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信息时代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工作

论信息时代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工作

一、论信息时代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论文文献综述)

王红林[1](2021)在《试析做好信息时代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策略》文中研究指明信息技术推动各行各业快速发展,互联网实现了资讯的高度互联、互通、共享,以计算机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更是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娱乐等方式,开辟了许多新的发展领域。种种迹象表明,21世纪是网络时代,是高新技术时代。信息技术以及相关的信息服务已经并被应用到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毫不夸张的说,人们已经无法适应没有互联网的生活。在信息时代背景下,各行各业的管理与服务模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机构图书馆来说,也要积极的顺应时代变化,以更贴近读者需求和喜好为出发点,转变服务理念和服务模式,更好的提高图书馆服务质量,实现图书馆的文化传播价值。

韦诗懿[2](2021)在《新时期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创新》文中指出目前我国迈入信息化技术高速发展的新时代,信息应用技术的突破,对图书馆来说,先提高图书馆自身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再对读者服务工作的创新模式进行探索,才能提高读者服务的工作效率。本文主要对信息时代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工作展开研究,充分分析信息技术的发展对图书馆的服务工作产生的影响,对行之有效地展开服务工作提出了分析策略,为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展开提供一定的参考。

马晓聪[3](2021)在《基于环境行为学的公共图书馆泛阅览空间研究 ——以京津冀地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伴随着公共图书馆功能的多元化,传统阅览空间无法满足读者日益丰富的阅览行为模式,因此需要泛阅览空间来满足读者对行为模式的不同选择。对泛阅览空间的研究,旨在营造适合读者多元阅览行为的空间环境。本文以省市级公共图书馆为研究对象,运用环境行为学的行为观察法、认知地图法以及公共意向图法等调查与研究方法,对读者行为与泛阅览空间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同时对京津冀地区公共图书馆进行实地调研,通过对传统公共图书馆、当代公共图书馆和改造后公共图书馆进行对比归纳,分析总结传统公共图书馆中阅览空间的现存问题和当代图书馆中泛阅览空间的优势,探讨泛阅览空间在公共图书馆中的重要地位。此外,依据环境行为学的研究方法,分析泛阅览空间中读者的行为模式和心理需求。通过记录读者停留点的疏密程度,得到受读者欢迎的泛阅览空间停留节点位置。同时调查读者对于泛阅览空间形象和场所精神的认知,进一步研究影响读者对空间认知度的要素,深入剖析读者行为与泛阅览空间环境之间的关系。最后,基于前期对行为与空间之间的研究结果,运用环境行为学的分析方法,从空间的位置、平面形式、空间界面、色彩质感、光环境以及景观等层面探讨读者对泛阅览空间的体验和认知,得出泛阅览空间的设计策略。以突显泛阅览空间的重要性,促使建筑师更加关注泛阅览空间在公共图书馆中的价值,也为未来公共图书馆空间设计提供多角度的思考方向。本文的研究重点是根据读者的行为心理来营造满足读者需求的泛阅览空间环境。在环境行为学理论指导下,针对泛阅览空间的不同层面提出设计策略,使泛阅览空间更符合读者的需求,提高读者对空间的认知度。进一步增强公共图书馆的空间活力,为今后公共图书馆泛阅览空间的设计提供更广泛的参考资料。

石荣[4](2020)在《信息技术在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中的探讨》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时代为信息的传递和交流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都具有较大的影响。图书馆是城市中重要的公共服务机构,也是我国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机构。在信息时代的影响下,为了促进与信息技术更好的融合,提供给读者更好的服务,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通过对信息技术的了解和服务水平的提高,促进我国图书馆在信息时代下的良好发展。

陈岳华[5](2020)在《信息时代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变革》文中提出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对图书馆读者服务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如何适应信息时代,大力推动读者服务变革,是图书馆必须高度重视的重大问题,但目前一些图书馆还不适应信息时代,读者服务的整体水平仍然有待加强。该文对信息时代读者服务工作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在分析信息时代读者服务工作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重点就如何推动信息时代读者服务工作变革提出了有针对性的优化对策,旨在为促进读者服务步入科学化轨道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杨丽莉[6](2020)在《浅议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在信息时代的变革》文中研究说明信息时代的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变革意义重大。其变革趋势与特点体现为:馆藏图书资源数字化、读者服务工作人性化,服务活动模式多元化。有效变革的路径是:要建立图书馆社会化运营机制,深入推广数字化的阅读模式,创建个性化阅读服务与活动,创新服务理念与方式等。

王丽娟[7](2019)在《做好信息时代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思考》文中指出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新时代,对于图书馆来说,要想更有效的开展读者服务工作,一定要在应用信息技术方面取得突破,积极探索读者服务的创新模式,努力提升读者服务质量和水平。本文对信息时代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在分析信息技术对图书馆服务的影响基础上,重点就如何更有效的开展服务工作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旨在为促进图书馆服务更具有针对性和特色化提供参考价值。

张霜叶[8](2019)在《信息时代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变革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存在的意义就是满足读者对于书籍的需求,给予读者一定的导向,来提升阅读的质量,以及提升阅读的便利性,更好地发挥图书馆的作用,实现知识资源与读者之间的更融洽交流和汇聚,随着阅读形式的多样化,阅读需求的多样化,阅读种类的多样化,其对于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在信息化技术支持下,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得到显着提升,但仍有极大的提升空间,与阅读的发展需求有一定的差距,本文主要探究信息时代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变革。

杨岚[9](2019)在《信息时代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变革探讨》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与科技的不断进步,我国人民的生活逐渐被信息化,信息时代的来临使得我国国民的生活变的快捷方便。我国作为世界级的教育大国,教育的方式也随着科技的发展而不断进步。接下来笔者江都与信息时代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变革进行简单的探究,并对其可行性进行分析。

温恩羲[10](2019)在《信息交流背景下高校图书馆读者空间设计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与信息时代技术的进步,高校校园建设速度也逐渐加快,高校图书馆的建设需求量也不断上升。教学模式的改变强调教学环节的实践性与协作性,信息技术的发展强调新型媒体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这对高校图书馆建筑设计提出了新的挑战。一方面,受图书馆应用媒体技术的影响,信息时代图书管理模式比传统图书馆更加注重服务效率与服务质量,这对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内容与体系提出了新的挑战;另一方面,读者学习交流方式的改变也对建筑功能构成与空间布局产生了影响,这对高校图书馆新的功能配置与空间组织形式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的研究目标正是立足于信息时代下高校图书馆建设现状,为了实现高校图书馆的校园新的服务职能与历史使命,以信息交流理论、环境行为学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切入点,探索出符合当前我国高校图书馆空间建设需要的现实可行的设计方法。本文从图书馆空间设计的一般性方法来进行研究,结合西南地区高校图书馆的实地调研,针对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的空间特征分析高校图书馆读者空间的基本特征与形式转变。明确其核心的设计内容并结合信息交流理论与环境行为学理论提出高校图书馆读者空间的设计目标:实现人与图书资源、人与人之间完备的信息交流过程。由于多种类型的建筑之一,大学图书馆需要从建筑空间设计的通用方法提取的精华,还需兼顾图书馆自身的功能职责和时代定位。基于信息技术的高校图书馆读者空间设计应从图书管理模式、读者行为构成、信息交流模式三个方面对其设计原则进行探讨研究,总结提炼出读者空间的设计策略体系。在此基础上借助实践项目来对相关设计策略进行应用,从而验证和完善高校图书馆读者空间的设计策略和设计方法。

二、论信息时代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信息时代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论文提纲范文)

(1)试析做好信息时代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一、做好信息时代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重要意义
二、信息时代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1.运营与服务模式不合理
    2.图书馆工作队伍综合能力待提高
    3.信息服务模式无法适应时代的发展
三、提高信息时代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策略
    1.做好读者的需求服务调查
    2.转变思想,创新服务模式
    3.利用信息技术丰富信息途径,提升检索效率
    4.建立个性化的服务体系
    5.缩短信息循环周期,建立智慧服务体系
    6.充分发挥现代图书馆的网络功能
    7.加强图书馆服务工作队伍的综合能力建设
    8.拓宽服务思想,积极进行跨界合作
结束语

(2)新时期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一、信息技术对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影响
    (一)应用信息技术的有利影响。
    (二)应用信息技术的不利影响。
二、完善信息时代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策略
    (一)服务体系的完善。
    (二)创建服务平台。
    (三)服务创新的推动。
    (四)图书馆特色资源的建设。
三、结论

(3)基于环境行为学的公共图书馆泛阅览空间研究 ——以京津冀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现状
        1.1.1 研究背景
        1.1.2 国内外公共图书馆的发展历程
        1.1.3 公共图书馆空间发展历程
        1.1.4 公共图书馆泛阅览空间的研究现状
    1.2 研究的概念、对象及范围界定
        1.2.1 基本概念
        1.2.2 研究对象界定
        1.2.3 调研对象的选取
    1.3 研究的目的、意义及方法
        1.3.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3.2 调查方法
        1.3.3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及研究框架
        1.4.1 研究内容
        1.4.2 论文框架
    1.5 创新点
第2章 环境行为学理论与方法解析
    2.1 环境行为学的概念与意义
        2.1.1 环境行为学概念
        2.1.2 环境行为学意义
        2.1.3 环境行为学在建筑学空间设计中的指导意义
    2.2 环境行为学的发展历程和研究现状
        2.2.1 环境行为学的发展历程
        2.2.2 环境行为学的研究现状
    2.3 环境行为学的主要理论
        2.3.1 格式塔知觉理论
        2.3.2 生态知觉理论
        2.3.3 认知地图理论
    2.4 环境行为学在阅览行为中的表现
        2.4.1 行为与环境
        2.4.2 阅览行为与环境
        2.4.3 领域性与阅览行为
        2.4.4 微观空间与阅览行为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京津冀地区公共图书馆泛阅览空间的调研
    3.1 实地调查概况
        3.1.1 实地调查范围与数量
        3.1.2 现场调研的目的与内容
    3.2 传统公共图书馆阅览空间调研
        3.2.1 与门厅结合的泛阅览空间
        3.2.2 与走道结合的泛阅览空间
        3.2.3 与庭空间结合的泛阅览空间
        3.2.4 调研现状问题分析归纳
    3.3 当代公共图书馆泛阅览空间调研
        3.3.1 河北省图书馆
        3.3.2 首都图书馆二期
        3.3.3 天津市图书馆
        3.3.4 唐山市图书馆
        3.3.5 衡水市图书馆
        3.3.6 调研现状结果分析归纳
    3.4 改造后公共图书馆泛阅览空间调研
        3.4.1 石家庄市图书馆
        3.4.2 调研现状结果分析归纳
    3.5 京津冀地区公共图书馆调研结果的归纳与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读者在泛阅览空间中的行为模式和空间认知研究
    4.1 读者的行为模式
        4.1.1 泛阅览空间的使用主体
        4.1.2 读者的行为内容
        4.1.3 读者的行为特点
    4.2 读者处于泛阅览空间环境中的心理需求
        4.2.1 读者的心理需求层次分析
        4.2.2 读者心理需求对泛阅览空间的影响
    4.3 读者在泛阅览空间中的停留节点
        4.3.1 读者的停留行为习惯
        4.3.2 读者在不同泛阅览空间中的停留节点位置分析
        4.3.3 不同泛阅览空间停留节点的位置归纳
    4.4 读者对场所精神的认知分析
        4.4.1 场所精神的概念及形成条件
        4.4.2 读者对泛阅览空间效果的认知
        4.4.3 读者的泛阅览空间形象的认知
        4.4.4 泛阅览空间场所精神认知的总结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京津冀地区公共图书泛阅览空间设计策略研究
    5.1 泛阅览空间的位置和平面形式设计
        5.1.1 与门厅结合的泛阅览空间
        5.1.2 与走道结合的泛阅览空间
        5.1.3 与庭空间结合的泛阅览空间
        5.1.4 泛阅览空间位置和平面形式设计策略
    5.2 泛阅览空间的空间界面及色彩质感设计
        5.2.1 空间的边界效应
        5.2.2 泛阅览空间的空间界面
        5.2.3 空间界面的色彩质感设计
        5.2.4 泛阅览空间空间界面及色彩质感设计策略
    5.3 泛阅览空间的光环境设计
        5.3.1 光环境与人体知觉
        5.3.2 泛阅览空间的光环境分析
        5.3.3 泛阅览空间的光环境设计策略
    5.4 泛阅览空间的景观环境设计
        5.4.1 泛阅览空间内景观的作用
        5.4.2 泛阅览空间景观环境设计策略
    5.5 公共图书馆泛阅览空间的设计要点
    5.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附录
    1.1 附录1
    1.2 附录2

(4)信息技术在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中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信息时代下图书馆做好读者服务工作的重要性
3 信息时代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特点
    3.1 服务趋向信息化
    3.2 服务手段多样化
    3.3 读者群体的扩大
4 信息时代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4.1 服务观念落后
    4.2 服务方式单一
5 信息时代图书馆做好读者服务工作的策略
    5.1 提高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
    5.2 促进服务方式的优化升级
    5.3 推出个性化服务功能
    5.4 加强对读者的信息化服务教育
6 结语

(5)信息时代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变革(论文提纲范文)

1 信息时代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存在的问题
    1.1 读者服务思路缺乏创新
    1.2 读者服务载体建设落后
    1.3 读者服务模式有待完善
2 信息时代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变革策略
    2.1 创新读者服务思路
    2.2 打造读者服务载体
    2.3 优化读者服务模式
3 结语

(6)浅议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在信息时代的变革(论文提纲范文)

一、信息时代的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变革趋势与特点
    1、馆藏图书资源的数字化
    2、读者服务工作的人性化
    3、服务活动模式的多元化
二、信息时代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变革的意义
三、信息时代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变革方式
    1、建立图书馆社会化运营机制
    2、深入推广数字化的阅读模式
    3、创建个性化阅读服务与活动
    4、创新服务理念与服务方式
四、结语

(7)做好信息时代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信息技术对图书馆读者服务的影响
    1.1 有利影响
    1.2 不利影响
2 信息时代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优化策略
    2.1 完善服务体系
    2.2 打造服务平台
    2.3 推动服务创新
3 结语

(8)信息时代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变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信息时代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特点
    (一)服务内容多样化。
    (二)服务工作者要求提升。
    (三)网络化服务。
二、信息时代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变革
    (一)转变读者服务工作者的服务意识。
    (二)更新读者服务工作方式。
三、结束语

(9)信息时代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变革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一、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意义
二、信息时代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变革的主要内容
    1、图书馆管理员的工作内容
    2、文献信息资源
    3、图书馆的硬件设施
    4、图书馆设施的维护及更换
三、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变革策略
    1、服务方式的转变
    2、服务范围的拓展
    3、服务重点的转移
四、结语

(10)信息交流背景下高校图书馆读者空间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信息时代下的图书管理模式
        1.1.2 信息时代下的信息技术条件
        1.1.3 信息时代下的学习交流方式
        1.1.4 当代图书馆的设计思潮与发展趋势
        1.1.5 高校图书馆的新定位与新挑战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与范围及相关概念
        1.3.1 研究对象与范围
        1.3.2 相关概念
    1.4 研究现状
        1.4.1 国外研究现状
        1.4.2 国内研究现状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2 高校图书馆及其读者空间的发展与沿革
    2.1 图书馆历史发展概述
        2.1.1 借、阅、藏空间分离的传统图书馆
        2.1.2 藏、阅空间合一的规模化图书馆
        2.1.3 信息集成、多元复合化图书馆
        2.1.4 我国的图书馆发展历程
    2.2 高校图书馆读者空间的定位与发展
        2.2.1 信息与媒体中心
        2.2.2 展示与交往中心
        2.2.3 功能复合化发展
        2.2.4 空间共享化发展
    2.3 高校图书馆读者空间的发展特点
        2.3.1 读者行为的确定性与偶然性
        2.3.2 服务功能的多元性与复合性
        2.3.3 空间界面的灵活性与模糊性
    2.4 本章小结
3 高校图书馆读者空间调研与分析
    3.1 调研背景
        3.1.1 对读者空间的基本研究
        3.1.2 调研对象的选择与界定
        3.1.3 调研方法的基本探索
    3.2 高校图书馆读者空间的实地调研
        3.2.1 重庆大学虎溪校区图书馆
        3.2.2 四川美术学院逸夫图书馆
        3.2.3 四川大学江安校区图书馆
    3.3 调研分析与总结
        3.3.1 多元复合功能对读者空间的新需求
        3.3.2 读者行为模式对读者空间的新需求
        3.3.3 信息交流环境对读者空间的新需求
    3.4 本章小结
4 高校图书馆信息交流与读者空间特征研究
    4.1 相关理论基础
        4.1.1 信息交流理论
        4.1.2 环境行为学理论
        4.1.3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4.2 读者空间信息交流模式研究
        4.2.1 读者与书本资料
        4.2.2 读者与数字媒介
        4.2.3 读者与读者之间
    4.3 读者空间行为构成模式研究
        4.3.1 高校教学模式与读者行为
        4.3.2 空间功能定位与读者行为
        4.3.3 读者基本行为与拓展行为
    4.4 读者空间信息交流特征和形式转变
        4.4.1 信息储存空间
        4.4.2 信息服务空间
        4.4.3 信息阅览空间
        4.4.4 信息交往空间
    4.5 本章小结
5 高校图书馆读者空间设计原则与设计策略
    5.1 设计原则
        5.1.1 基于综合信息媒介的多元化原则
        5.1.2 基于完备服务职能的人性化原则
        5.1.3 基于空间复合模式的整体性原则
        5.1.4 基于空间共享交流的开放性原则
        5.1.5 基于校园人文精神的情景性原则
    5.2 构建便捷的检索、借书等信息服务空间
        5.2.1 整合门厅空间的咨询出纳功能
        5.2.2 开发廊道空间的检索查阅功能
    5.3 创造多样的藏书、读书等信息阅览空间
        5.3.1 创造界面连续的信息藏阅空间
        5.3.2 架构休闲阅览的活动平台空间
        5.3.3 丰富家具设施的空间领域层级
        5.3.4 塑造视野连通的中庭式阅读区
    5.4 营造互动的研讨、展示等信息交往空间
        5.4.1 结合门厅设置开放式信息展示空间
        5.4.2 围绕交通打造过渡式休闲交往空间
        5.4.3 根据领域提供独立式小组研讨空间
    5.5 提高读者空间的环境识别度和体验感
        5.5.1 丰富空间肌理的色彩质感
        5.5.2 完善厅堂廊道的信息标识
        5.5.3 细化围合界面的比例尺度
        5.5.4 创造校园文化的空间意境
    5.6 本章小结
6 案例分析
    6.1 项目概况
    6.2 设计条件
    6.3 设计策略
        6.3.1 开创整体化信息服务路径
        6.3.2 构建多元化信息阅览功能
        6.3.3 塑造人性化信息交往环境
    6.4 综合评述
7 结语
    7.1 主要成果与结论
    7.2 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高校图书馆读者空间使用情况调查问卷
    B. 调查问卷数据汇总
    C. 调查问卷回收示例
    D. 行为注记统计示例
    E. 作者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F. 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四、论信息时代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论文参考文献)

  • [1]试析做好信息时代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策略[J]. 王红林.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 2021(04)
  • [2]新时期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创新[J]. 韦诗懿. 办公室业务, 2021(03)
  • [3]基于环境行为学的公共图书馆泛阅览空间研究 ——以京津冀地区为例[D]. 马晓聪. 河北工程大学, 2021(04)
  • [4]信息技术在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中的探讨[J]. 石荣. 信息记录材料, 2020(11)
  • [5]信息时代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变革[J]. 陈岳华. 科技资讯, 2020(21)
  • [6]浅议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在信息时代的变革[J]. 杨丽莉. 新西部, 2020(06)
  • [7]做好信息时代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思考[J]. 王丽娟. 科技创新导报, 2019(35)
  • [8]信息时代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变革研究[J]. 张霜叶. 办公室业务, 2019(17)
  • [9]信息时代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变革探讨[J]. 杨岚. 青春岁月, 2019(11)
  • [10]信息交流背景下高校图书馆读者空间设计研究[D]. 温恩羲. 重庆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论信息时代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工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