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大学藏《聊斋》手稿研究

河北大学藏《聊斋》手稿研究

一、河北大学馆藏抄本《聊斋文集》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马俊慧,李祖炬[1](2021)在《《鹤轩笔札》:漫谈《聊斋文集》的整理辑佚》文中研究表明1893年,蒲松龄文集初刊时,距其卒年已经过去了将近180年,遗集收文仅46篇。70年后,1962年路大荒先生整理的《蒲松龄集》出版时,《聊斋文集》已收文458篇。又过近60年的今天,随着资料辑佚工作的进展,细究蒲氏文集版本的源流和辑抄的谱系,不难发现,蒲氏文集在传抄辑集过程中,也羼入了一些非蒲氏所作之文,尤以《鹤轩笔札》的全部收入为甚。为避免在研究中造成混乱,以完整且能反映原貌的传本为底本整理蒲氏文集,应当提上议事日程。

陈昊[2](2020)在《《聊斋志异》影像传播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作为我国古代文言小说的高峰,数百年来以《聊斋志异》为素材的艺术创作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在当下,以影视媒介的呈现最为丰富。影视媒介具有快速化、娱乐化和简易化等特征,从《聊斋志异》小说到再创作的影视剧,彰显了文学与影视媒介之间互相融合的复杂关系。其中,文学作品自身的成就支撑起影像呈现的空间,影像表达的规律也拓展着文学底本的影响力。可以说,根据《聊斋志异》小说再创作的影视剧对原作改编的角度、程度是繁复多样的,也是深具意味的。论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第一部分,前影像时代的《聊斋志异》。在前影像时代,视听艺术的表达促进了小说的流传,推动了后世影视剧作品的产生,形成传播场域。本论文对蒲松龄的生平及创作背景进行溯源,总结了前影像时代《聊斋志异》文字纸本传播的三种类别,按照时间顺序介绍了抄本、刻本、译本的纸本传播情况,阐述了《聊斋志异》的图画纸本传播特征,分析了《聊斋志异图咏》的文图意指和创作原因,说明了《聊斋志异》文字及图画纸本二者在传播过程中的互动关系。小说的流传经历了一个由小众到大众、由抽象到具体的过程,在分析图画纸本传播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聊斋志异》舞台戏曲传播的动态性,展示了《聊斋志异》从文字表达到舞台戏曲传播的递进发展进程。第二部分,《聊斋志异》影像传播的媒介阐释。影视媒介的介入,使《聊斋志异》小说的意义空间有所扩充,视听体验感被不断放大。本论文对小说改编的影视剧作品进行了历时性的梳理,论述了影视剧本二次创作的重要性,说明《聊斋志异》影视剧本在小说和影视剧之间的“桥梁”作用。在此基础上,本论文分析了小说中男性、女性、异类形象在影视剧当中的特征,并深入到小说内部,探讨影视媒介如何对小说场景进行呈现,分析了小说在视听化表达过程中,传统思想、世俗审美以及民俗书写的影像继承问题。第三部分,《聊斋志异》影像传播的故事范型。本论文通过对小说情节内容进行提炼,挖掘出《聊斋志异》影像传播的内容核心,即男女相处的心理景观和社会大众的生活交往。在由家庭到社会、由个体到群体的考察中,从影像叙事的角度分析影视剧在故事呈现上与小说的异同,深入剖析了小说文本适应于影视改编的内容特征。第四部分,《聊斋志异》影像传播的艺术手段。影视剧以多种改编形式拓展了《聊斋志异》影视剧作品的容量,不同艺术手段的运用丰富了人们对文学底本的认知。这一部分聚焦影视情节结构、影视音效、影视镜头的艺术化特征,清晰呈现影视剧具体的改编路径。第五部分,《聂小倩》的个案研究。《聊斋志异》影像传播既有“多篇多改”,也有“单篇多改”,呈现出了多元化的局面。针对“单篇多改”的影视剧作品,以《聂小倩》最为人所熟知,故本论文以此为个案进行研究,发现《聂小倩》故事的影像传播具有典型性和规律性,在呈现《聊斋志异》内容层面,《聂小倩》电影及电视剧两种不同影视媒介有其各自特点,电影注重画面内涵的艺术表现,强调梦幻的视听感受,电视剧则以内容浅近的写实特征吸引大众。《聊斋志异》影像传播的百年历史印证了其作为文言小说的文学经典性,说明《聊斋志异》影视艺术与文学艺术是可以相互赋能、交融发展的。对《聊斋志异》影像传播规律的揭示,可以在某种程度上为古代文学作品的现代传播提供参考。

史达宁[3](2019)在《《世本》溯源与流传研究》文中指出记载世系的文献是先秦时期文献中非常重要的一类。《世本》是这类文献的代表。《汉书·艺文志》着录的西汉末官方藏书中,专门记载世系的仅此一种。后人研究先秦世系问题均以此为主要依据。其书亡佚已久。《世本》及其同类文献的特征,《世本》的篇类、不同传本、流传过程、佚文等方面都有不少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本文试图深入考证现有资料,结合出土文献提供的信息,在前人研究基础上,上窥《世本》之源,下考其流传情况。全文分为《<世本>的特征与篇类》《早期“类<世本>文献”与<世本>史源》《<世本>的流传与亡佚》《<世本>异文研究》四部分。本文首先研究《世本》的特征与篇类问题。《国语》《周礼》及其古注旧疏都有关于先秦时期“世”类文献的记载。《世本》就源于这类文献。根据记载,可以归纳出“世”的特征,并得到出土文献中的史墙盘、逑盘铭文,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楚居》及传世文献中的《五帝德》等印证。这些文献可称为早期“类《世本》文献”。根据古文字资料和《尚书》中《盘庚》《无逸》等篇推断,与《世本》的世系部分和《居》相似的记载,商代中期可能已经存在。《世本》的篇目与体例,各家观点存在分歧,其中以世系部分诸篇最严重。根据《世本》佚文和古书对《世本》篇目的记载,《世本》世系部分应该分为《帝系》《王侯》《卿大夫》三篇,反映了西周建立的宗法制、分封制社会的特征。《世本》还有《氏姓》《谥法》《居》《作》四篇。其中《作》篇的叙事顺序可能是按照“作”物者的顺序排列,或按照所“作”之物的种类逐一叙述,而不当如大多数辑本,依据古注里所说的时代排列。前人多认为《世本》是与“谍记”“历谱谍”“周谱”同类的文献。本文认为“谱”是一种撰述体裁,既可以记载世系氏姓等内容,也可以按照年、月、日顺序记事;《史记》诸表所据“谍记”“历谱谍”均应为编年体文献。清人洪饴孙、秦嘉谟等开始提出《世本》首创纪传体史书体例的说法,证据并不充分。《世本》是宗法制、分封制社会的产物,与后世的纪传体史书并无体裁上的继承关系。第二部分根据史墙盘、逑盘、清华简《楚居》及《大戴礼记》中的《帝系》《五帝德》等早期“类《世本》文献”,分析《世本》的史源。《世本》中的部分内容可能来源于西周的文献。如佚文中的“高圉”“亚圉”可能相当于甲骨文、金文中的“高祖”“亚祖”。《世本》所载周世系,依据的材料很可能与史墙盘、逑盘及其他金文资料中记载世系的文字有相同或相近的形式。分析对楚人族源和早期迁徙情况的记载,可以看到《世本》和其他文献异中有同,同中有异,反映出先秦世系类记载的多样性与相似性。《帝系》及与之关系非常紧密的《五帝德》,其中的古帝可以划分为东西两大系统。它们利用的资料较为古老,可能保存了“禅让”说未曾流行以前古史传说的一些痕迹。第三部分研究《世本》的流传与亡佚。刘向整理的《世本》是已知最早的《世本》传本。据《玉海》引刘向语,此本叙事下限截至春秋,和《汉书》《艺文志》及《司马迁传》记载的《世本》相同。此后《世本》分为两大传本系统:一种叙事下限截至春秋;一种经过续修,有叙事下限不同的多种传本。二者曾长期并行流传。关于《世本》注本问题,本文考证宋均注本的注者宋均为汉末郑玄弟子宋均之说证据不足,这种传本可能产生于隋唐之际。《世本》的亡佚时间不易确定,据宋末元初的记载,宋理宗时《世本》尚未亡佚。此后不见《世本》完书确实存在的证据。前人有明代尚有《世本》孤本流传的说法,但所据明人之书引用的《世本》文字不可靠,故难以成立。最后,本文分析《世本》异文问题,认为不同古书引《世本》文字不同,有原书所据《世本》传本不同、文献在流传过程中发生讹误变化或受到有意改窜、古注为配合被注释对象改动《世本》原文等原因。

宋世瑞[4](2018)在《清代顺康雍乾四朝笔记小说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笔记小说为古代说部之一种,具有子学的根本属性,它以载记、论议、考证、叙事为基本言说方式,以笔记为表现形式,具有“裨治体、助名教、广见闻、资考证、垂典制、供谈笑、益神智”的价值功能,并呈现出多种美学风格。目前学界或称其为“笔记”“小说笔记”“说部笔记”,或称其为“子部小说”“国学小说”,名虽异而实多同,要皆为一家之言、《汉志》以来史志中之谓也。笔记小说之着录兼该子、史两部,然以子部为权重、史部为支流,史部支流实亦子学之一种云。以时下之观念,大而言之,“笔记小说”与其说是一种文类,不如说它是一个分散的集合体,其内部体裁众多;小而言之,笔记小说为小说叙事之一体,是“小说四体”(章回体、话本体、传奇体、笔记体)之一。本文拟研究清代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四朝一百余年间的笔记小说(部分论述延伸至嘉庆年间),在搜集、整理近五百种笔记小说作品的基础上,探讨了笔记小说的时代变迁、内部类别、作品体派、小说思想等多个问题,划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笔记小说的“正名”问题。在文献综述与研究回顾的基础上,采用回溯、比较等研究方法,探讨了民国、清代“笔记小说”的用语习惯,主张在清代小说观念的基础上建立新的“笔记小说”概念,考察笔记小说在清代初中期的变迁,从而进行类别、文体、思想等方面研究。第二部分是关于笔记小说创作的变迁研究,以康熙四十年与乾隆三十年为时间节点,分为三个时段,根据时代背景对每个时段笔记小说的内部诸类别之变迁进行描述,并总结其成就,概括每一时段的特点。第三部分是关于笔记小说类别的研究,本章把笔记小说分为野史笔记、杂家笔记、地理杂记、稗官故事等四个类别,首先针对每一个类别进行学理探讨,其次是对此类别在本期的创获及其特征进行评述,并总结其特点。第四部分是关于笔记小说体派的研究,也是文体学理论在笔记小说领域的一次运用。本章对该时期凸显出来的四个体派即“渔洋说部体”“板桥体”“说粤体”“聊斋体”进行研究,分析其文体渊源,描述其形成的过程,并指出各自的特征。第五部分是关于笔记小说批评研究。清代前中期的笔记小说批评资源,主要集中于书目、序跋、评点三个方面。书目研究主要对笔记小说在清代诸类属的出入情况进行考察,序跋研究是清人对笔记小说的类别、性质、功能、审美等问题的探讨,评点则是对八种笔记小说的评点话语进行探讨。结语部分是对上述章节内容的总结,针对“笔记小说”的理解分歧,提出乾隆以后特别是晚清民国时段的笔记小说研究,应当建立起以《四库全书总目》小说家类为中心的研究范式。

李宝祥[5](2017)在《王献唐学术交往研究》文中提出20世纪30、40年代,民国学术出现繁荣兴盛的局面。这一时期,涌现出一大批杰出学人。他们不但精研学术,而且学术交往活跃,王献唐就是其中颇具代表性的一位。本文以王献唐日记、往来书札为基础,结合其它文献资料,对王献唐的学术交往作一系统研究,以揭示现代学术衍变的若干真实情节。就王献唐的学术圈而言,它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建立,到30、40年代发展稳固。这一学术圈由多种因素促成,其中地缘因素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从地域视角看,王献唐的学术交往分为定居济南时期和寓居四川护书时期。此外,现代学术机构是王献唐学术圈的另一个重要促成因素,史语所、齐鲁大学、国史馆筹备委员会等对王献唐的学术交往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王献唐学术圈的形成还受到了现代学术思潮及学术流派的强烈影响,他既与治学理念及方法相通类似的民国学人沟通交流,结成了学术共同体,又能够宽容地对待不同学术理路的学术思潮及学术流派。王献唐学术交往的内涵主要涉及:明显的时段性。20世纪20—60年代,王献唐的学术交往在不同的时段有着不同表现。他的学术交往形式多元化,从具体方式看,有面晤谈学、通函论学、互赠着述等。王献唐学术交往所涉学科广博,有语言文字学、史学、金石学、考古学、文献学等。王献唐学术圈的特质主要是:缘起及归宿的恒定性,即整理山左先贤遗作,传承齐鲁文脉,进而肩负起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续命的崇高责任。王献唐的学术交往贯穿着明晰的主线,也就是对传统与现代关系的认知。而对传统与现代关系的把握,成为影响民国学人学术成就的重要因素。王献唐学术圈具有持久和谐的稳定性。他与学人形成学术关系后,一贯地保持着和谐的学术交往和学术合作。学科视界是对王献唐学术交往考察的重要视角,王献唐的学术圈涉及语言文字、历史、金石、考古、文献等。在诸多学术领域的研究创获是他学术交往的基石,王献唐的学术交往多以某一学科为主,兼及其它学科。语言文字学是中国传统学术中极为重要的领域,王献唐与丁惟汾、黄侃、栾调甫、高田忠周等学人的学术交往根源于承扬国学、保存国粹的情结。关于如何重建历史的问题,王献唐与傅斯年、卫聚贤、黄云眉、孙次舟等民国学人的交往中有所涉及,其中的精要是正确地认识材料与方法的关系、重审中国上古史的发展、由考古而重建历史、为先贤编撰年谱等。在现代考古学兴起的时代背景下,王献唐与主流考古学家董作宾、吴金鼎等人在山东古迹研究会的运作中亲密合作,保持着稳固的学术交流。王献唐也提携青年后学金祖同,助长了他的学术成长。文献对学术研究及文化传承极具意义,王献唐与傅增湘、顾廷龙、顾实等文献学家以搜罗研究文献为重,在共同存护珍贵文典、传播流布文献等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王献唐以董理山左文献为要务,他与齐鲁籍文献学家丁锡田、路大荒、赵录绰等学人或沟通信息,或互赠资源,共同传承着齐鲁文脉。王献唐的学术阵地以山东省立图书馆为重。在主持这一现代文化学术机构时期,他与图书馆学人王重民、陈训慈、柳诒徵、李小缘等以馆藏资源共享的方式,进行了馆务合作以及学术沟通,践行了学术与事功并重的理念。屈万里在山东省立图书馆内得到王献唐指导,加以勤学精研,成长为学术大家。现代学术机构对民国学术的发展助益极大,王献唐注重与现代学术机构的合作,他与齐鲁大学、史语所、国史馆筹备委员会确立学术关系,并与学术机构中的学人交流合作,促成了学术研究互动的局面,这也彰显出了集众研究的优势。王献唐学术交往的学术史意义体现为:一,王献唐对南北学风的认知及践行。王献唐是有着鲜明学术派分意识的学人,秉持北派学风的同时,对南派学人并无成见,他的学术成就也被南北学界推崇。二、王献唐学术交往所涉学术思潮及学术派分。在学术交往中,他广泛地容纳各种学术思潮及学术派分。从中考察民国学术的生态,可以看到,以往学界的许多研究夸大了同一时代不同学术派分的对立面,并不符合民国学术的实际。这一学术交往对现代学术研究不无启示:其一,学术的独立与创新。这是学术研究永恒的主题。其二,学术研究的集众性。学术研究需要集合众人之力,共同推助现代学术的发展。其三,学术研究的博通与专精。在分科治学的背景下,强调博通仍为必要。其四,治学与治事的关联。学人应兼具治学和治事的才能,追求学术及事功互动并进。其五,学术交往的主流与非主流。在以自身学术创获成为主流学人时,学术圈应包容主流学人以及非主流学人。本文的主要结论有:王献唐通过与民国学人、现代学术机构的学术合作,拓展了学术空间,相互推助了学术研究,形成了良性互动的学术格局。通过对王献唐学术交往广度和深度的考察,可以推知王献唐居于主流的学术地位,在民国学术界拥有很高的学术声望。在王献唐的学术交往中,看不到对不同派分的排斥性。重新审视民国学术,应改变以往学术思潮、学术派分对立的传统主流认识,发掘出学术流派之间融通共存的实景。

赵敏[6](2017)在《《聊斋志异》语言成分的历史层次管窥》文中提出本文对《聊斋志异》中语言成分的历史层次进行分析,旨在通过个案的研究,对《聊斋》中的语言成分的历史层次有一个整体上的了解,并尝试对作者的语言成分的使用倾向加以解释说明。第一章是绪论。主要介绍《聊斋》的研究概况、语言成分的历史层次研究的概况以及本文的研究对象、材料和方法。第二章是案例分析。对于每个对象,研究过程主要是:首先将其在《聊斋》中的所有用例逐个筛出,去除无效例句,根据研究对象在句中的词义(或语素义)和句法功能对其进行大致分类;然後,对每类例句进行细致分类,并根据对话和叙述分别统计:再次,确定每个义项或用法的始见时期,并举例说明,最後,对个案的分析内容进行整合,绘表展示,并进行总结说明。第三章是总结与讨论。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语言成分的历史层析研究成果的总结说明,第二部分是对对话和叙述的使用倾向研究结果的总结与解释,第三部分是反思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并为以後的研究指出可能的方向。第四部分是本文的创新点。

苗怀明,王文君[7](2016)在《二十一世纪前十多年间《聊斋志异》文献研究的回顾与反思》文中研究表明在进入二十一世纪的前十多年间,《聊斋志异》文献研究取得一些重要研究成果,有一些新的进展,这可以从蒲松龄及《聊斋志异》相关文献的新发现、相关作品的整理出版、研究资料的整理与研究等三个方面体现出来,《聊斋志异》的文献基础由此更为完备、坚实。相关工作也存在一些不足和缺憾,仍有较大的继续提升的学术空间。

何日取[8](2013)在《近代以来中国人孝观念的嬗变》文中研究说明100年前,一位名叫何德兰的美国传教士,在《中国的家庭生活》中写道:"以孝作为所有社会与伦理体系的基石,是整个中国文明的根本原则。如果不能深知孝是所有中国人家庭、社会、宗教和公民生活的基础,没有人能够理解中国和中国人。"然而,作为一个表征中国文化与社会特色的本土概念,我们却很难说清孝是什么。通过对中国传统孝道文本的梳理、解读和对中国人日常生活话语与实践的考察,我们认为:孝或孝道是在中国社会和文化环境下形成的社会、组织和个人对子女及其类似身份的角色期望。或者说,孝就是由一系列特定的规范和行为模式组成的社会角色,反映了社会、组织和个人对于子女及其类似身份的行为期望,而子女及其类似身份者也依据自己的角色领会和情景定义来扮演孝的角色。作为子女的特定规范与行为模式,孝是一个内涵极其丰富的概念,几乎规定了个体一生中的所有行为,以实现资源和信息由子女向父母的正常流动。根据资源与信息流动所依赖的中介差异,我们将孝的内涵分解为赡养、照顾、尊敬、顺谏、爱护、慰藉、丧祭7个方面24项指标,分别描述孝的物质维度、身体维度、地位维度、权力维度、情感维度、扩展维度和象征维度。其中,"丧祭"旨在规范父母去世后的个体行为,对父母仅具象征意义;"慰藉"重在规范以父母之外的他人为互动对象,但可能对父母的心理状态和声誉造成潜在影响的行为,是一种"隐性孝道";"赡养"、"照顾"、"爱护"、"尊敬"、"顺谏"虽都用来规范直接以父母作为互动对象的行为,属"显性孝道",但前三者属叶光辉所谓的"相互性孝道",后两者则属"权威性孝道"。在概念分析的基础上,我们设计了《与孝相关的期刊论文编码单》、《孝道期刊故事编码单》、《中国人孝观念与行为调查问卷》,分别对随机抽取的315篇期刊论文、300篇孝道故事和1200位青岛市城乡居民进行了内容分析和问卷调查,从大传统与小传统两个视角考察了中国人孝观念的近现代嬗变。研究发现:(1)孝仍是现代中国社会普遍认可的重要道德,但与传统社会相比,孝的内涵及其地位和作用已发生了变化。首先,无论知识分子还是普通民众对"顺谏"、"丧祭"的认同都是所有内涵中最低的,而对其它内涵的认同仍然很高。然而,知识分子更加认同"赡养"、"照顾"这两个在传统社会被视为"小孝"或"下孝"的内涵,但普通民众却更加垂青"尊敬"、"慰藉"这两个被传统孝论赋予更高价值的内涵。这一区别无疑使小传统孝道蒙上了更多的传统色彩。其次,孝的政治意义弱化。再次,孝的对象由父系、夫系向母系、妻系、非亲属和国家、民族等抽象集合体扩展。(2)过去百余年间,中国的孝道变迁呈现明显的阶段性特征。从大传统来说,近代以来的孝道变迁经历了 1919年前的质疑、1919-1949年的驳杂、1949-1979年的否定和改革开放以后的复兴四个阶段。从小传统来说,则经历了 1950年代前的高认同、1960、70年代的低认同和改革开放后的复苏三个阶段。大、小传统变迁所呈现出的阶段性反复特征向我们展示了传统孝道在近代以来所经历的充满戏剧性的曲折命运。(3)近代以来的孝道变迁是社会转型条件下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研究表明,近现代中国社会的每一次剧变,都会引发激烈的孝道论争并导致孝观念的巨大变迁。这些变迁背后的推动力量很多,但最引人注目的却是国家政治生态。近代以来,国家政治精英们通过治国理念的宣称、社会政策的制订、社会运动的开展等方式,引导、影响并重塑着知识分子和民众的孝观念,左右着孝道变迁的方向与进程。

赵九洲[9](2012)在《古代华北燃料问题研究》文中提出华北地区的地貌大致可分为山地、平原与沼泽湿地三个部分,地貌的差异决定了植被分布的差异,进而导致了燃料利用形式的差异。独特气候状况使得华北民众的燃料消耗量极为巨大,而近世气候的变化使得燃料需求进一步增大。人口密度较大的地区燃料蕴藏量较大,反者反是。城市中燃料蕴藏量较少,而燃料需求却极大;乡村中的情况与城市相反。这样的差异对经济、社会与生态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远古以迄明清,华北地区人口起伏波动极大,但总体的趋势是不断增多,至明清时期出现了严重的人口问题。与人口发展脉络相一致,华北区域内人们的燃料消耗量也在不断增大。于是,燃料的供应日趋紧张,至唐宋而出现了燃料危机,至明清时期越发严重。政府的燃料消耗量极为巨大,宫廷的饮食起居、祭祀礼仪中的举行、官员的薪俸发放以及军队的生活作战等等都需要大量的燃料。为了确保燃料供应,政府设置了专门的职官与机构,此外明代还设置了宦官组织惜薪司掌管内廷燃料采供。在明代,政府还设置易州山厂来直接进行燃料的生产与转运,山厂的兴起与衰落则与燃料格局的变化息息相关。在燃料危机深重的情形下,政府采取了种种措施确保燃料供应。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中也需要消耗大量燃料,随着燃料匮乏局面的形成,华北地区民众民众生活日趋困苦化。围绕燃料,人们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有关的民间纠纷与刑事案件层出不穷。为了应对燃料危机,人们不断改造炊具、炉灶并调整饮食习惯,也极力改造取暖器具并改变取暖方式,极力提高燃料利用效率,以求开源节流,使生活用燃料得到最低限度的保障。中古及其以前,华北地区的手工业生产颇为发达,而步入近世却呈现萧条景象,丝织业、陶瓷业、冶铁业、制盐业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衰落。这一变局的出现与燃料危机的出现与加深密不可分,燃料供应紧张的情势下,若干高能耗手工业生产规模自然会受到挤压。近世冶铁业、制盐业等仍能有一定的发展,凭依的则是煤的使用及生产技术的革新。近世的燃料危机对华北地区的生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由于过度的樵采,植被遭到了严重的破坏。而作物秸秆大量用作燃料,又对役畜饲养造成了巨大冲击,饲养规模不断缩减,役畜结构也发生了剧烈变动。燃料危机还影响了作物结构和土壤肥力,高杆作物比重逐渐提高,而土壤肥力则呈下降趋势。华北地区用煤历史悠久,自宋代开始大规模应用,至明清而用量更为巨大。煤的开采与使用对政治与经济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煤炭在近世社会演变进程中打下了深深的印记。随着煤炭的广泛使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植被的压力,役畜饲养也得以维持,但是也造成了严重的生态问题。反思当代的利用模式,展望未来人类前景,化石能源还有许多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

洛保生[10](2002)在《河北大学馆藏抄本《聊斋文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河北大学图书馆馆藏抄本《聊斋文集》尚未被人全面认识。本文在全面校勘的基础上,对河大抄本《聊斋文集》的概貌与抄成年代进行了辨析;辑出其他版本没有收录的蒲松龄佚文及差异较大的文章目录;并将河大抄本与学林出版社《蒲松龄全集·聊斋文集》的用字差异各选几例进行了对比。

二、河北大学馆藏抄本《聊斋文集》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河北大学馆藏抄本《聊斋文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鹤轩笔札》:漫谈《聊斋文集》的整理辑佚(论文提纲范文)

(2)《聊斋志异》影像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选题意义
        (一)理论价值
        (二)实践价值
    三、研究综述
        (一)《聊斋志异》小说研究
        (二)中国古代文学名着影视改编研究
        (三)《聊斋志异》改编研究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传播溯源:前影像时代的《聊斋志异》
    第一节 蒲松龄与《聊斋志异》
        一、蒲松龄生平事略
        二、《聊斋志异》的创作缘起
    第二节 文学底本的影像化潜质
        一、人物、环境的动态化描写
        二、服饰色彩的丰富性展现
        三、逼真的声音描绘
    第三节 前影像时代《聊斋志异》小说传播的积淀
        一、从小众到大众:纸本流传打开传播视野
        二、从抽象到具体:视听介入拓宽传播渠道
第二章 影视改编:《聊斋志异》影像传播的媒介阐释
    第一节 影视媒介放大小说的视听体验
        一、电影:注重内容深度,突出画面质感
        二、电视剧:拓展故事容量,强化娱乐效果
    第二节 影视媒介促生剧本的二次创作
        一、剧本创作突出了小说的儒家伦理观念
        二、剧本创作突显了小说的志怪和传奇色彩
        三、剧本创作强调了演员表演的因素
    第三节 影视媒介扩大小说的意义空间
        一、人物的形象意义
        二、场景的典型意义
        三、民俗的文化意义
        四、审美的世俗意义
第三章 内容选择:《聊斋志异》影像传播的故事范型
    第一节 鬼狐与人的矛盾纠葛
        一、鬼狐向往人间故事范型
        二、人对鬼狐依恋故事范型
    第二节 市井生活的人情百态
        一、生活交往故事范型
        二、经贸往来故事范型
    第三节 家庭伦理的人性思考
        一、家庭和睦故事范型
        二、家庭矛盾故事范型
    第四节 科举取士的官场沉浮
        一、科举故事范型
        二、官场故事范型
    第五节 生死观念的隐喻表达
        一、人入幽冥故事范型
        二、生死游历故事范型
        三、“城隍”故事范型
第四章 形式表达:《聊斋志异》影像传播的艺术手段
    第一节 《聊斋志异》影视情节结构的异变
        一、原作情节的沿用
        二、原作情节的选用
        三、脱离原作的情节重构
    第二节 《聊斋志异》影视音效的运用
        一、演员对话音效
        二、场景音效
    第三节 《聊斋志异》影视镜头的操控
        一、全景镜头
        二、长镜头
        三、特写镜头
        四、蒙太奇
第五章 从文字到影像:《聂小倩》的个案研究
    第一节 小说中的《聂小倩》
        一、人物形象的塑造
        二、视觉效果的渲染
        三、环境的描写
    第二节 图画艺术中的《聂小倩》
        一、《聊斋志异图咏》中的聂小倩
        二、现代插画、图画中的《聂小倩》
    第三节 舞台剧中的《聂小倩》
        一、川剧《飞云剑》与《聂小倩》
        二、音乐剧《聂小倩》
        三、话剧《兰若寺》
    第四节 影视作品中的《聂小倩》
        一、电影作品《聂小倩》
        二、电视剧作品《聂小倩》
        三、《聂小倩》影视作品的差异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作情况

(3)《世本》溯源与流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附图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内容、目标与意义
第一章 《世本》的特征与篇类
    第一节 《世本》溯源
    第二节 《世本》的篇类
    第三节 《世本》与编年体、纪传体文献的关系
第二章 早期“类《世本》文献”与《世本》史源
    第一节 史墙盘、逑盘与《世本》所载周世系的比较
    第二节 先秦时期世系记载的多样性与相似性
    第三节 《五帝德》《帝系》中“五帝”记载的分析
第三章 《世本》的流传与亡佚
    第一节 《世本》的刘向整理本及相关问题
    第二节 前人对《古世本》的讨论
    第三节 《世本》的续修本
    第四节 唐宋史志目录着录的《世本》
    第五节 《世本》的注本
    第六节 《世本》逐渐残缺与最终亡佚
    第七节 明代文献引《世本》考辨
第四章 《世本》异文研究
    第一节 《世本》异文的主要类型
    第二节 古书引用《世本》存在的问题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4)清代顺康雍乾四朝笔记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笔记小说”之研究现状及其问题存在
        (一)目前学界的研究成果
        (二)目前笔记小说研究中出现的问题
    二、晚清民国之“笔记小说”概念辨析
        (一)“笔记小说”概念缘起
        (二)晚清民国之笔记小说研究
        (三)晚清民国学人关于“笔记小说”概念的分歧
        附:民国之“笔记”概念
    三、本文“笔记小说”之概念及适用范围
        (一)清代“小说”的多重意义
        (二)清代“说部笔记”“小说笔记”与今日之“笔记小说”
        (三)“笔记小说”在清代的适用范围
        (四)本文研究的基本思路、方法及结构
第一章 清代前四朝笔记小说之分期与变迁
    第一节 清代前四朝笔记小说之分期
    第二节 顺治元年——康熙四十年:晚明小说的延续与新朝气象的展露
    第三节 康熙四十一年——乾隆三十年:杂家笔记的崛起与稗官故事的消歇
    第四节 乾隆三十一年——乾隆六十年:野史笔记之外的诸体并兴
    小结
第二章 清代前四朝笔记小说之类别与着述特征
    第一节 野史笔记类
        一、野史与小说:叙事与“传闻异辞”
        二、野史笔记与“杂史小说”
        三、前四朝野史笔记类之着述特征
        四、小结
    第二节 杂家笔记类
        一、杂家笔记与笔记小说
        二、前四朝杂家笔记类之着述特征
        三、小结
    第三节 地理杂记类
        一、地理杂记与笔记小说
        二、前四朝地理杂记类之着述特征
        三、小结
    第四节 稗官故事类
        一、笔记小说与“子部小说”
        二、前四朝稗官故事类小说之着述特征
        三、小结
    结语 笔记小说诸类型之间的互动关系
第三章 清代前四朝笔记小说体派之形成与特征
    第一节 “渔洋说部体”
        一、“渔洋说部”的命名
        二、“渔洋说部”概念下之作品
        三、“渔洋说部”的特征
        四、“渔洋说部体”影响下诸作品
        五、小结
    第二节 “板桥体”
        一、“板桥体”之源头
        二、“板桥体”之形成
        三、“板桥体”之基本特征
        四、小结
    第三节 “说粤体”
        一、“说粤体”在康乾时期的存在情况
        二、清代康乾年间“说粤体”的基本特征
        三、小结
    第四节 “聊斋体”
        一、《聊斋志异》与其他文体的渊源
        二、《聊斋志异》之文本构成
        三、“聊斋体”的形成及乾隆年间之体派呈现
        四、小结
    结语
第四章 清代前四朝笔记小说批评之形式与内涵
    第一节 清代前四朝笔记小说之书目
        一、前四朝书目概观
        二、笔记小说在本期书目之多样化着录及出现的问题
        三、本期书目中的笔记小说批评状况
        四、小结
    第二节 清代前四朝笔记小说之序跋
        一、关于笔记小说的写作姿态、类别划分与功能指向
        二、关于笔记小说的批评:性质探讨与审美倾向
        三、小结
    第三节 清代前四朝笔记小说之评点
        一、《玉光剑气集》
        二、《匡林》《谔崖脞说》《亚谷丛书》《稗贩》
        三、《楚庭稗珠录》
        四、《聊斋志异》《续板桥杂记》
        小结
总结
顺康雍乾笔记小说叙录
清代顺康雍乾四朝笔记小说作品表征图表
参考文献
读博期间发表的论文

(5)王献唐学术交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及意义
    二、学术研究回顾
    三、研究方法及研究资料
    四、研究重难点、创新点及框架
第一章 王献唐学术圈总论
    第一节 王献唐学术圈形成的因素
        一、地缘因素的影响
        二、现代学术机构的推动
        三、学术思潮及学术流派的促成
    第二节 王献唐学术交往的内涵
        一、学术交往的时段性
        二、学术交往形式的多元化
        三、学术交往所涉学科的广博性
    第三节 王献唐学术圈的特质
        一、缘起及归宿的恒定性
        二、贯穿主线的明晰性
        三、持久和谐的稳定性
第二章 王献唐的语言文字学术圈
    第一节 王献唐与丁惟汾
        一、丁惟汾举荐王献唐掌理山东省立图书馆
        二、授受与研讨音韵学
        三、共同整理山左文献
    第二节 王献唐与黄侃
        一、丁惟汾与黄侃学术之交的推介
        二、探寻叶抄《经典释文》
        三、黄侃对王献唐学术的推重
    第三节 王献唐与孔德成
        一、共同存护齐鲁文脉
        二、寓居四川之谈学
        三、孔德成对王献唐学术之评
    第四节 王献唐与栾调甫
        一、协力研讨古文字
        二、对诸子学的研讨
        三、共同整理先贤遗着
        四、栾调甫向王献唐举荐屈万里
        五、王献唐对栾调甫的推重
    第五节 王献唐与高田忠周
        一、学术之交的背景
        二、学术之交的表现
        三、学术之交的实质
第三章 王献唐的历史学术圈
    第一节 王献唐与傅斯年
        一、共同的学术志趣
        二、合力搜罗刻印山左文献
        三、协同组织发掘山东古文化遗址
        四、困境之中的学术支助
    第二节 王献唐与卫聚贤
        一、20世纪30年代的学术交往
        二、寓居四川时期的学术交往
    第三节 王献唐与黄云眉
        一、王献唐与黄云眉之互赠
        二、黄云眉对王献唐学术与事功的推重
        三、黄云眉向王献唐请助学术资源
    第四节 王献唐与孙次舟
        一、王献唐定居济南时期对孙次舟学术之助
        二、王献唐南居四川时期孙次舟的问学
        三、王献唐与民国学人对孙次舟之评的学术意蕴
第四章 王献唐的金石学术圈
    第一节 王献唐与罗振玉
        一、王献唐与罗振玉互赠金石资料
        二、王献唐对罗振玉金石学成就之评
        三、王献唐与罗振玉在政治与学术之间取向的比较
    第二节 王献唐与商承祚
        一、学术交往的开启
        二、互赠金石资源
        三、共同推重金石学大家陈介祺
        四、互求金石资源
    第三节 王献唐与容庚
        一、学术交谊的缘起
        二、增补《金石书录目》的学术助力
        三、共同研讨武梁祠画像
        四、对孙海波学术之助
    第四节 王献唐与丁福保
        一、丁福保赠王献唐泉学着述
        二、编撰《古泉大辞典》之助
        三、《古钱大辞典》之购与得
第五章 王献唐的考古学术圈
    第一节 王献唐与董作宾
        一、山东古迹研究会运作期间的学术交往
        二、南迁时期学术关系的延续
    第二节 王献唐与吴金鼎
        一、基于山东古迹研究会运作的交往
        二、吴金鼎留学伦敦时期与王献唐的学术交流
        三、南地再续考古缘
    第三节 王献唐与金祖同
        一、王献唐与金祖同学术交往的开启
        二、金祖同向王献唐请助资料
        三、王献唐赠金祖同纪王城陶片
第六章 王献唐的文献学术圈
    第一节 王献唐与傅增湘
        一、存护海源阁藏书的文献缘
        二、互赠学术资源
        三、印行流布《周易》单疏本
        四、代求山左文献资料
        五、学术至交间的相互推重
    第二节 王献唐与顾廷龙
        一、胡道静、潘承弼的学术绍介
        二、基于《吴愙斋先生年谱》的学术交谊
        三、学术交往的延续
    第三节 王献唐与顾实
        一、共同研讨《穆天子传》
        二、推崇山东的文化地位
        三、共同推助墨学研究
    第四节 王献唐与路大荒
        一、共同关注蒲松龄着述
        二、互赠文博资源
        三、路大荒约请王献唐主持修订《淄川县志》
        四、路大荒对王献唐的赞评
        五、重拾文献缘
    第五节 王献唐与丁锡田
        一、互赠学术资源
        二、互求资料
        三、共同访古
        四、通函论学
    第六节 王献唐与赵录绰
        一、整理许翰着述
        二、整理李文藻、王筠、牟庭等山左先贤遗着
        三、关注刘喜海藏金石图籍
        四、收购陈介祺万印楼藏品
第七章 王献唐的图书馆学术圈
    第一节 王献唐与王重民
        一、共同整理研究马国瀚遗着
        二、王重民助王献唐校勘《汪水云集》
        三、王重民对王献唐学术及事功的推重
    第二节 王献唐与陈训慈
        一、陈训慈关注山东省立图书馆馆务的开展
        二、王献唐与陈训慈会面论学
        三、王献唐与陈训慈治事治学的融通
    第三节 王献唐与柳诒徵
        一、王献唐与柳诒徵互赠馆藏资源
        二、王献唐与柳诒徵会面谈学
        三、王献唐向柳诒徵请助资料
    第四节 王献唐与李小缘
        一、流布《倦游庵椠记》
        二、举荐刘叔遂
        三、王献唐向李小缘请助资料
    第五节 王献唐与屈万里
        一、王献唐掌理山东省立图书馆时期对屈万里的学术影响
        二、王献唐与屈万里南迁及客居四川时期之论学
        三、王献唐对屈万里进入史语所的促成
        四、屈万里评王献唐
第八章 王献唐与现代学术机构的学术关系
    第一节 王献唐与齐鲁大学
        一、王献唐与齐鲁大学交流合作的缘由
        二、王献唐与齐鲁大学学者的学术交往
        三、王献唐在齐鲁大学的授课与演讲
        四、王献唐与齐鲁大学学术刊物
    第二节 王献唐与史语所
        一、王献唐获赠及利用史语所的学术资源
        二、王献唐参与史语所主导的山东古迹研究会
        三、王献唐与史语所学人的学术交往
    第三节 王献唐与国史馆筹备委员会
        一、王献唐参与国史馆筹备委员会会务
        二、王献唐和国史馆筹备委员会学人的交往
        三、王献唐在国史馆筹备委员会的学术收获
结论:王献唐学术交往的学术史意义及其启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附件

(6)《聊斋志异》语言成分的历史层次管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结论
    1.1 引言
        1.1.1 《聊斋志异》研究概况
        1.1.2 文言文语言成分的历史层次研究概况
    1.2 研究对象、材料、方法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材料及说明
        1.2.3 研究方法
    1.3 写作宗旨与研究意义
        1.3.1 写作宗旨
        1.3.2 研究意义
2 个案分析
    2.1 破
        2.1.1 动宾结构
        2.1.2 主谓结构
        2.1.3 偏正结构
        2.1.4 动结结构
        2.1.5 名词
        2.1.6 小结
    2.2 去
        2.2.1 离开
        2.2.2 距离
        2.2.3 往
        2.2.4 过去的
        2.2.5 除掉
        2.2.6 失掉; 失去
        2.2.7 放弃
        2.2.8 表趣向或持续
        2.2.9 小结
    2.3 着
        2.3.1 接触; 挨着
        2.3.2 穿
        2.3.3 放置
        2.3.4 教,使
        2.3.5 VP+着
        2.3.6 围棋落子
        2.3.7 用
        2.3.8 表被动
        2.3.9 小结
    2.4 头
        2.4.1 脑袋
        2.4.2 某物的局部
        2.4.3 量词
        2.4.4 头发
        2.4.5 与赌博相关
        2.4.6 词缀
        2.4.7 成词
        2.4.8 小结
    2.5 一
        2.5.1 数词
        2.5.2 在某集合中的一个
        2.5.3 特指,复指
        2.5.4 某
        2.5.5 相同;同一
        2.5.6 专一
        2.5.7 少许;稍微
        2.5.8 每;各
        2.5.9 单独
        2.5.10 全,满
        2.5.11 都;一概
        2.5.12 一旦
        2.5.13 一+V
        2.5.14 助词,用以加强语气
        2.5.15 成词
        2.5.16 小结
    2.6 是
        2.6.1 指示代词
        2.6.2 系词,表判断
        2.6.3 系词,表示确认或强调
        2.6.4 谓词
        2.6.5 连词
        2.6.6 小结
    2.7 向
        2.7.1 名词
        2.7.2 动词
        2.7.3 介词
        2.7.4 小结
    2.8 本章小结
3 总结与讨论
    3.1 语言成分的历史层次
    3.2 对话和叙述使用倾向
    3.3 创新
    3.4 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7)二十一世纪前十多年间《聊斋志异》文献研究的回顾与反思(论文提纲范文)

一、重要文献的新发现
二、相关作品的整理出版
三、《聊斋志异》文献的整理与研究
四、几点思考

(8)近代以来中国人孝观念的嬗变(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选题由来与文献回顾
    一 选题的重要性抑或研究"孝"的意义
        1. 孝在中国传统社会和文化中的意义
        2. 孝在中国人社会生活中的普遍性及其研究的现实意义
        3. 孝的本土性及其研究的理论意义
    二 孝道研究的文献回顾
        1. 孝道研究的学术史回顾
        2. 孝道经验研究的几个重要论题
    三 研究目的与策略
        1. 研究问题与假设
        2. 研究策略与方法
第二章 孝的概念及其操作化
    一 "孝"的概念界定
        1. 古人对孝的认识
        2. 近现代学者对孝的认识
        3. "孝"或"孝道"的特征
        4. 本研究对"孝"或"孝道"的定义
    二 "孝"的内涵及其操作化
        1. 赡养:孝的物质维度
        2. 照顾:孝的身体维度
        3. 尊敬:孝的地位维度
        4. 顺谏:孝的权力维度
        5. 爱护:孝的情感维度
        6. 安慰:孝的扩展维度或社会维度
        7. 丧祭:孝的象征维度或仪式维度
    三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近现代社会转型与孝道境遇的变化
    一 孝不可非:近代以前的中国社会与孝道嬗变
    二 外来冲击与本土反思:晚清至民初社会与非孝思潮的酝酿
    三 政局动荡与百家争鸣:民国中后期的社会与孝观念的对立
    四 政治运动与阶级斗争:毛泽东时代孝道的生存环境
    五 从经济建设为中心到和谐社会建设:改革开放与孝道复苏
    六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孝观念的经验研究(上):相关文献的文本分析
    一 孝道关注度的变化:对期刊孝道文献的数量分析
    二 孝道理论旨趣的变化:对孝道论文的内容分析
        1. 孝道论文的主题及其变迁
        2. 孝道论文对孝的价值倾向及其变迁
        3. 孝道论文对孝的不同内涵的关注及其价值倾向的变迁
        4. 孝道论文对孝的性质与意义的关注及其价值倾向的变迁
    三 孝道实践旨趣的变化:对孝道故事的内容分析
        1. 不同时期期刊孝道故事主人公及其家庭的基本情况
        2. 不同时期期刊孝道故事中孝的对象分析
        3. 不同时期期刊孝道故事的孝行分析
    四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孝观念的经验研究(下):青岛居民的实证研究
    一 研究设计与调查
    二 理论前提与假设
    三 中国人孝道认知与态度的年龄差异
        1. 孝的性质、意义认知的年龄差异
        2. 孝道态度的年龄差异
        3. 其它因素对孝道态度年龄差异的影响
        4. 孝道诸内涵的态度差异及其年龄变化
        5. 孝道诸内涵重要性的认知差异及其年龄变化
    四 民间社会孝观念变迁的历史轨迹
    五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社会转型与孝道嬗变
    一 孝道大、小传统的关系及其近代以来的嬗变
        1. 孝道大传统与小传统的关系
        2. 近代以来的孝道嬗变
    二 近代以来中国人孝观念的嬗变与社会变迁之间的关联
        1. 清末民初的中国社会与孝道嬗变
        2. 五四后的民国社会与孝道嬗变
        3. 毛泽东时代的社会巨变与孝道嬗变
        4. 改革开放后的社会转型与孝道变迁
后记
参考文献
附录A 中国人孝观念与行为调查问卷
附录B 与孝相关的期刊论文编码单
附录C 期刊孝道故事编码单

(9)古代华北燃料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预期目标
    第二节 本课题研究现状评述
    第三节 研究的难点与应注意的问题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论文架构
    第五节 史料分析
第一章 华北地区的环境状况与燃料格局
    第一节 燃料概述
        一、 燃料的定义与分类
        二、 与燃料有关之俗语、成语、诗词
        三、 燃料与社会的演进
    第二节 华北的地貌与植被特点
        一、 地貌
        二、 植被的空间分布类型与变化
        三、 植被状况对燃料利用方式的影响
        四、 是非功过——燃料利用对森林的影响
        五、 变与不变——植被状况与燃料利用的准静态视角
    第三节 华北的气候及其对燃料的影响
        一、 气候概况
        二、 气候与燃料问题的南北差异分析
        三、 气候变化的影响
    第四节 燃料资源的区域差异
        一、 燃料蕴藏量与人口分布的倒置结构
        二、 城市与乡村的二元对立
第二章 华北地区燃料危机的出现与加深
    第一节 华北地区人口的演进与燃料消耗状况
        一、 战国以降华北人口的发展概况
        二、 生活用薪柴量的变化及相关分析
    第二节 明代以前华北的燃料状况
        一、 宋以前逐步紧张的燃料资源状况
        二、 宋元时期燃料危机的爆发及其原因
    第三节 明清时期的燃料危机
        一、 明代燃料危机的深化
        二、 清代的燃料状况
第三章 燃料与华北的政治
    第一节 政府的燃料消耗分析
        一、 宫廷的燃料消耗
        二、 祭祀礼仪方面的燃料消耗
        三、 燃料与官员的薪俸
        四、 军队燃料供应
    第二节 与燃料有关的职官设置
        一、 普通职官
        二、 宦官组织——惜薪司
        三、 内廷女官
    第三节 政府对柴炭产区的严格控制——易州山厂
        一、 易州山厂设立的背景
        二、 易州山厂的沿革与建置
        三、 山厂的柴炭生产
        四、 易州山厂的衰落
    第四节 政府对燃料危机的其他应对措施
        一、 与燃料有关的赋税与力役
        二、 培育薪炭用树木的尝试
        三、 燃料征取范围的扩大与节省
第四章 燃料与华北的民众生活
    第一节 民众燃料消耗情况与燃料匮乏局面的形成
        一、 家庭与个人的燃料利用情形
        二、 燃料的日趋匮乏
        三、 燃料匮乏与民众生活的困苦化
    第二节 燃料危机与资源争夺
        一、 拾薪
        二、 与燃料有关的民间纠纷
        三、 与燃料有关的刑罚与案件
    第三节 烹饪与民生变化
        一、 炊具及其演变
        二、 炉灶及其演变
        三、 燃料与饮食
    第四节 取暖器具及其演变
        一、 兼具烹饪功能的取暖用具
        二、 专用的取暖用具
        三、 关于火炕诸问题的探讨
第五章 燃料与华北手工业的发展
    第一节 燃料与丝织业的发展
        一、 上古至中古华北丝织业的发展状况
        二、 蚕桑丝织业中的燃料消耗
        三、 燃料危机与近世蚕桑丝织业的没落
    第二节 燃料与陶瓷砖瓦业的发展
        一、 上古至中古华北地区的陶瓷砖瓦发展状况
        二、 陶瓷与砖瓦烧造行业中的燃料消耗分析
        三、 燃料危机与近世华北陶瓷砖瓦的发展状况
    第三节 燃料与冶铁业的发展
        一、 上古至中古华北冶铁业发展状况
        二、 冶铁业中的燃料消耗
        三、 燃料危机与近世冶铁业的发展
    第四节 燃料与华北其他手工业的发展
        一、 燃料与华北盐业的发展
        二、 燃料与冶铜业的发展
        三、 燃料与烧灰业的发展
        四、 燃料问题与近世华北的经济状况
第六章 燃料与华北生态的演变
    第一节 燃料与植被状况
        一、 远古至明代华北地区植被的变化概况
        二、 薪柴采集对植被的影响
        三、 特定燃料的环境效应——以木炭为例
    第二节 燃料与役畜饲养
        一、 燃料与华北地区马的饲养
        二、 燃料与华北地区牛的饲养
        三、 燃料危机与近世华北役畜饲养状况的变化
    第三节 燃料危机对作物结构与土壤肥力的影响
        一、 燃料需求与高秆作物比重的提高
        二、 燃料危机与土壤肥力的变化
第七章 燃料的更新换代
    第一节 华北地区用煤历史
        一、 早期用煤历史
        二、 宋代华北地区煤炭的大规模开采应用
        三、 元代煤炭的开发利用
        四、 明代煤炭的开发利用
        五、 清前期煤炭的开发利用概况
    第二节 煤炭的社会效应
        一、 用煤与社会变迁
        二、 煤炭与政治
        三、 煤炭推广之阻力
    第三节 煤炭的生态效应
        一、 用煤与生态之改良
        二、 煤与生态之恶化
    第四节 化石能源忧思
        一、 化石能源与薪柴燃烧效率之比较
        二、 近现代化石能源利用模式之反思
        三、 后化石能源时代的能源忧思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个人简历
个人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四、河北大学馆藏抄本《聊斋文集》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鹤轩笔札》:漫谈《聊斋文集》的整理辑佚[J]. 马俊慧,李祖炬. 蒲松龄研究, 2021(01)
  • [2]《聊斋志异》影像传播研究[D]. 陈昊. 东北师范大学, 2020
  • [3]《世本》溯源与流传研究[D]. 史达宁. 上海大学, 2019(02)
  • [4]清代顺康雍乾四朝笔记小说研究[D]. 宋世瑞.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2)
  • [5]王献唐学术交往研究[D]. 李宝祥. 山东大学, 2017(03)
  • [6]《聊斋志异》语言成分的历史层次管窥[D]. 赵敏. 浙江大学, 2017(12)
  • [7]二十一世纪前十多年间《聊斋志异》文献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 苗怀明,王文君. 蒲松龄研究, 2016(03)
  • [8]近代以来中国人孝观念的嬗变[D]. 何日取. 南京大学, 2013(07)
  • [9]古代华北燃料问题研究[D]. 赵九洲. 南开大学, 2012(06)
  • [10]河北大学馆藏抄本《聊斋文集》研究[J]. 洛保生. 蒲松龄研究, 2002(04)

标签:;  ;  ;  ;  ;  

河北大学藏《聊斋》手稿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