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炮道岭表观成因斑岩金矿床示范

安徽炮道岭表观成因斑岩金矿床示范

一、安徽抛刀岭浅成斑岩型金矿的论证(论文文献综述)

孙明明,王利民,赵先超,高曙光,陈静静,吴礼彬[1](2021)在《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安徽段)斑岩型铜金矿床成矿作用特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安徽段)以长江断裂带为界,存在江北和江南两条大致对称分布的斑岩带,是省内斑岩型铜金矿床的主要产区。从研究区斑岩型铜金矿床的构造环境、矿床地质特征、成岩成矿作用等方面入手,对两条斑岩带内的斑岩型铜金矿床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表明:矿床位于下扬子被动陆缘(坳陷区)与宿松—肥东陆缘(隆起区)和江南隆起(隆起区)交汇部位,分布于NE向—NNE向区域性断裂构造旁侧,形成于燕山期陆内挤压到伸展的转换构造环境。成矿斑岩体属中酸性—中基性的(高钾)钙碱性系列,以复式斑岩体为主;岩性包括辉石闪长(玢)岩、石英闪长斑(玢)岩、英安玢岩、花岗闪长斑岩等,属石英闪长玢(斑)岩-花岗闪长斑岩-辉石闪长岩组合。矿体分布在斑岩体内部及其与碎屑岩或碳酸盐岩接触带部位,主要产于钾-硅质蚀变带和石英-绢云母化-黄铁矿化带内。成岩成矿作用与早白垩世玄武质岩浆底侵作用有关,成岩成矿物源相同,主要为幔源岩浆,有壳源物质混染。研究认为,江北斑岩带中的沙溪—新屯仓一带和江南斑岩带中的贵池—青阳—南陵一带仍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

王世伟[2](2015)在《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安徽段)斑岩型矿床成岩成矿作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是我国东部重要铜铁金多金属成矿带,吸引了众多研究者关注。迄今已有着名的“玢岩铁矿”、“层控矽卡岩型矿床”理论和复合叠加成矿理论等的提出。近年来,随着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安徽段)沙溪、舒家店等大型斑岩型铜金矿床的勘探发现,成矿带中斑岩型矿床的重要性日益提高已开始引起研究的重视,但迄今对成矿带内的这些斑岩型矿床还没有系统性的研究。为了理清成矿带内斑岩型矿床的成岩成矿时代、矿床成因、成矿规律及成矿背景,本文选取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安徽段)的沙溪斑岩型铜金矿床、舒家店斑岩型铜矿床和冬瓜山深部斑岩型铜金矿床作为代表,在充分收集前人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大量的野外地质调查和室内分析测试工作,综合运用矿床学、矿物学、成岩成矿同位素地球化学、同位素年代学和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及高精度微区微量分析等手段对对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安徽段)的成岩成矿作用开展了系统的研究工作,获得的主要认识和进展如下:沙溪、舒家店和冬瓜山矿床深部都发育斑岩型矿床典型的蚀变带:钾硅酸盐化、青磐岩化和石英绢云母化,并在空间上具有明显的分带性,斑岩型矿化与钾硅酸盐化、绢英岩化关系密切。基于野外岩浆岩之间的接触关系、锆石U-Pb同位素定年和辉钼矿Re-Os定年显示,沙溪岩体从早到晚的岩石侵位序列为粗斑闪长玢岩、黑云母石英闪长玢岩、中细斑石英闪长玢岩、镁铁质岩石、闪长玢岩等脉岩,其成岩年龄分别为130.60±0.97Ma、129.30±1.00Ma、127.10±1.50Ma. 129.46±0.97Ma.128.8±3.4Ma和126.7±2.1Ma,矿床矿化形成于130.0±1.OMa,成矿与沙溪岩体中细斑石英闪长玢岩和黑云母石英闪长玢岩关系密切。舒家店岩体从早到晚的岩石侵位序列为:石英闪长斑岩、辉石闪长岩、石英闪长岩和花岗斑岩分别形成于143.7±1.7Ma、139.3±1.8 Ma、139.0±1.2Ma和128.3±2.4Ma,矿化作用发生于140.6±2.0Ma。冬瓜山矿床含矿石英闪长岩形成于140.3±2.0Ma,结合前人成岩成矿年龄数据,显示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内存在两阶段斑岩矿化作用:149~137 Ma、135~127 Ma.岩石和矿物地球化学特征显示,舒家店岩体和冬瓜山岩体的主要类型岩浆岩属于高钾钙碱性系列岩石,沙溪岩体的主要类型岩浆岩为钙碱性系列岩石,其中舒家店辉石闪长岩和沙溪矿床内部分样品落入钾玄岩系列岩石区域可能是由于钾质蚀变引起的。沙溪、舒家店和冬瓜山岩体内岩浆岩具有相似的岩浆源区,矿床内的含矿岩浆岩为拆沉的富集岩石圈地幔部分熔融产生的基性岩浆和下地壳部分熔融产生酸性岩浆混合的产物。混合岩浆中基性岩浆端元对成矿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它的混入使得混合岩浆富水、硫、金属(Cu、Au)和高氧逸度。矿石矿物LA-ICP-MS微量元素、流体包裹体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两阶段斑岩型矿床的成矿流体主要来自岩浆热液,晚期有其他流体的加入(如大气水、建造水),早阶段斑岩型矿床成矿流体的气相以二氧化碳和水为主,晚阶段斑岩型矿床成矿流体的气相以二氧化硫和水为主。成矿流体演化经历四个阶段:①早阶段沸腾作用;②超压作用;③沸腾作用;④其他流体(如大气水、建造水)的加入。二次沸腾是导致成矿元素(Cu、Au)沉淀的主要机制,氧化还原条件和S含量的变化也是促进成矿物质沉淀的因素。矿床形成后皆遭受不同程度的剥蚀(约1km)作用。与岩浆弧环境的斑岩型矿床进行对比显示,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安徽段)斑岩型矿床与岩浆弧环境斑岩型矿床地质特征基本一致,但前者浅部高级泥化岩帽(advanced argillic liithocaps)及高硫型矿化蚀变不发育或已被剥蚀,含矿岩浆源区性质差异显着。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长江中下游成矿带斑岩型矿床的成岩成矿模式。

李鹏举[3](2014)在《浙赣皖相邻区燕山期火成岩及氧逸度特征与区域构造演化》文中认为浙赣皖相邻区燕山期的岩浆活动是区域地质历史上意义最为重大的一次地质事件。这次岩浆活动不仅规模巨大,而且与多金属的富集成矿密切相关。本次研究通过野外勘查、锆石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岩浆氧逸度特征以及构造分析方法等多学科综合研究,以期揭示研究区燕山期火成岩的时空分布、演化序列、物质来源和构造背景;分析燕山期火成岩的岩浆氧逸度特征,讨论不同时期不同构造环境中的岩浆氧逸度特点及相应火成岩的成矿差异;进而探讨火成岩与构造环境的成因联系和岩浆活动的地球动力学机制。为重塑研究区燕山期构造演化史及发掘潜在金属矿产资源提供佐证。系统野外勘查和详细年龄梳理后,认为燕山期火成岩主要形成于180-140±5Ma和140±5-120Ma两个期次。早期火成岩的主要岩性为花岗闪长岩、石英闪长岩以及二长花岗岩,且以侵入岩最为常见;而晚期火成岩的主要岩性为花岗斑岩、碱长花岗岩、碱性花岗岩、辉绿岩等侵入岩以及大规模层状产出的玄武岩和流纹岩等喷出岩。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分析也证实了两期火成岩的特征迥异:早期酸性火成岩相对低SiO2,高Al2O3,无Eu异常,显示较强的Nb,Ta,Ti负异常,岩石成因类型属于I型或S型,反映了与板块俯冲挤压有关的构造体制;而晚期酸性火成岩高SiO2,低Al2O3,Eu呈强烈负异常,亏损Ba、Sr、P、Ti,岩石成因类型属于高分异的酸性岩或者铝质A型花岗岩,反映了研究区构造体制发生转换,以伸展环境为主。通过测试锆石中稀土微量元素的含量,估算出两期火成岩的氧逸度特征。早期火成岩普遍具有比较高的Ce4+/Ce3+值,反映了岩浆的高氧逸度;而晚期火成岩的Ce4+/Ce3+值普遍偏低,指示了岩浆具有较低的氧逸度。与之对应的是早期的火成岩更富含铜、金、钼、镍等深源元素,而晚期火成岩的铜金钼等元素的含量偏低,故岩浆的高氧逸度于铜金钼等成矿更为有利。结合前人的研究,认为岩浆的高氧逸度往往与大洋板块的俯冲作用密切相关。野外的区域构造分析证实,中晚侏罗世研究区发生强烈的挤压事件,形成大规模的逆冲推覆构造,而进入到早白垩世之后,构造反转形成一系列的伸展断陷盆地。结合火成岩组合、沉积建造、变质作用、岩石地球化学等多种要素的联合制约,证明在140±5Ma左右,研究区发生了由挤压到伸展的构造体制转换。

田朋飞,杨晓勇,袁万明,刘海涛,薛斌[4](2012)在《长江中下游成矿带抛刀岭金矿裂变径迹研究及大地构造意义》文中研究说明抛刀岭金矿位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中的安庆-贵池矿集区,是长江中下游多金属成矿带中首次发现的斑岩型独立金矿床。通过磷灰石裂变径迹研究分析区内的构造演化特征,裂变径迹长度处于11.9±1.8μm和13.2±1.6μm之间,表明样品在后期受构造热事件的影响,样品长时间处于退火带温度,长度直方图总体呈现单峰特征,受隆升冷却作用控制明显。通过对同组年龄(x2检验值>5%)和混合年龄(x2检验值<5%)进行分析,所测年龄位于123Ma和19Ma之间,可以将年龄分为5组:123.0Ma,107Ma,86Ma,52Ma,19Ma。裂变径迹热历史可以分为4个时期:缓慢冷却期,从150~90Ma;快速冷却期,从90Ma至65~58Ma;缓慢冷却期,从65~58Ma至18~12Ma;快速降温期,从18~12Ma至今。自中侏罗世以来,江南隆起带受控于太平洋板块构造,太平洋板块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活动,其运移方向和活动强度直接控制着中国东部的构造演化。研究地区所测裂变径迹年龄划分时代与太平洋形成后不同产状洋岛链出现的时代吻合,热历史模拟结果和太平洋板块不同期次活动相关。通过热历史模拟和构造分析,可推测热历史不同阶段的形成是不同时期太平洋板块运动的结果,样品混合年龄亦证明了构造活动的多期次性。可以推断贵池地区自白垩纪以来的构造运动与太平洋构造带活动密切相关,其多期构造演化是对太平洋板块活动的响应。

张智宇[5](2011)在《安徽铜山矽卡岩铜矿床特征与成因》文中认为安徽铜山矽卡岩铜矿床产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中的安庆–贵池矿集区。区内赋矿地层为下二叠统栖霞组与中石炭统黄龙组,褶皱与断裂是重要的控矿构造。中生代岩浆活动强烈,形成了石英闪长玢岩、石英二长斑岩和花岗闪长斑岩等侵入岩。在花岗闪长斑岩与赋矿地层的接触带,产有一定规模的含铜矽卡岩。本文对该区矽卡岩矿床进行了详细研究,重点分析了矽卡岩演化规律和矿床成因,建立了矽卡岩空间成矿模式,取得了以下主要成果和认识。1.铜山岩体成岩年龄为145.1±1.2 Ma,与成矿年龄(147.5±2.3Ma)基本一致。该岩体是由壳幔同熔岩浆上升侵位形成的,岩浆结晶的温度为750 755℃,压力为1.16 1.64 kb。岩体形成于板块碰撞后隆起到造山晚期的构造背景。2.铜山铜矿矽卡岩具有明显的时空分带。水平方向上,近岩体的矽卡岩中石榴石含量较高,远岩体的矽卡岩中透辉石含量较高;靠近大理岩带发育钙铁辉石矽卡岩,远离大理岩带的灰岩硅化较强。垂向上,从浅部到深部依次产有角岩、钙质矽卡岩和镁质矽卡岩。铜多富集于含石英脉的岩体、距岩体较远的矽卡岩、角岩及大理岩中。在时间上,矽卡岩经历了进化交代阶段、磁铁矿阶段、石英-硫化物阶段和晚期退化蚀变阶段。其中,大规模的黄铜矿化主要发生于石英-硫化物阶段。3.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岩浆,偶有地层硫混入;在进化交代阶段,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岩浆水,碳源主要为海相沉积碳酸盐岩;在退化蚀变阶段,大气降水在成矿流体中的比例逐渐增大,也为流体系统提供了重要的碳源。4.流体包裹体有Ⅰ型含子晶多相包裹体、Ⅱ型气液包裹体和Ⅲ型富CO2包裹体三类。进化交代阶段的成矿流体具有高温、高盐度特征;退化蚀变阶段由于大气降水参与,流体温度与盐度均依次降低。5.铜山铜矿矽卡岩属于接触交代成因,垂向上矽卡岩类型主要受地层岩性控制,矽卡岩分带模式受控于地质体不同空间部位的成矿流体性质、围岩特征、氧化还原态及温度等条件。

张文钊[6](2010)在《内蒙古毕力赫大型斑岩型金矿床:地质特征、发现过程与启示意义》文中指出华北板块北缘我国重要的金-多金属成矿带之一,该区经历了古生代多期板块俯冲和陆缘增生过程,构造-岩浆活动强烈,成矿地质条件优越。内蒙古毕力赫金矿床位于华北板块北缘古生代增生带内,是一个资源严重危机、濒临倒闭的国营矿山。通过对区域成矿地质条件综合分析,在矿山资源潜力评价和矿床地质特征详细研究基础上,认为矿床是形成于早古生代古亚洲洋俯冲碰撞,华北陆块北缘增生带之后,叠加晚古生代(二叠纪)陆缘火山-岩浆带背景的浅成低温-斑岩型金矿床。提出以针对性的地质科研引路,以斑岩型矿床成矿模型为指导,以有效的勘查方法技术组合配套使用为手段,适时并大胆设计验证工程,分期、分阶段有重点地加以实施的危机矿山找矿勘查增储的基本思路。通过工作,首次在毕力赫矿区外围新发现大型隐伏的独立斑岩型金矿床。矿床具有矿体规模大(单个矿体资源量超过20 t)、品位高(最高52.75×10-6)、变化小、埋深浅、金属矿物含量低(小于3%)、矿石简单、易采、易选等特点。研究表明,矿床形成于(271.3±1.7)Ma(MSWD=1.06),受NE和NW 2组构造交会部位及花岗闪长斑岩体控制,具有以斑岩体为中心,从深部到浅部、从中心到边部,由钾硅酸盐蚀变带→钾硅酸盐蚀变带+石英-绢云母化叠合带→石英-绢云母化带+中级泥化带→高岭土化带、蛋白石化带的环带特征。石英包裹体均一温度包括550℃和小于380℃的2个区间,盐度变化在0.88%~8.68%之间,H、O同位素组成指示主成矿期成矿热液为岩浆水与大气降水混合物。建立了矿床形成的描述型模型。该矿床的发现具有如下重意义:一是全国危机矿山接替资源勘查项目成功实施提供了典型示范;二是破解了本区作为典型的弧构造-岩浆环境却没有典型的大型斑岩型矿床发现这一长期困扰人们的科学谜题;三是对区域基础地质问题的重新认识提供了新线索;四是根据斑岩型矿床成群成带分布特点,为在本区及相似的环境内斑岩型矿床勘查提供了科学导向;五是基于本矿床发现的科学过程所总结出的找矿勘查思路和模型将对本区下一步找矿具有推广意义。

姚香[7](2006)在《紫金矿业开创我国低品位地质资源开发利用之先河》文中提出我国国民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进入快速发展阶段,逐步摒弃计划经济年代的模式而逐步实行市场经济的运作方法,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矿产资源作为工农业生产与国民经济建设的主要原料而开发利用持续升温。 20世纪末期我国的煤炭、钢铁、有色金属、水泥和其它矿产品的产量居世界前列;进入21世纪,我国国民经济依然快速健康发展。根据我国矿产资源的主要赋存特点,即中小型矿多、贫矿多、难选矿多与综合矿多。所以,进入21 世纪矿业开发面临严峻挑战:除开发富矿体与综合利用之外,主要是开发利用低品位矿产资源,并且要利用境外资源。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就开发利用低品位金铜矿床,21世纪初期便到国内其它省或地区开发利用,开创我国低品位地质资源利用之先河。

张辉煌,刘连登,任云生,谢成福,林金灿[8](2002)在《安徽抛刀岭浅成斑岩型金矿的论证》文中认为抛刀岭浅成斑岩型金矿,是安徽紫金矿业股份有限公司去年勘探的,以往未见报道过。矿体产于燕山晚期侵入的浅成花岗斑岩-闪长斑岩体内,根据斑岩体的岩性组合将其分为3个岩性带:斜长花岗斑岩、石英闪长斑岩和闪长斑岩。矿床中有5个矿化阶段:石英脉阶段、细粒黄铁矿阶段、多金属硫化物阶段、粗粒致密状黄铁矿阶段和碳酸盐阶段,第二阶段是金的主成矿阶段。蚀变期次可分早晚两期,类型主要为绢云母化、硅化、碳酸盐化和黄铁矿化,但蚀变分带不明显。

二、安徽抛刀岭浅成斑岩型金矿的论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安徽抛刀岭浅成斑岩型金矿的论证(论文提纲范文)

(1)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安徽段)斑岩型铜金矿床成矿作用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区域地质条件
2 斑岩带地质特征
    2.1 江北斑岩带
    2.2 江南斑岩带
3 斑岩型铜金矿床成矿地质特征
4 斑岩体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5 成矿物源与流体特征
6 成岩成矿作用过程
7 找矿方向
    7.1 江北斑岩带
    7.2 江南斑岩带
8 结论

(2)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安徽段)斑岩型矿床成岩成矿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课题来源
        1.1.1 选题依据
        1.1.2 课题来源
    1.2 斑岩矿床研究现状
        1.2.1 斑岩矿床定义及分类
        1.2.2 构造背景及分布特征
        1.2.3 岩体特征及性质
        1.2.4 岩浆源区
        1.2.5 岩浆富矿性
        1.2.6 金属运移
        1.2.7 围岩蚀变
    1.3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研究现状
        1.3.1 构造背景
        1.3.2 岩石系列
        1.3.3 成岩成矿时代
        1.3.4 含矿岩浆源区
        1.3.5 成矿模式
    1.4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安徽段)斑岩型矿床研究现状
    1.5 存在问题分析
    1.6 研究内容及方法
        1.6.1 研究内容
        1.6.2 研究方法
    1.7 完成实物工作量
    1.8 论文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区域基底、地层、岩浆岩及构造
        2.1.1 基底
        2.1.2 盖层沉积及板内沉积
        2.1.3 火山岩
        2.1.4 侵入岩
        2.1.5 构造
    2.2 区域矿产
第三章 典型斑岩型矿床地质特征
    3.1 沙溪矿床
        3.1.1 地层
        3.1.2 构造
        3.1.3 岩浆岩
        3.1.4 矿化特征
        3.1.5 围岩蚀变
        3.1.6 脉体特征及矿物生成顺序
    3.2 舒家店矿床
        3.2.1 地层、构造和岩浆岩
        3.2.2 矿化特征
        3.2.3 围岩蚀变
        3.2.4 脉体特征及矿物生成顺序
    3.3 冬瓜山矿床深部
        3.3.1 地层
        3.3.2 构造
        3.3.3 岩浆岩
        3.3.4 矿化特征
        3.3.5 蚀变分带
        3.3.6 脉体特征及矿物生成顺序
第四章 成岩成矿时空分布
    4.1 沙溪矿床
        4.1.1 锆石U-Pb定年
        4.1.2 辉钼矿Re-Os测年
        4.1.3 成岩年代及岩石侵位序列
        4.1.4 成矿时代
    4.2 舒家店矿床
        4.2.1 锆石U-Pb定年
        4.2.2 辉钼矿Re-Os和黑云母Ar-Ar测年
        4.2.3 岩浆岩侵入时代
        4.2.4 矿化蚀变时代
    4.3 冬瓜山矿床深部
        4.3.1 锆石U-Pb定年
        4.3.2 岩体侵入时代
    4.4 区域成岩成矿时代
第五章 岩浆岩成因
    5.1 沙溪岩体
        5.1.1 主量元素特征
        5.1.2 微量元素特征
        5.1.3 Sr-Nd同位素特征
        5.1.4 Hf-O同位素特征
        5.1.5 矿物岩石化学
    5.2 舒家店岩体
        5.2.1 主量元素特征
        5.2.2 微量元素特征
        5.2.3 Sr-Nd同位素特征
        5.2.4 H-O同位素特征
        5.2.5 矿物岩石化学
    5.3 冬瓜山岩体
        5.3.1 主量元素特征
        5.3.2 微量元素特征
        5.3.3 Hf同位素特征
        5.3.4 矿物岩石化学
    5.4 岩浆源区
        5.4.1 壳源岩浆
        5.4.2 幔源岩浆
        5.4.3 含矿岩浆
第六章 成矿流体来源及演化
    6.1 矿石矿物
        6.1.1 黄铁矿
        6.1.2 磁铁矿
    6.2 流体包裹体
        6.2.1 沙溪矿床
        6.2.2 舒家店矿床
        6.2.3 冬瓜山矿床
        6.2.4 压力估计
    6.3 成矿流体来源
        6.3.1 氢氧同位素
        6.3.2 硫同位素
        6.3.3 锶同位素
    6.4 成矿流体演化
    6.5 成矿物质的运移和沉淀机制
    6.6 矿床浅部剥蚀
第七章 成矿模式及构造背景
    7.1 矿床成因分析
        7.1.1 控矿要素
        7.1.2 深部过程
        7.1.3 浅部过程
    7.2 与岩浆弧环境斑岩型矿床的对比
    7.3 成矿模式
    7.4 构造背景
第八章 结论及存在问题
    8.1 结论
    8.2 存在问题
参考文献
考虑论文篇幅过大暂未附下列数据表格
附录1 论文涉及的实验测试方法介绍
附录2 论文用到的代号缩写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3)浙赣皖相邻区燕山期火成岩及氧逸度特征与区域构造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项目来源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1.5 完成的工作量
    1.6 主要认识和创新点
2 区域地质背景
    2.1 自然地理及大地构造概况
    2.2 区域地层
    2.3 区域构造
        2.3.1 褶皱构造
        2.3.2 断裂构造
    2.4 区域岩浆活动
    2.5 区域矿产
    2.6 区域地质演化
3 火成岩岩石学特征
    3.1 燕山期火成岩概述
    3.2 侵入岩
    3.3 喷出岩
4 火成岩年代学研究
    4.1 样品采集
    4.2 锆石U-Pb同位素分析
    4.3 实验结果
    4.4 区域火成岩年龄分布
5 火成岩岩石化学、地球化学研究
    5.1 样品采集及测试方法
    5.2 主量元素特征
    5.3 稀土元素特征
    5.4 微量元素特征
    5.5 Sr-Nd同位素特征
    5.6 两期火成岩的不同成因
6 火成岩与氧逸度
    6.1 氧逸度的含义
    6.2 氧逸度的表示方法
    6.3 氧逸度的计算方法
        6.3.1 Ce4+/Ce3+法求相对氧逸度
        6.3.2 锆石Ce异常及锆钛温度求绝对氧逸度
    6.4 氧逸度与矿产
    6.5 氧逸度与构造环境
    6.6 研究区火成岩氧逸度特点
    6.7 研究区火成岩与矿床关系
    6.8 研究区火成岩氧逸度与构造环境
7 火成岩形成的构造环境分析
    7.1 构造环境分析方法
    7.2 火成岩组合
    7.3 沉积响应
    7.4 区域构造
    7.5 构造体制转换的时间
    7.6 构造体制转换的动力机制
8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5)安徽铜山矽卡岩铜矿床特征与成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依据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和主要工作
        1.4.1 研究内容
        1.4.2 主要工作
    1.5 主要成果和创新点
        1.5.1 主要成果
        1.5.2 创新点
2 成矿地质背景
    2.1 地层
    2.2 构造
    2.3 岩浆岩
    2.4 矿产
3 赋矿地层特征
    3.1 岩性组合
    3.2 岩相学
    3.3 矿物学
        3.3.1 白云石
        3.3.2 硫化物
    3.4 地球化学
        3.4.1 主量元素
        3.4.2 稀土元素与微量元素
        3.4.3 成矿元素
4 侵入岩特征
    4.1 岩体地质
    4.2 年代学
    4.3 岩相学
    4.4 矿物学
        4.4.1 角闪石
        4.4.2 黑云母
        4.4.3 斜长石与钾长石
        4.4.4 硫化物
    4.5 地球化学
        4.5.1 主量元素
        4.5.2 稀土元素与微量元素
        4.5.3 成矿元素
5 矽卡岩矿床特征
    5.1 矿床地质
        5.1.1 控矿构造
        5.1.2 矿体地质
        5.1.3 矿石类型及其特征
    5.2 岩相学
    5.3 矿物学
        5.3.1 石榴石
        5.3.2 辉石
        5.3.3 橄榄石与蛇纹石
        5.3.4 黑云母与白云母
        5.3.5 红柱石与钾长石
        5.3.6 硫化物
    5.4 地球化学
        5.4.1 主量元素
        5.4.2 稀土元素与微量元素
        5.4.3 成矿元素
        5.4.4 同位素
6 成矿流体特征
    6.1 流体包裹体类型与组合
    6.2 均一温度与盐度
    6.3 成分
    6.4 同位素地球化学
        6.4.1 氢氧同位素
        6.4.2 碳同位素
7 矿床成因
    7.1 成岩成矿时代
        7.1.1 成岩时代
        7.1.2 成矿时代
    7.2 岩浆岩成因
        7.2.1 矿物结晶的压力与温度
        7.2.2 岩浆岩成因
    7.3 成矿构造环境
    7.4 矽卡岩与矿化空间分带
        7.4.1 岩性组合分带
        7.4.2 矿物组合变化
        7.4.3 矿物成分变化
        7.4.4 成矿元素变化
        7.4.5 岩石化学变化
        7.4.6 稀土元素与微量元素
    7.5 矽卡岩与矿化时间演化
        7.5.1 进化交代阶段
        7.5.2 磁铁矿阶段
        7.5.3 石英-硫化物阶段
        7.5.4 晚退化蚀变阶段
    7.6 成矿物质与成矿流体来源
        7.6.1 成矿物质来源
        7.6.2 成矿流体来源
    7.7 成矿流体演化
        7.7.1 流体相态
        7.7.2 均一温度与盐度演化
    7.8 矿床成因及成矿模式
8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6)内蒙古毕力赫大型斑岩型金矿床:地质特征、发现过程与启示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斑岩型矿床研究现状
        1.2.1 斑岩铜矿
        1.2.2 斑岩金矿
        1.2.3 斑岩型矿床
        1.2.4 斑岩型矿床研究的重要进展
    1.3 研究基础及过程
        1.3.1 研究区概况
        1.3.2 研究基础
        1.3.3 本次研究及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1.4 主要认识和成果
2 成矿地质背景
    2.1 构造单元及其简要特征
        2.1.1 华北地块北缘(中段)
        2.1.2 白乃庙—温都尔庙—西拉木伦增生带
        2.1.3 索伦山—二道井—贺根山增生带
        2.1.4 东乌珠穆沁古生代增生带
    2.2 区域地层系统
        2.2.1 太古宙—古元古代
        2.2.2 中新元古界
        2.2.3 古生界
        2.2.4 中生界
        2.2.5 新生界
    2.3 区域构造特征
        2.3.1 白云鄂博—多伦—赤峰断裂带
        2.3.2 温都尔庙—西拉木伦断裂带
        2.3.3 二道井—查干诺尔断裂带
        2.3.4 索伦山-二连浩特-贺根山断裂带
    2.4 区域岩浆活动
        2.4.1 侵入岩
        2.4.2 火山岩
    2.5 区域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特征
        2.5.1 磁场
        2.5.2 重力场
        2.5.3 地壳厚度及速度结构
        2.5.4 地球化学场
    2.6 区域矿产概况
    2.7 区域地质构造演化
        2.7.1 太古宙—中新元古代
        2.7.2 早古生代
        2.7.3 晚古生代早期
        2.7.4 早二叠世
        2.7.5 晚二叠世
        2.7.6 燕山期早—中期
        2.7.7 燕山晚期-新生代
3 矿区地质特征
    3.1 大地构造位置
    3.2 地层
        3.2.1 岩相学特征
        3.2.2 火山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3.2.3 火山喷发旋回浅析
        3.2.4 火山岩产出大地构造环境
        3.2.5 火山喷发时代归属
    3.3 侵入岩
        3.3.1 岩相学特征
        3.3.2 岩石化学特征
        3.3.3 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3.3.4 岩石成因及形成时板块构造环境
        3.3.5 成岩时代及岩浆演化
    3.4 构造
        3.4.1 断裂及其控矿作用
        3.4.2 火山构造及其控矿作用
        3.4.4 次火山岩构造及其对成矿的控制作用
    3.5 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特征
4 矿床地质特征
    4.1 矿体
        4.1.1 Ⅱ矿带
        4.1.2 Ⅰ矿带
        4.1.3 22、26 号脉
    4.2 矿石
        4.2.1 类型
        4.2.2 矿物组合
        4.2.3 矿石组构
        4.2.4 地球化学特征
    4.3 矿物
        4.3.1 贱金属硫化物
        4.3.2 非金属矿物
        4.3.3 金矿物特征
    4.4 成矿阶段及矿物生成顺序
    4.5 围岩蚀变
        4.5.1 主要类型
        4.5.2 分带
        4.5.3 分带模型
        4.5.4 与金矿化关系及找矿预测
5 矿床成因的初步研究
    5.1 矿床地球化学
        5.1.1 氢氧同位素
        5.1.2 矿石微量元素特征及分带性
        5.1.3 包裹体特征
    5.2 矿床成因分析
        5.2.1 成矿时代
        5.2.2 I、Ⅱ号矿带矿化特征对比
        5.2.3 矿床成因与成矿过程初探
    5.3 毕力赫矿区金矿化与浅成低温热液型和斑岩型矿床特征对比
6 矿床发现的科学过程及启示意义
    6.1 勘查突破前的资源现状及找矿勘查思路的确立
        6.1.1 前期勘查、科研及生产现状
        6.1.2 本次勘查突破总体思路
    6.2 勘查突破的科学过程
        6.2.1 资源潜力分析
        6.2.2 影响矿床勘查的关键问题
        6.2.3 找矿勘查模型的建立
        6.2.4 工程验证前的综合信息提取
        6.2.5 工程验证结果
    6.3 矿床发现的意义与启示
        6.3.1 华北板块北缘首个大型独立隐伏斑岩型金矿床
        6.3.2 华北板块北部晚古生代汇聚板块构造体系的新证据
        6.3.3 华北北部基础地质一些认识值得进一步探索
        6.3.4 全国危机黄金矿山接替资源勘查突破的典型示范
        6.3.5 找矿勘查模型在区域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6.3.6 促进区域经济稳定可持续发展,具有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
7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博士期间已发表或待发表论文

(8)安徽抛刀岭浅成斑岩型金矿的论证(论文提纲范文)

1 金矿床产出地质背景
2 矿床地质特征
3 矿石化学成分分析
4 贫铜浅成斑岩型金矿论据
5 结论

四、安徽抛刀岭浅成斑岩型金矿的论证(论文参考文献)

  • [1]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安徽段)斑岩型铜金矿床成矿作用特征[J]. 孙明明,王利民,赵先超,高曙光,陈静静,吴礼彬. 矿产与地质, 2021(02)
  • [2]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安徽段)斑岩型矿床成岩成矿作用研究[D]. 王世伟. 合肥工业大学, 2015(06)
  • [3]浙赣皖相邻区燕山期火成岩及氧逸度特征与区域构造演化[D]. 李鹏举.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4(01)
  • [4]长江中下游成矿带抛刀岭金矿裂变径迹研究及大地构造意义[J]. 田朋飞,杨晓勇,袁万明,刘海涛,薛斌. 地质学报, 2012(03)
  • [5]安徽铜山矽卡岩铜矿床特征与成因[D]. 张智宇.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1(07)
  • [6]内蒙古毕力赫大型斑岩型金矿床:地质特征、发现过程与启示意义[D]. 张文钊.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0(08)
  • [7]紫金矿业开创我国低品位地质资源开发利用之先河[A]. 姚香. 2006年全国金属矿节约资源及高效选矿加工利用学术研讨与技术成果交流会论文集, 2006
  • [8]安徽抛刀岭浅成斑岩型金矿的论证[J]. 张辉煌,刘连登,任云生,谢成福,林金灿. 矿床地质, 2002(S1)

标签:;  ;  ;  ;  ;  

安徽炮道岭表观成因斑岩金矿床示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