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经济”的概念

“知识经济”的概念

一、“知识经济”的概念(论文文献综述)

刘景珍[1](2021)在《英语在海湾阿拉伯国家的传播》文中认为英语是迄今为止人类语言史上传播最广、影响力最强的语言,它与政治、经济和文化等领域相互交织,已经成为塑造世界的力量之一。鉴于语言传播是一种多因素影响的复杂行为,目前语言传播领域的研究尚未能对此提供有力的解释和指导。但研究者们仍在不断地探索,结合不同的对象国/地区进行挖掘,旨在找到英语传播背后的动因机制。本研究在完善Cooper(1979,1982)的语言传播研究分析框架的基础上,结合语言政策与规划学、传播学、语言经济学等相关理论,通过文献分析法、历史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对阿联酋、阿曼、巴林、卡塔尔、科威特、沙特和伊拉克这7个海湾阿拉伯国家的英语传播以历时与共时、整体与个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了调查和剖析。主要研究发现如下:(1)英语在海湾阿拉伯地区的传播历经铺垫期、兴盛期和矛盾期。英保护国体制并不是影响英语传播的主要因素。石油经济的兴起才真正促发了英语传播,向知识经济的转型为英语传播接力,而海湾阿拉伯国家在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对本土语言文化的重视和回归成为英语进一步传播的阻力;(2)各对象国个案研究的结果印证了经济和文化是影响英语在海湾阿拉伯国家传播的主导因素,但在人口、历史、政治和地缘因素的调节和制约下,英语在海湾阿拉伯国家的传播又表现出各自的特色;(3)综合历时与共时、整体与个案的分析结果,笔者提出了英语传播的“经济驱动-文化互化模式”。“经济驱动-文化互化模式”不但验证了 Quirk(1988)语言传播“经济文化模式”的宏观传播思想,还进一步深化和细化出具体的英语传播机制。“经济驱动-文化互化模式”的提出不仅为语言传播理论研究提供了一些新思路,而且给国际中文传播实践也带来一定的参考和启示。

张乾友[2](2021)在《知识经济时代的生产转型与治理转型》文中研究表明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知识经济不仅引发了人类生产方式的重大转型,也推动了人类社会治理体系的重塑。在生产层面上,它使生产向想象的逼近成为可能,使人的生产能力尤其创造能力得到空前释放,也使生产的组织原则从市场与层级制转向了合作。在治理层面上,知识经济对具有组织集权与政治分权双重特征的现代社会治理模式提出了挑战。由于知识的生产摆脱了对于物质资本的依赖,在组织与国家的层面上,价值与权力的统一都成为可能。进而,传统公私分界的合理性不复存在,以社会要求国家供给公共物品为基本内容的民主治理开始朝着以共同资源治理为基础的合作治理转型。

杨述明[3](2020)在《智能经济形态的理性认知》文中提出人类社会的经济形态从工业经济转型为智能经济,相应的工业经济理论转变为智能经济理论。在这一过程中先后出现了知识经济、智能经济、数字经济三种主要经济形态,智能经济与数字经济正呈现迅猛发展之势。由于这种转型具有周期短、覆盖广、影响大的特征,在这一过程中所产生的经济理论相对于经济事实存在一定的滞后性。经济学家Joel Sobel无奈地说,"当前经济学中最有趣的研究是计算机科学家完成的,因为计算机科学家有场景、有平台并能真正通过实验验证理论"。这一论断尽管有失客观公正,但也的确反映出当代经济学可能存在的问题。基于此,我们需要顺应经济演进趋势,分析转型时期的经济思想,力求对智能经济规律性认知,尝试构建与智能经济相适应新经济理论。

沈婕[4](2019)在《智慧专业化视域下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的结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一轮高新技术和产业革命持续演化,全球经济格局正面临新的变化,创新已成为各个国家和地区竞争能力提升的重要驱动力。区域经济发展在大国经济中的地位十分重要。区域创新驱动发展应该充分考虑区域情景和区域前提,立足区域特色,挖掘区域资源,利用区域基础,建设知识网络,通过优势创新,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推动区域创新能力建设和区域竞争力的整体提升。当经济增长更多依赖创新时,经济转型过程中的区域分化就不可避免。在此背景下,如何将国际创新发展理论和创新发展潮流与区域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行对接,从中观层次解决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的基础理论需要,是本研究的目的所在。智慧专业化作为一种国际新兴的创新理论,是欧洲当代区域创新政策的关键特征和重要指征,为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研究提供了新视角。智慧专业化开放性维度有效支撑区域资源集聚与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相关性研究,从资源内存性和外向性、资源的技术和经济属性以及资源的支持程度三个方面论述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的动力来源以及动力持续性的影响因素,进而解释区域创新资源集聚对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绩效表现的影响作用。资源的内存性本身并不能直接转为动力,是对这些内存型资源的利用过程使得相关资源成为动力来源;资源的外向性主要依托于资源的交互性,这进一步取决于资源的区位分布和独特的历史条件;资源的经济技术属性则为区域创新驱动发展动力来源的持续性提供依据;资源支持程度则从区域文化、区域政府信任和区域人才结构3方面进一步强化区域创新资源集聚的创新驱动作用。基于智慧专业化的非中立维度,区域创新发展需要有偏好性,即区域创新驱动发展可以通过市场机会优势、产业基础优势和价值链优势的“三角网络”结构识别区域优势,优化区域创新布局。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智慧专业化创新优势识别结构,提供一个三种优势内在协同配合度测算公式,并尝试性提出“紧密协同配合型”、“带动支撑配合型”和“松散被动配合型”三种理想测算状态下的区域优势组合类型,对区域创新驱动发展优势识别进行整体分析和研究。现行区域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缺乏内容清晰、层次明确和结构科学的目标体系,容易导致区域创新驱动发展导向不明、效果弱化等问题。基于智慧专业化方向性维度,从结构目标层面,要以知识经济为发展核心,促进知识经济贡献率持续稳定增长;发展多元化创新参与主体,补充区域创新驱动发展内涵;创新孵化培育机制的完善与优化,为区域创新发展提供保障、推动和规范作用;功能目标是对结构目标在实践层面的详细阐释,具体从基本功能目标、经济功能目标、文化功能目标和政府功能目标四个方面展开;阶段目标层面引入经济发展现状和面临的问题,提出近期目标、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的建议设定周期,以提高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目标制定的合理性。创新驱动发展在加快经济结构转型的同时带来了更多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这在区域层面尤为突出。透过智慧专业化选择性维度,理性的区域创新驱动发展应在本土化原则、差异化原则、包容发展原则和合作开放原则指导下,在一元产业主导、多元产业共存和产业互联网络三种路径中做出针对性的选择和努力。研究分析表明,一元产业主导路径适合创新落后地区和边缘地区的创新驱动发展;多元产业共存路径能较好的匹配处于追赶发展阶段的区域;产业互联网络路径则能与创新领航区域有效配适。结合区域创新驱动发展需要,进一步描述从路径变异到路径匹配再到路径留存或复制发展的全过程,解释和分析区域创新驱动发展路径选择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以提高区域创新驱动发展路径选择的有效性。创新驱动并非只是一个理念问题,还需要具有强制力的机制和政策给予约束和支撑。整体上,智慧专业化为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结构分析提供了一套新的政策制定逻辑,从政策组合、资本体系和监管模式3方面,构建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的制度支撑体系。灵活的区域创新驱动发展政策组合是在区域特征的驱动下,推动“小区域”创新发展、支持“变革型”创新项目、借助“数字化”实现转型和培育“跨边界”合作治理;高效的区域创新驱动发展资本体系是通过投融资组合的有机融合,评价工具的精准运用,解决投资“死亡之谷”和“雾化投资”问题,具体可根据“五步骤”设计方案开展实践;而清晰的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监管模式,从明确划分创新主体权责范围、建立结果导向型评价体系和循环迭代的全过程监督,在结构上建设具有完备性的区域创新驱动发展制度支撑体系。

邵阳子[5](2019)在《新经济与经济结构演化研究》文中指出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使得全球经济陷入周期性衰退。当前世界经济面临的困难表面上看是金融危机的后遗症,实则是存量技术及其相应经济形态支撑力减弱的结果。寻找支撑未来世界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源泉,成为当下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已由高速回落至中高速,要素投入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日益孱弱。中国正处于新旧动能转化的“拐点”,随着传统动能的减弱,需要新动能异军突起,与改造升级传统动能结合起来,换发新的生机和活力,形成经济增长的双引擎,进而推动经济持续增长,促使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现有国内外关于中国新经济的研究起步较晚,尚未形成广受认可的理论体系,相关研究多以定性分析和案例研究为主,缺乏量化实证研究,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有待进一步加强。此外,基于新经济发展视角,探究新经济与经济结构演化关系的研究更是稀少。因此,研究新经济与经济结构演化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在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采用文献研究法、实证研究法和案例分析法,从“新经济”和“经济结构”的相关文献出发,对新经济冲击经济结构演化的历史追溯和现实考量进行了研究,本文通过对前三次工业革命历史进程的梳理,来分析新经济的发展和演化历程。可以看到历次工业革命的爆发都是在重大技术创新以及支撑力的推动下,催生出新产品、新业态和新组织,从而改变经济形态的性质,经济结构也随之发生变化,最终推动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从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到,不同的社会中占核心地位的经济结构也会反映当时经济形态的特征。基于计量经济学等多种实证模型,重点研究了新经济发展对经济结构变动的冲击机制。本文基于ITIF构建的“美国各州新经济指数”和财新网构建的“中国新经济指数”,结合党和国家领导人及官方统计机构对我国新经济具体形态的阐述,从知识经济、互联网经济、开放经济、绿色经济、创新经济和活力经济六大方面构建了“中国新经济发展指数(CNEI)”,并基于PPCA法,对2003年至2016年我国31省(市、自治区)新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评价;基于Theil指数和Moore指数,对我国各省2003年至2016年产业结构合理化程度和变迁速度进行了评价;基于SRA,对我国各省2003年至2016年TFP进行了测量。综合前文的理论分析以及实证分析得出的CNEI、THI、MI和TFP数据,分析了新经济发展、外商直接投资、信贷和技术进步对我国产业结构变动和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影响机制,重点研究新经济发展对我国经济结构变动的冲击作用。与此同时,分析了新经济在我国几种典型业态的表现及其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政策和建议。通过本文的研究,有利于从研究视角、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上对相关论题的研究进行补充和完善;有利于为我国发展新经济和进行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和方法借鉴;有利于引导宏观经济主体和微观经济主体重视创新投入,扶持新产业、新业态和新经济,促进我国新产业、新业态和新经济的发展,推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发展;有利于引导宏观经济主体和微观经济主体积极挖掘内部经济增长点,培育新动能、新产业和新业态,促进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避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和“经济硬着陆”。

高佳[6](2016)在《当代美国中小学生经济素养教育研究 ——基于体系架构与实施策略的分析》文中认为《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强调,把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作为重点任务贯彻到国民教育全过程;加强资源环境国情和生态价值观教育,培养公民环境意识,推动全社会形成绿色消费自觉。其中的“绿色消费自觉”为经济素养教育的开展提供了政策指导,也反映出国家在当代知识经济环境下对青少年经济素养提出的新的要求。三十余年高速的经济发展把我国带入了有史以来最具活力的繁荣期:世界第一消费大国、世界第一外汇储备国、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伴随如此高速的经济发展,国人的经济生活水平稳步提升,同时以“如何处理人与金钱的关系”为核心的经济素养问题日益显现。作为消费者,各种不理性消费、攀比消费、盲目消费随处可见;作为生产经营者,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的过度生产、以危害消费者生命健康为代价的食品安全等问题暴露出国人的经济素养危机,严重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由于长期受“重义轻利、德本财末”儒家思想影响,导致个体经济知识匮乏,经济品质缺失,经济素养教育迫在眉睫。伴随当代知识经济社会的到来,经济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也对中小学生的经济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经济素养教育也要进行相应的调整:知识层面,不仅要强调显性经济知识的教学,同时也要重视隐性经济知识的影响;管理层面,传统的经济素养教育强调培养对金钱的管理能力,在知识经济时代,管理的概念被拓展到对知识的管理、时间的管理以及个人信用的管理等方面;创新层面,体现在改变以往经济素养教育机械化和教条化的教育形式,应关注信息技术和后现代知识观的影响,对传统课堂教学进行解构,强调对话,使创新精神融入到整个经济素养教育过程之中。美国经济素养教育在世界范围内首屈一指,形成了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建的培养模式,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成果丰富。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对已有“美国中小学生经济素养教育”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提炼、归纳和总结,为论文创新奠定基础;运用比较研究法对美国不同历史时期经济素养教育以及不同教育主体实施的经济素养教育展开全方位比较分析;以“全球视野,本土行动”为出发点,为进一步完善我国经济素养教育提供改进建议;运用历史分析法对美国中小学生经济素养教育发展历史沿革进行梳理,探索其整体图景;运用因素分析法对影响美国中小学生经济素养教育的内外部因素进行分析,以搭建高效的经济素养教育平台。论文主体部分共五章,分为三大部分。首先,梳理美国中小学生经济素养教育的历史发展与时代背景,为分析当代美国经济素养教育提供历史背景。美国经济素养教育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有过长时间的沉寂,也有过激进的教育运动。其缘起阶段主要表现为:经济素养教育纳入课程存在争议、经济素养教育融合于社会科课程、工商业界涉足经济素养课程设置;发展阶段表现为:教育组织发展壮大、课程资源不断拓展、教育起始阶段下移;规范化阶段表现为:教育立法频繁出台、教育内容系统连贯、教师培训形式多样。无论其处于漩涡之中,还是繁荣发展,都是发展历程中抹不去的印记,更是值得深入探讨和研究的基点。经济素养教育在美国有其深刻的时代背景。从文化层面看,实用主义哲学、教育提升国际竞争力、经济文化化和文化经济化诠释了经济素养教育的文化内涵;从经济层面看,美国社会的危机意识、质量意识和效率意识成为美国经济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保障;从政治层面看,重视个体的经济权力、关注国民的公民教育、追求联邦政府工作的高效率等体现了美国政府职能与对个体权利重视的有效互动。其次,剖析美国中小学生经济素养教育的体系架构及其实施策略。深刻的时代背景和波澜壮阔的历史发展使美国经济素养教育愈发成熟,为其体系的架构创造了条件。宏观层面的顶层设计、中观层面的目标结构、微观层面的内容统整为美国中小学生经济素养教育构建了发展蓝图。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发起的教育立法和标准化运动成为经济素养教育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态度目标落实的根本保证,也是经济素养教育内容统整的指导原则。同时,从学校、家庭和社会发起的经济素养教育实践与经济素养教育体系架构相得益彰。学校教育利用其制度化优势从课程模式变迁、教师专业发展、校本学生活动等方面践行着经济素养教育主阵地的身份;家庭成员借助代际关系促进个体经济社会化、利用零用钱培养个体金钱管理能力、塑造理性经济行为和经济品质等手段进行的经济素养教育成为学校教育的有效补充;社会机构通过搭建协作平台、拓展课程资源、提升经济素养教育理论水平等途径促进学校和家庭经济素养教育协调发展。最后,对美国中小学生经济素养教育的经验及启示进行总结。教育立法、师资培训和金融市场服务是美国中小学生经济素养教育的成功经验,但同时也存在一系列问题制约其发展,如经济素养教育内容滞后、师资流失严重、学生基础薄弱导致经济素养教育成效欠佳等,这些问题的良好解决会推动美国中小学生经济素养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尽管中美两国在教育文化和历史传统上存在较大差异,但经济素养教育的发展有其共同规律。对比美国中小学生经济素养教育,我国存在经济素养教育理念落后、经济行为引导错位、经济素养教育体系缺乏互动等问题。结合美国的经验,我国中小学生经济素养教育应从以下方面做出改进:构建多元化的社会支持体系,重塑经济素养教育课程体系,凸显家庭经济素养教育资源优势。

周鸿铎[7](2014)在《“知识就是力量”与知识资本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长期以来,知识、知识就是力量等都是人们比较熟悉的问题,可是现在却又成了一个"陌生"的问题。比如知识概念、知识劳动者、知识经济等问题都需要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战略实施的角度进行科学界定。还比如如何科学认知知识资本、如何科学量化知识资本等问题,既需要明确它们的含义,又需要从知识资本的角度对知识进行准确的量化。本文从知识共享性的角度深化研究了知识的定义,提出了知识本体论、知识认知论等关于能够推动单体知识量化的几个基础性知识理论问题,并创建了单体知识资本量化理论,提出了单体知识资本量化的计算公式。在对知识、知识就是力量等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简要分析了知识资本的基本走势。

彭慧丽[8](2014)在《沿海跨境合作的文化动力研究—来自北部湾及粤港澳湾区的例证》文中研究说明针对沿海区域经济合作稳健持续发展的动力问题,本研究从知识视角切入,围绕一个主题和主线——跨境湾区的地缘空间和历史背景下,时空浓缩的异质文化如何为湾区经济优质发展提供持续稳健的原动力和后继力。透过两组案例和路径——实地走访北部湾及粤港澳湾区人员跨境合作的状况,发现跨境湾区存在着一种以包容性文化和创新性文化为主要知识架构的边海文化;然后,利用知识字符将边海文化动力的知识结构编码为由8个一级知识指标和16个二级知识指标组成的指标体系,并拟合成一套可操作的文化动力程序,用以显化“文化→经济”作用的全过程;再者,数理分析人员跨境合作所引发的知识匹配、创新与溢出等知识关联行为,借助问卷调查获取两湾区人员的感性数据,进而运用结构方程软件LISREL验证文化动力程序,证实边海文化可以综合地施展其文化的包容性后继力与创新性原动力,通过改善跨境人员合作方式与合作感受等间接方式和直接提升跨境合作效率等两种方式产生经济效益,推动湾区经济升级发展。进一步,整理归纳得到三点结论和启示——知识异质性是文化推动经济发展的关键要素,藉由其联动共通知识,调节文化动力的知识结构不断演进,实现文化包容与创新双路径促进区域经济良性增长。鉴于此,本研究建议缺乏基础型共通知识的跨国界湾区,采取知识集聚与包容的发展模式以克服注重短期经济效益的弊端;而处于深度合作发展阶段的国界内湾区则需要专注于高素质人才互动带来的文化扩散与知识创新,同时,培育区外合作城市以补充区内不足的异质知识:此外,两湾区内各层级的官方主体还需要挖掘其文化差异性资源,推进便利化人员跨行政区域流动和筹建跨省界合作组,实现省际合作协同相邻湾区发展,联手打造南中国海瞩目的地缘性发展湾区。

刘闲月[9](2012)在《集群企业知识转移影响因素实证研究》文中提出全球产业分工呈“全球分散+区域集中”格局中,产业集群日益支配着世界经济版图,以知识为主要生产要素的知识经济时代,集群企业如何通过知识转移完善自身知识系统、提升知识能力并获取竞争优势已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焦点。本研究融合知识管理理论与传统的产业集群理论,突破传统的“生产系统”思维,将产业集群整体、集群企业个体都视为“知识系统”,研究该系统中影响集群企业知识转移的主/客观因素、直接/间接作用及影响强度。在文献梳理和实地访谈的基础上,提出假设、设计变量、选取量表并构造出了集群企业知识转移影响因素的概念模型,具体分为知识属性、知识转移主体(发送方、接收方)、知识转移方式、集群情境因素(邻近性、关系网络、知识分布)等共14个解释变量,以及反映各个潜在变量关系的36个假设。然后进行小样本预调研,通过各种数据检验方法,测量问卷和数据的质量,删除效果不好的测量题项,净化并修正问卷,形成最终的分量表和问卷。在对数个不同制造业产业集群中的企业做大规模问卷调查后,收回288份有效问卷。对集群企业知识转移影响因素概念模型的拟合验证和相关假设的证明中使用了Amos18.0统计分析软件做结构方程分析。在对各解释变量之间、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的作用关系进行分析后有30个假设得到了实证结果的支持,6个假设未能通过,其中一条与原假设方向相反,且显着,本研究尝试性地对未能通过的假设作了分析。实证研究拟合结果表明,产业集群整体知识系统为异质性的集群企业个体提供了知识转移的平台,对知识转移中的知识获得绩效、知识利用能力都有直接或间接的促进作用;知识转移主体的意愿、能力与转移的绩效存在正相关关系;知识属性与集群企业知识转移绩效存在负相关关系;部分没通过的假设,在中国制造业产业集群的现实情境中能找到合理的解释。综合比较分析后,找出了影响集群企业知识转移绩效的关键因素:知识嵌入性、企业学习和集群关系网络。同时也发现了一些与传统理论观点不一致的现象,这些发现在我国类似的产业集群中都有一定的现实合理性和真实性,对具有地区特质的、内生型产业集群中企业知识转移的部分现象和规律有了新的认识。本研究旨在通过研究集群情境中企业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为集群企业的知识管理决策,政府区域创新系统的构建、集群战略的规划等经济、社会决策提供理论参考,同时对中国情境的集群研究也是一个有益的补充。

赵放[10](2011)在《体验经济思想及其实践方式研究》文中提出“体验经济”作为学术概念,是美国学者约瑟夫·派恩(B. Joseph Pine)与詹姆斯·吉尔摩(James H. Gilmore)于1998年首先提出的。他们认为:体验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服务经济之后的又一新的经济发展形态。此后,体验经济这一概念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有关体验经济理论的研究也由此进入了深入研究的阶段。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理念,“体验经济”范畴为我们研究和规划未来的经济发展模式提供了全新的思维视角,有关体验经济的思想很值得学术界关注并进行深入研究,对经济发展的未来趋势作出合理的解释。从发生意义上讲,体验经济思想的提出有其历史渊源。早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学者阿尔文·托夫勒(Alvin Toffler)就提出过“体验工业”、“体验制造者”与“体验生产”等概念。历史上,体验经济的现象古已有之,是一种未被自觉阐述的经济形态。事实上,无论是早期的娱乐业、休闲业,还是现代的农业、工业、服务业都蕴含着体验经济的因子。有关体验的思想很早就呈现于思想家的文献之中,从边沁的体验效用思想到凯恩斯关于经济未来形态的判断,从边际效用价值论到马克思的人类全面发展观,都隐含有体验经济的思想元素。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突出地表现为:一是科学技术发展迅猛;二是人们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三是企业间不当竞争加剧、生态环境危机、食品安全危机、失业率增高等一系列经济与社会问题凸显,需要从经济运行方式角度反思这些问题,探索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合理方式。在经济思想的讨论中,体验经济提供了许多新观点、新思想或新理论。可以预见,在现代化条件下,任何一种新的经济发展形态都可能迅速发展为世界性的经济运行方式。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服务经济再到体验经济的历史演进,既表明由于生产力的进步,人们需求层次的提高,也表明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生产与消费方式正在发生着历史性变革。现实中,体验经济的运作模式不论是微观还是宏观方面,都不同于传统的产业模式,具有独有的性质。体验经济是通过创意设计生产出满足人们体验感受的个性化经济提供物,并依体验价值获取利润。若将体验经济看作为一个时代,它将成为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服务经济相对应的未来经济类型。宏观上看,体验经济是有关经济增长方式、经济结构以及社会形态的范畴。微观上看,它又是现代企业的经营手段。就特征而言,体验经济既是理念又是模式,与其对应的体验产业,则是以大规模定制为特征,区别于传统的经济运作方式。当前体验经济的研究刚刚起步,对其理论基础、发展规律、思想渊源等尚缺乏深入的研究。本文将逻辑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整理并归纳出体验经济的基本观点,对当代体验经济思想作了较全面的评析。从规定性、历史审视、自我成长、实践方式、学科发展等五个方面对体验经济展开了的研究。关于规定性及其特征的分析中,明确了“体验”在经济学中的含义;说明了体验经济的内涵及特征,对体验产业的研究范围进行了界定;对体验、体验经济以体验产业论述所形成的结论进行了解读。本文认为,现时代,“体验”已成为一种不同于传统服务的新的经济产出活动。体验经济是以消费者的某种身心感受或心理体验为经济提供物并为其提供个性化生产与服务,由此获取利润的经济模式。研究目的在于准确地把握体验、体验经济、体验产业的本质,将“体验”的概念引入经济学分析,审视其能否成为一种新的“价值源泉”,厘定经济学意义上“体验”的含义以及体验经济的研究范围。在历史审视中,从亚当?斯密的经济思想出发,对体验经济的理念进行回溯性研究,将当代体验经济的思想划分为三个派别,并进行文献的梳理与评述。从体验经济理论的思想渊源方面,回答了体验经济是从哪些经济思想发展而来,早期的思想家是如何看待“体验”及未来经济发展,体验经济思想与某些经济思想人物、流派的理论观点的内在联系等问题。力求阐明体验经济思想与其它经济理论的内在联系,通过审视,把握现在,而着眼于体验经济未来的成长。在成长性研究方面,本论文认为,体验经济的生产依据来自于收入水平的提高、需求层次的提升、生活的时代演进、现代技术的进步等多个方面。同时指出,在诸多的新经济概念中,它与知识经济、信息经济等概念的侧重点和范围有所区别,其定位有其特定的指向性;认为产品除了本身的实物价值外,还存在由人们的心理感受而形成的价值,而这个价值在体验经济思想中,被称为“体验价值”;分别从微观和宏观的角度对体验经济的成长模式进行了分析,得出要想让体验产业变得更有效率,只能是将产品与服务模块化,使创造体验与交易过程网络化等结论;回答了体验经济生成依据,它与“新经济”背景下的知识经济、信息经济、网络经济、生物经济、低碳经济的内在关联,体验经济的成长空间和发展模式,以及它与传统的发展模式的区别等问题。在实践方式研究中,通过对于世界体验经济现状的实证考察,得出发达国家体验产业的发展处于领先地位,而中国的体验产业还很落后的结论。对中国发展体验经济发展的必要性、学术研究基础、发展条件的欠缺等问题作了分析,提出对策性建议:一是不能随意套用体验经济理论;二是要保持并增强其它产业经济的生产效率;三是要发展“真实性”的体验经济;四是树立正确的体验发展观。其目的在于,说明我国应如何看待体验经济,是否发展以及如何发展体验经济,应注意哪些问题等。在学科建设方面,本文以农业经济学、工业经济学以及服务经济学的学科发展历程为参照系,思考了体验经济学的建构问题;从时间维度、空间维度、学科交叉维度、精神维度、智能维度等方面对体验经济进行研究,评析体验经济思想的学科发展程度;说明体验经济在经济学研究中的地位与价值;体验经济学的体系建构等问题,以推进现代经济思想研究。

二、“知识经济”的概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知识经济”的概念(论文提纲范文)

(1)英语在海湾阿拉伯国家的传播(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致谢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缘起
        1.1.1 语言传播研究中英语的凸显
        1.1.2 海湾阿拉伯国家的区域国别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语言传播的理论研究
        1.2.2 海湾阿拉伯国家的英语传播研究
        1.2.3 本节小结
    1.3 研究问题与方法
        1.3.1 研究问题
        1.3.2 研究方法
    1.4 论文结构
第2章 语言传播研究分析框架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语言传播
        2.1.2 英语传播
        2.1.3 海湾阿拉伯国家
        2.1.4 地租经济
        2.1.5 知识经济
        2.1.6 文化互化
    2.2 语言传播研究的五大要素
        2.2.1 传播背景
        2.2.2 传播主体
        2.2.3 传播内容
        2.2.4 传播模式
        2.2.5 传播成效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英语在海湾阿拉伯地区的现状
    3.1 海湾阿拉伯地区复杂的语言环境
        3.1.1 多元文化汇集下的多语共存
        3.1.2 阿拉伯语的双言及式微现象
    3.2 英语的多面角色
        3.2.1 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
        3.2.2 外籍人口的沟通桥梁
        3.2.3 国民就业的制约筹码
        3.2.4 教育改革的焦点
        3.2.5 外宣和外交的工具
        3.2.6 西方文化的象征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英语在海湾阿拉伯地区的传播历程
    4.1 英语传播的铺垫期(1820s~1910s)
        4.1.1 奥斯曼帝国时期英语传播的萌芽
        4.1.2 英国保护国体制下英语的缺席
        4.1.3 阿英双语者的出现
    4.2 英语传播的兴盛期(1920s~1990s)
        4.2.1 促发英语传播的石油经济
        4.2.2 现代化建设中兴起的英语传播
        4.2.3 西方文化助推英语传播
    4.3 英语传播的矛盾期(2000s~现在)
        4.3.1 “9.11”事件后英语的强势传播
        4.3.2 经济转型对英语传播的影响
        4.3.3 本土语言民族主义的觉醒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海湾阿拉伯各国的英语传播
    5.1 阿联酋
        5.1.1 语言社区概述
        5.1.2 缺乏语言接触的英保护体制
        5.1.3 经济驱动的英语传播
        5.1.4 助推英语传播的四次教育改革
        5.1.5 本土文化回归与英语传播的制衡
    5.2 阿曼
        5.2.1 语言社区概述
        5.2.2 契约关系下有限的英语输入
        5.2.3 石油催生的英语传播
        5.2.4 强调英语交际的教育改革
        5.2.5 英语传播带来的社会与文化冲击
    5.3 巴林
        5.3.1 语言社区概述
        5.3.2 保护体制对巴林行政英语的影响
        5.3.3 石油和外籍劳工共助英语传播
        5.3.4 通过教育改革提升英语能力
        5.3.5 国家发展战略中英语的淡化
    5.4 卡塔尔
        5.4.1 语言社区概述
        5.4.2 保护国时期英语外来词的传播
        5.4.3 经济发展与文化建设对英语的矛盾需求
        5.4.4 以英语为中心的教育转向
        5.4.5 阿拉伯语回归中的语言平衡
    5.5 科威特
        5.5.1 语言社区概述
        5.5.2 保护国时期的行政和外交语言
        5.5.3 随着石油经济兴起的英语
        5.5.4 助推英语传播的教育体制
        5.5.5 亲美文化下英语的流行
    5.6 沙特
        5.6.1 语言社区概述
        5.6.2 英国与英语的到来
        5.6.3 石油业带动的英语传播
        5.6.4 从自发到被迫的英语教育
        5.6.5 西方文化与瓦哈比思想的悖逆
    5.7 伊拉克
        5.7.1 语言社区概述
        5.7.2 委任统治下英语教育的推广
        5.7.3 英语从二语到外语的变迁
        5.7.4 伊拉克战争后英语的流行
        5.7.5 牵制英语传播的多方因素
    5.8 本章小结
第6章 经济驱动-文化互化传播模式
    6.1 经济驱动-文化互化模式的构成
        6.1.1 五大传播要素的特征
        6.1.2 传播机制的多维双重结构
    6.2 经济驱动与文化互化在语言传播中的互动
        6.2.1 经济驱动是语言传播的源动力
        6.2.2 文化互化是语言传播的博弈场
        6.2.3 经济驱动与文化互化的辩证统一
    6.3 经济驱动-文化互化模式的意义
        6.3.1 对语言传播理论研究的推进
        6.3.2 对中文国际传播实践的启示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语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创新
    7.3 研究局限
参引文献

(2)知识经济时代的生产转型与治理转型(论文提纲范文)

1 知识经济的概念澄清
2 知识经济条件下的生产转型
3 知识经济对社会治理的挑战
4 知识经济时代的治理重塑
5 结 语

(3)智能经济形态的理性认知(论文提纲范文)

一、后工业社会的主要经济形态
    (一)知识经济开创后工业社会的经济趋势
    (二)智能经济定位后工业社会的经济形态
    (三)数字经济构成后工业社会的主要经济现象
二、智能经济提出的理论依据
    (一)从经济转型视角,提出智能经济新形态
    (二)从经济工具视角,提出智能经济新形态
    (三)从经济功能视角,提出智能经济新形态
    (四)从经济动力视角,提出智能经济新形态
    (五)从经济学理论视角,提出智能经济新形态
三、构建智能经济理论的初步认知
结语

(4)智慧专业化视域下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的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 论文创新点
2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2.1 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2.2 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3 研究的理论基础与逻辑分析框架
    3.1 研究的理论基础
    3.2 研究的逻辑分析框架
4 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的资源集聚
    4.1 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的资源内存性和外向性
    4.2 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的资源经济技术属性
    4.3 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的资源支持程度
    4.4 本章小结
5 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的优势识别
    5.1 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的市场机会优势识别
    5.2 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的产业基础优势识别
    5.3 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的价值链优势识别
    5.4 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的综合优势识别
    5.5 本章小结
6 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的目标定位
    6.1 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的结构目标
    6.2 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的功能目标
    6.3 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的阶段目标
    6.4 本章小结
7 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的路径选择
    7.1 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的路径选择原则
    7.2 三种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的路径分类
    7.3 区域创新驱动发展路径选择策略
    7.4 本章小结
8 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的制度支撑
    8.1 构建灵活的区域创新驱动发展政策组合
    8.2 构建高效的区域创新驱动发展资本体系
    8.3 构建清晰的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监管模式
    8.4 本章小结
9 研究结论与展望
    9.1 研究结论
    9.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科研成果

(5)新经济与经济结构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的结构安排
    四、创新与不足之处
        (一)创新之处
        (二)不足之处
第二章 文献综述及理论分析
    一、文献回顾
        (一)新经济的概念界定
        (二)新经济的具体形态
        (三)新经济的深入思考
        (四)新经济与经济结构演化关系
    二、国内外文献述评
    三、理论分析
        (一)经济形态的界定
        (二)新经济内在的产生机制
        (三)新经济与经济结构演化的内在联系
第三章 新经济冲击经济结构演化的历史追溯和现实考量
    一、新经济的发展与演化历程
        (一)技术突变与演进
        (二)组织模式变革
        (三)经济结构演化
        (四)小结
    二、本轮新经济对经济结构的冲击
        (一)兴起的背景
        (二)技术演进的过程
        (三)组织和结构的变迁
第四章 新经济对经济结构演化的催化作用
    一、全球视角经济结构的变化趋势
        (一)经济结构变化一般机理
        (二)新经济对传统经济结构变动的影响
        (三)新经济推动全球经济结构的演化发展
    二、中国新经济与经济结构发展评价
        (一)中国新经济指数评价
        (二)中国经济结构变动测量
        (三)中国全要素生产率测量
    三、新经济对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冲击
        (一)数据来源与变量选取
        (二)实证模型设计
        (三)实证分析
    四、新经济冲击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与趋势
第五章 新经济的典型业态及对策建议
    一、新经济典型业态的表现与效应
        (一)跨境电子商务
        (二)互联网金融
        (三)共享经济
    二、存在的问题与政策建议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一、主要结论
    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附录D
附录E
附录F

(6)当代美国中小学生经济素养教育研究 ——基于体系架构与实施策略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缘起
        (一) 我国国民经济素养与经济发展水平不协调
        (二) 知识经济时代赋予经济素养教育新内涵
        (三) 美国经济素养教育具有借鉴价值
    二. 研究价值
        (一) 理论价值
        (二) 现实价值
    三. 核心概念界定
        (一) 素养
        (二) 经济素养
        (三) 经济素养教育
    四. 文献综述
        (一) 国内研究现状与不足
        (二) 国外研究现状与不足
    五. 研究方法
        (一) 文献研究法
        (二) 比较研究法
        (三) 历史分析法
        (四) 因素分析法
第一章 美国中小学生经济素养教育的历史发展
    第一节 经济素养教育的缘起阶段
        一. 经济素养教育纳入课程存在争议
        二. 经济素养教育融合于社会科课程
        三. 工商业界涉足经济素养课程设置
    第二节 经济素养教育的发展阶段
        一. 经济素养教育组织发展壮大
        二. 经济素养教育课程资源不断拓展
        三. 经济素养教育起始阶段开始下移
    第三节 经济素养教育的规范化阶段
        一. 经济素养教育立法频繁出台
        二. 经济素养教育内容系统连贯
        三. 经济素养教师培训形式多样
第二章 美国中小学生经济素养教育的时代背景
    第一节 经济素养教育的知识经济背景
        一. 知识经济内涵
        二. 知识经济特征
        三. 知识经济对中小学生经济素养的新要求
    第二节 重视教育和创新的文化背景
        一. 实用主义的哲学背景
        二. 教育提升竞争力的文化背景
        三. 经济文化化和文化经济化背景
    第三节 追求质量和效率的经济背景
        一. 危机意识是美国经济前行的动力
        二. 质量意识是美国经济生存的根本
        三. 效率意识是美国经济发展的保障
    第四节 关注个人权利与政府职能的政治背景
        一. 重视个体的经济权力
        二. 关注国民的公民教育
        三. 追求联邦政府工作的高效率
第三章 美国中小学生经济素养教育的体系架构
    第一节 经济素养教育顶层设计
        一. 《卓越经济教育规划》设计经济素养教育实施蓝图
        二. 经济素养教育立法提供经费和制度保障
        三. 政府推进经济素养教育标准化
    第二节 经济素养教育目标体系结构
        一. 知识目标:培养经济理解力
        二. 能力目标:提升经济决策与经营能力
        三. 态度目标:蕴育经济智慧与市场竞争价值观
    第三节 经济素养教育内容统整
        一. 经济素养教育主要内容
        二. 经济素养教育内容选择依据
        三. 经济素养教育内容组织原则
第四章 美国中小学生经济素养教育实施与评价
    第一节 学校经济素养教育发展动力
        一. 课程模式变迁与经济素养教育结构转变
        二. 教师专业发展路径与教师角色转变
        三. 校本学生活动拓展经济素养教育空间
    第二节 家庭经济素养教育运行模式
        一. 借助代际关系促进个体经济社会化
        二. 利用零用钱培养个体金钱管理能力
        三. 塑造理性经济行为和经济品质
    第三节 社会经济素养教育的实践张力
        一. 经济素养教育组织搭建协作平台
        二. 金融机构拓展经济素养教育课程资源
        三. 高等院校提升经济素养教育理论水平
    第四节 经济素养教育实施效果评估
        一. 经济素养教育评估项目
        二. 经济素养教育评估结论
        三. 评估要素及其关系分析
第五章 美国中小学生经济素养教育经验及启示
    第一节 美国中小学生经济素养教育经验
        一. 教育立法是经济素养教育实施的保障
        二. 师资培训是经济素养教育持续发展的力量源泉
        三. 金融市场为经济素养教育提供良性的生态系统
        四. 存在的问题是美国经济素养教育发展的生长点
    第二节 美国中小学生经济素养教育的启示
        一. 我国中小学生经济素养教育问题审视
        二. 我国中小学生经济素养教育路径优化
结语
附录1 《卓越经济教育规划》法案概要
附录2 《全美自愿性经济学内容标准》内容概要
附录3 HM社会科教科书中经济学的范围与序列
附录4-1 TEL测试内容
附录4-2 TEL测试结果
附录4-3 李克特量表—TEL测试结果的再评价
附录5 美国主要经济素养教育组织
附录6 美国青少年经济素养调研概况
附录7 美国政府干预经济素养教的进程表
附录8 人教社《品德与社会》教材中的经济素养教育内容
附录9 5-18儿童情感发展与经济素养关系表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8)沿海跨境合作的文化动力研究—来自北部湾及粤港澳湾区的例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与变量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缘起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相关文献综述
    1.2.1 沿海地区跨境合作研究状况
    1.2.2 文化维度区域经济研究进展
    1.2.3 南海北部两个湾区相关研究
1.3 研究设计
    1.3.1 研究方法与资料
    1.3.2 研究内容与框架 第二章 沿海边境区域合作的文化动力机制:基于知识关联理论
2.1 沿海湾区构成文化交流开放环境
    2.1.1 文化扩散的地缘空间
    2.1.2 人文交流的便利区位
2.2 多样文化形成要素流转持续动力
    2.2.1 知识属性与区域文化
    2.2.2 知识特性与文化动力
2.3 知识关联集成区域内外合作关系
    2.3.1 人员匹配
    2.3.2 知识创新
    2.3.3 知识溢出
2.4 结构演进合成知识经济稳定关联
    2.4.1 调整知识结构
    2.4.2 发挥经济效应
    2.4.3 推演合作路径 第三章 北部湾及粤港澳湾区跨境合作历程与人文特征
3.1 北部湾区域合作概况
    3.1.1 跨境人文交往与边贸发展
    3.1.2 北部湾经济区的开发开放
3.2 粤港澳湾区一体化进展:人员跨境合作视角
    3.2.1 亲缘往来(1978-1996年)
    3.2.2 商务投资(1997-2003年)
    3.2.3 全面发展(2004年至今)
3.3 跨境湾区文化动力特性
    3.3.1 边海文化的知识结构
    3.3.2 文化动力的知识程序 第四章 文化对湾区跨境合作的经济影响问卷调查分析
4.1 数据采集
    4.1.1 调查对象定位
    4.1.2 抽选样本控制
4.2 数据预处理
    4.2.1 调查数据原始分布
    4.2.2 文化动力要素跨境差异的描述性统计
    4.2.3 信度和效度检验
4.3 结构方程模型研究
    4.3.1 文化动力的知识结构测量模型分析
    4.3.2 文化动力的作用路径结构模型分析
    4.3.3 文化动力程序的经济效应全模型分析 第五章 基于文化动力的湾区跨境合作路径设想及对策
5.1 跨国界湾区合作
    5.1.1 增强湾区内两国人员往来
    5.1.2 深化湾区内两国城市合作
5.2 国界内湾区合作
    5.2.1 强化区内核心城市影响
    5.2.2 培育区外城市合作能力
5.3 省际合作协同湾区发展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的创新点
6.3 不足之处与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桂越边境对汛名单及变动情况 附录2 桂越边境口岸名录及分类 附录3 关于“跨境流动人员合作中文化因素的作用”访谈提纲 附录4“跨境人员合作的文化动因与经济效应”调查问卷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9)集群企业知识转移影响因素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研究的现实背景
    1.1.2 研究的理论背景
1.2 研究问题的提出及意义
    1.2.1 研究问题的提出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结构与内容安排 第2章 相关概念与文献综述
2.1 知识的相关概念
    2.1.1 知识的定义
    2.1.2 知识的类型
    2.1.3 知识的属性
2.2 产业集群的相关概念
    2.2.1 产业集群定义
    2.2.2 集群企业
2.3 知识转移的相关研究
    2.3.1 知识转移的内涵
    2.3.2 知识转移的过程模型
    2.3.3 知识转移的方式
2.4 集群知识转移的相关研究
    2.4.1 中观视角整体邻近性研究
    2.4.2 微观视角企业异质性研究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研究假设提出与模型构建
3.1 模型的理论框架
3.2 研究假设的提出
    3.2.1 知识属性对集群企业知识转移绩效的影响及假设
    3.2.2 企业主体因素对知识转移的影响及假设
    3.2.3 集群企业间转移方式对知识转移绩效的影响及假设
    3.2.4 集群情境对企业间知识转移绩效的影响及假设
3.3 研究的概念模型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研究设计
4.1 问卷设计
    4.1.1 问卷设计的过程及内容
    4.1.2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4.2 变量的测量
    4.2.1 被解释变量的测量
    4.2.2 解释变量的测量
4.3 实证研究的变量汇总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小样本预调研及数据处理
5.1 预调研数据的描述性统计
5.2 小样本调研数据检验
    5.2.1 数据的正态分布检验
    5.2.2 信度检验
    5.2.3 探索性因子分析
5.3 正式问卷内容汇总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大样本实证研究结果与分析
6.1 实证数据的收集与描述统计分析
    6.1.1 调查对象的确定
    6.1.2 问卷发放与回收
    6.1.3 描述性统计分析
6.2 实证数据的信度分析
6.3 实证数据的效度分析
    6.3.1 内容效度
    6.3.2 模型回归参数估计
    6.3.3 验证性因子分析
6.4 各因素对知识转移绩效影响的结构方程分析
    6.4.1 知识属性对知识转移绩效影响的模型分析
    6.4.2 知识发送方因素对知识转移绩效影响的模型分析
    6.4.3 知识接收方因素对知识转移绩效影响的模型分析
    6.4.4 知识转移方式对知识转移绩效影响的模型分析
    6.4.5 集群情境因素对知识转移绩效影响的模型分析
6.5 模型验证结果汇总与分析
    6.5.1 验证结果汇总
    6.5.2 验证结果分析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总结与发现
    7.1.1 研究总结
    7.1.2 研究发现
7.2 本研究的创新点
7.3 对集群企业管理实践的启示
7.4 研究不足与展望
    7.4.1 研究不足
    7.4.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访谈提纲 附录 B 调查问卷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10)体验经济思想及其实践方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文献综述与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1.4 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
第2章 体验经济规定性的阐释
    2.1 “体验”的经济学含义
    2.2 体验经济的内涵及特征
        2.2.1 体验经济的内涵
        2.2.2 体验经济的特征
    2.3 体验产业的界定
    2.4 体验经济思想的剖析
第3章 体验经济思想的历史考察
    3.1 近现代经济思想史中的“体验”因子
        3.1.1 古典主义经济思想时期
        3.1.2 新古典主义经济思想阶段
        3.1.3 从凯恩斯的判断到现代经济学的发展
    3.2 现当代经济视野中体验经济思想的演进
        3.2.1 关注“生成基础”的体验经济思想
        3.2.2 注重“经营模式”探索的体验经济思想
        3.2.3 关注“价值增值”的体验经济思想
    3.3 马克思经济理论与体验经济思想的契合
        3.3.1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观与现代体验经济思想的契合
        3.3.2 现代服务经济思想与体验经济思想的契合
第4章 体验经济的成长性研究
    4.1 体验经济的生成依据
        4.1.1 居民收入的提高与人们需求层次的提升
        4.1.2 社会生活观念及行为的现时代性演进
        4.1.3 产品与服务的同质化、标准化
        4.1.4 现代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模式的支持
    4.2 体验经济与其它经济的比较分析
        4.2.1 体验经济与知识经济的比较
        4.2.2 体验经济与信息经济、网络经济的比较
        4.2.3 体验经济与生物经济、低碳经济的比较
    4.3 体验经济的价值源泉
        4.3.1 体验价值的经济学释义
        4.3.2 “体验价值”的增值效应
    4.4 体验经济的成长模式
        4.4.1 微观体验经济模式
        4.4.2 宏观体验经济模式
第5章 体验经济的实践方式探索
    5.1 世界体验产业的现状
    5.2 中国体验经济的发展
第6章 体验经济的学科性分析
    6.1 农业经济学的由来
    6.2 工业经济学的发展
    6.3 服务经济学的出现
    6.4 体验经济学的探讨
第7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四、“知识经济”的概念(论文参考文献)

  • [1]英语在海湾阿拉伯国家的传播[D]. 刘景珍.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09)
  • [2]知识经济时代的生产转型与治理转型[J]. 张乾友. 科学学研究, 2021(05)
  • [3]智能经济形态的理性认知[J]. 杨述明. 理论与现代化, 2020(05)
  • [4]智慧专业化视域下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的结构研究[D]. 沈婕.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1)
  • [5]新经济与经济结构演化研究[D]. 邵阳子. 河南大学, 2019(05)
  • [6]当代美国中小学生经济素养教育研究 ——基于体系架构与实施策略的分析[D]. 高佳. 南京师范大学, 2016(01)
  • [7]“知识就是力量”与知识资本研究[J]. 周鸿铎. 经济与管理战略研究, 2014(01)
  • [8]沿海跨境合作的文化动力研究—来自北部湾及粤港澳湾区的例证[D]. 彭慧丽. 广西大学, 2014(03)
  • [9]集群企业知识转移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 刘闲月. 华侨大学, 2012(06)
  • [10]体验经济思想及其实践方式研究[D]. 赵放. 吉林大学, 2011(05)

标签:;  ;  ;  ;  ;  

“知识经济”的概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