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临床研究(附28例临床分析)

经皮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临床研究(附28例临床分析)

一、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的临床研究(附28例临床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韩明君[1](2020)在《以“益气活血、通阳泄浊”为中医治疗原则,防治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提出目的:目前中西医结合治疗,防治ISR已成为关注的热点。就再狭窄的中西医机制进行探讨,归纳总结中医治疗胸痹支架内再狭窄的中医治疗原则,并观察以“益气活血、通阳泄浊”为中医治疗原则,予以冠心病I号方,干预支架植入术后的治疗,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对防治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疗效性及其安全性。方法:选择2018年2月-2019年2月,在四川省中医院心血管二科住院患者,首次行冠状动脉造影,并行冠脉内支架植入的病例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定期随访1年。观察治疗组和对照组在PCI后1年后ISR的发生率,心血管终点事件的发生率;及其治疗前与服用药物后中医症状的改善情况;并记录临床观察期间的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总结对比分析顺利完成的临床病例,共76例。结果显示:1、治疗组38例,再狭窄率5.26%,对照组38例,再狭窄率13.1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中医症状改善的疗效: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是92.11%,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是81.5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一些中医单症状的对比,如:心悸气短或喘促、痰多、神疲乏力、身体沉重等症状改善的对比,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1)。3、所有入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各系统查体、实验室检验均没有明显异常,安全性为1~2级。且未发生与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事件。结论:1、以“益气活血、通阳泄浊”为中医治疗原则,予以冠心病I号方配合西药规范治疗,能进一步降低胸痹心痛(气虚血瘀、痰浊阻滞证)支架植入术后的再狭窄率,且长期服用冠心病I号,对患者的中医证候中医单症状均有明显改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2、冠心病I号方配合西药规范治疗在防治PCI-ISR上,具有确切的疗效和安全性。

陈颖芳,陈桂芳,丁岚[2](2020)在《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后患者早期渐进式综合性康复护理的干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究早期渐进式综合性康复护理对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19年11月在我院行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治疗的患者150例的临床资料,根据干预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75例)和观察组(常规护理+早期渐进式综合性康复护理,75例)。对比两组干预前后血脂水平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物质生活状态、社会功能、心理功能、躯体功能评分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后患者行早期渐进式综合性康复护理的干预效果较为显着,有利于调节患者血脂水平,改善其生活质量。

康峰光,肖南海[3](2018)在《心脏冠状动脉内支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文中指出目的探讨心脏冠状动脉内支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双盲随机原则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药物溶栓治疗,分析组接受心脏冠状动脉内支架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并观察分析组的术后恢复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前的心率、血压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分析组患者的心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组患者的收缩压与舒张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组治疗后的冠心病冠脉造影(TIMI)血流分级总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脏冠状动脉内支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具有较好的效果,有利于改善患者的心率、血压水平,恢复心功能与心脏正常血流,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卓小媛[4](2018)在《基于数据挖掘的冠心病支架术后中医药用药规律研究及系统性评价》文中认为目的:本研究将收集与整理近年来与中医药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冠心病支架术后相关的临床研究结果,对中西医联合治疗冠心病支架术后的疗效进行系统评价。同时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对所用的中药汤剂组成或中药制剂成分进行用药规律分析。以期为今后的临床治疗冠心病支架术后提供可资借鉴的理论依据。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Pub 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和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检索时间均从建库至2017年12月31日。手动检索AHA心血管年会、ACC心血管年会、ESC心血管年会和中国介入心脏病学大会、中国心脏病大会会议论文,获得中医药治疗冠心病患者支架植入术后的临床研究结果。严格按照纳入排除标准审核各项研究,将符合标准的临床随机对照(randomized controlled trail,RCT)研究使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对中医药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冠心病支架术后的疗效进行系统评价。而在进行用药规律分析时,先采用Excel 2010建立中药数据库,运用Excel 2010软件对单味药物的使用频次频率进行描述性统计,运用IBM modeler 14.1软件的Apriori算法对药物组合进行关联规则挖掘。结果:在Meta分析的研究中,严格按照纳排标准,最后纳入94篇研究,共涉及病例8439例。其中治疗组4244例,予中医药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对照组4195例,予术后单纯常规西药治疗。而对于中医药干预措施,其中有45项研究使用的是中药煎煮汤剂,有6项研究使用的是中成药注射用针剂,有43项研究使用的是口服中成药(颗粒冲剂、片剂或胶囊)。纳入的研究有24篇属于高质量文章,Jadad评分为3-4分。其余的70篇为低质量文章,Jadad评分为1-2分。进行Meta分析后得出结果:1在中医疗效评价方面:(1)治疗后中药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冠心病支架术后中医证候总积分优于单纯使用西药组(MD=-2.4,95%CI=[-2.45,-2.34],效应量检验Z=82.31,P<0.01);(2)治疗后中药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冠心病支架术后血瘀证积分优于单纯使用西药组,(MD=-4.84,95%CI=[-6.89,-2.78],效应量检验Z=4.61,P<0.01);(3)治疗后中药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冠心病支架术后气虚证积分优于单纯使用西药组,(MD=-8.90,95%CI=[-9.98,-7.83],效应量检验Z=16.24,P<0.01);(4)治疗后中药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冠心病支架术后胸闷症状积分优于单纯使用西药组,(MD=-0.48,95%CI=[-0.57,-0.39],效应量检验Z=10.27,P<0.01);(5)治疗后中药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冠心病支架术后胸痛症状积分优于单纯使用西药组,(MD=-0.45,95%CI=[-0.71,-0.19],效应量检验Z=3.44,P<0.01);(6)治疗后中药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冠心病支架术后心悸症状积分优于单纯使用西药组,(MD=-0.54,95%CI=[-0.90,-0.38],效应量检验Z=4.81,P<0.01);(7)治疗后中药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冠心病支架术后中医证候疗效的有效率优于单纯使用西药组,(OR=1.19,95%CI=[1.00,1.42],效应量检验Z=1.96,P=0.05);(8)治疗后中药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冠心病支架术后中医证候疗效的无效率低于单纯使用西药组,(OR=0.21,95%CI=[0.17,0.27],效应量检验Z=12.63,P<0.01)。2在西医临床疗效评价方面:(1)治疗后中药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冠心病支架术后躯体活动受限评分优于单纯使用西药组(MD=3.82,95%CI=[0.08,7.57],效应量检验Z=2,P=0.05);(2)治疗后中药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冠心病支架术后心绞痛稳定状态评分优于单纯使用西药组,(MD=0.99,95%CI=[0.10,1.88],效应量检验Z=2.19,P<0.05);(3)治疗后中药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冠心病支架术后心绞痛发作情况评分优于单纯使用西药组,(MD=2.49,95%CI=[0.70,4.28],效应量检验Z=2.72,P<0.05);(4)治疗后中药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冠心病支架术后治疗满意程度评分优于单纯使用西药组,(MD=4.82,95%CI=[1.56,8.09],效应量检验Z=2.89,P<0.05);(5)治疗后中药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冠心病支架术后疾病认知程度评分与单纯使用西药组无差别,(MD=0.29,95%CI=[-0.80,1.37],效应量检验Z=0.51,P>0.05);(6)治疗后中药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冠心病支架术后心电图疗效的有效率与单纯使用西药组无差别,(OR=1.05,95%CI=[0.85,1.30],效应量检验Z=0.49,P>0.05);(7)治疗后中药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冠心病支架术后心电图疗效的无效率低于单纯使用西药组,(OR=0.39,95%CI=[0.29,0.51],效应量检验Z=6.74,P<0.05);(8)治疗后中药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冠心病支架术后心绞痛疗效的有效率与单纯使用西药组无差别,(OR=1.08,95%CI=[0.85,1.39],效应量检验Z=0.63,P>0.05);(9)治疗后中药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冠心病支架术后心绞痛疗效的无效率低于单纯使用西药组,(OR=0.26,95%CI=[0.19,0.37],效应量检验Z=7.71,P<0.05)。3在血脂、糖代谢相关指标方面:(1)治疗后中药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冠心病支架术后总胆固醇低于单纯使用西药组,(MD=-0.47,95%CI=[-0.74,-0.20],效应量检验Z=3.42,P=0.05);(2)治疗后中药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冠心病支架术后甘油三酯低于单纯使用西药组,(MD=-0.24,95%CI=[-0.36,-0.12],效应量检验Z=4.02,P<0.05);(3)治疗后中药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冠心病支架术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于单纯使用西药组,(MD=0.12,95%CI=[0.01,0.23],效应量检验Z=2.06,P<0.05);(4)治疗后中药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冠心病支架术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于单纯使用西药组,(MD=-0.24,95%CI=[-0.36,-0.13],效应量检验Z=4.04,P<0.05)。4在炎性因子相关指标方面:(1)治疗后中药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冠心病支架术后超敏C反应蛋白低于单纯使用西药组,(SMD=-1.51,95%CI=[-2.14,-0.89],效应量检验Z=4.76,P<0.05)。5在心脏结构、功能相关指标方面:(1)治疗后中药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冠心病支架术后左室射血分数大于单纯使用西药组,(MD=5.20,95%CI=[2.29,8.11],效应量检验Z=3.50,P=0.05)。6在终点心血管事件方面:(1)治疗后中药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冠心病支架术后支架再狭窄率低于单纯使用西药组,(OR=0.31,95%CI=[0.24,0.40],效应量检验Z=9.17,P<0.05);(2)治疗后中药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冠心病支架术后心肌梗死发生率低于单纯使用西药组,(OR=0.23,95%CI=[0.09,0.58],效应量检验Z=3.12,P<0.05);(3)治疗后中药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冠心病支架术后心源性死亡率与单纯使用西药组比较无差别,(OR=0.40,95%CI=[0.11,1.39],效应量检验Z=1.45,P>0.05);(4)治疗后中药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冠心病支架术后冠脉搭桥发生率与单纯使用西药组比较无差别,(OR=0.54,95%CI=[0.27,1.09],效应量检验Z=1.73,P>0.05)。在用药规律分析的研究中,共纳入99个药方,其中包括中药煎煮汤剂47个,中药针剂1个,口服中成药51个。共含中药121味,使用频率795次。出现频率在10%以上的单味药共有22味,主要以活血化瘀药为主,分别为丹参、川芎、红花,出现在该类药物频率前三名。而排名中药二联组合首位的为三七配丹参,中药三联组合首位的为郁金配川芎、丹参,中药四联组合首位的为瓜蒌皮配川芎、黄芪、丹参,中药五联组合首位的为桃仁配当归、赤芍、川芎、薤白。结论:(1)中药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冠心病支架术后能改善中医临床症状,调节血脂及血清中hs-CRP炎性因子水平,提高左室射血分数,降低支架再狭窄及非致死性心肌梗死的发生率,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西雅图心绞痛量表中疾病认知程度积分、心电图和心绞痛疗效的有效率、心血管不良事件中的心源性死亡和冠脉搭桥术发生率方面,中药联合常规西药组与单纯使用西药组比较无差别。此次meta结果在某些层面上提示中药具有能在多靶点、多环节上改善冠心病支架术后相关病理因素及减少相关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的优势。(2)中医药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冠心病支架术后,最常用的中药为活血化瘀药、补气药、理气药。而丹参、黄芪、川芎这几味药常在联合治疗时与其他药物配伍使用。其用药规律与冠脉支架术后中医经脉受损、西医血管内膜损伤等病因病机相吻合。

邬青[5](2014)在《过渡期护理模式在冠脉内支架植入患者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研究旨在对冠脉内支架植入术后患者实施过渡期护理模式,探讨通过此方法以提高患者用药、复查、健康生活方式等依从性,改善冠脉内支架植入术后患者生存质量,降低再入院率,提高该病的临床疗效,减少患者家庭经济负担。方法:1.质性研究阶段:以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方法为指导,采用立意取样法选取苏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心内科接受冠脉内支架植入手术的患者。以半结构访谈法收集16例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资料,并以Colaizzi7步分析法分析资料。根据质性研究结果制定过渡期护理干预措施。2.过渡期护理模式实施阶段:采用单盲、随机对照实验方法。用便利取样法从苏州市某三甲医院心血管内科病区收集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患者14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70例和干预组70例。干预组在常规出院指导基础上,给予个性化的过渡期护理服务,对照组接受常规出院指导,出院后进行电话随访,解答其疑问。干预分为两部分:术后第2天针对手术及出院后常见问题,如饮食、运动、药物服用方法,预防并发症发生等,对患者采取面对面的方式进行教育课程,并发放《冠脉内支架植入后患者过渡期健康教育手册》;出院后采取电话和上门两种随访方式。效果评价指标为研究对象在依从性、生存质量、血脂、血压、体重指数及再入院率的变化。随访时间点为出院后2周、1个月、3个月。所有数据用Epidata3.1软件录入,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结果:1.质性研究阶段。深入了解和探索接受冠脉支架植入术患者在过渡期进行自我照护的的真实体验后,发现患者在过渡期存在以下问题:自觉过渡到家庭存在障碍;期望得到家庭、社会的关怀与支持;缺乏疾病康复知识;渴望实现自我价值。2.过渡期护理模式实施阶段。使用随机分组法将140例冠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70例,对照组70例。干预前将对照组和干预组患者基本资料进行均衡性检验,未见统计学差异。干预结果:干预后干预组治疗依从性各维度改变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复查、控制“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吸烟、运动等方面改变显着(P<0.01)。干预后干预组生存质量总分高于对照组(P<0.01),其中症状功能、心理社会功能、不良反应、治疗满意度方面改变显着(P<0.01)。干预后干预组血压低于对照组(出院后2周、1个月P<0.05,出院后3个月P<0.01),干预组收缩压较基线下降6.57mmHg(P<0.01)。干预后干预组总胆固醇较基线下降0.65mmol/L(P<0.01)。干预组体重指数较基线下降0.66kg/m2(P<0.05)。干预后干预组再入院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本研究表明,对冠脉内支架植入后患者实施过渡期护理模式,切实可行,可有效提高生存质量及治疗依从性,改善血压、血脂、体重指数水平,降低再入院率,值得推广。

孙世博[6](2013)在《54例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效果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和分析冠心病病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来该院住院并进行治疗54例冠心病患者,对全部已经确诊或者疑诊冠心病患者实行选择性地冠状动脉造影。运用定量计算机分析系统,具体测量冠状动脉的狭窄程度,如果其狭窄程度≥75%,则对病人开展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研究和分析患者的冠状动脉靶血管的特点和手术的成功率与并发症以及手术后的随访状况。结果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的成功率98.1%,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的成功率96.5%。治疗该病变的成功率为96.3%,治疗完全闭塞病变的血管17支,总成功率为68.5%,出现严重并发症的有2.3%。结论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和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来治疗冠心病是安全有效。

杨力强[7](2009)在《冠通方防治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疗效及机理研究》文中指出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及支架植入术治疗冠心病,其术后再狭窄率高达20-30%,严重影响其临床疗效,再狭窄是影响冠心病介入治疗预后的难点和关键问题。方剂配伍理论是方剂学理论的精髓,也是方剂学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冠通方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在系统分析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病因病机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理论和有关药理学研究成果所创制。论文目的是探讨冠通方防治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IRS)的临床疗效及配伍作用机理。第一部分临床研究。目的:探讨冠通方防治IR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经普通支架植入术成功的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西药组)和治疗组(常规西药+冠通方),每组60例,分别对其进行系统的临床研究。结果:1.冠通方降低冠脉内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率,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较好地防治术后复发心绞痛(P<0.01);2.两组术后6个月定量冠状动脉造影(CAG)复查结果显示,治疗组在支架内最小内径、管腔内径净获得、管腔面积获得等方面均分别大于对照组、晚期内径丢失小于对照组(P<0.01);3.与对照组比较,支架植入术后24h、7天,冠通方可显着降低血清细胞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TNF-a)和白介素-6(IL-6)水平(P<0.01)。第二部分实验研究。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和迁移是IRS主要病理基础之一。目的:以VSMC为靶细胞,应用血清药理学研究方法,观察冠通方及其拆方(益气拆方、祛痰化瘀拆方)对AngⅡ诱导大鼠VSMC增殖及相关因素的影响,以期从细胞分子水平探讨冠通方配伍及防治再狭窄的作用机理。方法:将组织贴块法培养的大鼠胸主动脉VSMC作为研究对象,用Ang II诱导VSMC增殖。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AngⅡ组)、冠通方组、益气拆方组、祛痰化瘀拆方组。应用MTT比色法整体观察对VSMC增殖活性的影响;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DAB显色),观察细胞胞浆α-肌动蛋白(a-actin)表达;采用RT-PCR法半定量检测VSMC的调控基因c-fos和c-myc表达。结果:1. Ang II通过增加体外培养VSMC增殖活性(OD)值,降低a-actin表达,上调VSMC的调控基因c-fos和c-myc表达,发挥促进VSMC增殖的作用;2.冠通方通过降低OD值,增加α-actin表达,下调c-fos和c-myc表达,发挥拮抗AngⅡ诱导作用,抑制VSMC增殖的综合效应(P<0.01)。虽然益气拆方及祛痰化瘀拆方组也可在一些环节显现抑制VSMC的作用,但经过综合分析比较,其作用不及冠通方全方。结论:1.冠通方对冠脉内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有一定预防作用,并较好地防治术后心绞痛复发。2.定量冠脉造影分析显示冠通方可改善冠脉病变血管情况。3.支架植入术后早期,冠通方可显着降低血清CRP、TNF-a、IL-6等细胞炎症因子水平。4.冠通方抑制VSMC增殖与其上调α-SMA表达,调控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化,下调VSMC的调控基因c-fos和c-myc表达有关。5.拆方研究表明,益气药与祛痰化瘀药配伍对抑制VSMC增殖有协同作用,说明冠通方辨证组方的科学性、合理性、严谨性。

柴义青[8](2004)在《超声心动图评价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后左室舒张功能的变化》文中指出目的:应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评价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后左室舒张功能的变化,以探讨冠脉内支架植入术对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应用HPSonos5500型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仪,全部受检者由固定人员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取心尖四腔心切面,检测34例接受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的冠心病患者和正常对照组(34例)的二尖瓣口和右上肺静脉血流频谱。冠心病组分别于冠脉内支架植入术术前3天内、术后3天、3个月内进行检查。比较冠心病患者冠脉内支架植入术术前与正常对照组、术后3天、3个月各左室舒张功能指标的检测结果,观察其变化。结果:1、病例组冠脉内支架植入术前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二尖瓣血流频谱:E峰峰值流速(VE)减低,A峰峰值流速 (VA) 加快(P均<0.05),E/A比值下降<1(P<0.05);左室等容舒张时间(IVRT)延长(P<0.05);肺静脉血流频谱:舒张期峰值流速(Vd)下降(P<0.05)、心房收缩期逆向峰值流速(Va)升高(P <0.05),收缩期峰值流速(Vs)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P>.05),Vs/Vd比值增大(P<0.05)。本研究中冠心病组术前有7例病人E/A>,其中4例Va增高>6 cm/s,Vs/Vd<l。2、病例组术后3天与术前比较,各指标差异均无显着性(P均>.05)。3、病例组术后3个月与术前相比,除Vs(P>0.05)外各指标均有显着改善:VE升高,VA减低 (P均<0.05),E/A比值下降<1(P<0.05);IVRT延长;Vd升高、Va下降,Vs/Vd比值增大(P均<0.05)。结论:1、超声心动图可以正确评价左室舒张功能。2、冠心病所致的心肌缺血坏死等必将导致左室舒张功能障碍。3、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后短期内左室舒张功能未出现明显改善。4、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左室舒张功能会得到恢复。

刘华勇,梁东,黄桂忠,潘国洲,黄江南,朱征西,廖驰林[9](2003)在《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的临床研究(附28例临床分析)》文中认为目的 评价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冠心病 2 8例 ,采用Gruntzig’s方法首先对病变处进行球囊预扩张 ,然后根据血管病变近端直径选择支架直径植入冠状动脉内支架。结果 2 8例患者 3 4支病变血管植入冠状动脉内支架 3 6个。所有支架植入均获得成功 ,造影显示无残留狭窄 ,靶血管血流均达到TIMIⅢ级 ,无特殊并发症 ,手术成功率为 10 0 %。结论 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是一种治疗冠心病安全、有效的方法

郑毅成[10](2021)在《中药防治冠脉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Meta分析及用药规律的数据挖掘》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通过Meta分析,对中药防治冠脉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通过频数分析、聚类分析和关联规则分析,对中药防治冠脉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用药规律进行分析。研究方法:Meta分析方面,从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中、英文数据库中检索和遴选自数据库建库至2020年12月公开发表的与中药防治冠脉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相关的临床研究文献。通过使用Cochrane风险偏倚评估工具全面地准确评估随机对照试验的偏倚风险,以此对文献质量进行综合的评价。同时应用RevMan5.3和STATA 15.1软件对文献中相关结局指标进行Meta分析。数据挖掘方面,基于国内主流数据库检索近二十年有关中药防治冠脉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中药复方,通过Excel2019软件建立中药复方数据库,并根据中国药典规范药物名称。根据Excel数据库,行频数分析归纳核心药物,然后分别运用统计软件IBM SPSS Statistics 25的系统聚类进行聚类分析,IBM SPSS Modeler 18.0软件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并做出关联网络图。从而对数据结果进行分析,探索用药规律、治则治法等。研究结果:Meta分析方面,最终共纳入15篇相关文献,只有1篇文献为低度偏倚风险,属于高质量文献,其余14篇均为中度偏倚风险,质量较低。Meta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口服中药在降低冠脉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发生率、提高中医证候疗效有效率、提高心电图疗效有效率、改善中医证候积分、减少联合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且均有统计学意义。同时治疗组用药具有良好的安全性。数据挖掘方面,本次研究共纳入86首处方,中药97味,所有中药总用药频次为783次,药物使用频次在前10位的依次为丹参、川芎、黄芪、当归、红花、枳壳、赤芍、三七、桃仁、甘草。在功效分类中,活血化瘀药和补虚药使用频次最高,其余高频次药物分类依次为理气药、清热药、化痰药、解表药、止血药。在四气方面,温性药物使用频次最高,其次为寒性药物,接着为平性药物,凉性药物和热性药物使用频次最少。药味中,苦味、甘味、辛味使用频次明显高于其他药味。在归经数据上,肝经出现频次最多,其余依次为脾经、心经、肺经、胃经、肾经、大肠经、胆经、心包经、膀胱经、小肠经、三焦经。通过关联规则分析,共得到21条关联信息;从复杂网络图得出,川芎、赤芍、丹参、黄芪、当归、红花、桃仁、枳壳等中药常与它药配伍出现;从聚类分析得出三组常用药物组合。研究结论:口服中药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可以有效地改善冠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的预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且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较少见,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在中药防治冠脉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方面,治疗以补气活血为主要治疗方法,补气药物多用黄芪、人参、党参之类,活血药物则以川芎、丹参、当归、赤芍、红花、桃仁、三七等为主。常用方剂为桃红四物汤、血府逐瘀汤、丹参饮、瓜蒌薤白半夏汤、二陈汤、保元汤等。此外,在用药选择上应注重寒温并用、辛甘苦相调,同时注重肝脾调和、心肺同治、心肾相交。

二、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的临床研究(附28例临床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的临床研究(附28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以“益气活血、通阳泄浊”为中医治疗原则,防治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引言
临床研究
    1 研究目的
    2 研究方法/试验设计
    3 病例分组
    4 方案制定
        (1)支架的选择/支架植入的途径
        (2)具体治疗方案
    5 临床资料指标
        5.1 安全性指标
        5.2 疗效性指标
    6 疗效评价/安全性评价
        6.1 主要疗效评价
        6.2 次要疗效评价
        6.2.1 中医证候疗效
        6.2.2 中医症候其主要症状及次要症状的计分标准
        6.3 安全性评价
    7 入组病例保障依从性的方案
    8 统计分析方法
    技术路线图
    9 结果
        9.1 病例完成情况
        9.2 一般资料的汇总及可比性分析
    10 疗效性及安全性评价
    11 讨论
结论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件1:文献综述 中西医防治冠心病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现状
    参考文献
附件2: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2)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后患者早期渐进式综合性康复护理的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入选标准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1.3.2 观察组
    1.4 评价指标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血脂水平
    2.2 生活质量
3 讨论

(3)心脏冠状动脉内支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率、血压的比较
    2.2 两组患者治疗后TIMI血流分级的比较
    2.3 分析组治疗前后心电图改善情况
3 讨论

(4)基于数据挖掘的冠心病支架术后中医药用药规律研究及系统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材料和方法
    1.1 研究材料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检索范围
        1.2.2 文献检索方法
        1.2.3 文献的选择标准
        1.2.4 文献的选取步骤
        1.2.5 文献的质量评价
        1.2.6 中药名规范统一
        1.2.7 文献的资料及数据提取
        1.2.8 系统评价的统计分析
        1.2.9 敏感性分析
        1.2.10 发表偏倚分析
        1.2.11 用药规律的统计分析
        1.2.12 技术路线图
2 研究结果
    2.1 Meta分析结果
        2.1.1 中医疗效评价的meta分析
        2.1.2 西医临床疗效评价的meta分析
        2.1.3 与血脂、糖代谢相关指标
        2.1.4 与炎性因子相关指标
        2.1.5 与心脏结抅、功能相关指标
        2.1.6 不良心血管事件及安全性
    2.2 用药规律分析结果
        2.2.1 单味药使用规律
        2.2.2 药物组合规律
3 讨论
    3.1 中医对冠心病支架术后的认识
    3.2 Meta分析讨论
        3.2.1 中医药干预冠心病对中医及西医临床疗效的影响
        3.2.2 中医药干预冠心病对理化指标的影响
        3.2.3 中医药对终点事件的影响及安全性
        3.2.4 结果局限性
    3.3 用药规律讨论
        3.3.1 单味药使用规律
        3.3.2 药物组合规律
结论
参考文献
附表
缩略词表
综述 冠心病支架术后中医药干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5)过渡期护理模式在冠脉内支架植入患者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概念界定
    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2、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
    3、过渡期护理模式
研究目的和内容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路线
第一部分 冠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过渡期自我照护体验的质性研究研究方法与对象
    研究方法与对象
    结果
    讨论
第二部分 过渡期护理模式的实施及效果评价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缩写词表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本课题受资助情况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附录四
致谢

(6)54例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效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围手术期用药
    1.4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围手术期并发症
    2.2 手术以后随访
3 讨论

(7)冠通方防治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疗效及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病例选择标准
        1.2.1 冠脉内支架植入术成功与术后再狭窄的评判标准
        1.2.2 病例纳入标准
        1.2.3 排除病例标准
        1.3 材料与器械
        1.3.1 材料与手术器械
        1.3.2 冠脉内支架植入
    2 治疗方法
        2.1 分组
        2.2 药物使用
        2.3 术后处理和随访
        2.4 意外情况处理
        2.5 观察指标
        2.5.1 安全性观测指标
        2.5.2 临床观测指标
    3 统计学处理
    4 结果
        4.1 一般资料
        4.1.1 年龄、病程分布
        4.1.2 性别分布
        4.1.3 冠心病类型
        4.1.4 合并疾病情况
        4.1.5 病变程度
        4.1.6 病变位置
        4.1.7 植入支架情况
        4.1.8 支架植入术前定量冠脉造影
        4.1.9 支架植入术后定量冠脉造影
        4.1.10 支架植入术6个月后随访情况
        4.1.11 支架植入术6个月后定量冠脉造影
        4.1.12 复发心绞痛事件
        4.1.13 安全性研究
        4.1.14 两组患者CRP含量比较
        4.1.15 两组患者TNF-α含量比较
        4.1.16 两组患者IL-6含量比较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实验一 冠通方及拆方对AngⅡ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1.6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1.1 药物及试剂
        1.1.2 主要试剂
        1.1.3 主要仪器设备
        1.1.4 主要溶液配制
        1.1.5 实验动物
        2 实验方法
        2.1 药物血清的制备
        2.2 大鼠主动脉VSMC的分离培养
        2.3 VSMC的传代
        2.4 VSMC细胞冻存与复苏
        2.5 VSMC的鉴定
        2.5.1 形态学
        2.5.2 抗α-actin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2.6 四唑盐MTT比色试验
        2.6.1 四唑盐法MTT原理
        2.6.2 细胞接种
        2.6.3 细胞分组及用药
        2.6.4 呈色
        2.6.5 比色
        3 统计分析
        4 实验结果
        4.1 原代VSMC生长的形态学观察
        4.2 VSMC的鉴定
        4.3 冠通方及其拆方药物血清对AngⅡ诱导VSMC增殖活性的影响
    实验二 冠通方及拆方影响血管平滑肌细胞α-actin蛋白表达的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1.1 试剂
        1.1.2 主要仪器设备
        2 实验方法
        2.1 药物血清的制备
        2.2 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培养及鉴定
        2.3 细胞接种
        2.4 细胞分组及用药
        2.5 血管平滑肌细胞α-actin免疫组化
        3 统计分析
        4 结果
        4.1 冠通方对Ang Ⅱ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α-actin蛋白表达免疫组化DAB显色结果见下图
        4.1.1 空白对照组血管平滑肌细胞α-actin表达
        4.1.2 AngⅡ组血管平滑肌细胞α-actin表达
        4.1.3 冠通方组血管平滑肌细胞α-actin表达
        4.1.4 益气拆方组血管平滑肌细胞α-actin表达
        4.1.5 祛痰化瘀拆方组血管平滑肌细胞α-actin表达
    实验三 冠通方及拆方调控AngⅡ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c-fos、c-myc基因表达的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1.1 试剂
        1.1.2 主要仪器设备
        2 实验方法
        2.1 药物血清的制备
        2.2 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培养及鉴定
        2.3 细胞接种
        2.4 细胞分组及用药
        2.5 RT-PCR反应
        2.5.1 实验原理
        2.5.2 细胞总RNA的提取
        2.5.3 mRNA反转录为cDNA
        2.5.4 引物设计合成
        2.5.5 PCR反应
        2.5.6 RT-PCR产物的检测和分析
        3 统计分析
        4 结果
        4.1 冠通方及拆方组对Ang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c-fos基因表达的影响
        4.2 冠通方及拆方组对AngⅡ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c-myc基因表达的影响
第三部分 分析与讨论
    1 冠通方临床疗效分析
        1.1 中医对ISR病因病机的认识
        1.1.1 心气亏虚是IRS的病机之本
        1.1.2 瘀血、痰浊阻滞是IRS的病机之标
        1.2 治法方药探析
        1.2.1 治法探讨
        1.2.2 冠通方配伍原理
        1.3 冠通方对支架植入后冠脉再狭窄疗效分析
        1.3.1 降低再狭窄率
        1.3.2 防止心绞痛复发
        1.3.3 改善冠脉病变血管
    2 冠通方配伍及其作用机理探讨
        2.1 方剂拆方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2.2 关于血清药理学方法
        2.3 炎症反应与IRS
        2.4 冠通方对细胞炎性因子的影响
        2.4.1 对血清CRP的水平影响
        2.4.2 对血清IL-6的水平影响
        2.4.3 对血清TNF-α的水平影响
        2.5 血管紧张素Ⅱ与VSMC的增殖
        2.6 血管平滑肌细胞与IRS
        2.7 冠通方及拆方对AngⅡ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
        2.8 α-actin与VSMC增殖
        2.9 冠通方及拆方影响血管平滑肌细胞α-actin蛋白表达的影响
        2.10 原癌基因c-fos、c-myc与VSMC增殖
        2.11 冠通方及拆方调控AngⅡ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c-fos、c-myc基因表达的影响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冠脉支架再狭窄的病理及中医药防治综述
附录二: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着作及参加科研情况

(8)超声心动图评价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后左室舒张功能的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论 文
    前 言
    资料与方法
    结 果
    讨 论
    结 论
    参考文献
    附 图
综 述
    正 文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 谢

(10)中药防治冠脉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Meta分析及用药规律的数据挖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文献综述 冠脉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研究进展
    1 概述
    2 中医研究现状
        2.1 病因病机
        2.2 治疗与方法
    3 西医研究现状
        3.1 冠脉支架内再狭窄与危险因素
        3.2 冠脉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病机制
        3.3 处理与对策
    4 总结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一章 中药防治冠脉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Meta分析
    第一节 资料与方法
        1 纳入及排除标准
        2 文献检索方法
        3 文献筛选
        4 方法学评估
        5 数据提取
        6 数据分析
    第二节 研究结果
        1 文献检索结果
        2 纳入文献基本特征
        3 文献质量的方法学评估
        4 Meta分析结果
    第三节 讨论与总结
        1 结果分析
        2 小结
第二章 中药防治冠脉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数据挖掘
    第一节 资料与方法
        1 处方来源
        2 文献筛选
        3 建立原始资料数据库
        4 数据分析
    第二节 研究结果
        1 频数分析结果
        2 关联规则分析
        3 聚类分析
    第三节 讨论与总结
        1 结果分析
        2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四、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的临床研究(附28例临床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以“益气活血、通阳泄浊”为中医治疗原则,防治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临床疗效观察[D]. 韩明君.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02)
  • [2]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后患者早期渐进式综合性康复护理的干预研究[J]. 陈颖芳,陈桂芳,丁岚. 透析与人工器官, 2020(01)
  • [3]心脏冠状动脉内支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J]. 康峰光,肖南海. 中国当代医药, 2018(22)
  • [4]基于数据挖掘的冠心病支架术后中医药用药规律研究及系统性评价[D]. 卓小媛.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18(02)
  • [5]过渡期护理模式在冠脉内支架植入患者中的应用研究[D]. 邬青. 苏州大学, 2014(11)
  • [6]54例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效果分析[J]. 孙世博. 中外医疗, 2013(11)
  • [7]冠通方防治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疗效及机理研究[D]. 杨力强.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09(05)
  • [8]超声心动图评价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后左室舒张功能的变化[D]. 柴义青. 山西医科大学, 2004(04)
  • [9]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的临床研究(附28例临床分析)[J]. 刘华勇,梁东,黄桂忠,潘国洲,黄江南,朱征西,廖驰林. 右江医学, 2003(06)
  • [10]中药防治冠脉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Meta分析及用药规律的数据挖掘[D]. 郑毅成.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标签:;  ;  ;  ;  ;  

经皮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临床研究(附28例临床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