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未来的幼儿教育思考

面向未来的幼儿教育思考

一、对面向未来的早期儿童教育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陆萌[1](2019)在《加拿大安大略省21世纪早期儿童保育服务改革研究》文中提出作为终身教育的开端与教育公平的起点,早期儿童保育服务始终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自21世纪以来,国际组织对于儿童早期发展的研究更是掀起了各国的改革热潮。在我国,随着政策的推动,早期儿童保教事业取得了瞩目成效,但同时新生儿的不断增长和对于早期保育质量的高诉求促使我国早期儿童保育服务改革要在增加供给的同时提升质量。加拿大安大略省从19世纪末期就开始着手早期儿童保育服务改革,经历了联邦的政策动荡,仍然坚持稳步发展,有着自己独特的发展经验。以构建普惠、优质的早期儿童保育体系为目标,通过多方主体互动合作,优化师资并完善课程指南,调控费用与福利补贴等改革实践,改善该省儿童保育服务供不应求、质量不高等问题。本文从安大略省早期儿童保育服务改革入手,着重分为五部分开展研究:第一部分阐述安大略省21世纪早期儿童保教服务改革在社会重视、现实需求和政策推动这三方面的时代背景下展开。首先随着科学实证与国际组织的一系列调查研究与会议号召下,保障儿童基本权利,优化改革早期儿童保育服务系统,引起了社会的普遍重视。另外,加拿大联邦政府审视发现该国的早期儿童保教服务零散低效、供应不足、费用过高、质量低下等问题,努力解决这些问题是改革的现实需求。最后,基于这样的处境,政府层面开始重视引入统一的早期儿童国家计划,通过政策推动各个省级层面的早期儿童保教服务的改革。第二部分探究安大略省21世纪早期儿童保育服务改革的取向与目标。21世纪以来,安大略省不断追求教育质量与公平,并且警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早期保教服务发展产生的问题,去除市场化带来的弊端是该省早期儿童保教服务改革的基本取向。另外,安大略省提出增加早期儿童保教服务的可获得性,满足更多家庭的特殊需求,使该省的早期儿童保教服务更加实惠,提高早期儿童保教服务的质量这四大支柱性的目标。第三部分论述安大略省21世纪早期儿童保育服务改革的原则和内容。安大略政府根据高质量,可获得性,可承受性,灵活性和包容性这五个原则来指导早期儿童保教服务改革。在联邦政府层面指导的基础上,安大略省提出在增加数量、降低费用、提高质量、留任和培训员工战略、扩大系统的包容性、建立成果监测与评估策略,以及提高公共认识等七大改革内容,为该省21世纪早期儿童保教服务改革提供了方向,指明了路径。第四部分分析安大略省21世纪早期儿童保育服务改革的实施与保障。安大略省的早期儿童保育服务改革在政策、法律和经费这三方面的保障之下顺利进行。首先明确责任主体,在省教育部设立“早期儿童保育司”进行总体性指导,并在47个地方学区设立综合市政管理部门进行地方层面的管理。其次整合运行机构,政府与企业合作对该省早期儿童保育的三类服务进行整合管理。另外,完善早期儿童保育服务教育学方面的课程指南,明确该省早期保育服务培养儿童四种重要特性。最后,通过对早期保育服务工作者的聘用、留任与专业发展进行改革,而努力实现早期保育服务向高质量与可获得性发展。第五部分总结安大略省21世纪早期儿童保育服务改革对我国早期儿童保育服务的启示与借鉴。首先,多方主体互动合作,共同促进了改革进程。另外,完善早期儿童保育课程指南,并提高职员薪资与专业发展来提升质量。最后,调控费用,政府提供福利补贴增加服务可获得性。在此基础上,立足我国的现状与问题,提出三方面启示:政府发挥主导作用,明确权责关系,建立“中央统筹,地方为主”的管理体制;进一步普及3至6岁儿童的学前教育,并向前推进0至3岁婴幼儿的早期保育服务,增强早期儿童保育服务的参与度;根据幼儿身心特点,开发生活化与游戏化的早期课程,完善教师政策,建设良好的师资队伍,提升早期儿童保育服务质量。

何海波[2](2010)在《辉辉的外地生活 ——一名学前流动儿童的个案分析》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日益加快,市场对劳动力资源的需求增加,流动人口在规模不断增大的同时,其结构也发生了很重要的变化。最为显着的变化之一是越来越多的学前流动儿童聚居在“城中村”或镶嵌在城市边缘。他们在城市出生,且滞留的时间逐渐延长,其成长的生态环境就显得更为复杂。孩子们在城市的生活也面临着众多的困难,如父母的社会经济地位低,家庭文化资本投入有限,所能享受到的正规教育资源缺乏等。本研究旨在展示学前流动儿童的发展环境,从一个个真实的环境和故事中去挖掘其背后的社会意义和价值。本研究以随父母打工而在浙江某市生活的四川农村学前儿童——辉辉为研究对象,深入辉辉的家庭和幼儿园进行观察与访谈,并对辉辉的父母、亲属、老师以及工厂厂长、社区干部进行多次访谈,获取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将获取的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并结合相关文献和研究理论对辉辉的流动、活动、学习、家庭状况、社会处境等方面进行分析,进而探讨了影响学前流动儿童发展的因素。本研究用人类发展生态学的视角对辉辉的城市生活的全貌展开了研究,主要从三个方面分析和考察了辉辉的发展:辉辉的总体情况;辉辉在外地的生活处境;辉辉接受教育的现状。在考察影响辉辉发展的因素方面,本研究主要从家庭养育、日常生活和生活处境三个方面去分析。研究表明:辉辉的家庭养育处于模糊的养育目标下,以手足照顾为主要的养育形式,且亲子之间的关系是希望与问题并存的;辉辉的学习主要是在家庭日常生活中进行的,母亲的教育也是在生活事件中实现;辉辉的生活处境(居住特点、家庭条件与文化资本的投入、亲属之间的关系、社会环境)影响着辉辉的发展。

高榆[3](2009)在《丰子恺“童心说”的教育意蕴》文中指出丰子恺(1898-1975),我国着名的漫画家和散文家,创作了大量以儿童为题材的作品,对儿童的高度关注和理解形成了比较完整和明确的儿童观,对儿童问题的思考和童心的认识是十分深刻的,本文将他的儿童观称为丰子恺的“童心说”。本文从四个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阐述丰子恺“童心说”的涵义。第二部分论述五四时期儿童观、白马湖作家群的教育理想以及丰子恺个人文化背景对于他“童心说”形成的影响。第三部分是丰子恺“童心说”的教育实践。第四部分是本文的重点,即丰子恺“童心说”的教育意义。这一部分通过对丰子恺文本的阐述来分析他的童心说对于教育的意义,对童心所具有的爱、自然与自由的追求是丰子恺童心说的核心,爱、自然与自由也正是教育所追求的真义。第五部分是文章的结语,揭示爱、自然与自由对于生命的意义。本文将重点论述丰子恺对童心具有的爱、自然与自由的理解,在此基础上阐明童心所具有的爱、自然与自由对于儿童教育的意义。童心作为一种自然生命的初始之能,既是一个人生命的根基,同时,童心是教育的根,赋予教育生命和活力。重新认识被遮蔽的童心正是现代精神异化的药方,回归童心的教育也就是从教育的途径来引导人寻求精神的回归,在传递人类文明、促进现代化知识技术发展的同时,也引导人回归本真、形成真纯的人格,这意味着教育要唤发童心原初的生命激情,让儿童以及成人都拥有自己的精神家园。

王敏[4](2008)在《重庆市主城区婴儿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提出婴儿教育是终身教育的起始阶段,也是人一生中发展最快的阶段。从0-3开始培养个体良好的品德、积极的态度和广泛的兴趣,将为人一生的充分发展奠定基础。可是,由于婴儿教育属于非正规教育,缺乏体制保障和系统规划,尚存在很多问题。针对这种情况,本研究以0-3岁婴儿为研究对象,从教育的视角,深入重庆市主城区各大医院、社区和儿童游乐中心,对3岁以下婴儿带养者做了深度访谈,在对访谈结果做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发现重庆市主城区婴儿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探索重庆市主城区婴儿教育中存在问题的对策及建议。研究结果发现重庆市主城区婴儿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剖宫产率高于自然分娩率;母乳喂养率高,但是喂养时间短;亲子教养率低;婴儿同伴交往少等方面。在对重庆市主城区婴儿教育中存在问题进行原因分析的基础上,从七个方面提出了解决重庆市主城区婴儿教育中存在问题的对策和建议:1.加强对婴儿教育的宣传;2.加强政府管理和立法;3.加强对婴儿教育工作者的培养;4.加强对带养者的教育;5.增加对婴幼儿教育的经费投入;6.普及早期教育中心;7.拓展婴儿教育的途径。

李明珠[5](2007)在《社区学前教育资源及其特点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社区教育"在20世纪50年代被联合国重视和强调,尔后在发达国家倡导和发展,成为国际性的教育形式,并逐步走向学校、社会、家庭相互服务、互惠互利的一体化教育形态。在我国90年代成为研究热点,之后有关学者的研究已不断深化社区教育理论,当前,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教育发展目标,明确指出:"要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由此学习型社区、学习型社会的构建成为社区教育研究的新视野,再次引发了人们对社区教育的深入研究。

侯莉敏[6](2006)在《儿童生活与儿童教育》文中提出本项研究从关注儿童当下的生活开始,从“文化变迁中的儿童”到“教育影响中的儿童”,我们在文化和教育中找寻着儿童和儿童生活的意义和足迹,但是,我们看到:我们的文化中还缺乏对儿童的正确理解,儿童生活过早地受到成人生活的侵蚀;在教育中,儿童过着一种没有激情、没有童谣的生活,儿童失去了自己喜怒哀乐,教育既脱离儿童的现实生活,又缺乏对儿童可能生活的建构。儿童在社会和文化的发展中找不到自己应有的位置,当然,教育中的儿童也深陷于问题与危机之中。 究其根源,我们缺乏对儿童的本体认识,我们缺乏对儿童教育的本质理解,我们更缺乏对儿童生活的本源探讨。重新认识和理解儿童及儿童生活和教育,成为时代赋予我们的重大责任,而回归生活世界,关注儿童的生活方式,关注儿童现实生活中的地位,赋予教育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也就成为了当今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 儿童期作为人生的第一个阶段,自有其存在的独特价值和发展规律。儿童是双重存在的复杂生命体:作为自然的存在,儿童的发展受着天性和内在指导方针的指引;作为文化的存在,儿童的发展又受到一定的社会环境的影响。因此,儿童的生活就是以儿童为主体,从内在的生物性开始,经受着个体和类的天性发展的指引,又受到外在的环境的影响,接受着文化社会的侵蚀,由无意识向意识发展起来。因此,儿童的生活与成人的生活具有不一样的生活特性,即儿童的生活具有原初性、适应性、游戏性和完整性。 儿童的生活总是发生在儿童的生活世界里。生活世界对儿童来说,是一个非课题性的、奠基性的、直观和综合性的世界,是儿童正在亲历的世界,也是儿童交往行为和自我建构的世界。儿童在生活世界之中,不仅意味着他作为个体在生活和成长之中,而且也意味着他在“他人之中”、“他在世界之中”、他在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过程之中。因此,儿童与他们的生活世界是共生交流的关系:一方面,儿童的生活世界为儿童的智力发展和自我意识的形成提供支持和结构;另一方面,每个儿童也是其生活世界中的一个基本的、活生生的因素,随着儿童接连不断的参与,儿童的生活世界所具有的独特性和多样性得以保存和更新。 教育要回归儿童的生活,就是首先要尊重儿童,尊重儿童的本性,尊重儿童的可能生活和现实生活。儿童的发展有自己的成长大纲,因此,儿童首先是自己的教育者,他通过主动学习的能力来完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任务;同时,儿童的发展受到社会以及文化的影响,因此,成人特别是父母和教师是儿童成长需要的支持者,而一个符合儿童成长需要的课程将有助于儿童获得更好的发展。

张丹丹[7](2006)在《我国城市社区幼儿园发展特点及存在问题研究》文中提出“教育社会化,社会教育化”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共同趋势,而社区教育是教育社会化、社会教育化的最佳结合点.。学前教育是社区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社会化发展已势在必行,社区学前教育在我国的兴起和发展,为学前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展现了一个美好的前景。而且,随着我国城市社区建设和房地产业的迅速发展,一个个新建小区拔地而起,为满足社区居民家庭的教育需求,城市社区幼儿园应运而生,城市社区幼儿园的发展成为我国幼儿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趋势。本文以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为原则,在借鉴国内外社区教育经验的基础上,对我国城市社区幼儿园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本文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主要分析我国城市社区幼儿园发展对我国幼儿教育事业的意义,并介绍了我国城市社区幼儿园及其发展历史以及本人的研究路径。第二部分:分析我国城市社区幼儿园发展的特点,其特点有办园模式多样化、办园模式市场化、教育教学社区化。第三部分:探讨了我国城市社区幼儿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问题包括:社区幼儿园办园质量有待提高;社区幼儿园布局不合理、两极分化现象严重;社区幼儿园产权归属不明确;社区幼儿园教育脱离社区的现象较为明显。第四部分:从政府、社区、幼儿园三个方面对发展我国城市社区幼儿园提出建议。

李梅[8](2005)在《红河州民办幼儿园教师的现状及专业化发展途径与方法的研究》文中提出教师是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力量,教师素质的高低已经成为幼儿园教育事业成败的关键。具有良好政治和业务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创办高质量有特色幼儿园的力量源泉和重要保证。在民办幼儿园大量兴起的今天,民办幼儿园教师队伍的稳定和教师专业化建设显得更为重要。笔者对云南省红河州民办幼儿园教师情况作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针对红河州民办幼儿园教师情况提出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为促进红河州民办幼儿园的发展可起一定的作用。本文从五个方面进行了论述:一、民办幼儿园的发展现状和研究意义;二、调查对象和研究方法;三、调查结果,表明:1,民办幼儿园教师年龄结构、学历都存在问题,且专业化水平偏低;2,民办幼儿园无职称评定、无社会保障制度,培训模式单一;3,教师待遇偏低、教师队伍不稳定阻碍教师专业化发展。四、影响民办幼儿园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原因及民办幼儿园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途径。五、结论。

梁东标[9](2004)在《现代家庭教育五种新理念》文中提出

郝苗苗[10](2004)在《爱尔坎德的儿童压力说及其对我国儿童教育的启示》文中研究说明美国着名心理学家及教育家大卫·爱尔坎德(David Elkind)教授以皮亚杰的认知发展心理学为基础,对儿童压力问题有系统而深刻的研究。本文在翻译、整理、分析和研究爱尔坎德相关着作及文章的基础上,结合美国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的社会背景,阐述了爱尔坎德对儿童压力状况、儿童压力来源、儿童压力危害以及缓解儿童压力策略的研究,并对解决我国儿童在现代社会中的压力问题提出有益的启示。论文由四部分组成:第一章:爱尔坎德对美国儿童压力状况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在美国社会引起巨大的反响。借鉴爱尔坎德的儿童压力说有利于丰富我国学前教育理论,指导教育实践。第二章:联系美国社会发展背景,将爱尔坎德儿童压力说的发展脉络分为酝酿、形成和发展三个阶段。并分析了儿童压力说的心理学基础和哲学基础。第三章:从美国儿童在不同时代面临的压力状况出发,总结出爱尔坎德儿童压力说的主要内容。爱尔坎德认为儿童压力源自父母、学校以及媒体。他通过分析过重的压力带给儿童的伤害,提出缓解儿童压力的策略。爱尔坎德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对现代家庭和后现代家庭进行对比描述提出了活力家庭的设想,发展了儿童压力说。第四章:爱尔坎德儿童压力说启示我们关注社会变化带给儿童及儿童教育的挑战,以儿童身心发展规律为基础,敏锐地发现并缓解儿童的压力。

二、对面向未来的早期儿童教育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面向未来的早期儿童教育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加拿大安大略省21世纪早期儿童保育服务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概念界定
    (三)文献综述
    (四)研究设计
一、安大略省21世纪早期儿童保育服务改革的时代背景
    (一)社会的高度重视
    (二)强烈的现实需求
    (三)有效的政策推动
二、安大略省21世纪早期儿童保育服务改革的取向与目标
    (一)安大略省早期儿童保育服务改革的基本取向
    (二)安大略省早期儿童保育服务改革的主要目标
三、安大略省21世纪早期儿童保育服务改革的原则与内容
    (一)安大略省早期儿童保育服务改革的基本原则
    (二)安大略省早期儿童保育服务改革的主要内容
四、安大略省21世纪早期儿童保育服务改革的实施与保障
    (一)安大略省早期儿童保育服务改革的实施策略
    (二)安大略省早期儿童保育服务改革的实施保障
五、安大略省21世纪早期儿童保育服务改革的经验与借鉴
    (一)安大略省早期儿童保育服务改革的基本经验
    (二)安大略省早期儿童保育服务改革的主要问题
    (三)安大略省早期儿童保育服务改革的启示与借鉴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科研成果

(2)辉辉的外地生活 ——一名学前流动儿童的个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部分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的缘起
    一、问题的提出
        (一) 对流动儿童群体的关注
        (二) 锁定个案研究
    二、文献综述
        (一) 人口流动的概念
        (二) 流动群体现象
        (三) 对农民工的研究
        (四) 学前流动儿童成长现状
第二部分 个案的研究历程
    一、研究对象的追寻
        (一) 曲折的选择过程
        (二) 走近辉辉
    二、研究方法
        (一) 研究方法的确定
        (二) 现场研究过程
        (三) 我的角色
        (四) 资料的整理及分析
        (五) 对本研究的反思
第三部分 个案的概貌
    一、辉辉的印象素描
        (一) 辉辉的基本情况
        (二) 辉辉的流动
        (三) 辉辉与家人
        (四) 辉辉在家的活动
    二、生活处境:辉辉在外地
        (一) 辉辉的家
        (二) 辉辉家的家庭生活
        (三) 辉辉家的经济状况
        (四) 辉辉家的亲人
        (五) 辉辉家与本地人
        (六) 辉辉家与管理者
    三、辉辉无缘幼儿园生活
        (一) 辉辉为什么不上幼儿园了
        (二) 辉辉继续在家
第四部分 分析与讨论
    一、家庭养育与儿童的发展
        (一) 模糊的养育目标
        (二) 养育形式——手足照顾
        (三) 亲子关系——问题与希望并存
    二、学习——在家庭日常生活中
        (一) 母亲的教育——重在日常生活中
        (二) 辉辉的学习
    三、生活处境与儿童的发展
        (一) 居住特点
        (二) 家庭条件与文化资本投入
        (三) 亲属关系
        (四) 社会环境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概念架构图
    附录二:访谈提纲和访谈的具体情况
    附录三:由野笔记
    附录四:观察记录
    附录五:在园记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3)丰子恺“童心说”的教育意蕴(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第一章 童心的崇尚:丰子恺"童心说"的渊源
    第一节 五四时期"回复我纯朴的,美丽的童心"的儿童本位观
    第二节 白马湖作家群守护"儿时的心"的教育理想
    第三节 丰子恺"愿做老儿童"的情愫
第二章 童心的流露:丰子恺"童心说"的内涵
    第一节 生命原初"天赋的健全的身手与真朴活跃的元气"
    第二节 "彻底真实而纯洁"的自然人性
    第三节 冲破世俗规训的"不受束缚的创造者"
第三章 童心的践行:丰子恺"童心说"的教育实践
    第一节 以"趣味"涵养"童心"的家庭教育
    第二节 以"艺术教育"培养"童心"的学校教育
    第三节 以"不期然而然"的作品唤起"童心"的社会教育
第四章 童心的真谛:丰子恺"童心说"的教育意蕴
    第一节 追求充满"温暖的人生的情味"的爱
    第二节 期待"彻底真实"的自然的人
    第三节 超越物质的"毫无拘束"的自由
结语 走向真纯的人格:丰子恺"童心说"的当代意义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4)重庆市主城区婴儿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缘由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文献综述
    1.4 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
    1.5 概念界定
第2章 婴儿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2.1 剖腹产率高于自然分娩率
    2.2 母乳喂养率较高,但喂养时间短
    2.3 其他教养率高于亲子教养率
    2.4 婴儿社会适应性较强,但同伴交往少
第3章 婴儿教育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3.1 社会原因
    3.2 文化原因
    3.3 父母自身原因
第4章 婴儿教育中存在问题的对策及建议
    4.1 加强对婴儿教育的宣传
    4.2 加强政府管理和立法
    4.3 加强对婴儿教育工作者的培养
    4.4 加强对婴儿带养者的教育
    4.5 增加对婴幼儿教育的经费投入
    4.6 普及早期教育中心
    4.7 拓展婴儿教育的途径
结语
附录一
附录二
参考文献
后记

(5)社区学前教育资源及其特点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社区学前教育的内涵及目标
2 社区学前教育资源及形式
3 社区学前教育资源的特点
4 对社区学前教育资源的整合与优化

(6)儿童生活与儿童教育(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儿童世界何处寻
第一部分 生活的迷失:儿童观与儿童教育的误区
    第一章 文化变迁中的儿童
        一、从《童年的消逝》说起
        二、谁在催促儿童成长
        三、儿童观的误区
        1、儿童仅仅被看作是国家的未来
        2、儿童被看作是光耀门庭的工具
    第二章 教育影响中的儿童
        一、“天才”、“神童”的教育方案
        二、制度化的教育机构
        三、儿童教育的误区
        1、揠苗助长
        2、及早教育
    第三章 问题与根源
        一、儿童观误区产生的根源
        1、物质文化与适应文化的失调对儿童观的影响
        2、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冲突对儿童观的影响
        二、儿童教育误区产生的根源
        1、远离儿童天性的教育
        2、教育与儿童生活的分离
第二部分 生活的本源:儿童生活的本质探询
    第四章 儿童生活的基础
        一、从生命的存在形式来认识儿童
        1、人是双重存在的复杂生命体
        2、儿童是自然的存在
        3、儿童是文化的存在
        二、人为什么有儿童期
        1、儿童期意义的溯源
        2、人的非特定化是儿童期存在的基本条件
        三、儿童发展的推动力
        1、什么是儿童的发展
        2、儿童发展的阶段性及内外部动因
        3、教育对儿童发展的影响
    第五章 儿童生活的实质
        一、生活是生命或精神有目的的创造过程
        二、儿童生活与成人生活
        1、儿童生活与成人生活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2、儿童生活是儿童内在生活和外在生活的同构过程
        3、儿童生活具有原初性、适应性、游戏性和完整性的特性
        三、教育与儿童生活
        1、生活教育的历史考察
        2、教育与儿童生活的互动关系
    第六章 儿童的生活世界
        一、生活世界的概念
        1、生活世界是由人构成的关系世界和实体世界
        2、儿童的生活世界是儿童交往行为和自我建构的世界
        二、儿童生活的可能世界和现实世界
        1、儿童生活的可能世界发生在儿童的游戏中
        2、儿童生活的现实世界发生在社会的文化中
        3、想象达成儿童可能世界和现实世界的转化和平衡
        三、儿童生活世界对教育的意义
        1、教育之中的生活世界和科学世界
        2、教育向儿童的生活世界回归
第三部分 生活的重建:回归儿童生活的儿童教育
    第七章 回归儿童生活的教育主张(一)
        一、儿童是自己的教育者
        1、儿童为什么是自己的教育者
        2、儿童的成长大纲是教育教学的依据
        二、儿童是主动的学习者
        1、皮亚杰关于儿童主动学习的理论
        2、儿童接受语言就是一个主动的学习过程
        三、成人是儿童成长需要的支持者
        1、成人是儿童成长需要的基本资源
        2、父母与教师为儿童的成长提供不同的支持
        四、教师是儿童学习环境的准备者
        1、教师是儿童自由、独立环境的创设者与支持者
        2、教师是儿童动态、网状人际交往系统的构建者与参与者
    第八章 回归儿童生活的教育主张(二)
        一、儿童生活教育的目的与原则
        1、儿童是儿童生活教育的根本目的
        2、儿童生活教育的自然原则和社会原则
        二、儿童生活教育实现的历程
        1、0-3岁儿童的教育
        2、3-6岁儿童的教育
        3、6岁以后儿童的教育
        三、儿童生活教育与课程
        1、儿童生活教育的课程观强调儿童个体经验与文化的同构过程
        2、课程内容的设计要考虑儿童心理结构和人类文化两个演进过程
结语
参考文献

(7)我国城市社区幼儿园发展特点及存在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问题的提出
    (一) 发展城市社区幼儿园是我国幼儿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趋势
    (二) 我国城市社区幼儿园及其发展历史
    (三) 本人研究路径
二、我国城市社区幼儿园发展的特点
    (一) 办园模式多样化
    (二) 办园模式市场化
    (三) 教育教学社区化
三、我国城市社区幼儿园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 社区幼儿园办园质量有待提高
    (二) 社区幼儿园布局不合理、两极分化现象严重
    (三) 社区幼儿园产权归属不明确
    (四) 社区幼儿园教育脱离社区的现象较为普遍
四、发展我国城市社区幼儿园的对策和建议
    (一) 政府要提供政策保障,加强宏观调控
    (二) 社区要加强建设,重视社区学前教育
    (三) 幼儿园要转变观念,加强与社区、家庭的联系
结语
参考文献
后 记

(8)红河州民办幼儿园教师的现状及专业化发展途径与方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部分 前言
    一、民办幼儿园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二、教师专业化的历史进程和研究现状
    三、研究的意义
第二部分 调查对象和研究方法
    一、调查对象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步骤
第三部分 调查结果分析
    一、红河州民办幼儿园教师基本情况
    二、红河州民办幼儿园教师培训、社会保障情况
    三、红河州民办幼儿园教师专业化发展状况
第四部分 讨论
    一、影响红河州民办幼儿园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因素
    二、提高红河州民办幼儿园教师专业化的途径和方法
第五部分 结论
文章注释
第六部分 参考文献
附录:
    红河州民办幼儿园教师情况调查表
    红河州民办幼儿园教师问卷调查及访谈提纲
后记

(10)爱尔坎德的儿童压力说及其对我国儿童教育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 要
Abstract
引 言
第一章 研究爱尔坎德儿童压力说的意义
    一、 爱尔坎德的主要活动
    二、 爱尔坎德的儿童压力说在美国的影响
    三、 研究爱尔坎德儿童压力说的意义
第二章 儿童压力说的发展脉络及理论基础
    一、 儿童压力说的发展脉络
    二、 儿童压力说的理论基础
第三章 爱尔坎德儿童压力说的主要内容
    一、 儿童的形象及其压力状况
    二、 儿童压力的来源
    三、 压力对儿童的危害
    四、 缓解儿童压力的策略
    五、 儿童压力说在当代的发展
第四章 爱尔坎德儿童压力说对我国儿童教育的启示
    一、 儿童压力说研究启示我们关注社会变化给儿童及儿童教育带来的挑战
    二、 儿童压力说研究启示我们儿童身心发展规律是我们进行儿童教育的基础
    三、 儿童压力说研究启示我们教育者要敏锐地意识到儿童的压力,并学会缓解儿童压力
结 语
参考文献
后 记

四、对面向未来的早期儿童教育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加拿大安大略省21世纪早期儿童保育服务改革研究[D]. 陆萌. 西南大学, 2019(12)
  • [2]辉辉的外地生活 ——一名学前流动儿童的个案分析[D]. 何海波. 浙江师范大学, 2010(04)
  • [3]丰子恺“童心说”的教育意蕴[D]. 高榆. 湖南师范大学, 2009(11)
  • [4]重庆市主城区婴儿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 王敏. 西南大学, 2008(09)
  • [5]社区学前教育资源及其特点分析[J]. 李明珠.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7(24)
  • [6]儿童生活与儿童教育[D]. 侯莉敏. 南京师范大学, 2006(12)
  • [7]我国城市社区幼儿园发展特点及存在问题研究[D]. 张丹丹. 东北师范大学, 2006(11)
  • [8]红河州民办幼儿园教师的现状及专业化发展途径与方法的研究[D]. 李梅. 云南师范大学, 2005(08)
  • [9]现代家庭教育五种新理念[J]. 梁东标. 教育导刊.幼儿教育, 2004(12)
  • [10]爱尔坎德的儿童压力说及其对我国儿童教育的启示[D]. 郝苗苗. 东北师范大学, 2004(01)

标签:;  ;  ;  ;  ;  

面向未来的幼儿教育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