蓟县九龙山常见药用植物资源(续2)

蓟县九龙山常见药用植物资源(续2)

一、蓟县九龙山常见药用植物资源(续2)(论文文献综述)

杨华刚[1](2019)在《山水作为一种设计手法 ——山水城市意象解析及其实践法则探究》文中研究指明“山水”作为一种设计手法,不仅是对山水文化的挖掘与转译,也是对其在环境营造中的角色评判与价值定位。作为传统城市营造的基础要素之一,山水的内涵更甚于其本身,激发了本土化的“山水城市”意识出现且形成了一套特定的话语体系和营造法式。山水营造法式不纯粹是对山水意象的呈现与表达,而是致力于山水要素形式表达及其空间逻辑建构探讨,拓展了我国本土人居环境的表现力与形式感,也为未来城市人居环境营造提供了经验和启示。本论文以山水城市为研究对象,借助历史考据与类型学等研究方法,总结山水城市形态建构的普遍性理论,在科技进步、社会转型和生活诉求等时代变迁情景下探究当前山水城市的实践法则与建构逻辑,深化和拓展山水城市理论体系并将其与现代生活贴合,形成与特定时空、地域环境相融合的“场合”形态。研究从历史考据视角梳理山水城市的历史发展轴线并据此提出山水城市发展阶段划分与谱系特征,总结山水城市发展演进规律及其特色表达。通过山水城市意象类型及其形式界定,从组合形态、地理要素和空间类型三个层面总结山水城市意象的具体类型与空间表达。同时,回顾1950年代以来山水城市的历史变迁,结合案例剖析当前我国山水城市营造进程中的行动举措与失误。基于国内外城市建设发展趋势梳理山水城市的发展范式与变革趋向,提出当下我国山水城市的转型路径与现代话语。研究基于山水城市架构层面和形态要素,依托生态法则、空间策略和文化路径三大模块的研究,提出了山水城市循序建构的九个逻辑体系与营造模式:以“生态限定”为前提,提出“判定空间布局”、“强化绿核功能”和“重塑生境网络”三个生态营造法则;以“要素甄别”为基础,提出“风貌类型化梳理”、“要素派生关系建构”和“技术路径控制引导”三个空间建构策略;以“文化触媒”为导向,提出山水文化“基因解读”、“文化形态塑形”和“空间情景立意”三个文化建设路径。

江升[2](2014)在《国家矿山公园综合产业模式及经济发展研究 ——以北京百花山国家矿山公园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煤炭和蒸汽机开辟了工业文明,在给人类赐予巨额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问题;第三次产业革命一方面把人类引领到一个信息产业为主导的新时代,另一方面又向人类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严峻挑战。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人类对矿产资源的开发和索取程度大大超出了自然资源的承载负荷和环境的自我修复能力。如今人们开始反思并寻求新的发展模式,寻找新型“系统治理”模式。生态工业园、矿山公园等产业聚合形式正产生出积极的经济效应。位于京城最西部的百花山蕴藏着丰富的优质煤炭资源。其资源利用早在千年以前就有“取煤于穴”的记载。百花山煤炭资源分布集中,生产优势明显。但本世纪初为了北京的碧水蓝天,政府果断关闭了以百花山为代表的京西所有煤矿。德国鲁尔区的成功改造向全世界宣告了工业遗迹的历史、文化价值,工业遗迹旅游作为企业资源再生的新模式具备了角逐新时代产业舞台的新活力。百花山矿区是北京煤炭工业的缩影,其历史人文价值已是北京世界城市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百花山国家矿山公园的重要性和文化价值,远远超出了一般传统工业基地的影响力。本文通过分析建立百花山国家矿山公园的背景、意义及经济社会作用,阐述了项目设立的历史必然性。通过对国内外国家矿山公园的发展比较,明确了公园总体规划和产业设计所必须遵循的原则和法规。提出“以园养园”经营观念。以公园内传统资源和新兴资源为基础制订出合理的总体规划和产业布局方案。通过建立五个专业产业园的效益化经营,反哺公园管理、维护和发展,实现公园健康、永续发展目标。建立圣莲山百草园中草药种植、饮片加工、鲜药临床体验产业基地,打造百花山药业和疗养产业基地;建立百花山百果园休闲产业基地,打造百花山产业核心价值链。对百花山国家矿山公园产业基础进行了钻石模型分析,并在升级传统产业的基础上,建立了新兴产业体系;利用百花山优质、洁净的土壤和山泉、气候资源,建立百花山绿色农业产业休闲体验基地;首次提出在百花山国家矿山公园布局一个12MW煤炭地下气化联合循环发电(UCG-IGCC)项目,作为公园五大支柱产业之一,实现公园整体经营目标。

刘崇怀[3](2012)在《中国葡萄属(Vitis L.)植物分类与地理分布研究》文中提出我国是葡萄属植物的主要起源地之一,也是世界葡萄属植物种类最多,遗传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野生葡萄具有很强的抗逆性和适应性,是拓宽栽培葡萄品种遗传基础的重要种质资源库。开展中国葡萄属植物的系统分类研究是阐明世界葡萄起源、演化和生物多样性必不可少的重要证据。本研究借助聚类分析的方法,通过对我国葡萄野生种的表观相似度分析,进行了系统分组研究;应用SSR和SRAP分子标记技术,对中国葡萄属植物的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进行分析;在广泛的数据收集基础上,对我国葡萄属植物的地理分布状况进行了分析。获得的主要结论如下:1.中国葡萄属植物的系统分组研究对《中国葡萄志》描述的原产中国的38个葡萄野生种和1个栽培种,按照《葡萄种质资源描述符记载及评价标准》的要求,对18个形态性状进行描述分级,用代码进行数量化,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中的Hierarchical Cluster Analysis性状进行聚类分析,根据形态特征的相似程度,将我国葡萄野生种和欧亚种划分为8个组,其中组3内又分为5个亚组。经过系统分组发现,葡萄分类中经常采用的个别描述性状不具分类作用。在众多的形态和解剖学特征中,野生葡萄的果皮颜色单一,多为紫黑色或紫红色,且与果实的成熟度关系很大,仅在毛葡萄、刺葡萄等个别中发现白色果类型,但都是种内变异;果粒形状变化也比较小,多数为圆形;花序形状基本上都是圆锥形;野生葡萄的花型一般是雌雄异株,仅山葡萄和刺葡萄内存在两性花植株;卷须是否分叉与植株的生长势明显相关,凡长势旺的植株卷须一般较长,分叉明显,弱树则相反。与原产北美的美洲种不同,中国野生葡萄的卷须都是间断着生。花序与叶片对生是葡萄属植物的共同特点。以上形态特征是分类学家普遍采用的描述对象,实际上在中国野生葡萄中不具分类意义。不同研究者分组结果出入较大。以前的研究结果表明,亲缘关系较近的种的花粉结构和特点较为近似,但与王晓东等的分组结果出入很大。在葡萄属植物亲源关系研究中,尽管结果不尽相同,但多数学者认为毛葡萄和腺枝葡萄,美丽葡萄和庐山葡萄,绵毛葡萄和勐海葡萄,毛脉葡萄和华东葡萄,凤庆葡萄和河口葡萄,桦叶葡萄和网脉葡萄,温州葡萄和乳源葡萄,红叶葡萄和狭叶葡萄,东南葡萄和罗城葡萄等的关系最近。小果葡萄、云南葡萄和葛藟葡萄也被多数研究结果分在同一组内;菱叶葡萄是公认的在形态上与其他种的关系相差甚远;其它种的系统学分组尚存在争议。以往研究结果认为,武汉葡萄和湖北葡萄、刺葡萄与欧亚种葡萄,秋葡萄和陕西葡萄的关系较近。前两组与本文结论完全不同,欧亚种葡萄是世界上的主要栽培种,也是栽培品种最多的一个种,种内多态性丰富,用于分组材料(品种)的选择会直接影响分组结果。本文的秋葡萄和陕西葡萄在同一组内,但位于不同的亚组。牛立新认为变叶葡萄与山葡萄有相近的血缘,但未将两者归在一组,王发松将两者归在同一组内的不同亚组内。我们的结果也未能将两者归在同一组内。野生葡萄植物的性状需要按照统一、规范的语言进行描述。历史上,每个种的发现和分类都是由不同的人员完成的,描述内容不完全相同,我们在分析中仅采用了共同描述的内容。植物分类学与园艺学的描述语言差异很大,这是对野生葡萄进行系统分组的难度之一。所以,真正意义上的系统分组研究需要建立在统一、规范的描述基础上,并建议从事分类与园艺研究的科技人员按照统一的语言进行描述,其结果才可以被大家共同利用。现有的葡萄描述标准都是针对栽培品种而言,而中国野生葡萄在叶片形状、毛的类型、皮刺等植物学形态上存在丰富的变异,需要在现有描述标准的基础上制定适宜中国野生葡萄的描述标准。2.中国葡萄属植物的分子分类研究利用SSR和SRAP标记对起源于中国的15个野生葡萄种或变种的26个株系和1个种间杂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从38对SSR引物中筛选出10对多态性好的引物用于SSR扩增,共得到90个等位基因,多态性位点83个,每对引物可检测到等位位点数为6~12,多态性比率为92.2%。从169对SRAP引物组合中筛选出12对带型清晰、重复性高、多态性丰富的引物组合,12对SRAP引物组合在中国野生葡萄中共扩增出223条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208条,每对引物组合扩增的条带在13~33条,平均每对引物可以扩增出18.6条,多态性比率达93.3%。根据SSR标记的聚类结果,在遗传相似系数0.74处,基本上可以将中国野生葡萄进行有效分开;在遗传相似系数0.64处,可将中国野生葡萄资源的15个种、变种和类型分为四组,组的划分与地理分布有关。根据SRAP标记的聚类结果,在遗传相似系数0.84处,可以把27份葡萄种质完全区分,分类结果和传统的形态分类基本一致。通过对中国野生葡萄不同株系,欧亚种黑比诺、和田红,美洲种群河岸葡萄的MybA1基因片段序列进行比对,结果显示中国野生种MybA1基因在启动子区域,内含子区域以及第三个外显子区域存在不同程度碱基的缺失、插入和替换,表现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而且许多野生种葡萄MybA1基因存在一些特有序列或突变,这些突变可以很好的将自身与其他葡萄品种区分开。MybA1序列构建的分子系统进化树显示出与SSR标记的聚类结果和SRAP标记的聚类相存在一定的相似性,但是有些野生种之间亲缘关系与传统形态学分类结果不相符。这说明单凭一个功能基因就进行系统分类研究是有局限性的,所以在系统分类研究时应考虑更多的功能基因来进行分析。3.中国葡萄属植物的地理分布研究通过查阅植物标本和文献,以及实地调查,研究了我国野生葡萄的地理分布状况,并绘出了分布图。结果表明:葛藟葡萄、毛葡萄、山葡萄和蘡薁分布广泛;有24个野生葡萄种、变种或亚种分布较广;庐山葡萄、红叶葡萄、温州葡萄、河口葡萄、龙泉葡萄、毛脉葡萄、深裂山葡萄、武汉葡萄、三出蘡薁、凤庆葡萄、井冈葡萄、陕西葡萄、浙江蘡薁、罗城葡萄、连山葡萄、麦黄葡萄、毛叶武汉葡萄、蒙自葡萄、勐海葡萄、米葡萄、绒毛秋葡萄、乳源葡萄、伏牛山葡萄、裂叶刺葡萄、龙州葡萄、绒毛小果葡萄和沅陵葡萄等27个野生葡萄种或变种分布狭窄需要加强保护。

吴海军[4](2010)在《北京门头沟区地质灾害风险区划及救助测评体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地质灾害是自然灾害中对人类威胁最大的灾害之一。每年,地质灾害都会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巨大的经济损失。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地质灾害的重视程度逐渐增加、灾害风险意识日渐增强,这也推动了对灾害风险的研究。国内外对于地质灾害风险的研究起步较早,但还没有成熟的理论和方法,还处于探索阶段。从目前的形势来看,进一步深入开展地质灾害风险研究工作势在必行。门头沟区作为北京市西部的天然绿色屏障,对北京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该区地处西山地区、地形起伏变化大,矿产资源丰富。复杂的地理地质条件、相对集中的降雨条件和人类工程活动的影响导致该区泥石流、采空塌陷、崩塌滑坡等灾害频发,不仅威胁着当地居民的生活,同时也严重制约着该区生产力的发展和城市的规划。为此,本文所进行的灾害风险评估和救助测评体系研究,其研究成果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极具现实意义。在学习借鉴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研究方法的基础上,本文结合门头沟区泥石流、采空塌陷和崩滑灾害的发育特征、形成条件及社会经济条件,建立了该区的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模型,并完成了灾害的风险区划及救助测评体系的初步研究,主要在以下几方面取得了一些新的认识和结论:(1)本文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前人的工作经验和研究成果、兼顾地区适用性,建立了门头沟区泥石流、采空塌陷和崩滑灾害的危险性和易损性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各指标的量化分级;采用层次分析法科学合理地确定评价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以便真实地反映该区灾害的实际情况。(2)为了真实反映研究对象的本质特征,在进行灾害危险性评价、易损性评价和风险评估中选择均一自然单元来提取和量化各种指标数据,并利用MAPGIS强大的空间分析功能,对各指标的数量图进行属性叠加分析,大大的提高了计算速度及精度。(3)本文依据所确定的灾害风险评估标准对门头沟区进行灾害风险区划,将风险程度划分为四级。依据灾害风险区划结果及以往灾情初步构建了灾害救助及测评体系,为防灾减灾奠定了基础。

张茹春[5](2006)在《北京怀沙、怀九河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及生态研究》文中提出北京怀沙、怀九河自然保护区属湿地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位于北京市怀柔区。该保护区因分布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大鲵(Megaiobatrachus dayidianus)以及北京地区稀有的中华九刺鱼(Pungituis sinensis)等多种珍稀鱼类而闻名。但是,与水生野生动物关系密切的藻类和维管植物的调查研究至今未见报道。2004年3月至2005年3月间,笔者对北京怀沙、怀九河自然保护区的藻类和维管植物进行了采集、鉴定、区系分析以及生态特征的首次研究。 研究发现,保护区内共有藻类9门105属226种(含变种和变型)。区系组成以硅藻、绿藻、蓝藻为主,三门的种类数占全流域总种数的90.3%;裸藻、甲藻、黄藻、红藻、金藻只有少量分布。在藻类植物科的组成上,色球藻科、颤藻科、脆杆藻科等11科藻类占有明显优势;在属的组成上,微囊藻属、纤维藻属、直链藻属、新月藻属等寡种属占有明显优势;在各月、各点分布相对数量占优势的种类有:泥泞颤藻(Osicillatoria limosa)、变异直链藻(Melosira varian)、针状菱形藻(Nitzschia acicularis)等13个种。 在藻类的时间分布上,出现种数于7月达到最多,为160种;1月出现藻类种数最少,为81种。这与藻类对水温和水体中营养物质含量的适应密切相关。在藻类的空间分布上,10个采样点中,九河源头的藻类种数最多,有147种;洞台种数最少,仅99种。这与采样点的水质状况有关。从藻类分布多度上看,一些优势种如颤藻、脆杆藻、菱形藻等,不论水温高低,在各月、各点相对数量始终占优势;有些藻类星杆藻、盘星藻和丝藻等,由于受自然条件(气温)影响,周年多度分布不均匀,只在水温适宜的月份大量出现。 通过计算硅藻指数、Lloyd-Ghelardi均匀度指数、污染指数以及综合生物指数,对保护区水质进行了藻类学评价。结果发现,保护区的10个采样点在12个月中,污染程度从轻污染到α-中污染均有出现;从平均综合生物指数来看,各点、各月水质均处于β-中污染水平。怀九河的5个样点要比怀沙河的4个样点水质普遍好,怀九河中又以九河源头水质最好,怀沙河中洞台水质最差。两河不同河段水质差异较大,怀九河总的水质分布情况是上游、下游污染较轻,中游污染较重。怀沙河的水质分布规律是上游污染重,下游污染轻;从各月综合的水质变化情况看,1月、2月、11月和12月水质均较好,其它月份水质较差。 在主要调查鱼种——宽鳍(?) (Zacco platypus)的食物组成结构中,包括硅藻、绿藻、蓝藻、裸藻、甲藻五门45属的藻类,其中硅藻(18属)和绿藻(18属)的种类占了宽鳍(?)食物组成的主要部分。在宽鳍(?)食物组成的多度中,硅藻门的种类占有明显优势。说明宽鳍(?)对藻类的取食是有选择性的,以硅藻为主,其它藻类为辅;鱼食物组成中藻类多度与河流中藻类分布多度规律基本耦合,说明植食性鱼获得的食物量与藻类的多度从一定程度上成正比。 北京怀沙、怀九河自然保护区共有野生维管植物75科、152属、187种(含变种)。从科的组成上看,维管植物中占总科数17.33%的前13科包含52.94%的植物种类,这13科的植物种类成为本区植被的建群优势成分。单属科占62.67%,单种科占53.33%,在本区的科的组成中占有明

杨海龙[6](2004)在《三峡库区小流域森林植被理水调洪规律的研究》文中提出长江三峡工程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之一,关于三峡工程对环境影响的问题,国家一直十分重视,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三峡工程动议伊始,以及后来在三峡工程设计的不同阶段和方案论证过程中都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并相应地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和专门论证分析。本文以三峡库区响水溪小流域为例,在分析其生态环境因子特征的基础上,从森林植被群落理水调洪机理的研究着手,提出其评价指标体系,并筛选出适合本地区的高效理水调洪植被群落。在小流域和集水区水平上,构建森林水文模型(PRMS),探讨了不同尺度上森林植被对洪水的影响作用。以期为“退耕还林工程”和“天然林保护”工程中确定植被高效空间配置技术提供理论基础。主要研究成果如下: 根据野外12块标准样地调查、试验及坡面径流小区的观测数据,研究了主要类型植被林冠层、灌草层、枯落物层和土壤层的水文功能,不同植被类型的林冠对不同雨量级的降雨截持能力存在差异,相同一次降雨过程中表现为:阔叶林的林冠截留率>针阔混交林>楠竹林>灌丛。枯落物的最大持水量变动范围在25.19~59.75t/hm2之间,枯落物最大持水率变动范围在283%~479%之间。不同标准地的贮水力受土壤分层的厚度、非毛管孔隙度大小影响较大,在1713.3~349.4t/hm2之间;土壤初渗速率在13.7~43.7mm/min之间,稳渗速率在0.6~6.3mm/min之间;土壤入渗速率回归方程表现为乘幂形式,回归系数R在0.83~0.99之间,方程拟合效果较好;测定的地表糙率系数n值介于0.0142~0.2575之间。 根据水平和垂直地理分布特征以及植物群落建群种的数量、影响程度,将流域内植被群落划分20种类型,按照海拔梯度,把这些植被群落类型做成海拔梯度分布图谱。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植物群落理水调洪功能层次结构模型及指标评价体系,结合专家打分和综合评分法对各植物群落的理水调洪功能进行综合评价,量化指标介于7.3~1.1之间。结合植物群落生活型的海拔梯度分布规律,在海拔1000m以上的范围内,各植物群落的理水调洪功能表现为:杉木、马尾松、阔叶混交林>石栎林>尖杉、马尾松阔叶混交林>马尾松阔叶混交林>杉木林>尖杉林>柳杉林;在海拔1000m以下的范围内,楠竹林>杉木、马尾松、阔叶混交林>板栗林>檫木林>荒草地。 在搜集整理重庆市各县市降雨资料的基础上,分析了其降雨过程特点:降雨存在年际、年内分布不均,最大年降雨量可达1400~2000mm,而最小年降雨量仅为650~800mm;月降雨量40mm~120mm出现的频率较高,而300mm以上的月降雨量出现的频率越来越低;夏秋季降雨量变化类型主要有单峰型、双峰型、三峰型3种,四面山响水溪小流域以双峰型为主;各地夜雨总量约占年总雨量的60~70%;降雨在空间分布上不均,在一定高度内,随着海拔的升高,降雨量呈现上升的趋势,摘要降雨量耳!00公尺的递增率为43.3mm;发生暴雨的机率较高,集中出现在6一8月份,)50mm的暴雨雨日数年平均为2.6天,年最大为5天;洪涝灾害频次与暴雨发生的频次呈现一定的正相关关系。 PRMS模型在该地区应用的确定性系数达到77.8%,通过构建的水文模型,探讨了在小流域和集水区尺度上森林植被变化(森林覆盖率、空间配置)对洪水的影响作用。研究表明:在集水区尺度上,最佳理水调洪森林覆盖率分别为40%左右。选择海拔分布不同但理水调洪功能较好的两种植物群落进行空间植被配置,相同降雨情况下,响水溪和笋子沟洪峰流量分别减弱22.7%和11.7%。

樊宝敏[7](2002)在《中国清代以来林政史研究》文中提出在21 世纪中国,发展林业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是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完成此项任务关键在于制定切实可行的林业政策。因此,认真研究和借鉴历史上的林业政策就成为一项很有意义的课题。本论文运用历史研究的方法,分别清前期、晚清、民国和共和国四个历史时期,从社会经济、森林生态、林业思想、科技教育、林业经济、法律法规、机构设置等方面及其相互结合上,对林业政策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分析了各历史时期林业政策的特点,并用现代科学的观点对其进行了评价,总结了历史的经验教训,得出了今后制定林业政策的几个原则。在清代前期的封建时代,林业深受农本思想和风水观念的影响。满族统治者为保护祖宗的发祥地,把东北划为“四禁”地区,森林得到较好的保护。而在其他地区,为了解决因人口暴长所需的粮食问题,鼓励毁林开荒,长江流域棚民大量出现。为了治理日益严重的河患,当时皇帝多提倡河堤植树,虽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清政府颁布过少量护林植树诏令。各地护林碑的大量出现,说明民间毁林的严重和护林意识的觉醒。清政府设官负责采伐、收税和皇家园林,但缺少造林的官职。晚清时期,国家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森林资源遭受帝国主义的大肆掠夺。向西方学习、兴办林业教育、振兴林政的呼声日益高涨。清政府为了解决财政、挽救危局,对东北林区逐渐实行开禁,成立农工商局,始创农林学术团体和农林学堂,派遣学林留学生,并从国外进口木材,被迫采取一些发展林业的政策。民国时期,孙中山的林业思想达到了新的高度,同时留学归来的一批林学家也提出了发展林业的理论。林业教育和科学技术在艰苦的环境中缓慢发展。先后培养出林业专门人才千余名。中国第一部《森林法》诞生,其后又经重新颁布。创立植树节和植树运动。由于国家政权不统一,在国民党、解放区和殖民地三种区域实行三种林业政策。各区域的林业管理机构和林业政策都有一定发展,但由于社会制度、战争等原因,林业政策难于实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五十多年间,森林资源的所有制实现了从私有到国有和集体所有的转变。前三十年“大木头主义”占主导地位,森林资源受到严重破坏;后二十年开始重视森林的生态效益。国家重视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人工造林和自然保

张凯[8](2000)在《蓟县九龙山常见药用植物资源(续2)》文中研究指明蓟县九龙山拥有大量野生药用植物 ,依据药用植物标本采集、定名 ,统计结果表明 ,常用药用植物资源大约有 75科 3 0 0多种 ,现补充部分药用植物供有关部门参考。

傅红,张凯[9](1999)在《蓟县九龙山常见药用植物资源》文中研究指明通过对蓟县九龙山野生药用植物的标本采集、定名,统计结果表明,常见药用植物资源大约有75 科300 多种,有很多为常用中药,如丹参、草乌、柴胡、防风等,防风是国家重点三级保护野生药用植物。现将常见的、分布广的药用植物二十余种分述,供有关部门参考。

二、蓟县九龙山常见药用植物资源(续2)(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蓟县九龙山常见药用植物资源(续2)(论文提纲范文)

(1)山水作为一种设计手法 ——山水城市意象解析及其实践法则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回归山水
    1.1 研究背景
        1.1.1 山水资源的复杂多样与敏感脆弱
        1.1.2 文化自信的时代尊崇与认同践行
        1.1.3 时代创作的山水倾向与回归趋势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1.3.1 钱学森山水城市论述
        1.3.2 国内相关理论与综述
        1.3.3 国外相关理论与综述
        1.3.4 小结
    1.4 研究对象与内容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案与框架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方法
        1.5.3 技术路线
        1.5.4 可行性分析
        1.5.5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山水城市发展演进与特色表达
    2.1 山水形胜与城市营造体系的关联
        2.1.1 山水:城市规划与营造的基因和语言
        2.1.2 手法:结合自然山水的城市规划模式
    2.2 山水城市的发展脉络与营造思想
        2.2.1 山水城市的发展脉络
        2.2.2 山水城市的营造思想
    2.3 山水文化与山水城市的特色表达
        2.3.1 天人合一的哲学思辨
        2.3.2 长远持续的生态理念
        2.3.3 因地制宜的实践法则
        2.3.4 物我交融的精神趣向
        2.3.5 风水取向的山水形胜
        2.3.6 别具匠心的技术措施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山水城市意象解析与空间解构
    3.1 城市意象及其研究体系概述
        3.1.1 城市意象概念解析
        3.1.2 城市意象研究体系
        3.1.3 小结
    3.2 山水城市的意象要素形态
        3.2.1 物质性意象要素
        3.2.2 非物质性意象要素
    3.3 山—水—城的空间组合形态
        3.3.1 山体与城市的空间关系
        3.3.2 水体与城市的空间关系
        3.3.3 山—水—城的空间组合形态
    3.4 山水城市的地理要素形态
        3.4.1 滨水型山水城市
        3.4.2 平原型山水城市
        3.4.3 丘陵山地型山水城市
        3.4.4 盆地型山水城市
        3.4.5 高原型山水城市
    3.5 山水城市的空间类型形态
        3.5.1 实用性空间
        3.5.2 结构性空间
        3.5.3 审美性空间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山水城市经验反思与转型话语
    4.1 山水城市的发展变迁与解读
        4.1.1 近现代以来山水城市发展的曲折与坎坷
        4.1.2 21世纪以来山水城市建设的稳健与前行
    4.2 山水城市的实施案例与解析
        4.2.1 重庆“美丽山水城市”建设
        4.2.2 “自贡特色”山水园林城市
        4.2.3 广州“云山珠水”城市建设
        4.2.4 小结
    4.3 山水城市的建构问题与误区
    4.4 新常态下当代山水城市的转型与话语
        4.4.1 发展转向与时代趋势
        4.4.2 发展范式与转型话语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山水城市实践法则与建构逻辑
    5.1 山水城市建设的目标与原则
        5.1.1 山水城市建设目标
        5.1.2 山水城市建设原则
    5.2 山水城市建设的生态法则
        5.2.1 以生态优先为原则,判定空间模式与布局
        5.2.2 以绿化空间为载体,强化绿核功能与价值
        5.2.3 以全域山水为尺度,重塑生境网络与形态
        5.2.4 案例解读:曲靖中心城区山水城市生态体系规划
    5.3 山水城市建设的空间策略
        5.3.1 空间要素甄别及其风貌特质类型化梳理
        5.3.2 空间要素的物质载体及其派生关系建构
        5.3.3 空间规划的技术路径及其控制引导模式
        5.3.4 案例解读:曲靖市会泽县上村乡山水空间规划
    5.4 山水城市建设的文化路径
        5.4.1 传统山水营造与文化基因解读
        5.4.2 要素塑形,建构空间文化形态
        5.4.3 情景立意,营造空间文化意境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走向山水城市
    6.1 主要结论
    6.2 主要创新点
    6.3 反思与展望
    6.4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附录 B:图片索引
附录 C:“山水城市”问卷调查取样
附录 D:部分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山水空间格局一览表

(2)国家矿山公园综合产业模式及经济发展研究 ——以北京百花山国家矿山公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际研究现状
        1.2.3 目前存在问题
    1.3 主要研究目地和内容
        1.3.1 主要研究目地和意义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第2章 国内外矿山公园的产生与发展
    2.1 开发园区的发展途径
        2.1.1 开发园区发展背景
        2.1.2 开发园区发展历程
        2.1.3 开发园区发展的作用
        2.1.4 开发园区发展的主要问题
        2.1.5 开发园区发展的前景展望
    2.2 国家公园与国家矿山公园
        2.2.1 国家公园的特征和功能
        2.2.2 国家公园设立的意义和标准
        2.2.3 国外国家公园的实践
    2.3 中国的国家公园实践
        2.3.1 中国“第一个”国家公园
        2.3.2 中国国家公园的发展
    2.4 中国矿山公园的发展路径
第3章 矿山公园产业聚集与规划建设的相关理论
    3.1 可持续发展理论
        3.1.1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起源
        3.1.2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内涵
        3.1.3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原则基础
    3.2 总体规划理论
        3.2.1 矿山公园整体规划理论
        3.2.2 生态学理论
        3.2.3 LAC 理论
        3.2.4 科学管理理论
        3.2.5 矿山公园产业设计与布局
    3.3 循环经济理论
        3.3.1 循环经济理论的产生和内涵
        3.3.2 国内外循环经济理论的实践与发展
    3.4 生态工业园区理论
        3.4.1 生态工业园区理论的内涵
    3.5 交易费用和工业共生理论
        3.5.1 交易费用理论
        3.5.2 共生系统中的企业交易成本
        3.5.3 共生系统的交易费用理论分析
    3.6 产业集群理论
    3.7 矿山公园和开发园区的其它应用理论
        3.7.1 非平衡发展理论
        3.7.2 增长极理论
        3.7.3 核心—外围理论
        3.7.4 空间扩散理论
        3.7.5 企业家能力理论、地区创造性理论
        3.7.6 苗床理论
第4章 矿山公园的功能分类及产业发展
    4.1 矿山公园的内涵
    4.2 矿山公园的功能
        4.2.1 推动矿山生态恢复与环境治理
        4.2.2 实现矿业遗迹保护与永续
        4.2.3 促进科学研究和教育
        4.2.4 推进矿业城镇经济转型
    4.3 矿山公园的分类
        4.3.1 矿山公园的分类依据
        4.3.2 国家矿山公园的特征分析
    4.4 矿山公园的产业发展
        4.4.1 国外矿山公园的发展
        4.4.2 国内矿山公园的发展
        4.4.3 矿山公园产业发展的主要难题
第5章 百花山国家矿山公园资源特征与市场分析
    5.1 百花山国家矿山公园资源、环境和经济状况
        5.1.1 自然环境与地理地貌
        5.1.2 百花山社会经济概况
        5.1.3 百花山产业转型之路
    5.2 百花山国家矿山公园基础规划条件
        5.2.1 北京市生态涵养区规划
        5.2.2 北京市房山区规划
        5.2.3 房山区史家营乡规划
    5.3 百花山国家矿山公园资源评价
        5.3.1 百花山自然景观资源条件
        5.3.2 百花山人文景观资源条件
        5.3.3 百花山矿业遗迹资源等级划分及评价
    5.4 百花山国家矿山公园环境评价
        5.4.1 百花山公园区域地质环境
        5.4.2 百花山公园区域生态环境
        5.4.3 百花山公园基础设施条件
        5.4.4 百花山公园旅游市场条件
        5.4.5 百花山公园开发建设条件评价
第6章 百花山国家矿山公园产业布局
    6.1 百花山国家矿山公园总体规划
        6.1.1 总体规划依据
        6.1.2 指导思想及规划原则
        6.1.3 规划与价值理念
        6.1.4 百花山国家矿山公园总体发展目标
    6.2 百花山国家矿山公园总体产业布局
        6.2.1 总体产业布局的规划原则
        6.2.2 矿山公园结构布局和功能分区
        6.2.3 公园典型景观规划
    6.3 矿山公园旅游产业规划
        6.3.1 百花山矿山博物馆规划
        6.3.2 矿山公园旅游产业结构规划
        6.3.3 矿山公园综合服务产业
    6.4 百花山国家矿山公园核心竞争力钻石模型分析
        6.4.1 生产要素分析
        6.4.2 需求条件
        6.4.3 相关及支持性产业
        6.4.4 企业战略、组织结构与竞争状况
        6.4.5 机会因素
        6.4.6 政府因素
第7章 建立百花山生态旅游、绿色农业和气化煤电新兴产业体系
    7.1 建立百花山、百草园、百果园生态旅游产业基地
        7.1.1 漫山遍野百花山观光圣地
        7.1.2 西游神农百草园康复疗养仙境
        7.1.3 极乐须弥百果园休闲体验世界
    7.2 建立绿色农业休闲体验产业基地
    7.3 建立煤炭地下气化联合循环发电(UCG-IGCC)产业基地
第8章 结论与建议
    8.1 主要研究成果与结论
    8.2 主要创新点
    8.3 进一步研究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3)中国葡萄属(Vitis L.)植物分类与地理分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缩略词表
摘要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引言
    1.2 葡萄分类研究简史
    1.3 中国葡萄属植物属下系统研究概况
        1.3.1 形态学分类方法
        1.3.2 同工酶分类法
        1.3.3 解剖学分类方法
        1.3.4 孢粉学鉴定
        1.3.5 分子标记技术
        1.3.6 综合性状的系统分类研究
    1.4 我国葡萄属植物的地理分布特征
第二章 中国葡萄属植物的形态学分组研究
    2.1 材料和方法
        2.1.1 材料
        2.1.2 方法
        2.1.3 数据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组Ⅰ
        2.2.2 组Ⅱ
        2.2.3 组Ⅲ
        2.2.4 组Ⅳ
        2.2.5 组Ⅴ
        2.2.6 组Ⅵ
        2.2.7 组Ⅶ
        2.2.8 组Ⅷ
    2.3 讨论
        2.3.1 葡萄分类中经常采用的个别描述性状不具分类作用
        2.3.2 不同研究者分组结果出入较大
        2.3.3 野生葡萄的分类性状需要按照统一、规范的语言进行描述
        2.3.4 分组方法需要进一步研究
第三章 中国葡萄属植物分子分类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材料
        3.1.2 DNA 提取与检测
        3.1.3 SSR-PCR 扩增
        3.1.4 SRAP-PCR 扩增
        3.1.5 SSR、SRAP 产物检测
        3.1.6 数据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中国野生葡萄基因组 DNA 的提取
        3.2.2 中国野生葡萄的 SSR 遗传多样性分析
        3.2.3 中国野生葡萄的 SRAP 遗传多样性分析
    3.3 讨论
        3.3.1 SSR 和 SRAP 标记揭示中国野生葡萄遗传多样性比较
        3.3.2 毛葡萄、桑叶葡萄和腺枝葡萄的分类关系
        3.3.3 SSR、SRAP 聚类结果分析
第四章 中国葡萄属植物 MybA1 基因序列分析以及在系统演化分析中的作用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材料
        4.1.2 DNA 提取与检测
        4.1.3 MybA1 基因的 PCR 扩增
        4.1.4 克隆与测序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基因组 DNA 提取后的检测结果
        4.2.2 MybA1 基因的 PCR 扩增
        4.2.3 MybA1 基因 PCR 产物的回收
        4.2.4 重组质粒 DNA 的鉴定
        4.2.5 不同野生株系 MybA1 基因片段的序列比较
        4.2.6 中国野生葡萄的 MybA1 进化树分析
    4.3 讨论
        4.3.1 不同野生株系 MybA1 基因片段的序列比较
        4.3.2 中国野生葡萄的 MybA1 进化树分析
第五章 中国葡萄属植物地理分布研究
    5.1 材料与方法
        5.1.1 数据收集
        5.1.2 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我国各个省拥有野生葡萄资源状况
        5.2.2 我国葡萄属植物地理分布状况
    5.3 讨论
        5.3.1 我国野生葡萄资源的分布状况
        5.3.2 我国野生葡萄资源受保护状况
        5.3.3 山葡萄的分布问题
第六章 全文结论
    6.1 中国野生葡萄的系统分组分类、分组研究
        6.1.1 通过我国野生葡萄种类的形态学分组研究,发现了葡萄野生种类描述中存在的问题,为规范我国野生野生资源研究奠定基础
        6.1.2 SSR 和 SRAP 标记可作为中国野生葡萄分类和系统学研究的辅助手段
        6.1.3 通过不同研究方法对中国野生葡萄分组结果的对比分析,进一步明确了部分亲缘关 系近似的种类
    6.2 中国野生葡萄的分布和保护现状
        6.2.1 通过野生葡萄的分布状况分析,明确了野生种类的濒危程度和受保护现状
        6.2.2 通过野生葡萄的分布状况分析,初步明确了植物标本和文献资料中存在疑问野生种类名称
参考文献
附录1 图版
附录2 不同研究结果的分组结果对比分析
附录3 中国野生葡萄近似种的区别和主要特点
ABSTRACT

(4)北京门头沟区地质灾害风险区划及救助测评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地质灾害风险研究
        1.2.2 国内地质灾害风险研究
    1.3 存在的主要问题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自然地理及经济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社会经济概况
        2.1.3 气象水文
        2.1.4 土壤植被
    2.2 地质背景条件
        2.2.1 地形地貌
        2.2.2 地层岩性
        2.2.3 地质构造及地震
        2.2.4 工程地质条件
        2.2.5 水文地质条件
        2.2.6 人类工程活动影响
第3章 地质灾害发育特征
    3.1 泥石流
        3.1.1 泥石流分布规律
        3.1.2 泥石流形成条件
        3.1.3 泥石流灾情
    3.2 采空塌陷
        3.2.1 采空塌陷分布规律
        3.2.2 采空塌陷形成条件
        3.2.3 采空塌陷灾情
    3.3 崩塌滑坡
        3.3.1 崩(滑)塌
        3.3.2 滑坡
第4章 地质灾害风险评估
    4.1 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的基本理论
    4.2 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指标体系
        4.2.1 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
        4.2.2 易损性评价指标体系
        4.2.3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4.3 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方法及模型
        4.3.1 危险性评价模型
        4.3.2 易损性评价模型
        4.3.3 风险评估方法
    4.4 地质灾害风险评估区划
        4.4.1 危险性评价区划
        4.4.2 易损性评价区划
        4.4.3 综合风险区划
第5章 灾害救助测评体系
    5.1 救助体系
    5.2 测评体系
        5.2.1 测评系统构建
        5.2.2 测评方法及结果
        5.2.3 测评程序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5)北京怀沙、怀九河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及生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 保护区的地位
    2 植物区系及生态研究的重要性
        2.1 淡水藻类的生态作用
        2.2 高等水生维管植物的生态作用
    3 保护区植物研究背景
        3.1 高等植物研究背景
        3.2 藻类植物研究背景
第二章 保护区自然地理环境概况
    1 地质
    2 地貌
    3 水文
    4 气候
    5 土壤
    6 生物资源
        6.1 动物资源
        6.2 植物资源与植被
第三章 植物区系和生态研究
    第一节 淡水藻类分类区系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剂及仪器
        1.2 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藻类区系组成
        2.2 藻类生态分布特征
        2.3 保护区水质的藻类学评价
        2.4 藻类与鱼类的关系
        3 总结与讨论
        3.1 藻类组成特点
        3.2 藻类分布特征
        3.3 水质藻类学评价
        3.4 植食性鱼类食物中藻类组成特点
    第二节 维管植物分类区系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材料
        1.2 研究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维管植物区系组成
        2.2 维管植物科、属的分布区类型及其分析
        2.3 保护区植被类型
        2.4 维管植物资源利用
        3 总结与讨论
        3.1 维管植物区系组成特点
        3.2 维管植物科属的地理分布特点
        3.3 保护区植被分布特点
        3.4 维管植物资源利用
    第三节 对保护区保护工作开展的建议
        1 科学规划,加强环境管理,控制有机污染
        2 提高植被盖度,加强水源涵养
        3 建立水污染的藻类监测机制
参考文献
附录
    Ⅰ 北京市怀沙河、怀九河自然保护区藻类名录
    Ⅱ 北京市怀沙河、怀九河自然保护区维管植物名录
图版
致谢

(6)三峡库区小流域森林植被理水调洪规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森林生态系统水文过程研究概述
        1.2.1 住垂直方向上的研究成果
        1.2.2 住水平方向上的研究成果
    1.3 森林水文模型研究进展
        1.3.1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3.2 水文模型的分类及优缺点比较
        1.3.3 分布式水文模型的类型
        1.3.4 分布式水文模型的研究现状
        1.3.5 分布式水文模型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1.3.6 展望
2 研究区概况
    2.1 地形地貌特征
    2.2 气象特征
    2.3 水文特征
    2.4 地质、土壤
        2.4.1 地质及地质灾害
        2.4.2 土壤
    2.5 植被
    2.6 水士流失状况
3 研究目标、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3.1 研究目标
    3.2 研究内容
        3.2.1 森林植被理水调洪机理的研究
        3.2.2 影响森林植被理水调洪功能的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2.3 森林小流域场暴雨洪水分布式水文模型的构建及模拟预测
    3.3 研究方法
        3.3.1 森林植被理水调洪机理的研究
        3.3.2 影响植被理水调洪功能的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方法
        3.3.3 森林小流域场降雨径流分布式水文模型的构建及模拟预测
    3.4 技术路线
    3.5 试验设施
        3.5.1 水文控制断面
        3.5.2 水量平衡径流场
        3.5.3 气象站
4 森林植被影响水文过程的机理研究
    4.1 样地基本特征
        4.1.1 样地植被基本特征
        4.1.2 样地土壤基本特征
    4.2 林冠层水文功能规律的研究
        4.2.1 林冠截留能力
        4.2.2 林冠最大容水量
    4.3 枯落物层水文功能规律的研究
        4.3.1 枯落物持水能力分析
        4.3.2 不同林分枯落物持水过程分析
    4.4 土壤层水文功能规律的研究
        4.4.1 土壤贮水力
        4.4.2 土壤渗透性能
        4.4.3 土壤渗透率模型
    4.5 地表糙率系数研究
        4.5.1 渠道糙率系数
        4.5.2 林地地表糙率
    4.6 植物群落的有效持水力
        4.6.1 林冠层的有效持水力
        4.6.2 枯落物层的有效持水力
        4.6.3 土壤层有效持水力
    4.7 小结与讨论
        4.7.1 小结
        4.7.2 讨论
5 植被群落及其理水调洪功能评价
    5.1 响水溪流域植被群落及其特征
        5.1.1 优势植物群落的建群种组成
        5.1.2 响水溪流域植物群落类型
        5.1.3 植被群落的海拔梯度
    5.2 高效理水调洪型植物群落评价
        5.2.1 植物群落理水调洪机理分析
        5.2.2 植物群落理水调洪功能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5.3 小结与讨论
        5.3.1 小结
        5.3.2 讨论
6 降雨、洪水的时空分布规律和特征
    6.1 重庆市降雨的特点
        6.1.1 重庆市降雨量的地区分布特点
        6.1.2 降雨的年内分布规律
        6.1.3 重庆市夏秋季降雨量变化类型
        6.1.4 重庆市降雨日数和夜雨
        6.1.5 降雨的空间分布规律
        6.1.6 暴雨特性分析
        6.1.7 降雨雨型
    6.2 重庆暴雨形成机制
        6.2.1 青藏高原位势场变化
        6.2.2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活动
        6.2.3 南亚高压活动
        6.2.4 西南季风运动
    6.3 洪水及其等级划分
    6.4 洪水与暴雨的关系分析
    6.5 小结与讨论
        6.5.1 小结
        6.5.2 讨论
7 水文模型(PRMS)结构及其参数获取
    7.1 降水径流模型系统(PRMS)概述
        7.1.1 模型结构
        7.1.2 模型观测资料处理
        7.1.3 模型物理过程计算方案
    7.2 模型参数的获取
        7.2.1 地理空间参数
        7.2.2 植被参数
        7.2.3 水文参数
    7.3 数据输入
    7.4 模型检验
    7.5 小结与讨论
8 森林植被理水调洪规律模拟
    8.1 森林覆被率对水文过程的影响
    8.2 森林植被空间配置变化对水文作用的模拟(方案)
    8.3 无径流观测资料时降雨对水文作用过程的模拟
    8.4 小结与讨论
        8.4.1 小结
        8.4.2 讨论
9 结论与讨论
    9.1 结论
    9.2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7)中国清代以来林政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林政史问题的提出
    2. 国内外研究概况
        2.1 国外对林业史的研究
        2.2 我国林业史研究概况
    3. 林政史的概念和研究范围
    4. 中国林政史的研究方法
    5. 中国林政发展概况
第一篇 清代前期(1644-1840)
    第一章 清代前期社会经济和森林生态概况
        1.1 清前期社会政治经济的基本情况
        1.2 清前期的森林资源状况
        1.2.1 森林资源分布概况
        1.2.2 清前期森林变迁的主要原因
        1.3 清前期的生态环境状况
    第二章 清前期林业思想和林业科教政策
        2.1 清前期的林业思想
        2.1.1 农本思想中的林业思想
        2.1.2 森林有益于风水的思想
        2.1.3 森林防灾的思想
        2.1.4 森林多效益思想——以俞森为例
        2.2 清前期的林业科技教育政策
        2.2.1 重视农林科技着作的编纂
        2.2.2 农林教育的传统性
    第三章 清代前期林业经济政策
        3.1 对东北森林的封禁政策
        3.2 与山林争地的屯田政策
        3.3 积极推行河堤植树
        3.4 森林和林地所有制
        3.5 林业赋税
        3.6 林产品市场贸易
    第四章 清代前期林业法律制度
        4.1 林业诏令
        4.2 林业法律
        4.3 林业的乡规民约
        4.4 清前期的林业官制
        4.4.1 行政官制概况
        4.4.2 林业官制
第二篇 清代后期(1840-1911)
    第五章 晚清社会经济和森林生态概况
        5.1 晚清社会政治经济概况
        5.2 晚清森林资源及其变迁
        5.2.1 晚清森林分布概况
        5.2.2 晚清森林变迁的主要原因
        5.3 晚清时期我国的生态环境状况
    第六章 晚清林业思想和林业科教政策
        6.1 晚清的林业思想
        6.1.1 魏源“师夷长技”的林业思想
        6.1.2 张之洞“劝学导政”的林业思想
        6.1.3 康有为“公有统筹”的林业思想
        6.1.4 华辉和赵炳麟的林业思想
        6.2 晚清林业科技教育政策
        6.2.1 近代林业科技与学术活动的开端
        6.2.2 林业专门教育的萌芽
    第七章 晚清的林业经济政策
        7.1 帝国主义对我国森林资源的掠夺
        7.1.1 沙皇俄国侵吞我国大片国土
        7.1.2 俄国、日本等帝国主义对我国森林资源的掠夺
        7.2 东北林区的开禁和伐木垦殖政策的实行
        7.3 清末发展林业的政策
        7.3.1 大臣关于兴林的建议
        7.3.2 农工商部的林业政策
        7.3.3 地方上的林业政策
        7.4 晚清时期的林业所有制
        7.5 晚清林业捐税和市场政策
        7.5.1 林业捐税
        7.5.2 林产品市场和贸易
    第八章 晚清的林业法律制度
        8.1 晚清政府的林业法律诏令
        8.1.1 与林业有关的不平等条约
        8.1.2 林业诏令
        8.1.3 林业法律章程
        8.2 乡规民约
        8.3 晚清政府的林业机构和林业官制
第三篇 民国时期(1912-1949)
    第九章 民国时期社会和森林生态概况
        9.1 民国社会概况
        9.2 民国时期的森林资源
        9.2.1 民国时期森林资源及其分布
        9.2.2 民国时期森林变迁的主要原因
        9.3 民国时期生态环境
    第十章 民国时期林业思想和林业科教政策
        10.1 民国时期林业思想
        10.1.1 孙中山“森林防灾”的思想
        10.1.2 凌道扬“振兴林政”的思想
        10.1.3 姚传法的“以法治林”思想
        10.1.4 郝景盛的“森林万能论”
        10.2 民国时期的林业科技政策
        10.2.1 发挥广大回国留学生的作用
        10.2.2 创设林业学术团体,出版学术刊物
        10.2.3 设立林业科研机构,开展林业试验研究
        10.2.4 学习西方科技,创造适于我国的林业科技成果
        10.3 民国时期的林业教育政策
    第十一章 北洋政府的林政管理
        11.1 北洋政府时期的林业经济政策
        11.1.1 森林所有制政策
        11.1.2 鼓励造林政策
        11.1.3 政府所投入的林业经费情况
        11.1.4 林业捐税政策
        11.2 北洋政府的林业政策与法规
        11.2.1 《森林法》
        11.2.2 《狩猎法》
        11.2.3 《东三省国有林发放规则》
        11.2.4 其他条例和规则
        11.3 林业行政机构
    第十二章 国民政府的林政管理
        12.1 国民政府的林业经济政策
        12.1.1 国民政府时期的森林所有制
        12.1.2 提倡和奖励造林
        12.1.3 停止国有林的发放
        12.1.4 国民政府的林业经费
        12.1.5 国民政府的林业捐税
        12.1.6 对外木材贸易政策
        12.2 国民政府的林业法规
        12.2.1 林业法律
        12.2.2 林业法规和章程
        12.3 国民政府的林业机构与行政管理
        12.3.1 农矿部时期(1928.3—1930.12)
        12.3.2 实业部时期(1930.12—1937.1)
        12.3.3 经济部时期(1938.1—1940.5)
        12.3.4 农林部时期(1940.5—1949.4)
    第十三章 革命根据地政府的林政管理
        13.1 改革森林所有权
        13.2 林产品税收政策
        13.3 颁布林业政策和法规
        13.4 设立林业管理机构
    第十四章 殖民地政府的林政管理
        14.1 德国侵占时胶澳的林政管理
        14.2 日本侵占时台湾的林政
        14.3 伪“满洲国”政府的林政
第四篇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1949-2000)
    第十五章 新中国社会经济和森林生态概况
        15.1 新中国的社会经济状况
        15.2 新中国的森林资源状况
        15.3 新中国的生态环境状况
    第十六章 新中国的林业建设思想
        16.1 国家领导人的林业思想
        16.1.1 毛泽东的林业思想
        16.1.2 周恩来的林业思想
        16.1.3 邓小平的林业思想
        16.1.4 江泽民的林业思想
        16.2 林业部门主要领导人的林业思想
        16.2.1 梁希的林业思想
        16.2.2 罗玉川的林业思想
        16.2.3 雍文涛的林业思想
        16.3 学术界的林业思想
        16.3.1 学术界关于森林作用的大辩论
        16.3.2 知名学者的林业思想
    第十七章 新中国的林业教育和科技政策
        17.1 新中国的林业教育政策
        17.1.1 林业教育独立发展
        17.1.2 多专业多层次办学
        17.1.3 经济转轨时期林业教育政策的重大调整
        17.2 新中国的林业科学技术政策
        17.2.1 设立林业科研机构
        17.2.2 制定林业科学技术发展长远规划
        17.2.3 召开林业科技工作会议
        17.2.4 中国林学会的积极工作
    第十八章 新中国的林业经济政策
        18.1 林业的所有制政策
        18.1.1 林业所有制政策的演变
        18.1.2 森林资源的所有制
        18.1.3 林业企业的所有制
        18.2 森林限额采伐政策
        18.3 林业税费政策
        18.3.1 农林特产税
        18.3.2 所得税
        18.3.3 增值税
        18.3.4 育林基金、维简费、林业保护建设费
        18.4 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建设
        18.5 林产品流通和林业市场政策
        18.6 林产品对外贸易
        18.6.1 林产品进口
        18.6.2 林产品出口
        18.6.3 林产品进出口比较
        18.6.4 林产品进口税率
    第十九章 新中国的林业法律规章
        19.1 建国至三中全会以前的林业法规
        19.2 三中全会以后的林业法律
        19.2.1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19.2.2 《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
        19.2.3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19.2.4 与林业相关的法律
        19.3 三中全会以后的林业规章
        19.3.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布的林业规章
        19.3.2 林业部(局)制定的林业规章
    第二十章 新中国的林业机构和行政管理
        20.1 林垦部时期(1949.10—1951.11)
        20.2 建国之初的林业部时期(1951.11—1956.5)
        20.3 林业部与森工部分立时期(1956.5—1958.2.)
        20.4 两部合并后的林业部时期(1958.2—1970.5)
        20.5 农林部时期(1970.5—1979.2)
        20.6 改革开放后的林业部时期(1979.2—1998.3)
        20.7 国家林业局时期(1998 年3 月--)
结论和讨论
    1. 科学定位:林业的基础地位不容置疑
    2. 找准目标:建设“天人林业”
    3. 林业的两条腿:政策与科学
    4. 林业的左右手:“正规军”与“游击队”
    5. 国家强制:依法治林
    6. 尊重自然规律:科教兴林
    7. 尊重经济规律:增加经济投入
    8. 战略方向:自东南而西北
    9. 人口协调:生态移民
    10. 因林制宜:分类经营管理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9)蓟县九龙山常见药用植物资源(论文提纲范文)

1 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ge)
2 北乌头(Aconitum kusnezoffii Reichb)
3 柴胡(Bupleurum Chinenses DC.)
4 防风[SaposhniRovia divaricata(Turc2.) SchischR.]
5 白头翁[Pulsatilla Chinensis(Bge)Regel.]
6 苍术[Atractylodes Chinensis(DC.)Koidz.]
7 射干[Belamcanda Chinensis(L)DC.]
8 半夏[Pinellia ternata(Thunb.)Breit]
9 黄精(Polygonatum Sibiricum Delar.ex Red)
10 玉竹[Polygonatum odoratam(Mill.)Druce.]
11、远志(Polygala tenuifolia Willd)
12 桔梗[Platycodon grandiflorum(Jacq)A.DC.]
13 杏叶沙参(Adenophora stricta Miq)
轮叶沙参[Adenophora tetraphylla (Thunb)Fisch]
14 白薇(Cynanchum atratum Bge)
15 野葛[Paeraria lobata(Willd)Dhwi.]
16 苦参(Sophora flavescens Ait)

四、蓟县九龙山常见药用植物资源(续2)(论文参考文献)

  • [1]山水作为一种设计手法 ——山水城市意象解析及其实践法则探究[D]. 杨华刚. 昆明理工大学, 2019(04)
  • [2]国家矿山公园综合产业模式及经济发展研究 ——以北京百花山国家矿山公园为例[D]. 江升.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4(09)
  • [3]中国葡萄属(Vitis L.)植物分类与地理分布研究[D]. 刘崇怀. 河南农业大学, 2012(05)
  • [4]北京门头沟区地质灾害风险区划及救助测评体系研究[D]. 吴海军.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0(08)
  • [5]北京怀沙、怀九河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及生态研究[D]. 张茹春. 河北师范大学, 2006(09)
  • [6]三峡库区小流域森林植被理水调洪规律的研究[D]. 杨海龙. 北京林业大学, 2004(04)
  • [7]中国清代以来林政史研究[D]. 樊宝敏. 北京林业大学, 2002(06)
  • [8]蓟县九龙山常见药用植物资源(续2)[J]. 张凯. 天津农林科技, 2000(06)
  • [9]蓟县九龙山常见药用植物资源[J]. 傅红,张凯. 天津农林科技, 1999(04)

标签:;  ;  ;  ;  ;  

蓟县九龙山常见药用植物资源(续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