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听力康复训练现状及对策

老年人听力康复训练现状及对策

一、老年听力康复训练的现状与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江帆[1](2021)在《山东省冠县听障老年人抑郁现状调查与基于助听器的干预效果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背景随着全球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物质水平提高,人口快速老龄化已成为影响人类发展的严峻问题。日益庞大的老年人群面临着健康方面的严峻挑战,其中听力健康状况更是不容忽视。听力障碍不仅是自身功能减退的重要表现,还严重影响老年人的沟通和交往能力,导致老年人社会功能弱化、人际交往减少,极易引发抑郁等心理健康问题。抑郁是老年人常患的心理疾病之一,更是造成老年自杀的最主要原因。听力障碍作为老年抑郁的危险因素之一,两者关系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有数据显示,高达1/5的听障老年人报告过抑郁症状,另外有22%的听障老年人有过抑郁患病经历,如何改善听障老年人抑郁状况显得尤为迫切。随着听觉辅助治疗技术的发展,听力障碍防治进入了全新时代。在此基础上,通过改善听力状况进一步干预老年抑郁等心理健康问题成为新的研究议题。目前国内外围绕听障老年人抑郁状况的研究数量不断增加,研究方法日趋成熟,但是仍存在一些不足:首先国内针对听障老年人抑郁流行现状的研究主要以医院患者为研究对象,缺乏代表性人群研究;其次老年人群中听力障碍对抑郁的作用机制尚不明确;再次,国内目前针对听障老年人抑郁的干预研究较为局限,既往以护理干预为主的研究不仅存在干预时间短(<1个月)、证据质量等级低等问题,对于大范围的老年听障人群也不具备可操作性。综上所述,本研究基于健康老龄化的目标,以山东省冠县为样本地区,将听障老年人抑郁的现状和干预研究作为博士选题。通过探索听障老年人抑郁的流行现状、作用机制和干预措施,旨在为改善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实践提供研究指导,为积极应对和解决老龄化问题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目的本研究的总目标:采用现场调查数据,分析听障老年人抑郁流行现状及影响因素,在厘清二者关系的基础上探讨听力障碍对抑郁的作用机制并进行干预试验,为进一步提高听障老年人健康水平提供科学依据。(1)明确老年人群中听力障碍与抑郁的关系;(2)探讨听障老年人抑郁流行现状;(3)厘清老年人群中听力障碍对抑郁的作用机制;(4)构建干预试验并评价干预效果;(5)根据研究结论,提出相应对策建议。资料来源与研究对象本研究数据包括两部分:一是“山东省冠县老年听力障碍调查”数据,二是“山东省冠县老年听力障碍干预研究”数据。研究对象为山东省冠县60岁及以上老年人。研究内容与方法(1)通过文献分析法,对国内外与老年听力障碍和抑郁相关的文献进行回顾分析,筛选整理符合要求的文献资料进行综述,初步了解和总结目前听障老年人抑郁研究进展及面临的主要问题。(2)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利用Meta分析法对有关老年人群中听力障碍与抑郁关系的研究进行系统评价,通过综合大量相关研究结果,对两者关系进行更为合理、精准、严密和客观的分析。(3)采用现场调查数据了解听障老年人抑郁流行现状。运用纯音测听法和老年抑郁量表(GDS-15)评估老年人听力及抑郁状况,采用Mantel-Haenszel χ2检验分析不同听力状况老年人抑郁检出率的变化趋势,利用方差分析、t检验等统计推断方法对不同特征老年人的抑郁状况进行比较,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抑郁影响因素。(4)基于文献综述和相关理论基础构建理论模型,对老年人群中听力障碍对抑郁的作用机制提出研究假设。利用现场调查数据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及结构方程模型,对研究假设进行验证,分析老年人群中听力障碍对抑郁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5)基于听力障碍对抑郁作用机制的研究结果,以听力障碍合并抑郁的老年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开展为期6个月的干预试验,探究以助听器为手段的听力干预措施能否有效改善听障老年人的抑郁状况。在持续收集试验对象抑郁、社会参与、社会隔离、孤独感等相关数据的基础上,运用Mann-Whitney U检验、配对符号秩和检验和广义线性混合模型评价干预试验效果。研究结果(1)老年人群中听力障碍与抑郁关系分析根据系统评价的纳入和排除标准,共筛选出22篇文献纳入分析,其中14篇研究结果显示听力障碍显着增加了老年人的抑郁风险,另外8篇研究结果显示两者之间的关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Meta分析结果显示,听障老年人抑郁的患病风险是非听障老年人的1.26倍(OR=1.26,95%CI:1.18,1.33),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根据研究方法分类,横断面研究中听障老年人抑郁的患病风险是非听障老年人的1.28倍(OR=1.28,95%CI:1.18,1.39),队列研究中为1.23 倍(OR=1.23,95%CI:1.11,1.34),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2)听障老年人抑郁检出状况和影响因素分析本研究在山东省冠县8个乡镇(街道)23个村庄(居委会)中抽取了 4111名60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调查,共获得有效样本量3769例,其中听障老年人1648人(43.37%)。抑郁在老年人中的检出率为10.93%(GDS-15≥5分)。按照听力状况分类,抑郁在正常听力和轻度、中度、重度、极重度听障老年人中的检出率分别为5.23%、16.89%、18.21%、28.45%和34.78%,随着听力水平下降,抑郁检出率呈现递增趋势,Mantel-Haenszel χ2检验显示不同听力状况老年人抑郁检出率变化趋势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 1)。对老年人(n=3769)抑郁状况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相比听力正常的老年人,患有轻度(β=0.16,P=0.04),中度(β=0.33,P=0.02),重度(β=1.23,P<0.001)和极重度(β=1.74,P<0.001)听力障碍的老年人抑郁得分更高,听力障碍显着加重了老年人的抑郁程度。对听障老年人(n=1648)抑郁状况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听力障碍等级、职业状态、慢性病、基本活动能力障碍、社会参与、孤独感和社会隔离是抑郁的影响因素:相比患有轻度听力障碍的老年人,中度(β=0.16,P=0.02),重度(β=1.20,P<0.001)和极重度(β=1.81,P<0.001)的老年人抑郁得分更高,听力障碍越严重,抑郁症状越明显;从职业状态上看,退休(β=0.08,P=0.047)和无业(β=0.09,P<0.001)的听障老年人抑郁程度比在业的听障老年人高。从健康状况看,有慢性病(β=0.06,P=0.001)与基本活动能力障碍(β=0.11,P<0.001)的听障老年人抑郁症状更明显。对比距离调查时间一个月内无社会参与的听障老年人,有社会参与的听障老年人抑郁程度更低(β=-0.01,P<0.001)。听障老年人社会隔离越严重(β=-0.08,P<0.001)、孤独感越强烈(β=0.11,P<0.001),抑郁症状更明显。(3)听力障碍对抑郁的作用机制分析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①相对于听力正常的老年人,患有轻度(OR=0.17,P<0.001)、中度(OR=0.14,P<0.001)、重度(OR=0.10,P<0.001)和极重度听力障碍(OR=0.08,P<0.001)的老年人社会参与度更低,且听力障碍等级越高,社会参与可能性越小;②相对于听力正常的老年人,患有轻度(β=-4.60,P<0.001)、中度(β=-6.29,P<0.001)、重度(β=-6.59,P<0.001)和极重度听力障碍(β=-8.53,P<0.001)的老年人社会隔离程度更高,且听力障碍等级越高,社会隔离越严重;③相对于听力正常的老年人,患有轻度(β=14.32,P<0.001)、中度(β=16.56,P<0.001)、重度(β=16.86,P<0.001)和极重度(β=17.97,P<0.001)听力障碍的老年人孤独感更强烈,且听力障碍等级越高,孤独感越强烈;④相对于过去一个月内无社会参与的老年人,有社会参与的老年人抑郁症状更明显(β=-0.33,P<0.001)。社会隔离严重程度和孤独感强度与抑郁呈正相关关系,社会隔离越严重(β=-0.03,P<0.001)、孤独感越强烈(β=0.04,P<0.001)的老年人抑郁症状更明显。结构方程模型结果显示模型中各准化路径系数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听力障碍和抑郁间的标准化直接效应值为0.25,标准化总间接效应值为0.16,其中听力障碍通过社会隔离、社会参与和孤独感影响抑郁的标准化间接效应值分别为0.03、0.02和0.11。Bootstrap区间估计结果显示:听力障碍和抑郁间的直接效应Bootstrap 95%CI 为(0.19,0.33),直接效应显着;总间接效应 Bootstrap 95%CI为(0.15,0.24),总间接效应也显着。(4)听障老年人抑郁干预效果评价研究本研究招募了山东省冠县老年听力障碍调查中听力障碍合并抑郁的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加入试验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接受助听器干预)和对照组(无干预措施),进行了为期6个月的干预试验,共收集到有效资料215份(干预组107份,对照组108份)。试验结果显示:①干预组研究对象在佩戴助听器1个月及6个月后,平均听阈值从佩戴前的52.07±12.79dBHL分别降为36.91±4.71dBHL和34.53±3.36dBHL;对照组平均听阈值无明显变化。②在利用助听器进行听力干预1个月、3个月和6个月后,干预组研究对象的抑郁得分从基线的7(6,9)分分别下降到6(5,8)分、5(4,7)分和4(4,6)分,对照组基本保持不变。Mann-Whitney U检验结果显示干预1个月、3个月和6个月后两组研究对象的抑郁得分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③配对符号秩和检验分析结果显示:干预组研究对象抑郁得分在每个测量时间点间的组内比较,得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对照组干预3个月后的抑郁得分与干预1个月后的抑郁得分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其他测量时间点间抑郁得分的组内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④广义线性混合模型分析结果显示:两组研究对象抑郁得分的组间因素(F组间=27.49,P<0.001)、组内因素(F时间=270.54,P<0.001)和交互作用(F交互=214.66,P<0.001)均显着。干预组研究对象的抑郁程度随时间变化而逐渐降低,而对照组研究对象的抑郁程度基本保持不变。⑤广义线性混合模型分析结果显示:两组研究对象社会参与的组间因素(F组间=13.56,P<0.001)、组内因素(F时间=11.50,P<0.001)和交互作用(F交互=7.41,P<0.001)均显着。干预组研究对象在佩戴助听器一个月后,社会参与情况得到显着改善,之后趋于平稳。对照组研究对象的社会参与情况基本不变。⑥广义线性混合模型分析结果显示:两组研究对象社会隔离得分的组间因素(F组间=11.34,P<0.001)、组内因素(F时间=13.92,P=0.001)和交互作用(F交互=27.85,P<0.001)均显着。干预组研究对象社会隔离程度随时间变化而逐渐下降,对照组研究对象的社会隔离情况无明显变化。⑦广义线性混合模型分析结果显示:两组研究对象孤独感得分的组间因素(F 组间=6.30,P=0.01)、组内因素(F 时间=15.93,P<0.001)和交互作用(F交互=16.44,P<0.001)均显着。干预组研究对象的孤独感随时间变化而逐渐降低,而对照组研究对象的孤独感情况基本不变。结论与建议主要结论:(1)山东省冠县听障老年人抑郁检出率为18.29%,明显高于听力正常的老年人,随着听力水平下降,不同听力等级老年人的抑郁检出率呈现递增趋势,听力障碍显着增加了老年人抑郁程度。听力障碍等级和职业状态、慢性病、基本活动能力障碍、社会参与、孤独感、社会隔离是听障老年人抑郁的影响因素。(2)老年人群中听力障碍不仅直接影响抑郁,还通过社会参与、社会隔离和孤独感对抑郁产生间接影响。比较听力障碍对抑郁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可以发现,老年人群中听力障碍对抑郁的直接影响不仅大于每个中介因素代表的间接影响,同时也大于总的间接影响。(3)佩戴助听器后老年人听力水平得到明显提升,抑郁程度随助听器佩戴时间延长而持续降低,社会参与度显着提升,社会隔离和孤独感明显下降。这表明良好的听力能改善老年人社会参与,维护老年人社会网络,有效减轻老年人孤独感和抑郁程度。对策建议:(1)加强听障老年人抑郁筛查力度,将抑郁等常见的心理问题作为老年人健康的关注重点,增强听障老年人心理健康服务的易获得性和专业性,实现抑郁的早发现和早治疗。(2)提高听障老年人社会参与度,完善其社会网络。通过促进社交活动、提供网络支持、加强家庭照顾等多种方式帮助听障老年人维持和发展社会资源,建立和维系满意的社会网络,以保持和促进其良好的心理健康水平。(3)健全听力干预措施,根据不同老年人的特征制定更为细化、差异化的听力干预策略。通过政府、社会和家庭三个层面的干预来促进听力健康,进而提升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实现积极老龄化。研究创新与不足主要创新点:(1)本研究采用现场调查数据分析了老年人群中听力障碍对抑郁的作用机制,填补了国内该方面的研究空白,为针对性的干预和改善听障老年人抑郁状况提供了科学依据。(2)本研究首次采用区别于临床样本的社区调查数据探索了针对听障老年人的人群干预方案。该方案整合了听力障碍和抑郁两种广泛存在的老年慢性病,为我国残疾老年人心理健康管理做出了新尝试。不足与展望:(1)由于时间和经费的限制,实证研究部分仅在山东省冠县进行了横断面调查,建议未来研究扩大抽样范围,开展大样本队列调查。(2)本次干预研究仅进行了 6个月,对长期干预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未来的研究可以在本研究的基础上,增加对助听器长期佩戴效果的研究。

陈振声,于丽玫[2](2020)在《我国老年听力健康现状与对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受自身和外界因素的影响,老年人听力损伤的概率超过任何年龄段,这种隐性的功能障碍不仅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而且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本文结合我国国情,分析老年听力健康的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应对策略并对老年听力健康发展趋势进行预测。

吴蓉[3](2020)在《湖南省老年残疾人康复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健康中国发展战略强调要调整优化健康服务体系,突出解决老年人、残疾人等重点特殊人群的健康问题。老年残疾人兼具“年老”和“残疾”双重特征,成为最弱势的弱势群体,解决好老年残疾人康复问题对实现健康老龄化和全民康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围绕老年残疾人主要运用质性研究方法,适当运用量化研究。质性研究主要是深度访谈、观察法和文献法。量化研究主要是对《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资料(湖南卷)》的数据进行分析。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发现,湖南省老年残疾人具有明显的群体特征。第—,在人口学特征方面,女性老年残疾人多于男性,高龄化趋势明显,农村老年残疾人数量多于城镇,文化程度低,女性丧偶率高。第二,在经济特征方面,大多数老年残疾人未参与经济活动,在业老年残疾人大多从事农、林、牧、渔、水利业,未工作老年残疾人依靠家庭供养,老年残疾人家庭收入低。第三,在残疾特征方面,老年残疾集中于视力、听力和肢体残疾方面,重度老年残疾人不容忽视,各类老年常见疾病是导致残疾的主要原因,不同残疾类别的致残原因存在差别。在实地访谈过程中发现,湖南省老年残疾人康复面临以下三个问题:一是缺乏制度性保障,执行效果差:二是康复供给不精准,欠缺专业水平;三是康复服务体系不健全,忽视个性化需求。因此,本文以需要理论、福利多元主义理论、公民权利理论为依据,提出完善湖南省老年残疾人康复保障体系的建议,主要包括:健全老年残疾人康复保障制度;完善康复组织管理机制;增强康复服务能力;建立政府与多元主体合作的运行方式。

杨宇航[4](2020)在《基于能力评估的养老机构老年人康复需求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构建《养老机构老年人康复需求调查问卷》,评估养老机构老年人能力等级并调查其康复需求现状,探讨不同能力等级老年人的康复需求,分析养老机构老年人康复需求的影响因素。方法:1.以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为基础,通过文献回顾和专家访谈,形成养老机构老年人康复需求调查问卷初稿;通过两轮德尔菲专家函询,形成问卷测试稿;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长春市朝阳区3所养老机构150名老年人为研究对象,对问卷测试稿进行检验。使用IBM SPSS 24.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通过Cronbach’s alpha系数、Pearson相关系数、量表整体水平内容效度指数(S-CVI)、各条目水平内容效度指数(I-CVI)和探索性因子分析检验问卷信效度,形成养老机构老年人康复需求正式调查问卷。2.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长春市主城区10所养老机构430名老年人为研究对象。调查工具包括老年人基本信息表、老年人能力评估表、养老机构老年人康复需求调查问卷。采用Epidata 3.1软件双人录入数据,IBM SPSS 24.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一般资料、老年人能力等级、老年人康复需求资料以频数、百分数、平均数±标准差表示,养老机构老年人康复需求影响因素采用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1.《养老机构老年人康复需求调查问卷》包括4个维度18个条目。Cronbach’s alpha系数为0.896,问卷重测信度为0.967,问卷的I-CVI为1,S-CVI为1,问卷信效度良好。2.研究有效样本量为414名老年人,平均年龄(79.73±8.47)岁,丧偶老年人高达64.7%,72.9%的老年人患有一种及以上的慢性疾病。3.414名老年人中,能力等级为能力完好的老年人占16.4%,轻度失能的老年人占59.7%,中度失能的老年人占8.2%,重度失能的老年人占15.7%。4.养老机构能力完好老年人康复需求主要为康复宣教、文体康复与躯体运动康复;轻度失能老年人躯体运动康复需求率为87.4%;中度失能老年人躯体运动康复需求率为94.1%;重度失能老年人躯体运动康复得分为(4.78±0.41)分,移动训练得分为(4.48±0.50)分,需求率均为1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对养老机构老年人康复需求产生影响的因素有:老年人能力等级、慢性病数量、痴呆程度和经济来源。结论:1.本研究编制的养老机构老年人康复需求调查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能较好反映老年人的康复需求。2.养老机构不同能力等级老年人的康复需求不同,随着失能程度的增加,各维度康复需求程度上升。3.养老机构老年人康复需求的影响因素包括老年人能力等级、慢性病数量、痴呆程度和经济来源,其中经济来源对于养老机构老年人康复需求的影响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刘瑾[5](2020)在《新公共服务理论视角下残疾人社会福利服务机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残疾人的生活状况是反映国家生活水平以及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我国残疾人人口数量多、服务需求大,社会福利和服务的供给尤其值得特别关注。残疾人社会福利服务机构作为向残疾人提供康复、就业、托养、照料等相关服务的机构,是面向残疾人落实福利政策、改善福利水平、提供福利服务的基本单位。残疾人社会福利服务机构能否实现高质量发展和可持续运营,影响着广大残疾人能否在安居乐业、衣食无忧的基础上共享发展福利、共度幸福美好生活。鉴于我国残疾人社会福利服务机构的重要性以及优化福利服务的紧迫性,本研究以山东省临沂市残疾人社会福利服务机构为切入点,分析我国残疾人社会福利服务机构的总体状况。运用质性研究方法,以新公共服务理论为研究视角,分析残疾人社会福利服务机构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本研究采用长度访谈法收集资料,以残疾人社会福利服务机构和残疾人工作者为访谈对象。研究发现,我国残疾人社会福利服务机构总体上发展不足、运营不佳,存在以下问题亟待改革和修正。一是院舍化问题:鉴于机构多是封闭管理的场所,因缺乏沟通导致残疾人权利被部分剥夺,残疾人权益难保障。二是行政化问题:机构的职责更偏向管理而非服务,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忽视了残疾人的意见和需求;零散滞后的政策体系和运动式管理规则,导致行政化特征明显,注重办事效率而非提升服务质量。三是商业化问题:基于利润最大化考量,机构定位偏向商业经营服务而非福利性质的服务,因而雇佣成本低、专业性差的服务人员提供服务,过分看重商业利益而非残疾人需求。在以公民为核心的治理系统中,新公共服务理论主要关注公共行政应该扮演什么角色的问题。基于此,本研究认为导致机构陷入院舍化、行政化、商业化困境的原因,是对以公民为本、以公民权利为本、以公平正义为本这三个核心原则的背弃。机构在面向残疾人群体提供福利服务时,不再以公民权利为本,为残疾人提供基于尊严和需求的发展性、多层次服务;而是转向以管理为本,采用院舍化封闭管理模式,侵害残疾人的公民权利。不再以公民为本,通过公民参与和多方协商共同确定公共利益和服务项目;而是转向以机构为本,通过自上而下的行政管理和政策制定,忽视残疾人自身的利益诉求。不再以公平正义为本,为所有残疾人提供具有公益属性的福利服务;而是转向以利润为本,将公民视为顾客,把福利视作商业。以上,最终导致机构遭遇问题,难以实现对公共利益的追求。从新公共服务理论出发,转变福利服务目标、着眼长期战略规划、共担福利服务责任,来实现残疾人服务机构的可持续运营,达成残疾人社会福利服务高质量供给。首先,要转变服务目标,应当倡导公共利益至上的观念,宣传新残疾观和积极福利,深化服务型政府的理念。其次,应当通过打通公民参与渠道、搭建社会交流平台,为机构创新提供政策和资金扶持,加强机构对人力资本的投资,谋求有利于机构发展的长期战略规划。此外,还应当通过政府明确责任、制定规章、均衡分配,推广社会参与、完善社会监督,来使机构充分保障残疾人权利,立足残疾人需求实现机构服务的创新和残疾人福利的发展。

葛玉香[6](2020)在《医养结合模式下邯郸养老机构空间适应性设计策略研究》文中提出在我国快速人口老龄化的社会背景下,人口负债问题日益加重,家庭及社会的抚养比逐年增高,老年人养老问题演变为我国正在面临的重要问题。随着老年人患病率与失能率的增加,使得养老服务与医疗服务关系更加紧密。医养结合模式可同时为老年人提供“养老”与“医疗”服务,相比较传统养老模式具有较大优势。国家政府对推进医疗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政策支持力度逐渐加大,为进一步在医养结合模式养老机构的理论及空间方面进行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政策背景。本文针对医养结合模式养老机构的研究不全面、空间功能配置及空间布置等方面缺乏适应性设计等问题,根据现行的规范标准体系,通过文献研究法、实地调研法、学科交叉分析法、历史比较法、实证案例法等研究方法,梳理了所研究领域的背景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明确所研究的目的、对象、内容、框架等研究基础问题,阐述研究中所涉及到的相关概念,分析老年人在心理、生理、行为等方面的特征,并总结相应的设计启示。在综合分析邯郸市养老机构及医养结合模式养老机构分布情况与经营情况的前提下,重点选取了7家医养结合模式养老机构进行调研,对机构的平面布局、各功能空间现状进行归纳及总结,分析了机构基本情况、机构中所入住老年人基本情况及入住老年人对医疗康复空间和公共活动空间的需求。在此基础上,针对调研的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中医疗康复空间和公共活动空间中存在的现状问题提出了相应的空间适应性设计策略及建议,具体包括空间配置、空间布局方式、功能空间关系、空间细部设计等方面,并将理论用于实践,选取一家调研机构对机构中的医疗康复空间和公共活动空间依据策略进行适应性设计改造。通过本文的研究,为邯郸地区现今和未来的医养结合模式养老机构建筑空间的适应性设计实践提供可借鉴性参考依据。

黄鹏英[7](2020)在《Y市残障康复服务供给问题研究 ——基于福利多元主义视角》文中研究表明作为特殊的社会弱势群体,残疾人士的生存和发展日益受到政府和社会的关注。党十九大明确新时代残疾人事业的目标,非常重视残疾人社会保障和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众所周知,康复是残疾人士重建生命的第一步,也是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的前提。康复服务的供给,是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当前,我国残疾人人口基数庞大,康复服务的需求不断扩大,对我国残障康复服务供给体系的建设提出更高要求。本研究在梳理残障康复服务供给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通过实地访谈和调查研究等方法,对Y市残障康复服务供给状况展开调查,了解该市残障康复服务需求状况,梳理Y市残障康复服务在供给总量、供给质量、供给内容和供给结构等方面存在的现实问题,立足福利多元主义理论,剖析问题背后的成因。进而,针对问题的成因,本研究提出优化当前残障康复服务供给体系的建议。本研究主要分为以下六个部分,第一章绪论,包括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文献综述、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等。第二章对相关概念和理论进行阐述,研究Y市残障康复服务供给问题的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第三章统计汇总问卷调查和整理访谈材料,进一步了解Y市残障康复服务需求与供给状况,梳理Y市残障康复服务在供给质量、供给总量、供给结构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第四章结合福利多元主义理论,对Y市残障康复服务供给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第五章基于福利多元主义视角,提出对Y市残障康复服务供给体系优化建议。在此基础上,从Y市实际出发,以小见大,对进一步完善我国残障康复服务供给体系提出合理化建议。

张宁芮[8](2020)在《收缩城市视角下乡镇卫生院设施规划与建筑策划方法研究》文中认为城镇化进程在近年来提速迅猛,以致出现不断流失的乡镇人口以及不断严重的老龄化等问题,乡镇卫生院的发展受到冲击,县域医疗资源配置与人口空间结构的矛盾日益凸显。一方面,乡镇医疗设施布局不平衡,可达性差,服务覆盖率低。另一方面,部分乡镇卫生院存在病人就诊率下降、相关科室功能闲置、医院内部流线混乱等问题。目前乡镇卫生院的建设标准已经不能满足实际需求,需要探索符合患者实际医疗需求和设施均衡配置的规划及建筑策划方法。本论文的研究成果包含两部分:首先是规划布局与建筑现状分析,规划布局主要以我国常州市明光市为研究案例,以日本石川县南加贺二次医疗圈和金泽市为比较案例,运用Arc GIS可视化平台对比分析2国4个地区医疗设施分布特征及可达性,总结存在的问题。其次是进一步对乡镇卫生院规划布点进行评价,以我国常州市99所乡镇卫生院为分析对象,运用Arc GIS的最近设施点分析,测定不同级别乡镇卫生院的服务半径,与《常州市医疗卫生计生设施布局规划(2016-2020)》中基层医疗设施的未来规划目标相比较,判断其合理性。建筑现状分析结合对我国乡镇卫生院的实地调研分析,对乡镇卫生院的建设规模、科室功能设置、选址规划进行合理剖析。以常州市下辖溧阳市戴埠中心卫生院、南渡中心卫生院及新北区罗溪卫生院、奔牛人民医院为调研对象:1.对医护工作者进行访谈,了解卫生院发展脉络、设计初衷、使用现状遇到的问题以及未来发展规划等。2.通过收集现有资料、提炼建筑内部功能信息、发放问卷、访谈等方式,实地调研4所卫生院内部相关区域,获取各部分科室功能的设置、位置关系、改扩建及功能置换情况等。3.对比分析医院现状平面与原始设计图纸之间的差异,研究分析针对医院功能设置与患者间的需求错位、实际空间使用不均衡、内部流线混乱等具体问题。同时以日本人口收缩地区二次医疗圈的4所地域医疗支援医院为比较案例,通过对比二者建设规模、功能设置、面积指标等,分析优缺点。其次是对建筑策划的研究,本文研究范围为乡镇卫生院这类医疗设施,并非针对某一特定建筑。因而在第四章中依据建筑策划的研究方法及步骤,同时结合第二章与第三章的研究成果从策划目标的确定、数据的收集与分析,还有策划战略中选址、规模、功能的策划方法等方面进行论述。以期对乡镇卫生院的建筑策划提供参考。本文主要结论有:通过对比我国与日本医疗设施布局均衡性及可达性之间的差距,结合常州市2016-2020年乡镇卫生院设施规划布局,提出三种模式乡镇卫生院服务半径指标的测定,进而优化设施服务覆盖范围指标及建设标准的可行性。通过实地调研分析我国人口收缩地区乡镇卫生院和日本二次医疗圈地域医疗支援医院的基础上解明了卫生院患者行为特征、就医需求以及内部功能的使用现状与设计人员预想之间的差距,运用记述统计、聚类比较等方法进行分析,总结了乡镇卫生院各科室房间功能设置、面积占比及位置关系等设计要点。综合以上定性与定量的分析,从规模策划、功能策划、选址策划3个角度为乡镇卫生院这一建筑类型的策划方法提供理论指导和参考依据。

樊志鹏[9](2019)在《适老化康复性社区公园设计研究 ——以苏州乐龄公园为例》文中提出老龄化问题是当今社会重大的挑战,而我国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尚处于完善之中。根据统计数据,我国90%的老年人是选择居家养老,社区公园是老年人必不可少的活动环境。如何为老年人提供必要的老年社区生活、医疗卫生支持服务,如何确保老年人拥有适合其需求的社区活动场所,这都是尚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首先对我国特殊的老龄化现状与老年医疗体制改革进行阐述,明确了研究目的及意义、相关的概念、研究现状、研究内容及论文框架。其次,创新性地把康复景观设计理论与老年康复疗法理论结合研究,并且准对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特征及康复需求,综合前文理论研究提出应对策略。再次,对多处社区公园进行实地调研,分析总结老年人在社区公园中行为特征及活动需求,并记录总结当下社区公园建设中的一些优缺点,补充理论并发现现状问题。最后,基于上述研究推导出一套适合老年人进行康复活动的社区公园的构建途径,并且通过一个实际的项目进行设计实践,验证前文所提出的设计原则与方法,为适老化康复性社区公园设计提供具体参考。

李丽群[10](2019)在《上海市康复医疗服务体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康复医疗服务如今已经成为医疗服务中不可或缺的环节。构建一个完善的康复医疗服务体系是推进“健康中国”战略实施的重要举措,是加快推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关键步骤,更是上海建设卓越全球城市必不可少的民生因素。上海一直站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沿,在医疗方面更是起到先锋作用,于2009年响应国家卫生部“建立康复医疗服务体系”战略,建立上海地区康复医疗试点,随着社会发展,患者对康复医疗的需求在不断增长,对上海康复医疗的发展不断提出新的挑战。论文研究旨在深入探讨上海市康复医疗服务体系的整体状态,聚焦上海市康复医疗服务体系的现状及需求,结合国内外康复医疗服务体系运行良好的地区经验,判断当前康复医疗服务体系是否在上海具有良好的效果。论文主要运用公共服务理论、管理学“SPO”理论、公共产品理论,采用问卷调研法、AHP层次分析法、数理分析法。首先,基于文献分析,运用公共产品理论剖析康复医疗服务的属性,利用问卷调研调查462名残疾人与老年人,分析上海市康复医疗服务体系运行现状,分析当前上海市康复医疗服务体系的缺口。其次,从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建立与上海软实力相匹配的医疗体系的角度出发,指出上海完善康复医疗服务体系的必要性。再次,结合已有文献,调研53名研究人员,确定指标体系的评价指标,再利用数理分析方法对指标进行二次筛选,最终确定评价指标。运用公共服务理论和“结构一过程一结果”(SPO)原理,构建康复医疗服务体系的评价指标体系。最后,借鉴国内外康复医疗服务体系现状和相关政策要求,基于当前研究状态,提出完善上海市康复医疗服务体系的优化路径。论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第一,论文认为康复医疗服务是由多重属性决定的“社会性混合产品”。第二,上海市康复服务体系缺乏评价指标与模型。第三,重点慢性病患者管理率、患者预防&康复知识普及率、老年护理床位数等看似与康复医疗服务人群不同的患者,在指标权重比和计算结果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所以在以后的模型修正和构建时,应该将这些指标容纳进去。

二、老年听力康复训练的现状与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老年听力康复训练的现状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山东省冠县听障老年人抑郁现状调查与基于助听器的干预效果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意义
    1.5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重要概念阐释
        2.1.1 听力障碍
        2.1.2 抑郁
    2.2 理论基础
        2.2.1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2.2.2 社会支持理论
        2.2.3 社会排斥理论
        2.2.4 活动理论
        2.2.5 躯体症状—情绪困扰模型
    2.3 国内外研究现状
        2.3.1 听障老年人抑郁流行现状研究
        2.3.2 老年人群中听力障碍与抑郁的关系研究
        2.3.3 老年人群中听力障碍对抑郁的作用机制研究
        2.3.4 听障老年人抑郁干预研究
        2.3.5 文献评述
第三章 听力障碍与抑郁关系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
    3.1 研究资料与方法
        3.1.1 文献检索策略
        3.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3.1.3 文献筛选与数据提取
        3.1.4 质量控制
        3.1.5 统计分析
    3.2 结果
        3.2.1 文献检索结果
        3.2.2 纳入文献一般特征
        3.2.3 纳入文献质量评价
        3.2.4 Meta分析结果
        3.2.5 异质性检验
        3.2.6 敏感性分析
        3.2.7 发表偏倚
    3.3 讨论
    3.4 小结
第四章 抑郁流行现状研究
    4.1 研究资料与方法
        4.1.1 研究对象
        4.1.2 研究指标
        4.1.3 统计分析
    4.2 研究结果
        4.2.1 研究对象基本特征
        4.2.2 不同听力状况老年人抑郁检出情况
        4.2.3 不同特征老年人抑郁状况分析
        4.2.4 抑郁状况影响因素分析
    4.3 讨论
        4.3.1 抑郁检出状况分析
        4.3.2 抑郁影响因素分析
    4.4 小结
第五章 听力障碍对抑郁的作用机制研究
    5.1 研究资料与方法
        5.1.1 研究对象
        5.1.2 研究指标
        5.1.3 统计分析
    5.2 研究结果
        5.2.1 回归分析
        5.2.2 作用机制分析
    5.3 讨论
        5.3.1 听力障碍对抑郁的作用机制分析
        5.3.2 听力障碍对抑郁的直接影响与间接影响比较分析
    5.4 小结
第六章 听障老年人抑郁干预效果评价研究
    6.1 研究资料与方法
        6.1.1 研究对象
        6.1.2 干预内容与方法
        6.1.3 研究指标
        6.1.4 质量控制
        6.1.5 统计分析
    6.2 研究结果
        6.2.1 基线数据
        6.2.2 助听器干预情况
        6.2.3 干预效果评价
    6.3 讨论
        6.3.1 助听器对抑郁的干预效果分析
        6.3.2 助听器对社会参与、社会隔离与孤独感的干预效果分析
        6.3.3 听障老年人助听器的选配与使用状况分析
    6.4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7.1 主要结论
    7.2 对策建议
    7.3 创新与不足
        7.3.1 创新
        7.3.2 不足与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2)我国老年听力健康现状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老年听力障碍与康复的现状
    1.1 老年听力障碍群体基数大、增长快
    1.2 老年听力障碍康复现状
        1.2.1 老年听力障碍者的康复状况亟待改善
        1.2.2 老年听力障碍预防及康复工作机制和服务体系亟待建立
        1.2.3 老年听力健康意识亟待提高
    1.3 老年听力障碍干预开展的轨迹
2 存在的问题
    2.1 老年听觉生理的基础研究
    2.2 老年听觉健康的临床研究
    2.3 社会对老年听力障碍干预的认识不足
    2.4 公共服务对老年听力障碍康复的措施存在短板
        2.4.1 辅听设备研究的成果转化没有引起足够重视
        2.4.2 老年听力障碍康复人才队伍建设投入力度有待加强
3 对策建议
    3.1 政府要成为确保老年听力健康的坚强后盾
        3.1.1 重视政策法规的导向意义和推动力量
        3.1.2 重视专业队伍的规划建设和作用发挥
    3.2 社会要成为确保老年听力健康的广阔平台
        3.2.1 创新老年听力健康的社会宣传手段
        3.2.2 发挥老年听力康复的典型示范效应
    3.3 专业技术要为老年听力健康保驾护航
        3.3.1 临床医学要先行
        3.3.2 康复医学需紧跟
    3.4 家庭要承担起老年听力健康的第一责任
        3.4.1 关爱长辈从保护听力健康开始
        3.4.2 和谐家庭从康复老人听力做起
4 展望
    4.1 国际组织对听力保护的重视为老年听力健康指明了方向
    4.2 政府对社会保障的重视为老年听力健康提供了制度保障
    4.3 健康中国战略的制定和实施为老年听力健康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3)湖南省老年残疾人康复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问题
    1.3 研究方法与样本情况
        1.3.1 研究方法
        1.3.2 样本情况
        1.3.3 伦理问题
    1.4 论文可行性与创新性
        1.4.1 可行性分析
        1.4.2 创新性分析
第二章 文献回顾、概念界定和理论依据
    2.1 文献回顾
        2.1.1 国内文献研究综述
        2.1.2 国外文献研究综述
        2.1.3 研究评述
    2.2 概念界定
        2.2.1 老年残疾人
        2.2.2 老年残疾人康复
    2.3 理论依据
        2.3.1 需要理论
        2.3.2 福利多元主义理论
        2.3.3 公民权利理论
第三章 湖南省老年残疾人群体特征与康复现状分析
    3.1 湖南省老年残疾人群体特征
        3.1.1 人口学特征
        3.1.2 经济特征
        3.1.3 残疾特征
        3.1.4 小结
    3.2 湖南省老年残疾人康复需求及满足状况
        3.2.1 湖南省老年残疾人康复需求多样化
        3.2.2 湖南省老年残疾人康复需求满足率低
        3.2.3 老年残疾人对康复需要的态度
    3.3 湖南省老年残疾人康复供给及工作成效现状
        3.3.1 湖南省老年残疾人康复供给情况
        3.3.2 湖南省老年残疾人康复工作实施效果
第四章 湖南省老年残疾人康复存在的主要问题
    4.1 缺乏制度性保障,执行效果差
        4.1.1 政策制定“碎片化”
        4.1.2 相关部门缺乏联动,各行其是
        4.1.3 康复经费保障不健全
    4.2 康复供给不精准,欠缺专业水平
        4.2.1 康复对象瞄准度低
        4.2.2 残疾人专职委员工作能力欠缺
    4.3 康复服务体系不健全,忽视个性化需求
        4.3.1 救助型康复服务
        4.3.2 康复资源地区分布不均
第五章 完善湖南省老年残疾人康复保障体系的对策建议
    5.1 基本原则
        5.1.1 以老年残疾人康复需求为导向
        5.1.2 以促进老年残疾人自立为目标
    5.2 建议对策
        5.2.1 健全老年残疾人康复保障制度
        5.2.2 完善康复组织管理机制
        5.2.3 增强康复服务能力
        5.2.4 建立政府与多元主体合作的运行方式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附录
    附录Ⅰ: 访谈提纲
    附录Ⅱ: 访谈对象编码表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及录用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4)基于能力评估的养老机构老年人康复需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相关概念
        1.1.1 能力
        1.1.2 养老机构
        1.1.3 养老机构康复服务
        1.1.4 康复需求
    1.2 研究背景
        1.2.1 人口老龄化日趋严峻,老年人健康水平堪忧
        1.2.2 机构养老不断发展,养老体系建设逐步推进
        1.2.3 康复需求日益增加,开展机构康复势在必行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理论基础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1.5.1 研究目的
        1.5.2 研究意义
    1.6 技术路线图
第2章 养老机构老年人康复需求调查问卷的构建
    2.1 问卷条目池的建立
        2.1.1 文献回顾
        2.1.2 专家访谈
        2.1.3 初步形成问卷条目池
    2.2 德尔菲专家函询
        2.2.1 研究对象与方法
        2.2.2 研究结果
    2.3 问卷的信效度检验
        2.3.1 研究对象
        2.3.2 资料分析
        2.3.3 研究结果
    2.4 讨论
        2.4.1 问卷编制的科学性
        2.4.2 问卷的条目及维度分析
        2.4.3 问卷的信效度
第3章 基于能力评估的养老机构老年人康复需求
    3.1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1 研究设计
        3.1.2 研究对象
        3.1.3 样本量
        3.1.4 研究工具
        3.1.5 统计学方法
        3.1.6 质量控制
    3.2 研究结果
        3.2.1 养老机构老年人一般资料
        3.2.2 养老机构老年人能力等级
        3.2.3 养老机构不同能力等级老年人康复需求现状
        3.2.4 养老机构老年人康复需求影响因素
    3.3 讨论
        3.3.1 养老机构老年人存在高龄化和慢病化特点
        3.3.2 养老机构老年人能力等级现状严峻
        3.3.3 养老机构不同能力等级老年人康复需求存在差异
        3.3.4 养老机构老年人康复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3.3.5 养老机构康复服务发展对策与建议
第4章 结论与展望
    4.1 研究结论
    4.2 研究的创新、不足与展望
        4.2.1 本研究的创新
        4.2.2 本研究的不足
        4.2.3 本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及在校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5)新公共服务理论视角下残疾人社会福利服务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问题
    1.2 研究背景
        1.2.1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1.2.2 发展中国特色残疾人社会福利事业的新任务
        1.2.3 发展残疾人社会福利服务机构的新要求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现实意义
    1.4 概念界定
        1.4.1 残疾人
        1.4.2 社会福利和社会服务
        1.4.3 残疾人社会福利服务
        1.4.4 残疾人社会福利服务机构
第2章 文献回顾
    2.1 国外文献回顾
        2.1.1 关于残疾人社会福利服务机构发展变迁的研究
        2.1.2 关于残疾人社会福利服务机构的现状研究
    2.2 国内文献回顾
        2.2.1 关于残疾人社会福利服务的研究
        2.2.2 关于残疾人社会福利服务机构发展变迁的研究
        2.2.3 关于残疾人社会福利服务机构的研究
    2.3 文献评述
第3章 研究视角与研究方法
    3.1 研究视角
        3.1.1 理论缘起与进展
        3.1.2 理论内涵
    3.2 研究方法
        3.2.1 长度访谈法
        3.2.2 采用长度访谈法的原因
        3.2.3 长度访谈法的研究过程
第4章 残疾人社会福利服务机构的基本情况介绍
    4.1 机构基本情况
        4.1.1 机构区域分布情况:集中城区
        4.1.2 机构性质类型情况:类型丰富
        4.1.3 部门业务关系:多头管理
    4.2 机构服务情况
        4.2.1 机构服务类型:专门化为主
        4.2.2 从事服务内容:多层次并含
    4.3 机构管理运营情况
        4.3.1 残疾人管理模式:制度化管理和人性化服务
        4.3.2 服务人员情况:数量紧缺且专业化不足
        4.3.3 机构设施情况:整体向好
第5章 残疾人社会福利服务机构存在的问题
    5.1 院舍化问题
        5.1.1 注重规范化管理忽视个性化服务
        5.1.2 注重服务输送忽视公民权利
        5.1.3 注重向内发展忽视社会融入
    5.2 行政化问题
        5.2.1 强调管理对象而非服务对象
        5.2.2 强调服务流程而非服务内容
    5.3 商业化问题
        5.3.1 专注商业经营而非福利服务
        5.3.2 专注个人利益而非公共利益
        5.3.3 专注短期盈利而非长期规划
第6章 残疾人社会福利服务机构问题的因果解释
    6.1 背弃公民权利为本,转向以管理为本
    6.2 背弃以民为本,转向以机构为本
    6.3 背弃以公平正义为本,转向以利润为本
第7章 促进残疾人社会福利服务机构发展的对策建议
    7.1 转变福利服务目标
        7.1.1 明确公共利益至上
        7.1.2 倡导新残疾观
        7.1.3 推行积极福利
        7.1.4 深化服务型政府改革
    7.2 着眼长期战略规划
        7.2.1 搭建社会交流平台
        7.2.2 资源助力机构创新
        7.2.3 重视人力资本投资
    7.3 共担福利服务责任
        7.3.1 政府承担复杂责任
        7.3.2 社会协同参与合作
第8章 总结与讨论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限制
    8.3 研究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6)医养结合模式下邯郸养老机构空间适应性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中国人口老龄化现状
        1.1.2 邯郸市人口老龄化现状
        1.1.3 国内养老模式现状及医养结合模式的需求
        1.1.4 国家及政府对推进“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支持和鼓励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创新点
    1.4 研究对象与内容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框架
第2章 老年人特征分析及医养结合模式与功能空间配置研究
    2.1 老年人相关特征及设计启示
        2.1.1 老年人生理特征及设计启示
        2.1.2 老年人心理特征及设计启示
        2.1.3 老年人行为特征及设计启示
    2.2 医养结合模式概述
        2.2.1 医养结合模式
        2.2.2 医养结合模式发展可行性分析
        2.2.3 医养结合模式的实现形式与内容
    2.3 医养结合模式养老机构功能空间配置
        2.3.1 功能空间使用率影响因素
        2.3.2 功能空间类型划分
        2.3.3 各功能空间配置需求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邯郸市医养结合模式养老机构调研分析
    3.1 调研方案
        3.1.1 调研目的
        3.1.2 调研对象的选取
        3.1.3 调研时间的选择
        3.1.4 调研内容
    3.2 机构现状调研
        3.2.1 机构总体现状
        3.2.2 医疗康复空间使用现状分析
        3.2.3 公共活动空间使用现状分析
    3.3 问卷及访谈结果数据分析
        3.3.1 老年人基本情况
        3.3.2 老年人对医疗康复空间的需求
        3.3.3 老年人对公共活动空间的需求
    3.4 邯郸市医养结合模式养老机构现状主要问题分析
        3.4.1 医疗康复空间主要问题分析
        3.4.2 公共活动空间主要问题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医养结合模式下邯郸养老机构空间适应性设计策略及建议
    4.1 医疗康复空间适应性设计策略
        4.1.1 基本诊疗空间适应性设计策略
        4.1.2 康复理疗空间适应性设计策略
        4.1.3 护理照料空间适应性设计策略
    4.2 公共活动空间适应性设计策略
        4.2.1 娱乐消遣空间适应性设计策略
        4.2.2 交通空间适应性设计策略
        4.2.3 用餐空间适应性设计策略
    4.3 医养结合模式下邯郸养老机构主要功能空间适应性设计建议
        4.3.1 基本诊疗空间
        4.3.2 康复理疗空间
        4.3.3 护理照料空间
        4.3.4 交通空间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设计案例——武安市北晨医养院空间适应性改造设计
    5.1 改造对象选取依据
    5.2 改造设计思路
        5.2.1 功能空间的加入
        5.2.2 流线合理化
        5.2.3 细节适老化
    5.3 北晨医养院空间适应性改造设计
        5.3.1 医疗康复空间适应性改造设计
        5.3.2 公共活动空间适应性改造设计
    5.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附录 A 邯郸市养老机构经营主体统计
附录 B 邯郸市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设施状况调研调查问卷
附录 C 邯郸市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老年人基本情况调研调查问卷

(7)Y市残障康复服务供给问题研究 ——基于福利多元主义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选题背景和意义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残疾人
        2.1.2 残障康复服务
        2.1.3 残障康复服务供给
    2.2 理论基础
        2.2.1 福利多元主义
        2.2.2 新公共服务理论
第三章 Y市残障康复服务供给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1 残障康复服务供给的宏观背景
    3.2 Y市残障康复服务供给现状调查分析
        3.2.1 Y市残疾人概况及调查样本概述
        3.2.2 Y市残障康复服务需求状况
        3.2.2.1 残疾人康复服务需求的多样性
        3.2.2.2 残疾人康复服务需求的差异性
        3.2.2.3 残疾人康复服务需求的特殊性
    3.3.Y市残障康复服务供给存在的问题
        3.3.1 供给总量不足
        3.3.2 供给内容单一
        3.3.3 供给结构失衡
        3.3.4 供给质量不高
第四章 Y市残障康复服务供给问题的成因分析
    4.1 康复服务供给理念滞后
    4.2 供给主体定位不清,难成体系
        4.2.1 政府:单向行政化供给,服务单一
        4.2.2 市场:尚未探索盈利模式,供给相对有限
        4.2.3 社区:供给起步晚,依附于政府供给
        4.2.4 志愿部门:流动性大,参与供给程度低
        4.2.5 供给合作协调机制尚未形成,难成体系
    4.3 尚未建立需求为本的供给定位
    4.4 供给资源投入保障较为缺乏
    4.5 供给监督、评估机制尚未完善
第五章 完善Y市残障康复服务供给的对策建议
    5.1 树立多元主体参与和全面康复的供给理念
    5.2 科学定位,构建多元主体供给残障康复服务体系
        5.2.1 以残疾人需求为供给动力
        5.2.2 以政府为残障康复服务供给的引导主体
        5.2.3 以市场为残障康复服务供给的基础主体
        5.2.4 以社区、志愿者团体为残障康复服务供给的补充主体
    5.3 健全多元主体供给残障康复服务体系的长效运行机制
        5.3.1 健全多元主体供给协调合作机制
        5.3.2 健全多元主体供给投入保障机制
        5.3.3 健全多元主体供给监督评估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2019年Y市残疾人康复服务与需求调查问卷
    附录-2 Y市残联干部关于残障康复服务访谈提纲
    附录-3 Y市残疾人或其家属关于残障康复服务访谈提纲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8)收缩城市视角下乡镇卫生院设施规划与建筑策划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
        1.2.1 收缩城市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2.2 医疗建筑策划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2.3 乡镇医疗设施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调查对象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调查对象
        1.3.3 研究方法
第二章 规划布局分析
    2.1 本章研究目的
    2.2 人口收缩地区医疗设施现状分析
        2.2.1 国内人口收缩地区乡镇卫生院设施规划——以江苏省常州市、安徽省明光市为例
        2.2.2 日本人口收缩地区医疗设施现状分析——以石川县金泽市、南加贺二次医疗圈为例
        2.2.3 比较研究
    2.3 乡镇卫生院现状布局评价——以江苏省常州市为例
        2.3.1 运用算法及其原则
        2.3.2 运用于常州市乡镇医疗设施规划选址分析
        2.3.3 分析结果
        2.3.4 人口收缩与乡镇卫生院布局之间的关系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建筑现状分析
    3.1 本章研究目的
    3.2 国内人口收缩地区乡镇卫生院建筑现状——以江苏省常州市为例
        3.2.1 概况
        3.2.2 相关指标及政策
        3.2.3 功能设置
        3.2.4 原始功能与需求功能间的差异
        3.2.5 建筑平面及面积指标分析
        3.2.6 乡镇卫生院功能与面积指标小结
    3.3 日本人口收缩地区医院建筑现状——以二次医疗圈地域医疗支援医院为例
        3.3.1 概况
        3.3.2 功能设置
        3.3.3 建筑平面及面积指标分析
        3.3.4 日本地域医疗支援医院在人口收缩区域所承担的作用分析
    3.4 比较研究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乡镇卫生院建筑的策划方法
    4.1 本章研究目的
    4.2 策划目标的确定
    4.3 数据收集与分析
    4.4 策划战略的确定
        4.4.1 考虑影响因素优先级
        4.4.2 选址策划
        4.4.3 规模策划
        4.4.4 功能策划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
    5.1 结论
    5.2 今后研究课题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附录目录
    附录A 问卷
    附录B 常州市各级公立医疗机构明细表
    附录C 国内4所乡镇卫生院基本资料
    附录D 日本4所地域医疗支援医院基本资料
    附录E 患者问卷调查
    附录F 文献研究动向

(9)适老化康复性社区公园设计研究 ——以苏州乐龄公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
        一、中国特殊的老龄化背景
        二、中国老年医疗体制改革
    第二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三节 相关概念阐释
        一、社区公园
        二、适老化设计
        三、康复景观
    第四节 国内外研究状况
        一、国外康复景观研究状况
        二、国内康复景观研究状况
    第五节 研究内容
    第六节 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二、实例研究法
        三、综合分析法
    第七节 研究框架
第一章 社区公园康复原理及可实施的康复疗法研究
    第一节 康复性景观的相关设计原理研究
        一、注意力恢复理论
        二、亲生性理论
    第二节 可在社区公园进行的康复疗法
        一、传统疗法
        二、物理因子疗法
        三、运动疗法
        四、作业疗法
第二章 老年人特征及设计应对策略
    第一节 老年人生理特征及社区公园中常见疾病
        一、老年人感觉系统特征及障碍
        二、老年人中枢神经系统特征及障碍
        三、老年人肌肉和骨骼系统特征及障碍
        四、老年人心脑血管系统特征及障碍
        五、老年人代谢系统特征及障碍
        六、老年免疫系统特征及障碍
    第二节 老年人生理需求及设计应对策略
        一、提供适合老年感知系统的五觉体验活动场所
        二、优化场所的亲生性减缓老年人中枢神经衰退
        三、确保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出行道路无障碍
        四、建立改善心脑血管疾病的健康管理、教育及康复场所
        五、为代谢系统障碍的老年人提供进行运动疗法的支持环境
        六、提供进行物理因子疗法的场所增强老年人免疫系统
    第三节 老年人心理特征及在社区公园中常见心理疾病
        一、老年人主要的心理特征及障碍
    第四节 老年人心理需求及设计应对策略
        一、建立健康管理中心满足安全需求
        二、提供公共活动与交流场所满足归属与爱的需求
        三、建立健康教育中心满足自尊的需求
        四、布置信息类小品满足求知的需求
        五、设计符合老年人审美的景观环境满足美的需求
        六、设立园艺活动场所满足自我实现需求
第三章 关于老年人活动行为特征和场所现状的社区公园实例研究
    第一节 老年人活动行为特点分析与总结
        一、社区公园中老年人群活动占比情况
        二、老年人群身体状态的基本情况
        三、老年人群在社区公园的主要活动类型
        四、老年人在社区公园的主要运动项目及特征
    第二节 社区公园实例分析与总结
        一、松鹤公园
        二、延春公园
        三、豆香园
    第三节 思考与总结
第四章 适老化康复性社区公园构建途径
    第一节 适老化康复性社区公园设计目标
        一、完善社区医疗服务体系
        二、达成景观康复的科学性与高效性
    第二节 适老化康复性社区公园规划设计原则
        一、亲生性原则
        二、兼容性原则
        三、富有吸引力的功能性配置原则
        四、人性化布局原则
    第三节 适老化康复性社区公园景观要素设计方法
        一、条理清晰的健康步道设计
        二、形式与功能和谐统一的竖向设计
        三、满足康复需求的植物设计
        四、适老化的景观小品及服务设施设计
第五章 适老化康复性社区公园设计实践
    第一节 项目背景
    第二节 景观规划设计分析
        一、乐龄公园设计总平面图
        二、“动静兼顾”的功能分区
        三、“聚气防扰”的竖向规划
        四、“条理清晰”的道路规划
    第三节 分区详解
        一、健康管理与教育中心广场
        二、怡心静修活动区
        三、健体互融活动区
        四、康复花园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附录
致谢

(10)上海市康复医疗服务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全球关注残疾人事业
        1.1.2 我国残疾人事业高速发展
        1.1.3 我国提出“健康中国”战略
        1.1.4 上海提出“健康上海2030”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综述
        1.3.2 国内研究综述
        1.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1.4 研究思路
    1.5 研究方法
        1.5.1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1.5.2 社会调查法
        1.5.3 层次分析法
第二章 康复医疗服务体系的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康复医疗服务体系内涵阐释
        2.1.1 康复
        2.1.2 康复医疗
        2.1.3 康复医疗服务体系
    2.2 基于公共产品理论的康复医疗服务的属性
        2.2.1 公共产品理论阐释
        2.2.2 康复医疗服务的属性
    2.3 基于公共服务理论的学理分析
        2.3.1 公共服务理论阐释
        2.3.2 康复医疗服务均等化
    2.4 基于“结构一过程一结果”(SPO)的学理分析
        2.4.1 “结构一过程一结果”(SPO)阐释
        2.4.2 康复医疗服务体系的评价模型
第三章 完善上海市康复医疗服务体系的必要性
    3.1 上海市康复医疗服务体系的发展历程
        3.1.1 上海市康复医疗服务体系的构成
        3.1.2 上海康复政策基本概述
        3.1.3 上海康复服务政策发展轨迹
    3.2 上海康复医疗服务体系的效应评价
        3.2.1 上海康复医疗服务体系的成效
        3.2.2 上海康复医疗服务体系的缺口
    3.3 完善上海康复医疗服务体系的必要性
        3.3.1 满足上海“卓越全球城市”品质的需要
        3.3.2 保障特殊人群的公共服务均等化
        3.3.3 完善我国康复医疗服务的设计标准
第四章 上海康复医疗服务体系的评价指标设计
    4.1 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4.1.1 全面性
        4.1.2 层次性
        4.1.3 实用性
    4.2 上海市康复医疗服务体系评价指标方法
        4.2.1 指标选择的方法
        4.2.2 指标权重确定的方法
    4.3 上海市康复医疗服务体系评价指标
        4.3.1 指标梳理及其分析
        4.3.2 评价指标筛选
        4.3.3 评价指标解释
第五章 上海康复医疗服务体系评价理论模型构建
    5.1 选择康复医疗服务体系评价模型
        5.1.1 评价模型选择
        5.1.2 模型外部环境
        5.1.3 模型内部机制
    5.2 阐释康复医疗服务体系评价模型
        5.2.1 模型目标评价
        5.2.2 模型过程评价
        5.2.3 模型结果评价
    5.3 建立康复医疗服务体系评价模型
        5.3.1 AHP层次分析的构建
        5.3.2 康复医疗服务体系评价模型
        5.3.3 运行结果分析
第六章 上海市康复医疗服务体系的运行实证研究
    6.1 上海市康复医疗服务体系的运行实证
        6.1.1 数据来源
        6.1.2 客观指标计算
        6.1.3 主观指标调研
    6.2 上海市康复医疗服务体系评价
        6.2.1 数据导入
        6.2.2 计算结果
    6.3 上海市康复医疗服务体系评价的结果分析
        6.3.1 多渠道康复经费投入不足
        6.3.2 未充分利用社区康复资源
        6.3.3 缺乏专业康复人才
第七章 康复医疗服务体系的国际经验比较
    7.1 发达国家康复医疗服务体系
        7.1.1 美国康复医疗服务体系的现状
        7.1.2 英国康复医疗服务体系的现状
        7.1.3 澳大利亚康复医疗服务体系的现状
    7.2 发达国家康复医疗服务体系经验启示
        7.2.1 建设结构清晰的服务体系
        7.2.2 建立可行性高的服务流程
        7.2.3 完善具有较强目的性的医保制度
        7.2.4 建立高效的专业医疗人才团队
        7.2.5 重视社会工作者在康复医疗中的作用
第八章 完善上海市康复医疗服务体系的对策思考
    8.1 完善政策体系提高服务支持
        8.1.1 完善政策体系
        8.1.2 提高公共服务供给力度
    8.2 整合康复资源提高服务质量
        8.2.1 增强各级机构协调性
        8.2.2 发展中医特色康复服务
        8.2.3 提升专业机构服务力
        8.2.4 全面发展社区康复
    8.3 打造专业人才完善康复梯队
        8.3.1 注重专业人才精细化
        8.3.2 保证医护人员的数量
    8.4 融合互联网+康复服务
        8.4.1 扶持信息技术支撑康复建档率
        8.4.2 全力完善康复医疗服务体系
第九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致谢

四、老年听力康复训练的现状与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山东省冠县听障老年人抑郁现状调查与基于助听器的干预效果评价研究[D]. 江帆. 山东大学, 2021(10)
  • [2]我国老年听力健康现状与对策[J]. 陈振声,于丽玫.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 2020(04)
  • [3]湖南省老年残疾人康复问题研究[D]. 吴蓉. 山东大学, 2020(10)
  • [4]基于能力评估的养老机构老年人康复需求研究[D]. 杨宇航. 吉林大学, 2020(08)
  • [5]新公共服务理论视角下残疾人社会福利服务机构研究[D]. 刘瑾. 山东大学, 2020(12)
  • [6]医养结合模式下邯郸养老机构空间适应性设计策略研究[D]. 葛玉香. 河北工程大学, 2020(07)
  • [7]Y市残障康复服务供给问题研究 ——基于福利多元主义视角[D]. 黄鹏英.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8]收缩城市视角下乡镇卫生院设施规划与建筑策划方法研究[D]. 张宁芮. 东南大学, 2020(01)
  • [9]适老化康复性社区公园设计研究 ——以苏州乐龄公园为例[D]. 樊志鹏. 苏州大学, 2019(04)
  • [10]上海市康复医疗服务体系研究[D]. 李丽群.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2019(06)

标签:;  ;  ;  ;  ;  

老年人听力康复训练现状及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