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离主体性教育还有多远

我们离主体性教育还有多远

一、我们离主体性教育还有多远(论文文献综述)

陈金玲[1](2021)在《有效教学的工具理性批判与反思》文中提出

杨翠娥[2](2018)在《基于主体间性的教育学教材反思与建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教育学自引进之日起就一直饱受诟病,作为教育学理论主要表现形式和最广泛的传播途径,教育学教材也长期受到批评。尽管教育学者们在教育学理论探讨和教材建设上孜孜以求,但结果并不尽如人意。教育学教材一直处于“困境”之中,它极为需要一种科学理论加以指导,而主体间性哲学理论应该可以发挥这种指导作用。本文中的教育学教材是指作为一门基础课程或教学科目的教育学的知识和技能系统。主体间性是指主体与主体之间在实践活动过程中,通过积极的交往行为,达到相互理解、相互融合、形成共识,并在共识的基础上表现出行为一致性的关系特征。基于主体间性的教育学教材反思与建构研究,一方面有利于促进教育学的学科发展,充实“元教育学”的研究内容;另一方面有利于改善“教师厌教,学生厌学”教育学的局面,有利于充分发挥教育理论在师范院校的引领作用,提高教师教育质量。从阐释主体间性理论入手,综合运用了文献分析法、比较研究法和调查研究法,在对近现代国外教育学教材进行主体间性考察和现当代我国教育学教材进行主体间性反思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主体间性的教育学教材建构的基本设想。论文首先从教育学学科发展的需要、教育学教材问题的解决、教育学教材形成过程中多极主体的存在以及近年来我国教育学教材的研究趋势等方面,分析了主体间性作为教育学教材建构的理论视角“何以可能”的问题;从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两方面,分析了主体间性作为教育学教材建构的理论视角“如何可能”的问题。从框架结构和核心内容两个方面,分别与捷克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等近现代国外6本有影响的教育学教材文本展开了对话,考察了其中的“个性与共性并存”和“理论与实践理念并重”的主体间性特征,分析了它们在价值取向、内容选择和解释范式等方面对我国教育学教材建构的启示。在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学教材发展基本历程的基础上,对我国教育学教材现状进行了问卷调查,从总体认识、章节安排、主题内容、基本概念、案例设置和练习设置等方面,对顾明远和黄济主编的《教育学》等10本有代表性的教育学教材进行了文本分析。概括了我国教育学教材建设已经取得的巨大成绩:教育学教材知识体系已初步形成,并不断发展和创新,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景象。同时指出了我国现当代教育学教材仍普遍存在的主体间性问题:理论主体与实践主体之间的关系问题,教师主体与学生主体之间的关系问题,各个文本主体之间的关系问题,教育学学科主体与其他学科主体之间的关系问题。围绕着“对话”、“交往实践”以及“沟通与理解”等主体间性理论的核心内涵,提出了基于主体间性的教育学教材建构的基本设想:第一,确立了“理论主体与实践主体并重”、“个人主体与群体主体并存”、“教师主体与学生主体共在”等基于主体间性的教育学教材建构的理想目标。第二,提出了“以人为本”、“交流与反思结合”、“借鉴与创新结合”、“继承与发展结合”等基于主体间性的教育学教材建构的基本原则。第三,对基于主体间性的教育学教材建构的合理化进行了方法论层面上的思考,提出了要通过“对话”在研究对象、逻辑起点、研究方法和学科属性等教育学的基本问题上达成“共识”;要通过“交往实践”构建至少包括理论性、实践性、针对性和创新性在内的教育学教材评价指标体系;要通过“沟通与理解”改善教育学教材建构过程中的主体间关系,力求理论主体与实践主体沟通,教师主体与学生主体并重,在“共性”基础上追求“个性”,在“独立性”基础上吸取营养,等等。第四,构建了基于主体间性的教育学教材的形成机制:国家主体制定教育学教材建设规划;遴选教育学教材编写、编辑和出版主体;规范教育学教材的编写和出版程序;搜集各极主体反馈意见,创新、修订再版教育学教材。

石榴[3](2017)在《我在哪里? ——少先队员主体性发挥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提出主体性教育在我国的发展历史已有几十年。且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工作者越来越重视学生作为“主体”的人的发展。我国一直强调“以人为本,育人为先”的教育理念,尤其是义务教育中少年儿童的全面发展,关系着祖国未来的可持续发展。义务教育阶段的少先队教育是中国特色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少先队是中国少年儿童的群众组织,少先队员作为少先队组织的主要成员,其成长与发展离不开各类少先队活动,少先队组织也通过各种少先队活动对少先队员进行思想意识教育。那么,少先队员在少先队活动中的主体性是否得到了充分发挥?笔者通过对一所小学的少先队活动进行研究,观察少先队活动当中队员主体性发挥的基本情况,分析少先队活动中部分队员主体性受限的原因,并思考促进少先队员主体性发挥的可能对策。本文从两个维度对Z小学少先队员主体性发挥的基本情况进行了客观描述。首先,笔者从时间之维对不同年级(低年级、中年级、高年级)少先队员的主体性发挥现状进行描述;其次,从空间之维对少先队员在不同活动场域(仪式活动、校本特色少先队活动、红色寻访活动)中主体性发挥现状进行描述。紧接着,笔者总结了少先队员主体性发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组织、社会、学校、家庭、自我几个方面来探寻主体性缺失的原因,并在这些原因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寻求可能的出路。研究发现,少先队员的主体性是受限的,并且原因较为复杂,例如:少先队组织本身的政治属性、少先队活动中仪式的“规训”、“社会逻辑”在学校中的延演、学校应试教育制度的挤压、学校注重教育效率、教育不平等现象在学校当中的显现、家庭教育中不合理的教育价值观的影响、少先队员自身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欠缺等等。针对这些问题,本研究提出了若干对策,如:从组织的角度提出对少先队组织属性的反思、引导少先队组织自动化;从社会层面提出促进活动的儿童化、个体的社会化;从学校层面注重素质教育的培养、促进教育民主与平等、发展个性与专长;从家庭教育层面提出积极转变家庭教育观念,促进“家校合作”;从队员自身的角度提出增强队员自身的主体意识与主体能力等等。当然,少先队员主体性的发挥绝不是某一种力量能够解决的,它需要一个良性循环的合力。未来的教育,也将在实现少年儿童主体性的过程中不断完善!

覃清蓓[4](2015)在《民族地区多元文化聚集中的初中生学习生活创新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学习生活的本质是指人们在实践活动过程当中提升自身素质的过程,也是自我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主要体现方法和途径使用的自觉性。学习生活作为人们在生活中一种普遍的学习实践活动,是人们在社会系统中生存与发展的需要。我国是多民族国家,民族地区是多元文化聚集地区。在历史进程中,不同民族文化在相互接触、交往、参考、碰撞和交融中重构与分享,使文化得以传承与发展。同时,不同民族文化在一定区域内呈现出具有特色的多元文化相互融合共生的形态和现象。在多元文化聚集环境中接受基础教育的初中生,在学习生活产生的矛盾冲突反映了民族地区基础教育阶段和学校教育的一些共同问题。面对这些问题,在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学校教育应当如何应对?对此,本文以广西壮族自治区桂西北地区的百色市为例,通过研究民族地区多元文化聚集环境中的初中生学习生活,尝试着回答几个问题:多元民族文化环境中的初中生学习生活面临哪些矛盾和问题?他们需要什么样的学习生活?学校教育如何进行创新才能适应多元文化聚集环境中初中生的学习生活发展需要?本文将主要从以下几个部分来开展:首先,主要从当前我国社会对创新型国家建设的追求、基础教育改革的价值追求和民族地区初中生学习生活创新性发展的文化环境追求三个方面论述当前民族地区初中生的学习生活应该追求创新性。其次从探索性维度、协作性维度、情感性维度下阐述了民族地区初中生学习生活创新性追求的内容。并在此内容的基础上强调在实践过程中应该要坚持的主要原则。其次,主要论述当前民族地区初中生学习生活现状如何,存在哪些矛盾和冲突?这一部分主要根据学习生活的外延来呈现,具体表现为知识性学习活动、交往性学习活动和实践性学习活动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都分别从时间、内容和现状来呈现汉族学生与少数民族不同的学习活动。在知识性学习活动中表现为时间上的周而复始、内容上的形式单一现状令人堪忧;交往性学习活动表现为时间上的无处不在、内容上的索然无味、现状不容乐观,其中现状主要是通过不同民族学生在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家长之间的表现来呈现;在实践性学习生活中表现为时间上的比较集中、内容上的一成不变、现状循环反复。最后,主要解决民族地区初中生的学习生活的创新性应该如何发展的问题,并从学校的角度提出了明确学习生活的价值取向、营造和谐的文化氛围和注重学校教育与现实生活的互动发展来提出策略。本文站在学习生活的角度,在民族地区多元文化聚集的环境中,以初中生为主要研究对象,按照“调查——体验——反思”的研究思路,采用参与式观察、个别访谈等对民族地区初中生学习生活的现状进行了研究,呈现了民族地区初中生在多元文化聚集环境中三个方面的学习生活现状,并为学校教育的发展着想,提出了促进民族地区初中生创新性学习生活养成的建议。

郑春华[5](2014)在《高中生写作主体性培养途径研究》文中指出写作教学是高中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高中生进行素质培养的重要途径和方法。写作教学要确保学生的写作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让学生能清楚地认识自身价值,能动地促进自身发展,成为创造性地进行社会实践的主体。长期以来,广大高中教师不断探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不能回避的是,在语文教学中最不令人满意的还是写作教学。基于此,本文试图反思目前高中写作教学现状,剖析问题的根源,在教育教学理论的指导下,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对高中生写作主体性的培养途径进行探讨。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理论研究和案例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写作过程中,研读大量的文献资料,分析了很多写作教学案例,力求在理论上对高中生写作有一个本质性的深入的认识,并积极借鉴写作教学实践中有价值的信息和经验,以更好的指导自己的研究。本论文首先对高中写作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写作教学费时低效,认为高中生写作主体性严重缺失是造成这一现状的主要原因,提出高中生写作主体性培养的必要性。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指出在高中生写作主体性培养途径方面的现实问题和不足,探讨培养高中生写作主体性的现实意义。对“主体性”“高中生写作主体性”等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并且以相应理论和实践经验为依据,重点探讨高中生写作主体性的培养途径,以期为高中语文教师的写作教学提供真正的帮助,提高高中生的写作水平,促进高中生的主体发展。

骆鹏[6](2014)在《后现代主义视角下的大学生道德榜样教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后现代主义视角下的大学生道德榜样教育研究一文,主要运用后现代主义视角来研究大学生道德榜样教育问题。笔者将后现代主义作为贯穿全文的逻辑红线,以当前大学生道德榜样教育存在的问题为导向,层层推进论文内容的展开。首先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大学生道德榜样教育的现状予以深入了解,获得第一手关于大学生道德榜样教育研究的宝贵资料,通过对资料的整理、统计和分析,找出当前存在于大学生道德榜样教育领域的种种问题;其次,运用后现代主义的批判思维,对大学生道德榜样教育问题进行后现代解构,揭开大学生道德榜样教育问题的幕纱,找出其背后的根本原因;最后重构大学生道德榜样教育,意在让大学生道德榜样教育回归道德本真面貌并契合道德教育的规律,引导大学生道德榜样教育从规范伦理转向德性伦理,从注重规则传授转向道德人的养成,通过建构以大学生个体的自我成就、人格完善和自我选择为内容的教育,来发挥主体间性,释放大学生道德榜样教育的活力。各章主要内容概述如下:第一章,后现代主义与榜样教育的概念解读。榜样教育既是重要的德育方法,又是德育理论的重要内容,尤其是道德榜样教育,关涉德育的目的、本质这一最重要的价值命题。研究大学生道德榜样教育,首先应明确道德榜样和道德榜样教育的概念、内涵和本质,分析大学生道德榜样教育不同于其它德育形式的特殊性,并对相关概念进行阐释。本文选取了后现代主义的视角来对大学生道德榜样教育进行研究,因此需要同时对后现代主义理论、观点和概念进行梳理和界定,这是我们进一步研究大学生道德榜样教育理论及其实践应用等问题的基石。本文所涉的后现代主义是指哲学上一种批判的思维方式,这一思维方式最主要体现在两个向度上,既有解构也有建构。解构是一种否定性思维,表现在对传统本质主义思维方式的批判;建构是一种生成性的思维即重构性思维,它强调的是建设性的后现代主义对现代世界提供一种积极的选择,这并不意味着它反对解构现代性的许多特征,批判和拒斥与对重构的各种建议相伴随。就本文而言,通过后现代主义的批判,对当下的大学生道德榜样教育进行解构,并在此基础上予以新的建构即重构。第二章,当前大学生道德榜样教育的现状和问题。通过对当前大学生道德榜样教育现状进行问卷调查,研究当前大学生道德榜样教育现状,从而找出当前大学生道德榜样教育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多视角的剖析,从而改进和重构当前大学生道德榜样教育,对于大学生道德榜样教育担负起德育的功能,将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这也是本文意旨之所在。在对大学生榜样教育现状进行实证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出当前大学生榜样教育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当前大学生道德榜样缺乏公信力,榜样效应弱化;大学生道德榜样缺乏应有的感召力,遭遇偶像崇拜的冲击;大学生道德榜样教育上存在虚假化、形式化、单一化的问题;大学生道德榜样的选拔、培养机制不科学,权益保障机制不完善;大学生道德榜样教育脱离实际、脱离生活、脱离大学生群体等等问题。第三章,当前大学生道德榜样教育问题的后现代解构。该部分分为两节内容,是从后现代主义的视角解构了道德教育问题背后的原因,这些原因包括贬抑自我:社会本位的道德教育目标;追求至高至善:超离现实的理想主义道德教育;重名轻实:不当的道德教育方式;教育中不当的道德反馈等;二是从后现代主义的视角解构了当前大学生道德榜样教育问题背后的原因,内容包括:大学生道德榜样教育中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后现代解构;大学生道德榜样“神圣形象”之后现代解构;大学生道德榜样教育遭遇偶像崇拜冲击之后现代解构;大学校园灌输式道德榜样教育方式之后现代解构等。第四章,大学生道德榜样教育的重构,这是本文的重点内容。本章从三个方面提出重构当前大学生道德榜样教育,即大学生道德榜样教育之道德精神本质;大学生道德榜样教育之教育精神本质;大学生道德榜样教育之实践操作。这部分是本文的重点所在。第一节大学生道德榜样教育之道德精神本质,这里着重阐释道德自身本真的面貌及其运作方式,重在还原道德本体论上的道德教育的真正涵义。第二节大学生道德榜样教育之教育精神本质,这节主要阐释教育的根基和本真目的,这是一种教育观念的更新和重构。人的活动都带着一定的目的性。在教育领域里,教育目的体现着这个时代、社会和国家、民族对理想人格的要求,而道德教育就是一种教化人,培养人,成就人的良善品格的有目的的活动。第三节大学生道德榜样教育之实践操作,这部分主要是指让大学生道德榜样教育实践更合乎道德教育规律,优化实践教育过程,让大学生道德榜样教育回归真实的、丰富多彩的生活现实,大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大学生道德榜样教育应该还原生活的本来面貌,而不是脱离现实生活。文章最后一部分是结语部分。该部分阐述了后现代主义的批判思维为我们反思建立在现代性基础上的现代大学生道德教育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如果在实际的大学生道德榜样教育过程中,思考和融入后现代主义思维的合理内容,在现代化的教育语境中建立榜样教育的新模式,可能会给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发展提供巨大的活动空间,从而对教育改革产生深远的意义。

刘秀峰[7](2013)在《百年来中国学校自学思想的演进研究》文中指出本文所讲的自学,既包括学习者完全没有教师指导的绝对独立自主的学习活动,也包括在教师指导下学习者所进行的相对独立自主的学习活动。从某种意义上讲,任何离开学习者自学的教育活动都是低效和无用的。因此,在学校教育制度内,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倡导学生自学具有重要的意义。自学是我国优良的教育传统,我国古代学习者多以自学为主,然而随着现代学校教育制度在我国的建立和普及,传统的以“学”为中心的教育体系被以“教”为中心的教育体系所取代,学生的自学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学习自由得不到彰显。因此,自近代以来就有人不断倡导学生自学,学校自学思想由此兴起。那么,在过去的一百多年间,人们对学生自学有着怎样的看法和主张?百年来中国学校自学思想有着怎样的演进历程?对当前和未来的学校教育又有着怎样的启示?这些都是值得研究的重要问题。但是,到目前为止,学术界对这些问题还缺乏系统的专门的研究。因此,我将《百年来中国学校自学思想的演进研究》作为博士学位论文的选题。本文在广泛搜集整理相关史料的基础上,通过理论分析,将百年来中国学校自学思想演进的历程分为八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中华民国成立至五四运动前学校自学思想的兴起阶段。这一时期随着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教”取代“学”成为教育体系的中心,学习者的自学精神日益式微,现代学校教育制度因此而不断遭到批判。受西方自动主义教育思潮的影响,在教育民主化、个性化的推动下,自动、自学思潮在我国逐步兴起。第二阶段是从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前学校自学思想的分化阶段。这一时期在传统与现代教育思想的交相激荡下,学校自学思想发生了分化:一些人受欧美新教育运动的影响,改革班级授课制度,推广西方特别重视自学的课堂教学模式;一些人眷恋中国传统书院的自学之风,试图用书院的自学精神改造现代学校教育制度;另外在共产党的革命根据地,将自学作为教学法的最高原则,学校自学思想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第三阶段是从新中国成立至教育大革命开始前学校自学思想的沉寂阶段。这一时期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国家意识形态发生改变,在苏联凯洛夫教育学的影响下,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得到强化,学生的自学相对受到贬抑。民国时期各种强调学生自学的教学思想遭受清理和批判,我国学校自学思想整体处于沉寂阶段。第四阶段是从教育大革命至文化大革命爆发前学校自学思想的复苏阶段。这一时期受教育大革命和中苏关系变化的影响,我国开始反思教学领域中“少慢差费”的问题,对制约学生自学的某些教学思想进行了批判。1960年代中期毛泽东关于自学的谈话发表后,进一步促进了人们对学生自学的重视,倡导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学习”成为这一时期的主题。第五阶段是文化大革命期间学校自学思想的畸变阶段。“文革”期间的教育革命深受毛泽东自学思想的影响,“要自学,靠自己学”成为“文革”期间的流行语。受此影响,学校自学思想向脱离学校教育、脱离教师指导的极端化方向发展。学生的主体性被无限夸大、教师的主导作用遭到否定、学校教育制度遭受严重削弱。第六阶段是从“文革”结束至1980年代末学校自学思想的勃兴阶段。“文革”结束后我国恢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重新确立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随着改革开放后各种新的教育理念的涌入,尤其是受终身教育思想的影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开始受到重视,各地在教学改革实践中探索出不少强调学生自学的教学模式。第七阶段是1990年代学校自学思想的转型阶段。1990年代随着素质教育和主体性教育思想的提出,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性越来越受到重视。由此,1980年代以知识学习为导向的自学观逐步向以人的整体素质发展为导向的自学观转变。第八阶段是新课程改革以来学校自学思想的蜕变阶段。新课改将推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作为重要内容,强调学生自学成为新课改的重要标志,各地涌现了不少以特别重视学生自学为特色的教学模式。但是由于其背后理论基础的偏激和执行上的偏差,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没有受到足够重视,课堂教学出现“唯自主化”的倾向,学术界因此对此展开了学术争鸣。通过对百年来中国学校自学思想的演变的整体分析,文章认为百年来中国学校自学思想的演变呈现出螺旋式递进的过程,这一过程是“教”与“学”两者博弈过程的反映,体现了教育理念从重“教”向重“学”的转向。认为学校教育制度重“教”轻“学”的痼疾是百年来中国学校自学思想发生演变的根源,知识观的变迁是影响学校自学思想演变的重要因素。文章对学校自学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理论反思,认为倡导学校自学应深刻反思知识观与自学、教师主导与自学、制度化教育与自学这样三对关系,树立辩证的知识观、坚持教师的有效指导、建设学习型学校。提出应继承传统,树立“着乎心”和“随事学”的学校自学观;区分自学的两个不同层次;把握自学的适宜度;不断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实施小班化教学;推进教材的“学材化”;重视信息化对学校自学的影响;辩证看待学生负担与自学的关系等建议。

韩玲玲[8](2011)在《初中生命教育课程开发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各种自然灾害与事故的频发,导致了许多生命的伤亡,加之伴随着快速社会变迁而产生的沉重压力使许多人精神迷失,生命问题成为一个全社会高度关注的问题。对于中学生而言,生命态度、生命情感对于其成长的影响非常重要,那些对生命没有敬畏之情、热爱之心的学生不仅会伤害自己的生命成长,也会造成对他人生命的轻视。这既不符合其生命成长的规律,也不利于社会的发展。生命教育的开展为改变这种状况提供了可能,成为解决问题的突破口。课程作为开展生命教育的载体之一,是实施的有效方式,但有关生命教育课程的开发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中都处于起步阶段,尚不成熟与完善。因此,初中生命教育课程的开发有着必要性与重要性。论文共分五个章节的内容。第一章对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与方法,研究的文献综述以及概念等进行了阐述,是整个研究的基础。论文的第二章对对研究的理论基础进行了阐述,包括生命哲学基础、社会学基础、发展心理学与人本主义心理学基础,全人教育与主体性教育基础。作为理论基础,为初中生命教育课程开发提供了从内容到形式,从目的到方法等多方面的指导。论文第三章从现实情况入手,对初中学生的生命存在现状以及现有生命教育课程(教材)进行了分析,为研究提供了实践层面的指导。论文第四章,通过选择、对比,确立了初中生命教育课程开发的模式,并对模式进行了具体的分析;通过对课程的层次、模块进行了分析,确立了初中生命教育课程开发的框架结构。论文的第五章在前四章的基础上,开发出了初中生命教育课程的文本。

袁文斌[9](2010)在《当代中国榜样教育研究》文中提出榜样教育是一个关涉人成长和发展的窒要问思,是德育理论和实践要经常面对的攻要问题。苏粗姆林斯基说:“人只能用人来建材气“只有人格才能形响到人格的发展和规定冲。鸽育的表现形式虽然多种多样,但榜样教育因榜样这一价值载体其实、生动、鲜活的特点,把抽象的道德形象化、人格化,以其直观、简捷、人性化的教育形式,融审美、情感、道铂理论于一体,从学习主体的豁求、感受、体脸出发,将说教式、滋愉式的德育形式衍化为由学习者内心仰墓而产生情感共鸣并主动效仿和内化摘样精神品质的教、学、做相统一的活动,因面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和特殊的教育效果,成为德育和社会主义栩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形式。换言之,扮样教育较之其它德育形式,其优势在于它能够通过榜样这一人格化的价值载体和生动的道德形象打动人和感化人,唤起人内心的情感、追求和自我实现的盛要,激发人积极求进、追京理想的愿望和热情,将教育的目标、内容与人的自我实现的需要相统一,达甄以远大的理想鼓舞人、以先进的价值引导人、以优秀的卒迹感染人、以高尚的品格塑造人的教育目的。目前,随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后,多元利益关系、多元文化、多元价值观的形成,我国的道德建设与经济、文化的矛盾日益凸显,德育中出现诸多问题,尤其是仍像条拜的泛滥,使得摘样教育无所适从,衰现出独语和前所未有的输狱情形。这些情况一方面容易造成社会价值观的棍乱,不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确立,另一方面也不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集体意识、奉献意识、创新意识的形成,从而形晌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闻关系的协调。因此,解决捞样教育理论的不适应性和实践中的馗尬困墉越来越突出地招在教育者面前。捞样教育已成为形响膏少年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派要命题,也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本文认为,榜样教育是德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进行发捆和探究,有助于全面地理解拍育的栩神实质与价值追求,有助于深刻认识榜样教育在个体人格形成中的作用原理,从而有效地指导捞样教育实践。因而,本文在坚持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蓦础上,运用中西方关于榜样教育的基本理论,从多学科结合的视角,将理论研究与问题研究相结合,综合运用理论分析以及比较、历史、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通过理论陌释、实证分析、比较归纳、经脸总结,试圈从方法论的角度,对当代我国的榜样教育进行系统研究,以期阅明柳样教育在促进个体道德品质生成和社会核心价值观构建方面的特殊意义,揭示榜样教育在实践运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形成的深层次琢因,探导榜样教育的内在规律,进而为榜样教育的有效实施,为构建科学的榜样教育理论体系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在研究思路上,以榜样教育理论的基本内容如概念界定、功能作用、理论依据、社会墓础、矛后规律、运行机制等为“经气以榜样教育实践的发展流变为“纬,,通过横向考察榜样教育的理念、机制、内容、形式,纵向审视榜样教育的历史现状,查找问题,分析得失,探析原因,研究对策,构建榜样教育的内容体系.本篇论文除引言和结论外,共包括五章内容。第一章主要阐释榜样教育的涵义,确定榜样教育的概念、本质和特点,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对榜样教育进行规范分析,阐明关于榜样教育的基本理论,第二章从多学科的角度阐述榜样教育的理论基础,通过对社会学习理论、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以及人本主义、主体性与主体间性教育理论基本原理的释析,揭示榜样教育与其内在的必然的逻辑关系,为榜样教育实践提供理论上的指导与借鉴。第三章对榜样教育的学习机制进行了解析,通过释析捞样学习主体的接里结构、榜样学习发生的形式与条件、榜样学习的过程,探究并阐明榜样教育过程中学习者内化摘样品质的内部矛盾和规律,为榜样教育的有效实践和对策研究提供科学支持。第四章追溯和考察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榜样教育的发展历程,对不同发展阶段捞样教育的背景、目标、内容、模式和特点等进行了比较,对榜样教育的褥失进行了总结,分析了榜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多重原因,旨在为策略研究提供实践依据和现实参照。第五章在前面学理释析、规律探究、实践省思和现实审视的墓础上,对榜样教育的实现路径进行探索与思考,提出了榜样教育科学化的墓本对策。主要观点如下:榜样教育是宜要的德育理论,鸣是德育实施和育人的盆要方法,既有丰富、科学的理论内涵,也有长期而生动的历史实践.捞样教育与德育的关系表现为:榜样所代表的精神品质和道翎标准是个体和社会致力于实现的价值追求,成为德育目标和内容的较好选择;榜样教育为德育提供形象生动的价值载体和多种有效的教育手段,成为德育实践的重要途径和方法。即德育既可以通过捞样教育的价值引导功能传播社会核心价值观和时代规范,又可以按照榜样的人格精神这一超越于现实的道德理想培育个体完善的人格。没有榜样教育的有效实施,德育的目标难以实现;反之,没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德育原则的指导,榜样教育可能会步入歧途,或难以实现其应有的价值,收到良好的效果。其中,榜样这一价值载体因其兼具教育的目的、内容和手段等功能而成为榜样教育与德育的内在契合。榜样教育的涵义奋白理学、伦理学、教育学和社会学等学科领城都必热涉及或无可回避,本篇论文在考察总结以往学者关于摘样软育观点的基础上,从辩证的观点出发,认为榜样教育与其它德育理论互为补充,共同促进其个体价值和社会价位的实现。我国的摘样徽育与西方国家有所不同,西方在榜样教育过程中更加关注人的自主性、主体性的发挥,崇尚榜样而不失自我,更为注旦个体价位的自我实现。在我国,挤样教育虽然提出耍体现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的有机统一,但更强调对社会价值的追求,在实现社会价位中体现自我价值.捞样徽育是教育者通过榜样这一价位级体的人格形象,徽励和引导学习者自我内化榜样箱神品质,生成自我价值观念、道德人格和创折行为方式的一种教育活动。榜样作为施教的价值载体是榜样教育中最为重要的教育元素。榜样教育因摘样这一价值载体自身的特性而在涵义的理解和施教过程等方面呈现出特殊性,主要衰现为;德育中的摘样并非是泛化的榜样,其概念的内抽和外廷豁要以道德价值的方式加以规范:位育中的榜样教育强调人格的对要性,最终目的是为了捉进个体德性发展、品质提升、人格完善和行为创新.榜样教育的本质是“学习主体,自我人格的榜样化,或以“捞样人格即为指向的学习主体的再创造。从心理学看,榜样实际是人们追求自我价位实现的心理要求的反映。从人类实践活动和榜样的本质看,捞样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内涵价位、晶质、人格三个基本要紊,先进的价值、卓越的品质、完善的人格不仅是捞样的特质,也是榜样徽育的核心内容和价值追求。从根本上说,捞样教育是以人育人的教育,即以摘样的价值引导人、以榜样的品质培育人、以摘样的人格塑造人。榜样教育伴随德育理论的发展已有两+多年的历史。新中国成立以来,榜样教育摸式的演变大体经历了社会主义大规拱边设、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和经济全球化四个时期。由于榜样所处的时代背最、经济婆础、政治环境和社会豁求等不同,摘样承载的遨德、价值的涵义也不尽相同,榜样徽育的模式也各有厉异。虽然如此,摘样教育仍有某种继承和相通的关系,捞样级育的理论和实践证明,捞样教育从来就不是一个单纯的过程,它总是和特定的社会背景、经济鑫础、政治制度和文化环境相联系。目前,摘样教育的主要模式有三种:以教育者为绝对权威和主导的灌抽模式、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自由选择模式、以主体间性为原剔的对话共生棋式。这些棋式分别与不同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人们的思想意识相适应,并以不同的衰达方式和运行方法保证箱育目标的实现。不同的榜样教育模式各有所长,新中田成立以来社会主义大规棋越设时期的榜样教育,很好地把握了当时的社会豁求,所树立的榜样个性鲜明、品质高尚、深入人心、感人肺肠,融合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先进性思想,体现了一个时代的价值追求和道德理想。其选择榜样和阐释榜样的具体做法,对现阶段榜样教育的实践无疑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然而,先前的榜样教育借以实现政治目的的灌输模式本身存在着无法克服的缺陷,决定了其实施方式和教育效果也不可能十全十美,特别是在促进个体人格完善和个性自由发展方面的不足,直接影响了榜样教育在全面意义上的实现。当前多元化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环境给榜样教育带来了机遇,也提出了挑战。榜样教育低效的现实表明,榜样教育在教育的理念、目标、原则以及实施的程序、路径和方法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不仅严重影响榜样教育作用的发挥,造成榜样教育低效和偶像崇拜泛滥的局面,而且还使群众对榜样和榜样教育的效力产生信任危机。究其原因,除了这一理论自身的局限性外,由社会转型引起的社会环境和社会群体思想意识的深刻变化、传统德育观念的影响、个体多元化需求的扩张、榜样公信力的缺失、群众参与机制和榜样权益保障机制以及社会公正机制的不健全等也是造成榜样教育低效的重要因素。从根本上说,还是榜样教育不以人为本,缺乏对大众文化生活、内心需求和切身利益的真正关怀,忽视受教育者主体性的发挥和德育的生活性、实践性本质。为此,本篇论文从完善榜样教育的总体思路和具体设想等方面,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策略。总体思路是从宏观角度做出的思考,包括合理设定榜样教育目标、科学选树榜样、正确阐释榜样、优化教育过程、完善群众参与机制以及创建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等;具体设想则是从微观角度进行的阐述,包括榜样教育的实施路径、实施原则、实施方法以及实施程序等。

娜仁高娃[10](2010)在《向“场”而生 ——现代基础教育场域论》文中研究表明基础教育领域一直以来存在着理论建构上的理念混乱;群体参与上的理解混乱;实践操作上的策略混乱;要解构这种“巴别”的局面,就一定要从思维范式上入手,重新建构基础教育改革的新“通天塔”。笔者认为要使基础教育的发展更接近于“真善美”的理想目标,就要顺应终身学习的世界思潮,立足于教育型场域向学习型场域的“结构转型”,建构一个终身学习共同体,形成一个自律的学习场域。第一章主要从呈现背景入手,介绍了建国后基础教育所取得的成就以及目前基础教育“主体”的生存现状。通过对现有基础教育存有的“瑕疵”进行了哲学、社会学、心理学三个维度的考量分析之后,表达了对基础教育未来发展趋势的预见与期望,即对教育“真、善、美”的追求。并试图从立足于生命思维的这三个维度来解读教育场域的应然状态。第二章,介绍了改革决策生成的主要依据和理论支撑——布迪厄的场域理论。笔者将场域理论作为基础教育改革的思维范式,从场域视角的边界意识和关系性思维入手分析现代基础教育场域中的关系网络呈现状态,是基于这种思维方式主张对教育现象的分析和研究始终应置于一定的关系框架中进行,从教育与其他社会事物的普遍联系中及教育内部各要素错综复杂的关系中来把握教育。这是改革成功的关键。第三章,主要是在时间范域视野内通过对“教育目的规定”表述的历史沿革,追溯了教育场域中行动者们对于“教育善”追求的话语性表现轨迹。阐释了在这种追求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特别是现代性给予我们的挑战。并基于时间顺序的共时性,回应了时代发展对于基础教育的诉求与期待。第四章,主要提取了主体性的维度,在空间范域内对“教育真”进行阐述。基础教育的发展、“学习型社会”的构建,最重要的还是要从学习者主体的角度出发。现今学者们对基础教育场域精神的解读,有出现误解的倾向。笔者基于试图还原基础教育发展的应然成像的初衷,在呈现了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改革精神之后,对其进行了反思整合。第五章,是在“教育美”层面上进行的讨论。美,是生命的最高呈现。为了达到教育的至高境界,在对教育的应然状态做了各种角度的诠释之后,将教育视野宏观扩展到“生命场域”。从理论生命力与实践生命力的角度分别诠释了“教育美”。并在对内容与形式、结构与个体、本土与西化三个对立关系进行分析解读的过程中,使得这种基础教育场域呈现的至美状态得以清晰呈现。第六章,是实践对策部分。在对基础教育场域的运行机制,即对场域内部博弈共生的关系样态、场域思维认识的转换、以及媒介符号之隔场遏制效应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建构基础教育学习场域的生成策略,即以“基础教育的场域融合思维”为主导理念,以“发挥基础教育的生涯效应”的精神指向,设计“完善”的场域模式,“精心”的实践场域运作,要“时常”对场域效果进行反思,并注重场域内“循环”的系统能量辐射,注重各个层次、层面场域的融合。本论文主要以思辨为基础的诠释、以现象为基础的剖析、以生命为基础的反思、以场域为基础的构建为主的风格进行研究。主要呈现了同时性与共时性的研究轨迹,是为了让读者能对论述的问题有强烈的时空感的认识。理论研究分析点的引入是同时性的时间顺序,而实践策略则主要局限在教育场域内的空间维度。

二、我们离主体性教育还有多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们离主体性教育还有多远(论文提纲范文)

(2)基于主体间性的教育学教材反思与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 教育学的困境
        (二) “我”的困惑
    二、研究意义
        (一) 理论意义
        (二) 实践意义
    三、研究综述
        (一) 主体间性研究综述
        (二) 教育学教材研究综述
    四、研究方法
        (一) 文献分析法
        (二) 比较研究法
        (三) 调查研究法
    五、研究内容
        (一) 主体间性:教育学教材建构的理论视角
        (二) 近现代国外教育学教材的主体间性考察
        (三) 现当代我国教育学教材的主体间性反思
        (四) 基于主体间性的教育学教材建构的基本设想
第一章 主体间性:教育学教材建构的理论视角
    一、主体间性与教育学教材建构相关概念释义
        (一) 主体、主体性与主体间性
        (二) 教育学与教育学教材
    二、主体间性哲学的凸现
        (一) 主体间性是现当代哲学发展的主要趋势
        (二) 主体间性是人的本真存在方式
    三、主体间性的教育学意蕴
        (一) 主体教育的价值追求
        (二) 教育研究的思维范式
        (三) 师生关系建构的哲学基础
        (四) 教育管理的基本理念
    四、基于主体间性的教育学教材建构的言说语境
        (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交往实践理论
        (二) 主体间性何以可能作为教育学教材建构的理论视角
        (三) 主体间性如何可能作为教育学教材建构的理论视角
第二章 近现代国外教育学教材的主体间性考察
    一、与近现代国外几本有影响的教育学教材文本的对话
        (一) 对话[捷]夸美纽斯着《大教学论》
        (二) 对话[德]赫尔巴特着《普通教育学》
        (三) 对话[苏]凯洛夫总主编《教育学》
        (四) 对话[美]A.C.奥恩斯坦着《美国教育学基础》
        (五) 对话[日]筑波大学教育学研究会编《现代教育学基础》
        (六) 对话[俄]克拉耶夫斯基着《教育学原理》
    二、近现代国外教育学教材的主体间性特征
        (一) 个性与共性并存
        (二) 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理念并重
    三、近现代国外教育学教材主体间性特征的启示
        (一) 对编写教育学教材的价值取向的启示
        (二) 对编写教育学教材的内容选择的启示
        (三) 对编写教育学教材的解释范式的启示
第三章 现当代我国教育学教材的主体间性反思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学教材发展的基本历程
        (一) 复归与恢复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
        (二) 探索与发展阶段(20世纪80年代)
        (三) 改进与创新阶段(20世纪90年代至今)
    二、现当代我国教育学教材的现状调查分析
        (一) 近年来部分师范院校教育学教材使用现状
        (二) 当前部分师范院校师生对现行教育学教材的态度
    三、现当代我国几本有代表性的教育学教材分析
        (一) 10本教育学教材样本的总体分析
        (二) 10本教育学教材样本的对比分析
    四、现当代我国教育学教材的主体间性问题
        (一) 理论主体与实践主体之间的关系问题
        (二) 教师主体与学生主体之间的关系问题
        (三) 多个文本主体之间的关系问题
        (四) 教育学学科主体与其他学科主体之间的关系问题
第四章 基于主体间性的教育学教材建构的基本设想
    一、基于主体间性的教育学教材建构的理想目标
        (一) 理论主体与实践主体并重
        (二) 个人主体与群体主体并存
        (三) 教师主体与学生主体共在
    二、基于主体间性的教育学教材建构的基本原则
        (一) 以人为本原则
        (二) 交流与反思结合原则
        (三) 借鉴与创新结合原则
        (四) 继承与发展结合原则
    三、基于主体间性的教育学教材建构的合理化思路
        (一) 对话:在教育学基本问题上达成“共识”
        (二) 交往实践:构建教育学教材评价指标体系
        (三) 沟通与理解:改善教育学教材建构过程中的主体间关系
    四、基于主体间性的教育学教材的形成机制
        (一) 国家主体制定教育学教材建设规划
        (二) 遴选教育学教材编写、编辑和出版主体
        (三) 规范教育学教材的编写和出版程序
        (四) 搜集各极主体反馈意见,创新、修订再版教育学教材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3)我在哪里? ——少先队员主体性发挥的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一) 选题缘由
        (二) 研究意义
    二、概念界定与研究综述
        (一) 关于主体性与主体性教育的研究综述
        (二) 关于少先队活动与主体性教育的研究综述
    三、研究设计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三) 研究对象的选择
        (四) 资料收集与编码
        (五) 研究的伦理道德
第一章 我在Z小学的研究经历
    一、关于Z小学的基本情况介绍
    二、Z小学少先队的组织结构
    三、我在Z小学的研究经历
        (一) “通行证”的获得
        (二) 身份的转换:从“陌生人”到“实习老师”再到“杂工”
        (三) 短暂的告别
第二章 时间之维:不同年级少先队员主体性的呈现
    一、低年级的找寻:从“好奇”到“认同”
        (一) 入队前的“好奇”与“渴望”
        (二) 入队仪式的“洗礼”
        (三) 入队后的“认同”
    二、中年级的定位:认识“我”自己
        (一) “我”是中队的“小主人”
        (二) “我”离大队有多远?
        (三) 学习与活动孰轻孰重?
    三、高年级的反思:自主与自我
        (一) 自主与自我
        (二) 回望与反思
第三章 空间之维:不同活动中少先队员主体性的发挥
    一、仪式活动:固定化的“操演”
        (一) 升旗仪式
        (二) 入队仪式
        (三) 大队会
    二、校本特色少先队活动:主体的“教化”
        (一) “小主人讲堂”:施展个性专长的舞台
        (二) “小主人智慧团”:“对话”与“协商”
    三、红色寻访活动:“被安排”的参与
        (一) 参观将军馆一:“红花还需绿叶配”
        (二) 参观将军馆二:一场“表演”一场“真”
第四章 “为何我不在这里?”——少先队员主体性受限的原因探析
    一、我与组织:“灌输”、“等级”与“规训”压制个性
        (一) 组织的属性:“灌输”与“等级”的存在
        (二) 仪式的固定化操演:“规训”的在场
    二、我与社会、学校、家庭:队员“主体性”受挤压
        (一) 社会:“社会逻辑”在教育中的延演
        (二) 学校:应试教育、教育效率、教育不平等的显现
        (三) 家庭:功利主义价值观下的“竞争”与“占有性主体性”
    三、我与自我:队员的有限主体性
        (一) 不同年级队员主体性的差异与限度
        (二) 同年级队员的主体性受限的主观原因
第五章 “我如何回到这里?”——少先队员主体性发挥的对策
    一、组织的“反思”与“教化”
        (一) “反思”:政治属性、组织形式要以儿童性为前提
        (二) “教化”:少先队自动化
    二、社会、学校及家庭的应对策略
        (一) 社会:活动的儿童化,个体的社会化
        (二) 学校:注重素质教育,促进民主与平等,发展个性与专长
        (三) 家庭:积极转变家庭教育观念,促进“家校合作”
    三、自我:主体性的增强
        (一) 不同年级队员主体性的增强
        (二) 同年级队员主体性的增强
结语
附录
    一、观察提纲
    二、访谈提纲(第一次:少先队员)
    三、访谈提纲(第二次:少先队员)
    四、访谈提纲(大队辅导员)
    五、访谈提纲(中队辅导员)
    六、访谈提纲(校长)
    七、相关资料
        (一) “小小文明岗”记录表
        (二) “小主人智慧团”活动宣传稿
        (三) Z小学大队委候选人推荐表及竞选准备工作表
        (四) Z小学大队委工作职责
参考文献
致谢

(4)民族地区多元文化聚集中的初中生学习生活创新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一) 创新型社会对民族地区初中生学习生活的要求
        (二) 民族地区学校教育加强关注初中生学习生活的迫切需要
        (三) 民族地区初中生建立合理的学习生活文化环境的需求
    二、研究意义
        (一) 理论意义
        (二) 实践意义
    三、研究综述
        (一) 关于民族地区多元文化的研究
        (二) 关于学生学习生活研究
    四、核心概念界定
        (一) 民族地区
        (二) 多元文化
        (三) 初中生
        (四) 学习生活
    五、研究方法及过程
        (一) 研究对象
        (二) 研究过程
第1章 民族地区多元文化聚集现状概述
    一、民族地区多元文化形成的原因
        (一) 特殊的环境条件
        (二) 民族地区的政治形势和时代特点
        (三) 族源多元
    二、民族地区多元文化的类型及其内涵
        (一) 汉族文化
        (二) 壮族文化
        (三) 苗族文化
        (四) 瑶族文化
        (五) 其他文化
第2章 当前民族地区初中生学习生活的创新性追求
    一、当前我国民族地区初中生学习生活强调创新性追求的原因
        (一) 当前我国社会对创新型国家建设的追求
        (二)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价值追求
        (三) 当前民族地区初中生学习生活创新性发展的文化环境追求
    二、民族地区初中生学习生活创新性追求的主要内容
        (一) 探索性维度下初中生学习生活的创新性
        (二) 协作性维度下初中生学习生活的创新性
        (三) 情感性维度下初中生学习生活的创新性
    三、民族地区初中生学习生活创新性追求的主要原则
        (一) 普遍性原则
        (二) 主体性原则
        (三) 基础性原则
        (四) 探究性原则
第3章 民族地区初中生学习生活现状分析
    一、民族地区初中生知识性学习活动
        (一) 周而复始的知识性学习活动时间
        (二) 形式单一的知识性学习活动内容
        (三) 令人堪忧的多民族初中学生知识性学习活动现状
    二、民族地区初中生交往性学习活动
        (一) 无处不在的交往性学习活动时间
        (二) 索然无味的交往性学习活动内容
        (三) 不容乐观的民族地区初中生交往性学习活动现状
    三、民族地区初中生实践性学习活动
        (一) 比较集中的民族地区初中生实践性学习活动时间
        (二) 一成不变的民族地区初中生实践性学习活动内容
        (三) 循环反复的民族地区初中生实践性学习活动现状
第4章 促进民族地区初中生学习生活创新性养成的策略
    一、明确学习生活的价值取向
        (一) 关注学生的成长需要
        (二) 树立多元文化的价值观
    二、营造和谐的文化氛围
        (一) 搭建文化对话平台
        (二) 树立新型的学生观
    三、注重学校教育与现实生活的互动发展
        (一) 彰显学生的主体性和体验性
        (二) 回归“本真”的学习生活
结束语——民族地区初中生学习生活“和而不同”的未来展望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访谈提纲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及参与的课题
后记

(5)高中生写作主体性培养途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高中生写作主体性培养的现状分析及研究的现实意义
    第一节 高中写作教学的现状分析
        一、 没有既定的写作计划,教师命题随意
        二、 写作指导程式化,训练模式化
        三、 作文评改学生缺位,形式单一
    第二节 高中生写作主体性缺失的现状分析
        一、 无“趣”无“味”写作
        二、 无“知”无“情”写作
    第三节 高中生写作主体性培养途径的研究现状分析
        一、 高中生写作主体性培养途径的相关研究
        二、 高中生写作主体性培养途径研究中存在的现实问题
    第四节 培养高中生写作主体性的现实意义
        一、 有利于培养学生浓厚兴趣,优化心理
        二、 有利于促进学生言语真实,健全人格
        三、 有利于激发学生写作潜能,凸显个性
        四、 有利于活跃学生写作思维,勇于创新
第二章 高中生写作主体性的相关概念界定及研究依据
    第一节 主体性的内涵分析
        一、 主体性的哲学探讨
        二、 主体性教育中的主体概念
    第二节 高中生写作主体性的内涵分析
        一、 能动性
        二、 自主性
        三、 创造性
    第三节 高中生写作主体性培养的研究依据
        一、 高中生的阶段特征分析
        二、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有关要求
        三、 以“高效课堂”为依托的教学实践
第三章 高中生写作主体性的培养途径
    第一节 以活动激发兴趣,促成学生积极的写作心理
        一、 丰富学生活动,激发写作兴趣
        二、 展示美好前景,实施高分策略
        三、 推荐发表作品,促成自我实现
    第二节 依托高效课堂,尝试多种学生主体写作课型
        一、 教师主导,上好阅读指导课,以读导写
        二、 学生主体,上好互动对话课,以说促写
    第三节 改变命题方式,让学生自己命题
        一、 学生命题写作教学案例
        二、 教学案例分析
    第四节 改变评改模式,加大学生参与力度
        一、 实现多元评价,唤起学生主体意识
        二、 完善写作过程,帮助学生评改提升
结论
注释
参考文献
后记

(6)后现代主义视角下的大学生道德榜样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
        (一) 基于历史考察后的深刻忧思
        (二) 基于现实体验中的迫切需要
        (三) 基于构建现代道德的理性诉求
    二、研究价值和意义
        (一) 理论意义
        (二) 实践意义
    三、研究现状
        (一) 国内外研究现状
        (二) 对已有文献的评价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五、研究的重点、难点以及创新点
第一章 后现代主义与道德榜样教育的概念解读
    一、“后现代主义”概念的界定
        (一) 何谓“后现代”
        (二) 哲学视野中的后现代主义思潮
        (三) 本文对“后现代主义”的理解
    二、大学生道德榜样教育的概念界定
        (一) 道德榜样的概念
        (二) 大学生道德榜样的内涵解读
        (三) 榜样教育的涵义解读
第二章 当前大学生道德榜样教育现状和问题
    第一节 当前大学生道德榜样教育现状调查
        一、大学生对道德榜样的关注度
        二、大学生群体的道德榜样标准
        三、大学生道德榜样人物的影响力
        四、大学生道德榜样人物的宣传模式
        五、大学生道德榜样人物的必要性
        六、大学生对道德榜样人物犯错的容忍度
        七、大学生参与模范人物评选的情况
    第二节 当前大学生道德榜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当前大学生道德榜样缺乏公信力,榜样效应弱化
        二、大学生群体思想的多元化和社会多元化思想冲突
        三、大学生道德榜样功能定位于社会功能,大学生个体功能被忽视
        四、选拔、培养机制不科学,不能满足大学生对道德榜样的心理期待
        五、大学生道德榜样教育脱离实际、脱离生活、脱离主体
第三章 当前大学生道德榜样教育问题的后现代解构
    第一节 “道德教育”的后现代解构
        一、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功能定位不准确
        二、追求至高至善:超离现实的理想主义道德教育
        三、虚假化、形式化严重:大学中不当的道德教育方式
        四、教育中不当的道德反馈
    第二节 大学生道德榜样教育的后现代解构
        一、大学生道德榜样教育中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后现代解构
        二、大学生道德榜样“神圣形象”之后现代解构
        三、大学生对道德榜样的需求呈现层次性和多样性
        四、大学校园灌输式道德榜样教育方式之后现代解构
第四章 大学生道德榜样教育之重构
    第一节 大学生道德榜样教育的功能定位
        一、大学生道德榜样教育之哲学理论根基
        二、大学生道德榜样教育之道德
    第二节 大学生道德榜样教育的教育精神本质
        一、大学生道德榜样教育之教育根基
        二、大学生道德榜样教育之教育本真使命重构
    第三节 大学生道德榜样教育的实践操作
        一、大学生道德榜样教育之立体式环境建构
        二、大学生道德榜样教育之教育实践过程的优化
        三、大学生道德榜样选择的层次化、多样化
        四、契合大学生特点之道德榜样教育实践机制的确立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7)百年来中国学校自学思想的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第二节 概念界定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意义
    第四节 文献综述
    第五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民国成立至五四运动前学校自学思想的兴起
    第一节 以“学”为中心的传统教育体系
    第二节 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与自学精神的式微
    第三节 自动、自学思潮的兴起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前学校自学思想的分化
    第一节 中西教育思想交汇杂糅的特殊时代背景
    第二节 西方自学式教学模式在我国的盛行与本土化探索
    第三节 对传统自学精神的眷恋与书院复兴
    第四节 革命根据地重实践的学校自学思想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新中国成立至教育大革命前学校自学思想的沉寂
    第一节 教师主导地位的过分强调与对学生自学的贬抑
    第二节 对以自学为特色的自学辅导教学和小组教学的讨论
    第三节 对民国时期自学式教学模式的批判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教育大革命至“文革”前学校自学思想的复苏
    第一节 教学改革运动的兴起与对学生学习自主性的倡导
    第二节 毛泽东关于自学的谈话及其影响
    第三节 自学式课堂教学改革思想的短暂探索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文化大革命期间学校自学思想的畸变
    第一节 “文革”中学校自学思想走向畸形
    第二节 学校自学思想畸变的危害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文革”结束至1980年代末学校自学思想的勃兴
    第一节 自学能力的培养受到空前重视
    第二节 教学改革实践中对学校自学思想的探索
    本章小结
第七章 1990年代学校自学思想的转型
    第一节 从人的整体发展的高度来关照自学
    第二节 主体性教学改革实验中对自学的探讨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新课改以来学校自学思想的蜕变
    第一节 新课改以来学校自学观的变化及影响
    第二节 新课改中“重自学轻讲授”相关问题的论争
    第三节 新课改中典型的自学模式及反思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百年来中国学校自学思想演进的总结与反思
    第一节 百年来中国学校自学思想演进的特点
    第二节 百年来中国学校自学思想演进的动因
    第三节 对学校自学思想演进的理论反思
    第四节 对推进学校自学的若干思考
结语
附录:中国学校自学思想演进中各阶段特征与关键词
参考文献
后记
博士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8)初中生命教育课程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意义与方法
    第三节 已有研究与评论
    第四节 概念界定
第二章 初中生命教育课程开发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哲学基础——生命哲学
    第二节 社会学基础
    第三节 心理学基础——发展心理学与人本主义心理学
    第四节 教育学基础——主体性教育与全人教育
第三章 初中生命教育课程开发的实践基础
    第一节 初中生生命存在现状调查与分析
    第二节 初中生命教育课程现状分析
第四章 初中生命教育课程开发框架构建
    第一节 初中生命教育课程开发模式
    第二节 初中生命教育课程框架
第五章 初中生命教育课程文本
    第一单元 认识生命
    第二单元 敬畏生命
    第三单元 珍爱生命
    第四单元 发展生命
    第五单元 超越生命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初中生生命存在现状调查问卷
附录B 初中生命教育课程设置调查问卷
致谢

(9)当代中国榜样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价值
        (一) 榜样教育及其面临的突出问题
        (二) 榜样教育研究的理论价值
        (三) 榜样教育研究的实践意义
    二、榜样教育理论研究的现状分析
        (一) 国内研究现状
        (二) 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 研究视角和方法
        (二) 研究目标和内容
        (三) 研究重点和创新
第一章 榜样教育的学理解读
    一、榜样的解读
        (一) 榜样的定义
        (二) 榜样的特征
        (三) 榜样的类型
        (四) 榜样的作用
        (五) 榜样的局限性与超越性
    二、榜样教育的解读
        (一) 榜样教育的定义
        (二) 榜样教育的模式
        1.外烁性榜样教育与内发性榜样教育
        2.宣教式榜样教育与生活化榜样教育
        3.客体性榜样教育与主体性榜样教育
        (三) 榜样教育的特征
        1.寓先进性于生活性
        2.寓抽象性于形象性
        3.寓理想性于现实性
        4.寓激励性于可效仿性
        (四) 榜样教育的价值
        1.价值引导
        2.目标激励
        3.人格协调
        4.行为规范
    三、榜样教育相关概念辨析
        (一) 榜样与偶像
        (二) 榜样教育和偶像崇拜
        (三) 榜样教育与偶像教育
第二章 榜样教育的理论基础与借鉴
    一、马克思主义的榜样教育理论
        (一) 榜样的价值理论
        (二) 人的发展不平衡理论
        (三) 先进带动落后理论
    二、社会学习理论
        (一) 社会学习的主要方式
        (二) 观察学习的过程
        (三) 社会学习理论对榜样教育的启示
    三、社会心理学理论
        (一) 个体的社会化:个体在榜样的作用下实现社会化
        (二) 社会态度的形成:个体的社会态度深受榜样的影响
        (三) 利他行为的发展:榜样影响学习者利他行为的发展
    四、发展心理学理论
        (一) 榜样教育是青少年实现自我同一性发展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二) 榜样是影响人格发展的重要他人
    五、主体性与主体间性教育理论
        (一) 教师与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
        (二) 主体性、主体性教育、主体间性教育的内涵
        (三) 主体性与主体间教育理论对榜样教育的启示
    六、人本主义教育理论
        (一) 人本主义教育理论的基本观点
        (二) 自我实现理论及其对榜样教育的启示
第三章 榜样教育的学习机制
    一、榜样学习发生的一般形式
        (一) 非自主性选择
        (二) 非反思性选择
        (三) 反思性选择
    二、榜样学习主体的接受结构
        (一) 动力结构
        (二) 能力结构
        (三) 调控结构
    三、榜样学习发生的必要条件
        (一) 目标仰慕
        (二) 价值契合
        (三) 行为相容
    四、榜样学习的过程
        (一) 需要与动机
        (二) 道德认知
        (三) 情感共鸣
        (四) 认同榜样
        (五) 形成信念
        (六) 知行转化
        (七) 行为创新
第四章榜样教育实践的省思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榜样教育的发展历程
        (一) 以政治力量推行榜样教育:改革开放前的榜样教育
        1.榜样有着强烈的社会感召力,成为几代中国人的精神楷模
        2.榜样教育的内容和方式无不打上集体主义精神的时代烙印
        3.榜样教育依靠国家党政力量强力推进
        4.榜样教育产生了极其深刻和广泛的社会效果
        (二) 嬗变中的现实化、多元化:改革开放进程中的榜样教育
        1.人们对榜样的选择和学习越来越现实化
        2.榜样及其产生的方式变得多样化
        3.偶像崇拜逐渐兴起,并对榜样教育产生影响
        (三) 继承基础上的开拓创新:新世纪以来的榜样教育
        1.榜样教育思想的变革和创新
        2.榜样教育的模式有新的发展
        3.榜样人物更加多样化、个性化、生活化
        (四) 不同历史时期榜样教育之流变
        1.榜样教育社会背景的变化
        2.榜样教育目标的变化
        3.榜样教育内容的变化
        4.榜样教育对象的变化
        5.榜样教育模式的变化
        6.榜样价值内涵的变化
        7.榜样人物形象的变化
        8.榜样推选方式的变化
    二、榜样教育的得失及启示
        (一) 榜样教育的成功经验
        1.高度重视榜样的示范效应
        2.注重从社会生活中选树榜样
        3.因时制宜,选树群众需要的榜样范例
        4.从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开展榜样教育
        5.强调发挥党员领导干部的表率示范作用
        6.充分发挥宣传媒介在榜样教育中的作用
        (二) 榜样教育的缺失
        1.过分强调榜样教育的社会价值,忽视个体发展的需要
        2.未能紧紧抓住青少年的成长发展需求推出适宜的榜样
        3.受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社会的榜样教育意识有所淡化
        4.榜样教育未能适应新形势及时进行内容与形式的创新
        5.榜样教育过多依靠行政力量推行,没有形成社会自觉
        (三) 从榜样教育得失中得到的有益启示
        1.尊重榜样教育的规律性是榜样教育取得实效的根本保证
        2.选择多元化的榜样形象是新时代榜样教育的必然要求
        3.充分发挥受教育者的能动性是榜样教育实现的关键
        4.实践锻炼是提高榜样教育实效的必要途径
        5.创新榜样教育方法是提高榜样教育效果的重要环节
    三、榜样教育的现实审视
        (一) 当前榜样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榜样缺乏感召力,榜样教育难以抗拒偶像崇拜的冲击
        2.榜样缺乏公信力,榜样教育的效应弱化
        3.榜样的评价标准不统一,传统榜样形象的地位受到挑战
        4.榜样教育的方式方法形式化、简单化、单一化
        5.榜样教育在利用新的信息资源和传递模式方面存在差距
        6.榜样的选拔、培养、权益保障机制不完善
        7.榜样教育忽视利益实现,造成负面效应
        8.榜样教育脱离实际、脱离生活、脱离群众
        (二) 榜样教育问题的成因分析
        1.榜样教育问题产生的直接原因
        2.榜样教育问题产生的主观原因
        3.榜样教育问题产生的客观原因
        4.榜样教育问题产生的深层原因
第五章榜样教育的对策思考
    一、科学选树榜样
        (一) 选择榜样的价值标准
        1.体现先进性,拥有先进的精神因子
        2.体现民族性,建立于民族优良文化传统之上
        3.体现时代性,将历史的厚重与时代的要求结合起来
        (二) 选择榜样的基本原则
        1.符合社会发展需要
        2.适合大众心理需求
        3.契合个体价值追求
        (三) 选择榜样的形象要求
        1.榜样形象要个性化,具有鲜明的特点
        2.榜样形象要多样化,可供学习者选择
        3.榜样形象要生活化,易于接受和学习
        4.榜样形象要真实化,不粉饰,可信任
        5.榜样形象要人性化,有情义,感动人
        6.榜样形象要人格化,有感染力,能吸引人
        7.榜样形象要有时代感,有感召力,能引领人
        (四) 选择榜样的主要方式
        1.深入群众,深入生活,深入实践
        2.坚持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
    二、正确阐释榜样
        (一) 阐释的内容:关键在于实事求是
        (二) 阐释的形式:直接式与间接式
        (三) 阐释的艺术:以情动人、以理服人
        (四) 阐释的时效:要有持续性和持久性
    三、合理设定目标
        (一) 榜样教育目标的价值转向
        1.注重社会性与个性的统一
        2.注重德性发展与全面发展的统一
        3.注重品质塑造与创新精神的统
        (二) 榜样教育目标的科学设定
        1.目标定位要实事求是
        2.目标定位要以人为本
        3.目标定位要面向生活
        4.目标定位要有层次性
    四、优化教育过程
        (一) 激发学习动机,唤起主动认知
        (二) 引发情感共鸣,增强心理认同
        (三) 培养意志力量,促进知行转化
    五、创新教育方法
        (一) 走近群众、真实呈现的“榜样展现法”
        (二) 提供参照、寻找共性的“榜样比较法”
        (三) 重在陶冶、渗透为主的“潜移默化法”
        (四) 交往互动、碰撞交融的“对话沟通法”
        (五) 角色扮演、身临其境的“情境体悟法”
        (六) 知行合一、身体力行的“实践锻炼法”
        (七) 剖析典范、化整为零的“规范学习法”
    六、拓宽实旅途径
        (一) 善用社会环境的影响推进榜样教育
        (二) 创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榜样教育合作体系
        (三)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优势实施榜样教育
        (四) 寓显性与隐性榜样教育于各科教学和各种活动中
        (五) 正确引导青少年的偶像崇拜,利用偶像崇拜心理改进榜样教育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10)向“场”而生 ——现代基础教育场域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缘起与论题说明
        (一) 研究缘起
        (二) 论题说明
    二、研究视角与研究方法
        (一) 研究视角
        (二) 研究方法
    三、文献综述与研究品格
        (一) 文献综述
        (二) 研究品格
    四、主要概念与框架结构
        (一) 主要概念
        (二) 框架结构
    五、可能创新与努力空间
第一章 未尽的心愿:基础教育实践之时代缺憾
    一、背景呈现:基础教育“成长”之历史经纬
    二、现状描述:基础教育“主体”之生存样态
    三、问题溯源:基础教育“瑕疵”之三维考量
        (一) 哲学维度的考量
        (二) 社会学维度的考量
        (三) 心理学维度的考量
    四、理想鹄的:基础教育“高峰”之三块基石
        (一) 教育“真”之我见
        (二) 教育“善”之我见
        (三) 教育“美”之我见
第二章 隔场的对话:场域思想之本体论解读
    一、范畴界定:“场域”及相关概念分析
        (一) “场域”——结构化的权力空间
        (二) “惯习”——自主性的性情系统
        (三) “资本”——权力化的博弈资源
        (四) “场域”与相关概念分析
    二、理论阐释:“场域”理论的主要内容
        (一) 场域关系论
        (二) 场域博弈论
        (三) 场域规则论
        (四) 场域权力论
    三、意义探寻:“场域”思维范式的价值
        (一) 场域思维的特征
        (二) 场域的运行机制
        (三) 场域思维的意义
    四、时空范域:基础教育场域的解读维度
        (一) 教育场域的内涵特征
        (二) 教育场域的时空之维
第三章 “善”:基础教育场域之时间范域
    一、求善之路:教育价值观念之走向梳理
        (一) 我国学者的教育目的取向观
        (二) 教育目的取向的新发展
    二、总结过去:基础教育发展之善意反思
        (一) 基础教育“善”缺失的表现
        (二) 基础教育“善”缺失的原因
    三、立于现实:基础教育实践之现代意蕴
        (一) 现代性之阐释面面观
        (二) 基础教育的现代性立场
    四、面向未来:基础教育发展之时代诉求
        (一) 转变基础教育发展方式,妥善处理外延与内涵之间的权重关系
        (二) 重视学生个性全面发展,辩证理解共性与个性之间的张力关系
        (三) 加强原创教育理论研究,理性应对本土情怀与国际视野之间的抉择关系
        (四) 改革的决策要扎根现实,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制衡关系
第四章 “真”:基础教育场域之空间范域
    一、求真理性:基础教育之空间认知转换
    二、它山之石:基础教育之主体思维突破
        (一) 教育场域应该提供一个主体选择的场空间
        (二) 教育场域应该是一个主体创造的场空间
        (三) 教育场域应该是一个体验生命存在的场空间
    三、场内精神:基础教育之改革理念冲突
        (一) “危险的自负”——基础教育改革之激进论
        (二) “自封的固守”——基础教育改革之保守论
        (三) “恰切的和合”——基础教育改革之统合论
    四、反思整合:基础教育之发展空间成像
        (一) 战略调整:走向优质化
        (二) 价值取向:走向人本化
        (三) 视阈扩展:走向国际化
        (四) 策略转移:走向统合化
第五章 “美”:基础教育场域之生命范域
    一、理论生命力:基础教育理论的美学立场
        (一) 基础教育理论的美学特征
        (二) 教育理论的本土表述困境
        (三) 构建基础教育理论主体意识
    二、实践生命力:基础教育实践美学未来
        (一) 实践主体的美学期望
        (二) 实践客体的美学规定
        (三) 实践目的的美学审视
    三、教育美好:基础教育发展之生命美学
        (一) 教育美好的阐释学定义
        (二) 美好教育的主要特征
        (三) “教学美”——美好教育的直接体现
    四、场内艺术:基础教育发展的两级之辩
        (一) 内容与形式之辩
        (二) 结构与个体之辩
        (三) 本土与西化之辩
第六章 实践的应对:基础教育之场域模式建构
    一、主导理念:基础教育的场域融合思维
        (一) 基础教育场域差异性认识
        (二) 教学型场域的结构性缺陷
        (三) 现有场域模式突破性转型
        (四) 基础教育场域融合性思维
    二、精神指向:发挥基础教育的生涯效应
        (一) 学会学习:基础教育的终极使命
        (二) 终身教育:基础教育的生命延展
    三、场域建构:基础教育学习场的运行机制
        (一) 博弈共生:场域内部关系样态
        (二) 场域转换:学习共同体之构建
        (三) 隔场遏制:媒介符号之场效应
    四、策略生成:基础教育学习场的建构尝试
        (一) “完善”的场域模式设计
        (二) “精心”的场域运作实践
        (三) “时常”的场域效果反思
        (四) “循环”的系统能量辐射
结语
后记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四、我们离主体性教育还有多远(论文参考文献)

  • [1]有效教学的工具理性批判与反思[D]. 陈金玲. 长江大学, 2021
  • [2]基于主体间性的教育学教材反思与建构研究[D]. 杨翠娥. 陕西师范大学, 2018(01)
  • [3]我在哪里? ——少先队员主体性发挥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 石榴. 南京师范大学, 2017(03)
  • [4]民族地区多元文化聚集中的初中生学习生活创新性研究[D]. 覃清蓓. 广西师范大学, 2015(08)
  • [5]高中生写作主体性培养途径研究[D]. 郑春华. 河北师范大学, 2014(09)
  • [6]后现代主义视角下的大学生道德榜样教育研究[D]. 骆鹏. 西南大学, 2014(09)
  • [7]百年来中国学校自学思想的演进研究[D]. 刘秀峰. 西南大学, 2013(10)
  • [8]初中生命教育课程开发研究[D]. 韩玲玲. 辽宁师范大学, 2011(04)
  • [9]当代中国榜样教育研究[D]. 袁文斌. 河北师范大学, 2010(10)
  • [10]向“场”而生 ——现代基础教育场域论[D]. 娜仁高娃. 东北师范大学, 2010(10)

标签:;  ;  ;  ;  ;  

我们离主体性教育还有多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