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北京城市现代化与历史风貌的共生

实现北京城市现代化与历史风貌的共生

一、实现北京城市现代化与历史风貌的共生(论文文献综述)

田青竹[1](2020)在《有机更新视角下泉州县后街历史地段的保护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更新面临重大的挑战和机遇,泉州作为我国的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同样面临这个问题。首先“东亚文化之都”和“海上丝绸之路”已成为泉州城市名片,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已成为全社会共识;存量挖潜背景下,城市发展重新聚焦历史城区,重振历史地段活力,最重要的是泉州有着浓厚的“宗族自治”和“铺境社区自治”等传统,有强烈的本土文化传承的自觉性。在多元参与名城保护的新阶段,泉州“自下而上”的基层力量为历史地段的活化更新和社区营造创造了条件。面对这些机遇和挑战,本文以有机更新的视角,通过对泉州县后街历史地段的保护研究,使其得到充分的保护和发展,为泉州古城注入新的活力。本文主要通过文献研究和实地调研两种方法,对县后街历史沿革及现状情况进行梳理,总结并归纳出该地段存在的问题。目前由于对地段内街巷肌理和传统文化认识的不足,缺乏对传统风貌的保护意识,还有多年来自然与人为干预的影响,导致出现了诸多问题,比如地段内历史建筑修缮、改造缺乏有效控制,新建建筑的体量外观破坏历史街巷的协调等问题,致使其原有的风貌和地段的价值遭到破坏。对于如何在县后街历史地段的保护过程中,重新呈现历史地段的街巷肌理、历史建筑传统风貌、宜人的建筑环境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目前现状存在的这些问题,有必要对保护的方法和思路进行深入研究。本文首先从整体对地段的空间格局进行梳理和恢复,从山水格局、街巷肌理、历史遗存以及空间的视线通廊四个方面进行梳理,并在此基础之上展开对保护方法的探究;再从院落和建筑方面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主要采用分级保护的方法,大致依据历史价值、现状保存状况和风貌类型等方面对两者进行分类研究,依据不同的类别采取不同的措施,将保护和更新有机结合,探析如何在城市更新的背景下,进行古城区风貌保护和提升,才能既能满足现代社会居民的生活需求,又能实现历史文化的传承。

张尧[2](2020)在《北京老城区传统民居的适应性再利用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北京作为一座历史古都,老城区中留存有大量以合院为典型代表的传统民居建筑,它们是北京城市生活文化和城市历史的重要载体。传统民居历经百年沧桑,如今已不再是现代居住的主要场所,但其具有极高的艺术文化价值和现代建筑难以超越的文化和情感基础,这些优势使传统民居的更新改造具有极高的历史及文化价值,在近些年的城市更新尝试中形成了一类独具特色的建筑形式。本文以历史街区的传统民居适应性再利用案例为研究对象,对当下民居的更新项目进行分析和总结,希望能对历史建筑的更新提供一种有价值的参考。论文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视角出发梳理了北京旧城、历史街区和传统民居的发展历程和形式特点,为当代的更新探索提供了历史借鉴。论文结合适应性再利用及视角下的商业理论和微更新理论,指导传统民居的改造设计,通过对北京8片历史街区的30个传统民居改造项目进行实地探访和调研,梳理总结传统民居更新中的空间组合与建筑形式设计,试图在传统民居的开发与保护中寻求一个突破点,希望在维持北京历史街区整体风貌特点的基础上,通过对传统民居的改造再利用,充分激发历史街区的价值潜力,为今后北京及其他地区传统民居的改造实践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更新方法和借鉴。

刘洋梓[3](2020)在《城市更新背景下的历史文化商业街区保护与再生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城市更新是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城市不断地更新发展中,人们对城市的需求也逐渐向多元化发展,对城市文化的追求逐渐成为人们对城市最主要的需求。历史文化街区作为展现城市文化最为直观的窗口,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历史文化商业街区是历史文化街区的主要组成部分,既承载着城市主要的商业功能,也展示着城市独特的文化魅力。然而,在城市更新的过程中,由于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功能的转变,导致一部分历史文化商业街区无法适应新的发展需求,商业活力逐渐衰退,急需保护与再生。古城保定作为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城区中保留着大量的历史文化遗存,其中西大街历史文化商业街区是拥有着悠久历史的传统商业街,它展示着属于保定的独特历史文化。然而,保定在城市更新的过程中,忽略了历史文化商业街区的价值,导致西大街的历史风貌遭到了破坏,街区不断衰败。本文以历史文化商业街区为研究对象,在城市更新背景下,探索历史文化商业街区保护与再生设计的设计策略及方法。通过对保定市西大街历史文化商业街区进行设计实践,总结出历史文化商业街区再生设计的具体措施与方法,最终达到激活街区活力,延续街区文化,促进城市更新的研究目的。文章首先从理论的角度对课题进行研究,对研究涉及的相关理论及概念的定义及发展历程进行梳理,明确城市更新及历史文化商业街区的定义;对历史文化商业街区的保护与再生的概念进行界定,为研究提供理论支撑。其次选取北京、成都及广州三个地区的具有代表性历史文化商业街区作为实例研究对象,对上述三个街区的保护与再生设计进行分析和比较,对现存问题进行总结。在案例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城市更新的大背景,探讨历史文化商业街区保护与再生设计的设计策略、原则及方法,为后续的设计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及方向性指导。最后以保定市西大街历史文化商业街区为例,从功能与文化两个方面对街区进行分析,总结街区现状问题。探索西大街历史文化商业街区保护与再生设计的方法及具体措施,明确西大街保护与再生设计的必要性,从功能与文化两个方面对西大街进行设计实践探索。通过西大街历史文化商业街区保护与再生的设计研究,从街区的功能与文化两个方面,提出保护与再生设计的具体措施。使西大街的街道空间得到保护,商业活力得以再生,文脉得到延续的同时促进保定城市更新,为保定西大街及类似的历史文化商业街区提供案例参考,使历史文化商业街区在城市更新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延续发展。

许新慧[4](2020)在《基于共生理论的盛京皇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更新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文化遗产保护额外注重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其包含丰富的物质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较高的艺术研究和综合价值,2016,国务院提出,五年内完成历史文化街区划定工作。近几年,辽宁省完成十二个历史文化街区的登录,街区保护工作如火如荼。现有保护更新策略大多都不能持续街区活力,没能实现街区与城区功能、空间、文化等方面共生。源于生物学的共生理论运用于城市规划早有研究,已专家学者认可。在街区保护引入共生理论,构建共生系统,更新共生策略,有利于街区与历史城区建立良好的共生关系并协同发展。本文以盛京皇城为研究对象,从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面全面展开将理论应用到街区保护更新的研究。先对共生理论的内涵进行研究,明确共生理论的概念,深究共生的内涵和外延、共生系统分类,深入研究盛京皇城共生系统。以间接的方法根据盛京皇城现状建筑功能,进一步划分出的空间布局进行打分,构建相应的可以反应街区共生能量水平、街区共生度的评价体系,沿用层次分析法建立系统层、指标层,提取指标因子并赋予权重,指标打分并核算分数,分别对系统层、目标层进行Z-Score标准分数计算得出共生能量水平,检验系统层共生协调度、共生能量低的指标层。外部共生采取单重共生系统进行研究,确定共生系统的各个子系统的共生三要素,依据共生效益评价体系的系统层构建四大共生界面,分析各界面的共生现状与问题,确定各界面的共生策略,从而实现盛京皇城外部的一体化共生,具体共生策略如下:功能共生界面要适度变更用地性质、精准定位功能;交通共生界面要共生策略为优化公共交通、静态交通管理、构建慢行交通。历史资源共生界面要集体提升品质、适度开发。街区内部共生系统研究采用多重子系统的研究方法,根据街区构成要素建立三个子系统,构建完善的街区内部共生系统。首先对作为街区构成要素的建筑、院落、街巷进行现状综合价值评估得来分类,将不同的分类视为不同的共生单元,结合共生模式、共生环境,构建子系统共生体系。针对构建的共生体系中共生单元的特征,提出适宜的共生策略如下:建筑共生策略之空间嵌入、空间叠加、空间并置;院落共生策略根据共生单元本质的不同又分为传统院落、低层住宅院落、高密度住宅院落这里不做细致罗列;街巷共生策略从沿街立面色彩协调、新旧表皮质感、细部递进转译共生,整合城市景观、融合文化景、再塑承载性景观,新业态与传统业态相融合三个方面展开一一论述。

陈喆[5](2020)在《基于“山-水-城”共融理念的南京江北新区建筑高度控制研究》文中指出城市建筑高度展示了城市风貌与城市形象,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城市建筑高度不断提升,城市建筑与自然山水之间的对立也日益显现。但是,在城市建筑高度控制上,相关控制方法并不严谨,城市规划师大多以经验去判断建筑高度的控制指标,实际实施过程中的建筑高度则更多的考虑日照间距等,往往较少考虑城市整体形象与风貌。因此,制定一套科学理性的建筑高度控制方法迫在眉睫。南京江北新区是2015年批准成立的国家级新区,周边自然山水特色明显。本研究以南京江北新区为研究对象,尝试建立以“山-水-城”共融为理念的江北新区建筑高度控制框架,为其他类似城市建筑高度控制提供参考。本文通过对“山-水-城”共融理念的深刻理解以及国内外城市建筑高度控制方法的比较分析,为江北新区建筑高度控制模型的构建提供有力支撑。通过对江北区各项现状特征与“山-水-城”空间特色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明确了江北新区建筑高度控制框架要在“山-水-城”共融理念的指导下进行构建。以此为基础,确定了运用多因子评价法构建的基准模型和运用“分区控制法+视线控制法”构建的修正模型,基准模型+修正模型共同构成了以“山-水-城”共融为理念的江北新区建筑高度控制框架。基准模型构建依据城市区位与土地经济价值,体现江北新区建筑高度分布的一般规律。修正模型构建则根据江北新区的自然人文特色,在“山-水-城”共融理念指导下,形成凸显城市特色风貌的建筑高度控制修正模型。将基准模型和修正模型按照设置的优先级进行叠加,最终可得到江北新区建筑高度控制的高度分区图,并进行相应的校核。通过研究,基于“山-水-城”共融理念的江北新区建筑高度控制既考虑了一般性规律,又考虑了地区特点,研究成果能够较好地体现江北新区作为国家级新区的表率作用,相关方法与控制框架对其他城市的建筑高度控制也具有很强的借鉴价值。文章约6.5万字,168幅图表(图118幅,表50则)

史瑞翀[6](2020)在《基于价值感知与主观评价的深圳市历史风貌区保护更新研究 ——以凤凰古村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在全球化与快速城市化的背景下,城市原有的社会与文化特质正面临着被逐步消解与同质化的危机。随着本土文化意识的觉醒,许多城市开始逐渐重视历史文化与城市特色的挖掘与塑造,提升本土文化主体意识。回顾深圳以往40年的快速发展,在锐意改革的城市精神依托下,形成了开放、多元、包容的城市文化,但由于对其地域环境、文化历史等方面的特色基因梳理较为欠缺,导致历史文化保护与集体记忆传承的社会共识难以形成,从而使得城市的地域特色与文化气质在空间结构与社会结构的快速重构中逐渐消解。因此,对历史风貌区的物质空间及其承载的地方精神文化进行有效地的保护与传承,探索更为开放、日常、创新的城市更新与历史保护方式意义重大。本文在基于对“历史风貌区”相关概念进行辨析的基础上,首先对深圳市历史风貌区的特征与问题进行总结,明确历史风貌区在城市历史文化传承和空间风貌保育的价值作用与活态保护需求,结合国内外相关历史风貌区保护与更新理论、实践的总结,提出地方保护与更新成功的核心在于实现地方发展进程中独特的物质空间要素与精神文化要素的关联与再生,而实现的前提是对这些有形与无形要素的充分挖掘与认知,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价值感知与主观评价的方法研究框架。之后在构建研究框架的基础上,本研究以凤凰古村历史风貌区为例,通过现状调查及访谈调研,梳理凤凰古村的价值因子体系与物质空间载体因子体系,并对居民与游客等不同人群的价值感知与评价进行分析。通过对比分析得出凤凰古村历史风貌区的核心价值为广府民居空间及其所承载的宅居文化特色,并发现不同群体的价值感知方面存在的差异及对分析结果进行综合评判的必要性,完善了历史风貌区价值感知分析方面的理论体系与实践手段。最后,在价值感知与主观评价结果及差异分析的基础上,本研究对凤凰古村的现状问题进行进一步分析,提出地方特色价值认知的缺乏与参与主体单一的核心问题,并结合保护与更新策略的响应机制提出了从价值认知到物质空间保护更新、功能再生以及社区营造方面的策略。

周芸[7](2020)在《共生理念下历史古城及其外围景观风貌研究》文中指出历史古城作为社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现代化高速发展的城市中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作为历史文化资源的代表,历史古城正在受城市现代化影响而出现文化冲突现象。与古城景观风貌相比,对于古城外围的景观风貌研究则稍显匮乏。古城的外围区域具有承上启下的衔接作用,是对古城空间格局的延续,为现代城市空间发展形态做铺垫。古城的外围区域是人们对古城形象的第一印象,是古城整体风貌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内诸多历史城市的发展过程中,或多或少的都表现出古城核心风貌区域与周围景观风貌差异较大,两者不能共生于同一环境中的现状。针对这一现状,本文提出以共生思想为中心理论,研究古城及外围景观风貌的延续发展。全文分为以下几个部分进行论述。首先,根据文章的研究背景确定了研究对象、研究范围,阐述了文章的目的、意义、国内外相关研究现况,反映出在现代发展中对古城景观风貌的研究愈发重视,却忽略了古城外围景观风貌协调共生的重要性的现状。其次,文章通过对历史古城内外景观风貌的发展目标、区域功能、空间环境及建筑形式的共生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古城内外景观风貌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对此进行详细阐述。根据对共生思想内涵及特征分析,提出影响古城外围景观风貌影响因素,并对其显性、隐性及显着性因素等方面进行多方位分析,并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对相关问题进行调研,为后续研究提供实践依据。再次,在共生理念的指导下,结合调查得出的风貌共生的显着影响因素,以及对古城实际案例的研究分析,得出古城内外景观风貌共生价值,并针对整体古城在空间肌理、景观环境、文化精神及重要街道等重要部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设计构建,同时在精神文化传承方面给出合理建议。最后一章对本文所研究的共生理念在古城及其外围风貌的策略研究应用进行了总结性论述,针对研究过程中自身发现的不足进行列举分析,并对共生理念下的历史古城及其外围风貌研究的适用性有较为乐观的展望。

刘琳婕[8](2020)在《广州绿道系统中的文化景观呈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化景观作为一种新的世界遗产类型,是指特定的文化群体为改变生存环境与自然互动创造出的成果,是在社会、经济和文化等因素作用影响下持续进化的人与自然的共同的作品,承载着独特的地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审美价值。广州近几十年因城市化经济发展规模效应的影响,城市人口日渐增加,带来对城市绿道公共空间的需求量的增长和品质要求。另一方面,广州建成绿道景观同质化问题较为严重,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广州有着较多承载着宝贵历史印记的文化景观,因建成环境的无序扩张而被蚕食变得孤岛化,乡村地区的文化景观则因人口减少而日渐凋零的现象益增。绿道作为可以连接现代和传统、城市和乡村景观的桥梁,拥有与各类文化景观整合呈现以推进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沿线经济发展、提升景观审美体验品质以及应对多种城市化问题的潜能和前景。本文基于风景园林史学与风景园林美学相结合的研究视角,对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呈现进行研究,通过实地调查和文献梳理,以多学科交叉综合的理论研究方法构建研究框架,从推进城市整体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与提升景观审美体验三个角度切入,将广州绿道系统的进一步完善建设与文化景观空间环境的保护活化相结合,探讨其具体实现路径和对策。论文首先通过对广州文化景观的类型、发展现状和建成绿道所存在的现实问题进行分析梳理,概括出广州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的现状关系中的主要问题:生态绿道沿线文化景观生态优势待彰显,郊野绿道可加强与主要产业发展的关联,都市绿道对文化景观历史环境维护较少。然后提出从生态、经济和审美三个角度搭建研究框架,探索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整合呈现的具体策略,以统筹回应当前的多种现实问题。在完善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提出通过回归绿道概念的生态环境保护内涵,结合时代发展推进生态系统的协调和促进绿道沿线景观要素风貌的多元共融,回应当前广州绿道建设中城乡绿道生态职能区分不明确、绿地和文化景观“破碎化”、景观风貌杂乱等现状问题。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引入经济学中城市化研究成果,提出从结合产业发展进行绿道游径选线、依据景观资源优势发展绿色经济和适应技术发展所带动的需求变化三个方面,促进城乡经济发展“在集聚中走向平衡”;并提出在广州绿道系统文化景观呈现过程中,结合区域发展目标改善城市环境,响应城市双修和乡村振兴的政策支持,推进公众参与和社区建设,以增进建设共识提升绿道系统环境的正面效益;在完善建设过程中,加强政府对优化绿道系统的政策支持、引入市场的参与合作以提升有续运营和尊重专家对完善公共环境的价值引导,以优化绿道建设运行方式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在提升景观审美体验方面,先对审美客体即绿道系统中的文化景观的审美文化特征进行概括提炼,然后结合主体审美结构层次分别从生理层次、心理层次和社会文化层次切入,对绿道系统的可达性、绿道景观多样性和文化性进行优化路径探析;最后从改善审美活动的条件方面,提出提升广州绿道系统的关键节点的景观品质、凸显主要游径的主题序列和完善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的网络关联,提升景观审美主体和客体之间对话交融的可能性。

谢凯骏[9](2019)在《共生导向的城市历史街区地下空间规划策略研究 ——以徐州市为例》文中指出城市历史街区保护已经成为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不可缺席的重要环节,但是现阶段局限在历史街区地面的传统保护模式存在着各类矛盾。作为解决城市发展问题的新兴手段,城市历史街区地下空间资源的巨大价值不可忽视,其规划利用的需求愈来愈迫切。本课题以城市历史街区及其地下空间的整体作为研究对象,从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的维度开展关于城市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的研究。首先对城市历史街区及地下空间规划保护相关的背景与国内外理论、具体案例进行分析,并且辨析课题所涉及相关的基础概念及其主要特征,阐述共生导向城市历史街区地下空间规划的适用性,支出共生多城市历史街区地下空间规划的启示与意义。通过对代表性较强的徐州市城市历史街区实地调研与分析,归纳出城市历史街区普遍存在问题,结合对历史街区居民满意度调查,得出城市历史街区地下空间规划利用的需求。在理论研究与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对历史街区地下空间规划开发总体思路进行论述,总结规划内涵、规划开发原则与类型、开发范围控制。在此基础上最后针对问题与需求提出以共生为导向的城市历史街区地下空间规划开发策略。并结合徐州市具体实践案例进行佐证分析,指出地下空间规划策略对城市历史街区的现实意义与实施可能性。通过研究,以补充现代功能,激发街区活力为目的,旨在为城市历史街区地下空间规划提出理论依据与策略引导,在城市协同化发展背景之下为城市历史街区保护复兴提供支撑,对城市历史文化的保护与延续、改造与更新提供新的规划保护思路,以期为城市历史文化保护等相关研究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该论文有图121幅,表17个,参考文献91篇

张薇[10](2019)在《基于“城市针灸”理念的古村落微更新策略研究 ——以大鹏新区王母墟王屋村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城市中的古村落作为城市空间和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貌,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社会经济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决定了古村落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具有极高的保护价值。但是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快速推进,古村落的保护与发展面临一系列的问题,例如物质空间与现代生活方式的矛盾、环境容量的有限性和人口与日俱增的矛盾、社会使命和经济基础的矛盾、文化价值观与经济价值观的矛盾,在保护与发展中踌躇不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旧城更新逐渐成为城市建设的主要运行方式,城市更新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古村落内衰败的物质空间环境与现代化发展需求之间的矛盾,也对古村落的传统风貌与传统文化造成了负面的影响,当前城市更新正处于转型的零界点,包括规划学者、城市管理者等国内专家学者对以往的保护与更新经验进行反思,提出了小规模、渐进式的微更新模式,这对于城市古村落的保护与更新来说是一次新的探索。本文将“城市针灸”理念运用于古村落的微更新,为古村落的保护与更新提供了新的思路。论文主要分为以下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第一章的绪论部分。主要通过阐述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以及相关概念的界定,确定研究内容为基于“城市针灸”理念的古村落微更新策略研究,进而提出论文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第二部分为第二章的基础理论研究部分。主要通过文献阅读、归纳总结等方法,对古村落保护与更新的内涵与特征、重要性、当前古村落保护与更新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并且对城市微更新理论和城市针灸理论进行内容研究与总结,成为第三、四、五章研究的理论基础。第三部分为第三章的可行性研究和第四章的具体实践策略研究部分。基于上一章节对古村落保护与更新和城市针灸、城市微更新相关理论的综合研究基础上,探讨了在古村落保护与更新中发挥“城市针灸”理念的微更新具备的特征、应用原则、应用类型、应用目标、契合的价值体现和具体的优势。并构建了基于“城市针灸”理念的微更新针对“辨证”、“疏导”、“点穴”、“调和”四个步骤的策略体系,尝试从这几个方面提出一种有利于我国古村落保护与更新过程中兼顾历史文化效益、社会经济效益的改造策略,为具体的实践应用部分提供参考。第四部分为实证研究和评价部分。通过对将基于“城市针灸”理念的微更新应用于深圳市大鹏新区王母墟王屋古村的实践探索,并从使用者的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与爱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五个需求层次进行评价进行评价,完成论文从理论研究、设计策略构建到实践的转换。本文只是尝试构建基于“城市针灸”理念的微更新体系,这并不是最终静态的更新体系,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运用,在不断的实践中发展完善。

二、实现北京城市现代化与历史风貌的共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实现北京城市现代化与历史风貌的共生(论文提纲范文)

(1)有机更新视角下泉州县后街历史地段的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市更新的进程逐步加快
        1.1.2 历史地段的保护得到重视
        1.1.3 有机更新理论的发展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及相关概念的阐释
        1.3.1 研究对象范围界定
        1.3.2 相关概念的阐释
    1.4 论文研究方法
        1.4.1 文献研究法
        1.4.2 实地调研法
    1.5 研究内容和研究框架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框架
第2章 历史地段的保护与更新思辨
    2.1 国内外历史地段保护理论发展趋势和实践研究
        2.1.1 国外历史地段保护理论发展趋势
        2.1.2 国外历史地段保护的实践启示
        2.1.3 国内历史地段保护理论发展趋势
        2.1.4 国内历史地段保护的实践和启示
    2.2 国内外有机更新思想的演进历程研究
        2.2.1 国外有机更新思想的演进历程
        2.2.2 国内有机更新理论发展历程研究
    2.3 保护与更新关系的思辨
        2.3.1 保护与更新的关系
        2.3.2 保护与更新的矛盾疏解
    2.4 历史地段保护与有机更新理论
        2.4.1 有机更新理论内容解读
        2.4.2 历史地段保护中的“有机更新”
    2.5 历史地段保护更新的意义
        2.5.1 泉州古城的保护工作面临一个新时代的机遇和挑战
        2.5.2 对泉州古城历史地段地域性的保护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泉州县后街历史地段现状研究
    3.1 泉州古城总体概况
        3.1.1 自然生态特征
        3.1.2 空间布局特征
        3.1.3 人文历史特征
    3.2 县后街历史地段历史研究
        3.2.1 县后街历史地段的历史沿革
        3.2.2 县后街历史地段的历史特征
        3.2.3 县后街历史地段的价值评估
    3.3 县后街历史地段现状分析
        3.3.1 地段总体布局现状分析
        3.3.2 地段建筑现状分析
        3.3.3 空间环境现状分析
    3.4 县后街历史地段问题分析
        3.4.1 忽略历史文化资源
        3.4.2 缺乏街巷空间的保护意识
        3.4.3 地段建筑和环境风貌破败
        3.4.4 传统技艺和特色符号遗失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有机更新视角下县后街历史地段空间格局的保护方法研究
    4.1 有机更新视角下的保护目标与原则
        4.1.1 保护目标
        4.1.2 保护原则
    4.2 空间格局的保护要素
        4.2.1 山水地形
        4.2.2 街巷布局
        4.2.3 历史遗存
        4.2.4 视线通廊
    4.3 空间格局的保护方法
        4.3.1 保护延续街巷肌理
        4.3.2 整合历史文化遗存
        4.3.3 优化公共活动空间
        4.3.4 优化景观视线通廊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有机更新视角下县后街历史地段院落与建筑的保护方法研究
    5.1 有机更新视角下的保护目标与原则
        5.1.1 保护目标
        5.1.2 保护原则
    5.2 院落空间及建筑的历史特征分析
        5.2.1 院落特征
        5.2.2 建筑特征
    5.3 院落空间及建筑的保护方法探究
        5.3.1 价值分析
        5.3.2 分级保护
        5.3.3 保护方法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2)北京老城区传统民居的适应性再利用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缘起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缘起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课题研究的目的
        1.2.2 课题研究的意义
    1.3 研究对象
        1.3.1 北京老城区的传统民居适应性再利用的界定
        1.3.2 研究样本的选取
    1.4 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框架
    1.5 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1.5.1 国外相关理论研究
        1.5.2 国内相关理论研究
2. 北京城区、历史街区与传统民居的历史沿革
    2.1 北京城区的历史与发展
    2.2 北京历史街区的发展与演变
    2.3 北京传统民居的形式与特点
        2.3.1 北京传统民居的发展历史
        2.3.2 北京传统民居改造的缘起
3. 传统民居适应性再利用的理论基础与原则方法
    3.1 微更新理论与传统民居的改造设计
        3.1.1 微更新理论的概念
        3.1.2 微更新理论的基本特点和原则
        3.1.3 论文研究与微更新理论的关系
    3.2 适应性再利用理论与历史建筑的功能置换
        3.2.1 适应性再利用理论的概念
        3.2.2 适应性再利用的基本特点和原则
        3.2.3 论文研究与适应性再利用理论的关系
    3.3 适应性再利用视野下的相关商业理论研究
        3.3.1 体验经济理论对商业空间营造的影响
        3.3.2 遗产经济理论与历史建筑的保护开发
    3.4 传统民居的适应性再利用遵循的原则与方法
        3.4.1 “保护原真、谨慎更新”的历史建筑更新原则
        3.4.2 “功能适应、重视体验”的适应性再利用原则
4. 北京老城区传统民居适应性再利用的设计解析
    4.1 样本所在历史街区及场地特点
        4.1.1 样本所在历史街区特点
        4.1.2 样本原场地建筑组合形式
    4.2 基于保护原真性的形式延续与更新
        4.2.1 基于保护原真性物质表现的结构保留与更新
        4.2.2 基于保护原真性文化价值传承的立面形式设计
    4.3 基于空间体验的适应性设计与改造
        4.3.1 提升娱乐体验的空间功能适应性转变
        4.3.2 提升教育体验的空间组合与动线设计
        4.3.3 提升审美体验的色彩材质的选择
        4.3.4 提升逃避体验的品牌主题的营造
5. 北京老城区传统民居适应性再利用设计的案例研究
    5.1 新旧并置中胡同泡泡218号的适应性再利用设计
        5.1.1 项目背景介绍
        5.1.2 活动空间的适应与“泡泡”的植入
        5.1.3 中西交融的立面形式延续与更新
        5.1.4 新旧并置形成的融合与对立格局
    5.2 场景体验中隐世·叠院儿的适应性再利用设计
        5.2.1 项目背景介绍
        5.2.2 复合类空间功能的适应性置入
        5.2.3 多重叠合院落的空间场景塑造
        5.2.4 新旧材料在场景营造中的应用
        5.2.5 建筑结构保护利用与技术再造
6. 结语
    6.1 研究的总结与思考
        6.1.1 研究的总结
        6.1.2 关于传统民居适应性再利用的思考
    6.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3)城市更新背景下的历史文化商业街区保护与再生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1.研究目的
        2.研究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1.国外研究现状
        2.国内相关研究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及框架
        1.研究内容
        2.研究方法
        3.研究框架
二、相关理论研究
    (一)城市更新的定义及发展过程
        1.城市更新的定义
        2.城市更新的发展过程
    (二)历史文化商业街区相关概念
        1.历史文化街区
        2.历史文化商业街区
    (三)历史文化商业街区保护与再生的相关概念
        1.历史文化商业街区的保护
        2.历史文化商业街区的再生
三、历史文化商业街区现状与实例分析
    (一)历史文化商业街区现存问题
        1.街区环境破旧
        2.街区过度商业化
        3.缺乏地方特色文化
    (二)历史文化商业街区保护与再生设计的实例研究
        1.北京前门——大栅栏街区
        2.成都宽窄巷子街区
        3.广州上下九街区
    (三)实例存在的问题及对比分析
        1.存在的问题
        2.历史商业街区保护与再生设计的对比
四、历史文化商业街区设计原则及方法
    (一)历史文化商业街区功能提升
        1.改善物质空间
        2.明确街区定位
    (二)历史文化商业街区文化需求
        1.整合街区文化资源
        2.营造街区文化氛围
    (三)历史文化商业街区设计原则
        1.整体性原则
        2.多样性原则
        3.原真性原则
        4.延续性原则
    (四)历史文化商业街区设计方法
        1.提升商业功能激活街区
        2.传统建筑空间再利用
        3.历史文化元素多元置入
五、城市更新背景下保定市西大街历史文化商业街区保护与再生设计
    (一)项目背景概述
        1.保定古城概况
        2.西大街历史文化商业街区简介
        3.西大街历史风貌特征研究
    (二)西大街功能解析
        1.路网组织
        2.空间尺度
        3.基础设施
        4.业态构成
    (三)西大街文化分析
        1.建筑文化
        2.商贸文化
        3.历史文化
        4.周边的文化资源
    (四)西大街现状问题
        1.路网结构混乱
        2.基础设施老旧
        3.业态组织杂乱
        4.街区界面单调
        5.商业功能退化
        6.历史风貌受损
        7.孤立的文化资源
        8.缺乏地域特色
    (五)西大街保护与再生设计方法
        1.新旧共生
        2.功能置换
        3.彰显地区特色文化
    (六)西大街保护与再生设计目标
        1.街区更新模式
        2.街区功能提升
        3.街区文化重现
    (七)西大街保护与再生设计内容
        1.构建合理路网
        2.完善基础设施
        3.调整商业业态
        4.丰富街区界面
        5.提升商业功能
        6.延续街区文化
        7.整合文化资源
        8.彰显地域特色文化
    (八)设计总结
六、总结及展望
注释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致谢

(4)基于共生理论的盛京皇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更新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家十三五课题支撑
        1.1.2 万城同貌,历史文化街区有名无实
        1.1.3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形劫势禁
    1.2 研究对象和范围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范围
    1.3 研究内容、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目的
        1.3.3 研究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1 国外历史遗产保护的宪章法规研究
        1.4.2 国内历史遗产保护的宪章法规研究
        1.4.3 国外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更新研究
        1.4.4 国内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更新研究
    1.5 概念解析
        1.5.1 盛京皇城
        1.5.2 历史文化街区
    1.6 研究方法及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框架
2 共生理论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更新研究
    2.1 共生理论内涵
        2.1.1 共生理论概念
        2.1.2 共生理论概述
    2.2 共生理论外延
        2.2.1 共生理论外延于经济学
        2.2.2 共生理论外延于社会学
        2.2.3 共生理论外延于环境学
        2.2.4 共生理论外延于城市规划及建筑学
    2.3 共生系统分类研究
        2.3.1 单重共生系统
        2.3.2 多重共生系统
    2.4 共生理论适用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更新
        2.4.1 普适性
        2.4.2 契合性
        2.4.3 应用性
        2.4.4 指导性
    2.5 历史文化街区共生系统研究
        2.5.1 历史文化街区外部共生发展研究
        2.5.2 历史文化街区内部共生发展研究
        2.5.3 历史文化街区内、外部共生系统辨析
        2.5.4 历史文化街区共生系统特征分析
    2.6 本章小结
3 盛京皇城共生系统共生效益评价
    3.1 共生效益评价指标体系
        3.2.1 共生效益评价
        3.2.2 建立指标体系原则
    3.2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3.2.1 评价指标体系
        3.2.2 提取指标因子并赋权重
    3.3 指标体系核算
        3.3.1 指标打分并核算分数
        3.3.2 计算系统层标准分数和共生协调性
        3.3.3 计算指标层标准分数和共生效益水平
    3.4 盛京皇城共生系统共生效益水平分析与共生系统调整
        3.4.1 系统层共生效益水平分析
        3.4.2 指标层共生效益水平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盛京皇城外部共生系统构建与保护更新策略
    4.1 盛京皇城外部共生体系
        4.1.1 构建外部共生系统
        4.1.2 外部共生系统共生三要素研究
        4.1.3 外部共生界面构建
    4.2 外部共生系统现状及问题分析
        4.2.1 共生单元现状分析及问题
        4.2.2 共生环境的现状分析及问题
        4.2.3 共生模式现状分析及问题
    4.3 盛京皇城外部共生策略
        4.3.1 共生原则
        4.3.2 共生目标
        4.3.3 外部功能界面共生策略
        4.3.4 外部交通界面共生策略
        4.3.5 外部文化界面共生策略
    4.4 盛京城外部共生实践
        4.4.1 外部功能界面共生实践
        4.4.2 交通子系统共生实践
        4.4.3 历史资源子系统共生共生实践
    4.5 本章小结
5 盛京皇城内部共生系统构建与保护更新策略
    5.1 盛京皇城内部共生子系统现状评估及问题分析
        5.1.1 盛京皇城子系统具体对象选取
        5.1.2 盛京皇城子系统现状评估过程
        5.1.3 盛京皇城子系统现状评估结果分析
        5.1.4 盛京皇城子系统现状评估结果应用
    5.2 盛京皇城内部共生体系
        5.2.1 内部共生体系
        5.2.2 内部子系统共生体系
        5.2.3 内部子系统共生分阶段研究
    5.3 内部共生子系统三要素
        5.3.1 建筑子系统三要素
        5.3.2 院落共生三要素
        5.3.3 街巷共生三要素
    5.4 盛京皇城内部共生策略
        5.4.1 建筑子系统共生策略
        5.4.2 院落子系统共生策略
        5.4.3 街巷子系统共生策略
    5.5 盛京皇城内部共生实践
        5.5.1 建筑子系统共生实践
        5.5.2 院落子系统共生实践
        5.5.3 街巷子系统共生实践
    5.6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5)基于“山-水-城”共融理念的南京江北新区建筑高度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市中大量山体景观被人工建筑遮挡
        1.1.2 城市建筑高度控制缺乏合理的规划编制和审批
        1.1.3 新常态下对城市建筑高度控制的理念发生变化
        1.1.4 南京江北新区的规划实践与建筑高度控制思考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建筑高度与城市建筑高度
        1.3.2 “山-水-城”共融理念
        1.3.3 容积率与建筑高度的关系
    1.4 研究范围与对象
        1.4.1 研究范围
        1.4.2 研究对象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理论与方法
        1.5.3 研究框架
第2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2.1 国外建筑高度控制研究
        2.1.1 国外建筑高度控制方法
        2.1.2 国外建筑高度控制实践
    2.2 国内建筑高度控制研究
        2.2.1 基于城市建筑高度分布一般规律的建筑高度控制方法实践
        2.2.2 基于城市特色风貌的建筑高度控制方法实践
    2.3 国内外建筑高度控制方法评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南京江北新区建筑高度控制框架
    3.1 江北新区概况
        3.1.1 城乡空间布局
        3.1.2 土地利用特征
        3.1.3 城市路网骨架
        3.1.4 自然条件特征
    3.2 江北新区“山-水-城”整体风貌特色解析
        3.2.1 自然山水风貌
        3.2.2 历史文化资源
        3.2.3 特色风貌归纳
    3.3 江北新区建筑高度现状研究
        3.3.1 现状建设概况
        3.3.2 建筑高度现状
    3.4 江北新区建筑高度控制目标设定
        3.4.1 江北新区建筑高度控制目标设定的背景
        3.4.2 “山-水-城”共融理念的引入
        3.4.3 基于“山-水-城”共融理念的江北新区建筑高度控制目标
        3.4.4 基于“山-水-城”共融理念的江北新区建筑高度控制原则
    3.5 江北新区建筑高度控制框架的构建
        3.5.1 江北新区建筑高度控制框架构建的基本思路
        3.5.2 江北新区建筑高度控制框架的构建内容
        3.5.3 江北新区建筑高度控制方法的选择
        3.5.4 “基准模型+修正模型”建筑高度控制框架的体系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南京江北新区建筑高度控制基准模型构建
    4.1 基准模型构建的基本思路
        4.1.1 基本原理
        4.1.2 构建步骤
    4.2 江北新区建筑高度样本的选择
    4.3 影响因子的选择
        4.3.1 相关城市影响因子汇总
        4.3.2 基于德尔菲法的影响因子初选
        4.3.3 基准因子的分析
        4.3.4 基于相关性分析法的影响因子复选
    4.4 基准因子的指标选择
        4.4.1 服务因子指标选择
        4.4.2 交通因子指标选择
    4.5 基准因子的指标赋值
        4.5.1 基于德尔菲法的因子赋值判定
        4.5.2 基于多元回归分析的因子权重判定
    4.6 江北新区基准高度的确定
        4.6.1 建筑高度分级的确定
        4.6.2 多因子综合评价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南京江北新区建筑高度控制修正模型的构建
    5.1 修正模型构建的基本思路
    5.2 江北新区“山-水-城”特色风貌区
        5.2.1 “山、水”要素
        5.2.2 “城”要素
    5.3 “山-城”融合建筑高度控制体系
        5.3.1 山体周边建筑高度控制
        5.3.2 观山视廊内建筑高度控制
        5.3.3 “山-城”融合建筑高度控制
    5.4 “水-城”融合建筑高度控制体系
        5.4.1 水体周边建筑高度控制方法探索
        5.4.2 内部河流周边建筑高度控制
        5.4.3 长江周边建筑高度控制
    5.5 城市建筑尺度控制
        5.5.1 城市整体尺度控制
        5.5.2 历史文化周边尺度控制
        5.5.3 街道尺度控制
    5.6 修正模型的确定——“山-水-城”共融
        5.6.1 各要素的叠加
        5.6.2 修正模型特色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研究结论
    6.1 南京江北新区建筑高度控制成果评价
        6.1.1 基准模型与修正模型叠加
        6.1.2 整体成果评价
    6.2 研究结论
        6.2.1 “基准模型+修正模型”城市建筑高度控制体系的构建
        6.2.2 江北新区建筑高度控制结果符合时代诉求
    6.3 创新点
    6.4 研究不足
    6.5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南京江北新区建筑高度控制影响因素专家打分表
附录2 南京江北新区建筑高度控制影响因素指标赋值专家打分表
成果
致谢

(6)基于价值感知与主观评价的深圳市历史风貌区保护更新研究 ——以凤凰古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际趋势:城市建成遗产保护体系的完善与保护观念的转变
        1.1.2 深圳需求:将历史文化放置于当下及未来的整体发展框架
        1.1.3 更新困境:历史风貌区面临保护与发展的双重危机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辨析
        1.3.1 城市建成遗产(Urban Built Heritage)
        1.3.2 历史风貌区(Historical Area)
        1.3.3 价值(Value)
        1.3.4 保护与更新(Protection and Renewal)
    1.4 相关研究进展
        1.4.1 价值评价相关研究
        1.4.2 保护与更新相关研究
        1.4.3 相关研究总结
    1.5 研究对象及范围
        1.5.1 前续研究评述
        1.5.2 研究对象、范围
    1.6 研究内容与方法
        1.6.1 研究内容
        1.6.2 研究方法
        1.6.3 研究框架
第2章 深圳市历史风貌区特征分析与保护更新方法研究
    2.1 历史风貌区现状特征
        2.1.1 风貌形态的多样性
        2.1.2 价值内涵的多元化
        2.1.3 保护更新的灵活性
    2.2 历史风貌区的现状问题与保护更新困境
        2.2.1 物质空间载体难以有效识别
        2.2.2 保护与更新的尺度难以把握
        2.2.3 传统价值评价与保护方法的局限
    2.3 历史风貌区保护与更新相关研究
        2.3.1 历史风貌区保护与更新相关管理规定
        2.3.2 历史风貌区保护与更新相关理念
        2.3.3 历史风貌区保护与更新相关实践
    2.4 深圳市历史风貌区保护与更新活化理念与方法
        2.4.1 建立基于地方发展和文化特征的价值评价方法和依据
        2.4.2 探索延续传统和衔接当代城市建设的空间更新技术手段
        2.4.3 培育融入整体战略且面向未来的功能体系
        2.4.4 形成可持续的地方社区营造参与机制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价值感知与主观评价的历史风貌区保护与更新技术路径
    3.1 价值感知与主观评价方法机制研究
        3.1.1 价值内涵与特征
        3.1.2 价值感知的相关研究
        3.1.3 物质空间载体的相关研究
        3.1.4 主观评价的相关研究
    3.2 价值感知与主观评价方法框架建构
        3.2.1 评价方法与思路建构
        3.2.2 价值体系建构
        3.2.3 物质空间载体体系建构
    3.3 基于价值感知与主观评价方法的保护与更新策略响应机制
        3.3.1 基于价值感知评价的地方特色保护与反馈机制
        3.3.2 基于价值体系与物质空间载体转译的空间保护更新方法
        3.3.3 基于核心价值与区域发展战略定位的功能研判
        3.3.4 基于价值传递与认同建构的社群关系再组织响应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深圳凤凰古村历史风貌区现状调查分析
    4.1 凤凰古村历史风貌区概况
        4.1.1 基本概况
        4.1.2 发展时序
    4.2 凤凰古村历史风貌区物质空间调查
        4.2.1 整体风貌与空间格局
        4.2.2 街巷肌理与公共空间
        4.2.3 建筑与细部装饰
    4.3 凤凰古村历史风貌区保护与更新困境
        4.3.1 历史积淀深厚但缺乏活力
        4.3.2 更新活化的尺度难以把握
        4.3.3 符号化的活化方式缺乏认同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凤凰古村的价值感知与主观评价试验分析
    5.1 价值感知与主观评价方法设计
        5.1.1 前期准备
        5.1.2 调查方法与问卷设计
    5.2 价值感知分析结果与核心价值判断
        5.2.1 游客的价值感知与分析
        5.2.2 居民的价值感知与分析
        5.2.3 核心价值选取与价值感知差异分析
    5.3 物质空间载体的感知分析结果
        5.3.1 游客的物质空间载体感知评价分析
        5.3.2 居民的物质空间载体感知评价分析
        5.3.3 游客与居民的物质空间载体感知评价差异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凤凰古村历史风貌区保护与更新策略建议
    6.1 保护更新的目标——实现历史风貌区的活态保护
        6.1.1 彰显地方特色,形成价值认同
        6.1.2 连结物质空间,激发地方活力
        6.1.3 融入发展框架,实现功能再生
        6.1.4 平衡多方需求,延续多元共生
    6.2 保护更新的方法——有品质的介入,多维度的连结
        6.2.1 多元价值的连结,实现地方特色的认知与展示
        6.2.2 价值与空间的连结,建立空间的地方感知
        6.2.3 历史与现代的连结,形成功能的延续再生
        6.2.4 多方主体的连结,建构可持续的社区营造机制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件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7)共生理念下历史古城及其外围景观风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对象与范围
    1.3 研究对象相关概念辨析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1.5 国内外相关研究
        1.5.1 国外相关研究概况
        1.5.2 国内相关研究概况
    1.6 研究内容与方法
        1.6.1 研究内容
        1.6.2 研究方法
    1.7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历史古城内外景观风貌共生现状
    2.1 古城内外城区发展进程
    2.2 古城及外围景观风貌差异
        2.2.1 城区发展目标不同
        2.2.2 各城区产业功能不同
        2.2.3 空间环境中景观元素不同
        2.2.4 建筑风貌不同
    2.3 古城及外围景观风貌发展现状问题
        2.3.1 空间格局内外混乱
        2.3.2 建筑风貌差异较大
        2.3.3 公共设施风貌缺乏文化符号
        2.3.4 地域文化特征不明显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历史古城及其外围景观风貌共生价值
    3.1 共生思想基础理论及内涵
        3.1.1 共生思想在生物学领域中的研究
        3.1.2 共生思想在社会学中的研究
        3.1.3 共生思想在建筑、景观领域中的研究
    3.2 共生思想形成要素及特征
        3.2.1 形成要素
        3.2.2 共生思想特征
    3.3 共生思想对协调历史古城及其外围景观风貌的影响
        3.3.1 共生对协调景观风貌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3.3.2 影响景观风貌共生显着性因素分析
    3.4 “共生”对历史古城与外围景观风貌研究的启示
    3.5 “共生”对历史古城及其外围景观风貌共生价值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正定古城及其外围景观风貌调查研究
    4.1 正定古城基本情况
        4.1.1 历史变革
        4.1.2 城区发展
        4.1.3 正定古城内外景观风貌共生价值
    4.2 正定古城内外景观风貌现状及问题分析
        4.2.1 问卷调查分析研究
        4.2.2 古城区景观风貌现状
        4.2.3 古城外围景观风貌共生现状
        4.2.4 景观风貌共生思路
    4.3 正定古城内外景观风貌共生对策
        4.3.1 整合正定整体空间环境
        4.3.2 重塑正定景观环境及基础设施风貌
        4.3.3 控制引导古城主要街道建筑风貌
        4.3.4 传承正定古城文化精神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共生理念下古城与外围景观风貌共生的策略研究
    5.1 古城与外围景观风貌共生思路及原则
        5.1.1 景观风貌的共生思路
        5.1.2 景观风貌的共生原则
    5.2 空间环境肌理共生策略
        5.2.1 构建空间肌理共生
        5.2.2 更新景观风貌
    5.3 文化共生策略
        5.3.1 延续地域特色
        5.3.2 发扬传统文化
        5.3.3 树立人文精神
    5.4 建筑共生策略
        5.4.1 对整体建筑风貌的控制
        5.4.2 保护地域传统建筑形式
        5.4.3 对新建筑风貌进行协调
    5.5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个人简历、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8)广州绿道系统中的文化景观呈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研究现状
        1.2.1 绿道研究概况
        1.2.2 文化景观研究概况
        1.2.3 现有研究述评
        1.2.4 进一步深化研究的对策与思路
    1.3 研究对象与内容
        1.3.1 研究对象的时空范围
        1.3.2 核心概念内涵讨论
        1.3.3 研究内容
    1.4 研究目标和研究方法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图
第二章 广州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的现状分析
    2.1 广州当前建成绿道的主要问题
        2.1.1 生态型绿道:生态优势待维护和彰显
        2.1.2 郊野型绿道:功能类型差异化待提升
        2.1.3 都市型绿道:需提升可达性和安全性
    2.2 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的主要类型
        2.1.1 纵横古今的广州遗址景观
        2.1.2 生机盎然的广州场所景观
        2.1.3 依山靠水的广州聚落景观
    2.3 广州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的现状问题
        2.3.1 生态环境保护:生态型绿道文化景观周边生态资源待重视
        2.3.2 社会经济关联:郊野型绿道与沿线生态产业关联性待加强
        2.3.3 景观审美体验:都市型绿道对文化景观历史环境维护较少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呈现策略
    3.1 回归绿道概念的生态保护内涵
        3.1.1 凸显绿道系统的生态特征
        3.1.2 维护文化景观的生态环境
        3.1.3 理清城乡绿道的生态职能
    3.2 结合城市发展推进生态系统的协调
        3.2.1 推进景观生态廊道的构建
        3.2.2 彰显文化景观之间的关联
        3.2.3 延展各类景观资源的功能
    3.3 促进沿线景观风貌要素的和谐共融
        3.3.1 绿道游径规划与文化景观格局相应
        3.3.2 绿道景观形式与文化景观风貌相衬
        3.3.3 绿道景观功能与文化景观资源相合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呈现策略
    4.1 助力城乡经济发展在“集聚中走向平衡”
        4.1.1 结合产业发展进行绿道游径规划
        4.1.2 适应技术发展调整绿道设施供应
        4.1.3 依据景观资源优势发展绿色经济
    4.2 增进建设共识以提升绿道系统正面效应
        4.2.1 宏观:结合区域发展,促进绿道对生态产业的带动
        4.2.2 中观:结合城市双修,改善文化景观空间环境品质
        4.2.3 微观:结合社区建设,推进公众参与绿道景观优化
    4.3 调整绿道建设运行方式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4.3.1 加强政府对优化绿道系统的政策支持
        4.3.2 尊重专家对完善公共环境的价值引导
        4.3.3 增加市场的参与合作以提升有续运营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提升景观审美体验的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呈现策略
    5.1 彰显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的审美文化特征
        5.1.1 延续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的地域技术特征
        5.1.2 展现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的社会时代精神
        5.1.3 传承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的人文艺术品格
    5.2 依据主体审美结构层次完善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
        5.2.1 依据主体审美生理层次提升绿道系统的可达性
        5.2.2 依据主体审美心理层次提升绿道景观的多样性
        5.2.3 依据主体审美社会文化层次提升景观的文化性
    5.3 改善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中审美活动发生的条件
        5.3.1 提升广州绿道系统的关键节点的景观品质
        5.3.2 凸显广州绿道系统中主要游径的主题序列
        5.3.3 完善广州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的网络关联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9)共生导向的城市历史街区地下空间规划策略研究 ——以徐州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对象、范围与内容
    1.3 国内外研究概况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1.5 研究方法和框架
2 相关概念界定与基础研究
    2.1 共生的本质及其特征研究
    2.2 城市历史街区及地下空间的相关概念界定与基础研究
    2.3 共生对于城市历史街区地下空间规划的适用性
    2.4 共生对于城市历史街区地下空间规划的启示与意义
    2.5 本章小结
3 徐州市历史街区及其地下空间现状研究与分析
    3.1 历史街区历史沿革
    3.2 历史街区地上空间现状梳理
    3.3 历史街区地下空间现状梳理
    3.4 历史街区及其地下空间现状问题总结分析
    3.5 历史街区居民满意度调查与地下空间规划需求分析
    3.6 本章小结
4 共生导向的城市历史街区地下空间规划思路构建
    4.1 共生导向的城市历史街区地下空间规划内涵
    4.2 共生导向的城市历史街区地下空间规划控制
    4.3 共生导向的城市历史街区地下空间规划构成
    4.4 本章小结
5 共生导向的城市历史街区地下空间规划策略研究
    5.1 地下道路交通立体分流策略
    5.2 地下商业服务综合配套策略
    5.3 地下市政设施聚合统一策略
    5.4 地下文化展示多样呈现策略
    5.5 地下空间环境人性关怀策略
    5.6 本章小结
6 实证研究—徐州市回龙窝历史街区
    6.1 回龙窝历史街区概况
    6.2 地下道路交通立体分流策略—徐州市地铁2 号线引入
    6.3 地下商业服务综合配套策略—游客服务中心与城墙展示
    6.4 地下市政设施聚合统一策略—地下配套设施
    6.5 地下文化展示多样呈现策略—徐州城墙博物馆
    6.6 不足与优化建议
    6.7 本章小结
7 结语
    7.1 研究的成果
    7.2 研究的不足
    7.3 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10)基于“城市针灸”理念的古村落微更新策略研究 ——以大鹏新区王母墟王屋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传统城市更新模式弊端显露,亟需步入新阶段
        1.1.2 城市的多样性需求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得到重视
        1.1.3 城市古村落的保护与更新对于深圳尤为重要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4 概念界定
        1.4.1 古村落
        1.4.2 城市微更新
        1.4.3 城市针灸
    1.5 研究内容及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研究框架
第2章 :国内外相关理论、实践研究
    2.1 城市微更新理论与实践
        2.1.1 二战后国外城市更新的发展
        2.1.2 城市微更新理论发展
        2.1.3 城市微更新的理论方法
        2.1.4 城市微更新的实践探索
    2.2 城市针灸理论与实践
        2.2.1 国外“城市针灸”的理论发展
        2.2.2 国外“城市针灸”的实践探索
        2.2.3 国内“城市针灸”的理论发展
        2.2.4 国内“城市针灸”的实践探索
    2.3 城市微更新的两种具体操作策略
    2.4 古村落更新的相关研究
        2.4.1 古村落的内涵与特征
        2.4.2 古村落保护与更新的意义
        2.4.3 古村落保护与更新存在的问题
        2.4.4 古村落更新的必要性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城市针灸”理念的微更新在古村落中的可行性研究
    3.1 基本特征
        3.1.1 精细化尺度与多功能融合
        3.1.2 灵活性与高效性
        3.1.3 渐进持续性改造促进历史文脉的保护与发展
        3.1.4 人性化尺度彰显人文关怀
        3.1.5 广泛的城市触媒效应
    3.2 应用原则
        3.2.1 整体与局部的互动性原则
        3.2.2 小规模与渐进性原则
        3.2.3 城市触媒的介入原则
        3.2.4 有机更新原则
        3.2.5 以人为本的公众参与原则
    3.3 应用类型
        3.3.1 公共空间
        3.3.2 交通设施
        3.3.3 公共建筑
    3.4 应用目标
        3.4.1 实现城市的多元复兴和多样性价值
        3.4.2 激发和引导城市未来可行的更新方向
    3.5 契合价值体现
        3.5.1 基于“城市针灸”理念的微更新和古村落保护与更新目标一致
        3.5.2 基于“城市针灸”理念的微更新和古村落保护与更新改造方式契合
        3.5.3 基于“城市针灸”理念的微更新应用于古村落存在的优势43本章小结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城市针灸”理念的微更新在古村落中的实践应用构架
    4.1 辩症——现状状况的探析
        4.1.1 基本特征研究
        4.1.2 发展状况梳理分析及问题研究
        4.1.3 更新需求总结
    4.2 疏导——潜力与约束的甄别
    4.3 点穴——针灸元素的确定
        4.3.1 城市结构化
        4.3.2 针灸点的选取
    4.4 调和——微更新措施实施
        4.4.1 功能结构调和
        4.4.2 公共空间改造
        4.4.3 交通设施改造
        4.4.4 公共建筑改造
        4.4.5 文化产品植入
    本章小结
第5章 :策略研究——大鹏新区王母墟王屋村微更新策略研究
    5.1 辩症——王屋村的“现状分析”
        5.1.1 大鹏新区王母旧墟王屋村概述
        5.1.2 大鹏新区王母旧墟王屋村发展状况梳理及问题研究
        5.1.3 大鹏新区王母旧墟王屋村更新需求总结
    5.2 疏导——王屋村保护与更新的“潜力与约束”
        5.2.1 大鹏新区王母旧墟王屋村发展潜力研究
        5.2.2 大鹏新区相关规划分析和探讨
        5.2.3 大鹏新区王母旧墟王屋村发展目标和定位
    5.3 点穴——王屋村保护与更新的“针灸元素”
        5.3.1 结构化设计——王屋村空间体系的构成
        5.3.2 针灸点选取——王屋村针灸元素提取
        5.3.3 基于“城市针灸”理念的微更新引入王屋村古村落保护与更新的必要性
    5.4 调和——王屋村保护与更新的“微更新措施”
        5.4.1 功能结构调和,赋予王屋村多样化的功能
        5.4.2 延续建筑肌理,修复破碎的院落空间
        5.4.3 公共空间改造,优化王屋村公共场所的体验感受
        5.4.4 交通设施改造,提升王屋村的邻里交流和行动体验
        5.4.5 公共建筑改造,点燃王屋村的历史记忆和文化名片
        5.4.6 引入城市事件,延续历史文化和节庆活动,唤醒历史记忆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城市针灸”理念的微更新在王屋村微更新实践的综合评价
    6.1 生理需求——关注居民的基本需要
    6.2 安全需求——居民有足够的安全感
    6.3 归属与爱需求——利用空间手段满足居民的社会交往需要
    6.4 尊重需求——尊重居民和场所环境
    6.5 自我实现需求——关注居民的自我实现需求
第7章 :结论及展望
    7.1 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四、实现北京城市现代化与历史风貌的共生(论文参考文献)

  • [1]有机更新视角下泉州县后街历史地段的保护研究[D]. 田青竹. 北京建筑大学, 2020(08)
  • [2]北京老城区传统民居的适应性再利用设计研究[D]. 张尧.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3]城市更新背景下的历史文化商业街区保护与再生设计研究[D]. 刘洋梓.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6)
  • [4]基于共生理论的盛京皇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更新策略研究[D]. 许新慧. 沈阳建筑大学, 2020(04)
  • [5]基于“山-水-城”共融理念的南京江北新区建筑高度控制研究[D]. 陈喆. 南京工业大学, 2020(11)
  • [6]基于价值感知与主观评价的深圳市历史风貌区保护更新研究 ——以凤凰古村为例[D]. 史瑞翀. 深圳大学, 2020(10)
  • [7]共生理念下历史古城及其外围景观风貌研究[D]. 周芸. 桂林理工大学, 2020(01)
  • [8]广州绿道系统中的文化景观呈现研究[D]. 刘琳婕.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6)
  • [9]共生导向的城市历史街区地下空间规划策略研究 ——以徐州市为例[D]. 谢凯骏. 中国矿业大学, 2019(04)
  • [10]基于“城市针灸”理念的古村落微更新策略研究 ——以大鹏新区王母墟王屋村为例[D]. 张薇. 深圳大学, 2019(09)

标签:;  ;  ;  ;  ;  

实现北京城市现代化与历史风貌的共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