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级考古诗歌鉴赏问题的异议

对高级考古诗歌鉴赏问题的异议

一、对高考古诗鉴赏题型的异议(论文文献综述)

黄梓宜[1](2020)在《基于思辨能力培养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文中指出核心素养之一“思维的提升与发展”要求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的设置更是为了培养这一能力,由此可以体现语文教育对这一能力的重视程度。以思辨能力为基础的阅读教学是对当前阅读教学现状的改进,学生以阅读为途径的培养方式有利于能力的达成,思辨能力也为学生能更好适应社会的发展提供了保障。随着“思辨”概念的不断丰富,越来越多的教师将思辨能力的培养融入平时的课堂教学之中,然而效果却并不明显。因此,本文主要对高中阅读教学中出现的一些现象进行针对性地探讨,论述思辨能力在阅读教学中的培养。本文将从以下五个部分进行阐述:第一部分:思辨能力的培养并非可有可无,作为学生的一种能力素养是具有一定的理论支撑与实践经验的。这部分以学术现状与背景环境为基础探讨缘起,从实践与理论两个方面探讨研究意义,结合国内外研究综述,整体分析有关于思辨性阅读教学的相关学术研究现状,主要阐述中外学术界对这个研究的相关经验。第二部分:通过概念概述、构成以及理论基础对“思辨能力”进行概念界定。对思辨能力的培养提出建议的前提是概念的明晰。笔者将借鉴余党绪等一大批先行实践者的实际经验与基本理论,对思辨能力的概念进行总结与概括。第三部分:以问卷调查与访谈对话的形式对南昌市两所学校以及市县两所学校的高中各个阶段的老师与学生进行调查,在不同的学情中寻求共性。通过对高中语文思辨性阅读的教学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可以发现阅读教学中师生的态度、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有其不足和欠缺之处,最终导致了阅读教学中未能有效培养思辨能力的现状。第四部分:结合当前实际,探讨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思辨能力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它的价值意义。结合阅读文本、新课标和高考的相关要求,从个人与社会两方面着手,探讨其重要性。第五部分:以思辨能力的相关理论为基础,结合自身研究经验以及当前思辨性阅读教学现状,从教师与学生两个角度为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思辨能力的课堂方法与策略提供一些意见。此部分从文本的选择与探究、课堂教学方式方法、学生思辨意识习惯的培养与行为的展现等方面进行阐述,最后结合教学构想和经典案例进行分析以求提供行之有效的实施建议,希望能将思辨能力真正融入到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之中。

聂恋懿[2](2020)在《近十年贵州省高考语文古典诗歌试题研究及对教学的启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教学评价是现代学校教育进程中的关键一环,不仅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督促学校不断改进,还能让学生受益匪浅,考试是目前教学评价的常用手段之一,本论文主要以贵州省高考试题中的古典诗歌试题为研究对象,分析当前古典诗歌试题现状,结合贵州省的教学现状,提出古典诗歌教学的优化策略,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更好地解题和达到“以考促学”的目标,促进日常古典诗歌教学效率、质量的提高,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推动学习型社会的构建。本文主要的研究对象是近十年(2010年到2019年)贵州省高考语文古典诗歌试题,分为前言、正文、结语三个部分,前言主要说明研究现状、意义和方法,正文分为四章,第一章为我国古典诗歌在教育与考试中的重要性,第二章为近十年贵州省高考语文古典诗歌试题现状,第三章为古典诗歌教学现状调查,第四章为高中古典诗歌教学优化策略,结语对正文部分进行总结。第一章首先叙述我国古典诗歌在教育和考试中的重要性,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古典诗歌在教育中的重要性,并以新课标为依据,分析当代教育对古典诗歌教学提出的新的要求,以及古典诗歌在我国历代人才选拔中的作用。第二章主要是对近十年贵州省高考语文古典诗歌试题的分析,主要的依据是当前的教材、考试大纲、高考试卷,主要分析高考试卷中古典诗歌的命题依据、特点、存在的问题、发展趋势等等。第三章对贵州省高中语文古典诗歌教学现状进行分析,资料的来源主要是问卷调查、高中语文教师的古典诗歌教案。第四章结合近十年贵州省高考试题、古典诗歌教学现状,提出让古典诗歌教学更加科学化、合理化的策略,促成古典诗歌教学的优化发展,主要的方法分为多作品对比教学、跨学科合作教学、增加学生自学机会,以及改变学生识记方式四种。

陆舒敏[3](2020)在《高考古诗词鉴赏试题研究 ——以近十五年全国卷为例》文中研究指明《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对往年大纲做了修订,将“立德树人、服务选拔、导向教学”作为高考的基本功能,并加大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查力度。(1)这使得原本就受到重视的古诗词鉴赏被推向另一个高度。古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宝库中璀璨的一颗明珠,千百年中国人的心灵受其影响与滋养。然而在强调传统文化的今天,高中古诗词鉴赏却不尽如人意,教师教学痛苦,学生学得艰难,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却没达到想要的结果。本文以2005年-2019年这十五年的高考古诗词鉴赏全国卷作为研究对象,从试题的命题依据、特点展开研究,并在笔者实习的高中进行了问卷调查,以理论和数据为依据,为高中古诗词阅读教学提出可行性的建议,全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研究高考古诗词鉴赏命题的依据。根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和《考试大纲》中对古诗词鉴赏的要求以及教材中对古诗词教材对学生古诗词鉴赏能力的引导进行命题。《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考生古诗词鉴赏提出了关于知识、方法和能力等方面的要求,《考试大纲》中要求高考古诗词鉴赏命题以浅易的古诗词作品作为选文材料,对学生能力层级的要求为“鉴赏评价”,以此为标准考查学生的各项思维能力。第二章从形式、内容两个角度对2005年-2019年语文高考全国卷古诗词鉴赏题进行分析。近十五年的高考古诗词鉴赏题以主观简答题为主,从2017年开始恢复了之前被取消的选择题,题量基本稳定在两题,赋分的走势基本是往上走;题材涉及多种,体裁上以律诗和绝句为主,考查学生对诗歌意象、语言、表达技巧和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第三章高中生古诗词阅读能力及答题情况分析。为了使研究更具有信度和效度,笔者对实习学校进行了问卷调查,分别从阅读能力调查和古诗词鉴赏题作答情况两个角度进行分析研究。第四章高考古诗词鉴赏命题对高中古诗词阅读教学的启示。一方面问卷的结果分析给我们指明了一条道路,另一方面高考古诗词鉴赏题中隐含着许多可以帮助学生答题的信息,教师应该在古诗词教学课堂上引导学生挖掘这些信息,学习鉴赏古诗词的方法和技巧,走进诗人的内心。

汤咏[4](2020)在《高考语文阅读测试内容研究(1978-2019)》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考是一项具有浓厚的中国文化特色的考试制度,自1978年恢复高考以来,高考凝聚着太多的期许和推崇。当下,高中语文新课程不断推进,新课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这便使得语文高考命题更为严苛。事实上,高考语文阅读试题对于语文高考试题而言至关重要。针对高考语文阅读试题进行相关研究,能够不断推动语文考试科学化以及现代化,对于新课改和语文阅读教学互动具有重要意义。鉴于此,笔者仅以1978-2019年高考语文全国卷阅读测试内容为研究对象,对高考语文阅读试题的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和古诗文阅读的发展概况、命题特征、缺陷和展望做了相关研究,希望能够为高考语文阅读试题的命题提供一点思考,位一线教师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提供教学建议。本文由六大部分构成。第一部分引言,对本文的研究背景、思路以及方法做了概述,并结合国内外研究成果做了文献综述,在此基础上梳理出现阶段国内外学界对这一课题的研究情况。从整体层面而言,在最近几年关于新课改高考试卷的研究中,当前我国学界对高考语文阅读测试内容的研究尚有很大不足和许多有待进一步探索的空间。在高考语文阅读测试内容方面,目前多数文章对高考语文试题中的现代文阅读,包括论述类文本、文学类文本、实用类文本,亦或是文言文、古代诗歌、基础知识等进行单独的解析,未能进行总结整理,缺乏全面的、深入的研究。第二部分介绍了高考语文阅读测试内容的命题准则,具体表现为:高中语文课程标准,高考语文考试说明,高中语文教科书。其次确定了论文的研究维度,阅读测试要素的水平和阅读测试的形式表征。这两个方面也构成了对高考语文阅读测试内容研究的两个关键要点:1.要测试什么(要素层级)2.什么形式来测(形式表征)第三部分介绍了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测试内容,从纵向概述了高考语文现代化阅读测试内容的演变历史,初步将其划分成三个阶段,分别是萌芽、探索以及改革阶段。就现代文阅读的三种体裁:论述类文本、实用类文本和文学类文本进行了介绍,得出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测试内容选材类型多样化、要素层级丰富化、形式表征稳定化三大特点,同时四十年来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也存在一些不足,如文本选择单一化、题型设置固定化、考察内容失真化和考察层级模糊化,根据以上特点与不足,提出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测试内容的命题展望,即选材突出“时代性”和“人文性”,题型设置“碎片化”和“比较化”,命题突出“开放性”和“整体性”。第四部分介绍了文言文阅读测试内容,先概括了这一命题的发展历程,从1952年正式纳入高考语文的考查范围,到探索期文言文阅读独领风骚,再到标准化试题定型与不断改革阶段。接着分析高考语文文言文文阅读测试内容的特点,包括选材出处,侧重史传、选材体裁,传记为主,重点考察理解能力、开始涉及鉴赏评价能力、形式表征稳定化,题型主客波动分值稳中求变几大特点。并总结了高考语文言文阅读测试内容发展的问题,选文上忽视体裁多样性,题型上主观题缺乏创新,层级上鉴赏评价能力考察不够。最后提出高考语文言文阅读测试内容发展的命题展望,选材出处发散化范围,选材来源新鲜化,文化常识丰富化,人文思想哲理化,鉴赏题型“多元化”,审美能力“综合化”。第五部分介绍了古代诗歌阅读测试内容,先概括了这一命题的发展历程,同样经历了萌芽--探索--深入改革三个阶段。其次是对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测试内容的特点分析,得出以下结论: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选材丰富、体裁稳定、题型稳定、侧重鉴赏。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测试内容也存在一些问题,题型固定模式化、注释深奥难理解、鉴赏题型受限制、选材生活无联系。针对上述不足,提出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测试内容发展的命题展望:扩大古诗文阅读选文范围、扩充古诗文阅读试题考察维度、注重选材与社会现实的联系。第六部分是对高考语文阅读命题趋势的展望和教学建议。主要探讨了1978-2019年高考语文阅读试题总共经历的三大发展阶段:语文高考阅读改革恢复期(1977年一1983年)、语文高考阅读改革试验期(1984年一2006年)、语文高考阅读改革深化期一现在(2007年一现在)。提出对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测试内容的命题思考,重点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建构清晰的阅读命题框架,界定层次明晰的阅读能力,建立阅读文本材料数据库,开发区域性命题资源。最后提出对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的四大教学建议,贯彻语境理念,理解关键字词;体会文章内容,加强思维训练;积累文化知识,传承传统文化;以教材为本,注重课内外结合。本论文的研究意义表现在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两个方面:理论上可以从教育评价的理论视角分析高考语文阅读试题,促进我国高考语文阅读测试内容的科学化发展,为高考语文阅读测试内容的命题奠定了基础。从实践层面而言,对阅读命题的改革具有重要意义,与此同时,还不断提升了学生阅读以及教师教学方法,而后从一种全新视角分析高考语文阅读试题。

杨悦[5](2020)在《人教版高中文言文“古代文化常识”教学策略研究》文中提出在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先民们为我们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这些文化经过长期的积淀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文化体系。人教2007版高中语文教材中文言文占比高达40%,题材广度丰富多变,时间跨度两千多年。2014年,教育部考试中心在文言文考题中增加了对古代文化常识的考查,并且将其连续六年设置在全国卷中,其重要性日益凸显。古代文化常识在塑造人格、陶冶情操、培养情怀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价值,然而在一线教学中存在许多问题。身为一线教师,笔者以鄂州二中为例,进行调查研究,希望从中发现一些古代文化常识教学中的问题,再结合自身教学实践,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给广大一线教师提供有效的参考资料。全文重点内容分为三章。第一章是分析课标、教材及近六年高考对高中文化常识的基本要求和重点考查,研究高考古代文化常识命题的特点与趋势。第二章是针对鄂州二中文化常识教学情况的调查,分析学生的认知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成果等主要内容,分析教师的工作态度、知识储备、教学形式等核心内容,进而得出相应的结论。第三章重点提出资源整合、兴趣体验、学习任务三大类古代文化常识教学策略,囊括思维导图、编写考题、同类比较、知识竞赛、课前演讲、情境体验、专题整合、自主探究、定期检测九种教学方法,并且分享了相应的教学案例。

吴莹珩[6](2019)在《2005年-2018年上海语文高考评析类试题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评析类试题是高考测试中的重要题型之一,上海高考语文卷一向把考查学生的评价能力作为试题命制的主要组成部分。本文就2005年至2018年春考、秋考中出现的评析类试题展开系统、连贯地研究,其目的是探求此类试题背后的考查重点、发展趋势,以期对高中语文的日常教学产生正面影响,发挥积极作用,并以此为起点,结合一线教师的实践经验,形成一种探究意识,把高考同类试题的探索再往前推进一步。全文从“命题依据”“试题分析”“教学反馈”三个方面进行研究。评析类试题依据《考试手册》的“评价”目标,紧扣《课程标准》的思维要求,彰显《教学基本要求》里对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准确定位。联系教学实际,通过罗列语文教材中与评析能力相关的学习任务,反思日常教学中的得失,力求能够做到“以考促教”、“教、考一致”。一道评析题的成功命制是需要“题干设问清晰稳定”“文本内容选择得当”“答案设置合理科学”“评分标准便于操作”这四个方面的保证的。本文针对2005年至2018年上海语文高考共计二十八份试卷,先就这十四年来评析类试题分别在春考、秋考中的题干与选文的特点进行阐释,并结合典型考题,展现这一类试题的发展与变革,及其背后的命题意图和能力考查训练点的变化;再着重分析“评析思想观点”和“评析表现形式”这两种不同类型,结合历年高考的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探讨评析类试题在展现学生不同层次的思维水平方面的优势。所有的教学研究最终是为了服务于一线教学,以学生发展为本。本文聚焦学生在答题过程中的偏差,从主、客观两方面分析原因,并揭示了当前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再从教学的角度阐发评析类试题的命制趋向,突显了高中语文教学在提升学生评价能力方面的迫切性,并提出一些教学上的建议与期待。

霍永丰[7](2018)在《体育考生参加专业测试前应评估身体情况量力而行》文中研究表明《2019年河北省普通高等学校普通体育类专业招生简章》(下文中简称《简章》)已发布。按规定,普通体育类专业包括体育教育、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等。符合2019年河北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报名条件、年龄不超过22周岁的考生均可按普通体育类报名。教练员、体育教师、优秀运动员(指省级以上优秀运动队的队员)可放宽到28周岁。一般要求男生身高170cm以上,女生

郭富强[8](2018)在《基于高考试题分析的高中古诗文教学策略研究 ——以近五年全国卷Ⅱ为依据》文中研究说明近五年的高考古诗文试题总体上呈现出了“稳中求变”的特点。试题的选材、体裁、题型、分值、考点等都保持稳定;文言文阅读试题不再单独考查文言实词和虚词,文言断句、古代文化常识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诗歌鉴赏在2017年首次出现了“五选二”形式的客观选择题;名句名篇情境式默写题成为主流题型,且分值略有降低。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各有其优势,能够多方面考查考生的能力,但也存在降低试题价值、题量少、分值偏小或偏大等问题。试题选材和题型的过于稳定,易导致试题的模式化和应试的模式化。今后的高考古诗文试题将延续“稳中求变”的状态。高考古诗文教学现状的调查分析结果显示:教师对课程标准、《考试大纲》等指导性文件的了解程度欠缺;教师在教学中存在重诗文内容而轻课外拓展和课后练习的现象;教学观念陈旧,方法传统;学生普遍对古诗文有畏难心理;学生对教师的依赖心理强;考试失分较多。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课程标准》的落实阻力大;《考试大纲》(《考试说明》)的指导作用未发挥出来;课时、教学进度制约了教师课外拓展和处理课后练习的空间;教师自身素养有待提高;学生古诗文基础薄弱;学生在课堂上处于“失语”状态,导致学生缺少自主获取知识、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现象互为因果,成为影响古诗文教学效果和考试成绩的不利因素,需要逐步改进。以近五年的高考古诗文试题分析为主,以古诗文教学现状分析为补充,高中古诗文的教学策略分为应试和教学两个层面。就应试层面而言,教师要针对高考试题的特点进行教学,包括基础知识的教学、多种能力的培养、答题技巧的指导,同时还应扩大训练的覆盖面;就教学层面而言,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的价值;重视课外拓展和课后练习;创新教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帮助学生树立古诗文的学习信心,注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只有多措并举,将教学、高考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切实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黄真金[9](2017)在《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之关系研究》文中提出语文高考是我国高考中重要的科目,语文教育是基础教育中关键的学科。长时期以来,我国的中学语文教育,深受语文高考的束缚和牵制。为了把握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的关系,本文主要运用文献分析法、历史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在纵向上梳理了近百年不同历史时期语文高考、中学语文教育发展的基本情况,把握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的关系,寻找规律。横向上把二者的关系放到动态的社会环境中来考察,同时关注外在客观条件对二者互动的影响。本论文共分七章:第一章概述研究的缘起与意义,综述文献,界定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的相关概念,厘定研究思路与方法。第二章分析语文高考与影响语文高考的外部环境因素一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之间的关系。第三章回顾民国时期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发展的历程,分析二者互动的情况及对当下的启示。第四章研究新中国成立以来至“文革”结束、高考恢复之前语文高考、中学语文教育起步发展的情况,把握二者互动的特点,寻找与当下问题有关的根源。第五章研究高考恢复以来至语文新课程改革之前,语文高考、中学语文教育发展的情况,探讨二者间的关系、成因及其对当下的启示。第六章梳理“新课改”以来语文高考、中学语文教育改革的历程,通过调研,结合现象,分析结果,得出这一时期语文高考依旧过度牵制中学语文教育发展的这一基本事实。第七章剖析实施“新课改”以来,语文高考仍旧过度牵制中学语文教育发展的问题根源,结合当下国家对高考制度改革的宏观政策指导和行动,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语文高考,提出完善语文高考改革制度、促进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良性互动的构想与建议。本文获得的结论,主要有:第一,语文高考“指挥”中学语文教育现象,其形成的历史根源是:“文革”结束初期,国家急需人才,语文高考肩负着“为国选材”的大任,地位突出。经历“文革”重创,中学语文教育元气大伤,由于学科建构还很不成熟,只能顺应语文高考的需求发展。高考“指挥棒”对中学语文教育发展的牵制作用,逐渐形成。第二,语文高考本应是中学语文教育中的一环,但是,当语文高考的结果对个人,学校利益所产生的的利害关系过大时,高考就远远超越了教育中的“一环”的定位。外在客观条件,促使语文高考逐渐变化为能够干预、牵制中学语文教育发展的“矛盾的一方”,甚至被当作中学语文教育的目的。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的关系,已经发展得极不正常。以满足高考需要为目的的“应试”中学语文教育,扭曲了教育的本质,妨碍了中学语文教育的健康发展,也给师生的身心健康带来了很大的伤害。第三,本世纪兴起的中学语文新课程改革,并没有从根本上扭转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之间这种畸形的关系。主要原因在于:十余年间,我们抓住矛盾的一方面——中学语文进行课程改革,对促成矛盾的外在环境,改革的力度显然不够。而在这组矛盾中,最主要的一方应该是语文高考,因此,本文重点讨论如何完善语文高考改革制度、促进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良性互动。藉由相关结论,本文提出缓解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矛盾的构想与建议。就改革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互动的外部条件而言:政府要树立正确人才观,健全用人机制;缩小行业差距,加快民主进程。教育管理部门要提高管理水平,减少功利评价;深化高考改革,提升高校办学质量。学校要坚守教育立场,坚定育人目标;转变评价观念,改革评价制度。社会和家庭要理性看待高考,淡化功利色彩。在中学语文教育方面:中学语文教育要坚守育人目标;坚定学科基础;坚持课程改革方向;坚决落实“课改”内容。在语文高考改革的层面:改革考试方式的建议包括:增添对汉语“口语表达与交流”素养的考查;尝试“开卷+闭卷”结合考试;改革考试题型。完善考试内容改革的建议包括:“语文知识”考查要更贴近时代及学生的生活需求;“现代文阅读”内容要更加自由多样;要提高“写作能力考查”命题质量。改进语文高考考试评价的建议包括:提高考试评价水平和质量;组建专业试卷评阅队伍;恰当运用语文高考成绩。

王龙飞[10](2016)在《从高考古诗鉴赏试题看高中古代诗歌教学》文中研究说明诗歌的创作是智慧和思想的集中体现,而中国古代诗歌又是诗歌文化长河中最浓墨重彩的一部分。中国古代诗歌的学习不仅仅是知识的学习,更是对中国古典文化的一种传承。如何高效的进行古代诗歌教学一直是困扰一线高中语文教师的难题。而学生在古代诗歌鉴赏方面也确实存在困惑。提高学生的古代诗歌鉴赏能力迫在眉睫。本文以作者实际教学经验体会为依托,对高考古代诗歌命题的现状进行分析,同时关注到古代诗歌一线教学和学习的现状,对高中古代诗歌教学的方法提出了个人一点浅薄的看法。整体上看本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近12年来古诗歌鉴赏试题概说。本部分主要介绍了近些年高考古代诗歌鉴赏试题命题总体情况。从命题的形式、材料、到命题的考查点等方面做了相关的分析,并初步预测了一下未来高考古代诗歌命题的方向。笔者也着重从高考古代诗歌试题的指导语、问题设置以及参考答案等方面分析了高考古代诗歌鉴赏试题的不足之处。第二部分:古诗鉴赏命题与高中古诗教学的契合点。这部分主要分析了课程标准、教材以及能力培养三个方面与高考古代诗歌鉴赏试题的契合点。通过分析,可以看出近年来高考古代诗歌鉴赏命题的价值取向。第三部分:高中古诗教学和学习情况分析。在这个部分中,笔者通过一系列的调查问卷分析了目前高中古代诗歌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情况。分析了古代诗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同时也剖析了学生学习古代诗歌的一些问题。第四部分:第四章高中古诗教学策略研究。古代诗歌应该怎么样教学,在这里笔者认为一线教师在教学过中不能忽视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命题的导向作用,但也要注意古诗教学要体现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在此基础之上探索古代诗歌教学应遵循的规律。

二、对高考古诗鉴赏题型的异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高考古诗鉴赏题型的异议(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思辨能力培养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研究缘起
    研究意义
        科学理论意义
        实践意义
    国内外研究现状
        概念界定的研究现状
        策略建议的研究现状
        价值意义的研究现状
    研究思路和方法
        研究思路
        研究方法
1 阅读教学中学生思辨能力培养的核心概念及其理论基础
    1.1 思辨能力的概念
        1.1.1 思辨能力概述
        1.1.2 思辨能力构成
    1.2 阅读教学中学生思辨能力培养的理论基础
        1.2.1 西方理性主义教育教学思想
        1.2.2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思想
        1.2.3 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2 以思辨能力为导向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及问题分析
    2.1 调查基本情况
        2.1.1 调查对象
        2.1.2 发放情况
        2.1.3 调查内容
    2.2 学生调查问卷结果与现状分析
        2.2.1 选择题部分
        2.2.2 主观题部分
    2.3 教师访谈内容分析与现状探讨
        2.3.1 对思辨能力的概念与现状了解与认识不足
        2.3.2 课前准备不充足,对思辨能力培养的兴趣态度不高
        2.3.3 教学模式与方法陈旧,课堂效果不理想
3 语文阅读教学中进行思辨能力培养的必要性与价值意义
    3.1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思辨能力的必要性
        3.1.1 文本特性的需要
        3.1.2 新课标新教材的要求
        3.1.3 高考趋势的选择
    3.2 高中语文阅读中思辨能力培养的价值意义
        3.2.1 教学与个体生长价值
        3.2.2 教育与社会发展意义
4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思辨能力的教学策略
    4.1 针对教师课堂教学的建议
        4.1.1 根据不同文本类型特点,进行针对性思辨
        4.1.2 基于却不拘泥于文本内容,促进多样化思维
        4.1.3 问题串连下的对话课堂,有利于高效率思考
    4.2 针对学生思辨阅读的建议
        4.2.1 学生思辨意识的养成
        4.2.2 学生思辨习惯的培养
        4.2.3 学生思辨行为的展现
    4.3 在案例分析与教学构思中获得启发与思考
        4.3.1 以《六国论》为案例具体分析
        4.3.2 教学设计构思:《雷雨》与《哈姆雷特》的对比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2)近十年贵州省高考语文古典诗歌试题研究及对教学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与意义
    第二节 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方法
第一章 古典诗歌在语文教育与考试中的重要性
    第一节 古典诗歌在教育中的重要性
    第二节 新课标对古典诗歌教学提出的新要求
    第三节 古典诗歌在我国历代人才选拔中的作用
第二章 近十年贵州省高考语文古典诗歌试题现状
    第一节 古典诗歌试题的命题依据
    第二节 古典诗歌试题的特点
    第三节 古典诗歌试题存在的问题
    第四节 古典诗歌试题的发展趋势
第三章 古典诗歌教学现状调查
    第一节 调查问卷数据分析
    第二节 教师教学案例分析
第四章 高中古典诗歌教学优化策略
    第一节 多作品的对比教学
    第二节 跨学科的合作教学
    第三节 增加学生自学机会
    第四节 改变学生识记方式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件一:高中学生古典诗歌教学现状调查问卷(教师版)
    附件二:高中学生古典诗歌教学现状调查问卷(学生版)
    附件三:教师的古典诗歌教案一
    附件四:教师的古典诗歌教案二
    附件五:教师的古典诗歌教案三
致谢

(3)高考古诗词鉴赏试题研究 ——以近十五年全国卷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缘起
    二、 研究现状
    三、 研究意义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高考古诗词鉴赏题的命题依据与原则
    第一节 《课程标准》对学生古诗词阅读鉴赏能力的要求
    第二节 《考试大纲》对高考古诗词鉴赏命题的要求
    第三节 人教版语文教材对学生古诗词鉴赏能力的引导
第二章 2005年-2019年全国高考卷古诗词鉴赏试题分析
    第一节 高考古诗词鉴赏试题的形式分析
    第二节 高考古诗词鉴赏试题的内容分析
第三章 高中生古诗词阅读能力及答题情况分析
    第一节 高中生古诗词阅读能力调查
    第二节 高中生古诗词鉴赏作答情况及分析
第四章 高考古诗词鉴赏命题对高中古诗词阅读教学的启示
    第一节 高考古诗词鉴赏命题与高中古诗词教学的矛盾
    第二节 高中古诗词鉴赏教学策略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4)高考语文阅读测试内容研究(1978-201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问题提出
    (二)研究意义
    (三)文献综述
    (四)相关概念界定
    (五)理论基础
    (六)研究设计
    (七)研究重难点
一、高考语文阅读测试内容概况
    (一)高考语文测试内容的命题依据
    (二)高考语文测试内容的研究维度
二、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测试内容研究
    (一)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测试内容的发展阶段
    (二)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测试内容的特点分析
    (三)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测试内容的问题分析
    (四)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测试内容的命题展望
三、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测试内容研究
    (一)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测试内容的发展阶段
    (二)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测试内容的特点分析
    (三)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测试内容的问题分析
    (四)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测试内容的命题展望
四、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测试内容研究
    (一)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测试内容的发展阶段
    (二)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测试内容的特点分析
    (三)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测试内容的问题分析
    (四)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测试内容的命题展望
五、高考语文阅读测试内容的命题走向与教学建议
    (一)高考语文阅读测试内容的发展阶段
    (二)高考语文阅读测试内容的命题走向
    (三)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建议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5)人教版高中文言文“古代文化常识”教学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意义
        (一) 理论意义
        (二) 现实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一) 关于高中文言文传统文化的研究
        (二) 关于高考文言文文化常识题的研究
        (三) 关于高中文言文文化常识教学策略的研究
    三、研究方法
        (一) 文献研究法
        (二) 问卷调查法
        (三) 个别访谈法
第一章 课标、教材及高考对古代文化常识的要求和考查
    第一节 课标对古代文化常识教学的要求
        一、2003版课标对古代文化常识教学的要求
        二、2017版课标对古代文化常识教学的要求
    第二节 教材对古代文化常识教学的要求
    第三节 高考对古代文化常识题目的要求
        一、高考文言文中古代文化常识题的归纳整理
        二、高考文言文中古代文化常识题的特点趋势
第二章 高中古代文化常识教学现状的调查及分析
    第一节 调查对象与调查方法
    第二节 调查内容
        一、学生问卷
        二、教师访谈
    第三节 结果分析
        一、学生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二、教师访谈调查结果分析
    第四节 存在的问题
        一、师生对文化常识教学与学习不够重视
        二、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没有养成
        三、教师有效教学方法较为单一
        四、文化常识考查形式缺乏变化
第三章 高中文言文古代文化常识教学策略
    第一节 资源整合教学策略
        一、思维导图法构建知识体系
        二、编写考题法加强常识理解
        三、同类比较法传递理性思考
    第二节 兴趣体验教学策略
        一、知识竞赛法激发学习兴趣
        二、课前演讲法加深文化底蕴
        三、情境体验法引领感性认识
    第三节 学习任务教学策略
        一、专题整合法促使系统领悟
        二、自主探究法培养各种能力
        三、定期检测法考验真才实学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2005年-2018年上海语文高考评析类试题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 研究意义
    2. 概念界定
    3. 国内研究现状
        3.1 横向研究
        3.2 纵向研究
        3.3 其他
    4. 研究方法
第1章 上海高考评析类试题的命题依据与教学实际
    1.1 上海高考评析类试题的命题依据
        1.1.1 《课程标准》中关于评价能力的综合阐述
        1.1.2 《考试手册》中关于评价能力的考查要求
        1.1.3 《教学基本要求》中关于评价能力的学习指导
    1.2 实际教学情况
        1.2.1 语文教材中的评析任务
        1.2.2 日常教学中的落实情况
第2章 2005 年—2018 年上海高考评析类试题分析
    2.1 上海高考评析类试题的题干分析
        2.1.1 春考卷题干表述多变
        2.1.2 秋考卷题干概念交叉
    2.2 上海高考评析类试题的选文分析
        2.2.1 春考卷选文以文言作品为主
        2.2.2 秋考卷选文以散文作品为主
    2.3 上海高考评析类试题的类型分析
        2.3.1 评析思想观点
        2.3.2 评析表现形式
    2.4 上海高考评析类试题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分析
        2.4.1 参考答案由模糊到规范
        2.4.2 评分标准由缺失到严谨
第3章 评析类试题的反馈与期待
    3.1 学生答题过程中的偏差
        3.1.1 主观原因
        3.1.2 客观原因
    3.2 教师教学过程中的期待
        3.2.1 命题趋向多元
        3.2.2 评判科学合理
        3.2.3 阅读教学的推动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8)基于高考试题分析的高中古诗文教学策略研究 ——以近五年全国卷Ⅱ为依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引言
    (一)问题的提出
        1.古诗文教学的现实处境不容乐观
        2.古诗文教学的意义
        3.高考古诗文试题的变革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1.研究目的
        2.研究意义
    (三)文献综述
        1.相关概念的界定
        2.研究现状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二、高考古诗文试题的命题理据分析
    (一)高考古诗文试题与语文课程标准的关系
    (二)高考古诗文试题与语文教材的关系
    (三)高考古诗文试题与《考试大纲》的关系
    (四)高考古诗文试题与语文教学的关系
    (五)小结
三、近五年高考古诗文试题分析
    (一)近五年高考古诗文试题的分布情况
    (二)近五年高考古诗文试题的特点
        1.文言文阅读试题特点分析
        2.古代诗歌鉴赏试题特点分析
        3.名句名篇默写试题特点分析
    (三)近五年高考古诗文试题考点梳理
        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2.文言断句
        3.古代文化常识
        4.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5.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6.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
        7.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和表达技巧
        8.评价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
        9.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四)近五年高考古诗文试题评析
        1.试题的形式评价
        2.试题的内容评价
    (五)高考古诗文试题的命题趋势分析
        1.文言文阅读试题
        2.诗歌鉴赏试题
        3.名句名篇默写试题
        4.小结
四、高考古诗文教学现状调查及分析
    (一)古诗文教学现状
        1.教师对高考古诗文教学的认知情况分析
        2.学生对高考古诗文学习的认知情况分析
    (二)高中古诗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归因分析
        1.存在的问题
        2.归因分析
五、基于高考试题分析及教学现状调查的高中古诗文教学策略
    (一)基于高考试题分析的教学策略
        1.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
        2.注重能力的培养
        3.加强答题技巧的指导
        4.多种作品和题型兼顾,全面训练
    (二)基于教学现状分析的教学策略
        1.重视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的指导作用
        2.重视课外拓展和课后练习
        3.创新教法,激发学生兴趣
        4.帮助学生克服畏难心理
        5.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六、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致谢

(9)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之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
        一、我国高等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际需要
        二、语文教育研究的现实需要
        三、研究者的学术旨趣
    第二节 概念界定
        一、与语文研究范畴相关的核心概念界定
        二、与考试研究范畴相关的核心概念界定
    第三节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第四节 文献综述
        一、考试学研究
        二、高考、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相关研究
        三、研究评述
    第五节 研究内容及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语文高考与社会诸要素之关系
    第一节 语文高考与政治的关系
        一、社会政治对语文高考的影响
        二、语文高考对社会政治的影响
    第二节 语文高考与经济的关系
        一、社会经济发展对语文高考的影响
        二、语文高考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第三节 语文高考与文化的关系
        一、以“文化”为考试内容
        二、语文高考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第四节 语文高考与教育的关系
        一、教育对语文高考的影响
        二、语文高考对教育的影响
第三章 民国时期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之关系
    第一节 民国时期教育发展的基本情况
        一、民国时期的大学招生入学考试
        二、民国时期中学的学制
        三、民国时期中学语文教育
    第二节 民国时期“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的相互影响
        一、语文高考影响中学语文教育的目标定位
        二、高考内容与中学语文课程的“不谋而合”
    第三节 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一、民国中学语文教育的相对独立
        二、民国语文高考的相对独立
    第四节 民国时期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关系的思考
        一、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相对独立的原因探析
        二、民国时期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关系的当代启示
第四章 高考恢复前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之关系
    第一节 建国十七年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的关系
        一、“十七年”中学语文教育发展概况
        二、“十七年”语文高考发展概况
        三、“十七年”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互动的特点
        四、“十七年”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互动关系评述
    第二节 “文革”时期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的关系
        一、“文革”时期教育发展概况
        二、“文革”时期的中学语文教育
        三、“文革”时期的语文“高考”
        四、“文革”时期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互动关系反思
第五章 “新课改”前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之关系
    第一节 “新课改”的教育背景
    第二节 “新课改”前的中学语文教育
        一、语文课程标准的制定
        二、中学语文教学内容的确立
        三、中学语文教学方法变革
    第三节 “新课改”前的语文高考
        一、语文高考总体安排
        二、语文高考“考纲”变化
        三、语文高考考试内容的变化
        四、语文高考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的制定
    第四节 “新课改”前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互动关系的反思
        一、“新课改”前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互动特点
        二、“新课改”前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互动的思考与启示
第六章 “新课改”以来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的关系
    第一节 世纪末的“语文教育大讨论”
    第二节 “新课改”以来高中语文教育的变革与发展
        一、重建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二、调整高中语文教学内容
        三、改革高中语文教学方法
    第三节 “新课改”以来语文高考的变革与发展
        一、“新课改”以来国家高考改革的总体情况
        二、语文高考“考试说明(大纲)”的主要变化
        三、语文高考形式与内容的革变
    第四节 “新课改”以来语文高考与高中语文教育互动情况调查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二、调查结果
        三、调查结果概括与分析
第七章 语文高考与中学教育互动关系之理论分析与完善策略
    第一节 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互动问题成因
        一、影响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之关系的外在环境
        二、中学语文新课程改革有待深入
        三、语文高考不能发挥“指挥棒”的正面导向作用
    第二节 当下语文高考改革的重要举措与发展趋向
        一、影响当下高考改革的主要政策
        二、语文高考改革的重要举措
        三、2017年语文高考改革的主要趋向
    第三节 改进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关系的策略和构想
        一、改变影响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关系的外在条件
        二、继续深化中学语文教育改革
        三、语文高考改革的策略和构想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中学语文教师问卷
附录2: 中学语文教师问卷
附录3: 高中学生问卷
附录4: 高中学生问卷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后记

(10)从高考古诗鉴赏试题看高中古代诗歌教学(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近12年来古诗鉴赏试题概说
    一、总体情况
    二、诗歌鉴赏试题的考查内容评析
        (一) 古代诗歌鉴赏试题的形式
        (二) 古代诗歌鉴赏试题的测试材料
        (三) 古代诗歌鉴赏试题的考查点
    三、诗歌鉴赏试题的命题趋势
        (一) 整体趋势
        (二) 测试材料
        (三) 考查角度
    四、诗歌鉴赏命题的不足之处
        (一) 诗歌鉴赏试题指导语存在问题
        (二) 部分问题设置有待商榷
        (三) 参考答案不准确
第二章 古诗鉴赏命题与高中古诗教学的契合点
    一、体现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一)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二) 语文素养的提升
    二、与教材的契合
        (一) 文本的选择
        (二) 诗歌鉴赏的方法及考查点
    三、诗歌鉴赏命题在能力培养上的契合
第三章 高中古诗教学和学习情况分析
    一、古代诗歌教学和学习情况调查
        (一) 教师教学情况调查
        (二) 学生学习情况调查
    二、诗歌鉴赏教学与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一) 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二) 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二、诗歌鉴赏教学和学习出现问题的原因
        (一) 诗歌鉴赏教学中出现问题的原因
        (二) 诗歌鉴赏学习中出现问题的原因
第四章 高中古诗教学策略研究
    一、高考古代诗歌命题对古代诗歌教学的导向作用
        (一) 教学文本选择的侧重
        (二) 捕捉高考命题新动向
    二、遵循课程标准对古代诗歌教学的要求
        (一) 强化诵读在古代诗歌鉴赏教学中的作用
        (二) 探索并开展古代诗歌专题教学
        (三) 提高学生的古代诗歌积累量
    三、探索高效的古诗歌教学策略
        (一) 将“创造练习”引入古典诗歌教学
        (二) 信息技术与古代诗歌鉴赏课程的深度整合
        (三) 古代诗歌教学设计的突破与创新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四、对高考古诗鉴赏题型的异议(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思辨能力培养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D]. 黄梓宜.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1)
  • [2]近十年贵州省高考语文古典诗歌试题研究及对教学的启示[D]. 聂恋懿. 贵州师范大学, 2020(06)
  • [3]高考古诗词鉴赏试题研究 ——以近十五年全国卷为例[D]. 陆舒敏. 福建师范大学, 2020
  • [4]高考语文阅读测试内容研究(1978-2019)[D]. 汤咏. 西南大学, 2020(01)
  • [5]人教版高中文言文“古代文化常识”教学策略研究[D]. 杨悦.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 [6]2005年-2018年上海语文高考评析类试题的研究[D]. 吴莹珩. 上海师范大学, 2019(08)
  • [7]体育考生参加专业测试前应评估身体情况量力而行[J]. 霍永丰. 考试与招生, 2018(12)
  • [8]基于高考试题分析的高中古诗文教学策略研究 ——以近五年全国卷Ⅱ为依据[D]. 郭富强. 西北师范大学, 2018(06)
  • [9]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之关系研究[D]. 黄真金. 厦门大学, 2017(05)
  • [10]从高考古诗鉴赏试题看高中古代诗歌教学[D]. 王龙飞. 华中师范大学, 2016(04)

标签:;  ;  ;  ;  ;  

对高级考古诗歌鉴赏问题的异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