沼泽地的“排储灌”

沼泽地的“排储灌”

一、沼泽地的“排、蓄、灌”(论文文献综述)

马亚男[1](2020)在《基于雨洪管理的城市公规划设计研究 ——以深圳洪湖公园为例》文中提出城市雨洪管理是通过雨水收集、滞留、净化、渗蓄过程,达到防洪排涝和雨水资源再利用的目的,尤其在城市蓄滞洪区内,利用雨洪公园融合雨水管理措施和城市综合公园构建方法,在保障洪涝安全的同时,推进城市公园绿地生态化建设。本文以深圳市洪湖公园作为研究对象,在罗湖区更新和海绵城市规划背景下,探究基于雨洪管理的城市公园设计方法,期望从风景园林角度出发,维护城市雨洪安全、重整雨水资源、优化城市蓄滞洪区景观风貌,并探究兼具防洪功能和休闲游憩功能的雨洪公园景观设计方法。本文旨在探究雨洪管理下城市公园设计方法及要点。首先通过梳理雨洪管理、雨洪公园相关研究,包括雨洪管理基本理论与工程技术、雨洪公园概念特点,功能与防洪工程,提出在城市蓄滞洪区内,兼顾洪涝安全和游憩功能的雨洪公园设计研究方向,并结合国内外案例分析研究,归纳总结设计要点。将设计要点运用到深圳洪湖公园设计实践中,提出保障水安全、修复水生态、构建水景观和共享水休闲的设计理念,并总结雨洪公园设计步骤,首先明确雨洪淹没范围并划分防洪等级,再配置耐水湿程度不同的植物、建设生态驳岸和修复水生态环境,营建适宜性景观。然后根据实际径流特点布置雨洪设施进行雨洪调蓄。最后结合雨洪安全和游憩安全合理布置功能分区,满足公园复合功能的多重需求,以探究当前城市防洪排涝与景观构建和谐发展的生态化途径和方法。总结出城市洪涝问题依赖多学科综合技术和法律法规等政策,城市雨洪公园体系建设应以实际洪涝问题为主,通过景观手法发挥雨洪公园防洪功能,逐步解决雨洪调蓄、适应性景观、水生态净化和休闲游憩问题。

陈姝婕[2](2020)在《低影响开发视角下城市综合公园规划设计应用研究 ——以成都市新都区翠微湖中央公园设计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城市快速发展带来的许多生态问题中,城市洪涝灾害与径流污染是其中较为突出的问题,这些问题已经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和人身安全威胁。在此背景下,通过低影响开发理念与低影响开发措施对城市雨水进行有效管理,解决雨洪问题成为不断发展的趋势。城市综合公园作为城市中大面积绿地,成为城市中解决雨洪问题的突破口,将低影响开发措施与城市绿地结合,将城市绿地转变为调节水资源的海绵体的同时,提升城市景观品质,达到生态、美观、经济等多重效应。本文首先厘清低影响开发与城市综合公园的概念,后对低影响开发的理论、技术进行梳理分析,明确其是一种通过分散、源头式措施生态化、创新型的雨洪管理措施,目前已经形成相对完善的技术措施,且国内外发明了许多水文水力模型用于模拟。基于此总结得出了低影响开发的流程与内容为:根据场地情况设定雨水控制目标,并系统规划设计低影响开发措施布局以及结构,后利用水文水力模型模拟验证和改进,最终确定方案。后对国内外相关低影响开发指导的公园实践进行整理,选择优秀案例进行分析总结,得出城市综合公园进行低影响开发设计中的五个设计要点,作为设计指导运用在翠微湖中央公园设计中。经过理论和实践案例总结得出在低影响开发视角下城市综合公园相应的设计目标、原则、流程、技术以及与景观要素相结合的要点,对设计中所用到的SWMM模型进行相关概述。后以新都区翠微湖中央公园为例,首要原则是城市安全的维护与河道的生态性、安全性保障,以城市公园设计规范为设计依据,实现低影响开发的理念和技术与城市综合公园功能、景观设计结合,合理组合布局低影响开发措施,并与景观和活动结合,实现功能与美观的双重效应。根据设计方案进行SWMM模型模拟,针对设计进行公园的雨洪控制和污染物削减效用的模拟,得出低影响开发措施发挥重要效用。通过理论研究、案例分析、设计实践,充分证明低影响开发措施在城市综合公园中的应用对减缓城市雨洪有重要的作用。本论文以期通过此设计方法,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打造城市绿色海绵体,构建功能复合、效益多元的城市公园绿地,将其作为重要的绿色基础设施,有效缓解城市雨洪压力,为海绵城市的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程璐[3](2020)在《基于水鸟栖息地营建的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研究 ——以河南省郑州市贾鲁河湿地公园规划设计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最近三十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明显加快,使得我国城市生物多样性特别是水鸟多样性面临巨大挑战。由于城市化扩张侵占了大量的林地、农田、水域,导致城市水鸟栖息地受到严重威胁。面对如此恶化的严峻形势,党的十八大和十九大报告先后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明确要求。因此,水鸟栖息地的生态修复正是大势所趋。城市湿地是城市中水域和陆地相连接的区域,拥有多样化的自然生境,这些不同的栖息地生境类型为城市中生活的水鸟提供了多样的、必不可少的觅食、繁衍等栖息环境。从水鸟栖息地营建的角度建设城市湿地公园,不仅符合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出的要求,更是通过城市湿地来保护水鸟栖息地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本文在阐述了城市湿地公园及水鸟栖息地相关概念,总结了行为生态学、景观生态学、鸟类生态学、恢复生态学等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水鸟栖息地与公园面积、水体、植物等自然因素和惊飞距离、环境噪音等人为因素之间的相关性,并从项目概况、面临挑战、规划策略及特色、规划设计分析等四个方面对宁波生态走廊、上海张家浜公园、陕西渭柳湿地公园、山东微山湖湿地公园、新加坡碧山宏茂桥公园、美国巴吞鲁日湖区整体规划等六个有借鉴价值的国内外经典案例进行深入分析,通过理论和实践研究为后续的规划设计提供了基础。之后,通过对相关理论和实际案例进行归纳,总结出基于水鸟栖息地营建的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原则、水鸟栖息地规划设计策略以及城市湿地公园功能规划设计策略,尝试探索出一套相对完善的规划设计方法。最后,将从生境营造、植物、控制人为干扰、水系设计等方面归纳出的基于水鸟栖息地营建的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方法运用于实践,以河南省郑州市贾鲁河湿地公园规划设计为例,对其科学性和合理性进行验证。

范蕾[4](2020)在《新城环境中的湿地公园营建策略 ——三明生态新城湿地公园设计》文中指出湿地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是全球三大生态系统之一。湿地内蕴含丰富的生物及元素多样性,具有“生物超市”之名,对地球水文、生态功能等方面产生重要影响。然而随着中国城市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自然资源遭到破坏和牺牲,城市湿地遭到填埋,沼泽地改良、围湖造田等活动侵占,导致湿地大量退化,湿地面积骤减。随着城市发展,人口膨胀,许多城市难以容纳庞大的人口数量,开始围绕主城规划建设新城,以达到功能转移和人口转移等目的。一些远离主城区,具备良好生态基底的新城,为了迎合生态城市建设的发展目标,通过规划湿地公园以达到生态城市建设标准。但目前我国城市湿地公园的建设往往只是新城体现生态性的幌子,许多湿地公园的建设中并没有切实处理城市与湿地两者之间的矛盾,有些湿地公园中甚至建设大量硬质驳岸供游人玩耍,严重破坏了湿地原有的生境,并没有发挥湿地本应具有的生态服务功能。同时,野生化的湿地生境也为城市带来了一些安全隐患,难以被人类所充分利用。本文通过研究分析新城的特点与新城中湿地的特点,探讨湿地与城市之间的关系以及湿地公园在城市与湿地之间的作用。通过基本理论的梳理解读和国内外相关案例分析,提出有效的湿地公园设计策略以解决城市与湿地之间的矛盾;合理保护和利用城市环境中自然资源、动植物资源和湿地野趣景观;利用湿地公园改善城市环境;避免城市对湿地的不利影响以及湿地对城市的不利影响。并通过实例应用,以三明生态新城湿地公园为例进行景观规划设计,通过景观空间划分、景观生境营建、水系统设计等为新城中湿地公园的建设提供设计策略参考。

祁辉[5](2020)在《汉江滨河湿地功能退化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湿地与森林、海洋合称全球三大生态系统,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具有着防洪蓄水、调节气候、降解污染等作用。湿地不光为人们提供生产、生活资源,而且还是人们赖以生存的重要环境。随着人口压力的日益上升、全球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导致人类对土地的需求日趋扩大,而对湿地资源的掠夺性开发利用和水环境的污染带来的环境问题不仅造成了湿地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和湿地环境的日趋恶化,也大大降低进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并使湿地成为退化最严重的生态系统之一。所以,人们越来越关注湿地的保护与开发利用了。汉江滨河湿地位于汉江上游(陕西段)流域,是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核心水源地和我省引汉济渭的引水水源地。近年来,由于对汉江及其滨河湿地管理保护不力,导致汉江滨河湿地功能退化严重,湿地面积逐年减少,生态环境破坏。因此,对汉江滨河湿地退化研究及修复,迫在眉睫。本文主要通过湿地退化因素的文献调研、典型湿地修复案例分析、湿地资源评价三个方面来分析汉江滨河湿地退化的因素并给出相应的修复策略。研究内容及获得的主要结论如下:1)对全国51个已经退化的湿地相关资料和文献进行调研,归纳总结了不同湿地的退化特征和退化原因,得出了7条湿地退化的一般特征以及12条影响湿地退化的主要因素;运用统计学的研究方法将这些退化因素划分为A、B、C、D四类,构建出湿地功能退化因素的评价体系。2)对我国4个典型滨河湿地修复案例进行了对比分析,按照修复效果差异总结出可以借鉴的修复经验与技术,归纳出滨河湿地的一般修复方案与措施。3)通过建立汉江滨河湿地资源指标体系,对汉江滨河湿地进行湿地资源综合评价。其中首先将湿地评价指标体系划分为3个层次,包括目标层、准则层及指标层;然后将准则层分成5个部分,将指标层细化为对应的17项指标。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确定各个层次、各项指标的权重,再通过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汉江滨河湿地进行资源综合评价。结合专家综合赋分的方式,通过相应的矩阵计算确定出相应的评价指数,结合对评价结果做出的相应分析,得出汉江滨河湿地资源的现状评价结论。4)结合前面的研究内容,综合分析判定出汉江滨河湿地的8条退化因素,并提出了6条对应的修复策略。

段力文[6](2020)在《海绵城市建设技术在机场中的应用研究 ——以首都机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海绵城市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涉及多学科交融,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举措之一。2018年底,民航局发布的《关于深入推进民航绿色发展的实施意见》一文中明确提出打造海绵机场,新时期“平安机场、绿色机场、智慧机场、人文机场”四型机场需要融入海绵城市建设理念。本文首先从海绵城市概念出发,面对机场洪涝灾害分析其频发的原因,总结国内外文献中宏观系统与具体措施方面的优劣,在此基础上建立研究背景平台。继而本文从自然地理条件、宏观系统与具体措施等方面研究国内外机场运用海绵城市建设技术典型案例,梳理相关理论,以风景园林专业的角度归纳得出海绵机场一般设计方法,方法包括:场地现状调研,场地前期分析中降雨、水系及水质等条件对海绵设计有最直接的影响;制定控制目标,其控制目标应依据场地所在地区的水资源情况及经济条件进行选择;以建设用地性质进行分类分区是将因地制宜原则最大化的体现,一般可以将建设用地以道路桥体及附属绿地、建筑及附属绿地、公园绿地及水体等四个方面分类形成海绵单元,将园林小品、道路广场、绿地、水体和植被这些园林要素与海绵单元有机结合;“源头滞蓄减排、过程绿色控制及末端生态调蓄入渗”系统是一种综合了海绵城市核心理念——“渗、滞、蓄、净、用、排”的科学体系,以这个系统布置绿色雨水设施;确定绿色雨水设施规模;采用智慧雨水管控系统为后续保障环节。论文最后结合首都机场建设实例对海绵城市建设技术在首都机场的应用提供实际改造建议。通过研究可知,下一步可以通过SWMM动态降雨——径流模拟模型软件构建区域水文模型对降雨量进行验证,通过给排水、管廊、岩土及交通等各专业的综合配合,力求通过最小程度的改造而获取雨洪管理的最大化收益,营造出具有雨洪管理成效与生态景观认知度的多重机场景观。

王曦月[7](2019)在《中国古代陂塘系统及其与城市的关系研究》文中提出中国古代城市是承载着人与自然系统互动发展过程的复合空间,而古代水利的营建为一城一地提供了基本的环境支撑和安全保障。陂塘水利系统是古人通过人工修筑滞蓄水源并综合利用、服务于城市及所在区域的重要环境支撑系统,为众多古代城市构建了融山合水、诗情画意风景体系。本文以风景园林学科的视角建构了陂塘系统的理论框架和内涵体系并将其与古代城市建立联系。研究首先梳理了陂塘的古今概念体系、基本内容与系统性特征,明确了本文的研究对象与范畴;其次,梳理了从上古时期到明清时期我国陂塘营建的历史阶段及发展特征;探究了陂塘在我国国土范围内的分布特征及陂塘系统空间的结构范式、组成单元和空间类型。在此基础上,剖析了古代陂塘系统与城市之间密切的支撑关系,以及因支撑关系而形成的空间关系和结构范式,分别选择典型的案例进行纵向挖掘研究,有针对性地探讨陂塘系统如何合形辅势地融合城市所在的山水基底、与城市发展脉络有怎样的关系、在整体系统功能驱动下形成的空间特征与景观风貌。此外,文章结合古籍文献梳理了陂塘系统的山水风景特征、人工管理体系以及艺术化的表达方式。最后,提炼出中国古代陂塘系统的当代价值载体与可持续发展途径。本研究通过田野调查、文献挖掘等研究方法对相关古籍文字及舆图、景图等可考资料进行挖掘,并通过空间分析法、地理模型法进行历史空间的推理与变迁分析,结合系统学、现象学及类型学的研究方法构建理论体系与研究框架。研究的主要结论为:①“陂塘”是我国古代人居营建史中重要的水利梳理方式,是具有特定功能、营建方式与结构范式的多单元系统。②陂塘系统在历史时期的整体发展路径具有阶段性特点,在国土范围上的地理分布具有空间聚集性特点。③陂塘系统与所服务城市之间有密切的空间关系与支撑关系,且相互之间形成一定的空间结构范式。④陂塘系统的风景具有一定的识别特征,对古代城市的景观体系和风貌具有塑造作用。研究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①本研究首次对“陂塘”这一概念进行了系统的语汇源流考证,梳理了陂塘系统的概念体系。②本文首次将陂塘系统与古代城市建立联系,将中国古代城市与陂塘系统的关系作为研究对象,从时间—空间—人文三维视角构建其研究框架。③本文将古籍中的舆图、景图、文字记载与地理空间的信息结合起来进行推演分析,推测历史时期的空间形态与风景特征。

邱彩琳[8](2019)在《韩江三角洲地域景观研究及实践 ——以韩东新区蓝绿网络规划及北溪滨河公园设计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韩江三角洲是我国东南沿海具有代表性的地理单元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与独特的三角洲地域景观。该区域自古以来面临着严重的洪涝灾害,在人水斗争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特有的水利、农业、聚落系统,共同构成了该区域的景观风貌。本文选取韩江三角洲为研究对象,首先以潮汕平原的历史开发与海岸线变迁为背景,梳理区域历史。后选取潮汕平原上最具代表性的韩江三角洲进行深入研究。在自然基底层将地貌划分为三个地理单元,并总结相应的特征。其次在水利系统层以区域水系统的自然变迁为基础,对每个地理单元不同地貌下的水利设施的建设类型归纳总结。同时研究不同区域水利系统的运作方式,探究人水互动的过程。人类在对水的利用上很大程度影响了土地利用与划分方式,会形成对应的特色农业。因此在农业系统层按照地貌与水利设施再次进行类型划分与特色总结。聚落是最高级的系统,综合了自然基底、水利设施、农业系统,将具有更为复杂的特征。因此选取典型聚落进行案例分析,剖析地域景观要素之间的关系。其次选取韩江三角洲顶级聚落——具有两千年历史的潮州府城研究其城市空间结构,从区域与城市两个尺度,从宏观到微观逐渐剖析山水格局、城市河网水系、营城特色、城市园林、港区建设等方面。最后,基于上述研究,以潮州城市跨江发展,韩东新城规划为背景,进行韩东新城蓝绿网络规划并选取重点区域北溪滨水公园进行详细设计。城镇化建设逐渐破坏了延续千年的山水体系,同时在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频繁出现的背景下,潮州城市内涝灾害频繁发生。在新城蓝绿网络规划中将希望将山水连通,重构格局。在保护区域独特的农田鱼塘、传统聚落、自然山水肌理的基础上实现现在城市绿色慢行系统、蓝色生态雨洪调蓄网络的构建。进而选取重点地块北溪滨河公园进行城市滨水公园的设计,实现塑造活力水岸,营造生态走廊,提高城市韧性,延续古城风貌的目标。将堤围建设与生态、活动、风景三者结合,在抵御洪水的同时激发场地活力,提升绿地质量,并探寻保护地域景观特征、延续城市文脉的有效途径。

冉玲于[9](2019)在《以减轻涝灾为导向的水生态基础设施空间模型构建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城市目前普遍面临城市内涝灾害的持续困扰。在宏观综合视角的生态理论发展趋势的引导,和我国防涝政策转型、海绵城市、存量规划、生态文明建设等行业政策的推动下,水生态基础设施作为能同时满足升级城市滞水防涝能力和提升城市空间品质的双重需求的物质空间载体,面临着布局结构的理论研究与规划应用的发展契机,而当前水生态基础设施本身也存在着基础理论研究缺乏、功能定位局限、空间结构模糊等发展困境。如何构建一套能够支撑理想雨涝调蓄空间结构的理论研究亟需相关学术成果的补充。本文是以水生态基础设施为研究对象,在缓解内涝灾害的目标导向下所进行的理想水生态基础设施空间模型的构建方法与应用场景的初步探索。主要包括了三大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基于“源、流、汇”景观理论对水生态基础设施的要素构成进行了界定。此外,借助与自然水文过程的对比剖析了城市水文过程的具体环节与物质载体,并从城市水文过程相较自然水文过程的变化的角度出发解读了城市内涝致灾机制。最后,运用可拓学原理,判别了水生态基础设施与城市内涝机制的耦合关系,指明了水生态基础设施缓解内涝灾害的可行性。第二部分尝试基于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耦合的理论,探索提出了减灾导向的理想水生态基础设施空间模型构建的方法论,初步搭建了“城市水文服务功能评价——格局-过程系统耦合关系分析——空间格局现状评价——系统空间模型构建”的方法框架。第三部分以武汉市市域为实践对象,应用所得的水生态基础设施理想空间模型构建方法论,检验了此次研究的理论原理、应用价值和规划实践思路。本研究将城市土地利用类型的空间特性与城市水文过程进行了探索性整合,对城市内涝问题的缓解进行了积极求解,以期能够弥补当前系统层面减轻内涝的空间格局的基础理论的空白,以为缓解城市内涝灾害的实际问题提供一定科学依据,为海绵城市的建设推广与政策落实带来一定理论借鉴和实践参考意义。

何伟[10](2018)在《杭嘉湖平原传统风景营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中国城乡建设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升,寻找身份与文化认同逐渐成为当代人的精神追求。中国千姿百态的地域环境孕育了不同地区多样化的风景面貌,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智慧,是现代区域风景管理和城镇格局营建的得失参照与灵感来源。文章选取地域独立的杭嘉湖平原作为研究对象,运用空间形态的研究方法,结合实地调研与案例分析,第一部分以杭嘉湖平原传统风景营建的背景研究为主,从空间支撑性的视角出发关注该区整体地域的环境背景;第二部分从空间的延续性和集约性的角度出发,以该区传统风景营建过程、营建内容的解析为主体;第三部分从空间的功能性和差异性的角度出发,分析杭嘉湖平原风景营建的机制和特征;第四部分总结杭嘉湖平原风景营建的传统智慧,并予以展望。本文基于风景园林的多重角度,展开对“杭嘉湖平原传统风景营建”的研究。首先从空间支撑性的视角出发,界定杭嘉湖平原的研究范围,分析其自然环境基础。其次从空间延续性视角茶法,通过地域文化基础、城乡建制历程、水网环境梳理和农业环境生成四部分研究该区风景营建的发展脉络。基于上述研究,分别从先秦至清末的不同阶段分析杭嘉湖平原城乡营建的动态变化,并对农田水利的形成过程进行深入剖析,研究发现运河和海塘的开凿、西险大塘的建设为水网开发提供发展契机,四围河网的生成为农业开发提供了稳定的环境,农田水利的开发最终形成了杭嘉湖平原水网纵横、田野阡陌的风景本底。而后从空间集约性的视角出发,将杭嘉湖平原传统的风景营建划分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两大部分。自然景观通过释山、叙水分析区域内自然山水的形成过程和特征;人文景观首先以该区的运河水网和农业格局为对象,通过对水网分区、特征、工程设施和农田类型、特征、农耕制度,解读最终形成的农田水利格局;其次为该区的三府十一县及城镇网络营构,包括古城的相地选址、形胜布局、城池营构,市镇格局以及簇群地段的形成过程与特征。根据以上对风景营建过程及内容的解析,从空间功能性的视角出发,挖掘其营建机制。城池的营建源于政治影响、环境制约和建筑技艺;合形辅势的园林格局源于历朝各代多种类型的园林营造;山水相辅的规画方式、平原水网的交通营造和农桑共济的生产因素影响着郊野景观的营建;传统的风水观、诗画、城乡八景等人文意向影响着城镇与山水的整体态势。进而得出杭嘉湖平原传统风景营建的主要特征,从空间差异性的视角出发,通过人化风景演替天然风景的过程特征、城池营构相似性与差异性的比较分析和区域风景营建的体系特征三个层面分析该区传统风景营建特征。最后通过风景营建的变迁特征分析全球化影响下该区域景观格局的变化。文章建构出杭嘉湖平原传统风景营建的多维分析框架,在理论研究层面,扩展了人居环境风景营建的研究方法;在该方法指导下,通过对地域典型案例、城镇各阶段景观特征的分析,总结出了杭嘉湖平原风景的演变规律,以及“理水、务农、营城”的人工管控和城镇内外景观营建因素的协同作用对区域风景“默化、主导、牵引、渗透”的营建,对杭嘉湖平原地区历史风景营建的基础内容进行补充完善。本文创新点主要体现在成果创新、方法创新及思路延展三个方面。具体为从风景园林学的综合视角出发,结合历史地理学、人居环境学等理论,通过由区域到城市、由整体到典型的研究思路,构建了杭嘉湖平原区域—城市;城郊—城内等多重空间维度下的传统地域景观研究框架。本研究填补了杭嘉湖平原在这一领域的研究空白,拓展了研究尺度,以分层研究的方法探讨传统地域景观的动态发展与格局特征,总结出传统地域景观的营建经验与生态智慧,为开展国土层面地域风景营建的研究奠定基础。

二、沼泽地的“排、蓄、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沼泽地的“排、蓄、灌”(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雨洪管理的城市公规划设计研究 ——以深圳洪湖公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市化快速发展带来的环境问题
        1.1.2 城市雨洪管控的必要性
        1.1.3 蓄滞洪区生态化建设的趋势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概况
        1.3.1 国外研究概述
        1.3.2 国内研究概述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技术路线
    1.6 本章小结
2 雨洪管理的基本理论与工程技术
    2.1 雨洪管理的理论体系
        2.1.1 相关概念
        2.1.2 相关理论体系
    2.2 雨洪管理的工程技术体系
    2.3 本章小结
3 雨洪公园
    3.1 雨洪公园的概念与特点
        3.1.1 雨洪公园的概念
        3.1.2 雨洪公园的特点
    3.2 雨洪公园的功能
        3.2.1 雨洪公园的防洪功能
        3.2.2 雨洪公园的游憩功能
        3.2.3 雨洪公园的生态功能
    3.3 雨洪公园的防洪工程
    3.4 本章小结
4 相关案例研究
    4.1 渭柳湿地公园
        4.1.1 项目概况
        4.1.2 借鉴意义
    4.2 哈尔滨群力雨洪公园
        4.2.1 项目概况
        4.2.2 借鉴意义
    4.3 中国台湾高雄市本和里滞洪公园
        4.3.1 项目概况
        4.3.2 借鉴意义
    4.4 浙江黄岩永宁江生态防洪公园
        4.4.1 项目概况
        4.4.2 借鉴意义
    4.5 金华燕尾洲公园
        4.5.1 项目概况
        4.5.2 借鉴意义
    4.6 美国富士沃德公园
        4.6.1 项目概况
        4.6.2 借鉴意义
    4.7 本章小结
        4.7.1 防洪布局
        4.7.2 游憩体验
        4.7.3 雨洪设施
        4.7.4 生态修复
5 雨洪管理下城市公园规划设计策略
    5.1 设计目标
        5.1.1 地表径流控制
        5.1.2 雨水资源化利用
        5.1.3 防洪排涝目标
        5.1.4 生态安全服务
    5.2 设计原则
        5.2.1 流域统筹原则
        5.2.2 科学技术原则
        5.2.3 自然生态原则
    5.3 设计要点
        5.3.1 收集基础资料,充分分析现状
        5.3.2 模拟淹没范围,建立防洪体系
        5.3.3 建立适应性景观,提高生态功能
        5.3.4 分布雨洪设施,完善管理流程
        5.3.5 结合游憩安全,合理布置分区
        5.3.6 相关计算
6 深圳洪湖公园景观规划设计
    6.1 项目背景
        6.1.1 城市概况
        6.1.2 自然资源
        6.1.3 人文资源
        6.1.4 历史暴雨
    6.2 项目概况
        6.2.1 区位概况
        6.2.2 城市上位规划
        6.2.3 现状分析
    6.3 设计导则
        6.3.1 项目定位
        6.3.2 设计目标
        6.3.3 设计策略
        6.3.4 设计依据
    6.4 总体设计
        6.4.1 规划布局
        6.4.2 景观结构
        6.4.3 景观分区
    6.5 分区与节点设计
        6.5.1 科普展示区
        6.5.2 溪林漫步区
        6.5.3 湿地景观区
        6.5.4 水畔休闲区
        6.5.5 湖滨游览区
    6.6 专项设计
        6.6.1 竖向设计
        6.6.2 雨洪管理设计
        6.6.3 交通设计
        6.6.4 种植设计
        6.6.5 驳岸设计
        6.6.6 铺装设计
        6.6.7 服务设施
        6.6.8 标识系统
    6.7 经济技术指标
7 总结与反思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图纸目录
附件

(2)低影响开发视角下城市综合公园规划设计应用研究 ——以成都市新都区翠微湖中央公园设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市化快速发展背后造成的水环境问题
        1.1.2 基于低影响开发的“海绵城市”政策导向
        1.1.3 城市综合公园应用低影响开发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1.4 成都市建设结合低影响开发的城市综合公园的必要性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技术路线
2. 相关概念阐述及理论解析
    2.1 基本概念阐述
        2.1.1 低影响开发
        2.1.2 城市综合公园
    2.2 低影响开发理论研究
        2.2.1 低影响开发缘起、发展与实践
        2.2.2 低影响开发的内涵和外延
        2.2.3 低影响开发目标与原理
        2.2.4 低影响开发相关理论
    2.3 低影响开发技术研究
        2.3.1 低影响开发技术构成
        2.3.2 低影响开发主要技术
        2.3.3 低影响开发水文水力模型
        2.3.4 低影响开发规划设计流程与主要内容
    2.4 本章小结
3. 基于低影响开发的城市综合公园国内外建设研究及案例分析
    3.1 国内外建设研究进展
        3.1.1 国外建设研究进展
        3.1.2 国内建设研究进展
    3.2 案例分析
        3.2.1 哈尔滨群力雨洪公园
        3.2.2 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
        3.2.3 新加坡碧山洪茂桥公园与加冷河修复
        3.2.4 法国马丁路德金公园
        3.2.5 加拿大多伦多雪邦公园
    3.3 本章小结
4 低影响开发视角下城市综合公园设计研究
    4.1 基于低影响开发的城市综合公园设计目标
        4.1.1 低影响开发设计目标
        4.1.2 城市综合公园多功能实现
    4.2 基于低影响开发的城市综合公园设计原则
        4.2.1 低影响开发设计原则
        4.2.2 生态性原则
        4.2.3 系统整合原则
        4.2.4 因地制宜原则
        4.2.5 美观实用原则
        4.2.6 以人为本原则
    4.3 基于低影响开发的城市综合公园设计流程
    4.4 基于低影响开发的城市综合公园技术手段
        4.4.1 渗透技术
        4.4.2 储存技术
        4.4.3 调节技术
        4.4.4 转输技术
        4.4.5 截污净化技术
        4.4.6 城市综合公园低影响开发技术体系构建
    4.5 基于低影响开发的城市综合公园SWMM模型构建
        4.5.1 SWMM模型概述
        4.5.2 SWMM模型功能
        4.5.3 SWMM模型原理
        4.5.4 SWMM模型构建流程
    4.6 基于低影响开发的城市综合公园要素设计
        4.6.1 地形
        4.6.2 水体
        4.6.3 建筑
        4.6.4 广场和园路
        4.6.5 土壤
        4.6.6 植物
    4.7 本章小结
5. 基于低影响开发的城市综合公园设计实践——以成都市新都区翠微湖中央公园设计为例
    5.1 项目背景
        5.1.1 区位概况
        5.1.2 项目位置
        5.1.3 上位解读
    5.2 现状解读
        5.2.1 气候水文条件
        5.2.2 现状交通分析
        5.2.3 周边用地分析
        5.2.4 内部用地分类
        5.2.5 现状水系分析
        5.2.6 汇水条件分析
        5.2.7 文化特色分析
        5.2.8 SWOT分析
    5.3 设计愿景
        5.3.1 设计定位
        5.3.2 设计原则
        5.3.3 设计目标
        5.3.4 设计依据
    5.4 设计策略
        5.4.1 低影响开发策略
        5.4.2 活动设计策略
    5.5 总体设计
        5.5.1 功能分区
        5.5.2 规划结构
        5.5.3 总平面图
        5.5.4 鸟瞰图
        5.5.5 分区设计
    5.6 低影响开发系统设计
        5.6.1 目标确定
        5.6.2 竖向设计
        5.6.3 径流分析
        5.6.4 排水分析
        5.6.5 低影响开发设施布局
        5.6.6 雨水管网设计
        5.6.7 低影响开发设施详细设计
        5.6.8 低影响开发设施规模确定
        5.6.9 SWMM模型分析
    5.7 其他专项设计
        5.7.1 生态系统构建
        5.7.2 水系设计
        5.7.3 道路交通设计
        5.7.4 植物景观设计
        5.7.5 服务设施规划
        5.7.6 灯光照明设计
        5.7.7 园区活动策划
        5.7.8 公共艺术与标识体系设计
    5.8 经济技术指标
6. 总结与反思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附件

(3)基于水鸟栖息地营建的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研究 ——以河南省郑州市贾鲁河湿地公园规划设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引言
    1.1. 选题依据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城市湿地公园研究现状
        1.2.2. 国内外水鸟栖息地研究现状
        1.2.3. 研究总结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2.相关概念及理论研究
    2.1. 城市湿地公园
        2.1.1. 城市湿地公园概念
        2.1.2. 城市湿地公园特征
    2.2. 水鸟栖息地
        2.2.1. 鸟类
        2.2.2. 水鸟
        2.2.3. 水鸟栖息地
    2.3. 相关基础理论研究
        2.3.1. 行为生态学理论
        2.3.2. 景观生态学理论
        2.3.3. 鸟类生态学理论
        2.3.4. 恢复生态学理论
    2.4. 本章小结
3.水鸟栖息地相关影响因素研究
    3.1. 不同生态类群水鸟生态习性
    3.2. 自然因素相关性
        3.2.1. 公园面积相关性
        3.2.2. 水体相关性
        3.2.3. 植物相关性
    3.3. 人为因素适应性
        3.3.1. 惊飞距离
        3.3.2. 环境噪音
    3.4. 本章小结
4.相关案例分析
    4.1. 宁波生态走廊
        4.1.1. 项目简介
        4.1.2. 借鉴意义
    4.2. 上海张家浜公园
        4.2.1. 项目简介
        4.2.2. 借鉴意义
    4.3. 陕西渭柳湿地公园
        4.3.1. 项目简介
        4.3.2. 借鉴意义
    4.4. 山东微山湖湿地公园
        4.4.1. 项目简介
        4.4.2. 借鉴意义
    4.5. 新加坡碧山宏茂桥公园
        4.5.1. 项目简介
        4.5.2. 借鉴意义
    4.6. 美国巴吞鲁日湖区整体规划
        4.6.1. 项目简介
        4.6.2. 借鉴意义
    4.7. 本章小结
5.基于水鸟栖息地营建的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方法
    5.1. 规划设计原则
    5.2. 水鸟栖息地规划设计策略
        5.2.1. 不同水鸟对栖息地生境的需求
        5.2.2. 生境营造
        5.2.3. 种植设计
        5.2.4. 水系设计
        5.2.5. 引鸟设施
    5.3. 城市湿地公园功能规划设计策略
        5.3.1. 划定功能分区
        5.3.2. 园路设计
        5.3.3. 科普教育设施设计
        5.3.4. 观鸟设施设计
        5.3.5. 服务设施设计
    5.4. 本章小结
6.河南省郑州市贾鲁河湿地公园规划设计
    6.1. 项目解读
        6.1.1. 项目背景
        6.1.2. 项目区域概况
        6.1.3. 上位规划
        6.1.4. 场地分析
    6.2. 规划愿景
        6.2.1. 规划思路
        6.2.2. 规划依据和原则
        6.2.3. 规划定位和目标
        6.2.4. 规划策略
    6.3. 总体规划设计
        6.3.1. 规划结构
        6.3.2. 规划总平面图
        6.3.3. 规划总鸟瞰图
    6.4. 分段规划设计
        6.4.1. 自然生态段
        6.4.2. 城市活力段
    6.5. 专项设计
        6.5.1. 水鸟栖息地设计
        6.5.2. 竖向设计
        6.5.3. 水系设计
        6.5.4. 道路设计
        6.5.5. 种植设计
        6.5.6. 服务设施设计
    6.6. 经济技术指标
7.总结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附件

(4)新城环境中的湿地公园营建策略 ——三明生态新城湿地公园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湿地公园的发展
    1.3 城市——湿地——湿地公园三者关系的解读
    1.4 研究内容及意义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2 城市湿地公园及新城相关概念研究
    2.1 湿地概念辨析
        2.1.1 湿地定义的发展
        2.1.2 湿地的成因及演化
        2.1.3 湿地的基本要素
        2.1.4 湿地的边界
        2.1.5 湿地的功能
        2.1.6 对设计结合湿地保护与利用的理解
    2.2 城市湿地公园概念辨析
        2.2.1 公园与湿地公园的关系
        2.2.2 湿地公园与城市湿地公园
        2.2.3 城市湿地公园与一般水景公园
        2.2.4 城市湿地公园与国家湿地公园
        2.2.5 城市湿地公园的功能
    2.3 新城概念的发展
    2.4 新城的特征
    2.5 小结
3 新城与湿地公园的关系
    3.1 湿地公园对新城的影响
        3.1.1 湿地公园是新城的生态绿心的绿色过渡带
        3.1.2 湿地公园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多种服务功能
        3.1.3 湿地公园对城市的潜在威胁
    3.2 新城对湿地公园的影响
        3.2.1 人为干扰对湿地的影响
        3.2.2 人为科学介入对湿地的影响
    3.3 小结
4 案例分析
    4.1 印度凯奥拉德奥国家公园
        4.1.1 场地概况
        4.1.2 案例分析
        4.1.3 评价
    4.2 法国苏塞公园
        4.2.1 场地概况
        4.2.2 案例分析
        4.2.3 评价
    4.3 哈尔滨群力新区湿地公园
        4.3.1 场地概况
        4.3.2 案例分析
        4.3.3 评价
    4.4 浙江绍兴镜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
        4.4.1 场地概况
        4.4.2 案例分析
        4.4.3 评价
    4.5 秦皇岛北戴河滨海湿地园
        4.5.1 场地概况
        4.5.2 案例分析
        4.5.3 评价
    4.6 小结
5 新城环境中湿地公园的营造策略
    5.1 对景观空间进行划分
        5.1.1 基于生态格局的空间划分
        5.1.2 基于功能的空间划分
        5.1.3 小空间与大空间有机结合
        5.1.4 小结
    5.2 依托原有基底进行景观营造
        5.2.1 保留场地肌理、融入农渔文化
        5.2.2 调整水网岸线、改造驳岸形态
        5.2.3 完善空间格局、丰富生境类型
    5.3 构建完整的湿地净水、蓄水体系
        5.3.1 水域设计
        5.3.2 护岸设计
    5.4 基于鸟类栖息地特征进行生境营造
        5.4.1 鸟类栖息地恢复技术路线
        5.4.2 鸟类栖息地恢复原则
6 三明生态新城湿地公园规划设计方案
    6.1 前期分析
        6.1.1 区域概况
        6.1.2 上位规划
        6.1.3 现状分析
        6.1.4 生态敏感性专题分析
        6.1.5 现状特征总结
    6.2 设计愿景及目标
        6.2.1 设计愿景
        6.2.2 公园定位及目标
        6.2.3 设计理念及策略
        6.2.4 设计依据
    6.3 总体设计
        6.3.1 设计说明
        6.3.2 景观结构
        6.3.3 功能分区
    6.4 分区设计
        6.4.1 湿地净化展示区
        6.4.2 湿地保育区
        6.4.3 生态科普区
        6.4.4 林地休闲区
        6.4.5 综合服务区
    6.5 专项设计
        6.5.1 鸟类栖息地专项设计
        6.5.2 水系设计
        6.5.3 竖向设计
        6.5.4 种植设计
        6.5.5 交通及游线设计
        6.5.6 建筑及基础服务设施设计
        6.5.7 照明设计
    6.6 经济技术指标
7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附录 A 设计图纸

(5)汉江滨河湿地功能退化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综述
        1.2.1 国外湿地退化研究现状
        1.2.2 国内湿地退化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2 湿地的基础概述
    2.1 湿地的概念及分类
        2.1.1 湿地的概念
        2.1.2 湿地的分类
    2.2 湿地的基本功能
        2.2.1 调节功能
        2.2.2 供给功能
        2.2.3 文化功能
        2.2.4 支持功能
3 湿地退化因素的文献调研分析
    3.1 具体湿地的文献调研
    3.2 湿地退化的特征总结
        3.2.1 物理方面特征
        3.2.2 化学方面特征
        3.2.3 生物方面特征
    3.3 湿地退化因素的评价体系
4 典型滨河湿地修复案例分析
    4.1 鹤壁淇河滨河湿地修复
        4.1.1 鹤壁淇河滨河湿地概况及生态问题
        4.1.2 淇河滨河湿地的生态修复
        4.1.3 经验借鉴
    4.2 晋城丹河滨河湿地修复
        4.2.1 晋城丹河滨河湿地概况及生态问题
        4.2.2 丹河滨河湿地的生态修复
        4.2.3 经验借鉴
    4.3 顾洞河滨河湿地修复
        4.3.1 顾洞河滨河湿地概况及生态问题
        4.3.2 顾洞河滨河湿地的生态修复
        4.3.3 经验借鉴
    4.4 小浪底大坝下游滨河湿地修复
        4.4.1 小浪底大坝下游滨河湿地概况及生态问题
        4.4.2 小浪底大坝下游滨河湿地的生态修复
        4.4.3 经验借鉴
    4.5 案例比较分析及总结
        4.5.1 案例比较分析
        4.5.2 滨河湿地修复小结
5 汉江上游(陕西段)流域概况及湿地资源评价
    5.1 汉江上游(陕西段)流域的概况
        5.1.1 自然概况
        5.1.2 社会经济概况
        5.1.3 汉江滨河湿地概况
    5.2 汉江滨河湿地的资源现状评价
        5.2.1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5.2.2 指标权重确定
        5.2.3 汉江滨河湿地资源评价的模糊层次评价模型
    5.3 汉江滨河湿地资源评价结果与分析
        5.3.1 生态功能
        5.3.2 水资源
        5.3.3 生物资源
        5.3.4 旅游资源
        5.3.5 保障体系
6 汉江滨河湿地退化因素分析及相应的修复策略
    6.1 汉江滨河湿地退化因素分析
        6.1.1 全球气候变暖
        6.1.2 盲目开垦,围滩造地
        6.1.3 湿地水体污染
        6.1.4 湿地资源过度利用
        6.1.5 湿地旅游业盲目发展
        6.1.6 公众对湿地的保护意识淡薄
        6.1.7 湿地管理部门之间的协调机制不健全
        6.1.8 政府投入湿地的保护设施及资金不足
    6.2 相应的修复策略
        6.2.1 加强对汉江上游流域的植被建设
        6.2.2 加强对汉江上游流域的水污染治理
        6.2.3 完善湿地的保护设施建设,加大湿地保护的资金投入
        6.2.4 可持续发展湿地生态旅游
        6.2.5 健全湿地管理机制,完善湿地保护法制体系
        6.2.6 实施湿地保护的宣传教育培训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附录1 具体湿地文献调研情况表
附录2 汉江滨河湿地资源评价问卷

(6)海绵城市建设技术在机场中的应用研究 ——以首都机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海绵城市建设思路的提出
        1.1.2 机场运营面临洪涝灾害的影响
        1.1.3 海绵机场建设目标的提出
        1.1.4 首都机场建设现状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国内关于海绵城市建设技术在机场应用的研究进展
        1.3.2 国外关于海绵城市建设技术在机场应用的研究进展
        1.3.3 小结
    1.4 研究目标与方法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海绵城市建设技术的相关理论
    2.1 低影响开发理论
    2.2 水敏感城市设计理论
    2.3 可持续排水系统理论
    2.4 海绵城市理论
    2.5 小结
第三章 国内外案例研究
    3.1 阿姆斯特丹史基浦机场
    3.2 新加坡樟宜机场
    3.3 青岛胶东国际机场
    3.4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
    3.5 小结
第四章 海绵城市在机场中的设计方法研究
    4.1 设计原则、目标
        4.1.1 设计原则
        4.1.2 设计目标
    4.2 设计方法和流程
    4.3 海绵单元
        4.3.1 建筑及附属绿地
        4.3.2 道路桥体及附属绿地
        4.3.3 公园绿地与水体
    4.4 关键技术措施
        4.4.1 屋顶绿化
        4.4.2 透水铺装
        4.4.3 雨水花径
        4.4.4 生物滞留设施
        4.4.5 人工土壤渗滤
        4.4.6 植被缓冲带
    4.5 相关计算方式
        4.5.1 容积法
        4.5.2 渗透法
    4.6 小结
第五章 首都机场海绵技术运用方案
    5.1 首都机场概况
        5.1.1 区位分析
        5.1.2 技术运用的区域
        5.1.3 区域现状分析
    5.2 设计目标及控制目标
    5.3 技术运用方案
        5.3.1 分区指标分解
        5.3.2 机场雨水管理系统
        5.3.3 建筑及附属绿地单项设计
        5.3.4 道路桥体及附属绿地单项设计
        5.3.5 公园绿地单项设计
        5.3.6 智慧雨水系统
    5.4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积极性与局限性
        6.2.1 积极性
        6.2.2 局限性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致谢
详情摘要

(7)中国古代陂塘系统及其与城市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镇化背景下人地关系的矛盾
        1.1.2 城市水环境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1.1.3 古代人居科学与智慧的传承使命
        1.1.4 风景园林跨学科研究的趋势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深入挖掘古代人居环境营建智慧
        1.2.2 系统阐释古代多元的城—水关系
        1.2.3 构建陂塘系统的研究框架
    1.3 相关概念辨析
        1.3.1 陂与陂塘
        1.3.2 古代城市与陂塘系统
        1.3.3 人居环境系统、自然系统与支撑系统
    1.4 相关领域研究
        1.4.1 景观与文化:自然—人类系统的辨证思考
        1.4.2 城市与水利:营城理水的思想与实践
        1.4.3 陂塘相关研究
        1.4.4 古籍文献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框架
2 陂塘系统营建的背景研究
    2.1 思想哲学基础
        2.1.1 农耕文明下的人地思想
        2.1.2 中国传统的自然形胜观
        2.1.3 中国古代的山水审美意识
    2.2 营建意匠基础
        2.2.1 传统农田水利:我国人居营建的基础
        2.2.2 区域水利类型:土地利用方式的地域适应性
        2.2.3 城市水利系统:人工与自然系统交织的集中呈现
3 陂塘系统的概念建构与基本内容
    3.1 陂塘系统的概念与识别
        3.1.1 “陂”与“陂塘”语汇源流考
        3.1.2 现代学科体系中的陂塘
        3.1.3 陂塘概念内涵的系统性
        3.1.4 相似概念辨析
    3.2 陂塘系统的基本内容
        3.2.1 陂塘系统基本功能
        3.2.2 系统结构框架与组成单元
        3.2.3 陂塘系统的管理体系
    3.3 小结
4 中国古代陂塘系统的起源背景与变迁过程
    4.1 思想萌芽期:上古时期
    4.2 初创期:春秋战国时期
    4.3 奠定期:两汉时期
    4.4 曲折建设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4.5 最盛期:隋唐五代时期
    4.6 集中发展期:宋元时期
    4.7 拓展更迭期:明清时期
    4.8 小结
        4.8.1 中国古代陂塘系统的整体发展进程
        4.8.2 中国古代陂塘系统发展的空间特征
        4.8.3 中国古代陂塘系统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
5 中国古代陂塘系统的空间形态特征
    5.1 国土与区域的空间分布特征
        5.1.1 两淮地区
        5.1.2 江南地区
        5.1.3 西南及其他边陲地区
        5.1.4 小结
    5.2 陂塘系统及其单元的空间形态特征
        5.2.1 陂塘系统的基本空间架构
        5.2.2 陂塘系统的结构单元形态
        5.2.3 陂塘系统的典型空间类型
        5.2.4 陂塘系统的典型复合结构
    5.3 小结
6 中国古代陂塘系统对城市的支撑
    6.1 凭湖而蓄:城市水系调蓄
    6.2 倚湖而守:城市军事防御
    6.3 济河之运:城市漕运调剂
    6.4 构城之景:城市游憩与景观
    6.5 利民之生:城市物产供给
7 中国古代陂塘系统与城市的空间关系
    7.1 “山—陂—城”的基本空间格局
        7.1.1 竖向关系
        7.1.2 平面关系
        7.1.3 古代陂塘系统的择址原则
    7.2 “城—陂”空间关系的类型范式
        7.2.1 城绕陂周、城嵌陂中
        7.2.2 陂城比邻
        7.2.3 城牵离陂
        7.2.4 陂嵌城中
    7.3 小结
8 中国古代陂塘系统与城市风景审美
    8.1 陂塘系统的典型风景范式
        8.1.1 融山合水的自然基底
        8.1.2 各司其职的系统单元
        8.1.3 揽胜抒怀的游赏体系
        8.1.4 渗透互融的世俗空间
        8.1.5 互惠共荣的生产生活
    8.2 陂塘系统与风景集称文化
        8.2.1 城市集称景观中的相关景名
        8.2.2 与陂塘系统相关的集称景观
    8.3 陂塘风景的艺术表达
        8.3.1 诗词歌赋
        8.3.2 山水画作
    8.4 小结
9 结论与展望
    9.1 结论
    9.2 当代价值与发展路径
        9.2.1 陂塘系统的当代价值
        9.2.2 可持续发展策略
    9.3 创新点
    9.4 不足与展望
致谢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参考文献
附录 《水经注》中的陂塘经文及注疏

(8)韩江三角洲地域景观研究及实践 ——以韩东新区蓝绿网络规划及北溪滨河公园设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范围和研究内容
        1.2.1 研究范围
        1.2.2 研究内容
    1.3 相关概念和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1.3.1 地域景观
        1.3.2 国外研究综述
        1.3.3 国内研究综述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项目来源与经费支持
    1.6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2 韩江三角洲区域背景概述——潮汕平原山水形势与历史开发
    2.1 自然地理条件
    2.2 海岸线变迁与区域开发历程
        2.2.1 海浸时期岸线与人类活动
        2.2.2 秦代岸线与始建揭阳县
        2.2.3 唐代岸线与潮州城
        2.2.4 宋代岸线与城镇区域开拓
        2.2.5 明清岸线与海上贸易
        2.2.6 现代岸线与围海造田
3 韩江三角洲区域景观研究
    3.1 韩江三角洲的自然基底
    3.2 韩江三角洲水环境变迁与区域开发
        3.2.1 汉代时期
        3.2.2 唐代时期
        3.2.3 宋代时期
        3.2.4 清代时期
        3.2.5 近现代时期
    3.3 水利系统
        3.3.1 韩江三角洲水利系统建设概述
        3.3.2 顶部扇形堆积平原水利系统
        3.3.3 中部低地平原水利系统
        3.3.4 海岸沙陇泻湖平原水利系统
    3.4 农业系统
        3.4.1 农田建设与作物种植
        3.4.2 农田类型
    3.5 聚落系统
        3.5.1 聚落选址与农田水系的关系
        3.5.2 聚落的发展与演进特征
        3.5.3 聚落类型划分依据及典型聚落样本选取
        3.5.4 顶部扇形堆积平原区聚落特征
        3.5.5 中部低地平原区聚落特征
        3.5.6 海岸沙陇泄湖平原区聚落特征
        3.5.7 聚落空间布局
4 韩江三角洲典型聚落分析——区域山水形势影响下的潮州府城空间结构研究
    4.1 区域山水形势影响下的城市选址
        4.1.1 山水形势
        4.1.2 城市选址
    4.2 区域水系影响下的城市水网格局
        4.2.1 城内河网水系的运行
        4.2.2 河网水系与港口
    4.3 区域山水形势与风水理念影响下的城市空间特征
        4.3.1 城市形态演变
        4.3.2 城市轴线塑造
        4.3.3 城市水口营建
        4.3.4 城市功能安排
    4.4 潮州传统城市山水景观营建
        4.4.1 城内游赏空间
        4.4.2 城外山水园林
    4.5 潮州近海区域港口型城镇的发展—汕头城市空间研究
        4.5.1 澄海县沙汕头的崛起
        4.5.2 开埠后的城市格局发展
        4.5.3 近代汕头城市规划建设
5 韩东新区蓝绿网络规划及北溪滨河公园设计
    5.1 案例分析
        5.1.1 米尔河滨河绿道
        5.1.2 多伦多库克镇公园
        5.1.3 新加坡加冷河碧山宏茂桥公园
        5.1.4 宁波生态走廊
        5.1.5 休斯顿河湾绿道系统规划
        5.1.6 明尼阿波利斯环城滨河绿道
        5.1.7 韩国首尔清溪川河道改造
    5.2 选题意义及项目概况
    5.3 潮州韩东新区现状综合分析
        5.3.1 区位分析与区域山水格局
        5.3.2 规划范围现状分析
        5.3.3 上位规划解读
    5.4 规划原则及目标
        5.4.1 规划原则
        5.4.2 规划目标
        5.4.3 总体规划策略
    5.5 韩东新区蓝绿网络总体规划方案
        5.5.1 规划结构
        5.5.3 规划分区
    5.6 规划策略
        5.6.1 区域宏观策略
        5.6.2 片区中观策略
    5.7 北溪滨河公园现状分析
    5.8 北溪滨河公园设计概念
    5.9 分区设计
        5.9.1 古塔文化区
        5.9.2 滨水休闲区
        5.9.3 活力游憩区
    5.10 专项设计
        5.10.1 交通专项
        5.10.2 竖向设计
        5.10.3 水系统及驳岸设计
        5.10.4 绿地与生态设计
        5.10.5 活动设计
        5.10.6 技术经济指标
6 总结
    6.1 研究成果
    6.2 不足与改进意见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毕业设计图纸

(9)以减轻涝灾为导向的水生态基础设施空间模型构建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现实问题促动
        1.1.2 理论发展趋势
        1.1.3 行业政策导向
    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1.3 重要概念界定
        1.3.1 水生态基础设施
        1.3.2 水文过程
2 中英文文献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
    2.1 分析工具与数据
        2.1.1 分析工具
        2.1.2 数据来源
    2.2 中英文文献中针对内涝问题的学科分布情况
        2.2.1 英文文献的学科分布情况
        2.2.2 中文文献的学科分布情况
    2.3 针对内涝问题的英文期刊分布情况
    2.4 中英文文献中针对内涝问题的缓解途径总结
    2.5 中英文文献中针对内涝问题的研究述评
        2.5.1 学科与期刊分布情况总结
        2.5.2 研究热点与局限
        2.5.3 针对内涝问题的研究结论
    2.6 中英文文献中针对内涝问题的缓解途径的研究动态
        2.6.1 各种缓解途径的研究与发展概况
        2.6.2 各种缓解途径研究的热点分析
        2.6.3 中英文文献中各种缓解途径的研究述评
    2.7 中英文文献的研究概况总结
    2.8 研究对象与研究问题确定
3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3.1 研究内容
        3.1.1 基础认知——水生态基础设施应对城市内涝的可行性分析
        3.1.2 模型构建——水生态基础设施空间模型的构建
        3.1.3 应用研究——以武汉市为例的在地反馈实验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研究法
        3.2.2 归纳演绎法
        3.2.3 系统关联法
        3.2.4 建模与相关分析法
        3.2.5 实地考察法
    3.3 技术路线
    3.4 研究意义
        3.4.1 理论意义
        3.4.2 实践意义
4 水生态基础设施响应城市内涝的途径
    4.1 基于水文过程的城市内涝机制研究
        4.1.1 水文过程尺度辨析
        4.1.2 自然水文过程
        4.1.3 城市水文过程
        4.1.4 基于水文过程的城市内涝机制
    4.2 水生态基础设施的要素构成
        4.2.1 “源、流、汇”景观理论
        4.2.2 水生态基础设施的要素构成
    4.3 水生态基础设施与城市内涝机制的关联性分析
        4.3.1 可拓学方法原理
        4.3.2 水生态基础设施与内涝机制的关联性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理想水生态基础设施空间模型的构建
    5.1 构建依据——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耦合的理论
        5.1.1 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的关系
        5.1.2 景观格局的结构、功能与分析方法
        5.1.3 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的耦合原理
    5.2 理想水生态基础设施空间模型的构建方法与流程
        5.2.1 城市水文服务功能评价
        5.2.2 格局-过程系统耦合关系分析
        5.2.3 空间格局现状评价
        5.2.4 水生态基础设施空间模型构建
    5.3 本章小结
6 理想水生态基础设施空间模型在武汉市市域的应用研究
    6.1 实验范围界定与水文服务功能评价
        6.1.1 实验范围界定
        6.1.2 武汉市水文服务功能评价
    6.2 武汉市现状水生态基础设施要素的识别
        6.2.1 数据准备
        6.2.2 识别方法与步骤
    6.3 武汉市现状水生态基础设施的景观格局评价
        6.3.1 基于FRAGSTATS的景观格局指数评价
        6.3.2 现状水生态基础设施的要素特征分析
        6.3.3 现状水生态基础设施的空间布局分析
    6.4 武汉市理想水生态基础设施空间模型的构建
        6.4.1 “源”景观的优化
        6.4.2 “流”景观的优化
        6.4.3 “汇”景观的优化
        6.4.4 “源、流、汇”景观的空间布局优化
    6.5 反馈实验
    6.6 本章小结
7 研究总结与展望
    7.1 研究总结
        7.1.1 研究结果对研究问题的响应
        7.1.2 研究不足与反思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图目录
    表目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目录
致谢

(10)杭嘉湖平原传统风景营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本土文化的丧失
        1.1.2. 快速城镇化对历史地域风景保护的冲击
        1.1.3. 现代化背景下杭嘉湖平原历史城镇景观的危机
    1.2. 研究对象及研究时期
        1.2.1. 研究对象:杭嘉湖平原
        1.2.2. 研究时期:清末民初之前(传统范畴)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 概念辨析
        1.4.1. 风景(Landscape)及其相关概念
        1.4.2. 营建(Formation)及其相关概念
        1.4.3. 风景营建
    1.5. 文献综述
        1.5.1. 区域、城市、自然与文化的综合思考
        1.5.2. 不同视角的区域风景营建相关研究
        1.5.3. 古代杭嘉湖平原相关研究
    1.6. 研究方法、内容与技术路线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内容
        1.6.3. 研究技术路线
2. 杭嘉湖平原区位与自然环境基础
    2.1. 区位及地域范围
        2.1.1. 历史地理研究中的“杭嘉湖平原”
        2.1.2. 自然地理学中的“杭嘉湖平原”
        2.1.3. 政治经济区划中的“杭嘉湖平原”
        2.1.4. 本文中杭嘉湖平原研究范围的界定
    2.2. 自然环境基础
        2.2.1. 形势地貌
        2.2.2. 水文条件
        2.2.3. 气候条件
        2.2.4. 土壤条件
    2.3. 小结
3. 杭嘉湖平原风景营建过程分析
    3.1. 地域文化基础
        3.1.1. 杭嘉湖平原地域文化的过渡性
        3.1.2. 原始氏族的文化基础
        3.1.3. 吴越文化的发展与变迁
    3.2. 度地:城乡建置历程
        3.2.1. 先秦
        3.2.2. 秦汉六朝
        3.2.3. 隋唐五代
        3.2.4. 两宋
        3.2.5. 元明
        3.2.6. 清
    3.3. 理水:水网环境的梳理
        3.3.1. 总体发展
        3.3.2. 凿河建塘
        3.3.3. 分化河网稳固堤塘
    3.4. 务农:农业环境的生成
        3.4.1. 火耕水耨的远古农业
        3.4.2. 水网平原中开垦屯田
        3.4.3. 桑争稻田进程的加剧
        3.4.4. 垦殖加重带来环境负担
    3.5. 小结
4. 杭嘉湖平原风景营建内容解析
    4.1. 释山
        4.1.1. 天目山脉
        4.1.2. 内陆和滨海山体
    4.2. 叙水
        4.2.1. 太湖
        4.2.2. 钱塘江及杭州湾
        4.2.3. 苕溪水系
        4.2.4. 长兴水系
    4.3. 水网农田
        4.3.1. 秩序井然的纵横水网
        4.3.2. 因地制宜的良畴沃野
    4.4. 城池市镇
        4.4.1. 合形辅势的城池格局
        4.4.2. 缘水而生的市镇格局
    4.5. 小结
5. 杭嘉湖平原风景营建的机制
    5.1. 圈地营城
        5.1.1. 自上而下的政治影响
        5.1.2. 内外贯通的利水居行
        5.1.3. 就地取材的建筑技艺
    5.2. 园林成境
        5.2.1. 皇家园林
        5.2.2. 私家园林
        5.2.3. 寺庙园林
        5.2.4. 书院园林
    5.3. 规画治野
        5.3.1. 经营山水
        5.3.2. 优化交通
        5.3.3. 择优选种
    5.4. 人文赋意
        5.4.1. 山水为序
        5.4.2. 八景立意
        5.4.3. 风俗附会
    5.5. 小结
6. 杭嘉湖平原风景营建的特征
    6.1. 区域风景营建的演化特征
        6.1.1. 水
        6.1.2. 田
        6.1.3. 城
    6.2. 区域风景营建的体系特征
        6.2.1. “山—水—田—城—镇”融合的全局风景营建
        6.2.2. “焦点—天际—诗画”三位一体邑郊景观营建
        6.2.3. “边界—轴线—骨架—群域”集约化的城内景观营建
    6.3. 相似性与差异性比较分析
        6.3.1. 景观结构与影响力的相似性
        6.3.2. 景观分布与特色的差异性
    6.4. 当代风景营建的变迁特征
        6.4.1. 工业化进程逐渐加速的全局改造
        6.4.2. 城内外空间逐渐模糊的景观格局
        6.4.3. 风景名胜旅游区的景观保护进程
    6.5. 总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1.1. 默化:优越深厚的自然与文化基础
        7.1.2. 牵引:人与天调的水利农田营建
        7.1.3. 主导:因形就势体国经野的城镇营建
        7.1.4. 渗透:逐级开发自然相适的历史经验
        7.1.5. 现代语境中传承历史的发展策略
    7.2. 创新点
    7.3. 展望
附录一: 杭嘉湖平原各府境内主要山体统计
附录二: 截止2017年杭嘉湖平原主要河湖水系统计
附录三: 杭嘉湖平原清末民初测绘图汇总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四、沼泽地的“排、蓄、灌”(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雨洪管理的城市公规划设计研究 ——以深圳洪湖公园为例[D]. 马亚男.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2]低影响开发视角下城市综合公园规划设计应用研究 ——以成都市新都区翠微湖中央公园设计为例[D]. 陈姝婕.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3]基于水鸟栖息地营建的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研究 ——以河南省郑州市贾鲁河湿地公园规划设计为例[D]. 程璐.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4]新城环境中的湿地公园营建策略 ——三明生态新城湿地公园设计[D]. 范蕾.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3)
  • [5]汉江滨河湿地功能退化因素分析[D]. 祁辉.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6]海绵城市建设技术在机场中的应用研究 ——以首都机场为例[D]. 段力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20(01)
  • [7]中国古代陂塘系统及其与城市的关系研究[D]. 王曦月.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8]韩江三角洲地域景观研究及实践 ——以韩东新区蓝绿网络规划及北溪滨河公园设计为例[D]. 邱彩琳.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9]以减轻涝灾为导向的水生态基础设施空间模型构建方法研究[D]. 冉玲于. 武汉大学, 2019
  • [10]杭嘉湖平原传统风景营建研究[D]. 何伟. 北京林业大学, 2018(04)

标签:;  ;  ;  ;  ;  

沼泽地的“排储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