺术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9)民国大学教授群体学术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1.研究目的
        2.研究意义
    (三)文献综述
        1.国内外研究现状
        2.研究述评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五)创新与不足
        1.创新之处
        2.不足之处
二、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一)相关概念界定
        1.大学
        2.教授群体
        3.学术特征
    (二)大学与教授关系
        1.教授是履行大学职能的主体
        2.大学是教授开展学术活动的理想场所
    (三)大学学术组织和教授学术特征关系
        1.大学学术组织是教授学术特征形成的基础
        2.教授学术特征是大学学术组织外在形式
三、民国大学教授群体的来源与发展阶段
    (一)民国大学教授群体的来源
        1.科举后士人身份的转换
        2.留学归国生的职业选择
    (二)民国大学教授群体形成的三个发展阶段
        1.萌芽期
        2.发展期
        3.动荡期
四、民国大学教授群体学术特征分析
    (一)学问渊博,博览群书
        1.学贯中西
        2.学参文理
        3.学通古今
    (二)学术水平卓越,视野开阔
        1.学术成果突出
        2.学术思想先进
    (三)学术风格独特,各显其异
        1.教学风格各异
        2.研究风格迥异
    (四)学术道德高尚,学风严谨
        1.遵守学术规范
        2.承担学术责任
        3.开展学术批评
五、民国大学教授群体学术特征形成的原因
    (一)教授群体自身的素养
        1.共同的学术追求
        2.强烈的社会责任
    (二)大学教授制度的保障
        1.教授制度的建立
        2.自由的学术氛围
    (三)社会文化环境的营造
        1.社会环境的影响
        2.传统文化的熏陶
六、民国大学教授群体学术特征的现实启示
    (一)提高教授素养
        1.崇尚学术,提高学术水平
        2.敬畏学术,培育学术品德
    (二)健全大学制度
        1.改革和完善教授制度
        2.创建民主自由的环境
    (三)营造宽松环境
        1.建全有利于学术发展的法律法规
        2.营造尊重知识与人才的社会氛围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等

(10)当代创业型大学产教融合的驱动机制及关键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华威大学经验提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现代化经济体系下高校发展要求
        1.1.1 现代化经济体系时代内涵
        1.1.2 现代化经济体系下创业型大学建设意义
        1.1.3 现代化经济体系要求高校进行创业人才培养
    1.2 研究意义、内容及创新点
        1.2.1 研究意义
        1.2.2 研究内容
        1.2.3 本文创新点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4 本章小结
第2章 相关概念与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
        2.1.1 创业型大学
        2.1.2 产教融合
    2.2 创业型大学相关研究
        2.2.1 创业型大学发展动因研究
        2.2.2 创业型大学实现障碍研究
        2.2.3 创业型大学发展模式研究
        2.2.4 创业型大学建设路径研究
    2.3 对现有研究评价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创业型大学产教融合影响因素提炼
    3.1 研究方法与资料收集
        3.1.1 研究思路
        3.1.2 案例选择
        3.1.3 数据收集
        3.1.4 数据编码方法
    3.2 数据编码过程与结果
        3.2.1 开放式编码
        3.2.2 轴心式编码
        3.2.3 选择式编码
    3.3 创业型大学产教融合影响因素分析
        3.3.1 产教融合意愿培育维度
        3.3.2 产教融合实践探索维度
        3.3.3 产教融合能力提升维度
        3.3.4 产教融合环境营造维度
    3.4 创业型大学产教融合影响因素体系构建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创业型大学产教融合的关键影响因素识别
    4.1 创业型大学产教融合的影响因素频次统计分析
        4.1.1 创业型大学产教融合核心范畴显示情况分析
        4.1.2 创业型大学产教融合主范畴显示情况分析
        4.1.3 创业型大学产教融合副范畴显示情况分析
        4.1.4 创业型大学产教融合频次汇总分析
    4.2 创业型大学产教融合的影响因素之间影响程度分析
        4.2.1 模糊集-DEMATEL方法
        4.2.2 模糊集-DEMATEL分析过程
    4.3 创业型大学产教融合关键影响因素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创业型大学产教融合演进路径分析
    5.1 华威大学产教融合阶段划分
        5.1.1 产教融合意愿培育阶段(1965-1980 年)
        5.1.2 产教融合实践探索阶段(1980-1995 年)
        5.1.3 产教融合能力提升阶段(1995-2017 年)
    5.2 创业型大学产教融合驱动机制分析
        5.2.1 创业型大学产教融合意愿培育机制
        5.2.2 创业型大学产教融合实践探索机制
        5.2.3 创业型大学产教融合能力提升机制
        5.2.4 创业型大学产教融合环境营造机制
    5.3 创业型大学产教融合演进模型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政策启示
    6.3 研究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从事的科研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四、营造宽松环境 提升人才价值(论文参考文献)

  • [1]公司参股银行的效能及其风险管理研究[D]. 胡彦鑫. 山西财经大学, 2021(09)
  • [2]重庆市社区社会组织建设的政策研究[D]. 李祥平. 西南大学, 2020(05)
  • [3]基于文本分析的武汉设计之都政策优化研究[D]. 王星星.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4]绿色劳动测度及多主体驱动研究[D]. 刘蓓. 中国矿业大学, 2020(10)
  • [5]促进创造力培养的大学生学业评价研究[D]. 刘洪翔. 湖南师范大学, 2019(04)
  • [6]中国共产党组织领导力研究[D]. 李震.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7]文化发展活力论[D]. 查建友.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2)
  • [8]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的留学人员统战工作研究[D]. 张俊.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9]民国大学教授群体学术特征研究[D]. 张俊婷. 江西师范大学, 2019(01)
  • [10]当代创业型大学产教融合的驱动机制及关键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华威大学经验提炼[D]. 董文轩. 重庆邮电大学, 2019(02)

标签:;  ;  ;  ;  ;  

营造宽松环境,提升人才价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