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影管试验台数据采集系统

投影管试验台数据采集系统

一、投影管测试台数据采集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杨东[1](2021)在《基于测试信号融合的电液伺服阀智能故障诊断算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电液伺服阀作为液压系统中精密控制元件,其具有控制精度高、响应快、体积小、重量轻,能适应脉冲调制和模拟量调制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冶金机械等领域。由于电液伺服阀故障具有多样性、非线性和封闭性,从而难以及时察觉。电液伺服阀的健康状态对系统的正常运行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本文以力反馈两级电液伺服阀为研究对象,对电液伺服阀智能故障诊断算法进行研究,其主要内容如下:首先,进行了电液伺服阀常见故障的研究。建立了力反馈两级电液伺服阀数学模型,分析了电液伺服阀中力矩马达、喷嘴挡板阀、功率级滑阀的典型故障模式与故障特征。并且针对电液伺服阀故障数据预处理方法进行了研究研究。为了避免传统方法针对电液伺服阀故障数据预处理时存在特征丢失和特征混淆等现象,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基础额定参数的数据归一化方法,实现了电液伺服阀故障数据的归一化处理。其次,提出了基于多源信息系统状态集合的消息传播神经网络(Message Passing Neural Network,MPNN)算法进行信息融合。通过对于图卷积网络(Graph Convolutional Network,GCN)、全自注意力图卷积网络(Transformer GCN)的研究,分析了堆栈图卷积分类模型收敛效果差的原因,并在堆栈图卷积分类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残差图卷积分类模型。该模型与堆栈图卷积分类模型相比,其收敛速度和准确率都有较高的提升,说明了该模型在电液伺服阀智能故障诊断中具有一定的可行性。最后,展开了基于特征蒸馏(Feature Distillation,FD)的故障诊断算法研究。为了提高算法模型在终端的运行效率,提出了基于特征蒸馏的故障诊断算法。采用残差图卷积分类模型作为教师网络,一维卷积网络作为学生网络,通过迁移学习训练轻量化的学生网络。通过试验对比,单独训练的学生网络容易陷入局部最优解,导致其无法收敛至全局最优解,而采用特征蒸馏的学生网络对于电液伺服阀故障的识别则达到了和教师网络相接近的水平,并且在运行速度上远快于教师网络,证明了特征蒸馏对电液伺服阀故障诊断算法在终端的运行效率具有一定的提升效果。本文针对MOOG G761-3004型号电液伺服阀进行了试验,复现其磨损、卡滞和线圈断路等故障状态,验证了基于消息传播网络的故障诊断算法的有效性,并且通过特征蒸馏,在不降低模型准确率的情况下提高了模型的运行效率,实现了模型的轻量化迁移。

史小航[2](2020)在《低品位热能驱动有机朗肯循环发电系统及其动态特性的模拟研究》文中认为有机朗肯循环(Organic Rankine Cycle)采用低沸点有机工质代替水蒸气进行朗肯循环,是一种节能环保的低品位热能发电技术,在中低品位热能发电领域具有很大的潜力。但目前有关ORC发电系统动态特性方面的研究尚有不足。论文以现有发电量约8k W的ORC发电试验台为研究对象,试验台采用生物质锅炉供热,以R245fa为循环工质,采用板式换热器和涡旋式膨胀机。论文建立了ORC发电系统的仿真模型,模拟了该系统及其主要部件的变工况性能,并通过动态仿真研究了多因素扰动下系统的动态特性。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确定试验台系统构成及主要设备参数、系统待测量和控制量。基于Lab VIEW平台编写数据采集和变频控制VI程序,实现数据显示及历史数据管理等功能。基于试验台分析有机朗肯循环热力学过程,明确系统性能指标。(2)基于ASPEN建立ORC发电系统及核心部件的仿真模型。针对单个设备及系统在不同工况下进行模拟,研究各部件的灵敏性及系统各项性能指标的变工况特性。(3)通过动态仿真分析了当冷源流量和热源流量分别发生0.2kg/s、工质泵频率和膨胀机频率分别发生2Hz的扰动时,系统各项性能指标的动态响应。研究了冷源和热源进口温度分别在18℃~26℃、131℃~139℃范围内不断变化下系统的变工况运行特性。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针对系统的变工况性能模拟有如下发现:当蒸发压力在1.07MPa~1.77MPa、工质质量流量在0.12kg/s~0.77kg/s范围内分别递增,系统热效率与(?)效率均随二者的增大而增大,但受二者的影响是相似的。当蒸发压力为1.67MPa,工质流量为0.47kg/s时,系统热效率最大为10.37%,(?)效率最大为40.74%。(2)在冷源流量和热源流量、工质泵频率和膨胀机频率分别发生扰动下的动态仿真结果表明:当导热油流量正向阶跃0.2kg/s时,蒸发压力增加0.02MPa,冷凝压力增加0.003MPa,膨胀机输出功增加0.07k W,系统效率增加0.02%;当冷却水流量正向阶跃0.2kg/s时,冷凝压力下降0.005MPa,蒸发压力下降0.008MPa,膨胀机输出功增加0.11k W,系统效率增加0.09%;当工质泵频率正向阶跃2Hz时,蒸发压力增加0.025MPa,冷凝压力减小0.003MPa,膨胀机输出功增加0.09k W,系统效率增加0.13%;当膨胀机频率负向阶跃2Hz时,蒸发压力增加0.023MPa,冷凝压力减小0.002MPa,膨胀机输出功减少0.07k W,系统效率下降0.02%。(3)针对冷源进口温度和热源进口温度的变工况运行仿真结果表明:当导热油进口温度在131℃~139℃范围递增,蒸发压力、冷凝压力、膨胀机输出功均随着热源温度的增加而增加,系统效率却由于蒸发器换热量的因素在9.60%~9.40%范围内不断下降;当冷却水进口温度在18℃~26℃范围内递增,蒸发压力和冷凝压力也在不断增加,而膨胀机输出功和系统效率分别在10.85k W~9.98k W、9.70%~9.27%范围内不断减小。本文通过动态仿真创新性的研究了多因素扰动下ORC发电系统及主要部件的动态特性和变工况性能,对后续开展抗扰动控制研究及运行优化等课题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刘绘生[3](2020)在《低粒子真空阀门分析验证平台的测控系统的研究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低粒子真空阀门是半导体、集成电路和光伏组件生产中不可缺少的设备,所以有着极高的质量要求。低粒子真空阀门在工作过程中脱落的颗粒对产品的污染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所以对生产的低粒子真空阀门进行脱落颗粒检测是未来行业必不可少的环节,并且阀门的脱落颗粒数据将成为低粒子真空阀门的重要检测指标。目前低粒子真空阀门的生产和检测技术都被国外企业垄断,国内针对低粒子阀门的研究也处于空白阶段。本文设计了一套低粒子真空阀门分析验证平台,通过电气控制系统模拟低粒子真空阀门在实际工况中的工作情况,完成对低粒子真空阀门脱落颗粒粒径的检测。具体内容如下:(1)查阅国内外文献资料,并结合本课题的低粒子真空阀门制造工艺,分析阀门脱落颗粒来源,为下一步颗粒检测方案设计提供参考依据。(2)分析目前的颗粒检测技术,针对本次颗粒检测的实际情况和相关指标等,对颗粒检测方案进行对比,选择出适合本课题的颗粒检测方案。(3)基于本文选择的光散射颗粒粒度检测方案,进行分析验证平台总体方案设计。其中包括真空系统、控制系统以及上位机监控系统方案设计。(4)低粒子真空阀门分析验证平台的硬件电路系统设计和软件系统设计。对以PLC为控制核心的测控系统硬件电路进行设计,并对分子泵、干泵、真空度传感器和粒子计数器等关键性器件选型,最终基于各个外围硬件设备的电气连接特性,进行控制电路连接和数据通信。同时对PLC进行程序编写,完成相关设备的控制和数据采集。通过LabVIEW上位机实现对测试台的控制和状态监控。(5)完成低粒子真空阀门分析验证平台的实际搭建工作,并对测控系统的硬件电路和软件系统进行调试,通过对电路元器件接线、调试以及对软件的优化,最终完成一套可以交付使用的低粒子真空阀门分析验证平台。

何佳龙[4](2020)在《低能金属离子束辐照对金属材料表面二次电子发射特性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固体材料表面二次电子发射与倍增导致的相关问题会对粒子加速器、航天器、电真空器件、高功率微波器件、脉冲功率装置等器件与设备的性能产生多种不利影响,对所用材料进行二次电子发射的改性处理,降低材料表面的二次电子产额,是解决这些问题的主要技术途径。目前已得到广泛研究与应用的材料二次电子发射改性方法主要是基于各种低二次电子产额材料的表面镀膜处理,以及基于机械、化学、物理等方法的各种表面刻蚀处理,探索新的材料表面二次电子发射改性方法在相关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需求与应用前景。论文围绕金属材料表面的二次电子发射改性方法及机理,主要开展了以下研究工作:1.材料二次电子发射特性测试装置研制针对固体材料表面二次电子发射改性研究的需求,自行设计研制了一套基于双层栅网球形二次电子收集器的材料二次电子发射特性测试装置。装置采用栅网偏压对二次电子进行能量甑选,从而可以测定材料在电子束入射下的多种二次电子发射特性参数,包括总二次电子产额、真二次电子产额、背散射电子产额与二次电子能谱分布。装置配备了包括真空烘烤除气、Ar离子束溅射清洗、残余气体分析等功能的样品原位预处理系统,配备了由低能中和电子枪和开尔文探针组成的介质样品表面电荷补偿系统,配备了由双阳极X射线光源和筒镜型电子能量分析器(CMA)组成的样品原位化学态分析系统,可以对样品进行真空下的烘烤除气与Ar离子束溅射清洗预处理,可以测定金属、半导体、绝缘介质等全类型的固体材料,可以对样品进行原位的俄歇电子能谱(AES)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该装置的研制成功,为材料二次电子发射改性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分析测试研究平台。2.低能金属离子束辐照影响金属材料二次电子发射特性的规律与机理研究论文基于离子束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原理,以及固体材料在电子束入射下的二次电子发射原理,在系统深入的理论分析与仿真分析基础上提出,采用能量范围为几十至数百keV的低能重离子束来对材料表面进行离子束辐照处理,可能会对材料的二次电子发射特性产生显着影响,从而在材料表面二次电子发射改性领域产生新的应用。原理分析表明,低能重离子束辐照对固体材料表面的二次电子发射特性存在多方面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表面溅射引起的材料表面形貌变化;表面溅射以及离子束注入引起的材料表面化学组成变化;离子束注入材料表层产生的辐照缺陷分布。论文以无氧铜和304不锈钢这两种粒子加速器常用的金属材料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基于金属蒸汽真空弧离子源(MEVVA)的离子注入机所产生的脉冲金属离子束,来对两种材料的样品进行离子束辐照处理,以探究低能重离子束辐照影响材料表面二次电子发射特性的规律与机理。实验中离子注入机对离子束的加速电压调节范围为20~50 kV,离子束注量范围为1×1015~1×1017 ions/cm2。分别采用原子序数较小的Ti离子对经过精细镜面抛光的洁净样品进行Ti离子束辐照处理,采用原子序数较大的Au离子对制备后经过半年洁净存储表面发生了部分氧化的样品进行Au离子束辐照处理;通过测定不同辐照参数下样品的二次电子产额,发现低能金属离子束辐照会显着降低金属材料在电子束入射下的二次电子产额,并且获得了样品二次电子产额随辐照离子束种类、能量、注量等离子束辐照参数,以及材料种类、洁净度等材料特性变化的实验规律。论文采用扫描电镜(SEM)、原子力显微镜(AFM)、原位XPS等表征分析方法,对离子束辐照前后样品表面的显微结构、化学组成等表面特征进行分析;通过离子射程、核阻止本领、靶原子溅射产额、沉积离子深度分布以及辐照缺陷密度深度分布的仿真计算,并对仿真计算结果与实验测试规律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在论文所设计的离子束辐照实验条件下,金属材料表面二次电子产额的下降既不是由材料表面形貌变化引起的,也不是由离子束注入对材料表面的掺杂引起的;对于表面杂质含量很低的洁净金属材料,二次电子产额下降主要是由离子束注入材料表层产生的辐照缺陷引起的;而对于表面发生了部分氧化的金属材料,二次电子产额下降既有表面溅射带来的表面杂质含量变化的贡献,又有材料表层离子束辐照缺陷的贡献。综上,论文的研究表明低能金属离子束注入金属材料表面后,材料表层二次电子逃逸深度范围内的辐照缺陷会提高内部次级电子在向表面扩散时被缺陷俘获的概率,从而降低材料表面的二次电子产额;而材料表面二次电子产额的降低幅度与辐照离子束的种类、能量、注量以及材料的种类、洁净度等自身特性都有关系。论文初步揭示了低能金属离子束辐照影响金属材料表面二次电子发射特性的物理机理,论文的研究成果将为特定应用场合下,运用离子束材料表面改性技术来抑制材料表面的二次电子发射提供科学依据与技术指导。

王文威[5](2020)在《基于转鼓平台的智能汽车整车在环加速测试研究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新技术在给智能汽车赋能的同时,也给传统的测试工具和测试方法带来了新的挑战。目前智能汽车测试工具性能单一,存在无法实现复杂测试需求、测试加速中极端场景比例低等问题。为提升传统测试方案的测试能力,确保智能汽车在道路测试前可以得到严格充分的测试,本文提出了基于转鼓平台的智能汽车整车在环加速测试方案。所提出的测试方案可以实现被测车辆感知层多源信息仿真、道路模型动态复现、车辆转向跟随,并依据NGSIM数据集构建了组合型车辆跟驰模型,并对交叉熵重要抽样加速生成的测试场景进行仿真测试和实车测试,验证了所构建加速测试方法的正确性。主要研究内容包括:设计了由道路模拟子系统和信号仿真子系统构成的智能汽车整车在环测试架构。信号仿真子系统的实际感知数据主要由毫米波雷达暗箱和视频暗箱生成,虚拟仿真数据主要从场景软件的传感器模块获取。道路模拟子系统可以通过PID算法控制转鼓平台内部的伺服电机,实现测试场景中道路阻力、翻滚角以及俯仰角的模拟和转向随动。转向随动系统的模糊滑模控制算法依据被测车辆轮胎转角和方向盘转角,控制实现转向随动和状态检测,实验结果表明转向随动系统能够实现对智能汽车转向的准确平稳跟随。依据理论驱动模型和数据驱动模型构建了IDM-SVR组合型车辆跟驰模型。构建模型所使用的数据均是从NGSIM数据集中筛选的跟驰数据,通过模拟退火算法对IDM模型的参数进行标定,结合粒子群优化算法对SVR模型参数进行优化,最后通过最优加权法确定模型的加权系数,生成能够体现理论属性和数据属性的IDM-SVR车辆跟驰模型,组合模型能够明显改善速度和加速度的波动。在MCMC随机采样测试场景的基础上,通过交叉熵重要抽样方法实现对测试场景中极端场景的加速生成,解决了实际测试过程中极端场景生成率低的问题。实车实验时,测试系统上位机软件对测试工具进行参数设置,并使用毫米波雷达暗箱模拟测试场景信号。使用组合模型对生成的测试场景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加速采样方案产生的事故率较实际道路产生的事故率有明显提升,可以有效提高加速测试效率。

徐健[6](2020)在《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风电机组轴承故障诊断方法研究》文中提出当前风电产业迅速发展,风电机组的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对于降低维护成本、减少损失、提高系统可靠性等都具有重要意义。轴承是风电机组中故障最为频繁的部件之一,因此准确有效的轴承故障诊断方法有助于保障风电机组安全稳定运行。传统的诊断方法往往需要依靠人工经验和专家知识进行故障特征提取,增加了故障诊断的复杂性和困难性,不利于实现风电机组的自动化故障检测和智能运维。因此,为了同时实现故障特征学习和故障分类,本文研究了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轴承故障诊断方法。本文提出了一个基于振动信号检测、信号变换、卷积神经网络识别分类的轴承故障智能诊断流程,并设计了一个具有三个卷积-池化层对和两层全连接层的深度卷积神经网络模型。首先利用仿真数据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然后利用凯斯西储大学公共轴承数据集,在相同的模型结构下研究了振动信号经过振动灰度图、短时傅里叶变换和连续小波变换这三种不同信号变换方式进行模型训练,对于模型故障诊断准确率的影响。同时还比较了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方法与基于时域统计特征和浅层机器学习方法在相同数据集上的诊断效果,证明了本文方法的优越性。此外还对对噪声干扰下的微弱故障诊断以及复合故障诊断进行了研究。针对低信噪比条件下的故障准确率下降问题提出了结合代价函数改进的模型优化和训练样本干扰的策略,提高了基于振动灰度图的方法在低信噪比条件下的故障信号识别准确率。对于复合故障诊断问题,提出了利用单故障样本构造伪复合故障样本并结合多标签分类策略,在只有单故障训练样本的条件下实现了模型对复合故障较好的诊断能力。

胡勇[7](2019)在《汽车动力总成惯性参数测试台设计与测试分析》文中指出为更好地研究汽车的舒适性能,汽车动力总成惯性参数的准确获取是动力总成悬置系统设计的一项重要工作,惯性参数获取是否准确,对汽车舒适程度的研究有重要关联。对惯性参数测试试验台的开发,受到较多学者和工程师的关注。受测试方法的限制,三线摆的测试台钢架结构一般较大,成本高,调试较为困难。有必要针对汽车动力总成惯性参数测试台设计、支架结构分析及优化相关研究。本文通过研究现有的动力总成惯性参数测试原理及方法,根据客户要求,对比分析后选择平行三线摆测试台方案,对此进行测试台设计,并作出一些改进:(1)设计支架及上摆盘,以满足其承重的需要;(2)对下摆盘进行优化,加固,以满足最大承重量的需要。对测试台的结构、受力进行强度校核;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测试台支架进行有限元分析,通过受力分析、强度分析、模态分析和静力学分析,满载工况下的有限元分析结果验证了该测试台的强度满足测试要求。根据测试原理,用2种标定方法完成测试台参数标定。将标定后的M0、L值代入计算小程后输出的结果与理论值进行分析验证标定有效。接着,利用组合长方体测试件,将其质心位置、转动惯量和惯性积测试的结果与UG里的理论值分别比较分析,验证了测试台测量精度符合设计要求。最后实测了动力总成和发动机的惯性参数。

冯启飞[8](2019)在《拖拉机作业辅助导航系统硬件在环仿真测试平台设计》文中研究表明拖拉机作业辅助导航技术及其装备开发应用是当前智能化农业的主要研究课题。拖拉机作业工况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的特点,为了提高农事作业的质量,需要导航系统应对复杂实际应用工况。在导航系统开发过程中需要有一个快速调试和测试的硬件在环平台,以提高开发和试验效率。本文基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集成开发拖拉机作业辅助导航系统硬件在环测试平台,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应用价值。论文主要工作如下:(1)综合拖拉机作业导航需求、课题组拖拉机导航系统样机和国内外硬件在环测试平台研究文献,确定了拖拉机作业导航硬件在环测试平台功能及其架构。(2)进行了硬件在环仿真测试平台集成开发。对测试平台的转向系统、路感模拟装置和车轮转向角传感器等零部件进行了选型、布置和安装。转向系统选用了双十字轴式万向节,研究了其空间等速传递原理,对其在测试平台上的安装布置进行了仿真测试。选型了某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基于其助力电机实现了对转向路感的模拟。基于型材设计了测试台架、转向限位装置和设备连接件。测试平台可以方便的进行室内、室外以及移动测试。(3)对组合传感器的串口通讯协议和转向电机的CAN通讯协议进行了剖析。对组合传感器和控制器之间的串口双向通讯数据进行截取,根据对组合传感器输入工况和控制器显示数据综合确定了通讯帧相应位置的数据含义。对转向电机控制输入的CAN信号进行截取,在控制器上设定典型工况路径,综合判定了 CAN信号数据帧的定义。(4)设计了基于LabVIEW的虚拟测试系统,该测试系统由数据采集器和软件两部分组成,数据采集器选型NI cRIO控制器及其C模块,软件基于LabVIEW开发环境编写。并进行了对组合传感器和转向电机的性能测试。试验结果表明:组合传感器在静态时具有高达2 cm的定位精度以及在动态时具有持续稳定的定位性能,转向电机具有较好的转向精度和响应时间以及高达4.3 N·m的堵转扭矩。本文设计开发了一种拖拉机作业辅助导航系统测试平台,并进行了相关基础研究,该平台可为后续拖拉机在不同复杂工况下的导航算法研究和低成本的导航系统开发提供有效手段。

李楠[9](2019)在《基于车辙分析的星球车轮地作用状态参数估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轮式星球车是星球探测任务的首选方案,在中国的探月工程中,玉兔号月球车采用轮式移动机器人方案。中国已经启动了火星探测工程,作为主要备选方案的轮式移动机器人成为了研究热点。在执行星球探索任务过程中,星球车车轮滑转率、侧偏角和沉陷量是最为重要的运动状态变量。能否对这三个变量进行有效感知直接影响星球车的性能和探测任务的成败。“机遇号”和“勇气号”火星车在松软的星壤相继发生了严重的陷车事故。此类事故的原因之一是缺乏有效的星球车沉陷预警机制研究,而针对轮壤作用状态参数的估计研究是其必要的前提条件。开展轮壤作用状态参数的估计方法研究能够为星球车提供必要的状态反馈变量,是提高星球车感知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星球车运动控制、轨迹跟踪和路径规划问题的重要研究基础。然而,滑转率、侧偏角和沉陷量等星球车车轮状态参数的感知一直是一个难点。因此,利用星球车自有传感器获得的信息对轮壤作用状态参数进行估计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车辙进行研究与分析,发现星球车车辙中就蕴含着相关的轮壤作用状态信息。基于车辙信息可以对车轮滑转率、侧偏角和沉陷量等关键轮壤作用状态参数进行有效估计。基于轮地相互作用开展车辙单元构型研究,有助于理解车辙的构型成因和光学成像特征。在车辙形成机理基础上,建立车辙单元剖面构型模型。进一步对车辙单元剖面构型模型进行拓展,建立车辙构型模型。在此基础上,通过对车辙成像特征分析,建立车辙成像模型,为轮壤作用状态估计方法所需的图像检测技术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利用该模型能够对轮壤作用状态进行有效估计。基于车辙形态特征提出车轮运动参数估计方法。在车辙形成过程及形成机理基础上,分析车辙单元骨架特征、车辙时域特征和车辙频域特征。根据车辙特征建立了基于车辙特征的侧偏角、滑转率和沉陷量等车轮运动参数估计模型。在车辙特征分析和图像处理方法的研究基础上,利用车辙成像模型开展车辙特征参数提取方法研究。结合机器视觉技术,给出了本方法的工程化应用技术途径。建立了基于车辙图像信息的轮壤作用状态参数估计系统架构,并给出估计流程。开展车辙复杂光照的图像预处理、车辙区域特征提取和车辙区域特征分类等技术研究,结合基于车辙特征的轮壤作用状态参数估计方法,使轮壤作用状态参数估计的工程化应用成为可能。而且利用星球车整车试验系统进行了验证。最后,利用本方法对“机遇”火星车车辙照片进行了分析,获得了车轮滑转率估计结果。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以解决星球车车轮滑转率、侧偏角及沉陷量等关键运动参数感知问题,提出了一种只需利用星球车自带车载相机所获取的车辙图像便可以对星球车轮壤作用状态进行估计的方法,并且提供了相应的工程化解决方案。

夏明一[10](2019)在《空间微振动多维扰动力测试技术研究》文中指出微振动形式复杂,具有幅值小、频率分布范围广及振动多向等特点,在高分辨率空间遥感卫星的研制过程中,微振动对其指向精度和成像质量等性能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为了预测扰动对航天器产生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振动抑制措施,精确采集振源的扰动数据是其中最基础的环节,也是空间微振动研究的重要保障。同时,随着空间载荷越来越大,特别是空间望远镜等大型设备的研制,其内部振源的质量越来越大,输出扰动形式也越来越复杂,现阶段针对于振源的微振动测试能力已很难满足其发展需求。因此研究与之相关的微振动测试技术及振源扰振特性分析等关键技术,对于大型空间望远镜的研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微振动测试技术的观测理论开展了研究,分析了微振动测力平台传感器的分布对测试精度的影响,并通过试验对理论模型进行了验证,确定了平台八分量的冗余布局方式,分析表明:该平台布局可以有效地提升刚度及承载能力,同时也能兼顾四分离并联式的优点,降低误差干扰以及数据计算量。针对微振动传递过程中的刚柔耦合特性,本文分别采用了广义逆传递模型和基于机械阻抗原理建立的耦合传递模型方法。其中,广义逆法通过耦合传递矩阵表示刚性安装基础与弹性安装基础下的振源扰动特性之间的关联;耦合传递模型表示振源和安装结构频响特性之间的函数关系,并对模型进行了解耦分析。最后通过试验样机对两种不同的建模方法进行了验证,与分析值进行比对,可知:不同的建模方法都可以准确地验证结构耦合状态下的振源的频率分布,其中耦合传递模型对扰振幅值的预测精度在15%以内。根据微振动观测理论的分析结果,并基于传递模型的设计要求,本文针对大型空间望远镜的振源特点设计了以压电式为核心的测力平台。针对于平台的承载能力及精度等指标,对传感器的晶组尺寸、分载特性以及平台的外部结构进行了分析、设计与测试;并基于有限元模态理论对平台的刚度进行了参数化的仿真分析,对传感器的位置进行了细化,通过仿真分析以平台刚度为目标函数进行了择优化处理。考虑到微振动的扰振形式及宽频特性,本文采用了基于FFT变换的动态频域标定方法,将振源的结构耦合引入到标定矩阵之中,并通过搭建不同的标定及测试系统完成了平台的静态及动态标定,以及平台的静、动态力学特性检测。测试结果表明,力及力矩的分辨率可以达到0.001 N/0.0001 Nm,在0-800 Hz的测试范围内,动态线性度在0.1%FS以内,动态测试误差大部分在5%以内,静态测试误差在5%以内,在40 k N的测试范围内,六维广义力的测试线性度在0.1%FS以内,重复度在0.1%FS以内。在微振动测试理论的指导下,并基于空间微振动多维扰振力测试技术,本文对空间用动量轮的扰振机理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为了分离各因素对振源扰振特性的影响,本文在刚性边界条件测力平台基础上研制了弹性边界条件测力平台及六分量柔性边界条件测力平台,对动量轮在不同刚度安装条件下的扰振分布及特性进行了检测与分析。依据测试数据在动量轮经典扰动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的动量轮扰动模型,通过试验与仿真结果对比,该改进模型可以更加准确的反映不同刚度安装条件下的动量轮扰动特性,通过该模型可以在卫星平台上更加灵活准确地建立定量化的方法,为高分辨率卫星提高成像质量提供设计依据。

二、投影管测试台数据采集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投影管测试台数据采集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测试信号融合的电液伺服阀智能故障诊断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意义与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故障诊断技术研究现状
        1.2.2 国内外机器学习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电液伺服阀故障诊断研究现状
    1.3 关键技术与研究难点
        1.3.1 关键技术
        1.3.2 研究难点
    1.4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第2章 电液伺服阀工作原理及常见故障
    2.1 电液伺服阀工作原理
        2.1.1 电液伺服阀工作原理
        2.1.2 电液伺服阀数学模型
    2.2 电液伺服阀常见故障
        2.2.1 力矩马达故障
        2.2.2 喷嘴挡板阀故障
        2.2.3 功率级滑阀故障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电液伺服阀故障数据获取
    3.1 电液伺服阀性能测试台介绍
        3.1.1 电液伺服阀测试系统
        3.1.2 电液伺服阀性能测试软件
    3.2 电液伺服阀故障样本获取
        3.2.1 试验方案设计
        3.2.2 数据预处理
        3.2.3 数据增强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消息传播机制的神经网络故障诊断算法
    4.1 多源信息系统信号融合方法
        4.1.1 多源信息系统
        4.1.2 多源信息系统神经网络故障诊断方法策略
    4.2 消息传播神经网络原理
        4.2.1 图论概述
        4.2.2 图卷积网络
        4.2.3 消息传播网络
        4.2.4 基于全自注意力的图卷积操作
        4.2.5 基于Top K的图池化机制
        4.2.6 全局池化
    4.3 图分类模型概述
        4.3.1 图分类模型网络结构概述
        4.3.2 图分类模型网络损失函数概述
    4.4 基于堆栈图卷积的故障诊断算法模型
        4.4.1 模型结构
        4.4.2 参数选择
        4.4.3 训练与分析
    4.5 基于残差图卷积的故障诊断算法模型
        4.5.1 模型结构
        4.5.2 参数选择
        4.5.3 训练与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特征蒸馏的故障诊断算法
    5.1 知识蒸馏原理
        5.1.1 知识蒸馏
        5.1.2 知识蒸馏工作原理
    5.2 基于特征蒸馏的故障诊断算法模型
        5.2.1 特征蒸馏模型
        5.2.2 教师网络模型
        5.2.3 轻量化学生网络模型
        5.2.4 损失函数
    5.3 训练与分析
        5.3.1 联合优化策略
        5.3.2 学生网络单独训练试验结果分析
        5.3.3 特征蒸馏试验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2)低品位热能驱动有机朗肯循环发电系统及其动态特性的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有机朗肯循环发电技术发展现状
        1.2.2 有机朗肯循环系统工质研究现状
        1.2.3 有机朗肯循环发电系统动态仿真
    1.3 现有研究的不足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 有机朗肯循环发电试验台
    2.1 试验台系统及主要设备
        2.1.1 试验台系统构成
        2.1.2 主要设备参数
    2.2 试验台数据采集系统
        2.2.1 数据测量采集装置
        2.2.2 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2.3 试验台变频控制系统
        2.3.1 变频控制装置
        2.3.2 控制系统设计
    2.4 有机朗肯循环热力学分析
        2.4.1 有机朗肯循环系统及热力学过程
        2.4.2 循环系统热力学计算及性能评价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ASPEN的系统仿真实现
    3.1 换热流体物性分析
        3.1.1 系统设计参数
        3.1.2 物性方法选择
        3.1.3 物性参数调用
    3.2 蒸发器的仿真实现
        3.2.1 蒸发器仿真模型
        3.2.2 蒸发器模型验证
        3.2.3 变工况运行特性
    3.3 膨胀机的仿真实现
        3.3.1 膨胀机仿真模型
        3.3.2 膨胀机模型验证
        3.3.3 变工况运行特性
    3.4 冷凝器的仿真实现
        3.4.1 冷凝器仿真模型
        3.4.2 冷凝器模型验证
        3.4.3 变工况运行特性
    3.5 工质泵的仿真实现
        3.5.1 工质泵仿真模型
        3.5.2 工质泵模型验证
        3.5.3 变工况运行特性
    3.6 ORC系统仿真实现
        3.6.1 系统仿真模型
        3.6.2 系统运行特性分析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有机朗肯循环发电系统动态特性
    4.1 ASPEN Dynamics动态模型转化
    4.2 蒸发器扰动仿真
        4.2.1 导热油进口温度扰动
        4.2.2 导热油进口流量扰动
    4.3 有机朗肯循环发电系统扰动仿真
        4.3.1 导热油流量扰动
        4.3.2 冷却水流量扰动
        4.3.3 工质泵频率扰动
        4.3.4 膨胀机频率扰动
    4.4 ORC发电系统变工况运行特性仿真
        4.4.1 变导热油温运行特性
        4.4.2 变冷却水温运行特性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全文总结
    5.2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专利情况

(3)低粒子真空阀门分析验证平台的测控系统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2.1 颗粒检测方法概述
        1.2.2 测控技术和电气控制技术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1.3 课题研究目标与内容
第二章 低粒子真空阀门分析验证平台的理论基础
    2.1 低粒子真空阀门脱落颗粒来源
    2.2 粒度检测理论
        2.2.1 粒径等效原理
        2.2.2 粒度检测方案及其可行性分析
    2.3 真空装置自动控制理论
    2.4 LabVIEW与 PLC的通信实现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低粒子真空阀门分析验证平台的技术方案
    3.1 粒度检测方案的最终确定
    3.2 真空系统设计
    3.3 低粒子真空阀门分析验证平台总体架构设计
    3.4 上位机系统设计
    3.5 PLC控制系统方案设计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低粒子真空阀门分析验证平台测控系统硬件设计
    4.1 电气控制系统的组成
    4.2 元器件选型
        4.2.1 PLC选型
        4.2.2 真空系统硬件选型
        4.2.4 其他设备选型
    4.3 电气控制系统电路设计
        4.3.1 设备控制PLC电路设计及I/O分配
        4.3.2 真空度数据采集电路设计
        4.3.3 涡旋干泵的控制电路
        4.3.4 其他电气设备接线
    4.4 电气控制系统电路的实现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低粒子真空阀门分析验证平台测控系统软件设计
    5.1 测控系统软件开发平台介绍
        5.1.1 PLC程序控制编程平台
        5.1.2 上位机监控编程平台
    5.2 控制系统程序框架设计
    5.3 PLC程序设计
        5.3.1 手动按钮控制程序
        5.3.2 自动控制程序
        5.3.3 数据采集程序
        5.3.4 其他控制程序
    5.4 上位机软件设计
    5.5 低粒子真空阀门分析系验证平台的搭建与实现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总结
    6.2 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4)低能金属离子束辐照对金属材料表面二次电子发射特性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概述
    1.1. 固体材料二次电子发射改性研究的意义
        1.1.1. 粒子加速器领域的研究需求
        1.1.2. 航天器可靠性领域的研究需求
        1.1.3. 其他相关应用领域的研究需求
    1.2. 固体材料二次电子发射改性研究的现状
        1.2.1. 材料的表面镀膜处理
        1.2.2. 材料的表面刻蚀处理
        1.2.3. 材料的粒子束辐照处理
    1.3. 论文的研究意义与研究内容
    1.4. 论文取得的创新性研究成果
第二章 低能离子束辐照影响材料二次电子发射的原理与仿真分析
    2.1. 低能离子束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原理
    2.2. 低能离子束对固体材料的辐照效应
        2.2.1. 表面溅射
        2.2.2. 注入掺杂
        2.2.3. 辐照损伤
    2.3. 低能电子束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原理
    2.4. 电子束入射下材料表面的二次电子发射机理
        2.4.1. 内部次级电子的产生
        2.4.2. 次级电子向表面扩散
        2.4.3. 二次电子从表面逸出
    2.5. 低能金属离子束辐照效应的仿真分析
        2.5.1. 仿真分析软件的原理简介
        2.5.2. 离子的射程与核阻止本领
        2.5.3. 离子对靶原子的溅射产额
        2.5.4. 沉积离子浓度与辐照缺陷密度的深度分布
        2.5.5. 仿真分析的研究结论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固体材料二次电子发射特性测试装置研制
    3.1. 国内外的二次电子发射特性测试装置现状
    3.2. 二次电子发射特性测试装置的设计与研制
        3.2.1. 装置的整体功能与结构设计
        3.2.2. 真空控制等辅助系统设计
        3.2.3. 二次电子信号接收系统设计
        3.2.4. 信号放大及数据采集处理系统设计
    3.3. 装置的整体调试与测试原理
        3.3.1. 装置整机的安装调试
        3.3.2. 二次电子产额测试方法
        3.3.3. 二次电子能谱测试方法
        3.3.4. 原位XPS和AES测试方法
    3.4. 装置测试研究能力的验证实验
        3.4.1. 四种材料的二次电子发射特性对比测试
        3.4.2. 立式石墨烯抑制金属二次电子发射的初步研究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低能Ti离子束辐照对洁净金属二次电子发射特性的影响
    4.1. 样品的金属离子束辐照装置及辐照处理实验
    4.2. Ti离子束辐照对洁净金属表面二次电子发射特性的影响
    4.3. 表面形貌变化对样品二次电子发射特性的影响分析
    4.4. 表面化学组成变化对样品二次电子发射特性的影响分析
    4.5. Ti离子束辐照影响洁净金属二次电子发射特性的机理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低能Au离子束辐照对部分氧化金属二次电子发射特性的影响
    5.1. 表面部分氧化对样品二次电子产额的影响
    5.2. Au离子束辐照对表面部分氧化金属二次电子发射特性的影响
    5.3. 表面形貌变化对样品二次电子发射特性的影响分析
    5.4. 表面化学组成变化对样品二次电子发射特性的影响分析
    5.5. Au离子束辐照影响部分氧化金属二次电子发射特性的机理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论文的主要研究结论
    6.2. 论文的后续研究计划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B 博士在读期间参加的学术会议

(5)基于转鼓平台的智能汽车整车在环加速测试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智能汽车测试研究现状
        1.2.1 测试方法
        1.2.2 测试工具
        1.2.3 测试加速
        1.2.4 当前存在的问题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1.3.1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1.3.2 论文章节安排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智能汽车整车在环测试系统架构
    2.1 整车在环测试系统总体结构
    2.2 道路模型模拟子系统
        2.2.1 转向随动系统
        2.2.2 道路阻力模拟加载系统
        2.2.3 道路姿态模拟系统
    2.3 信号仿真及模拟
        2.3.1 毫米波雷达硬件在环子系统
        2.3.2 摄像头硬件在环子系统
        2.3.3 传感器仿真在环子系统
    2.4 测试评价流程及工作原理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测试台架转向随动系统控制
    3.1 测试台转向随动系统数学模型
        3.1.1 永磁同步电机伺服系统数学模型
        3.1.2 永磁同步电机伺服系统矢量控制
        3.1.3 粘滞力补偿设计
    3.2 滑模变结构控制设计
        3.2.1 滑模变结构控制基本原理
        3.2.2 滑模变结构控制器设计
    3.3 模糊控制
        3.3.1 数学基础
        3.3.2 模糊控制组成
    3.4 基于模糊规则的滑模变结构控制设计与实现
        3.4.1 模糊滑模变结构控制器设计
        3.4.2 系统仿真实验及结果分析
        3.4.3 转向随动实车实验及结果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自然驾驶数据的IDM-SVR车辆跟驰模型构建
    4.1 自然场景驾驶数据处理及IDM模型参数标定
        4.1.1 自然场景驾驶数据选择
        4.1.2 数据筛选
        4.1.3 跟驰模型选择及参数标定
    4.2 基于支持向量回归的车辆跟驰模型构建
        4.2.1 模型构建背景及原理
        4.2.2 支持向量机原理
        4.2.3 支持向量机参数及选择
        4.2.4 基于PSO的支持向量机参数优化
    4.3 IDM-SVR模型构建
        4.3.1 模型组合
        4.3.2 组合模型效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测试加速及系统集成测试
    5.1 测试加速及实现
        5.1.1 智能汽车测试评价
        5.1.2 MCMC方法
        5.1.3 二维Gibbs采样
        5.1.4 交叉熵重要抽样
        5.1.5 仿真测试及分析
    5.2 系统集成及测试
        5.2.1 系统硬件测试平台
        5.2.2 系统软件测试平台
        5.2.3 被测车辆纵向控制系统
        5.2.4 实车测试及分析
    5.3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1 总结
    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6)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风电机组轴承故障诊断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风电机组故障诊断主要技术手段
        1.2.1 常用监测信号
        1.2.2 振动信号处理方法
        1.2.3 智能诊断方法
    1.3 智能诊断方法研究现状与分析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研究趋势分析
    1.4 本文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安排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论文结构安排
第2章 轴承故障与卷积神经网络理论
    2.1 风电机组轴承故障分析
        2.1.1 轴承部件分布
        2.1.2 轴承失效原因
        2.1.3 故障信号特性
    2.2 卷积神经网络理论
        2.2.1 基本结构
        2.2.2 模型训练
        2.2.3 性能评价指标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CNN的风机轴承故障诊断
    3.1 基于CNN的故障诊断流程
        3.1.1 数据预处理
        3.1.2 模型设计
        3.1.3 训练与测试
    3.2 算例分析
        3.2.1 仿真信号验证
        3.2.2 凯斯西储大学数据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噪声干扰下的微弱故障诊断
    4.1 微弱故障与噪声干扰
        4.1.1 含噪声信号特点
        4.1.2 常用方法与诊断难点
        4.1.3 基于CNN的诊断结果
    4.2 结合代价函数改进的模型优化
        4.2.1 线性判别分析
        4.2.2 代价函数改进
        4.2.3 改进后的诊断结果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多标签分类的复合故障诊断
    5.1 轴承复合故障与诊断
    5.2 基于多标签分类的诊断方法
    5.3 算例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本文主要工作
    6.2 未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7)汽车动力总成惯性参数测试台设计与测试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惯性参数测试方法
        1.2.1 传统测试方法
        1.2.2 数值计算方法
        1.2.3 模态模型法
        1.2.4 质量线法
    1.3 研究现状及意义
    1.4 主要工作内容
第二章 测试台总体设计与校核
    2.1 刚体的惯性参数
        2.1.1 刚体质量
        2.1.2 刚体质量中心
        2.1.3 刚体转动惯量和惯性积
    2.2 动力总成惯性参数测试方案选择
    2.3 测试台测试原理及方法
    2.4 测试台组成及部件
        2.4.1 测试台的硬件组成
        2.4.2 测试系统的硬件特点
        2.4.3 测试系统的软件
    2.5 支架主要零部件强度校核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满载工况下的测试台有限元分析
    3.1 Hypermesh概述及模态分析
        3.1.1 Hypermesh介绍
        3.1.2 模态分析数学模型
    3.2 Hypermesh模型
        3.2.1 有限元模型
        3.2.2 网格处理
        3.2.3 约束
    3.3 支架模态分析
    3.4 运动学方程
    3.5 测试系统支撑支架的静力学分析
        3.5.1 测试系统支撑支架的有限元模型
        3.5.2 测试系统支撑支架的应力
        3.5.3 测试系统支撑支架的变形
    3.6 下摆盘的静力学分析
        3.6.1 下摆盘的有限元模型
        3.6.2 下摆盘的应力
        3.6.3 下摆盘的变形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测试台的标定与试验
    4.1 测试台参数标定
        4.1.1 试验对象
        4.1.2 测试过程
        4.1.3 测试台及标准块参数
        4.1.4 标定结果
        4.1.5 标定结果验证与分析
    4.2 组合长方体测试件测量实验
        4.2.1 实验数据
        4.2.2 组合长方体测试件质心测试分析
        4.2.3 转动惯量和惯性积测试结果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测试台应用试验分析
    5.1 发动机测试分析
        5.1.1 试验对象
        5.1.2 实验数据
        5.1.3 惯性参数测试分析
        5.1.4 测试结果
    5.2 动力总成测试分析
        5.2.1 试验对象
        5.2.2 实验数据
        5.2.3 惯性参数测试分析
        5.2.4 测试结果
    5.3 本章小结
全文总结与展望
    研究工作总结
    研究工作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

(8)拖拉机作业辅助导航系统硬件在环仿真测试平台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拖拉机导航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硬件在环仿真测试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论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5 论文创新点
第二章 硬件在环仿真测试平台整体方案设计
    2.1 拖拉机导航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2.2 硬件在环仿真测试平台的组成及功能需求
        2.2.1 基本组成
        2.2.2 功能需求
    2.3 硬件在环仿真测试平台方案设计
        2.3.1 方案设计
        2.3.2 存在问题
    2.4 本章总结
第三章 硬件在环仿真测试平台集成与开发
    3.1 测试台架功能需求及设计
    3.2 测试平台硬件选型及结构特点介绍
        3.2.1 转向执行机构
        3.2.2 转向传动机构
        3.2.3 角度传感器
        3.2.4 组合传感器
        3.2.5 路感模拟装置
    3.3 设备布置及连接件设计
        3.3.1 双十字轴式万向节等速传递布置
        3.3.2 转向电机连接件设计
        3.3.3 转向限位装置设计
        3.3.4 角度传感器布置
        3.3.5 其它设备连接件
    3.4 测试平台搭建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通讯协议剖析
    4.1 方案设计
        4.1.1 串口通讯协议
        4.1.2 CAN通讯协议
    4.2 数据采集与剖析
        4.2.1 数据采集
        4.2.2 数据剖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测试系统设计与试验
    5.1 测试方案设计
        5.1.1 组合传感器性能测试
        5.1.2 转向电机性能测试
    5.2 测试系统硬件集成与开发
        5.2.1 测试系统硬件需求
        5.2.2 测试系统硬件架构
        5.2.3 测试系统硬件选型
    5.3 测试系统软件编写
        5.3.1 数据采集控制器软件设计
        5.3.2 上位机软件设计
    5.4 试验与分析
        5.4.1 组合传感器性能测试
        5.4.2 转向电机性能测试
    5.5 本章总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9)基于车辙分析的星球车轮地作用状态参数估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1 课题来源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星球车研究现状
    1.3 星球车轮地相互作用研究现状
    1.4 星球车运动状态感知研究现状
        1.4.1 车轮滑转率检测研究现状
        1.4.2 车轮沉陷量检测研究现状
        1.4.3 车轮测偏角检测研究现状
    1.5 车辙分析及检测研究现状
    1.6 目前存在的关键问题
    1.7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基于轮地相互作用的车辙形成过程解析
    2.1 引言
    2.2 星球车车辙的组成及定义
    2.3 星球车运动状态及受力分析
        2.3.1 星球车运动状态分析
        2.3.2 星球车受力理论分析
    2.4 基于轮地相互作用的轮壤作用状态表征研究
        2.4.1 松软土壤星球车车轮-土壤作用原理简析
        2.4.2 车轮纵向滑转工况的运动状态表征分析
        2.4.3 车轮横向侧偏工况的运动状态表征分析
    2.5 星球车车辙成因研究
        2.5.1 车轮对土壤的作用阶段分析
        2.5.2 车辙轮毂碾压区域成因研究
        2.5.3 车辙轮刺剪切区域成因研究
    2.6 纵向滑转工况车辙形成过程解析及形态建模
    2.7 侧偏工况车辙形成过程解析及形态建模
    2.8 本章小结
第3章 星球车车辙构型建模及其成像表征研究
    3.1 引言
    3.2 车辙构型模型研究
        3.2.1 车辙单元构型建模
        3.2.2 基于土壤休止角的车辙单元构型修正
        3.2.3 车辙剖面构型建模
    3.3 车辙成像表征研究
        3.3.1 车辙成像条件简析
        3.3.2 车辙成像阴影模型
        3.3.3 车辙成像的仿真分析
    3.4 试验验证
        3.4.1 试验设备简介
        3.4.2 车辙构型模型试验
        3.4.3 车辙成像模型试验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车辙形态的轮壤作用状态参数估计方法研究
    4.1 引言
    4.2 车辙形态特征分析
        4.2.1 车辙骨架形态研究
        4.2.2 车辙形态的时域特征分析
        4.2.3 车辙形态的频域特征分析
    4.3 基于车辙形态的轮壤作用状态参数估计模型研究
        4.3.1 车轮侧偏角估计模型
        4.3.2 车轮滑转率估计模型
        4.3.3 车轮沉陷量估计模型
    4.4 基于成像表征的车辙形态特征参数提取方法研究
        4.4.1 车辙宽度的提取方法
        4.4.2 车辙单元间距的提取方法
        4.4.3 车辙偏角提取方法
    4.5 轮壤作用状态参数估计模型试验研究
        4.5.1 试验设计
        4.5.2 试验结果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轮壤作用状态估计方法实现及试验验证
    5.1 引言
    5.2 基于视觉感知的轮壤作用状态参数估计系统研究
        5.2.1 星球车试验系统介绍
        5.2.2 轮壤作用状态参数估计流程设计
    5.3 复杂光照下的车辙图像预处理方法研究
    5.4 车辙区域图像纹理特征提取
        5.4.1 基于傅里叶变换的车辙单元方向分析
        5.4.2 基于Gabor滤波器的车辙图像方向特征提取
        5.4.3 基于傅里叶变换的车辙图像频率特征提取
    5.5 基于车辙纹理特征的车辙区域分割方法研究
        5.5.1 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简介
        5.5.2 基于Relief算法的车辙纹理特征融合
        5.5.3 车辙区域分割流程及实现
    5.6 星球车整车试验研究
        5.6.1 车辙区域分割试验
        5.6.2 星球车车轮滑转率估计试验
        5.6.3 星球车车轮侧偏角估计试验
        5.6.4 “机遇”号火星车轮壤作用状态参数估计及应用
    5.7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10)空间微振动多维扰动力测试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空间微振动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振源扰动传递特性分析的研究现状
    1.3 微振动扰振力测试的研究现状
    1.4 空间微振动主要振源建模的研究现状
    1.5 课题来源与研究的意义
    1.6 本文的研究目标及内容
第2章 振源扰动观测与传递模型建立及试验验证
    2.1 引言
    2.2 观测理论模型的建立
        2.2.1 传感器的空间分布
        2.2.2 观测模型的建立
    2.3 振源扰动传递模型的建立
        2.3.1 广义逆传递模型的建立
        2.3.2 振源耦合传递模型的建立
    2.4 试验及仿真验证
        2.4.1 观测理论的验证
        2.4.2 扰动传递模型的验证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空间微振动多维测力平台结构设计及分析
    3.1 引言
    3.2 微振动测力平台结构特点
    3.3 应变式平台设计
        3.3.1 应变式弹性体的设计
        3.3.2 应变式平台的仿真及性能测试
    3.4 压电式平台设计
        3.4.1 压电式传感器设计
        3.4.2 传感器预紧
        3.4.3 传感器特性分析与测试
        3.4.4 外部结构设计
        3.4.5 构型分载特性分析
    3.5 微振动测力平台动态仿真分析
        3.5.1 多自由度模态分析理论
        3.5.2 平台模态仿真分析
    3.6 基于有限元分析的微振动测力平台参数化设计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标定理论分析与试验
    4.1 引言
    4.2 微振动测力平台的静态标定理论
        4.2.1 静态标定解耦算法
        4.2.2 静态标定系统及误差分析
        4.2.3 静态标定方案
    4.3 微振动测力平台的动态标定理论
        4.3.1 动态标定解耦算法
        4.3.2 动态标定系统及误差分析
        4.3.3 动态标定方案
    4.4 标定试验及性能测试
        4.4.1 静态标定及静态性能测试
        4.4.2 动态标定试验
        4.4.3 动态性能指标测试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空间用动量轮扰动特性测量及分析处理
    5.1 引言
    5.2 动量轮扰动机理研究
        5.2.1 概述
        5.2.2 动量轮的扰动力分类
        5.2.3 主动扰振力
        5.2.4 结构扰振力
        5.2.5 小结
    5.3 动量轮扰动特性测量研究
        5.3.1 概述
        5.3.2 刚性约束下的动量轮扰振力测试
        5.3.3 弹性约束下的动量轮扰振力测试
        5.3.4 柔性安装条件对扰动力影响测试
    5.4 动量轮扰动模型的建立
        5.4.1 动量轮经典扰动模型
        5.4.2 改进的动量轮扰动模型
        5.4.3 改进模型的拟合精度
        5.4.4 小结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及创新点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四、投影管测试台数据采集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测试信号融合的电液伺服阀智能故障诊断算法研究[D]. 杨东. 燕山大学, 2021(01)
  • [2]低品位热能驱动有机朗肯循环发电系统及其动态特性的模拟研究[D]. 史小航. 东南大学, 2020(01)
  • [3]低粒子真空阀门分析验证平台的测控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 刘绘生.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7)
  • [4]低能金属离子束辐照对金属材料表面二次电子发射特性的影响研究[D]. 何佳龙.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2020(01)
  • [5]基于转鼓平台的智能汽车整车在环加速测试研究与实现[D]. 王文威. 长安大学, 2020(06)
  • [6]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风电机组轴承故障诊断方法研究[D]. 徐健. 浙江大学, 2020(12)
  • [7]汽车动力总成惯性参数测试台设计与测试分析[D]. 胡勇.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6)
  • [8]拖拉机作业辅助导航系统硬件在环仿真测试平台设计[D]. 冯启飞. 安徽农业大学, 2019(05)
  • [9]基于车辙分析的星球车轮地作用状态参数估计研究[D]. 李楠.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
  • [10]空间微振动多维扰动力测试技术研究[D]. 夏明一.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2019(08)

标签:;  ;  ;  ;  ;  

投影管试验台数据采集系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