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迟手术治疗完全性单侧大脑半球梗死的疗效

延迟手术治疗完全性单侧大脑半球梗死的疗效

一、单侧大脑半球完全梗死延迟手术的疗效(论文文献综述)

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国家卫健委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程委员会,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神经外科分会缺血性脑血管病学组[1](2021)在《大面积脑梗死外科治疗指南》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最新临床研究表明, 早期去骨瓣减压可有效降低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病死率, 改善功能预后。因此, 国外相继发表相关指南推荐对符合指征的患者进行外科治疗。为更好指导我国医师的临床实践, 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组织多学科专家, 结合相关研究结果, 参考国外相关指南, 基于循证医学原则及我国临床实践现状, 制订了大面积脑梗死外科治疗指南, 旨在提高我国医师对大面积脑梗死外科治疗的重视, 规范手术的干预时机、适应证、手术方式及围手术期管理。

王茂雪,杨咏波,王毅,周飞,李茗,张冰[2](2021)在《动脉自旋标记脑灌注减低与双侧烟雾血管病变脑血管事件发生的相关性分析》文中认为目的探讨动脉自旋标记(ASL)脑灌注减低与双侧烟雾血管病变患者脑血管事件发生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4至11月在南京鼓楼医院神经外科住院的27例双侧烟雾血管病变患者资料, 均为单侧大脑半球脑梗死或脑出血, 其中男10例, 女17例, 年龄35~66(55±9)岁。采用Wilcoxon配对符号秩检验定性分析患者双侧大脑半球动脉通过伪影(ATA)的差异, 定量计算双侧大脑半球在标记后延迟时间(PLD)为1.5 及2.5 s的脑血流量(CBF)图原始灰度均值、其分布曲线的峰度及偏度。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ASL与病灶发生之间的关系。结果患者双侧大脑半球ATA在不同PLD时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PLD为1.5 s的CBF图像上, 病灶侧大脑半球原始灰度均值(17.50±5.88)低于非病灶侧(20.80±5.51)(P<0.001)。峰度及偏度在双侧大脑半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PLD为2.5 s的CBF图像上, 病灶侧大脑半球原始灰度均值及灰度分布的偏度与非病灶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而峰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病灶侧灰度值的减低与病灶的发生独立相关(ORPLD1.5=0.192, 95%CI:0.047~0.783;ORPLD2.5=0.175, 95%CI:0.050~0.615)。结论 ASL检测到的灌注减低与烟雾血管病变患者发生脑血管事件具有独立相关性。

胡冠宇[3](2021)在《“治神调形”下头针对缺血性中风痉挛大鼠BDNF/TrkB/CREB及PI3K/Akt/GSK-3β通路影响的研究》文中指出目的:基于“治神调形”中医理论,探讨头针疗法通过对BDNF/TrkB/CREB信号通路和PI3K/Akt/GSK-3β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促进对缺血性PSS大鼠受损脑组织细胞修复和细胞保护作用,进而改善缺血性PSS症状的生物学机制。方法:1.实验一:缺血性PSS大鼠模型的确立和验证采用文献检索和文献计量学统计的方式,通过对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以及Pubmed等主要中英文数据库进行检索,统计中风后肢体痉挛及相关疾病研究的动物实验中造模方法出现的频数,并根据实验中头针干预条件的情况确定恰当的缺血性PSS模型的造模方法。将60只Sprague Dawley大鼠(SD大鼠)随机分成空白组20只,假手术组20只,模型组20只。对模型组大鼠进行已确立的造模方案造模。造模后于1d、3d、7d、14d记录各组大鼠的死亡只数、痉挛发生只数、改良Ashworth(MAS)评分。2.实验二:缺血性PSS动物研究头针行针频率及时间验证将120只SD大鼠,分为空白组10只,假手术组10只,实验组100只,对实验组大鼠进行PSS模型建立。将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平均分到模型组、头针A组(200r/min,3min)、头针B组(200r/min,1min)、头针C组(100r/min,3min)、头针D组(100r/min,1min),给予相应的治疗7天,并于第7d观察记录Zealonga评分、改良Ashworth评分。3.实验三:头针对缺血性PSS大鼠行为学改变的影响以缺血性PSS模型大鼠为研究对象,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20只,实验组40只。对实验组大鼠进行缺血性PSS模型建立。将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到模型组和头针组,给予相应的治疗7天,并每2日观察记录Zealonga评分、改良Ashworth评分、平衡木行走实验评分等动物行为学数据。4.实验四:头针对缺血性PSS大鼠脑组织恢复的影响7d后对大鼠脑皮质组织进行取材,采用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的方法观察缺血性PSS大鼠脑梗死灶体积变化,采用HE染色和尼氏染色观察缺血损伤病变部位的病理改变及神经元细胞和尼氏小体的变化,采用FITC-葡聚糖脑血管灌注的方法观察脑组织血管状态变化。5.实验五:头针对缺血性PSS大鼠BDNF/TrkB/CREB信号通路的影响对缺血性PSS大鼠损伤的脑皮质运动区组织采用Western Blotting、PCR检测脑皮质中的BDNF、TrkB、CREB、p-CREB的蛋白表达及其mRNA的表达。6.实验六:头针对缺血性PSS大鼠PI3K/Akt/GSK-3β信号通路的影响对缺血性PSS大鼠损伤的脑皮质运动区组织采用Western Blotting、PCR检测脑皮质中的PI3K、Akt、p-Akt、GSK-3β、p-GSK-3β的蛋白表达及其mRNA的表达。结果:1.实验一:缺血性PSS大鼠模型验证文献检索结果显示,相关动物实验研究论文发表数量为25例,其中中文18篇、英文7篇。所出现的造模方法主要包括:线栓法MCAO(包括再灌注)、线栓MCAO+内囊注射NMDA法、光栓法三种。其中线栓法MCAO在卒中后肢体痉挛动物研究中应用概率最大(60%),其次为线栓MCAO+内囊注射NMDA法(32%),最后为光栓法(8%)。并且考虑后两者均会造成颅损,因此初步确定线栓法永久性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为造模方法。对模型组大鼠进行线栓法MCAO造模,造模后,模型组存活15只,造模过程中死亡5只。空白组与假手术组大鼠14d内均无死亡、痉挛状态出现,且MAS评级为0级。与空白对照组,1d时模型组大鼠死亡1例,痉挛状态出现3例,MAS评分平均水平无显着性差异(P>0.05);3d时模型组大鼠死亡3例,痉挛状态出现8例,MAS评分平均水平有显着性差异(P<0.05);7d时模型组大鼠死亡4例,痉挛状态出现10例,MAS评分平均水平有显着性差异(P<0.05);14d时模型组大鼠死亡7例,痉挛状态出现6例,MAS评分平均水平无显着性差异(P>0.05)。因此线栓法MCAO可以作为本研究中的动物造模方法。2.实验二:缺血性PSS动物研究中头针行针频率及时间验证头针干预7d时,头针B组相较头针A、C、D组Zealonga评分与改良Ashworth评分均有显着性降低(P<0.05),与1d组相比,头针B组7d后Zealonga评分与改良Ashworth评分显着性(P>0.05)。因此最终选择200r/min,1min为头针的行针方案。3.实验三:头针对缺血性PSS大鼠行为学影响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Zealonga评分上升,平衡木行走评分下降,说明运动神经功能下降,改良Ashworth评分上升,说明肢体痉挛程度上升(P<0.05);与模型组比较,头针组大鼠Zealonga评分下降,平衡木行走评分上升,说明经头针治疗后运动神经功能提升,改良Ashworth评分下降,说明肢体痉挛程度减小(P<0.05)。4.实验四:头针对缺血性PSS大鼠脑组织形态学影响对比假手术组,模型组缺血性PSS模型大鼠脑组织缺血性梗死灶占比显着性增高(P<0.05),有明显液化性坏死区域,细胞数量减少,神经元细胞数量减少且排列不规整。与模型组比较,头针组缺血性PSS模型大鼠脑组织缺血性梗死灶占比显着性减小(P<0.05),无明显病理改变,细胞数量增多,神经元数量及形态正常。5.实验五:头针对缺血性PSS大鼠BDNF/TrkB/CREB信号通路的影响模型组相较假手术组大鼠患侧脑皮质运动区组织中BDNF、TrkB、CREB、p-CREB蛋白表达下降(P<0.05),BDNF、TrkB、CREB mRNA的表达下降(P<0.05);与模型组比较,头针组大鼠BDNF、TrkB、CREB、p-CREB蛋白表达及BDNF、TrkB、CREB相关mRNA的表达上升(P<0.05)。6.实验六:头针对缺血性PSS大鼠BDNF/TrkB/CREB信号通路的影响模型组相较于假手术组大鼠患侧脑皮质运动区组织中PI3K、Akt、p-Akt、p-GSK-3β表达降低(P<0.05),GSK-3β表达增高(P<0.05),PI3K、Akt mRNA的表达下降(P<0.05);与模型组比较,头针组大鼠PI3K、Akt、p-Akt、p-GSK-3β表达升高(P<0.05),GSK-3β表达降低(P<0.05),PI3K、Akt mRNA的表达升高(P<0.05)。结论:本研究基于“BDNF/TrkB/CREB信号通路及PI3K/Akt/GSK-3β信号通路对脑组织中神经、血管等组织细胞的修复与保护作用,促进损伤的神经与血管网络的改善,进而改善缺血性PSS大鼠的痉挛状态,起到所提出中医康复理论中的‘治神调形’作用”的科学假说,从动物行为学观察、组织病理学、分子生物学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得到结论如下:1.从动物行为学的角度说明了头针具有改善PSS模型大鼠神经功能、肌痉挛程度、运动功能的效用,证明了头针疗法通过调节头部治疗区具有“调形”的治疗作用。2.从组织学层面说明了头针能有效减小缺血性PSS模型大鼠缺血梗死灶的体积,改善脑组织病理状态,促进上运动神经元细胞形态和数量上的恢复,以及脑血管状态的恢复。结合行为学研究结果证明了头针能通过对病机中提出的“脑损”的治疗,能起到“调形”,也就是促进行为学改善的功效。3.从分子生物学层面证明了头针能有效提高BDNF、TrkB、CREB等蛋白的表达,上调BDNF/TrkB/CREB信号通路,从而促进BNDF自分泌的良性循环,进而促进BDNF对脑组织细胞的修复作用和细胞保护作用,结合行为学和病理组织学的结论,头针对这一信号通路的影响证明了头针“治神”能改善“髓虚”,进而起到“调形”的功效。4.证明了头针能激活PI3K/Akt/GSK-3β信号通路,并可能通过激活该信号通路促进GSK-3β的磷酸化,抑制GSK-3β的促凋亡作用,从而对脑组织细胞起到保护作用,结合上述实验结论,头针可能通过上调BDNF与TrkB的表达,进一步激活的下游PI3K/Akt/GSK-3β信号通路,起到了对“脑损”组织的治疗作用,即“治神”,进而促进了行为学的恢复,即“调形”,从这一角度阐释了“治神”与“调形”的关系。

何肖君[4](2021)在《基于IHI理论探讨光遗传调控CC-Parv GABA环路改善缺血性脑卒中大鼠运动功能的实验研究》文中提出目的:基于两侧大脑半球相互抑制(IHI)理论,探讨光遗传调控经胼胝体连接两侧半球感觉运动皮层的小清蛋白神经元(CC-Parv)GABA环路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运动功能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两侧大脑半球的兴奋/抑制(E/I)平衡与缺血性脑卒中运动功能恢复的关系,为IHI理论在脑卒中临床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方法:(1)参照改良线栓法制备缺血性脑卒中动物模型,造模组在造模前3周立体定位注射光遗传学病毒,应用小动物磁共振T2WI扫描和Zea-Loga评分进行模型检验。(2)造模后第4天,光遗传组采用波长为550 nm,5m W强度,10 ms频率的连续光照射,干预2周,每天1次,每次持续刺激15分钟,假干预组应用473 nm波长光照射进行干预,其他参数同光遗传组。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置于普通笼中饲养,只给予同等条件抓取,不给予任何治疗。(3)激光共聚焦扫描确定CC-Parv GABA环路病毒投射情况;应用改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NSS)评估各组小鼠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采用旷场试验、Catwalk步态分析仪测试各组大鼠的运动功能;利用小动物磁共振波谱观察感觉运动皮层神经物质代谢含量变化;Western Blot分析Glu/GABA关键酶及其受体和KCNA蛋白表达;磁共振T2WI检测缺血再灌注后脑梗死体积变化;Tunel染色检测神经细胞凋亡情况。结果:(1)光遗传学病毒投射CC-Parv GABA环路检测。在iM1注射的表达绿色荧光逆示踪跨单突触病毒fPV-CRE投射至cM1区,与cM1区红色荧光的光敏感蛋白共标的即为光遗传学调控的CC-Parv GABA投射,表明光遗传学病毒定位表达于CC-Parv GABA环路。(2)光遗传调控两侧半球间CC-Parv GABA环路对缺血性脑卒中模型大鼠神经功能评分的影响。干预前,除假手术组外各组大鼠的mNSS评分均升高,且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光遗传组较其模型组和假干预组评分均下降(P<0.05)。(3)光遗传调控两侧半球间CC-Parv GABA环路对缺血性脑卒中模型大鼠运动功能的影响。Cat Walk步态分析结果显示,干预前模型组、光遗传组和假干预组较假手术组右前肢站立时间、步幅、摆动速度、摆动时间以及通过总时间和平均速度等指标上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差异(P<0.05),而最大接触面积较假手术组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光遗传组较模型组和假干预组右前肢站立时间缩短(P<0.01),步幅加大(P<0.01),摆动速度增快(P<0.01),摆动时间减少(P<0.01),整体平均速度提高(P<0.01),通过总时间减少(较模型组P<0.05,较假干预组P<0.01),但是最大接触面积无明显差异(P>0.05)。旷场实验显示干预前模型组、光遗传组和假干预组运动总路程较假手术组均明显下降(P<0.01);干预后2周,光遗传组较模型组和假干预组运动总路程增加(P<0.01)。(4)光遗传调控CC-Parv GABA环路对缺血性脑卒中模型大鼠神经损伤的影响。T2WI分析显示,干预前模型组、光遗传组和假干预组的脑梗死体积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光遗传组较模型组和假干预组梗死体积显着减小(P<0.01);Tunel染色显示,在光遗传干预2周后,光遗传组较模型组和假干预组光密度总和(IOD)减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光遗传组、模型组和假干预组均较假手术组升高(P<0.01)。(5)光遗传调控两侧半球间CC-Parv GABA环路对缺血性脑卒中模型大鼠两侧大脑半球神经化学物质代谢的影响。磁共振波谱结果显示在iM1区模型组、光遗传组和假干预组较假手术组在干预前Glu含量降低(P<0.05),GABA含量升高(P<0.01/0.05),模型成功的3组较假手术组24小时NAA含量也显着下降(P<0.01),各组Cho含量变化无明显差异(P>0.05)。在干预后,光遗传组较模型组和假干预组Glu含量升高(P<0.01/0.05),GABA含量下降(P<0.01);光遗传组较模型组NAA含量也上升(P<0.01),与假干预组比较有上升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四组Cho含量无显着差异(P>0.05)。cM1区在干预前模型组、光遗传组和假干预组较假手术组Glu含量升高(P<0.05),在干预后光遗传组较模型组和假干预组GABA含量下降(P<0.01)。在干预前,模型组、光遗传组和假干预组较假手术组Glu(iM1/cM1)下降(P<0.05),GABA(iM1/cM1)升高(P<0.05)。在干预后,光遗传组较模型组Glu(iM1/cM1)升高(P<0.05),较假干预组有上升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模型组和假干预组较假手术组GABA(iM1/cM1)升高(P<0.01),光遗传组较模型组和假干预组有下降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6)光遗传调控两侧半球间CC-Parv环路对缺血性脑卒中模型大鼠患侧兴奋/抑制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免疫印迹分析显示,光遗传组较模型组和假干预组KCNA蛋白表达上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较假手术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光遗传组NMDAR和AMPAR含量较模型组和假干预组增加(P<0.05),模型组较假手术组NMDAR和AMPAR含量含量下降(P<0.05或P<0.01),假干预组较假手术组AMPAR含量减少(P<0.01),NMDAR呈下降趋势但与假手术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光遗传组较模型组和假干预组GAD67含量明显下降(P<0.05),模型组和假干预组较假手术组GAD67含量升高(P<0.05)。结论:光遗传调控两侧半球间CC-Parv GABA神经环路可提升患侧半球运动皮层兴奋性,改善缺血性脑卒中后神经损伤与肢体运动功能,为IHI理论在脑卒中后运动功能康复中的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疏龙飞,赵伟,代飞虎,杨理坤,王悦,程明,刘壮华,艾璞,王玉海[5](2021)在《控制减压技术在单侧开颅手术治疗对冲性颅脑损伤中的作用》文中提出目的探讨控制减压技术在单侧开颅手术治疗对冲性颅脑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四医院神经外科采用单侧开颅手术治疗160例对冲性颅脑损伤患者,其中80例采用控制减压技术(控制减压组),80例采用常规减压技术(常规减压组)。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损伤原因、术前瞳孔大小、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头部着力部位及受伤距手术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脑膨出的发生率,术后迟发性脑出血、远隔部位再次手术、脑梗死、癫痫、脑积水的发生率,以及术后6个月格拉斯哥预后评级(GOS)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以及术后迟发性脑出血、癫痫、脑积水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常规手术组比较,控制减压组术中脑膨出[分别为13%(10/80)、33%(26/80)]、远隔部位再手术[分别为16%(13/80)、30%(24/80)]及术后脑梗死[分别为24%(19/80)、41%(33/80)]的发生率均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6个月,控制减压组的预后良好率为35%(28/80),病死率为10% (8/80),均优于常规减压组的20% (16/80)和24% (19/80) (均P<0.05)。结论单侧开颅手术治疗对冲性颅脑损伤术中采用控制减压技术,能降低患者术中和术后部分并发症的发生率,并改善患者的预后。

韦丹[6](2021)在《一站式CT灌注成像对脑血管疾病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第一部分CT灌注成像定量评估烟雾病患者手术治疗前后疗效的初步研究【目的】探讨烟雾病患者行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STA-MCA)治疗后颅脑CT灌注改变情况,评价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性纳入临床确诊为烟雾病并行单侧或双侧STA-MCA手术治疗的患者31例(男:女=20:11,平均年龄:33岁),双侧行搭桥手术的患者有13例,单侧18例。上述患者分别行手术前后的NCCT-CTA-CTP检查,经后处理获得CTP各灌注参数图(CBF,CBV,MTT,TTP,delay-TTP)。将感兴趣区分别放置在基底节层面至半卵圆中心层面的脑白质及脑皮质区域(大脑中动脉供血区域),比较手术前后各CTP灌注参数,进行测量,取平均值。将35组数据作为长期点(手术后行NCCT-CTA-CTP检查时间范围为3个月~3年)进行测量。计算手术后与手术前各CTP灌注参数的比值,定量分析患者手术前和手术后CTP灌注参数及临床指标的变化。【结果】CTP定量随访分析发现,搭桥手术后随访过程中发现大脑白质区TTP和delay值手术后明显降低,TTP值从手术前的15.13±4.72 s降至12.99±2.42 s(P=0.007),delay-TTP值从手术前的4.11±2.21 s降至3.22±1.50 s(P=0.024)。CBV值从手术前的2.74±0.90 ml/100 mg下降至手术后的2.38±0.67 ml/100 mg(P<0.001)。MTT值从手术前的4.37±0.94 s稍下降至4.02±0.73 s(P=0.022)。CBF值亦呈明显下降趋势,从38.08±10.24 ml/100 mg·min下降至36.66±9.08ml/100 mg·min,但其变化暂未出现统计学意义。大脑皮层的灌注值变化与大脑白质近似,大脑皮层TTP和delay值手术后明显降低,TTP值从手术前的14.34±4.68 s降至11.81±2.51 s(P=0.003),delay值从手术前的3.45±2.40 s降至2.40±1.29 s(P=0.012)。MTT值、CBF值和CBV值也稍有变化,但其变化暂未出现统计学意义。-基于文献及前期研究基础,我们尝试寻找手术后脑灌注变化的时间阈值,研究发现颅脑的灌注在6-8个月降到最低,而1年左右恢复到术前水平。【结论】CT灌注成像可以评估烟雾病患者搭桥术后颅脑、搭桥血管及脑灌注的变化,在随访的过程中,随着搭桥时间的延长,颅脑的灌注在6-8个月降到最低,而1年左右恢复到术前水平;从长期来看搭桥手术后颅脑的灌注水平同手术前水平相仿。第二部分探讨CT灌注成像对预测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前一站式CT灌注成像(CTP)及治疗前后临床影像资料,明确与预后相关的临床及影像特征。【方法】前瞻性纳入CT/MRI随访证实的39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男:女=21:18,平均年龄65岁,平均起病时间8.4 h),所有患者均随访90天获取其m RS评分(平均2.8分)。对上述患者行320排螺旋CT一站式CTP(非增强CT(NCCT)-CT血管成像(CTA)-CTP)扫描,对NCCT图像行ASPECTS(Alberta StrokeProgram Early CT Score)评分,经后处理获得脑血管图,脑梗死核心区、缺血半暗带体积以及其相应比值,并获得CTP各灌注参数图[CBF,CBV,MTT,TTP,延迟达峰时间(Delay-TTP)]。将大小一致的感兴趣区分别放置在脑梗死核心区、缺血半暗带及其相应对侧脑实质,分别测量三次,取平均值。【结果】39例患者中,20例预后良好(m RS≤2)。相关分析发现,治疗前后NIHSS评分、梗死核心体积、缺血半暗带MTT及相应区域Delay-TTP与随访90天m RS评分成明显正相关(P≤0.04);而治疗后ASPECTS评分及梗死核心区CBF值与90天m RS评分成明显负相关(P<0.05)。进一步两组对比分析发现,治疗前后NIHSS、治疗后ASPECTS、CTP示梗死核心区体积及梗死核心CBF值与患者预后明显相关并具有统计学差异(P≤0.03)。ROC分析显示治疗后NIHSS评分对于预测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有着最高的诊断效能(AUC为0.90),其中敏感度、特异度及拐点值分别为79%,85%和4.5;而梗死核心区CBF具有最佳的特异度(89%),治疗后ASPECTS评分在预测预后方面具有最高的敏感度(94%)。【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梗死核心区体积、CBF、治疗前后NIHSS及治疗后ASPECTS评分与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相比较NIHSS评分,梗死核心区CBF对于预测急性脑梗死预后有着更高的特异度。

耿花蕾[7](2021)在《基于运动皮层连接组的中风偏瘫针刺效应机制的多模态磁共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和意义:本研究围绕大脑双侧性调控和协同的问题,以双侧运动皮层连接组为主要研究位点,基于结构磁共振成像技术(T1、DTI)和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blood oxygen level-dependent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BOLD-fMRI),结合患者临床运动功能(Fugl-Meyer Assessment,FMA),采用多模态分析方法,基于体素形态学分析(voxel-based morphometry,VBM)、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al anisotropy,FA)以及功能连接度(functional connectivity,FC),多角度、多层次表达脑卒中损伤后及功能恢复过程中大脑双侧性调控问题,以及针刺阳陵泉真穴或假穴时双侧运动皮层连接组的脑功能响应特征。研究方法:本试验纳入脑梗死发病2个月以内的单侧运动通路损伤(左侧或右侧偏瘫)的患者66例次,损伤以单侧主要运动通路上的基底节区和(或)放射冠为主。以简化的Fugl-Meyer量表(FMA)评价患者的运动功能,完成临床疾病背景相关信息的采集。同时纳入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受试者66例次。所有受试者入组接受1次磁共振扫描,扫描序列包括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扫描、纵向弛豫(T1)、针刺态扫描和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tensor imaging,DTI)扫描。中风偏瘫患者组和健康受试者组接受真穴刺激和假穴刺激的例次比例分别是2:1,所有受试者在磁共振扫描后均接受针感量表评价。应用基于体素形态学分析(VBM)、各向异性分数(FA)、功能连接度(FC),描述大脑结构及功能的各项指标。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组间差异,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组内差异,Spearman检验,验证FMA、病程和针感等级与大脑运动皮层连接组FC值的相关性。P<0.05代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果:在图像预处理阶段,进行了图像的左右翻转及平均,即以下所有图像结果右侧均表示患侧。1 一般资料及临床信息的结果4组受试者(患者真/假穴组、健康人真/假穴组)的年龄、性别经检验,各组间P值均>0.05,各组间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以进行比较。2组中风偏瘫患者的FMA值P=0.474>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2磁共振影像学结果2.1基于体素形态学(VBM)分析中风偏瘫患者灰质体积(gray matter volume,GMV)与健康人的差异将所有中风偏瘫受试者与健康受试者的结构像磁共振数据进行VBM分析,结果显示中风偏瘫受试者与健康人相比,GVM在丘脑(右)、尾状核(右)和侧脑室(右)显着降低。2.2基于纤维束示踪的空间分析方法(tract-based spatial statistics,TBSS)分析中风偏瘫受试者和健康受试者FA值差异显着的脑区应用TBSS,将所有中风偏瘫受试者和健康受试者的DTI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观察FA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区域的位置和大小,结果显示,和健康受试者相比,中风偏瘫受试者的FA值明显降低的脑区有:胼胝体膝部、胼胝体体部、右侧皮质脊髓束,右侧大脑脚、右侧内囊前脚、右侧内囊后脚、右侧内囊豆状核后部、双侧放射状前冠、双侧上放射冠、右侧后放射冠、右侧丘脑后放射冠(包括视辐射)、右侧外囊、右侧上纵束、右侧额枕上束和右侧绒毡层(P值均<0.001)。2.3针刺阳陵泉真穴/假穴对不同组受试者双侧运动皮层连接组的功能连接度(FC)的影响患者中风后,和健康人相比,静息态时双侧运动皮层连接组的FC值减低的相关脑区包括:M1(左,L)-M1(右,R)、M1(L)-PMC(R)、M1(R)-SMA(L)、M1(R)-SMA(R)、M1(R)-PMC(R)。针刺健康人阳陵泉真穴(健康真穴组)时,受试者右侧M1-SMA、右侧M1-PMC之间的FC值相对于静息态时增加;针刺中风偏瘫患者阳陵泉真穴(偏瘫真穴组)时,受试者 M1(R)-M1(L)、SMA(R)-M1(L)、SMA(L)-Ml(R)、SMA(R)-M1(R)、SMA(L)-PMC(R)之间的FC值相对于静息态时增加;在接受阳陵泉真穴刺激的受试者中,针刺态时偏瘫真穴组的右侧M1-SMA,右侧M1-PMC之间的FC值相较于健康真穴组降低,但P=0.05,差异并不显着。针刺健康人阳陵泉假穴(健康假穴组)时,受试者右侧M1-PMC之间的FC值相对于静息态时增加;针刺中风偏瘫患者阳陵泉假穴(偏瘫假穴组)时,受试者右侧M1-SMA、右侧SMA-PMC之间的FC值对于静息态时增加;在接受阳陵泉假穴刺激的受试者中,针刺态时偏瘫假穴组的右侧M1-SMA、右侧SMA-PMC之间的FC值相较于健康假穴组降低。在健康受试者中,针刺态时健康真穴组的双侧半球的M1之间的FC值相较于健康假穴组升高;在中风偏瘫受试者中,针刺态时偏瘫真穴组的双侧半球间的M1、SMA及左侧SMA-PMC之间的FC值相较于偏瘫假穴组升高。3临床量表结果与双侧运动皮层连接组的FC值的相关性中风偏瘫受试者静息态双侧M1的FC值与FMA值显着正相关。中风偏瘫受试者静息态右侧M1-SMA的FC值与病程显着正相关。针感级别与运动皮层连接组FC值的相关性分析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及意义:中风偏瘫后,患者的灰质体积萎缩主要出现在病灶侧。单侧运动通路损伤后大脑的结构出现双侧性变化,即损伤出现在患侧的同时,也会出现在健侧大脑的相应区域,其中枢神经机制可能是非病灶的胼胝体纤维受损;患侧除了运动相关脑白质纤维结构受损,非运动相关的脑白质纤维同样会受到影响。单侧运动通路受损后,患者运动皮层连接组的功能连接出现双侧性变化。单侧运动通路受损,可造成患侧运动功能连接组的功能连接降低,同时继发双侧大脑半球间,即患侧和健侧功能连接度的降低,其中以患侧M1区与其余各个脑区的功能连接降低为主。针刺对中风后偏瘫康复的促进通过对大脑运动皮层连接组的双侧性和整体性调控实现。针刺单侧阳陵泉真穴能够促进患者双侧运动皮层连接组相关位点的患侧半球内及双侧半球间的功能连接;针刺穴位可激活因卒中而减少的脑区功能连接,使受损的FC接近于健康人的状态;针刺受试者的穴位和非穴位,大脑中枢的响应在运动相关脑区有显着差别。在刺激患侧阳陵泉真穴时,能够促进中风偏瘫患者的大脑运动皮层连接组双侧性重塑及功能恢复。

周俊[8](2021)在《不同频率电针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提出目的:比较低频电针与高频电针针刺廉泉、风府穴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9年1月~2020年1月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特需针灸科病房与门诊的符合纳入标准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9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n=30)并给予吞咽功能训练治疗,低频组(n=30)和高频组(n=30)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廉泉穴及风府穴为主穴分别以低频(2Hz)和高频(100Hz)的电针进行刺激。记录并对比3组研究对象治疗前后的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standard swallowing function assessment scale,SSA)评分、口腔期通过时间、咽期延迟时间、咽期通过时间及视频透视吞咽检查(video fluoroscopic swallowing,VFSS)评分、营养指标(血红蛋白、血清蛋白和血清总蛋白)、营养风险筛查评分(nutritional risk screening 2002,NRS-2002)、生活质量评价及安全性评价等结果。结果:1.与治疗前相比,3组研究对象治疗后的SSA评分均显着降低(P=0.000,0.000,0.000)。3组研究对象治疗后的SSA评分比较差异存在统计意义(P=0.001),对照组SSA评分最高,高频组次之,低频组最低,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存在统计意义(P=0.000,0.000,0.001)。2.与高频组研究对象相比,低频组研究对象治疗后的口腔期通过时间、咽期延迟时间、咽期通过时间明显更短,VFSS评分明显更高(P=0.000,0.000,0.000,0.000)。3组研究对象的治疗总有效率差异存在统计意义(P=0.003),总有效率最高为低频组患者(96.67%),其次为高频组患者(80.00%),最低为对照组患者(56.67%),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存在统计意义(P=0.000,0.003,0.000)。3.与治疗前比较,3组研究对象治疗后的血红蛋白、血清蛋白、血清总蛋白均有不同程度地增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RS-2002均有不同程度地降低(P=0.000),治疗后3组间的血红蛋白、血清蛋白、血清总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4.高频组与低频组研究对象的肺炎发生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电针刺激廉泉、风府穴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有显着的改善效果,与高频电针相比,中低频电针在改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具有明显优势,建议将低频电针作为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优选方案,临床可广泛应用。

孟萍萍[9](2021)在《rTMS对吞咽神经网络的影响及其与NMES联合对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观察》文中提出背景:吞咽障碍是指由于口鼻、咽喉和食道等吞咽器官结构异常或支配这些器官的神经系统病变,导致食物不能安全有效地从口腔进入胃。根据此定义,如果因吞咽器官结构异常导致吞咽障碍,则称为结构性吞咽障碍;如果支配吞咽器官的神经系统出现损害导致吞咽障碍,则称为神经源性吞咽障碍。卒中后吞咽障碍(post-stroke dysphagia,PSD)是最常见的神经源性吞咽障碍,急性期发病率为29%-80%。大多数PSD患者在发病2周内可自发恢复吞咽功能,但仍有大约11%-50%的患者长期存在吞咽障碍。PSD患者会出现口角流涎、进食呛咳、进食费力、窒息、反复发热等临床症状,导致导致脱水、电解质紊乱、心理障碍与社交障碍等并发症。因此,如何有效地改善吞咽障碍并减少并发症对患者至关重要。传统吞咽障碍康复(traditional dysphagia therapy,TDT)包括进食器具及进食体位调整、口腔感觉运动治疗、直接摄食训练及肌电生物反馈、球囊扩张术等针对性较强的治疗技术。代偿进食方法即刻起效,但作用维持不持久。行为干预治疗有累积效应,可以改善吞咽相关肌肉肌力,恢复吞咽正常生物力学机制,但起效较慢,依赖大量人力物力,且配合程度取决于患者的意识及认知状态,故治疗效果差。球囊扩张术因其适应证狭窄,未能得到广泛应用。所以,进一步探索PSD治疗的新策略对改善PSD患者的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随着对吞咽感觉运动控制的神经生理学、解剖学的发展以及对吞咽功能的神经网络的认识增多,吞咽康复治疗的重点也从对改善外周吞咽生物力学转移到对潜在神经网络的调控上。神经刺激技术因操作简便、安全无创、对患者意识状态和认知水平要求低而被广泛应用于PSD的康复治疗中,它通过对外周神经刺激或中枢脑刺激促进脑功能重塑,帮助患者恢复受损的功能。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是目前应用广泛且可能最有效的神经刺激技术,它通过强大时变的电流产生脉冲磁场,该磁场几乎无衰减地穿透颅骨,高频率和高强度的rTMS,可产生兴奋性突触后电位总和,导致刺激部位兴奋,低频率和低强度的rTMS作用则相反。如此,通过双向调节大脑兴奋与抑制功能之间的平衡来治疗疾病。在临床应用中,影响rTMS治疗效果的因素非常多,除患者年龄、注意力、激素水平等自身差异外,刺激半球、刺激频率、刺激强度、刺激间隔、脉冲数量、有无预刺激及靶肌肉初始状态等均会对治疗效果产生影响,故rTMS在PSD中的应用呈现多种刺激模式。近几年还出现了 rTMS 与神经肌肉电刺激(neuromuscular electrical stimulation,NMES)、经颅直流电刺激(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tDCS)及咽腔电刺激(pharyngeal electrical stimulation,PES)等神经刺激技术的联合应用,但因为rTMS的生理效应受刺激参数影响较大,尚不能肯定这些联合刺激能否起到叠加的正性效应。另一方面,目前rTMS全部应用于大脑皮层,要求刺激靶点颅骨是完整的,但部分皮层或皮层下基底节区出血患者因手术造成颅骨缺损或行钛网修补术,这均限制了 rTMS在他们中的应用。因此,寻找除了大脑皮层之外的新的刺激靶点势在必行。既往研究已证实小脑参与吞咽生理过程,因此小脑有可能成为rTMS新的刺激靶点,但目前尚不清楚小脑rTMS刺激对吞咽神经网络的影响,因此限制了 rTMS在小脑中的应用。本课题拟研究小脑高频rTMS刺激对吞咽神经网络的影响,评估高频rTMS患侧大脑半球刺激与NMES的联合对PSD的临床疗效,分析rTMS在PSD中应用的有效性与安全性,为深入了解吞咽功能的神经网络及进一步优化PSD的治疗策略提供理论依据。目的:1.研究高频rTMS刺激小脑吞咽优势半球下颌舌骨肌皮层代表区对吞咽神经网络的影响。2.探讨5Hz rTMS刺激患侧大脑半球与NMES联合治疗方案对PSD的临床疗效、吞咽肌肉生物力学及吞咽皮层兴奋性的影响。3.荟萃分析rTMS在PSD中应用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第一部分:研究招募健康志愿者23例。1.确定吞咽功能优势侧小脑半球及小脑下颌舌骨肌皮层代表区使用单脉冲TMS分别作用于双侧小脑半球,诱发出下颌舌骨肌MEP后,确定静息运动阈值(resting motor threshold,RMT)低的一侧为吞咽功能优势侧小脑半球。在枕后头皮做标记,该区域即为小脑下颌舌骨肌皮层代表区。2.rTMS刺激前,测定双侧大脑皮层下颌舌骨肌MEP波幅使用单脉冲TMS分别作用于双侧大脑半球,用最低刺激强度诱发出下颌舌骨肌MEP,测定并记录MEP波幅及所用的刺激强度。3.进行小脑高频rTMS刺激取优势侧小脑半球下颌舌骨肌皮层代表区为刺激靶点,使用10Hz rTMS,100%静息运动阈值,250个脉冲进行刺激,间隔9s刺激1s。4.rTMS刺激后,复测双侧大脑皮层下颌舌骨肌MEP波幅刺激结束后,使用相同刺激强度的单脉冲TMS再次诱发双侧大脑皮层下颌舌骨肌即刻MEP,测定并记录其波幅,与刺激前相比,评估患者大脑皮层兴奋性变化。5.静息态功能磁共振(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rs-fMRI)评估rTMS小脑刺激后全脑神经活动变化洗脱48小时后,进行相同处方的rTMS刺激,刺激前、刺激后即刻进行rs-fMRI检查。采集rs-fMRI数据后进行预处理,采用PerAF、DC、ReHo三种数据分析方法对全脑进行刺激前后神经活动变化的比较,观察高频刺激吞咽优势侧小脑半球后诱发的吞咽脑区神经活动变化。第二部分:研究纳入病程在6个月内的PSD患者45例,采用区组随机化分为3组:5Hz rTMS患侧大脑半球刺激+NMES假刺激组(n=15),rTMS患侧大脑半球假刺激+NMES刺激组(n=15),5Hz rTMS患侧大脑半球刺激+NMES刺激组(n=15)。rTMS真假刺激每项均持续10min,NMES真假刺激每项均持续30min,上述治疗1天/次,5次/周,共2周。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对患者进行视频吞咽造影检查(videofluoroscopic swallowing study,VFSS),并用 Rosenbek渗透-误吸量表(penetration-aspiration scale,PAS)对患者渗漏、误吸情况进行评分,评估临床疗效;选择患者吞咽前侧位X线片及吞咽2%中糊食物时舌骨最高位置的侧位X线片,测算舌骨前移及上移速度,评估生物力学变化;应用单脉冲TMS分别刺激双侧下颌舌骨肌大脑皮层代表区,于刺激对侧下颌舌骨肌记录MEP波幅,评估皮层兴奋性变化。从临床表现、吞咽肌肉生物力学及电生理的角度阐述rTMS联合NMES治疗对PSD患者的影响。第三部分:由两位检索人员独立检索了截止到2020年1月发表在PubMed,Embase,Medline数据库以及Cochrane图书馆上面的关键词为deglutition disorder,swallowing disorders,dysphagia,esophageal dysphagia,stroke,cerebrovascular accident,cerebrovascular apoplexy,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s,TMS,transcranial neurostimulation,cortical stimulation,brain,rehabilitation的所有符合纳入标准的英文文献及其符合纳入标准的参考文献并按照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独立地对每篇纳入文献进行风险评估。从中提取出治疗前后相关数据的变化并计算出合并效应量,使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分析rTMS在PSD中应用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并做亚组分析。结果:第一部分:本实验共招募健康志愿者23例,研究期间2人脱落(1人不耐受小脑重复经颅磁刺激、1人无法配合功能磁共振检查),数据预处理排除2人(1人头动超过3mm或者3°、1人配准效果差),故最终纳入分析的志愿者为19例,包括13名女性,6名男性,平均年龄25.53±4.29。6人左侧小脑为优势半球,13人右侧小脑为优势半球。1.刺激后同侧及对侧大脑半球吞咽皮层兴奋性变化小脑rTMS刺激后同侧及对侧大脑半球下颌舌骨肌大脑皮层代表区MEP波幅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同侧P<0.05,对侧P<0.05),说明一侧小脑高频rTMS刺激可以诱发双侧吞咽皮层兴奋性升高。2.刺激后部分脑区神经元神经活动变化小脑rTMS刺激后采用PerAF、DC、ReHo三种fMRI数据处理方法对获得的刺激前后的rs-fMRI数据进行了分析。基于PerAF方法的rs-fMRI分析发现,小脑刺激后双侧大脑半球中央前回、顶叶、边缘叶、双侧楔前叶、双侧额中回、双侧中央后回、双侧内侧和旁扣带回、双侧后扣带回、右侧背外侧额上回、胼胝体、右侧SMA(supplementary motor area,SMA)和左侧丘脑PerAF值较刺激前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单侧小脑刺激可以使双侧大脑皮层中央前回神经活动增强,与MEP结果相—致。基于DC方法的rs-fMRI分析发现,小脑刺激后脑桥、延髓DC值较刺激前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小脑高频刺激后可以提高脑桥、延髓神经活动。基于ReHo方法的rs-fMRI分析发现,单侧小脑刺激后同侧大脑半球SMA ReHo值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单侧小脑刺激可能会导致同侧大脑SMA神经活动局部一致性下降。3.脑桥、延髓神经活动变化与大脑皮层吞咽代表区兴奋性变化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对刺激前后脑干DC值差值及双侧大脑半球吞咽皮层MEP波幅差值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刺激后脑桥、延髓DC值升高与对侧大脑皮层吞咽代表区MEP波幅升高成正相关(P<0.05),与同侧大脑皮层吞咽代表区MEP波幅升高无相关关系(P=NS),这验证了小脑刺激后出现对侧兴奋性皮质-脑干效应。第二部分:本实验入组患者45例,研究期间rTMS组1人脱落(个人原因),NMES组1人脱落(肺部感染),最终完成实验的患者43例。结果显示:1.rTMS及NMES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rTMS及NMES治疗2周后,3组患者PA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01);组间比较,3组患者治疗后PAS评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rTMS+NMES组PAS评分最低,表明其渗漏误吸改善最明显,其次是NMES组,rTMS组改善程度最小。2.rTMS及NMES治疗后患者吞咽肌肉的生物力学变化治疗2周后3组患者舌骨前移、上移速度均增快(P<0.05);组间比较,rTMS+NMES组速度增快优于rTMS组和NMES组(P<0.05),而rTMS组和NMES组之间无差异(P>0.05)。3.rTMS及NMES治疗后患者患侧吞咽大脑皮层MEP变化治疗2周后3组患者患侧大脑皮层MEP波幅均增高(P<0.05);组间比较,rTMS+NMES组患侧大脑皮层MEP波幅升高高于rTMS组和NMES组(P<0.05),而rTMS组和NMES组之间无差异(P>0.05)。4.rTMS及NMES治疗后患者健侧吞咽大脑皮层MEP变化治疗2周后rTMS组健侧大脑半球MEP波幅较治疗前略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MES组和rTMS+NMES组健侧大脑半球MEP波幅增高(P<0.05)。组间比较,NMES组、rTMS+NMES组较rTMS组升高更显着,但这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rTMS及NMES治疗后患者临床疗效与吞咽肌肉生物力学变化的相关性治疗2周后3组患者舌骨前移、上移速度差值均与PAS评分差值密切相关(rTMS 组 Spearman 相关系数 0.812、0.859,P<0.05;NMES 组 Spearman 系数0.905、0.882,P<0.05;rTMS+NMES 组 Spearman 系数 0.704、0.635,P<0.05)。第三部分:研究共纳入符合纳入标准、公开发表的随机对照研究6篇,涉及247名脑卒中患者(实验组127人、对照组120人)。结果显示:1.rTMS对PSD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假刺激组相比,rTMS刺激组患者的吞咽功能有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SMD=1.19,95%CI:0.68 to 1.69;Z=4.69,P<0.00001;I2=68%)。为了寻找异质性的来源,进行敏感性分析。逐篇排除每项研究后,发现I2无明显变化。2.rTMS刺激半球对PSD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基于刺激半球的亚组分析表明:无论刺激患侧大脑半球、健侧大脑半球还是双侧大脑半球联合刺激均有效(SMD=1.13,95%CI:0.06 to 2.2;Z=2.07,P=0.04;SMD=0.9,95%CI:0.42 to 1.38;Z=3.67,P=0.0002;SMD=1.78,95%CI:0.74 to 2.83;Z=3.34,P<0.0008);双侧大脑半球联合刺激效果似乎更好。3.rTMS刺激频率对PSD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基于刺激频率的亚组分析表明:低频亚组(1Hz)与高频亚组(3Hz、5Hz、10Hz)治疗均有效(SMD=1.02,95%CI:0.47 to 1.58;Z=3.6,P=0.0003;SMD=1.21,95%CI:0.46 to 1.96;Z=3.15,P=0.002)。虽然高频亚组整体上的治疗效果似乎优于低频亚组,但单独的10Hz亚组吞咽功能改善与假刺激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SMD=0.6,95%CI:-0.02 to 1.22;Z=1.91,P=0.06)。4.rTMS对PSD的长期疗效观察rTMS的治疗效果可持续至疗程结束后至少1个月,并且效应尺度较治疗结束时进一步改善(SMD=1.39,95%CI:0.86 to 1.92;Z=5.13,P<0.00001)。结论:第一部分:优势侧小脑半球吞咽皮层rTMS刺激可使双侧大脑吞咽皮层兴奋性升高,双侧大脑皮层中央前回、胼胝体、额叶、顶叶、岛叶、扣带回、楔叶、楔前叶、中央后回、延髓、脑桥自发神经活动增强。首次发现延髓、脑桥DC升高与对侧大脑吞咽皮层兴奋性升高成正相关,提示高频刺激一侧小脑吞咽皮层后出现对侧兴奋性皮质-脑干效应,这可能是小脑高频刺激应用于PSD治疗中的基础。同侧初级运动皮层(primary motor cortex,M1区)及SMA兴奋性升高推测是对侧大脑M1区通过胼胝体传递的兴奋性效应。第二部分:5Hz rTMS患侧大脑刺激联合NMES治疗促进PSD患者吞咽功能恢复,疗效优于单独NMES治疗和5Hz rTMS患侧大脑刺激,其外周机制可能与舌骨上移、前移速度增加改善了咽期渗漏、误吸表现有关;中枢机制则可能是NMES强化了 rTMS诱导的患侧大脑皮层兴奋性升高。NMES治疗疗效优于5Hz rTMS患侧大脑单独刺激,可能与其外周刺激强化了下颌舌骨肌的生物力学,并兴奋双侧吞咽皮层有关。第三部分:rTMS治疗可改善PSD患者吞咽功能,且治疗效果长期存在。选择双侧半球联合刺激或者高频刺激可能比其他参数治疗效果更好。

魏冬[10](2021)在《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对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认知功能改善的疗效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分析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对症状性单侧颈动脉重度狭窄患者认知功能改善的疗效。方法选取2019.10-2020.12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内科住院部收治症状性单侧颈动脉重度狭窄患者23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院知情同意后完善全脑血管造影术(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根据患者的的治疗倾向分为颈动脉支架组(16例)和药物治疗组(7例),每位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月、3月用简易智能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和蒙特利尔认知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scale,Mo CA)评分,用ASITN/SIR血流分级标准评估患者侧支代偿能力。随后分析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和侧支循环开放对于认知功能的影响。结果1.颈动脉支架组的MMSE、Mo CA评分在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对比术前均有提高(P<0.05);单纯使用药物组治疗前后MMSE、Mo CA评分对比无明显变化(P>0.05);在3个月随访期内,对比两种治疗方法,发现颈动脉支架改善认知功能效果更理想(P<0.05)。2.在支架组内,命名功能在术后1月、术后3月无明显改善(P>0.05);除了视空间执行功能、语言功能在术后3月才观察到改善外其余认知功能在术后1月即有改善(P<0.05)。3.在治疗开始前,支架组和药物组中侧支循环良好的患者MOCA评分均高于侧支循环不良的患者(P<0.05);对于支架组患者,在术后1月随访时侧支循环良好的患者与侧支循环较差的患者Mo CA表现无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第3月仍然没有差异(P>0.05);对于药物组患者,侧支代偿能力良好与侧支代偿能力差亚组间的Mo CA分数在术后1月及术后3月均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颈动脉支架置入能够明显改善症状性单侧重度颈动脉狭窄患者认知功能,但是具体认知领域改善的时间点不同,命名功能在随访期间没观察到改善,视空间执行功能和语言功能在第3月才观察到改善,其余认知领域在治疗后1月即有改善。2.良好的侧支循环对于症状性重度颈动脉狭窄患者认知功能有改善作用。

二、单侧大脑半球完全梗死延迟手术的疗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单侧大脑半球完全梗死延迟手术的疗效(论文提纲范文)

(3)“治神调形”下头针对缺血性中风痉挛大鼠BDNF/TrkB/CREB及PI3K/Akt/GSK-3β通路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引言
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一 中风后肢体痉挛临床研究进展
        1 PSS的流行病学研究
        2 中风的主要致病因素
        3 中风后肢体痉挛的临床评价现状
        4 中风后肢体痉挛的临床康复治疗现状
    文献综述二 头针疗法的源流及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1 头针理论的中医内涵
        2 头针的主要流派
        3 头针穴名标准化方案的建立
        4 头针在PSS治疗机制研究中的进展
实验研究
    实验一 缺血性PSS大鼠模型的确立和验证
        1 研究内容
        2 研究方法
        3 实验结果
        4 实验结果讨论
        5 小结
    实验二 缺血性PSS动物研究头针行针频率及时间验证
        1 研究内容
        2 研究方法
        3 实验结果
        4 实验结果讨论
        5 小结
    实验三 头针对缺血性PSS大鼠行为学改变的影响
        1 研究内容
        2 研究方法
        3 实验结果
        4 实验结果讨论
        5 小结
    实验四 头针对缺血性PSS大鼠脑组织恢复的影响
        1 研究内容
        2 研究方法
        3 实验结果
        4 实验结果讨论
        5 小结
    实验五 头针对缺血性PSS大鼠BDNF/TrkB/CREB信号通路的影响
        1 研究内容
        2 研究方法
        3 实验结果
        4 实验结果讨论
        5 小结
    实验六 头针对缺血性PSS大鼠PI3K/Akt/GSK-3β信号通路的影响
        1 研究内容
        2 研究方法
        3 实验结果
        4 实验结果讨论
        5 小结
讨论
结论
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成果
个人简介

(4)基于IHI理论探讨光遗传调控CC-Parv GABA环路改善缺血性脑卒中大鼠运动功能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实验材料与方法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药品和化学试剂
        1.3 实验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实验分组
        2.2 光遗传学病毒注射
        2.3 缺血性脑卒中动物模型制备
        2.4 干预方案
        2.5 CC-Parv GABA环路病毒投射情况检测
        2.6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2.7 运动功能行为学检测
        2.8 小动物磁共振扫描
        2.9 实验动物取材
        2.10 免疫印迹分析兴奋/抑制神经元受体与关键酶表达
        2.11 Tunel染色检测神经细胞凋亡情况
    3 数据处理及分析
    4 技术路线图
实验结果
    1 实验动物存活情况
    2 光遗传学病毒投射CC-Parv GABA环路检测
    3 光遗传调控两侧半球间CC-Parv GABA环路对缺血性脑卒中模型大鼠神经功能评分的影响
    4 光遗传调控两侧半球间CC-Parv GABA环路对缺血性脑卒中模型大鼠运动功能的影响
        4.1 CatWalk步态分析实验
        4.2 旷场实验
    5 光遗传调控CC-Parv GABA环路对缺血性脑卒中模型大鼠神经损伤的影响
        5.1 脑梗死体积
        5.2 神经细胞凋亡
    6 光遗传调控两侧半球间CC-Parv GABA环路对缺血性脑卒中模型大鼠两侧大脑半球神经化学物质代谢的影响
    7 光遗传调控两侧半球间CC-Parv GABA环路对缺血性脑卒中模型大鼠患侧兴奋/抑制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讨论
    1 两侧大脑半球相互抑制模型是脑卒中后功能恢复的重要理论基础
    2 光遗传调控两侧半球间CC-Parv GABA环路提高患侧半球兴奋性
    3 光遗传调控CC-Parv GABA环路减少缺血性脑卒中大鼠神经损伤
    4 光遗传调控两侧半球间CC-Parv GABA环路改善缺血性脑卒中大鼠神经运动功能
结论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光遗传学技术应用于脑卒中后脑功能可塑性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6)一站式CT灌注成像对脑血管疾病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中英文对照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CT灌注成像定量评估烟雾病患者手术治疗前后疗效的初步研究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第二部分 探讨CTP对预测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评价烟雾病手术治疗疗效的影像学方法概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7)基于运动皮层连接组的中风偏瘫针刺效应机制的多模态磁共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文献综述
    综述一 针刺疗法促进中风后偏瘫康复的研究进展
        1 中风后偏瘫概述
        2 中风后偏瘫的中医治疗
        3 针刺疗法促进中风后偏瘫康复的研究进展
        4 针刺阳陵泉促进中风后偏瘫康复的功能磁共振研究进展
        5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二 脑卒中后运动相关脑区的损伤及重塑
        1 脑卒中概述
        2 脑卒中后损伤大脑的重塑
        3 脑卒中后运动相关脑区损伤及重塑的磁共振成像研究进展
        4 运动皮层连接组
        5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三 磁共振成像技术在脑卒中方向上的应用进展
        1 磁共振成像(MRI)技术概述
        2 磁共振成像的图像分析方法
        3 磁共振成像技术在脑卒中方向上的应用进展
        4 小结
        参考文献
前言
临床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来源
        1.2 研究设计
        1.3 影像学资料采集方案
        1.4 临床信息采集
        1.5 质量控制
        1.6 不良事件及处理
        1.7 数据处理分析方案
        1.8 技术路线图
    2 研究结果
        2.1 临床量表的结果
        2.2 磁共振成像的影像学结果
        2.3 临床量表结果与影像学结果的相关性
    3 分析与讨论
        3.1 结构磁共振成像的结果分析
        3.2 功能磁共振成像的结果分析
        3.3 相关性的结果分析
        3.4 优势、创新与特色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个人简历

(8)不同频率电针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研究对象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或脱落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随机分组方法
        2.2 盲法
        2.3 治疗方法
        2.4 针刺注意事项
    3 观察项目
        3.1 基线观察
        3.2 疗效性观察指标
    4 统计学处理
    5 结果
        5.1 3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
        5.2 脱落情况
        5.3 3组患者治疗前后的SSA评分结果比较
        5.4 3组患者治疗前后的VFSS评分结果比较
        5.5 3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比较
        5.6 3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营养指标结果比较
        5.7 3组患者治疗前后的NRS-2002评分结果比较
        5.8 3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比较
        5.9 3组患者的肺炎发生率结果比较
讨论
结论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诊断标准》(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于2018年制定)
    附录2:洼田饮水测试
    附录3:标准吞咽功能评估量表(standard swallowing function assessment scale,SSA)
    附录4:吞咽造影检查记录表
    附录5:住院期间肺炎发生情况调查表
    附录6:营养风险筛查2002(nutritional risk screening 2002,NRS2002)
    附录7: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short form36 health survey questionnaire,SF-36)
综述 祖国医学与现代医学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认知及治疗
    1.吞咽的四个阶段
    2.祖国医学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认识
    3.现代医学认为引起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发病的可能机制
        3.1 吞咽皮质中枢损伤
        3.2 皮质下行纤维损伤
        3.3 延髓吞咽中枢损伤
        3.4 锥体外系损伤
    4.祖国医学与现代医学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
        4.1 祖国医学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
        4.2 西医学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康复治疗
        4.3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评估
    5.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9)rTMS对吞咽神经网络的影响及其与NMES联合对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小脑高频rTMS刺激对吞咽神经网络的影响
    前言
    对象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图表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rTMS与NMES联合对卒中后吞咽障碍临床疗效的影响
    前言
    对象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图表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rTMS应用于卒中后吞咽障碍治疗的有效性与安全性研究
    前言
    对象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图表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 综述无创性神经刺激技术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
    参考文献
致谢
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英文文章1
英文论文2
附录表Ⅰ Rosenbek 渗透-误吸量表(penetration-aspiration scale,PAS)

(10)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对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认知功能改善的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对认知功能的影响的研究进展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个人简介
开题、中期及学位论文答辩委员组成

四、单侧大脑半球完全梗死延迟手术的疗效(论文参考文献)

  • [1]大面积脑梗死外科治疗指南[J]. 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国家卫健委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程委员会,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神经外科分会缺血性脑血管病学组. 中华医学杂志, 2021(45)
  • [2]动脉自旋标记脑灌注减低与双侧烟雾血管病变脑血管事件发生的相关性分析[J]. 王茂雪,杨咏波,王毅,周飞,李茗,张冰. 中华医学杂志, 2021(23)
  • [3]“治神调形”下头针对缺血性中风痉挛大鼠BDNF/TrkB/CREB及PI3K/Akt/GSK-3β通路影响的研究[D]. 胡冠宇.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4]基于IHI理论探讨光遗传调控CC-Parv GABA环路改善缺血性脑卒中大鼠运动功能的实验研究[D]. 何肖君.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1(01)
  • [5]控制减压技术在单侧开颅手术治疗对冲性颅脑损伤中的作用[J]. 疏龙飞,赵伟,代飞虎,杨理坤,王悦,程明,刘壮华,艾璞,王玉海.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2021(05)
  • [6]一站式CT灌注成像对脑血管疾病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D]. 韦丹. 广州医科大学, 2021(02)
  • [7]基于运动皮层连接组的中风偏瘫针刺效应机制的多模态磁共振研究[D]. 耿花蕾.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8]不同频率电针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观察[D]. 周俊.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9]rTMS对吞咽神经网络的影响及其与NMES联合对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观察[D]. 孟萍萍. 山东大学, 2021(11)
  • [10]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对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认知功能改善的疗效分析[D]. 魏冬. 宁夏医科大学, 2021(02)

标签:;  ;  ;  

延迟手术治疗完全性单侧大脑半球梗死的疗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