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病原线虫研究进展(英文)

昆虫病原线虫研究进展(英文)

一、昆虫病原线虫研究进展(英文)(论文文献综述)

狄斌,钱秀娟,李玉玉,刘长仲[1](2021)在《两种复壮方法对昆虫病原线虫致病力、生殖力、存活能力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为探明不同复壮方法对昆虫病原线虫致病力、生殖力等的影响。【方法】选用韭蛆BradysiaodoriphagaYangetZhang和大蜡螟Galleriamellonella2种寄主昆虫复壮异小杆线虫Heterorhabditis megidis0627M和斯氏线虫Steinernema felitiae0619HT,复壮后测定2种品系线虫的致病力、生殖力、死亡率,并观察线虫寄生后2种寄主的行为、体色的变化情况及引起寄主死亡时间。【结果】不同复壮方法对2种品系线虫存活能力的影响不同。短时间保存10 d时,2种复壮方法下2种品系的线虫死亡率都很低,且随保存时间递增,死亡率均有上升;保存30 d时,经韭蛆复壮的S. felitiae 0619HT的死亡率高于H. megidis0627M品系的,而经大蜡螟复壮的H. megidis 0627M和S. felitiae 0619HT的死亡率相差不大;韭蛆复壮后的昆虫病原线虫致病力较高;保存40 h时,H. megidis 0627M和S. felitiae 0619HT对大蜡螟的致死率均为100%,侵入率分别为5.67%和2.33%,均低于用大蜡螟复壮的线虫;韭蛆复壮后2种品系的生殖力高于大蜡螟复壮的且差异显着,用韭蛆复壮后H.megidis0627M和S.felitiae0619HT的生殖力分别为1.4613×105头/g和2.395 2×105头/g,均高于用大蜡螟复壮的生殖力。【结论】与大蜡螟相比,用寄主韭蛆复壮异小杆线虫和斯氏线虫是比较好的复壮方法,H. megidis 0627M和S. felitiae 0619HT两种品系可以通过寄主韭蛆复壮使其生殖力、致病力和侵入率都明显升高,更有利于后期线虫的非生物胁迫提供基础。因此,室内复壮昆虫病原线虫时,可采用寄主昆虫回归复壮。

蒲宇辰[2](2020)在《红棕象甲体外免疫效能及其与体内免疫权衡的生理调控》文中提出红棕象甲Rhynchophorus ferrugineus(Olivier)(鞘翅目:象甲科)是新近入侵我国南方棕榈科植物种植区的一种重大毁灭性害虫,严重影响了入侵地寄主植物的经济价值和园林观赏价值,造成极大的损失。由于红棕象甲具有飞行迁移能力强、繁殖潜能高、天敌缺乏、为害隐蔽和抗性强等特性,当前针对该害虫仍缺乏有效的防控策略。和化学防治相比,生物防治是一种具持续控制潜能的手段,优势明显。然而,当红棕象甲遭受病原微生物侵染时,必然会激活寄主的免疫系统,从而产生一系列的防御反应,其中首要的是以体外分泌物为核心的体外免疫,这将大大削弱生物防治的效果,也是造成该虫有效病原菌群较少的原因之一。而入侵种成功定殖的部分原因就是个体对病原体等外源物质具有较强的免疫能力。体外免疫和体内免疫是昆虫应对外源物入侵的两种免疫防御策略,但红棕象甲的免疫权衡和生理调控机制还不甚明确。因此,本文在生物测定筛选红棕象甲潜在病原菌的基础上,阐明该虫体外分泌物的组分、体外免疫抑制效能及调控的关键基因,分析红棕象甲对体外分泌物的行为响应,探讨体外和体内免疫防御效能的差异及其与生长、繁殖等适应性间的关联,揭示两种免疫防御之间的权衡关系和生理调控机理,以期为制定红棕象甲的生物防控策略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红棕象甲生防菌的筛选我们从自然罹病死亡的红棕象甲虫尸上分离到了多种病原微生物。这些分离菌株的室内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粘质沙雷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金龟子绿僵菌小孢变种Metarhizium anisopliae var.anisopliae和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最具控制潜能和应用潜力。此外我们还发现,苏云金芽孢杆菌不仅能够显着延长卵的孵化时间,而且能够显着降低幼虫的钻蛀活性。2.红棕象甲体外分泌物的抑菌效能抑菌试验显示,红棕象甲的体外分泌物能显着抑制微生物在体外的生长。虽然液相不产生明显的抑菌圈,但是固相和原液均具有一定的抑菌活性,且原液的抑菌能力显着强于固相。同时,这些体外分泌物对革兰氏阴性菌的抑菌效能显着高于对革兰氏阳性菌的抑菌效能。这些结果表明,红棕象甲的体外分泌物是其抵御病原菌侵染过程中体外免疫的关键因子。3.红棕象甲体外分泌物的组分及其免疫活性物质红棕象甲体外分泌物含有蛋白质和300余种化合物等组分。代谢组学分析表明,对苯醌可能是红棕象甲体外分泌物的主要免疫活性成分。在此基础上,我们发现,对苯醌具有明显的体外抑菌活性。而当红棕象甲遭到病原侵染时,中等浓度的对苯醌的免疫保护效能普遍最佳,它能够最大程度的提高寄主的存活率。这些结果进一步验证了对苯醌是红棕象甲体外分泌物中的免疫活性物质。4.芳基硫酸酯酶B(Rf ARSBs)在红棕象甲体外免疫反应中的调控作用注射ds Rf ARSB-11581和ds Rf ARSB-14322至红棕象甲体内12 h后,其体外分泌物中的对苯醌的合成受到明显抑制,而注射ds Rf ARSB-0311后,其体外分泌物中的对苯醌的浓度反而显着升高。这表明Rf ARSBs可以调节红棕象甲体外免疫分泌物中的对苯醌的含量,从而影响该虫的体外免疫能力。5.红棕象甲对其体外免疫分泌物的行为响应行为测定的结果表明,红棕象甲体外分泌物能使个体产生引诱或趋避的特定行为响应,而响应强弱与分泌物的量有关。幼虫和成虫皆对中等剂量的体外分泌物最为敏感,引诱活性最佳。随着分泌物量的增加或减少,引诱效果逐渐下降。其中,成虫在较高剂量的分泌物的影响下表现出最大的趋避性。因此,低含量的体外分泌物对红棕象甲起着引诱剂的作用,而高含量的体外分泌物反而有望作为驱避剂。6.红棕象甲免疫权衡的生理调控红棕象甲七龄幼虫的体外分泌物的抑菌活性、血淋巴的酚氧化酶活性和血淋巴的抗菌活性皆显着高于三龄幼虫。然而幼虫的三龄发育历期却显着更短。对于成虫而言,交配通过降低个体的免疫防御能力而付出巨大的代价,但这种规律表现出与性别和年龄相关的差异性。在12日龄个体中,交配能够显着降低雄虫体外分泌物的抑菌活性,而雌虫不受影响。相反,在52日龄个体中,交配能够显着降低雌虫体外分泌物的抑菌活性,而雄虫却不受影响。在未交配个体中,血淋巴酚氧化酶活性随着日龄的增加而显着上升,且这种变化规律不存在性别差异。然而未交配雌虫和未交配雄虫的寿命分别显着低于交配雌虫和交配雄虫的寿命。虽然12日龄交配雌虫的卵孵化率显着高于52日龄交配雌虫的卵孵化率,但是12日龄雌虫的产卵量和子代数皆显着低于52日龄雌虫的产卵量和子代数。此外,单独的免疫胁迫物因子对免疫防御强弱的影响没有差异。这些结果表明,体外和体内免疫强弱的变化是虫龄、性别、交配和免疫处理等多个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这种免疫系统又与其它生活史组分存在着直接权衡和生理调控关系,从而影响了个体在免疫上的投资,即免疫能力的上升,必然以发育历期、寿命、交配能力和生殖能力等作为代价,而这种权衡关系又错综复杂。综合本文的研究结果,以对苯醌为主要免疫活性成分的体外分泌物在红棕象甲的体外免疫防御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当红棕象甲遭受病原菌的侵染时,寄主的免疫反应(体外免疫和体内免疫)被激活,从而削弱了病原菌的侵染效果,导致该虫种群的成功入侵和定殖。因此,本研究着重以体外免疫作为视角和切入点,通过深入探讨红棕象甲抵御病原菌侵染过程中免疫系统的作用机制,不仅揭示了该虫的入侵特性和适应性变异机制,而且有助于深入剖析病原菌和寄主之间的免疫互作效应和多样化的免疫防御策略,提升病原菌田间控害效果,为开发以昆虫免疫系统为靶标的新型害虫抑制剂或行为干扰剂等提供新的思路和途径。

武海斌[3](2019)在《噻虫嗪对昆虫病原线虫防控韭菜迟眼蕈蚊的增效作用及其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韭菜迟眼蕈蚊Bradysia odoriphaga,俗称韭蛆,是我国特有的重要地下害虫,是制约韭菜产业发展的重大生物灾害。目前,防治韭蛆仍以化学杀虫剂为主,不仅导致其抗药性大幅度提高,还严重影响韭菜的食用品质。昆虫病原线虫(entomopathogenic nematodes,EPN)作为一种有潜能的生物防治因子,但其田间杀虫效果缓慢且不稳定。为减少化学杀虫剂的使用量,同时提高EPN防治效果,本文系统研究了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和施用技术等因素对低浓度噻虫嗪与EPN混用防控韭蛆效果的影响,筛选出可应用于田间的增效组合,并明确其田间施用关键技术。在此基础上,探讨不同处理方式下低浓度噻虫嗪对EPN杀虫效果及其韭蛆体内酶活性的影响以及低浓度噻虫嗪对EPN觅食能力和攻击能力的变化,阐明噻虫嗪对EPN防控韭蛆的增效作用及其机理。研究结果对EPN的广泛应用具有重要的实践和理论意义。1.系统研究了温度、土壤含水量、噻虫嗪浓度、EPN浓度、韭菜迟眼蕈蚊虫态及龄期等因素对EPN与噻虫嗪混用杀虫效果的影响,获得最佳增效组合。嗜菌异小杆线虫H06(H06)、印度异小杆线虫LN2(LN2)、小卷蛾斯氏线虫NC116(NC116)、小卷蛾斯氏线虫All(All)、长尾斯氏线虫X-7(X-7)和芜菁夜蛾斯氏线虫SF-SN(Sf)等6种类EPN对该虫的致死率不同。EPN与低浓度噻虫嗪混用均表现为增效作用,其中,利用100 IJs/虫的Sf、All和LN2分别与15 mg/L噻虫嗪混用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96.94%、89.92%和96.64%,均显着高于X-7、H06和NC116。在温度20℃~25℃、土壤含水量10%~18%条件下,60 IJs/虫Sf与15 mg/L的噻虫嗪混用对韭蛆3龄幼虫具有较高的杀虫效果。2.创新Sf与噻虫嗪混用的施用技术,提出了“减药增效”科学施用方法。采用7.5亿IJs/ha的Sf与1.0 kg a.i./ha的噻虫嗪混用间隔28 d施用两次的方法,其防治效果均超过90%,持续防治达6周,显着高于噻虫嗪单用(6.0 kg a.i./ha)、Sf单用(30亿IJs/h)和Sf(15亿IJs/ha)与噻虫嗪(2.0 kg a.i./ha)混用的,且在处理56 d时,对韭菜具有最高的保苗效果和增产率,分别为97.75%和61.80%。3.明确Sf(60 IJs/虫)与噻虫嗪(15 mg/L)在不同处理方式下混用(噻虫嗪与Sf同时混用、Sf对噻虫嗪处理的韭蛆以及噻虫嗪对Sf处理的韭蛆)对韭蛆3龄幼虫杀虫效果显着高于Sf单用和噻虫嗪单用,且对韭蛆体内酶活性具有更强的抑制作用。Sf与噻虫嗪同时混用处理韭蛆3龄幼虫,处理72 h时,校正死亡率达到96.61%。与对照组相比,处理后12 h、24 h和36 h时,两者混用时韭蛆体内酶原蛋白质含量分别提高了13.88%、46.87%和57.99%,均显着高于对照组、Sf处理组、噻虫嗪处理组。处理24 h时,两者混用组SOD、CAT、AChE和GTSs活性分别比对照降低了47.48%、28.73%、71.04%和29.97%;处理36 h时,酶活性分别比对照降低了46.34%、42.22%、58.37%和11.87%,均显着低于对照组、Sf处理组和噻虫嗪组,比单剂具有更强的抑制作用。噻虫嗪处理韭蛆36 h后再用Sf处理36 h的校正死亡率为76.35%,较Sf对未处理韭蛆的提高了4.40倍。与Sf对未处理韭蛆相比,处理48 h时,其SOD、CAT、AChE和GTSs活性分别降低了27.66%、14.61%、19.42%和19.79%;在处理60 h时,则分别降低了33.71%、36.78%、24.13%和3.26%,具有更强抑制作用。Sf处理韭蛆24 h后再用噻虫嗪处理48 h的校正死亡率为87.16%,较噻虫嗪对未处理韭蛆的提高了1.65倍。与噻虫嗪对未处理韭蛆相比,在处理60 h时,其SOD、CAT、AChE和GTSs活性分别降低了38.50%、38.30%、25.80%和51.33%,具有更强抑制作用。4.明确了噻虫嗪处理的Sf在扩散、定向和募集等3个阶段中的觅食能力均显着高于未处理Sf的。处理12 h时,噻虫嗪处理的Sf对清水、韭蛆、韭菜茎和韭蛆+韭菜茎扩散距离较未处理Sf的分别提高了22.52%、16.17%、8.88%和21.06%,其中对韭蛆+韭菜茎的扩散距离均显着高于对清水、韭蛆和韭菜茎,且在pH值为7.0和20℃~25℃条件下,具有更强的扩散能力。噻虫嗪处理的Sf分别对韭蛆+韭菜茎、韭蛆、韭菜茎和清水的定向能力是未处理Sf的1.46倍、1.21倍、1.57倍和1.80倍,且对韭蛆+韭菜茎、韭蛆、韭菜茎的趋性指数均显着高于未处理的Sf,其中对韭蛆+韭菜茎趋性指数最高,趋性指数为0.23,表现高趋性,而未处理Sf对韭蛆+韭菜茎的趋性指数为0.13,表现较弱趋性。处理4 h~12 h时,噻虫嗪处理的Sf对韭蛆、韭菜茎和蘸有韭菜茎汁液的韭蛆的募集能力均显着高于未处理的Sf,其中在处理12 h时,对蘸有韭菜茎汁液的韭蛆的募集能力最高,达到49.83%,比对韭蛆、韭菜茎的募集能力提高了1.25~1.98倍。5.明确了噻虫嗪处理的Sf对韭蛆3龄幼虫的校正死亡率、攻击率、消耗率、日最大致死量和搜寻效应均高于未处理Sf的,而处理时间则显着降低。噻虫嗪处理的Sf对韭蛆3龄幼虫的校正死亡率高于未处理的Sf,处理6 h时,较未处理的Sf的提高了2.13倍。当Sf浓度固定在6 400 IJs/皿时,噻虫嗪处理的和未处理的Sf对该试虫功能反应均符合HollingⅡ和Ш型方程,与未处理的Sf相比,噻虫嗪处理的Sf对该试虫的攻击率(a’=0.5592)提高了42.46%,处理时间(Th=0.0081d)则降低了44.90%,消耗率(a’/Th)提高了2.59倍,日最大致死量(Namax)则分别提高了1.81倍(HollingⅡ)和1.41倍(HollingШ)。而噻虫嗪处理的和未处理的Sf对该试虫的搜寻效应均随韭蛆密度的增加而呈线性下降。当韭蛆密度固定在40头/皿时,噻虫嗪处理的和未处理的Sf对该试虫的致死效果均随着韭蛆密度的增加而增大,搜寻效应则均先上升后下降,且噻虫嗪处理的Sf的搜寻效应和相互干扰参数均高于未处理Sf的。

张宇凡,王小艺[4](2019)在《星天牛生物防治研究进展》文中指出星天牛Anoplophora chinensis Forster为亚洲本土的林木钻蛀性害虫,近年来已入侵到一些欧洲国家,被列为重要的国际检疫对象。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有关星天牛的自然天敌种类及其人工利用的研究进展。我国古代曾用黄猄蚁Oecophylla smaragdina Fabricius防治危害柑橘树的星天牛,近年来开展了野外释放天敌昆虫花绒寄甲Dastarcus helophoroides Fairmaire成虫和卵卡防治星天牛的实践,都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川硬皮肿腿蜂SclerodermussichuanensisXiao对星天牛低龄幼虫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天牛卵长尾啮小蜂Aprostocetus fukutai Miwa&Sonan显示出了良好的生物防治利用前景,在意大利对星天牛的卵寄生率最高达72%。一些欧洲本地拟寄生蜂种类,如柄腹茧蜂Spathius erythrocephalus Wesmael也可寄生入侵当地的星天牛自然种群。此外,利用昆虫病原微生物控制星天牛,也具有较好的防治前景,如用布氏白僵菌Beauveria brongniartii Petch制成的无纺布菌条已经在日本开发成为一种商品,真菌侵染可引起天牛高致死率。昆虫病原线虫夜蛾斯氏线虫Steinernema feltiae Filipjev和小卷蛾斯氏线虫S. carpocapsae Weiser也具有作为生物杀虫剂用于控制星天牛幼虫的开发前景。本文还讨论了目前星天牛生物防治中存在的不足及其原因,展望了今后研究的重点和方向。

张红玉[5](2016)在《昆虫病原线虫优良品系的筛选及生物学特性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昆虫病原线虫作为一种重要的生物防治因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研究对在山东地区采集的122份土样进行了线虫分离和筛选,得到异小杆线虫JNR,扩增其ITS基因和D2-D3基因,并构建系统进化树,进行系统进化分析。确定其分类地位。同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以发掘其生防潜力。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山东省济南、青岛、泰安、济宁、菏泽、潍坊6个市下13个区县采集土样122份,土样虫检出率为16.39%。研究了昆虫病原线虫的分布与土壤质地、植被类型以及湿度之间的关系。数据分析表明:沙壤土线虫检出率最高,占28%,沙土18.87%,壤土8.57%。调查显示,不同植被类型的土壤,线虫检出率不同。出线虫率最高的是果树,其次是田地和无植被的荒地。另外土壤湿度在15-25%左右时,线虫发生的概率较大。(2)分离得到线虫B、JN11、JNR、TD、HZ、QD,并筛选出杀虫效果较好的JNR。(3)通过对昆虫病原线虫JNR通过分子生物学鉴定,扩增其ITS基因和D2-D3基因,片段大小分别为992 bp、898 bp,结合Genebank中,已知种类的相关基因序列,进行同源性比对,构建系统进化树,确定其为嗜菌异小杆线虫H.bacteriophora。(4)通过测定不同剂量下线虫JNR对大蜡螟的侵染效果,结果表明,不同剂量下,线虫对试虫的侵染效果不同,校正死亡率随着浓度增加而增大,在48 h增加最多。24 h后在低剂量1060 IJs/头下,线虫对大蜡螟的校正死亡率为0%,当浓度达到120 IJs/头以上有侵染效果;在较高剂量120﹑240 IJs/头下,72 h后寄主的校正死亡率均达到100%。(5)探讨了温度﹑湿度对昆虫病原线虫的存活率和侵染力的影响。发现,线虫JNR有较好的耐热性,38℃条件下能存活近32 h;40℃水浴处理2 h,低浓度500 IJs/m L下3 h后全部死亡。在较高温度处理下,嗜菌异小杆线虫JNR均表现出了不同程度的侵染力。38℃时仍具有侵染活力,当温度过高超过40℃也不利于嗜菌异小杆线虫的侵染。在温度5℃、10℃下,线虫JNR可以存活数天,在低温下的侵染力随温度升高而增加。室内测定线虫需要的湿度为1000μL/皿。(6)研究了不同温度下线虫的水平运动能力及侵染周期,在30℃以内,线虫的水平运动能力随温度增加而增强;同一温度下,昆虫病原线虫JNR在琼脂培养基上的水平运动能力随时间延长而增强。18℃下,24 h仅有5%的线虫,25℃时,有10%的线虫个体运动达到3.6cm,当温度为30℃,则有31%的个体。JNR在室温25℃条件下,对大蜡螟的致死时间需要44 h,明显快于海滨斯氏线虫S.litorale和线虫S.ceratophorum,嗜菌异小杆线虫JNR侵染效果较好。线虫JNR在30℃的侵染周期时间短于25℃,且比另外两种线虫更适合高温条件。(7)通过测定线虫JNR在不同剂量下对蛴螬的致病力,结果表明,嗜菌异小杆线虫在较高剂量下对蛴螬的防效较好,500 IJs/头处理72 h,校正死亡率达到88%,96 h全部死亡,剂量为200 IJs/头时则需要120 h。

曾凡勇[6](2016)在《中国森林保护学科发展历程研究》文中认为我国森林保护学科自20世纪初萌芽,经过110多年的发展,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科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21世纪的今天,回顾过去110多年我国森林保护学科的发展历程,不仅有助于理清学科的发展脉络,总结经验,发现不足,并且对于把握学科发展方向也具有很好的现实意义。对于中国森林保护学科的发展历程,老一辈学者们积累了丰富的本底资料,但是,尚未有人做过全面系统的研究,本研究将致力于填补这一空白。本研究通过书籍、期刊、网络、专家访谈等方式,获取了大量与森林保护学科发展历程和科学研究相关的文献和史料。作者利用历史与逻辑、定性描述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获得的文献、史料、访谈材料进行了综合分析。结合每个时期学科的特点,作者把我国森林保护学科的发展历程分为萌芽期(1949年以前)、形成期(1950-1976年)、发展期(1977-1999年)和完善期(2000-今)四个时期,并对每个时期学科的历史沿革、科学研究进展、教材和专着、重大科技成果、政府部门颁布的法律政策对学科发展的影响等进行了详细阐述和分析研究。研究发现,经过110多年的发展,我国森林保护学科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发展过程一波三折,到今天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学科定位日益清晰、学科体系建设日趋完善、科学研究成效显着、创新平台建设初具规模、国际合作得到加强等,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大量的森林保护专门人才,产出了一大批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的实用技术,为国民经济发展、国土生态安全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通过研究,发现了学科发展的不足之处,提出了促进学科发展的5条政策建议、5个发展方向以及12个重点研究领域,对于我国森林保护学科未来发展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钱秀娟,刘长仲,阮艳娥[7](2015)在《昆虫病原线虫对甘肃省草地蛴螬的致病力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提高昆虫病原线虫在草地蛴螬(Scarabaeidae)防治中的应用,以甘肃省采样诱集的28个线虫品系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验室致病力测定研究了昆虫病原线虫对草地蛴螬的致病力。结果表明:Steinernema feltiae 0619HT和Heterorhabditis megidis 0627M 2品系对草地蛴螬有较高的致病力。S.feltiae 0619HT品系对华北大黑鳃金龟(Holotrichia oblita)致死时间较短,而H.megidis 0627M品系的累积致病力较强,室内测定昆虫病原线虫侵染草地蛴螬的适合剂量为3200 IJs·H-1。天然草场施用S.feltiae 0619HT和H.megidis 0627M线虫2周后,大栗鳃金龟(Melolntha hippocastanica)虫口减退率分别为83.8%和79.5%。故S.feltiae 0619HT和H.megidis0627M线虫品系对甘肃省草地蛴螬具有较高的防治效果,是一种有效的生防因子。

钱秀娟[8](2014)在《甘肃省昆虫病原线虫资源及其对非生物胁迫的适应性研究》文中提出本文在对甘肃省昆虫病原线虫区系研究的基础上,以诱集分离得到的甘肃省昆虫病原线虫种类或品系为材料,通过室内生物学测定和天然草场的防治试验,开展了昆虫病原线虫对蛴螬的致病力和防治效果研究。并结合室内模拟非生物胁迫条件,测定了非生物胁迫对昆虫病原线虫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的影响,探讨了本土昆虫病原线虫对UV-B辐射、低湿胁迫、高温的响应和适应机理。取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对甘肃省昆虫病原线虫的区系分布进行了系统研究,发现中国新记录种4个,分析了线虫分布与生境和土壤类型之间的关系。甘肃省昆虫病原线虫资源丰富,区系调查中共获得51个昆虫病原线虫种群,经过形态学,解剖学及分子生物学分类研究,分属于8个种:5个种为斯氏线虫属Steinernema,3个种为异小杆线虫属Heterorhabditis。斯氏属有:Steinernema feltiae,Steinernemabicornutum,Steinernema affine、Steinernema krussei、Steinernema karil;异小杆属有:Heterorhabditisbrevicaudis,Heterorhabditis megidis,Heterorhabditis marelatu。其中S. affine、S. krussei、S. karil和H.marelatu4个种属中国新记录种。甘肃省昆虫病原线虫的优势种为S. feltiae,斯氏线虫的分布(检出率68.6%)较异小杆线虫(检出率31.4%)的分布广。昆虫病原线虫的分布与土壤类型及植被类型关系密切,沙壤土(37.9%)和壤土(51.7%)中线虫分布较粘土(10.4%)中的多。2.以甘肃省昆虫病原线虫品系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验室致病力测定和田间防治效果试验,研究了昆虫病原线虫对蛴螬的致病力。Steinernema feltiae0619HT和Heterorhabditis megidis0627M2品系对蛴螬有较高的致病力。S.feltiae0619HT品系对华北大黑鳃金龟(Holotrichia oblita)致死时间较短,而H.megidis0627M品系的累积致病力较强,室内测定昆虫病原线虫侵染蛴螬的适合剂量为3200IJs·H-1。天然草场施用S.feltiae0619HT和H.megidis0627M线虫2周后,大栗鳃金龟(Melolntha hippocastanica)虫口减退率分别为83.8%和79.5%。说明S. feltiae0619HT和H.megidis0627M线虫品系对甘肃省蛴螬具有较高的防治效果,是一种有效的生防因子。3.模拟研究了UV-B辐射、高温、低湿等非生物胁迫对昆虫病原线虫寿命、致病力和迁移能力的干预和影响。(1)甘肃省诱集得到的昆虫病原线虫对UV-B辐射有一定的耐受能力,在20W强度下,辐射30min对其存活率无显着影响;随着UV-B辐射时间增加,其存活率下降,120min后存活率明显降低,6h时死亡率达到100%。(2)UV-B辐射对昆虫病原线虫的致病力有影响,且UV-B辐射对昆虫病原线虫致病力的影响在不同的种类之间和同一种类的不同品系之间存在差异。经UV-B辐射后,异小杆H.brevicaudis0641TY和H.megidis0627M,斯氏S.krussei0663HT、0657L和S. felitiae0661YM、0619HT品系致病力降低,S. felitiae0622L致病力无显着变化;S.felitiae0639C和0663TD对大蜡螟的致病力增强。S.felitiae0663TD经UV-B辐射处理后,产生的子代是否经历再次UV-B辐射,其致病力均较亲代高;UV-B辐射对昆虫病原线虫生殖力无显着影响。(3)UV-B辐射和日光照射对昆虫病原线虫对寄主昆虫的趋性无影响,但是对其迁移能力有显着影响。H.megidis0627M经UV-B辐射后迁移能力降低; S.krussei0657L经日光照射后迁移能力增强,UV-B辐射后迁移能力降低,但辐射时间延长会刺激其迁移;S.felitiae0619HT线虫本身迁移能力较强,且大蜡螟存在能显着增强其迁移能力,经日光照射和UV-B辐射迁移能力降低,在测试时长内,UV-B辐射时长对其迁移能力无显着影响。结合UV-B辐射对致病力和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UV-B辐射引起昆虫病原线虫致病力变化的主要原因为对其迁移能力的影响。(4)高温对昆虫病原线虫的影响较大,在35℃时昆虫病原线虫均丧失其对大蜡螟的致病力;H. megidis0627M线虫温度生态位宽较窄,高温及低温均对其致病力有影响;S. feltiae0619HT温度的生态位宽较大,对温度的适应性和高低温胁迫的响应能力较强;S. kraussei0657L品系线虫温度生态位宽偏向于高温位置,对高温的适应性较低温强。(5)斯氏线虫抗低湿胁迫能力较异小杆线虫强,其中S. kraussei0657L抗低湿胁迫能力最强。低湿胁迫对昆虫病原线虫的存活率和侵入率有影响,对致病力无显着影响。S. feltiae0619HT、S. bicornutum0631PG、 S. affine0619M、 S. kraussei0657L、S. karii0663YC、H. megidis0627M、H. brevicaudis0641TY、H. marelatu0639G8种昆虫病原线虫经低湿胁迫后,5种斯氏属线虫的存活率较3种异小杆线虫高,;S. feltiae0619HT、S. bicornutum0631PG、S. affine0619M、S. kraussei0657L、S. karii0663YC,低湿处理后复苏后,对大蜡螟的侵入率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致死率只有S. affine0619M下降,其余4种无变化。4.采用比色分析方法,研究了UV-B辐射、低湿胁迫时线虫的响应特性,以及能量物质的累积和耗散特性。(1)在昆虫病原线虫体内,各种物质含量从大到小依次是,脂肪>蛋白>糖类,脂肪是线虫主要的能量储备。中性脂肪含量占总脂肪含量的少数,糖类中可溶性糖含量>海藻糖含量>糖原含量。不同昆虫病原线虫种类,其体内物质含量不同,供试的线虫品系中,H.megidis0627M品系蛋白含量和可溶性糖含最高,S.feltiae0663TD品系中性脂肪含量与脂肪总量含量最高。(2)昆虫病原线虫对UV-B辐射的抗逆性与脂肪含量及胁迫下累积蛋白的能力有关。UV-B辐射使线虫体内物质发生变化,且不同种类或品系变化不同。UV-B辐射对S.feltiae0663TD蛋白含量和脂肪含量影响较大,其中蛋白含量升高,总脂肪含量降低但一直高于其他品系,而中性脂肪含量随UV-B辐射时长增加而升高,且高于其他品系;UV-B辐射能增加H.megidis0627M与S.kraussei0622L、S.feltiae0663TD3种线虫体内可溶性糖含量,且不同辐射时长增加量不同。说明线虫对UV-B辐射抗逆性的高低与脂肪含量的高低存在相关性;蛋白质在作为能量物质之前,为线虫的迁移和侵染提供充足的肌肉,所以UV-B胁迫下蛋白的累积能力决定了线虫迁移能力的高低,从而影响UV-B胁迫下线虫的致病力。(3)UV-B辐射不但对当代线虫体内物质含量有影响,而且对其子代体内物质含量也有影响。经辐射后,蛋白含量、总脂肪含量、中性脂肪含量、可溶性糖和糖原含量,F1代无显着变化,而F2都升高且与其是否经历再次辐射处理有关;UV-B辐射时长对线虫子代体内海藻糖含量有影响,F1与F2随着辐射时长增加,其体内海藻糖海量逐步累积。(4)线虫对低湿胁迫的抗逆性与其在胁迫条件下,累积脂肪和可溶性糖的能力有关,累积能力越强,线虫对低湿胁迫的抗逆性越强。研究结果同时表明低湿胁迫会引起H. megidis0627M与S. kraussei0622L、S.feltiae0663TD3种线虫蛋白、总脂肪、中性脂肪、可溶性糖含量增加。(5)海藻糖和非生物胁迫之间的研究结果表明,UV-B辐射引起线虫海藻糖的积累,而低湿胁迫则使线虫体内海藻糖含量降低。

任晓亚[9](2014)在《桃小食心虫高致病性昆虫病原线虫的分离及其致病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昆虫病原线虫(Entomopathogenetic nematodes,EPN)是一种农林害虫新型生防因子。为获得对桃小食心虫具有高致病性的昆虫病原线虫品系,本研究采用大蜡螟诱集法从河北省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300份土样中诱集和分离昆虫病原线虫,对分离出的8个品系昆虫病原线虫的抗干燥能力、繁殖能力及其对桃小食心虫的致病性等指标进行测定,以期筛选出最佳线虫品系,为桃小食心虫的防治及昆虫病原线虫制剂的开发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在河北省内采集的300份土样中,成功诱集并繁殖了8个昆虫病原线虫品系,经形态学鉴定,分别为S.feitiae90、22、64、59H.bacteriophora65.77.12. H.megidis67。2.经干燥复苏处理,S.feitiae90品系的存活率最高,达到79.2%,S.feitiae64和S.feitiae22经干燥后存活率达50%以上,且三种线虫复苏后对大蜡螟致死率均达100%。H.megidis67和H. bacteriophora12品系存活率最低为0%。不同线虫品系繁殖能力不同,其中斯式线虫品系中S.feitiae90的繁殖能力最强为0.85×106条/g,异小杆线虫品系中繁殖能力最强的是H. bacteriophora65为0.31×106条/g。3.8个昆虫病原线虫品系中,S.feitiae90品系为最佳线虫品系,侵染桃小食心虫幼虫72h后累计校正死亡率为91.6%,侵染夏茧10d后累计死亡率为63.6%;侵染冬茧10d后累计死亡率为60%。不同浓度S.feitiae90品系线虫对桃小食心虫老熟幼虫、夏茧、冬茧的致死能力不同,最优浓度为12000条/mL。4.线虫侵染桃小食心虫幼虫后体内血淋巴蛋白质在侵染初期变化不大,侵染后4h-16h,蛋白浓度呈明显上升趋势,至16h达到最大值后开始不断下降最后显着低于对照组蛋白含量。对照组桃小食心虫幼虫在不同处理时间蛋白质含量并无明显变化,仅有小幅度波动。5.桃小食心虫感染线虫初期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力均迅速提高,在侵染后期SOD、POD、CAT活力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均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6.桃小食心虫感染线虫后体内主要解毒酶活力均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活性变化大体表现为激活→抑制→激活→抑制;对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力的影响大体表现为抑制→激活→抑制→激活→抑制。

张思佳[10](2013)在《昆虫病原线虫扩散、繁殖能力及对东北大黑鳃金龟幼虫寄生能力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昆虫病原线虫(Entomopathogenic Nematode)作为重要的害虫生防因子成为国际防治领域的研究热点。如何提高昆虫病原线虫繁殖力和如何提供适宜的施用环境等问题一直影响着线虫应用和防治效果。为此,以目前主要应用的昆虫线虫品系Steinernema carpocapsa-All(Sc-All)和Heterorhabditis bacteriophora-Hrbb(Hb-Hrbb)品系为材料,研究了线虫高效繁殖技术、储存方法和环境对线虫扩散能力影响。以提出操作简单、高效储存条件和较易控制的线虫施用环境,为线虫技术的应用提供依据,该结果对丰富昆虫病原线虫生物学和生态学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用鳞翅目夜蛾科Noctuidae幼虫及大蜡螟Galleria mellonella幼虫对Sc-All和Hb-Hrbb两品系线虫繁殖能力研究,结果表明,两品系线虫在两寄主体内均能繁殖,Sc-All品系线虫繁殖能力较Hb-Hrbb强,鳞翅目夜蛾科幼虫较大蜡螟的日产线虫量稍低,但收集线虫时间较大蜡螟长,总产相当于大蜡螟。以Hb-Hrbb品系线虫为研究对象,以矿山土、海绵和水3种保存剂型,在3个保存温度下研究线虫的最佳保存介质和条件。当线虫浓度为1.0×105IJs/ml,介质为矿山土时,在10℃条件下可保存两个月,且线虫存活率较高。采用沙柱法研究了4个梯度含水量、3个梯度温度和5个梯度pH,并种植大豆、萝卜和葱不同作物,研究昆虫病原线虫的扩散能力。昆虫病原线虫在含水量为15%,土壤环境为中性,环境温度为25时℃虫体较活跃,可以很好的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扩散;当有作物种植时,昆虫病原线虫受根系影响而围绕在根际周围活动,但在3种作物根际周围活动的趋性相同。用Hb–Hrbb、H. bacteriophora-06(H06)和S. glasei(Sg)3个品种(系)昆虫病原线虫侵染东北大黑鳃金龟2龄和3龄幼虫进行昆虫病原线虫致病力研究。结果显示Sg对东北大黑鳃金龟幼虫的侵染效果最好,且对东北大黑鳃金龟2龄和3龄幼虫防效差异不显着,且在温度25℃,土壤湿度17%时,昆虫病原线虫对东北大黑鳃金龟幼虫防治效果最好。

二、昆虫病原线虫研究进展(英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昆虫病原线虫研究进展(英文)(论文提纲范文)

(1)两种复壮方法对昆虫病原线虫致病力、生殖力、存活能力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虫源
    1.2 大蜡螟复壮昆虫病原线虫
    1.3 韭蛆复壮昆虫病原线虫
    1.4 不同复壮方法下昆虫病原线虫对大蜡螟病症的影响
    1.5 不同复壮方法对昆虫病原线虫致病力的测定
    1.6 不同复壮方法对昆虫病原线虫生殖力的影响的测定
    1.7 不同复壮方法对昆虫病原线虫存储时长及存活的影响
    1.8 数据处理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复壮方法的线虫侵染大蜡螟的行为差异
    2.2 不同方法复壮的线虫侵染大蜡螟的体色差异
    2.3 不同方法复壮的线虫侵染大蜡螟引起寄主产生共生菌数量及产生线虫速度的差异
    2.4 不同复壮方法对昆虫病原线虫致死率的影响
    2.5 不同复壮方法对昆虫病原线虫侵入率的影响
    2.6 不同复壮方法对昆虫病原线虫生殖力的影响
    2.7 不同复壮方法对昆虫病原线虫存储时长及存活的影响
3 结论与讨论

(2)红棕象甲体外免疫效能及其与体内免疫权衡的生理调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红棕象甲入侵生物学研究及控制现状
        1.1.1 红棕象甲的起源、入侵和扩散
        1.1.2 红棕象甲的寄主种类及为害特征
        1.1.3 红棕象甲的形态学、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
        1.1.4 红棕象甲的防治现状
    1.2 红棕象甲的生物防治研究进展
        1.2.1 红棕象甲病原真菌的研究
        1.2.2 病原细菌对红棕象甲的杀虫活性
        1.2.3 昆虫病原线虫对红棕象甲的防效
        1.2.4 其它天敌对红棕象甲的控制
    1.3 昆虫抵御外源入侵物的免疫防御机制
        1.3.1 体内免疫防御策略
        1.3.2 体外免疫防御策略
    1.4 昆虫体外免疫防御分泌物
        1.4.1 体外分泌物的产生
        1.4.2 体外分泌物的化学组成
        1.4.3 体外分泌物的功能和作用
        1.4.4 体外分泌物的合成通路及其调控机理
    1.5 昆虫免疫防御策略的适应性选择机制
    1.6 昆虫的免疫权衡及防御代价
    1.7 本文研究的目的、意义及思路
第二章 红棕象甲病原微生物的筛选
    2.1 材料与方法
        2.1.1 供试虫源的采集与饲养
        2.1.2 供试菌株
        2.1.3 试验仪器与药品试剂
        2.1.4 红棕象甲病原细菌的分离鉴定和菌株室内杀虫活性测定
        2.1.5 感染红棕象甲的病原真菌的分离鉴定及致病力测定
        2.1.6 一株新型的苏云金芽孢杆菌菌株对红棕象甲的作用评价
        2.1.7 数据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红棕象甲病原细菌的分离鉴定及控制效果
        2.2.2 红棕象甲病原真菌的分离鉴定及控制效果
        2.2.3 苏云金芽孢杆菌HA菌株对红棕象甲的控制效果
    2.3 小结与讨论
第三章 红棕象甲体外免疫分泌物的组分及其功能分析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昆虫的饲养
        3.1.2 供试菌株
        3.1.3 试验仪器与药品试剂
        3.1.4 红棕象甲体外分泌物的收集
        3.1.5 分泌物的体外免疫功能验证
        3.1.6 体外分泌物的代谢组学检测与分析
        3.1.7 体外分泌物的蛋白质含量测定
        3.1.8 红棕象甲体外分泌物主要活性成分1,4-苯醌的功能验证
        3.1.9 对苯醌对感染病原菌后的红棕象甲存活的影响
        3.1.10 干扰Rf ARSBs对红棕象甲体外分泌物中对苯醌含量的影响
        3.1.11 红棕象甲体外免疫分泌物的行为功能测定
        3.1.12 数据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红棕象甲体外分泌物的收集情况及其分泌效率
        3.2.2 红棕象甲体外分泌物的体外免疫抑菌效能
        3.2.3 红棕象甲体外分泌物的组成成分
        3.2.4 对苯醌的体外抑菌活性
        3.2.5 红棕象甲体外免疫关键因子对苯醌对寄主的免疫保护效能
        3.2.6 红棕象甲ARSBs在体外免疫分泌物对苯醌调控过程中的作用
        3.2.7 红棕象甲对其体外分泌物的行为响应
    3.3 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红棕象甲体外和体内免疫的生理权衡及其防御代价
    4.1 材料与方法
        4.1.1 供试昆虫
        4.1.2 供试菌株
        4.1.3 试验仪器与药品试剂
        4.1.4 不同虫龄、性别和交配状态的红棕象甲感染病原菌后的生存试验
        4.1.5 不同虫龄、性别和交配状态的红棕象甲的体外免疫能力测定
        4.1.6 不同虫龄、性别和交配状态的红棕象甲的体内免疫能力测定
        4.1.7 不同虫龄、性别和交配状态的红棕象甲感染病原菌后的体外免疫能力测定
        4.1.8 不同虫龄、性别和交配状态的红棕象甲感染病原菌后的体内免疫能力测定
        4.1.9 红棕象甲的免疫功能与其发育历期、寿命、交配行为和生殖适应性之间的关系分析
        4.1.10 数据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病原感染后的红棕象甲存活率的影响因素
        4.2.2 影响红棕象甲体外免疫效能的因子
        4.2.3 影响红棕象甲体内免疫效能的因子
        4.2.4 外源物胁迫对红棕象甲体外免疫效能的影响
        4.2.5 外源物胁迫对红棕象甲体内免疫效能的影响
        4.2.6 红棕象甲体外和体内免疫防御的权衡及调控的生理机制
    4.3 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1.1 红棕象甲的致病菌及其毒力
        5.1.2 红棕象甲体外分泌物在体外免疫防御中的作用
        5.1.3 红棕象甲体外分泌物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5.1.4 红棕象甲免疫权衡关系和生理调控机制
        5.1.5 红棕象甲体外免疫与体内免疫的调控模式
    5.2 本研究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5.3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与获奖情况
致谢

(3)噻虫嗪对昆虫病原线虫防控韭菜迟眼蕈蚊的增效作用及其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前言
    1.1 韭菜迟眼蕈蚊的研究概况
        1.1.1 韭菜迟眼蕈蚊的生物学特性
        1.1.2 韭菜迟眼蕈蚊的防治方法
    1.2 昆虫病原线虫生物防治的研究进展
        1.2.1 昆虫病原线虫的分类地位与鉴定方法
        1.2.2 昆虫病原线虫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
        1.2.3 昆虫病原线虫侵染昆虫的机理研究
        1.2.4 昆虫病原线虫生物防治主要害虫的情况
    1.3 影响昆虫病原线虫防治效果的主要因素
        1.3.1 生物因素对昆虫病原线虫防治效果的影响
        1.3.2 非生物因素对昆虫病原线虫防治效果的影响
        1.3.3 施用技术对昆虫病原线虫防治效果的影响
    1.4 外源有毒物质对寄主昆虫体内酶活性的影响
        1.4.1 对寄主昆虫保护酶的研究
        1.4.2 对寄主昆虫解毒酶的研究
    1.5 昆虫病原线虫防治韭菜迟眼蕈蚊的研究进展
        1.5.1 昆虫病原线虫单用防治韭菜迟眼蕈蚊的研究
        1.5.2 昆虫病原线虫与化学杀虫剂混用防治韭菜迟眼蕈蚊的研究
        1.5.3 昆虫病原线虫与杀虫剂混用的增效机理推测
    1.6 研究目的及设计思路
        1.6.1 研究目的意义
        1.6.2 设计思路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供试虫源
        2.1.2 供试昆虫病原线虫
        2.1.3 供试杀虫剂
        2.1.4 供试韭菜种
        2.1.5 主要试验试剂
        2.1.6 主要试验仪器
    2.2 昆虫病原线虫和噻虫嗪混用对韭菜迟眼蕈蚊的杀虫效果
        2.2.1 昆虫病原线虫对韭蛆的致病力测定
        2.2.2 噻虫嗪对昆虫病原线虫致死率的测定
        2.2.3 影响昆虫病原线虫与噻虫嗪混用杀虫效果的关键因素
    2.3 昆虫病原线虫与噻虫嗪混用防控韭蛆的科学施用技术
        2.3.1 昆虫病原线虫与噻虫嗪混用对韭蛆的盆栽试验
        2.3.2 昆虫病原线虫与噻虫嗪混用对韭蛆的大田试验
        2.3.3 芜菁夜蛾斯氏线虫与噻虫嗪混用对韭蛆的大田试验
    2.4 芜菁夜蛾斯氏线虫与噻虫嗪混用对韭蛆体内生化指标的影响
        2.4.1 芜菁夜蛾斯氏线虫与噻虫嗪混用对韭蛆的杀虫效果
        2.4.2 芜菁夜蛾斯氏线虫与噻虫嗪混用对韭蛆体内生化指标的测定
    2.5 噻虫嗪对芜菁夜蛾斯氏线虫觅食能力的影响
        2.5.1 噻虫嗪对芜菁夜蛾斯氏线虫扩散能力的测定
        2.5.2 噻虫嗪对芜菁夜蛾斯氏线虫定向能力的测定
        2.5.3 噻虫嗪对芜菁夜蛾斯氏线虫募集能力的测定
    2.6 噻虫嗪处理的芜菁夜蛾斯氏线虫对韭蛆的杀虫效果和搜寻效应
        2.6.1 噻虫嗪处理的芜菁夜蛾斯氏线虫对韭蛆杀虫效果测定
        2.6.2 噻虫嗪处理的芜菁夜蛾斯氏线虫对韭蛆功能反应和搜寻效应的测定
    2.7 数据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昆虫病原线虫和噻虫嗪混用的杀虫效果
        3.1.1 昆虫病原线虫对韭蛆的致病力
        3.1.2 噻虫嗪对昆虫病原线虫的致死率
        3.1.3 影响昆虫病原线虫与噻虫嗪混用杀虫效果的关键因素
    3.2 昆虫病原线虫与噻虫嗪混用对韭蛆的防控效果
        3.2.1 昆虫病原线虫与噻虫嗪混用对韭蛆的盆栽防治效果
        3.2.2 昆虫病原线虫与噻虫嗪混用对韭蛆的田间防治效果
        3.2.3 芜菁夜蛾斯氏线虫与噻虫嗪混用对韭蛆的田间防治效果
    3.3 芜菁夜蛾斯氏线虫与噻虫嗪混用对韭蛆体内生化指标的影响
        3.3.1 芜菁夜蛾斯氏线虫与噻虫嗪混用对韭蛆的校正死亡率
        3.3.2 芜菁夜蛾斯氏线虫与噻虫嗪混用对韭蛆体内酶活性的影响
    3.4 噻虫嗪对芜菁夜蛾斯氏线虫的觅食能力的影响
        3.4.1 噻虫嗪对芜菁夜蛾斯氏线虫扩散能力的影响
        3.4.2 噻虫嗪对芜菁夜蛾斯氏线虫定向能力的影响
        3.4.3 噻虫嗪对芜菁夜蛾斯氏线虫募集能力的影响
    3.5 噻虫嗪处理的芜菁夜蛾斯氏线虫对韭蛆的功能反应和搜寻效应
        3.5.1 噻虫嗪处理的芜菁夜蛾斯氏线虫对韭蛆的杀虫效果
        3.5.2 噻虫嗪处理的芜菁夜蛾斯氏线虫对韭蛆的功能反应和搜寻效应
4 讨论
    4.1 昆虫病原线虫和噻虫嗪混用的杀虫效果
        4.1.1 昆虫病原线虫对韭蛆杀虫效果的影响
        4.1.2 噻虫嗪对昆虫病原线虫致死率的影响
        4.1.3 影响昆虫病原线虫与噻虫嗪混用杀虫效果的关键因素
    4.2 昆虫病原线虫和噻虫嗪混用防控韭蛆的科学施用关键技术
    4.3 芜菁夜蛾斯氏线虫与噻虫嗪混用对韭蛆体内生化指标影响
        4.3.1 芜菁夜蛾斯氏线虫与噻虫嗪混用对韭蛆的杀虫效果
        4.3.2 芜菁夜蛾斯氏线虫与噻虫嗪混用对韭蛆体内酶活性的影响
    4.4 噻虫嗪对芜菁夜蛾斯氏线虫觅食能力的影响
    4.5 噻虫嗪对芜菁夜蛾斯氏线虫杀虫效果和搜寻效应的影响
        4.5.1 噻虫嗪对芜菁夜蛾斯氏线虫攻击能力的影响
        4.5.2 噻虫嗪对芜菁夜蛾斯氏线虫搜寻效应的影响
5 结论
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项目资助

(4)星天牛生物防治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寄生性昆虫天敌
    1.1 花绒寄甲
    1.2 川硬皮肿腿蜂
    1.3 欧洲硬皮肿腿蜂
    1.4 天牛卵长尾啮小蜂
2 昆虫病原真菌
3 昆虫病原线虫
4 捕食性天敌
5 展望

(5)昆虫病原线虫优良品系的筛选及生物学特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1 前言
    1.1 昆虫病原线虫概述
        1.1.1 昆虫病原线虫分类地位及资源概况
        1.1.2 分类鉴定方法
        1.1.3 昆虫病原线虫的生物学特性
        1.1.4 昆虫病原线虫的生态学特性
    1.2 昆虫病原线虫在生物防治中的应用
    1.3 应用前景
    1.4 本研究的课题内容及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2 试验方法
        2.2.1 昆虫病原线虫资源调查
        2.2.2 昆虫病原线虫优良品系的筛选
        2.2.3 昆虫病原线虫的分子鉴定
        2.2.4 昆虫病原线虫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3 结果与分析
    3.1 昆虫病原线虫资源调查
        3.1.1 昆虫病原线虫的分布
        3.1.2 昆虫病原线虫分布与植被的关系
        3.1.3 昆虫病原线虫分布与土壤类型的关系
        3.1.4 昆虫病原线虫的分布与土壤湿度之间的关系
    3.2 昆虫病原线虫的筛选
    3.3 昆虫病原线虫的分子鉴定
    3.4 JNR生物学特性
        3.4.1 JNR对供试昆虫的侵染力
        3.4.2 JNR对高温的耐受性
        3.4.3 高温条件下线虫JNR的侵染力
        3.4.4 线虫JNR对低温的耐受性
        3.4.5 在低温下的侵染力
        3.4.6 线虫JNR不同湿度下的侵染力
        3.4.7 昆虫病原线虫运动能力
        3.4.8 昆虫病原线虫的侵染周期
        3.4.9 昆虫病原线虫对蛴螬的致病力
4 讨论
    4.1 昆虫病原线虫资源
    4.2 昆虫病原线虫的筛选
    4.3 昆虫病原线虫的生物学研究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6)中国森林保护学科发展历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1.1 研究背景
    1.1.2 几个定义
    1.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1.2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1.2.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2 研究目标
    1.2.3 主要研究内容
1.3 技术路线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资料分析法
    1.4.2 专家访谈法
    1.4.3 综合分析法 第二章 萌芽期(1949年前)
2.1 历史沿革
    2.1.1 我国古代对资源昆虫的利用
    2.1.2 我国古代对害虫的防治
    2.1.3 我国近代昆虫学的兴起
    2.1.4 我国森林保护学科的萌芽
2.2 森林保护学研究进展
    2.2.1 森林昆虫学研究进展
    2.2.2 森林病理学研究进展
    2.2.3 教材和专着
2.3 重要学术组织及机构
    2.3.1 国立中央大学
    2.3.2 江苏昆虫局
    2.3.3 上海商检局
    2.3.4 中央农业实验所病虫害系
    2.3.5 中央林业实验所
2.4 政府部门颁布的相关法律及政策对学科发展的影响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形成期(1950-1976年)
3.1 历史沿革
3.2 森林保护学研究进展
    3.2.1 森林昆虫学研究进展
    3.2.2 森林病理学研究进展
    3.2.3 教材及专着
3.3 重要学术组织及机构
    3.3.1 中央林业部林业科学研究所
    3.3.2 中国森林病虫通讯
3.4 政府部门的相关法律及政策对学科发展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3.5.1 教学体系基本形成
    3.5.2 科技创新平台逐步完善
    3.5.3 科学研究系统深入
    3.5.4 防治理念由化学防治向综合治理转变 第四章 发展期(1977-1999年)
4.1 历史沿革
4.2 森林保护学研究进展
    4.2.1 森林昆虫学研究进展
    4.2.2 森林病理学研究进展
    4.2.3 教材及专着
    4.2.4 重大科技成果
4.3 重要学术组织及机构
    4.3.1 中国林学会森林昆虫分会
    4.3.2 中国林学会森林病理分会
    4.3.3 森林保护学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
    4.3.4 森林病虫害生物学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
4.4 政府部门的相关法律及政策对学科发展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4.5.1 学科体系逐渐完善
    4.5.2 科学研究硕果累累
    4.5.3 国际交流得到加强
    4.5.4 创新平台建设初具规模
    4.5.5 法律法规不断完善 第五章 完善期(2000至今)
5.1 历史沿革
5.2 森林保护学研究进展
    5.2.1 森林昆虫学研究进展
    5.2.2 森林病理学研究进展
    5.2.3 教材及专着
    5.2.4 重大科技成果
5.3 重要学术组织及机构
    5.3.1 国家林业局林业有害生物检验鉴定中心
    5.3.2 北京林业大学省部共建森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5.3.3 昆嵛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
    5.3.4 全国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检验鉴定技术培训中心
5.4 政府部门的相关法律及政策对学科发展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5.5.1 科研成果产出丰硕
    5.5.2 教学体系日趋完善
    5.5.3 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成效显着
    5.5.4 国内外学术交流进一步广泛
    5.5.5 人才培养成效显着 第六章 我国森林保护学科发展现状分析
6.1 我国森林保护学科取得的主要成绩
    6.1.1 学科定位日益清晰
    6.1.2 学科体系建设日趋完善
    6.1.3 科学研究成效显着
    6.1.4 创新平台建设初具规模
    6.1.5 国际合作得到加强
6.2 我国当代森林保护学科的研究特征
    6.2.1 研究目标紧扣国家需求
    6.2.2 研究对象从病原或害虫个体到整个生态系统
    6.2.3 研究尺度从基因、细胞至全球
    6.2.4 研究方法多学科交叉融合
    6.2.5 防控理念与时俱进
6.3 我国森林保护学科迅速发展的原因
    6.3.1 国家的高度重视
    6.3.2 林业生产的稳步增长
    6.3.3 林业高等教育事业的兴起
    6.3.4 交叉学科和通用技术的快速发展
    6.3.5 国外先进技术的发展和引入
6.4 我国森林保护学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6.4.1 基础研究力量薄弱
    6.4.2 人才培养体系不够完善
    6.4.3 创新平台建设投入不足
    6.4.4 国际合作交流有待加强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学科发展的政策措施及发展方向建议
7.1 促进森林保护学科发展的政策建议
    7.1.1 加大国家财政投入
    7.1.2 完善人才培养体系
    7.1.3 强化基础研究
    7.1.4 凝练学科方向
    7.1.5 追踪国际前沿
7.2 森林保护学科未来发展方向建议
    7.2.1 瞄准国家重大需求
    7.2.2 多学科交叉融合
    7.2.3 重大森林病虫害自我调控机理
    7.2.4 外来有害生物风险评估及生物安全
    7.2.5 重大森林病虫害人为调控措施
7.3 森林保护学科重点研究领域建议
    7.3.1 基础研究方面
    7.3.2 应用研究方面
7.4 结论与讨论
    7.4.1 结论
    7.4.2 讨论
7.5 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致谢

(7)昆虫病原线虫对甘肃省草地蛴螬的致病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致病力测定
    1.3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室内筛选昆虫病原线虫对黄粉虫的致病力试验
    2.2 昆虫病原线虫对大蜡螟致病力的室内测定
    2.3 昆虫病原线虫对华北大黑鳃金龟致病力的室内测定
    2.4 H.megidis 0627M和S.feltiae 0619HT品系对大栗鳃金龟的田间防效
3 讨论
    3.1 致病力较高线虫品系的筛选
    3.2 影响线虫致病力与防效的因素
4 结论

(8)甘肃省昆虫病原线虫资源及其对非生物胁迫的适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Summary
第1章 昆虫病原线虫概况及本论文研究背景、意义与内容
    1.1 昆虫病原线虫概述
        1.1.1 分类地位与定义
        1.1.2 昆虫病原线虫形态学、生物学、行为学及生态学特性
        1.1.3 致病机理
    1.2 昆虫病原线虫在害虫综合治理中的重要性
        1.2.1 昆虫病原线虫致病性的发现和利用
        1.2.2 昆虫病原线虫防治害虫的主要种类和前景
    1.3 昆虫病原线虫区系研究
    1.4 非生物胁迫对昆虫病原线虫的影响
        1.4.1 强 UV-B 辐射对昆虫病原线虫的影响
        1.4.2 干旱(低湿)胁迫对昆虫病原线虫的影响
        1.4.3 高温胁迫对昆虫病原线虫的影响
    1.5 昆虫病原线虫对非生物胁迫的生理生化响应
        1.5.1 海藻糖积累
        1.5.2 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变化
        1.5.3 代谢酶动力学改变
        1.5.4 新同工酶合成
    1.6 甘肃省的自然生态环境特点
    1.7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
    1.8 研究区域概况及模拟 UV-B 辐射、高温、干旱的处理装置
    1.9 研究内容
        1.9.1 甘肃省昆虫病原线虫区系研究及其对蛴螬致病力的测定
        1.9.2 昆虫病原线虫对 UV-B 辐射、高温、干旱的适应性研究
第2章 甘肃省昆虫病原线虫资源及其区系研究
    2.1 试验材料与试验方法
        2.1.1 土样采集方法
        2.1.2 昆虫病原线虫分离
        2.1.3 昆虫病原线虫侵染性幼虫的培养与保存
        2.1.4 昆虫病原线虫的鉴定
    2.2 结果与分析
        2.2.1 甘肃省昆虫病原线虫的种类与分布
        2.2.2 昆虫病原线虫的分布与土壤质地的关系
        2.2.3 昆虫病原线虫的分布与植被之间的关系
    2.3 讨论
    2.4 结论
第3章 昆虫病原线虫对甘肃省蛴螬的致病力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致病力测定
        3.1.3 数据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室内筛选昆虫病原线虫对黄粉虫的致病力试验
        3.2.2 昆虫病原线虫对大蜡螟致病力的室内测定
        3.2.3 昆虫病原线虫对华北大黑鳃金龟致病力的室内测定
        3.2.4 H.megidis 0627M 和 S. feltiae 0619HT 品系对大栗鳃金龟的田间防效
    3.3 讨论
    3.4 结论
第4章 非生物胁迫(UV-B 辐射、低湿、高温)对昆虫病原线虫的影响
    4.1 试验材料和方法
        4.1.1 UV-B 辐射对昆虫病原线虫影响的测定方法
        4.1.2 高温对昆虫病原线虫影响的测定方法
        4.1.3 低湿对昆虫病原线虫的影响的测定方法
        4.1.4 试验结果统计
    4.2 结果与分析
        4.2.1 UV-B 辐射对昆虫病原线虫生物学特性影响
        4.2.2 UV-B 辐射对昆虫病原线虫搜索能力的影响
        4.2.3 UV-B 辐射对昆虫病原线虫迁移能力的影响
        4.2.4 高温和低温对昆虫病原线虫影响
        4.2.5 低湿胁迫对昆虫病原线虫的影响
    4.3 讨论
    4.4 结论
第5章 昆虫病原线虫对非生物胁迫的响应机制
    5.1 材料与方法
        5.1.1 供试材料
        5.1.2 建立标准曲线
        5.1.3 昆虫病原线虫对 UV-B 辐射胁迫的生化响应
        5.1.4 昆虫病原线虫对低湿胁迫的生化响应
    5.2 结果与分析
        5.2.1 不同昆虫病原线虫种类能量物质及海藻糖含量比较
        5.2.2 昆虫病原线虫能量物质对 UV-B 辐射胁迫的响应
        5.2.3 昆虫病原线虫能量物质对低湿胁迫的响应
    5.3 讨论
    5.4 结论
第6章 讨论与主要结论
    6.1 讨论
    6.2 主要结论
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和参与课题
导师简介

(9)桃小食心虫高致病性昆虫病原线虫的分离及其致病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引言
    1.1 桃小食心虫概述
        1.1.1 桃小食心虫的分布和危害
        1.1.2 桃小食心虫发生规律和危害特点
    1.2 桃小食心虫的生物防治
        1.2.1 寄生性天敌昆虫
        1.2.2 病原微生物
        1.2.3 性信息素防治
        1.2.4 基因工程培育抗虫植株
        1.2.5 昆虫病原线虫在桃小食心虫防治中的应用
        1.2.6 影响昆虫病原线虫防效的因素
    1.3 昆虫病原线虫的致病机理
        1.3.1 侵入途径
        1.3.2 致病机理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昆虫病原线虫的分离、鉴定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实验材料
        2.1.2 土样的采集
        2.1.3 昆虫病原线虫的诱集
        2.1.4 线虫收集盘
        2.1.5 昆虫病原线虫的纯化和保存
        2.1.6 形态学鉴定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土样采集表
        2.2.2 昆虫病原线虫的分离
        2.2.3 昆虫病原线虫分类鉴
    2.3 小结与讨论
3 昆虫病原线虫耐干燥能力与繁殖能力测定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供试虫源
        3.1.2 昆虫病原线虫耐干燥能力的测定
        3.1.3 昆虫病原线虫繁殖能力的测定
    3.2 结果与分析
        3.2.1 经干燥处理后不同昆虫病原线虫品系的存活率
        3.2.2 复苏线虫对大蜡螟的致死率
        3.2.3 昆虫病原线虫的繁殖能力
    3.3 小结与讨论
4 昆虫病原线虫对桃小食心虫致病性测定
    4.1 材料与方法
        4.1.1 实验材料
        4.1.2 试虫饲养
        4.1.3 供试线虫的制备与计量
        4.1.4 不同线虫品系对桃小食心虫老熟幼虫的致死能力
        4.1.5 不同线虫品系对桃小食心虫夏茧的致死能力
        4.1.6 不同线虫品系对桃小食心虫冬茧的致死能力
        4.1.7 不同浓度线虫对桃小食心虫老熟幼虫的致死能力
        4.1.8 不同浓度线虫对桃小食心虫夏茧的致死能力
        4.1.9 不同浓度线虫对桃小食心虫冬茧的致死能力
    4.2 结果与分析
        4.2.1 不同线虫品系对桃小食心虫老熟幼虫的致死能力
        4.2.2 不同线虫品系对桃小食心虫夏茧的致死能力
        4.2.3 不同线虫品系对桃小食心虫冬茧的致死能力
        4.2.4 不同浓度线虫对桃小食心虫老熟幼虫的致病性的影响
        4.2.5 不同浓度线虫对桃小食心虫夏茧的致病力
        4.2.6 不同侵染剂量线虫对桃小食心虫冬茧的致病力
    4.3 小结与讨论
5 昆虫病原线虫对桃小食心虫幼虫酶活性的影响
    5.1 材料与方法
        5.1.1 供试虫源
        5.1.2 酶源制备
        5.1.3 酶源蛋白质(Pro)含量的测定
        5.1.4 保护酶活性测定
        5.1.5 解毒酶活性测定
    5.2 结果与分析
        5.2.1 桃小食心虫幼虫感染线虫后血淋巴蛋白浓度的变化
        5.2.2 线虫侵染后对桃小食心虫幼虫体内主要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5.2.3 线虫侵染对桃小食心虫幼虫体内主要解毒酶活性的影响
    5.3 小结与讨论
6 结论和讨论
    6.1 结论
    6.2 讨论
    6.3 今后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致谢
附件

(10)昆虫病原线虫扩散、繁殖能力及对东北大黑鳃金龟幼虫寄生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2 国内外研究进展
    3 昆虫病原线虫及对害虫防治
        3.1 昆虫病原线虫防治害虫原理
        3.2 繁殖方法
        3.3 昆虫病原线虫制剂和保存技术
        3.4 影响昆虫病原线虫防治效果因素
        3.5 昆虫病原线虫对害虫的应用
第一章 繁殖寄主对昆虫病原线虫繁殖力和侵染力的影响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繁殖介体对昆虫病原线虫繁殖力的影响
    3 结论与讨论
第二章 昆虫病原线虫保存条件对线虫存活率的影响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设置与处理
        1.3 试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保存浓度对线虫存活率的影响
        2.2 保存温度对线虫存活率的影响
    3 结论与讨论
第三章 微环境对昆虫病原线虫扩散能力的影响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设置与处理
        1.3 试验方法
        1.4 调查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水分对线虫扩散能力的影响
        2.2 温度对线虫扩散能力的影响
        2.3 pH 对线虫扩散能力影响
        2.4 作物根系对线虫扩散能力影响
    3 结论与讨论
第四章 昆虫病原线虫对东北大黑鳃金龟幼虫致病力研究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处理
        1.3 试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室内条件下线虫对东北大黑鳃金龟幼虫致病力影响
        2.2 盆栽条件下线虫对东北大黑鳃金龟幼虫控制效果
    3 结论与讨论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1 结论
        1.1 确定了最佳繁殖浓度和两寄主繁殖产量关系
        1.2 明确了昆虫病原线虫最佳保存条件
        1.3 确定了影响昆虫病原线虫扩散能力的微环境条件
        1.4 明确了昆虫病原线虫对东北大黑鳃金龟致病力
    2 展望
        2.1 增加作物种类
        2.2 变化介质类型
        2.3 田间模拟
参考文献
发表文章
致谢

四、昆虫病原线虫研究进展(英文)(论文参考文献)

  • [1]两种复壮方法对昆虫病原线虫致病力、生殖力、存活能力的影响[J]. 狄斌,钱秀娟,李玉玉,刘长仲. 应用昆虫学报, 2021(06)
  • [2]红棕象甲体外免疫效能及其与体内免疫权衡的生理调控[D]. 蒲宇辰. 福建农林大学, 2020
  • [3]噻虫嗪对昆虫病原线虫防控韭菜迟眼蕈蚊的增效作用及其机理研究[D]. 武海斌. 山东农业大学, 2019
  • [4]星天牛生物防治研究进展[J]. 张宇凡,王小艺.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19(01)
  • [5]昆虫病原线虫优良品系的筛选及生物学特性分析[D]. 张红玉. 东北农业大学, 2016(02)
  • [6]中国森林保护学科发展历程研究[D]. 曾凡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6(02)
  • [7]昆虫病原线虫对甘肃省草地蛴螬的致病力研究[J]. 钱秀娟,刘长仲,阮艳娥. 草地学报, 2015(02)
  • [8]甘肃省昆虫病原线虫资源及其对非生物胁迫的适应性研究[D]. 钱秀娟. 甘肃农业大学, 2014(05)
  • [9]桃小食心虫高致病性昆虫病原线虫的分离及其致病机理研究[D]. 任晓亚. 河北农业大学, 2014(04)
  • [10]昆虫病原线虫扩散、繁殖能力及对东北大黑鳃金龟幼虫寄生能力研究[D]. 张思佳.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013(12)

标签:;  ;  ;  ;  ;  

昆虫病原线虫研究进展(英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