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路由器的发展趋势和研究方向

论路由器的发展趋势和研究方向

一、论路由器的发展趋势与研究方向(论文文献综述)

孙凯,卢世蕾,易哲嫄,曹国恩,王一波,李永东[1](2021)在《面向电力电子变压器应用的大容量高频变压器技术综述》文中指出作为电力电子变压器和隔离型DC-DC变换器的核心部件,大容量高频变压器关键技术直接影响整个电力电子装备的性能。文中首先梳理和归纳大容量高频变压器的应用场景、应用实例、基本要求和发展目标。进而从磁芯材料、结构设计、散热设计和绝缘设计等4方面调研并分析了相关的国内外研究情况,并从中归纳总结大容量高频变压器设计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最后,对大容量高频变压器技术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进行阐述。

纪泽宇[2](2021)在《混合储能型能量路由器的虚拟同步控制策略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可再生能源的不断发展,传统的交流配电网络不足以连接大型分布式设备。在此背景下,由于能量路由器不仅可以实现AC-DC配电网络之间的灵活互连,且可以监视每个端口的实时电气数据,引起了学术界和业界的关注。其在为可再生能源,储能系统和电动汽车提供灵活接口方面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在传统的能量路由器中,储能单元主要是通过对蓄电池的充放电进行控制来实现能量的存储和调动,在接入分布式电源或负载时仍会对电网产生较大冲击,导致母线电压的波动,同时对于蓄电池本身的寿命非常不利。为此,本文引入超级电容储能系统,将混合储能型能量路由器作为研究重点,并针对其拓扑结构和交直流接口变换器的控制策略展开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本文首先提出了具有混合储能系统的能量路由器拓扑结构,并对其拓扑结构进行研究。之后通过对功率型与能量型储能介质的特性进行对比分析,最终选择铅酸蓄电池和超级电容组成一种具有功率密度高、能量密度高、环境友好度高、可长时间循环使用的混合储能系统。进一步分析了上述两种储能介质的特征特性,并选择了混合储能系统与直流母线的有源结构方式,该方案能大幅改进储能介质的充放电特征,有效提升混合储能系统的续航。并对两种储能方式进行建模以及提出相应的控制策略。之后为充分满足能量路由器多端口要求,实现各接入端口能量的协调控制,对能量路由器的光伏、直流负荷和交流逆变等单元进行建模分析,其中对交流侧虚拟同步发电机(Virtual Synchronous Generator,VSG)的基本结构和数学模型进行了详细介绍,并通过在MATLAB仿真平台中搭建系统模型对VSG控制策略进行仿真验证。然后把直流端口 DC/DC变换器与交流VSG控制进行对比,得到虚拟直流电机控制模型。通过控制DC/DC斩波器的开关通断,达到系统直流母线稳定的控制目标,使直流母线电压具有一定的惯性与阻尼特性。在MATLAB仿真平台中搭建光伏,储能和负荷整体模型对所提控制策略进行仿真验证,验证了所提控制技术在改善直流母线电压动态稳定性上的有效性。最后设计混合储能单元功率分配和能量路由器系统的功率控制策略,通过运行状态确定光伏和储能单元工作状态以及出力大小,实现功率的平衡流动。并通过在Matlab/Simulink仿真,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图[62]表[4]参[72]

陆旭[3](2021)在《变电站低压母线柔性互联系统控制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变电站低压母线作为配电网的关键环节,往往通过母联开关实现环网运行,传统的母联开关不具备潮流控制能力,同时随着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generation,DG)和以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为代表的新一代负载广泛接入低压配电网,将会导致的低压母线频率波动、变电站间负载率不相等、馈线传输功率不均衡以及故障情况下的重要负荷失电等问题。柔性互联设备(Flexible Interconnection Device,FID)作为一种新型电力电子设备,用于取代母联开关,实现变电站低压母线间的能量交换以及变压器间的容量共享,同时在因某侧母线发生故障所导致的重要负荷失电也能够为其提供稳定的电压支撑,对提高变电站低压母线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都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本文首先介绍了基于背靠背结构的电压源型变流器(Back to Back Voltage Source Converter,BTB-VSC)结构的储能型FID拓扑结构,以单侧VSC为例,建立了其三相静止abc坐标系和dq同步旋转坐标系下的动态微分方程;并介绍了VSC常用的P-Q、Udc-Q控制策略,分别基于电力系统仿真软件DigSILENT/PowerFactory搭建了其控制策略的模型。随后介绍了储能型FID的工作原理,搭建了双端口柔性互联仿真模型,通过协调两侧VSC的有功输出,灵活实现了储能装置的充放电控制。为了提高低压配电网的负荷消纳能力,提出了有功功率反馈控制,该控制策略以交流系统由于有功功率不平衡所导致的频率差值作为反馈量,并通过控制FID两侧端口 VSC的有功功率输出,由储能装置的充放电来实现负荷的消纳和补偿,从而实现根据有功负荷的变化进行有功潮流实时控制。随后考虑到两侧变电站负载率不相等以及通过两侧馈线功率不均衡的问题,提出了功率均衡控制策略,该控制策略可以实时均衡两侧馈线之间的有功功率传输,使变电站的负载率始终保持一致。同时考虑到变电站的容量限制,当负载总量超出变电站能够容纳的范围时,通过控制储能装置放电补偿相应有功差额,避免了变电站过载的情况。此外,对于由于变电站附近故障所导致重要负荷失电问题,提出了故障情况下的电压支撑控制策略,该控制策略通过协调两侧VSC的功率有功和无功功率输出,通过VSC逆变运行控制储能放电为故障侧提供相应的功率补偿来维持稳定的电压支撑,为失电负荷恢复供电。以上控制策略均于DigSILENT/PowerFactory上分别介绍了各控制策略的算法实现,验证了储能型FID在应对负荷突变、实现变电站间容量共享以及故障情况下的电压支撑方面都具有一定的优势。图[59]表[5]参[63]

马昌民[4](2021)在《VSG技术在双直流母线能量路由器中的应用》文中指出能量路由器是能源互联网中的关键设备,在能源互联网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它可以配备多种多样的能源接口,实现与分布式电源等多种设备互联集成;另一方面,其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可以实现能量的转换,这一功能可以使其对内部的能量流在大小和方向上进行便捷的控制。如何选择能量路由器的拓扑结构以及如何对其内部的能量进行合理的调度,对微电网的运行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分别对能量路由器的拓扑结构、交直流接口变换器的控制策略,以及其在能源互联网中的应用展开研究。首先,由于现在大多数对能量路由器的研究都是针对单直流母线开展的,但是,传统单母线将所有分布式电源,以及电网端口连接在同一条母线上,负荷很容易受到电压波动影响。本文通过对大量文献的研究,将双直流母线引入到能量路由器中,其优点是将各种分布式能源波动抑制在低压侧,可以有效缓解电网以及高压侧负荷受到的冲击。其次,本文对能量路由器控制策略进行研究。由于传统的下垂控制只引入电力系统的调频特性,超调大,支撑性能不足。相比之下,本文在并网端口加入虚拟同步发电机控制,通过列写发电机数学模型,设计同步发电机控制算法,设计虚拟调速器与虚拟励磁器,在电压电流内环中加入虚拟电阻,使交流接口逆变器具有惯性与阻尼特性,并增强系统的稳定性与抗扰动性。同时进行了仿真验证,相比与下垂控制,VSG的控制性能更优。接着,在研究其低压母线控制策略时,针对传统控制缺乏惯性、稳定裕度低等问题,借鉴直流发电机原理,在储能接口中引入虚拟直流电机控制,并设计相应电压电流控制环路,以提高其惯性与阻尼特性。通过与下垂控制进行分析对比,直流虚拟电机调控过程中母线电压更具有柔性,并且抗电压扰动能力更优,更有利于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最后,研究能量路由器总体控制,根据能源路由器的工作模式、分布式电源的发电顺序,建立了各端口的控制方法和能源路由器协调控制策略。该策略以光伏发电系统为主要输出模块,由储能和中间变换器共同抑制电压和功率波动,实现能量路由器内部电能的有序分配,并通过仿真验证能量管理的有效性。

李继成[5](2021)在《双有源全桥DC-DC变换器与三相逆变器级联系统稳定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是解决能源短缺问题的必然途径,借助交直流微电网将可再生能源汇集利用成为研究热点之一。交直流微电网实现电能变换及电压等级的灵活转换通常需要不同的电力电子变换器级联,但级联变换器之间相互作用会给系统的稳定性造成不利影响,降低电能质量及安全性。双有源全桥DC-DC(Dual active bridge,DAB)变换器电压变换灵活、硬件结构简单、性能可靠安全,其与三相逆变器级联适用于中大功率场合,在交直流变换环节中应用广泛,提高此级联系统的稳定性是十分必要的,基于此目的,本文开展了涵盖如下内容的研究。首先,对级联系统稳定性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概括总结,包括鉴别方法和改善方法,阐述了逆变器控制策略与建模方法的应用场景。剖析了DAB变换器与三相逆变器的拓扑、工作原理及数学模型,为变换器阻抗建模作基础。其次,逆变器采用应用广泛的PQ控制,根据拓扑及控制环路,利用小信号模型方法对DAB变换器、逆变器进行建模,推导出端口输入、输出阻抗表达式。以此分析了DAB变换器与逆变器阻抗交互作用机理及影响因素,采用一种改进协调优化控制。该改进策略不仅可以抑制逆变器并网冲击,还可改变逆变器在低频表现出的负阻抗特性,对阻抗进行重塑,有效提升功率突变及方向翻转时此级联系统的稳定性。再者,虚拟同步机(Virtual synchronous generator,VSG)控制对PQ控制进行诸多改进,可以弥补大量电力电子装置投入带来电网惯性、阻尼下降的问题,针对VSG控制,本文综合考虑拓扑、控制环路、坐标变换对阻抗建模的影响,推导出VSG输入阻抗模型。同时建立了VSG并网小信号模型,分析影响并网稳定性的因素,然后利用伯德图和奈奎斯特曲线图分析了阻抗的影响因素,采用了有源阻尼补偿策略对逆变器阻抗进行调整,有效提升级联系统稳定裕度,仿真验证了策略的有效性。最后,研制并搭建了DAB变换器及三相逆变器实验平台,进一步对有源阻尼补偿策略进行验证,结果证明了理论的正确性与有效性。

胡春林[6](2017)在《内置分布式交点队列的AXI总线结构研究与设计》文中研究表明多核时代的到来使得处理器性能的提升步伐得以继续延续,但多核的出现也带来了很多技术上的挑战。片上通信模块作为处理器内部各IP模块进行数据交换的传输通道是SoC(System on Chip)设计中的核心技术。如何设计高性能、低成本、低延迟、高并行性和可扩展的片上互联结构已经成为近年研究的热点,也是在进行多核SoC设计时首要考虑的问题。基于共享总线的片上通信方式虽然结构灵活、易实现,但由于其扩展性差,已难以满足多核SoC的发展需求;采用交叉开关或者片上网络的片上通信方式虽然传输带宽高、扩展性好,但结构复杂、设计成本高。多核SoC复杂的设计要求使得人们开始尝试一种混合互连的通信结构,采用不同的通信结构组成一个整体的片上通信模块,不同的互连结构满足不同IP模块间通信的带宽需求。本文提出了一种共享总线与交叉开关混合互连的片上通信结构,并用其实现内部集成四个处理器核的多核SoC片内通信。其中,片内处理器核与其他功能IP模块之间采用当前最为通用、技术相对成熟的AMBA3.0 AXI总线实现互联。处理器核需要占用AXI传输通道时,首先需要向总线发出占用请求,得到仲裁允许后便可以通过总线传输通道与从模块进行数据通信,仲裁器避免了处理器核之间出现资源竞争的现象。另一方面,基于AXI总线的多核SoC设计通常采用共享Cache结构实现核间通信,该种核间通信结构的工作效率会随着内核数量的增加而降低。本文为了满足四个处理器核之间的高效率通信,采用交点队列型交换结构实现处理器核之间点对点的分布式互连,形成内置分布式交点队列的AXI总线结构。交点队列型交换结构是一种新型交叉开关,其结构相对易实现,且传输效率高。本文首先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确定了交点队列结构内部最佳的调度算法,并结合排队理论的知识,采用MATLAB/Simulink工具建立了一个4×4形交点队列结构模型,通过仿真结果确定了其内部缓存队列的最佳深度。在此研究基础上,本文对所设计的片上通信结构进行了RTL设计,并对RTL代码进行了仿真与验证。仿真与验证的结果表明,本文所设计的内置分布式交点队列结构能够完整地实现片上通信的各方面功能。最终,该片上通信结构已具体应用至某四核SoC项目中,并已成功流片。

崔亚伟[7](2016)在《流量矩阵的Markov-BPNN估计模型及方法的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信息科技的快速发展,当4G、WiFi和WiMax的技术被成功地应用并接入网络,IP网络、移动互联网络终端用户呈指数规模上升,这使得当前网络变得越来越复杂。此外,网络流量呈现出多样性并同时展示出许多新的特点,越来越多的异质性使其更难以管理。流量矩阵作为运营商管理网络重要的输入参数,常常被用来进行网络管理、路由优化、拥塞控制、网络检测、网络配置,负载平衡、流量侦测、故障诊断等。然而,在大规模网络中流量矩阵的直接测量非常困难甚至不可能。链路测量矩阵、路由矩阵和流量矩阵之间关系可以用约束方程表示。在大规模网络中,由于OD(Origin-Destination)对的数目远远大于网络中的链路数目,约束方程表现出欠定性,具有无数解,这使流量矩阵估计问题具有高度的病态特征。如何克服这种病态性以准确估计流量矩阵是目前流量矩阵估计领域主要挑战。对于流量矩阵估计问题,不仅要考虑流量矩阵满足的约束方程,还要考虑到流量矩阵本身具有的特性。随着网络流量矩阵研究的发展,研究者发现流量矩阵具有多种复杂多变的特性,如时间相关性、空间相关性、自相似、短相关、长相关、重尾分布等特性。本文提出流量矩阵的Markov-BPNN估计方法来解决流量矩阵估计问题。首先,针对约束方程的病态性和考虑到流量矩阵本身具有的时间相关性,本文提出将流量矩阵满足的约束方程转化为链路测量矩阵被随机矩阵和路由矩阵约束的方程,通过研究随机矩阵的Markov过程获得流量矩阵的Markov估计方法。该方法不仅避免了约束方程的病态性,并且可以准确捕获流量矩阵体现的时间相关性特征。其次,在随机矩阵的Markov过程的流量矩阵估计的基础上,采用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按误差逆传播算法训练的多层前馈神经网络即BP神经网络,形成流量矩阵的Markov-BPNN估计方法使估计值进一步逼近真实值,提高估计的精度。仿真实验表明,Markov-BPNN方法的流量矩阵估计值与准确度较高的广义重力模型(generalTomogravity)的流量矩阵估计值对比,Markov-BPNN方法具有更高的准确精度。最后,在有随机干扰链路流量矩阵的情况下,验证模型的实用性、准确性和健壮性,仿真实验表明,即使有随机干扰,Markov-BPNN估计方法仍然表现出良好的性能。

金建武[8](2010)在《模块化分布式路由器管理平面研究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随着Internet中数据业务流量的指数形式增长和大型硬件路由器软件更新升级的不方便,模块化、分布式的软件路由器由于其扩展灵活、性价比高再次成为当前路由器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其应用前景十分广阔。MIT的Click软件路由系统就是其中实现软件路由的一项关键技术。本文选题于一项国家973项目,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在对路由器体系结构、SNMP网络管理协议以及Click软件路由机制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如何在用Click软件实现的模块化、分布式路由器中实现管理平面的问题。由于Click系统中自带了不完善的SNMP扩展包,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在原有扩展包基础上把该扩展包中的协议操作流程补充完整的方法。在该方法中,管理节点和代理进程之间不单只可以进行自陷(Trap)的通信,它们之间还可以进行其它四种协议操作流程的简单通信:Get-Request, Get-Next-Request, Set-Request, Get-Response。从而实现SNMPv1协议完整的功能。本文完成的内容对Click系统中的SNMP扩展包是种强有力的补充。通过实际搭环境的测试,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本文的研究成果对于促进Click系统的研究和发展以及在XORP路由器平台中更广泛地应用Click,都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马力明[9](2009)在《IPv6拓扑发现研究及网管系统实现》文中指出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Internet在全球范围内的普及,网络的规模日益扩大和复杂化,使得网络管理的地位显得越来越重要。同时,由于IPv4网络的局限性日益突出,特别是地址资源的严重匮乏,促使IETF研究开发了IPv6协议。IPv6不仅解决了地址空间不足的问题,而且具有更好的特性,例如采用有效的分级寻址,支持QoS,提高了移动性和安全性等。随着IPv6网络的在全球范围的大规模部署,IPv6网络管理的研究也被提上日程。但是IPv6本身的特性,使得IPv6网络管理遇到新的难题。拓扑发现是网络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配置管理、故障管理和性能管理的基础。鉴于IPv6在下一代网络中的重要地位,尤其在目前由IPv4向IPv6网络的过渡时期,对IPv6网络拓扑发现技术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介绍了IPv6的协议特性以及网络管理的基本理论,然后针对IPv6网络拓扑发现的关键问题,探讨了IPv6网络层和链路层的拓扑发现方法。IPv6网络层的拓扑发现方法有多种,但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主要有2种:基于SNMP的拓扑发现方法和基于ICMPv6的拓扑发现方法。基于SNMP的拓扑发现方法实现简单,开销小,效率高,但是要求网络设备必须支持SNMP,IPv6 MIB信息足够丰富,而且存在路由寻址的问题;基于ICMPv6的拓扑发现方法通用性好,但是网络负载重,效率低,覆盖率低,冗余多,而且有很多不易解决的问题。本文借鉴两种方法的思想,吸取各自的优点,给出了一种SNMP结合ICMPv6的网络层拓扑发现方法。拓扑发现程序优先使用SNMP搜索网络节点,遇到不支持SNMP或信息不全的节点,则调用ICMPv6程序搜集该节点的信息。对于IPv6中的匿名路由器,采用带源路由的Traceroute6方法来定位或发现其全局地址;对于路由多址问题,采用域名反向查询和MIB相结合的方法解决。同时,本文还对IPv4、IPv6混合网络中的双栈和隧道的识别进行了研究。由于IPv6对链路层的影响较小,IPv6链路层的交换机及交换机之间关系的发现仍沿用IPv4的链路层拓扑发现方法,而子网节点信息的搜集则采用IPv6的邻居发现协议和多播特性实现。最后,本文设计并实现了IPv4/IPv6网络管理系统的部分功能,包括拓扑发现、故障管理和性能管理三个模块。通过在实验室搭建的网络环境中运行测试,验证了系统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张晓峻[10](2007)在《基于ZigBee温室大棚监控系统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信息资源共享是推进农业信息化中普遍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本论文采用基于ZigBee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解决当前温室集散控制系统的不足,实现温室大棚的网络信息化管理,这将是无线传感器网络应用在农业信息化中的一个新的尝试。本文以ZigBee技术协议体系结构的研究和节点的设计为重点。首先,从ZigBee网络拓扑结构出发,分析了星型和对等型这两种基本的拓扑结构,在此基础上介绍了网状网络的特点,提出了采用改进型的网状网络结构来实现温室大棚监控的方案。其次介绍了ZigBee技术的体系结构,详细分析了2.4GHz频带的物理层规范、MAC层的帧结构、CSMA-CA算法、网络地址的分配机制和网络路由的流程,为节点的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最后,从硬件和软件方面对节点的设计做了详细的说明并给出具体实现方法,提出了Zigbee低功耗系统的设计规则,分析了射频电路设计的几点注意事项,给出了ZigBee节点的调试方法。

二、论路由器的发展趋势与研究方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路由器的发展趋势与研究方向(论文提纲范文)

(1)面向电力电子变压器应用的大容量高频变压器技术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大容量高频变压器的关键技术
2 大容量高频变压器的磁芯材料
    2.1 磁芯材料的发展情况
    2.2 磁芯材料的应用现状
3 大容量高频变压器的结构设计
    3.1 磁芯结构
    3.2 绕组类型
    3.3 绕组排布方式
    3.4 磁集成技术
    3.5 杂散参数控制
4 大容量高频变压器的散热设计
    4.1 损耗设计
    4.2 冷却设计
5 大容量高频变压器的绝缘设计
    5.1 主绝缘设计
    5.2 绝缘尺寸设计
    5.3 绝缘薄弱环节的优化
6 大容量高频变压器设计亟待解决的问题
7 总结与展望

(2)混合储能型能量路由器的虚拟同步控制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能量路由器发展动态
        1.2.2 储能技术发展动态
    1.3 能量路由器基本控制策略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
2 混合储能型能量路由器的拓扑结构及工作原理
    2.1 能量路由器的拓扑结构
    2.2 直流测端口
    2.3 交流侧端口
    2.4 本章小结
3 能量路由器的混合储能系统
    3.1 储能方式的选择及其特性分析
    3.2 混合储能系统组成结构
    3.3 混合储能系统建模及控制策略
        3.3.1 蓄电池储能建模及控制策略
        3.3.2 超级电容储能建模及控制策略
    3.4 本章小结
4 外部端口控制策略研究
    4.1 交流逆变端口控制策略及仿真
        4.1.1 VSG拓扑与数学模型
        4.1.2 VSG算法仿真模型
        4.1.3 VSG运行仿真分析
    4.2 光伏单元控制策略及仿真
        4.2.1 光伏发电单元分析
        4.2.2 Boost变换器的控制策略
    4.3 直流端口DC/DC变化器控制策略及仿真
        4.3.1 虚拟直流电机控制基本原理
        4.3.2 DC/DC变换器虚拟直流电机控制策略及仿真模型
        4.3.3 仿真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混合储能型能量路由器系统功率协调管理
    5.1 能量管理策略设计
    5.2 混合储能系统的功率控制
        5.2.1 混合储能系统的功率分配原则
        5.2.2 混合储能功率分配策略
        5.2.3 混合储能功率协调控制策略
        5.2.4 能量管理运行状态分析
    5.4 能量管理控制仿真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3)变电站低压母线柔性互联系统控制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柔性互联装置研究现状
        1.2.2 变电站低压母线柔性互联系统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2 储能型FID工作原理
    2.1 基于BTB-VSC的储能型FID数学模型
        2.1.1 基于BTB-VSC的储能型FID拓扑结构
        2.1.2 三静止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
        2.1.3 同步旋转系下的数学模型
    2.2 VSC控制策略
        2.2.1 内环控制
        2.2.2 外环控制
    2.3 储能型FID工作原理
        2.3.1 储能装置模型
        2.3.2 储能装置充放电原理
        2.3.3 储能装置仿真分析
    2.4 本章小结
3 功率反馈控制研究与仿真
    3.1 功率反馈控制
    3.2 储能型FID功率反馈控制策略
    3.3 仿真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功率均衡控制研究与仿真
    4.1 功率均衡控制
    4.2 储能装置工作模式
        4.2.1 储能备用状态
        4.2.2 储能补偿状态
    4.3 储能型FID功率均衡控制策略
    4.4 仿真分析
        4.4.1 案例一: 接入负载未超出总变电站容量
        4.4.2 案例二: 接入负载超出总变电站容量
    4.5 本章小结
5 电压支撑控制研究与仿真
    5.1 电压支撑控制
    5.2 储能型FID电压支撑控制策略
    5.3 仿真分析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4)VSG技术在双直流母线能量路由器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及背景意义
    1.2 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现状
        1.2.1 能源互联网发展现状
        1.2.2 能量路由器发展现状
    1.3 能量路由器控制策略研究现状
        1.3.1 直流端口控制策略研究现状
        1.3.2 交流端口控制策略研究现状
    1.4 本文主要内容
第二章 双直流母线能量路由器拓扑结构及其数学模型
    2.1 双直流母线能量路由器拓扑结构
        2.1.1 主拓扑结构
        2.1.2 Buck/Boost中间母线变换器
    2.2 能量路由器端口拓扑结构以及数学模型
        2.2.1 DC/AC逆变器
        2.2.2 DC/DC斩波器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高压母线交流接口虚拟同步机控制
    3.1 虚拟同步发电机模型建立
    3.2 虚拟同步发电机控制器设计
        3.2.1 虚拟调速器设计
        3.2.2 虚拟励磁器设计
    3.3 虚拟同步发电机电压电流内环设计
        3.3.1 电压电流内环控制结构
        3.3.2 虚拟阻抗设计
    3.4 仿真分析
        3.4.1 仿真模型建立
        3.4.2 并网模式仿真
        3.4.3 离网模式仿真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低压母线储能接口虚拟直流电机控制
    4.1 储能DC/DC变换器下垂控制策略
    4.2 储能DC/DC变换器虚拟直流电机控制策略
        4.2.1 虚拟直流电机数学模型
        4.2.2 储能端口VSG控制策略设计
    4.3 算例仿真与分析
        4.3.1 低压母线并网仿真
        4.3.2 光伏出力突变仿真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双直流母线能量路由器能量管理研究
    5.1 能源路由控制原理
    5.2 电源及负荷侧端口控制系统
        5.2.1 光伏发电单元自主控制
        5.2.2 直流负荷单元自主控制
        5.2.3 双向Buck/Boost变换器单元自主控制
    5.3 能量管理策略设计
    5.4 仿真分析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5)双有源全桥DC-DC变换器与三相逆变器级联系统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级联系统稳定性研究现状
        1.1.1 稳定性鉴别方法
        1.1.2 稳定性改善方法
    1.2 双向DC-DC变换器研究现状
        1.2.1 非隔离型双向DC-DC变换器
        1.2.2 隔离型双向DC-DC变换器
    1.3 三相逆变器控制与建模现状
        1.3.1 三相逆变器控制策略
        1.3.2 三相逆变器阻抗建模方法
    1.4 本文研究意义
    1.5 本文研究内容
2 级联系统模型及控制原理
    2.1 DAB变换器拓扑及工作原理
        2.1.1 基本拓扑
        2.1.2 工作原理
        2.1.3 工作特性
    2.2 PQ控制逆变器模型及工作原理
        2.2.1 逆变器拓扑
        2.2.2 同步旋转坐标系模型
        2.2.3 工作原理
    2.3 VSG控制逆变器系统模型及控制原理
        2.3.1 传统同步发电机
        2.3.2 虚拟同步发电机数学模型
        2.3.3 逆变器拓扑及控制
    2.4 本章小结
3 PQ控制下级联系统改进协调优化控制
    3.1 DAB变换器阻抗建模
        3.1.1 DAB变换器小信号模型
        3.1.2 DAB变换器阻抗模型
    3.2 PQ控制下逆变器阻抗建模
        3.2.1 逆变器小信号模型
        3.2.2 逆变器输入阻抗
    3.3 传统控制下阻抗相互作用与影响因素
    3.4 基于有源阻尼的改进协调优化控制策略
        3.4.1 改进协调优化控制策略
        3.4.2 虚拟电阻法平抑并网冲击电流
        3.4.3 级联系统稳定性分析
    3.5 仿真验证
        3.5.1 平抑并网冲击电流仿真验证
        3.5.2 传统控制下级联系统仿真结果
        3.5.3 改进协调优化控制仿真验证
    3.6 本章小结
4 VSG控制下级联系统改进优化控制
    4.1 VSG控制下逆变器阻抗建模
    4.2 VSG单机小信号稳定性分析
    4.3 级联系统改进优化控制
        4.3.1 级联系统阻抗相互作用与影响因素
        4.3.2 级联系统改进优化控制策略
        4.3.3 有源阻尼补偿理论推导分析
    4.4 仿真验证
        4.4.1 预同步并网
        4.4.2 有功波动对级联系统稳定性影响
        4.4.3 无功波动对级联系统稳定性影响
        4.4.4 有源阻尼补偿策略仿真验证
    4.5 本章小结
5 实验验证
    5.1 实验平台介绍
    5.2 实验
        5.2.1 基础功能验证
        5.2.2 有源阻尼补偿策略实验
    5.3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6)内置分布式交点队列的AXI总线结构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课题来源及研究内容
第二章 SOC体系结构中的AXI总线研究
    2.1 AXI总线结构
        2.1.1 AXI总线传输通道
        2.1.2 读/写操作流程
        2.1.3 通道信号描述
        2.1.4 AXI总线互连结构
    2.2 通道握手协议
    2.3 AXI总线读/写时序要求
    2.4 基于AXI总线的SOC体系结构概述
    2.5 共享存储的核间通信结构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CQ交换结构模型的研究
    3.1 CQ型交换结构概述
    3.2 CQ模型的研究与构建
        3.2.1 M/M/1 排队模型
        3.2.2 排队模型的性能分析
        3.2.3 CQ模型的研究
        3.2.4 CQ模型的构建
    3.3 模型的仿真结果与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内置CQ的AXI总线结构设计
    4.1 片上通信的整体架构
    4.2 核间通信模块
    4.3 轮询仲裁器模块
    4.4 SLAVE接口模块设计
        4.4.1 存储型Slave接口模块
        4.4.2 外设型Slave接口模块
    4.5 AXI总线传输通道设计
        4.5.1 地址通道结构
        4.5.2 写数据通道结构
        4.5.3 写返回通道结构
        4.5.4 读数据通道结构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内置CQ的AXI总线结构的仿真与验证
    5.1 逻辑仿真
        5.1.1 主-从模块间通信的仿真
        5.1.2 主模块之间通信的仿真
    5.2 FPGA验证
        5.2.1 联合验证平台搭建
        5.2.2 RTL代码由ASIC风格转变为FPGA风格
        5.2.3 验证流程
        5.2.4 核间通信模块的验证
        5.2.5 存储型Slave接口的验证
        5.2.6 外设型Slave接口的验证
    5.3 结果与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
致谢

(7)流量矩阵的Markov-BPNN估计模型及方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与研究背景
    1.2 流量矩阵估计模型及方法的国内外研究概况
        1.2.1 简单统计反演方法研究现状
        1.2.2 附加链路测量信息反演方法研究现状
        1.2.3 测量反演结合方法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和结构安排
    1.4 本章小结
2 流量矩阵及其估计的方法原理
    2.1 流量矩阵的测量方法
    2.2 流量矩阵估计的问题描述
    2.3 常用的流量矩阵估计方法
        2.3.1 简单统计反演方法
        2.3.2 附加链路测量信息反演方法
        2.3.3 测量反演结合方法
    2.4 流量矩阵估计方法的总结
    2.5 本章小结
3 流量矩阵的Markov估计模型及方法
    3.1 随机矩阵的Markov过程模型
        3.1.1 随机过程与随机矩阵
        3.1.2 随机矩阵的Markov过程及转移概率
    3.2 流量矩阵Markov估计模型
        3.2.1 随机矩阵在流量矩阵估计中的表示
        3.2.2 随机矩阵的转移概率模型
    3.3 流量矩阵的Markov估计模型算法
    3.4 随机干扰对流量矩阵的Markov估计模型的影响
        3.4.1 随机干扰链路测量矩阵
        3.4.2 随机干扰对流量矩阵的Markov估计模型的影响
    3.5 仿真结果分析
        3.5.1 仿真环境与实验数据
        3.5.2 实验评价指标
        3.5.3 Tomogravity方法简介
        3.5.4 无随机干扰流量矩阵的Markov估计模型仿真值与真实值对比
        3.5.5 有随机干扰流量矩阵的Markov估计模型仿真的稳定性分析
    3.6 本章小结
4 流量矩阵的Markov-BPNN估计模型及方法
    4.1 神经网络简介
        4.1.1 BP神经网络结构及其描述
        4.1.2 BP神经网络
    4.2 流量矩阵的Markov-BPNN估计模型及方法
        4.2.1 BP神经网络用于流量矩阵估计
        4.2.2 流量矩阵的Markov-BPNN估计模型输入输出结构
        4.2.3 流量矩阵的Markov-BPNN估计模型算法
        4.2.4 随机干扰对Markov-BPNN估计模型影响
    4.3 仿真与结果分析
        4.3.1 无随机干扰Markov-BPNN方法性能分析
        4.3.2 有随机干扰Markov-BPNN方法的稳定性
    4.4 本章小结
5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参加的科研项目
致谢

(8)模块化分布式路由器管理平面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2 本文的主要工作
    1.3 本文的章节安排
第二章 路由器技术和SNMP协议研究
    2.1 路由器技术体系结构
        2.1.1 软件转发路由器
        2.1.2 硬件转发路由器
        2.1.3 软件路由器与硬件路由器的比较
        2.1.4 分布式路由器系统
    2.2 路由器的软件结构
    2.3 管理信息结构SMI
        2.3.1 管理信息描述结构
        2.3.2 对象标识符
        2.3.3 基本编码规则BER
    2.4 管理信息库MIB
    2.5 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
        2.5.1 SNMP协议体系架构
        2.5.2 SNMP协议操作
        2.5.3 SNMP安全机制
        2.5.4 SNMP报文格式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Click软件路由系统研究
    3.1 Click系统体系结构
    3.2 Click IP路由器示例
    3.3 Click系统扩展技术
        3.3.1 多CPU设计
        3.3.2 网络地址转换
    3.4 Click系统性能优化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模块化分布式路由器管理平面的设计与实现
    4.1 软件集群路由器
    4.2 模块化分布式路由器管理平面的设计
        4.2.1 代理端的流程设计
        4.2.2 管理端的流程设计
    4.3 模块化分布式路由器管理平面的实现
        4.3.1 Click系统中添加自定义模块的实现方法
        4.3.2 管理平面具体实现
    4.4 运行界面与测试结果
        4.4.1 Click运行环境的搭建
        4.4.2 自陷过程的测试
        4.4.3 Get-Request过程的测试
        4.4.4 Set-Request过程的测试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9)IPv6拓扑发现研究及网管系统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内容
    1.3 本文的组织结构
2 IPv6技术
    2.1 IPv4的局限性
    2.2 IPv6的由来和新特性
        2.2.1 IPv6的由来
        2.2.2 IPv6的新特性
    2.3 ICMPv6协议及相关
        2.3.1 ICMPv6概述
        2.3.2 ICMPv6报文
        2.3.3 邻居发现协议
    2.4 IPv6过渡技术
        2.4.1 双栈技术
        2.4.2 隧道技术
3 网络管理理论与技术
    3.1 网络管理概述
        3.1.1 网络管理的概念
        3.1.2 网络管理的重要性
        3.1.3 网络管理的功能
        3.1.4 网络管理的体系结构
    3.2 简单网络管理协议
        3.2.1 简单网络管理协议概述
        3.2.2 SNMP协议数据单元
        3.2.3 管理信息库
    3.3 IPv6网络管理
        3.3.1 IPv6网管的特点
        3.3.2 IPv6 MIB
        3.3.3 IPv6拓扑发现
4 IPv6拓扑发现技术研究
    4.1 拓扑发现手段概述
        4.1.1 基于Traceroute的拓扑发现
        4.1.2 基于DNS的拓扑发现
        4.1.3 基于SNMP的拓扑发现
        4.1.4 其他拓扑发现工具或技术
    4.2 IPv6拓扑发现的问题
        4.2.1 子网节点探测问题
        4.2.2 路由寻址问题
        4.2.3 匿名路由器问题
        4.2.4 双栈节点问题
        4.2.5 隧道发现问题
    4.3 IPv6网络层拓扑发现方法
        4.3.1 网络层拓扑发现的理论依据
        4.3.2 IPv6网络层拓扑发现方法描述
        4.3.3 算法改进
        4.3.4 算法描述
        4.3.5 其他问题研究
    4.4 IPv6链路层拓扑发现方法
        4.4.1 链路层拓扑发现的理论依据
        4.4.2 链路节点的发现
        4.4.3 双栈节点的识别
5 网络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5.1 系统概述
    5.2 系统的需求和功能分析
    5.3 系统的总体结构设计
        5.3.1 系统模式选择
        5.3.2 系统总体结构
    5.4 系统主要模块的设计和实现
        5.4.1 底层通信模块
        5.4.2 拓扑发现模块
        5.4.3 故障管理模块
        5.4.4 性能管理模块
    5.5 系统测试
        5.5.1 拓扑发现测试实例
        5.5.2 故障管理测试实例
        5.5.3 性能管理测试实例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10)基于ZigBee温室大棚监控系统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方案可行性分析
    1.3 论文研究内容
第2章 Zigbee技术网络拓扑结构
    2.1 网络拓扑结构分析
        2.1.1 星型拓扑结构
        2.1.2 对等拓扑结构
    2.2 网状网络
        2.2.1 网状网络技术特点
        2.2.2 温室大棚网络构建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ZigBee技术协议体系结构
    3.1 服务原语
    3.2 物理层
        3.2.1 2.4GHz频带的ZigBee规范
        3.2.2 物理层结构模型
    3.3 MAC层
        3.3.1 MAC层参考模型
        3.3.2 MAC层帧结构
        3.3.3 CSMA-CA算法
    3.4 网络层
        3.4.1 网络层参考模型
        3.4.2 网络地址的分配机制
        3.4.3 网络路由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ZigBee节点的实现
    4.1 低功耗系统设计分析
        4.1.1 硬件低功耗分析
        4.1.2 软件低功耗分析
    4.2 CC2430的应用
        4.2.1 CC2430简介
        4.2.2 CC2430电路设计
        4.2.3 温湿度测量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系统调试及实验结果分析
    5.1 系统软件调试
        5.1.1 IAR软件开发平台简介
        5.1.2 系统通信流程
        5.1.3 程序烧写
    5.2 节点性能测试
        5.2.1 节点通信实验
        5.2.2 节点功耗测试
        5.2.3 实验结果分析
    5.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附录A

四、论路由器的发展趋势与研究方向(论文参考文献)

  • [1]面向电力电子变压器应用的大容量高频变压器技术综述[J]. 孙凯,卢世蕾,易哲嫄,曹国恩,王一波,李永东.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21
  • [2]混合储能型能量路由器的虚拟同步控制策略研究[D]. 纪泽宇. 安徽理工大学, 2021(02)
  • [3]变电站低压母线柔性互联系统控制策略研究[D]. 陆旭. 安徽理工大学, 2021(02)
  • [4]VSG技术在双直流母线能量路由器中的应用[D]. 马昌民. 山西大学, 2021(12)
  • [5]双有源全桥DC-DC变换器与三相逆变器级联系统稳定性研究[D]. 李继成.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
  • [6]内置分布式交点队列的AXI总线结构研究与设计[D]. 胡春林. 苏州大学, 2017(04)
  • [7]流量矩阵的Markov-BPNN估计模型及方法的研究[D]. 崔亚伟. 华中师范大学, 2016(02)
  • [8]模块化分布式路由器管理平面研究与实现[D]. 金建武. 北京邮电大学, 2010(03)
  • [9]IPv6拓扑发现研究及网管系统实现[D]. 马力明. 大连理工大学, 2009(07)
  • [10]基于ZigBee温室大棚监控系统的应用研究[D]. 张晓峻.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7(05)

标签:;  ;  ;  ;  ;  

论路由器的发展趋势和研究方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