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篮球运动员的特殊心理素质及其训练

浅谈篮球运动员的特殊心理素质及其训练

一、浅谈篮球运动员的专项心理素质及其训练(论文文献综述)

万佳亮[1](2021)在《绳梯训练对初中业余篮球运动员灵敏素质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旨在探讨绳梯训练对初中业余篮球运动员灵敏素质的提升效果,观察绳梯训练与常规灵敏素质训练对中学生业余篮球运动员在反应灵敏、改变方向能力、平衡能力以及脚下速度上的提升效果之间的差异,为绳梯训练的开展完善提供帮助。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实验法以及数理统计法,以绳梯训练对初中业余篮球运动员的提升效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南京市花园中学的48名业余篮球运动员实验研究发现:1.实验前后,实验组的一分钟跳绳以及六边形灵敏测试成绩p值小于0。05,而对照组两项成绩的p值大于0.05,这表明绳梯训练对学生在反应灵敏的提升效果明显。2.在改变方向能力方面,实验前后实验组的侧交叉步横动以及T-test测试成绩的p值为0.01,而对照组的p值大于0.05,表明绳梯训练对学生改变方向能力的提升效果极为明显,但是实验组的成绩波动幅度较高于对照组,不稳定。3.实验前后实验组的Y-Balance、运球绕杆成绩以及伊利诺斯灵敏跑测试成绩p值小于0.05,而对照组的p值大于0.05,说明绳梯训练对于学生的平衡能力和脚下速度提升效果明显。提出篮球训练中融入绳梯训练,提升训练的形式与内容,增加灵敏素质训练的趣味性,提高初中业余篮球运动员积极主动性;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重视教练对专业知识的储备以及指导能力的提升,为初中业余篮球运动员灵敏素质的提升提供良好的环境;适当借鉴国外成功的案例,并根据我国中学生的实际情况加以改进,增强绳梯训练对初中业余篮球运动员灵敏素质的提升效果。

李超[2](2021)在《三人篮球运动员竞技能力构成要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在国际篮联的助力下三人篮球项目迅速崛起,如今已跻身于奥运会竞赛项目的行列,由此该项目的国际关注度空前提高,国际赛场上各国对冠军的角逐势在必行。综观我国参加国际三人篮球赛事的情况发现,我国男、女队在亚洲范围内取得的运动成绩较为突出,FIBA3x3积分排名升至前列,并都获得奥运会参赛资格。但在世界赛场上对阵世界强队,我国三人篮球并未取得明显的竞技优势,运动员的竞技能力亟待提高。而想要提高该项目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就必须结合其竞技特点,了解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构成要素,明晰各要素的重要性,从而保证专项竞技能力训练的科学性与实效性,进而实现竞技能力的跨越式提升。三人篮球与五人篮球之间既有相同又有差异,但受五人篮球的影响,人们对三人篮球的竞技特点、竞技能力构成及训练等方面所存在的特性缺乏更深入的认知。因此,本文依据运动训练学理论和借鉴五人篮球相关研究,以明确三人篮球竞技能力构成要素内容和特点,认清各要素间的关系及探析其训练理论与方法为主要研究问题。针对上述研究问题,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为拟定三人篮球运动员竞技能力构成要素提供素材支持;运用德尔菲法、问卷调查法,在所选专家组的帮助下对拟定的竞技能力构成要素进行筛选,最终明确竞技能力构成要素的具体内容;运用变异系数法、数理统计法,计算各级各项构成要素的权重值,检验调查数据的相关性和拟定要素的合理性,以保证专家评分结果的有效性、合理性;运用逻辑分析法,探究竞技能力构成要素的特点,各要素间的关系及其训练理论与方法。本文研究结论如下:第一,时间、空间、犯规罚则等规则的改变,使比赛呈现出快节奏、高速度、强对抗、短间歇、不间断及可持续的竞技特点。这些竞技特点对三人篮球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构成及各项要素的重要性起着重要的影响。第二,运用德尔菲法、变异系数法,明确了三人篮球运动员竞技能力构成要素的具体内容,并确定了各项要素的权重值。其中一级构成要素5项,按权重值大小排序为:运动技能、专项体能、运动战术、运动心理和运动智能。二级构成要素11项,按权重值大小排序为:进攻技术、防守技术、身体机能、运动素质、进攻战术、身体形态、防守战术、运动意志、运动感知、运动观察和运动思维。三级构成要素23项,按权重值大小可分为关键要素和重要要素。其中关键要素有投篮技术、突破技术、进攻篮板技术、防守脚步移动、防守篮板技术、无氧代谢能力、有氧代谢能力、速度素质等15项。重要要素有克托莱指数、观察对手能力、观察局势能力、思维创新能力等8项。第三,三人篮球运动员竞技能力专项特点为进攻、防守技术的基础性、高效性;进攻、防守战术的简单性、针对性;无氧供能的主导性;运动素质的全面性;身体形态的均衡性;运动意志的坚定性;运动感知的清晰性;运动观察的广泛性;运动思维的敏捷性等。第四,三人篮球运动员竞技能力各要素间的关系也是相辅相成、相互影响的。第五,结合竞技特点选择训练方法,突出竞技能力关键要素,其中提高无氧、有氧混合供能能力的训练方法有间歇训练法、重复训练法等;速度耐力、快速力量及反应灵敏等素质训练方法较多,运用时注重突出其专项性特点。而专项技术和战术训练依据不同的训练目的可采用程序训练法、比赛训练法等;专项心理能力训练可采用模拟训练法、表象训练法等;专项运动智能训练可采用从理论到实践或先实践、后理论的训练方法。

李超[3](2020)在《湖南省普通高校高水平400米运动员专项体能结构及其训练研究》文中认为400米跑运动项目是一项以体能为主导的速度耐力型项目,其专项体能训练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400米运动员的成绩。本研究以运动训练学为理论基础,采用文献资料、访谈、问卷调查及数理统计等方法,以湖南省普通高校高水平400米运动员为调研对象,对其专项体能训练的结构特征、训练现况及不足之处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分析与评价,进而提出了针对性优化策略,旨在提升湖南省高水平400米运动员专项体能训练水平。(1)调查了湖南省普通高校高水平400米运动员专项体能结构现状及训练现状。(1)专项身体形态:运动员的克托莱指数等各项形态学指标无显着校际差异,男子克托莱指数显着高于女子,但较之国内外优秀选手,男女运动员的肌肉发展仍待提升;(2)专项生理机能:运动员各项指标无显着校际差异,且在肺活量/体重、安静心率、血压等指标上无显着性别差异,但男子运动员的肺活量/体重指数等与国内优秀选手仍差距显着,女子差异则相对不大;(3)在运动素质方面,985/211大学400m跑男女运动员各项指标整体表现更优,尤其是男子运动员,在立定跳远、立定三级跳远、300m及400m成绩上均要显着优于其他高校,但整体水平与国内优秀选手仍差距显着,总体呈现女性高于男性的现况。(2)发现了湖南省普通高校高水平400m运动员专项体能训练的问题,主要包括:专项力量素质中缺乏对核心力量与反应力量的训练;专项速度素质中缺乏对反应速度的训练;专项耐力素质中忽略了有氧耐力的训练;专项柔韧素质中缺乏对髋部柔韧与上肢柔韧的训练;整体上忽略了对协调灵敏素质的训练。(3)针对现状及问题从专项力量层面、专项速度层面、专项耐力层面、专项柔韧层面、灵敏协调层面等五个方面,提出湖南省普通高校高水平400m运动员专项体能训练优化策略。

陈怡薇[4](2020)在《“间歇罚球训练法”对大学高水平篮球运动员罚球命中率影响的实验研究》文中提出罚球是篮球比赛中重要的得分方式之一,它也是比赛过程中唯一没有对抗的得分方式。特别是随着篮球项目呈现强对抗发展趋势,身体对抗接触增加,导致犯规次数增加,进而带来的罚球机会增多,因此罚球命中率高低愈发决定了比赛的走向,乃至比赛胜负。因而世界各国篮球队对于罚球命中率的认识提高到历史的新高度,CBA、WCBA、CUBA等篮球队亦如此。南京财经大学男子篮球队作为一只CUBA参赛队伍,存在日常罚球训练与比赛结合度不高,时有因罚球命中率低下,导致关键场次比赛中无法将罚球训练优势转化为胜势,从而赢得比赛。究其原因,训练与比赛脱节导致,情境、生理特征迥异。因此迫切需要进行罚球训练方法的创新研究。目前,间歇训练法是一种常见的赛训结合的技战术训练方法,本研究将间歇训练与罚球专项训练结合在篮球项目中开展“间歇罚球训练法”研究,通过训练中间歇地安排运动员心率达180次/分状态下进行罚球训练,探讨“间歇罚球训练法”对高水平篮球运动员罚球命中率的影响。本文研究对南京财经大学高水平男子篮球队所有运动员进行了调研,分析训练中罚球练习的影响因素,并随机选取16名运动员为实验对象等分为两组进行为期8周训练,其中实验组使用“间歇罚球训练法”训练,对照组使用传统罚球训练法。通过对比实验前后罚球命中率数据,结果表明:1、92%的运动员认为体能下降是影响罚球命中率的重要因素,普遍认为高负荷生理状态下罚球训练尤为必要。2、通过8周的间歇罚球训练,实验组队员的罚球命中率有了极高显着性提升(P<0.01),对照组队员罚球命中率相比实验前有所提高,却不具有统计差异(P>0.05),实验组(71.25±9.91)高于对照组(55.00±9.25),且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3、结合实验后实验对象参加2019年江苏省CUBA篮球选拔赛阶段的实战罚球命中率记录,实验组(82%)的罚球命中率明显高于(71%)。结合研究结果,研究认为:1、使用“间歇罚球训练法”对高水平运动员进行罚球专项训练,对于提髙高水平运动员训练中的罚球命中率和比赛中的罚球命中率,该训练方法可行有效、实战效果明显。2、“间歇罚球训练法”实现了高负荷生理状态以及复杂的场内外环境下训练,有助于提髙比赛中运动员的罚球心理素质,有效提高了高水平运动员罚球技术动作的稳定性。

刘静轩[5](2020)在《我国高水平健美操运动员专项体能评价及其训练》文中研究说明健美操在我国竞技体育发展中表现出极大的潜在优势,自2005年六人项目第一次在世界大赛中获得金牌以来,我国的集体项目始终保持世界领先地位。国际竞赛规则每四年更新一次,对运动员提出了严格、细致的要求。在新周期(2017-2020)规则中,运动员在艺术表达、完成质量和难度规格上面临新的挑战。要保证运动员能够在规定的竞赛时间内有质量、高规格地完成参赛内容,离不开好的体能作为保障。高水平运动员具备高质量的训练和竞赛基础,在中国重要赛事中表现突出,其竞赛成绩的提升离不开体能水平的发展。然而,当前有关健美操专项体能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较少,尚未形成科学、完善的理论体系,对高水平运动员专项体能评价、训练等方面的研究匮乏。基于此,为我国高水平健美操运动员构建科学合理的专项体能指标体系,开展综合、全面的专项体能评价与诊断,合理安排专项体能训练活动等具有深刻的理论与实践意义。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实地测试法和数理统计法等对我国高水平健美操运动员专项体能进行研究,所得结论如下:(1)新周期规则要求健美操竞技表现向复杂态势发展:C组跳跃类难度动作成为主流,C+C+A、G+C+A等难度系数大的组合形式选用突出,b-c-a类型的多维空间转换占据主导,运动员体能须向下肢力量爆发、肢体动作速度、协调空间转换、无氧耐力素质等多重围度综合发展。(2)运动员表现出高度集中的专项体能特征:身材高挑、下肢长、肩部较宽、髋部窄以及臀部翘的运动员更有利于成绩提升;训练及竞赛所需的能量主要依靠糖酵解系统提供,无氧能力对竞技水平产生影响;运动员需具备优秀的柔韧与平衡素质、高强度的综合力量素质、优异的耐力素质、灵活协调的身体能力、快速有力的动作速度,配合比赛制胜。(3)反映我国高水平健美操运动员专项体能水平的三级指标分别为:30秒提臀起、1分钟屈体分腿跳、单足转平衡、1分钟两头起、1分钟击掌俯卧撑、提倒立、原地起跳、坐位体前屈、分腿体前屈、400m跑、800m跑、下肢长/身高、克托莱指数、连续成套心率、心功指数。指标权重表明,体能水平主要取决于身体素质水平,以专项难度素质、力量素质和柔韧素质为主导;身体形态和身体机能对专项体能水平产生影响,以身体成分和运动机能为主导。一级指标下的指标权重差异较小,表明入选指标都极为重要。(4)专项体能诊断结果表明,我国高水平健美操运动员在各项指标中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需注重专项体能的个性化发展;指标差距系数均值排序与指标权重排序高度一致,需注重下肢爆发及上肢耐力的训练;身体形态及身体机能的差距系数较大,表明在这方面的重视程度有待提升。(5)我国高水平健美操运动员专项体能训练划分为身体素质、身体形态和身体机能训练,从内容、手段、方法及负荷分别归纳训练体系。根据健美操专项周期划分,将体能训练划分为体能发展期、体能强化期、体能使用期和体能恢复期,在一个竞赛周期的不同阶段,专项体能的训练内容、比重与任务有所差异。

黄汉杰[6](2020)在《CUBA广西赛区女篮体能训练现状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篮球运动在近几年发展飞速,向着更高、更快、更强的方向前进,同时对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和体能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技战术水平相差不大的情况下,比赛双方体能水平是决定比赛走向的关键因素。CUBA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经过20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我国高校最受欢迎的体育项目。而广西是篮球氛围非常浓厚的省份,在CUBA联赛中取得过不错的战绩,但体能问题始终制约着广西赛区篮球水平的进一步提高,特别是近年来,由于受制于体能水平的影响,在CUBA联赛中国大学生篮球(全国西南赛区)的很多关键场次,都功亏一篑,成绩难以突破。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专家访谈法和测试法对CUBA广西赛区女篮体能训练进行研究,并得出以下结论:1、CUBA广西赛区女篮运动员和教练员都较为重视体能训练,但是在进行体能训练时质量并不高,训练条件不完善。基础体能和专项体能的训练水平较低,体能训练手段单一,方法缺乏创新性,体能训练没能很好的与篮球专项相结合。2、CUBA广西赛区女篮的训练时间得不到有效保障。同时,赛区女篮队伍参加高水平比赛机会较少,缺乏高强度的对抗,难以促进体能水平的提高。3、CUBA广西赛区各参赛单位应该对女篮队伍提高重视程度,加大对场地器材的投资力度,改善训练环境,学校应该为每个队伍配备一名专门的体能教练。4、CUBA广西赛区女篮教练员应该加强对运动员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运动员的思想觉悟,认识体能训练的重要性,提高体能训练的质量。教练员和运动员要经常参加关于体能训练方面的各种培训,提高理论知识水平,在训练时注重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教练员要注重选材的质量。同时,在安排体能训练时,应增加力量训练的比重,增强运动员的对抗能力。同时,应该紧紧围绕篮球专项体能的专项速度、身体力量、运动耐力这三个方面进行,与篮球运动的特点紧密结合5、CUBA广西赛区教练员在对运动员进行体能训练时,还应注意南北(南方运动员和北方运动员)球员的身体条件不同,应该根据广西赛区“小、快、灵”的篮球特点,着重加强对运动员速度、速度耐力、灵敏和力量素质进行训练,以利于结合广西球队的风格,针对性地发展和强化体能。

赵永锋[7](2020)在《高校优秀男子400m运动员成才因素与规律研究 ——以13-19届大田赛甲A组前八名为例》文中提出目的:在当今体育强国建设大背景下,高校高水平运动队伍建设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在田径400m项目上培养出了许多优秀的运动员,为高校竞技体育发展和高水平运动队输送人才贡献了积极力量。为进一步提高高校400m运动员成才率和壮大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队伍,本文以高校优秀男子400m运动员成才因素与规律为研究对象,以13—19届“全国大田赛”获甲A组400m前八名且成绩达一级水平以上的运动员和其主管教练作为调查对象,其中:运动员28人(健将9人,一级19人),教练员20人。对促进高校优秀男子400m运动员成才的内、外部因素进行梳理和分析,总结成才规律,为国内高校田径400m项目的训练竞赛工作和运动员培养提供参考。方法: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从教学、训练、管理等角度对促进高校优秀男子400m运动员成才的内、外部因素进行多角度、深层次研究,分析成才因素共性及重要程度,并探讨运动员成才规律。主要结论:1、研究发现:我国高校优秀男子400m运动员主要来自普通高中,有良好文化水平,训练上较为系统,400m成绩均在二级水平以上,已具备良好竞训基础。入学后,运动员成绩均有明显提升,多数运动员在大三阶段达个人最好成绩,依次为大四和大二。运动员始训年龄在14—17岁之间,平均15岁;运动巅峰时年龄在19—24岁之间,平均21.5岁;运动员从开始专项训练到运动巅峰,训练年限在5—8年之间,平均需6.5年。2、促进高校优秀男子400m运动员成才主要由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组成,内部因素主要有:强烈的训练动机、积极的训练态度、坚韧的意志品质、丰富的专项知识和竞赛经验以及良好的身体素质、生理机能、身体形态。外部因素主要有:社会关注度与高校重视度高、主管教练整体业务水平高、训练周期划分与周期训练负荷内容安排均符合训练学原理、训练系统性高、重视机体疲劳恢复与运动损伤康复、竞赛机会多、竞训氛围良好、家庭大力支持。3、高校优秀男子400m运动员的成才是有规律可循的,可归纳为:(1)“内—外联动”规律:运动员成才由内外部因素联动组合影响产生的结果,其中,内部因素起决定性作用,外部因素是内部因素发展的前提。(2)“良才—良训”规律:运动员优良的先天条件,经过高校阶段科学化训练的干预取得良好训练效果。(3)“累积—成长”规律:入学前运动员已积累了良好竞训基础,通过高校阶段进一步优化训练使运动员竞技能力得到延续性成长提高。(4)“竞争性成长”规律:当今高校竞技体育发展迅速,竞争激烈,在竞争激烈的竞训环境下运动员更容易进步,起到比学赶帮超的重要作用。4、针对高校400m运动员培养提出建议:(1)高校竞训期短,应注重训练的高效性。(2)搭建“中学—大学”训练梯队建设,加强合作交流。(3)注重对运动员心理品质的培养。(4)增加参赛数量,加大经费投入,优化运动员待遇政策,加强后勤保障力度。(5)充分发挥教练的主导作用。(6)加强专项理论学习,实现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反馈理论双向辅助作用。(7)厘清成才因素的因果关系,遵循成才规律。

卢海峰[8](2020)在《绳梯训练对高校羽毛球普修课学生专项移动速度能力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当前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在有效的时间内提高羽毛球普修课学生基本运动理论知识、技能与技巧是现在羽毛球课程教学改革的重点。羽毛球运动作为一项高强度的竞技运动,需要训练者具备较好的专项移动速度能力。无论是在羽毛球教学还是训练中,专项移动速度的训练都占有很大的比重。传统的羽毛球教学与训练中,对于移动速度的训练方法已有多种,虽然也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实际效果,但是许多学生从最初接触运动就开始了传统的移动速度训练,在高校阶段缺乏新颖独特的训练方式来调动学生积极性,而绳梯训练作为一种新兴的体能训练方法,现在专业训练队和专项课学生应用比较普遍,而在普通高校羽毛球普修课中,其普及程度并不高。同时查阅文献发现现代绳梯训练的组合训练方式多应用于羽毛球脚步灵敏素质的训练,对于提高羽毛球训练者专项移动速度能力的训练却很少。另外通过对高校羽毛球普修课学生教学训练中绳梯训练的研究,为高校羽毛球普修课学生在专项移动速度的训练中提供一种新颖的训练方法,同时也为高校羽毛球教师的教学提供理论参考与实践支持。因此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已有的绳梯训练方法进行整理与归纳,总结出对专项移动速度提升有效果的训练方法,并根据羽毛球项目的特点进行一定创新与编排,制定出适合普修课学生的绳梯训练方法。通过绳梯训练对高校羽毛球普修课学生专项移动速度能力的影响进行实验研究与分析,以天津大学48名羽毛球普修课学生为实验对象进行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对比实验。其中对照组进行传统移动速度练习加正式课中专项步法练习,实验组则进行绳梯训练加正式课中专项步法练习。在实验组和对照组除了专项移动速度能力的训练手段不同以外,其他训练内容、训练强度、训练时间均相同。经过12周的训练后得出:(1)对照组经过12周的传统专项移动速度训练后其反映下肢动作快速反应能力即下肢爆发力的指标立定跳远和纵跳摸高得到显着性提高(P<0.05),其反映短距离快速移动速度指标30米速度跑也得到了显着性提升(P<0.05),同时,反映羽毛球专项步法移动速度指标5次前后步法移动、5次左右步法移动、10次低重心四点步法移动也得到了极显着性提升(P<0.01),表明传统移动速度训练能对羽毛球普修课学生专项移动速度能力产生积极影响。(2)实验组经过12周的绳梯训练后反映下肢爆发力的指标立定跳远和纵跳摸高得到极显着性提高(P<0.01),其反映短距离快速移动速度指标30米速度跑也得到了极显着性提升(P<0.01),同时,反映羽毛球专项步法移动速度指标5次前后步法移动、5次左右步法移动、10次低重心四点步法移动也得到了极显着性提升(P<0.01),表明绳梯训练能对羽毛球普修课学生专项移动速度能力产生积极的作用。(3)经过12周的绳梯训练干预后,对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后数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P<0.05,说明绳梯训练的实验组学生与传统移动速度训练的对照组学生在专项移动速度能力方面差异均有显着性。通过对增长幅度方面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绳梯训练在专项步法移动速度能力的提升方面更加优于传统移动速度训练,尤其对于直线加速、减速、制动、左右转体、左右移动、多方向移动、步法移动的节奏感及衔接能力等方面绳梯训练的效果更加显着。

陈雪林[9](2020)在《初中男子篮球运动员专项速度训练的方案设计及实验研究》文中认为篮球运动是一项高强度激烈对抗的集体项目,运动员的速度能力不仅是运动员技战术发挥的关键因素,也是球队制胜关键,历来受到教练员和运动员的重视。但由于篮球运动具有明显的项目特征,因此,速度训练必须体现其专项性,方能促进运动员专项竞技能力的提高。初中阶段正值运动员速度发展的敏感期,如何遵循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结合篮球运动项目的特点,在有限的时间和训练条件下,为进行业余训练的青少年运动员设计出高效的专项速度训练方案,是体育教师和教练员关心和有待解决的问题。基于此,本研究按照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尝试以初中男子篮球运动员的速度训练现状分析为基础,以提高运动员专项速度为导向,根据初中生身心发展规律,依据运动训练理论、运动生物学、教育学等相关知识,综合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对运动员的专项速度训练方案进行优化设计,通过实验法,对球队内实验组与对照组运动员分别进行了12周的专项速度优化方案训练和球队原始的专项速度训练。最后结合本研究筛选的篮球专项速度测试指标,运用数理统计法,验证本研究设计的篮球专项速度训练方案效果。研究结表明:1.初中男子篮球队学校内设施/器材配备状况良好;在专项速度训练时,理论上的支撑有待加强;训练手段少且形式相对单调;监控手段单一。2.通过三个层次优化出专项速度训练手段包括:V/L空切、半场四角弧线跑动传接球练习、由攻转守综合性脚步练习、快速实战投篮练习、不同姿势与方向的启动跑练习等。3.通过权威教材,筛选出专项速度测试指标包括:5.8×6折返跑、全场综合运球上篮、全场移动传接球、全场攻防技术模拟、六边形移动、课余锻炼兴趣量表。选择出专项速度监控手段包括:心率量表;运动员主观RPE感觉量表;教练员经验量表;心理状态与饮食量表;4.12周专项速度训练实验后,实验组运动员在5.8×6折返跑、全场综合运球上篮、全场移动传接球、全场攻防技术模拟、六边形移动、课余锻炼兴趣量表指标上,数据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提升,产生了显着性差异或极显着性差异。研究结论:1.通过专项速度测试的结果表明:本研究设计的专项速度训练方案可以有效提升初中男子篮球运动员的专项速度能力并有效的提高了运动员的训练兴趣,减少了疲惫感。2.本研究设计的初中男子篮球运动员专项速度训练优化方案经实证研究达到了预期效果,具备一定的理论依据,结构较为合理,有一定程度上的创新。对业余篮球队训练具有借鉴意义。

白素雅[10](2020)在《弹力带训练对12-14岁中国舞专业女生弹跳力影响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弹跳力是力量与速度的综合体现,可以用公式N=FV(率=力量×速度)来表示。也就是说,当速度不发生改变时,增加肌肉的力量可以提高弹跳力;当力量不发生改变时,提高肌肉的收缩速度同样可以增加弹跳力。文献表明,速度素质受先天遗传因素的影响较大,通过后天训练进行改善与提高的效果低于力量素质。因此,弹跳力的训练应以增强力量素质为主。近些年,弹力带训练被广泛运用在国内外运动训练、医学康复训练、大众健身领域中,并取得可观的肌肉力量训练效果。因此,本研究将此训练方法介入到中国舞弹跳力训练中,试图运用弹力带对学生进行基础力量训练与快速伸缩复合力量训练(弹力带阻力助力跳),拟通过力量素质的增强促进学生的弹跳力水平。本研究主要采用实验法,选取中国煤矿文工团艺术学校2018级中国舞专业的30名12-14岁女生为受试对象,采用抽签的方式分为实验班与对照班后进行为期8周的教学实验,其中实验班采用弹力带训练方法,对照班采用常规训练方法。在实验前与实验后对所有实验对象进行弹跳力水平测试,从而检验弹力带训练方法是否促进12-14岁中国舞专业女生的弹跳力增长,并深入分析两种训练方法对12-14岁中国舞专业女生弹跳力影响的效果差异。以期进一步丰富我国中国舞专业女生弹跳力的训练手段,为今后教师教学与学生练习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操作指引。本研究具体实验结果如下:(1)实验表明,弹力带训练方法与常规训练方法均能有效的发展12-14岁中国舞专业女生的弹跳力。主要体现在实验前后实验班与对照班的原地纵跳摸高、三步助跑左右单足摸高、连续三次纵跳摸高均值、三步助跑一级左右跨步跳、一位中跳、二位中跳成绩在统计学中具有高度显着性差异。(2)实验表明,弹力带训练方法比常规训练方法更有助于发展12-14岁中国舞专业女生的弹跳力。主要体现在实验后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原地纵跳摸高、三步助跑左右单足摸高、连续三次纵跳摸高均值、一位中跳、二位中跳成绩在统计学中具有显着性差异,三步助跑一级左右跨步跳成绩在统计学中虽不具有显着性差异,但在提高幅度中实验班仍优于对照班。(3)实验表明,弹力带不仅可进行基础力量训练还可进行快速伸缩复合力量训练(弹力带阻力助力跳),这两种练习内容相结合的训练对于发展学生肌肉力量、提高学生弹跳能力是行之有效的。其训练方法较常规训练方法,学生更容易感受动作发力、刺激本体感觉、激发训练兴趣、提高训练积极性、并从中产生新的训练刺激,使中国舞专业学生自身弹跳力有所提升,从而影响中国舞专项中跳跃类技术技巧的完成质量。

二、浅谈篮球运动员的专项心理素质及其训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篮球运动员的专项心理素质及其训练(论文提纲范文)

(1)绳梯训练对初中业余篮球运动员灵敏素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概念界定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国外研究现状
        1.3.4 研究评述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专家访谈法
        2.2.3 实验法
        2.2.4 数理统计法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绳梯训练对初中业余篮球运动员反应灵敏的影响
        3.1.1 实验组、对照组实验前后1 分钟跳绳、六边形灵敏测试成绩的对比分析
        3.1.2 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后1 分钟跳绳、六边形测试成绩的对比分析
    3.2 绳梯训练对初中业余篮球运动员改变方向能力的影响
        3.2.1 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前后侧交叉步横动、T-test成绩的对比分析
        3.2.2 绳梯训练对改变方向指标成绩的影响
    3.3 绳梯训练对初中业余篮球运动员平衡能力的影响
        3.3.1 实验组、对照组实验前后Y-Balance测试成绩的对比分析
        3.3.2 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后Y-Balance测试成绩的对比分析
    3.4 绳梯训练对初中业余篮球运动员脚下速度的影响
        3.4.1 实验组、对照组实验前后运球绕杆、伊利诺斯灵敏跑测试成绩的对比分析
        3.4.2 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后运球绕杆、伊利诺斯灵敏跑测试成绩的对比分析
    3.5 绳梯训练对初中业余篮球运动员灵敏素质影响原因分析
        3.5.1 绳梯训练对初中业余篮球运动员反应灵敏素质影响原因分析
        3.5.2 绳梯训练对初中业余篮球运动员改变方向能力素质影响原因分析
        3.5.3 绳梯训练对初中业余篮球运动员平衡能力素质影响原因分析
        3.5.4 绳梯训练对初中业余篮球运动员脚下速度素质影响原因分析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专家访谈提纲

(2)三人篮球运动员竞技能力构成要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重难点
        1.3.1 研究重点
        1.3.2 研究难点
2 文献综述
    2.1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2.1.1 竞技能力概念及理论运用研究概况
        2.1.2 竞技能力内部结构构成的研究概况
        2.1.3 有关篮球项目竞技能力的研究概况
        2.1.4 三人篮球运动项目的研究概况
    2.2 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2.2.1 关于竞技能力的研究概况
        2.2.2 有关篮球项目竞技能力的研究概况
        2.2.3 三人篮球运动研究概况
    2.3 文献述评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德尔菲法
        3.2.3 变异系数法
        3.2.4 问卷调查法
        3.2.5 数理统计法
        3.2.6 逻辑分析法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规则变化对三人篮球竞技特点的影响
        4.1.1 时空规则变化对三人篮球竞技特点的影响
        4.1.2 犯规罚则变化对三人篮球竞技特点的影响
        4.1.3 其他规则变化对三人篮球竞技特点的影响
        4.1.4 小结
    4.2 三人篮球运动员竞技能力构成要素筛选
        4.2.1 运动员竞技能力构成要素初步拟定
        4.2.2 运动员竞技能力构成要素筛选过程
        4.2.3 运动员竞技能力构成要素的合理性检验
        4.2.4 运动员竞技能力构成要素的权重值计算结果
        4.2.5 竞技能力构成要素重要性专家评分的相关性分析
    4.3 三人篮球运动员竞技能力构成要素特点分析
        4.3.1 运动员竞技能力一级构成要素特点分析
        4.3.2 运动员竞技能力二级构成要素特点分析
        4.3.3 运动员竞技能力三级构成要素特点分析
        4.3.4 小结
    4.4 三人篮球运动员竞技能力各构成要素关联性分析
        4.4.1 专项技术与战术的关联性分析
        4.4.2 专项体能与技术、战术的关联性分析
        4.4.3 心理能力与专项体能、技术及战术的关联性分析
        4.4.4 运动智能与专项技术、战术的关联性分析
        4.4.5 小结
    4.5 三人篮球运动员专项竞技能力训练理论与方法探析
        4.5.1 三人篮球运动员专项体能训练探析
        4.5.2 三人篮球运动员专项技术训练探析
        4.5.3 三人篮球运动员专项战术训练探析
        4.5.4 三人篮球运动员专项心理训练探析
        4.5.5 三人篮球运动员专项运动智能训练探析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致谢
在读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3)湖南省普通高校高水平400米运动员专项体能结构及其训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缘由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与创新之处
        1.3.1 研究思路
        1.3.2 创新之处
2 文献的梳理与回顾
    2.1 概念的界定
        2.1.1 高校高水平运动员
        2.1.2 体能
        2.1.3 专项体能
        2.1.4 专项体能训练
    2.2 关于400m跑运动员专项体能结构的研究动态
    2.3 关于400m跑运动员专项体能结构构成的研究动态
        2.3.1 关于400m跑运动员专项身体形态方面的研究
        2.3.2 关于400m跑运动员专项运动素质方面的研究
        2.3.3 关于400m跑运动员专项生理机能方面的研究
        2.3.4 关于高水平运动员其他方面的研究动态
    2.4 关于400m跑运动员专项体能训练的研究动态
        2.4.1 国内外有关专项体能训练的现状
        2.4.2 国内外有关专项体能训练的原则
        2.4.3 国内外有关专项体能训练的差异化
        2.4.4 国内外有关专项体能训练的专项化
        2.4.5 国内外有关专项体能训练的方法与实践
    2.5 个人述评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及调查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访谈法
        3.2.3 问卷调查法
        3.2.4 数理统计法
        3.2.5 测试法
4 结果与分析
    4.1 400m跑运动员专项体能结构体系
        4.1.1 专项身体形态
        4.1.2 专项生理机能
        4.1.3 专项运动素质
    4.2 湖南省普通高校高水平400m运动员专项体能结构现状
        4.2.1 专项身体形态的现状与评价
        4.2.2 专项生理机能的现状与评价
        4.2.3 专项运动素质的现状与评价
        4.2.4 小结与讨论
    4.3 湖南省普通高校高水平400m运动员专项体能训练现状
        4.3.1 专项体能训练的总体情况
        4.3.2 专项力量素质训练情况
        4.3.3 专项速度素质训练情况
        4.3.4 专项耐力素质训练情况
        4.3.5 专项柔韧素质训练情况
        4.3.6 协调灵敏素质训练情况
        4.3.7 小结与讨论
    4.4 湖南省普通高校高水平400m运动员专项体能训练的问题
        4.4.1 专项力量素质中缺乏对核心力量与反应力量的训练
        4.4.2 专项速度素质中缺乏对反应速度的训练
        4.4.3 专项耐力素质中忽略了有氧耐力的训练
        4.4.4 专项柔韧素质中缺乏对髋部柔韧与上肢柔韧的训练
        4.4.5 整体上忽略了对协调灵敏素质的训练
    4.5 湖南省普通高校高水平400m运动员专项体能训练优化策略
        4.5.1 专项力量层面体能训练的优化策略
        4.5.2 专项速度层面体能训练的优化策略
        4.5.3 专项耐力层面体能训练的优化策略
        4.5.4 专项柔韧层面体能训练的优化策略
        4.5.5 灵敏协调层面体能训练的优化策略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件1
附件2
附件3
致谢

(4)“间歇罚球训练法”对大学高水平篮球运动员罚球命中率影响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2.文献综述
    2.1 关于间歇训练法的理论研究
        2.1.1 间歇训练法概念的界定
        2.1.2 国内外间歇训练法研究现状
    2.2 关于罚球的理论研究
        2.2.1 罚球对比赛胜负的影响研究
        2.2.2 关于罚球命中率的影响因素
        2.2.3 提高罚球命中率的研究
    2.3 间歇训练法在篮球训练中应用研究
3.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专家访谈法
        3.2.3 问卷调查法
        3.2.4 数理统计法
        3.2.5 实验法
4.结果与分析
    4.1 高水平运动员罚球命中率影响因素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4.2 实验结果分析
        4.2.1 实验对象基本情况分析
        4.2.2 实验前实验组与对照组罚球测试命中率情况
        4.2.3 实验组组内实验前后罚球测试命中率情况
        4.2.4 对照组组内实验前后罚球测试命中率情况
        4.2.5 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后进行罚球测试的命中率情况
        4.2.6 实验前实验对象在比赛中罚球命中率情况
        4.2.7 实验后实验对象在比赛中罚球命中率情况分析
    4.3 实验结果讨论
        4.3.1 罚球命中率对比赛胜负的影响分析
        4.3.2 “间歇罚球训练法”对提升罚球命中率效果分析
        4.3.3 “间歇罚球训练法”对对提高心理素质效果分析
        4.3.4 “间歇罚球训练法”对提高罚球稳定性效果分析
        4.3.5 “间歇罚球训练法”对增强身体素质效果分析
        4.3.6 实验组运动员对“间歇罚球训练法”主观感受调查研究分析
5.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一 专家访谈大纲
附录二 学生问卷调查
附录三 运用间歇罚球训练后实验队员主观体验问卷
致谢

(5)我国高水平健美操运动员专项体能评价及其训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1.1 我国健美操项目的综合实力有待提升
        1.1.2 健美操专项特征决定了体能的重要性
        1.1.3 评价与训练是科学调控运动员专项体能水平的重要手段
        1.1.4 我国高水平健美操运动员体能理论与实践发展尚不成熟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文献述评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问卷调查法
        2.2.3 专家访谈法
        2.2.4 实地测试法
        2.2.5 数理统计法
        2.2.6 观察法
    2.3 研究任务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健美操专项特征
        3.1.1 成套创编特征
        3.1.2 竞赛规则特征
        3.1.3 竞技表现特征
        3.1.4 健美操供能特征
        3.1.5 运动员体能特征
        3.1.6 专项体能评价指标预选
        3.1.7 小结
    3.2 我国高水平健美操运动员专项体能评价
        3.2.1 专项体能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
        3.2.2 专项体能评价体系的构成要素
        3.2.3 专项体能评价体系确立的步骤与结果
        3.2.4 小结
    3.3 我国高水平健美操运动员专项体能诊断
        3.3.1 我国高水平健美操运动员专项体能诊断的意义及功能
        3.3.2 我国高水平健美操运动员专项体能诊断的方法及结果
        3.3.3 我国高水平健美操运动员专项体能诊断实证研究
        3.3.4 小结
    3.4 我国高水平健美操运动员专项体能训练
        3.4.1 我国高水平健美操运动员专项体能训练内容与手段
        3.4.2 我国高水平健美操运动员专项体能训练方法与负荷
        3.4.3 我国高水平健美操运动员专项体能周期划分与训练计划
        3.4.4 小结
4 结论
附录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附录5
参考文献
致谢

(6)CUBA广西赛区女篮体能训练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理论意义
        1.2.3 实践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体能
        1.3.2 一般体能
        1.3.3 专项体能
        1.3.4 篮球专项体能
        1.3.5 CUBA的注释
    1.4 文献综述
        1.4.1 国内研究综述
        1.4.2 国外研究综述
        1.4.3 小结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专家访谈法
        2.2.3 问卷调查法
        2.2.4 数理统计法
        2.2.5 测试法
3.结果与分析
    3.1 CUBA广西赛区女篮运动员体能训练现状及调查分析
        3.1.1 运动员的基本情况
        3.1.2 CUBA广西赛区女篮运动员的基础体能现状
        3.1.3 CUBA广西赛区女篮运动员专项体能现状
    3.2 广西赛区CUBA女篮运动员体能训练情况及影响因素
        3.2.1 运动员体能训练现状
        3.2.2 教练员经验、知识的对球队体能训练的影响
        3.2.3 运动员参训动机对体能训练的影响
        3.2.4 CUBA广西分区赛制对体能训练的影响
        3.2.5 经费及硬件设施的限制对体能训练的影响
        3.2.6 训练时间保障对体能训练的影响
    3.3 解决CUBA广西赛区女篮运动员体能训练存在的问题的对策
        3.3.1 正确认识体能训练理论
        3.3.2 建立正确的体能训练目标体系
        3.3.3 配备专门的体能教练
        3.3.4 加大场地器材投资力度
        3.3.5 加强理论培训,提升教练员体能训练执教水平
4.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7)高校优秀男子400m运动员成才因素与规律研究 ——以13-19届大田赛甲A组前八名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相对于已有研究的独到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
        1.2.2.1 学术价值意义
        1.2.2.2 应用价值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1.3.1.1 关于人才成才规律的相关研究
        1.3.1.2 关于其田径运动员成才的相关研究
        1.3.1.3 关于其他项目运动员成才的研究
        1.3.2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1.3.3 核心概念的界定
    1.4 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之处
        1.4.1 研究的重点
        1.4.2 研究的难点
        1.4.3 研究的创新之处
    1.5 研究技术路线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调查对象
    2.3 研究方法
        2.3.1 文献资料法
        2.3.2 问卷调查法
        2.3.2.1 问卷设计
        2.3.2.2 问卷效度检验
        2.3.2.3 问卷发放与回收
        2.3.2.4 问卷信度检验
        2.3.3 专家访谈法
        2.3.4 数理统计法
        2.3.5 逻辑分析法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高校优秀男子 400m 运动员基本情况分析
        3.1.1 入大学前,运动员来源身份及竞训基础情况
        3.1.1.1 入大学前,运动员来源身份
        3.1.1.2 入大学前,高校优秀男子 400m 运动员的运动等级
        3.1.1.3 入大学前,运动员训练系统性
        3.1.2 高校优秀男子 400m 运动员各阶段训练与比赛成绩情况分析
        3.1.3 高校优秀男子 400m 运动员始训年龄和训练年限特征
    3.2 影响高校优秀男子400m运动员成才的因素分析
        3.2.1 影响高校优秀男子400m运动员成才的内部因素分析
        3.2.1.1 身体形态特征
        3.1.1.2 生理机能特征
        3.2.1.3 训练动机
        3.2.1.4 训练态度
        3.2.1.5 意志品质特征
        3.2.1.6 专项理论知识
        3.2.1.7 竞赛经验
        3.2.1.8 运动员的跑速时空、节奏感
        3.2.2 影响高校优秀男子400m运动员成才的外部因素分析
        3.2.2.1 社会对高校田径关注度
        3.2.2.2 高校对田径竞训的重视度
        3.2.2.3 影响高校优秀男子 400m 运动员成才的训练因素分析
        3.2.2.4 影响高校优秀男子 400m 运动员成才的竞赛因素分析
        3.2.2.5 影响高校优秀男子 400m 运动员成才的教练因素分析
        3.2.2.6 影响高校优秀男子 400m 运动员成才的家庭因素分析
    3.3 高校优秀男子400m运动员成才规律分析
        3.3.1 “内—外联动”规律
        3.3.2 “良才—良训”规律
        3.3.3 “累积—成长”规律
        3.3.4 “竞争性成长”规律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2 建议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8)绳梯训练对高校羽毛球普修课学生专项移动速度能力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1.1 专项移动速度在羽毛球比赛中的重要性
        1.1.2 大学羽毛球普修课学生在专项移动速度训练中存在的问题
        1.1.3 绳梯训练的作用以及与羽毛球专项移动速度的联系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关于绳梯训练的综述
        2.1.1 绳梯的发展
        2.1.2 绳梯训练的原理
        2.1.3 绳梯训练的作用
        2.1.4 绳梯训练的方法
        2.1.5 绳梯训练应遵循的原则
    2.2 关于羽毛球专项移动速度能力综述
        2.2.1 羽毛球专项移动速度能力的概念
        2.2.2 羽毛球专项移动速度的特点
        2.2.3 羽毛球专项移动速度训练的方法
        2.2.4 羽毛球专项移动速度能力的测量指标
    2.3 关于体育普修课概念
    2.4 关于绳梯训练在羽毛球运动中的运用综述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专家访谈法
        3.2.3 实验法
        3.2.4 数理统计法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羽毛球专项移动速度能力指标筛选分析
    4.2 绳梯训练普修课学生专项移动速度能力相关性分析
    4.3 绳梯训练运动方案的制定
    4.4 绳梯训练干预前对羽毛球普修课学生专项移动速度能力指标的对比分析
    4.5 对照组12 周传统移动速度训练前后普修课学生专项移动速度能力的对比分析
    4.6 实验组12 周绳梯训练前后普修课学生专项移动速度能力的对比分析
    4.7 12周绳梯训练后对羽毛球普修课学生专项移动速度能力指标的对比分析
    4.8 绳梯训练对羽毛球训练者专项移动速度能力影响的探究
        4.8.1 绳梯训练对羽毛球普修课学生下肢力量及爆发力的影响
        4.8.2 绳梯训练对羽毛球普修课学生短距离快速移动能力的影响
        4.8.3 绳梯训练对羽毛球普修课学生专项步法移动速度的影响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6 参考文献
附件一
附件二
附件三
附件四
致谢
研究生个人简历

(9)初中男子篮球运动员专项速度训练的方案设计及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选题目的与意义
        1.2.1 选题目的
        1.2.2 选题意义
    1.3 研究任务
    1.4 文献综述
        1.4.1 相关概念的界定
        1.4.2 青少年篮球专项速度训练的国内研究现状
        1.4.3 青少年篮球专项速度训练的国外研究现状
        1.4.4 篮球专项速度的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
        1.4.5 已有研究现状与不足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1.1 研究对象
        2.1.2 实验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问卷调查法
        2.2.3 专家访谈法
        2.2.4 实验法
        2.2.5 数理统计法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初中男子篮球运动员专项速度训练现状
        3.1.1 教练员对篮球专项速度训练的认识
        3.1.2 运动员对专项速度训练的认识
        3.1.3 学校内相关场地设施/器材配备状况
        3.1.4 目前初中男篮专项速度训练的常用方法和手段
        3.1.5 初中男子篮球运动员专项速度训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2 篮球专项速度训练方案优化的理论分析
        3.2.1 篮球运动项目特征
        3.2.2 初中运动员的身心发展特点
        3.2.3 影响篮球运动员专项速度发展的因素
        3.2.4 运动素质迁移理论
        3.2.5 运动训练周期理论
        3.2.6 全面训练原则
        3.2.7 速度素质发展敏感期
    3.3 初中男子篮球运动员专项速度训练方案的设计
        3.3.1 确定训练目标
        3.3.2 确定训练周期
        3.3.3 确定训练手段
        3.3.4 确定测试指标
        3.3.5 负荷安排
        3.3.6 制定专项速度训练方案
        3.3.7 确定专项速度训练负荷控制手段
        3.3.8 专项速度训练时需注意的事项
    3.4 初中男子篮球运动员专项速度测试实验结果分析
        3.4.1 实验前后两组初中男子篮球运动员5.8×6 折返跑测试结果对比分析
        3.4.2 实验前后两组初中男子篮球运动员全场综合运球上篮结果对比分析
        3.4.3 实验前后两组初中男子篮球运动员全场多点综合传接球测试结果对比分析
        3.4.4 实验前后两组初中男子篮球运动员全场攻防技术模拟测试结果对比分析
        3.4.5 实验前后两组初中男子篮球运动员六边形移动测试结果对比分析
        3.4.6 实验前后两组初中男子篮球运动员训练兴趣对比分析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2 建议
    4.3 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一
附件二
附件三
附件四
附件五
附件六
附件七
附件八
附件九
附件十

(10)弹力带训练对12-14岁中国舞专业女生弹跳力影响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4 研究任务
    1.5 文献综述
        1.5.1 弹跳力的概念及影响因素
        1.5.2 弹跳力对中国舞学生的重要性
        1.5.3 弹跳力训练方法的相关研究现状
        1.5.4 弹力带的发展与主要特点
        1.5.5 弹力带训练适宜磅数的研究
        1.5.6 国内外有关弹力带训练的研究现状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访谈法
        2.2.3 问卷调查法
        2.2.4 实验法
        2.2.5 录像解析法
        2.2.6 数理统计法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实验班与对照班在主体变量上的同质性检验
    3.2 实验班与对照班一般弹跳力测试结果的对比分析
        3.2.1 实验班与对照班原地纵跳摸高测试结果的对比分析
        3.2.2 实验班与对照班三步助跑单足摸高测试结果的对比分析
        3.2.3 实验班与对照班连续三次纵跳摸高均值测试结果的对比分析
        3.2.4 实验班与对照班三步助跑一级跨步跳测试结果的对比分析
    3.3 实验班与对照班专项弹跳力测试结果的对比分析
        3.3.1 实验班与对照班一位中跳测试结果的对比分析
        3.3.2 实验班与对照班二位中跳测试结果的对比分析
    3.4 实验后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3.4.1 实验后一般弹跳力测试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3.4.2 实验后专项弹跳力测试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3.5 中国舞专业中专女生弹跳力训练策略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

四、浅谈篮球运动员的专项心理素质及其训练(论文参考文献)

  • [1]绳梯训练对初中业余篮球运动员灵敏素质的影响[D]. 万佳亮. 南京体育学院, 2021
  • [2]三人篮球运动员竞技能力构成要素研究[D]. 李超. 曲阜师范大学, 2021
  • [3]湖南省普通高校高水平400米运动员专项体能结构及其训练研究[D]. 李超.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4]“间歇罚球训练法”对大学高水平篮球运动员罚球命中率影响的实验研究[D]. 陈怡薇. 南京体育学院, 2020(11)
  • [5]我国高水平健美操运动员专项体能评价及其训练[D]. 刘静轩.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6]CUBA广西赛区女篮体能训练现状及对策研究[D]. 黄汉杰.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7)
  • [7]高校优秀男子400m运动员成才因素与规律研究 ——以13-19届大田赛甲A组前八名为例[D]. 赵永锋.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7)
  • [8]绳梯训练对高校羽毛球普修课学生专项移动速度能力的影响研究[D]. 卢海峰. 天津体育学院, 2020(08)
  • [9]初中男子篮球运动员专项速度训练的方案设计及实验研究[D]. 陈雪林. 首都体育学院, 2020(01)
  • [10]弹力带训练对12-14岁中国舞专业女生弹跳力影响的实验研究[D]. 白素雅. 首都体育学院, 2020(01)

标签:;  ;  ;  ;  ;  

浅谈篮球运动员的特殊心理素质及其训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