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乡镇产业将实现重心转移

上海乡镇产业将实现重心转移

一、上海乡镇工业将实现重点转移(论文文献综述)

周芸帆[1](2019)在《十八大以来中国农村贫困治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农村贫困问题始终是中国治国安邦的重中之重,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命运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面对农村贫困问题的挑战,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石,结合不同时期的历史语境和农村贫困实际,不断做出新的理论创造,开展了一系列带有鲜明时代特征的农村贫困治理实践,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中国农村贫困治理道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由“发展”带动“减贫”的阶段转而进入“减贫”左右“发展”的新阶段。在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的征途上,中国取得的成绩越来越辉煌,但伴随发展所产生的各种新的矛盾、问题和风险也正逐步彰显。为此,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研判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认真审视中国农村贫困治理各项工作的方方面面,提出了一系列“以人民为中心”,“以发展为第一要务”的新思想、新理念和新战略,赋予十八大以来中国农村贫困治理崭新时代内涵。一是为从“人民”和“发展”的角度解释并解决根深蒂固的中国农村贫困问题提供了思路。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是十八大以来中国最大的发展困境,正是基于这样严峻的现实,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直面新时代中国农村的现实难题,针对中国农村贫困治理过程中出现的“沉疴”与“新疾”,突出国家与社会发展的人本目的性,强化农村贫困治理的人民主体性,确定将防止贫富分化、促进内部和谐、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作为落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目标的重点和关键任务,不仅满足人民群众在新时期的新需求与新期望,也有助于把发展中的问题消灭在发展中。二是为引领时代进步和实现世界整体繁荣提供了“中国方案”,贡献了“中国智慧”。十八大以来,中国在减贫领域开展的大政方针和战略路线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特别是先后提出并实施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不仅为打赢全面小康社会的决胜战以及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开辟了全新境界,也承担起中国在新时代作为一个新兴大国在世界舞台上的重要责任与使命。三是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理论新的时代内涵。十八大以来,随着我国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中国农村贫困治理进入了攻坚期,一系列与发展相伴而生的矛盾和问题愈加凸显,中国农村贫困治理难度也大大加强。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基于对中国社会发展现状的深刻认识和对农村贫困治理过程中正反两面的经验与教训,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中国社会发展不同阶段对中国社会发展规律和农村贫困治理规律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索,提出了符合时代条件、反映时代脉动、突出时代主题、回应时代挑战的农村贫困治理理念和方案,在更好地指导中国农村贫困治理各项工作开展的同时也让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语境下得到发展与创新。

韩欣宇[2](2018)在《城乡统筹背景下乡村住区发展与空间重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正经历快速城镇化和工业化发展阶段,城乡社会经济面临剧烈的发展转型。特别是在城乡统筹背景下,人口众多、地域广阔的乡村在城乡关系重塑中要素单向性外流,导致地域要素组织与功能结构演进出现诸多变动。乡村住区的发展与空间重构既是客观现实又是未来趋势,迫切需要开展相关理论和实践研究,以增强本土理论的知识贡献和规划技术的实施性,助力乡村振兴战略。首先,论文研究了城乡关系变迁与乡村住区发展建设之间的互动关系和阶段特征,借助理论透视厘清城乡关系驱动下乡村住区发展的历史过程,以及城乡要素重组对地域空间结构与功能演进的作用机理。进而重点研究城乡统筹阶段,乡村住区要素组织存在的问题及其对功能结构调整的影响,提出解决现阶段乡村住区发展困境的整体思路。其次,根据城乡关系重塑与乡村发展之间的内在逻辑,论文建构了城乡统筹阶段乡村住区空间重构的理论框架,借鉴国内外相关理论明确空间重构的理论取向,研究空间重构的概念内涵和运行机制,以及组织实施的内容、要素和层次。第三,结合空间重构的组织框架,论文建构了乡村住区综合评价方法,基于乡村住区发展的复杂性和重构的差异性归纳住区空间重构的类型及特征,进而研究乡村住区空间重构模式,从建设过程、动力机制和影响意义等方面总结创新发展经验,最后提出城乡统筹阶段乡村住区空间重构的实现路径和支撑策略。论文主要得到以下结论:1)城乡关系重塑是一种影响乡村发展的最具渗透力的驱动因素,主要通过影响要素组织方式和功能结构调整推动住区空间重构;2)城乡统筹阶段,城乡要素流动和配置的方式显着变化,导致乡村住区出现人口流失加剧、土地利用低效、发展资本不足和地域特色丧失等问题,应通过重塑乡村的地位与价值、优化地域资源利用方式和推进地方性空间生产等思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方式与村民日常生产生活的转变;3)乡村住区空间重构是乡村发展的正向演进过程,应利用人为的空间干预与调控手段,优化系统的要素配置、空间演进和功能拓展,从而实现乡村自主发展能力和城乡协同发展水平的提升;4)在乡镇地域尺度下应用乡村住区综合评价方法,基于发展度和重构度识别乡村住区空间重构的类型,发现不同类型住区呈圈层布局结构且重构需求差异显着;5)新时期乡村住区应采取“内外联动”的重构路径,通过提升存量供给水平、优化城乡产业分工和加强公众参与程度等方法,发挥空间规划的引导作用;采取加速资源整合、壮大集体经济和鼓励村社自治等手段,提升乡村自主发展能力。

曹彦斌[3](2018)在《改革开放后苏州小城镇总体规划编制演变研究》文中提出当前,在国家实行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战略的背景下,小城镇的发展越来越具有重要地位。苏州作为经济先发地区,小城镇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突出,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发展之路。为了从苏州小城镇过往的发展历史中分析、总结有益的经验和教训,本文对改革开放后苏州小城镇总体规划编制的发展演变展开研究,试图从更具战略性和方向性的总体规划历轮编制演变中分析小城镇发展的变化,探求小城镇发展的脉络和轨迹,为新时期小城镇的发展提供借鉴。本文以改革开放后苏州小城镇总体规划为研究对象。首先回顾了改革开放后苏州小城镇的发展历程,依据小城镇发展的阶段特征,对小城镇的发展阶段进行划分,包括“乡镇工业化”、“经济全球化”与“城乡一体化”三个阶段。随后,从规划背景,发展目标,发展速度,规划重点和布局结构五个角度出发,对各个发展阶段的苏州小城镇总体规划进行系统研究分析,并对其演变特点进行归纳总结,即:发展目标从注重经济增长到强调科学发展、发展速度从追求高速发展到保持平稳增长、规划重点从关注空间扩张到强化城乡统筹、布局结构从空间无序蔓延到城镇合理布局。总体规划编制的演变,除了自身的发展,也离不开外部环境的作用,主要包括:时代环境的决定性,区位环境的基础性,制度环境的制约性,行业环境的推动性,城镇环境的特殊性。最后,对苏州小城镇总体规划编制的历史经验进行总结:在战略规划上遵从科学的发展理念、在发展规模上保持合理的增长速度、在重点内容上明确规划的核心任务、在空间布局上优化城镇的布局结构。并结合当前苏州小城镇发展的重点,对下一阶段小城镇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提出建议:强化产业发展规划,加速经济升级转型;增加城镇更新规划,推动城镇更新建设;深化生态建设规划,保护城镇生态环境;加强城镇特色规划,突出城镇发展特色。

王成[4](2014)在《当代安徽淮河流域工业发展研究 ——以年鉴、方志等史料为中心》文中研究指明安徽淮河流域(以下简称“本区”)工业发展与变迁的历史是我国相对落后地区尤其是中部地区工业化的缩影,反映了在中央和地方政府的领导下的当代安徽淮河流域人民群众奋发图强建设家乡的光辉历程。研究这段历史,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本区工业建设所取得的成就,并总结出经验,将之发扬光大。通过发现其中的问题与不足,我们又可以从中汲取教训,从而更好地加快本区经济与社会发展。本区具备发展工业的资源基础,然而由于起步晚,发展缓慢,其历史起点较低。新中国成立以前,本区工业始终处于“开而未发”的状态,主要以传统手工业为主,以机器生产为标志的现代工业严重滞后并发展速度缓慢。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中央及安徽地方政府在本区创建了一批现代工矿企业,为本区工业建设奠定了基础。通过三年经济恢复以及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本区基本建立。50年代初,沿海工业企业内迁以及苏联对华工业援建使本区工业发展获益匪浅。1965年开始的“小三线”建设使本区六安、金寨、霍山等地落后的工业面貌有所改变。“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期间,安徽淮域工业在曲折中艰难前行甚至遭受重创。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成为国有工业企业发展的主要内容。与全国一样,本区的国有企业改革大致经历了放权让利、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等几个阶段。改革开放以后,本区非公有制工业企业有所发展,个私经济及乡镇企业的发展使本区工业形成了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格局。本区工业发展具备一定的自身优势,比如自然资源丰富、交通条件便利,但同时也应该看到历史上本区工业基础薄弱,自然灾害频仍,社会长期动乱。虽然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本区工业得到了一定发展。然而由于很长一段时期内,本区都不是国家和安徽省工业发展的重点区域,所得到的政策支持非常有限,因而即使与本省非淮地区相比也处于落后状态,遑论与江浙沿海等发达地区。从纵向来看,60多年来本区在煤炭、电力、建材、食品加工、酿酒等工业较之新中国成立以前有大幅度的提升。然而从横向来看,由于缺少工业发展极和长期稳定的政策支撑等多重历史和现实因素,当代安徽淮河流域工业发展总体水平不高,本区总体工业水平远远落后于沿海及本省非淮地区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并表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工业化水平参差不齐,总体偏低。本区整体处于工业化实现阶段的前期。其中淮南高于整体标准,部分地区如亳州、阜阳等甚至处于前工业化阶段。从安徽省整体来看,安徽省和皖中工业水平已处于工业化前期的后半阶段,皖南则整体处于整体处于工业化中期的后半阶段。本区与全省其他地区相比,工业化进程滞后。2.工业发展资金投入不足。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和安徽地方政府在本区工业建设投资十分有限。本区实行改革开放和引进外资的进程远远落后于沿海地区及本省非淮地区。最近几年来,本区加强引进外资力度,加强与中央企业的合作,但效果均不如人意。3.民营工业经济薄弱。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鼓励发展个私经济以满足广大人民的生活需要。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本区个私经济基本消失。改革开放以后,本区个私经济出现了短暂的繁荣。阜阳模式曾一度与温州模式、苏州模式并称为全国乡镇企业发展的三大模式,但由于主客观原因最终走向衰落。4.以初级产品加工为主的工业结构。1949年以来,国家在本区投资主要集中于水利建设和农田改造,具体到工业建设仅有两淮煤矿的开发,因而本区工业方面除煤炭、电力、食品加工等工业相对发展较好以外,其余如钢铁、机械等工业均比较落后。5.与长三角经济区联系紧密。近代以来,上海经济圈对本区工业的发展带动作用尤为明显。新中国成立初期,沿海工业企业内迁使本区工业经济发展获益匪浅。此后,在省委省政府的推动下,安徽省积极融入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经济圈。同时,安徽及本区地方政府也积极参与长三角经济区建设,提出“远学闽粤,近学江浙”、“开发皖江,呼应浦东”等口号,拉近安徽及其淮域地区与江浙沪等地的距离。21世纪以来,本区和全省其他地区一样积极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工业发展分工。工业的发展绝不是孤立的,必然与社会其他方面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新中国成立以来,本区工业建设总体上取得了一定成就,本区落后的经济与社会面貌初步得以改变。随着工业的发展,本区各市的工业经济结构各具自身特色。淮南和淮北已发展成煤、电、化类型的工业基地,蚌埠是以建材、机械、轻纺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城市和交通枢纽,阜阳和宿州的工业则以农产品加工为主,亳州的药材加工和酿酒等工业初具规模,其余如滁州、宿州、六安等地工业发展也颇具自身特色。工业的发展促进了本区农业经济、城镇化以及教育等方面的进步与发展,但是工业发展也使经济与社会付出了较为沉重的代价,其中最为突出的即是工业发展中产生的环境问题。当代安徽淮域工业经济存在停滞、爱慢的发展现象,但总趋势仍然是上升的、向上发展的。

郭少青[5](2014)在《论我国环境基本公共服务的合理分配》文中提出环境基本公共服务,是在一定社会经济发展阶段,以保障公民健康权为价值导向的,合理分配环境利益和环境风险的基本公共服务。其分配的权利主体是公众,义务主体是政府,分配的生产方可以包括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等:其提供服务的方式包括了环境监管服务、环境应急服务、环境卫生服务、环境治理服务和环境信息服务。作为一种由政府提供和分配的基本公共服务,环境基本公共服务目前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总量不足、区际差异和群际差异方面。总量不足指的是政府在环境基本公共服务的供应不足,导致环境质量的急剧下降;区际差异指的是环境基本公共服务在地区间的分配存在差异;群际差异指的是环境基本公共服务在相同的区域,不同的群体之间,存在不合理的分配。产生以上问题的原因有很多,其根本性原因是在中国式分权下,环境基本公共服务的政府提供面临着政府间事权、责权的错愕,地方政府发展理念的偏颇,政府横向间的不当竞争和问责机制的失灵等四个方面的困境,使得地方政府更偏向于发展,忽视或者没有能力提供环境基本公共服务。另一方面,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资源开发体制和城乡二元结构也进一步限制了环境基本公共服务的合理分配。根据相关的国外考察,可得出在全世界范围内,各国都通过一系列的政策来保障环境基本公共服务的合理分配,其中区域化的环境治理、一体化的发展进程、多元化的提供方式、制度化的资金保障和人本化的信息服务是值得我们借鉴的。要寻求一条合理分配我国环境基本公共服务的路径,相关的理论考察必不可少。其中环境正义理论、分配正义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和风险社会理论对其影响深刻。而要真正实现环境基本公共服务的合理分配,不仅应遵循公平原则、差别原则、补偿原则和预防原则,同时,还要不断加强政府间关系的法治化、提升环境民主的监督力量、加强环境行政的法治化和推进环境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政策。

亚洲开发银行,安徽省财政厅[6](2013)在《安徽省农村环境保护与治理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安徽省农业现代化快速推进、乡镇工业化迅速发展、新型城镇化进程加速,给农村发展、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改变。与此同时,安徽省的环境保护力度不断加大,环境治理工作也取得了重要进展。但是,在城市环境日益改善的同时,农村环境问题却显得越来越突出。近几年来,从中央到地方,从学术机构到媒体,从政府到农民,社会各界对农村环境保护及治理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因此,对安徽省农村生态环境污染现状、造成的危害、原因及对未来社会经济发展造成的可能性的不良影响做全面的分析研究,具有相当的必要性,为政府及相关部门制定政策措施提供决策支持和咨询参考也具有迫切性。

张婧[7](2013)在《转型期我国中心城市城乡关系演变研究》文中指出2000年以来我国城乡经济总量持续增涨,乡村投资力度加大,城乡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城乡空间重组趋势明显,总体上,我国进入城乡互动与统筹发展的转型期。我国城乡相互作用程度与城乡统筹发展的条件具有区域差异性,在全国区域系统中,中心城市区域实现城乡统筹的条件最为成熟,具备率先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突出优势,这是由于:中心城市经济发展已经达到较高水平,城市空间规模迅速增长,城市功能扩散趋势显着且影响区域不断扩大,外围乡村区域经济与城镇化快速发展,中心城市从点状空间变为城市区域,进入到大都市区城乡功能地域发展阶段。然而,我国城乡统筹进程仍然十分缓慢,中心城市城乡统筹发展实践存在极大的盲目性。“摊大饼式”城市近域拓展导致外围乡村耕地被大量蚕食,农民土地使用与生存权利在一定程度上被剥夺,农民“被城市化”,很大一部分失地农民逐渐变为城市贫民。极度偏向城市的大城市扩展模式,极大地限制了大城市对外围乡村地区人口与产业转型拉动效应的发挥,导致城市发展对乡村地域资源、空间、发展机会的“掠夺”。这些问题反映了我国大城市扩张方针对城乡统筹战略的认识偏差,更加反映出我国城乡发展实践缺乏理论研究的支撑。我国处于城市化的快速推进时期,既面临着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升级问题,又亟待解决社会阶层矛盾激化,大量农村人口转型问题,而且,我国各地区城乡发展阶段、要素禀赋、发展状态、问题与约束存在巨大差异性。因此,本文是在对城乡关系理论的研究基础上,基于我国复杂的国情深入分析中心城市城乡统筹发展的背景,以我国中心城市为样本,城乡经济增长与城市化为研究视角,中心与外围区域为空间范围,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方法,对城乡关系要素变化进行动态分析,并对我国中心城市城乡关系发展进行地域差异性研究,划分中心城市城乡关系发展的地域类型,进而探讨中心城市城乡统筹发展的机制和路径。全文共分七部分:第一章是对中心城市城乡关系演变的基础理论进行分析和借鉴,对“田园城市”、“卫星城”、“广亩城”、“有机疏散”等城乡空间结构理论,芒福德的城乡区域观、麦基的城乡一体化区域等城乡整合与一体化发展理论,以及刘易斯城乡二元经济理论、缪尔达尔城乡二元地理结构理论进行梳理总结,为下一步研究奠定基础。第二章从我国新型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城乡二元结构矛盾与城乡统筹发展以及区域要素空间重构三个方面分析中心城市城乡关系演变的区域背景,并重点论述转型期中心城市在我国新型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城乡统筹发展中的战略地位。第三章以2000-2010年作为研究时段,以4个直辖市和15个副省级城市作为样本,在科学划分城乡空间范围的基础上,从投资与经济总量、产业结构、人口与城市化、城乡居民收入、城乡公共设施等方面建立城乡关系面板数据集,进行要素间的多元回归分析,建立城乡要素关系的演变模型,通过模型分析总结转型期中心城市城乡关系演变的特征。第四章是在前文模型分析的基础上对中心城市城乡关系演变所呈现出的空间特征进行的事实研究,与第三章互相印证,主要从中心城市服务职能升级与辐射空间拓展、制造业郊区化与城市外围组团形成、区域副中心空间扩展与功能强化、乡村功能转型与集中发展四个方面分析转型期中心城市城乡关系演变的空间格局。第五章以中心城市城乡关系要素的地域比较分析为基础,通过对中心市区与外围县区的空间交通关系、城乡关系演变动力因素的差异性的进一步考察,考虑不同中心城市区域功能与城乡产业格局的演变趋势,以区位与资源环境的一致性、城乡关系演变特征与动力机制的一致性、中心与外围空间关系的一致性为原则,对我国中心城市城乡关系演变进行类型划分,并对各类型区域城乡关系演变的机制进行辨析。第六章从中心城市“大城市病”问题的消除、乡村发展的外部依赖性、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的根本解决以及城乡一体化发展与中心城市区域功能的提升四个方面探讨我国中心城市城乡关系统筹发展的驱动机制。第七章在前文对转型期中心城市城乡关系演变所表现出的系统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城乡空间统筹的产业功能配置,人口与聚落空间布局,城乡交通、公共服务与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生态空间管制的路径。

何磊[8](2011)在《中国乡村—城镇转型的经济学分析》文中认为从整体上看,中国已经进入工业化的中后期和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并且城乡发展失衡矛盾也已日益凸显。因此,对中国城镇化问题的研究不仅要继续着眼于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的发展变化问题,而且也要注重城市化进程中乡村的发展问题。基于这种认识,本文从乡村发展的视角,采取规范与实证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动态与静态相结合的方法,遵循从理论到实践、从一般到特殊的原则,以马克思主义城乡发展理论为基础,借鉴发展经济学的城乡发展理论,结合国内外乡村—城镇转型的实践,界定乡村—城镇转型的内涵,并对中国乡村—城镇转型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本文的研究,在理论上有利于进一步丰富发展经济学、城市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为城镇化路径创新提供新的分析思路,为现实中出现的“城乡新型态”提供理论解释;在实践中有利于加快乡村经济发展,化解城乡二元结构矛盾,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论文研究的内容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乡村—城镇转型与中国城乡二元结构研究。分析城乡二元结构的主要表现及其形成根源,提出乡村—城镇转型是城乡二元结构的化解途径。第二部分是乡村—城镇转型的基本理论分析。首先,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城乡发展趋势的科学预见和发达工业化国家城乡发展的实践两个方面论证乡村—城镇转型的科学依据。其次,界定乡村—城镇转型的内涵,指出乡村—城镇转型主要包含以下四层含义:①人口的转变;②经济结构的转变;③空间地域结构的转变;④基础设施的完善。再次,概括了乡村城镇转型的三类模式。按照乡村—城镇转型的主导力量和组织管理的方式,可以分为市场主导型和政府主导型;按照地域景观特征,可以分为乡村地区转型模式、集镇转型模式、城市边缘区(或者城市郊区)转型模式;按照乡村—城镇转型的主导产业和发展方式可分为农业发展型、市场拉动型、现代工业催生型、旅游开发型和城市辐射型。最后,乡村—城镇转型的发展是一个社会经济过程,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产业结构转换在乡村—城镇转型的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作用机理。按照三次产业在推动乡村—城镇转型发展的逻辑顺序,可以将产业结构转换产生的乡村—城镇转型动力分为: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形成的初始动力,农村工业化发展形成的根本动力,第三产业发展所形成的后续动力。此外,资源禀赋、技术变迁和制度安排也是影响乡村—城镇转型进程的重要因素。第三部分是国内外乡村—城镇转型的成功经验研究。对韩国和日本的乡村转型路径进行研究,以获取国际经验;对国内典型地区乡村—城镇转型成功路径进行研究,以总结国内发展规律。第四部分是中国乡村—城镇转型的政策选择。借鉴国内外已有经验,结合中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提出了中国推进乡村—城镇转型应加强传统农业改造、乡镇工业发展、中心镇建设、村庄集聚整合、人力资本培育、经济体制改革以及乡村区域市场建设。论文研究的结论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提出化解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的途径是推进乡村—城镇转型。利用库兹涅茨的二元结构强度指标进行统计得出中国的二元结构强度从1978—2009年期间(除1984年之外)都高于世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极值(4.09)。城乡二元结构矛盾形成的主要根源是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致使农村、农业发展“失血”过多,以及城市偏向的体制安排对农村、农业支持不足,推进乡村—城镇转型成为化解二元结构矛盾的必然选择。二是认为发达工业化国家的城镇化进程中的城乡关系变化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预见相一致,几乎都经历了“城市瓦解乡村”(工业化早期)——“城市反哺乡村”(工业化中期)——“乡村—城镇转型”(工业化后期)三个阶段性变革,表现出城镇化道路的否定之否定演变。三是根据杨小凯的新型古典经济学分析框架,对乡村产业结构转换中分工的深化提出两个命题:①随着交易效率的提高和分工的深化,开始出现农业与工业的分离,农村工业得到发展,随着分工不断演进,农村工业内部也将出现分工,从而出现工业集聚,而这正是实现乡村—城镇转型的根本动力;②第三产业兴起以工业化为基础,而第三产业的兴起又可以加速工业化的过程,从而为乡村—城镇转型提供后续动力。四是通过案例研究得出,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典型区域的乡村—城镇转型的成功演进,都经历了乡村产业结构变革,即由传统小农经济向社会化大生产的演变,通过传统农业改造,农业产业化,产业非农化化解城乡经济差距;都发生了社会组织方式的变革,即由家庭经营向现代企业组织经营的转变;基础设施的城乡一体化配置;居住方式的类城市集中过程。论文研究的创新之处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在研究视角方面,本文结合国内外城乡发展的实践,将政治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城市经济学等学科的相关知识进行融合,从乡村发展这一视角,较为系统的研究乡村—城镇转型问题。二是在研究内容方面,本文提出了乡村—城镇转型是城乡二元结构的化解途径,论证乡村—城镇转型的科学依据,界定了乡村—城镇转型的内涵,分析乡村—城镇转型的模式、动力机制及影响因素。三是在研究方法方面,本文运用比较研究与案例分析方法,分析韩国、日本乡村—城镇转型的成功经验,比较苏南、温州、珠江三角洲乡村—城镇转型的路径演进,归纳乡村—城镇转型的共性路径。

郑鑫[9](2010)在《我国财政体制对城市规模的影响分析》文中提出1980年我国制定了“控制大城市规模”的城市化政策,1990年《城市规划法》把该政策上升到法律高度。我国1984年的50个大城市发展到2006年,人口规模增长了80.7%,大城市发展与城市化政策存在矛盾。财政体制通过城市政府的财政收支影响城市发展,本文旨在分析和验证我国财政体制存在与城市化政策相反的作用,从而为协调城市发展的相关政策提供参考。文章对国外城市规模相关研究进行了总结,以便较系统地把握各种影响城市规模的因素。生产力和宜居性是城市发展的动力,通勤成本和住房价格抑制城市的扩张,它们通过居民的空间效用函数使城市实现均衡规模。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外生因素:农产品供给、原材料供给、产品销售市场和自然宜居性的边际影响不断降低,内生因素:集聚经济、地方公共物品、通勤成本和住房价格的边际影响不断提高,财政体制通过内生因素影响城市发展。我国财政体制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1950-1979年,我国实行“统收统支”财政体制。中央政府集中了财权和事权,地方政府缺少安排财政支出的权利。中央政府扭曲价格体系转移经济剩余到工业领域,通过直接控制工业企业获得经济剩余。中央政府对工业企业的投资和控制有利于形成大城市的工业基础,城市居民主要集中在大城市。1980-1993年我国实行“分级包干”财政体制。地方政府获得了财权和事权,财政收入增长的较大份额归地方政府,地方政府发展本地经济的积极性被极大调动。各种规模城市的产业发展,规模扩大。农村劳动力进城限制逐级放松,规模较小的城市的人口规模较早实现快速增长。1994年,我国实行“分税制”财政体制。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财政分权被进一步规范,地方政府的收入来源和支出偏好被改变。地方政府放弃了对企业的控制,转而关注对企业的服务;地方政府改变对农民进城的态度,转而关注对城市居民公共物品的提供。城市发展的机制由劳动力需求型,逐渐向生活水平吸引型转变。企业竞争和集聚,大城市能提供更多就业机会;财权逐级上收,大城市能为居民提供更高宜居性,“分税制”有利于大城市发展。文章实证部分用城市工资、人均财政支出和人均财政收入等因素解释城市的增长率,分别用1984-1985年、1991-1992年和2006-2007年来反映三个财政体制阶段,使用一般线性方法进行回归分析。回归结果显示,人均财政支出一直对城市增长率具有显着正效应;人均财政收入对城市增长率在“分级包干”阶段,剔出人均财政支出后有显着正效应,反映城市财政收入与支出具有较强一致性,“1984-1985年”阶段具有显着负效应,反映了当时财政收入上解存在“鞭打快牛”现象;工资在前两个阶段具有显着负效应,第三阶段具有显着正效应,反映出我国逐渐放松了对居民进入城市的限制。文章最后讨论了财政收支与城市级差地租的关系,作者持级差地租应该用于公共服务支出的观点;土地批租曾经对我国城市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从我国的现实情况、资源利用和城市发展的角度考虑,土地批租转变到物业税有利于城市持续发展。

梁流涛[10](2009)在《农村生态环境时空特征及其演变规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30年以来农村社会经济全面发展,同时由于经济增长模式粗放,经济利益驱动以及对生态环境价值的忽视等原因,造成了一系列农村生态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农村生态环境的复合型污染和生态资源退化,并对农村生产和生活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已经威胁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因此客观上迫切需要解决农村发展、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大量的研究表明,农村生产活动、农村发展与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密切相关。因此,准确、系统地把握农村发展中生态环境演变规律,是有效控制与管理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基础和前提,对于改变城乡环境现状和管理的二元结构、实现农村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建设和谐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而目前对农村发展影响下农村生态环境演变的内’在机理以及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时空特征与演变规律的断面分析和系统考察均不多见。因此,本文在对农村发展中生态环境问题辨析的基础上,提出农村发展对农村生态环境演变作用机理的理论分析框架,然后从农业面源污染、农村工业污染、农村生态资源生态价值变化、农村生态环境压力等方面通过实证的方式详细分析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和不同地区的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演变规律。文章综合应用总结和归纳的方法、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分析模型、农村生态环境演变驱动因素计量经济分析模型、统计调查法与投入产出法相结合的农村生态环境污染排放量的估算方法等研究方法。主要结论如下:(1)我国目前存在着严重的城乡环境二元结构,即不断改善的城市环境质量与逐步恶化的农村生态环境,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是由于农村发展模式粗放、农村产业结构及其空间布局不合理导致的自身污染加剧以及城市工业放任的梯度转移所引起的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二是生态环境管理政策设计二元化,表现为农村生态环境管理制度设计和政策工具供给严重滞后于城市,污染防治投资绝大部分投放在城市,农村环保设施非常少且利用率不高。(2)从农村经济发展、农村生活方式转变和相应的制度安排三方面构建农村发展对生态环境作用机理分析框架。①农村经济发展是通过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等方面对农村生态环境产生影响,规模效应反映的是经济总量对环境质量的影响,任何经济生产活动都要消耗资源,产生废物,对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结构效应反映的是不同产业产出份额的变化对环境质量变化的影响,不同产业的要素投入不同,生产过程和工艺不同,单位产出对环境质量变化的影响也存在很大差异。技术效应反映的是经济活动中的技术进步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给定产出的总量和结构,采用的技术不同,单位产出的污染排放强度会有很大的差异。②农村生活方式向城市生活方式的转变导致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的产量以及污染物种类大幅度增加,但传统的农村垃圾和污水处理方式仍然是直接排放和随意堆放,而农村分散居住的状况改观不大,环境基础设施供给困难,进一步加剧了对农村生态环境的破坏程度。③制度安排方主要通过市场机制、政府干预和社会机制等方面对农村生态环境变化产生影响。(3)农业面源污染时空特征和演变规律。①我国近年来农业面源污染对农村生态环境的压力日益增大,污染严重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人口众多、农业集约化程度较高的省市,这些应是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的重点区域。农业面源污染主要来源于农田化肥和畜禽养殖业污染,应是重点控制的污染类型。②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的演变趋势符合环境库兹涅茨假说,目前大部分省市的人均GDP都低于临界点,并且仍然有较大差距,将长期处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上升阶段,环境形势不容乐观。③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不同区域农业面源污染时空特征和演变趋势的差异,不同发展阶段的地区处在EKc的不同阶段,在农业面源污染的控制和管理中应采取差别化的政策措施。④农业结构的演化、技术进步、环境管理制度等方面是影响农业面源污染演变的重要因素,这几方面也应是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和管理政策创新的重点。(4)农村工业污染时空特征和演变规律。①我国农村工业的高速增长是以高强度消耗资源和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的,是一条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农村工业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呈现“增长-下降-增长”的趋势,并且农村工业污染区域分异特征明显,主要集中在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以及部分中部地区。②江苏省农村工业主要污染物随经济增长演变趋势符合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同时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农村工业污染演变路径和趋势也存在差异,并呈现一定的规律性,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处在工业化的中级阶段)已经或者即将出现转折点,经济发展水平中等地区(处在工业化的初级阶段)正处于EKc曲线的上升阶段,经济增长中将伴随着农村工业污染快速增长,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处在初级产品加工阶段)正处在EKC曲线左部的低端,对环境影响较小。区域农村工业污染演变受农村工业经济规模、工业结构、技术进步、环境保护制度执行力度和执行能力等多种因素影响。(5)农村生态资源服务价值时空演变趋势。1989-2007年间我国农村生态资源的生态服务价值呈现先增长后下降的趋势,1996年以后农村生态资源退化较为严重,主要是由耕地和草地的生态服务功能下降造成的。农村资源生态服务价值较多的省份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农村生态资源的退化普遍存在,不仅分布在生态脆弱的西部地区,并且已经开始在中部和东部的部分地区蔓延,其中江苏、浙江、山东、北京、天津、河北、辽宁、河南、广东等省市主要表现为耕地退化型;福建、江西、湖南、广西、云南等省市主要表现为林地退化型;贵州、西藏、甘肃等省市主要表现为草地退化型,不同区域应实行差别化的管理措施。(6)农村生态环境压力时空演变趋势。1990-2006年间农村发展对生态环境压力指数逐步增大。农村生态环境压力相对较大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农业集约化程度较高、农村工业较发达、人口众多的地区,如浙江、湖南、广东、四川、河北、河南、江苏和山东等省市,同时不同区域农村生态环境环境压力的来源差异也较大。农村生态环境压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农业生产、人口压力、区域经济发展、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力度等方面。基于上述的研究结论,文章认为我国农村生态环境管理创新思路是:构建农村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的农村生态环境管理模式,将生态环境保护融入到农村发展中;建立符合我国实际的、激励和约束相容的区域农村生态环境决策与管理体系;重视农村生态功能区规划。具体来说,主要是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模式,提高技术进步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建立循环农业发展模式;适时对农村生态环境状况进行评估和战略定位;划定农村生态功能区,对其进行合理规划,实行差别化的管理政策;建立完善农村生态环境管理的公共政策体系,综合运用多种政策工具,特别重视激励类政策工具的应用;完善农村生态环境管理法律体系等。

二、上海乡镇工业将实现重点转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上海乡镇工业将实现重点转移(论文提纲范文)

(1)十八大以来中国农村贫困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及意义
        1.1.1 研究缘起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1.2.1 关于贫困概念的相关研究
        1.2.2 关于贫困成因的研究
        1.2.3 关于反贫困路径、对策的研究
    1.3 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的基本思路
        1.3.2 研究的基本方法
    1.4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第二章 中国农村贫困治理的理论基础
    2.1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贫困治理的基本思想
        2.1.1 马克思、恩格斯贫困治理思想的形成条件
        2.1.2 马克思、恩格斯从本质规律层面上体现的贫困治理思想
        2.1.3 马克思、恩格斯从实践运行层面上体现的贫困治理思想
    2.2 列宁的贫困治理理论与实践
        2.2.1 列宁的贫困治理理论形成的主观条件
        2.2.2 列宁的贫困治理理论形成的客观条件
        2.2.3 列宁贫困治理的实践思路
    2.3 中国共产党历届领导人的农村贫困治理思想
        2.3.1 毛泽东的农村贫困治理思想
        2.3.2 邓小平的农村贫困治理思想
        2.3.3 江泽民的农村贫困治理思想
        2.3.4 胡锦涛的农村贫困治理思想
第三章 十八大以前中国农村贫困治理的历程和经验
    3.1 建国初期广义式农村贫困治理阶段(1949-1977)
        3.1.1 实施三大改造,确立社会主义制度
        3.1.2 变革农村生产关系
        3.1.3 确立社会主义救济制度
        3.1.4 阶段总结
    3.2 改革开放初期小范围救济式农村贫困治理阶段(1978-1985)
        3.2.1 启动农村改革
        3.2.2 重视农村、农民、农业问题
        3.2.3 实施专项扶贫计划
        3.2.4 阶段总结
    3.3 改革开放深化期大规模开发式农村贫困治理阶段(1986-2000)
        3.3.1 集中力量解决连片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革命老区贫困问题
        3.3.2 制定详细扶贫计划,成立扶贫工作机构,安排专项扶贫资金
        3.3.3 鼓励自力更生,强化社会动员
        3.3.4 阶段总结
    3.4 新世纪以来攻坚式农村贫困治理阶段(2001-2013)
        3.4.1 重新划定国家贫困县、贫困村适应新的扶贫形势
        3.4.2 以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为扶贫攻坚主战场
        3.4.3 巩固扶贫成果,缩小发展差距
        3.4.4 阶段总结
    3.5 十八大以前中国农村贫困治理的基本经验
        3.5.1 坚持党的领导,夯实农村贫困治理的组织基础
        3.5.2 立足国情,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农村贫困治理道路
        3.5.3 坚持人民立场,制定符合群众利益的农村贫困治理决策
        3.5.4 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实施符合地区实际的农村贫困治理措施
第四章 十八大以来中国农村贫困治理现实的新境遇
    4.1 中国农村贫困治理具备的有利条件
        4.1.1 综合国力持续提升
        4.1.2 农村贫困治理政策与制度体系基本完善
        4.1.3 中国共产党治理能力不断提升
        4.1.4 为美好生活而奋斗的发展共识已经形成
    4.2 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严峻挑战
        4.2.1 国家富强之路仍有突出“短板”
        4.2.2 民族振兴面临崛起难题
        4.2.3 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迫切诉求
    4.3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发展不平衡和不充分问题突出
        4.3.1 群体发展差别维度
        4.3.2 地区发展差异维度
        4.3.3 城乡发展差距维度
    4.4 推进中国农村贫困治理过程中面临治理难题
        4.4.1 深度贫困地区脱贫难度大
        4.4.2 相对贫困问题凸显
        4.4.3 减贫边际效益递减
第五章 十八大以来中国农村贫困治理思想的新内容
    5.1 以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为根本目标
        5.1.1 契合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
        5.1.2 彰显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
        5.1.3 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特色和优势
    5.2 突出“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关怀
        5.2.1 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
        5.2.2 发挥人民的主体作用
        5.2.3 实现人民的主体利益
    5.3 贯彻落实“共享发展”的新发展理念
        5.3.1 全民共享,坚持人民利益至上
        5.3.2 全面共享,提升人民“幸福感”与“获得感”
        5.3.3 共建共享,凝聚社会合力
        5.3.4 渐进共享,衔接“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5.4 维护“国家长治久安”是基本要求
        5.4.1 现实关切和未来关照相呼应
        5.4.2 整体进步和个体发展相结合
        5.4.3 发展效率和社会公平相协调
第六章 十八大以来中国农村贫困治理实践的新战略
    6.1 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落实十八大以来中国农村贫困治理“底线”任务
        6.1.1 “六个精准”的治理要求,确保“真扶贫,扶真贫”
        6.1.2 实施“五个一批”工程,实现“输血”与“造血”有效衔接
        6.1.3 “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塑造“大扶贫格局”
        6.1.4 以群众满意度检验治理成效,变“对上负责”为“对民负责”.
        6.1.5 总结与思考
    6.2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满足十八大以来中国农村贫困治理“发展”要求
        6.2.1 发展乡村产业,推动构建“富裕乡村”
        6.2.2 树立城乡等价思维,积极打造“幸福乡村”
        6.2.3 焕发乡风新气象,携手共筑“文明乡村”
        6.2.4 织牢社会“安全网”,统筹推进“和谐乡村”
        6.2.5 注重生态涵养,着力建设“美丽乡村”
        6.2.6 强化人才支撑,共同构筑“活力乡村”
        6.2.7 总结与思考
第七章 十八大以来中国农村贫困治理价值的新意蕴
    7.1 赋予中国农村贫困治理崭新时代内涵
        7.1.1 符合中国由“大国”到“强国”的国际定位
        7.1.2 丰富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7.1.3 实现“中国梦”和“世界梦”同频共振
    7.2 为国际减贫与发展事业提供“中国方案”
        7.2.1 由减贫带动发展实现国家整体繁荣
        7.2.2 以制度优势和政治优势构筑社会合力
        7.2.3 形成长效治理机制实现发展可持续化
    7.3 契合构建一个没有贫困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主题
        7.3.1 “内外兼修”统筹国内外两个大局
        7.3.2 “内外兼施”推动国内治理和全球治理向健康方向发展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2)城乡统筹背景下乡村住区发展与空间重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镇化进程中城乡系统发展转型的时代背景
        1.1.2 乡村发展与规划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核心议题
        1.1.3 乡村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求
    1.2 研究意义
        1.2.1 现实意义:借助空间规划落实国家乡村发展相关政策
        1.2.2 理论意义:城乡规划学科理论建设与完善的重要补充
    1.3 基本概念与研究范畴
        1.3.1 基本概念
        1.3.2 研究范畴
    1.4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1.4.1 技术路线
        1.4.2 研究方法
第2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与典型实践
    2.1 国内相关研究与典型实践
        2.1.1 针对乡村住区发展问题的理论研究
        2.1.2 新时期国内乡村住区建设典型实践
        2.1.3 国内相关研究与实践评述
    2.2 国外相关研究与典型实践
        2.2.1 针对乡村住区发展问题的理论研究
        2.2.2 发达国家乡村住区建设的实践经验
        2.2.3 国外相关研究与实践评述
    2.3 本章小节
第3章 城乡关系变迁下乡村住区发展演变及规律
    3.1 自然均衡阶段(1949 年以前):住区建设的历史基点
        3.1.1 早期均衡城乡关系
        3.1.2 住区系统基本形成
        3.1.3 住区单元稳步生长
        3.1.4 住区发展的制约因素
    3.2 二元隔离阶段(1949~1978 年):国家总体性支配住区发展
        3.2.1 二元结构下乡村封闭的发展环境
        3.2.2 社会经济功能变迁分化住区格局
        3.2.3 住区单元建设的主要内容及特征
    3.3 城乡联系恢复(1978~2002 年):工业化与城镇化共同影响
        3.3.1 城乡关系调整改变乡村发展环境
        3.3.2 居住改善的需求推进住区建设
        3.3.3 乡村工业化延续分散格局
        3.3.4 乡村城镇化促进均衡集中
        3.3.5 园区建设与土地供应紧张
        3.3.6 村镇规划的介入与引导
    3.4 城乡关系变迁下乡村住区的演变规律与机制
        3.4.1 城乡相互作用决定住区发展趋向
        3.4.2 要素重组驱动地域空间功能变迁
    3.5 本章小节
第4章 城乡统筹阶段乡村住区发展的问题与调整
    4.1 城乡关系进入反哺与统筹阶段
        4.1.1 加强要素供给,改善发展条件
        4.1.2 推进税费改革,减轻农民负担
        4.1.3 创新经营体制,破除制度壁垒
    4.2 城乡统筹阶段乡村住区发展的限制因素
        4.2.1 乡村劳动力流动加剧
        4.2.2 农业基础地位降低
        4.2.3 自主发展资本不足
        4.2.4 自然生态本底恶化
    4.3 城乡统筹阶段乡村住区发展面临的问题
        4.3.1 高流动性社会冲击生活基础
        4.3.2 土地利用方式限制生产发展
        4.3.3 外部冲击促成地域生境变迁
    4.4 城乡统筹阶段乡村住区发展的调整思路
        4.4.1 重塑乡村的地位与价值
        4.4.2 优化地域资源配置水平
        4.4.3 强化“地方性空间”生产
    4.5 本章小节
第5章 城乡统筹阶段乡村住区空间重构理论的提出
    5.1 乡村住区空间重构的理论取向
        5.1.1 国外乡村住区空间重构的相关理论
        5.1.2 国内乡村住区空间重构的指导思想
    5.2 乡村住区空间重构的概念内涵
        5.2.1 乡村住区空间重构的概念
        5.2.2 乡村住区空间重构的特征
    5.3 乡村住区空间重构的运行机制
        5.3.1 乡村住区空间重构的理论模型
        5.3.2 乡村住区空间重构的目标规则
        5.3.3 乡村住区空间重构的作用机制
    5.4 乡村住区空间重构的组织实施
        5.4.1 乡村住区空间重构的层次
        5.4.2 乡村住区空间重构的内容
        5.4.3 乡村住区空间重构的要素
    5.5 本章小节
第6章 乡村住区空间重构类型划分方法及特征识别
    6.1 基于“发展—重构”的乡村住区综合评价方法建构
        6.1.1 评价分析流程与方法选择
        6.1.2 研究对象及相关资料来源
        6.1.3 乡村住区发展水平评价方法及评测
        6.1.4 乡村住区重构水平评价方法及评测
        6.1.5 乡村住区“发展—重构”综合评价结果
    6.2 基于“发展—重构”的乡村住区空间重构特征分析
        6.2.1 乡村住区空间重构的分布特征
        6.2.2 乡村住区空间重构类型的识别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乡村住区空间重构的创新模式与实现路径
    7.1 乡村住区空间重构的创新模式
        7.1.1 基于生活空间优化城乡聚居格局
        7.1.2 基于生产空间激发产业经济活力
        7.1.3 基于生态空间盘活山水田园资源
    7.2 乡村住区空间重构的实现路径
        7.2.1 外部拉力:空间规划的引导路径
        7.2.2 内部推力:自主发展的实施路径
    7.3 乡村住区空间重构的支撑策略
        7.3.1 人:解除福利捆绑,培育职业农民
        7.3.2 村:加快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7.3.3 产:挖掘存量土地的综合效益
        7.3.4 景:人文自然开发与保护并举
    7.4 本章小节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主要结论
    8.2 研究的创新点
    8.3 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3)改革开放后苏州小城镇总体规划编制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苏州小城镇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中作用突出
        1.1.2 总体规划是苏州小城镇建设发展的战略指向
        1.1.3 苏州小城镇处于转型发展的历史时期
    1.2 研究目的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3.4 研究框架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国内外研究综述
    2.1 相关理论
        2.1.1 全球化理论
        2.1.2 城乡一体化理论
        2.1.3 新型城镇化理论
        2.1.4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 国内外研究综述
        2.2.1 国内外小城镇发展的相关研究
        2.2.2 国内外小城镇总体规划的相关研究
    2.3 本章总结
第三章 苏州小城镇总体规划编制演变的历史进程
    3.1 苏州小城镇发展历程
        3.1.1 “乡镇工业化”时期
        3.1.2 “经济全球化”时期
        3.1.3 “城乡一体化”时期
        3.1.4 苏州小城镇发展阶段特征
    3.2 “乡镇工业化”时期的苏州小城镇总体规划
        3.2.1 规划背景:苏州的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3.2.2 发展目标:推动小城镇建设快速发展
        3.2.3 发展速度:寻求快速增长的发展速度
        3.2.4 规划重点:提供乡镇工业的发展空间
        3.2.5 布局结构:围绕城镇中心蔓延式布局
    3.3 “经济全球化”时期的苏州小城镇总体规划
        3.3.1 规划背景:经济全球化趋势愈演愈烈
        3.3.2 发展目标:实现小城镇的现代化建设
        3.3.3 发展速度:追求跃迁增长的发展速度
        3.3.4 规划重点:提供外向型经济发展空间
        3.3.5 布局结构:沿交通轴向以跳跃式布局
    3.4 “城乡一体化”时期的苏州小城镇总体规划
        3.4.1 规划背景:城乡一体化工作逐步深入
        3.4.2 发展目标:实现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
        3.4.3 发展速度:保持平稳增长的发展速度
        3.4.4 规划重点:强化城乡间发展的联动性
        3.4.5 布局结构:城镇集聚发展组团式布局
    3.5 苏州小城镇总体规划编制演变特点
        3.5.1 发展目标从注重经济增长到强调科学发展
        3.5.2 发展速度从追求高速发展到保持平稳增长
        3.5.3 规划重点从关注空间扩张到强化城乡统筹
        3.5.4 布局结构从空间无序蔓延到城镇合理布局
    3.6 本章总结
第四章 苏州小城镇总体规划编制演变的外部环境
    4.1 时代环境的决定性
        4.1.1 时代要求
        4.1.2 发展理念
    4.2 区位环境的基础性
        4.2.1 资源禀赋
        4.2.2 交通条件
        4.2.3 社会经济
    4.3 制度环境的制约性
        4.3.1 政策引导
        4.3.2 行政区划调整
    4.4 行业环境的推动性
        4.4.1 小城镇规划地位不断提升
        4.4.2 城乡规划法规体系日渐完善
        4.4.3 信息技术发展推动规划变革
    4.5 城镇环境的特殊性
        4.5.1 苏州小城镇发展的特殊性
        4.5.2 各镇发展的特殊性
    4.6 本章总结
第五章 苏州小城镇总体规划编制的历史经验与发展建议
    5.1 苏州小城镇总体规划编制的历史经验
        5.1.1 在战略规划上遵从科学的发展理念
        5.1.2 在发展规模上保持合理的增长速度
        5.1.3 在重点内容上明确规划的核心任务
        5.1.4 在空间布局上优化城镇的布局结构
    5.2 苏州小城镇当前发展重点
        5.2.1 转型产业发展
        5.2.2 更新城镇建设
        5.2.3 改善生态环境
        5.2.4 彰显城镇特色
    5.3 苏州小城镇总体规划编制的发展建议
        5.3.1 强化产业发展规划,加速经济升级转型
        5.3.2 增加城镇更新规划,推动城镇更新建设
        5.3.3 深化生态建设规划,保护城镇生态环境
        5.3.4 加强城镇特色规划,突出城镇发展特色
    5.4 本章总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创新点
    6.3 存在的不足
    6.4 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致谢
作者简介

(4)当代安徽淮河流域工业发展研究 ——以年鉴、方志等史料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与相关界定
    三、文献资料与理论方法
    四、研究思路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危中有机:当代安徽淮河流域工业发展的条件
    第一节 地理环境
        一、地理与地貌特征
        二、区位特点
        三、交通状况
    第二节 资源基础
        一、农牧业资源
        二、矿能资源
        三、旅游及土特产品资源
    第三节 历史渊源
        一、行政区划演变与城市经济沿革
        二、手工业的嬗变
        三、现代工业的萌芽
        四、根据地与解放区的工业建设
第二章 艰难困苦:当代安徽淮河流域工业的历史演进
    第一节 改革开放前安徽淮河流域的工业
        一、现代工业的奠基与初步发展
        二、手工业的恢复与社会主义改造
        三、“大跃进”与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曲折前行
        四、“三线”建设时期工业建设的异质化
    第二节 改革开放后安徽淮河流域工业
        一、国有工业企业的变革与发展
        二、非公有制工业经济的崛起与快速发展
        三、乡镇工业的勃兴与低落
第三章 新陈代谢:当代安徽淮河流域工业的发展状况
    第一节 国家战略选择与当代淮河流域工业发展
        一、区域均衡发展战略背景下的淮河流域工业
        二、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背景下的淮河流域工业
    第二节 轻重工业与手工业的新发展
        一、轻工业的多样化发展
        二、重工业的不均衡发展
        三、手工业的再恢复与再发展
    第三节 当代安徽淮河流域工业发展的基本态势
        一、工业化水平的初步判定
        二、工业发展资金投入不足
        三、民营工业经济力量薄弱
        四、以初级产品加工为主的工业结构
        五、与长三角经济区联系紧密
第四章 管中窥豹:当代安徽淮河流域煤炭工业的个案研究
    第一节 煤炭工业的发展进程
        一、民国以前的煤炭开发
        二、民国时期煤炭工业的起步
        三、新中国成立后煤炭工业的飞跃
    第二节 煤炭工业的成就
        一、煤炭产量
        二、煤矿基本建设
    第三节 煤炭工业发展的原因
        一、华东经济建设的需要
        二、政策支持
        三、骨干企业的高效经营
第五章 任重道远:当代安徽淮河流域工业发展的影响
    第一节 工业发展促进了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
        一、农村工业的发展改变了农村产业结构
        二、涉农工业有效地推动了农业产业化
        三、乡镇工业加快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
    第二节 工业发展使区域生态环境恶化
        一、高污染工业加重了水污染
        二、煤炭工业加剧了土地塌陷
    第三节 工业发展对城镇化的深远影响
        一、工业发展为城镇化提供了社会保障
        二、小城镇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城镇化
        三、工业布局对城镇布局的影响
        四、工业发展对城镇教育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5)论我国环境基本公共服务的合理分配(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图表索引
导论
    一、前提性思考
    二、问题缘起
    三、研究目的
    四、文献述评
    五、分析框架与方法
    六、论文创新与局限
第一章 环境基本公共服务概述
    第一节 环境基本公共服务的相关概念
        一、环境基本公共服务的概念
        二、与环境基本公共服务相关的概念考察
        三、环境基本公共服务相关概念辨析
    第二节 环境基本公共服务的内容
        一、环境监管服务
        二、环境治理服务
        三、环境卫生服务
        四、环境信息服务
        五、环境应急服务
    第三节 环境基本公共服务保障下的健康权
        一、健康权的理论发展
        二、健康权的内涵
        三、健康权的核心价值
第二章 我国环境基本公共服务分配及存在的问题
    第一节 我国环境基本公共服务的分配
        一、我国环境基本公共服务分配的概念
        二、我国环境基本公共服务分配中的主体
    第二节 我国环境基本公共服务分配中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环境基本公共服务总量不足
        二、我国环境基本公共服务分配之区际差异
        三、我国环境基本公共服务分配之群际差异
第三章 我国环境基本公共服务分配不公的原因分析
    第一节 根本性原因:中国式分权的影响
        一、中国式分权与地方发展型政府的行为逻辑
        二、政府间事权、责权的偏差
        三、地方政府发展理念的偏颇
        四、政府横向间的不当竞争
        五、问责机制的缺位
    第二节 结构性困境:三重障碍的影响
        一、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
        二、资源开发体制不顺畅
        三、城乡二元结构的限制
第四章 环境基本公共服务分配的国外考察
    第一节 国外环境基本公共服务分配的实践
        一、环境监管服务的国外实践
        二、环境治理服务的国外实践
        三、环境卫生服务的国外实践
        四、环境信息服务的国外实践
        五、环境应急服务的国外实践
    第二节 国外环境基本公共服务的借鉴意义
        一、区域化的环境治理
        二、一体化的发展进程
        三、多元化的提供方式
        四、制度化的资金保障
        五、人本化的信息服务
第五章 环境基本公共服务合理分配的理论思辨
    第一节 环境基本公共服务合理分配的理论考察
        一、环境正义理论
        二、分配正义理论
        三、新公共服务理论
        四、风险社会理论
    第二节 我国环境基本公共服务合理分配的原则
        一、公平原则
        二、差别原则
        三、补偿原则
        四、预防原则
第六章 我国环境基本公共服务合理分配的实现路径
    第一节 政府间关系的法治化
        一、政府间事权的合理划分
        二、政府间财权的合理划分
        三、政府监督机制的改进
    第二节 环境民主监督力量的提升
        一、环境民主机制的效用
        二、户籍、就业政策改革
        三、公民环境民主意识的培养
        四、社会双向沟通渠道的开启
    第三节 环境行政的法治化
        一、环境立法方式的更新
        二、环境管理体制的改革
    第四节 推进环境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政策
        一、环境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政策的定位
        二、鼓励多元化的环境基本公共服务分配
        三、建立环境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指标体系
参考文献
读博期间成果
附件

(6)安徽省农村环境保护与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研究报告缩略版
    一、农村环境保护与治理的紧迫性
        1.农村工业污染日趋严重。
        2.农业污染不容乐观。
        3.生活污染呈加剧趋势。
        4.城市污染仍在向农村蔓延。
    二、农村环境保护与治理指导思想、原则与目标
        1.农村环境保护与治理的指导思想。
        2.农村环境保护与治理的基本原则。
        3.农村环境保护与治理的总体目标。
    三、农村环境保护与治理的主要途径
        1.农业绿色生产工程。
        2.垃圾处理工程。
        3.污染处理工程。
        4.农村能源优化工程。
        5.村庄布局优化工程。
    四、农村环境保护与治理的政策性建议
        1.加强环境保护宣传力度, 提高农村环保意识。
        2.健全法律法规, 出台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条例。
        3.强化环保职能, 完善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机制。
        4.加速土地流转, 创新农业经营体系。
        5.发展绿色农业, 构建循环型农业生产体系。
        6.引导企业向园区集中, 加大园区污染治理力度。
        7.优化村庄布局, 推广实施乡村物业化管理。
        8.推进能源清洁化, 完善农村能源管理服务体系。
        9.加大财政投入, 构建多渠道多元化筹资机制。
绪论
    一、安徽省农村社会经济情况简介
        (一) 安徽省地理区位及社会经济发展基本情况。
        1. 地理区位。
        2. 社会经济发展总体情况。 (1)
        3. 安徽省行政区划及各重点经济区域划分。
        (二) 安徽省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基本情况。 (2)
    二、安徽省在全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
        (一) 承东启西、连南贯北的重要省份。
        (二) 快速发展中的中部重要省份。
        (三) 兼具南北气候特征的农业大省。
    三、本课题研究的必要性及意义
        (一) 本课题研究的必要性。
        (二)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1. 实践意义。
        2. 理论意义。
    四、本课题研究的总体框架结构
        (一) 概念及研究范围界定。
        (二) 本课题研究的框架结构。
        (三) 本课题研究的创新点。
安徽省农村环境保护与治理现状
    一、安徽省全省范围环境质量总体状况
        (一) 全省水环境总体状况。
        1. 全省地表水总体水质状况表现为轻度污染。
        2. 淮河、长江干流状况良好、支流水质差, 巢湖湖区污染严重。
        3. 蚌埠、阜阳、铜陵等部分地区地下水水质较差。
        4. 亳州、巢湖等7个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不达标。
        (二) 全省大气环境总体状况
        1. 全省大气环境总体质量保持稳定。
        2. 个别地区酸雨出现频率堪忧。
        3. 废气排放量持续增加。
        4. 主要大气污染来源为粉尘污染。
        (三) 全省污染物排放总体状况。
        1. 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呈上涨趋势。
        2. 主要污染物总量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
        (四) 全省声环境总体状况。
        1. 省内1/3的城市区域环境处于轻度噪声污染状态。
        (五) 全省生态环境总体状况。
    二、安徽省农村环境污染基本现状
        (一) 农村工业污染。
        (二) 农村种植业污染。
        (三) 农村养殖业污染。
        (四) 农村生活污染。
        (五) 城市污染向农村蔓延。
    三、安徽省农村环境保护与治理基本做法及存在的问题
        (一) 安徽省农村环境保护基本做法。
        1. 综合整治力度加大。
        2. 分功能区特色化治理。
        3. 集群化发展、集中治理。
        4. 推进农村生活污染治理。
        (二) 安徽省农村环境保护治理存在的问题。
        1. 环境保护机构依旧缺乏。
        2. 环境保护投资总量不足。
        3. 财政政策有待系统规划。
        4. 环境保护宣传力度不够。
    四、安徽省农村生态环境失衡已产生的危害
        1.水体环境失衡造成的危害。
        2.土壤环境失衡造成的危害。
        3.大气环境失衡造成的危害。
        4.整体环境失衡带来的危害。
安徽农村环境失衡的主要原因
    一、农村内部因素
        (一) 工业生产因素。
        1. 地方政府重招商引资、轻环境保护。
        2. 企业追求经济利益、缺少治污设施。
        3. 农民无自我保护意识、缺乏环保监督积极性。
        (二) 农业生产因素。
        1. 基本省情制约农业发展。
        2.“两型”农业尚未得到完全推广。
        3. 农业环保缺乏激励机制。
        4. 农业技术推广不到位。
        (三) 农村生活因素。
        1. 地方政府财力有限, 农村环保设施不足。
        2. 垃圾处理以填埋焚烧为主, 缺乏统一规划。
        3. 村庄建设缺乏规划, 土地资源浪费严重。
        4. 农民自主建房随意性大, 村庄布局零乱。
        (四) 农村制度因素。
        1. 土地制度
        2. 农村卫生环保制度。
        (五) 资源能源因素。
        1. 水资源。
        2. 能源。
        (六) 其他因素。
        1. 农村人口多。
        2. 农民环保意识淡薄。
        3. 农村劳动力转移。
        4. 道路交通建设影响。
    二、农村外部因素———城市污染转移
        1.污染企业从城市转移至农村。
        2.城市污染物质向农村转移。
        3.产业转移过程可能承接污染。
安徽省农村生态环境失衡对经济社会的影响
    一、阻碍农村经济发展
        (一) 农业投入产出比增大。
        (二) 环境治理成本增加。
    二、制约农村社会发展
    三、影响城乡居民健康
        (一) 水污染与人体健康。
        (二) 固体废弃物污染与人体健康。
        (三) 大气污染与人体健康。
        (四) 造成城乡食品安全危机。
    四、危害大江大湖生态环境
        (一) 巢湖湖区及周边。
        (二) 淮河流域。
        (三) 长江流域。
安徽省农村环境保护与治理的可行性或技术方案
    一、改善或减少农业生产污染的技术解决方案
        (一) 实施“四节一减”技术工程。
        1. 构建循环型农业生产体系。
        2. 深入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工程。
        3. 全面实施沃土工程。
        (二) 应用“能源生态”技术工程。
    二、增加可再生能源消耗的技术方案
        (一) 稳步开展大型秸秆生物质沼气工程。
        (二) 推广应用秸秆固化成型燃料技术。
    三、农村固体生活垃圾集中处理的可行性方案
    四、控制城市污染向农村地区蔓延的技术对策
        (一) 强化城市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二) 加强城市污水处理力度。
        1. 升级现有污水处理厂。
        2. 提高城市污水管网的覆盖率。
        3. 运用人工湿地技术加强污水处理厂尾水深度处理。
        4. 妥善处理污水处理厂污泥。
        5. 配套治污设施以应对承接产业转移。
        (三) 提高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水平
        1. 推行垃圾分类综合处理。
        2. 高标准上马垃圾焚烧发电技术。
    五、优化村庄空间布局的可行性方案
    六、土地转让促进大规模农村作业的对策
        1.加快产业发展, 推动土地流转。
        2.规范市场管理, 实现土地有序流转。
        3.培育大户, 鼓励农户之间土地直接流转。
        4.搞好典型试点, 引导土地流转。
        5.加大扶持, 推动土地流转。
        6.发展城镇经济激活土地的流转。
    七、农村水资源保护和水利设施评估及对策方案
        (一) 推行PPP模式建设农村水利设施。
        (二) 实施“四项”工程处理农村污水。
        1. 城市污水处理厂升级工程。
        2. 城市污水管网全覆盖工程。
        3. 重点小城镇污水处理厂工程。
        4. 农村工业园区处理厂配套工程。
安徽省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及治理的相关政策建议
    一、支持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的相关法规建设与调整
        1.修订和完善农村环境保护与治理条例。
        2.大力普法, 积极宣传普及农村环保法律法规。
        3.强化执法, 建立统一高效的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机制。
        4.严格司法, 提高农村环保法律法规执行的监管水平。
    二、支持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的非财政政策建议
        (一) 农村及农业政策。
        (二) 环境政策。
        1. 健全环境监督管理体系。
        2. 完善环境补偿制度。
        3. 推进环境建设项目制。
        4. 创新环境规制政策, 消除城乡“二元”环境管理体制。
        (三) 土地政策。
        1. 加快土地经营流转。
        2. 推进农村土地整治。
        (四) 能源政策。
        1. 推进农村能源消费模式转变的政策建议。
        2. 推进农村能源消费结构转变的政策建议。
        3. 推广农村生态能源局建设。
        (五) 水资源政策。
        1. 农村水资源保护的政策措施。
        2. 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政策措施。
        (六) 共性政策。
        1. 以可持续发展为理念, 把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纳入绩效考核指标。
        2. 加强农村环保教育培训及宣传力度, 提高农民环保意识。
        3. 加强农村环境公共监督。
    三、支持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的财政政策建议
        (一) 构建持续稳定增长的农村环保财政投入政策措施。
        (二) 深化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政体制改革措施。
        1. 明确界定各级政府农村环保责任, 明确财政支出责任, 完善基层财力保障机制, 确保财政投入向基层转移, 做到财权与事权基本适应。
        2. 建立市场主体责任激励约束机制。
        (三) 优化资金使用效率的财政支出政策措施。
        1. 突出农村环保资金投入重点。
        2. 创新农村环保资金使用方式。
        (四) 建立发挥农村环保工程项目持续效应的财政支持政策措施。
        1. 支持提高项目建设质量的政策措施。
        2. 建立长效管护经费保障制度及多元的管护服务体系。
        (五) 提高综合管理绩效的财政保障政策措施。
        1. 开展政策资金使用绩效考评。
        2. 健全监督检查机制。
    四、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费用预算 (五年)
        1.农村环保成本投入需求测算的制约。
        2.基于国际经验的农村环境保护财政投入需求测算。
        3.基于支出增长的农村环保财政投入供给规模修正。
    五、支持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的公共服务机构建设建议
        1.建立“职责异构”的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公共服务职能体系。 (1)
        2.推进“上下结合”的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决策模式。 (2)
        3.构建“多元化筹资”的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公共服务供给机制。 (3)
        4.推行“三种模式”结合的农村污染治理模式。
本研究项目参与机构及人员

(7)转型期我国中心城市城乡关系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论
    一、 研究背景与选题依据
    二、 研究价值与学术创新
    三、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第一章 城乡关系演变的基础理论研究
    第一节 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
        一、 “田园城市”理论的设想
        二、 “田园城市”的理论内涵
        三、 “田园城市”的城乡观
        四、 “田园城市”理论的现实思考
    第二节 城市扩散与新城发展理论
        一、 “卫星城”理论
        二、 “广亩城”理论
        三、 “有机疏散”理论
    第三节 城乡整合与一体化发展理论
        一、 芒福德的城市区域观
        二、 麦基的亚洲城乡一体化理论
    第四节 城乡“二元结构”理论
        一、 刘易斯的城乡经济“二元结构”理论及发展
        二、 缪尔达尔的地理空间上的“二元结构”理论
第二章 我国中心城市城乡关系演变的区域背景
    第一节 我国新型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推进
        一、 我国城市化与工业化发展趋势总体判断
        二、 中心城市发展与我国新型工业化
        三、 中心城市发展与我国区域城市化
    第二节 我国城乡二元结构与城乡统筹发展
        一、 我国城乡关系演变的阶段特征
        二、 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三、 中心城市与我国城乡统筹发展
    第三节 我国区域要素的空间重构
        一、 我国区域要素的空间特征
        二、 我国区域要素的问题判断
第三章 转型期我国中心城市城乡关系演变的模型分析
    第一节 中心城市城乡关系演变的要素分析
        一、 研究时段与样本选择
        二、 中心城市城乡空间的划分
        三、 要素变量的选择
        四、 城乡关系变化的要素分析
    第二节 中心城市城乡关系演变的模型分析
        一、 模型分析方法
        二、 模型结果分析
第四章 转型期中心城市城乡关系演变的格局研究
    第一节 中心城市服务职能升级与辐射空间拓展
        一、 中心城市产业、功能特征与格局
        二、 中心城市扩散与辐射空间变化
        三、 中心城市功能升级与辐射空间重构
    第二节 制造业郊区化与城市外围组团形成
        一、 制造业郊区化的特点与空间布局
        二、 城市外围组团的形成与发展
    第三节 区域副中心空间扩展与功能强化
        一、 区域副中心的成长壮大与功能转型
        二、 区域副中心的功能类型与空间体系
    第四节 乡村功能转型与发展空间的集聚
        一、 乡村人口转移与城镇化发展
        二、 乡村要素与产业的空间集聚
        三、 乡村非农产业发展与功能转型
第五章 中心城市城乡关系演变的地域差异研究
    第一节 城乡关系要素的地域差异分析
        一、 城乡投资与经济增长
        二、 城乡产业结构演变
        三、 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地域差异
        四、 城乡人口与城市化
        五、 城乡社会商品消费
        六、 城乡公共服务设施
    第二节 城乡关系地域类型的划分
        一、 地域类型划分的基础
        二、 地域类型划分的原则
        三、 地域类型划分的方法
    第三节 中心城市城乡关系的地域类型
        一、 中心市区集聚型
        二、 外围县区快速成长型
        三、 中心外围相对均衡型
        四、 中心外围整体发展型
第六章 中心城市城乡关系统筹的机制研究
    第一节 “大城市病”问题的消除
        一、 中心城市人口与产业的过度集聚
        二、 中心城市交通与生态环境的恶化
        三、 中心城市建设发展空间的严重不足
    第二节 乡村发展的强烈外部依赖性
        一、 乡村资源禀赋与利用的有限性
        二、 乡村产业发展与经济基础的落后性
        三、 乡村转型与发展的外部依赖性
    第三节 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的根本解决
        一、 二元结构下的城乡产业严重割裂
        二、 二元结构下的城乡非均等化发展
        三、 二元结构矛盾消除下的城乡统筹发展
    第四节 城乡一体化与中心城市区域功能提升
        一、 城乡一体化与中心城市的结构优化
        二、 城乡一体化与中心城市的功能提升
第七章 中心城市城乡统筹发展的路径研究
    第一节 城乡空间统筹的产业功能配置
        一、 城乡产业结构的总体变化趋势
        二、 城乡产业布局的空间导向
        三、 城乡产业空间统筹发展格局
    第二节 城乡空间统筹的人口与聚落布局
        一、 城乡空间人口与居民点的变化趋势
        二、 中心市区与外围组团聚落空间的整合
        三、 县域中心地人口与居民点空间结构的升级
        四、 乡镇区域人口集聚与新市镇的形成发展
        五、 村庄居民点整合发展与集中布局
    第三节 城乡空间统筹的基础设施建设
        一、 城乡交通网络能力的整体提升
        二、 城乡公共服务与基础设施的均衡配置
    第四节 城乡空间统筹的生态空间体系构建
        一、 中心城市城乡生态空间管制的必要性
        二、 城乡一体化生态空间体系的构成
结论与讨论
    一、 结论
    二、 讨论
    三、 不足之处与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8)中国乡村—城镇转型的经济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的对象与相关概念辨析
    1.3 研究的思路及方法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框架结构
    1.5 论文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乡村—城镇转型的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2.1 城乡发展关系研究的文献综述
    2.2 乡村—城镇转型研究的文献综述
    2.3 对现有研究的评价
第三章 中国乡村—城镇转型与城乡二元结构
    3.1 城乡二元结构的主要表现
    3.2 城乡二元结构形成的根源
    3.3 乡村—城镇转型是城乡二元结构的化解途径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乡村—城镇转型的依据、内涵及模式研究
    4.1 乡村—城镇转型的科学依据
    4.2 乡村—城镇转型的内涵界定
    4.3 乡村—城镇转型与传统城镇化路径的本质差异
    4.4 乡村—城镇转型的主要模式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乡村—城镇转型的动力机制与影响因素研究
    5.1 乡村—城镇转型的动力机制
    5.2 乡村—城镇转型的影响因素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乡村—城镇转型的国外经验研究——以韩国和日本为例
    6.1 韩国乡村—城镇转型的背景与路径
    6.2 日本乡村—城镇转型的背景与路径
    6.3 韩、日两国乡村—城镇转型的主要经验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国内典型地区乡村—城镇转型的实证研究——以苏南、温州和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7.1 国内典型地区乡村—城镇转型的历程
    7.2 苏南模式中的乡村—城镇转型
    7.3 温州模式中的乡村—城镇转型
    7.4 珠江三角洲模式中的乡村—城镇转型
    7.5 国内典型地区乡村—城镇转型的规律
    7.6 乡村—城镇转型动力的实证检验——以江阴为例
    7.7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推进中国乡村—城镇转型的政策选择
    8.1 加快传统农业改造
    8.2 加快乡镇工业发展
    8.3 加快中心城镇建设
    8.4 加快村庄集聚整合
    8.5 加快人力资本培育
    8.6 加快经济体制改革
    8.7 加快区域市场建设
第九章 结论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9.1 研究的主要结论
    9.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9)我国财政体制对城市规模的影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言
    一、研究的问题与意义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研究的意义
    二、国内对城市发展规模的研究
        (一) 小城镇与大城市之争
        (二) 各级城市协调发展
        (三) 城市合理规模的判断
    三、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一) 可能的创新
        (二) 不足
    四、研究方法
    五、概念界定
        (一) 财政体制
        (二) 城市最优规模
        (三) 同心圆城市
        (四) 城市宜居性
    六、文章结构
第二章 国外城市发展规模的研究综述
    一、自然禀赋对城市发展规模的影响
        (一) 农产品供给对城市发展规模的影响
        (二) 原料供给对城市发展规模的影响
        (三) 产品市场规模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四) 自然宜居性对城市发展规模的影响
    二、城市内生生产力优势——集聚经济
        (一) 城市集聚经济的验证
        (二) 城市集聚经济与均衡城市规模
        (三) 城市集聚经济的构成
        (四) 城市集聚经济的原因
    三、城市内生宜居性
        (一) 城市的消费多样性
        (二) 城市地方公共物品
    四、城市人为外生宜居性
    五、城市内生不经济
        (一) 通勤成本的构成
        (二) 通勤成本与城市均衡规模
    六、城市的均衡规模
        (一) 基于宜居性的城市均衡规模
        (二) 基于集聚经济的城市均衡规模
    七、外部性与城市均衡规模
        (一) 拥挤外部性
        (二) 污染外部性
        (三) 公共支出外部性
    八、评述与借鉴
        (一) 城市规模的一般分析模式
        (二) 城市规模的分析背景
        (三) 我国城市规模分析的借鉴
第三章 我国财政体制变迁与城市发展规模
    一、财政体制对城市发展规模影响的理论框架
        (一) 城市规模的空间均衡框架
        (二) 城市均衡规模及其影响
        (三) 财政体制对城市规模的影响
    二、1950 年-1979 年:“统收统支”阶段
        (一) “统收统支”财政体制的建立和调整
        (二) “统收统支”财政体制的特点
        (三) “统收统支”财政体制对城市发展规模的影响
    三、1980-1993 年:“分级包干”阶段
        (一) “分级包干”财政体制的建立和调整
        (二) “分级包干”财政体制的特点
        (三) “分级包干”财政体制对城市发展规模的影响
    四、1994 年:“分税制”阶段
        (一) “分税制”财政体制的建立
        (二) “分税制”财政体制的特点
        (三) “分税制”财政体制对城市发展规模的影响
    五、总结
第四章 我国城市发展的影响因素
    一、理论框架
        (一) 居民效用与城市人口均衡规模
        (二) 影响我国城市规模变化的因素选择
        (三) 遗漏的影响
    二、1984-1985 年我国城市发展及影响因素分析
        (一) 1984 年城市的规模分布与特征
        (二) 数据描述
        (三) 回归结果及分析:1984-1985 年
    三、1991-1992 年我国城市发展及影响因素分析
        (一) 1991 年城市的规模分布与特征
        (二) 数据描述
        (三) 回归结果及分析:1991-1992 年
    四、2006-2007 年我国城市发展及影响因素分析
        (一) 2006 年我国城市的规模特征
        (二) 数据描述
        (三) 回归结果及分析:2006-2007 年
        (四) 替代变量选择与进一步分析
    五、总结
第五章 我国城市土地租税制度改革的探讨
    一、城市财政收支与级差地租
        (一) 房价与级差地租的对应
        (二) 公共支出与级差地租的对应
        (三) 城市居住区的总级差地租
        (四) 城市财政支出应由级差地租弥补
    二、我国城市土地租税制度的形成和完善
        (一) 城市土地租税制度的形成
        (二) 城市土地租税制度的完善
    三、土地租税制度对我国城市发展的影响
        (一) 对城市发展的积极影响
        (二) 对城市发展的消极影响
    四、城市土地租税制度改革的方向—物业税
        (一) 土地批租向物业税转变的条件
        (二) 物业税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三) 注意的问题
结语
参考文献
    英文部分
    中文部分
后记

(10)农村生态环境时空特征及其演变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概念界定和研究内容
        1.2.1 概念界定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数据来源
    1.4 可能的创新和不足
第2章 文献回顾
    2.1 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特征及其成因研究
    2.2 农村生态环境演变机制研究
    2.3 农村发展中生态环境管理机制及政策创新研究
    2.4 简要述评
第3章 农村生态环境问题辨析
    3.1 城乡环境二元结构:我国生态环境环境问题的重要特征
    3.2 我国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分析
        3.2.1 农业面源污染
        3.2.2 农村工业污染
        3.2.3 农村生活污染
        3.2.4 农村生态资源退化
    3.3 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成因分析
        3.3.1 粗放的农村经济增长方式
        3.3.2 人口压力诱发并加剧农村生态环境问题
        3.3.3 城乡生态环境管理的二元化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农村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的作用机理分析
    4.1 农村发展对生态环境演变影响的作用机理分析框架
        4.1.1 相关理论的考察
        4.1.2 农村发展对生态环境演变影响的分析框架
    4.2 农村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演变的影响
    4.3 农村生活方式转变对农村生态环境演变的影响
    4.4 制度安排对农村生态环境演变的影响
        4.4.1 市场机制与农村生态环境演变
        4.4.2 政府干预机制与农村生态环境演变
        4.4.3 社会机制与农村生态环境演变
    4.5 经济发展阶段与农村生态环境特征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农业面源污染时空特征和演变规律研究
    5.1 农业面源污染核算
        5.1.1 农业面源污染核算方法选择
        5.1.2 产污过程调查与单元产污系数
        5.1.3 农业面源污染核算
    5.2 农业面源污染时空特征分析
        5.2.1 农业面源污染时空特征分析
        5.2.2 农业面源污染源解析
    5.3 农业面源污染演变规律分析
        5.3.1 农业面源污染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
        5.3.2 EKC面板数据模型
        5.3.3 农业面源污染EKC曲线假说检验
        5.3.4 计量检验结果分析
    5.4 农业面源污染演变驱动因素分析
        5.4.1 农业面源污染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
        5.4.2 模型构建和指标选择
        5.4.3 模型回归及计量结果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农村工业污染时空特征与演变规律研究
    6.1 我国农村工业污染时空特征分析
        6.1.1 农村工业污染指标选择与数据来源
        6.1.2 农村工业污染时序变化趋势
        6.1.3 农村工业污染空间分异特征分析
    6.2 区域农村工业污染演变规律研究
        6.2.1 江苏省农村工业污染时空特征分析
        6.2.2 江苏省农村工业污染演变路径和趋势分析
        6.2.3 区域农村工业污染演变路径与趋势差异分析
        6.2.4 区域农村工业污染演变驱动因素分析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农村生态资源生态服务价值时空演变分析
    7.1 农村生态资源服务价值变化与农村生态资源退化
    7.2 农村生态资源服务功能价值核算
        7.2.1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概述
        7.2.2 生态资源服务功能价值评估方法的选择
        7.2.3 农村生态资源服务功能价值核算
    7.3 农村生态资源的生态服务价值时空演变
        7.3.1 农村生态资源生态服务功能价值时序演变分析
        7.3.2 农村生态资源生态服务价值空间分异特征分析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农村生态环境压力时空演变分析
    8.1 农村生态环境压力评价的原则和方法
        8.1.1 评价方法的选择
        8.1.2 突变级数法
    8.2 农村生态环境压力定量评价
        8.2.1 农村生态环境压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8.2.2 突变模型的构建
        8.2.3 农村生态环境压力评价分级标准
    8.3 农村发展中生态环境压力时空演变趋势分析
        8.3.1 农村发展中生态环境压力时序变化特征分析
        8.3.2 农村发展中生态环境压力的空间分异特征
        8.3.3 农村生态环境压力预测
    8.4 农村生态环境压力影响因素分析
        8.4.1 农村生态环境压力影响因素的主成分分析
        8.4.2 农村生态环境压力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8.5 本章小结
第9章 主要结论和政策建议
    9.1 主要结论
    9.2 政策启示
        9.2.1 适时对农村生态环境状况进行评估和战略定位
        9.2.2 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模式
        9.2.3 划定生态功能区,实行差别化的管理措施
        9.2.4 构建完善的农村生态环境公共政策体系,综合运用多种政策工具
        9.2.5 完善农村生态环境法律体系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科研项目与论文发表情况

四、上海乡镇工业将实现重点转移(论文参考文献)

  • [1]十八大以来中国农村贫困治理研究[D]. 周芸帆. 电子科技大学, 2019(01)
  • [2]城乡统筹背景下乡村住区发展与空间重构研究[D]. 韩欣宇. 天津大学, 2018
  • [3]改革开放后苏州小城镇总体规划编制演变研究[D]. 曹彦斌. 苏州科技大学, 2018(01)
  • [4]当代安徽淮河流域工业发展研究 ——以年鉴、方志等史料为中心[D]. 王成. 安徽大学, 2014(08)
  • [5]论我国环境基本公共服务的合理分配[D]. 郭少青. 武汉大学, 2014(06)
  • [6]安徽省农村环境保护与治理研究[J]. 亚洲开发银行,安徽省财政厅. 经济研究参考, 2013(64)
  • [7]转型期我国中心城市城乡关系演变研究[D]. 张婧. 东北师范大学, 2013(12)
  • [8]中国乡村—城镇转型的经济学分析[D]. 何磊. 西北大学, 2011(08)
  • [9]我国财政体制对城市规模的影响分析[D]. 郑鑫.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0(11)
  • [10]农村生态环境时空特征及其演变规律研究[D]. 梁流涛. 南京农业大学, 2009(04)

标签:;  ;  ;  ;  ;  

上海乡镇产业将实现重心转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