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2004-2006编委简介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2004-2006编委简介

一、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A Brief Introduction of Editorial Board Members 2004-2006(论文文献综述)

殷强[1](2021)在《基于改进生态足迹模型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 ——以民勤绿洲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认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状况对干旱地区人类生存、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客观准确地评价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状况,本文从评价方法出发,引入FAO推荐的植被生态需水量的计算方法对生态足迹模型相关参数进行改进。首先基于2008年的Landsat5和2013年、2016年的Lnadsat8遥感数据对民勤绿洲进行土地分类,得出各分类植被的面积,根据气象数据算出民勤绿洲参考作物腾发量ET0,采用FAO推荐的公式对民勤绿洲的生态需水量进行计算,据此对生态足迹模型中的相关经验系数进行改进。最后根据改进的生态足迹模型对民勤绿洲2007-2018年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进行评价。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依据民勤绿洲2007-2018年逐日气象资料,计算了民勤绿洲参考作物腾发量ET0。在天然植被生长期内(4-10月),ET0月间变化较大且具有一致性,最高值出现在5月,最低值出现在10月。从2007-2018年民勤绿洲ET0呈现显着增长趋势,从2007年的最低值1614.24mm增长到2018年的最大值1732.3mm,增加了 118.06mm,增幅为7%。(2)计算了民勤绿洲林地、荒漠和草地三种植被类型在不同生长期内的植被系数。草地植被系数在整个生育期内变化范围最小,波动值为0.14,而林地植被系数变化范围最大,波动值达到0.47。在植被发育期和植被生长末期内,林地的变化速率均是最大的,达到每月的增长速率分别为0.235和0.23,草地和荒漠的变化速率接近且很小,达到每月的增长速率为0.02。(3)基于Landsat 5和Landsat 8遥感影像对民勤绿洲进行土地分类,得出各分类植被的面积。从土地利用类型来看,覆盖面积从大到小的顺序为草地>耕地>荒漠>建筑用地>林地>水体,在天然植被中,草地分布范围最大,占已统计总面积的47%,荒漠次之,占统计面积的9.6%,林地的分布范围最小,占统计面积的4.6%。从2008年到2016年同一土地利用类型的覆盖面积变化趋势各不相同:水体、荒漠、林地和草地四类面积呈现增加的趋势,但耕地和建筑用地面积呈降低趋势。(4)采用FAO推荐的天然植被生态需水量的计算方法,计算了天然植被生态需水量。丰水年(2016年)民勤绿洲天然植被生态需水量最大为1.63亿m3,枯水年(2013年)生态需水量次之,为1.40亿m3,而平水年(2008年)生态需水量最小,仅为1.28亿m3,民勤绿洲天然植被生态需水量范围为1.28~1.63亿m3。(5)根据计算的民勤绿洲天然植被生态需水量,验证生态足迹模型中相关系数0.4对民勤绿洲的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该系数适用于民勤绿洲,根据本文的计算结果对该系数进行改进,取该系数a为0.45。(6)基于改进生态足迹模型计算民勤绿洲2007-2018年的水资源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并采用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指标进行评价。民勤绿洲水资源处于可持续利用水平逐年提升的不可持续状态;生态承载力与降雨量存在极显着的正相关性(P<0.01),相关系数为0.61;第一产业占水资源生态足迹总量的比重最大,但其用水效率却是最低的,这使水资源供需矛盾更加严重;第一产业生态足迹与城市化率存在极显着的负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81。城市化率提升能明显降低第一产业生态足迹。

刘胜京[2](2021)在《归黄方治疗Ⅲ型前列腺炎湿热瘀滞证临床观察及调控PI3K/AKT/NF-κB通路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慢性前列腺炎是临床常见病,严重影响男性身心健康。近年来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其发病率逐年上升。Ⅲ型前列腺炎占慢性前列腺炎的90%以上,主要表现为患者盆腔区域疼痛不适和排尿异常,临床表现具有持续性、难治性和部位多变性等特点。西药治疗以抗生素类及α受体阻滞剂为代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患者的部分症状,但治疗效果欠佳。中医药因其多途径、多靶点的治疗作用,治疗具有一定优势。导师郭军主任医师基于“疮疡内消法”立论,针对Ⅲ型前列腺炎湿热瘀滞证拟定归黄方。归黄方在前期临床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疗效,因此有必要进一步通过临床观察,对归黄方进行有效性及安全性评价。并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进行机制预测,通过动物实验证实归黄方治疗Ⅲ型前列腺炎的可能作用机制。目的研究归黄方治疗Ⅲ型前列腺炎湿热瘀滞证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并通过网络药理学和动物实验研究归黄方治疗Ⅲ型前列腺炎的可能作用机制,为归黄方治疗Ⅲ型前列腺炎的临床应用提供证据。方法1.临床研究采用探索性RCT的方法,收集就诊于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男科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Ⅲ型前列腺炎湿热瘀滞证66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归黄方组)以及对照组(盐酸坦洛新缓释胶囊组),治疗6周,随访2周,以NIH-CPSI评分、中医症状评分等作为疗效评价指标,同时评价安全性。2.网络药理学机制预测通过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的方法,预测归黄方治疗Ⅲ型前列腺炎的主要活性成分、可能作用靶点及富集通路,预测归黄方治疗Ⅲ型前列腺炎的可能机制,为进一步实验研究提供思路及理论依据。3.实验研究采用目前公认的自身免疫性Ⅲ型前列腺炎大鼠模型,通过SD大鼠前列腺蛋白提取液与弗氏完全佐剂混合物原位注射法建立Ⅲ型前列腺炎大鼠模型,将SD大鼠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归黄方低剂量组、归黄方中剂量组、归黄方高剂量组,每组8只。空白组及假手术组采用生理盐水灌胃,归黄方低、中、高剂量组分别予4.9g/kg·d、9.8g/kg·d、19.6g/kg·d归黄方灌胃,30d后取材,计算大鼠前列腺、脾脏、胸腺脏器指数,HE染色观察前列腺组织病理变化并进行评分,免疫组化观察前列腺间质CD3+和CD45+细胞浸润,ELISA检测血清IL-6、COX-2、TNF-α、MCP-1促炎细胞因子水平,RT-PCR检测前列腺组织PI3K、AKT、P65 NF-κB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前列腺组织PI3K、p-PI3K、AKT、p-AKT、P65 NF-κB、p-P65 NF-κB 蛋白的表达。结果1.临床研究结果(1)本临床研究共入组66例(33例试验组,33例对照组),脱落病例5例(试验组2例,对照组3例),剔除病例3例(试验组1例,对照组2例),最终符合方案集(PPS)的病例共58例(试验组31例,对照组27例)。(2)试验组在治疗结束后,NIH-CPSI评分由28.62±8.61降低为10.58±4.03;对照组在治疗结束后,NIH-CPSI评分由26.74±7.72降低为13.44±5.92。试验组与对照组治疗结束后与治疗前比较,均可降低NIH-CPSI疼痛评分、排尿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总评分(P<0.05),降低中医症状评分(P<0.05)。(3)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同期比较,试验组在降低NIH-CPSI疼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总评分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在降低中医症状评分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在降低NIH-CPSI排尿评分方面,两者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4)试验组3例患者在服药期间出现胃部不适,嘱饭后服药后不适消失;对照组2例患者在服药后出现一过性低血压,嘱睡前服用后不适消失,其余患者在治疗过程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2.网络药理学机制预测结果(1)筛选得到归黄方的143个主要活性成分及278个作用靶点,与Ⅲ型前列腺炎靶点相映射后,得到111个归黄方治疗Ⅲ型前列腺炎的可能作用靶点。(2)PPI互作网络分析显示,蛋白互作频次较高的基因主要涉及凋亡、氧化应激、增殖和分化等过程,与目前Ⅲ型前列腺炎的机制研究内容相符。(3)GO分析结果显示,归黄方治疗Ⅲ型前列腺炎可能发生在囊泡腔、膜筏、核染色质等部位,通过调控细菌来源分子反应、氧化应激、凋亡、对脂多糖及类固醇激素的反应等生物途径,与磷酸酶、蛋白磷酸酶等结合而发挥作用。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提示,归黄方可能涉及PI3K-Akt、NF-κB、MAPK、mTOR、IL-17等多条信号通路,体现了中药多途径的治疗特点。(4)“药物-活性成分-靶点-通路”网络图提示药物之间的配伍展示了良好的“君臣佐使”配伍关系。分子对接结果提示主要活性成分与靶点蛋白具有较强的结合能力。(5)结合网络药理学结果及文献研究,预测归黄方可能通过PI3K/Akt/NF-κB通路起到治疗Ⅲ型前列腺炎的作用。3.实验研究结果(1)通过大鼠前列腺蛋白提取液与弗氏完全佐剂混合物原位注射法可成功复制Ⅲ型前列腺炎大鼠模型。(2)归黄方可显着降低Ⅲ型前列腺炎模型大鼠前列腺指数及胸腺指数,改善前列腺组织病理学变化,减轻前列腺间质CD3+和CD45+细胞浸润。(3)归黄方可抑制Ⅲ型前列腺炎模型大鼠血清IL-6、COX-2、TNF-α、MCP-1促炎细胞因子水平表达。(4)归黄方可抑制Ⅲ型前列腺炎模型大鼠PI3K、Akt、P65NF-κBmRNA表达及抑制PI3K、Akt、P65NF-κB蛋白磷酸化表达。结论1.临床研究显示:试验组可降低Ⅲ型前列腺炎湿热瘀滞证患者NIH-CPSI的疼痛评分、排尿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总评分(P<0.05),降低中医症状评分(P<0.05)。且在降低NIH-CPSI的总评分、疼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中医症状评分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两者在NIH-CPSI的排尿评分方面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在应用中推广。2.网络药理学显示:归黄方可能通过涉及凋亡、氧化应激、增殖和分化等过程,通过PI3K-Akt、NF-κB、MAPK、mTOR、IL-17等多条信号通路,多靶点、多靶点、多通路治疗Ⅲ型前列腺炎。3.动物实验研究显示:归黄方可显着降低Ⅲ型前列腺炎模型大鼠前列腺指数及胸腺指数,改善前列腺组织病理学变化,减轻前列腺间质CD3+和CD45+细胞浸润,抑制血清IL-6、COX-2、TNF-α MCP-1促炎细胞因子水平表达。此外,归黄方可抑制Ⅲ型前列腺炎模型大鼠PI3K/AKT/NF-κB通路激活。

周晓雪[3](2020)在《农产品贸易开放对中国农业碳排放绩效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农业是最易遭受气候变化负面影响的产业,也是全球人为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来源之一,发展低碳农业是实现农业温室气体减排和适应气候变化的重要战略举措。发展低碳农业经济,关键在于促进农业碳排放绩效的全面提升。农产品国际贸易对农业经济增长有举足轻重的重要性,在全球化背景下,外贸政策变动对农业碳排放绩效的影响日趋凸显。当前,“逆全球化”思潮在部分发达国家不断涌现,农业发展及其碳排放治理面临的外部环境正在发生显着改变。在此背景下,探讨农产品贸易开放对我国农业碳排放绩效的影响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在对农业碳排放绩效进行测度和评价的基础上,对农产品贸易开放对我国农业碳排放绩效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分析、实证检验和政策模拟。(1)为揭示我国农业碳排放绩效的总体变化特征,论文采用SBM模型和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对农业碳排放绩效进行测度并将农业碳排放绩效指数分解为技术进步、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分别从时序动态变化和区域差异两个方面探究农业碳排放绩效的结构特征。研究表明,中国农业碳排放绩效整体改善速度呈下降趋势,具有阶段性特征,区域差异明显。全国总体及区域的农业碳排放绩效的提升主要依赖于广义的技术进步,部分地区农业碳排放绩效下滑的主要原因是规模效率的恶化。(2)为研究农产品贸易开放对农业碳排放绩效的总体影响,本文构建了贸易环境变化、技术进步与农业碳排放绩效的内生增长模型,发现农业碳排放绩效受到贸易环境变化、农户生产规模和减排技术三种因素的共同影响。通过使用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模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农产品进出口贸易与农业碳排放绩效在长期和短期都存在一定的均衡关系和动态影响。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有利于维持农业碳排放绩效的长期均衡,短期内,农产品出口对农业碳排放绩效是负向抑制作用,农产品进口对农业碳排放绩效是正向促进作用。(3)为进一步探究农产品贸易开放对农业碳排放绩效影响的区域异质性,本文构建门槛模型对农产品贸易开放对农业碳排放绩效影响的区域差异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农产品贸易开放对农业碳排放绩效的影响存在基于环境规制、人力投入、基础设施投入的单门槛效应,各区域不同的环境规制、人力投入、基础设施投入水平是导致农产品贸易开放对农业碳排放绩效影响产生区域差异的重要原因,各区域的适度规制及投入有助于农产品贸易开放对农业碳排放绩效发挥正向作用。(4)鉴于近年来中美贸易冲突问题日渐复杂,为探究贸易政策改变对我国不同地区农业碳排放绩效的影响,本文利用动态GTAP-E模型进行模拟分析,采用降维技术探究了农产品贸易对各省(市、区)农业发展及其碳排放的影响,预期各区域农业碳排放绩效的变动趋势。研究结果表明中美两国农业互征25%关税的情景下,2020—2030年中美两国累计GDP相比基准情景分别下降0.023%和0.001%,累计农业出口分别下降0.096%和0.331%,中美累计碳排放分别下降0.010%和0.024%,北部沿海、东部沿海、南部沿海经济区的农业碳排放绩效的提升压力较大,大西南、黄河中游经济区的农业碳排放绩效具有较高的提升潜力,长江中游、大西北、东北经济区的农业碳排放绩效比较稳定。农业碳排放绩效提升是农业绿色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泉,农产品贸易对农业碳排放绩效具有短期和长期的影响且具有区域差异,中美贸易冲突会对各区域农业碳排放绩效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建议建立科学合理的农业碳排放绩效评价体系,制定绿色农产品贸易发展战略,各区域通过适度规制、差异化投入以及改进农业低碳生产技术来提高农业碳排放绩效,实现农业绿色经济增长。

蒙彦[4](2020)在《广花盆地岩溶塌陷多参数监测预警与风险防控》文中研究指明广花盆地位于粤港澳大湾区的北部核心位置,是我国典型的浅覆盖型岩溶区,近年来,随着人类工程活动加剧和极端气候变化,岩溶塌陷已成为该地区最为突出的地质环境问题之一,是地方国土空间规划布局、重大工程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迫切需要解决的地质灾害问题。纵观国内外的岩溶塌陷研究,“成因机制、识别评价、监测预警、应急处置和风险管理”五位一体的技术理论框架体系已基本形成,但到目前为止,“在哪塌,何时塌,如何塌”的问题依然没有很好解决,岩溶塌陷的防治依然是当前地球科学领域的一项世界级技术难题,主要表现在成因机制量化程度不够、隐患识别评价方法精度不足,监测预警技术方法单一、阈值难于获取等方面。论文在对广花盆地岩溶塌陷形成地质背景、岩溶塌陷时空分布现状和发育规律总结分析的基础上,按照作用方式、力学机制和形成过程组合的思路建立了潜蚀-断裂-坍塌、潜蚀-吸压-陷落、贯穿-抽吸-流漏和振动-液化-垮塌四种岩溶塌陷发育模式。从岩溶塌陷关键触发因素出发,运用地下水水位变幅、地下水流速、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和地下水浑浊度四个指标组合进行了岩溶塌陷多参数监测预警研究,发现并证明了地下水水化学特征与土洞发育的关系,运用“异常数据分析法”实现了岩溶塌陷发生时间的预测预报,通过地下水浑浊度土壤流失累积曲线反映了土洞形成发育的过程与阶段,采取能量物质转化守恒思路将四种方法进行组合的方式进行了岩溶塌陷多参数监测预警综合分析,结果可大幅度提高广花盆地岩溶塌陷预警精度和水平,利于实际推广应用。在岩溶塌陷风险评价区划中,考虑了防控措施对岩溶塌陷危险性的影响,选用了土地利用类型和地块GDP分布指标对岩溶塌陷易损性进行了评价,提出了基于地下水水位降深安全开采控制的岩溶塌陷防控思路,具备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论文取得如下主要认识:一是广花盆地的地质条件非常利于岩溶塌陷发育,是开展岩溶塌陷综合研究的理想场所。广花盆地为浅覆盖型岩溶区,标高负35米-负80米岩溶发育最强,以大中型溶洞为主,岩溶发育最深可达地下427米,岩溶地下水丰富,受人类工程活动影响后波动幅度巨大,极易导致岩溶塌陷。岩溶塌陷的形成演化对应着城市发展的三个阶段,85%以上与地下工程开挖、石灰石矿山开采、水源地抽水和基础工程施等人类工程活动密切相关。按照作用方式、力学机制和形成过程组合思路建立的潜蚀-断裂-坍塌、潜蚀-吸压-陷落、贯穿-抽吸-流漏和振动-液化-垮塌四种发育模式利于全面认识广花盆地岩溶塌陷的触发因素和形成机制,便于监测预警和风险防控。二是通过多参数监测可以大幅度提高广花盆地的岩溶塌陷预警精度和水平。从岩溶塌陷关键触发因素出发,运用地下水水位变幅、地下水流速、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和地下水浑浊度四个指标组合进行了岩溶塌陷多参数监测预警研究,结果表明地下水水化学特征监测预警能够反映土洞区域发育情况,地下水水位变幅和地下水流速监测预警能够预判岩溶塌陷发生的时间,地下水浑浊度监测预警能够动态反映岩溶塌陷的形成演化过程,可以用于岩溶塌陷发生区域和形成时间的预警,通过能量物质转化守恒思路将四种方法组合可以大幅度提高岩溶塌陷监测预警精度和水平,且利于实际推广应用。三是广花盆地岩溶塌陷高风险区比重大,需加强防控工作。从易发性、危险性和易损性三个层次对广花盆地岩溶塌陷进行了风险区划研究,在指标运用上综合考虑了岩土水相互作用、触发因素、防控措施、土地利用类型和地块GDP等参数,结果表明广花盆地岩溶塌陷高风险区面积为416.18 km2,占可溶岩总面积的58.15%,主要分布在广州市的花都区、白云区和佛山市的南海区。针对触发因素因子中,水源开采水位降深因子权重最大的评估结果,通过野外和室内试验结合的方法,得出了广花盆地预防岩溶塌陷发生的地下水安全开采降深为9米,地下水禁采区范围划分半径为700米的结论,该结果可以宏观上指导广花盆地岩溶塌陷防控。同时提出了控制水位降深、改变抽水方式、划定禁采区范围等有针对性的岩溶塌陷防控措施和建议。

李旭华[5](2019)在《长白山阔叶红松林区植被生产力与水分利用关系研究》文中认为探讨森林生态系统固碳与水分利用之间的平衡对于森林的可持续经营和水资源保护尤为重要。本论文主要以长白山阔叶红松林区森林植被为研究对象,通过样地调查、模型模拟以及遥感观测数据与空间分析等方法,在样地尺度和景观尺度上分别探究了森林植被的碳水平衡规律以及受林分状况和环境因子的影响机制。研究主要针对两个问题:(1)森林生态系统的碳、水通量随林分发育具有怎样的律动平衡关系?(2)驱动景观尺度森林碳水平衡关系时空变异的影响因子有哪些?主要研究结果概述如下:(1)12块不同林龄序列阔叶红松林的林分密度随林分发育从幼龄至中龄迅速下降,在生长后期,林分密度基本达到稳定。各林分的径级结构除幼龄阔叶红松林外,均呈明显的倒“J”型分布,反映了各样地具备良好的天然更新条件。乔木层的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和均匀度指数总体上随林分的发育先增加后下降,在四个龄组间以中龄林最高,成熟林最低。各林分的生物量随林龄增长总体呈增加趋势,从幼龄时期的184.27 t·hm-2增加到老龄阔叶红松林的472.14 t·hm-2,增加了约2.56倍。(2)在运用Biome-BGC模型对阔叶红松林进行碳、水通量模拟时,模拟净初级生产力(NPP)的不确定性高于模拟蒸散(ET),阔叶树NPP和ET对生理生态参数的敏感性总体上小于红松。影响红松和阔叶树NPP的共同敏感参数有:叶片碳氮比、细根碳氮比、比叶面积(SLA)和冠层截留系数;而影响ET的高敏感参数有细根与叶片碳分配比,新茎与新叶碳分配比和SLA。此外,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中叶氮含量、叶片与细根周转率、所有叶面积与投影叶面积之比等也是对模拟结果有影响的重要参数,其敏感程度随物种和研究区不同而不同。(3)利用树木年轮指数对模型结果的验证表明,Biome-BGC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阔叶红松林NPP的时间动态。模型模拟NPP与MODIS NPP的吻合性较高,而模拟ET值则较MODISET的结果有所低估,偏差较大些。基于模型模拟得到的不同林龄序列阔叶红松林的NPP和ET均随林龄的增长先增加后下降,在中龄林时达到最高。4种阔叶红松林发育动态情景模式下的碳水通量特征研究表明:在起始状态为人工栽植红松林的自然发育和发育过程中经人为采伐控制的两种模式下,成熟林时期的WUE最高。而在起始状态为天然次生白桦林的自然发育过程和经人为采伐动态控制的两种情景下,幼龄期的WUE为最佳。(4)景观尺度上,露水河林区森林植被NPP、ET和WUE在2000-2014年的年平均值分别为 453.8 g C·m-2·a-1,581.5 mm·a-1 和 0.79 g C·m-2.mm-1,NPP 和 WUE 总体呈增加趋势,ET呈不明显下降趋势。NPP、ET和WUE的空间变异受林分类型、龄组、更新方式、林分密度和温度变量的影响显着。三种植被类型间的年均NPP、ET和WUE差异显着,针叶林的NPP和WUE最高,ET最低;其次是针阔混交林,而阔叶林的NPP和WUE最低,ET最高。针叶林和针阔混交林的NPP和WUE随龄组的增加而增加,ET随龄组的增加而降低,且在针叶林和针阔混交林中,天然起源的林分NPP和WUE显着高于人工林,但在阔叶林中,二者没有显着差异。总体研究表明:林分类型和龄组是影响森林碳水平衡的关键因素,加强对成熟针叶林的保育以及对人工林的近自然经营可为保障温带地区森林生态系统的固碳和节水提供良好选择。

杜宇[6](2019)在《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及外部动力评价研究》文中提出农村劳动力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实现经济增长过程中最重要的劳动力要素之一,其转移、流动,是劳动力因素随着空间、地位、结构的变化而实现优化配置的过程,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对农村劳动力转移进行研究是解决城镇化工业化进程中各项难题的起点,也是推进新型城镇化战略的现实基础。本文以31个省市为基本核算单位,估算农村劳动力可输出及输入量,结合农村劳动力转移影响因素,划分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模式。系统地分析影响我国农村劳动力持续转移的动力,将其分为内外两大类,因内部动力的人力资本提升属于长期投资效应,现期应大力提升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时,更应为农村劳动力有量有质地转移提供良好的外部动力。因此本文有针对性的按农村劳动力转移地不同模式,评价社会公平推动外部动力、经济发展拉动外部动力以及考核经济社会发展协调的综合动力,为农村劳动力持续转移提出有效的对策建议。本文主要内容为以下几点:(1)构建乡村劳动力平衡模型估算31个省市可输出农村劳动力数量,构建劳动力平衡模型估算31个省市输入农村劳动力数量。这两个劳动力平衡模型中的一个关键变量为农业劳动力实际需求数量,通过比较了学术界主要的估算方法的优劣,最终确定采用工日法估算该变量。在此基础上,估算了 31个省市2009~2016年农村劳动力输出和输入量,按照国家统计局区域的划分整合数据,与《农民工监测报告》中相应区域的农民工输出、输入量进行比较,验证估算结果的科学性。根据净输入率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划分了基本类别:高度净输入区域、中度净输入区域以及净输出区域。(2)采用决策试验和评价试验法,确定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因素,结合31个省市估算出的农村劳动力输出量、输入量、净输入量,通过聚类分析法将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划分为五类模式。构建回归模型,通过面板数据分析农村劳动力净输入(或净输出)对每类转移模式的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结果表明第Ⅱ类外来人口导入模式、第Ⅲ类相对封闭本地自发型流动模式、第Ⅳ类本地人口导出模式中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其经济增长具有显着的贡献。(3)首先确定我国农村劳动力持续转移的内外动力,通过实证分析确定这两类动力所应包含的关键因素。内部动力为农村劳动力人力资本的提升,其关键因素有思想观念、受教育水平、劳动素质与能力、敬业精神与就业收入水平五项,但因城乡人力资本的投资差异、二元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和农村教育投资困境导致我国现期农村劳动力能力禀赋低,因此应建立良好的外部动力环境,激励农村劳动力自发的提升其人力资本水平。外部动力包括社会公平推动和经济发展拉动,其中社会公平推动包括就业收入公平、教育文化公平、医疗卫生公平和社会保障公平四个关键因素。外部动力经济发展拉动中,因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其有显着贡献的第Ⅱ类外来人口导入模式、第Ⅲ类相对封闭本地自发型流动模式、第Ⅳ类本地人口导出模式中所各自包含的区域面临的经济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路径有所区别,因此通过实证分析,确定第Ⅱ类外来人口导入模式的经济发展拉动关键因素为经济实力、经济结构、经济效率和经济潜力四项因素;确定第Ⅲ类相对封闭本地自发型流动模式的经济发展拉动关键因素为产业集聚、资本集聚、人口集聚和技术集聚四项因素;确定第Ⅳ类本地人口导出模式的经济发展拉动关键因素为城乡基础实力、城乡关联强度、城乡统筹能力和城乡竞争潜力四项因素。(4)考虑到教育本身为长期投资效应,以及我国现期农村教育困境,农村劳动力人力资本提升在短期内没有详实的数据做论证评价,因此本文主要对农村劳动力持续转移的外部动力社会公平推动和经济发展拉动做评价分析。首先,采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确定社会公平推动评价指标体系,包含4个维度26项指标,通过综合集成法确定指标体系权重,对指标体系的信度和效度进行检验。其次,我国市场经济确立是1992年,从这以后农村劳动力成规模性的开始流动,因此对1992~2016年的社会公平状态进行评价。最后,对31个省市和农村劳动力有显着经济贡献的三类转移模式分别作了社会公平状态的评价。其中,包含第I类超大规模与超强人口集聚模式的北京、上海、天津,第Ⅱ类外来人口导入模式的江苏、浙江、广东和福建与第Ⅲ类相对封闭本地自发型流动模式中的山东这8个省市的社会公平指数高于全国平均值,其余23个省份低于全国平均值,可见我国社会资源过于集中在经济发展好的区域。(5)经济发展拉动评价①采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确定三类模式的经济发展拉动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综合集成法确定指标体系权重,并对指标体系的信度和效度进行检验。其中,第II类外来人口导入模式的经济发展拉动评价指标体系包含4个维度45个指标、第III类相对封闭本地自发型流动模式经济发展拉动评价指标体系包含4个维度37个指标、第IV类本地人口导出模式经济发展拉动评价指标体系包含4个维度33个指标。②对三个模式各自的经济发展拉动状态进行评价,外来人口导出模式中除经济结构外,其余三个维度对经济起正向效应;相对封闭本地自发型模式,人口集聚和资本集聚发展相对缓慢,资本集聚在四个维度中先下降在缓慢上升,近几年趋于平稳,产业集聚变化幅度最大;本地人口导出模式四个维度的指数都有增长,但都没有超过0.5,涨幅有限。③对外来人口导入模式经济增长潜力分析中,从4个维度中选取关键变量构建模型,对面板数据采用随机前沿和固定效应模型进行评估,分析结果表明劳动产出弹性和资本产出弹性受到结构变化影响出现下降,全要素生产率和人力资本产出弹性受到结构变化影响出现明显上升。对相对封闭本地自发型流动模式的区域进行经济增长潜力分析,考虑要素集聚具有空间相关性,因此构建三个空间计量模型;又因该模式中8个省份差别较大,因此继续细分了四个小模式,分别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山东四个要素集聚都对经济产生增长效应;海南山西体现为资本集聚和人口集聚对本地经济增长产生显着效应;该模式中其余5个省份体现为资本集聚对经济增长产生显着效应。对本地人口导出模式的经济潜力分析中,首先对33个指标通过主成分分析确定6个公因子,构建回归模型,通过面板数据模型分析6个公因子对经济增长的影响。(6)经济、社会共同推动农村劳动力持续转移,从经济发展和社会公平二者之间的发展度、协调度的耦合关系来判定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综合动力。根据发展度和协调度的不同组合划分出耦合程度的四种状态,即(高发展-低协调)组合其耦合程度为系统相悖、(低发展-低协调)组合其耦合程度为低水平耦合、(低发展-高协调)组合其耦合程度为虚假耦合、(高发展-高协调)组合其耦合程度为协调耦合。分析表明,外来人口导入模式从1992~2003年的(高发展-高协调)的协调耦合发展至(高发展-低协调)的系统相悖状态;相对封闭本地自发流动型模式从(低发展-低协调)的低水平耦合发展到(低发展-高协调)的虚假耦合状态。本地人口导出模式则从(低发展-高协调)的虚假耦合变化为(低发展-低协调)的低水平耦合状态。

杨立[7](2018)在《基于物种历史分布数据与生态位模型的濒危物种分布模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长时间尺度的历史数据有助于了解种群下降的生态和生物地理特征,并有助于提升物种保护效益。尽管人们认识到长时间尺度数据在保护生物学研究,政策制定和实践中具有相当大的潜力,但长期以来长时间尺度生态数据仍然受到实践上和概念性的限制,包括数据可获取性,空间和时间的局限性以及抽样的非标准化。因此,目前研究多采用的时间尺度短,多为十年以内,只有少数研究使用超过20年的记录。人们越来越意识到,不仅要将历史数据纳入保护和环境管理中,还要评估这些数据的有用性和潜在局限性,以提高我们对某一物种长时间尺度上动态变化的理解。新方志,也称地方志,记录中包含有关区域的环境和资源信息。地方志记录了 20世纪50年代以来大量的地方尺度的生态数据,包括动植物记录,以及经济,政治和人口统计信息。它们大多数是按照特定的“科学”的自然历史传统编纂的,获取物种记录相对容易。此外,地方志通过系统性的编纂,使其涵盖了中国大部分地区。现有研究数据多来自实地调查,博物馆和论文的记录,地方志一直被忽略,因为地方志只关注经济,特有或十分普遍的物种,对其它种类记录并不充分。然而,最近的研究表明,地方志可以为长时间尺度的种群动态研究提供有效记录。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建议地方志可以成为保护生物资源的不可替代的来源之一。因此,本研究着重三个要点,分别为数据搜集、模型模拟和长时间尺度生态数据的应用。主要结果如下:1)数据搜集整理方法。本研究针对新方志的数据来源特点(数量多,空间覆盖率高、来源可靠、时间划分具备可行性),构建一套具备可操作性和可行性的新方志信息搜集方法。方法流程如下:a.确定研究区域和对象;b.新方志搜集、分类;c.物种分布信息提取;d.年代划分;e.相关信息补充;f.物种分布制图。利用点数据揭示东北地区四种濒危动物的种群历史变迁,结果显示四种动物有效记录均大幅下降,急剧下降时间多在80年代,分布海拔不断上升。2)结合历史数据和物种分布模型重建东北豹历史变迁。结果显示,20世纪50年代,潜在分布面积达到东北地区的7.00%。60年代、70年代和80年代的潜在分布区与五十年代对比,下降幅度分别为46.74%、47.66%和59.23%。然而,20世纪80年代以后,情况恶化。相比五十年代,20世纪90年代减少了 90.25%,2000年代减少了 97.09%。在此之后,分布区局限于中国-俄罗斯边境一带。3)构建黑嘴松鸡历史变迁和未来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自1970年到现在,黑嘴松鸡的潜在分布区下降达35.25%,这种下降趋势在气候变化的背景下还将持续下去。在未来气候变化的背景下,潜在栖息地丧失预计会达到38.79±0.22%(8.64-90.19%),而且实际情况可能会更加恶劣,因为比起2000s真实的潜在分布面积,基准气候的潜在分布面积会产生12.39%的高估。为了保护黑嘴松鸡,应在包括大兴安岭西南部和小兴安岭北部等敏感地区实施严格的保护措施。我们建议这些地方要进行实地调查、建立监测网络、规划生态廊道,并与当地居民、政府以及保护生物学家开展合作以提高对黑嘴松鸡的保护。4)利用物种长期生态数据,结合物种分布模型和保护规划软件,对穿山甲开展优先保护规划。结果显示,在20世纪70年代至21世纪70年代,物种的范围减少了52.20%,现在种群主要集中在武夷山。潜在分布范围的减少归因于人为压力。根据保护优先次序分析,优先保护区面积为51,268.4平方公里,其中自然保护区覆盖率为5.62%。优先保护的有18个自然保护区和46个地区。优先保护的自然保护区和地州主要位于武夷山中心,重要地区往往位于武夷山周围。我们提出了若干行动来提高该物种的保护状况,如生物学研究,生态监测系统以及保持中国东部穿山甲种群的栖息地恢复。

张欢[8](2017)在《中等收入陷阱:理论验证与中国经济长期增长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主要研究基于中等收入陷阱话题下的中国经济长期持续增长问题。通过对支撑中等收入陷阱的过往相关文献进行梳理,找到此学说产生的理论渊源,进而对中等收入陷阱在世界各区域之间的存在性进行探讨。本文采用实证计量方法分析环境(Environment)、能源(Energy)和经济(Economy)的3E系统关系;利用ARIMA模型对中国未来经济增长速度进行客观预测;对影响经济长期增长的四大因素,即教育水平、收入差距、制度质量和技术进步,通过俱乐部敛散效应的检验,来阐述它们对经济的显着影响。同时从需求层面和供给层面,对影响中等收入陷阱的因素进行探讨。论文最后部分在研究发现的基础上给出相应政策建议。首先,本文对过往文献关于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停滞现象和增长动力进行梳理,对中等收入陷阱这一学说的产生进行了逐本溯源的分析。通过搜集整理出国内数据库和国外SCl、SSCl收录的相关主题文章,发现国内外学界针对此话题是“内热外冷”的反应。对于中等收入陷阱的存在性与否,本文利用国际人均GDP数据对世界不同区域的国家进行高收入组跨越成功和失败的划分,发现中等收入陷阱只是一个相对概念,有的国家长期停滞在中等收入发展阶段,不能迈进高收入国家,而有的国家则顺利跨过中等收入水平。但是中等收入陷阱不具有明显地域特征,步入中等收入阶段对一国的发展也不是“魔咒”,因而增长陷阱并非普遍经济发展规律。不过中等收入陷阱具有特征化事实,反映了经济发展到特定阶段的客观实际现象。其次,本文对比世界上其它跨越和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经济体,对于各个经济体的增长陷阱问题予以揭示,同时观察它们之间的增长状况异同点,并且比较它们在相应阶段内的人均GDP增长率,对中国未来经济增长予以启发。研究表明,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面临内生驱动力不足、消费和外部因素的威胁。接下来本文利用ARIMA模型,从统计学意义上对中国未来5-10年的GDP总量和人均GDP进行预测,对中国在多长时期内能够从目前的中上等收入水平迈向高收入水平提供借鉴和参考。最后,根据增长潜能(后发优势)是否释放完毕的指标,对中国未来潜在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风险大小予以揭示。第三,本文利用中国较长时段的时间序列数据,借助VAR模型对环境规制、能源消费、二氧化碳排放和经济增长的相互作用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四个变量之间存在双向影响的作用,能源消费能够促进经济增长;同时,二氧化碳排放与中国近些年的经济发展减速现象呈现正相关的关系。协整检验表明所选变量之间有着长期均衡的稳态关系。误差修正的VECM模型揭示了能源消费对把短期偏离修正为长期均衡有着11.68%的作用强度。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则表明环境规制只对经济的长期增长有着积极影响,而且帮助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但当前中国的规制行动表现为贯彻执行前后不一致的特征。方差分解显示出环境规制对能源消费的影响作用高于经济增长。以上所得出的结论对中国环境和能源约束下的可持续发展有较大启示。第四,本文通过选取省域面板数据,基于俱乐部收敛的视角对收入增长和中等收入陷阱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分析结果表明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初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后,各省域经济出现了明显的俱乐部趋同现象,分为东部地区的富裕省份俱乐部和中、西部地区相对落后省份俱乐部。这种长期的地区经济发展失衡不利于中国收入分配改革的有效实施。利用SPSS22.0软件所做的聚类分析图也直观表明,从样本起始的1994年发展到最末的2014年,各地区内部有些省份实现了经济赶超,成功跻身所在地区的第一梯队行列,而有些省份则经济发展缓慢,一直处于相应地区的垫底位置。本文进一步选取教育、科研、制度、收入差距等条件变量,实证结果显着表明它们是影响地区间俱乐部效应的主要因素。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成功和失败的国家都离不开同以上四要素的联系,也正符合中国供给侧改革的政策内涵。第五,本文利用VAR模型实证研究收入差距、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这三个指标的动态关系,通过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来探究经济发展的显着影响因素和程度强弱。实证结果得出:收入差距会短期内刺激经济增速提高,但长期不利于经济持续向更高水平发展,是经济滞涨和潜在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主要原因;而消费需求旺盛能持续稳定地带来经济的中高速增长,其水平主要由经济发达程度和基尼系数大小共同决定。我国自中等收入阶段以来的发展情况符合国际上成功跨越“陷阱”国家的基本趋势,即消费率在中下等收入和中上等收入阶段之间呈现出U型消费拐点。本文因此得出结论,即政策应侧重于调结构和以居民消费需求为主导的内需红利,既可以摆脱投资单一驱动和过剩产能的浪费,又能以此帮助我国摆脱可能的增长“陷阱”,早日迈入高收入国家行列。第六,本文基于碳生产率的视角,把环境规制和技术进步纳入到计量模型中,从工业行业层面对经济增长陷阱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所选取的35个工业行业涵盖了采掘业、制造业、水电气的生产和供应业。本文进一步把工业行业按要素密集度划分为三类,结果表明:环境规制和技术进步的影响具有行业异质性的特征。模型估计结果显示出对于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行业,以及资源密集型行业来说,环境规制比技术进步的影响作用更强;而对于劳动密集型行业来说,科技创新对工业碳生产率的影响更为显着。此外,外商直接投资(FDI)、工业化水平能够对所有行业的碳生产率起到积极推动作用;相反地,产业结构阻碍了全样本的碳生产率。工业分行业检验结果表明:对于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产业结构优化能提升碳生产率;对于资源密集型行业,FDI使用效率和能源消费结构调整应该被大力强调;对于劳动密集型行业,碳生产率的增强离不开工业化水平的提高。第七,本文通过构建世界多个国家较长时期的跨国面板数据,利用面板分位数模型估计方法,对城镇化、教育质量与中等收入陷阱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城镇化和教育与高收入国家经济发展减速的相关性不大;两者的联合交互作用对中上等收入国家的影响最强,而且影响幅度由低分位到高分位呈现递增态势;高等教育对中下等收入国家和低收入国家的经济持续增长有正向影响,而城镇化的影响作用和方向与其反之。其它影响因素中,政府干预、物价指数的负向作用对所有类别国家都较显着;对外开放、资本形成率则对经济长期持续增长有益;人口红利消失并非一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根本原因。在控制内生性问题后,同时按OECD国家、非OECD国家、剔除非洲国家等标准重新分组,用系统GMM两步估计法所得结论同样一致和稳健。在上述研究及其发现的基础上,本文还就政策应用提出了相关建议。本文得出的富有针对性的结论对经济政策制定者有较大参考意义。

欧玉芳[9](2017)在《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政策效应评价研究》文中认为我国高等教育正处于内涵式发展、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同时推进阶段,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也进入了攻坚期。本文积极响应《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和《关于深入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促进政府职能转变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的号召,以跨学科的研究视角,综合运用公共政策评价学的影响评价理论、管理学的多任务委托代理理论、计量经济学的倾向得分匹配模型和双重差分模型,结合教育评价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围绕我国第一层次和第二层次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政策——“211工程”和“985工程”政策,展开探索性研究。本文的内容除了“引言”和“研究总结与展望”外,主要包括五个部分,每个部分各为一章:第一部分(第2章)政策效应评价的理论基础。本章首先界定了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政策效应评价所涉及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政策和政策效应等核心概念,探讨了适用于本研究的影响评价理论和多任务委托代理理论,分析了世界一流大学政策效应评价的内涵、意义、原则和步骤等基本理论问题。第二部分(第3章)政策效应评价模型选择。本章探析了“211工程”和“985工程”系列政策的理论架构、发展过程、内在联系和固有差异,结合前沿的倾向得分匹配模型、双重差分模型、随机评价、工具变量和断点回归等政策评价模型的适用性,分别为“211工程”和“985工程”政策效应的评价选择了倾向得分匹配模型和双重差分模型。第三部分(第4章)“211工程”政策效应评价。本章选取71所非“985工程”的“211工程”高校作为实验组样本,171所非“211工程”高校作为对照组样本,以校舍建筑面积、图书馆藏书、固定资产、专任教师和科技收入等作为协变量,以高校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职能中与世界一流大学密切相关的变量作为结果变量,构建倾向得分匹配模型评价“211工程”对结果变量产生的数量效应。结果发现:①相比直接将“211工程”高校与非“211工程”高校比较的传统做法,倾向得分匹配法的估计结果相对较低;②“211工程”政策对建设高校科学研究职能下的学术论文和研发课题,人才培养职能的硕士生和博士生产生了积极效应,但对科学研究职能的学术专着产生的效应不显着,甚至对社会服务职能的技术转让合同和技术转让收入产生了消极效应;③“211工程”政策对理工类建设高校的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职能相关变量产生的效应均要高于综合类建设高校相应变量产生的效应。第四部分(第5章)“985工程”政策效应评价。本章将38所“985工程”高校作为实验组,71所非“985工程”的“211工程”高校作为对照组,选择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职能中与世界一流大学密切相关的变量作为结果变量,构建双重差分模型评价结果变量的数量效应。研究发现:①“985工程”政策对建设高校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相关变量产生了积极效应,但对社会服务相关变量产生的效应不显着。②“985工程”政策的阶段效应,不管是科学研究相关变量的积极效应,还是社会服务相关变量的消极效应都具有明显的延续性。③“985工程”政策对综合类建设高校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职能中相关变量产生的效应大于理工类建设高校相应变量产生的效应,但对社会服务职能相关变量产生的效应要低于理工类相应变量产生的效应。第五部分(第6章)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政策效应评价的经验和启示。本章在第4章和第5章的研究结果基础上得到了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政策的经验和启示。本章在总结两大工程政策效应的积极经验和消极经验后,得到新一轮世界一流大学政策的建设目标、建设策略和评价机制三方面的启示。建设目标的启示其一为构建“三阶一流”建设目标,分步建成世界一流大学;其二为建立均衡的目标激励制度,力争同时改善高校三大职能。建设策略的启示其一为权衡合并式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策略的利弊,促进院校合并的潜在优势向现实优势转化;其二为联系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建设多元世界一流大学;其三为探索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压力和动力,避免夸大世界一流大学的价值和重要性。评价机制的启示其一为构建多元主体协同的政策评价机制,共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其二为采用科学的政策效应评价方法,保障评价的客观性。本文对“211工程”和“985工程”系列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政策效应进行评价,从理论、方法和实证应用三个层面系统、深入地对建设高校的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相关变量产生的效应进行评价,弥补了我国世界一流大学政策效应评价研究的不足。本研究成果既可以为国家相关部门在世界一流大学政策的制定、实施和评价等方面提供基础理论指导和方法指导,又可进一步拓宽教育政策评价和院校评价的研究范围和应用服务能力。不管是在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实践层面,还是在教育政策评价或院校评价领域,本研究取得的研究成果都是有价值的。

靖磊[10](2017)在《洞庭湖湿地景观格局变化及其对植物多样性及土壤碳氮的影响》文中提出湿地是自然界生产力最高的生态系统之一,为人类提供了众多生态系统服务。湿地利用变化是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变化最直接的驱动因子。影响湿地利用变化的重要因素包括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等。人类活动可以直接改变湿地的利用方式,也可以通过水利设施建设改变湿地的水文节律,间接影响湿地的利用方式。湿地利用方式的变化导致湿地景观格局改变,进而对湿地生态系统产生影响,尤其是会改变湿地植物多样性及营养循环。湿地景观格局变化及驱动力,与其对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已成为当今湿地生态学的研究热点。洞庭湖地处长江中游,曾经是我国第一大淡水湖,在泥沙淤积和围垦作用下,过去100年面积减少了近50%。由于芦苇和杨树大面积种植,湖区内天然湿地面积不断萎缩。2003年三峡大坝运行后,长江中下游泥沙输送与水文节律发生了明显变化,导致洞庭湖入湖泥沙量骤减,改变了洞庭湖的冲淤状态;同时造成入湖水量减少,丰水期水位下降,枯水期时间提前。在此背景下,洞庭湖湿地景观格局发生了哪些变化,如何区分不同驱动因子对景观格局变化的影响,景观格局变化对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产生了什么影响等,是应对江湖关系变化、科学恢复洞庭湖湿地亟待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本研究基于1987-2014年美国陆地资源卫星(LANDSAT)遥感影像的解译,对三峡大坝运行前后洞庭湖湿地景观格局变化进行了系统分析,并采用广义加性模型(GAM)定量分析了水文情势及气候因子对湿地景观格局变化的驱动作用。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了杨树林种植对湿地景观格局、植物多样性及土壤碳氮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1)从1987到2014年,洞庭湖湿地景观格局发生了显着变化,表现为枯水期洲滩植被的扩张与水域和泥滩地发生明显的萎缩。东洞庭湖草滩地增长了 4 765 hm2,芦苇地增长了 3 840hm2;西洞庭湖杨树林地增长了 10 153.1 hm2,草滩地面积减少了3 631.5 hm2;两区域的水域泥滩地分别减少了 8 605.0hm2和4379.0hm2。杨树林在西洞庭湖不同高程洲滩均有分布,芦苇、草滩地水域及泥滩地均存在杨树的扩张;但在东洞庭湖,杨树主要在湖区较高高程的芦苇分布区扩张。2)广义加性模型(GAM)分析表明,代表时间尺度的年份,城陵矶水位退到25m的时长及冬季降雨与东洞庭湖草滩地扩张有极显着关系(p<0.001,D2=76.2%,n=27),说明水文情势对东洞庭湖湿地变化有显着影响;而西洞庭湖杨树林的扩张只随时间尺度显着变化,与洞庭湖水文情势变化的关系不显着(p=0.234,n=29),表明杨树林种植的人类活动对西洞庭湖湿地景观格局变化作用更大,而水文情势变化对西洞庭湖湿地景观格局的影响在较强人类活动掩盖下并不明显。3)洞庭湖不同湿地景观植物多样性存在着差异,作为驱动湿地景观格局变化的主要人为直接干扰,杨树林内的植物物种多样性虽有所增加,但其改变了湿地植物群落的组成,不利于植物群落的稳定。挖沟抬垄6年、9年和13年杨树林下植物丰富度在16-28种,包括旱生植物6种;平地造林12年杨树林下植物丰富度为18种,包括旱生植物3种;而芦苇样地物种数为14,苔草地仅为9,没有旱生植物。湿生植物仍然是所有样地的优势物种。杨树林下植物多样性指数在2.91-3.68之间,芦苇样地的2.84,苔草地仅为2.39。挖沟抬垄造林方式导致了树垄植物物种丰富度和植物多样性指数均高于树沟,也高于平地造林样地。4)、景观格局变化对洞庭湖湿地土壤碳氮含量有着显着影响。平地造林12年和15年杨树样地0-100cm土层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显着小于芦苇和苔草滩地(p<0.05),说明杨树林的种植降低了原生湿地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造成了土壤碳氮的流失。同时,12年林0-100cm土层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均显着小于15年林(除60-100cm土壤有机碳),说明平地造林,随林龄增长,有增加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的趋势。而挖沟抬垄造林,不论树垄或树沟样地,0-100cm 土层13年龄土壤有机碳均小于9年和6年,其中,0-60cm土层含量差异显着。土壤全氮含量规律性弱于土壤有机碳,但仍表现出在0-60cm土层13年林土壤全氮含量显着低于9年和6年林(p<0.05),说明,挖沟抬垄造林,随林龄增长,有减少土壤有机碳和全氮的趋势。本文采用GAM模型,定量评价了洞庭湖湿地景观格局变化的驱动因子,区分了人类直接利用活动和水文情势变化对湿地景观格局的影响,丰富了湿地景观格局驱动力的分析方法。此外,本文揭示了挖沟抬垄的杨树人工种植方式对洞庭湖湿地植物多样性及土壤碳氮循环服务的影响,为洞庭湖湿地恢复提供了科学支撑。

二、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A Brief Introduction of Editorial Board Members 2004-2006(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A Brief Introduction of Editorial Board Members 2004-2006(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改进生态足迹模型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 ——以民勤绿洲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方法
        1.2.2 现存的问题
        1.2.3 旱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方法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自然状况
        2.1.2 水资源现状
        2.1.3 社会经济状况
        2.1.4 生态环境现状
    2.2 数据收集与整理
        2.2.1 数据收集
        2.2.2 数据预处理
    2.3 研究方法
        2.3.1 生态足迹模型的计算方法
        2.3.2 天然植被生态需水量的计算方法
        2.3.3 改进生态足迹模型的计算方法
        2.3.4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的确定
第三章 植被系数和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的确定
    3.1 不同水文年型代表年的选取
    3.2 民勤绿洲植被类型概况
    3.3 参考作物腾发量时空规律研究
        3.3.1 民勤绿洲植被生长期ET_0及其变化规律
        3.3.2 植被生长期内ET_0的年际变化规律
    3.4 植被系数的计算
        3.4.1 生长初期、中期和末期植被系数的计算
        3.4.2 不同植被类型全生育期植被系数的计算
    3.5 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植被面积和土壤水分限制系数的确定
    4.1 民勤绿洲植被面积的计算与分析
        4.1.1 决策树分类法
        4.1.2 土地分类相关分类指标阈值的确定
        4.1.3 民勤绿洲植被分类
    4.2 土壤水分限制系数
    4.3 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民勤绿洲天然植被生态需水量的计算与分析
    5.1 天然植被蒸散量
        5.1.1 不同植被类型各生长阶段蒸散量
        5.1.2 天然植被蒸散量
    5.2 天然植被生态需水量
    5.3 生态足迹经验系数的改进
        5.3.1 经验系数的改进
        5.3.2 改进后系数的适应性
    5.4 小结与讨论
第六章 民勤绿洲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分析
    6.1 水资源账户的划分
    6.2 水资源生态足迹
    6.3 水资源生态承载力
    6.4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
        6.4.1 水资源生态盈亏
        6.4.2 万元GDP水资源生态足迹
        6.4.3 水资源生态压力指数
        6.4.4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指数
    6.5 小结与讨论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研究成果等
导师简介
项目资助

(2)归黄方治疗Ⅲ型前列腺炎湿热瘀滞证临床观察及调控PI3K/AKT/NF-κB通路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慢性前列腺炎国际研究现状的文献计量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二 慢性前列腺炎中医药研究现状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概述
    研究目的
    研究方案
        1 研究人群
        2 研究方法
        3 技术路线图
        4 统计学方法
    研究结果
        1 病例纳入情况
        2 受试者基线资料
        3 疗效评价
        4 安全性评价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网络药理学机制预测
    概述
    材料与方法
    结果
        1 药物活性成分的筛选
        2 药物及疾病靶点的获取与映射
        3 靶点间相互作用分析
        4 基因本体与通路富集分析
        5 可视化网络图构建
        6 分子对接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 动物实验
    概述
    材料与方法
        1 实验材料
        2 Ⅲ型前列腺炎大鼠模型建立
        3 分组与取材
        4 检测指标
        5 技术路线图
        6 统计学方法
    实验结果
        1 大鼠一般情况观察
        2 大鼠脏器指数
        3 大鼠前列腺组织HE染色病理学结果
        4. 前列腺组织CD3+和CD45+细胞浸润情况
        5 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促炎细胞因子水平
        6 RT-PCR检测大鼠前列腺组织PI3K、AKT、P65 NF-κB mRNA的表达
        7 Western Blot检测大鼠前列腺组织PI3K、p-PI3K、AKT、p-AKT、P65 NF-κB、p-P65 NF-κB蛋白的表达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语
附录
    本文所用量表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个人简历

(3)农产品贸易开放对中国农业碳排放绩效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问题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
    1.4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4.1 研究方法
        1.4.2 数据来源
    1.5 主要创新点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概念界定与测度
        2.1.1 农产品贸易开放
        2.1.2 农业碳排放
        2.1.3 农业碳排放绩效
    2.2 理论基础
        2.2.1 低碳农业理论
        2.2.2 全要素生产率理论
        2.2.3 国际贸易的相关理论与假说
        2.2.4 外部性理论
    2.3 文献综述
        2.3.1 农业碳排放绩效的测度与影响因素
        2.3.2 国际贸易对碳排放绩效的影响
        2.3.3 文献述评
    2.4 贸易开放对农业碳排放绩效的影响机理
        2.4.1 贸易开放的劳动力效应
        2.4.2 贸易开放的基础设施效应
        2.4.3 贸易开放的环境效应
    2.5 本章小结
3 中国农业碳排放绩效的测度与时空异质性分析
    3.1 中国农业碳排放绩效的测度
        3.1.1 农业碳排放的测算
        3.1.2 农业碳排放绩效的测度
    3.2 中国四大板块八大经济区农业碳排放绩效的时空异质性分析
        3.2.1 中国四大板块农业碳排放绩效的时空异质性分析
        3.2.2 中国八大经济区农业碳排放绩效的时空异质性分析
    3.3 中国省(市、区)农业碳排放绩效时空异质性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农产品贸易开放对中国农业碳排放绩效影响的总体时序分析
    4.1 农产品贸易开放对中国农业碳排放绩效影响的理论分析
    4.2 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发展历程与问题分析
        4.2.1 世界农产品国际贸易发展进程及现状分析
        4.2.2 中国农产品国际贸易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
        4.2.3 中美农产品贸易摩擦发展历程
    4.3 农产品贸易开放对农业碳排放绩效影响的时间序列分析
        4.3.1 单位根检验
        4.3.2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4.3.3 协整分析
        4.3.4 脉冲响应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农产品贸易开放对中国农业碳排放绩效影响的区域差异分析
    5.1 基准回归与稳健性检验
    5.2 四大板块八大经济区农产品贸易对农业碳排放绩效的影响分析
        5.2.1 四大板块农产品贸易开放对农业碳排放绩效的影响分析
        5.2.2 八大经济区农产品贸易开放对农业碳排放绩效的影响分析
    5.3 门槛效应检验
        5.3.1 门槛模型构建
        5.3.2 门槛模型结果与分析
        5.3.3 四大板块门槛效应的结果比较
        5.3.4 八大经济区门槛效应的结果比较
    5.4 本章小结
6 中美贸易冲突对中国农业碳排放绩效的影响分析
    6.1 农产品宏观经济贸易模型建模
        6.1.1 动态全球贸易能源-环境分析模型
        6.1.2 全球贸易的区域影响降维方法
        6.1.3 农产品出口贸易碳排放测算方法
        6.1.4 GTAP-E数据库集成
        6.1.5 政策情景设置
    6.2 国别尺度模型结果及分析
        6.2.1 各国及地区实际GDP的变动
        6.2.2 各国及地区进出口贸易的变动
        6.2.3 中国进出口去向变动
        6.2.4 各国及地区碳排放及农业碳排放的变动
        6.2.5 中美两国分行业产出变动对比
    6.3 中国省(市、区)级尺度模型结果及分析
        6.3.1 中国各省(市、区)经济总产出变化
        6.3.2 中国各省(市、区)出口贸易总额变动
        6.3.3 中国各省(市、区)农产品出口贸易及其碳排放变动
    6.4 本章小结
7 研究结论、政策建议与研究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政策建议
        7.2.1 制定科学合理的农业碳排放绩效评价体系
        7.2.2 制定绿色农产品贸易发展战略
        7.2.3 适度规制促进农业绿色转型
        7.2.4 差异化投入促进农业绿色发展
        7.2.5 引进农业低碳生产的成功经验与先进技术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4)广花盆地岩溶塌陷多参数监测预警与风险防控(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与趋势分析
        1.2.1 研究现状
        1.2.2 研究趋势分析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与方法
    1.4 关键科学技术问题
    1.5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岩溶塌陷发育背景研究
    2.1 研究区自然地理及社会发展
        2.1.1 自然地理
        2.1.2 社会经济发展
    2.2 地层岩性
    2.3 地质构造
    2.4 岩溶水文地质概况
        2.4.1 主要含水层的水文地质特征
        2.4.2 地下水补迳排条件
        2.4.3 地下水动态特征
    2.5 工程地质概况
        2.5.1 土体工程地质特征
        2.5.2 岩体工程地质特征
    2.6 岩溶发育特征
        2.6.1 可溶岩层组类型
        2.6.2 可溶岩分布
        2.6.3 可溶岩埋藏类型
        2.6.4 岩溶发育规律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岩溶塌陷发育特征与模式分析
    3.1 岩溶塌陷分布特征
        3.1.1 空间分布
        3.1.2 时间分布
    3.2 岩溶塌陷属性特征
        3.2.1 塌陷分类
        3.2.2 塌陷规模
        3.2.3 触发因素
        3.2.4 危害损失
    3.3 岩溶塌陷发育模式
        3.3.1 潜蚀-断裂-坍塌模式
        3.3.2 潜蚀-吸压-陷落模式
        3.3.3 贯穿-抽吸-流漏模式
        3.3.4 振动-液化-垮塌模式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岩溶塌陷多参数监测预警
    4.1 多参数监测预警思路
    4.2 多参数监测预警原理
        4.2.1 黑箱方法简介
        4.2.2 岩溶塌陷多参数监测黑箱模型
        4.2.3 控制变量和状态变量的选取
    4.3 状态变量预警分析
        4.3.1 研究案例概况
        4.3.2 基于地下水水位变幅的预警分析
        4.3.3 基于地下水流速的预警分析
        4.3.4 基于地下水化学特征的预警分析
        4.3.5 基于地下水浑浊度的预警分析
    4.4 多参数综合预警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岩溶塌陷风险评价与防控对策
    5.1 易发及危险性评价
        5.1.1 评价方法
        5.1.2 评价模型
        5.1.3 评价过程与结果
    5.2 易损性及风险评价
        5.2.1 评价方法
        5.2.2 评价模型
        5.2.3 评价过程与结果
    5.3 防控措施与建议
        5.3.1 控制水位波动,划定禁采范围
        5.3.2 .跟踪工程进度,做好应急预案
        5.3.3 .加强科学研究,重视前兆识别
        5.3.4 .进行规范治理,杜绝塌陷复活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6.1 主要认识
    6.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1.1 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1.1.1 发表的学术论文
        1.1.2 获得(申请)的专利
        1.1.3 获得奖项
    1.2 主持参加的科研项目
        1.2.1 科研项目
        1.2.2 地调项目
致谢

(5)长白山阔叶红松林区植被生产力与水分利用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和水循环及其耦合机理
        1.2.2 碳水耦合研究方法
        1.2.3 碳水耦合关系对环境因子的响应和适应
        1.2.4 存在问题和研究趋势
    1.3 研究目标、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1.3.4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采集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及概况
        2.1.2 气候与水文条件
        2.1.3 地形地貌及土壤特征
        2.1.4 植被特征
        2.1.5 经营历史
    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2.2.1 野外调查及室内分析
        2.2.2 景观尺度的数据获取及处理
3 不同林龄序列阔叶红松林群落的基本特征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林分径级结构分布
        3.2.2 物种多样性计算及树种组成分析
        3.2.3 生物量的估算
    3.3 结果与分析
        3.3.1 不同林龄序列阔叶红松林的群落结构
        3.3.2 不同林龄序列阔叶红松林的树种组成
        3.3.3 不同林龄序列阔叶红松林的生物量
    3.4 讨论
    3.5 小结
4 基于Biome-BGC模型的阔叶红松林碳、水通量模拟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Biome-BGC模型及原理
        4.2.2 Biome-BGC模型参数本地化及运行
        4.2.3 敏感性分析参数集的建立
        4.2.4 全局敏感性分析—EFAST法
        4.2.5 通径分析
        4.2.6 模型模拟效果评价
    4.3 模型参数的敏感性检验和不确定性分析
        4.3.1 不确定性分析
        4.3.2 红松生理生态参数敏感性分析
        4.3.3 阔叶树生理生态参数敏感性分析
        4.3.4 通径分析
        4.3.5 讨论
    4.4 不同林龄序列阔叶红松林的碳、水通量模拟
        4.4.1 研究区的历史气候特征分析
        4.4.2 年轮年表特征及统计分析
        4.4.3 模型验证
        4.4.4 阔叶红松林碳、水通量随林分发育的变化规律
        4.4.5 不同发育情景下的碳水通量特征
        4.4.6 讨论
    4.5 小结
5 景观尺度植被NPP、ET和WUE的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
    5.1 引言
    5.2 数据及分析方法
    5.3 结果与分析
        5.3.1 植被NPP、ET及WUE的年际变化规律
        5.3.2 植被NPP、ET及WUE的空间分布特征
        5.3.3 影响NPP、ET和WUE空间分布格局的环境因素
        5.3.4 不同森林类型、龄组和更新方式对森林碳水平衡的影响
    5.4 讨论
        5.4.1 结果的可靠性分析
        5.4.2 区域NPP、ET、WUE时空变化的影响因素
        5.4.3 植被因子对森林碳水平衡的影响
    5.5 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果与结论
    6.2 本研究的创新点
    6.3 研究不足
    6.4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6)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及外部动力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价值
    1.3 研究方法
    1.4 主要内容
    1.5 论文技术路线图
    1.6 主要创新点
2. 文献述评
    2.1 概念界定
        2.1.1 农村转移劳动力
        2.1.2 农村劳动力转移
    2.2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研究综述
        2.2.1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规模数量研究
        2.2.2 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相关因素
    2.3 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研究综述
        2.3.1 国别视角下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
        2.3.2 城市化视角下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
        2.3.3 个体选择视角下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
    2.4 农村劳动力转移动力研究综述
        2.4.1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个体动力
        2.4.2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综合动力
        2.4.3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动力评价研究
    2.5 现有研究述评
3.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估算
    3.1 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估算方法
        3.1.1 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不同方法
        3.1.2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估算方法的比较
    3.2 我国各地区农村劳动力输出数量估算
        3.2.1 我国各地区农业实际劳动力需求数量估算
        3.2.2 我国各地区农村劳动力输出数量估算
    3.3 我国各地区农村劳动力输入数量估算
        3.3.1 农村劳动力输入数量估算方法
        3.3.2 农村劳动力输入数量估算过程
        3.3.3 农村劳动力输入数量估算结果
        3.3.4 农村劳动力输入数量估算结果科学性论证
    3.4 我国各地区农村劳动力净输入分布
        3.4.1 净输入估算方法
        3.4.2 净输入估算过程
        3.4.3 净输入估算结果
    3.5 本章小结
4.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分析
    4.1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的影响因素分析
        4.1.1 影响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因素
        4.1.2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影响因素的系统分析
    4.2 划分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
        4.2.1 研究方法与变量说明
        4.2.2 聚类分析的结果
        4.2.3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五类模式
    4.3 农村劳动力持续转移的不同模式区域的比较分析
        4.3.1 农村劳动力转移不同模式区域人口分布比较
        4.3.2 农村劳动力转移不同模式区域经济发展实力比较
    4.4 农村劳动力转移对不同模式区域经济增长影响分析
        4.4.1 模型构建
        4.4.2 模型检验
        4.4.3 分析结果
    4.5 五类转移模式选择三类进行重点分析的说明
    4.6 本章小结
5. 农村劳动力持续转移的动力分析
    5.1 农村劳动力持续转移的动力构成要素
        5.1.1 内部动力
        5.1.2 外部动力
    5.2 农村劳动力持续转移动力的发展现状分析
        5.2.1 内部动力的农村劳动力人力资本分析
        5.2.2 外部动力的社会公平推动现状分析
        5.2.3 外部动力的经济发展拉动现状分析
    5.3 农村劳动力持续转移不同动力的关键因素
        5.3.1 内部动力农村劳动力能力的关键要素
        5.3.2 外部动力社会公平推动的关键要素
        5.3.3 外部动力经济发展拉动的关键要素
    5.4 本章小结
6. 农村劳动力转移社会公平推动评价
    6.1 社会公平推动评价指标体系
        6.1.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6.1.2 指标体系的构建
        6.1.3 数据的来源与指标处理
        6.1.4 指标体系的权重
        6.1.5 评价指标体系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6.2 社会公平推动状态评价
        6.2.1 社会公平推动系统评价
        6.2.2 三种模式社会公平推动的状态评价结果及比较分析
    6.3 本章小结
7. 农村劳动力转移经济发展拉动评价
    7.1 外来人口导入模式经济发展拉动状态评价
        7.1.1 经济发展拉动评价指标体系
        7.1.2 经济发展拉动状态评价
        7.1.3 经济增长潜力分析
    7.2 相对封闭本地自发流动模式经济发展拉动状态评价
        7.2.1 经济发展拉动评价指标体系
        7.2.2 经济发展拉动状态评价
        7.2.3 经济增长潜力分析
    7.3 本地人口导出模式经济发展推动状态评价
        7.3.1 经济发展拉动评价指标体系
        7.3.2 经济发展拉动状态评价
        7.3.3 经济增长潜力分析
    7.4 本章小结
8. 农村劳动力转移经济发展与社会公平综合动力评价
    8.1 测算综合动力的模型与方法
    8.2 外来人口导入模式经济发展社会公平综合动力评价
    8.3 相对封闭本地自发流动模式经济发展社会公平综合动力评价
    8.4 本地人口导出模式经济发展社会公平综合动力评价
    8.5 不同模式下经济发展社会公平综合动力比较分析
    8.6 本章小结
9.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9.1 研究结论
        9.1.1 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
        9.1.2 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
        9.1.3 农村劳动力转移动力
    9.2 政策建议
        9.2.1 提升农村劳动力群体的人力资本
        9.2.2 促进农村转移劳动力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9.2.3 推进农村劳动力流入地的社会公平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清单
致谢

(7)基于物种历史分布数据与生态位模型的濒危物种分布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 前言
    2 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2.1 研究内容和意义
        2.2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和技术难题
    3 技术路线
第一部分 物种历史分布数据库建立
    1 前言
        1.1 物种分布研究的数据需求
        1.2 物种分布数据获取
        1.3 新方志数据搜集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域
        2.2 研究对象
        2.3 地方志收集
        2.4 相关信息补充
        2.5 物种分布制图
    3 研究结果
        3.1 东北豹(Panthera pardus orientalis)历史分布变迁
        3.2 黑嘴松鸡(Tetrao parvirostris)历史分布变迁
        3.3 水獭(Lutra lutra)历史分布变迁
        3.4 猞猁(Lynx lynx)历史分布变迁
    4 讨论
第二部分 物种历史分布重建—以东北豹为例
    1 前言
        1.1 物种分布模型研究
        1.2 物种历史分布重建的意义
    2 研究方法
        2.1 数据搜集和整理
        2.2 模型模拟
    3 研究结果
        3.1 模型准确性
        3.2 潜在分布变迁
    4 讨论
        4.1 东北豹潜在历史分布区的变化
        4.2 东北豹保护策略
第三部分 结合历史背景的物种长时间分布变迁—以黑嘴松鸡为例
    1 前言
    2 研究方法
        2.1 数据集的建立
        2.2 环境变量的选择
        2.3 模型模拟
    3 研究结果
        3.1 数据库与模型准确性
        3.2 黑嘴松鸡历史潜在分布区变化
        3.3 气候变化背景下未来潜在分布区面积变化
    4 讨论
        4.1 模型模拟
        4.2 黑嘴松鸡威胁与保护
第四部分 基于历史分布数据的物种系统保护规划—以中华穿山甲为例
    1 前言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域
        2.2 数据集的建立
        2.3 环境变量的选择
        2.4 模型模拟
        2.5 优先保护规划
    3 研究结果
        3.1 模型准确性
        3.2 分布范围随时间的变化
        3.3 保护优先性
    4 讨论
        4.1 威胁
        4.2 对保护的启示
结论与讨论
    1 结论
    2 讨论
        2.1 新方志数据来源的优势与不足
        2.2 模型的限制性
    3 展望
附录
    1 物种分布模型综述补充材料
    2 东北豹新方志补充材料
    3 黑嘴松鸡新方志补充材料
    4 水獭新方志补充材料
    5 猞猁新方志补充材料
    6 中华穿山甲新方志补充材料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8)中等收入陷阱:理论验证与中国经济长期增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理论基础 2.2
    文献综述 2.3
    简要述评 第三章
    中等收入陷阱的理论渊源及其辨析 3.1
    关于中等收入陷阱的学说渊源 3.2
    中等收入陷阱的理论验证 3.3
    世界各国过去30年的中等收入陷阱问题 3.4
    中国经济长期增长的初步检验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环境、资源约束下的经济可持续增长 4.1
    引言 4.2
    文献回顾 4.3
    数据和方法 4.4
    实证结果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等收入陷阱的实证检验——基于中国省级层面俱乐部效应的分析 5.1
    引言 5.2
    文献回顾 5.3
    理论模型和机理分析 5.4
    实证研究 5.5
    国际经验比较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中等收入陷阱视角下的收入差距、消费支出与经济增长 6.1
    引言 6.2
    理论模型 6.3
    变量和计量模型的选取 6.4
    实证分析 6.5
    典型化事实和国际比较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经济持续增长与环境效率的双赢——来自工业层面碳生产率的检验 7.1
    引言 7.2
    文献回顾 7.3
    数据和方法选取 7.4
    典型化事实和研究假设 7.5
    实证结果 7.6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城镇化、教育水平与中等收入陷阱——基于跨国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8.1
    引言 8.2
    文献回顾 8.3
    作用机制和研究假设 8.4
    变量选取和研究方法 8.5
    实证分析 8.6
    本章小结 第九章
    中等收入陷阱影响因素的总体检验 9.1
    引言 9.2
    相关研究的思索 9.3
    中等收入陷阱与经济发展驱动力 9.4
    实证研究 9.5
    本章小结 第十章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10.1
    主要结论 10.2
    政策建议 10.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致谢

(9)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政策效应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及述评
        1.2.1 国内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政策评价研究现状
        1.2.2 国外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政策评价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政策评价研究述评
    1.3 研究思路、方法和难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难点
    1.4 研究创新点
2 政策效应评价的理论基础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世界一流大学
        2.1.2 建设政策
        2.1.3 政策效应
    2.2 政策效应评价的核心理论
        2.2.1 影响评价理论
        2.2.2 多任务委托代理理论
    2.3 政策效应评价基本问题
        2.3.1 政策效应评价的内涵
        2.3.2 政策效应评价的意义
        2.3.3 政策效应评价的原则
        2.3.4 政策效应评价的步骤
    2.4 本章小结
3 政策效应评价模型选择
    3.1 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政策的理论架构和发展过程
        3.1.1 “211工程”政策的理论架构和发展过程
        3.1.2 “985工程”政策的理论架构和发展过程
    3.2 “211工程”和“985工程”政策的内在联系
        3.2.1 建设周期和对象的交叉性
        3.2.2 建设目标的递进性
        3.2.3 建设策略的趋同性
    3.3 “211工程”和“985工程”政策的固有差异
        3.3.1 遴选条件的有无
        3.3.2 建设目标的高低
        3.3.3 资助资金的多寡
    3.4 “211工程”和“985工程”效应评价模型选择
        3.4.1 PSM模型概述及适用性分析
        3.4.2 DID模型概述及适用性分析
        3.4.3 其他模型概述及适用性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211工程”政策效应评价
    4.1 “211工程”政策效应评价研究假设及PSM模型构建
        4.1.1 H1和H2研究假设
        4.1.2 PSM模型构建
        4.1.3 样本及变量的选取
    4.2 PSM模型研究结果及分析
        4.2.1 倾向得分计算结果
        4.2.2 样本匹配结果
        4.2.3 PSM模型结果分析
    4.3 “211工程”政策效应评价结论
    4.4 本章小结
5 “985工程”政策效应评价
    5.1 “985工程”政策效应评价研究假设及DID模型构建
        5.1.1 H3和H4研究假设
        5.1.2 DID模型构建
        5.1.3 样本及变量的选取
    5.2 DID模型研究结果及分析
        5.2.1 DID模型H3假设研究结果及分析
        5.2.2 DID模型H4假设研究结果及分析
    5.3 “985工程”政策效应评价研究结论
    5.4 本章小结
6 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政策效应评价的经验和启示
    6.1 建设政策效应评价的经验
        6.1.1 积极政策效应的经验
        6.1.2 消极政策效应的经验
    6.2 建设政策的目标启示
        6.2.1 构建“三阶一流”建设目标,分步建成世界一流大学
        6.2.2 建立均衡的目标激励制度,力争同时改善高校三大职能
    6.3 建设政策的策略启示
        6.3.1 权衡合并式建设策略的利弊,促进合并优势转化
        6.3.2 联系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建设多元世界一流大学
        6.3.3 探索建设压力和动力,避免夸大价值和重要性
    6.4 建设政策的评价机制启示
        6.4.1 构建多元主体协同的政策评价机制,共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
        6.4.2 采用科学的政策效应评价方法,保障评价的客观性
    6.5 本章小结
7 研究总结与展望
    7.1 研究总结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的科研成果及奖励
附录
    附录1“211工程”政策效应评价研究171所对照组高校
    附录2“211工程”政策效应评价研究71所实验组高校
    附录3“985工程”政策效应评价研究38所实验组高校
    附录4 PSM模型DO文档
    附录5 DID模型Do文档
    附录6“211工程”高校合并情况
    附录7“985工程”高校合并情况
致谢

(10)洞庭湖湿地景观格局变化及其对植物多样性及土壤碳氮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进展
        1.2.1 全球湿地利用及景观格局变化现状
        1.2.2 湿地景观格局变化驱动力分析
        1.2.3 湿地景观格局变化研究方法
        1.2.4 洞庭湖湿地演变及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1.3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2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1.5 研究地概况
2. 洞庭湖湿地景观格局时空变化规律
    2.1 引言
    2.2 研究方法
        2.2.1 数据来源
        2.2.2 遥感影像处理方法
        2.2.3 景观格局指数
        2.2.4 精度检验
    2.3 结果
        2.3.1 洞庭湖湿地利用变化
        2.3.2 洞庭湖湿地景观格局变化
    2.4 洞庭湖湿地景观格局变化的影响因素
        2.4.1 水位变化
        2.4.2 泥沙淤积
        2.4.3 人类活动
    2.5 讨论
        2.5.1 洞庭湖湿地利用变化
        2.5.2 洞庭湖湿地景观格局指数变化
3. 洞庭湖景观格局变化的驱动力分析
    3.1 引言
    3.2 研究方法
        3.2.1 遥感影像
        3.2.2 水情变化及气候变量
        3.2.3 模型
    3.3 结果
        3.3.1 洞庭湖水位变化
        3.3.2 影响西洞庭湖杨树林扩张的变量因子
        3.3.3 影响东洞庭湖草滩地扩张的变量因子
    3.4 讨论
4. 洞庭湖湿地景观格局变化对植物多样性的影响
    4.1 引言
    4.2 调查方法
        4.2.1 调查与采样
        4.2.2 多样性指数
    4.3 结果
        4.3.1 不同湿地景观植物群落α多样性
        4.3.2 不同湿地景观植物群落β多样性指数
    4.4 讨论
5. 洞庭湖湿地景观格局变化对土壤碳氮含量的影响
    5.1 研究背景
    5.2 研究方法
        5.2.1 土壤采样
        5.2.2 样品处理
        5.2.3 数据分析
    5.3 结果
        5.3.1 无沟垄不同景观类型土壤有机碳含量
        5.3.2 挖沟抬垄杨树林土壤有机碳含量
        5.3.3 无沟垄洲滩不同景观土壤全氮含量
        5.3.4 挖沟抬垄杨树林土壤全氮含量
    5.4 讨论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不足与展望
    6.4 洞庭湖湿地保护建议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四、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A Brief Introduction of Editorial Board Members 2004-2006(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改进生态足迹模型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 ——以民勤绿洲为例[D]. 殷强. 甘肃农业大学, 2021
  • [2]归黄方治疗Ⅲ型前列腺炎湿热瘀滞证临床观察及调控PI3K/AKT/NF-κB通路实验研究[D]. 刘胜京.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
  • [3]农产品贸易开放对中国农业碳排放绩效的影响研究[D]. 周晓雪.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1)
  • [4]广花盆地岩溶塌陷多参数监测预警与风险防控[D]. 蒙彦. 中国地质大学, 2020(03)
  • [5]长白山阔叶红松林区植被生产力与水分利用关系研究[D]. 李旭华.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6]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及外部动力评价研究[D]. 杜宇.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7]基于物种历史分布数据与生态位模型的濒危物种分布模拟[D]. 杨立. 北京林业大学, 2018(04)
  • [8]中等收入陷阱:理论验证与中国经济长期增长研究[D]. 张欢. 东南大学, 2017(02)
  • [9]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政策效应评价研究[D]. 欧玉芳. 武汉大学, 2017(06)
  • [10]洞庭湖湿地景观格局变化及其对植物多样性及土壤碳氮的影响[D]. 靖磊. 北京林业大学, 2017

标签:;  ;  ;  ;  ;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2004-2006编委简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