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非人类中心主义”

浅析“非人类中心主义”

一、对“非人类中心论”的几点剖析(论文文献综述)

林丽婷[1](2021)在《动物权利问题的伦理之维及其对疫情防控的启示》文中提出在西方环境伦理史上,"动物权利"的话语一直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两大派别都对动物权利进行过深入探讨。传统人类中心主义认为动物没有道德权利;开明人类中心主义认为动物是否拥有道德权利并不能作为人类是否对动物负责的充分理由,人对动物的道德义务是对人类行善的练习;非人类中心主义认为人与动物的道德权利不过是程度之差,而没有本质之别。当前,在人类生存和发展遭遇疫情肆虐的情况下,对动物权利问题的伦理探讨,既有助于人类正视和客观应对灾疫中的动物伦理问题,从而转变人的价值观念,警示人类对自然界保持敬畏;又有助于人类对因滥食"野味"引发的问题进行伦理反思,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为有效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及其传播提供必要的伦理支持。

白玉环[2](2021)在《环境刑事立法的修正探析》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我国环境犯罪事件趋于多发,使自然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从立法视角看,主要原因是未将正确的法益理念贯彻到环境刑事立法中。在理论方面,未厘清人类中心法益与非人类中心法益在环境刑事法益中扮演的角色;在实践中,导致大量环境犯罪行为未能得到有效制裁。基于生态法益的正确选择,法益的顺位、环境犯罪的客观构成要件、主观责任方面、犯罪刑罚幅度方面都要进行适当变通和调整,以使刑法真正成为生态环境保护的最后防线。

连云露[3](2020)在《虐待动物行为入刑争议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活动范围不断扩大,与动物的交集也日益增多。在人类与动物相处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虐待动物的行为。人类文明发展至今,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动物是与人类一样有意识的生灵,人类应当保护动物,而不是虐待动物。因此,对于虐待动物的行为,多数人都对此表示厌恶和谴责。近年来我国社会快速发展,民众的精神文明素养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正在摆脱“社会以人为中心”的观念,认识到动物也是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纷纷投身到保护动物的事业中去,对于从法律角度保护动物免受虐待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因此为了补足法律上这一空缺,促进我国动物保护事业的发展,必须将严重残忍的虐待动物行为列入刑法。但是我国目前对于虐待动物行为是否入刑存在很多理论上的分歧。本文先从具体事例和理论观点入手,对我国目前有关虐待动物行为入刑的理论争议进行讨论,从而总结出我国目前存在的争议点。由于我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与欧美国家法律并不相同,所以不能完全照搬国外的法律条文,所以结合我国具体的国情和法律规定去分析存在的争议焦点。最后,从刑法的角度界定了虐待动物行为,并确定虐待动物行为入刑的构成要件,同时设计了具体的刑法条文。

肖钰钺[4](2020)在《我国动物保护立法进路研究 ——基于动物“特殊物”法律地位视角》文中认为动物是能够感知快乐与痛苦的生命体。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生态文明意识的觉醒,人类已经逐步认识到动物的特殊性及其多重价值,动物保护理论也因此得以从哲学、伦理学领域向法学领域延伸,法律制度的跟进对于动物保护尤为重要。我国动物保护立法长期将重心放在珍稀、濒危野生动物的保护之上,忽略了其他动物在我国的生存现状。正因如此,我国动物保护相关立法不成体系而且位阶偏低,这种“粗放”的立法现状对动物保护范围有限、保护力度不足,亦制约了我国疾病防控治疗、国际贸易壁垒破除、生态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等工作的推进,因而须另辟更为合理、可行和有效的立法进路。动物保护立法首先需要解决“如何对待动物”的观念认知问题。近年来,理论界先后形成了以动物权利观为主导的“动物主体论”和以动物福利观为主导的“动物客体论”。结合我国国情来看,前者显然过于激进,其所蕴含的“非人类中心主义”思想,“主客体一体化”的法律认知结构,以及与之相关的法律主体扩张理论,与我国传统观念相去甚远,难以植入我国动物保护的立法实践;后者则略显保守,其虽贴近我国现行的动物保护主要立法价值取向,但仅将动物作为普通财产对待的立法路径,在实践中则充分暴露出其于动物保护力度之不足。正是基于动物客体论应该升华而又不至于拔高到动物主体论的境地,目前有必要形成以确立动物“特殊物”法律地位为导向的动物保护制度建设路径,如此既契合现代社会生态伦理下动物福利理论发展趋向,又能够为我国当下动物保护立法的进一步推进提供合理可行的路向。就中国的动物保护立法而言,首先应将“动物作为‘特殊物’予以善待”作为一项法律原则贯穿于我国动物保护立法体系,在我国的相关基本法律中明确动物“特殊物”的法律地位。在此基础上制定专门的“动物保护法”,区分野生动物、农场动物、实验动物、工作动物、伴侣动物等不同种类的动物,“分轨立法”,制定对其加以保护的相关配套制度。此外,针对现阶段较为紧迫的“细化野生动物保护立法”、“惩处虐待虐杀动物行为”、“城市宠物饲养管理”问题,应给予优先级处理,以此构筑起中国特色的动物保护法律体系。

郭芳[5](2020)在《汉弗莱斯非人类中心主义认识论评析》文中研究指明在传统认识论中,人是认识的中心,人是万物的尺度,人为自然立法等观点一直被人类所认可。千年的发展与沉淀,认识论产生了诸多分支,这些观点在其他方面唇枪舌战、据理力争,但对人类是认识主体的认知却如出一辙。期间也有学者对此观点进行过反驳,但没有激起太大的水花,其思想的萌芽并没有动摇到哲学研究的根本,我们主流的思想依然是人类中心主义认识论。然而,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的哲学教授保罗·汉弗莱斯有着截然相反的观点。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我们认识世界的途径也越来越多。科学仪器的大规模使用和计算科学的兴起,使他提出“非人类中心主义认识论”这一构想。他认为科学哲学研究中认识论的中心已经不再是人,先进的仪器,特别是大数据、人工智能这样的智能机器,已经代替人类主导科学研究。他对传统经验主义进行诸多批评,认为他们一直固守的人类中心主义已经不能为科学提供助力,甚至成为科学发展的阻碍,而经过几十年发展的非人类中心主义认识论却已经形成。本文集中论述汉弗莱斯的非人类中心主义认识论思想及对其的评述。第一章简述认识论的发展演变历史,包括认识论自身和其分支人类中心主义认识论和非人类中心主义认识论的发展史,既对理论追根溯源,又为之后评述汉弗莱斯思想做铺垫。第二章具体介绍汉弗莱斯的思想,第一节解释理论的产生背景;第二节介绍其思想用到的重要手段:外推、转换和益增;第三、四节阐明汉弗莱斯如何让其观点具有说服力,把不可计算的仪器问题和可计算的计算科学问题都进行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第三章则对他的思想进行一个评价,他提出的观点有其优越的一面,随着社会的进步也会越来越重要,但他的思想目前还存在诸如人类主体性并未消解等问题,并不像他所说的非人类中心主义认识已经形成,因此,笔者认为,以人类中心为主,机器作为重要辅助,各自优势的强强联合,才是科学认识的正确打开方式。

李淑晶[6](2019)在《生态语言学视域下的评价资源分析 ——以环境新闻语篇为例》文中研究说明生态科学的发展使人类掌握了更多的生态知识。然而,生态知识并不必然导致生态文明行为。当前,生态危机仍在不断加剧,人类仍然面临着不能持续发展的困境。面对生态危机,生态意识培养与环境道德内化已经成为重中之重。语言是塑造生态意识的主要途径之一。批评语言学认为,意识形态不仅可以通过语言表达,还可以通过语言得到改变与再造。但是批评语言学以语言中的权势关系为主要研究对象,较少关注生态问题。生态语言学是兼顾语言的意识形态和生态问题的新兴学科。其主要研究范式之一是生态话语分析。生态话语分析以语言对生态的影响为主要研究内容,以语言系统和语篇中的生态思想为主要研究对象。在生态危机日益严峻的背景下,生态话语分析得到极大发展,学科体系和生态哲学思想得到快速建构,实证研究逐渐覆盖到更多具体的生态语境中。但是,生态话语分析在评价资源分析和语言策略研究等方面还存在不足。首先,生态话语分析的语言参数重概念意义轻评价意义,评价资源与生态意识的相关研究不足。其次,全面考虑所有评价资源的分析框架尚待开发。最后,针对生态意识培养的评价策略鲜有研究。鉴于此,本文以生态话语分析为主要的研究方法,以生态话语中的评价资源为主要研究对象,以生态哲学和评价理论、语义场及系统功能语言学逻辑语义关系理论为理论基础,同时结合量化分析法,以环境新闻语篇为例,系统地研究生态话语中的评价资源,以期解决以下三个问题:(1)生态话语中评价资源的分析框架包括哪些内容?(2)环境新闻语篇中显性及隐性评价资源的使用和分布特征是什么?(3)如何使用评价策略提升读者的生态意识?本研究首先通过讨论生态哲学中人类中心主义等基本问题和系统功能语言学,尤其是评价理论中积极话语分析、主体间关系思想,整合评价资源,构建了“以人为本”的生态话语评价分析框架,然后以此框架分析环境新闻语篇。为了弥补生态话语分析中汉语语料研究的不足,并为汉语环境语篇写作提供建议,本研究按照主题相关度、语类均衡、奖次由高到低和年代均衡四个标准,从“中国新闻奖”(2009-2018)的环境类获奖作品中收集汉语语料。对其中30篇作品的态度、介入、级差、被评价者等进行标注,进而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分析。主要有以下发现:第一、在讨论人类主体性、特殊性、人类利益正当性、人类中心主义的内涵、非人类中心主义的悖论和动因,以及“人类中心”的合理与不合理之处等基本生态哲学问题基础上,本研究提出以“以人为本”的生态观作为生态话语分析的伦理标准,从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个体与类范畴和时间与空间维度三个方面(六个因素)把握生态问题的整体性。“以人为本”的整体生态观认为,除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是生态关系的重要部分。态度资源调节语篇内人类主体与读者之间的关系,对话资源(介入和级差)调节读者与作者之间关系。此外,语言是否能建立和谐的生态关系还受语境影响。因此,评价分析框架应包括态度、对话空间、生态主体、语域和语类等参数。第二、根据生态话语的评价分析框架,对语料库中的铭文进行标注与统计,发现获奖环境新闻语篇中评价资源分布具有以下特征:在态度资源方面,态度各子系统在类型上倾向于鉴赏和评判,在极性上倾向于积极。态度意义指向的对象以人类为主,出现最多的被评价者是个人。从各新闻体裁中的态度频次来看,相对于消息和评论,通讯的情感和鉴赏资源明显分布更多,而评判资源略少。从态度子系统内部来看,高兴和安全是情感子系统的主要范畴,并且消极情感所占比例大于消极的鉴赏和评判在相应的子系统中所占的比例。鉴赏资源整体倾向于积极,消极的鉴赏多体现为结构,并指向局势。评判资源在消息中占比最大,在通讯中最小,评论/副刊居中。鉴赏与评判资源均建构两种自然形象,一种是美好、珍贵、值得尊重的道德楷模形象,另一种是强大、可怕、无情的破坏者形象。此外,自然的情感总是与人的情感缠绕在一起而发挥作用。在对话资源使用方面,获奖环境新闻语篇中态度意义以自言的介入形式为主,借言为辅。在借言内部,扩展资源最多。总体上看态度的协商空间有限,语篇的理想读者主要是言语社团内部成员。从各新闻体裁来看,消息关照的声音最多,通讯予以不同声音的对话空间相对较大,而评论/副刊对态度的立场最不容置疑。从环境主题来看,环境管理和气候变化主题语篇的借言较其它主题多,治沙造林主题中自言最多。级差资源以语势为主,聚焦所占比例非常小。在语势中又以上扬资源占绝对优势,对话空间呈压缩趋势。但是从被调节与未调节的态度比例来看,级差建构的对话空间整体上较为宽松。此外,态度与对话资源具有耦合的倾向。上扬的语势更加明显地与消极的情感和积极的鉴赏耦合。多声介入的评判最多,并且不受体裁的限制,这表明作者在社会尊严问题上表明态度较为谨慎,在情感和审美及道德判断问题上则倾向于直言。对于隐性评价资源,本研究借鉴语义场理论和系统功能语言学对语义关系的相关阐述,从聚合和组合两个维度进行分析。分析发现,语义关系是各层级隐性评价机制的底层机制,并且介入与级差意义的资源也有显性与隐性之分。除语义关系之外,识解隐性评价还需要上下文、情景和文化语境的框定作用。第三、根据评价分析框架和步骤,以及环境新闻语篇中评价性语言的分布特征,本研究发现获奖环境新闻总体上比较有利于生态意识的培养。语篇中的有益性生态话语多于破坏性话语。在环境语篇生态属性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提出环境语篇作者可以从态度资源的使用、对话空间的调控和语类的选择三个方面建构有益性生态话语。在态度资源使用上,作者可以以个人情感和审美情感促进道德情感、以消极情感促进积极情感、以“自然的情感”激发人的情感。在对话空间调控方面,扩展资源更适于搭配评判资源,尤其是社会尊严;压缩资源更适于搭配情感和鉴赏资源,尤其是消极的情感和积极的鉴赏。体裁选择方面,就环境新闻语篇来说,通讯几乎可以综合运用所有的评价策略,因此从环境道德内化的角度来说,传播效果最好。本研究以评价理论为语言学基础,结合生态哲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理论,探索生态话语分析的评价研究模式,以便将评价资源与生态视角整合统一起来,从理论上充实并完善当前生态话语分析的学科构建,为生态话语中评价资源的分析提供判断的依据。在实践上,本研究考察了我国环境新闻语篇的评价特征,并为建构有益性生态话语提供有效的评价策略。

娄雅宁[7](2019)在《河流生态修复的伦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河流是人类文明的摇篮,也是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命脉。在人水关系日益紧张的当前社会,河流生态修复对于推进河流生态保护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凸显人类对河流的伦理义务和道德责任,促进人与水、人与自然的共生和谐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因此,从生态伦理的角度审视和思考河流生态修复,进而构建系统的河流生态修复伦理体系十分必要。河流生态修复是利用河流生态平衡和物质循环原理辅以工程措施、生物化学手段来改善、改良、恢复河流生态系统的科学治理方式,具有长期实践性、科学系统性、因地制宜性和景观审美性的特点,在促进人河关系改善、推动人与自然相和谐,以及弘扬“真善美”上具有积极的伦理价值。河流生态修复作为促进人水和谐的生态文明实践蕴含着丰富的西方生态伦理思想资源,包括施韦泽敬畏生命的伦理观、利奥波德大地共同体的思考、“自然价值”的探寻以及深生态学的理念。河流生态修复的自然观充分体现着“天人合一”的传统伦理思想,对于河流的尊重表征着古代生态道德中崇尚水敬畏水的思想内涵,顺应河流自然规律的治理手段彰显着道家“自然无为”的实践观。在确证河流生态修复是中西伦理思想资源的多元并融后,河流生态修复作为践行生态伦理的科学治理手段,必然存在伦理依据作为其理论支撑。河流生态修复以河流的生命论、价值论以及权利论为伦理理论依据,以尊重保护、整体统筹、公平正义、共治共享等标准为伦理实践原则,从伦理层面显示了河流生态修复的环境友好性和生态合理性。对于伦理基础的理论性探索延伸至现实层面,必然寻求完善河流生态修复伦理的伦理路径。从政府、企业、公众和媒体四个角度探寻河流生态修复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河流生态修复的伦理路径。政府作为河流生态修复的规划者和主导者,必须具备生态伦理意识和道德责任意识,企业要树立环境友好和绿色生产的观念,推动生态修复效果的实现,公众应自觉内化人与河流的道德关系,做河流生态修复的促进者,媒体因其广泛的传播效力,是引导全民关注河流生态修复的重要力量。

莫文希[8](2019)在《当代中国生态价值观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代以来,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人类在科技的辅助下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向大自然进军,人的主体性得到前所未有的张扬,人的优越感得到前所未有的增强,由此带来的是人的私欲膨胀和盲目自大。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人类把自然看成是满足自我欲求的对象,毫无节制地向自然索取,造成自然资源匮乏、生态环境恶化。同时,在资本逻辑的驱使下,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信徒日益增多,人的功利心、虚荣心极度膨胀,人类欲望的无限性和自然资源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生态事件频发,生态危机日益加深,危及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改革开放40年来取得了经济社会建设和发展的巨大成就,尤其在经济建设方面的成绩单更是世人瞩目。我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但是,伴随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态环境、资源瓶颈等问题日益凸显,我国长期依赖高资源消耗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难以为继,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更加突出;另一方面,高能耗型经济发展带来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异常天气频繁、雾霾挥之不去、气温持续上升、森林迅速锐减、生物种类加速减少,人们的生活环境和活动方式发生了迅速而巨大变化。改革开放40年人们的口袋鼓起来了,但清新的空气、安全的水质、良好的生态环境等“日用品”却变成了“奢侈品”,人们越来越频繁地面对来自大自然的威胁和报复。剖析诸多生态危机的根源,在形形色色的影响因素之中,最根本的乃是人类思想深处的生态价值观。生态价值观是人们基于对人与自然之间生态关系的认知而形成的对于自然满足自身需要程度的总体判断和根本看法,是指导人们进行生态实践的行为标尺和价值导向。习近平在2018年5月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指出,生态文化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灵魂。强调要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价值观,加快建立健全以生态价值观念为准则的生态文化体系。当代中国生态价值观是指导社会成员开展生态实践的价值导向和行为标尺,对提高国人生态意识、更新生态理念、凝聚生态共识具有重要意义,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应有之义。当代中国生态价值观建设,有利于凝聚中华民族生态智慧、提高民众生态心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综合运用文献分析、实证调查等方法展开研究。通过梳理当代中国生态价值观的思想渊源,剖析当代中国生态价值观的科学内涵和时代特征,选取典型作为实证研究样本,分析当代中国生态价值观建设的难得机遇与现实挑战,深入探究我国生态价值观建设中存在问题及其根源,尝试提出当代中国生态价值观建设的现实对策和主要路径。论文主要由四部分、五章构成。第一部分:主要是对当代中国生态价值观形成的思想渊源进行梳理。包括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朴素生态价值思想、西方生态价值思想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生态价值思想等内容的梳理、提炼和概括,对当代中国生态价值观的思想渊源进行梳理和阐述,为深化对生态价值观丰富内涵的理解提供理论支撑。第二部分:主要是对当代中国生态价值观科学内涵和基本特征的概括和提炼。本部分主要由第二章和第三章构成。第二章是对当代中国生态价值观科学内涵的深入挖掘,主要从价值目标、价值取向、价值原则、价值要求等四个维度提出我国生态价值观的内容构成,即和谐共生的价值目标、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公平公正的价值原则、持续创新的价值诉求。第三章是对当代中国生态价值观时代特征的分析和概括,主要从价值内涵的科学性、价值理念的创新性、目标诉求的崇高性、价值品质的时代性四个方面,阐述当代中国生态价值观的显着特征,旨在明辨各种生态价值观真伪优劣,从而进一步深化对当代中国生态价值观科学内涵的理解和把握。第三部分:即正文第四章,主要从机遇和挑战两方面分析当代中国生态价值观的时代境遇。一方面,当代中国生态价值观建设面临着重要的机遇,主要从政治、经济、文化等三个层面展开分析,提出了“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为生态价值观建设指明了新目标;以增速变化、结构升级和动力转变为特征的新常态给生态价值观建设带来新的希望;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当代中国生态价值观建设指引新方向等基本判断。另一方面,指出当代中国生态价值观建设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主要体现在国家层面顶层设计仍有欠缺、社会层面培育践行尚需加强、个人层面知行不一有待纠正等方面。第四部分:即正文第五章,主要在前述理论阐释和实证分析基础上,提出当代中国生态价值观建设的对策建议,即:以教育夯实生态价值观建设的思想根基、以生态文化建设涵养生态价值观、以生态制度建设促进生态价值观“入法”、以生态实践推动生态价值观实践养成、以生态责任担当提升生态价值观境界等符合中国国情和时代需要的实践路径。在当代中国生态价值观建设中,要努力推动优秀传统生态价值观的现代化、西方合理生态价值观的中国化、当代主流生态价值观的明确化,为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供价值导向和行为标尺。

裴艳丽[9](2018)在《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新时代需要新的文明意识与观念指引。十九大报告提出全社会“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战略思想,是党对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生态回应。为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增强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高校必须遵循新时代发展的新要求,加强大学生的生态文明观教育。如何有效培育大学生生态文明价值观念,引导大学生坚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价值信仰,是新时代的大课题,也是论文力求探索和解决的重要问题。论文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论文的前三章,主要阐述了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的内涵与特点、理论指导与借鉴、成绩与问题等基本内容;论文第二部分研究了该选题的核心问题,主要依据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培育什么人”、“用什么观点培育人”、“怎样培育人”和“如何提升和评价培育结果”的理路构架了文章的内容体系。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具有自己独特的本质要求和鲜明的外在特点。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对概念的阐释思路,通过对生态文明、生态文明观、生态文明观教育和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等内涵的一一辨析,丰富了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的科学内涵。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除了具有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般属性,还结合了环境教育和伦理教育等特点,在教学活动中逐步形成了其独特属性,主要表现在教育方式的渗透性和循环性相结合、教育内容的时代性和关联性相结合、教育功能的导向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等方面。全面把握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特点,是构建教育目标、设置教育内容和选择教育途径方法的指导原则。马克思恩格斯克服了以往将人与自然对立的观念,将自然、人、社会统一于实践中去考察,从而形成了丰富的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本文通过对马克思恩格斯重要文本的解读,以自然、经济、社会这三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核心要素为逻辑线索,梳理出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生态经济观和生态社会观的基本内涵。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理论为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尤其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是党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性思考,是对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生态回应,凝聚了中国社会的“生态共识”,是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最本土化、科学化的理论指导;任何教育都有其生长的传统文化根基和民族土壤,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不仅要从我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和谐观念中寻求思想养分,还需从西方各生态伦理学派的思想中探寻合理资源,借鉴西方生态伦理教育的经典理论,方能促其科学发展。自1973年8月国务院召开首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到今天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全社会“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新时代要求,生态文明观教育越来越受到国家各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相继创建了具有示范效应的“绿色大学”,逐步完善了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的课程设置,多方探讨了绿色主题的教育途径,形成了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生态文明观教育体系,大学生的生态文明观念显着提高,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输送了大批合格的生态人才。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观的宣传教育得到了学界、政界的高度重视,高校也相应地增加了生态文明观教育的力度,但还是面临着不少问题。环境宣传教育的现状与环保事业的快速发展还存在一定差距,宣传教育手段创新突破不足,高校环境课程教学水平还有待提高。到目前为止,高校之间在课程设置上也呈现出各自为政的局面,生态文明观教育没有形成连贯、系统的教育体系,缺乏统一的规范和要求,教师的教学水平也参差不齐等。总之,要提高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的有效性,必须从制度上找原因,在教育资源上下功夫,在教育环境上找突破,多方发力协调推进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的创新发展。“培育什么人”、“用什么观点培育人”是本研究的核心问题。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具有生态素养的生态人才。“用什么观点培养人”就要以教育目标为依据,从生态文明观的认知、生态文明情感的养成和生态行为能力的培育等方面入手,以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逐步形成以生态文明和谐观、生态文明价值观、生态文明法制观、生态文明消费观和生态文明科技观等有机统一体的教育内容体系。用科学的生态文明观念引导大学生重新认识自然的价值,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提升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素养。“怎样培育人”,是本研究的重点和难点。朱熹说:“事必有法,然后可成”。文章结合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的目标和内容,通过课程育人、文化育人、管理育人、网络育人和实践育人等五个纬度形成合力,探索了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全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的有效途径。生态文明观教育是一种富有强烈意识情感性的教育,必然要求高校采取多样化、综合性的教育形式与方法,提高学生的接受兴趣和参与意识。从各种生态文明观教育方法的共性和互补性出发,提出了舆论宣传与价值引导相结合的方法、环境熏陶与榜样示范相结合的方法、主题实践与情境体验相结合的方法。多种教育方法融合贯通的创新运用,克服了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形式单一,教育手段不创新的现实困境,对大学生生态文明观念的内化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如何提升和评价培育结果”是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关注点所在。教学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文章从教育要素、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等几个方面探讨了如何提升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有效性;深刻认识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学评价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准确把握其评价方案的设计,以及评价指标和方法,是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

黄雯怡[10](2018)在《生态学视域下的西方动物伦理思想研究》文中认为人与动物的关系是人与自然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需要处理好人与动物的关系。动物伦理主要研究人对待动物的道德义务。近现代以来,西方动物伦理研究取得了长足进步,有力地推动了西方动物保护事业发展,提升了人类文明程度。但是,现有的西方动物伦理理论基本上从个体出发,以动物福利和权益为主要研究对象,较少涉及动物物种及其生存环境。不论人类中心主义还是非人类中心主义的动物伦理思想,都将人与动物割裂、甚至对立起来,而没有从生态系统角度出发,把人与动物作为整体加以考量。在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这一研究缺陷给我们借鉴西方动物伦理思想,调整人与动物之间关系造成诸多困境。生态学为动物伦理研究的拓展提供了科学基础,使动物伦理研究的视角由动物个体拓展到物种和生态系统,由人与动物对立转变为人与动物的统一,由脱离生态环境转变为关注生态环境,为西方动物伦理走出当前的理论和实践困境提供了一种整体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本文从生态学视角对西方动物伦理的发展历程及其代表性思想进行了解析,特别是从物种和生态系统的角度分析了现有西方动物伦理理论面临的理论和实践困境,展望了其未来发展的走向,初步提出了生态学视域下动物伦理理论和生态友好型动物保护模式的构建设想,并在比较、借鉴的基础上提出了改善我国动物保护现状的措施建议。本文主要分为两大部分:一是生态学视域下的西方动物伦理思想理论与实践;二是基于生态思维的动物伦理构建设想。各部分的内容概述如下:文章首先分析了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价值,生态学对动物伦理研究视角的拓展,阐述了生态学视域下动物伦理应具有的本质特征;其次,考察了西方动物伦理由孕育到启蒙再到确立的演进历程,阐述了各个阶段的主要思想,重点分析了西方动物伦理思想产生、发展的生态理论背景和生态实践背景,理论背景主要包括自然观的演变、生态学的发展和环境伦理学的兴起,实践背景主要包括人与动物生态关系的演变和人与动物生存环境的变迁;再次,详细阐述了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动物伦理思想代表性流派的主要观点和伦理基础,并从生态学的角度对其进行解析。人类中心主义动物伦理思想主要包括动物工具论/机器论、动物同情论和动物福利论。动物工具论/机器论认为动物对人类仅具有工具价值,人类对动物不负有任何道德义务,其伦理基础是动物缺乏理性,没有意识(灵魂);这种思想在西方由来已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直到今天依然有一定的市场。动物同情论要求人类对待动物要有同情心、善心,反对残酷地虐待、残杀动物,其伦理基础是动物生命与人的生命之间的相似性以及以此为基础人类对动物的“移情”机能;动物同情论尽管是人类对待动物最低程度的道德要求,但仍具有其进步意义,逐渐得到了人们的普遍认可和接受。动物福利论要求人类合理、仁慈、人道地利用和对待动物,在保证人类利益的同时要满足动物的基本需要,使动物按其天性生活减少动物痛苦,其伦理基础是动物具有外在价值和内在价值;相对于前两种思想流派,动物福利论尽管将动物作为人类道德关怀的对象,但还是承袭了人类中心主义的伦理观,是人类中心主义向非人类中心主义过渡的动物伦理理论,同时也是实际应用中理想诉求与现实需要结合最佳的动物伦理理论。从生态学的视角看,人类中心主义动物伦理思想的共同特征是把人作为地球生态系统的主体,把动物作为人类可以利用的资源,其产生和发展既有其合理性又存在明显缺陷,这种伦理思想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最集中地表现在对野生动物的捕杀及和对其栖息地的破坏上,导致野生动物大量减少甚至灭绝,从而降低了生物多样性,威胁到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非人类中心主义动物伦理思想的代表主要有辛格的动物解放论、雷根的强势动物权利论和沃伦的弱势动物权利论。动物解放论的伦理基础是动物具有感受痛苦和快乐的能力,主张动物和人类在道德上是平等的,动物应该得到道德关怀,提倡解放动物,消除物种歧视,在实践上反对残暴的动物实验、废除工厂化农场、主张素食主义;动物解放论在理论和实践上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掀起了现代动物保护运动新的篇章,但也饱受质疑和批评。强势动物权利论的伦理基础是动物作为生活主体,具有天赋价值,主张动物(但不是所有动物)和人一样拥有平等的道德权利,在实践上认为人类有义务成为素食主义者,打猎和捕猎是错误的,人类应该关切濒危动物,反对在科学中使用动物;强势动物权利论的理论贡献在于通过独创性地提出“生活主体”这一概念把动物与人联系到了一起,将天赋价值的主体范围由人扩展到动物,因而将动物地位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实践上,强势动物权利论改变了人对待动物暧昧和含糊的态度,把动物保护运动的发展推到了新的高度。弱势动物权利论的伦理基础是动物具有感觉能力,进而有自己的利益,主张动物拥有道德权利,但这种权利与人类权利存在差别,后者范围更广、强度更大;在实践上,弱势动物权力论提出减少食用肉类、应给予经济动物符合动物福利的环境、允许运动性质的狩猎活动;弱势动物权利论可以说是一种“温和”“实用”的动物权利论,但其观点更符合人们的道德常识,提出的实践诉求也更具有可行性。从生态学的视角看,非人类中心动物伦理思想的共同特征是把包括动物在内的自然作为地球生态系统的主体,主张人类应平等地看待动物,与动物建立相互尊重的伙伴关系;虽然其强调动物个体利益或权利的做法与现代生态学的观点不尽相符,但在实践上对改善生态环境,尤其是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在实践领域,文章阐述了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在动物保护立法、动物伦理文化传播、动物伦理教育、动物保护组织发展等方面的实践做法和启示。在动物保护立法方面,反虐待动物和动物福利分别是19世纪和20世纪西方发达国家动物保护立法的主题,受保护动物的范围不断扩大,保护的目的也不断变化,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对改善人与动物关系、改善动物的生存环境和生物圈的生态环境起到了有力的促进作用;在动物文学方面,荒野和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动物文学家们的重视,他们的文学作品中蕴含着尊重生命、平等对待动物、倡导人与动物和谐共生等丰富的动物伦理思想;在动物题材电影方面,影片主题从简单地表达动物对人类忠诚等传统的情感逐渐升华到对生命和自然的深刻思考,促使人类从生态伦理的视角反思自身的处境,重新审视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文章还分析了西方动物伦理代表性思想之间的相互关系,从物种和生态系统角度剖析了动物解放论和强势动物权利论面临的理论和实践困境,认为西方动物伦理思想未来将在寻求共识、整合创新的基础上,呈现出由分立走向融合、多元化共存的发展趋向;其次,从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出发,提出以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为指导,挖掘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动物伦理思想智慧,借鉴西方动物伦理的理论成果,初步构建了以尊重、和谐、共生共荣的新型人与动物关系为核心的生态学视域下动物伦理理论;再次,在分析基于西方动物伦理的动物保护模式利弊的基础上,提出了生态友好型动物保护模式的设想,强调保护野生动物,维护动物物种安全及生态系统平衡的重要性;对非野生动物,重点是以反虐待为基础,保障动物个体的基本福利。在此基础上,从动物保护立法、动物自然保护区建设、动物伦理教育和文化传播、动物保护组织发展等方面分析了我国动物保护现状滞后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改进建议。

二、对“非人类中心论”的几点剖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非人类中心论”的几点剖析(论文提纲范文)

(1)动物权利问题的伦理之维及其对疫情防控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1 传统人类中心主义维度
    1.1 朴素的等级物种链
    1.2 动物是机器
2 开明的人类中心主义维度
    2.1 间接义务论
    2.2 契约论的动物观
    2.3 功利主义动物观
3 非人类中心主义维度
    3.1 生物中心论
    3.2 生态中心论
4 动物权利之辩对新型肺炎疫情防控的启示
    4.1 转变价值观念
    4.2 转变生活方式

(2)环境刑事立法的修正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法益顺位的基本观点
    (一)法益的概念
    (二)法益顺位的厘清
    (三)法益顺位的评价
二、生态法益下的环境刑事法益
    (一)环境刑事法益的含义
    (二)环境刑事法益的论证
        1.非人类中心主义的泛秩序化倾向
        2.非人类中心主义生态法益观带有虚无主义性质
    (三)环境刑事法益理念的转变
        1.《环境保护法》层面的转变
        2.《刑法》层面的转变
三、环境法益考量下的修正立法
    (一)环境刑事立法的合理化
    (二)环境犯罪的定罪量刑
        1.客观构成要件需要前移
        2.主观责任主义的灵活性
结论

(3)虐待动物行为入刑争议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内研究现状
        2.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内容
    (四)研究方法
一、虐待动物行为入刑争议的提起
    (一)社会事例方面
        1.典型事例情况
        2.引发的争议
    (二)理论研究方面
    (三)虐待动物行为入刑争议研究的现实意义
        1.理论意义
        2.实践意义
二、虐待动物行为入刑争议现状
    (一)争议内容
        1.虐待动物行为是否需要“入刑”
        2.刑法能否实现虐待动物行为成罪的规制
    (二)本文小结
三、虐待动物行为入刑争议分析
    (一)从社会角度看
        1.人类中心理论和非人类中心理论的片面性
        2.入刑可以改变公众意识
        3.动物应有动物权利
    (二)从法律规制角度看
        1.行政法规的规制
        2.虐待动物行为入刑的必要性
        3.严重的虐待动物行为入刑
四、虐待动物行为入刑争议的解决
    (一)基本解决思路
    (二)具体解决方案
        1.犯罪构成情况
        2.刑罚设置情况
        3.具体条文设计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4)我国动物保护立法进路研究 ——基于动物“特殊物”法律地位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问题的提出
    0.2 理论沿革与学说综述
    0.3 研究方法与写作思路
    0.4 研究价值与创新之处
第1章 我国动物保护立法的现状分析
    1.1 我国动物保护立法的成效
    1.2 我国动物保护立法存在的不足
        1.2.1 立法目的模糊
        1.2.2 保护范围有限
        1.2.3 可实施性较弱
        1.2.4 保护力度不足
    1.3 动物保护立法乏力的制约
        1.3.1 制约疾病防控治疗
        1.3.2 形成国际贸易壁垒
        1.3.3 制约生态文明建设
        1.3.4 制约精神文明建设
    1.4 动物保护立法乏力的症结
第2章 动物保护立法“主体论”与“客体论”的二元困局
    2.1 动物主体论与动物客体论的主流观念
        2.1.1 以动物权利观为积淀的动物主体论
        2.1.2 以动物福利观为积淀的动物客体论
    2.2 激进动物主体论的排异性
        2.2.1 “非人类中心主义”过于激进
        2.2.2 “主-客体理论”存在分歧
        2.2.3 法律主体扩张尚需谨慎
        2.2.4 动物主体权利实现堪忧
    2.3 传统动物客体论的保守性
        2.3.1 动物作为法律客体早已根深蒂固
        2.3.2 动物作为普通财产保护力度不足
        2.3.3 动物客体论基础上仍有改进空间
第3章 回归与超越:动物“特殊物”法律地位论
    3.1 动物“特殊物”法律地位的界定
    3.2 动物作为“特殊物”的法学理论支撑
        3.2.1 动物区别于一般物的特殊性
        3.2.2 动物福利观强调动物法律地位提升
        3.2.3 以法律物格制度为理论依托
    3.3 动物作为“特殊物”的域外立法经验
    3.4 动物“特殊物”法律地位的立法意义
        3.4.1 提供立法建构方向
        3.4.2 提供立法解释依据
第4章 确立动物“特殊物”法律地位的制度建设进路
    4.1 基本法强调动物“特殊物”的法律地位
        4.1.1 民法确立动物“特殊物”法律地位
        4.1.2 行政法给予动物公权力特殊保护
        4.1.3 刑法划定动物特殊保护法律底线
    4.2 制定专门的《动物保护法》
        4.2.1 《动物保护法》的总则
        4.2.2 《动物保护法》的分则
    4.3 当前动物保护重点领域优先处理
        4.3.1 细化野生动物保护的立法
        4.3.2 重视虐待虐杀动物的惩处
        4.3.3 加强城市宠物饲养的管理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5)汉弗莱斯非人类中心主义认识论评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第一章 认识论研究的历史演变
    一、传统认识论的发展阶段
        (一)以客体研究为主的认识论
        (二)以主体研究为主的认识论
        (三)主客体相统一的认识论
    二、人类中心主义认识论
    三、非人类中心主义认识论
    四、小结
第二章 汉弗莱斯非人类中心主义认识论
    一、论题产生的背景
    二、认识增强的方式与结果
        (一)外推、转换与益增
        (二)科学终将脱离人类
    三、非人类中心主义认识论的观测仪器问题
        (一)对经验主义者仪器观测问题的辩驳
        (二)仪器的性质与工作原理
    四、科学的新方法—计算科学
        (一)计算科学的兴起
        (二)计算模型框架的解释
        (三)计算机模拟的重要性
第三章 汉弗莱斯思想的评述
    一、非人类中心主义认识的优越性
        (一)创新研究方法
        (二)提升速度与存储量
        (三)保证公平与安全
    二、非人类中心主义认识的局限性
        (一)不可消解的主体性
        (二)无法突破的尺度性
        (三)尚未解决的现实性
    三、非人类中心主义的意义
        (一)丰富认识理论
        (二)扩展人类思维
    四、构建合理的认识论体系
        (一)回归人类中心主义
        (二)避开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
        (三)建立合理的认识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6)生态语言学视域下的评价资源分析 ——以环境新闻语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问题
    1.3 语料来源与分析方法
        1.3.1 语料选取
        1.3.2 分析方法
    1.4 研究内容及论文结构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生态语言学起源及研究范式
    2.2 生态话语分析的核心概念
        2.2.1 生态话语和生态话语分析
        2.2.2 生态主体
        2.2.3 生态哲学与生态哲学观
    2.3 生态话语分析的相关研究
        2.3.1 研究方法体系的建构
        2.3.2 实证研究
        2.3.3 生态语言学视角下的新闻话语研究
    2.4 评价系统研究概述
        2.4.1 理论研究
        2.4.2 应用研究
        2.4.3 评价理论视角下的新闻话语研究
    2.5 生态哲学观
        2.5.1 生存观
        2.5.2 人本观
        2.5.3 共生观
    2.6 小结
第3章 理论基础
    3.1 生态哲学相关理论
        3.1.1 从生态哲学到生态观
        3.1.2 非人类中心主义与人类中心主义生态观
    3.2 评价理论
        3.2.1 积极话语分析思想
        3.2.2 主体间关系思想
        3.2.3 评价的语义及词汇语法资源
    3.3 语义关系理论
        3.3.1 语义场理论
        3.3.2 系统功能语言学的逻辑语义关系理论
    3.4 小结
第4章 生态话语的评价资源分析框架
    4.1 “以人为本”的整体生态观
        4.1.1 “人类中心”与“以人为本”
        4.1.2 “以人为本”内涵升华
        4.1.3 整体生态观的三个方面
        4.1.4 两种生态观的生态话语分析对比
    4.2 生态话语分析的阶段与语义层次
    4.3 生态话语评价资源分析框架及步骤
    4.4 小结
第5章 环境新闻语篇中的态度资源
    5.1 态度资源的识别与标注
    5.2 态度资源的整体分布特征
        5.2.1 态度子系统及极性的分布特征
        5.2.2 不同新闻体裁的态度资源分布特征
        5.2.3 被评价者的分布特征
    5.3 情感资源的分布特征
        5.3.1 情感与新闻体裁
        5.3.2 情感与生态主体
    5.4 鉴赏资源的分布特征
        5.4.1 鉴赏与环境主题
        5.4.2 鉴赏与生态主体
    5.5 评判资源的分布特征
        5.5.1 评判与新闻体裁
        5.5.2 评判与环境主题
        5.5.3 评判资源与生态主体
    5.6 小结
第6章 环境新闻语篇中的对话资源
    6.1 对话资源的识别与标注
    6.2 介入资源的分布特征
        6.2.1 介入资源的整体分布特征
        6.2.2 自言资源的分布特征
        6.2.3 借言资源的分布特征
    6.3 级差资源的分布特征
        6.3.1 级差资源的整体分布特征
        6.3.2 语势资源的分布特征
        6.3.3 聚焦资源的分布特征
    6.4 态度、介入和级差的耦合
        6.4.1 介入与态度的耦合
        6.4.2 级差与态度的耦合
    6.5 小结
第7章 环境新闻语篇中的隐性评价资源
    7.1 隐性评价意义的识别
    7.2 隐性评价的语言机制
        7.2.1 隐性态度
        7.2.2 隐性介入与级差
    7.3 隐性评价与语境
    7.4 小结
第8章 生态话语的属性分析与评价策略
    8.1 评价、观念与行为
        8.1.1 从评价到观念
        8.1.2 从观念到行为
    8.2 生态话语的属性分析
        8.2.1 作为被评价者的生态主体
        8.2.2 态度与生态关系建构
        8.2.3 作为读者的生态主体
        8.2.4 对话空间与生态关系建构
        8.2.5 生态话语的生态属性
    8.3 生态话语的评价策略
        8.3.1 态度资源的使用
        8.3.2 对话空间的调控
        8.3.3 体裁的选择
    8.4 小结
第9章 结语
    9.1 研究结论
        9.1.1 生态话语的评价分析框架
        9.1.2 环境新闻的评价资源分布特征
        9.1.3 生态属性分析与评价策略
    9.2 研究启示
    9.3 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环境新闻语料来源
附录2 语料标注赋码表
附录3 环境新闻语篇分析样例
致谢
读博期间学术成果

(7)河流生态修复的伦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依据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三、研究目标及主要内容
    四、研究难点
    五、研究方法
    六、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河流生态修复的内涵与伦理意义
    第一节 河流生态修复的内涵
        一、生态修复与河流生态修复
        二、河流生态修复的特点
        三、河流生态修复的目标
    第二节 河流生态修复的伦理意义
        一、河流生态修复有助于人河关系的改善
        二、河流生态修复有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
        三、河流生态修复有助于真善美的弘扬
第二章 河流生态修复的伦理思想资源
    第一节 河流生态修复的伦理可能性
        一、伦理道德关系的拓展
        二、从机械自然观到生态自然观的转变
        三、从传统人类中心主义到非人类中心主义的转变
    第二节 河流生态修复中的西方生态伦理思想
        一、“瓦尔登湖”的启示——人水道德情感萌发
        二、“大地伦理”的思考——河流生态整体思维发端
        三、“寂静春天”的警示——尊重保护河流意识萌发
        四、“自然价值”的发问——河流价值意识逐步形成
        五、“深生态学”的智慧——启发河流治理理念改变
    第三节 河流生态修复中的中国古代生态伦理思想
        一、河流生态修复的自然观基础——天人合一
        二、河流生态修复的价值观基础——水德论
        三、河流生态修复的实践观基础——顺应自然
第三章 河流生态修复的伦理依据与伦理原则
    第一节 河流生态修复的伦理依据
        一、河流生态修复中的生命论
        二、河流生态修复中的价值论
        三、河流生态修复中的权利论
    第二节 河流生态修复的伦理原则
        一、尊重保护
        二、整体统筹
        三、公平正义
        四、共治共享
        五、可持续发展
        六、人水和谐
第四章 河流生态修复中的伦理问题与伦理对策
    第一节 河流生态修复中的伦理问题
        一、政府生态伦理责任缺失
        二、企业本位主义思想严重
        三、公众生态参与意识淡薄
        四、媒体忽视生态实践引导
    第二节 河流生态修复问题的伦理对策
        一、政府——河流生态修复的主导者
        二、企业——河流生态修复的促进者
        三、公众——河流生态修复的参与者
        四、媒体——河流生态修复的引导者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8)当代中国生态价值观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研究的创新与难点
第一章 当代中国生态价值观的思想渊源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生态价值思想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价值思想
        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生态价值思想
        三、习近平的生态文明思想
    第二节 中国传统文化中朴素的生态价值思想
        一、儒家“天人合一”的生态价值思想
        二、道家“道法自然”的生态价值思想
        三、佛家“众生平等”的生态价值思想
    第三节 西方生态价值思想
        一、人类中心主义
        二、非人类中心主义
        三、后现代主义
        四、生态学马克思主义
第二章 当代中国生态价值观的科学内涵
    第一节 和谐共生的生态价值目标
        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二、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三、人与自身的和谐统一
    第二节 以人为本的生态价值取向
        一、以人的健康发展为前提
        二、以人民为根本动力和依靠主体
        三、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旨归
    第三节 公平正义的生态价值原则
        一、代内公平正义
        二、代际公平正义
        三、国家之间的公平正义
    第四节 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价值诉求
        一、节约为本
        二、创新为要
        三、保护为先
第三章 当代中国生态价值观的显着特征
    第一节 生态价值内涵的科学性
        一、以科学的生态思想为指导
        二、以当代中国的国情为依据
        三、以生态实践为“源头活水”
    第二节 生态价值理念的创新性
        一、强调公平正义的价值之善
        二、推崇整体和谐的价值之美
        三、遏制无限欲望的理性回归
    第三节 生态价值目标的崇高性
        一、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三、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态福祉
    第四节 生态价值品质的时代性
        一、在创新中谋发展
        二、在开放中促和谐
        三、在合作中守底线
第四章 当代中国生态价值观建设的时代境遇
    第一节 当代中国生态价值观建设的重要机遇
        一、新布局指明新目标
        二、新常态昭示新希望
        三、新理念引导新方向
    第二节 当代中国生态价值观建设的主要挑战
        一、国家层面的制度设计仍有欠缺
        二、社会层面的培育践行尚需加强
        三、个人层面的知行不一有待纠正
    第三节 生态价值观建设的个案分析: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例
        一、广西在生态价值观建设方面的经验与成效
        二、广西在生态价值观建设方面的困难和问题
        三、广西推动生态价值观建设的前景与展望
第五章 当代中国生态价值观建设的实践路径
    第一节 以教育夯生态价值观建设的思想根基
        一、以培育绿色思想为前提
        二、以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要义
        三、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养分
        四、搭建学校、社会和家庭三位一体教育平台
    第二节 以生态文化建设涵养生态价值观
        一、深刻把握生态文化的核心要义
        二、遵循生态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
        三、掌握生态文化建设的途径与方法
    第三节 以生态制度建设推动生态价值观“入法”
        一、构建制度保障机制
        二、规范舆论引导机制
        三、推动融入参与机制
    第四节 以生态实践推动生态价值观养成
        一、国家层面:倡导绿色发展,开展试点先行
        二、社会层面:推行绿色生产,倡导绿色生活
        三、个人层面:倡导勤俭节约,践行绿色消费
    第五节 以生态责任担当提升生态价值观境界
        一、环保国际合作的机遇和挑战
        二、环保国际合作的指导思想和工作重点
        三、环保国际合作的路径选择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

(9)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状况
        一、国内研究状况
        二、国外研究状况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的重难点与创新点
        一、研究的重点、难点
        二、研究的创新点
第一章 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的内涵与特点
    第一节 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的内涵
        一、生态文明的内涵
        二、生态文明观的内涵
        三、生态文明观教育的内涵
        四、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的内涵
    第二节 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的特点
        一、教育方式的渗透性和循环性
        二、教育内容的时代性和关联性
        三、教育功能的导向性与实践性
第二章 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的理论指导与借鉴
    第一节 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的理论指导
        一、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观的理论指导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指导
        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指导
    第二节 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的理论借鉴
        一、传统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借鉴
        二、西方环境伦理思想的理论借鉴
第三章 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的成绩与问题
    第一节 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取得的成绩
        一、政策推动规范完善的课程设置
        二、多方探索绿色主题的教育途径
        三、相继创建示范效应的“绿色大学”
    第二节 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生态文明观内容渗透缺乏体系化
        二、生态文明观教育活动缺乏延续性
        三、生态文明观教育队伍缺乏专业化
        四、生态文明观教育效果缺乏实效性
    第三节 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生态文明观教育制度相对滞后
        二、生态文明观教育资源相对缺乏
        三、生态文明观教育环境相对薄弱
第四章 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的目标与内容
    第一节 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的目标
        一、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的总体目标
        二、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的具体目标
    第二节 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的主要内容
        一、生态文明和谐观教育
        二、生态文明价值观教育
        三、生态文明法制观教育
        四、生态文明消费观教育
        五、生态文明科技观教育
    第三节 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的课程设计
        一、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课程设计的基本原则
        二、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课程的设计方案
第五章 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第一节 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的途径
        一、统筹推进生态文明观课程育人
        二、扎实推动生态文明观实践育人
        三、深入推进生态文明观文化育人
        四、创新推动生态文明观网络育人
        五、切实强化生态文明观管理育人
    第二节 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的方法
        一、舆论宣传与价值引导相结合的方法
        二、环境熏陶与榜样示范相结合的方法
        三、主题实践与情境体验相结合的方法
第六章 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的有效性与评价
    第一节 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的有效性
        一、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要素的有效性
        二、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过程的有效性
        三、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结果的有效性
    第二节 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评价
        一、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评价的方案
        二、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评价的指标
        三、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评价的方法
结语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致谢

(10)生态学视域下的西方动物伦理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研究的意义
    1.2 研究的国内外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生态学视域下的动物与动物伦理
    2.1 生态学视域下的动物
        2.1.1 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成员
        2.1.2 动物及其物种在生态系统中具有显着的生态价值
        2.1.3 保护动物对维护生态安全至关重要
    2.2 动物伦理研究的生态学视角
        2.2.1 动物伦理研究由个体拓展到物种和生态系统
        2.2.2 动物伦理研究由人与动物对立到人与动物统一
        2.2.3 动物伦理研究由脱离生态环境到关注生态环境
    2.3 生态学视域下动物伦理应具有的本质特征
        2.3.1 重视动物在保护生物多样性中的作用
        2.3.2 强调人和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命共同体
        2.3.3 主张人类负有保护动物的伦理责任
第三章 西方动物伦理思想历史演进的生态科学背景
    3.1 西方动物伦理思想的演进历程
        3.1.1 西方动物伦理的孕育
        3.1.2 西方动物伦理的启蒙
        3.1.3 西方动物伦理的确立
    3.2 西方动物伦理思想演进的生态理论背景
        3.2.1 自然观的演变
        3.2.2 生态学的发展
        3.2.3 环境伦理学的兴起
    3.3 西方动物伦理思想演进的生态实践背景
        3.3.1 人与动物生态关系的演变
        3.3.2 人与动物生存环境的变迁
第四章 人类中心主义动物伦理及生态学解析
    4.1 动物工具/机器论
        4.1.1 代表性观点
        4.1.2 动物工具/机器论思想评析
    4.2 动物同情论
        4.2.1 人同情动物的行为动机
        4.2.2 动物同情论的伦理基础
        4.2.3 动物同情论思想评析
    4.3 动物福利论
        4.3.1 动物福利的概念综述
        4.3.2 不同种类动物的福利内容
        4.3.3 动物福利论的伦理基础
        4.3.4 动物福利论思想评析
    4.4 人类中心主义动物伦理思想的生态学解析
        4.4.1 人类中心主义动物伦理思想的生态合理性和局限性
        4.4.2 人类中心主义动物伦理思想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分析
第五章 非人类中心主义动物伦理及生态学解析
    5.1 动物解放论
        5.1.1 理论基础—边沁的功利主义
        5.1.2 动物解放论的基本观点
        5.1.3 动物解放论的实践诉求
        5.1.4 动物解放论思想评析
    5.2 强势动物权利论
        5.2.1 强势动物权利论形成的理论基础
        5.2.2 强势动物权利论的基本观点
        5.2.3 强势动物权利论的实践诉求
        5.2.4 强势动物权利论思想评析
    5.3 弱势动物权利论
        5.3.1 道德地位和道德权利
        5.3.2 弱势动物权利论的基本观点
        5.3.3 弱势动物权利论的实践诉求
        5.3.4 弱势动物权利论思想评析
    5.4 非人类中心主义动物伦理思想的生态学解析
        5.4.1 非人类中心主义动物伦理思想认为动物与人具有平等的生态地位
        5.4.2 非人类中心主义动物伦理思想对改善生态环境的推动作用
第六章 西方动物伦理思想的立法实践和文化传播
    6.1 西方动物伦理思想的立法实践
        6.1.1 典型国家和组织的动物保护立法实践
        6.1.2 西方动物保护立法实践的生态维度评析
    6.2 西方动物伦理思想的文化传播
        6.2.1 西方动物文学蕴含的伦理思想
        6.2.2 西方动物题材电影表达的伦理主题
        6.2.3 西方动物伦理教育发展概览
    6.3 西方国家动物保护实践发展的启示
        6.3.1 思想与行动相互促进
        6.3.2 立法和教育并重
        6.3.3 动物保护组织发挥了关键作用
第七章 西方动物伦理思想面临的困境及生态思维路径
    7.1 西方动物伦理思想代表性流派的相互关系
        7.1.1 价值取向各有差异
        7.1.2 伦理进化相互关联
    7.2 西方动物伦理思想面临的理论和实践困境
        7.2.1 理论困境—缺乏整体主义的道德关怀
        7.2.2 实践困境—难以化解物种之间的利益冲突
    7.3 西方动物伦理思想走出困境的生态思维路径
        7.3.1 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动物伦理的界限趋向融合
        7.3.2 动物伦理思想将呈现多元化共存的发展格局
第八章 生态学视域下动物伦理的理论构建
    8.1 生态学视域下动物伦理理论的理论源泉
        8.1.1 坚持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为指导
        8.1.2 挖掘我国传统文化中动物伦理思想的智慧
        8.1.3 借鉴西方动物伦理理论的发展成果
    8.2 构建生态学视域下动物伦理理论的基本原则
        8.2.1 服从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目标和要求
        8.2.2 注重动物的内在价值和生态价值
        8.2.3 坚持个体主义和整体主义相结合
    8.3 生态学视域下动物伦理理论的核心和内涵
        8.3.1 尊重动物生命和天性的理念
        8.3.2 遵循生态系统规律的路径
        8.3.3 适度利用动物的实践
        8.3.4 实现人与动物共生共荣的目标
第九章 生态学视域下动物伦理的实践探索
    9.1 基于西方动物伦理的几种动物保护模式
        9.1.1 反虐待动物保护模式
        9.1.2 动物福利保护模式
        9.1.3 动物权利保护模式
    9.2 确立生态友好型的动物保护模式
        9.2.1 确立生态友好型动物保护模式的必要性
        9.2.2 生态友好型动物保护模式的主要特征和内涵
    9.3 我国动物保护的现状分析及改进建议
        9.3.1 我国的动物保护现状
        9.3.2 我国动物保护现状滞后的原因分析
        9.3.3 改善我国动物保护现状的措施建议
第十章 结论与展望
    10.1 主要结论
    10.2 创新点
    10.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四、对“非人类中心论”的几点剖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动物权利问题的伦理之维及其对疫情防控的启示[J]. 林丽婷.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21
  • [2]环境刑事立法的修正探析[J]. 白玉环.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1(03)
  • [3]虐待动物行为入刑争议问题研究[D]. 连云露. 内蒙古大学, 2020(01)
  • [4]我国动物保护立法进路研究 ——基于动物“特殊物”法律地位视角[D]. 肖钰钺. 湘潭大学, 2020(02)
  • [5]汉弗莱斯非人类中心主义认识论评析[D]. 郭芳.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6]生态语言学视域下的评价资源分析 ——以环境新闻语篇为例[D]. 李淑晶. 西南大学, 2019(05)
  • [7]河流生态修复的伦理研究[D]. 娄雅宁. 南京林业大学, 2019(05)
  • [8]当代中国生态价值观建设研究[D]. 莫文希. 中央财经大学, 2019(08)
  • [9]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研究[D]. 裴艳丽. 武汉大学, 2018(01)
  • [10]生态学视域下的西方动物伦理思想研究[D]. 黄雯怡. 南京林业大学, 2018(05)

标签:;  ;  ;  ;  ;  

浅析“非人类中心主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