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发展与城市设计

城市发展与城市设计

一、城市的发展与城市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王帅[1](2021)在《城市触媒理论下呼和浩特市新机场片区城市设计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新机场的启动建设,呼和浩特市进入了新航空时代。新机场作为国内干线机场与区域性枢纽机场,极大地带动城市甚至区域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新机场片区则是承接并发挥新机场产生作用的空间载体,它的发展需要进行深入地规划与设计。同时近年来我国对城市设计的重视程度日益增加,强调城市的地域性特色风貌,人们对精细化空间品质的需求也日益迫切,城市设计成为引导城市发展的重要工具。城市触媒理论作为一种城市设计机制,强调持续适度地带动后续发展、凸显地域性等特征与新机场片区的发展和城市设计高度契合,因此本文基于城市触媒理论对呼和浩特市新机场片区进行城市设计研究,探索片区城市设计的触媒效应,使其能够充分带动城市的发展。本文系统归纳总结了机场片区发展规律、城市触媒理论以及相关的辅助理论,再通过梳理新机场片区的相关规划与实地现场调研,论证应用城市触媒理论指导新机场片区城市设计的可行性与必要性,总结出新机场片区的触媒特性,分析其具有的触媒作用,探索了新机场片区发挥触媒效应的作用机制。进而提出新机场片区触媒化的城市设计应遵循地域性、连续性与整体性原则,营造片区的场所感,提取功能、交通、建筑、景观与文化作为触媒要素,并针对各要素提出具体的触媒策略,实现触媒效应的连续性,搭建触媒效应后续引导体系,指导城市设计方案的生成。最后基于所提策略,从圈层化的功能布局、便捷的交通组织、地域性的建筑设计和舒朗大气的空间形象、不同维度的景观营造、文化延续的空间表达五个方面提出新机场片区的城市设计方案,力图将新机场片区建设成为一个现代性与地域特色兼具的草原机场片区,充分发挥触媒效应,持续地带动城市的后续发展。总之,本文以呼和浩特市新机场片区为研究对象,基于城市触媒理论进行城市设计研究,从功能、交通、建筑、景观与文化五个方面探索新机场片区城市设计的触媒策略,最终提出新机场片区城市设计方案。

陈璐露[2](2021)在《城市设计中的城市图层系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市发展及环境变迁中显现出的大量城市问题,许多都是因为各个城市要素之间的关系组织不好,影响到城市的物质空间形态。梳理和整合城市要素以及各个要素和图层之间的关系,可以清晰地看出各个要素和图层对城市物质空间的影响。传统的城市设计理论侧重于研究外在的城市物质空间要素,而当代城市设计则增加了对于城市内在隐性的生态、文化、人文等要素的研究。同时大数据时代提供了大量的生态、环境、社会经济以及物质空间等数据信息。城市设计作为一门图示语言,应该将图形信息与数据信息相结合进行研究,本文主要构建了城市设计中的城市图层系统的研究体系与框架。本文首先提出“城市图层”及“城市图层系统”的概念,进而阐述城市图层和城市图层系统的特征及内容。本文认为城市图层可以被看作是城市设计的一种动态信息载体,是指城市设计涉及到的各种要素及关系的综合信息,通过叠加或交互等方法处理后形成的成果。研究发现,城市设计中的图层思想出现于“图底关系”理论时期。本文基于已有的城市设计理论和研究,分别从城市物质空间、生态景观和抽象空间3个视角,系统地梳理了城市设计理论与方法中图层思想的起源及发展脉络,为构建城市图层系统提供理论基础。许多影响城市设计发展的认知观中都存在着图层思维。本文从哲学认知观、科学认知观、学理认知观中提取与城市图层系统认知相关的内容,将现象学、符号学与语言学、地理学、地图学、分形学、系统学、城乡规划学、空间美学、建筑类型学中对城市图层系统的理论和技术应用方面具有指导意义的思想和内容进行梳理。本文从理论认知、方法认知、应用认知3个方面构建了城市设计中的城市图层系统认知体系,以此来进行城市图层系统的研究。城市图层系统具有多维度、半透明性和复杂关系等特征,依据这些特征可以厘定城市设计中与城市图层相关的概念,以及城市图层在城市设计中的作用于角色。本文尝试通过建立城市设计中的城市图层系统来梳理、整合与城市设计相关的城市要素,并通过城市图层的叠加,分析城市要素如何影响城市的空间形态。基于城市图层系统的理论体系和技术方法体系,本文分别从2个逻辑路径,自下而上、自下而上构建实践应用体系。首先,本文根据城市设计的不同时期逻辑——城市选址时期、建城营造时期、城市空间使用时期,来分析城市图层的形成。同时,本文自上而下地从城市设计相关理论与政策入手,将相关的导控要素整合成相应的城市图层。进而,从物质空间、生态空间、抽象空间3个层面,整合图层系统内部的子系统、图层与要素。城市设计是一门可以被量化的学科。基于数字化信息与图示化信息的结合,可以通过不同类型、层级的图层对城市设计进行研究和控制。目前已有的图解技术、Mapping技术、叠图技术、城市空间的量化分析和大数据分析等城市设计研究方法中是与城市图层系统构建密切相关的。对这些方法中与图层相关的研究进行梳理,将相关研究方法与城市图层系统构建的技术路径相结合,共同搭建城市设计中城市图层系统研究的技术框架。本文从各级各类城市设计编制、用途管制和规划许可、工作方法与成果形式3个方面,将城市图层系统的研究与国土空间规划中城市设计的应用体系相结合,构建城市图层系统的实践应用路径,用以指导城市设计的实施。本文通过对城市设计中城市图层系统的相关内容、图层及要素等进行初步的模型搭建,以及对城市图层系统与城市设计管控体系的衔接,来完善城市图层系统的实践应用。

贾晨茜[3](2021)在《“沣东新城西咸中心项目”城市外部空间设计研究》文中指出城市中心区作为城市中交通、人口、就业与服务的高度聚集区,是城市的功能核心、产业核心与物质空间网络核心。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作为一个城市的开敞地带与公共环境,为市民提供活动的场地,满足市民日常休闲和节日聚会;也作为节点和过渡空间,承载着城市的公共生活及各项功能需求;更是成为一个窗口,为人们展现城市的气质。因此如何创造更加人性化、更加优质的城市外部空间值得我们深入的探讨与发掘。然而国内近些年来的部分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缺乏整体设计,问题矛盾重重,同时缺乏专门针对外部空间的研究。故而对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进行设计研究就显得尤为必要。“沣东新城西咸中心项目”位于沣东新城能源金贸区商务核心区,是大西安新中心的起步区、示范区,作为对城市外部空间设计的一次成功的创新和探索,可以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丰富的资料和样本,也为后续同类型的城市建筑设计实践带来启发。本文重点关注城市空间的实体空间层面,综合运用了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的理论,试图在对西咸中心项目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相关案例和理论的研究,试图达到如下的研究目的:一、整理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发展的演变历程、相关特征以及国内外优秀的设计案例,总结得出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的五大设计要点以及发展走向;二、对“沣东新城西咸中心项目”进行系统化梳理研究,对项目进行使用后评价研究,对实践内容进行总结深化;三、结合前文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分析,结合使用后评价研究的结论,总结出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的设计策略,为后续其他的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设计提供参考和启发。本文的全部内容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理论基础研究(第一章、第二章)。重点阐释论文的相关背景、基本概念、研究意义以及研究方法,结合国内外理论研究的总结,构筑论文的研究框架。之后阐明了本文中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的研究范围,总结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的发展历程,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的相关特征,以及使用后评价(POE)的相关理论概念。第二部分(第三章)为案例研究和设计体系架构。本部分首先对国内外四个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设计的优秀案例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充分理解其内涵与外沿,总结出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设计中的“五大设计要点”,即规模尺度、交通组织、空间特质、景观绿化与配套设施,为后续的实践研究与策略总结提出了基本的研究框架,最后总结得出了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未来的发展趋势。第三部分(第四章)为“沣东新城西咸中心项目”外部空间设计的具体实践。首先阐述了大西安新中心起步区——西咸中心项目的基本概况以及城市设计导则;而后以前文总结出的五大设计要点为框架,对西咸中心项目外部空间的设计进行重点研究分析;最终结合项目调研,对项目进行初步的使用后评价研究(POE),总结出项目实践中的经验与不足。第四部分(第五章)为设计策略的总结归纳。该部分基于西咸中心项目外部空间的建设实践与使用后评价(POE)的初步结论,对其经验进行总结和深化,并结合国内外的优秀设计案例,以前文总结出的五大设计要点为研究框架,将项目的使用后评价研究结论作为支点,以期对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的设计提出策略性的建议,总结出城市设计视角下外部空间的设计方法与策略,为营造优质的城市空间提供新的方法。通过相关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希望对今后我国城市中心区建设以及外部空间设计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建立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发展道路。

张琦[4](2021)在《遗产活化视角下的历史文化街区城市设计研究 ——以成都市文殊坊为例》文中提出历史文化街区是历朝历代城市进行商业贸易后,逐渐演变形成的场所。随着时间的沉淀,形成的文化遗产价值呈现出不同文化载体形式,是城市中丰富的遗产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对历史文化街区进行保护、传承与复兴过程中的价值评价,需要用到城市设计作为重要的抓手,为其提供更加全面和丰富的保障。在不改变历史文化街区街巷传统风貌的同时,结合现在时代发展的趋势,通过城市设计的手法,激活街区文化遗产价值,对街区进行活化利用,是城市中历史文化街区发展建设的重要课题。从历史文化街区相关的背景出发,基于国内外的研究综述、遗产活化和城市设计理论等相关理论的基础上,论文首先分析了街区文化遗产的价值,再根据国家拟定的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相关评价体系和相关学者对历史文化街区遗产价值评价体系的研究基础上,构建遗产活化视角下历史文化街区遗产价值评价体系。基于相关数据的调研,采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进行加权平均,计算各层级指标权重。最后,对每一个指标因子进行评分,整合不同指标的等级程度,得出综合价值等级。由于文殊坊目前属于正在修建的过程中,无法对其进行遗产价值评价,所以将规划设计完整的宽窄巷子历史文化街区作为遗产活化与城市设计结合的评价指标论证,对其进行遗产活化视角下的街区遗产价值评价,确定其遗产价值等级和活化程度。根据以上研究,确定遗产活化在宽窄巷子城市设计中体现的要素,提出遗产活化与城市设计之间的策略研究,为文殊坊的遗产活化城市设计提供了有效的方法。最后,对文殊坊进行背景和现状分析,制定相应的城市设计目标和功能定位,并以遗产活化为导向,根据提出的遗产活化与城市设计的策略,结合文殊坊特有的文化遗产价值,在文殊坊街区整体保护要素控制的基础上进行城市设计,为今后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利用提供了依据。

薛睿[5](2020)在《哈尔滨中心城区形态演进研究(1898-2018)》文中研究说明哈尔滨的大规模城市化发展起源于1898年中东铁路的勘测与修建,百余年的历史相比于国内众多历史文化名城并不算久远,但其发展过程较为曲折,造就了哈尔滨独具特色的城市空间形态及其剧烈波动的演化过程。本文以哈尔滨中心城区为研究对象,以城市形态学理论与方法为基础,从时间维度上划分出从前至后的6个形态演化周期,确定了中心城区与典型片区两个尺度层级,融合多种定性及定量分析方法,对哈尔滨相关形态要素特征的演变历程进行系统的分析及动因解读。本文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包括第1章绪论与第2章城形态学理论解析及研究框架构建,是论文的基础分析部分,论述了论文写作的背景、目的与意义,从研究框架、研究方法、研究对象与要素等方面为其后论述提供理论及技术上的支撑;第二部分包括第3章近代时期与第4章现代时期的城市形态解析,分别对所确定的6个形态周期中的哈尔滨中心城区及各典型片区的发展背景与形态特征进行的分析与解读;第三部包括第5章城市形态演化规律分析与第6章城市形态演化动因分析,是整个论文的最重要结论部分,将各周期城市形态静态特征进行纵向比较,分析其演化的规律,并结合相关背景分析形态特征的生成及演化动因与机制。哈尔滨的中心城区的扩展经历了从以铁路与水路为依托的聚集式扩展,到以公路及产业网络为依托的外延式扩展,其间经历了三次明显的加速过程以及一次明显的降速过程。市区的结构形态经历了较为复杂的演化过程,从城市生成初期的松散的多中心结构,以及其后几个阶段中单中心结构的整合、迁移与分化过程,并逐渐朝着相对成熟的多核心结构发展,整个过程受到地缘环境不断转化的影响呈现出先“差异式”再“叠加式”的演化特征。较大的阶段性差异使城市结构发展的连续性较差,市区内始终未形成延续性较强的功能轴线。市区内受限于铁路、水系、大面积的工业用地等因素的阻隔,各片区之间的交通无法进行有效的整合,导致市区路网整体联系度较弱,无法对“双极多核心”结构的培育提供有效的交通支撑。在局部的城市形态生成及演化过程中,主要的指导思想从初期的以美学秩序为基础的欧式古典主义规划思想演化为后期的以功能理性为基础的现代城市规划思想,伴随这一过程哈尔滨的片区路网肌理形态从“图形化、内向型”的形式向“均质化、外向型”的形式转化,并体现出一定的“去地域文化性”特征;功能组织形态经历了从“线性组织”到“分区组织”,再到“组团式组织”的演化过程,组织层级上具有从“垂直化”到“扁平化”的演化特征;公共开放空间的类型经历了从“街区主导”到“公园绿地主导”的演化过程,并体现出小型化、带状化、多样化与商业化的趋势特征。哈尔滨城市形态生成及演化的动因较为复杂,其中主要以地缘环境及自然环境为主要的底层逻辑,以“城市的枢纽地位”及“移民城市及来自于俄国的影响”两条始终保有持续影响力的因素为主线,以经济体制、依托网络、空间门槛、规划思想、形态主导意向等因素的阶段性变化为最直接的动因,并以标志性事件为触发点,通过其对应的城市发展政策与相关规划直接作用在城市形态上。通过本文的研究形成以下创新性成果:提炼出城市形态学相关理论中的“时间”、“尺度”与“区域”三个核心概念,并以此为基础搭建了对中观尺度的城市形态的融合型研究平台;通过从静态到动态的形态特征分析,揭示了哈尔滨中心城区的各种形态要素的演化规律,并结合城市发展背景提炼出城市形态生成及演化的主要动因;结合哈尔滨城市形态演化过程及发展趋势,以片区尺度层面的6个维度及12组变量为基础建立了“肌理指数”的片区形态择优模型及初步的评价体系。

刘逸飞[6](2020)在《中山市石岐河两岸工业遗存空间转型研究》文中提出城市群的快速发展和城市人口的扩张使得城市中工业遗存作为存量空间的空间转型研究成为必然。河流和城市发展的密切相关性以及河流作为城市特殊的生态资源给城市发展带来的机遇,随着工业产业和工业空间在城市中的变化,中山市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非核心城市的重要工业城市,石岐河两岸密布的工业遗存的空间转型研究具有相当的迫切性和必要性。论文基于以上背景,以历史主义的观点和系统论的方法。探讨在中山城市发展中石岐河两岸工业遗存空间转型的实践模式和策略方法,目的是寻找中山的城市组织形态和工业遗存运转方式的关联逻辑,从面向城市使用者的人本主义出发,提出合理的工业遗存的转型实施框架和整合工业遗存及周边城市空间的空间转型策略建议,其意义在于为以地方工业遗存为研究对象的工业遗存空间转型提供可借鉴的研究路径,指导中山及类似城市找到合理利用工业遗存,发挥遗存价值,激发城市相关元素,引起积极联动效应,推动城市渐进地、持续地发展,提升城市活力的空间转型方法。研究结合城市发展和工业遗存转型的理论,指出城市空间的变化与河流两岸工业遗存的演变都不应该是独立发生的事件,两者应当产生相应的关联性以及转变的协同性。找到工业遗存空间转型与城市空间形态之间的深层次联系,并结合国内外不同等级城市,不同工业类型的转型方式,进行比较分析,探讨不同模式下的转型特征。在理论和实践案例的指导基础上,对中山的工业遗存研究分为现状研究,影响中山市石岐河两岸工业遗存形成和发展的因素探究,提出空间转型策略三部分。中山市石岐河两岸工业遗存的现状研究部分主要针对划定研究范围内的工业遗存进行“用地空间”“区域空间”两个空间维度的现状描述和特征分类。一方面对工业遗存用地空间所属的属地要素进行分析和分类,另一方面对研究对象所处城市空间的物质要素进行分析和分类,为研究对象的整体特征和价值评估提供基础,也是后文转型研究中价值导向的基本评估要类。影响中山市石岐河两岸工业遗存形成和发展的要素探究通过对中山独特的城市历史环境和石岐河的自然地理环境,工业遗存背后的不同转型主体的价值偏好,现代经济和技术的发展引起了生产空间形态规模和格局的变化等内容的探究,提出工业遗存在城市中的形成与未来空间转型不仅仅是物质空间形态的问题,更是具有社会属性的,对于工业遗存这类城市空间的空间转型研究梳理其在具体的城市语境中的遗存价值、转型主体、技术手段、城市发展的需求等内容都是建立空间转型系统观的必备过程,研究主要从“价值层面”“组织层面”“技术层面”“决策层面”四个层面提出中山市石岐河两岸工业遗存空间转型的影响要素,并在第五章建立各要素之间的联系,形成初步的中山市石岐河两岸工业遗存空间转型的总体思路和框架,由此可以指导中山市石岐河沿岸工业遗存空间转型并适应城市未来定位和周边城市协同发展。空间转型的策略提出是针对三四章的现状和要素分析提出转型在空间表现上的措施。从“功能”“密度”“形象”“尺度”“多样性”等五个空间要素的层面对现状进行再总结并提出五点相应的空间转型目标。进而提出工业遗存“公共服务化”“公共空间化”“建筑适应化”三个空间转型策略,结合相应地块的城市设计,建立工业遗存空间转型与城市空间一体化发展的空间转型思路,根据作者参与的中山市海景片区城市设计项目对以上三个空间转型策略在实践中的实施和表现进行进一步说明和阐释。当然任何先验的办法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必须接受城市的差异性带来的差异性的空间转型路径与多元化的空间转型结果,以历史主义态度和多学科综合视角,尊重那些空间的常识性法则:“功能”、“尺度”、“形态”、“密度”、“多样性”等空间要素;以系统论的解决方法,将空间视作多要素组合的有机整体,建立多要素之间的联系就可以在城市发展和工业遗存空间转型中,不断保持城市的生命力。

马朝阳[7](2020)在《基于城市设计的公共空间精细化管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城市快速城镇化的进程中,城市设计在塑造高品质环境、城市特色风貌、激发城市活力、提升城市竞争力等方面的重要性已不言而喻。但由于长期粗放式的管理模式难以应对管控过程中的灵活性的调整需求以及管控力度不足等问题,导致城市设计成果与管控不对等、管理手段与管理需求不匹配、公共利益无法得到保障、公共空间品质不佳等,使城市设计在规划管控层面难以充分发挥作用。随着城市规划与建设进入品质时代的转型阶段,从中央到地方更加强调通过城市精细化管控实现公共空间高品质发展目标,城市规划管理方式也从粗放向精细化过度。因此,公共空间精细化管控成为公共空间高品质发展的重要实施途径。目前,国内外的城市设计实践均表明,实施城市精细化管控是破解传统规划管理困境的重要手段,是塑造城市特色风貌、提升城市公共空间品质的重要保障,极具研究意义。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公共空间精细化管控的困境,并通过借鉴与吸收国内外的公共空间精细化管控的理论与实践经验,提出公共空间的精细化管控框架。最后,以广州南沙明珠湾起步区C2单元公共空间精细化管控为例进行剖析,从成果编制、明确重点管控要素、成果与管控体系衔接、个案具体管控实施过程、管控效果五大层面进行分析,提出公共空间精细化管控的实施策略。第一章,为研究背景和问题的提出。通过对相关理论进行综述,并阐明了研究内容、方法、意义与论文框架。第二章,为我国公共空间精细化管控的现实困境。是本文的思考研究。通过城市设计成果编制阶段、管控实施阶段、管控效果评价等方面对我国城市设计管控面临的现实困境进行分析,并从编制阶段与强化目标导控的管控实施两个层面提出优化思路。第三章,国内外公共空间精细化管控的实践研究与经验借鉴。通过梳理与借鉴国内外提升公共空间品质的城市设计管控实施路径,从成果编制与全过程动态的管控实施两个层面提出公共空间精细化管控的经验启示。第四章,构建公共空间精细化管控框架。从公共空间目标体系的构建、公共空间规划编制、公共空间精细化管控的实施路径三个层面提出公共空间精细化管控框架。第五章,为公共空间精细化管控实践案例研究。以广州南沙明珠湾起步区C2单元公共空间精细化管控为例,通过从编制到管控实施的全过程系统研究,提出公共空间精细化管控的实施策略。

林莉[8](2020)在《公园城市理念下的总体城市设计策略研究 ——以溧阳市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生态文明”与“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逐步上升至国家战略高度,城乡建设发展逐步向生态、人本、公平与可持续方向转型。然而,快速城镇化造成的城乡生态环境破坏、空间特色丧失等问题仍普遍存在。总体城市设计编制在各地积极开展,但仍受到重形态轻生态、重城市轻乡村、编制体系庞杂等多重问题的制约。与此同时,与城市发展趋势相契合的公园城市理念被提出。公园城市理念统筹城乡空间,注重融合公园生态与城市形态,并关注城市蓝绿空间、公共空间、空间特色,而这也是总体城市设计重要的编制内容。因此,针对具有打造公园城市条件、条件或将其作为城市发展目标的城市,如何将公园城市理念与总体城市设计编制有效衔接,如何通过总体城市设计策略推动城乡整体空间特色风貌的塑造,促进人与自然、城市与自然、城市与乡村的融合以及“三生”空间的协调,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将自然资源禀赋良好的城市作为研究对象,以全域空间为研究范围,以公园城市理念为切入点。首先在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与实践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相近理念辨析与城园关系演化历程及驱动因素的研究,揭示公园城市“一公三生”的内涵与系统性、和谐性与特色性的特征。其次,通过分析公园城市理念与总体城市设计的关系,明确公园城市理念融入总体城市设计,是对其编制思路、编制内容与技术方法的拓展与创新。进而,归纳总结出彰显公园城市内涵的总体城市设计要素体系。再次,基于上述总结的要素体系、指标体系与技术方法,分别从生态与形态、生态与景观以及公平与活力的视角进行考虑,从市域与中心城区两个空间层级,提出空间格局、景观风貌体系与公共空间体系相对应的总体城市设计策略。最后,将上述策略应用在溧阳总体城市设计实践研究中,来指导溧阳“最美公园城市”的空间特色风貌塑造,以提升城乡整体空间品质与活力。

张雅妮[9](2020)在《风热环境关联的城市空间形态评价方法研究 ——以广州为例》文中指出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生存环境带来日益严峻的挑战,特别是密集都市区的风热环境变化导致城市热岛、碳排与节能、空气污染、生态环境及卫生健康环境等方面问题不断恶化。结合城市气候学进行人居环境学科相关研究成为研究热点,其中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的中国高密度都市尤其值得关注,其问题复杂性、多样性、矛盾性并存,为人类都市问题求解提供了丰富样本。位于亚热带都市区的广州作为具有形态学和气候学典型性的中国一线都市及粤港澳湾区核心城市,对其风热环境的形态学研究具有重要标本价值。目前我国大量性的城市空间形态在城市规划管理框架下快速形成,其中缺乏对城市风热环境问题的系统关注,且当前国内外基于风热环境关联城市空间形态的评价研究成果主要针对城市尺度或街区尺度,仅关注若干空间形态指标的评价,与当前我国城市设计工作机制有效衔接方面尚有较大的研究空白。本研究针对中尺度的城市空间形态,结合城市气候学等研究方法,以系统性的视角进行基于风热环境关联的城市空间形态评价的量化研究,为城市设计工作提供科学有效的风热环境评价指引。首先,研究采用类型—形态分析法(Typo-Morphological Approach)等经典的城市形态研究方法,辨析由城市设计机制、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形态模式、广州地域性聚落空间特征等影响下的典型空间形态区域。通过对大量案例展开研究,总结认为临山梳式型、滨水梳式型、斑块型等3种类型为当前广州正在形成的典型城市空间形态。随后针对空间形态的构成要素进行解析,划定了由“基础层—空间层—活动层”3个层次、4项要素及10项细化要素共同组成的要素体系。在此基础上,以通风散热、环境降温、遮阳隔热的原则为目标,紧扣上述3类不同类型的典型空间形态特征,分别归纳了其风热环境关联的机制。其次,论文构建了基于风热环境关联的城市空间形态评价方法:(1)制定对3个层次空间形态要素风热环境关联的综合性分析指标和方法;(2)通过分析工具的选取等程序进行模拟实验方法的设定,创新性地紧扣城市空间形态的结构特点进行模拟选点布置;(3)利用所选取的分析工具ENVI-met软件,对典型空间形态类型案例之一的白云新城地区的多类不同测点开展现场实测和软件模拟校验,采用在夏季日间开展行人空间的风热环境实测,对实测区域进行风热环境模拟,借助人体热舒适指标—生理等效温度(PET)分析风热环境特点,验证软件模拟对于不同空间形态特征的适应性,并设定本次模拟实验的边界条件。接着,基于以上城市空间形态要素的分析方法、实测数据以及研究工具,首先利用ENVI-met软件对临山梳式型、滨水梳式型、斑块型等3种类型空间形态的9个城市设计案例进行风热环境模拟,分析比对各类型空间形态中不同测点的风、热环境模拟结果;再基于风热环境主要影响因素的研究,进行空间形态要素解构和详细分析;然后分别采用总体分析校验、分类分析校验以及多层次比较的方法,归纳其结果之间的一致性规律,结果发现:(1)针对不同形态类型分别采用空间形态要素与风环境模拟实验分析,结果显示90%案例的分析结果的排名为一致的;(2)临山梳式型的空间形态要素对风速影响差异相对最大,案例平均模拟风速结果分别为0.73 m/s、0.85 m/s、0.9 m/s,不同空间形态方案的之间的风速差值接近25%,且山谷走向与空间形态要素的契合度对模拟实验结果影响较大;(3)3个开放型案例的风环境模拟结果均为最优;(4)自然资源利用、原生冷源、开放空间等3项细化要素是至关重要的,如水网梳式结构的平均人体舒适度(PET)模拟值降至44.54℃,比其他模式的平均最高值低接近1℃;(5)下垫面、遮荫条件等2项细化空间形态要素则对最终人体舒适度(PET)产生关键性作用。最后,根据以上研究和论述,本文对当前的城市设计评价方法进行了反思,从批判角度探讨现代城市设计体系的方法问题,提出系统利用基于城市空间形态的风热环境关联研究以优化当前城市设计评价的必要性。最终总结了具有湿热地区特色的3个层次的空间形态要素的指标评价体系,综合采用层次分析法(AHP)、专家打分法和风热环境模拟评价等分析方法,结合城市设计不同阶段的目标任务,建立多方案比较的城市设计评价方法。该研究方法在常规城市形态研究中融入了可量化的风热环境评价,为城市设计方案比选评价提供了可操作的科学评价方法,为高密度的湿热地区城市空间形态研究和控制提供了新视角。

杨子烨[10](2020)在《棚户区改造中空间设计、实施策略及调适优化研究 ——以霸州市老城棚户区为例》文中指出随着城镇化进入下半场,城市空间发展的重心从增量向存量转变,城市更新再次成为城市发展的主题。在棚户区改造范畴扩大化的政策背景下,许多城市启动“集中连片”大规模棚户区改造。此类项目多位于城市重要区位,空间尺度大,利益主体多元,发展问题综合,实施难度很大。在“建设人民城市”和“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有必要重新审视传统的棚户区改造,以更综合的视角进行研究。空间设计与实施策略是棚户区改造中两个关键方面,协同作用才能更好推进棚改进程,但二者经常存在相互不适应、不协调的情况。本文针对空间设计和实施策略的调适优化方式展开探讨,希望明确二者的联系,构建协同机制,并在实际案例中运用调适优化方法,提出空间设计策略与实施策略,有效提升棚户区改造品质,推进棚改实施。本文研究缘起“霸州市棚户区改造策略”课题,选取霸州市“集中连片”规模最大,改造迫切程度最高的老城棚户区作为研究对象。首先,深入剖析老城棚户区改造中诸多表象问题的成因,并梳理棚户区改造相关研究与实践中所面临的问题,总结为空间设计与实施策略两方面。随后,探讨空间设计与实施策略的调适优化方法。明确调适优化的基本原则、具体方法,构建空间设计与实施策略的联系。面向老城棚改问题,选取空间设计与实施策略要点,并将要点紧密对应,以保证策略研究在调适的思路下进行。最后,在老城棚户区改造中,运用调适优化方法,提出空间设计策略和实施策略。空间设计重点加强路网设计与产权界限的衔接,解决空间破碎化问题;优化设计道路交通、结构功能、地块划分、风貌形态、公共服务设施和绿地景观,全面提升改造品质。围绕空间设计策略,展开实施策略研究,以统筹实施与整体管控为目的,重点完善经济测算方法与公摊办法,增强实施策略与空间设计的联系,配合相应项目统筹实施措施,促进棚改合理有序实施;分析棚改单元特征,分类提出指引策略,同时划定规划与实施单元,加强全局管控能力。棚户区改造是涉及土地、资本、规划建设、管理等多环节的复杂过程,对空间设计与实施策略两个关键方面的研究,旨在“提升品质、促成实施”,希望能为国内棚户区改造的研究与实践提供有效借鉴。

二、城市的发展与城市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城市的发展与城市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城市触媒理论下呼和浩特市新机场片区城市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新机场与和林格尔新区的建设
        1.1.2 城市设计的受重视程度日益增加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范围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国内外研究进展
        1.5.1 触媒理论研究综述
        1.5.2 城市设计研究综述
        1.5.3 机场片区研究综述
    1.6 研究框架
第二章 理论研究
    2.1 机场片区概述
        2.1.1 机场片区相关概念
        2.1.2 机场片区空间层次划分
        2.1.3 机场片区的功能类型
        2.1.4 机场片区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
    2.2 触媒理论
        2.2.1 “城市触媒”缘起
        2.2.2 城市触媒的运作原理
        2.2.3 城市触媒的必备特征
        2.2.4 城市触媒元素的类型
    2.3 相关理论与理念
        2.3.1 地域性理论
        2.3.2 场所理论
        2.3.3 中央活力区理念
        2.3.4 TOD理论
    2.4 城市设计触媒案例分析
        2.4.1 深圳市宝安新中心区城市设计
        2.4.2 东营市黄河水城城市设计
        2.4.3 案例总结与启示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新机场片区触媒分析
    3.1 新机场片区基地概况
    3.2 新机场片区城市设计发挥触媒效应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3.2.1 城市触媒与城市设计的关系
        3.2.2 可行性
        3.2.3 必要性
    3.3 片区概述
        3.3.1 发展机遇与上位规划
        3.3.2 片区区位与交通条件
        3.3.3 自然环境与社会经济
        3.3.4 文化艺术与景观资源
        3.3.5 历史沿革与空间环境
        3.3.6 片区现状总结
    3.4 新机场片区触媒特性分析
    3.5 新机场片区的触媒作用分析
        3.5.1 新机场片区对城市社会经济的触媒作用
        3.5.2 新机场片区对城市空间结构的触媒作用
    3.6 新机场片区城市设计发挥触媒效应机制
        3.6.1 城市触媒效应机制
        3.6.2 新机场片区触媒效应作用过程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新机场片区城市设计触媒策略
    4.1 触媒原则
        4.1.1 地域性原则
        4.1.2 连续性原则
        4.1.3 整体性原则
    4.2 提取触媒要素
    4.3 触媒载体构建
        4.3.1 功能触媒策略
        4.3.2 交通触媒策略
        4.3.3 建筑触媒策略
        4.3.4 景观触媒策略
        4.3.5 文化触媒策略
    4.4 触媒反应后续引导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新机场片区触媒化城市设计
    5.1 新机场片区整体结构
        5.1.1 发展定位
        5.1.2 片区整体结构
    5.2 重点地段城市设计
        5.2.1 圈层化的功能布局
        5.2.2 高效便捷的道路布局
        5.2.3 舒朗大气的空间形象与地域性的建筑设计
        5.2.4 不同维度的景观营造
        5.2.5 文化延续的空间表达
        5.2.6 搭建后续引导体系
    5.3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图录
附录B 表录
个人简历
附件

(2)城市设计中的城市图层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市设计是一种图示化与数据化结合的语言
        1.1.2 当代城市设计研究需要整合性的理论支撑
        1.1.3 城市各个要素间的关系组织问题产生城市矛盾
        1.1.4 城市设计已经出现图层思想与技术方法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综述
        1.3.2 国内研究综述
        1.3.3 国内外文献综述简析
    1.4 城市图层概念释义
        1.4.1 图层及图层思想
        1.4.2 城市图层与城市图层系统
        1.4.3 城市图层相关概念厘定
    1.5 研究内容、方法与框架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研究框架
第2章 研究基础
    2.1 城市生态空间理论中的图层研究
        2.1.1 地图叠加及景观设计学
        2.1.2 城市主题地图及数字化城市设计
        2.1.3 城市生态空间理论中的图层思想总结
    2.2 城市物质空间理论中的图层研究
        2.2.1 城市结构及空间分层
        2.2.2 城市空间及要素图解
        2.2.3 城市物质空间理论中的图层思想总结
    2.3 城市抽象空间理论中的图层研究
        2.3.1 心理认知
        2.3.2 社会空间
        2.3.3 历史文脉
        2.3.4 城市抽象空间理论中的图层思想总结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城市图层系统的认知辨识与框架
    3.1 哲学认知下的城市图层辨识
        3.1.1 现象学下的图层思维
        3.1.2 符号学与语言学下的图层思维
    3.2 科学认知下的城市图层辨识
        3.2.1 地理学下的图层思维
        3.2.2 地图学下的图层思维
        3.2.3 分形学下的图层思维
        3.2.4 系统学下的图层思维
    3.3 学理认知下的城市图层辨识
        3.3.1 城乡规划学下的图层思维
        3.3.2 空间美学下的图层思维
        3.3.3 建筑类型学下的图层思维
    3.4 城市图层系统的认知框架
        3.4.1 城市图层系统的理论认知
        3.4.2 城市图层系统的方法认知
        3.4.3 城市图层系统的应用认知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城市设计中城市图层系统的理论体系
    4.1 城市设计中的图层思想起源
        4.1.1 图底关系的产生
        4.1.2 图底关系的再思考
    4.2 城市图层系统的特征
        4.2.1 多维度的城市图层系统
        4.2.2 半透明性的城市图层系统
        4.2.3 复杂关系的城市图层系统
    4.3 城市图层及要素的生成逻辑
        4.3.1 城市设计中城市图层的形成
        4.3.2 城市图层系统中的导控要素整合
    4.4 城市图层系统的构成
        4.4.1 城市生态空间图层系统
        4.4.2 城市物质空间图层系统
        4.4.3 城市抽象空间图层系统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城市设计中城市图层系统的技术方法体系
    5.1 城市设计中图层相关的技术方法
        5.1.1 城市图层系统的图示化技术方法
        5.1.2 城市图层系统的信息化处理方法
    5.2 城市设计中城市空间的抽象化和要素化
        5.2.1 抽象逻辑思维的介入
        5.2.2 城市设计中抽象空间的解构
        5.2.3 城市设计要素的筛选和隔离
    5.3 城市设计中城市图层内信息的梳理与表达
        5.3.1 图层框架的梳理
        5.3.2 要素信息的收集
        5.3.3 图层要素信息的表达
    5.4 城市设计中城市图层系统内的动态交互与叠加
        5.4.1 图层内的厚度化信息处理
        5.4.2 图层间的动态关系交互
    5.5 城市设计中城市图层系统的技术框架整合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城市设计中城市图层系统的应用路径
    6.1 各级各类城市设计编制中的应用
        6.1.1 总体规划城市设计中的应用
        6.1.2 详细规划城市设计中的应用
        6.1.3 专项规划城市设计中的应用
    6.2 城市设计用途管制和规划许可中的应用
        6.2.1 用途管制引导中的应用
        6.2.2 特殊地块精细化研究中的应用
        6.2.3 在规划许可中的强化应用
    6.3 城市设计工作方法与成果形式中的应用
        6.3.1 工作方法中的应用
        6.3.2 编制成果中的表达
    6.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3)“沣东新城西咸中心项目”城市外部空间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我国城市中心区迅猛发展
        1.1.2 城市中心区的外部空间缺乏整体设计
        1.1.3 “沣东新城西咸中心项目”对城市外部空间设计的创新和探索
    1.2 相关概念
        1.2.1 城市中心区
        1.2.2 城市外部空间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1 国外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相关理论发展
        1.3.2 国内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相关理论发展
    1.4 研究意义
        1.4.1 理论意义
        1.4.2 实践意义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6 技术路线
2 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的相关理论研究
    2.1 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研究范围与涉及层面
        2.1.1 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研究范围
        2.1.2 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涉及层面
    2.2 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的发展演变
        2.2.1 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的两种传统模式
        2.2.2 国外城市外部空间的演变
        2.2.3 我国城市外部空间的发展历程
    2.3 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特征研究
        2.3.1 城市中心区相关特征
        2.3.2 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基本属性及相关特征
        2.3.3 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的作用
    2.4 使用后评价(POE)基础理论
        2.4.1 使用后评价(POE)的概念
        2.4.2 “结构-人文”的评价方法
    2.5 本章小结
3 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设计实例与设计要点
    3.1 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设计实例
        3.1.1 日本东京六本木之丘
        3.1.2 香港中环核心区
        3.1.3 纽约洛克菲勒中心
        3.1.4 深圳福田中心区
    3.2 案例经验总结
    3.3 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设计要点
        3.3.1 规模尺度
        3.3.2 交通组织
        3.3.3 空间特质
        3.3.4 景观绿化
        3.3.5 配套设施
    3.4 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发展趋势
        3.4.1 形式多元化
        3.4.2 功能复合化
        3.4.3 空间立体化
        3.4.4 体量巨型化
        3.4.5 环境人文化
        3.4.6 景观多样化
    3.5 本章小结
4 “沣东新城西咸中心项目”设计研究与使用后评价
    4.1 项目概况
        4.1.1 大西安新中心
        4.1.2 “沣东新城西咸中心项目”——大西安新中心起步区
        4.1.3 新区城市设计导则
        4.1.4 西咸中心项目城市外部空间的作用
    4.2 街区规模尺度
    4.3 交通组织
        4.3.1 交通网络
        4.3.2 步行系统
        4.3.3 停车系统
    4.4 空间特质
        4.4.1 空间构成
        4.4.2 空间布局
        4.4.3 空间尺度
        4.4.4 空间界面
        4.4.5 空间秩序
    4.5 景观绿化
        4.5.1 自然景观
        4.5.2 人工景观
    4.6 配套设施
        4.6.1 公共服务设施
        4.6.2 休闲设施
    4.7 使用后评价(POE)研究
        4.7.1 区域建设使用现状
        4.7.2 调研方法及目的
        4.7.3 行为地图数据分析
        4.7.4 调查问卷数据分析
        4.7.5 综合评价结论
    4.8 本章小结
5 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设计策略研究
    5.1 合理的政策调控
        5.1.1 政策规定
        5.1.2 政策实施
        5.1.3 控制要素
        5.1.4 设计导则
        5.1.5 分图图则
    5.2 适宜的街区规模尺度
        5.2.1 交通因素
        5.2.2 经济因素
        5.2.3 建筑布局因素
        5.2.4 人性化因素
    5.3 便捷的交通组织
        5.3.1 建构合理的交通网络
        5.3.2 步行网络的水平布局与竖向组织
        5.3.3 步行网络与建筑的高效连接
    5.4 良好的空间特质
        5.4.1 基本构成方式
        5.4.2 空间布局模式
        5.4.3 空间尺度控制
        5.4.4 城市界面设计
        5.4.5 建立空间秩序
    5.5 宜人的景观绿化
        5.5.1 城市景观设计原则与设计要素
        5.5.2 城市景观系统的建设
        5.5.3 人工水体设计
        5.5.4 人工绿化景观设计
        5.5.5 硬质环境设计
        5.5.6 景观建筑一体化
        5.5.7 对自然景观资源的利用
    5.6 人性化的配套设施
        5.6.1 休闲设施的种类
        5.6.2 休闲设施的尺度
        5.6.3 休闲设施的位置
    5.7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附录2 问卷调查
    附录3 图录
    附录4 表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4)遗产活化视角下的历史文化街区城市设计研究 ——以成都市文殊坊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政策背景
        1.1.2 历史文化街区构建困境
        1.1.3 城市设计的背景
    1.2 相关概念的界定
        1.2.1 文化遗产
        1.2.2 遗产活化
        1.2.3 历史文化街区
        1.2.4 城市设计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1.5 本章小结
2 相关理论研究
    2.1 历史文化街区相关理论研究
        2.1.1 国内相关理论研究
        2.1.2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2.2 遗产活化相关综述
        2.2.1 遗产活化的理论内涵
        2.2.2 遗产活化的研究领域
        2.2.3 遗产活化的内容
    2.3 国内外研究局限
        2.3.1 理论与城市设计衔接的不足
        2.3.2 遗产活化在历史文化街区应用的缺乏
    2.4 城市设计的必要性
        2.4.1 城市设计在历史文化街区中的运用
        2.4.2 城市设计对历史文化街区的意义
    2.5 理论基础
        2.5.1 文化沉积理论
        2.5.2 场所依赖理论
        2.5.3 共生思想
        2.5.4 “图底关系”理论
    2.6 本章小结
3 历史文化街区遗产价值评价体系构建
    3.1 街区文化遗产价值
        3.1.1 物质文化遗产价值
        3.1.2 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
    3.2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评价体系
        3.2.1 历史文化名城评价体系
        3.2.2 历史文化名镇(村)评价体系
        3.2.3 历史文化街区相关评价研究
    3.3 历史文化街区遗产价值评价体系
        3.3.1 遗产价值评价体系构建原则
        3.3.2 遗产活化理念的评价指标
        3.3.3 历史文化街区遗产价值构成
        3.3.4 评价指标基本构成
    3.4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3.4.1 计算方法
        3.4.2 一级指标因子权重计算
        3.4.3 二级指标因子权重计算
        3.4.4 三级指标因子权重计算
        3.4.5 遗产价值评价指标权重汇总
        3.4.6 评价体系的综合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遗产活化与城市设计研究
    4.1 指标体系与城市设计的联系
        4.1.1 指标分类
        4.1.2 理论联系
    4.2 评价指标论证分析
        4.2.1 选取原则
        4.2.2 现状分析
    4.3 遗产活化在城市设计中的体现
        4.3.1 街区遗产价值活化
        4.3.2 建筑本体功能活化
        4.3.3 参与者体验活化
        4.3.4 街区综合价值统计分析
        4.3.5 遗产活化城市设计策略
    4.4 文殊坊街区遗产活化城市设计方法
        4.4.1 街区空间结构活化
        4.4.2 遗产空间活化
        4.4.3 历史遗产要素保护与活化
        4.4.4 交通系统活化
    4.5 本章小结
5 文殊坊历史文化街区城市设计实践
    5.1 规划设计背景
        5.1.1 街区基本情况
        5.1.2 历史沿革
        5.1.3 街区空间
        5.1.4 街区价值现状
    5.2 城市设计总则
        5.2.1 设计目标
        5.2.2 设计原则
        5.2.3 设计要点
        5.2.4 相关规划及解读
    5.3 文殊坊城市设计实践
        5.3.1 街区整体保护要素控制
        5.3.2 街区空间结构
        5.3.3 开放遗产空间
        5.3.4 道路交通组织
        5.3.5 风貌协调控制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附录 B 宽窄巷子历史文化街区调查问卷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5)哈尔滨中心城区形态演进研究(189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市发展转型
        1.1.2 中观尺度的城市形态演化梳理
        1.1.3 哈尔滨总体城市设计专题
    1.2 研究意义和目标
        1.2.1 研究的意义
        1.2.2 研究的目标
    1.3 相关研究综述
        1.3.1 城市形态学
        1.3.2 城市结构形态
        1.3.3 城市功能布局形态
        1.3.4 路网形态量化研究
        1.3.5 城市形态演化
        1.3.6 哈尔滨城市形态发展
        1.3.7 相关研究评述
    1.4 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1.4.1 研究对象及数据来源
        1.4.2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形态学理论解析及研究框架构建
    2.1 相关理论及基本研究思路
        2.1.1 概念解析
        2.1.2 相关理论解析
        2.1.3 基本研究思路
    2.2 框架基础分析
        2.2.1 研究周期划定
        2.2.2 尺度层级划定
        2.2.3 研究区域划定
    2.3 研究要素及研究方法
        2.3.1 研究要素
        2.3.2 中心城区研究内容
        2.3.3 典型片区研究内容
    2.4 论文研究框架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近代时期城市形态解析
    3.1 沙俄主导及中东铁路影响时期(1898-1932)
        3.1.1 城市发展背景—中东铁路影响下的城市初创
        3.1.2 城市规划设计思潮—俄国人眼中的理想城市
        3.1.3 中心城区形态特征分析
        3.1.4 典型片区形态特征分析
    3.2 日伪占领时期(1932-1945)
        3.2.1 城市发展背景—强权统治下的城市整合
        3.2.2 城市规划设计思潮—从古典主义到现代主义
        3.2.3 中心城区形态特征分析
        3.2.4 典型片区形态特征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现代时期城市形态解析
    4.1 解放初期及计划经济时期(1945-1979)
        4.1.1 城市发展背景—工业城市转型及发展
        4.1.2 城市规划设计思潮—社会主义工业城市
        4.1.3 中心城区形态特征分析
        4.1.4 典型片区形态特征分析
    4.2 改革开放初期(1979-2004)
        4.2.1 城市发展背景—改革与转型压力下的调整
        4.2.2 城市规划设计思潮—国内规划的新启蒙时期
        4.2.3 中心城区形态特征分析
        4.2.4 典型片区形态特征分析
    4.3 改革深化推进时期(2004-2015)
        4.3.1 城市发展背景—增长主义下的高速发展
        4.3.2 城市规划设计思潮——经营城市与多核心结构
        4.3.3 中心城区形态特征分析
        4.3.4 典型片区形态特征分析
    4.4 新型城镇化时期(2015- )
        4.4.1 新时期国内城镇化发展趋势
        4.4.2 哈尔滨城市发展机遇与问题
        4.4.3 中心城区形态发展
        4.4.4 典型片区形态特征分析
        4.4.5 相关规划的形态发展趋势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城市形态演化规律分析
    5.1 城市扩展形态演化规律
        5.1.1 扩展强度演化
        5.1.2 扩展的空间分异
        5.1.3 从“聚集式扩展”到“外延式扩展”
        5.1.4 扩展轴的政策带动倾向
    5.2 城市路网拓扑形态演化规律
        5.2.1 网络整体集成度分布演化
        5.2.2 路网联系度与合理程度演化
    5.3 城市结构形态演化规律
        5.3.1 结构的“差异式”与“叠加式”演化
        5.3.2 “单中心”与“多中心”相互交替
        5.3.3 公共轴线缺乏延续性
    5.4 片区形态类型演化规律
        5.4.1 街道街廓系统形态类型演化
        5.4.2 功能组织形态类型演化规律
        5.4.3 公共开放空间构成及形态类型演化
    5.5 片区形态相关变量演化规律
        5.5.1 街道街廓形态相关变量演化
        5.5.2 功能组织形态相关变量演化
        5.5.3 公共开放空间相关变量演化
        5.5.4 肌理指数评估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城市形态演化动因分析
    6.1 地缘及自然环境动因
        6.1.1 地缘环境引发的城市定位转向
        6.1.2 依水而起、顺势生长
        6.1.3 枢纽地位及俄国影响
    6.2 经济及技术动因
        6.2.1 经济因素的转换
        6.2.2 技术经济进步引发的依托网络的转化
        6.2.3 发展的空间门槛
    6.3 社会及文化动因
        6.3.1 典型的近代移民城市
        6.3.2 规划思想中文化与技术的主从关系
        6.3.3 形态主导意向的迭代
    6.4 政策及规划动因
        6.4.1 标志性事件及政策驱动
        6.4.2 政体关系与规划干预
        6.4.3 城市设计的实施与引导
    6.5 哈尔滨中心城区形态优化探讨
        6.5.1 政策层面
        6.5.2 中心城区层面
        6.5.3 典型片区层面
    6.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6)中山市石岐河两岸工业遗存空间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论题的提出
        1.1.1 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
        1.1.2 河流在城市发展中的影响
        1.1.3 工业及空间的不断变化
        1.1.4 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1.2 研究对象的辨析与界定
        1.2.1 工业遗存及相关概念
        1.2.2 滨水地区城市设计
        1.2.3 保护与转型
        1.2.4 城市空间研究
    1.3 研究综述
        1.3.1 国外工业遗产相关文献综述
        1.3.2 国内工业遗产相关文献综述
        1.3.3 中山市城市发展相关研究综述
        1.3.4 地域型工业遗产研究的研究困境
    1.4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的方法与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章节结构
        1.5.3 研究框架
        1.5.4 拟解决的问题及创新之处
第二章 工业遗存与城市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2.1 工业遗存与城市发展的理论联系
        2.1.1 工业革命与城市规划乌托邦构想
        2.1.2 工业遗存的地方性理论
        2.1.3 工业遗存与城市触媒理论
        2.1.4 城市空间研究与空间生产理论
        2.1.5 城市空间转型与目标系统理论
    2.2 工业遗产转型相关案例模式
        2.2.1 以平衡城市功能为主的转型模式
        2.2.2 以改善城市生态主的转型模式
        2.2.3 以保护城市文化为主的转型特征
第三章 中山市石岐河沿岸工业遗存的现状空间形态描述
    3.1 研究空间的界定
        3.1.1 研究范围及调研对象
        3.1.2 工业遗存用地空间
        3.1.3 工业遗存城市区域空间
    3.2 中山市石岐河沿岸工业遗存用地空间现状
        3.2.1 现存工业遗存用地概况
        3.2.2 现存工业遗存构成与特征
    3.3 中山市石岐河沿岸工业遗产城市区域空间现状
        3.3.1 工业遗存城市区域空间的空间形态要素现状描述
        3.3.2 工业遗产城市区域空间的特征分类
    3.4 中山市石岐河两岸典型工业遗存调研与分析
        3.4.1 B1A1类型工业遗存——疏浚公司
        3.4.2 B1A2类型工业遗存——石岐仓库
        3.4.3 B2A1类型工业遗存——食出仓库
        3.4.4 B2A2类型工业遗存——土出仓库
        3.4.5 B2A3类型工业遗存——石岐玻璃总厂
        3.4.6 B3A1类型工业遗存——中山食品厂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山市石岐河两岸工业遗存形成与发展的影响要素探究
    4.1 社会层面:中山市石岐河两岸城市发展与工业遗存的语境变迁
        4.1.1 中山市近代城市历史演变背景
        4.1.2 石岐河两岸滨水地域特色
    4.2 组织层面:主体互动关系与决策分化
        4.2.1 政府推动工业遗存转型的城市更新政策
        4.2.2 工业企业的遗留与转变
        4.2.3 开发商迅速增长与类型化
        4.2.4 公众生产和消费的双重主体
    4.3 价值层面:城市发展与工业遗存的价值演替
        4.3.1 中山市产业布局升级与工业建筑再利用的价值
        4.3.2 中山市工业布局特征与城市空间肌理变化
        4.3.3 特殊事件的推动:以石岐公园为例的工业遗存转型对于促进城市功能更替的现实性
    4.4 中山市石岐河两岸工业遗存空间转型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
        4.4.1 价值层面
        4.4.2 组织层面
        4.4.3 决策层面
        4.4.4 技术层面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山市石岐河两岸工业遗存空间转型策略提出
    5.1 中山市石岐河两岸工业遗存空间转型概述
        5.1.1 中山市石岐河两岸工业遗存空间转型的总体思路
        5.1.2 中山市石岐河两岸工业遗存空间转型的整体布局
        5.1.3 中山市石岐河两岸工业遗存空间转型的实施框架
    5.2 中山市石岐河两岸工业遗存现状问题再认识
        5.2.1 功能地位薄弱
        5.2.2 密度肌理冲突
        5.2.3 形象特色消失
        5.2.4 联系尺度割裂
        5.2.5 价值导向困惑
    5.3 中山市石岐河两岸工业遗存空间转型目标
        5.3.1 承接城市功能多样性
        5.3.2 调整城市密度与肌理
        5.3.3 构建城市节点与形象
        5.3.4 修补空间层次与连接
        5.3.5 重塑工业文化与生态
    5.4 中山市石岐河两岸工业遗存空间转型策略
        5.4.1 工业遗存的“公共服务性”
        5.4.2 工业遗存的“公共空间化”
        5.4.3 工业遗存的“建筑适应性”
    5.5 中山市石岐区海景片区城市设计的工业遗存空间转型的实践
        5.5.1 旧工业用地性质的转化与新内容的策划
        5.5.2 基于内容策划的功能整合
        5.5.3 原有交通系统适应城市交通的再规划
        5.5.4 面向城市公共空间的再造
    5.6 本章小结
结论
    主要结论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7)基于城市设计的公共空间精细化管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多方资源约束下的增量阶段向存量及高品质阶段转变
        1.1.2 城市公共空间品质提升是新时期高质量城市发展的目标与愿景
        1.1.3 以精细化为趋势的城市管理制度转变新需求
        1.1.4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对象与概念界定
        1.2.1 城市设计
        1.2.2 公共空间
        1.2.3 城市精细化管控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公共空间相关研究
        1.3.2 国内外城市精细化管控相关研究
        1.3.3 公共空间精细化管控相关研究
        1.3.4 相关研究评述
    1.4 研究内容与意义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创新点
    1.6 研究框架
第二章 我国公共空间精细化管控的现实困境与思考
    2.1 成果编制阶段——可操作性差
        2.1.1 “重方案、轻导控”的城市设计编制方式
        2.1.2 公共空间目标量化不足、重点管控要素难辨
        2.1.3 城市设计成果与规划管理体系缺乏精准衔接
    2.2 管控实施阶段——管控要素难以充分发挥作用
        2.2.1 公共空间要素审查粗放、管控力度不足
        2.2.2 缺乏动态的设计控制
        2.2.3 缺乏明确的城市设计审查机制
        2.2.4 缺乏协同参与机制
    2.3 管控效果评价——难以引导高品质城市空间建设
        2.3.1 中观层面——公共空间分布散乱,缺乏系统性、秩序性
        2.3.2 微观层面——步行公共空间体系连续性差
    2.4 基于公共空间精细化管控下的思考
        2.4.1 城市设计编制阶段
        2.4.2 管控实施阶段——强化目标导控的精细化管理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国内外公共空间精细化管控的经验借鉴
    3.1 发达国家公共空间管控实施路径研究
        3.1.1 美国:“结合区划”的城市设计审查制度
        3.1.2 英国:“自由裁量”为特征的“开发许可”管控
        3.1.3 德国:规划建造
        3.1.4 法国:协调建筑师制度
        3.1.5 日本:建筑协定制度
        3.1.6 小结
    3.2 我国重点地区公共空间精细化管控实施路径研究
        3.2.1 深圳:公共空间要素融入法定图则
        3.2.2 上海:控制性详细规划附加图则
        3.2.3 天津:“一控规、两导则”的规划管控
        3.2.4 广州:控规+城市设计导则的管控
        3.2.5 小结
    3.3 国内外公共空间精细化管控实践的经验启示
        3.3.1 成果编制阶段
        3.3.2 管控实施阶段——全过程动态的管控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公共空间精细化管控的框架构建
    4.1 公共空间精细化管控的目标构建
        4.1.1 统筹协调的“整体性、秩序性”目标
        4.1.2 要素协同的“开放性、连通性”目标
        4.1.3 “实施性”目标
    4.2 公共空间规划编制阶段
        4.2.1 公共空间重点控制内容
        4.2.2 公共空间重点控制内容转译管控要素
        4.2.3 强化公共空间管控要素量化、指标化
    4.3 公共空间精细化管控的实施路径
        4.3.1 土地出让前——提高要素的可操作性
        4.3.2 土地出让后——空间要素精准落位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管控实例——广州南沙起步区灵山岛尖 C2 单元公共空间精细化管控实践研究
    5.1 城市设计过程回顾
    5.2 城市设计优化概况
        5.2.1 城市设计编制背景
        5.2.2 现状问题梳理
        5.2.3 城市公共空间目标构建及优化策略
        5.2.4 城市设计成果编制阶段
        5.2.5 地区城市总设计师制度
    5.3 具体地块的精细化管控实施
        5.3.1 C2-12-11/12地块——优化空间界面及步行空间延续性
        5.3.2 C2-12-10地块——优化空间界面、提升步行空间品质
        5.3.3 C2-22-01/11/05地块——提升城市绿廊的公共空间品质
    5.4 管控效果分析
        5.4.1 强化了公共空间的整体性与引导性
        5.4.2 强化了街道步行空间的适宜性
        5.4.3 不同要素协同管控保障了公共流线的连贯性
    5.5 小结
        5.5.1 深化公共空间导控要素,精准落位城市公共空间
        5.5.2 建立地区城市总设计师制度促进公共空间精细化管控
        5.5.3 公共空间目标量化,明确重点管控要素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8)公园城市理念下的总体城市设计策略研究 ——以溧阳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生态文明”与“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引领时代发展
        1.1.2 快速城镇化造成严峻的城乡特色危机
        1.1.3 “公园城市”作为城市建设发展新理念被提出
        1.1.4 总体城市设计的关注度日益提升,但研究有待完善
    1.2 相关研究综述
        1.2.1 公园城市相关研究综述
        1.2.2 总体城市设计相关研究综述
        1.2.3 研究评述
    1.3 研究对象及相关概念释义
        1.3.1 研究对象
        1.3.2 相关概念释义
    1.4 研究目的
    1.5 研究内容、方法与框架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公园城市理念的内涵与特征解析
    2.1 公园城市与相近理念辨析
        2.1.1 公园城市与相近理念的异同
        2.1.2 公园城市与相近理念的关系
    2.2 我国“公园-城市”关系的演化
        2.2.1 “公园-城市”关系的不同演化阶段划分
        2.2.2 “公园-城市”关系不同阶段的演化特征
    2.3 “城中有园”向“城园相融”演化的驱动因素
        2.3.1 社会与经济的发展
        2.3.2 政策与规划的推动
        2.3.3 意识形态的变化
        2.3.4 城乡关系的重构
    2.4 公园城市的内涵与特征
        2.4.1 公园城市的内涵
        2.4.2 公园城市的特征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公园城市理念下总体城市设计的响应
    3.1 公园城市理念与总体城市设计的关联性
        3.1.1 前提条件——具备打造公园城市的条件和潜力的城市
        3.1.2 公园城市可以是总体城市设计的主要目标之一
        3.1.3 总体城市设计是公园城市建设的重要手段
        3.1.4 公园城市理念正向应用于总体城市设计编制
    3.2 公园城市理念下总体城市设计的发展
        3.2.1 编制思路:彰显公园城市内涵
        3.2.2 编制内容:聚焦公共价值领域
        3.2.3 编制技术:融入公园城市指标与生态网络模型
    3.3 公园城市理念下总体城市设计的要素体系
        3.3.1 常见的总体城市设计要素类型
        3.3.2 公园城市理念与总体城市设计要素对接
        3.3.3 公园城市理念下的总体城市设计要素体系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公园城市理念下的总体城市设计策略
    4.1 构建“城乡联动,城景相拥”的空间格局
        4.1.1 优化城乡空间风貌结构
        4.1.2 完善城乡形态格局
    4.2 塑造“生态筑基,衔接山水”的景观风貌体系
        4.2.1 保护大型生态景观廊道
        4.2.2 打造城景互通的景观视廊
    4.3 建设“均衡连续、活力友好”的公共空间体系
        4.3.1 完善公共空间格局
        4.3.2 提升公共空间品质
        4.3.3 构建公共活动通道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实践案例——溧阳市总体城市设计
    5.1 溧阳市总体城市设计概况
        5.1.1 规划范围
        5.1.2 城乡空间现状解析
        5.1.3 城乡空间特色定位
    5.2 空间格局策略应用
        5.2.1 建构市域空间风貌结构
        5.2.2 塑造大城区特色中心体系
        5.2.3 差异化引导大城区空间形态
    5.3 景观风貌体系策略应用
        5.3.1 优化市域景观廊道
        5.3.2 修复大城区山水廊道与生态水环
        5.3.3 打造大城区“观山、望水、阅城”视廊
    5.4 公共空间体系策略应用
        5.4.1 完善城乡公共空间格局
        5.4.2 提升新兴品牌景区品质
        5.4.3 打造多元公共活动通道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9)风热环境关联的城市空间形态评价方法研究 ——以广州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对象
    1.3 研究综述
    1.4 研究目的和方法
    1.5 研究意义
    1.6 研究框架
第二章 风热环境关联的广州典型城市空间形态分析
    2.1 广州典型空间形态的分析
    2.2 城市空间形态的风热关联研究
    2.3 研究案例选取
    2.4 小结
第三章 风热环境关联的城市空间形态分析方法构建
    3.1 城市空间形态的要素分析方法
    3.2 风热环境模拟分析方法
    3.3 现场实测与软件校验
    3.4 小结
第四章 临山梳式型空间形态的风热环境关联分析
    4.1 空间形态基本特征
    4.2 风热环境模拟分析
    4.3 空间形态要素分析
    4.4 总体分析校验
    4.5 分类分析校验
    4.6 小结
第五章 滨水梳式型空间形态的风热环境关联分析
    5.1 空间形态基本特征
    5.2 风热环境模拟分析
    5.3 空间形态要素分析
    5.4 总体分析校验
    5.5 分类分析校验
    5.6 评价小结
第六章 斑块型空间形态的风热环境关联分析
    6.1 空间形态基本特征
    6.2 风热环境模拟分析
    6.3 空间形态要素分析
    6.4 总体分析校验
    6.5 分类分析校验
    6.6 小结
第七章 城市空间形态与风热环境的总体关联分析
    7.1 总体分析校验
    7.2 分类分析校验
    7.3 空间形态与风热环境关联的总体规律
    7.4 小结
第八章 基于风热环境的城市设计评价方法
    8.1 基于风热环境的城市设计评价优化建议
    8.2 评价构建思维
    8.3 评价指标体系
    8.4 评价方法运用
    8.5 小结
总结
    研究基本结论
    创新与特色
    研究不足与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10)棚户区改造中空间设计、实施策略及调适优化研究 ——以霸州市老城棚户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存量时代城市更新成为城市发展的重点
        1.1.2 国家政策从狭义棚改到广义旧改的转变
        1.1.3 棚户区改造是完善城市功能和重塑社会结构的过程
        1.1.4 棚户区改造是未来可能长期发展的城市住区更新模式
    1.2 研究缘起与对象特征
        1.2.1 霸州市概况与老城棚户区改造研究缘起
        1.2.2 霸州市老城棚户区现状特征
    1.3 老城棚户区改造问题与成因分析
        1.3.1 空间设计与产权界限衔接不足
        1.3.2 空间设计对开发尺度缺乏控制
        1.3.3 空间设计缺乏整体管控
        1.3.4 缺少经济测算方法与公摊办法
        1.3.5 开发强度缺乏弹性控制
        1.3.6 开发模式存在弊端
        1.3.7 空间与实施层面普遍性问题总结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1.5.1 研究概念解析
        1.5.2 主要研究内容
        1.5.3 研究方法
        1.5.4 研究框架
第2章 棚户区改造的基础研究
    2.1 棚户区改造的发展历程
        2.1.1 棚户区形成的原因
        2.1.2 棚户区改造的起源与发展
        2.1.3 棚户区改造相关研究进展
        2.1.4 棚户区改造研究对象特征
    2.2 棚户区改造研究相关基础理论
        2.2.1 新型城镇化理论
        2.2.2 城市更新理论
        2.2.3 城市设计理论
    2.3 棚户区改造空间设计相关研究
        2.3.1 空间设计基本原则
        2.3.2 宏观视角下的空间设计
        2.3.3 中观视角下的空间设计
        2.3.4 公共空间设计方法
        2.3.5 改造模式与空间设计的关系
    2.4 棚户区改造实施策略相关研究
        2.4.1 经济测算方法与公共设施管控方式
        2.4.2 开发与融资模式
        2.4.3 改造机制和制度模式
        2.4.4 拆迁安置方式
        2.4.5 收益成本管理
    2.5 国内外实践经验
        2.5.1 英国旧城更新
        2.5.2 广州市城市更新
        2.5.3 深圳市城市更新
        2.5.4 上海市城市更新
        2.5.5 沈阳市棚户区改造
        2.5.6 济南市棚户区改造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调适优化方法研究与改造策略要点选取
    3.1 调适优化的原则
        3.1.1 构建联系,双向协调
        3.1.2 面向问题,同步进行
        3.1.3 强调循环,长期发展
    3.2 调适优化的方法
        3.2.1 空间设计与实施策略的联系构建
        3.2.2 空间设计优化形成调适依据
        3.2.3 实施策略调适增强协调作用
    3.3 老城棚户区改造调适优化策略要点选取
        3.3.1 面向空间设计层面问题的要点选取
        3.3.2 面向实施策略层面问题的要点选取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霸州市老城棚户区改造空间设计策略研究
    4.1 优化路网设计
        4.1.1 加强路网与产权界限的衔接
        4.1.2 完善路网结构增强与城市系统的衔接
        4.1.3 结合布局特点设置路网密度
    4.2 强化结构与功能定位
        4.2.1 城市层面考虑功能定位
        4.2.2 片区层面空间结构分级划定
    4.3 合理划定地块尺度
        4.3.1 控制地块基本尺度
        4.3.2 组合运用多种地块尺度
        4.3.3 结合功能灵活划分地块尺度
    4.4 提升城市风貌与空间形态品质
        4.4.1 合理控制整体开发强度
        4.4.2 弹性调整开发强度与建设高度
        4.4.3 丰富空间组织形式
        4.4.4 注重整体性与差异性
    4.5 统筹完善公共服务设施与绿地景观布局
        4.5.1 统筹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布局
        4.5.2 统筹完善绿地景观布局
        4.5.3 优化功能组织关系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霸州市老城棚户区改造实施策略研究
    5.1 经济测算方法研究与方案可行性评价
        5.1.1 开发企业的收益测算
        5.1.2 开发企业的建设成本测算
        5.1.3 拆迁安置补偿测算
        5.1.4 空间设计优化方案可行性评价
        5.1.5 空间设计优化方案调整方式
    5.2 公摊办法研究
        5.2.1 公益用地建设方式
        5.2.2 公益建设资金管理措施
    5.3 项目统筹实施措施建议
        5.3.1 项目入库与立项实施的基本方式
        5.3.2 立项实施的统筹管理措施
        5.3.3 项目产权协调措施
    5.4 棚改单元目标性策略分类指引方式研究
        5.4.1 霸州市中心城区棚改单元特征分析
        5.4.2 目标性策略解析
        5.4.3 分类策略指引要点研究
    5.5 规划单元与实施单元划分方式研究
        5.5.1 规划单元划分要点研究
        5.5.2 益津城区规划单元划分
        5.5.3 实施单元划分要点研究
        5.5.4 老城棚户区实施单元划分
    5.6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附录A 望京地区空间设计方法借鉴研究
附录B 城边村类型棚改经济测算方法探讨
致谢

四、城市的发展与城市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 [1]城市触媒理论下呼和浩特市新机场片区城市设计研究[D]. 王帅. 内蒙古工业大学, 2021(02)
  • [2]城市设计中的城市图层系统研究[D]. 陈璐露.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02)
  • [3]“沣东新城西咸中心项目”城市外部空间设计研究[D]. 贾晨茜.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4]遗产活化视角下的历史文化街区城市设计研究 ——以成都市文殊坊为例[D]. 张琦. 西南科技大学, 2021(09)
  • [5]哈尔滨中心城区形态演进研究(1898-2018)[D]. 薛睿.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2)
  • [6]中山市石岐河两岸工业遗存空间转型研究[D]. 刘逸飞.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7]基于城市设计的公共空间精细化管控研究[D]. 马朝阳.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8]公园城市理念下的总体城市设计策略研究 ——以溧阳市为例[D]. 林莉. 东南大学, 2020
  • [9]风热环境关联的城市空间形态评价方法研究 ——以广州为例[D]. 张雅妮.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1)
  • [10]棚户区改造中空间设计、实施策略及调适优化研究 ——以霸州市老城棚户区为例[D]. 杨子烨. 北京建筑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城市发展与城市设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