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预测2002年全球科技产业趋势

美国预测2002年全球科技产业趋势

一、美预测2002年全球技术产业趋势(论文文献综述)

王晓娟[1](2019)在《我国旅游交通碳排放变化趋势、影响因素和情景分析》文中指出随着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高铁+旅游”应运而生,出现了这样的旅游场景:出行规模增大、出行频次增加、出行距离两极化、高铁旅游热门。2017年人均旅游人次3.7次,国内旅游人次为50.01亿人次,这样的发展态势下旅游业会消耗大量能源并产生碳排放量,而交通碳排放在整个旅游业碳排放中占比为70%,故本文从低碳视角来研究旅游交通在这样的情景下碳排放的变化以及影响因素从而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首先本文使用碳排放系数法从“自下而上”角度计量了2008年-2017年10年间我国旅游交通,包括汽车、铁路(普通列车和高速铁路)、民航的碳排放量及其变化趋势。其次依据相关研究选取了交通方式、出行人次、出行频次、出行距离、能源强度这几个因素来研究其对旅游交通碳排放量的影响程度。最后将各个影响因素进行岭回归分析函数拟合,设置了低碳情景、基准情景、高碳情景下各主要影响因素增长率,从而来预测2025年各情境下影响因素对旅游交通碳排放总量的贡献度,并提出了相应的节能减排建议。研究结果显示:(1)近10年来我国旅游交通碳排放总量由2008年的1.79*108t增长至2.59*108t。旅游交通碳排放总量总体上呈现稳定增长趋势,大概分为3个阶段:2008-2012年碳排放总量平均每年增长8%左右,2013年有大幅度的下降由2012年2.58*108t下降至2.16*108t,2013-2017年旅游交通碳排放总量平均每年以4%的趋势增长;(2)不同交通方式的碳排放量来看,民航和高铁2008-2017年间总体呈现增长趋势,汽车和普列整体呈现先缓慢增长再下降的趋势;飞机碳排放量每年以17%速度增长;而2008-2009年高铁以96%速度极速增长,2009-2017年以13%-26%速度平稳增长;普列在2008-2017年间以6%的趋势平稳下降;汽车碳排放量2008-2012年以12%速度增长,2012-2017年以2%速度下降。(3)民航、铁路(普通列车和高速铁路)、汽车旅游交通碳排放量占比大致为35%,20%,45%,由此可知旅游交通碳排放量的排放来源主要是航空和汽车。总体上来说影响我国旅游交通碳排放最重要的因素是出行频次和出行距离;出行距离、出行频次这两个因素对铁路碳排放量贡献量较大。而出行人次对高铁碳排放量的贡献很小,而对普列碳排放量贡献值呈现相对平缓的增长趋势;出行频次和出行距离对普通铁路碳排放量的影响较大。(4)低碳情境下我国旅游交通碳排放总量比基准情景低5.59%;而高碳情景比基准情境下多7.05%。相对于基准情景,普列的出行频次降低20%,碳排放量减少8.8*105t;高铁出行频次增加35%,碳排放量增加6*105吨;飞机的出行频次增加15%,碳排放量增加6.16*106吨;汽车的出行距离减少15%,碳排放量增加5.86*106吨。基于上述结论,本文提出了相关节能减排意见,具体如下:(1)打造高铁旅游联盟,丰富高铁旅游产品;(2)汽车旅游出行者增加碳税;(3)延长游客过夜时间,提倡休闲度假游,提高旅游交通生态效率;(4)科技创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郑欢[2](2014)在《中国煤炭产量峰值与煤炭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能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长期稳定的能源供应,是一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重要保证。我国是世界上能源消费大国之一,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的加速以及相应的重工业化,对能源的需求也处于一个快速增长的阶段。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我国能源开始供不应求,此后能源供应的缺口呈现逐年扩大的趋势。与此同时,能源区域分布不均衡、能源利用率低下等问题也加剧了能源供应的紧张局势,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面临着动力不足的压力。我国的能源主要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能、风能、核能等,而煤炭作为我国长期依赖的第一能源,在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中具有难以替代的重要作用。多年来,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始终保持在70%左右,尽管近年来,随着天然气、风能等相对绿色清洁能源日趋广泛的使用,煤炭生产和消费所占比重有所下降,但是截至2012年,我国煤炭消费量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依然高达68.5%。能源资源禀赋的限制决定了在短期内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供应和消费格局无法改变。值得注意的是,煤炭资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具有可耗竭性。随着经济增长对煤炭资源的不断消耗,煤炭也将由原先丰富的资源逐渐转变成短缺的资源。另一方面,虽然我国煤炭资源储量相对丰富,但储量的丰富并不意味着就能实现资源的有效供给,我国的煤炭资源供给还受到一系列相关制约因素的影响,如煤炭资源赋存条件、生态环境以及运输条件的约束等,正是由于这些制约因素的存在,我国煤炭产量可能将面临一个所谓的“产量峰值”。若这一问题存在的话,既会阻碍我国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同时也会给我国的能源安全带来威胁。鉴于此,本文综合运用多种学科的理论基础知识,并借鉴现有的研究成果,从煤炭产需两个角度进行思考,对我国煤炭产量峰值以及煤炭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全文共分为九章,具体研究内容如下:第一章:导论部分。本章主要阐述了论文的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在综述当前国内外关于煤炭产量峰值、煤炭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煤炭需求预测以及煤炭可持续利用等问题的研究现状基础上,提炼出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框架并确定相应的研究方法,最后提出本论文的主要创新点和不足之处。第二章:相关理论基础。本章分别对增长极限理论、化石能源峰值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煤炭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理论、库兹涅茨曲线理论以及生态足迹理论等相关理论基础进行了扩展性的分析和概括。第三章,中国能源与煤炭供需形势研究。本章从总体上分析了中国能源以及煤炭资源的生产和消费状况,并深入分析了中国能源和煤炭资源生产与消费现状与特征。首先对中国能源生产与消费总体形势进行了分析,包括中国能源资源禀赋和特点、能源生产和消费总量、能源供求形势以及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状况;其次,对中国的煤炭生产与消费总体形势进行了分析,包括中国煤炭生产与消费总量、煤炭供求形势、煤炭进出口状况、煤炭运输状况以及煤炭价格状况。第四章:中国能源消费、煤炭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本章首先分析了中国能源消费弹性系数、能源消费强度的历史变化趋势,并通过Johasen协整检验法和Granger因果检验法研究了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间的协整关系与因果关系,结果发现全社会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间存在稳定的长期均衡关系,在短期内存在由能源消费到经济增长的单向因果关系;接着分析了中国煤炭消费弹性系数、煤炭消费强度的历史变化趋势,在此基础上,对中国煤炭消费与经济增长间的协整关系与因果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全社会煤炭消费与经济增长间存在稳定的长期均衡关系,在短期内存在由煤炭消费到经济增长的单向因果关系。第五章:中国煤炭消费的环境影响研究。本章首先建立了煤炭消费的生态足迹模型对中国煤炭消费的生态可持续性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中国煤炭资源使用具有外部负效应,煤炭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承载力约束日益严峻。接着对中国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经济发展水平、煤炭消费强度、能源消费结构、产业结构以及工业结构对中国碳排放强度均有显着影响,其中煤炭消费强度因素具有最为明显的碳减排作用;产业结构、能源消费结构以及工业结构对中国碳排放强度的影响相对较小;经济发展水平与碳排放强度之间存在明显的“倒N型”曲线关系,说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有助于中国碳减排目标的实现。第六章:中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的煤炭需求中长期预测研究。本章采用库兹涅茨曲线模型的分析方法,建立了面板数据非线性模型对中国煤炭需求进行了中长期预测,结果表明中国煤炭需求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库兹涅茨曲线特征明显,煤炭消费的库兹涅茨“倒U型”曲线假说在我国成立;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推动了中国煤炭需求的快速增长。在低、中、高三种不同经济增长情境下,2020年中国煤炭消费总量将达到48亿吨-50亿吨左右。第七章:中国煤炭产量峰值预测研究。本章首先对煤炭产量峰值理论进行了阐述,接着同时采用线性回归模型与Logistic曲线模型对中国煤炭产量峰值进行了预测,结果发现线性回归模型由于存在的固有缺陷,会导致预测值与实际值偏差较大,是不准确的,因此主要采用Logistic曲线模型的预测结果,即在现有资源和技术条件下,中国煤炭产量将在2018年左右达到峰值,峰值产量为49.66亿吨,之后产量将逐渐下降。第八章:中国煤炭可持续利用的实施路径与政策建议。本章认为实现煤炭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需要建立煤炭供求平衡的长效调控机制。这一调控机制包括对国际煤炭市场的调控和对国内煤炭供需总量的调控。对国际煤炭市场的调控包括鼓励进口,充分利用国外煤炭资源和加快走出去的步伐,合理开发国外煤炭资源两个方面。对国内煤炭供需总量的调控主要是从煤炭消费端和供给端两个方面来实现,从煤炭消费端实现对煤炭需求的总量控制,可以分为直接调控和间接调控,直接调控是根据直接确定合理的煤炭消费总量控制目标,控制煤炭需求总量,而间接调控主要就从调整产业结构、改善能源结构以及提高能源利用率等方面入手,减少对煤炭资源的需求;从煤炭供给端实现对煤炭产量的总量控制,通过加大对煤炭生产的宏观调控,提前布局总量控制的各项保障工作,确保控制煤炭生产总量后国内煤炭的有效供给以及满足经济发展合理的煤炭需求。第九章:结论及展望。对论文的主要结论和创新点进行了总结,同时指出了论文进一步研究和努力的方向。本文主要创新点:创新点1:关于煤炭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问题研究目前在我国国内尚未形成一个完整、系统的经济学研究体系。而作为本论文研究对象的煤炭资源在我国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具有非常特殊的双重作用。一方面,本论文肯定了煤炭资源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作用;另一方面,本论文又从生态足迹原理研究了我国煤炭资源生态可持续利用问题,结果发现在1988年到2011年间我国煤炭资源使用的生态承载力明显小于生态足迹,煤炭资源使用具有外部负效应,煤炭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承载力约束日益严峻。创新点2:将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理论引入经济发展与煤炭消费关系的研究领域,并参照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模型原理,建立经济发展与煤炭消费的非线性面板数据的库兹涅茨曲线模型,同时将工业化、城市化作为两个重要控制变量纳入模型中进行综合考虑,并对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我国中长期煤炭需求进行了预测,得到结论我国煤炭消费的库兹涅茨“倒U型”曲线假说在我国成立;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推动了煤炭需求的快速增长,在低、中、高三种不同经济增长情境下,2020年我国煤炭消费总量将达到48亿吨-50亿吨左右。采用环境库兹涅茨假说的原理来研究煤炭问题,目前在我国国内还很少。创新点3:中国煤炭产量峰值问题研究。关于煤炭产量峰值的分析国外研究的较多,而国内相关研究较少,本论文通过Logistic曲线增长模型对中国以及山西、陕西和内蒙古三个地区的煤炭产量峰值进行了研究。以中国为例,到2018年,如果依然按照目前的能源消费结构和经济发展速度消耗煤炭的话,随着我国煤炭储量消耗殆尽,我国将面临着完全依赖煤炭进口来满足自身经济发展需求的境地,这一方面对我国的自身发展是一个非常大的约束,另一方面也将对国际煤炭市场造成巨大的压力。煤炭产量峰值预测研究对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及煤炭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有着重大意义。

郭丰[3](2010)在《XT公司战略规划研究》文中提出XT公司是由几家国有公司合资创立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专业从事锂离子蓄电池技术研发、生产和经营的股份制高新技术企业。经过十余年建设,XT公司现已成为迄今国内投资规模最大、技术水平最高的锂离子蓄电池专业生产企业,并跻身世界锂电行业前列。拥有较为稳定的顾客群体和良好的市场声誉。但是,与市场和竞争环境的快速变化给公司带来的挑战相比,XT公司目前无论是企业规模还是管理水平都存在极大的改进和发展空间。把XT公司做大作强,实现快速跨越式发展,已经成为全体员工一致的共识和强烈的愿望。本文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对XT公司战略规划这一课题进行了研究。本文首先对战略规划基本理论及其分析工具进行了综述,简要介绍了企业战略规划研究的最新进展,企业战略规划的特征及组成以及制定战略规划的主要过程及程序,同时简要介绍了几种常用的战略规划分析工具。然后对XT公司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利用相关分析工具进行了细致地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XT公司的发展目标以及包括总体战略、业务战略、职能战略三个层次的企业战略规划。为落实上述发展战略,根据公司现有情况,同时提出了战略实施计划。并对上述实施计划实施结果进行了预测,对可能面临的风险进行了评估和对策分析。本文提出的XT公司战略规划,充分考虑了XT公司的内外部环境,综合运用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增强了决策的客观性和科学性。同时,为有效落实战略规划,实现战略目标,该发展规划提出了切合实际的完整的规划实施计划。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以为XT公司的战略规划和建设供参考和借鉴,对XT公司下一步的发展具有较强的实际应用价值。

陈纮胤[4](2008)在《服务外包市场发展趋势与产业分析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经济全球化和专业化分工快速发展的今天,外包已经成为企业界的一种普遍现象,成为了企业价值链的一环,及企业实现策略性价值增长的一种方式。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跨国公司经营和竞争的环境,国际服务外包成为跨国公司提高核心竞争力的战略选择,推动了全球新一轮的产业转移,这对走向国际市场,发展现代服务业的中国来说,充满着机遇和挑战。第一章作为全文的开篇部分,在经济、服务与科技全球化的大前提下,简要说明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以及基本的分析框架。其次在第二章中阐述了外包的内涵、理论基础以及效应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国际服务外包产生和发展的原因、类别、特点及影响,特别是国际服务外包对发包企业的效益分析和风险评估等。因为以IT技术基础的服务外包业务作为一种先进的竞争策略,虽然其带来的优势正在被广大企业所接受,但也应该注意到不合理外包的风险。由于企业选择外包而产生的代理问题,极有可能给企业带来诸如高成本的风险问题,信息不对称情况下的风险问题,以及机会成本的风险问题。技术更新速度太快,往往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降低技术成本,而外包服务商却并没有随之降低成本,反而相对的提高的成本;IT服务外包商往往比企业掌握着更多的信息,从而造成了企业和外包商之间信息不对称形成的风险;还有就是企业把IT系统外包给专业的企业,而减少了企业学习信息技术的机会,同样也是企业的机会成本风险。因此在第二章的最后引用咨询公司的服务外包满意度调查来阐明服务外包的实践状况。近年来,国际服务外包业务在全球的持续增长,同时还将迅速地、持续地扩展下去,使承接外包服务的地区及国家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再者,不但是地区及国家的竞争力激烈之外,国际服务外包城市和个别的国际服务外包商的发展现况与竞争能力也是不可错过的分析重点。本文第三章分别从外包承接国层面、承接城市层面和跨国外包服务商角度,对国际服务外包承接的区位优势,做了比较研究和分析。通过对外包承接国、城市以及服务商的数据分析,对国际服务外包能有更深刻和全面的掌握。文章第四章对我国发展国际服务外包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包括国际服务外包的现状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独特的资源条件探讨了我国发展国际服务外包的可能路径以及对我国服务业可能带来的影响。发展现代服务业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国际服务外包是我国面临的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的良好机遇。文章在最后提出了合理利用国际服务外包发展我国现代服务业的对策和建议。

岳澎[5](2006)在《流程型组织的构建研究》文中指出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逐渐进入了全球化、信息化、市场化及竞争高度化的变革时代。时代的变化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社会,对企业原有的组织形式也提出了挑战。90年代,哈默等人提出流程再造的思想,很快便成了管理界的时尚。然而,由于流程再造的范围太窄、没有从全局分析流程行为、忽视流程改变对人员的影响等原因,使企业变革流于形式、收效甚微。如何弥补流程再造的不足,构建一个具有顾客导向、以流程为中心、组织结构的扁平化、组织边界动态化、整合性等特点的流程型组织形态,成为适应环境变化组织变革的迫切需要。本文从流程导向、系统优化、知识基础和组织设计方面对流程型组织进行深入研究,旨在对流程再造理论作出进一步的完善,为企业改革提供变革思路。 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研究: 第一、二章,分析了流程型组织产生的背景,提出了流程型组织研究的必要性。本章在综述组织变革理论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引出流程管理的有关理论,并分析了流程型组织的概念、特点,阐明了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提出了论文的研究框架。 第三章,追述了流程型组织的演变历程,提出了流程型组织构建的必然性。本章在对传统职能组织与流程组织进行深刻分析比较的基础上,通过对流程型组织的演进路径研究,展现了流程型组织变革的突变过程与渐变过程,提出了流程型组织对职能型组织的五大超越。 第四章,为了更好的指导流程型组织的构建,提出了流程型组织构建的理论基础。本章在对组织理论分析归纳的基础上,提出了流程型组织构建的系统框架。 第五章,提出了流程型组织构建的动力和阻力。动力和阻力是一对贯彻企业流程变革实施过程始终的矛盾,而变革实施的过程也就是动力同阻力相互博弈的过程,实施的结果取决于二者博弈的结果。对组织动力和阻力的研究,能够帮助员工更好地理解不断变革中的工作环境,并采取措施克服变革的阻力,激发变革的动力,使组织在变革中求得繁荣和发展。 第六章,为了有效的保障流程型组织的成功构建,提出了流程型组织构建

张金声,牟洺铭[6](2006)在《树立科学发展观 自主创新 发展循环纸业——分析报告》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亚洲经济的崛起,全球造纸工业快速发展,产量稳步增长,同时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中国造纸工业进入“八五”以来的15年间,发展迅猛,引起了全世界造纸行业的特别关注。伴随着造纸工业的快速发展,造纸工业的格局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在新的形势下,认真分析研究国内外造纸工业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对于我国造纸工业战略决策意义重大。我国造纸工业经过15年的快速发展,形

李瑞海[7](2006)在《产业效应视角下中国企业兼并问题实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企业兼并(Mergers & Acquisitions简称M&A)是公司重组的重要形式,对于国家产业与经济结构调整,有着十分重要意义。我国的企业兼并活动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期开始出现,随着国内市场经济的步伐和资本市场的发展呈现出逐渐加剧的趋势。企业兼并作为一种企业要素资源调整的重要方式,对于优化产业结构,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也应当注意到,由于我国正处于转轨经济时期,市场机制还不健全,企业兼并活动具有特殊性,如:兼并活动中短期行为和投机性行为严重,虚假兼并和财务性兼并活动较为突出,这必然影响我国兼并活动的实际效果,甚至掩盖了兼并的实质性经济意义。有鉴于此,本文从产业效应视角,以经济效益问题为核心,通过严格而科学的筛选,选取了1994年到2003年期间1000个左右的企业兼并样本,从多视角研究了兼并企业的经济效益,如:不同兼并主体(主并方和被并方)、不同参照系(大盘和板块因素)、产业效应(产业类型、产业周期和兼并类型)、时间效应(短期、中期和长期)等,这些研究成果在时间跨度、问题的广度和宽度上都超过了以往的研究,从而有利于全面和科学地认识我国转轨经济时期的企业兼并活动,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第一章简要阐述了本研究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企业兼并的概念、模式和经验;并结合我国企业兼并的实际情况,确定了本文研究的几个关键性问题。(2)第二章主要分析了我国企业兼并现状和阶段性、普遍性和特殊性,并重点实证分析了影响我国企业兼并的宏观因素和产业因素。(3)由于企业兼并的一个核心问题是经济效益,所以本文运用大量的篇幅来研究企业兼并的经济效益,第三、四、五章分别运用股价绩效法、财务绩效法和数据包络算法(DEA)评价三种手段,从不同的视角来分析企业兼并的经济效益;同时,这三个方面的研究还具有依次递进的层次关系,股价绩效研究法下的结论通过财务绩效法得到进一步阐述,而数据包络算法评价则是对财务绩效法所发现的报表性重组嫌疑结论的确认。(4)鉴于企业兼并的经济效益较差的事实,且没有明显证据表明上市公司的兼并活动是追求产业效应,而国内的企业兼并活动却快速增加的事实,第六章针对兼并动机进行了实证分析,提出我国兼并的两元动机理论,即在正常体制条件下追求规模化和效率化经营,而在转轨体制特定条件下追求局部和短期利益最大化;并就产业链视角的兼并动机问题进行了分析。(5)第七章分析了通过兼并活动达到规模化和效率化经营的必要性,结合我国产业结构现状,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和成因,认为我国企业通过兼并活动追求规模效应具有紧迫感,并就转轨经济时期规模效应和社会福利改进的一致性进行了理论分析,同时选取四个典型产业进行了案例研究。在上述研究内容中,本文采取实证研究范式,借助产业经济学、统计学、财务会计和数据包络算法等相关工具,基于过去十年企业兼并的数据和资料,通过大量的数据运算,针对我国企业兼并产业效应的时机、动机、经济和社会效益等方面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主要创新性包括:(1)企业兼并时机的研究。在宏观层面,我国企业兼并活动与宏观经济和经济自由度具有正相关性,而与股票指数的相关性较弱;在产业层面,资本密集型和Tobins’Q较高的产业发生企业兼并的频率较高,而产业成长性和产业收益率对兼并频率没有影响。(2)企业兼并动机的研究。我国当前的企业兼并具有”两元”动机,一种是在正常体制条件下追求规模化和效率化经营,这可以视为是一种战略性动机;第二种是在转轨体制下追求局部和短期利益最大化,这是一种战术性动机;由于我国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很大比重,所以政府应当结合市场经济规律对企业兼并活动进行必要的干预,以引导兼并活动达到追求产业效应的目的。(3)企业兼并经济效益的研究。在事件研究法下,短期股价绩效较好而长期股价绩效却较差,横向和纵向兼并的股价绩效较好而混和兼并的股价绩效较差;从产业特征来分析,市场集中度高、高新技术产业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主并方的股价绩效较好;进入壁垒较高产业被并方的股价绩效较好。在财务绩效研究法下,兼并企业的财务绩效在兼并当年迅速改善,而在兼并后一年却显着下降,在兼并后短期内财务指标的迅速变化说明兼并企业存在报表重组的嫌疑,其中被并方尤为明显;借助DEA方法对兼并企业效率评价的结果证实了被并方企业具有特别明显的报表性重组特征。(4)企业兼并社会效益的研究。针对我国企业规模较小,而效率差别较大的现状,通过非对称市场结构模型和产业链视角的兼并理论分析了兼并活动的社会效益情况,并就产业链视角下的企业兼并问题进行了研究;同时选取了汽车、家电、钢铁和啤酒等行业进行了案例分析。实证研究既可以检验兼并理论,又可以指导兼并实践,对于实践性很强的企业兼并问题,实证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的实证研究成果主要包括以下创新点:(1)企业兼并产业效应的研究。主要内容包括:(a)兼并时机方面,资本密集型和Tobins’Q较高的产业发生企业兼并的频率较高;(b)兼并动机方面,分析了追求短期经济利益的战术性动机和追求产业整合的战略性动机;(c)兼并经济绩效方面,分析了影响股价绩效和财务绩效的产业效应因素;(2)企业兼并的经济效益研究。本文即研究了兼并的短期效益,也研究了兼并的长期效益,认为兼并的短期经济效益较好,但长期经济效益却相对差,这不仅表现的股价绩效上,也表现的财务绩效方面;对于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本文从过高的控制权转移收益和财务报表的虚假性重组两个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3)企业兼并的转轨经济特征研究。从我国企业兼并活动与发达国家企业兼并活动的对比来看,认为我国处于西方第一次兼并浪潮过程中,且具有明显得转轨经济特征,这种特征在兼并时机、动机、经济和社会效益等各个方面都有所体现。总之,本文从我国企业兼并的实际情况出发,针对转轨经济时期企业兼并活动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若干意见和建议,这即有利于我们科学地认识和把握当前的企业兼并活动,同时也有利于合理制定相关的政策和措施,具有一定的学术和现实意义。

方俊[8](2004)在《湛江港集装箱码头物流发展研究》文中认为沿海城市是世界各国和地区经济和政治的重要地带,在沿海城市中,最为直接地与世界物流体系发生关系的是港口。随着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港口在现代贸易和运输体系中的战略地位正在逐步加强并日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物流经济的发展前提下,现代化的港口,既是货物海陆联运的枢纽,又是国际货物运输链和世界经济贸易发展越来越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国际多式联运与全球综合物流服务的发展,现代港口特别是集装箱港口作为全球综合运输网络的节点,其功能将更加广泛,将向全方位的增值服务方向发展,开展现代综合物流服务迫在眉睫,并且面临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如何用战略的眼光来规划港口的发展,这都给湛江港提出了重要的发展课题。 中国已经加入WTO,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使湛江港正处于一个新的发展起点上。湛江市依据省委、省政府的部署,从地缘优势和湛江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了“建设现代化新兴港口工业城市”的发展目标,确定以深水良港为依托,以国际贸易为导向,开拓发展外向型经济,“以港兴市”的港口发展战略,把湛江港定位为国际性、区域性物流中心。为此,如何适应外部环境的发展,更好为区域经济服务是值得研究的问题。鉴此,本文拟对湛江港,特别是湛江港集装箱码头物流的发展进行探讨和分析。 本文的重点研究内容及文章中的结构安排如下: 第1章绪论介绍湛江港集装箱码头发展状况,本文的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研究内容以及所采用的研究方法。第2章通过对现代物流的概念及有关理论进行阐述和分析,引出集装箱码头物流系统的构成和发展,分析了集装箱码头物流系统的特点,对集装箱码头物流系统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第3章对湛江港集装箱吞吐量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包括港口吞吐量预测方法的选择、湛江港集装箱吞吐量预测的依据等,采用多种预测模型对湛江港集装箱吞吐量进行预测和分析。第4章从环境分析、竞争者分析、SWOT分析三个方面对湛江港发展集装箱码头物流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第5章对湛江港发展集装箱码头物流的战略选择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若干建议。第6章总结全文,指出进一步的研究工作。

宗言恭[9](2004)在《我国精细化工现状与发展》文中指出

陈根荣[10](2004)在《从国际市场的变迁看我国造纸化学品行业的现状与发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介绍、分析了近几年来国际造纸化学品市场的发展变化轨迹,从造纸化学品市场规模、该市场近年来的竞争与购并活动、造纸化学品企业不同发展类型和业务经营模式、不同领域不同行业间的多元合作方式诸方面,比较了我国造纸化学品行业与国际市场之间的差距,并对此提出了建议。

二、美预测2002年全球技术产业趋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美预测2002年全球技术产业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旅游交通碳排放变化趋势、影响因素和情景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问题与框架
        1.2.1 研究问题与目标
        1.2.2 研究框架
        1.2.3 研究内容
2 国内外研究进展与评述
    2.1 碳排放研究
        2.1.1 旅游碳排放研究
        2.1.2 旅游碳排放研究方法
    2.2 旅游交通碳排放
        2.2.1 旅游交通碳排放计量方法
        2.2.2 旅游交通计量研究
    2.3 旅游交通碳排放影响因素研究
        2.3.1 影响交通碳排放因素分解
        2.3.2 影响旅游业排放因素分解
        2.3.3 影响旅游交通排放因素分解
    2.4 交通节能减排分析研究
        2.4.1 交通业低碳情景分析
        2.4.2 旅游交通减排情景分析
    2.5 文献评述
3 研究设计
    3.1 碳排放相关概念
        3.1.1 碳排放
        3.1.2 碳排放相关系数
    3.2 研究对象与区域
    3.3 研究方法
        3.2.1 碳排放系数法
        3.2.2 kaya恒等式
        3.2.3 因素分解法(对数平均迪氏分解法)
        3.2.4 情景分析法
    3.4 相关数据来源及处理
        3.4.1 旅游交通占客运交通比重(旅游交通剥离系数)
        3.4.2 不同交通方式出行占比(?)
        3.4.3 国内游客人次(?)
        3.4.4 出行频次(?)
        3.4.5 游客平均出行距离(?)
4 我国旅游交通碳排放量变化趋势
    4.1 影响因素的选取
    4.2 旅游交通碳排放测算过程
    4.3 近10年旅游交通碳排放基本情况
5 旅游交通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
    5.1 因素分解过程
        5.1.1 kaya恒等式扩展模型建立
        5.1.2 LMDI分解模型建立
    5.2 旅游交通方式的因素分解
        5.2.1 航空交通碳排放因素分解
        5.2.2 铁路交通碳排放因素分解
        5.2.3 公路交通碳排放因素分解
    5.3 旅游交通的影响因素分解
        5.3.1 人口效应
        5.3.2 出行距离效应
        5.3.3 出行频次效应
6 情景分析与讨论
    6.1 基于岭回归分析的情景分析模型建立
    6.2 情景设置
    6.3 预测结果分析
    6.4 讨论
7 结论与建议
    7.1 结论
    7.2 政策建议
    7.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2)中国煤炭产量峰值与煤炭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煤炭产量峰值问题研究
        1.3.2 煤炭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1.3.3 煤炭需求预测研究
        1.3.4 煤炭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研究
    1.4 研究方法和内容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内容与文章框架
    1.5 主要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1.5.1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1.5.2 论文的不足之处
2. 相关理论基础
    2.1 增长极限理论
        2.1.1 增长极限理论提出的背景
        2.1.2 增长极限理论的主要内容
        2.1.3 围绕“增长极限论”的争论
    2.2 化石能源峰值理论
        2.2.1 化石能源峰值论概述
        2.2.2 主要化石能源峰值论
    2.3 煤炭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理论
        2.3.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3.2 不可再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3.3 煤炭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理论
    2.4 库兹涅茨曲线理论
        2.4.1 收入分配的库兹涅茨曲线理论
        2.4.2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
    2.5 生态足迹理论
        2.5.1 生态足迹理论的基本假设
        2.5.2 生态足迹理论的基本概念及计算公式
        2.5.3 生态足迹的理论基础
    2.6 本章小结
3. 中国能源与煤炭供需形势研究
    3.1 中国能源生产与消费总体形势分析
        3.1.1 中国能源资源禀赋及特点
        3.1.2 中国能源生产情况
        3.1.3 中国能源消费情况
        3.1.4 中国能源供求形势
        3.1.5 中国能源生产与消费结构
    3.2 中国煤炭生产与消费总体形势分析
        3.2.1 中国煤炭生产情况
        3.2.2 中国煤炭消费情况
        3.2.3 中国煤炭供求形势
        3.2.4 中国煤炭进出口状况
        3.2.5 中国煤炭运输状况
        3.2.6 中国煤炭价格状况
    3.3 本章小结
4. 中国能源消费、煤炭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
    4.1 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分析
        4.1.1 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性分析
        4.1.2 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协整性与因果关系研究
    4.2 中国煤炭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分析
        4.2.1 煤炭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性分析
        4.2.2 煤炭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协整性与因果关系研究
    4.3 本章小结
5. 中国煤炭消费的环境影响研究
    5.1 中国煤炭资源消费的生态可持续性评价
        5.1.1 煤炭资源生态足迹计算模型
        5.1.2 中国煤炭资源生态足迹分析
    5.2 中国碳排放强度影响因素研究
        5.2.1 煤炭消费对环境的影响
        5.2.2 碳排放强度影响因素研究-基于EKC理论的实证分析
    5.3 本章小结
6. 中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的煤炭需求中长期预测研究
    6.1 基于面板数据模型的人均煤炭消费的实证分析
        6.1.1 煤炭消费的库兹涅茨曲线模型构建
        6.1.2 实证结果与分析
        6.1.3 基于面板数据模型的煤炭需求预测
    6.2 煤炭需求量增长极限的讨论
        6.2.1 交通运输的制约
        6.2.2 水资源的制约
        6.2.3 大气环境的制约
        6.2.4 地质灾害的制约
    6.3 本章小结
7. 中国煤炭产量峰值预测研究
    7.1 煤炭产量峰值概念
    7.2 煤炭峰值预测模型
        7.2.1 线性回归模型
        7.2.2 Logistic增长曲线模型
    7.3 煤炭峰值的影响因素分析
        7.3.1 煤炭资源储量因素
        7.3.2 相关政策因素
    7.4 本章小结
8. 中国煤炭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实施路径与政策建议
    8.1 对国际煤炭市场的调控
        8.1.1 利用国际煤炭资源调节国内煤炭供求的可能性
        8.1.2 加强国际煤炭市场调控的具体措施及建议
    8.2 对国内煤炭产需总量的调控
        8.2.1 从消费端对煤炭需求实行总量控制
        8.2.2 从供给端对煤炭产量实行总量控制
    8.3 本章小结
9. 结论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研究成果目录

(3)XT公司战略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课题背景、目的和意义
    1.2 课题的研究内容和思路
    1.3 本文结构
    1.4 课题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 战略规划基本理论及其分析工具
    2.1 战略规划基本理论
    2.2 战略规划的工具
第三章 XT 公司内外部环境分析
    3.1 外部环境
    3.2 XT 公司的核心竞争力识别
    3.3 竞争态势分析
    3.4 SWOT 分析
第四章 XT 公司发展目标及总体战略
    4.1 总体战略目标及定位
    4.2 总体发展战略
    4.3 近期发展目标
    4.4 业务领域的选择
    4.5 公司业务的发展层次
第五章 业务战略
    5.1 移动电子设备领域
    5.2 交通动力系统领域(包括 HEV/BEV/LEV/PHEV 等)
    5.3 储能领域(包括太阳能、风能、基站、电网储能等)
第六章 职能战略
    6.1 市场营销战略
    6.2 技术发展战略
    6.3 工程技术战略
    6.4 质量战略
    6.5 财务战略
    6.6 供应链战略
    6.7 人力资源战略
    6.8 信息化战略
第七章 战略实施计划
    7.1 厂区功能调整计划
    7.2 小型锂电池扩产计划
    7.3 电动汽车用动力电池发展计划
    7.4 超级电容器发展计划
    7.5 研究院发展计划
    7.6 投融资计划
第八章 发展战略实施结果预测及对策分析
    8.1 初步经济分析
    8.2 风险分析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9.1 研究工作总结
    9.2 后续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4)服务外包市场发展趋势与产业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动机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框架与方法
2 服务外包概述
    2.1 服务外包概念释义
    2.2 服务外包产生的背景与演进过程
    2.3 服务外包的行业表现
        2.3.1 IT和ITES离岸外包:ITO、BPO、KPO、BTO
        2.3.2 软件和IT服务外包
        2.3.3 商务流程外包的概念和缘起
        2.3.4 商务流程外包分类的观察
        2.3.5 BTO业务转型外包
        2.3.6 KPO知识流程外包
    2.4 服务外包的收益与风险
        2.4.1 服务外包的收益
        2.4.2 服务外包的风险
3 国际服务外包的实践现状与问题分析
    3.1 国际服务外包承接竞争力比较研究:接包国层面分析
        3.1.1 来自A.T.Kearney公司的数据分析
        3.1.2 来自CIO Insight杂志的数据分析
        3.1.3 来自CIO杂志(www.cio.com)的数据分析
    3.2 国际服务外包承接竞争力比较研究:接包城市层面分析
        3.2.1 来自neoIT公司的数据分析
        3.2.2 来自Tholons公司的数据分析
    3.3 国际服务外包承接竞争力比较研究:服务商层面分析
        3.3.1 Gartner BusinessWeek 2006全球离岸外包主要服务商35强
        3.3.2 IAOP全球外包100强
        3.3.3 neoIT公司Global Services全球外包100强
4 中国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的现状与前景
    4.1 中国推动ITO和BPO离岸外包接包业务的现实意义与必要性
    4.2 中国推动ITO和BPO离岸外包接包业务的现状分析
        4.2.1 当前中国ITO和BPO离岸外包接包业务的承接态势
        4.2.2 政府政策与支持力度
        4.2.3 承接态势与市场特征
        4.2.4 总体规模与成长速度
    4.3 促进中国承捷国际服务外包的建议
5 结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5)流程型组织的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同济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对象
        1.1.1 流程型组织的涵义
        1.1.2 流程型组织的形态及特点
    1.2 研究的背景、意义
        1.2.1 研究背景
        1.2.2 理论意义
        1.2.3 实际应用价值
    1.3 研究的框架、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框架
        1.3.2 研究内容
        1.3.3 本文研究方法
第2章 相关文献综述
    2.1 组织及变革理论的文献综述
        2.1.1 组织理论
        2.1.2 组织变革理论
    2.2 流程再造、流程管理及流程型组织的文献综述
        2.2.1 流程再造理论
        2.2.2 流程管理理论
        2.2.3 流程型组织理论
第3章 流程型组织的发展与演变
    3.1 流程型组织的发展
        3.1.1 流程型组织的萌芽阶段(20世纪初到80年代末)
        3.1.2 流程型组织的初步形成阶段(20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末)
        3.1.3 流程型组织的推广及流程管理思想的明确提出阶段(20世纪末至今)
    3.2 流程型组织的演变
        3.2.1 演变的形态
        3.2.2 演变的方式
第4章 流程型组织构建的理论基础和系统框架
    4.1 流程型组织构建的理论基础
        4.1.1 价值链理论
        4.1.2 流程再造理论
        4.1.3 学习型组织理论
        4.1.4 系统理论
    4.2 流程型组织构建的系统框架
        4.2.1 流程型组织构建的原则
        4.2.2 流程型组织构建的系统框架
第5章 流程型组织构建的动因
    5.1 流程型组织构建的动因分析
        5.1.1 市场动因
        5.1.2 技术动因
        5.1.3 管理模式变革的动因
    5.2 流程型组织构建的阻力分析
        5.2.1 阻力的来源
        5.2.2 控制阻力的方法
第6章 流程型组织构建的基础—流程管理技术
    6.1 流程管理技术的演进路径及趋势分析
        6.1.1 传统流程技术阶段
        6.1.2 内部电子化流程阶段
        6.1.3 全面电子化流程阶段
        6.1.4 电子平台化阶段
    6.2 流程管理技术应用的国内外背景
        6.2.1 国外流程管理技术应用现状
        6.2.2 我国企业流程管理技术的应用现状
        6.2.3 中外流程管理发展的差异
        6.2.4 中外流程管理差异产生的原因
第7章 流程型组织构建的内容—组织要素
    7.1 组织要素的设计
        7.1.1 流程型组织的组织要素
        7.1.2 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7.2 目标
        7.2.1 战略目标的制定
        7.2.2 流程型组织的目标
    7.3 流程
        7.3.1 业务流程的分类
        7.3.2 业务流程的设计方法
        7.3.3 业务流程的管理
    7.4 结构
        7.4.1 传统的组织结构
        7.4.2 流程型组织结构
    7.5 制度
        7.5.1 管理制度的内涵及其作用
        7.5.2 流程型组织的制度创新
    7.6 文化
        7.6.1 组织文化的概念及功能
        7.6.2 企业文化的形成
        7.6.3 流程型组织文化的培育
第8章 流程型组织构建的步骤
    8.1 系统规划
        8.1.1 对企业总体诊断
        8.1.2 组建高层领导团队
        8.1.3 创造组织的愿景
        8.1.4 确定组织目标
    8.2 构建组织结构
        8.2.1 设计流程
        8.2.2 构建组织结构
    8.3 运用信息技术
        8.3.1 方案准备
        8.3.2 计划制定
        8.3.3 项目实施
    8.4 设置流程团队
    8.5 建立组织制度
第9章 流程型组织构建的效果评估
    9.1 组织绩效评估模型
        9.1.1 传统组织绩效评估模型的弊端
        9.1.2 新兴的绩效评估模式
    9.2 流程型组织的绩效评估模型
        9.2.1 绩效评估的设计
        9.2.2 绩效指标体系的构建
        9.2.3 绩效指标权重的确定—层次分析法
第10章 流程型组织构建的案例分析
    10.1 海尔集团公司的流程变革
        10.1.1 海尔集团公司流程变革的背景
        10.1.2 海尔集团公司流程变革的内容
        10.1.3 海尔集团公司流程变革的结果
    10.2 德意达公司流程变革的实证分析
        10.2.1 变革背景
        10.2.2 实施内容
        10.2.3 变革过程
        10.2.4 变革结果评价
第11章 总结与展望
    11.1 本论文的主要成果
        11.1.1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11.1.2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11.2 本论文的主要缺陷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上海德意达公司实施流程变革的问卷及统计结果分析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7)产业效应视角下中国企业兼并问题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企业兼并的概念
    1.2 西方企业兼并的历程与启示
    1.3 我国企业兼并历程与特殊性
    1.4 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1.5 本文研究的内容和特色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中国企业兼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2.1 我国企业兼并的阶段性
    2.2 影响我国兼并活动的宏观因素分析
    2.3 影响我国兼并活动的产业因素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企业兼并股价绩效产业效应的实证研究
    3.1 研究背景和意义
    3.2 已有的研究基础
    3.3 实证研究方法
    3.4 实证研究过程
    3.5 研究结论的理论解释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企业兼并财务绩效产业效应的实证研究
    4.1 研究背景和基础
    4.2 研究内容和方法
    4.3 实证研究过程
    4.4 实证研究结论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数据包络方法的兼并绩效实证研究
    5.1 研究背景和意义
    5.2 DEA 方法及其应用
    5.3 实证研究方法
    5.4 实证研究过程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兼并动机的产业效应问题实证研究
    6.1 引言
    6.2 兼并活动中的战略动机
    6.3 兼并活动中的战术动机——以“壳资源”为例
    6.4 产业链视角的兼并动机分析
    6.5 我国兼并活动中政府的积极作用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我国企业兼并活动中追求产业效应的必要性研究
    7.1 我国产业结构的现状
    7.2 追求规模经济效益的理论分析
    7.3 规模化和效率化经营是企业的必然选择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回顾与展望
    8.1 全文回顾
    8.2 研究展望
附表
参考文献
作者在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和完成的主要论文及科研情况
致谢

(8)湛江港集装箱码头物流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湛江港集装箱码头发展状况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2章 集装箱码头物流系统的构成与发展
    2.1 供应链管理
    2.2 集装箱码头物流系统的定义及构成
    2.3 集装箱码头物流系统的特点
    2.4 集装箱码头物流系统的发展趋势
第3章 湛江港集装箱吞吐量发展趋势分析
    3.1 港口吞吐量预测方法的选择
    3.2 湛江港集装箱吞吐量预测的主要依据
    3.3 湛江港集装箱吞吐量预测
    3.4 湛江港集装箱吞吐量发展趋势分析
第4章 湛江港集装箱码头物流发展分析
    4.1 湛江港集装箱码头物流系统发展的环境分析
    4.2 湛江港集装箱码头物流系统发展的竞争者分析
    4.3 湛江港集装箱码头物流系统发展的SWOT分析
第5章 湛江港集装箱码头物流发展的战略选择
    5.1 湛江港集装箱码头物流发展战略选择
    5.2 湛江港集装箱码头实施物流发展战略的若干建议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进一步需要研究的工作
致谢
参考文献

(10)从国际市场的变迁看我国造纸化学品行业的现状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国内外造纸化学品市场规模与比较
2 竞争和购并
3 综合性和专业性业务模式
4 市场经营模式
5 跨领域、跨行业的多元合作
6 结 语

四、美预测2002年全球技术产业趋势(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旅游交通碳排放变化趋势、影响因素和情景分析[D]. 王晓娟.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9(01)
  • [2]中国煤炭产量峰值与煤炭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研究[D]. 郑欢. 西南财经大学, 2014(12)
  • [3]XT公司战略规划研究[D]. 郭丰. 天津大学, 2010(02)
  • [4]服务外包市场发展趋势与产业分析研究[D]. 陈纮胤. 复旦大学, 2008(08)
  • [5]流程型组织的构建研究[D]. 岳澎. 同济大学, 2006(02)
  • [6]树立科学发展观 自主创新 发展循环纸业——分析报告[A]. 张金声,牟洺铭. 山东造纸学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 2006
  • [7]产业效应视角下中国企业兼并问题实证研究[D]. 李瑞海. 上海交通大学, 2006(05)
  • [8]湛江港集装箱码头物流发展研究[D]. 方俊. 上海海事大学, 2004(04)
  • [9]我国精细化工现状与发展[A]. 宗言恭. 中国石油和石化工程研究会第八届年会文集, 2004
  • [10]从国际市场的变迁看我国造纸化学品行业的现状与发展[J]. 陈根荣. 造纸化学品, 2004(04)

标签:;  ;  ;  ;  ;  

美国预测2002年全球科技产业趋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